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sequence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100 个最佳 Ubuntu 应用(上) | Swapnil Tirthakar | https://linuxhint.com/100_best_ubuntu_apps/ | 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1/175121j727q0mv0bq07qk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1/175121j727q0mv0bq07qkb.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rmfrog | wxy | false | [
"Ubuntu",
"应用"
] | 分享 | {
"viewnum": 22032,
"commentnum": 25,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212.197.187",
"message": "谢谢将好的文章翻译给我们,辛苦了。",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7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02T09:04:22"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35"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0"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0"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0"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1"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1"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1"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1"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1"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1"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2"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2"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2"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2"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3"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3"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4"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4"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4"
},
{
"postip": "43.224.46.100",
"message": "很多以前用过,确实不错",
"username": "编程浪子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04T11:25:44"
},
{
"postip": "111.197.23.80",
"message": "辛苦了,真的是好文章,我正在一个一个应用试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9-22T15:47:02"
},
{
"postip": "111.197.23.80",
"message": "辛苦了,真的是好文章,我正在一个一个应用试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9-22T15:47:03"
},
{
"postip": "111.197.23.80",
"message": "辛苦了,真的是好文章,我正在一个一个应用试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9-22T15:47:04"
},
{
"postip": "111.197.23.80",
"message": "好文章,正在一个一个应用安装试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9-22T15:47:43"
}
] | [
{
"raid": 11048,
"displayorder": 0
}
] | 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 2019-07-01T17:44:00 | 2019-07-01T17:44:00 | 11,044 | /article-11044-1.html |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发布了一个 [2018 年最好的 20 个 Ubuntu 应用](https://linuxhint.com/applications-2018-ubuntu/)列表,可能对很多用户来说都很有用。现在我们几乎到 2018 年下半年了(LCTT 译注:好吧,我们翻译的有些晚了,顺便打个广告,[LCTT 欢迎你,有志于通过翻译为开源做些贡献的同学!](https://linux.cn/lctt/)),所以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很多用户最近从 Microsoft Windows 转换到了 Ubuntu,可能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寻找它们之前使用了数年的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的最好替代应用。Ubuntu 拥有上千个免费使用和开源应用软件,比 Windows 和其它 OS 上的付费软件运行的更好。
下列列表归纳了各种分类下很多应用软件的功能特点,因此,你可以找到匹配你的需求的最好的应用。
### 1、Google Chrome 浏览器
几乎所有 Linux 发行版都默认安装了 Mozilla Firefox 网络浏览器,它是 Google Chrome 的强力竞争对手。但是 Chrome 相对 Firefox 而言有它自己的优点,比如它可以让你直接访问你的 Google 账户,你可以通过它来同步你在其它操作系统和手机上的 Chrome 浏览器的书签、浏览历史、扩展等等。

Google Chrome 为 Linux 集成了最新的 Flash 播放器,其它 Linux 上的浏览器像 Mozilla Firefox 和 Opera 网络浏览器则不是这样。如果你在 Windows 上经常使用 Chrome,那么在 Linux 上也用它是最好的选择。
### 2、Steam
现在在 Linux 上玩游戏已经不是问题了,这在很多年前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 2013 年,Valve 发布了 Linux 上的 Steam 游戏客户端,此后一切都变了。早期用户犹豫着从 Windows 转到 Linux,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在 Ubuntu 上玩它们最喜欢的游戏,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

一些用户可能发现在 Linux 上安装 Steam 有点棘手,但如果能在 Linux 上玩上千的 Steam 游戏这么做就是值得的。一些流行的高端游戏,如《反恐精英:全球攻势》、《Hitman》、《Dota 2》在 Linux 上都能获取,你只需要确保你满足玩这些游戏的最小硬件需求。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multivers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team
```
### 3、WordPress 桌面客户端
是的,没错,WordPress 有它专属的 Ubuntu 平台的客户端,你可以用来管理你的 WordPress 站点。你可以在桌面客户端上撰写和设计你的站点而不用转到浏览器。

如果你拥有使用 WordPress 建立的站点,那么这个桌面客户端就是你必备的应用,它能够让你在单个窗口内追踪所有的 WordPress 通知。你也可以查看你的站点上的博客数据。桌面客户端可以在 Ubuntu 软件中心中获取,你可以在那里下载和安装。
### 4、VLC 媒体播放器
VLC 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跨平台的开源媒体播放器,同样在 Ubuntu 中可以获取。使得 VLC 成为一个最好的媒体播放器的原因是它能够毫无问题地播放世界上任何音频视频格式。

VLC 有一个平滑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除此之外,它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在线视频流、音频和视频自定义等。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videolan/master-daily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vlc qtwayland5
```
### 5、Atom 文本编辑器
由 GitHub 开发的 Atom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文本编辑器,它同样能够被用做集成开发环境(IDE)来进行主流编程语言的编码和编辑。Atom 开发者声称它是完全可魔改的 21 世纪文本编辑器。

Atom 文本编辑器拥有最佳的用户界面,它是一个富文本编辑器,提供了自动补全、语法高亮,支持扩展与插件。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atom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tom
```
### 6、GIMP 图像编辑器
GIMP(GNU 图形操作程序)是 Ubuntu 上的自由开源的图像编辑器。无疑它是 Windows 上 Adobe Photoshop 的最好替代品。如果你过去经常用 Adobe Photoshop,会觉得很难习惯 GIMP,但是你可以自定义 GIMP 使它看起来与 Photoshop 非常相似。

GIMP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图片编辑器,你可以随时通过安装扩展和插件来使用附加的功能。
```
$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
```
### 7、Google Play 音乐桌面播放器
Google Play 音乐桌面播放器是一个开源的音乐播放器,它是 Google Play 音乐的一个复制品,或者说比它更好。Google 一直少个桌面的音乐客户端,但第三方的应用完美的填充了空白。

就像你在上面的截屏里看到的,它的界面在外观和感觉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你只需要登录 Google 账户,之后就会导入你的所有音乐和收藏到桌面客户端里。你可以从它的官方[站点](https://www.googleplaymusicdesktopplayer.com/)下载安装文件并使用软件中心安装它。
### 8、Franz
Franz 是一个即时消息客户端,它将聊天和信息服务结合到了一个应用中。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即时消息平台,在单个应用中支持了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Telegram、微信、Google Hangouts、 Skype。

Franz 是一个完备的消息平台,你可以用于商业中管理大量的客户服务。要安装 Franz,你需要从它的[网站](https://meetfranz.com/#download)下载安装包,在软件中心中打开。
### 9、新立得包管理器
新立得包管理器是 Ubuntu 上必有工具之一,因为它为我们通常在终端里安装软件的 `apt-get` 命令提供了用户图形界面。它是各种 Linux 发行版中的默认应用商店的强力对手。

新立得拥有非常简单的用户图形界面,相比其它的应用商店非常快并易于使用。在左手边你可以浏览不同分类的各种应用,也可以轻松安装和卸载。
```
$ sudo apt-get install synaptic
```
### 10、Skype
Skype 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跨平台视频电话应用,如今在 Linux 系统可以以 Snap 应用方式获取。Skype 是一个即时通信应用,它提供了视频和音频通话、桌面共享等功能。

Skype 有一个优秀的用户图形界面,与 Windows 上的桌面客户端非常相似,易于使用。它对于从 Windows 上转换来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
```
$ sudo snap install skype
```
### 11、VirtualBox
VirtualBox 是由 Oracle 公司开发的跨平台的虚拟化软件应用(LCTT 译注:实际上是由被 Oracle 公司收购的 Sun 公司开发的,包括 Java、Solaris 也是)。如果你喜欢尝试新的操作系统,那么 VirtualBox 是你必备的 Ubuntu 应用。你可以在 Windows 内尝试 Linux、Mac,也可以在 Linux 系统内尝试 Windows 和 Mac。

VirtualBox 实际做的是让你在宿机操作系统里可视化地运行访客操作系统。它可以创建虚拟硬盘并在上面安装访客操作系统。你可以在 Ubuntu 软件中心直接下载和安装它。
### 12、Unity Tweak 工具
Unity Tweak 工具(Gnome Tweak 工具)对于每个 Linux 用户都是必须拥有的,因为它给了用户根据需要自定义桌面的能力。你可以尝试新的 GTK 主题、设置桌面热角、自定义图标集、调整 unity 启动器等等。

Unity Tweak 工具对于用户来说可能非常有用,因为它包含了从基础到高级配置的所有内容。
```
$ sudo apt-get install unity-tweak-tool
```
### 13、Ubuntu Cleaner
Ubuntu Cleaner 是一个系统管理工具,其被特别设计用来移除不再使用的包、不需要的应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Ubuntu Cleaner 有易于使用的简单用户界面。

Ubuntu Cleaner 是 BleachBit 最好的替代品之一,BleachBit 是 Linux 发行版上的相当好的清理工具。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erardpuig/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cleaner
```
### 14、Visual Studio Code
Visual Studio Code 是一个代码编辑器,你会发现它与你可能曾用过的 Atom 文本编辑器和 Sublime Text 非常相似。Visual Studio Code 被证明是非常好的教育工具,因为它可以对编程中的从 HTML 标签到语法的所有东西做出解释。

Visual Studio 自身集成了 Git,它有优秀的用户界面,你会发现它与 Atom Text Editor 和 Sublime Text 非常相似。你可以从 Ubuntu 软件中心下载和安装它。
### 15、Corebird
如果你在找你可以使用 Twitter 的桌面客户端,那 Corebird Twitter 客户端就是你在找的。它被视为 Linux 发行版下可获得的最好的 Twitter 客户端,它提供了与你手机上的 Twitter 应用非常相似的功能。

当有人喜欢或者转发你的 tweet 或者给你发消息时,Corebird Twitter 客户端同样会给你通知。你同样可以在这个客户端上添加多个 Twitter 账户。
```
$ sudo snap install corebird
```
### 16、Pixbuf
Pixbuf 是来自 Pixbuf 图片社区中心的一个桌面客户端,可以让你上传、分享和出售你的相片。它支持图片共享,如像 Facebook、Pinterest、Instagram、Twitter 等社交媒体,以及像 Flickr、500px 和 Youpic 等相片服务。

