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stringlengths 0
2.02k
| answer
stringlengths 0
5.08k
| name
stringlengths 1
21
⌀ | department
stringclasses 31
values | id
stringlengths 4
10
|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有哪些? | 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白假丝酵母菌、蛲虫、阴道加德纳菌。少部分小儿存在性传播疾病,比如阴道毛滴虫、淋病、衣原体、梅毒等。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1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会传染吗? | 存在性传播疾病时会传染,比如阴道毛滴虫、淋病、衣原体、梅毒等。病原体通常是通过患病成人的手、衣物、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播的。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2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诊断时,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 | 病原体检查:用细棉签或吸管吸取阴道内分泌物做病原体检查,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如小儿有反复感染、迁延不愈时,还需要做细菌及真菌培养。肛门指诊:做肛门指诊以排除阴道异物及肿瘤。大便常规:找蛲虫卵,排查有无蛲虫感染。尿常规,血常规,尿培养也应该检查。必要时作腹部超声检查及腹部CT检查。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3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如何确诊? | 排除外生殖器畸形,根据症状和分泌物检查结果,即可确诊。可取阴道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体。必要时需做肛诊用来排除阴道异物和肿瘤。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4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 一般应选妇科就诊。也可以选择儿科就诊。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5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应该如何治疗? | 针对分泌物化验显示的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或用吸管将相应药物溶液滴入阴道。使用高锰酸钾、氯己定稀释溶液坐浴或冲洗外阴。有蛲虫感染的小儿,给予驱虫治疗。若阴道内有异物,应及时取出。存在小阴唇粘连时,可在小阴唇外涂雌激素软膏治疗;严重粘连时,需进行粘连分离手术,涂抹抗生素软膏。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6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 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和干燥,穿尿不湿的婴儿在大小便后要及时更换,及时清洗。小儿不要穿开裆裤,以免污染外阴,玩耍活动时也要注意避免损伤外阴。每日进行温水浴,将患儿臀部泡在清洁水中(无肥皂) 10~15 分钟,不要使用泡沫浴,不要用香皂清洗外阴。如果外阴部有触痛或肿胀,冷敷可缓解不适。擦拭外阴时可使用湿巾代替厕纸,涂抹润肤剂有助于保护外阴皮肤。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7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可以预防吗? | 小儿外阴阴道炎可以预防,平时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连身睡衣,睡衣要保证空气流通。穿棉质内裤。内衣物在洗涤后应多次漂洗以免刺激物残留,应避免将织物柔软剂用于内衣物或泳衣。避免穿紧身裤袜、紧身连衣裤和绑腿裤。选择裙装和宽松的裤子以利于空气流通。检查儿童的卫生习惯。强调排便后从前往后擦拭,让其在坐下时分开双膝以减少尿液反流进入阴道。如果由于儿童体型小而难以保持该姿势,则可以使用较小的可拆卸坐便椅或向后坐在坐便器上(面对坐便器)。避免让儿童在游泳后穿着湿的游泳衣坐较长时间。小儿的浴盆、毛巾要固定专用,内衣裤单独清洗晾晒,避免与大人交叉感染。勤洗澡,但是亦不宜过于频繁,2~3天为宜。 |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 妇科 | DX_3408 |
语言发育迟缓是什么病? | 语言发育迟缓(Language Developmental Delay),也称为语言延迟,俗称说话晚,尚无公认的发育「延迟」定义。出于研究目的,如果在标准化语言评估中,儿童的表现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至少 1 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则通常认为存在延迟。比方说,如果 90% 的正常发育儿童都获得了某种临床预期技能(如,12 个月时会称呼「妈妈」、「爸爸」),但孩子在该年龄时却未获得该技能,则临床上需引起关注(即有发育延迟的「危险信号」)。此外,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患病而感到羞愧、自责,出现心理情绪波动。家长一定树立信心,及早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此外,亲人朋友们也要给予理解和关心,请不带偏见地和他们相处,也请尊重他们,不散播他们的隐私。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09 |
语言发育迟缓常见吗? | 有研究统计,10%~15% 的 2 岁儿童存在语言延迟,但仅有 4%~5% 的儿童在 3 岁后仍存在延迟。6%~8% 的学龄儿童存在特定性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SLI)。这些统计数据表明,一定比例的语言延迟幼儿会在学龄前赶上来,但也有一定比例的 SLI 学龄儿童在入学前未被识别出。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0 |
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障碍、幼儿「说话晚」是同一种病吗? | 语言发育障碍属于交流障碍中的一种,根据第 5 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定义,具有严格的诊断标准,核心诊断特征是由于词汇、句式结构和表达的理解或生成方面的缺陷而导致的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困难。与语言发育迟缓的判断相比,语言发育障碍需要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进行标准化评估后才能进行诊断。「说话晚」也称为「表达性语言延迟」,属于语言迟缓的一种表现形式。感受性语言延迟通常与表达性延迟同时存在,但可能要到儿童年龄较大时才会引起临床医生或父母的察觉。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1 |
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分类? | 语言发育迟缓可以分为感受性延迟和表达性延迟,也可以同时存在。按照年龄,2~3 岁前可以认为是早期,4~5 岁后属于后期,部分单纯早期表达性语言延迟的儿童能实现「追赶」,后期还有持续语言落后的孩子往往可能发展为「语言发育障碍」。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2 |
语言发育迟缓有什么表现? | 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里程碑延迟(父母常常会为宝宝怎么还不会「说话」而担心或焦虑),可能伴随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异常。语言延迟儿童可以因为理解或者表达受限,表现出行为问题,比如乱发脾气、自我调节困难。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3 |
语言发育迟缓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 孩子在儿童早期学习语言,之后再运用语言来学习。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入学后发生阅读和书写困难的风险增加,这些问题通常会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干预或许能预防之后发生学习障碍等较严重的后果。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4 |
