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后主践阼,除谒者。
|
后主刘禅登基后,任命他为谒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
|
丞相诸葛亮往北驻守汉中,请任霍弋为记室,并让他与自己的儿子诸葛乔一起周游各地军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卒,为黄门侍郎。
|
诸葛亮去世后,霍弋担任黄门侍郎,刘禅册立太子刘叡,任命霍弋为中庶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
|
刘睿喜好骑射,出入宫禁,没有节制,霍弋援引古代经典,进行规劝,言语方式很是得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为参军庲降屯副贰都督,又转护军,统事如前。
|
后来霍弋担任参军怫降的屯副二都督,又转任护军,像过去一样管理事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
|
当时永昌郡的少数民族仪仗天险很不臣服,多次侵犯边境,于是朝廷任命霍弋兼任永昌太守,率领部分军队征讨他们,最后斩杀了他们的首领,攻破了他们的部落,永昌郡边界自此安定下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
|
霍弋升任监军翊军将军,兼任建宁太守,后来返回管理南郡事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
|
景耀六年,霍弋进号为安南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
|
同年,蜀国归并魏国,霍弋与巴东领军,襄阳人罗宪各自保全一方,率众臣服魏朝,都得以担任之前的职位,朝廷对他们非常宠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
|
王连,字文仪,南阳郡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偪也。
|
在刘璋时期进入蜀地,担任梓潼县令,刘备在葭萌起兵,进军南方,王连紧闭城门拒绝投降,刘备认为他很有大义,没有强迫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
|
等到成都平定后,任命王连为什邡县县令,后又转任广都县,他所任官的地方都很有政绩。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於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幹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
|
王连升任司盐校尉,负责盐铁事业的经营,为国家谋取很多利益,有利于国家政务。于是挑选了一些优秀能人作为自己的部属,如吕乂、杜祺、刘干等人,这些人后来都做了大官,都是从被王连提拔开始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
|
后来王连升任蜀郡太守、兴业将军,仍像过去一样负责盐府事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
建兴元年,王连被任命为屯骑校尉,兼任丞相长史,被封为平阳亭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 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 。
|
当时南方各郡不肯臣服,诸葛亮打算亲自率军征讨,王连上谏认为 这些是荒蛮之地,瘟疫盛行之乡,不值得以诸葛亮这样一国指望的人亲自冒险前往 。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
|
诸葛亮考虑到将领们才能比不上自己,一定要前去,而王莲言辞恳切,所以停留了很长时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
不久王连去世,他的儿子王山承袭爵位,官至江阳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
|
向郎,字巨达,襄阳郡宜城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荆州牧刘表以为临沮长。
|
荆州牧刘表任用他为临沮县县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表卒,归先主。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夷陵四县军民事。
|
刘表去世后,向郎归附刘备,刘备平定江南,派向郎都领秭归、夷道、巫、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顷之转任牂牁,又徙房陵。
|
蜀地平定后,又任命向郎为巴西太守,不久转任为牂牁太守,又转到房陵任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践阼,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
|
后主刘禅登基后,向朗担任步兵校尉,接替王连担任丞相长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
|
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向朗留下统领后方事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年,随亮汉中。
|
建兴五年,向郎跟随诸葛亮到汉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
向郎向来与马谡交好,马谡兵败逃亡,向朗知情不报,诸葛亮心中怨恨他,将他免官贬回成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数年,为光禄勋,亮卒后徒左将军,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位特进。
|
几年之后,担任光禄勋,诸葛亮去世后,他又调任为左将军,追录之前的功劳,被封为显明亭侯,赐位特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
|
当初,向郎年少时虽然涉猎文学,但是不能自我约束,所以做官的才能著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自从被撤掉长史职务后,他闲散无事将近二十年,于是更加潜心钻研经典,孜孜不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
|
年过八十仍然自己亲自校对书刊,判定错误,他所收藏的书籍在当时是最多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
|
开门接待宾客,接纳后进门声,只谈论古书文义,不涉及时事,所以在当时被称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
|
上自朝中官员,下到儿童少年,都非常敬重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十年卒。
|
向朗在延熙十年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条嗣,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
他的儿子向条继承爵位,在景耀年间担任御史中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朗兄子宠,先主时为牙门将。
|
向郎兄长的儿子向宠,在刘备时期担任牙门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秭归之败,宠营特完。
|
刘备秭归战败后,只有向宠的军营保持完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
|
建兴元年,向宠被封为都亭侯,后来担任中部都,管理守卫宫廷的部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亮当北行,表与后主曰: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
|
