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
|
他年少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都在他们之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自州郡庶几及四方人士,往来相见,或言议而去,或结厚而别,风声流闻,远近称之。
|
从州郡贤士到四方俊杰,都与他相见来往,有的与他交谈议论就离开,有的与他结交深厚才分别,他声名愿播,远近称颂。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妻以策女。
|
孙权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年二十七,起家为豫章太守。
|
顾邵二十七岁时,离家担任豫章郡太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下车祀先贤徐孺子之墓,优待其后;禁其淫祀非礼之祭者。
|
他到豫章,刚下车就去祭祀前代贤士徐孺子的坟墓,优待他的后人;同时禁止那些不合礼仪过分祭祀的祭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小吏资质佳者,辄令就学,择其先进,擢置右职,举善以教,风化大行。
|
部下吏役中资质良好的,就令他们去读书,选取先进优异你,提拔他们的职位,以此崇尚推广教化,使当地风俗大为改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初,钱唐丁谞出於役伍,阳羡张秉生於庶民,乌程吴粲、云阳殷礼起乎微贱,邵皆拔而友之,为立声誉。
|
当初,钱塘人丁讠胥出身于军旅,阳羡人张秉出身于普通百姓,乌程人吴粲、云阳人殷礼来自低贱家庭,顾邵都提拔他们并与他们亲近,为他们树立声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秉遭大丧,亲为制服结绖。
|
张秉遇到父母大丧,顾邵亲自穿着丧服束上麻带去吊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邵当之豫章,发在近路,值秉疾病,时送者百数,邵辞宾客曰: 张仲节有疾,苦不能来别,恨不见之,暂还与诀,诸君少时相待。
|
顾邵当前往豫章,临行前,适逢张秉生病,当时送行的有上百人,顾邵向宾客道歉说: 张仲节生病,苦于不能来与我告别,我也遗憾不能见到他,暂且让我回去与他辞行,各位稍待片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留心下士,惟善所在,皆此类也。
|
他留心下层贤士,以善相待,就像如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谞至典军中郎,秉云阳太守,礼零陵太守,粲太子少傅。
|
丁讠胥官至典军中郎,张秉官至云阳太守,殷礼官为零陵太守,吴粲官任太子少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世以邵为知人。
|
世人都认为顾邵能鉴别人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在郡五年,卒官,子谭、承云。
|
他在郡任职五年,于官任上去世,他的儿子顾谭、顾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谭字子默,弱冠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辅正都尉。
|
顾谭,字子默,二十岁时和诸葛恪等同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中,代恪为左节度。
|
赤乌年间,他替代诸葛恪担任左节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省簿书,未尝下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下吏以此服之。
|
每次次次阅账簿,还未下筹计算,只是屈指心算,就能将其中错谬之处全部找出,手下官员们因此很佩服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加奉车都尉。
|
他被加任奉车都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薛综为选曹尚书,固让谭曰: 谭心精体密,贯道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诚非愚臣所可越先。
|
薛综做选曹尚书时,坚持让位给顾谭,说: 顾谭心思细腻行事慎密,通晓道义,明析微情,才华过人,德行合于众望,这些实在不是我可以相比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遂代综。
|
后来顾谭还是替代了薛综。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祖父雍卒数月,拜太常,代雍平尚书事。
|
祖父顾雍去世几个月后,顾谭担任太常,接替顾雍兼理尚书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谭上疏曰: 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如此则骨肉之恩生,觊觎之望绝。
|
当时鲁王孙霸深受恩宠,与太子孙和抗衡,顾谭上疏说: 为臣听说有国有家者,必须明确嫡庶的区分,区别尊卑的礼节,使高下有别,等级不能逾越。这样则骨肉之间的恩情才能产生,断绝非分的念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贾谊陈治安之计,论诸侯之势,以为势重,虽亲必有逆节之累,势轻,虽疏必有保全之祚。
|
过去贾谊陈数治国理政的大计,评论诸侯的势力,认为他们势力过大,即使是亲属也一定有逆犯名节的弊端;势力弱小,虽是疏远之人也一定有保全自身的福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故淮南亲弟,不终飨国,失之於势重也;吴芮疏臣,传祚长沙,得之於势轻也。
|
所以淮南王是汉文帝的亲弟,不能永享封国,就因为权势过重;吴芮是外臣,却将长沙王位流传后代,就得在权势微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昔汉文帝使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仪,陈人彘之戒,帝既悦怿,夫人亦悟。
|
过去汉文帝让慎夫人和皇后同席,袁盎撤去慎夫人座位,文帝脸带怒色,等到袁盎辨析上下尊卑的礼仪,陈述戚夫人成为 人彘 的教训,文帝怒气消减,慎夫人也醒悟过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臣所陈,非有所偏,诚欲以安太子而便鲁王也。
|
现在为臣陈述这些,并不是有所偏私,实在是想让太子安定而使鲁王受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由是霸与谭有隙。
|
因此孙霸与顾谭生了嫌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长公主婿卫将军全琮子寄为霸宾客,寄素倾邪,谭所不纳。
|
