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待我的计谋展开行动,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困境自然解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
及至陆逊的计谋全面施行实现后,刘备军队果然奔逃溃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桓后见逊曰: 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孙桓后来见到陆逊说: 开始我确实怨您不来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
正是抗击刘备之时,将领们有的孙策时期的老将,有的皇亲国戚,各有倚仗,不从命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案剑曰: 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陆逊手握剑柄说: 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都忌惮他,现在他出兵我国境界,这是一个强劲的敌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
各位都深受国家恩泽,应当相互和睦,共同铲除这个强敌,上报所受的国恩,但现在互不和顺,这并非我们应做的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仆虽书生,受命主上。
我虽是一介书生,但接受主上的任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来听从我的指挥,是认为我还有一些长处可用,能忍辱负重的缘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各自担负自己的责任,怎能再互相推诿?军令有常,不可违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
及至攻破刘备,谋划大多出自陆逊本人,众将这才敬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闻之,曰: 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
孙权得知后,说: 你当时怎么不上告诸将不服从指挥约束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对曰: 受恩深重,任过其才。
陆逊回答说: 我深受国恩,所担重任超越自己的实际能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
况且这些将领有的陛下亲信,有的是我军勇将,有的是国家功臣,都是国家理当依靠来共同建立大业的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
为臣虽说愚钝懦弱,心中仰慕蔺相如、寇恂谦虚居下的道义,以成就国家大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孙权大笑称好,加授陆逊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随后又改封为江陵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
又因刘备住在白帝城,徐盛、潘璋、宋谦等争相上奏说刘备必能被擒获,请求再出兵攻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
孙权以此事询问陆逊,陆逊和朱然、骆统认为曹丕正大规模聚集军队,表面上假言助吴国共讨刘备,实际上内藏奸计,因此应郑重决断率兵撤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
不久,魏军果然出李,吴国三面受到进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备寻病亡,子禅袭位,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
不久刘备病死,其子刘禅继位,诸葛亮主理国事,与孙权通好连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
根据时势的要求,孙权即命令陆逊告知诸葛亮,并刻孙权的印玺放在陆逊的官署。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孙权每次给刘禅、诸葛亮的书信,都让陆逊看过,措辞语气轻重,有所不妥之处,便叫陆逊修改定稿,然后用孙权印玺封好送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七年,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
黄武七年,孙权让鄱阳太守周鲂诈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果然中计率军进入皖县,孙权就征召陆逊赐以黄钺,任命为大都督,抵御曹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休既觉知,耻见欺诱,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
曹休发觉上当,耻于欺诈,自恃兵马众多精良,就和陆逊交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陆逊自领中路军,命朱然、全琮率领左右两翼军队,三路并进,果然冲散曹休的伏兵,趁机将他们尽力驱赶流散,往北追击败逃之敌人,径直赶到夹石,斩杀俘获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等车一万辆,将魏军军用物资、兵器收掠殆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休还,疽发背死。
曹休回去后,发背疽而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军振旅过武昌,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逊,皆御物上珍,於时莫与为比。
吴军各军整顿过武昌,孙权命令左右侍从用御伞遮护陆逊出入宫殿大门,凡是赐予陆逊的东西,都是御用的上等珍品,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遣还西陵。
随后陆逊被派回西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
黄龙元年,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右都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岁,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
当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等九卿在武昌,征召陆逊辅佐太子,并主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处理和监管军国大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时建昌侯虑於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 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
当时建昌侯孙虑在堂前修建一座斗鸭栏,建造十分精巧,陆逊严肃地说: 您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知识,修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虑即时毁彻之。
孙虑立即就拆毁了斗鸭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射声校尉松於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髡其职吏。
射声校尉孙松在公子中最亲近孙权,他不整顿军纪,放纵士兵,陆逊当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处以剃光头发的刑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 礼之长於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
南阳人谢景称赞刘讷先刑后礼的做法,陆逊斥责谢景说: 长久以来,证明礼治先于刑治,刘讷以琐屑的狡辩来歪曲先圣的教诲,全都是错误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
