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权尝寝疾,和祠祭於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
孙权曾重病卧床,孙和到太庙祭祀,孙和的妃子的叔父张休的居所离太庙很近,就邀孙和到他家看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
全公主派人跟随探查,趁机向孙权进谗说太子不在太庙里,而专往妃子家去商议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有喜色。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
孙权因此发怒,王夫人忧郁而死,而孙和所受宠信逐渐减少,他害怕自己被废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愬日兴。
鲁王孙霸图谋太子之位的想法愈加强烈,陆逊、吾粲、顾谭等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和辨析嫡庶的道义,指出按理太子之位不能被剥夺,全寄、杨竺是鲁王孙霸的党羽,他们日常在孙权面前诋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
吾粲最后被关进监狱处死,顾谭被流放交州。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
孙权犹豫了数年,最后将孙和软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於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
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领众多将吏头上抹泥,将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敕据、晃等无事忩々。
孙权登上白爵观观望,非常反感这种行为。斥责朱据、屈晃等是无事生非。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又据、晃固谏不止。
孙权想要废除孙和册立孙亮为太子,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引述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导致晋国大乱的史实进行劝谏,而朱据、屈晃又固执地劝谏不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大怒,族诛正、象,据、晃牵入殿,杖一百,竟徙和於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
孙权大怒,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将朱据、屈晃拖进大殿,杖打一百,最后将孙和流放到故鄣,群臣中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有几十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咸冤之。
人们都为他们感到冤屈。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太元二年正月,孙权封孙和为南阳王,将他遣往长沙。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四月,权薨,诸葛恪秉政。
当年四月,孙权去世,诸葛恪主管国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即和妃张之舅也。
诸葛恪就是孙和之妃张氏的舅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妃使黄门陈迁之建业上疏中宫,并致问於恪。
张妃派黄门陈迁到建业上疏中宫,并向诸葛恪表示问候。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临去,恪谓迁曰: 为我达妃,期当使胜他人。
陈迁即将离开建业时,诸葛恪对他说: 替我转告张妃,到时我一定让她胜过别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言颇泄。
这些话有些被泄露出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恪有徙都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欲迎和。
再加上诸葛恪有迁都的想法,派人整修武昌的宫殿,民间有人传言他想迎立孙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恪被诛,孙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赐死。
等到诸葛恪被诛杀,孙峻因此事而剥夺孙和的印玺绶带,将他流放到新都,又派使者将他赐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和与妃张辞别,张曰: 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
孙和与张氏告别,张氏说: 无论吉凶我都跟随你,终不会独自活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亦自杀,举邦伤焉。
她也自尽而亡,举国上下都为之悲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休立,封和子皓为乌程侯,自新都之本国。
孙休即位后,封孙和的儿子孙皓为乌程侯,从新都迁到封邑乌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休薨,皓即阼,其年追谥父和曰文皇帝,改葬明陵,置园邑二百家,令、丞奉守。
孙休去世,孙皓登上皇位,当年就追谥父亲孙和为 文皇帝 ,改葬明陵,安排守护陵园的人二百户,设立奉侍守墓的令、丞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年正月,又分吴郡、丹杨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置太守,四时奉祠。
第二年正月,又将吴郡、丹杨的九个县分为吴兴郡,治所在乌程,设置太守,按四时时祭祀明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司奏言,宜立庙京邑。
有关官员上奏说,应在京都为孙和立庙。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宝鼎二年七月,使守大匠薛珝营立寝堂,号曰清庙。
宝鼎二年七月,孙皓令守将大臣薛珝修建寝堂,号为 清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二月,遣守丞相孟仁、太常姚信等备官僚中军步骑二千人,以灵舆法驾,东迎神於明陵。
十二月,派遣代理丞相孟仁、太常姚信等人配备官员及中军两千步、骑兵,用灵车法驾往东向明陵迎接孙和的神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皓引见仁,亲拜送於庭。