诸葛亮北行之前,上表给后主刘禅说: 将军向宠,性情温和晓畅,通晓军事,过去试用,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都商议推举向宠为督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也。
|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应该向他咨询,一定能使得军中和睦协调,优劣各得其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中领军。
|
向冲被升任为中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遇害。
|
延熙三年,征讨汉嘉的少数民族时,向宠遇害身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宠弟充,历射声校尉尚书。
|
他的弟弟向充曾担任过射声校尉、尚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
|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
|
他钻研《公羊春秋》,广泛涉猎《史记》、《汉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幹理敏捷,是中夏锺元常之伦也。
|
汝南人许文休进入蜀地,认为张裔干练敏捷,是中原一带像钟繇一样的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
|
刘璋时期,张裔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返回州里担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於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
|
张飞从荆州由垫江进入蜀地,刘璋给张裔派兵在德阳陌下抗击张飞,张裔战败,返回成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
|
张裔作为刘璋的使节奉命拜见刘备,刘备答应他一定会礼待刘璋,并安抚他的部下,张裔回到成都后,打开城门迎接刘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
|
刘备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回到成都后担任司金中郎将,主管农具,兵器的制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於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
|
在这之前,益州郡人杀害了太守正昂,有年老的首领雍凯,他的恩德信义在南方很有威望,就派人四处周旋,甚至联络到孙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闿遂趑趄不宾,假鬼教曰: 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
|
朝廷任命张裔为益州太守,他径直前往郡中赴任,雍凯就抗拒不臣服,假借鬼教说: 张府君像只葫芦,外面虽然光亮,但内里很粗糙,不值得杀,命令你们将他绑起来送到吴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遂送裔於权。
|
于是,郡中将张裔押送到孙权那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先主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
|
适逢刘备去世,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诸葛亮教邓芝言谈之间可以向孙权请求放还张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
|
张裔自从到了吴国数年,流放隐居,孙权并不知道他,所以答应了邓芝的请求,送回张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曰: 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
|
张裔临走前,孙权召见他,问他说: 蜀地卓家的寡妇,逃奔到司马相如,贵地的风俗怎么会是这样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裔对曰: 愚以卓氏之寡女,犹贤於买臣之妻。
|
张裔回答说: 我认为卓家守寡的女子,比朱买臣的妻子更贤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又谓裔曰: 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於闾里也,将何以报我?
|
孙权又对张裔说: 您回到蜀地后,一定为国家效劳,不会像个农夫呆在乡间小巷,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裔对曰: 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徼倖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
|
张裔回答说: 我负罪回国,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给朝廷,如果能侥幸保全性命,那我五十八岁以前是父母给的生命,自此以后就是大王您赐的寿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
|
孙权言谈间欢笑自若,有赏识张裔才能的意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裔出閤,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
|
张裔出了宫门后,很后悔自己没有假装愚钝,于是迅速登船,加倍前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十里,追者不能及。
|
孙权果然派人追赶他,张裔已经进入永安界几十里,追的人赶不上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
|
回到蜀国后,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主管相府事务,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 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
诸葛亮出军驻守汉中,张裔以射声校尉的身份兼任留府长史。经常称赞说: 丞相赏赐时,不遗漏关系远的人,惩罚时也不宽容关系亲近的人,爵位不可以在没有功劳的情况下取得,刑罚也不能因为身份贵重或势力得以免除,这是贤能之人和平凡之人都能舍身为国的原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明年,北诣亮谘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曰: 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
|
第二年,张裔往北拜见诸葛亮咨询事务,送行的人有数百,车马满路。张裔写信对亲人说: 前几天出发上路,昼夜接待宾客,不得安息,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的职位,儿子君嗣在这一职位上,非常疲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
|
他谈吐诙谐,流利幽默,都是这样的情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
|
张裔年少时,跟犍为人杨恭交好,杨恭早年去世,留下的孩子没有几岁,张译裔将他们迎到自己家中居住,并将房屋分给他们,像对待母亲一样侍奉杨恭的母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
|
杨公的儿子杨息长大后,又为他聘娶妻子,购买田宅产业,让他能自立门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
|