Pixbuf 提供了分析等功能,可以让你统计点击量、转发量、照片的回复数、定时发帖、iOS 专有的扩展信息。它同样有移动应用,因此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连接到你的 Pixbuf 账户。Pixbuf 可以在 Ubuntu 软件中心以 Snap 包的形式获得。
### 17、Clementine 音乐播放器
Clementine 是一个跨平台的音乐播放器,并且是 Ubuntu 上默认音乐播放器 Rhythmbox 的良好竞争者。它是一个快速而易用的音乐播放器,其用户界面友好。它支持所有主流音频文件格式的回放。

除了可以播放本地库中的音乐,你也可以在线听 Spotify、SKY.fm、Soundcloud 等的广播。它也支持其它的功能像智能和动态播放列表,可以从像 Dropbox、Google Drive 这样的云存储中同步音乐。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e-davidsansome/clementin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lementine
```
### 18、Blender
Blender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 3D 创建应用软件,你可以用来创建 3D 打印模型、动画电影、视频游戏等。它自身集成了游戏引擎,你可以用来开发和测试视频游戏。

Blender 拥有赏心悦目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它包括了内置的渲染引擎、数字雕刻、仿真工具、动画工具,还有很多。考虑到它免费和它的特点,你甚至会认为它可能是 Ubuntu 上最好的应用之一。
### 19、Audacity
Audacity 是一个开源的音频编辑应用,你可以用来记录、编辑音频文件。你可以从各种输入中录入音频,包括麦克风、电子吉它等等。它提供了根据你的需要编辑和裁剪音频的能力。

最近 Audacity 发布了 Ubuntu 上的新版本,新特点包括主题改进、放缩命令等。除了这些,它还提供了降噪等音频效果的功能。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ubuntuhandbook1/audacity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udacity
```
### 20、Vim
Vim 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你可以以一个独立应用或 CLI 程序使用它,用于各种像 Python 等主流编程语言的编程。

大多数程序员喜欢在 Vim 中编写代码,因为它快速并且是一个可高度定制的集成开发环境。最初你可能觉得有点难用,但你会很快习惯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
### 21、Inkscape
Inkscape 是一个开源和跨平台的矢量图形编辑器,你会觉得它和 Corel Draw 和 Adobe Illustrator 很相似。用它可以创建和编辑矢量图形例如柱形图、徽标、图表、插图等。

Inkscape 使用可缩放矢量图形(SVG),这是一个基于 XML 的 W3C 标准格式。它支持各种格式,包括 JPEG、PNG、GIF、PDF、AI(Adobe Illustrator 格式)、VSD 等等。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inkscape.dev/stabl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inkscape
```
### 22、Shotcut
Shotcut 是一个 Meltytech, LLC 在 MLT 多媒体框架下开发的自由开源的跨平台视频编辑应用。你会发现它是 Linux 发行版上最强大的视频编辑器之一,它支持所有主要的音频、视频、图片格式。

它提供了非线性编辑多轨编辑各种文件格式的视频的能力。它支持 4K 视频分辨率和各种音频、视频过滤、语气生成、音频混合和很多其它的。
```
snap install shotcut -- classic
```
### 23、SimpleScreenRecorder
SimpleScreenRecorder 是 Ubuntu 上的一个免费而轻量级的屏幕录制工具。如果你是 YouTube 创作者或应用开发者,屏幕录制功能非常有用。

它可以捕获桌面屏幕的视频/音频记录或直接录制视频游戏。在录制屏幕前,你可以设置视频分辨率、帧率等。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你会发现非常易用。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aarten-baert/simplescreenrecorder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implescreenrecorder
```
### 24、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基于云的即时通信和网络电话平台,近年来非常流行。它是开源和跨平台的,用户可以用来发送消息,共享视频、图片、音频和其它文件。

Telegram 中容易注意到的特点是加密聊天、语音信息、机器人、远程视频通话、在线位置和社交登录。在 Telegram 中隐私和安全拥有最高优先级,因此,所有你发送和接收的是端对端加密的。
```
$ sudo snap install telegram-desktop
```
### 25、ClamTk
正如我们知道的,危害 Windows PC 的病毒不能危害 Ubuntu,但是可能被来自包含破坏性文件的 Windows PC 中的邮件所感染。因此,在 Linux 上有一些抗病毒应用是安全的。

ClamTk 是一个轻量级的病毒扫描器,可以扫描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并清理发现的有害文件。ClamTk 可以 Snap 包的形式获得,可以从 Ubuntu 软件中心下载。
### 26、MailSpring
MailSpring 早期名为 Nylas Mail 或 Nylas N1,是开源的邮件客户端。它在电脑本地保存所有的邮件,因此你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访问它。它提供了高级搜索的功能,可以使用“与”和“或”操作,因此你可以基于不同的参数搜索邮件。

MailSpring 有着和其它易于上手的邮件客户端同样优秀的用户界面。MailSpring 同样提供了私密性、安全性、日程、通讯录管理、日历等功能特点。
### 27、PyCharm
继 Vim 之后,PyCharm 是我最喜欢的的 Python IDE 之一,因为它有优雅的用户界面,有很多扩展和插件支持。基本上,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自由开源的社区版,另一个是付费的专业版。

PyCharm 是可高度自定义的 IDE 并且有很多功能,如错误高亮、代码分析、集成单元测试和 Python 调试器等。PyCharm 对于大多数 Python 程序员和开发者来说是首选 IDE。
### 28、咖啡因
想象一下你在 Youtube 上看视频或阅读一篇新文章,突然你的 Ubuntu 锁屏了,我知道它很烦人。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咖啡因是一个阻止 Ubuntu 锁屏或屏幕保护程序的工具。

咖啡因指示器是一个轻量级的工具,它添加图标到通知栏,你可以在那里轻松的激活或禁止它。不需要额外的设置。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eugenesan/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affeine -y
```
### 29、Etcher USB 镜像写入器
Etcher 是一个由 resin.io 开发的 USB 镜像写入器。它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可以帮助你将 ZIP、ISO、IMG 格式的镜像文件写入到 USB 存储中。如果你经常尝试新的操作系统,那么 Ethcher 是你必有的简单可靠的工具。

Etcher 有干净的用户界面,可以指导你在三步内烧录镜像到 USB 驱动或 SD 卡的过程。步骤包括选择镜像文件、选择 USB 驱动 和最终的烧录(写文件到 USB 驱动)。你可以从它的[官网](https://etcher.io/)下载和安装 Etcher。
### 30、Neofetch
Neofetch 是一个酷炫的系统信息工具,通过在终端中运行 `neofetch` 命令,它会给你关于你的系统的所有信息。它酷是因为它可以给你关于桌面环境、内核版本、bash 版本和你正在运行的 GTK 主题的信息。

与其它系统信息工具比较,Nefetch 是高度自定义的工具。你可以使用命令行进行各种自定义。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awidd0811/neofetch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date install neofetch
```
### 31、Liferea
Liferea(Linux 订阅阅读器)是一个自由开源的新闻聚合工具,用于在线新闻订阅。使用新的聚合非常快捷和简单,支持各种格式例如 RSS/RDF,Atom 等。

