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
再加上现在帝王基业刚刚奠定,将要一统天下,这是汉高祖不避瑕疵录用人才的时代,如果能使善恶泾渭分明,崇尚汝颍名士许邵、许靖兄弟月初品评人物的做法,果真可以整肃风俗、倡导教化,但恐怕不容易施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宜远模仲尼之汎爱,中则郭泰之弘济,近有益於大道也。
应当远则效法孔子泛爱天下,中则学习郭泰救济他人,近则想到有益于帝王大业建立之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艳不能行,卒以致败。
暨艳没有按照他的建议施行,终于招致败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元年,公车徵瑁,拜议郎、选曹尚书。
嘉禾元年,朝廷公车征召陆瑁,以他为议郎、选曹尚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覆,欲亲征之,瑁上疏谏曰: 臣闻圣王之御远夷,羁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谓之荒服,言慌惚无常,不可保也。
孙权不满公孙渊反复欺诈,想要亲自前往征讨,陆瑁上疏劝谏说: 为臣听说圣明的君主控制远方的外族,只是笼络保持良好关系而已,不求长期占有这些地方。所以古人划分国土,称这种地方为 荒服 ,是说这些地方恍惚无偿,不能保守。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渊东夷小丑,屏在海隅,虽讬人面,与禽兽无异。
现在公孙渊不过是东夷小丑,远在海角,虽然有人的面孔,实际与禽兽无异。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所为不爱货宝远以加之者,非嘉其德义也,诚欲诱纳愚弄,以规其马耳。
国家之所以不吝惜财宝遥远地封赏他们,不是用以嘉奖他们的道德道义,不过是想招诱安抚摆弄他们,以便谋取他们的马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渊之骄黠,恃远负命,此乃荒貊常态,岂足深怪?
公孙渊骄矜狡猾,自恃地处偏远而违背王命,这是荒蛮之人常有的,哪里值得过分惊怪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汉诸帝亦尝锐意以事外夷,驰使散货,充满西域,虽时有恭从,然其使人见害,财货并没,不可胜数。
过去汉朝各位皇帝也曾努力地安抚和少数民族,派遣使节散发财物,中原的物品遍布西域,虽说他们有时也恭敬顺从,但他们杀害使者、侵吞财物之事,数不胜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越巨海,身践其土,群臣愚议,窃谓不安。
现在陛下不忍下这份强烈的怨愤,想渡过大海,亲自踏上那块土地,朝臣商议,私下都认为心中不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何者?
为什么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北寇与国,壤地连接,苟有间隙,应机而至。
北方的敌寇和我国土地边境接壤,若有可乘之机,便会趁机攻打过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所以越海求马,曲意於渊者,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而更弃本追末,捐近治远,忿以改规,激以动众,斯乃猾虏所愿闻,非大吴之至计也。
我国之所以越海求马,违心地对待公孙渊,是为了缓解眼前的紧急情况,消除心腹祸患,若转而弃本求末,舍近求远,因为怨愤而更改计划,激怒而出动大军,这正是狡猾的敌人所乐意听到的消息,不我大吴的良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兵家之术,以功役相疲,劳逸相待,得失之间,所觉辄多。
又有兵家的策略,是以奔波使敌人疲弊,在安逸之下等待敌军,得失之间,头脑清醒者获得的机会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沓渚去渊,道里尚远,今到其岸,兵势三分,使强者进取,次当守船,又次运粮,行人虽多,难得悉用;加以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
况且沓渚至公孙渊处,路还很远,现在到达敌方岸边,大军要分成三份,一是派强大的主力部队攻取,其二派部分将士守卫船只,三是用一些部队运输粮草,出征大军即使很多,但很难全部动用。再加上徒步背运粮食,经过远地而深入敌人腹地,而敌方多马,无法判定会何时拦截我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渊狙诈,与北未绝,动众之日,唇齿相济。
如果公孙渊用计欺诈,与北边魏国关系并未断绝,我方行军之时,他们就会唇齿相依互相救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如果他确实单独与我方对抗而没有凭借,他又会因为畏惧而撤军远离,恐怕就难以一下子歼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天诛稽於朔野,山虏承间而起,恐非万安之长虑也。
假如陛下征伐兵卒被滞积于北方的土地上,而山间盗贼又乘隙兴起,恐怕这就不是绝对安全的长远思虑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未许。