孙皓召见孟仁,亲自到庭下拜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灵舆当至,使丞相陆凯奉三牲祭於近郊,皓於金城外露宿。
灵车将到京城,又派丞相陆凯敬奉三牲在近郊祭祀迎请,孙皓在京城外露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日,望拜於东门之外。
第二天,在东门外仰望拜迎灵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翌日,拜庙荐祭,歔欷悲感。
第三天,在清庙拜谒神灵、荐牲祭祀,流泪呜咽,悲戚伤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比七日三祭,倡技昼夜娱乐。
到第七天已祭祀三次,倡伎昼夜演唱奏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司奏言 祭不欲数,数则黩,宜以礼断情 ,然后止。
有关官员上奏说: 祭祀不可太多,过分了就是不庄重,应以礼来制止思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霸字子威,和弟也。
祭祀至此才停。孙霸,字子威,孙和的弟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
孙和做太子时,孙霸是鲁王,他所受的恩宠待遇,与孙和没有什么不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於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
不久,孙和、孙霸不和的消息被孙权知道,孙权断绝他们与外界往来,借此让他们专心向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督军使者羊衟上疏曰: 臣闻古之有天下者,皆先显别適庶,封建子弟,所以尊重祖宗,为国藩表也。
督军使者羊瞆上疏说: 为臣听说古代拥有天下之人,都是先明确区别嫡庶,封建子弟的爵地,借此让他们尊崇祖先,成为国家外部屏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二宫拜授,海内称宜,斯乃大吴兴隆之基。
现在二宫被任命的声名,天下都称赞适宜,这是我大吴国兴盛的根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顷闻二宫并绝宾客,远近悚然,大小失望。
近来得知二宫一起被断绝与宾客来往,远近之人都很震惊,上下官员都有失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窃从下风,听采众论,咸谓二宫智达英茂,自正名建号,於今三年,德行内著,美称外昭,西北二隅,久所服闻。
我私下打听下层的议论,听取众人的谈论,都认为二宫智慧通达、英才俊茂,自从他们被确定名分和称号,至今已有三年,他们的德行在国内很显达,在外邦也被称颂,连西、北两地边疆,也敬服他们的声名很久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谓陛下当副顺遐迩所以归德,勤命二宫宾延四远,使异国闻声,思为臣妾。
大家都说陛下应当符合远近之人都想归顺仁德的期望,尽量让二宫延请四方宾客,使异国得知他们声名后,都想成为他们的臣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既未垂意於此,而发明诏,省夺备卫,抑绝宾客,使四方礼敬,不复得通,虽实陛下敦尚古义,欲令二宫专志於学,不复顾虑观听小宜,期於温故博物而已,然非臣下倾企喁喁之至愿也。
现在既未致力于这方面,反而颁布诏令,减少他们的侍从护卫,断绝与四方宾客的往来,使四方百姓的礼敬之意不能通达二宫。虽说陛下确是在尊崇古代道义,想让二宫致力于研究学习,不再考虑观察听取细微事务,期望他们温习历史博览众物,但这并非臣下翘首企盼的最大心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或谓二宫不遵典式,此臣所以寝息不宁。
有人说二宫不遵循典章制度,这正是为臣所以寝食不安的原因。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如所嫌,犹宜补察,密加斟酌,不使远近得容异言。
即使实际情况如人们所猜疑的那样,也应该明察补救,细致地加以斟酌,不使远近的人们都听到如此传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惧积疑成谤,久将宣流,而西北二隅,去国不远,异同之语,易以闻达。
为臣担心人们猜疑日益积累会发展成毁谤,长久会传播四方,而西、北两地,离我国不远,流言互相传播,很容易传到魏、蜀两国境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闻达之日,声论当兴,将谓二宫有不顺之愆,不审陛下何以解之?
传到西、北两地之日,舆论应当很快产生,会认为我们二宫有背叛的过失,到时不知陛下如何解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无以解异国,则亦无以释境内。
如果无法向他国解释疑虑,那也无法在国内解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境内守疑,异国兴谤,非所以育巍巍,镇社稷也。
国人心存疑惑,他国借机陷害,这就绝不能发展弘大基业、镇守江山社稷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愿陛下早发优诏,使二宫周旋礼命如初,则天清地晏,万国幸甚矣。
希望陛下尽早发布仁德诏令,使太子与鲁王像过去一样去以礼结交贤士,这样则天地清明,是天下的大幸事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霸,图危太子。
当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暗中一起依附孙霸,密谋危害太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谮毁既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
他们谗言诋毁,导致太子败落,孙霸也被赐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流竺尸于江,兄穆以数谏戒竺,得免大辟,犹徙南州。
杨竺被判处尸体漂流长江的惩罚,他的哥哥杨穆因多次劝诫杨竺,所以免于斩首,但依旧被流放到南方的州里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霸赐死后,又诛寄、安、奇等,咸以党霸构和故也。
孙霸被赐死后,又处死了全寄、吴安、孙奇等人,他们都是因为结党孙霸构陷孙和导致恶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霸二子,基、壹。
孙霸有两个儿子,孙基、孙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凤中,封基为吴侯,壹宛陵侯。
五凤年间,孙基被封为吴侯,孙壹被封为宛陵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基侍孙亮在内,太平二年,盗乘御马,收付狱。
孙基在宫内侍奉孙亮,太平二年,因盗骑御马,被关押入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亮问侍中刁玄曰: 盗乘御马罪云何?