Liferea 自带与 TinyTinyRSS 的同步支持,它给了你离线阅读的能力。你会发现,就可靠性和灵活性而言,它是 Linux 上最好的订阅工具之一。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ubuntuhandbook1/app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liferea
```
### 32、Shutter
在 Ubuntu 中很容易截屏,但当需要编辑截屏时 Shutter 是你必不可少的应用。它帮助你捕获、编辑和轻松的共享截屏。使用 Shutter 的选择工具,你可以选择屏幕的特定区域来截屏。

Shutter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截图工具,提供了添加截图效果、画线等功能。它同样给你上传截屏到各种图像托管站点的选项。你可以直接在 Ubuntu 软件中心中下载和安装。
### 33、Weather
Weather 是一个小的应用,可以给你关于你的城市或世界上其它位置的实时天气信息。它简单而且轻量级,可以给你最多 7 天的详细天气预报和今明两天的每个小时的细节信息。

它集成在 GNOME shell 中,给你关于最近搜索位置的当前天气状态。它有极简的用户界面,在最小硬件需求下运行很顺畅。
(待续……)
所以这些就是 2018 年我为大家选择的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了。所有列出的应用都在 Ubuntu 18.04 上测试了,肯定在老版本上也能运行。
---
via: <https://linuxhint.com/100_best_ubuntu_apps/>
作者:[Swapnil Tirthakar](https://linuxhint.com/author/swapnil/)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rmfrog](https://github.com/warmfr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Emacs 的(更多)胜利 | Norman Walsh | https://so.nwalsh.com/2019/03/01/emacs | 我天天用 Emacs,但我却从意识到。但是每当我用 Emacs 时,它都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2/002550x2ol48004hx6e0o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2/002550x2ol48004hx6e0o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oneforalone | wxy | false | [
"Emacs"
] | 观点 | {
"viewnum": 332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我天天用 Emacs,但我却从意识到。但是每当我用 Emacs 时,它都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 2019-07-02T00:26:00 | 2019-07-02T00:26:00 | 11,046 | /article-11046-1.html | 
我天天用 Emacs,但我却从意识到。但是每当我用 Emacs 时,它都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
> 如果你是个职业作家……Emacs 与其它的编辑器的相比就如皓日与群星一样。不仅更大、更亮,它轻而易举就让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消失了。
>
>
>
我用 [Emacs](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acs) 已有二十多年了。我用它来写几乎所有的东西(我用 [IntelliJ](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lliJ_IDEA) 编辑 Scala 和 Java )。看邮件的话我是能在 Emacs 里看就在里面看。
尽管我用 Emacs 已有数十年,我在新年前后才意识到,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对 Emacs 的使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当然,新的编辑模式出现了,我就会选一两个插件,几年前我确实是用了 [Helm](https://emacs-helm.github.io/helm/),但大多数时候,它只是完成了我需要的所有繁重工作,日复一日,没有抱怨,也没有妨碍我。一方面,这证明了它有多好。另一方面,这是一个邀请,让我深入挖掘,看看我错过了什么。
于此同时,我也决定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我的工作方式:
* **更好的议程管理** 我在工作中负责几个项目,这些项目有定期和临时的会议;有些我是我主持的,有些我只要参加就可以。
我意识到我对参加会议变得有些敷衍。往会议室里一坐很简单,但实际上我是在阅读电子邮件或处理其他事情。(我强烈反对在会议中“禁止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这条规定,但这是另一个话题。)
敷衍地去参加会议有几个问题。首先,这是对主持会议的人和其他参会者的不尊重。实际上这是不应该这么做的充分理由,但我还有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它掩盖了会议的成本。
如果你在开会,但同时回复了一封电子邮件,也许修复了一个 bug,那么这个会议就没什么成本(或没那么多)。如果会议成本低廉,那么会议数量将会更多。
我想要更少、更短的会议。我不想掩盖它们的成本,我想让开会变得很有价值,除非绝对必要,否则就干脆不要开。
有时,开会是绝对有必要的。而且我认为一个简短的会有时候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我一天要开十个短会的话,那我觉得还是不要假装取得了什么效果吧。
我决定在我参加的所有的会上做笔记。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会议记录,但是我肯定会花上几分钟。这会让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开会上,而忽略其他事。
* **更好的时间管理** 无论是工作的或私人的,我有很多要做和想做的事。我一直在问题列表中跟踪其中的一些,一些在保存的电子邮件线索中(Emacs 和 [Gmail](https://en.wikipedia.org/wiki/Gmail) 中,用于一些稍微不同的提醒),还有一些在日历、手机上各种各样的“待办事项列表”和小纸片上。可能还有其他地方。
我决定把它们放在一起。不是说我认为放到一个一致的地方就更好,而是我想完成两件事:首先,把它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我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我在哪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其次,我想养成一个记录、跟踪并保存它们的习惯(习惯指“固定或规律的倾向或做法,尤指难以放弃的倾向或做法”)。
* **更好的问责制** 如果你在某些科学或工程领域工作,你就会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唉,我没有。但我决定这么做。
我对法律上鼓励使用装订页面或用永久记号笔涂抹并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养成做记录的习惯。我的目标是有一个地方记下想法和设计草图等。如果我突然有了灵感,或者我想到了一个不在测试套件中的边缘情况,我希望我的直觉是把它写在我的日志中,而不是草草写在一张小纸片上,或者自己觉得自己会记住它。
这些决心让我很快或多或少指向了 [Org](https://en.wikipedia.org/wiki/Org-mode) 模式。Org 模式有一个庞大的、活跃的、忠诚的用户社区。我以前也用过它(顺带一提,我都[写过](https://www.balisage.net/Proceedings/vol17/html/Walsh01/BalisageVol17-Walsh01.html)关于它的文章,在几年前),我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将 [MarkLogic 集成](https://github.com/ndw/ob-ml-marklogic/)到其中。(这在过去的一两个星期里得到了回报!)
但我从没正经用过 Org 模式。
我现在正在用它。我用了几分钟,我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我还记了日记。我不确定我争论或列表它的所有功能能有多大价值,你可以通过网页快速地搜索找到很多。
如果你用 Emacs,那你也应该用 Org 模式。如果没用过 Emacs,我相信你不会是第一个因 Org 模式而使用 Emacs 的人。Org 模式可以做很多。它需要一点时间来学习方法和快捷键,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如果你的口袋中有一台 [iOS](https://en.wikipedia.org/wiki/IOS) 设备,我推荐你在路上使用 [beorg](https://beorgapp.com/) 来记录。)
当然,我想出了如何[将 XML 从其中提取出来](https://github.com/ndw/org-to-xml)(“working out” 确实是“用 elisp 来编程”的一种有趣的魔法)然后,如何将它转换回我的博客用的标记(当然,在 Emacs 中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做到)。这是用 Org 模式写的第一篇帖子。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附注:生日快乐,[小博客](https://so.nwalsh.com/2017/03/01/helloWorld)。
---
via: <https://so.nwalsh.com/2019/03/01/emacs>
作者:[Norman Walsh](https://so.nwalsh.com)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oneforalone](https://github.com/oneforalon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100 个最佳 Ubuntu 应用(中) | Swapnil Tirthakar | https://linuxhint.com/100_best_ubuntu_apps/ | 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011350y2v29940b9x984cn.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011350y2v29940b9x984cn.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rmfrog | wxy | false | [
"Ubuntu",
"应用"
] | 分享 | {
"viewnum": 13085,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1044,
"displayorder": 0
},
{
"raid": 11057,
"displayorder": 0
}
] | 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 2019-07-03T01:13:00 | 2019-07-03T01:13:00 | 11,048 | /article-11048-1.html |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发布了一个 [2018 年最好的 20 个 Ubuntu 应用](https://linuxhint.com/applications-2018-ubuntu/)列表,可能对很多用户来说都很有用。现在我们几乎到 2018 年下半年了(LCTT 译注:好吧,我们翻译的有些晚了,顺便打个广告,[LCTT 欢迎你,有志于通过翻译为开源做些贡献的同学!](https://linux.cn/lctt/)),所以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很多用户最近从 Microsoft Windows 转换到了 Ubuntu,可能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寻找它们之前使用了数年的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的最好替代应用。Ubuntu 拥有上千个免费使用和开源应用软件,比 Windows 和其它 OS 上的付费软件运行的更好。
下列列表归纳了各种分类下很多应用软件的功能特点,因此,你可以找到匹配你的需求的最好的应用。
(……接前)
### 34、Ramme
Ramme 是一个很酷的非官方的 Instagram 桌面客户端,给你带来 Instagram 移动端的感觉。它是基于 Electron 开发的客户端,所以它复现了 Instagram 应用的功能,并提供了主题自定义的功能。

但是由于 Instagram 的 API 限制,你不能使用 Ramme 客户端上传图像,但你可以订阅 Instagram 流、喜欢和评论文章,给好友发消息。你可以从 [Github](https://github.com/terkelg/ramme/releases) 下载 Ramme 安装文件。
### 35、Thunderbird
Thunderbird 是一个开源的邮件客户端,是很多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邮件客户端。尽管在 2017 年与 Mozilla 分道扬镳(LCTT 译注: Thunderbird 现在由 Thunderbird 议会独立决策,只是将财务和法律关系留在 Mozilla 基金会),Thunderbird 仍然是 Linux 平台非常流行的最好的邮件客户端。它自带的功能包括垃圾邮件过滤、IMAP 和 POP 邮件同步、日历支持、通讯录集成和很多其它可以开箱即用的功能。

它是一个跨平台的邮件客户端,由社区提供对所有平台提供支持。因其可以高度自定义,你可以改变它的外观和观感。
### 36、Pidgin
Pidgin 是一个即时信息客户端,你能够在单个窗口下登录不同的即时通讯网络。你可以登录到像 Google Talk、XMPP、AIM、Bonjour 等即时通讯。

Pidgin 拥有你所期待的即时通信的所有特点,你总是可以通过安装额外的插件来提升其表现。
```
$ sudo apt-get install pidgin
```
### 37、Krita
Krita 是由 KDE 开发的自由开源的数字绘制、编辑和动画的应用。它有优秀的用户界面,每个组件都恰到好处,因此你可以轻松找到你所需要的。

它使用 OpenGL 画布,这提升了 Krita 的性能,并且提供了很多功能,如各种绘画工具、动画工具、矢量工具、层和遮罩等很多。可在 Ubuntu 软件中心获取 Krita 并下载。
### 38、Dropbox
Dropbox 是一个出色的云存储客户端,正确安装后,它在 Ubuntu 中运行得非常好。即使 Google Drive 在 Ubuntu 16.04 LTS 和以后的版本中运行得不错,就 Dropbox 提供的特点而言,Dropbox 仍然是 Linux 上的首选云存储工具。

它总是在后台运行,可以备份你系统上的新文件到云存储,持续保持你的电脑和云存储间的同步。
```
$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dropbox
```
### 39、Kodi
Kodi 的前身是人们所熟知的 Xbox 媒体中心(XBMC),它是一个开源的媒体播放器。你可以在线或离线播放音乐、视频、播客、视频游戏等。这个软件最初是为第一代的 Xbox 游戏主机开发的,之后慢慢地移植到了个人电脑上。

Kodi 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频界面,快速而强大。它是可高度定制的媒体播放器,你可以通过安装插件,来获取在线流服务,如 Pandora、Spotify、Amazon Prime Video、Netflix 和 YouTube 等等。
### 40、Spotify
Spotify 是最好的在线媒体流站点之一。它提供免费和付费的音乐、播客、视频流服务。早期的 Spotify 不支持 Linux,但现在它有了自己的全功能的 Ubuntu 客户端。

与 Google Play 音乐播放器一样,Spotify 是必不可少的媒体播放器。你只需要登录你的 Spotify 账户,就能在任何地方获取你最爱的在线内容。
### 41、Brackets
Brackets 是一个由 Adobe 开发的开源的文本编辑器。它可以用来进行 web 开发和设计,例如 HTML、CSS 和 JavaScript。它带有的实时预览模式是一个很棒的特点,当你在脚本中修改时,你可以获得实时预览效果。

它是 Ubuntu 上的现代文本编辑器之一,拥有平滑的用户界面,这将 web 开发任务带到新的水平。它同样提供了行内编辑器的特点,支持流行的扩展像 Emmet、Beautify、Git、File Icons 等等。
### 42、Bitwarden
现今,账户安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密码被盗和重要数据受到侵害的安全漏洞在不断增加。推荐你使用 Bitwarden,将你的所有账户和登录密码安全地存在一个地方。

Bitwarden 使用 AES-256 加密技术来存储所有的登录细节,只有用户可以访问这些数据。它同样可以帮你创建健壮的密码,因为弱密码容易被黑。
### 43、Terminator
Terminator 是一个开源的终端模拟器,是用 Java 语言开发的。它是一个跨平台的模拟器,允许你在单个窗口有多个终端,在 Linux 默认的终端模拟器中不是这样。

Terminator 其它杰出的特点包括自动日志、拖放、垂直和水平的智能滚动等。
```
$ sudo apt-get install terminator
```
### 44、Yak Yak
Yak Yak 是一个开源的非官方的 Google Hangouts 消息的桌面客户端。它可以作为 Microsort Skype 的一个不错的替代品,自身拥有很多让人吃惊的特点。你可以启用桌面通知、设置语言偏好,使用很少的内存和处理能力就可以工作。

Yak Yak 拥有你期待的任何即时消息应用的所有特点,例如输入指示、拖放媒体文件、音/视频电话。
### 45、Thonny
Thonny 是一个简单和轻量级的 IDE,尤其是为编程的初学者设计的。如果你是编程初学者,这是你必备的 IDE,因为当用 Python 编程的时候它会帮你学习。

Thonny 同样是一个很棒的调试工具,它支持调试过程中的变量值即时显示,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了独立的窗口以执行函数调用,简单的用户界面等等。
```
$ sudo apt-get install thonny
```
### 46、字体管理器
字体管理器是一个轻量级的工具,用于管理、添加、移除你的 Ubuntu 系统上的字体。它是特别为 Gnome 桌面环境构建的,在用户不知道如何在命令行管理字体时会发现这个工具非常有用。

这个 Gtk+ 字体管理器不是为专业用户准备的,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你会发现很容易使用。你只需要从网上下载字体文件,并使用字体管理器添加它们。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font-manager/staging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font-manager
```
### 47、Atril 文档查看器
Atril 是一个简单的文件查看器,支持便携文件格式(PDF)、PostScript(PS)、Encapsulated PostScript(EPS)、DJVU 和 DVI。Atril 与 MATE 桌面环境捆绑在一起,它比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默认的文件查看器 Evince 更理想。