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瑁重上疏曰: 夫兵革者,固前代所以诛暴乱,威四夷也,然其役皆在奸雄已除,天下无事,从容庙堂之上,以馀议议之耳。
陆瑁又上书说: 战争之事,是前人用以铲除暴乱、威震四方的,然而这种战争都是在奸雄已被诛讨,天下安定,君王安然地处于庙堂之上,在谈论中了解天下之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务自休养,以待邻敌之阙,未有正於此时,舍近治远,以疲军旅者也。
至于中原混乱,九州交战之时,大概都需要巩固根本加厚根基,爱护民力珍惜财物,努力使自己国家的休养生息,以待邻国敌人的衰败,没有正处于现在这个时期,反而舍近求远,治理远地,而使自己军队疲惫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尉佗叛逆,僣号称帝,于时天下乂安,百姓殷阜,带甲之数,粮食之积,可谓多矣,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重兴师旅,告喻而已。
过去尉佗反叛,僭称帝号,当时天下平稳,百姓富足,将士的数额,粮食的储备,可说很多了。但汉文帝依然认为征讨边远之地不容易,虽说也大兴军事,但只是明喻尉佗而已。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凶桀未殄,疆埸犹警,虽蚩尤、鬼方之乱,故当以缓急差之,未宜以渊为先。
现在凶顽敌人还没歼灭,边境依旧传递警报,即使是蚩尤、鬼方那样的叛乱,也得根据情况缓急而区别对待,不应将公孙渊做为首要问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愿陛下抑威住计,暂宁六师,潜神嘿规,以为后图,天下幸甚。
希望陛下抑制威怒运用良计,暂且稳定大军,潜心思虑长远规划,以做日后图谋,这样天下人就是大幸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再览瑁书,嘉其词理端切,遂不行。
孙权再次细看陆瑁的上书,赞赏他言词有理端正恳切,就没有出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初,瑁同郡闻人敏见待国邑,优於宗脩,惟瑁以为不然,后果如其言。
起初,陆瑁同郡人闻人敏在京都被优待,超过了宗脩,只有陆瑁不以为然,后来果然与他所说的一样。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二年,瑁卒。
赤乌二年,陆瑁去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喜亦涉文籍,好人伦,孙皓时为选曹尚书。
他的儿子陆喜也涉猎文章典籍,喜好品评人物,孙皓当时是选曹尚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
孙河做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小吏,孙河认为他有奇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
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地方官吏,便上表请任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又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吾粲虽然出身低微,但和同郡人陆逊、卜静等人声名相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孙权做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出外担任山阴县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於洞口。
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同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
适逢天刮大风,船只的缆绳都扯断,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取得,有的倾覆沉没,那些还留存的大船,落水幸存的士兵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官兵都怕人多使船翻倒,都用戈矛刺击水中士兵,不让他们上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 船败,当俱死耳!
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身边人认为船只超载定会倾覆,吾粲说: 船只出事,我们就一起去死罢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穷,奈何弃之。
人家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粲、渊所活者百馀人。
吾粲与黄渊救活了一百多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 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於天外,潜鳞於重渊者哉?
