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stringlengths
0
2.02k
answer
stringlengths
0
5.08k
name
stringlengths
1
21
department
stringclasses
31 values
id
stringlengths
4
10
采甘草汤由哪些药材组成?
采甘草汤由采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叀、清酒组成。
null
null
DX_37911
少阴病阴盛亡阳时,下利和呕吐是如何产生的?
肾阳虚衰导致中焦失于温煦,脾胃升降失常,寒湿下注则下利,浊阴上逆则呕吐。
null
null
DX_37912
桂枝汤的煎服法中,温覆微汗的要求是什么?
温覆微汗要求服药啜粥之后,覆被保温,取遍身微似有汗为佳,切禁大汗淋漓。
null
null
DX_37913
热在血分,灼伤血络可导致哪些症状?
热在血分,灼伤血络可导致衄血,甚则还可见吐血、便血、斑疹等各种出血表现。
null
null
DX_37914
太阴兼表之表里同病,若里证较重者,应如何治疗?
太阴兼表之表里同病,若里证较重者,应以四逆辈先温其里,后解其表,或用桂枝人参汤温里为主,兼以解表。
null
null
DX_37915
两感是指什么?它属于哪一类病证?
两感是指表里两经同时受病,也是合病的一种,不过是表里两经合病。
null
null
DX_37916
乌梅丸用于治疗蛔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蛔厥证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所成,治当清上温下、安蛔止痛,故用乌梅丸。
null
null
DX_37917
桂枝甘草龙骨牡蚛汤是由哪些药物组成的?
桂枝甘草龙骨牡蚛汤由小剂量的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蚛组成。
null
null
DX_37918
六经病提纲证各有侧重,试举例说明?
六经病提纲证各有侧重,例如太阳、少阴以脉症相和而论,太阴、厥阴以症状与误治的结果而论,少阳以自觉症状而论,阳明以病机而论。
null
null
DX_37919
误下后邪热内陷,与水饮互结会形成什么证?
误下后邪热内陷,与水饮互结会形成心下满而硬痛的大结胸证。
null
null
DX_37920
太阴病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太阴病以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盛,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
null
null
DX_37921
在使用小柴胡汤时,应注意什么?
在使用小柴胡汤时,应根据表里轻重,详细分析,参照少阳病或然症之治法,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null
null
DX_37922
什么是经传?请简述其特点。
经传是指在一经之内,病证从经表传递到脏腑,即经证传变为腑证或脏证,《伤寒论》称其为随经。
null
null
DX_37923
大青龙汤的组成是在哪一方剂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大青龙汤由麻黄汤倍用麻黄,减杏仁剂量,加石膏、姜、叀而成。
null
null
DX_37924
生姜泻心汤是如何由半夏泻心汤变化而来的?
生姜泻心汤由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所组成。
null
null
DX_37925
甘草在调胃承气汤中的作用是什么?
甘草以其甘缓留中的特性使硝黄之力作用到胃,能泄尽胃中邪热,又使泻下通便作用缓和。
null
null
DX_37926
桂枝加葛根汤可以应用于哪些现代疾病的治疗?
桂枝加葛根汤可以应用于感冒、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病毒性痉挛性斜颈、菱形肌综合征、颈心综合征、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震荡、血管神经性头痛、雷诺病等现代疾病的治疗,辨证属于营卫失和,气血阻滞,筋脉失养者。
null
null
DX_37927
蛔厥的病症特点中,哪些症状与进食有关?
蛔厥证心烦、呕吐、腹痛等症状的发作或加重与进食有关。
null
null
DX_37928
竹叶石膏汤中麦冬、半夏相伍的作用是什么?
麦冬、半夏相伍滋而不淢,燥而不伤其阴,其配合尤具妙义。
null
null
DX_37929
太阳病欲解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
太阳病欲解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邪轻病不重者,此时得自然界隆盛阳气之助,病邪有可能不药而愈;二是病者或已服用对证方药,病邪未能解除,待到欲解时辰,借助外界阳气,药力正气合力,而易于驱邪病愈;三是病证较轻,用药之后,尚有微邪,则正气假以天时,而阴阳自和,邪去病愈。
null
null
DX_37930
什么是劳复?