Atril 用简单和轻量级的用户界面,可高度自定义,提供了搜索、书签、UI 左侧的缩略图等特点。
```
$ sudo apt-get install atril
```
### 48、Notepadqq
如果你曾在 Windows 上用过 Notepad++,并且想在 Linux 上寻找相似的程序,别担心,开发者们已经将它移植到 Linux,名为 Notepadqq。它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文本编辑器,你可以在日常使用它,或用于各种语言进行编程。

尽管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它有一些令人惊奇的特点,例如,你可以设置主题为暗黑或明亮模式、多选、正则搜索和实时高亮。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otpadqq-team/notepadqq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otepadqq
```
### 49、Amarok
Amarok 是在 KDE 项目下开发的一个开源音乐播放器。它有直观的界面,让你感觉在家一样,因此你可以轻易的发现你最喜爱的音乐。除了 Clementine,当你寻找 Ubuntu 上的完美的音乐播放器时,Amarok 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Amarok 上的一些顶尖的特点,包括智能播放列表支持,集成在线服务像 MP3tunes、Last.fm、 Magnatune 等。
### 50、Cheese
Cheese 是 Linux 默认的网络摄像头应用,在视频聊天或即时消息应用中非常有用。除了这些,你还可以用这个应用来照相或拍视频,附带一些迷人的特效。

它同样提供闪拍模式,让你快速拍摄多张相片,并提供你共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的选项。Cheese 预装在大多数的 Linux 发行版中,但是你同样可以在软件中心下载它。
### 51、MyPaint
MyPaint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光栅图形编辑器,专于数字绘画而不是图像操作和相片处理。它是跨平台的应用,与 Corel Painter 很相似。

MyPaint 可能是 Windows 上的 Microsoft Paint 应用的很好的替代品。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快速而强大。MyPaint 可以软件中心下载。
### 52、PlayOnLinux
PlayOnLinux 是 WINE 模拟器的前端,允许你在 Linux 上运行 Windows 应用。你只需要在 WINE 中安装 Windows 应用,之后你就可以轻松的使用 PlayOnLinux 启动应用和游戏了。

### 53、Akregator
Akregator 是在 KDE 项目下为 KDE Plasma 环境开发的默认 RSS 阅读器。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自带了 KDE 的 Konqueror 浏览器,所以你不需要在阅读新闻提要时切换应用。
Akregator 同样提供了桌面通知、自动摘要等功能。你会发现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它是最好的提要阅读器。
### 54、Brave
Brave 是一个开源的 web 浏览器,拦截了广告和追踪,所以你可以快速和安全的浏览你的内容。它实际做的是代表你向网站和 Youtube 主播支付了费用。如果你宁可支持网站和 Youtube 主播也不愿意看广告,这个浏览器更适合你。

对于那些想要安全浏览,但又不想错过互联网上重要信息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新概念,一个不错的浏览器。
### 55、Bitcoin Core
Bitcoin Core 是一个比特币官方的客户端,非常安全和可靠。它持续追踪你的所有比特币交易以保证你的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它可以防止比特币矿工和银行完全掌控你的比特币钱包。

Bitcoin Core 同样提供了其它重要的特点,像私钥备份、冷存储、安全通知等。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bitcoin/bitcoin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bitcoin-qt
```
### 56、Speedy 重复查找工具
Speedy 重复查找工具是一个跨平台的文件查找工具,用来帮助你查找你的系统上的重复文件,清理磁盘空间。它是一个智能工具,可以在整个硬盘上搜索重复文件,它同样提供了智能过滤功能,根据文件类型、扩展或大小帮你找到文件。

它有一个简单和整洁的用户界面,易于上手。从软件中心下载完后你就可以开始磁盘空间清理了。
### 57、Zulip
Zulip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群聊应用,被 Dropbox 收购了。它是用 Python 写的,用 PostgreSQL 数据库。它被设计和开发为其它如 Slack 和 HipChat 的聊天应用的替代品。

Zulip 功能丰富,支持例如拖放文件、群聊、私密聊天、图像预览等。它也集成了 Github、JIRA、Sentry 和上百种其它服务。
### 58、Okular
Okular 是为 KDE 桌面环境开发的跨平台的文件查看器。它是一个简单的文件查看器,支持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DF)、PostScript、DjVu、Microsoft Compiled HTML help 和很多其它文件格式。

Okular 是在 Ubuntu 上你应该尝试的最好的文件查看器之一,它提供了 PDF 文件评论、画线、高亮等很多功能。你同样可以从 PDF 文件中提取文本文件。
### 59、FocusWriter
FocusWriter 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字处理工具,隐藏了你的桌面屏幕,让你能够专注写作。正如你看到的屏幕截图,整个 Ubuntu 屏幕被隐藏了,只有你和你的字处理工具。但你总是可以进入 Ubuntu 屏幕,当你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将光标移动到屏幕的边缘即可。

它是一个轻量级的字处理器,支持 TXT、RTF、ODT 文件格式。它同样提供了可完全定制的用户界面,还有定时器、警报、每日目标、声音效果等特点,已经被翻译为 20 种语言。
### 60、Guake
Guake 是为 GNOME 桌面环境准备的酷炫的下拉式终端。当你需要时,Guake 就会闪现,当你任务完成后,它就会消失。你只需要按 F12 按钮来启动或退出,这样启动 Guake 比启动一个新的终端窗口更快。

Guake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终端,支持多栏,只需要点击几下就能将你的终端内容保存到文件,并且有完全可定制的用户界面。
```
$ sudo apt-get install guake
```
### 61、KDE Connect
KDE Connect 是 Ubuntu 上的一个很棒的应用,我很想在这篇马拉松文章中将它提早列出来,但是竞争太激烈了。总之 KDE Connect 可以将你的 Android 智能手机的通知直接转到 Ubuntu 桌面来。

有了 KDE Connect,你可以做很多事,例如检查手机电池电量,在电脑和 Android 手机间交换文件,剪贴板同步,发送短信,你还可以将你的手机当作无线鼠标或键盘。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indicator-kedeconnec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kdeconnect indicator-kdeconnect
```
### 62、CopyQ
CopyQ 是一个简单但是非常有用的剪贴板管理器,它保存你的系统剪贴板内容,无论你做了什么改变,你都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搜索和恢复它。它是一个很棒的工具,支持文本、图像、HTML 和其它格式。

CopyQ 自身有很多功能像拖放、复制/拷贝、编辑、移除、排序、创建等。它同样支持集成文本编辑器,如 Vim,所以如果你是程序员,这非常有用。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hluk/copyq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opyq
```
### 63、Tilix
Tilix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高级 GTX3 平铺式终端模拟器。如果你使用 GNOME 桌面环境,那你会爱上 Tilix,因为它遵循了 GNOME 用户界面指导。Tilix 模拟器与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上默认终端模拟器相比,它给了你切分终端窗口为多个终端面板的功能。

Tilix 提供了自定义链接、图片支持、多面板、拖放、固定布局等功能。它同样支持键盘快捷方式,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在偏好设置中自定义快捷方式。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terminix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ilix
```
### 64、Anbox
Anbox 是一个 Android 模拟器,可以让你在 Linux 系统中安装和运行 Android 应用。它是自由开源的 Android 模拟器,通过使用 Linux 容器来执行 Android 运行时环境。它使用最新的 Linux 技术 和 Android 发布版,所以你可以运行任何原生的 Android 应用。

Anbox 是现代和功能丰富的模拟器之一,提供的功能包括无限制的应用使用,强大的用户界面,与宿主系统无缝集成。
首先你需要安装内核模块。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orphis/anbox-suppor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anbox-modules-dkms
```
然后你可以使用 snap 来安装 Anbox。
```
$ snap install --devmode -- beta anbox
```
### 65、OpenShot
你会发现 OpenShot 是 Linux 发行版中最好的开源的视频编辑器。它是跨平台的视频编辑器,易于使用,性能方面毫不逊色。它支持所有主流的音频、视频、图像格式。

OpenShot 有干净的用户界面,功能有拖放、剪切缩放、尺寸缩放、裁剪、快照、实时预览、音频混合和编辑等多种功能。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penshot.developers/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hot -qt
```
### 66、Plank
如果你在为你的 Ubuntu 桌面寻找一个 Dock 导航栏,那 Plank 应该是一个选择。它是完美的,安装后你不需要任何的修改,除非你想这么做,它有内置的偏好面板,你可以自定义主题、Dock 大小和位置。

尽管是一个简单的导航栏,Plank 提供了通过拖放来重新摆放,固定和运行应用图标,透明主题支持等功能。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ricotz/docky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plank
```
(待续……)
所以这些就是 2018 年我为大家选择的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了。所有列出的应用都在 Ubuntu 18.04 上测试了,肯定在老版本上也能运行。
---
via: <https://linuxhint.com/100_best_ubuntu_apps/>
作者:[Swapnil Tirthakar](https://linuxhint.com/author/swapnil/)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rmfrog](https://github.com/warmfr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领导 Python 社区 | Don Watkin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naomi-ceder-python-software-foundation | 对话现任 Python 软件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Naomi Ceder。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155715vrhkvapiiia9i3z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155715vrhkvapiiia9i3z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Python"
] | 观点 | {
"viewnum": 329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对话现任 Python 软件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Naomi Ceder。 | 2019-07-03T15:57:55 | 2019-07-03T15:57:55 | 11,049 | /article-11049-1.html |
>
> 对话现任 Python 软件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Naomi Ceder。
>
>
>