回师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担任功曹,谢谭称病不到任,吾粲劝导说: 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被视作神明,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显得珍贵,何必要在天边隐藏自己,在深渊中潜伏鳞甲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吾粲招募了许多人马,被任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征讨平定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至太子太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遭二宫之变,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
遇上两宫事变时,他仗义执言,明析嫡庶之分,想让鲁王孙霸出京守卫夏口,派杨竺出外不让他留在京都,又多次将消息传给陆逊,陆逊当时驻守武昌,接连数次上表劝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因此吾粲遭到孙霸、杨竺等人的诋毁构陷,被下狱处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朱据字子范,吴郡吴人也。
朱据,字子范,吴郡吴县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姿貌膂力,又能论难。
他姿容出众气力过人,又善于论辩诘难。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武初,徵拜五官郎中,补侍御史。
黄武初年,他被征召任命为五官郎中,补任侍御史。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时选曹尚书暨艳,疾贪汙在位,欲沙汰之。
当时选曹尚书暨艳,厌恶在职的贪赃枉法官员,想要筛除这些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足以沮劝,若一时贬黜,惧有后咎。
朱据认为天下未定,应以功补过,弃用有污点之人,表彰清白之人以激励污浊者,足以阻止劝诫他们,如果一时间全都贬黜,恐怕会有后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艳不听,卒败。
暨艳不采纳,最后败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咨嗟将率,发愤叹息,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文武,可以继之,自是拜建义校尉,领兵屯湖孰。
孙权感叹将帅的才干,以致愤怒叹息,心中追思吕蒙和张温,又认为朱据文武兼备,可以继任吕蒙、张温的事业,从此任命朱据为建义校尉,领兵守卫湖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龙元年,权迁都建业,徵据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
黄龙元年,孙权迁都建业,征召朱据并将公主嫁给他,任命朱据为左将军,封为云阳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朱据性情谦卑,礼贤下士,看轻财物,乐于施舍,俸禄赏赐虽然丰厚但常不够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嘉禾中,始铸大钱,一当五百。
嘉禾年间,朝廷开始铸造大钱,一大钱可当五百枚小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据部曲应受三万缗,工王遂诈而受之,典校吕壹疑据实取,考问主者,死於杖下,据哀其无辜,厚棺敛之。
后来朱据的部队应当派发兵饷三万缗,工匠王遂作假贪下这批军饷,典校吕壹怀疑是朱据贪污了,便拷问主管兵饷之人,主管死于杖刑之下,朱据哀感此人无辜被杀,就用上好的棺木殓葬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壹又表据吏为据隐,故厚其殡。
吕壹又上表说朱据的部下为朱据隐瞒事情真相,故此朱据厚葬此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数责问据,据无以自明,藉草待罪。
孙权数次责问朱据,朱据无法自己澄清,躺在草垫上等待罪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数月,典军吏刘助觉,言王遂所取,权大感寤,曰: 朱据见枉,况吏民乎?
几个月后,典军吏刘助发觉事情的真相,上报说是王遂贪污了军饷,孙权非常感慨并醒悟过来,说: 朱据尚且被冤枉,更何况是官员百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穷治壹罪,赏助百万。
于是彻底地追查吕壹的罪责,奖励刘助一百万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赤乌九年,迁骠骑将军。
赤乌九年,朱据升任骠骑将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遂左迁新都郡丞。
遭遇两宫争斗事件,朱据拥护太子,言辞恳切周到,言辞神色正义,誓死捍卫太子地位,就被降职为新都郡丞。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还没到治所,中书令孙弘诋毁他,并乘着孙权重病在床,孙弘伪造诏书追赐朱据自尽,当时朱据五十七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亮时,二子熊、损各复领兵,为全公主所谮,皆死。
孙亮时期,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又都开始率兵,被全公主构陷,都被处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永安中,追录前功,以熊子宣袭爵云阳侯,尚公主。
永安年间,朝廷追叙朱据生前功绩,让朱熊的儿子朱宣继承云阳侯爵位,娶公主为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孙皓时,宣至骠骑将军。
孙皓时期,朱宣官至骠骑将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评曰:虞翻向古人一般狂妄率直,在末世中难免一难,但是孙权不能容下他,是没有宽广的胸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绩之於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
陆绩对于扬玄,就像仲尼对于左丘明,老子对于严周;以瑚琏的才干,却只守卫南越,不也是贼人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
张温才干出众,是杰出俊杰,但不具备智谋防备,才导致艰难祸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
骆统深明大义,言辞恳切,情理兼备,适逢孙权闭塞不听。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
陆瑁笃定忠义,进言规劝,君子都称赞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吾粲、朱据遭逢祸患,导致身死,悲叹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瑾的长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少知名。