孙亮问侍中刁玄说: 偷骑御马是什么罪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玄对曰: 科应死。
刁玄回答说: 应定死罪。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鲁王早终,惟陛下哀原之。
然而鲁王死的早,希望陛下能怜悯宽恕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亮曰: 法者,天下所共,何得阿以亲亲故邪?
孙亮说: 律法,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事,怎能因亲人的缘故就有所偏袒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思惟可以释此者,奈何以情相迫乎?
应当考虑一个可以免他的罪行的办法,怎能用追念死去的亲人情感来劝服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玄曰: 旧赦有大小,或天下,亦有千里、五百里赦,随意所及。 亮曰: 解人不当尔邪!
刁玄说: 按旧例,赦免罪犯有大小之分,有时是涉及天下的大赦,也有千里、百里范围的赦免,依据君主的想法而定。 孙亮说: 能解人意的不正是您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赦宫中,基以得免。
就下令赦免宫中的罪犯,孙基因此免于一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皓即位,追和、霸旧隙,削基、壹爵土,与祖母谢姬俱徙会稽乌伤县。
孙皓登基后,追究孙和与孙霸的旧怨,削除孙基、孙壹的爵位封地,和他们的祖母谢姬一起被流放到会稽郡乌伤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奋字子扬,霸弟也,母曰仲姬。
孙奋,字子扬,孙霸的弟弟,他的母亲叫仲姬。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元二年,立为齐王,居武昌。
太元二年,孙奋被册立为齐王,居住在武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薨,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徙奋於豫章。
孙权去世,太傅诸葛恪不希望众王处在长江地区的兵马战乱之地,就将孙奋迁移到豫章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奋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
孙奋很愤怒,不听从命令,又数次行事违背法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上笺谏曰: 帝王之尊,与天同位,是以家天下,臣父兄,四海之内,皆为臣妾。
诸葛恪上笺书劝谏他说: 帝王的尊贵,与上天等同,故此帝王即以天下为家,视父兄为臣,四海之内,都是臣属。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所以承天理物,先国后身,盖圣人立制,百代不易之道也。
仇人有善行,不能不任用,亲人做了恶事,不能不惩处,以此顺承天命协同万物,先考虑国家,再替自己着想,这是圣人制定法度,百世不变的道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汉初兴,多王子弟,至於太强,辄为不轨,上则几危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其后惩戒,以为大讳。
昔日汉朝初兴,多将子弟封为藩王,以至于他们势力过于强大,时常有不臣行为,严重的几乎危害社稷,轻的也使骨肉相残,后世以此为戒,认为是最大的忌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於宫内,不得临民,干与政事,其与交通,皆有重禁,遂以全安,各保福祚。
自光武帝中兴以来,对众王有所约束,只能在宫中自我娱乐,不得治理百姓,参与政事,与他们来往的,都有严格的限制,于所以他们各人都得以保全安定,保住福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则前世得失之验也。
这便是前代得失成败的明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近袁绍、刘表各有国土,土地非狭,人众非弱,以適庶不分,遂灭其宗祀。
近来袁绍、刘表各占有地盘,土地并不狭小,人众也不弱小,只因嫡庶未分,所以断绝了自己家中祖庙的祭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乃天下愚智,所共嗟痛。
这是天下智者愚人共同嗟叹哀伤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行皇帝览古戒今,防芽遏萌,虑於千载。
大行皇帝考察古代警戒如今,在事情尚未萌娃时遏制住,考虑千秋功业之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以寝疾之日,分遣诸王,各早就国,诏策殷勤,科禁严峻,其所戒敕,无所不至,诚欲上安宗庙,下全诸王,使百世相承,无凶国害家之悔也。
所以他卧床不起之时,将众王遣回到各自的封邑,诏令文书很是恳切,律法条文十分严峻,他所戒令的事情,遍及方方面面,实在是想对上安定宗庙,对下保全诸王,使帝王百代延续,没有危害国家的后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王宜上惟太伯顺父之志,中念河间献王、东海王强恭敬之节,下当裁抑骄恣荒乱以为警戒。
大王您应当上思虑周泰伯顺从父亲意愿之事,中念河间献王刘德、东海王刘强恭敬朝命的操守,下当限制骄横恣意荒谬错乱的行为,将此作为警戒。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闻顷至武昌以来,多违诏敕,不拘制度,擅发诸将兵治护宫室。