和开源软件世界的很多其他领袖一样,[Python 软件基金会](https://www.python.org/psf/)(PSF)的董事会主席 [Naomi Ceder](https://www.naomiceder.tech/pages/about/) 通过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走进了 Python 世界。正如她在 2017 年 PyCon España 大会上的 [keynot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QK6app_wA) 的标题所说,她是因为这个编程语言而来,因为这个社区而留下的。在我们和她的一次近期的交流中,她分享了自己成为 Python 社区领袖的历程,并且就“是什么让 Python 如此特别”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 从授课到编程
Naomi 的职业生涯是从古典文学开始的。她取得了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博士学位,并且辅修了印欧语言学。在一家私立学校教授拉丁语的同时,她开始接触了计算机,学习如何编程、如何拆机进行升级或者维修。1995 年,她开始在 [Yggdrasil Linux](https://en.wikipedia.org/wiki/Yggdrasil_Linux/GNU/X) 系统上开发开源软件,并且帮助建立了印第安纳州韦恩堡的 [Linux 用户小组](http://fortwaynelinux.org/about)。
作为一名教师,Naomi 相信在中学教授编程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等到大多数人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已经认为编程和科技相关的职业已经不是自己可以从事的了。她表示,更早地教授相关课程有助于增加科技人才的供给,提高人才的多元化和经验的广度,从而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
大约在 2001 年前后,她决定从学习人类语言转向研究计算机语言,并同时教授计算机课程和管理学校的 IT 系统。在 2001 年的 Linux World 大会上听了一整天时任 PSF 主席 Guido Van Rossum (LCTT 译注:也是 Python 创始人)关于 Python 的演讲之后,她对 Python 的热情被点燃了。在那个时候,Python 还只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语言,但是她是如此喜欢 Python,以至于在她的学校开始使用 Python 记录学生信息、进行系统管理。
### 领导 Python 社区
Naomi 表示,“社区是 Python 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开源软件的核心思想是分享,很少有人真的喜欢一个人坐在那儿盯着屏幕写代码。真正的满足来源于和别人交流想法,并且共同创造一些东西。”
她在第一届 [PyCon](http://pycon.org/) 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并且从此之后一直是一名参与者和领导者。她组织了一些 <ruby> 趣味相投 <rt> birds-of-a-feather </rt> <rt> </rt></ruby> 讨论会(LCTT 译注:birds-of-a-feather,一种在大会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基于兴趣的非正式小规模讨论活动)、PyCon 和 PyCon UK 大会的海报展示会、教育峰会,以及 PyCon 大会的西班牙语频道。
她同时是 《[The Quick Python Book](https://www.manning.com/books/the-quick-python-book-third-edition)》一书的作者,并且联合创立了 [Trans\*Code](https://www.trans.tech/),“英国唯一一个专注于变性者的问题和机遇的黑客节”(LCTT 译注:<ruby> 黑客节 <rt> hack event </rt></ruby>是一种让软件开发、设计、项目管理等相关人员相聚在一起,针对软件项目进行高强度合作的活动)。Naomi 表示,“随着科技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遇,确保传统意义上的边缘化群体能够同等地享受到这些机遇成为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 通过 PSF 进行贡献
作为 PSF 的董事会主席,Naomi 积极地参与着该组织对 Python 语言和其使用者的支持工作。除了赞助 PyCon 大会的举办之外,PSF 基金会还为世界各地的小型聚会、大型会议和研习会提供资助。2018 年,该组织发放的资助接近 335000 美元,其中大多数款项的金额都在 500 美元到 5000 美元之间。
PSF 的短期目标是成为一个由专业人员维护的可持续的、稳定的、成熟的非盈利机构。它的长期目标包括发展可以提供对 Python 开发工作有效支持的各种资源,以及扩展该组织对全世界范围内 Python 教育工作的支持。
这些工作都需要来自社区的经济上的支持。Naomi 表示,PSF “最大的资金来源是 PyCon 大会。为了确保 PSF 的可持续性,我们同时也关注使用 Python 的企业的赞助,这是我们增长最快的部分。”会员费是每年 99 美元,并且 [捐款和募捐人](https://www.python.org/psf/donations/) 同样也在帮助维持该组织的工作。
你可以在 PSF 的 [年度报告](https://www.python.org/psf/annual-report/2019/) 中了解该组织的更多工作情况。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naomi-ceder-python-software-foundation>
作者:[Don Watk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BitTorrent 客户端 Deluge 2.0 发布:新功能介绍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deluge-2-release/ | 你可能已经知道 Deluge 是最适合 Linux 用户的 Torrent 客户端之一。然而,最近的稳定版本差不多是两年前的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163605cug888eigfu50eg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163605cug888eigfu50egz.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Torrent",
"Deluge"
] | 新闻 | {
"viewnum": 369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你可能已经知道 Deluge 是最适合 Linux 用户的 Torrent 客户端之一。然而,最近的稳定版本差不多是两年前的了。 | 2019-07-03T16:36:02 | 2019-07-03T16:36:02 | 11,050 | /article-11050-1.html | 你可能已经知道 [Deluge](https://dev.deluge-torrent.org/) 是[最适合 Linux 用户的 Torrent 客户端](https://itsfoss.com/best-torrent-ubuntu/)之一。然而,最近的稳定版本差不多是两年前的了。
尽管它仍在积极开发中,但直到最近才出了一个主要的稳定版本。我们写这篇文章时,最新版本恰好是 2.0.2。所以,如果你还没有下载最新的稳定版本,请尝试一下。
不管如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让我们看看有哪些新的功能。
### Deluge 2.0 的主要改进
新版本引入了多用户支持,这是一个非常需要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性能改进可以更快地加载更多的种子。
此外,在 2.0 版本中,Deluge 使用了 Python 3,对 Python 2.7 提供最低支持。即使是用户界面,他们也从 GTK UI 迁移到了 GTK3。
根据发行说明,还有一些更重要的补充/改进,包括:
* 多用户支持。
* 性能提升,可以更快地加载数千个种子。
* 一个模拟 GTK/Web UI 的新控制台 UI。
* GTK UI 迁移到 GTK3,并带有 UI 改进和补充。
* 磁链预获取功能可以在添加种子时选择文件。
* 完全支持 libtorrent 1.2。
* 语言切换支持。
* 改进了在 ReadTheDocs 托管的文档。
* AutoAdd 插件取代了内置功能。
### 如何安装或升级到 Deluge 2.0

对于任何 Linux 发行版,你都应该遵循官方[安装指南](https://deluge.readthedocs.io/en/latest/intro/01-install.html)(使用 PPA 或 PyPi)。但是,如果你要升级,你应该留意发行说明中提到的:
>
> “Deluge 2.0 与 Deluge 1.x 客户端或守护进程不兼容,因此这些也需要升级。如果第三方脚本直接连接到 Deluge 客户端,那么可能也不兼容且需要迁移。”
>
>
>
因此,坚持在升级主版本之前备份你的[配置](https://dev.deluge-torrent.org/wiki/Faq#WheredoesDelugestoreitssettingsconfig)以免数据丢失。而且,如果你是插件作者,那么需要升级它以使其与新版本兼容。
直接下载的安装包尚不包含 Windows 和 Mac OS。但是,说明中提到他们正在进行中。
除此之外,你可以按照更新后的官方文档中的[安装指南](https://deluge.readthedocs.io/en/latest/intro/01-install.html)来手动安装它们。
### 总结
你如何看待最新的稳定版本?你是否将 Deluge 用作 BitTorrent 客户端?或者你是否找到了其他更好的选择?
请在下面的评论栏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
via: <https://itsfoss.com/deluge-2-release/>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5 种在 Ubuntu 上释放空间的简单方法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linux-remove-delete-unwanted-junk-files-free-up-space-ubuntu-mint-debian/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展示一些最容易的或简单的方法来清理你的 Ubuntu 系统,获得更多空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165641h0xy91x9109wz19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3/165641h0xy91x9109wz19w.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obsean | wxy | false | [
"清理"
] | 技术 | {
"viewnum": 4821,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Ld",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11:37"
}
] | [] |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展示一些最容易的或简单的方法来清理你的 Ubuntu 系统,获得更多空间。 | 2019-07-03T16:58:00 | 2019-07-03T16:58:00 | 11,051 | /article-11051-1.html | 
大多数人可能在系统磁盘存储不足的情况下执行释放空间这个操作,也可能在 Linux 系统磁盘存储满了的情况下执行这个操作。
它应该被经常执行,来为安装一个新的应用程序和处理其它文件弥补磁盘存储空间。保持可用空间是 Linux 管理员的一个日常任务,以允许磁盘利用率维持在阈值之下。
这里有一些我们可以清理我们系统空间的方法。
当你有 TB 级存储容量时,可能不需要清理你的系统。但是,如果你空间有限,那么释放磁盘空间就变的不可避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展示一些最容易的或简单的方法来清理你的 Ubuntu 系统,获得更多空间。
### 在 Ubuntu 系统上如何检查可用的空间?
在你的系统上使用 [df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how-to-check-disk-space-usage-using-df-command/) 来检查当前磁盘利用率。
```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udev 975M 0 975M 0% /dev
tmpfs 200M 1.7M 198M 1% /run
/dev/sda1 30G 16G 13G 55% /
tmpfs 997M 0 997M 0% /dev/shm
tmpfs 5.0M 4.0K 5.0M 1% /run/lock
tmpfs 997M 0 997M 0% /sys/fs/cgroup
```
图形界面用户可以使用“磁盘利用率分析器工具”来查看当前利用率。