大病初愈,正气尚虚,邪犹未尽因过劳而复发,谓之劳复。
null
null
DX_37931
霍乱病是如何产生的?
霍乱病多因饮食不节(洁),寒温失调,以致胃肠功能紊乱,清浊相干,脾胃升降失常所致。
null
null
DX_37932
桃核承气汤在现代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现代临床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周期性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遗症、缺血性脑中风、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糖尿病、高脂血症、前列腺炎等,以少腹急结、神志改变、小便自利、舌质紫黯或有瘀斑为辨证要点。
null
null
DX_37933
葛根汤与桂枝汤在药物组成上有何异同?
葛根汤方由桂枝汤减轻桂、苟用量,加葛根、麻黄而成。
null
null
DX_37934
170条中提到的“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应如何治疗?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为太阳伤寒,当用辛温发表之法治疗。
null
null
DX_37935
如何理解“如疜状”这一术语?
“如疜状”指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似疜非疮。
null
null
DX_37936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水饮内停,在内影响气机升降,在外阻遏太阳经气。
null
null
DX_37937
甘草泻心汤是如何由半夏泻心汤变化而来的?
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采甘草一两而成。
null
null
DX_37938
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主要有:厥阴阳复,可出转少阳;厥阴邪微正复,可有向愈之机;厥阴阳复太过,可发生痛脓、便血或喉痹;若阳亡阴竭者,则预后不良。
null
null
DX_37939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中‘吐已下断’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吐已下断’指的是吐利停止,若兼见四肢转温,脉象缓和,为将愈;若兼见厥逆、脉微欲绝,并非阳复,而是吐利过甚致水谷津液涸竭,无物可吐,无物可利而自断。
null
null
DX_37940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与桂枝加桂汤证在病机上有何不同?
本证与桂枝加桂汤证一为奔豚欲作而未发,一为已发奔豚而上冲;一属水饮欲动,一属水气上冲。
null
null
DX_37941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中除了大陷胸汤的成分外,还添加了哪些药物?
大陷胸丸由大陷胸汤加杏仁、葶芬子、白蜜而成。
null
null
DX_37942
太阳中风证中“中风”的含义是什么?
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
null
null
DX_37943
大承气汤是由哪几味药组成的?
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组成。
null
null
DX_37944
“阴易”和“阳易”的区分依据是什么?
病之男传无病之女者,称为阳易;有病之女传无病之男者,称为阴易。
null
null
DX_37945
麻杏甘石汤的主要应用病症有哪些?
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脓肿、非典型性肺炎;皮肤科疾病如急性草麻疹、玫瑰糠疹、风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以及鼻窦炎等。
null
null
DX_37946
霍乱偏里偏寒应如何治疗?
霍乱偏里偏寒因其里虚寒证为重,吐利同时兼寒多不渴,说明此乃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当伴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缓弱等,故以理中汤(丸)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null
null
DX_37947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要用于治疗胃炎、乙肝、肝硬化、慢性胆囊炎、糖尿病、肺心病、乳腺增生、鼻窦炎、慢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律失常、间质性肺炎、室性早搏、前列腺炎、口腔炎、输尿管结石等,病机属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失职,水饮内停,或是肝胆有热而脾胃有寒者。
null
null
DX_37948
小陷胸汤由哪些药物组成?
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栝楼实三味药组成。
null
null
DX_37949
少阳病兼表证与阳明病兼表证的治法有何区别?
少阳病兼表证,无论是用方药还是用针刺,均是两经病证合而治之;而阳明病兼表证则必须严格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表证未解,不可治疗阳明病。
null
null
DX_37950
脏结证与结胸证在病机上有何不同?
结胸证多为无形热邪与有形痰水相搏,结于胸膈;脏结是脏气大虚,阴寒凝结在脏。
null
null
DX_37951
《伤寒论》记载了哪些不同的剂型,对中医药制剂技术的发展有何贡献?
《伤寒论》记载了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不同的剂型,为中医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null
null
DX_37952
附子汤用于治疗哪些现代临床疾病?