张裔安抚恤养故旧的家属,赈济衰落的家族,非常有道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
|
后来被加官为辅汉将军,像过去一样兼任长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八年卒。子毣嗣,历三郡守监军。
|
张裔在建兴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张毣继承爵位,历任三个郡的郡守和监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毣弟都,太子中庶子。
|
张毣的弟弟张都,担任太子中庶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
|
杨洪,字季休,是犍为郡武阳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璋时历部诸郡。
|
刘璋时,他在各郡任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
|
刘备平定蜀地后,太守李严任命他为功曹,李严想要将郡中治所转移,杨洪极力劝谏没有同意,于是杨洪辞去功曹职位,请求退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严欲荐洪於州,为蜀部从事。
|
李严想要举荐杨洪到州府,担任蜀部从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
刘备争夺汉中时,发出急信要求朝中增兵,军师将军诸葛亮,用这事来问杨洪,杨洪说: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地,是我国存亡绝续的枢纽,如果没有汉中,那就没有蜀国,这是家门口的灾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
现在的形势,男子参战,女子应当参与运输,发兵有什么疑虑的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於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
|
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北行,诸葛亮就上表请任杨洪兼任为蜀郡太守,他各项事理都处理得很好,于是让他担任正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顷之,转为益州治中从事。
|
不久,杨洪转任为益州治中从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
|
刘备登基后征讨东吴,没有攻克,就返回永安驻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
|
汉嘉太守黄元向来是诸葛亮不喜欢的,得知刘备病重,担心以后会有灾祸,就率郡反叛,烧毁临邛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
|
当时诸葛亮正东行探望刘备病情,成都防守空虚,所以黄元更加无所畏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
|
杨洪就上奏太子,派遣他的亲兵,让将军陈曶、郑绰征讨黄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巂据南中,洪曰: 元素性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
|
大家都认为黄元如果不能围困成都,应当会从越隽占据南中,杨洪说: 黄元一向性情凶狠,没有恩德信义,怎么能做成此事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
|
我们只需要顺水东下,希望主上平安,将他擒获处死,如果事情有异变,那他只会逃奔到吴国,以求活命罢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敕曶、绰但於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
|
就下令,陈曶、郑绰只需要在南安峡口堵截就可以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
陈曶、郑绰按照杨洪的话,果然擒获了黄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洪建兴元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领郡如故。
|
杨洪在建兴元年被赐封爵位为关内侯,又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来担任越骑校尉,依然管理郡中事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
|
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往北驻守汉中,打算任用张裔担任留府长史,问杨洪怎么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洪对曰: 裔天姿明察,长於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
|
杨洪回答说: 张裔天姿聪颖,善于治理繁杂之事,才能实在能担当此任,但是性情不太公平,恐怕不能让他单独任职,不如留下向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於事两善。
|
向郎性格中伪善的部分少,张裔跟随您,尽量发挥他的才能,也是两全其美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在吴,洪临裔郡,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
|
当初,张裔年少时跟杨洪很友好,张裔被流放在吴国时,杨鸿前往张裔所在的郡视察,张裔的儿子张郁在军中担任吏役,受到过微小的惩罚,也没有给予宽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
|
张裔返回后得知这件事,非常的怨恨,跟杨洪的友好关系就淡漠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 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
|
等到杨洪见诸葛亮出兵后,就到张裔那里,将自己和诸葛亮的话全部说给张裔,张裔回答杨洪说: 丞相已经决定留下我的话,您是不能阻止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
|
当时的人怀疑杨洪是想自己做长史,也有人怀疑杨洪知道张裔不满自己,不愿意让张裔身处要职,主管后方事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 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
后来张裔跟司盐校尉岑述不和睦,以至于相互怨恨,诸葛亮给张裔写信说: 您过去在陌下的时候,军营毁坏,我心里很担忧,食不下咽,后来你被流放南海,我心中悲叹,寝不安席,等到你回来时,给您托付重任,共同为王室效力,自认为和您是古代的石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石交之道,举雠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於元俭,而君不能忍邪?
|
石交的道理,是相互间应该除掉仇人以得到利益,割下自己的骨肉来表明自己的诚心,即使这样也不会互相道谢,更何况我只是委托岑述,你就不能忍受了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
议论的人都从这番话中得知杨洪没有私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洪少不好学问,而忠清款亮,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
|
杨洪年少时不喜欢钻研学问,但忠心耿耿,心地清亮,担忧公事向自己的私事一样,侍奉继母非常孝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六年卒官。
|
建兴六年,杨洪在任官上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