question
stringlengths
0
2.02k
answer
stringlengths
0
5.08k
name
stringlengths
1
21
department
stringclasses
31 values
id
stringlengths
4
10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看什么科?
英文名称: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XLA。别名:Bruton 病、Bruton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就诊科室:儿科、免疫科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1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是怎么引起的?
Bruton’s 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因为 Bruton’s 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导致 Bruton’s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改变,进而影响到 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导致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减少。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2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于哪些人群?
患儿多在生后 4~12 个月开始出现感染症状而被诊断,且仅见于男性。目前尚无 XLA 发病率或患病率的准确估计。美国 XLA 患者登记处数据显示 379 000 例活产婴儿中约有 1 例(190 000 名男性中有 1 例)。国内第 8 版《禇福棠实用儿科学》提及人群发病率是 1 / 200 000 。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3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XLA 的临宋特征为自幼发现反复严重的细菌感张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减少或测不出。主要变现为全身多系统的反复的严重的细菌感染:呼吸系统:反复的咳嗽、发热、憋闷、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高热、惊厥、嗜睡等神经系统表现;其他:感染还可以累及皮肤、耳、关节、骨等,出现如蜂窝组织炎、中耳炎、骨髓炎等病变。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4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怎么确诊的?
结合家族史、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等可以疑诊 XLA,确诊有赖于 Btk 基因检测。临床表现:多部位(系统),多器官的反复的感染;抽血化验:外周血中成熟 B 淋巴细胞减少或者缺乏,血清 种类 Ig 降低;基因检测:Btk 基因突变,是诊断的金标准。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5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怎么治?
针对性治疗:免疫球蛋白替代预防和治疗感染。有静脉途径和皮下途径两种两种,主要采用静脉途径。抗生素的应用:有明确感染的患儿应使用抗生素。支持疗法,包括营养、生活及卫生条件的改善,预防感染,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等。骨髓移植:致死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以考虑骨髓移植,理论上可行,尚在研究者,未临床开展实施。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6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经过正规、持久的治疗,预后比较好。但因为需要终生定期使用免疫球蛋白,持续治疗费用比较高。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7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怎么预防?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感冒、磕碰,平素饮食应注重食物的清洁卫生。加强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重日常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预防感染。携带者检测及产前检测,优生优育。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是终生的,要有足够的内心,坚持定期使用。足够的心理关怀和鼓励,营造乐观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儿科
DX_908
腺病毒是什么?
腺病毒是双链线性 DNA 病毒,由一个二十面体衣壳(正二十面体是由 20 个等边三角形所组成的正多面体)和核蛋白组成。腺病毒具有与人类疾病无相关性(即与人类疾病没有关系)、宿主(如人、鸡、鸭等)范围广、可整合人细胞染色体介导外源基因长期表达(即在人细胞染色体传递生物体之外的基因的表达)等优点,是较理想的基因载体。
腺病毒
感染科 传染科
DX_909
腺病毒感染常见吗?
常见。腺病毒感染在世界各地都可发生,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和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人群普遍易感。由于儿童免疫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儿童感染更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占全球儿童呼吸道感染的 5%~10%,即每 100 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就有 5~10 人为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0
腺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染?
腺病毒会传染,传染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腺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具有传染性)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腺病毒,通过说话、咳嗽和打喷嚏使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其他人通过吸入感染者的飞沫可被传染。腺病毒还可通过接触传播(口、鼻、眼)、粪-口传播或通过污染的器具传播,所以在吃东西之前应洗手,还要避免做揉眼、挖鼻等动作,出门需佩戴口罩。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1
腺病毒感染后会怎么样?
腺病毒具有传染性,但是有的患者被传染后没有症状,并且它还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所以很多被传染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传染了。但如果出现咳嗽、鼻塞、咽喉痛,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感染腺病毒后,病程持续时间还很长,通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2
腺病毒会影响哪些脏器?
不同类型的腺病毒累及不同脏器。具体可参考下面表格:腺病毒分类与症候群总体看来,腺病毒最常见累及的还是呼吸道、眼睛、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3
腺病毒感染有什么症状?
腺病毒感染后一般具有 5~12 天的潜伏期,并且可以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出现症状后,根据腺病毒感染部位不同,主要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感染呼吸道主要表现为咳嗽、鼻塞、咽喉痛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严重的可以表现为肺炎,出现持续发热(38.5 ℃ 以上)、呼吸急促、胸闷等情况。危重患者还有可能会发生休克、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腺病毒肺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尤其对于儿童而言,风险较高。感染眼部可导致角膜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红、眼睛有异物感、流泪、怕光等。感染消化道会引起腹痛、腹泻的症状,儿童感染腺病毒可能出现肠套叠等严重疾病,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呕吐、腹部包块及果酱样大便。感染泌尿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感染阴道会引起阴道炎症状及宫颈炎症状,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等表现。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4
腺病毒感染会导致什么严重的疾病?
腺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疾病,但也可能会导致长期感染甚至更糟的情况。如果婴幼儿感染腺病毒,则更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如病毒性肺炎,一旦出现肺炎,则不能轻易治愈。当腺病毒 C 群病毒感染儿童消化道时,还可能导致儿童肠套叠,严重情况下应进行手术进行治疗。对于成人来说,腺病毒导致的肝炎、肾炎、心肌炎、脑膜炎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应该及时治疗。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5
腺病毒会导致癌变吗?
有研究表明,某些腺病毒(如 A12 型)可以导致动物肿瘤发生,但未证实其可以引发人类肿瘤。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6
不同种类腺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症状一样吗?
不同种类腺病毒感染部位不完全一样,所以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 C 群腺病毒可以引发急性发热性咽喉炎、儿童肠套叠等;B 群腺病毒可以引发游泳池结膜炎、病毒性肺炎等。并且根据血清型分类,40 型和 41 型腺病毒通常引起 4 岁以下儿童的胃肠炎,37型腺病毒可引起女性宫颈炎和男性尿道炎,11 型和 12 型腺病毒能引起儿童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等。所以,不同种类腺病毒导致的疾病有一定倾向性。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7
腺病毒感染会带来什么样的呼吸道症状?