他年少时就有才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宾友。
二十岁被任命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侍奉太子孙登讲授道艺,并与他们交为朋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
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脸长似驴,孙权大会朝臣时,让人牵一头驴进殿,用长标签贴在驴脸上,在标签上题写 诸葛子瑜 几个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跪曰: 乞请竺益两字。
诸葛恪跪下说: 恳请让我用笔加上两个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听与笔。
孙权同意并给了他一支笔。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绩其下曰: 之驴。 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
诸葛恪在标签上续写了 之驴 二字,在座的人都欢笑起来,于是孙权将驴给了诸葛恪。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日复见,权问恪曰: 卿父与叔父孰贤? 对曰: 臣父为优。 权问其故。
又有一天见到诸葛恪,孙权问他说: 你的叔父和你父亲哪个强些? 诸葛恪回答说: 我父亲强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 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 权又大噱。
孙权问其原因,诸葛恪回答说: 我的父亲知道该为什么人做事,叔父却不知道,所以我父亲要强些。 孙权又欢笑起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 此非养老之礼也。
他叫诸葛恪给大家依次敬酒,斟到张昭面前,张昭已有点醉意,不肯再饮,对诸葛恪说: 这不是敬老的礼节。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曰: 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
孙权说: 你能叫张公理屈辞穷,那么他就不得不饮这杯酒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难昭曰: 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
于是诸葛恪反诘张昭说: 从前太师姜尚九十岁,还执旗持钺,仍未告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 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如今领兵作战的事,将军您在后,饮酒吃饭的事,将军您在前,怎能说这不是敬老呢? 张昭终于无话可说,于是饮干杯中的酒。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蜀好,群臣并会,权谓使曰: 此诸葛恪雅使至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
后来蜀国的使者来到吴国,群臣都来会见,孙权对蜀使说: 这个诸葛恪向来喜欢骑马,您回去告诉您们丞相,为他送一匹好马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因下谢,权曰: 马未至面谢何也?
诸葛恪便马上跪拜致谢,孙权说: 马还没有送来谢什么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对曰: 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
诸葛恪答说: 蜀国是陛下的外面马厩,今天有此恩诏,马是一定会送来的,我岂敢不谢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之才捷,皆此类也。
诸葛恪的才思,都如上面相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
孙权觉得他很不寻常,打算安排具体政事考察他,命他代理节度一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节度职任是掌管军队粮草,公文繁杂,不是他所喜欢做的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诸葛恪考虑到丹杨郡山道险阻,百姓大多果敢强劲,虽说以前曾发兵剿击,但只得到一些边缘县份的平民,其余的人皆因居住在深山远林之中,不能全部抓获,故多次自己恳求任丹杨地方主政人员去招降引诱那些人出山,三年可以得到兵卒四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议咸以 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人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
大家都认为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为邻相连,绵亘数千里,山谷上万重,其中居住僻远深山老林里的人,从未进过城市,没有见过官长,他们都身带兵器在山野活动,一生生活在深山之中,一直到白头至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逋亡宿恶,咸共逃窜。
那些逃犯惯匪,都纠合逃窜其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山出铜铁,自铸甲兵。
山中生产铜、铁,他们自制兵器铠甲。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猨狖之腾木也。
其地习俗爱好武功熟知打仗,崇尚武力勇气,他们登山越险,穿越荆棘丛林,就如鱼游深渊,猿猴在树林中攀援跳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他们不时窥伺可乘之机,出山而为寇盗,每每迫使官府出兵征讨,寻找他们的藏身巢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皆以为难。
他们作战时蜂涌而至,败仗时如鸟兽而窜逃。自前代以来,一直不能控制他们,都认为治服他们实在很难。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叹曰: 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诸葛恪父亲诸葛瑾听说这种情况,也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叹气说: 恪儿不能使我们家庭兴旺,将使我们遭灭族之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恪盛陈其必捷。
诸葛恪极力陈述他一定能获得其事成功的理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权拜恪抚赵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
孙权任命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兼丹杨太守,授予他执瞈戟的仪仗骑兵三百。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
授官仪式完毕,命令诸葛恪布置好仪仗队,擂鼓吹号,列队开道回家,当时他三十二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