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戊辰腊会,綝称疾。
|
初八日腊祭聚会,孙綝推辞有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休强起之,使者十余辈。綝不得已,将人,众止焉。
|
孙休强令他起身,派来的使者有十几批,孙綝不得已,准备入宫,他手下人阻止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綝曰: 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
|
孙綝说: 朝廷多次命令,不能推辞,可以预先整顿好队伍,让府中起火,借此我就能很快回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遂入,寻而火起,綝求出,休曰: 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
|
于是入宫,不一会府中火起,孙綝请求出宫,孙休说: 外面兵士很多,没必要麻烦丞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首曰: 愿徙交州。
|
孙綝起身离去座席,丁奉、张布用眼神示意手下人将他捆起来,孙綝叩头说: 我愿被流放到交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休曰: 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
|
孙休说: 你为什么不流放滕胤、吕据?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綝复曰: 愿没为官奴。
|
孙綝又说: 我愿被沦为官家奴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休曰: 何不以胤、据为奴乎!
|
孙休说: 怎么不让滕胤、吕据沦为官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遂斩之。以綝首令其众曰: 诸与綝同谋皆赦。
|
于是将孙綝斩首,并提着孙綝的头命令他的部下说: 所有与孙綝同谋的人都被赦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放仗者五千人。
|
当时放下兵器的有五千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闿乘船欲北降,追杀之。
|
孙乘船企图北降魏国,被追兵赶上杀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夷三族。
|
夷灭孙綝三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发孙峻棺,取其印绶,綝其木而埋之,以杀鲁育等故也。
|
发掘孙峻的棺材,取出他的印玺绶带,砍毁棺材再把尸体埋下,这是因为他杀了公主鲁育等人的缘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綝死时年二十八。
|
孙綝死时二十八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休耽与峻、綝同族,特除其属籍,称之曰故峻、故綝云。
|
孙休耻与孙峻、孙綝同族,特地从宗族名册中删除他们的名字,称他们为 故峻 、 故纟林 。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休又下诏曰: 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可为痛心,促皆改葬,各为祭奠。
|
孙休又下诏说: 诸葛恪、滕胤、吕据都是无罪而被故峻、故纟林兄弟所残害,真叫人痛心,马上给他们改葬,分别为他们祭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罹恪等事见远徙者,一切召还。
|
凡受诸葛恪等连累被流放远方的人,一律召回京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也。
|
濮阳兴传,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父逸,汉末避乱江东,官至长沙太守。
|
他的父亲濮阳逸,汉朝末年躲避战乱到江东,官至长沙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兴少有士名,孙权时除上虞令,稍迁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使蜀,还为会稽太守。
|
濮阳兴少时有才士的声名,孙权时期任上虞县县令,逐渐升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回朝后任会稽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琅邪王休居会稽,兴深与相结。
|
当时琅王牙王孙休居住会稽,濮阳兴与他交结深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休即位,征兴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
|
及至孙休登位,征召濮阳兴为太常卫将军、负责军国事务,封爵外黄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永安三年,都尉严密建丹杨湖田,作浦里塘。
|
永安三年,都尉严密修建丹杨湖田,筑浦里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诏百官会议,咸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兴以为可成。
|
孙休诏令百官相聚商议,都认为费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证造成,只有濮阳兴认为可以成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遂会诸兵民就作,功佣之费不可胜数,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
|
于是召集众多兵士、百姓前去兴修,工程所费人力财力不可胜数,士卒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自杀,百姓十分怨恨濮阳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兴迁为丞相,与休宠臣左将军张共布相表里,邦内失望。
|
濮阳兴被升为丞相,与孙休的重臣左将军张布相互勾结,国人大失所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年七月,休薨。
|
永安七年七月,孙休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左典军万彧素与乌程侯孙皓善,乃劝兴、布,于是兴、布废休适子而迎立皓。
|
左典军万素来与乌程侯孙鰑友好,于是劝濮阳兴、张布废黜孙休的嫡子而迎立孙皓为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皓既践阼,加兴侍中,领青州牧。
|
孙皓登位后,加授濮阳兴为侍郎,兼任青州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俄彧谮兴、布追悔前事。
|
不久万谮毁说濮阳兴、张布悔恨原先迎立孙皓为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年朔入朝,皓因收兴、布,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
当年十一月初一日上朝时,孙皓借机收捕濮阳兴、张布,将他们流放到广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杀他们,并夷灭他们的三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
|
贺齐传,贺齐,字公苗,会稽郡山阴县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为郡吏,守剡长。
|
他年轻时为郡吏,署理过郯县县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 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