您现在在东宫侍奉,应当遵循仁义以彰显善言,像刘讷的话,不必讲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虽身在外,乃心於国,上疏陈时事曰: 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
陆逊虽在外任职,但心中却牵挂着国事,他上疏陈述时事说: 为臣认为律例条文过于严苛,底层触犯的人太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顷年以来,将吏罹罪,虽不慎可责,然天下未一,当图进取,小宜恩贷,以安下情。
近几年来,将领官吏犯罪,虽然由于自身不谨慎应受到责罚,但天下尚未统一,应当谋求进取,小错应受到宽宥,以安定下面的心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世务日兴,良能为先,自非奸秽入身,难忍之过,乞复显用,展其力效。
而且当前要办的事日益增多,应首先考虑人的优良才干,只要不是奸邪之人,没有犯过难以容忍的罪过,请求还是提拔重用他们,施展他们为国效力的才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乃圣王忘过记功,以成王业。
这是圣明君主忘人之过记人之功,成就帝王大业的原因。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
昔日汉高祖舍弃陈平的过失,采用他的奇谋妙计,最终建成大汉,功业流传千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
严刑峻法,不是帝王建立大业的做法,只有惩罚而无宽恕,不是招揽远方人才归附的大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欲遣偏师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谘逊,逊上疏曰: 臣愚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
孙权想要派遣一支部队前去攻取夷州及珠崖,都要征询陆逊意见,陆逊上书说: 为臣认为天下尚未平定,正需要集中民力,成就当下大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
如今连年用兵,人口损失减少,陛下忧虑,废寝忘食,又要远道谋取夷州,成就大业。我反复思量,看不出其中的益处。万里远程去攻取疆土,风险难测,百姓改换熟悉的水土,必定导致疾病流行,现在派出大军,跋涉荒芜之地,想要得益反而损失更大,幻想获利反而遭受祸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珠崖绝险,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
再加上珠崖是隔绝险要之地,那里未被开化的人犹如野兽,得到那些百姓也不能帮助我们成就大事,没有那里的兵也不使我的军力减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
如今江东的人多,已足够用来图谋大事,只是应先积蓄力量然后再行动而已。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
昔日桓王创立基业,兵员不足五百,就开创了伟大功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陛下承运,拓定江表。
陛下承受天命,开拓平定江南大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闻治乱讨逆,须兵为威,农桑衣食,民之本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
为臣听说治理乱世征讨叛贼,必须凭借兵力之威,而农桑衣食,是百姓的本业,只因战事不停,百姓有饥寒之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
为臣认为应该育养将士百姓,放宽对征赋的征收,依靠百姓和睦取胜,用道义鼓舞他们勇敢献身,那黄河、渭水流域可得平定,天下可以统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孙权依然去征讨夷州,结果得不偿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公孙渊背盟,权欲往征,逊上疏曰: 渊凭险恃固,拘留大使,名马不献,实可雠忿。
等到公孙渊背叛盟约,孙权打算前往征讨,陆逊上疏说: 公孙渊凭借险固之地,扣押我国派往的使节,不肯进献名马,实在可恨可怒。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蛮夷猾夏,未染王化,鸟窜荒裔,拒逆王师,至令陛下爰赫斯怒,欲劳万乘汎轻越海,不虑其危而涉不测。
这种蛮夷侵扰中原,没有接受王道的教化,飞鸟般地远窜蛮荒地区,抵御我王朝大军,导致陛下如此震怒,竟想劳动万乘之尊亲乘小舟泛越大海,不考虑其中危艰而涉足无法预料的险恶之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方今天下云扰,群雄虎争,英豪踊跃,张声大视。
如今天下纷纷扰扰,群雄争斗,英豪涌现,狂呼争斗,虎视眈眈。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陛下以神圣威武的英姿,承受天命,在乌林攻破曹操,在西陵大胜刘备,在荆州擒获关羽,这三个敌人都是当时的英雄豪杰,都挫败其锋芒。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圣明教化安抚之地,万里依附如小草随风,这正是平定华夏,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如今陛下不忍耐住小小的愤怒,而勃发雷霆盛怒,违背古人不坐屋檐下以防瓦落损伤的训诫,看低自己万乘之尊的身份,这是我感到迷惑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为臣听说志行万里者,不到半路而停步;图取天下者,不因小事妨害大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闚,慼至而忧,悔之无及。
强大敌人正在边境,荒远地区尚未归服,陛下乘船远征,必然留下缺口,灾祸临头再去忧虑已经追悔莫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使大事时捷,则渊不讨自服;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
如果使统一天下的大业能早日成功,则公孙渊不用讨伐也自动归降,现在却舍不得远东的百姓与名马,难道仅仅就抛弃江东长安的基业而不觉得可惜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
请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以威势对付主要敌人,早日平定中原,垂耀功名万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用纳焉。
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
嘉禾五年,孙权北征魏国,派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於沔中,钞逻得扁。
陆逊派亲信韩扁带着奏章上报孙权,回程时在沔中遇上敌军,敌人搜索抓到韩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瑾闻之甚惧,书与逊云: 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
诸葛瑾得知后非常惊恐,写信给陆逊说: 主上大驾已返回,敌人抓到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情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水乾,宜当急去。
况且如今江水干涸,应当立即撤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未答,方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瑾曰: 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陆逊没有回信,正在督促人们种芜菁、豆子,自己与将领们像往常一样下棋、射戏。诸葛瑾说: 伯言足智多谋,他必定有良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来见逊,逊曰: 贼知大驾以旋,无所复慼,得专力於吾。
于是亲自前来会见陆逊,陆逊说: 敌人知道主上大驾返回,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可以专门对付我们。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已守要害之处,兵将意动,且当自定以安之,施设变术,然后出耳。