5% 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10% 的儿童肺炎是腺病毒所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咽炎、鼻炎和气管炎(注意不是支气管炎),常常合并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和腹痛。实际上幼儿扁桃体炎最常见病因是腺病毒感染。1 岁内儿童还容易合并中耳炎。由于腺病毒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可表现「类百日咳综合征」,也常跟百日咳混淆。其中部分血清类型可以引起肺炎等重症,从而引起死亡率增高。成年人中,可以先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继而出现下呼吸道的支气管炎、甚至肺炎。通常病程 5~7 天,最长可以到两周。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8
腺病毒感染累及眼睛有什么表现?
与咽炎、颈部淋巴结炎一起出现的还有眼结膜炎,部分患者会有更严重的角膜结膜炎。主要表现为双眼结膜炎和耳前淋巴结肿大,继而出现有痛感的角膜混浊、视物模糊。眼痛可以较为严重,病程甚至可以长达 4 周,然而几乎从未导致永久性角膜损伤。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19
腺病毒感染所致的消化道症状有哪些?
在幼儿中,5%~10% 的急性腹泻性疾病是由腺病毒 F 组 40 型和 41 型引起的。腺病毒引起的腹泻时间很长,平均可持续达 8~12 天。腹泻的同时还可有发热、呕吐。不过,其他类型腺病毒也可以引起胃肠道病变,比如肠系膜淋巴结炎,其症状类似于阑尾炎,偶可引起肠套叠。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0
导致腺病毒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腺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与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密切交谈或密切接触,从而使人体受到腺病毒的侵害,当腺病毒侵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后,便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即为腺病毒感染。另外腺病毒感染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儿童会更容易感染,所以在避免或减少腺病毒接触的同时应该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1
腺病毒感染高发人群有哪些?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腺病毒。腺病毒感染易发生在学校、军营等密集场所,加上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新兵训练强度大等因素,所以学生或新兵营容易发生群体性感染。此外,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人群里,腺病毒感染更为常见,且可带来严重后果。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2
腺病毒感染可以自己进行判断吗?
腺病毒感染不可以自己判断,因为腺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多与其他病原体导致的疾病相似,包括肺炎、咽喉炎、胃肠炎、肝炎、泌尿道感染等,不进行病原学检查不能够准确判断病原体。而且通常腺病毒感染不易治愈,没有良好的特效药,按照常规治疗或者细菌感染治疗可能不见好转,所以不应该自己判断,以免影响治疗。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3
腺病毒感染怎么诊断?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史,结合腺病毒特异性核酸的阳性结果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咽喉炎、肺炎等患者可以在痰液中或者咽喉表面检测出腺病毒核酸;胃肠炎患者会在大便中检测出腺病毒核酸;结膜炎患者可在眼分泌物中会检测出腺病毒核酸;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会在尿液中检测出腺病毒核酸;阴道炎患者会在白带或者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出腺病毒核酸。除了腺病毒核酸检测外,临床还会采用腺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测、腺病毒培养、病毒分离等方法来诊断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4
腺病毒感染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除了病原学检查外 ,医生可能还会开具以下检查:血常规、生化:用于了解感染的程度,判断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尿常规:判断有无血尿,进而判断泌尿生殖系统是否受累。影像学检查:主要是 X 线检查或 CT 检查,以进一步了解肺部感染的情况。肠镜检查:用于了解肠道感染的情况。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5
腺病毒感染和哪些疾病表现相似?如何区分?
腺病毒感染肺部与其他病毒感染肺部的鉴别:其他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与腺病毒都有一定的传染性,感染肺部时也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畏寒等,严重情况下均可以导致肺炎。无法确诊时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查加以鉴别。腺病毒感染胃肠部与急性胃肠炎的鉴别:两者都具有腹痛、腹泻的表现,但是急性胃肠炎通常在服用不洁食物后表现出来,并且腹痛较为剧烈,粪便检查不会检测出腺病毒。腺病毒感染眼部与其他细菌、真菌感染眼部的鉴别:都表现为眼部肿痛,但是腺病毒感染一般只在结膜表面,在眼分泌物中可以培养出大量腺病毒。腺病毒感染泌尿道与大肠杆菌感染泌尿道的鉴别:都表现为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是腺病毒感染泌尿道典型表现为出血性膀胱炎,多数可自行恢复,大肠杆菌感染泌尿道后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体温升高、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现象,可通过病原学检测加以鉴别。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6
腺病毒感染应该看什么科?
腺病毒感染选择科室应该根据临床表现,也可以直接选择感染科或者传染病科。一般表现为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时应该看呼吸内科;表现为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该看消化内科;表现为结膜炎应该看眼科,阴道感染可以看妇科;泌尿道感染可以看泌尿外科。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7
腺病毒感染后可以自愈吗?
腺病毒感染后大多数是可以自愈的,如果症状较轻或者仅仅是因为体检查出有腺病毒 感染还没有临床表现,无需就医,往往可自行痊愈。但是如果病情较重,已经表现为咳 嗽痰多、恶寒、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8
腺病毒感染容易治疗吗?
腺病毒感染不容易治疗,因为目前腺病毒治疗并没有特效药,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同时联合药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来抵抗病毒。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29
腺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呼吸支持对于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的重症肺炎患者,需给予氧气支持以缓解呼吸困难,常用方法有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通气、有创通气等。药物治疗对于一般腺病毒感染,要采取对症治疗,咳嗽患者应该给予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眼部感染可以选择利巴韦林滴眼液等。如果腺病毒感染特别严重,可以使用利巴韦林、阿糖腺苷、 病毒唑、西多福韦、干扰素 α 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可能引起贫血、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西多福韦还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在治疗期间应开窗通风,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还可使用胸腺肽、丙种球蛋白来提高机体免疫力。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0
腺病毒感染能彻底治好吗?
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腺病毒感染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但是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患者注意休息和适量运动,保持良好身体状况,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1
腺病毒感染需要住院治疗吗?
一般儿童感染腺病毒后,还是建议住院观察,因为儿童感染腺病毒导致的肺炎比较严重,需要积极的治疗;而且治疗腺病毒没有特效药,只能止咳退热消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所以在家治疗不能全面改善儿童症状,可能耽误病情。婴幼儿感染腺病毒更需要住院治疗,感染消化道还容易引起肠套叠,是十分严重的疾病,应密切观察。成人感染腺病毒可以根据病情程度选择住院与否,程度较轻可以回家服用药物,较重建议住院。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2
腺病毒感染多久可以痊愈?
