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此乃古今所病,非独一时。
|
这是古今通病,并非一时的特殊道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吴始以伍员为迂,故难至而不可救。
|
从前吴国开始认为伍子胥迂腐,故此大难临头而无法解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景升不能虑十年之后,故无以治其子孙。
|
刘景升不能深虑十年以后的事,故此没有什么遗留子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恪无具臣之才,而受大吴萧、霍之任,智与众同思不经远,若不及今日为国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敌更强。欲刎颈谢责,宁有补邪?
|
今天诸葛恪我无充数大臣的才能,而受大吴国像萧何、霍光一样的重任,智慧同于一般人,思虑并不深远,如果不在当前及时为国家开疆拓土,瞬息以至老年,而仇敌那时更为强大,到时刎颈自杀以谢罪责,也对事情无所补益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右其虑其大危而其小勤者也。
|
现在听大家之言,有的以为百姓尚且贫苦,想让他们尽量有时间休养生息,这是不知道忧虑大危难,而只乐于在小事情上致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
|
从前汉高祖幸运已得到三秦之地,但为何不闭关守险,自享娱乐,却出关攻打西楚,身带创伤,衣服盔甲都生了虮虱,将士疲于困苦,难道是他喜爱冒锋刃之险而忘弃安宁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
|
是考虑敌我两方不能长期共存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览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图,近风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
|
每次阅读荆邯劝说公孙述出兵图谋天下的见解,近日见到我家叔父上表阐述与曹贼争竞天下的计策,没有不感慨叹息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二三君子之末。
|
我整夜辗转反侧,所思虑的就是这些。故此分条陈述自己愚见,送至各位君子手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若一朝陨殁志画不立,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 众皆以恪此论欲必为之辞,然莫敢复难。
|
如果有天我死去,志向计划不得实现,也想让后世知我所忧之事,可在以后思求解决之法。 众人都认识到诸葛恪这篇论说是想为自己坚持出兵寻找借口,然而却无人敢再辩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丹杨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书谏恪曰: 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
|
丹杨太守聂友一向与诸葛恪友好,他写信劝谏诸葛恪说: 已故皇帝本来就有遏敌东关的计划,只是未付施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
|
现在您辅佐大业,完成先帝遗志,敌寇自远道前来送死,我将士们凭靠皇朝威德,献身效命,一旦建立非常功绩,岂非宗庙神灵社稷的福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
|
现在应当按兵不动蓄精养锐,观察时机再行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
|
如今乘着打了胜仗的形势,想再大举出兵,天时并不有利。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
|
而勉强任意行事,我私下心里不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 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
|
诸葛恪写出那篇论说文章后,写信答复聂友说: 足下所言虽有自然之理,然而没有看到时势大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于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
仔细看看我的这篇论说,就可以开启思想了。 于是违背众人意愿出兵,大量征发各州郡兵卒二十万人,百姓骚动不安,于是开始失去民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意欲曜威淮南,驱略民人。而诸将或难之曰: 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
|
诸葛恪心里想炫耀武力于淮南,驱赶百姓,而众将领中有人提出疑问说: 现在率军深入,边境上的百姓必定相率远避,恐怕士兵劳苦而收效甚微,不如只围困合肥新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
|
新城被我方围困,敌人救兵必然要来,敌人救兵一到再用计打败他们,便可大获全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从其计,回军还围新城。
|
诸葛恪听从了这一建议,回军退而包围新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攻守连月,城不拔。
|
战斗持续几个月,新城并未攻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士卒疲劳,因暑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大半,死伤涂地。
|
士卒劳苦不堪,因天气酷热而饮用生水,患腹泄以至两腿发肿,病者大半,到处是死伤之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作,欲斩之,自是莫敢言。
|
各营军官天天报告病人很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说假话,要杀汇报的人,自此再没有人敢报告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内惟失计,而耻城不下,忿形于色。
|
诸葛恪内心认识到攻新城是失策,然而耻于攻城不下,愤怒的神色挂在脸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将军朱异有所是非,恪怒,立夺其兵。
|
将军朱异表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诸葛恪大怒,立即剥夺他的兵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奔魏。
|
都尉蔡林多次陈述用兵计谋,诸葛恪都不采纳,于是他驰骑投奔魏国而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知战士罢病,乃进救兵。
|
魏国得知吴国兵士疲困多病,于是挺进援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引军而去。
|
诸葛恪率军撤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记忿痛,大小呼嗟。
|
士兵们病伤很多,掉队者沿路都是,有的倒毙于坑沟中,有的被魏军所俘虏,活着的愤恨不已,死去的使人痛心,全军上下呼天抢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恪宴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图起田于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
|
而诸葛恪却安然自若,出营往江中小洲上住了一个月,企图在氵寻阳建立田园,召他回朝的诏书接踵而至,他才慢慢班师回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由此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
|
从此全国百姓对他感到失望,而怨忿情绪由是产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秋八月军还,陈兵导从,归入府馆。
|
当年秋八月军队返回建业,诸葛恪排列队伍,仪仗队导引他回到大将军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 卿等何敢妄数作诏?