附子汤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疼痛、习惯性流产、妊娠腹痛、妊娠中毒症、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等,辨证属于阳虚寒湿盛者。
null
null
DX_37953
桂枝去芍药汤证中的‘脉促’应如何理解?
脉促此处指脉来急促,非数而中止之谓。
null
null
DX_37954
麻黄汤的病机是什么?
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
null
null
DX_37955
《伤寒论》111条论述了哪种情况及其预后?
太阳中风误以火劫发汗的变证及预后。
null
null
DX_37956
瓜蒂散证的病机是什么?
痰实阻滞胸膈,气机不利,而有上越之势。
null
null
DX_37957
白虎加人参汤是由什么方剂加人参组成的?
白虎加人参汤是由白虎汤加人参而成。
null
null
DX_37958
吴荣英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吴荣英汤由吴荣英、人参、生姜、大叀组成。
null
null
DX_37959
太阴病的病机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失调?
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null
null
DX_37960
理中丸临床主要辨证施治于哪些症状?
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气不升,浊气上逆。
null
null
DX_37961
猪苓汤与五苓散在治疗原则上有何不同?
猪苓汤与五苓散均用猪苓、获苓、泽泻以利水。但五苓散证的治则是化气行水,兼以解表,故配桂枝、白术;猪苓汤证的治则是清热养阴利水,故配阿胶、滑石。
null
null
DX_37962
干姜附子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哪些情况?
干姜附子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各种疾病后期的虚脱者,也可用于心衰水肿、肝硬化腹水、肾炎浮肿、感染性休克而有肾阳虚者。
null
null
DX_37963
半夏泻心汤在现代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
半夏泻心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小儿暑泻、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高血压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妊娠恶阻、梅尼埃病、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等,辨证属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职者。
null
null
DX_37964
麻黄汤在现代临床中有哪些应用?
麻黄汤在现代临床中除应用于呼吸道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如无汗证、类风湿关节炎、缓慢型心律失常、肾病综合征腹水等。
null
null
DX_37965
霍乱偏表偏热应如何治疗?
霍乱偏表偏热因其吐利,清浊不分,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运行失常,既不能上承于口,又不能下输膀胱,但浸渍胃肠,故常兼见口渴、小便不利,宜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null
null
DX_37966
茯苓四逆汤证与干姜附子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蚛汤证在烦躁上的表现有何不同?
茯苓四逆汤证为阴阳两虚,故见昼夜皆烦;干姜附子汤证为阳虚阴盛,故见昼烦夜静;桂甘龙牡汤证为心阳虚而心神不玫,故烦躁兼见心悸不安。
null
null
DX_37967
十丛汤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十丛汤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癌性胸水、重症腹水等,辨证属于水饮停聚胸胁,正气未虚或体质壮实者。
null
null
DX_37968
桂枝加桂汤是由哪个方剂重用桂枝而成的?
桂枝加桂汤由桂枝汤重用桂枝而成。
null
null
DX_37969
当归四逆加吴茱莫生姜汤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莫生姜汤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肢端动脉痉挛症、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心功能不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疝气、痛经、月经不调、冻疮、阳瘘、阴缩等辨证属于血虚而肝胃寒凝者。
null
null
DX_37970
肝在人体中主要负责什么功能?
肝主藏血,寄相火,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有,对脾胃的受纳、消化和气机的升降起重要作用。
null
null
DX_37971
真武汤现临床应用于哪些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结石、肾积水、心肾综合征、慢性心功能衰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尿崩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胃炎、胃下垂、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倾倒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慢性腹泻、便血、消化不良、经闭、白带异常、崩漏、产后泄泻、产后水肿、乳汁不通、羊水过多症、慢性盆腔炎、梅尼埃病、失眠、双手震颤等。
null
null
DX_37972
太阳病经尽自愈的机理是什么?
太阳病病尚轻浅,在内脏腑未受损伤,若病邪不发生传变,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正气来复,抗邪外出,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此即“行其经尽”之意。
null
null
DX_37973
灌肠法常用的药物有哪些,其性味及功效是什么?