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是什么? | 语言发育迟缓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多为遗传因素,获得性因素包括退行性神经系统病变、感染中耳炎、亲子互动不足、头部损伤等。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5 |
语言发育迟缓常见于哪些人? | 已有不只 1 项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男性、父母教育程度低、父亲职业地位较低和兄弟姐妹较多。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6 |
语言发育迟缓会遗传吗? | 语言发育迟缓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由于多数有言语和语言缺陷的家族都表现出复杂的遗传模式,所以难以进行基因定位。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7 |
语言发育迟缓怎么诊断? | 语言发育迟缓属于「功能性判断」,多采用「筛查量表」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同龄儿童语言发育水平。注意语言发育「预警征」,出现任意情况建议进行评估:9个月时尚未咿呀学语15个月时还未开始说明确的单词18个月时还不会说恒定的单词24个月时还不会词语组合36个月时不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子父母、老师、专业人员或其他照料者担心儿童的语言存在问题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8 |
语言发育迟缓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 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鉴别单纯性语言延迟,某种整体性发育障碍中的语言延迟(比如全面发育迟缓 / 智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听力障碍,以及语言环境贫乏。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19 |
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做什么评估和检查? | 评估流程包括: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儿童信息和养育者信息,比如儿童发育史,养育者文化水平,跟孩子沟通语言等;病因评估:如是否会有听力损伤;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评估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交功能、运动功能等与语言发育的关系;标准化及非标准化语言评估。主要目的是明确语言发育的水平,指导制定进一步干预计划。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0 |
语言发育迟缓要去看哪个科? | 语言发育迟缓一般由「儿童保健科」、「语言发育门诊」或者「语言病理科」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干预,结合儿科、耳鼻喉科等检查结果做出诊断、评估和干预。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1 |
语言发育迟缓能自己好吗? | 语言发育迟缓属于功能性的诊断,部分语言发育迟缓有明确的病因的情况,例如,听力损失引起语言障碍的儿童可佩戴助听器,而继发于鼻息肉或腺样体肥大的共鸣障碍可考虑手术治疗。然而,许多语言发育迟缓无法明确病因,或者是某种更复杂疾病的一个表现,评估的目标是了解病情和制定干预计划。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2 |
语言发育迟缓最佳治疗时间和时机是什么? | 干预包括家庭语言发育指导、家长培训、一对多的语言训练、一对一的语言康复等多种形式,根于孩子的病情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并需要定期评估、调整。一般干预时机是「越早越好」,在诊断「语言发育迟缓」后即可开始。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3 |
语言发育迟缓怎么治疗? | 目前没有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药物。在研的疗法,如促进沟通法(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AIT)、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治疗及 Fast ForWord 都是有争议的治疗方法,尚未在大型对照试验中得到验证。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4 |
语言发育迟缓孩子能恢复正常吗? | 所有的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形式中,只有单纯早期表达性语言延迟儿童,其中 60% 左右在 2~3 岁时语言发育里程碑似乎会自发「赶上」。但不可能准确预测哪些单纯性表达性语言延迟儿童不需特殊干预就可赶上来,哪些将会存在持久性语言问题,出现语言障碍。所以建议对所有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都进行早期评估和干预。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5 |
语言发育迟缓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部分可能伴随言语障碍,可能跟口腔功能有关的,需要注意口腔功能的锻炼,比如进食的食物适当增粗,促进孩子咀嚼吞咽的能力。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6 |
语言发育迟缓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日常可以做一些口唇的游戏,比如鼓腮帮、吹泡泡、玩嘴唇游戏等。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7 |
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在家里训练?看什么书? | 诊断语言发育迟缓后,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家庭训练或者康复训练,需要定期进行复评,判断训练效果并制定进一步的方案。关于家庭引导训练的书籍,推荐《爸妈带我学说话——儿童语言发展家长指导手册》。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8 |
语言发育迟缓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 有效家庭互动,父母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提高或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包括:大声对儿童阅读(增加语言的量和多样性)提供机会让儿童接触高级的或不寻常的单词,通过分享图书即可做到进行对话式阅读,这是一种图书分享的形式,父母鼓励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评论图画和故事,使其参与和促进对话叙述日常活动,父母在一天中对儿童大声说话,向其解释父母正在做什么事情并加以评论(如,「现在我要洗碗了,我会最先洗你的碗。」)聆听儿童说话,并对儿童的对话意向进行回应,重复和扩展儿童的对话输出限制或减少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玩电子玩具)提问题,并让儿童表明作答选择说话时配以肢体动作以便于儿童理解 | 语言发育迟缓 | 儿科 | DX_3429 |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什么病? | 言语障碍(speech disorders)是指构音、流利度和 / 或发音方面的障碍,即口语交流能力的缺陷,常表现为嗓音、流畅度或发音与正常标准明显不同,且引起他人关注。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s)是指对口语、书面语和 / 或其他符号系统的理解和 / 或运用能力障碍,可能涉及语言的形式(语法、句法和词法)、内容(词汇)和 / 或功能(语用)。其中包括表达性语言(即分享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感受性语言(理解他人所说的内容),或应用性语言(语言的社交应用,如目光接触、解码非语言信息、礼貌的请求、保持话题等)方面的困难。此外,言语和语言障碍者可能因为患病而感到羞愧、自责,出现很多负面情绪。此时,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关爱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精神困境。因此,请不带偏见地和他们相处,尊重他们的隐私。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0 |
