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馀人。
|
建安九年,孙瑜兼任丹杨太守,众人前来归附,部队扩大至一万多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加绥远将军。
|
他被加授为绥远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
|
建安十一年,孙瑜与周瑜共同征讨麻屯、保屯,大获全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
|
他后来跟随孙权在濡须抗击曹操,孙权想出兵交战,孙瑜劝孙权应守住眼前局势,孙权没有采纳,大军果然无功而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
|
朝廷升任孙瑜为奋威将军,依然兼任郡守,从溧阳迁到牛渚驻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
|
孙瑜任命永安人饶助为襄安县县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县县长,让他们招纳庐江的两郡,都得到依附之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
济阴人马普勤恳学习,喜好古制,孙瑜对他非常优厚,让两个郡府中几百名将领官吏的子弟跟随他学习,于是建立学官,置备饮食讲堂。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
|
当时各将领都将军务看得最重,而孙瑜却喜好典籍,虽然身在郡中,但诵读之声从未断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
建安二十年,孙瑜三十九岁时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瑜五子:弥、熙、耀、曼、纮。
|
孙瑜有五个儿子,即孙弥、孙熙、孙火翟、孙曼、孙纮。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曼至将军,封侯。
|
孙曼官至将军,被封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皎字叔朗,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馀人。
|
孙皎,字叔朗,刚开始被任命为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
|
当时曹操多次出兵濡须,孙皎常常前去迎击,都号称精锐之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
|
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替代程普督管夏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
|
黄盖和孙皎哥哥孙瑜去世后,孙皎收编了他们的部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
|
朝廷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他的食邑,自己设置官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轻财能施,善於交结,与诸葛瑾至厚,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
|
孙皎轻视财物乐善好施,善于结朋交友,与诸葛瑾关系最好。他将处理过失之事委任庐江人刘靖,江夏人李允负责一般事务,广陵人吴硕、河南人张梁负责军旅大事,孙皎对他们倾心相待,他们都竭心尽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 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
|
孙皎曾派兵伺机抓获魏国边境守将官吏及美女进献给自己,然后让这些人更换衣服并送他们回去,同时下令说: 今日所要诛讨的是曹氏,他的百姓有什么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 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
|
从此以后,不许攻击魏国的老弱百姓。 所以江淮一带的人大多归附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 臣子一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
|
他曾因为小事与甘宁大加争吵,有人劝说甘宁,甘宁说: 作为人臣大家是一样的,征虏将军虽是公子,又怎么能独断专行侮辱人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曲矣。 权闻之,以书让皎曰: 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
|
我效忠明主,只当竭尽全力,以报答君主厚遇,确实不能世俗般地屈从无理之人! 孙权得知后,写信责备孙皎说: 自从我与北方为敌,中间相隔十年了,起初与北方相持时你还年小,现在已将近三十的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孔子言 三十而立 ,非但谓五经也。
|
孔子有言 三十而立 ,不只是指学习五经的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於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於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
将部队交给你统领,将重任交给你担负,在千里之外统领各将领,是想你如楚国任用昭奚恤一样,在北部边境扬名立威,不是白白地让你放纵个人意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
|
最近听说你与甘兴霸饮酒,因酒醉发作,侵犯了他,他请求归属吕蒙管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
|
此人虽说粗鲁豪放,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然而他总还算是个大丈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吾亲之者,非私之也。
|
我亲近他,不是偏爱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
|
我亲近爱护他,你却疏远憎恶他,你所做的事经常和我相反,难道能长久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
|
身处家中待人以敬,行事简明,就可以治理百姓;亲爱他人,多加包容,就能得到民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
|
对此二事都不理解,怎么能够率统大军在远地抵御敌人、解救危难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
|
你日益长大,特地授予重任,上有远方瞻望期待,下有将领日夜相随,怎么可以随性大怒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
|
人谁无过,贵在能改,应追记从前过失,深切地自我责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
|
现特意麻烦诸葛子瑜加以宣示我的想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临书摧怆,心悲泪下。 皎得书,上疏陈谢,遂与宁结厚。
|
写这封信时,我心中悲切,泪流满面。 孙皎得到书信后,上疏陈情请罪,于是与甘宁结下深厚交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 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
|