#### 1) 移除不再需要的软件包
下面的命令移除系统不再需要的依赖库和软件包。这些软件包是自动安装的,以使一个安装的软件包满足依赖关系。同样,它也会移除安装在系统中的 Linux 旧内核。它会移除不再被系统需要的孤儿软件包,但是不会清除它们。
```
$ sudo apt-get autoremove
[sudo] password for daygeek: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packages will be REMOVED:
apache2-bin apache2-data apache2-utils galera-3 libaio1 libapr1 libaprutil1
libaprutil1-dbd-sqlite3 libaprutil1-ldap libconfig-inifiles-perl libdbd-mysql-perl
libdbi-perl libjemalloc1 liblua5.2-0 libmysqlclient20 libopts25
libterm-readkey-perl mariadb-client-10.1 mariadb-client-core-10.1 mariadb-common
mariadb-server-10.1 mariadb-server-core-10.1 mysql-common sntp socat
0 upgraded, 0 newly installed, 25 to remove and 23 not upgraded.
After this operation, 189 MB disk space will be fre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
为清除它们,可以与命令一起使用 `--purge` 选项。
```
$ sudo apt-get autoremove --purge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packages will be REMOVED:
apache2-bin* apache2-data* apache2-utils* galera-3* libaio1* libapr1* libaprutil1*
libaprutil1-dbd-sqlite3* libaprutil1-ldap* libconfig-inifiles-perl*
libdbd-mysql-perl* libdbi-perl* libjemalloc1* liblua5.2-0* libmysqlclient20*
libopts25* libterm-readkey-perl* mariadb-client-10.1* mariadb-client-core-10.1*
mariadb-common* mariadb-server-10.1* mariadb-server-core-10.1* mysql-common* sntp*
socat*
0 upgraded, 0 newly installed, 25 to remove and 23 not upgraded.
After this operation, 189 MB disk space will be freed.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
#### 2) 清空回收站
有可能你的回收站里面有大量的无用数据。它会占用你的系统空间。最好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你的系统上清理这些无用的数据,以获取一些可用的空间。
为清理这些,简单地使用文件管理器来清空你的回收站。

#### 3) 清理 APT 缓存文件
Ubuntu 使用 [AP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高级软件包工具)用于软件包管理,如:安装、移除、搜索等等。
一般 Linux 操作系统会在各自的目录下保留下载和安装的软件包的缓冲文件。
Ubuntu 也一样,它在你的磁盘上以缓冲的形式保留它下载和安装的每次更新。Ubuntu 在 `/var/cache/apt/archives` 目录中保留 DEB 软件包的缓冲文件。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缓存可能快速增长,并在你的系统上占有很多空间。
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检查当前 APT 缓存文件的使用率。
```
$ sudo du -sh /var/cache/apt
147M /var/cache/apt
```
下面的命令会清理过时的 deb 软件包。我想说,一点都清理不干净。
```
$ sudo apt-get autoclean
```
下面的命令会移除所有在 apt 缓存中的软件包。
```
$ sudo apt-get clean
```
#### 4) 卸载不使用的应用程序
这需要你来检查在你的系统上安装的软件包和游戏,删除它们,如果你很少使用的话。
这可以通过 “Ubuntu 软件中心” 简单地做到。

