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辄与费祎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
|
于是我与费伊等人商议,认为凉州胡人地区是要塞之道,进退都有依靠,是敌人很重视的地方。况且羌人胡人都非常仰慕汉朝,又有过去部队进入羌族部落,郭槐失败逃走,计算其中的得失,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应该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
|
如果姜维出征,把持河右地区,臣就率军为姜维增加支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
现在涪县水路四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有变故,再赶赴也不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由是琬遂还住涪。
|
因此蒋琬就返回驻守涪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
后因病情加重,延熙九年去世,谥号为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斌嗣,为绥武将军、汉城护军。
|
蒋琬的儿子蒋斌继承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大将军锺会至汉城,与斌书曰: 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
|
魏国大将军钟会到了汉城,给蒋斌写信说: 巴蜀之地,贤明智慧文武双全的士人很多,至于您、诸葛思远,就像草木一样,跟我是同类之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桑梓之敬,古今所敦。
|
敬重先贤,是古代所看重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当洒扫坟茔,奉祠致敬。
|
现在我从西而来,想要瞻仰尊父的墓地,应当打扫蒋琬的坟地并祭祀以表敬意,希望您告诉我所在的地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愿告其所在! 斌答书曰: 知惟臭味意眷之隆,雅讬通流,未拒来谓也。亡考昔遭疾疢,亡於涪县,卜云其吉,遂安厝之。知君西迈,乃欲屈驾脩敬坟墓。
|
蒋斌回复说: 你我性情相投,与我是知己,您的书信送来,我不好拒绝您的好意,亡父当年因病在涪县去世,卜者都说那是风水宝地,于是将他安葬在那里,现在知道您西来蜀地,想要屈尊前往墓地探视并祭扫坟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视予犹父,颜子之仁也,闻命感怆,以增情思。
|
颜回视孔子如父亲,这是他的人格啊,我知道您的命令,非常感伤,更增加我的情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得斌书报,嘉叹意义,及至涪,如其书云。
|
钟会得到蒋斌的书信回复,感叹他的高义,等他到了涪县,都像信里所说的那样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既降邓艾,斌诣会於涪,待以交友之礼。
|
后主刘禅投降邓艾后,蒋斌到涪县投降钟会。钟会待他以朋友之礼。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
|
蒋斌跟随钟会到了成都,被乱兵杀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斌弟显,为太子仆,会亦爱其才学,与斌同时死。
|
蒋斌的弟弟蒋显,是太子仆,钟会也看中他的才学,但与蒋斌同时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俱镇汉中。
|
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跟镇北大将军王平一同镇守汉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遣大将军曹爽袭蜀时,议者或谓但可守城,不出拒敌,必自引退。
|
魏朝遣大将军曹爽攻打蜀国时,商议的人有人认为,只可以守城,不应该出城抗敌,敌军一定会自动退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敏以为男女布野,农谷栖亩,若听敌入,则大事去矣。
|
刘敏认为,男女百姓布满田野,粮食都在田地中,如果允许敌人入城,那大势已去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遂帅所领与平据兴势,多张旗帜,弥亘百馀里。
|
于是就率领自己的部下跟王平据守兴势山,插满旗帜,连绵一百多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魏军即退,敏以功封云亭侯。
|
适逢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来,魏军随即撤退,刘敏因功劳被封为云亭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
|
费祎,字文伟,江夏郡杨县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孤,依族父伯仁。
|
年少时父亲去世,依靠堂伯父费伯仁生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
|
费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使者迎接伯仁,伯仁带着费祎到蜀地游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
|
适逢刘备平定蜀地,费祎就留在了益州,跟汝南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
|
当时许靖儿子去世,董允和费祎打算一起去参加葬礼。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
|
董允向父亲董合请求要一辆车,他的父亲就给他们派了一辆后面开门的鹿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
|
董允脸上显示出不愿意坐这种车的神态,费祎率先登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至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
|
等到了目的地,诸葛亮等显贵人物都到了场,他们的车马服饰都很鲜艳,下车后董允的神色依然还没有平和,而费祎泰然自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 吾常疑汝於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
驾车的人返回后,董和向他询问表现,知道他们两个的状况,就对董允说: 我经常认为你跟文伟的才干优劣没有什么区别,从现在往后我的想法就清楚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
|
刘备册立太子,董允和费祎都是舍人,后来升为庶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寮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