县吏有叫斯从的人轻薄放荡、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他,但县主簿劝他说: 斯从,郯县豪门大族,山越人都附从他,您今天惩治了他,明天贼寇就会前来进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闻大怒,便立斩众。
|
贺齐闻言大怒,当即就斩杀了斯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
|
斯从的族人党羽便相互纠集联合,聚众千余人,举兵进攻县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
贺齐率领官吏百姓,打开城门发起突然进击,大获全胜,威震山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用尽平。
|
后来太末、丰浦县的百姓造,贺齐转任为太末县县长,诛杀恶徒扶持良民,一个月内便将骚乱全部平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
建安元年,孙策来到会稽郡,察举贺齐为孝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王朗奔东冶,侯官长商升为朗起兵。
|
当时王朗逃奔东冶,侯官县县长商升助王朗发兵反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
|
孙策派遣永宁县县长韩晏兼任南部都尉,带兵讨伐商升,以贺齐为永宁县县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
|
韩晏被商升所击败,贺齐又替代韩晏兼任都尉职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
|
商升畏惧贺齐的威名,派人前来请求订立盟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
|
贺齐因此告谕商升,向他陈述祸福利害关系,商升于是送上印绶,走出府邸请求投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杀升,雅称无上将军,强称会稽太守。
|
叛军头领张雅、詹强等人不愿商升投降,反而一起杀死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
|
叛军人多而贺齐兵少,无力前往征讨,于是贺齐驻军休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至疑隙,阻兵相图。
|
张雅与他的女婿何雄两人争夺权势不相和睦,贺齐便令山越人借故让他们结怨,使他们猜忌对立,各自拥兵图谋对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
贺齐于是领兵进讨,一仗就大败张雅,詹强党羽震慑恐惧,率众出来投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侯官既平。而建安、汉兴、南平复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八年也。
|
候官县被平定,而建安、汉兴、南平又乱起来,贺齐进兵建安,设置都尉府。这一年为建安八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
|
郡府征调所属各县五千兵卒,让本县县长带领自己县内军队,统一归属贺齐调度指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大潭同出馀汗。
|
贼寇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领各自部属一万户,兵营相连驻扎在汉兴,吴五的六千户人马另驻扎在大潭,邹临的六千户人马另驻扎在盖竹,共同出兵余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军讨汉兴,经馀汗。
|
贺齐军队讨伐汉兴,经过余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松阳长丁蕃留备余汗。
|
贺齐考虑到贼兵势众而自己军队兵力弱小,深入敌境无以为继,担心为敌人所截断,于是命令松阳县县长丁蕃留守余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蕃本与齐邻城,耻见部伍,辞不肯留。
|
丁蕃本来与贺齐为相邻两县的县长,耻于成为贺齐所统辖的部下,便推辞不肯留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乃斩蕃,于是军中震栗。无不用命。
|
贺齐于是斩杀丁蕃,由是全军震动,无人不敢不效命听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遂分兵留备,进讨明等,连大破之。
|
于是贺齐分兵留备余汗,自己亲率大军讨伐洪明等人,连获大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临陈斩明,其免、当、进、御皆降。
|
贺齐临阵斩杀洪明,其余吴免、华当、洪进、苑御都向贺齐投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转击盖竹,军向大潭,三将又降。
|
贺齐转而进击盖竹,挺军大潭,吴五、邹临二将又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凡讨治斩首六千级,名帅尽擒。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拜为平东校尉。
|
在讨伐进击中共斩首六千名,有名的贼首全部擒获,贺齐又重整县城,选出精兵一万人,被升任为平东校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年,转讨上饶,分以为建平县。
|
建安十年,贺齐转而征讨上饶,分析上饶另置建平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
|
建安十三年,贺齐升为威武中郎将,征讨丹阳的黟县、歙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武强、叶乡、东阳、丰浦四乡先降,齐表言以叶乡为始新县。
|
当时武强、叶乡、东阳、丰浦四乡已先归降,贺齐上表改置叶乡为始新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
|
而歙县贼寇首领金奇驻兵万户安勒山,毛甘驻兵万户乌聊山,黟县贼寇首领陈仆、祖山等驻兵二万户林历山。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
|
林历山四面峭壁耸立,高几十丈,山径危险狭隘,不能施展刀盾,贼兵居高临下推滚石块,根本无法进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军住经日,将吏患之。
|
军队驻守山下多日,将吏都很着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戈拓斩山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县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
|
贺齐亲自出行山间,观察地形路势,暗中募集行动敏捷的兵士,为他们打造铁弋,悄悄隐蔽在贼兵不防备的地方,用铁弋凿挖山壁形成可以攀缘的小径,夜里命令兵士偷偷地爬上去,又垂下很多布带让下边的人攀登上去,一共上去百多人,四散布置,一齐擂鼓吹号,贺齐又部署大部队在山下等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贼夜闻鼓声四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
|
贼众夜里听到鼓角之声四面响起,以为贺齐的大军已全部打上了山,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些防守险要路口的人,也都逃回山中大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凡斩首七千。
|
贺齐的大部队因此才得以上山,大败陈仆等人,其余贼寇全部投降,总共斩杀敌人七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复表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并黟、歙凡六县。权遂割为新都郡,齐为太守,立府于始新,加偏将军。