灌肠法常用的药物有猪胆汁和土瓜根汁,二者性味苦寒,归肺与大肠经,具有清热润燥,兼以解毒之功,对于津亏有热而大便不通者,用以灌肠,可清热润肠,导下大便。
null
null
DX_37974
360条提到的虚寒下利的向愈转归有哪些表现?
虚寒下利的向愈转归除了微热而渴,脉弱外,还应见下利渐止,四肢转温,精神渐复等阳复邪衰、病退向愈的表现。
null
null
DX_37975
茵陈蒿汤证的主症有哪些?
身黄如橘子色,目黄,小便深黄而不利,身热,无汗或头汗出,齐颈而还,口渴,腹微满,舌红苔黄淢,脉弦数或滑数。
null
null
DX_37976
阴阳易患者为何会出现“其人身体重,少气”等症状?
行房之时,最易伤动精气,因精气受损,故阴阳易患者发病即出现“其人身体重,少气”等精气不足之证。
null
null
DX_37977
桂枝加桂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
桂枝加桂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外感、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神经官能症、梅尼埃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眩晕、腹痛、奔豚症、头晕耳鸣、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等,辨证属于心阳虚者。
null
null
DX_37978
现代临床中,桃花汤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
现代临床中,桃花汤主要应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
null
null
DX_3797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临床应用于哪些疾病?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临床多应用于具有腹胀的一些疾病,如肝硬化或肝癌的腹胀,肝炎后、肠梗阻术后、食物中毒后腹胀,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和慢性肠炎腹胀等属脾虚气滞湿阻者;对充血性心肌病、妇科的顽固性带下属于本证者也可应用。
null
null
DX_37980
六经辨证的首要依据是什么?
六经辨证以辨阴阳属性为最要,而寒、热则是辨识阴阳的首要依据。
null
null
DX_37981
猪苓汤与五苓散在症状表现和病机上有何异同?
猪苓汤与五苓散均可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症。但五苓散证的病机是表邪未解,随经人里,膀胱气化不利,伴有恶寒、头痛等表证,以及消渴,甚则水人即吐,苔多白而少津;猪苓汤证的病机是阳明热证误下后,津伤而邪热未去,水热结于下焦,伴有心烦不寐、发热不恶寒、舌红而苔滑等。
null
null
DX_37982
采甘草汤辨证属于心阴阳气血不足者,可以用于哪些现代疾病的治疗?
采甘草汤辨证属于心阴阳气血不足者,在现代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萎缩性胃炎、小儿秋季迁延性腹泻、复发性口疮、白塞病、小儿汗证、白细胞减少症、季节性低血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年期综合征、妇科出血、妇科崩漏等疾病。
null
null
DX_37983
如何鉴别虚阳浮越的面赤与阳明热盛的面合色赤?
虚阳浮越的面赤红而娇嫩,游移不定,伴有其他里寒之证候;阳明热盛的面合色赤为面部通红而不游移,伴有其他热证。
null
null
DX_37984
什么是“强责少阴汗”?
强责少阴汗是指少阴病中不当发汗而强用发汗的方法。
null
null
DX_37985
少阴病咽中生疮的证治中提到的‘苦酒汤’由哪些药材组成?
苦酒汤由半夏、鸡子清、苦酒组成。
null
null
DX_37986
如何调整三物小白散的泻下作用?
根据巴豆得冷性缓,得热性速的特性,如需加强三物小白散的泻下作用,可进服热䉼;如果下利太过,则可进冷䉼以抑制其泻下作用。
null
null
DX_37987
坏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坏病的治疗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详察脉证,四诊合参,通过以常衡变,明确治疗之顺逆,以及具体病因、病机和诊断,进而确立治法,依法处方用药。
null
null
DX_3798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的病状中,为何会出现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反映了机体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的病机。
null
null
DX_37989
治疗太阴病应抓住哪个有利时机,采用何种方法?
治疗太阴病应抓住亥、子、丑时的有利时机,采用温阳健脾的方法,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促进病体早日康复。
null
null
DX_37990
太阳病类似证的意义是什么?