#### 5) 清理缩略图缓存
缓存文件夹是程序存储它们可能再次需要的数据的地方,它是为速度保留的,而不是必需保留的。它可以被再次生成或再次下载。假如它真的填满了你的硬盘,那么你可以删除一些东西而不用担心。
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检查当前 APT 缓存的利用率。
```
$ du -sh ~/.cache/thumbnails/
412K /home/daygeek/.cache/thumbnails/
```
运行下面的命令来从你的系统中永久地删除它们。
```
$ rm -rf ~/.cache/thumbnails/*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linux-remove-delete-unwanted-junk-files-free-up-space-ubuntu-mint-debian/>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obsean](https://github.com/robse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专访安全容器 Kata 项目创始人王旭:开源是一件向死而生的事情 | 老王 | 6 月 25 日,我代表 Linux 中国社区团队参加了本次 KubeCon 2019(上海)峰会,期间有幸和安全容器 runV 的创始人王旭做了一番长谈,就云原生技术、安全容器、开源与初创企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现将这些话题整理其精要分享给大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121100ms7nsbsshhsnhnk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121100ms7nsbsshhsnhnkh.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
"容器",
"Kata"
] | 穿山甲专访 | {
"viewnum": 938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6 月 25 日,我代表 Linux 中国社区团队参加了本次 KubeCon 2019(上海)峰会,期间有幸和安全容器 runV 的创始人王旭做了一番长谈,就云原生技术、安全容器、开源与初创企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现将这些话题整理其精要分享给大家。 | 2019-07-04T12:11:00 | 2019-07-04T12:11:00 | 11,053 | /article-11053-1.html |
>
> 6 月 25 日,我代表 Linux 中国社区团队参加了本次 KubeCon 2019(上海)峰会,期间有幸和安全容器 runV 的创始人王旭做了一番长谈,就云原生技术、安全容器、开源与初创企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现将这些话题整理其精要分享给大家。
>
>
>

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是所有从业者甚至非从业者都能感受到的。尤记得在世纪之交时,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开始向民用普及,不说支撑大规模的网站访问量的相关技术,就连 Linux、负载均衡甚至都没有被普遍使用。而在二十年之后,云计算已经大行其道,当今的技术人员已经言必称虚拟化、容器和 Serverless,就连刚刚准备入行互联网运维行业的新人们都已经从最初觉得考个 Linux 认证就够了到开始问询 Kubernetes 培训哪家强了。
从一届届 LC3、DockerCon 到 KubeCon,蓬勃发展的云计算与容器化似乎已经称霸了互联网领域。这次我带队参加了 6 月 24 ~ 26 日的 KubeCon 大会,对此感受尤为深刻。事实上,这次在上海举办的 KubeCon 2019 距离上次在同一地点举办的同一会议才仅仅过去半年,但是我们依旧在这次大会上看到了层出不穷的大量新技术、新动态。
>
> 云与容器的结合,引爆了这一切。
>
>
>
作为容器领域的资深专家,让我们来看看王旭是如何看待容器和云原生领域当前的发展态势的,以及作为这个领域的一家初创技术企业的创始人,他是如何投身到这个领域的,开源又在其间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旭,安全容器项目 runV 的创始人,现已加入蚂蚁金服。*
创立于 2015 年的 runV 项目已于 2017 年和另外一个来自英特尔的 Clear 容器项目合并为 Kata 容器项目,并由 OpenStack 基金会(OSF)进行管理,它与来自谷歌的 gVisor 项目并称为目前两大安全容器技术。
### 开源与初创
>
> 要么就去加强容器,要不就是引入别的安全技术来让它像容器一样。
>
>
>
临近 2015 年,Docker 逐渐被业界主流所接受,互联网技术已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一是云,第二是容器。而云加上容器一定会产生隔离性的需求,这应该说是王旭和他的联合创始人赵鹏做安全容器最早的一个思路:要么就去加强容器,要不就是引入别的安全技术来让它像容器一样。这就是 runV 这个项目想法的起源。
runV 发布的同一个星期,英特尔Clear 容器也发布了。2016 年 8 月份,在西雅图的 LinuxCon 上,王旭和 Clear 团队见面交流,双方在一些细节上面展开合作。在 2017 年 9 月份一个会议上,英特尔软件副总裁、开源技术中心总经理 Imad Sousou 提出项目合并,然后放到基金会里管理。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思路。

对于 runV 和 Clear 来说,避免了重复开发以及花费精力在如何说明两者的不同上,同时合并之后可以共同推动发展一个社区,一起去寻找更多的用户。同时,两者合并还有更多的意义。
### Kata 容器的意义
>
> Kata 容器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了社区的发展。
>
>
>
王旭认为,Kata 容器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了社区的发展。在 2018 年之前刚开始做 Kata 容器的时候,王旭他们需要很多的附加进程来模拟 runC 容器的行为,因为 runC 是事实标准,你需要兼容它。但是当 Kata 和谷歌的 gVisor 都出来之后,上游社区就注意到这一点,开始重视,于是推出新的接口,可以语义明确地直接去对话,而不需要再去模拟 runC 的底层行为,把原来的 2N+2 个辅助进程变成了一个进程。另外,既然有了不同的容器运行时,是不是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让它们转到不同容器运行时环境上去?于是就有了“<ruby> 运行时类 <rp> ( </rp> <rt> runtime class </rt> <rp> ) </rp></ruby>”这样的结构。Kubernetes 社区做了很多这样改进,它们也在逐步变成事实标准。这样,一个小项目的引入推动了包括从用户到上下游的整个社区相关软件的变动。
>
> 安全容器也让更多的业务使用容器变得可能。
>
>
>
同时,安全容器也让更多的业务使用容器变得可能。王旭在蚂蚁金服做面向金融的一些服务往云原生方向发展,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标准,这正好和 Kata 这些安全容器项目结合在一起。

增强安全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会性能或易用性的取舍。王旭他们的做法是,在 Kata 里面增加了一个隔离层,减少用户需要考虑的事情。举个 Docker 的例子,Docker 镜像的开发者和管理员往往不是同一个人,对于管理员来说给出的权限越少越安全,但是对于开发者来说的话,尤其开发和调试的过程中,权限的变少会让开发和调试变得非常困难。对于开发者来说,不能完全理解管理员要做的事情,所以你就会见到很多的 Docker 镜像都是要所有权限的,因为它自己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权限;此外还有一些动态的情况,很难先验地用程序去完全断定它需要的权限,开发者并不太不确定到底使用了哪些能力。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能力整体限制到沙盒里面。在沙盒里面是完整的能力,但是实际上沙盒本身访问不到外层的系统能力,这样对应用是无感知的,操作系统就变得更安全了。确实,对于系统来说安全性和便利性是一对矛盾,你很难在同一个层面上把这个问题完全解决掉。
现在有了“运行时类”,可以指定是否需要使用安全容器。Kubernetes 社区给大家提供 了一个机制,用户可以选用或者不用安全容器,它可以是全局的配置,也可以是 pod 级别的配置。对安全性不太关键的,比如说访问一些不太敏感信息的,可以在安全性上折中一点,可以让性能更好一些。
### 容器的发展
从早期的 Cgroup 开始,到 LXD/LXC 这样的容器技术的出现,再到 Docker 的的诞生,一下子点燃了整个容器技术生态,紧接着在容器编排系统出现后,并发展到现今 Kubernetes 成为了事实标准。容器领域一直在快速发展。王旭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
> 容器领域正在逐渐往上层发展。
>
>
>
他认为,容器领域正在逐渐往上层发展。互联网技术本身一开始是在架构层面、在底层发展,但是从 Docker 开始兴起时,给大家的感受就是减少了对底层环境的考虑,用完整的环境把应用包装起来变成容器,让它可以随地随地运行。不需要操心运行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里,把操作系统这一层干掉,或者说把它变成很窄的一层。
以发行版为例。Linux服务器发行版的核心工作有两件:一是怎么把这个系统安装上;另一个是怎么去尽量平滑管理和升级软件系统。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在围绕这两件事情。最初出现了 RPM、APT 这些包管理系统,后来是通过 Chef、Puppet、Ansible 这类配置管理系统自动化的大规模部署,再到现在的 Docker、Kubernetes,一它们都是在做软件管理的事情。原来是操作系统在做这件事情,现在是 Kubernetes 在充当操作系统的位置;对云服务来说的话,这就是无服务器模式。2014 年 AWS 在拉斯维加斯的 re:Invent 大会发布 Lambda 的时候,得到业界非常大的关注。从 Lambda 开始,每个云厂商都逐渐有了自己的无服务器服务。所以他觉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向这个方向的。
除此之外,像现在中间件、服务网格也都是这样一个目的,尽量的把应用要做的事情剥离出来,和应用无关的事情全都抽象出来放到底层。
对应用开发者和使用者来说,可以不用关心底层是什么架构、怎么伸缩的,只需要知道到我需要什么服务,只要定义应用,定义 Kubernetes 配置,由它统一管理、自动伸缩和调度就好。基础设施这一层会越来越向一些少数的云厂商集中,而大家更多的精力是帮助开发者做事情,集中精力在那些业务、智能等逻辑部分。
### 金融与云原生
加入蚂蚁金服之后,王旭致力于将安全容器技术落地到金融级云原生的场景下。由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云原生实践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
>
> 要保证安全性,不仅仅满足应用的,也要满足监管的端到端的安全性要求。
>
>
>
王旭举例说,金融行业不仅仅本身对安全有要求,监管对安全也有要求。所以必须要保证安全性,不仅仅满足应用的,也要满足监管的端到端的安全性要求。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安全性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应用不能破坏沙盒,泄露到外面,同时应用的底层供应商不是自己时,也可以安全的使用。这就是一个双向的安全问题。
一般而言,作为一个云服务商,会假设所有的用户都是坏人,因为所有的用户都可能去窥探基础设施,它们都可能攻击其他用户,攻击宿主机,所以要做隔离。
而金融级的要求是不光是要做这一层的隔离,而是要做更强的隔离。首先是对应用不能盲目信任,即便是内部应用也不能放任,因为内部的也有可能存在局部的破坏,也有可能会有不安全的代码或者没有被完全验证的测试代码,还有可能会有第三方的代码。反过来,应用既然是金融级的应用,它对环境也有安全要求,所以这是整体的要求。
### 技术创业与开源
>
> 开源对软件公司来说,是一件向死而生的事情。
>
>
>
在早期以开源技术为核心做创业公司时,王旭认为开源是市场推广的一个很好途径。因为软件是有人买才能赚钱,有人用才有人买,所以你如果不开源,就要一家一家地找人去试用,但是你开源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免费尝试。不过,开源并不是没有缺点,开源对软件公司来说,是一件向死而生的事情。你把最核心的技术开源了,赌的是别人跟不上你的发展速度;或者说别人相信你才有能力把它做到更好,别人才会用你;或者说你给别人看到的当前版本,让他相信下一个版本他也做不到你这么好,所以才愿意跟着你来走,以至于当他维护不了的时候才会愿意来给你掏钱。这应该说是一个在市场背景下的选择。
反过来说,如果说你现在做了一个基础设施领域的软件特别好用,但是你不开源,这个时候就一定会有人做一个一样的开源替代品。那你就看能不能比它做得好,你能不能拿更多的支持、拿到更多资源。这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你不得不去做这种这种极致的推广手段,就是这种不买先送的这种开源式的市场推广手段。目前来看,纯软件实现的、跟硬件没关系这种项目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开源或者半开源的方式,就是说至少给你一个开源的演示版或基础版。这种方式,从商业上说是迫不得已的一种推广方式。如果你不做,你的用户们用不到的话,他们会去寻找替代品,也一定会有开源替代品出现。
技术创业还会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当你做出来产品以后,很快会有更大的对手入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面临的压力是颇大的。王旭面临的情况稍微有些不同。
幸运的是,推出和 runV 类似项目的公司是英特尔,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很强的盈利导向,这也是双方最终能够合作的前提。王旭认为尽量避免无用的竞争,而是一起来教育和开拓市场,是更有建设性的做法。
>
> 做初创公司,做有价值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
>
>
经历了开源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业之后,王旭对如何做技术创业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很大程度上来说都在赌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因为你重复别人做的事情,还要比别人做的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项目来说,取决于你想的是什么东西,你的项目想得越多,想出来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别人怎么需要你的项目,其实它就越有价值。
做初创公司,做有价值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做一个很好看的架构,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价值,大家才会用。此外,还要考虑相关的项目,就是你要和谁一起配合工作,你的用户群是谁,你的用户需要去引用的已有项目是哪些,怎么和它们共存,因为完全从零开始造轮子不太可能,你会用到很多已有的成果。
新做一个项目,要考虑很多相关的东西、上下游的东西,各种的兼容性、支持性,要在生态里面去找到你自己的位置。除此之外,还要明白什么是项目最重要的指标,比如开始做 runV 的时候,第一个考虑事情就是安全容器的启动时间,并且不间断的去关注和优化。
最后,做开源项目也并不是说把代码开源出来就行了,还要注重社区的建设。
>
> 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来说,它的社区是非常重要的,有社区才是开源项目。
>
>
>
王旭认为,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来说,它的社区是非常重要的,有社区才是开源项目,没有社区的项目只是拿出代码给大家看看而已,那样不会有人真的严肃的去使用你的代码。
无论是在 runV 的时期,还是后面 Kata 容器的时期,社区都是王旭和团队非常注重的一环,有很多在早期关注和参与的开发者和组织,到现在王旭也和他们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 结语
作为国内少数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开源软件初创项目的领军人物之一,王旭无疑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和商业方面拥有独到的经验和感悟,这些思考可以给更多在前沿领域的技术人员和开源初创项目一些启示。

>
>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
>
>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
>
>
|
||||
4 款很酷的终端复用器 | Paul W. Frield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4-cool-terminal-multiplexers/ | 终端复用器能让你的终端变得非常强大。本文展示了一些流行的终端多路复用器以及如何安装它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125200klg0curz7oczf0t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125200klg0curz7oczf0t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终端",
"tmux"
] | 分享 | {
"viewnum": 7346,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Ms",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11:05"
}
] | [] | 终端复用器能让你的终端变得非常强大。本文展示了一些流行的终端多路复用器以及如何安装它们。 | 2019-07-04T12:51:54 | 2019-07-04T12:51:54 | 11,054 | /article-11054-1.html | 
Fedora 系统对很多用户来说都很舒适。它有一个令人惊叹的桌面,可以轻松地完成日常任务。而在这光鲜的表面之下是由 Linux 系统提供的支持,而终端是高级用户使用这些底层能力的最简单方法。默认的终端简单且功能有限。但是,*终端复用器*能让你的终端变得非常强大。本文展示了一些流行的终端多路复用器以及如何安装它们。
为什么要用它?嗯,首先,它可以让你注销你的系统,而同时*让你的终端会话不受干扰*。退出你的控制台,这样安全,在其他地方旅行时通过远程登录 SSH 继续之前的操作是非常有用的。这里有一些工具可以看下。
最古老和最知名的终端多路复用器之一是 `screen`。但是,由于其代码不再维护,本文将重点介绍最近的应用。 (“最近的”是相对而言的,其中一些已存在多年!)
### Tmux
`tmux` 是 `screen` 最广泛使用的替代品之一。它有高度可配置的接口。你可以根据需要对 `tmux` 进行编程以启动特定类型的会话。在前面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你会发现更多关于 tmux 的信息:
* [使用 tmux 实现更强大的终端](https://fedoramagazine.org/use-tmux-more-powerful-terminal/)