|
随即他见中书令孙嘿,厉声责问说: 你们怎敢几次妄作诏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
孙嘿恐惧辞谢出来,借口生病回了家。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
诸葛恪出征离京后,选曹所奏准任命的令、长各职官员,全被罢免重新任命。他更为显示威严,经常怪罪责备他人,要进见他的人,无不诚惶诚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责、徐。
|
又改换宫中警卫部队,用他自己亲近的人担任,又命令军队整装待发,准备进军青州、徐州一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置酒请恪。
|
孙峻因为百姓对诸葛恪的怨恨,以及大家对诸葛恪的憎恶,就构陷诸葛恪想发动变乱,于是与孙亮合谋,置备酒席宴请诸葛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将见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
|
诸葛恪将要晋见孙亮的头天晚上,精神烦躁不安,通宵不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将盥漱,闻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
|
天亮起床洗漱,闻到水里有腥臭味,侍者递给他衣服,衣服也有臭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怪其故,易衣易水,其臭如初,意惆怅不悦。
|
诸葛恪对此感到奇怪,换水换衣,但臭味依旧,他感到惆怅不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严毕趋出,犬衔引其衣,恪曰: 犬不欲我行乎?
|
他整装后快步走出来,狗咬住了他的衣服。诸葛恪说: 狗不想让我去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还坐,顷刻乃复起,犬又衔其衣,恪令从者逐犬,遂升车。
|
回来坐下,过了一会儿又起身,狗又来咬住了他的衣服,他令随从赶跑了狗,于是登车上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恪将征淮南,有孝子着缞衣入其阁中,从者白之,令外诘问,孝子曰: 不自觉入。
|
起初,诸葛恪将要出征淮南时,有位孝子穿着丧服走进内屋,随从的人禀报了这件事,诸葛恪命令孝子出来并审问他,孝子说: 不知不觉地就进来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中外守备,亦悉不见,众皆异之。
|
当时内外守卫的兵士,都没有看到,大家都是觉得奇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出行之后,所坐厅事屋栋中折。
|
出征之后,他所坐办事厅堂的大梁中间断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新城出住东兴,有白虹见其船,还拜蒋陵,白虹复绕其车。
|
自新城回来住在东兴,有白虹出现在他的船上,他回来拜祭蒋陵,白虹又绕环他的车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将见,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自出见恪曰: 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上。
|
将要晋见时,停车在宫门,孙峻已在帷帐中埋伏好了士兵,担心诸葛恪不按时进来使事情败露,便亲自出来见诸葛恪说: 您的尊体如果不太舒服,自然可以改日晋见,我自会向主上禀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欲以尝知恪。
|
想以此试探诸葛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答曰: 当自力入。
|
诸葛恪回答说: 我应当自己撑着身体进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与恪曰: 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故。
|
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秘密递上条子给诸葛恪: 今天的布署不同往常,怀疑有其他变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省书而去。未出路门,逢太常滕胤,恪曰: 卒腹痛,不任人。
|
诸葛恪看了字条后省悟抽身离去,还未出宫殿大门,遇到太常滕胤,诸葛恪说: 我突然腹痛,不便入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胤不知峻阴计,谓恪曰: 君自行旋未见,今上置酒请君,君已至门,宜当力进。
|
滕胤不知道孙峻的阴谋,对诸葛恪说: 您自出征回京后还未朝见,今日主上置酒席宴请您,而您已到了宫门,应该勉力进去为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踌躇而还,剑履上殿。谢亮,还坐。
|
诸葛恪犹豫着又返回来,带剑穿靴上殿,拜谢孙亮,回身坐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设酒,恪疑未饮,峻因曰: 使君病未善平,当有常服药酒,自可取之。
|
斟上酒后,诸葛恪怀疑有毒而没有喝。于是孙峻说: 您的病还未痊愈,应当带有常服的药酒,可以自己拿出来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
|
诸葛恪的心才定下来,另喝自己准备的酒。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酒数行,亮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着短服,出曰: 有诏收诸葛恪!