后主刘禅登基后,费祎担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返回,朝中百官,都在城外数十里处迎接,他们的年资官位大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只让费祎和他同乘一辆车,所以众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衟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
诸葛亮因为刚从南方返回,派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性情幽默诙谐,而且调侃无所拘束,诸葛恪、羊衟等人都学问渊博,果断善辩,费祎的言辞和语气、旨意都非常的笃定,据理力争,最终没有被说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甚器之,谓祎曰: 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
孙权非常看重他,对他说: 您是天下有才德的人,一定是蜀朝的肱骨之臣,恐怕不能再来东吴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还,迁为侍中。
|
费祎返回蜀国后,升任为侍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
|
诸葛亮率军往北驻守汉中,请任费祎为参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
|
费祎奉命行事都符合皇帝心意,多次出使东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
|
建兴八年,费祎转任为中护军,后来又担任司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
|
正直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恨,经常并坐一起就互相争论,魏延有时还举起刀向杨仪比划,杨仪就泪流满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
费祎经常坐在他们中间调解,向他们表明是非黑白,所以在诸葛亮还活着时,都能够发挥魏延,杨仪两人的长处,都是费祎补救的功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卒,祎为后军师。
|
诸葛亮去世后,费祎担任后军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
不久,费祎代替蒋琬担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返回涪县,费祎升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
延熙七年,魏朝军队进兵到兴势山,后主流刘禅让费祎持符节率军前往抵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
|
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处送别,请求和他一起下围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
|
当时请报纷纷传来,人马都已准备充分,严整准备出发,费祎跟来敏依然留意下棋之事,脸上没有厌倦的神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敏曰: 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
|
来敏说: 我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您确实让人放心,一定能打败敌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
|
费祎到后,魏军就撤退了,随后被封为成乡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
|
蒋琬坚决请求让出他在州中的官职,费祎又兼任益州刺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
费祎主持国事时的名望功绩,大概与蒋琬相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一年,出住汉中。
|
延熙十一年,费祎出兵驻守汉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
|
从蒋琬但费祎,虽然自身在外地,但京中的赏罚刑责都先咨询他们,然后再判断,后主对他们的倚重信赖到如此地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
|
后来延熙十四年夏,费祎返回成都,成都中善于观察天象云气的人说都城中没有宰相之位,所以冬天他又往北驻守汉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十五年,命祎开府。
|
延熙十五年,后主令费祎建牙开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脩在坐。
|
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国投降之人郭脩在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祎欢饮沈醉,为脩手刃所害,谥曰敬侯。
|
费祎尽情欢畅,饮酒沉醉,被郭脩用刀杀害,谥号为靖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承嗣,为黄门侍郎。
|
他的儿子费承继承爵位,担任黄门侍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承弟恭,尚公主。祎长女配太子璿为妃。
|
费承的弟弟费龚娶公主为妻,费祎的长女配给太子刘睿为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
|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孤,与母居。
|
年少时父亲去世,跟母亲一起生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
|
他喜好郑玄的经学,后来出仕,担任郡中的计吏,州中征召他担任从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
姜维的父亲姜冏过去担任过郡中的功曹,正值羌人、戎人反叛,他挺身护卫郡守,战死于战场,所以郡中赐姜维为官中郎,参与本郡的军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
|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出兵祁山,当时天水太守外出巡视,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随同出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
|
太守得知蜀军将要来到,而各县纷纷响应,怀疑姜维等人都有异心,于是连夜逃亡前去守卫上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
|
姜维等人发觉太守离开,追赶不及,等到了城门处,城门已经关闭,不让他们进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
|
姜维等又一同返回冀县,冀县也不接纳他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
姜伟等人就一起去投靠诸葛亮。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
适逢马谡在街亭战败,诸葛亮带领西县一千多户和姜维等人率兵返回,所以姜维和母亲失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