当时长公主的丈夫卫将军全琮之子全寄是孙霸的宾客,全寄向来行为偏斜,顾谭不能容纳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先是,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於芍陂,军不利,魏兵乘胜陷没五营将秦晃军,休、承奋击之。遂驻魏师。
|
之前,顾谭的弟弟顾承与张休一同北征寿春,全琮当时是大都督,和魏国将领王凌在芍陂交战,战事失利,魏兵乘胜攻陷了五营将秦晃的部队,张休、顾承奋力抵御,终于阻挡了魏军的攻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琮群子绪、端亦并为将,因敌既住,乃进击之,凌军用退。
|
当时全琮的儿子们全绪、全端都是军中将领,他们乘敌军被阻挡之机就出兵进攻,王凌军队就退却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休、承并为杂号将军,绪、端偏裨而已。
|
当时论功行赏,认为阻挡敌军攻势的功劳大,使敌军撤退的功劳小,所以张休、顾承都升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只升为偏将而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寄父子益恨,共构会谭。
|
全寄父子更为怨恨,一起构陷顾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谭坐徙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二十篇。
|
顾谭因此获罪被流放到交州,他幽居发愤,著写了《新言》二十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知难篇盖以自悼伤也。
|
其中《知难篇》大概是感伤自身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见流二年,年四十二,卒於交阯。
|
他被流放两年,四十二岁时在交阯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承字子直,嘉禾中与舅陆瑁俱以礼徵。
|
顾承,字子直。嘉禾年间与舅舅陆瑁都被已礼征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赐丞相雍书曰: 贵孙子直,令问休休,至与相见,过於所闻,为君嘉之。
|
孙权赐予顾雍丞相信中说: 您的孙儿顾子直,有美好正直的名声,等到和他相见,才知道还有超过传闻,我为您嘉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拜骑都尉,领羽林兵。
|
就任命他为骑都尉,统领羽林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为吴郡西部都尉,与诸葛恪等共平山越,别得精兵八千人,还屯军章坑,拜昭义中郎将,入为侍中。
|
后来顾承担任吴郡西部都尉,与诸葛恪等一起平定山越,各率精兵八千人,回军据守享坑,被任为昭义中郎将,又入朝担任侍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芍陂之役,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
|
芍陂之战,他升任奋威将军,出京兼任京下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数年,与兄谭、张休等俱徙交州,年三十七卒。
|
过了几年,和哥哥顾谭、张休等一同被流放交州,三十七岁时去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
|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郡阳都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汉末避乱江东。
|
汉朝末年他到江东避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於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
适逢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认为诸葛瑾有奇才,将他举荐给孙权,和鲁肃等一同被作宾客礼待,诸葛瑾后来是孙权的长史,转任中司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
建安二十年,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交好,和他的弟弟诸葛亮都因公事才见面,此外没有任何私人的会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讬事造端,以物类相求,於是权意往往而释。
|
诸葛瑾同孙权谈论进谏,不曾急切慌张,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有两人意见不合,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转谈其他话题,慢慢再由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相似事情的看法以求和孙权相合,所以孙权的想法也往往能表达清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权曾有以望之,而素加敬,难自诘让,忿忿不解。
|
吴郡太守朱治,是推举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怨愤他,但素来敬重他,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所以心中愤懑无法疏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瑾揣知其故,而不敢显陈,乃乞以意私自问,遂於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
|
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缘故,又不敢直接表达。就请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万物的道理,趁机用自己的想法推测分析孙权的思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毕,以呈权,权喜,笑曰: 孤意解矣。
|
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孙权大喜,笑着说: 我的郁闷解开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颜氏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
|
颜渊的德行,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
|
孙权又责备过校尉殷模,所定罪名难以预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覆,惟瑾默然,权曰: 子瑜何独不言?