而我听说大王不久前来到武昌,多次违背诏令,不循礼法,擅自召集将士修整宫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左右常从有罪过者,当以表闻,公付有司,而擅私杀,事不明白。
另外您的左右经常跟随着身负罪名的人,原应上表呈报,公开交付有关部门处理,而您却擅自私下杀掉,使事情混乱不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司马吕岱亲受先帝诏敕,辅导大王,既不承用其言,令怀忧怖。
大司马吕岱亲自收到先帝的诏令,辅助引导大王,而大王却不接受采纳他的建议,使他心中忧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华锜先帝近臣,忠良正直,其所陈道,当纳用之,而闻怒锜,有收缚之语。
华锜是先帝的亲近大臣,忠诚正直,他所陈述的道理,您应当采纳接受,然而您听后却迁怒华锜,说要将他关押起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中书杨融,亲受诏敕,所当恭肃,云 正自不听禁,当如我何 ?
又有中书杨融,亲受皇上诏令,您本应当对他恭敬严谨,却说 我就是不听从禁令,你把我怎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闻此之日,大小惊怪,莫不寒心。
听到这话时,众臣心中惊诧,无人不感到寒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里语曰: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俗话说: 明镜可以照出形貌,古事可以鉴戒今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
大王应将鲁王视为深刻的警戒,改变自己的行为,勤谨严肃,尽力敬奉朝廷,这样则没有什么要求不能得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弃忘先帝法教,怀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诏敕不行於藩臣邪?
如果背弃遗忘先帝的法度教导,怀着轻慢之心,为臣宁肯有负大王,不敢背离先帝遗诏,宁愿承受大王的怨恨,又怎么敢忘记主上的威仪,而使诏令在藩臣中不能推行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古今正义,大王所照知也。
这是古今道义,也是主上您所知晓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福来有由,祸来有渐,渐生不忧,将不可悔。
福运的降临有一定的缘由,灾祸的降临也是逐渐累积的,在其逐渐发展时不忧不虑,那将来也不可以后悔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向使鲁王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享祚无穷,岂有灭亡之祸哉?
假如鲁王早日接纳忠正良言,心中有着惊惧的忧虑,那么他就能享受无穷的福运,哪来灭亡的祸患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良药苦口,只有患病之人认为它甘甜;忠言逆耳,只有通达事理之人乐意接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者恪等慺慺欲为大王除危殆於萌芽,广福庆之基原,是以不自知言至,愿蒙三思。
现在我诸葛恪等人苦苦思虑想为大王解除尚处萌芽之际的危险,扩大您福运吉祥的基础,所以不自觉地把话说到了头,希望您能加以考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奋得笺惧,遂移南昌,游猎弥甚,官属不堪命。
孙奋收到笺书后很是惊恐,就移居南昌,但他游玩狩猎更为频繁,官员下属都不堪忍受他的命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恪诛,奋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
等到诸葛恪伏诛,孙奋到下游住在芜湖,想要到建业观察情势变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傅相谢慈等谏奋,奋杀之。
傅相谢慈等人劝谏孙奋,孙奋却将他们杀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坐废为庶人,徙章安县。
孙奋因此被废黜为平民,流放到章安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平三年,封为章安侯。
太平三年,被封为章安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衡二年,孙皓左夫人王氏卒。
建衡二年,孙皓左夫人王氏去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皓哀念过甚,朝夕哭临,数月不出,由是民间或谓皓死,讹言奋与上虞侯奉当有立者。
孙皓哀痛思念过度,每日对着灵柩哭泣,一连数月不出门,因此民间有传言说孙皓死了,并谣传孙奋与上虞侯孙奉必有一人会被立为皇帝。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奋母仲姬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疑其或然,扫除坟茔。
孙奋的母亲仲姬的坟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怀疑此事也许是真的,就前往祭扫坟茔。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