腺病毒感染一般需要 14 天可以治愈,重症患者可能需要 3~4 周才可以治愈。所以一定要坚持服用药物,也可以选择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腺病毒没有特效药,可以在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同时进行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后可以口服一段时间药物进行巩固。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3
孕妇感染腺病毒后怎么治疗?
当孕妇感染腺病毒后,如果孕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没有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就不需要进行医学治疗。因为腺病毒具有自限性,而且没有特效的抗腺病毒的药物,及时进行治疗也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所以为避免胎儿发育受到影响,最好不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是如果腺病毒导致相关疾病较为严重,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引发症状,此时就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但是治疗也只是针对缓解症状,也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而且孕妇可以适当开窗通风,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恢复。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4
腺病毒感染后需要多久复查一次?
腺病毒感染后一般要等到病情完全稳定,无临床症状后再进行复查,一般需要 1~2 周时间,病情严重的甚至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复查主要查看体内是否还存在腺病毒病原体,如果尚存在腺病毒病原体应该再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巩固疗效,以免复发。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5
腺病毒感染者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腺病毒感染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卫生,食用前洗手消毒并且对食物进行清洗。避免食用脂肪过多的食物,尤其是对于消化道感染的患者,消化功能较弱,应该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烂糊面等。并且避免暴饮暴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增加身体负担,导致体内的代谢分泌紊乱,不利于恢复健康。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6
腺病毒感染者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腺病毒感染者应该注意休息,适当开窗通风,多注意避寒保暖,多喝水。症状好转后可以适当运动,但是注意不要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腺病毒感染并不是严重的疾病,无需过度担心。遵从医嘱按时吃药,可以很好地得到治疗。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7
感染腺病毒的患者可以食疗吗?
感染腺病毒的患者一般是不建议进行食疗的,虽然腺病毒具有自限性,可以自愈。但是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因为腺病毒感染导致其他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目前腺病毒没有特效药,食疗更是无法清除腺病毒,不过腺病毒感染者应注意饮食卫生,清淡饮食,有利于病情好转。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8
感染腺病毒的患者患病期间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吗?
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工作、学习,量力而行。一般来说,腺病毒感染会导致发热、恶寒、头痛,还可能出现肺炎、胃肠炎、结膜炎等情况,对于正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这有利于疾病的好转。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39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可以通过飞沫、粪-口、接触等途径传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勤洗手,多通风,还要及时进行物品消毒。如果身边有腺病毒感染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不要直接接触患者或感染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防止病毒由手经口、鼻、眼黏膜侵入机体实现传播。同时应该多喝水,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锻炼身体。腺病毒感染通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应在这个季节进行防寒保暖,避免前往人群过于拥挤的公共场合,出门尽可能戴口罩。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40
感染腺病毒后如何避免传染给他人?
症状较轻者尽量居家隔离休息,减少外岀,一旦出现如持续高热、心慌、气促等严重症状,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并与其他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污染周围空气和物体或传染给他人;避免与他人共用杯子、餐具等物品。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41
腺病毒感染会反复发作吗?
腺病毒感染治疗好了之后是会出现复发的。所以患有腺病毒感染的患者即使治疗好了,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受风寒,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多消毒,坚持锻炼身体,要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免再次感染。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42
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腺病毒感染吗?
我国暂时还没有完全研制出可以预防腺病毒的疫苗,但在 3 型和 7 型腺病毒疫苗的研究上已有一定深度。
腺病毒感染
儿科
DX_943
性成熟度分期是什么?
性成熟度分级(SMR)是一种用来评估青春期发育程度的工具,评估指标包括女孩乳房变化、男孩外生殖器变化、男女阴毛变化,由不成熟到成熟依次分为五个等级。该分级标准最初是由英国儿科医生 Tanner 提出的,所以也叫 Tanner 分期。
性成熟度分期
内分泌科
DX_944
性成熟度是怎么分的?
一、女孩乳房发育分期:1 期:青春期前,未发育,触摸不到乳房乳腺组织。2 期:乳房萌芽,乳房和乳头轻微隆起,乳晕扩大。3 期:乳房和乳晕进一步增大,乳晕轮廓不清。4 期:乳晕和乳头突出于乳房上方,形成第二丘。5 期:乳房发育成熟,乳晕回退至乳房水平,乳头突出于乳房和乳晕。二. 男孩外生殖器发育分期:1 期:青春期前,未发育。2 期:睾丸和阴囊增大,阴囊皮肤变红、出现纹理变化。3 期:阴茎变长,睾丸进一步增大。4 期:阴茎变粗,龟头发育,睾丸和阴囊进一步增大,阴囊皮肤颜色加深。5 期:睾丸、阴囊、阴茎与成人相同。三. 男 / 女孩阴毛发育分期:1 期:未发育,耻骨区无阴毛,但可能有类似于前臂的绒毛。2 期:男孩沿阴茎根部、女孩沿阴唇出现稀疏的、长而色浅的阴毛。3 期:阴毛变深、变粗、变卷,范围延伸至耻骨联合以上。4 期:阴毛外观接近成人,但范围还没延伸至大腿根部。5 期:阴毛外观和数量与成人相同,范围延伸至大腿根部。
性成熟度分期
内分泌科
DX_945
如果觉得早熟或者晚发育了挂什么科?
儿童的专科医院里,儿童保健科或者小儿内分泌科。在成人的综合性医院里是内分泌科。
性成熟度分期
内分泌科
DX_946
什么是发疹性疾病?
发疹性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红色斑疹、斑丘疹为主的全身泛发性皮疹的一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47
小儿病毒疹是什么?
感染性发疹性疾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其他微生物感染。因为这类疾病不仅皮疹形态非常相似,较难区分,而且出现皮疹的同时,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同时患儿又有用药史等,给这类疾病的鉴别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临床医师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判断,对于符合病毒感染的疾病,当伴发皮疹(皮肤、黏膜改变)且感染原因不明时,会统称病毒疹,也叫病毒性皮疹。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特征和检查不同,可以进一步鉴别,如儿童常见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腺病毒感染等疾病。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48
小儿病毒疹发生在什么部位?