|
朝臣们多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大臣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然不语。孙权说: 怎么只有子瑜不说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瑾避席曰: 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
|
诸葛瑾离开座席说: 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百姓流离,生灵涂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
|
离弃祖坟,带着家中老小,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低贱之人中,蒙主公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促勉励,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以至于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将自己陷入罪恶之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
|
为臣认罪尚来不及,实在不敢多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闻之怆然,乃曰: 特为君赦之。
|
孙权听后心中怆然,就说: 我特为您而宽赦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
|
后来诸葛瑾跟随孙权征讨关羽,被封为宣城侯,以绥南将军的身份接替吕蒙兼任南郡太守,驻守公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 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
|
刘备东征吴国,吴王孙权请求议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 突然得知您的大军从白帝城出军,有人担心您的议事大臣会认为吴王侵夺此州,杀害关羽,怨恨深厚,事关重大祸大,不应同意和解,这种思想认识只是从小处用心,没有留意大的方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
|
我尝试为陛下分析其中轻重利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於群后也。
|
陛下如能抑制威势,消减愤怒,姑且审查一下我的意见,计谋就能随即确定,不需向朝臣们咨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
|
陛下和关羽的亲义能比上同汉朝先皇之亲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荆州大小孰与海内?
|
荆州的大小和天下相比,哪个大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
对曹操和孙权都应仇恨,谁先谁后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若审此数,易於反掌。
|
如果思量权衡这些,作出决定就易于反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 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
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另派亲信和刘备来往,孙权说: 孤人与子瑜有生死不改的誓言,子瑜不会辜负我,就像我不会辜负他一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黄武元年,迁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
黄武元年,诸葛瑾升任左将军,督守公安,持节,封为宛陵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
|
虞翻因为狂放耿直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为他说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翻与所亲书曰: 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
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 诸葛瑾敦厚仁义,效法上天使生灵活命,最近承蒙他直言劝谏,我才得以保全名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恶积罪深,见忌殷重,虽有祁老之救,德无羊舌,解释难冀也。
|
但我积怨很多犯罪过深,陛下怨恨得很严重,虽有祁奚之类的人相救,但我德行不能比拟羊舌氏,是没有什么希望被释放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
|
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长于思虑,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弘大雅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
孙权很看重他,凡有大事都要咨询他的意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别咨瑾曰: 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
|
他又另外征询诸葛瑾说: 近来收到陆伯言的上表,认为曹丕已死,遭受祸乱的北方百姓,应当一见到我们的旌旗就会瓦解,但他们反而很平静。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孤以为不然。
|
得知朝廷全都任用忠良之臣,宽恕刑罚,施以恩惠,减轻赋税徭役,以使百姓愉悦,其中的祸患比曹操时期更为深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
|
孤人认为不是这样。曹操的行为,恐怕只有杀戮征战是小过失,谈到他离间他人骨肉,只是残酷而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至於御将,自古少有。
|
至于任用能人,是自古少有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丕之於操,万不及也。
|
曹丕与曹操比,是远远不及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叡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
|
现在曹睿比不上曹丕,正像曹丕比不上曹操一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宁是兴隆之渐邪!