言语和语言障碍如何分类? | 根据发生的原因或机制,言语障碍分为发音障碍、言语流畅性问题、听觉性言语障碍;语言障碍分为发育性语言障碍和特定性语言障碍。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1 |
言语和语言障碍常见吗? |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既可见于健全儿童,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也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发育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DL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发育性残疾,发病率为 5%~10%。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2 |
言语和语言障碍,跟幼儿「说话晚」是同一种病吗? | 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入学后发生阅读障碍和书面语言学习困难的风险增加,且常会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期,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那么幼儿「说话晚」就是言语语言障碍吗?并非全是。「说话晚」本质是幼儿表达性语言延迟,就是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遵循正常发育程序,但未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或落后于同龄儿童。大多数语言延迟(「说话晚」)儿童并没有相关躯体疾病或查体异常,一部分幼儿随着生长发育可在学龄前追赶上正常发育水平,一部分会出现永久性延迟。早期评估有助于正确识别和早期干预并改善预后,因此发现宝宝「说话晚」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甚至接受专业治疗。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3 |
言语和语言障碍有哪些常见表现? | 常见表现有:过度流口水,吸吮、咀嚼和吞咽困难9 个月还不会呀呀学语15 个月还不会说单个的字1 岁半还不会说恒定的词语2 岁时还不会说词语组合或父母难以听懂其言语3 岁时陌生人难以听懂其言语,说话不流利(口吃),沟通困难,说话滑稽而被同龄儿取消,逃避说话,可以学习词汇和句子但不能恰当运用语言来沟通,不能清楚表达观点或语言混乱5~6 岁时记忆技巧差,等等。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4 |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怎么发展的? | 言语和语言的发育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自身内在遗传因素或疾病影响着儿童言语和语言发育发展的正常程序,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养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言语和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狼孩的故事就是典型病例之一。父母或养育者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沟通策略、情绪状态及经济状况也都会对儿童语言发展造成影响。另外现在很多电子产品和设备的诞生代替了家长教育的功能,成为影响儿童语言言语发育发展的又一重要外部诱因。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5 |
言语和语言障碍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 言语语言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言语的表达,还将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明显增加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6 |
言语和语言障碍有哪些常见病因? | 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病因非常复杂,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环境因素,可以是发育性的,也可以继发于其它疾病。很多疾病都与语言障碍有关,常见的疾病包括: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线粒体肌病(Leigh 脑病)、Rett 综合征、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粘多糖病和其它贮积病,渗出性中耳炎、忽视和虐待、头部损伤、中枢性听觉处理障碍等。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7 |
言语和语言障碍常见于哪些人群? | 有言语和语言障碍家族史、听力障碍、孤独症、神经系统疾病、智力障碍、腭裂或口鼻腔结构异常者均存在言语和语言障碍风险。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8 |
言语和语言障碍会遗传吗? |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言语语言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多数有言语和语言缺陷的家族都表现出复杂的遗传模式,但是难以进行基因定位,重度言语和语言障碍呈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即遗传与性别无关,只要父母双方中有一人患病,子女就会患病。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39 |
言语和语言障碍怎么诊断? |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表现,需要尽早去医院就诊,接受全面的医学评估和听力测试,通过一系列专业评估与测试、检查后方能确定是否存在言语语言障碍。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0 |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诊断需要做哪些评估和检查? | 如果怀疑言语和语言障碍,首先需要了解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评估儿童的言语和语言技巧是否充分,了解儿童的生长环境是否有利于促进言语和语言技巧发育,评估儿童文化和语言背景。同时还要进行各种客观测试和观察分析以评估患儿言语和语言能力。因言语和语言能力涉及多器官功能,所以临床综合评估非常重要,包括听力、认知、口腔、行为等。还要进行必要的仪器辅助检查,如计算机、光纤仪器和影像学检查。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1 |
言语和语言障碍容易跟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 言语和语言障碍容易与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和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s,LD)混淆。智力发育迟缓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损伤,致使智力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言语沟通异常和行为异常。儿童学习障碍是指没有明确原因的儿童,在听说读写推理计算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学习及应用能力存在明显困难。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2 |
言语和语言障碍要去看哪个科? | 言语和语言障碍可去儿科或儿童保健科进行评估诊治。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3 |
言语和语言障碍能自己好吗? | 言语和语言障碍不会自愈,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4 |
言语和语言障碍最佳治疗时间和时机是什么? | 言语和语言障碍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5 |
言语和语言障碍怎么治疗? | 言语或语言障碍的治疗应根据个体需求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或策略,存在基础疾病的患儿对因治疗是根本,并早期给予言语和语言干预措施,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将患儿纳入个体或小组言语和语言治疗,通过私人机构或公立学校系统进行治疗,针对语言、言语和学习障碍的特殊学校,特定领域(如口腔运动功能、总体运动功能、心理学)的进一步评估或功能锻炼,以及应用辅助技术。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6 |