|
酒过数巡后,孙亮回到内殿。孙峻起身上厕所,脱掉长衣,更换短装,出来说: 有诏书拘捕诸葛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
|
诸葛恪惊起,剑还未拔出鞘,而孙峻的刀已接连砍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所约断右臂。
|
张约从旁边砍孙峻,伤其左手,孙峻随手回砍张约,砍断了他的右臂。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云: 所取者恪也,今已死。
|
武装的卫兵们都跑上殿,孙峻说: 要抓的是诸葛恪,现已死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悉令复刃,乃除地更饮。
|
于是命令刀剑入鞘,将地打扫干净又继续饮酒。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是,童谣曰: 诸葛恪,芦苇单衣蔑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
|
先前,有童谣唱道: 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成子阁者,反语石子冈也。
|
成子阁的反语即石子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业面有长陵,名曰石子冈,葬者依焉。
|
建业城南有一条长长的丘陵,名为 石子冈 ,是埋葬死人的地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
|
钩落,就是校饰皮带的东西,民间称它为 钩络带 。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果以苇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此冈。
|
诸葛恪死后果然被苇席裹了身体用竹篾束在腰上,被抛尸在石子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
诸葛恪的长子诸葛绰,任骑都尉,因为与鲁王事件有牵连,孙权遣送他回家交付诸葛恪,让诸葛恪教诲他,诸葛恪用鸩酒将他毒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中子竦,长水校尉。
|
次子诸葛竦,任长水校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子建,步兵校尉。
|
小儿子诸葛建,任步兵校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闻恪诛,车载其母而走。
|
听说诸葛恪被诛杀,他们用车子载着自己的母亲逃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峻遣骑督承追斩竦于白都。
|
孙峻派遣骑督刘承追赶至白都将诸葛竦杀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得渡江,欲北走魏,行数千里,为追兵所逮。
|
诸葛建渡过长江,想往北投奔魏国,走了几十里,为追兵所逮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三族。
|
诸葛恪的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人,都被诛灭三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竦数谏恪,恪不从,常忧惧祸。
|
其初,诸葛竦多次劝谏诸葛恪,诸葛恪不听从,因此诸葛竦常常忧惧招致灾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亡,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 臣闻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杀有极日。
|
诸葛恪死后,临淮人臧均上表恳求收葬诸葛恪说: 为臣听说雷震电闪,不会一整天,大风激扬,很少终日不停,总是要接着布云播雨,用以滋润万物,是故天地发威,不能整天整旬,帝王发怒,不应任意纵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然犹继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天地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之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得承祖考风流之烈,伯叔诸父遭汉祚尽,九州鼎立,分托三方,并履忠勤,熙隆世业。
|
为臣狂妄无知,不知忌讳,胆敢冒灭身破家之罪,来请求君上降下恩泽。伏念已故太傅诸葛恪能承继祖先所遗留的杰出功业,他的几位伯父叔父遭遇汉朝国祚已尽,九州鼎立,分别依身于魏、蜀、吴三方,都能勤勉忠贞,兴隆帝王事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爰及于恪,生长王国,陶育圣化,致名英伟,服事累纪,祸心未萌,先帝委以伊、周之任,属以万机之事。
|
及至诸葛恪,生长吴国之地,受吴主教化陶冶,致令名声英伟,服侍吴主几十年,没有萌生祸乱之心,先帝委付他伊尹、周公一样的大任,将日理万机的大事交付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索性刚履,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帮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
诸葛恪生性刚愎,骄气凌人,不能慎重地保持国家政权,让国内和平安定,而为了建功使军队长期奔劳在野,不及三年就出兵三次,白白损失百姓士卒,使国家府库物资用尽,独自专持国家大权,任意罢免任用官吏,凭借刑法威吓众人,上下官员都不敢出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侍中武卫将军都乡候俱受先帝嘱寄之诏,见其奸虐,日月滋甚,将恐荡摇宇宙,倾危社稷,奋其威怒,精贯昊天,计虑先于神明,智勇百于荆、聂,躬持白刃,枭恪殿堂,勋超朱虚,功越东牟。
|
侍中武卫将军都乡侯孙峻与他一道受先帝嘱托的诏命,看到他奸邪暴虐,日益滋盛,担心将使天下动乱,倾覆危害社稷。于是奋其威怒,精诚贯通云天,计虑胜过神明,智勇百倍于荆轲、聂政,亲自手持白刃,诛杀诸葛恪于殿堂之上,其功绩超过朱虚侯、东牟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国之元害,一朝大除,驰首徇示,六军喜踊,日月增光,风尘不动,斯实宗庙之神灵,天人之同验也。
|
国家大害,一朝根除,车载他的首级展示于众,六军喜乐欢跃,日月增光,风尘平息,实为祖先之神灵,天人之共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恪父子三首,悬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
|
如今诸葛父子三人首级,悬市示众数日,观看的人几万,咒骂声汇积如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华见。
|
国家的大刑,无处不受震动,男女老幼,无不观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人情之于品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憯然!
