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震还,封城阳亭侯。
|
陈震返回后,刘备封他为城阳亭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年,都护李平坐诬罔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 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建兴九年,都户李平因诬告诸葛亮被废为平民,诸葛亮给长史蒋琬、侍中董允写信说: 孝起之前临出发到吴国时,曾告诉我李平的心中有奸诈,他的同乡之人都认为不可亲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
|
我认为有奸诈之意的,只需不去触犯罢了,想不到他还有苏秦、张仪那样出其不意之时,这事应该让孝起知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可使孝起知之。 十三年,震卒。子济嗣。
|
建兴十三年,陈震去世,他的儿子陈济继承爵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
|
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
|
刘备册立太子,董允被选拔为舍人,升任为洗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
|
后主刘禅继承皇位,董允升任黄门侍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於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
丞相诸葛亮将要北征,住在汉中,心中忧虑后主刘禅年轻,不能辨别是非好坏,又因为董允持心公正,想要让他担任宫中辅佐之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疏曰: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
|
诸葛亮上书说: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是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的,至于斟酌损益,劝谏忠正之言就是他们的职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我认为宫中的事无论大小,都能咨询他们,一定能弥补缺漏,有所助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 亮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
|
如果没有修养德行的言论,那就斩杀董允等人,以表示他们的怠慢。 诸葛亮不久就请任命费祎为参军,升任董允为侍中,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宿卫亲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
|
郭攸之的性格向来和顺,只是后备官员而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
|
向皇帝进言的责任,就是董允的专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
|
董允为人处世,防患于未然,能竭尽匡扶正气的事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
后主刘禅经常想要采选美女充实后宫,董允认为古代的天子后妃之人不过十二人,现在妃嫔已经具备,不应该再增加,始终坚持没有听从命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益严惮之。
|
后主刘禅也对他更加敬重忌惮。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刺史,上疏以让费祎及允,又表 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 允固辞不受。
|
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上书想要让位给费祎和董允,又上表说: 董允在宫内任职多年,辅佐王室,应该赏赐爵位封土,以褒奖他的功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
|
董允坚决推辞没有接受,后主刘禅渐渐长成,宠爱宦官黄皓,黄皓就阿谀献媚,想要攀登高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於皓。
|
董允经常对上正色批评皇帝过失,对下多次责备黄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皓畏允,不敢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
黄皓畏惧董允,不敢惹是生非,在董允在世之时,黄皓的官职也不过是黄门丞而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允尝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共期游宴,严驾已办,而郎中襄阳董恢诣允脩敬。
|
董允曾经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共同相约游乐宴饮,车马已经备好,而郎中襄阳人董恢前来向董允请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恢年少官微,见允停出,逡巡求去,允不许,曰: 本所以出者,欲与同好游谈也,今君已自屈,方展阔积,舍此之谈,就彼之宴,非所谓也。 乃命解骖,祎等罢驾不行。
|
董恢年少,官职低微,看到董允即将出门,犹豫片刻就起身求去,董允没有答应,说: 本来我之所以外出,是想要跟喜好相同的人游乐交谈,现在您已屈尊来访,正要展开深谈阔论,放弃这里的谈话,到那边去宴饮,那就不像话了。 就下令解开车马,费祎等人也停车不出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守正下士,凡此类也。
|
董允坚守正道,礼贤下士,大概都是这样的事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六年,加辅国将军。
|
延熙六年,董允加封辅国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
|
七年,以侍中身份兼任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做副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九年,卒。
|
延熙九年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
|
陈衹接替董允担任侍中,与黄皓相互勾结,黄浩就开始干预政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
陈衹去世后,黄皓从黄门令升任为中常侍、奉车都尉,玩弄权术,建立威势,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蜀人无不追思允。
|
蜀地百姓没有不追思董允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
等到邓艾到了蜀地,得知黄皓的奸险狡诈,将他收押,将要处死,而黄皓重金贿赂邓艾左右侍从,得以免于一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之外孙也。
|
陈衹字奉宗,汝南人,是许靖兄长的外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少孤,长於靖家。
|
年少时父亲就去世,在许靖家中长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
|
长到二十岁时就已经出名,渐渐升至选曹郎,他矜持严厉,很有威严,擅长多种技艺,懂得旁门左道,费祎对他感到惊异,所以越级提拔让他接替董允担任内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
|
吕乂去世后,陈衹又以侍中身份兼任尚书令,加官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然官职在陈衹之上,但经常在外统军,很少参与朝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
|