小儿病毒疹在全身均可出现,不同病毒感染,出疹的部位和特征会有所不同。大部分病毒疹会表现在躯干。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49
小儿病毒疹在什么时间出现?
病毒疹多发生在感染性疾病之后,会有一些其它症状,比如发热、感冒症状、胃肠炎症状等。出疹时间不定,受病毒的影响,有感染后即出疹,也有第 1 天,第 2 天,甚至数天后出疹。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0
小儿病毒疹是怎么发出来的?
不同病毒感染后皮疹的发生率差别较大,疹型差别也较大,同一疹型也可由多种病毒引起。所以对一些总体症状良好的情况,皮疹原因不深究,统称「病毒疹」。有病毒血症的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等,通常发生皮损前有发热、乏力等前驱症状,且皮疹多呈播散性。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可以是病毒对皮肤组织的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的变态反应,或 T 细胞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有些病毒如出血热病毒可以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引起出血性皮疹等。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1
小儿病毒疹怎么缓解?
儿童发生「病毒疹」时,皮疹会有个自限性过程,即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中,病毒最终会消退,而皮疹也会同步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部分特殊人群和病毒需要针对性用药治疗,此由医生评估原因并给予治疗方案。对于皮疹的本身,主要是针对症状来处理,若无不适症状,可以不干预。如果有瘙痒,可以用药物止痒,疼痛可以止痛;有水疱、渗出之类,则予相对收敛干燥或药物湿敷;有脱屑、干燥可以进行保湿润肤;如果有皮疹化脓,则评估后予抗感染治疗等。具体的用药和护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毒疹形态而定,可以参考原因中的常见病毒疹,针对性处理。如果根据建议的措施都不能缓解病毒疹,或者病毒疹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2
小儿病毒疹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大部分感染性出疹疾病都不影响饮食,发疹前后均可以正常饮食,给予与年龄相符的饮食即可。对于可疑过敏的食物,可以回避一下;暂不要添加新的食物。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3
小儿病毒疹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皮疹原因不明确时,可以由医生评估一下是进一步检查或随访观察。除皮疹外,还伴有其它异常的症状,比如高热、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精神差等。皮疹症状严重,比如全身大面积皮疹、出血样、水疱、糜烂、渗出、化脓或结痂等。皮疹剧烈瘙痒或疾病,或影响日常生活。皮疹持续时间长,1~2 周仍无消退趋势。其它异常、无原因可解释的症状。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4
小儿病毒疹中,常见的红斑、斑丘疹类有哪些?
幼儿急疹:多在高热 3~5 天后出疹,热退疹出。传染性红斑:面部手掌印般的红色皮疹,可伴有低热。麻疹:多在发热第 3~5 天出疹,伴有颊粘膜白斑或者眼睛充血改变。风疹:多在发热第 1 天出疹,淡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稀疏,从头面部向躯干、四肢出疹,容易伴耳后、后脑勺、颈后淋巴结肿大。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15% 的宝宝发热第 4 日出皮疹,疹型表现为麻疹或者猩红热样皮疹,从躯干到四肢、从颈部到面部的离心性发疹,容易伴高热、淋巴结肿大。肠道病毒感染(发热与出疹关系不确定,皮疹形态类似猩红热样或者麻疹样红斑,可见到合并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5
小儿病毒疹中,常见的水疱有哪些类型?
情况一: 水痘。多在发烧后出现了全身多发的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红疙瘩、脓疱改变。通常在发热第 1~2 天后分批出现皮疹,皮疹以大小不一的水疱、脓疱为主,散在分布,通常 2~3 天皮疹可以遍布全身,头皮、面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粘膜都可能受累,但手掌和足底皮疹不常见,皮疹可能同时存在红色丘疹、脓疱、破溃结痂等多种改变。如何处理:从出疹到水疱大部分结痂通常在 7 天左右,结痂到脱落可能是 7~14 天,一般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关键是注意隔离和防止抓挠,通常多饮水、注意休息,皮疹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宝宝高热持续、全身不适反应重、皮疹数量过多等情况下可以就医采取对症治疗,合并有脑炎、肺炎等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情况二: 手足口病,发烧后出现了手、足、口或臀部等多发水疱、红疙瘩改变。水疱通常不易破溃,皮疹相对局限且特征性强,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症状较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饮水休息,一般 1 周左右后皮疹可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后数周可能出现指甲脱落改变。如何处理:少部分的宝宝患病后有发展成重症的可能,重症手足口的常见年龄段是 0~3 岁,家长需注意宝宝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呼吸增快或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如出现需立即就医。 情况三:疱疹性齿龈口腔炎,在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出现皮疹,皮疹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簇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白色斑块,继而转变为表浅的溃疡上覆以淡黄色伪膜,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如何处理:疱疹性齿龈口腔炎又称疱疹性龈口炎,好发于 1~5 岁儿童,大多由 HSV-I 感染所致,自限病程是 1~2 周。婴幼儿如果症状不严重,一般是建议观察和护理,等待自愈。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且在发病 72~96 小时内就诊者,若无法喝水或疼痛剧烈,建议采用口服阿昔洛韦进行治疗。
小儿病毒疹
皮肤科
DX_956
小儿便秘是什么?小儿便秘有哪些表现?
小儿便秘是指宝宝排便减少,即超过三天没排便或排便疼痛,或大便粗硬、排便时特别用力。比起排便次数减少,大便粗硬、排便疼痛和用力更能指向便秘。所以当宝宝有以下一种或多种表现时,需要考虑宝宝是否发生了便秘 :三天以上无大便,而且排便时很痛苦;大便坚硬或比平时粗,很难排出;大便时说疼痛或有腹痛,婴儿则会有拱起背部并哭闹的行为;食欲无故减退,脾气躁,睡眠烦闹不安稳;腹胀、呕吐或婴儿吐奶增多;儿童会说有肛门周围发痒、发胀或疼痛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若小儿 2~3 天排一次大便,且大便的质与量均正常,小儿又无其他不适则不能视为便秘。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57
小儿便秘和攒肚如何区分?