|
诸葛亮征召姜维为仓曹掾,加官奉义将军,封为当阳亭侯,当时姜维二十七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
诸葛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说: 姜伯约对时事非常的忠心勤奋,思虑周全,考察他的德行,永南、季常等人都比不上他,这个人是凉州的上等之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曰: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
又说: 应当先交给他五六千虎步兵,姜伯约对军事非常的聪明,既有胆义,又非常了解用兵之道,此人心怀胆识而才智过人,将军事大权交给他,应当派他入宫觐见皇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
后来姜维被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姜维返回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军,又晋封为平襄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
|
延熙元年,姜维跟随大将军蒋琬驻守汉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
蒋琬升为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部分军队西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
延熙六年,姜维升任为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
延熙十年,升任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一起担任录尚书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
|
当年,汶山郡的平康县少数民族叛乱,姜维率军征讨并平定他们,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边界,与魏朝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人在洮西交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
|
胡王治无戴等人率部落投降,姜维带领他们回到地方安居,并安抚他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
延熙十二年,后主让姜维持符节再次出兵西平,没有攻克就返回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
姜维自认为自己熟悉西方的民俗风土,并且对自己身负才学武艺很自负,想要招揽羌人、胡人作为辅助,认为这样从陇地以西的地方就可以占据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
姜维每次想要大举出兵,费祎经常劝阻而不予听从,给他的士兵不超过一万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六年春,祎卒。
|
延熙十六年春,费祎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
同年夏天姜维率领数万人马出兵石营,经过董亭,围困南安,魏朝雍州刺史陈泰,到洛门解除包围,姜维因粮草食尽而退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明年,加督中外军事。
|
第二年,朝廷加封姜维督中外军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
|
姜维又出兵陇西,代理狄道县县长李简献城投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
姜维出兵包围襄武县,与魏国将军徐质交战,斩首破敌,魏军战败退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
姜维趁着良好形势出兵俘虏敌军,攻占河关、狄道、临洮三县,并将百姓迁移后退回。后来延熙十八年,姜维又和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人共同出兵狄道,在洮西大破魏朝的雍州刺史王经,王经部下死伤数万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
|
王经就退回守卫狄道城,姜维围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卻住锺题。
|
魏朝征西将军陈泰出兵解围,姜维退往钟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
|
延熙十九年春,朝廷就地升姜维为大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
又整顿兵马,和镇西大将军胡济相约在上邽会合,胡济失约不来,所以姜维被魏国大将邓艾在段谷攻破,士兵四处离散,士兵死伤众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
众人由此生出怨恨,而陇地以西地区也骚动不安,姜维引咎自责,请求削减官职,后来担任后将军,行使大将军职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二十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於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
|
延熙二十年,魏朝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反叛,将关中的士兵分出东行,姜维想要趁虚出兵秦川,又率领数万人出兵骆谷,大军径直到了沈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
|
当时,魏国在长城储备的粮食很多,而守兵很少,得知姜维率部队将要赶到,众人都非常惊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
|
魏朝大将军司马望迎击,邓艾也重从陇右出兵,都驻军长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
|
姜维率军前往芒水,都依靠山势安营扎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
|
司马望、邓艾沿着渭水坚守,姜维多次率兵下山挑战,司马望、邓艾都没有回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耀元年,维闻诞破败,乃还成都。复拜大将军。
|
景耀元年,姜维得知诸葛诞战败,就返回成都,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
当初,刘备留下魏延镇守汉中,都是重兵坚守各营在以抵御外敌,敌军如果进攻,让他们不能越过防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
|
等到兴势山战役,王平抗击曹爽,都是沿用这种办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 重门 之义,然適可御敌,不获大利。
|
姜维建议,交错防守虽然合乎周易 重门 的道理,但只能防御敌人,不能获取更大的好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