|
人的思想,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乐极生悲,看到诸葛恪显贵隆盛,世人无与为比,身处三公之位,已是居间多年,今日受到诛杀灭族,如禽兽受宰无异,观罢此般情景就会产生相反的感情,能不悲戚伤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
|
何况已死去了的人,与土壤同归一处,凿、挖、砍、刺,再也不能施加罚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
|
希望圣明的朝廷效法乾坤,震怒不越旬日,让他的同乡或过去的部下,以一般的兵士服装来收殓他,赐给他三寸薄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
|
从前项羽也得到殡葬之赐,韩信也获得收殓之恩,这就使汉高祖显扬神明的声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弘哉!
|
以陛下笃行三皇之仁,布施哀悯之心,使朝廷的恩泽加施到受刑者的尸骸,使他们再次受到不尽之恩,以此显扬声名到遥远之地,劝勉警戒天下之人,岂不恢弘广大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
|
从前栾布违反汉高祖诏令去祭奠彭越,我曾私下认为这种作法可恨,不先请示主上,而专门为了博得名声而恣意妄为,他没有被处死,实在是大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朝哀察。 于是亮、峻听恪故吏敛葬,遂求之于石子冈。
|
如今为臣不敢公开表示自己愚昧的情意,以露泄皇上恩德,只好恭敬地草拟这份表章,冒昧说明自己的想法,恳求圣明的朝廷哀怜省察。 于是孙亮、孙峻听任诸葛恪过去的下属去将他尸体收殓安葬,他们由是在石子冈找到了他的尸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始恪退军还,聂友知其将败。书与滕胤曰: 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
|
当初,诸葛恪撤军返还,聂友知道他将要败亡,写信给滕胤说: 当人处于强盛之时,可令山动河移,一旦陷于败弱之地,人们对他的态度就会各式各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诛后,孙峻忌友。
|
说到这里令人悲伤叹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欲以为郁林太守,友发病忧死。
|
诸葛恪被诛杀后,孙峻忌恨聂友,打算调他为郁林太守,聂友发病忧愤而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友字文悌,豫章人也。
|
聂友,字文悌,豫章郡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也。
|
滕胤传,滕胤,字承嗣,北海剧县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伯父耽,父胄,与刘繇州里通家。以世扰乱,渡江依繇。
|
他的伯父滕耽、父亲滕胄,与刘繇是州里的世交,因为世道扰乱,渡江依附刘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为车骑将军,拜耽右司马,以宽厚称,早卒,无嗣。
|
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任命滕耽为右司马,滕耽以宽仁厚道而著称,去世早,没有后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胄善属文,权待以宾礼,军国书疏,常令损益润色之,亦不幸短命。
|
滕胄善于写文章,孙权以宾客之礼待他,军事、国家的文书,常常让他修改润色,也不幸短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为吴王,迫录旧恩,封胤都亭侯。
|
孙权为吴王,追忆过去恩义,封滕胤都亭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有节操,美容仪。
|
滕胤从小就有志节操守,容仪俊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弱冠尚公主。
|
成年后娶公主为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三十,起家为丹杨太守,徙吴郡、会稽,所在见称。
|
年三十,开始出任丹杨太守,转任吴郡、会稽太守,所到之处都受到赞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