「攒肚」其实是一种民间说法,临床上并没有这个医学名词,它一般是指婴儿排便规律的改变,不伴有其他不适。对于六个月以前还没加辅食的孩子来说,平时「大便少」基本都是攒肚,真正的便秘很少。简单概括,攒肚是「一时没东西可拉」,便秘是「想拉拉不出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区分:看精神状态:活动如常或烦躁攒肚是正常的,虽然期间可能会伴随奶量的下降,但宝宝情绪稳定,活动及睡眠等都是正常的;但便秘就难受烦躁,肚子里一直有「存货积压」,不仅喝奶会比平时明显少很多,还常伴有哭闹表现。看拉便便时的表现:顺畅或痛苦攒肚的孩子拉便便时很顺利,不会有痛苦的表情;但便秘的宝宝就会比较使劲,五官肉眼可见地用力,甚至脸涨得通红。看便便的性状:黄色软便或干硬便便攒肚的孩子拉的是黄色软便或者黄色糊糊,而便秘孩子拉的可能是干硬的、一粒粒,甚至带有血丝或者粘液的大便。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58
小儿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什么?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持续六个月,且不能完全归因于另一种疾病,则被归类为慢性功能性便秘。长期便秘者因粪便中含有酚类、胺类、吲哚等有毒物质,会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烦躁、口苦口臭、口腔溃疡、睡眠不安、焦虑、抑郁、腹部胀痛等不适 。小儿便秘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婴幼儿,且男孩比女孩多见。不同的儿童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95% 以上为功能性便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或者治愈,而少于 5% 的便秘患者存在有器质性原因(指器官、组织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如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狭窄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59
小儿便秘怎么办?小儿便秘如何护理?
婴儿常见在新辅食或新奶粉的过渡期间出现便秘暂停引入新辅食或新奶粉 3~5 天,同时干预便秘至排便恢复正常,再重新引入新辅食或新奶粉观察有无再次诱发便秘。若再次出现便秘情况,则需要就医诊治。添加辅食时,除了主要的蛋白质类食物,还可以搭配着添加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水分(液体)的摄入。否则大便容易变得干结,甚至导致便秘。可以根据不同辅食,后续补充适当的白开水。比如鱼禽蛋肉类辅食需要的水是其重量的两倍左右;五谷类辅食是其加水前原重量的五倍左右;蔬菜水果类辅食能量不高,所需要的水为其原重量的 1/3 左右。未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导致的幼儿便秘可以提前给宝宝进行自已上厕所的教育(可以参考如厕训练绘本或书籍),为宝宝选择一个喜欢且合适的小马桶;当宝宝抗拒如厕时不要强迫,根据宝宝是否准备好而开始如厕计划。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三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扶持坐盆,连续按时执行 15 天到一个月 。训练时集中精力,不要摆弄玩具等分散注意力。入学导致的儿童便秘孩子上学后可能出现不愿意使用学校的厕所,或作息时间的改变干扰了排便习惯,或在学校因环境、心理、上课时间等因素而不敢主动要求或适时排便的情况。为避免此类情况,父母应该定期询问孩子在校的排便情况,甚至监督孩子是否回避在校如厕及原因,可以提倡孩子在餐后有常规及充裕的如厕时间,并请求老师监督或配合。若上述措施无法缓解便秘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治。对于四个月及以上的婴儿,早期通便可以每日给予 50~100 mL 果汁(建议西梅汁或梨汁),从低量开始,症状缓解后停用,同时观察、分析和干预可能的原因。对于四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日可以给予 25~50 mL 果汁,也是低量开始,症状缓解停用,同时建议由医生随访评估原因。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婴儿 4~6 个月之后可以添加辅食,过早添加可能会增加过敏的风险 ,但具体情况还需遵医嘱而定。对于以上措施无效的患儿,可以用药物通便,特别是有明显的便秘不适症状时。常用是乳果糖口服溶液,可以参考说明书建议的用量,或遵医嘱。急性便秘好转后即可减量,停药时间没有具体要求;慢性便秘的用药时间是数月至数年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便秘早期,比如突然一两天未排便,暂无大便粗硬和排便费力等不适症状时,改变膳食和回避可疑诱因往往就可以改善,可以配合膳食等非药物干预,药物看情况再用。躺着不动的宝宝容易便秘。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排便。大孩子应该多运动,适当地动一下比不动好。宝宝被动运动和腹部按摩方法:用手掌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按摩 10 次休息五分钟,再按摩 10 次,反复进行三回。每日可以按需要进行多次。宝宝仰卧,抓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 10 次,然后单腿屈伸 10 次。其实类似于排气操,这样会帮助宝宝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0
小儿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治疗吗?
可以用,但有一定条件。开塞露并不是常规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其实在早期合理干预,基本用不上这个药。如果宝宝的大便很硬很粗,卡在肛门口导致排便困难、疼痛,可以临时使用。但注意不要频繁使用,因为可能导致依赖。此外,甘油可能刺激肛门或直肠黏膜。其它润滑剂,比如肥皂、矿物油之类,也是差不多原理。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1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多喝水治疗吗?
多喝水确实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尤其是摄入较多膳食纤维以后,更是要注意适量喝点水。但多喝水最多只能起到改善症状和预防的作用,并不能治疗便秘,尤其是肠道缺水并非便秘主要成因的时候 。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2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吃益生菌治疗吗?
儿科医生不首先推荐益生菌作为便秘的治疗手段。关于益生菌,对治疗便秘的治疗作用因人而异,因为它可能会加重便秘 。如果以前有使用某益生菌通便的经验,那么也不反对使用,但不建议长期应用。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3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喝酸奶治疗吗?
不建议通过喝酸奶来治疗便秘。1 岁以内还是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作为主要的奶的来源,酸奶只能作为辅食少量尝试。普通酸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比较高,会加重宝宝肾脏负担。另外,目前益生菌对于便秘的改善还没有足够高质量的研究,所以通常不会推荐服用益生菌来治疗便秘,即使有效也有特定的菌株及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而酸奶往往达不到这些效果。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4
小儿便秘可以通过吃香蕉治疗吗?