陈衹对上逢迎皇上所好,对下结交宦官奸臣,深受皇帝信赖宠幸,权势超过姜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景耀元年卒,后主痛惜,发言流涕,乃下诏曰: 祗统职一纪,柔嘉惟则,幹肃有章,和义利物,庶绩允明。
|
他在景耀元年去世后,后主刘禅非常悲痛,一提到他就流泪,就下诏说: 陈衹在他的官位上,以柔和温顺为准则,处理事务很有条理,和气忠义,有利于各项事务,所以政绩非常鲜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命不融远,朕用悼焉。夫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谥,谥曰忠侯。 赐子粲爵关内侯,拔次子裕为黄门侍郎。
|
但天不假年,朕非常悲痛,如果能纪念或和他进行交流,那就是在他去世后加以美好的谥号,谥号为 忠侯 。 于是赏赐陈衹的儿子陈粲爵位为关内侯,提拔陈衹的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祗之有宠,后主追怨允日深,谓为自轻,由祗媚兹一人,皓构间浸润故耳。
|
自从陈衹得到宠幸,后主刘禅对董允的怨念越加深厚,说董允轻视他人,这都是陈衹阿谀媚上,黄皓挑拨离间,使后主渐渐形成这样的想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允孙宏,晋巴西太守。
|
董允的孙子董宏,在晋代担任巴西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乂字季阳,南阳人也。
|
吕乂,字季杨,是南阳郡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父常,送故将刘焉入蜀,值王路隔塞,遂不得还。
|
他的父亲吕常,送原先的将军刘焉进入蜀地,因正值官路堵塞,所以不能返回。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乂少孤,好读书鼓琴。
|
吕乂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喜好读书弹琴。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幹等并为典曹都尉。
|
当初刘备平定益州,设置盐府校尉,管理盐铁的财政收益,后来校尉王连请吕乂和南阳人杜褀、南乡人刘幹等人共同担任典曹都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乂迁新都、绵竹令,乃心隐恤,百姓称之,为一州诸城之首。
|
吕乂又升迁为新都、绵竹的县令,他心怀仁厚,体恤百姓,百姓都称赞他,属于本州各县城的首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巴西太守。
|
后来升任为巴西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
|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征,征调各州郡的粮草士兵,大多地方都不能按时上交,吕乂招募五千士兵送到诸葛亮处,他对这些人进行慰问,讲明道理,并加以监管约束,这些人中没有逃跑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
|
后来调任为汉中太守,兼任父农,负责供应军需粮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卒,累迁广汉、蜀郡太守。
|
诸葛亮去世后,吕乂又多次升迁为广汉、蜀郡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
|
蜀郡是都城之地,人数众多,又在诸葛亮死后,士兵有很多逃亡的,又有冒领士兵领军饷的,奸诈之事层出不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
|
吕乂到任之后进行防范禁止,对士兵们劝导宽慰,几年之间,那些脱了军籍自愿出来的有一万多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入为尚书,代董允为尚书令,众事无留,门无停宾。
|
后来吕乂入朝担任尚书,接替董允担任尚书令,众多公事都不存留,门前没有停留的宾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乂历职内外,治身俭约,谦靖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号为清能;然持法刻深,好用文俗吏,故居大官,名声损於郡县。
|
吕乂先后在朝廷内外任职,修身养性,勤俭节约,恭敬谦卑沉默少言,处理政事简约而不繁琐,所以众人称赞他清明能干。但他用法严酷,喜好任用文官俗吏,所以虽然身居高位,各县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太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延熙十四年卒。
|
吕乂在延熙十四年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辰,景耀中为成都令。
|
他的儿子吕辰在景耀年间担任成都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辰弟雅,谒者。
|
吕辰的弟弟吕雅,专任谒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雅清厉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
吕雅清正威严,很有文采,就著写了《格论》十五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杜祺历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幹官至巴西太守,皆与乂亲善,亦有当时之称,而俭素守法,不及於乂。
|
杜褀曾担任过郡守、将军、大将军司马,刘幹做官到巴西太守,都和吕乂有交情,在当时也很有名声,而在节俭朴素,遵纪守法上比不上吕乂。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评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刘巴履清尚之节,马良贞实,称为令士,陈震忠恪,老而益笃,董允匡主,义形於色,皆蜀臣之良矣。
|
评曰:董和亲身力行节俭,刘巴行为清正有风范,马良忠贞笃实,在当时都称为美好的士人,陈震忠正恪守,老而坚定,董允匡扶君主,讲求正义,他们都是蜀国的良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乂临郡则垂称,处朝则被损,亦黄、薛之流亚矣。
|
吕乂在郡上任官被称赞,在朝中任职却名声受损,也是仅次于黄、薛等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
|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
|
二十岁时跟表弟泉陵人刘敏一同出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
蒋琬以州中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担任广都县县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
刘备曾经在外出游玩时,突然来到广都县,看到蒋琬对各项事务都没有理睬,当时又喝得大醉,刘备很生气,就要将他问罪斩杀,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求说: 蒋琬有社稷之才,他的才干不只是管理一个百里的小县城,他的政策以安民为本,不以做表面文章为先,希望主公能好好加以考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
刘备向来敬重诸葛亮,就没有给他治罪,只是在仓促间罢免他的官职而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 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 公 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徵也。
|
蒋琬被免官之后,在夜里梦到有一头牛在门前,血流如注,蒋琬心中很厌恶,就叫来占梦的赵直问其中的缘由,赵直说: 见血是指事情分明,牛角和鼻子是公的意思,您的官位一定会到三公,这是大吉的征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顷之,为什邡令。
|
不久他就担任了什邡县县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蒋琬入朝担任尚书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