再者他们已把扼守要害之处,我军将士军心动摇,这就需要我们稳定自己以稳定军心,施展灵变的谋略,然后退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便示退,贼当谓吾怖,仍来相蹙,必败之势也。
现在就表示出要退兵,敌人一定认为我们恐惧,就会前来进逼,这是必败的形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密与瑾立计,令瑾督舟船,逊悉上兵马,以向襄阳城。
于是与诸葛瑾暗中设计,让诸葛瑾统领船队,陆逊带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敌素惮逊,遽还赴城。
敌人一向畏惧陆逊,于是立即退回城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瑾便引船出,逊徐整部伍,张拓声势,步趋船,敌不敢干。
诸葛瑾便带领船队出现在江边,陆逊徐缓地整顿队伍,虚张声势,缓步上船,敌军不敢进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军到白围,讬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
军队行进到白围,陆逊假说要住下打猎,却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打江夏郡新市、安陆、石阳。石阳此时正是市集热闹之时,周峻等率军突然杀到,人们都丢下货物纷纷逃进城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
城门被堵塞无法关闭,敌兵便砍杀自己的百姓,然后城门才得以关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斩首获生,凡千馀人。
吴军斩杀俘虏了一千多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
那些被擒获的人,都得到保护,不准士兵干扰欺侮。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将家属来者,使就料视。
带着家眷前来的,派人前往照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遣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
如果失去妻子儿女的,就供给他们衣服、粮食,勤加慰问,让他们回家,有的人因此感动仰慕而相携前来归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邻境怀之,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
相邻地区的百姓也感念陆逊,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陆逊拿出所有财物,周到地赡养体恤他们。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魏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兵马,颇作边害,而与北旧将文聘子休宿不协。
又有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管当地兵马,是吴国边境一大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素来不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闻其然,即假作答式书云: 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辄以密呈来书表闻,撰众相迎。
陆逊得知这一情况,就假装给逯式回信说: 得到您言辞恳切的来信,知道您与文休结怨已久,势不两立,想要前来归附我国,我立即暗中将您的来信上报给朝廷,并召集人马前来迎接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宜潜速严,更示定期。
您应当秘密并迅速整顿行李,再告知归附的明确时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书置界上,式兵得书以见式,式惶惧,遂自送妻子还洛。
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逯式的士兵看到书信拿回给他,逯式心中惊恐,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由是吏士不复亲附,遂以免罢。
从此后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依附他,因此被罢官免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六年,中郎将周祗乞於鄱阳召募,事下问逊。
嘉禾六年,中郎将周祗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兵,孙权将此事询问陆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以为此郡民易动难安,不可与召,恐致贼寇。
陆逊认为该郡百姓容易煽动扰乱难于安定,不可前往招募,担心由此导致他们成为贼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祗固陈取之,郡民吴遽等果作贼杀祗,攻没诸县。
而周祗坚决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了周祗,攻占了几个县城。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豫章、庐陵宿恶民,并应遽为寇。
豫章、庐陵的长久恶霸,一起响应吴遽称为匪宼。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自闻,辄讨即破,遽等相率降,逊料得精兵八千馀人,三郡平。
陆逊听说,当即前往征讨并攻破他们,吴遽等相继投降,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
当时中书典校吕壹,倚仗职位把持权柄,擅自作威作福,陆逊与太常潘濬对此都很忧虑,谈到此事甚至于流泪。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权诛壹,深以自责,语在权传。
后来孙权诛杀吕壹,并深深责备自己,自责言论记载在《孙权传》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时谢渊、谢厷等各陈便宜,欲兴利改作,以事下逊。
当时谢渊、谢瞇等各自陈述当前应处理事宜,想要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兴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裁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逊议曰: 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
陆逊建议: 国家以百姓为本,强盛取决于民力,财货也出自民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
民富而国弱,民贫而国强,这种事从来没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
因而治理国家者,得到民心则国家安定,失去民心则国家动乱。倘若不使百姓受益,而想让他们竭力效劳,实在难以做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以诗叹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
因此《诗经》有言慨叹 便益人民,上天赐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请求陛下广施圣恩,安抚赈济百姓,几年之间,国家财力稍稍丰裕,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诏曰: 朕以不德,应期践运,王涂未一,奸宄充路,夙夜战惧,不惶鉴寐。
赤乌七年,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孙权下诏说: 我以无德之人,承受天命,登上帝位,天下尚未统一,奸邪之人充塞道路,我日夜忧虑,无暇休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惟君天资聪叡,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
惟您天资聪颖,美德传扬,担任上将重职,匡扶朝廷消除动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有超世之功者,必应光大之宠;怀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
有盖世之功者,就应受到广大的荣耀,兼具文武才干的人,定要担当社稷重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