不可以。对于小年龄婴儿,吃多了生香蕉反而会引起或者加重便秘。未成熟的香蕉内含有较多的鞣酸,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反而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果宝宝摄入过多,就有可能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而由于香蕉里面的膳食纤维含量不高,就算是成熟的香蕉,其通便效果也不好。相比之下,西梅、杏、梨是更好的防便秘水果。当然还有高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南瓜、红薯等 。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5
小儿便秘如何预防?
其实儿童急性便秘的最主要原因在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以及诱发便秘的偶然事件。生活方式预防参考上面保持适量运动和时间行为节点的处理建议,饮食结构调整建议如下: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量。纤维素摄入量约为年龄(岁)+(5~10)克 / 天。每日水果量可以根据年龄分配,比如婴幼儿和儿童(1~5 岁) 50~150 g 左右,学龄儿童和青少年(6~18 岁)是 150~350 g 左右;其余膳食纤维建议由蔬菜、主食提供。注意过量的水果,特别是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而会加重便秘。举例: 宝宝一岁,每日纤维推荐摄入量为 6~11 g,如 50 g 的库勒梨有 3.3 g 纤维素,100 g 毛豆、竹笋、湿木耳、白菜(均生)等约有 3 g 左右纤维素,主食(其实是粗粮)如麦片、玉米之类,30 g 也有 2 g 左右纤维素,那么平均分配三餐,纤维素的量就差不多了。种类多种多样,可以自己搭配 。保证液体摄入量(奶、汤、水、果汁饮料等)。过多的水分摄入并没有通便作用,但保证最低液体摄入量,有利于预防便秘。儿童每天需要摄入的液体生理需要量是:体重小于 10 kg:100 mL/kg。体重 10~20 kg:1000 + 50 × (体重 kg - 10) 毫升。体重大于 20 kg:1500 + 25 × (体重 kg - 20) 毫升。注意:牛奶会诱发便秘,对于 1 岁之后的幼儿、儿童,360~500 mL 左右的奶量已经满足日常钙所需,更多的液体量建议放在「白开水」上 。适当进食一些易产气食物。易产气食物(实际也是高纤维食物)也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排便,比如秋耳、萝卜、蒜苗、番薯等 。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6
小儿便秘在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
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如果除外奶粉因素,对于无明显诱因但反复便秘的情况,特别是小婴儿、新生儿,需要就诊评估有无潜在的器质性病因,比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畸形。此外,出现以下情况也需要及时就诊:连续便秘超过 4 周时间,或按治疗、护理和预防建议处理 1~2 天仍未排便。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便秘。口服用药等方法无效,需要多次使用开塞露。大便或内裤、尿不湿上面有血。便秘时伴有腹胀、腹痛(严重疼痛)、恶心、呕吐等现象。便秘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如体重、身高增长缓慢。就诊时可能需要行体格检查、大便常规、腹部 B 超等检查。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7
小儿便秘可以前往哪些科室就诊?
新生儿科、儿科、消化内科。出生未满 28 天的婴儿可以去新生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14 周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去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8
小儿便秘常由哪些因素所致?
饮食习惯:这是儿童便秘的主要原因。饮食不足:婴儿进食太少,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此外,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中时间较久还可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加重便秘。食物成分不当:大便性状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量多,且易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物食品易便秘。饮食习惯不良:儿童的饮食习惯偏于精细,偏食,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水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排便习惯: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不能随时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疾病因素:如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肌无力、皮肌炎、先天性肛门狭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会阴瘘、直肠内套叠、直肠黏膜脱垂等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等都会导致便秘 。内分泌障碍: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便秘。胰岛素分泌过少也可使得肠蠕动减弱而导致便秘。乙状结肠中总吲哚水平增加也与便秘有关。神经因素:有学者统计 20% 的患儿因精神因素引起便秘,故称为精神性便秘。患儿情绪差、焦虑或抑郁及行为等心理障碍。很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而引起便秘 。母亲方面因素:母乳喂养的母亲若饮食过咸或过辣也可能导致婴儿发生便秘,有的品牌奶粉也可以导致便秘。
小儿便秘
儿科
DX_969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是什么疾病?
是指发生于儿童的,长时间持续发热(每天均有体温升高),且在全面的住院诊疗后不能明确原因的。不同机构对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具体定义不同。有的机构沿用成年人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多次测量体温大于 38.3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 周。住院检查 1 周后不能明确病因。由于儿童的特点,uptodate 采取如下定义:多次测量体温大于 38.3 ℃,发热时间持续大于等于 8 天。经过完整的门诊诊疗或者住院检查后仍然不能明确病因。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为: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 3 周,经体检、常规检查不能确诊者。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0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常见吗?
不常见。小儿发热是病人就诊的常见主诉,但多数在确诊前已经消退,或发展出其他症状而帮助明确诊断。故不明原因的发热并不常见。由于定义不同,具体的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发病率并不明确。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1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长时间的体温升高是主要的表现。长时间指生病时间大于 3 周。体温的正常范围,体温调定点为 36~37 ℃。因为活动、进食、哭闹、衣物等原因可使健康的儿童体温升至 37.5 ℃,但随着诱导因素的脱离而体温恢复正常。不明原因发热可表现为不同的温度变化形式。对帮助诊断有一定的效果。稽留热:24 小时持续处于发热状态,波动很小,波动范围在 0.6 ℃之内。驰张热:24 小时发热温度波动达 2~3 ℃,但均未降至正常体温。间歇热:发热后体温可降至正常,维持正常体温至少 24 小时后又再度出现发热。双峰热:24 小时内出现 2 次发热高峰。不规则热:体温变化无明显规律。儿童发热相较成年人往往没有明显的规律。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2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有哪些合并表现?
营养不良:由于疾病消耗多。孩子消瘦、体重下降、发育落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脓肿等疾病会存在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关节变形等表现。皮疹:不明原因发热伴有皮疹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贫血:由于感染或疾病消耗,可能合并有贫血表现。孩子面色苍白、蜡黄、活动少、疲乏无力。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3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由什么引起的?