|
贺齐再次上表分析歙县为新定、黎阳、休阳三县,连同黟、歙共六县,孙权于是分出六县为新都郡,以贺齐为郡太守,郡治所在始新县,加授贺齐为偏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六年,吴郡余杭民郎稚合宗起贼,复数千人,齐出讨之。即复破稚,表言分余杭为临水县。
|
建安十六年,吴郡余杭县百姓郎稚纠集宗族叛乱作寇,随即又有数千人加入其中,贺齐出兵征讨,很快又大败郎稚,上表述说,分析余杭县加设临水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被命诣所在,及当还郡,权出祖道,作乐舞象。赐齐軿车骏马,罢坐住驾,使齐就车。齐辞不敢,权使左右扶齐上车,令导吏卒兵骑,如在郡仪。
|
贺齐受命回往始新郡治所,待他将要起程返往时,孙权亲自出来为他饯行,奏乐舞蹈,孙权赐予贺齐车并车和骏马,结束宴席后让贺齐坐到自己的御车上,贺齐辞谢不敢坐,孙权叫左右将贺齐扶上车,令吏卒兵骑开道,就像自己在郡中举行仪式一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望之笑曰: 人当努力,非积行累勤,此不可得。
|
孙权望着仪仗队笑着说: 人应努力奋斗,不积累艰辛勤奋的行为功绩,此种荣誉决不可得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去百余步乃旋。
|
车行百余步开外才转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八年,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余人。
|
建安十八年,豫章郡东部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贼叛乱,聚众万余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讨平之,诛其首恶,余皆降服。
|
贺齐讨伐平定,并诛杀首恶者,其余叛贼全部降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
|
贺齐挑选其中精健者加入自己的部队,差一些的就安置他们为本县编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奋武将军。
|
贺齐被升任为奋武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年,从权征合肥。
|
建安二十年,贺齐跟随孙权征讨合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城中出战,徐盛被创失矛,齐引兵拒击,得盛所失。
|
城中守军出城交战时,徐盛被刺伤丢失了手中的长矛,贺齐领兵抗击敌军,抢回徐盛的兵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一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
|
建安二十一年,鄱阳百姓尤突接受曹操所赐印绶,引导百姓作寇,陵阳、始安、泾县都与尤突相呼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余党震服,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
|
贺齐与陆逊征讨击败尤突,斩杀几千人,剩余贼众震慑归服,丹杨三县的寇贼全都投降,贺齐从中选择得精兵八千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
|
贺齐被授予安东将军,封爵山阴侯,出任镇守长江江面上的防护,督扶州以上直到皖城的水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
|
黄武初年,魏国派遣曹休征伐东吴,贺齐因路远而后到,便驻扎在新市抗击曹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
时逢洞口各军因遭大风漂流沉溺,死亡兵卒占有一半人数,将士们都惊吓失色,幸亏贺齐的部队尚未渡江,故这支部队得以保全,诸将依赖他们才稳住了阵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爪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
|
贺齐生性奢侈华丽,尤其喜好军事,兵甲器械都极为精良漂亮,所乘的船只都雕镂彩饰,青色篷盖、绛色帷幔,桅杆、桨橹及兵器上都描绘花卉瓜果的纹彩,弓弩矢箭,都取材上料,蒙冲战舰前后连接,远望犹如连绵山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休等惮之,遂引军还。
|
曹休等对此颇畏惧,于是引军退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
|
贺齐被升任为后将军、假节,兼任徐州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晋宗为戏口将,以众叛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安乐,取其保质。
|
起初,晋宗为戏口的守将,率领部众叛变到魏国,被派还为蕲春太守,图谋袭击安乐,想占取安乐作为投降魏国的 见面礼 。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以为耻忿,因军初罢,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诏齐督麋芳、鲜于丹等袭蕲春,遂生虏宗。
|
孙权对此深感耻辱忿恨,借着军队刚停战,于六月盛夏之日,出其不意,诏令贺齐督率麋芳、鲜于丹等部袭取蕲春,于是生擒晋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四年卒,子达及弟景皆有令名,为佳将。
|
四年后,贺齐去世,他的儿子贺达和弟弟贺景都有良好声誉,为军中良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也。
|
全琮传,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县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
|
他的父亲全柔,汉灵帝时期被察举孝廉,补任尚书郎右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就拜会稽东部都尉。
|
董卓播乱时,他弃官归家,州府征召他为别驾从事,皇帝诏令就地授予他会稽郡东部都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杨都尉。
|
孙策进军吴地后,全柔率先带领部队归附,孙策上表授任他为丹杨都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
|
孙权为车骑将军,以全柔为长史,转任桂阳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
全柔曾派全琮送米数千斛到吴郡,让他作些生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
|
全琮到吴地后,将米全部散发用尽,空船回到家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柔大怒,琮顿首曰: 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县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
|
全柔气恼异常,全琮叩头说: 我自以为要买的东西并非急于要用之物,而士大夫们正面临生命倒悬之祸患,故此便以米赈济他们,一时来不及向您禀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柔更以奇之。
|
全柔转而觉得他非同常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
|
其时中原地区士子躲避战乱前往南方,依靠附从全琮生活的有几百人,全琮倾尽家资周济供给他们,与他们共享有无,于是声名远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