言语和语言障碍需要住院吗? | 言语和语言障碍干预无需住院,只需门诊就可实施完成。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7 |
治疗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药物有哪些常见副作用? | 言语和语言障碍治疗通常无需药物。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8 |
言语和语言障碍能彻底治愈吗? | 虽然经过专业治疗,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可明显获益,但是彻底治愈仍然存在困难。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49 |
言语和语言障碍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用吗? | 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AIT):通过头戴式耳机反复暴露于变化的声音,期望可在功能上改变中枢听觉处理,影响语言和行为。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治疗:基于感觉统合失调或紊乱假说,通过使用特定设备和技术引入强化型感觉输入达到治疗感觉统合紊乱的目的。Fast ForWord:是一种针对语言障碍的计算机辅助干预程序,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这些都是应用于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方法探索,其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0 |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预后怎么样? | 与同时具有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儿童相比,单纯言语障碍儿童的长期结局较好,但这两类儿童可能都存在持续困难,特别是 5 岁以后还有持续性障碍的儿童。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1 |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饮食上无需特殊要求,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2 |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言语和语言障碍患儿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注意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避免责骂、嘲笑和捉弄,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家长、社会与儿童共同参与干预治疗,鼓励患儿参加社交活动。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3 |
言语和语言障碍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 言语和语言障碍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复查,门诊随诊,复查时间根据干预治疗措施及患儿病情变化而异。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4 |
言语和语言障碍怎么在家里引导训练?有推荐的书籍参考吗? | 家庭治疗或家庭引导训练是言语和语言障碍治疗措施的重要部分,父母多抽时间陪伴患儿,给宝宝讲故事,和宝宝一起阅读绘本,训练手势或肢体语言表达(比如点头、摆手、打电话等),可以和宝宝一起做各种游戏(如捉迷藏、角色互换等),引导宝宝做各种操作性游戏(如搭积木、串珠等)。更多方式方法可以参阅学习《语言训练》(作者:中山特教,新蕾出版社)。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5 |
言语和语言障碍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 言语和语言障碍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及早发现并解除病因可以部分预防。儿童绝大多数言语障碍与功能性的错误学习有关,或者因器质性的疾病影响了口咽喉的结构或神经肌肉的功能所致,及时对因治疗对于预防言语和语言障碍至关重要。小儿自出生后应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并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和发育监测,及早识别语言发育异常的警告信号,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干预。家长需正确应对正常言语发育进程中的发音错误,不要急于纠正,而是帮助其学习,家长要缓慢而清晰的对孩子讲话,不要为了纠正其发音而打断孩子说话,要鼓励引导孩子勇敢的表达。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儿科 | DX_3456 |
营养性贫血是什么? | 营养性贫血是指人体缺乏某些造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 B12、叶酸等),从而引起血红蛋白或 / 和红细胞形态异常或 / 和数量不足。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除以上最常见的营养物质缺乏外,维生素 C、维生素 B2、维生素 B6、铜、锌、及蛋白质等的缺乏都能导致相应的营养素缺乏症。而上述营养素缺乏症和营养性贫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57 |
营养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一样么? | 不一样,营养性贫血包含了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机体需要量增加而导致的贫血,是由一种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的。而营养性贫血是机体生血必需的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的贫血,其范围更广。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58 |
营养性贫血和生理性贫血有什么区别? | 两者发生原因不同。营养性贫血的发生是因为涉及造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足导致的造血功能异常,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而生理性贫血分为婴儿生理性贫血和孕期生理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需求增多而导致的相对贫血,这两者发生原因也有差异。孕期生理性贫血是血液容积和红细胞含量都会逐渐增加,但血液容积的增加程度大于红细胞增加程度,导致血液的相对稀释的现象。婴儿生理性贫血是指出生后 2~3 月内普遍发生的贫血。胎儿在子宫内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缺氧使体内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生成成熟红细胞)合成增加,所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出生后开始用肺呼吸,血氧含量增加,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受到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加之出生后三个月体重快速增长,血容量增大,红细胞被稀释。生理性贫血是在特殊时期中出现的。为减少生理性贫血持续时间,可多补充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维生素 C 丰富的食物。而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和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为主。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59 |