50% 以上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EB 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肠道病毒、虫酶病毒可造成全身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细菌感染:结核杆菌、布鲁氏菌、沙门菌、土拉菌。结核杆菌感染由接触结核病人传染而来,孩子可能表现为持续低热、消瘦,并不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布鲁氏菌病主要在畜牧区流行,进食未消毒的乳制品会传播此病。沙门菌可造成伤寒、副伤寒,症状表现为持续发热、腹痛、畏寒。沙门菌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比如生鸡蛋、禽肉等,患病人员也是传染源。土拉菌,生活中的昆虫如蚊、虱、蜱、跳蚤、苍蝇均可携带和传播此菌。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疾病:疟疾、黑热病、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真菌感染。局部感染性疾病:感染灶局限于局部器官或组织,但是由于儿童表述不清,往往主要症状仅表现为发热。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时可仅表现为发热,可能伴有活动障碍、局部触痛。感染性心内膜炎:仅表现为长期发热。心脏彩超、血培养可帮助诊断。肝脓肿:可伴有肝肿大、腹痛。也可能仅有长期发热。尿路感染:可伴有脓尿、排尿哭闹。也可能仅有长期发热。肛周脓肿。查体可见 肛门周围皮肤肿胀、破溃。腹腔脓肿: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阑尾脓肿。结缔组织病:除感染外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可能合并皮疹、关节疼痛等其他症状。通过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可以发现结缔组织病的线索。肿瘤:儿童引起长期发热的肿瘤常见为白血病及淋巴瘤。往往伴随消瘦症状。淋巴瘤可发现局部肿块。除此之外还可能为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肉瘤等疾病。其他原因: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尿崩症、药物热、暑热症、炎症性肠病、周期性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免疫缺陷。伪热:由于不当的测量方式造成测得的体温升高,实际不存在发热的情况。也可能由儿童或看护人故意错误测量体温造成记录体温升高,但儿童不存在发热的情况。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4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在哪一类孩子中更容易出现?
免疫功能缺陷的孩子更容易感染少见菌、机会致病菌而造成长期发热。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或活动性免疫缺陷都可能存在多重不同病原体的感染造成出现长期发热。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5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会传染吗?
不一定。根据病原的不同,有些疾病是传染性的。比如:布鲁氏菌病、伤寒、疟疾、黑热病等。非感染性的不明原因发热是不会传染的。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6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怎么来确定?
通过症状判断:发热持续 3 个星期以上,经过经体检、常规检查不能确诊者。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7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时,会做什么检查?
怀疑存在不明原因发热,一般会住院进行全身的系统的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全身细致的体检和全面的病史回顾。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 + 异常细胞分析。通过显微镜检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变化。血沉、CRP,了解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血培养、尿培养、大便培养、痰培养 寻找病原体。尿常规、泌尿系彩超: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胸片:寻找有无肺炎或结核感染等。生化检查:评估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8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需要去看哪个科?
小儿内科或发热门诊。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79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怎么治疗?
寻找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为感染性疾病:杀死病原体,清除病灶。如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症状。如为肿瘤,进行放化疗治疗。如为药物热,停止所有药物。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80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情况,在食物上要注意什么?
补充水分。水分不足时体温也容易处于高温状态。可以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蛋、瘦肉、鱼等,因为疾病消耗很大。仅给淀粉类食物无法满足身体需要。应给与优质蛋白满足身体需求。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81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该如何避免?
由于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众多。并不能通过简单的程序预防。孩子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及时记录体温变化。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规律的治疗可以有助于早发现病因,缩短治疗时间。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儿科
DX_982
小儿鼻塞是指什么?
小儿鼻塞(Nasal obstruction in children)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是指鼻内不通气、胀满或堵塞感。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3
小儿鼻塞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鼻塞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内不通气、胀满或堵塞感。另外,由于鼻塞通气不畅,夜间睡眠时鼻塞会呈现加重情况,从而影响睡眠。也有少数患儿会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症状。小儿鼻塞最常见于急 / 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并见相应疾病的症状表现:鼻窦炎有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变应性鼻炎以鼻塞、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小儿常表现为揉鼻)、眼痒(小儿常表现为揉眼睛)、红眼、眼睛流泪、咽痒等症状。但无论是鼻窦炎还是变应性鼻炎,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和周围组织及邻近器官,从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如鼻涕倒流、咽部刺激或异物感,咳嗽,耳部疼痛或堵塞感、头晕、口臭、牙痛等症状。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4
小儿鼻塞时能打疫苗吗?
小儿鼻塞是否能打疫苗,根据其原发疾病而论:如为感冒、急性鼻窦炎导致的鼻塞,应该治疗原发疾病后可接种各类疫苗,对于上述疾病轻症患儿,在热退后可接种疫苗。如为变应性鼻炎导致鼻塞, 只要不是患儿处于变应性鼻炎的急性发作期,无其他疾患,应按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在变应性鼻炎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另外,不推荐变应性鼻炎患儿接种喷鼻剂型的流感疫苗。其他原发疾病导致的鼻塞,不影响患儿疫苗的接种。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5
小儿鼻塞可以吃头孢(消炎药)吗?
如果确定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引起的鼻塞,可以吃头孢(首选是青霉素类,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视频))。感冒引起的鼻塞合并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时,亦可以吃头孢(消炎药,指抗生素)。其余情况,都不建议自行吃消炎药治疗。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6
小儿鼻塞怎么办?
1. 急性病毒性鼻窦炎或小儿感冒引起的鼻塞,由于其疾病的自限性,7~14 天可以自愈,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以及保暖:可以用温的生理盐水 / 生理海盐水喷鼻、滴鼻、喷雾等清洁鼻腔,减轻鼻粘膜水肿、改善鼻腔清除功能、保护鼻粘膜,每日 2~6 次。如果有鼻屎鼻塞,可以用温的生理盐水,喷或滴鼻湿润鼻腔鼻屎,然后用吸球吸出或者用棉签旋转着卷出来,清洁后一般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用热毛巾轻敷、熏鼻,或者睡觉时垫高上半身 15~30 度(类似于「婴儿斜坡垫」)。严重者可以用麻黄碱类或羟甲唑啉滴鼻缓解鼻部症状。2. 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对因治疗:变应性鼻炎引起的应抗过敏治疗,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再口服抗组胺药结合鼻用激素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用激素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抗真菌治疗。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及鼻部外伤或手术史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严重者需手术治疗纠正解剖结构异常。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7
小儿鼻塞影响睡觉怎么办?