后来吕蒙将要攻打南郡,孙权想任命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都督,吕蒙劝说孙权: 如果陛下认为征虏将军有这样的才能,就应该任用他;认为我吕蒙能行,就应该用我吕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於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 权寤,谢蒙曰: 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 禽关羽,定荆州,皎有力焉。
|
过去周瑜、程普是左、右部都督,一起攻打江陵。虽说大事取决于周瑜,而程普自恃自己是沙场老将,而且都是都督,于是两人不和,险些误了国家大事,这正是目前需要警戒的! 孙权幡然醒悟,向吕蒙道歉说: 让你任大都督,命孙皎做为后续部队。 后来擒获关羽,平定荆州,孙皎有很大功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二十四年卒。
|
建安二十四年,孙皎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追录其功,封子胤为丹杨侯。
|
孙权追记他的功劳,封他的儿子孙胤为丹杨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胤卒,无子。
|
孙胤去世,无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弟晞嗣,领兵,有罪自杀,国除。
|
孙胤的弟弟孙日希承袭了爵位,统领军队,后因有罪自杀,封地被取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弟咨、弥、仪皆将军,封侯。
|
孙胤另外几个弟弟孙咨、孙弥、孙仪都官至将军,被封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咨羽林督,仪无难督。
|
孙咨为羽林督,孙仪为无难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咨为滕胤所杀,仪为孙峻所害。
|
孙咨被滕胤所杀,孙仪被孙峻所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奂字季明。
|
孙奂,字季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兄皎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
|
他的兄长孙皎去世后,他就接代孙皎统领部队,以扬武中郎将身份兼任江夏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事一年,遵皎旧迹,礼刘靖、李允、吴硕、张梁及江夏闾举等,并纳其善。
|
在官一年,遵循孙皎过去的言行,礼待刘靖、李允、吴硕、张梁以及江夏人闾举等,并接纳他们的长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奂讷於造次而敏於当官,军民称之。
|
孙奂不善于表达而对事务很机敏,军队与百姓都称扬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五年,权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得三将。
|
黄武五年,孙权攻打石阳,孙奂以当地主人身份,派自己的部将鲜于丹率领五千人先截断淮河水道,自己率领吴硕、张梁等五千人马做为大军的前锋,迫高城投降,得到三位将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往,驾过其军,见奂军陈整齐,权叹曰: 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 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
大军返回,孙权下诏让孙奂的部队在前面停下,车驾经过孙奂的军队时,看到孙奂部队军容齐整,孙权感叹地说: 当初我担心他迟钝,现在他治军,将领中很少有人比得上他的,我没有担忧的了。 任命孙奂为扬威将军,封为沙羡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吴硕、张梁皆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
吴硕、张梁都担任了裨将军,封爵关内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奂亦爱乐儒生,复命部曲子弟就业,后仕进朝廷者数十人。
|
孙奂也喜欢读书人,又命令亲兵子弟都读书学习,后来这些人在朝中做官的有几十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四十,嘉禾三年卒。
|
嘉禾四年,孙奂四十岁时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承嗣,以昭武中郎将代统兵,领郡。
|
他的儿子孙承承袭爵位,以昭武中郎将身份接替孙奂领兵,兼职郡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六年卒,无子,封承庶弟壹奉奂后,袭业为将。
|
赤乌六年,孙承去世,无子,孙权封孙承的庶弟孙壹承续孙奂,沿袭旧业担任将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峻之诛诸葛恪也,壹与全熙、施绩攻恪弟公安督融,融自杀。
|
孙峻诛杀诸葛恪,孙壹与全熙、施绩攻打诸葛恪弟弟、公安督诸葛融,诸葛融自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壹从镇南迁镇军,假节督夏口。
|
孙壹从镇南将军升为镇军将军、持符节,督管夏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孙綝诛滕胤、吕据,据、胤皆壹之妹夫也,壹弟封又知胤、据谋,自杀。
|
等到孙綝诛杀滕胤、吕据,这两人都是孙壹的妹夫,孙壹的弟弟孙封又知道滕胤、吕据的计划,就自杀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綝遣朱异潜袭壹。
|
孙綝派朱异潜行偷袭孙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异至武昌,壹知其攻己,率部曲千馀口过将胤妻奔魏。
|
朱异出兵到武昌,孙壹知道他来攻打自己,率领一千多人士兵带着滕胤的妻子过江投奔魏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以壹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吴侯,以故主芳贵人邢氏妻之。
|
魏国任命孙壹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为吴侯,把过去的魏主曹芳的贵人邢氏送给他为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邢美色妒忌,下不堪命,遂共杀壹及邢氏。
|
邢氏容貌漂亮,但内心妒嫉,手下人不堪忍受驱使,于是一起杀了孙壹及邢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壹入魏三年死。
|
孙壹入魏仅三年就死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贲字伯阳。
|
孙贲,字伯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父羌字圣台,坚同产兄也。
|
他的父亲孙羌,字圣台,是孙坚的孪生哥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贲早失二亲,弟辅婴孩,贲自赡育,友爱甚笃。
|
孙贲早年父母就去世了,弟弟孙辅还是个婴儿,孙贲自己抚养弟弟,两兄弟情义非常深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郡督邮守长。
|
孙贲做过郡里督邮、县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坚於长沙举义兵,贲去吏从征伐。
|
孙坚在长沙举义兵起事,孙贲辞去官职跟随孙坚征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坚薨,贲摄帅馀众,扶送灵柩。
|
孙坚去世,孙贲统领孙坚的军队,扶送孙坚的灵柩。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袁术徙寿春,贲又依之。