营养性贫血哪些人容易得? | 营养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育龄期妇女、孕妇和乳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表明,2010-2013 年全国居民平均贫血患病率为 9.7%,女性略高为 12.6%,孕妇为 17.2%,乳母为 9.3%,6~17 岁儿童为 6.6%。营养性贫血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缺铁)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叶酸和维生素 B12)。缺铁性贫血多见于儿童、育龄期妇女和孕妇。铁缺乏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2016 年对中国 6 个片区 21 个城市的孕妇缺铁情况调查显示,孕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 13.87%。孕期铁缺乏现象仍比较普遍。一项系统性评价总结了我国 2000~2020 年 0~14 岁儿童的缺铁性贫血的现状,结果显示总患病率为 19.9%,女童患病率高于男童,且西部农村地区表现明显。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 6~18 个月婴幼儿,多为早产儿,也可见于孕妇和乳母。在我国,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多见,因维生素 B12 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少见。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0 |
营养性贫血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 营养性贫血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呈小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 < 80fl)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呈大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 > 100fl)。缺铁性贫血。一般症状是乏力、易倦、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眼花、耳鸣、心率增快。在行为精神方面表现为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在免疫功能方面,多见于小儿免疫功能下降,易受感染。在生长发育方面,会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能力降低,严重者还可引起智力低下。在消化道症状上,还可表现为口腔炎、舌炎、口角皲裂、吞咽困难。在皮肤毛发指甲方面出现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甲缺乏光泽,甚至出现反甲(指甲凹下呈勺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除贫血的一般症状(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者还会有轻度黄疸,偶尔有感染和出血倾向。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复的舌炎发作,舌面光滑,偶尔有食欲缺乏,腹胀腹泻及便秘现象。神经系统方面,维生素 B12 缺乏会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手脚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走路不稳等。老人和小孩常表现为抑郁、嗜睡或神经错乱。部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会在贫血之前发生。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1 |
营养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 铁缺乏。缺铁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膳食中的铁摄入不足,多见于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的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其次是存在干扰铁吸收的因素。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于动物性食物的血红素铁。除此之外,植物中的植酸、草酸、酚类及大豆蛋白还会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因此以素食为主时,容易出现铁缺乏。还有机体铁异常丢失,比如慢性胃肠道失血、月经过多等。叶酸缺乏。叶酸缺乏的原因主要是膳食摄入量不足或需要量增加(备孕妈妈、孕妇及多种疾病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等)。长期腹泻呕吐、小肠切除后等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会使叶酸吸收降低。某些药物(甲氨蝶呤、氨苯喋啶、乙胺嘧啶等)也会影响体内叶酸的生成。维生素 B12 缺乏。由于人体每天的需要量很少,动物性食物中多有一定含量。因此膳食中维生素 B12 摄入不足而导致的贫血较少见,一般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等患者以及纯素食主义者。蛋白质缺乏。蛋白质不仅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还能在消化吸收过程中释放某些氨基酸提高铁吸收率。如果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就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引起贫血。维生素 C 缺乏。维生素 C 能促进铁、叶酸的吸收。维生素 C 缺乏时叶酸不能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状态而被机体利用。微量元素锌、钴等缺乏。体内许多微量元素缺乏都会通过不同途径引起营养性贫血。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2 |
营养性贫血的诊断指标有哪些?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有叶酸、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及贫血表现。血常规显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0fl,提示为大细胞性贫血。另外还要做骨髓穿刺和血清叶酸、红细胞叶酸、维生素 B12 等指标的检查。缺铁性贫血诊断只有明确病因,缺铁性贫血才可能根治,有时缺铁病因比贫血更为严重。血常规显示 MCV<80fl,提示为小细胞性贫血。另外,全血血红蛋白是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检测和判定贫血的指标。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等指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3 |
营养性贫血该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 对于营养性贫血的一般治疗就是要探究发生贫血的原因,再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是缺铁引起的贫血要保证足量铁的摄入,或/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与此同时,还应进行高蛋白饮食以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应达到每千克体重 1.5~2.0 g 的摄入,并且优质蛋白所占比例应占到 40% 以上。另外为保证蛋白质的充分利用,建议患者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 400~500 克。如果是缺叶酸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应该及时补充叶酸,每日口服叶酸 15~20 毫克,若不能口服,可肌肉注射,每天 3~6 毫克。如果是维生素 B12 缺乏,严重的可以肌内注射维生素 B12 直到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4 |
营养性贫血治疗有什么要注意的么? | 巨幼红细胞贫血严重的患者在贫血治疗恢复期的时候还要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比如各种豆类,桂圆、银耳、白菜、松子以及新鲜的黄绿蔬菜水果等。因为在贫血恢复期血液中的大量钾会进入新生成的红细胞内,会突然出现低钾血症,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5 |