睡前用生理盐水 / 海盐水洗鼻,必要时可以用稀释的麻黄碱类或羟甲唑啉滴鼻缓解鼻部症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8
小儿鼻塞呼吸困难怎么办?
小儿鼻塞引起呼吸困难往往为病情危急,应立即至医院急诊就诊,查明病因,积极治疗。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89
小儿鼻塞影响吃奶怎么办?
对于解剖结构原因导致的鼻塞,如有必要需手术治疗。而黏膜性原因鼻塞,吃奶前用生理盐水 / 海盐水洗鼻、喷鼻等清洁鼻腔,或者热毛巾、浴室热水蒸汽熏鼻,有助于缓解鼻塞。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0
小儿鼻塞能做雾化吗?
小儿鼻塞能否做雾化视病因而定,解剖结构原因导致的鼻塞做雾化是没有意义的;而黏膜性原因鼻塞,用生理盐水雾化清洁鼻腔,对于缓解鼻塞是有一定帮助的。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1
小儿鼻塞能用滴鼻剂吗?
小儿鼻塞是否能用滴鼻剂视病因而定,解剖结构原因导致的鼻塞滴鼻剂是没有治疗作用的;而黏膜性原因鼻塞,麻黄碱类或羟甲唑啉滴鼻缓解鼻部症状是有所帮助的,需要根据年龄进行稀释。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2
小儿鼻塞怎么预防?
黏膜性原因鼻塞,如为过敏原因引起的,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平时生活中可用盐水清洗鼻腔,以清洁鼻腔内部,并清除鼻腔的变应原和分泌物。生活上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以及保暖,远离二手烟,煅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3
小儿鼻塞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对于疑诊为变应性鼻炎,如果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应有发作季节前 2 周至耳鼻喉门诊就诊。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应及早至医院就诊,以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小儿感冒或急性病毒性鼻窦炎,口服补液、休息后症状在 7~10 天未改善也是需要至医院就诊。其他原因不明或细菌性鼻窦炎及早就诊。其他解剖结构及外伤性病变引起的鼻塞及早至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4
小儿鼻塞多久能好?能自愈吗?
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当发作季节过去之后,鼻炎症状缓解,鼻塞可会消失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是指鼻塞自愈了,当下一个季节到来,鼻炎症状再次发作,包括鼻塞症状。急性病毒性鼻窦炎或小儿感冒引起的鼻塞,由于其疾病的自限性,7~14 天可以自愈。其余疾病导致的鼻塞,不会自愈的,但有可能有缓解期,如变应性鼻炎在脱离过敏原环境后,症状可缓解,但当再次暴露于过敏原环境还是会发作,并不能自愈。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5
小儿鼻塞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鼻塞常见疾病有:对宠物、尘螨等过敏引发的变应性鼻炎小儿感冒、鼻-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及鼻部外伤或手术史。从病因角度,鼻塞的主要为鼻甲粘膜原因和解剖结构性原因引起:1. 鼻甲粘膜原因:小儿感冒、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鼻腔粘膜炎症导致的鼻甲软组织肥大,从而表现为鼻塞。此外,还有生理性的鼻塞表现,机体也存在一个正常的、周期性的鼻甲黏膜肿胀周期,该肿胀以 2~5 小时的间隔在鼻中隔两侧交替出现,称为周期性鼻塞。2. 解剖结构性原因:通过鼻的气流在结构上受到鼻腔宽度的限制,正如车子行走在马路上受马路的宽度的限制一样。构成鼻腔的任何结构出现塌陷都可导致鼻塞。小儿常见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及鼻部外伤或手术史。
小儿鼻塞
儿科
DX_996
小儿鼻炎是什么病?
小儿鼻炎(Rhinitis in children)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特点是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症状: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小儿鼻炎常见的形式有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感染性鼻-鼻窦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常称为普通感冒,又称为急性鼻炎,但也可能包括鼻窦粘膜的侵犯,所以用「鼻-鼻窦炎」一称更准确。小儿鼻炎的处理原则是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变应性鼻炎避免接触过敏原,结合二代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治疗;非变应性鼻炎建议鼻内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抗组胺药治疗;感染性鼻炎多为病毒感染,有自限性,可以自愈;少数情况鼻-鼻窦炎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可以是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等等。经过合理的治疗,小儿鼻炎的预后良好,变应性鼻炎在规范治疗和护理下也能得到控制。
小儿鼻炎
儿科
DX_997
小儿鼻炎常见吗?
小儿鼻炎常见于各年龄段,冬春季节高发。小儿过敏性鼻炎较常见,在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儿童和成人的患病率为 10%~30%,但本病在 2 岁以下的儿童中少见。目前人们对儿童非变应性鼻炎患病率的研究还不太充分。感染性鼻炎各个年龄段均易发生,也可以发生于全年的任何时间,但一般在秋冬季节的患病率较高。
小儿鼻炎
儿科
DX_998
鼻窦炎和鼻炎是同一种病吗?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而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但是鼻窦炎和鼻炎并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虽然都有鼻塞、流涕等表现,但两者发病部位不同,鼻窦炎的发病部位在鼻窦,鼻炎发病部位在鼻腔。不过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可相互影响、相互并发,如鼻炎可诱发或加重鼻窦炎,反之亦然。而鼻窦炎几乎都会伴有鼻黏膜炎症,所以常常用「鼻-鼻窦炎」一称。
小儿鼻炎
儿科
DX_999
小儿鼻炎有哪些类型?
最常见的小儿鼻炎形式是: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称感冒或急性鼻炎,和感染性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主要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引起的,又称过敏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常常由于某种气味,如烟草、酒精挥发气味、汽车尾气等刺激性、浓烈气味诱发,甚至温度变化都可诱发。多呈慢性病程。非变应性鼻炎有许多同义词,包括:特发性鼻炎、非变应性非感染性鼻炎、内源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或非变应性血管运动性鼻炎。感染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鼻炎/ 急性鼻-鼻窦炎是一种轻度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来说,婴幼儿病程在 10~14 天,较大儿童在 5~7 天。急性细菌性鼻-鼻窦炎,少数病毒感染性鼻炎可继发细菌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真菌感染导致的鼻-鼻窦炎,还有慢性鼻-鼻窦炎在儿童中均少见,在此暂不论述。
小儿鼻炎
儿科
DX_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