|
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建府衙,征召蒋琬为东曹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 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於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
蒋琬被推举为茂才,他坚决的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等人,诸葛亮在教令中回复说: 想到您离乡背井,为百姓奔走,众人内心不安,又不能让远近之人了解您的心意,所以应该显示出您的功劳来,表示这样的选拔是清廉和贵重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为参军。
|
蒋晚升为参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
|
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守汉中,蒋琬跟长史张裔同管府中事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
|
建兴八年,蒋琬代替张裔担任长史,加为府军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
诸葛亮数次外出,蒋琬经常供应足够的粮食士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每言: 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
诸葛亮经常说: 公琰的志向在于忠贞雅正,他会和我一起帮助成就帝王之业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密表后主曰: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
暗中上表给后主说: 臣如果遭遇不幸,后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
诸葛亮去世后,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官行都护,让他持符节,兼任益州刺史,升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为安阳亭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 寇难未弭,曹叡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
|
当时元帅刚去世,远近的人都非常担忧,蒋琬出类拔萃,处于百官之上,既没有悲戚的神情,也没有欢悦的神色举止,神态一如往常,所以众人都渐渐佩服他。延熙元年,后主诏令蒋琬说: 贼寇还没消除,曹叡骄横凶蛮,辽东三郡苦于他的暴虐无道,所以互相联合,与魏朝分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叡大兴众役,还相攻伐。
|
曹叡大肆出兵,与其互相攻打。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
|
过去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现在有了这样的变故,这是天意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
您应该治军严明,统率各军驻守汉中,一旦东吴有所出兵,就两国就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
又命蒋琬开建府衙,第二年就加官为大司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
东曹掾杨戏向来性情简单,蒋琬和他谈论,他有时也不回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或欲构戏於琬曰: 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
有人想在蒋琬面前构陷他说: 您和杨旭讲话,而他不回答,是对上级怠慢,不也太过分了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曰: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
蒋琬说: 人心不同,就像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告诫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
杨戏想要赞成我的话,那就不是他的本心,如果要反对我的话,那就显出我的过错,所以沉默不答,这是杨戏的诚实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 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
|
又有督农杨敏经常曾经诽谤蒋琬说: 做事昏庸,实在比不上前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
有人将这件事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去追究治理杨敏的过失,蒋琬说: 我确实比不上前人,不需要追究。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 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
|
主管人再次陈说而蒋琬没有允许追究,后又请求蒋琬去问说他昏庸的状况,蒋琬说: 如果确实比不上,那处事就不合理,处事不合理那就是昏庸,还有什么要问的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
|
后来杨敏因事被收押下狱,众人都担心他一定会被处死,但蒋琬心中没有留有成见,所以杨敏得以免于重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
蒋琬的好恶都符合道义,大都如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
蒋琬认为过去诸葛亮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最终不能攻克,不如顺水东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
|
于是就制作了很多战船,想要从汉水、沔水地区攻打魏朝的魏兴、上庸一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
|
适逢他旧病接连发作,没有能及时实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
|
而众人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获胜,返回的路十分艰难,这不是长久之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
|
于是就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将意思转达给蒋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琬承命上疏曰: 芟秽弭难,臣职是掌。
|
蒋琬接受大家的意见,并上书后主说: 平息国难,这是我为人臣子的职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臣奉辞汉中,已经六年,臣既闇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
|
现在我奉命驻守汉中已有六年,我既然昏庸懦弱再加上疾病缠身,计划方略不能实现,夙夜忧心。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
|
现在曹魏横跨九州,根深蒂固,很难顺利铲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
|
如果吴蜀两国合力首尾形成掎角之势,虽然不能迅速实现成功的志向,尚且可以对魏国分裂蚕食,摧毁他的党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
|
但是吴国约定的时间接二连三的改变,几次不能实现,确实左右为难,令人寝食难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