|
他之所以努力施行小恩小惠,一定是因为他父亲刚去世,自己考虑到能力衰弱,担心困苦的百姓有朝一朝使他势力崩溃,所以勉强委屈自己来求得民心,想要借此来安稳自己的地位,哪里是走向兴盛的趋势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
|
听说他任用陈长文、曹子丹这类人,这些人有的是文弱书生,有的是皇亲国戚,哪能驾驭威猛的将领以制服天下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馀,非不敦睦,至於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
威势权柄不集中,那朝政就会错乱背离,就像过去张耳、陈余,他们并非不想和睦,只是涉及到权势,就自相残害,是事理发展导致这种情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又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
|
况且陈长文这类人,以前之所以能坚守善道,是因为曹操控制了他们的头,畏惧曹操的威势,所以尽心竭力,不敢做恶事罢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逮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
|
等到曹丕继承父位,年岁已经很大,他延续曹操的步伐,用恩惠网罗他们,所以他们心中感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叡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
|
现在曹睿年幼势弱,只能任人摆布,这类人必然趁机而巧做姿态,结党营私,扶助自己依附的势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
|
这样的状况,奸邪小人必然并起,互相陷害仇视,转而彼此嫌恶对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一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
|
长此以往,在下的大臣争权谋利,在上的君主年幼不能控御,他们的失败还要等很久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齧者也!
|
所以知道他们必定失败的缘故,是因为从古至今,哪有四五人把持国家刑罚权柄,而不离心离德转相互相撕咬的争斗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
|
强者会欺凌弱者,弱者会寻求援助,这确是国家乱亡的道理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子瑜,卿但侧耳听之,伯言常长於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
子瑜,你只需用心听着,伯言平日能善于从长远之处分析问题,恐怕在这件事上的认识有些短浅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
孙权登基称帝后,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兼任豫州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语在权传。
|
等到吕壹被诛杀,孙权又有诏书责备诸葛瑾等,这些事记载在《孙权传》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
|
诸葛瑾随即根据事情作了答复,言辞恭顺而事理明确。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瑾子恪,名盛当世,权深器异之;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戚。
|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名盛一时,孙权对他很是器重,但是诸葛瑾常常嫌弃他,认为他不是个保全家业的儿子,经常因此忧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
|
赤乌四年,诸葛瑾在六十八岁去世,遗命要求用不上漆色的棺材,穿上平日的衣服装殓他,丧事从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已自封侯,故弟融袭爵,摄兵业驻公安,部曲吏士亲附之。
|
诸葛恪已经被封了侯,所以他的弟弟诸葛融承袭父亲的爵位,并代理军职领兵驻守公安,部众将领士兵都亲近依附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疆外无事,秋冬则射猎讲武,春夏则延宾高会,休吏假卒,或不远千里而造焉。
|
边境上如果没有战事,诸葛融就在秋、冬之日狩猎,讲习武事,春夏时节邀请朋友聚会,并招待休假的官兵,有人不远千里赶来参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每会辄历问宾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敌选对,或有博弈,或有摴蒱,投壶弓弹,部别类分,於是甘果继进,清酒徐行,融周流观览,终日不倦。
|
每次设宴聚会诸葛融总是遍问宾客,让他们各自言明自己的技能,就合并榻床连接座席,衡量能力,择选对手,有的人喜欢下棋,有的人喜欢摴蒱,投壶弓弹,分门别类。这时鲜甜水果相继送来,清甜美酒缓缓斟酒,诸葛融本人在其中来往浏览,终日不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融父兄质素,虽在军旅,身无采饰;而融锦罽文绣,独为奢绮。
|
诸葛融的父亲和哥哥都穿着朴素,即使在军旅之中,服饰上也没有华丽配饰,而诸葛融则服饰锦绣,偏爱追求奢丽绮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孙权薨,徙奋威将军。
|
孙权去世后,他升任为奋威将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恪征淮南,假融节,令引军入沔,以击西兵。
|
后来诸葛恪征讨淮南时,授予诸葛融符节,令他率军进入沔水一带,攻打西部敌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恪既诛,遣无难督施宽就将军施绩、孙壹、全熙等取融。
|
诸葛恪被诛杀,孙峻派无难督施宽召集将军施绩、孙壹、全熙等前去攻取诸葛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融卒闻兵士至,惶惧犹豫,不能决计,兵到围城,饮药而死,三子皆伏诛。
|
诸葛融突然得知大军前来,惶恐犹豫,不能定计。大军来到包围城池,他饮药酒自杀,三个儿子都被诛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