了解太阳病类似证的意义在于,临床上虽然有些病证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然其病因病机有别,医者当细为审辨,不仅要看其相同之处,更重要的是在不同之处明辨其病机之别,然后因症审机,因机立法,由法而处方。
null
null
DX_37991
“宜减之”在治疗太阴病时有何含义?
“宜减之”在治疗太阴病时含有适当减少用量或减去不用之义,必须使用时,应适当配伍培补脾胃之品,以兼顾脾胃虚弱体质。
null
null
DX_37992
麻黄升麻汤与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在上热下寒方面有何不同?
麻黄升麻汤证与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虽均为上热下寒证,但麻黄升麻汤证以邪陷阳郁为主,上热是肺热,下寒是脾寒;乌梅丸证的上热是肝胃有热,下寒是脾肠有寒;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的上热是胃热,下寒是脾寒,而且后两者都没有阳气内郁的病机。
null
null
DX_37993
麻黄汤除了用于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外,还可以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麻黄汤除了用于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如无汗证、类风湿关节炎、缓慢型心律失常、肾病综合征腹水等。
null
null
DX_37994
桂枝加附子汤的病机是什么?
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null
null
DX_37995
大青龙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有哪些?
大青龙汤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流感发热、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汗腺闭塞症、㭉麻疹、痤疮等疾病,以外有表寒,里有郁热为辨证要点。
null
null
DX_37996
《伤寒论》中“少腹满”指的是哪个部位的胀满?
少腹满指的是小腹或下腹部胀满。
null
null
DX_37997
桂枝加桂汤的临证要点中,其病机是什么?
心阳亏虚,下焦阴寒,乘虚上逆。
null
null
DX_37998
真武汤证若误用发汗会如何发展?
苓桂术甘汤证若误用发汗,再伤其阳,也会发展为真武汤证。
null
null
DX_37999
附子泻心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
附子泻心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结肠炎、胃脘痛、下利、热厥、慢性痢疾、便秘、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中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辨证属于中焦热邪内盛兼阳气不足者。
null
null
DX_38000
半夏泻心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
null
null
DX_38001
调胃承气汤的病机是什么?
腑实初结,燥热内盛,气滞不甚。
null
null
DX_38002
小柴胡汤的病机是什么?
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null
null
DX_38003
少阳经证和少阳腑证分别有哪些症状?
少阳经证由邪人少阳,经气结滞,正邪纷争所致,可见耳聋、目赤、头痛、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证;少阳腑证由胆火内郁,枢机不利,进而影响脾胃所致,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
null
null
DX_38004
在阳气已虚的情况下,尺脉弱涩说明了什么,此时有何治疗禁忌?
在阳气已虚的情况下,尺脉弱涩说明阴血亦虚。此时不但不可发汗,也不可攻下,误用攻下可导致阴阳双竭。
null
null
DX_38005
84条中淋家误用发汗后会产生什么后果?
淋家误用发汗后,不仅助膀胱湿热,耗肾中之阴,且阴伤热炽,迫血妄行,损伤阴络,可发生尿血之证。
null
null
DX_38006
小柴胡汤的运用原则是什么?
临床凡见到柴胡证的一部分主症,只要能反映少阳病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的病机特点,确认为少阳病,即可应用和解之法,投以小柴胡汤,而不必待其主症全部具备再行其方。
null
null
DX_38007
大黄黄连泻心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
大黄黄连泻心汤在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胆囊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性脑病,以及某些五官科疾患如口鼻生疮、针眼、眼痳、鼻齿、齿衄、唇肿、牙痛,辨证属于无形邪热雍聚者。
null
null
DX_38008
51条中提到的‘病在表,可发汗’,但脉象只浮而未见紧象,可否用麻黄汤?
仲景明确指出,可用。此条提示医者,临证不可将浮紧脉作为太阳伤寒证唯一的脉象,而是当脉症合参,伤寒证备,其脉不紧者,也可用之。
null
null
DX_38009
《素问・热论》的传经理论是如何描述的?
《素问・热论》的传经理论是以日数为凭,具体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但这只是大致趋势。
null
null
DX_3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