营养性贫血的治疗就是要补血吗? | 是的,可以这么理解。对于营养性贫血治疗就是要补充血细胞和血红蛋白不足的问题,那就要补充生产正常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原料,比如铁、叶酸、维生素 B12 和叶酸等。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6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应该多吃什么? |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缺铁就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中的铁比植物中的铁更易吸收。比如动物全血、鱼肉、畜肉的铁的 40% 能被人体吸收,而谷类、坚果类和蔬菜类只有 10%。所以,最好可以通过多吃动物全血、鱼肉、畜肉、动物肝脏等来补铁。缺叶酸的就多吃含叶酸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鸡肉、猪肉、番茄、菠菜、油菜、莴苣、豆类及其发酵制品、鲜果等。缺维生素 B12,就多吃动物肝脏、肾脏、肉类、乳类、大豆及豆制品等含量丰富的食物。对于蛋白质的选择,应尽量选择瘦肉、鸡蛋、乳及乳制品、大豆及豆制品这类优质的蛋白质。还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鲜枣、柠檬、橘子类的水果和西红柿、菠菜等蔬菜。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7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一定要吃药吗? | 不一定。根据临床诊断,找准病因,先看是不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排除其他因素,确认是营养性贫血,再对症给予药物治疗。如果是营养不良,要先判断摄入的哪种营养素不足,根据严重程度医生再开铁剂、叶酸或维生素 B12。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8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吃红糖、红枣、枸杞有帮助吗? | 基本没有。红糖、红枣、枸杞对于因缺铁的而引起的营养性贫血帮助不大,因为这些食物中的铁含量不高且吸收效果不如动物性食物。营养性贫血的患者主要是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平衡膳食,多补充富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 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69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吃动物血有帮助吗? | 有。动物血是优质的含铁丰富的食物,对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很有帮助的。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70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吃铁锅炒的菜有帮助吗? | 帮助不大。铁锅炒菜时,锅壁上的铁与食物中的酸性物质接触后,就会变成铁离子混入食品中,增加食物中铁的含量,因此像炒番茄这类食物时溶出的铁比炒肉时更多。另外,铁的溶出还与炒菜时间、放油含量有关。总的来说铁锅炒菜会有铁的溶出,但溶出铁微量,且属于无机铁,吸收率并不高。因此还是建议食用动物血、鱼肉、畜肉、动物肝脏来补铁。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71 |
营养性贫血自行服用膳食补充剂可以治疗吗? | 不可以。膳食补充剂不是药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代替药品进行疾病的治疗。如果发生营养性贫血,应首先去医院检查诊断,查明病因,由疾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治疗或 / 和膳食干预。膳食补充剂可以是贫血症状较轻患者的选择,但是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72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哪些东西应该少吃? | 进食时应限制咖啡、茶叶的饮用。它们含有的咖啡因、鞣酸和草酸会减少食物中铁的吸收。要限制膳食纤维高的食物摄入,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会影响铁的吸收。2013 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纤维适宜摄入量为 25 g/d。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73 |
营养性贫血的患者,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 平衡膳食是最应该重视的。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需要多种营养素,因此在进食时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充足,在进食时吃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 C 丰富的食物。日常烹调肉类时忌加碱,烹调温度不要过高,碱性和高温会破坏肉类中的维生素 B12。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74 |
预防营养性贫血应怎么做? | 对于孕妇、哺乳期和月经过多的妇女,应补充富含铁、叶酸、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 C 丰富的食物。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 4~6 月后,开始补铁,如蛋黄、动物肝脏、强化铁的米粉等。对于青少年应该及时纠正偏食,防治寄生虫感染。素食主义者、有慢性出血症状、慢性肝肾疾病的患者及以上特定生理期人群需注意贫血监测。使用强化铁的食品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中毒。 | 营养性贫血 | 皮肤科 | DX_3475 |
有必要选择月子中心的月子餐吗? | 没有必要特别选择月子中心和专业月嫂做的月子餐,虽然这类月子餐相对专业营养,但往往存在容易过量、价格过高以及宣传过头的问题。量大容易吃多,市面上绝大多数月嫂或月子中心准备的月子餐,通常都量很大,尤其是肉的量,妈妈们还以为这就是非常均衡的搭配,会尽量按照提供的吃,所以很容易吃多。当然也有营养均衡的月子餐,但相对比较稀缺,大多都是非常高端的一对一私人定制,也就是每个妈妈在配给的食材和量上都不一样,而且会根据每个妈妈的饭量做调整。餐饮水平高,价格昂贵,从餐饮水平上来看,月子中心和月嫂一般比家里做的好,但是同时价格也会比较高。以北京的月子中心为例,套餐价 6~15 万不等,而专业的月嫂通常也要一个月 1.5万以上。宣传过头的「排、调、养、补」,月子中心和月嫂们在宣传月子餐时,常常会打出帮助产妇「排、调、养、补」的概念,他们会宣称第一周月子餐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产妇排恶露,第二周、第三周的月子餐是帮助产妇调养身体,第四周的月子餐会加入一些进补的食材。其实月子餐做到营养全面均衡就能全方位地促进产妇身体恢复,根本不用区分是排恶露餐、调养餐还是进补餐。另外在实际操作中,月子中心通常会为了节省成本、采购和制作便利,调整食谱统一制作。这就可能让月子第 4天的产妇,和月子第 21天的另一位产妇,吃的是同样的餐,根本不是他们宣传的那样。 | 月子饮食 | 儿科 | DX_3476 |
坐月子时怎么吃有助于身体恢复? | 总体的方案饮食。每天比孕前增加约 80~100g 的鱼、禽、蛋、瘦肉(每天总量为 220g),必要时可部分用大豆及其制品替代。每天饮用 400~500mL 牛奶,或者继续服用添加了维生素 D 的钙片(200 mg/天)。每周吃 1~2 次动物肝脏,总量达 85g 猪肝,或总量 40g 鸡肝,增加维生素 A 和铁元素的摄取。至少每周摄入 1 次海鱼、海带、紫菜、贝类等富含碘和 DHA 的海产品。采用加碘盐烹调食物。保证每天摄入蔬菜 500g。一天的食物建议量,谷类 250~300g,薯类 75 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 1/3。蔬菜类 500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 2/3 以上。水果类 200~400g。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每天总量为 220g。牛奶 400~500mL。大豆类 25g,坚果 10g。烹调油 25g,食盐不超过 6g。需要注意的地方,坐月子期间应该吃多样化食物,平衡饮食,没有特殊食物禁忌。每天吃肉、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不要过量。产后最初 1~2 天容易疲劳无力,胃肠功能可能还没有恢复,可以选择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片、挂面、馄饨、粥、蒸或煮的鸡蛋及煮烂的肉菜。产后出汗较多,注意补充足够水分(比一般人每天增加 5001000mL)。采用半身麻醉剖宫产的产妇术后 6 小时可以从流质开始进食,如粥、清淡的汤,但通气前需要避免牛奶、豆浆、含大量蔗糖等胀气的食物。每天三顿正餐以外,可以适当加餐 2~3 次。7. 餐前不要喝太多汤,以免减少食量,要连肉带汤一起吃,不要喝太油腻的汤。 | 月子饮食 | 儿科 | DX_3477 |