|
后来袁术迁到寿春,孙贲又去依附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术从兄绍用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贲攻破昂於阴陵。
|
袁术的堂兄袁绍任用会稽人周昂为九江太守,袁绍与袁术关系不好,袁术派遣孙贲在阴陵攻破周昂。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术表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
|
袁术上表让孙贲兼任豫州刺史,转为丹杨都尉,代理征虏将军,讨伐平定山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为扬州刺史刘繇所迫逐,因将士众还住历阳。
|
后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迫驱逐,就带领将士兵卒返回历阳驻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顷之,术复使贲与吴景共击樊能、张英等,未能拔。
|
不久,袁术再派孙贲与吴景共同进攻樊能、张英等,未能攻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策东渡,助贲、景破英、能等,遂进击刘繇。
|
等到孙策东渡,援助孙贲、吴景攻破张英、樊能等,于是出兵攻打刘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繇走豫章。
|
刘繇逃往豫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策遣贲、景还寿春报术,值术僣号,署置百官,除贲九江太守。
|
孙策派孙贲、吴景回到寿春报告袁术,适逢袁术自己称帝,设置百官,任命孙贲为九江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贲不就,弃妻孥还江南。
|
孙贲没有到官,抛下妻儿返回江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策已平吴、会二郡,贲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旋,闻繇病死,过定豫章,上贲领太守,后封都亭侯。
|
当时孙策已平定吴郡、会稽两地,孙贲与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队大胜而回,得知刘繇病死,就前去平定豫章,孙策上表任孙贲兼任豫章太守,后封为都亭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十三年,使者刘隐奉诏拜贲为征虏将军,领郡如故。
|
建安十三年,汉朝廷使者刘隐奉诏任命孙贲为征虏将军,依然兼任郡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官十一年卒。
|
孙贲在官十一年,后来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邻嗣。
|
他的儿子孙邻承袭爵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邻年九岁,代领豫章,进封都乡侯。
|
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晋封都乡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郡垂二十年,讨平叛贼,功绩脩理。
|
担任太守将近二十年,讨伐平定反贼,处理政事很有效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召还武昌,为绕帐督。
|
朝廷令他返回武昌后,担任绕帐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太常潘濬掌荆州事,重安长陈留舒燮有罪下狱,濬尝失燮,欲寘之於法。
|
当时太常潘氵睿掌管荆州事务,重安县县长陈留人舒燮因罪下狱,潘氵睿曾与舒燮不睦,想用法治他于死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论者多为有言,濬犹不释。
|
议论的人多为舒燮求情,潘氵睿还是不放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邻谓濬曰: 舒伯膺兄弟争死,海内义之,以为美谭,仲膺又有奉国旧意。
|
孙邻对潘氵睿说: 舒伯膺兄弟相争一死,天下人都认为他们有义气,作为美谈,仲膺过去又有侍奉朝廷的想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君杀其子弟,若天下一统,青盖北巡,中州士人必问仲膺继嗣,答者云潘承明杀燮,於事何如? 濬意即解,燮用得济。
|
现在您杀害他们的子弟,如果天下归一,君王北巡,中原士人一定问到舒仲膺后嗣的情况,回答说是潘承明杀死了舒燮,您对此事该怎么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邻迁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所居任职。
|
潘氵睿要杀舒燮的想法就消散了,舒燮因此而得救。孙邻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在住地任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十二年卒。
|
孙邻在赤乌十二年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苗嗣。
|
他的儿子孙苗继承爵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苗弟旅及叔父安、熙、绩,皆历列位。
|
孙苗弟弟孙旅及叔父孙安、孙熙、孙绩,都依次取得职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辅字国仪,贲弟也,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三郡。
|
孙辅,字国仪,是孙贲的弟弟,以扬武校尉身份辅助孙策平定三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策讨丹杨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馀民,鸠合遗散。
|
孙策征讨丹杨七县,派孙辅西往驻守历阳以抗击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聚集散落的士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从策讨陵阳,生得祖郎等。
|
又跟随孙策征讨陵阳,擒获祖郎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策西袭庐江太守刘勋,辅随从,身先士卒,有功。
|
孙策西往攻打庐江太守刘勋,孙辅随从前往,身先士卒,立下战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策立辅为庐陵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吏。
|
孙策任命孙辅为庐陵太守,平定安抚所属县城,分别设置官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
后孙辅升为平南将军,持符节兼任交州刺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遣使与曹公相闻,事觉,权幽系之。
|
他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事情败露,孙权囚禁了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数岁卒。
|
数年后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兴、昭、伟、昕,皆历列位。
|
孙辅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依次取得官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