月子期可以吃盐吗? | 可以吃,而且吃盐对于月子期的妈妈们是很重要的。吃盐能够弥补出汗后流失的盐分,为了满足宝宝发育的需要,孕期血液容量会增加。生完孩子后,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就会通过汗液排出去。所以尤其是产后第一周,一般是妈妈们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出汗会带走不少盐分,所以月子里要适量补回来。饭菜里放盐可以改善食欲,产后身体虚弱加上伤口疼痛会让妈妈没什么胃口,这时候如果饭菜再不放盐,那就更吃不下了。吃得不好肯定会影响乳汁分泌,而放点盐调调味至少能让饭菜有滋有味,胃口好了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吃盐是补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月子里对碘的需要是怀孕前的 2 倍,除了每周吃 1~2 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如紫菜和海带之外,还需要每天都吃些碘盐才能满足身体对碘的需求。 | 月子饮食 | 儿科 | DX_3478 |
月子餐可以选择点外卖吗? | 可以应急,但不推荐长期吃。时下很流行的外卖月子餐方便快捷,而且价格相对于月嫂和月子中心要低,很多年轻妈妈都很喜欢选择这种方式。但是外卖月子餐也存在问题,那就是:「量太大」和「没现做的营养」。问题一:量太大,外卖月子餐每位产妇的月子餐都按相同标准提供,自然要保证饭量大的产妇也够吃。对绝大多数产妇而言,量都太大了。可是饭菜摆在面前,大部分人又会有意无意地多吃一些,很容易就热量超标,影响身材恢复。问题二: 没有现做的营养,虽然外卖月子餐号称「当天做当天送」,但其实为了提高效率,大多商家都是前一天下午做好,密封冷藏一夜后第二天早上送到产妇家里。产妇把食物放冰箱冷藏,每餐吃之前再加热,不仅流失营养,食材的颜色也会变暗,影响食欲。 | 月子饮食 | 儿科 | DX_3479 |
月子期怎么吃盐才健康? | 月子期需要吃盐,但也不能过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盐摄入量是:每天 6g 以内。过量摄入盐会增加乳汁中的钠含量,增加婴儿的负担,所以月子里和整个哺乳期都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月子期控盐的 3 个妙招如下,妈妈们可以参考。用盐要量化,每人每天的用盐量为 6 g,如果一日三餐都做菜,那平均到每餐的盐量是 2g,做饭的时候,再乘以就餐人数,就可以得到每顿饭的用盐总量。比如这顿饭共有 3 个人吃,那就需要 6g 盐,6g 盐大约是一个啤酒瓶盖的分量,先盛到小碟里,做菜时灵活分配到菜里就行了。还可以用高钾低钠盐,同等量的盐大概能少摄入 30% 的钠,一般超市里都可以买到。Tips:做饭的时候可以等起锅了再放盐,这样盐会分布在食物表面,减少向食物内部渗透,舌头也更容易感受到咸味。另外平时做菜还会用到酱油、黄酱、蚝油、韭菜花、鸡精、味精等调味品,都含有钠,例如酱油含盐量为 15% 左右,黄酱含盐量为 12%~15%,所以做饭的时候,如果使用了这些调味品,也要减少盐的用量。如果要吃外卖,或者家里人做饭太咸,吃之前也可以在温水里先涮一涮。调味品可以多酸、少甜、多提鲜,除了盐,月子餐里还可以多用醋、柠檬汁、纯番茄酱这些酸味的调味品,可以强化咸味,减少用盐量。而甜味会掩盖盐的咸味,所以鱼香肉丝、番茄炒蛋等放糖的菜要适量减糖。有些菜,例如菌菇、洋葱,本来就有特殊的鲜味,做饭的时侯,适当增加这些食材,就可以少放点儿盐。多菜少肉,少吃成包的零食,月子里要多菜少肉,因为动物性食品普遍比植物性食品含钠高。所以月子里也不要大鱼大肉,建议畜禽肉和鱼虾肉加起来控制在每天 200g 以内。成包的零食更应该少吃,像薯片、海苔、蜜饯等,不仅添加了盐,还添加了各种含钠的食品添加剂,要少吃或不吃。咸菜、泡菜、酸菜、咸鸡蛋、火腿、腊肠、腐乳等食品,含盐量都比较高,月子里也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 月子饮食 | 儿科 | DX_3480 |
哺乳期可以吃辣吗? | 可以。母乳妈妈吃辣,不影响奶水质量,有些哺乳期妈妈吃了辣椒、花椒等辛辣的食物后喂奶,发现宝宝长痘痘、脓疱疹或者湿疹,就自责地认为是自己饮食不当导致。事实上,宝宝出现疱疹或湿疹等皮肤问题,跟自身皮肤屏障、外界环境、过敏反应的关系更大,跟妈妈们吃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没有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妈妈们不要用接触过辣椒的手触碰宝宝,把双手清洗干净后再接触宝宝的用品和自己的乳房,这样就不用担心辣椒素对宝宝娇嫩的肌肤造成影响,引起小宝宝的不适感。吃辣椒不会导致回奶或者奶水变少,辛辣食物比如花椒、八角等香料会回奶的民间传说很多,但事实上,没有任何的科学研究证明某些食物可以有效回奶,包括辣椒在内。实际上,真正影响乳汁量的是哺乳频率和乳房排空情况,哺乳越频繁,乳汁分泌量也就越多。小 tips,有些母乳妈妈在吃辣后,发现宝宝当天可能变得不愿意吃奶,担心是因吃辣导致的奶水「味道」改变。首先,宝宝厌奶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和妈妈吃辣有直接关系。其次,如果妈妈们真的担心,短期内避免过辣的食物就可以,宝宝吃奶的情况一般也会随之好转。 | 月子饮食 | 儿科 | DX_3481 |
早产儿是指? |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 37 周的新生儿(胎龄:胚胎发育的周数,可通过妈妈末次月经推算,也可以通过彩超估算)。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就出生了,在护理上和足月儿有所不同。如果早产儿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会通过「追赶生长」变得和足月出生的孩子没有不同。追赶生长一般在 3 岁内完成。胎龄小于 28 周的早产儿称为极早早产儿、超未成熟儿。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这一部分孩子也可以存活,但治疗难度较大,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和出现后遗症的几率都较大。并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出现后遗症,和孩子具体的情况有关。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2 |
早产儿常见吗? | 常见。全球范围内 5~18% 的新生儿为早产儿。我国新生儿中约 7% 为早产儿,并且呈增多趋势。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3 |
早产儿出生后有哪些表现? | 直观的表现是孩子体重小,皮肤红嫩、皮下脂肪少,看起来皱巴巴的,哭声低弱。如果不及时给予医疗支持,孩子之后可能会逐渐出现呻吟、脸色青紫、体温不升、不哭、不吃奶等症状。胎龄小的早产儿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预估胎儿为早产儿时,抢救和治疗应该从出生的第一分钟开始。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4 |
早产儿常发生哪些并发症? | 早产儿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到能够「独立工作」的程度就提前出生了,因此各个器官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导致并发症发生。一般来说,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孩子,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越大。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脑室旁白质软化、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体温、早产儿贫血。可点击链接,或直接搜索相关疾病,进一步了解详情。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5 |
早产儿会有后遗症吗? | 早产儿本身不会有后遗症。但是早产儿容易出现各个系统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如果情况很严重,那么可能会造成后遗症,对之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包括:脑瘫、失明、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落后、营养吸收不良等。可点击链接,或直接搜索相关疾病,进一步了解详情。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6 |
早产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母亲的因素: 母亲存在子宫畸形、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感染、外伤、心功能障碍、毒害物质刺激、吸烟酗酒等因素均可能造成早产的发生。胎儿的因素: 双胞胎、多胞胎、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宫内感染等均可能造成早产。辅助生殖技术比如试管婴儿,也是早产的风险因素之一。医学的因素: 当母亲或胎儿存在疾病因素(比如胎儿窘迫、先兆子宫破裂),为了避免继续妊娠造成胎儿或者母亲死亡等严重情况,医生会采取剖宫产让胎儿提前出生。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7 |
早产儿需要做哪些检查? | 根据孩子出生的胎龄不同、出生体重不同,所做的检查不同。一般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生化、胸部 X 线片、腹部 X 线片、心脏彩超、头颅多普勒、头颅 CT、头颅 MRI、脑电图、眼底镜等检查。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8 |
早产儿做这些检查有什么用? | 体格检查: 包括身长、体重、头围、体温、血压、心率等,初步评估孩子的发育程度、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常规、生化: 取血化验,评估孩子的心、肺、肝、肾和造血功能等。胸部、腹部 X 线片: 了解肺部和腹部的脏器情况。心脏彩超: 了解心脏发育情况,评估有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头颅多普勒、头颅 CT、头颅 MRI: 了解脑部发育情况,判断有无损伤和出血。脑电图: 评估脑功能。眼底镜: 了解视网膜发育情况。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89 |
早产儿做这些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 大部分早产儿都需要住院治疗,医生护士会负责安排联系相关检查。由于早产儿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外出检查时应尽量避免反复打开包被,以免造成孩子体温过低。外出检查时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如果出现脸色青紫,要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有些检查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药物是安全的,现在的镇静药物也可以很快代谢掉,一般在半小时以后就会失去效力。所以家长不要因为过于担心镇静药物的副作用而不配合检查。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0 |
早产儿一般在哪个科住院治疗? | 由于早产儿发育尚不成熟,不能立即适应母体外的环境,所以往往需要入住新生儿科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治疗。如果是胎龄较大、体重较大的早产儿,经过儿科医生评估后,可以母婴同室住院,接受母亲的喂养和照顾。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1 |
早产儿住院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 关于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无需赘述,对早产儿也不例外。因为早产儿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都没有发育成熟,接受母乳喂养对减少早产儿并发症、促进孩子生长发育都有非常明确的好处。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给母乳添加母乳强化剂来帮助早产儿生长发育。如果是无陪护病房,妈妈不能亲自母乳喂养,应注意挤奶、保持母乳分泌,可以用母乳存储袋装好,冷冻保存或送入病房给宝宝吃。如果是可以陪护的病房,妈妈可以亲喂母乳。关于亲友探视: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被感染,所以应该减少亲朋好友的探视,避免亲友直接碰触孩子。尤其应该避免生病的客人和儿童探视、碰触早产儿。陪护的家长自己也应该注意清洁,勤洗手。关于衣物包被: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比一般新生儿还差,因此衣物包被厚薄应合适,既不能太厚影响孩子呼吸,不能太薄造成孩子低体温。关于病情观察:住院期间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皮肤色泽、吃奶情况、大小便次数、体温等情况,如果有异常,应该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2 |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复查吗? | 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出院后 7~14 天就应该进行第一次复查,由专门的医生进行早产儿发育评估和指导。之后复查频率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总的原则是,月份越小,复查的时间间隔越短。早产儿随访结束时间为 3 岁。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3 |
早产儿的妈妈,以后还会发生早产吗? | 曾经分娩过早产儿的妈妈,下一次怀孕不一定是早产儿。但是,如果第一次早产的诱因是妈妈本身的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子宫结构异常等,那么第二次怀孕时妈妈仍可能存在这些危险因素,出现早产的几率会比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妈妈大一些。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4 |
早产儿在喂养上要注意什么? |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选择纯母乳、强化母乳、早产儿配方奶来进行喂养。具体可以咨询医生。冲泡奶粉应该按照说明书比例正确冲泡,不能过浓,也不能过淡。注意不应选择足月儿的配方奶。除此之外,不要给早产儿喂食其他食物,包括中药汤、补药炖的汤等。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5 |
早产儿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随体外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室内温度应该温暖,包裹衣物应该合身,每天测量体温,避免孩子体温过低或过高。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被感染。所以应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不要让客人、亲属直接碰触孩子。养育者应勤洗手,注意房间通风,生病时应避免接触孩子。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早产儿容易出现黄疸。生后 3~5 天应该进行胆红素监测,如果数值升高应积极治疗。早产儿容易出现贫血,1 岁以内需要补充铁剂。补充维生素 D 的剂量也要翻倍,足月儿每日补充 400 IU,早产儿则需要每日补充 800 IU,以预防佝偻病。定期带早产儿回医院复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6 |
早产怎么预防? | 孕期定期产检,如果发现高血压、胎盘早剥、子宫结构异常等情况,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此外,可以通过宫颈环扎等治疗措施减少早产的几率。孕期应避免感染、外伤、接触毒物,应该戒烟、戒酒。如果预计早产难以避免,产前可以使用促进胎儿肺部发育成熟的药物,以减少早产儿的并发症。如果预估胎儿体重小、胎龄小、病情复杂,生后抢救治疗困难较大,应该在孕期直接转运至有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分娩,提高早产儿的存活机会。 | 早产儿 | 儿科 | DX_3497 |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是什么? | 长链 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由于编码长链 3-羟基辅酶 A 脱氢酶的基因突变导致的脂肪氧化缺陷的线粒体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儿科 | DX_3498 |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应该去看哪个科室? | 英文名称:long chain 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LCHADD.别名:长链 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征,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长链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就诊科室:儿科、神经内科、眼科。 |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儿科 | DX_3499 |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病因是什么? | 长链 3-羟酰基辅酶 A 脱氢酶(LCHAD)是线粒体脂肪酸 β 氧化中重要的多酶复合体 MTP 的组成之一。编码 LCHAD 的基因突变导致该酶形成障碍,导致 MTP 缺乏或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线粒体中脂肪氧化缺陷,引起一系列脏器功能异常和代谢异常。 | 长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儿科 | DX_3500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