已经是 `tmux` 用户?你可能会喜欢[这篇使你的 tmux 会话更有效的文章](https://fedoramagazine.org/4-tips-better-tmux-sessions/)。
要安装 `tmux`,由于你可能已经在终端中,请带上 `sudo` 使用 `dnf`:
```
$ sudo dnf install tmux
```
要开始学习,请运行 `tmux` 命令。单窗格窗口以你的默认 shell 启动。tmux 使用*修饰键*来表示接下来会发出命令。默认情况下,此键为 `Ctrl+B`。如果输入 `Ctrl+B, C`,你将创建一个带有 shell 的新窗口。
提示:使用 `Ctrl+B, ?` 进入帮助模式,会列出你可以使用的所有键。为了简单起见,你先查看 `bind-key -T prefix` 开头的行。这些是你可以在修饰键之后立即使用的键,可以用来配置你的 `tmux` 会话。你可以按 `Ctrl+C` 退出帮助模式回 `tmux`。
要完全退出 `tmux`,请使用标准 `exit` 命令或 `Ctrl+D` 退出所有 shell。
### Dvtm
你可能最近在 Fedroa Magzine 上看到过一篇 [dwm,一个动态窗口管理器](https://fedoramagazine.org/lets-try-dwm-dynamic-window-manger/)的文章。像 `dwm` 一样,`dvtm` 用于平铺窗口管理,但是是用在终端中。它的设计坚持 UNIX 的“做好一件事”的理念,在这里是管理终端中的窗口。
安装 `dvtm` 也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想要前面提到的注销功能,你还需要 `abduco` 包来处理 dvtm 的会话管理。
```
$ sudo dnf install dvtm abduco
```
`dvtm` 已经映射了许多管理终端窗口的按键。默认情况下,它使用 `Ctrl+G` 作为其修饰键。这个按键告诉 `dvtm` 接下来的字符将成为它应该处理的命令。例如, `Ctrl+G, C` 创建一个新窗口,`Ctrl+G, X` 将其关闭。
有关使用 `dvtm` 的更多信息,请查看 `dvtm` 的[主页](http://www.brain-dump.org/projects/dvtm/#why),其中包含大量提示和入门信息。
### Byobu
虽然 `byobu` 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多路复用器 —— 它封装了 `tmux` 甚至更老的 `screen` 来添加功能,但它也值得在这里一提。通过帮助菜单和窗口选项卡,以便更加容易地找到那些功能,`byobu` 使终端复用器更适合初学者。
当然它也可以在 Fedora 仓库中找到。要安装它,请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dnf install byobu
```
默认情况下,`byobu` 会在内部运行 `screen`,因此你可能希望运行 `byobu-tmux` 来封装 `tmux`。你可以使用 `F9` 键打开帮助菜单以获取更多信息,来帮助你入门。
### Mtm
`mtm` 是你可以找到的最小的复用器之一。事实上,它只有大约 1000 行代码!如果你处于受限的环境(例如旧硬件、最小容器等)中,你可能会发现它很有用。要开始使用,你需要安装一些包。
```
$ sudo dnf install git ncurses-devel make gcc
```
然后克隆 `mtm` 所在的仓库: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deadpixi/mtm.git
```
进入 `mtm` 文件夹并构建程序:
```
$ make
```
你可能会收到一些警告,但完成后,你将会有一个非常小的 `mtm` 程序。使用以下命令运行它:
```
$ ./mtm
```
你可以在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deadpixi/mtm)上找到该程序的所有文档。
这里只是一些终端复用器。你有想推荐的么?请在下面留下你的评论,享受在终端中创建窗口吧!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4-cool-terminal-multiplexers/>
作者:[Paul W. Frields](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pfrield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权限入门指南 | Bryant S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understanding-linux-permissions | Linux 安全权限能够指定谁可以对文件或目录执行什么操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133751argz0pp7hy5gvv7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133751argz0pp7hy5gvv7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fzy1233 | wxy | false | [
"权限"
] | 技术 | {
"viewnum": 17236,
"commentnum": 12,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58.197.174",
"message": "速度好快!",
"username": "来自山东临沂的 Chrome 7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04T13:42:42"
},
{
"postip": "121.69.137.6",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robin [Chrome 77.0|Mac 10.12]",
"date": "2019-07-04T17:10:32"
},
{
"postip": "120.229.213.183",
"message": "复习了,基础的linux知识!",
"username": "az3901077 [Firefox 67.0|Windows 10]",
"date": "2019-07-04T18:11:27"
},
{
"postip": "58.19.0.227",
"message": "中间一个图里面错了,不是owner,而是others<br />\r\n权限还有sticky bit,还有setuid,setgid",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ium 74.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5T09:57:53"
},
{
"postip": "58.19.0.227",
"message": "中间一个图里面错了,不是owner,而是others<br />\r\n权限还有sticky bit,还有setuid,setgid",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ium 74.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5T09:57:58"
},
{
"postip": "58.19.0.227",
"message": "中间一个图里面错了,不是owner,而是others<br />\r\n权限还有sticky bit,还有setuid,setgid",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ium 74.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5T09:57:59"
},
{
"postip": "58.19.0.227",
"message": "中间一个图里面错了,不是owner,而是others<br />\r\n权限还有sticky bit,还有setuid,setgid",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ium 74.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5T09:58:00"
},
{
"postip": "58.19.0.227",
"message": "中间一个图里面错了,不是owner,而是others<br />\r\n权限还有sticky bit,setuid,setgid<br />\r\n文件类型还有block file,socket, link等等",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ium 74.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5T09:59:43"
},
{
"postip": "180.168.61.243",
"message": "750 rwx r-w ---????",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05T10:05:50"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j",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10:42"
},
{
"postip": "183.166.46.42",
"message": "里面有好多错误,虽然有部分已标注",
"username": "来自安徽淮南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29T18:19:44"
},
{
"postip": "113.109.74.36",
"message": "650",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Mobile 74.0|Android 10 用户",
"date": "2020-03-25T22:48:49"
}
] | [] | Linux 安全权限能够指定谁可以对文件或目录执行什么操作。 | 2019-07-04T13:38:00 | 2019-07-04T13:38:00 | 11,056 | /article-11056-1.html |
>
> Linux 安全权限能够指定谁可以对文件或目录执行什么操作。
>
>
>

与其他系统相比而言 Linux 系统的众多优点中最为主要一个便是 Linux 系统有着更少的安全漏洞和被攻击的隐患。Linux 无疑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灵活和精细化的文件系统安全权限控制。这可能意味着 Linux 用户理解安全权限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并不一定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 Linux 权限的基本知识仍是一个明智之选。
### 查看 Linux 安全权限
在开始 Linux 权限的相关学习之前,假设我们新建了一个名为 `PermissionDemo` 的目录。使用 `cd` 命令进入这个目录,然后使用 `ls -l` 命令查看 Linux 安全管理权限信息。如果你想以时间为序排列,加上 `-t` 选项
```
ls -lt
```
因为这一目录下没有文件,所以这一命令执行不会返回结果。

要了解关于 `ls` 命令的更多信息,请通过在命令行中输入 `man ls` 来查看命令手册。

现在,让我们创建两个名为 `cat.txt` 和 `dog.txt` 的空白文件;这一步使用 `touch` 命令将更为简便。然后继续使用 `mkdir` 命令创建一个名为 `Pets` 的空目录。我们可以再次使用`ls -l`命令查看这些新文件的权限。

我们需要留意这个命令输出结果的两个部分。
### 谁拥有权限?
首先要注意的是*谁*具有访问文件/目录的权限。请注意下面红色框中突出显示的部分。第一列是指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而第二列是指具有访问权限的*组*。

用户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用户、组和其他人(本质上既不是用户也不是组)。还有一个*全部*,意思是几乎所有人。

由于我们使用 `root` 作为当前用户,所以我们可以访问任何文件或目录,因为 `root` 是超级用户。然而,通常情况并非如此,你可能会被限定使用你的普通用户登录。所有的用户都存储在 `/etc/passwd` 文件中。

“组”的相关信息保存在 `/etc/group` 文件中。

### 他们有什么权限?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ls -l` 命令输出结果的另一部分与执行权限有关。以上,我们查看了创建的 `dog.txt` 和 `cat.txt` 文件以及 `Pets` 目录的所有者和组权限都属于 `root` 用户。我们可以通过这一信息了解到不同用户组所拥有的相应权限,如下面的红色框中的标示。(LCTT 译注:下图的“OWNER”应为“OTHER”)

我们可以把每一行分解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标志着它是文件还是目录:文件用 `-`(连字符)标记,目录用 `d` 来标记。接下来的三个部分分别是用户、组和其他人的对应权限。最后一部分是[访问控制列表](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cess-control_list) (ACL)的标志,是记录着特定用户或者用户组对该文件的操作权限的列表。

Linux 的权限级别可以用字母或数字标识。有三种权限类型:
* 可读取:`r` 或 `4`
* 可写入:`w` 或 `2`
* 可执行:`x` 或 `1`
(LCTT 译注:原文此处对应的字母标示 `x` 误写为 `e`,已更正)

每个字母符号(`r`、`w` 或 `x`)表示有该项权限,而 `-` 表示无该项权限。在下面的示例中,文件的所有者可读可写,用户组成员仅可读,其他人可读可执行。转换成数字表示法,对应的是 `645`(如何计算,请参见下图的图示)。

以下是一些示例:

完成下面的测试,检查你是否掌握了权限管理相关的知识。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understanding-linux-permissions>
作者:[Bryant 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brson/users/greg-p/users/tj)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fzy1233](https://github.com/qfzy123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100 个最佳 Ubuntu 应用(下) | Swapnil Tirthakar | https://linuxhint.com/100_best_ubuntu_apps/ | 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221320cydd9gv9w1z4cmx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4/221320cydd9gv9w1z4cmxc.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rmfrog | wxy | false | [
"Ubuntu"
] | 分享 | {
"viewnum": 11032,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234.161.35",
"message": "都用过。很多都不算生产力软件。功能多有重复,像音乐媒体播放器和代码编辑器,认准一到两个就可以了,多出来的都是玩具。",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Mobile 57.0|Android 8.1 用户",
"date": "2019-07-05T05:30:53"
},
{
"postip": "101.224.78.240",
"message": "都用过有点夸张吧。<br />\r\n我只用过几个,哈哈。",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06T21:45:34"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F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10:15"
}
] | [
{
"raid": 11048,
"displayorder": 0
}
] | 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 2019-07-04T21:59:00 | 2019-07-04T21:59:00 | 11,057 | /article-11057-1.html | 今年早些时候我们发布了一个 [2018 年最好的 20 个 Ubuntu 应用](https://linuxhint.com/applications-2018-ubuntu/)列表,可能对很多用户来说都很有用。现在我们几乎到 2018 年下半年了(LCTT 译注:好吧,我们翻译的有些晚了,顺便打个广告,[LCTT 欢迎你,有志于通过翻译为开源做些贡献的同学!](https://linux.cn/lctt/)),所以今天我们打算看一下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

很多用户最近从 Microsoft Windows 转换到了 Ubuntu,可能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寻找它们之前使用了数年的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的最好替代应用。Ubuntu 拥有上千个免费使用和开源应用软件,比 Windows 和其它 OS 上的付费软件运行的更好。
下列列表归纳了各种分类下很多应用软件的功能特点,因此,你可以找到匹配你的需求的最好的应用。
(……接前)
### 67、Filezilla
Filezilla 是一个免费和跨平台的 FTP 应用,包括 Filezilla 客户端和服务器。它让你使用 FTP 和加密的 FTP,如 FTPS 和 SFTP 传输文件,支持 IPv6 网络协议。

它是一个简单的文件传输应用,支持拖放,支持世界范围的各种语言,多任务的强大用户界面,可以控制和配置传输速度。
### 68、Stacer
Stacer 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诊断和优化工具,使用 Electron 开发框架开发。它有一个优秀的用户界面,你可以清理缓存内存、启动应用、卸载不需要的应用、掌控后台系统进程。

它也可以让你检查磁盘、内存和 CPU 使用情况,给你下载和上传的实时状态。它看起来像 Ubuntu clener 的强力竞争者,但是两者都有独特的特点。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guzhaninan/stacer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tacer
```
### 69、4K 视频下载器
4K 视频下载器是一个简单的视频下载工具,你可以用来从 Vimeo、Facebook、YouTube 和其它在线视频流站点下载视频、播放列表、频道。它支持下载 YouTuBe 播放列表和频道,可以采用 MP4、MKV、M4A、3GP 和很多其它音/视频格式。

4K 视频下载器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除了正常的视频下载,它支持 3D 和 360 度视频下载。它同样提供应用内代理设置、直连 iTunes 等功能。你可以从[这里](https://www.4kdownload.com/download)下载。
### 70、Qalculate
Qalculate 是一个多用途、跨平台的桌面计算器,简单而强大。它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和等式、货币汇率转换和很多其它日常计算。

它有优秀的用户界面,提供了自定义功能、单位计算、符号计算、四则运算、画图和很多你可以在科学计算器上发现的功能。
### 71、Hiri
Hiri 是一个跨平台的邮件客户端,使用 Python 语言开发的。它有平滑的用户界面,就它的功能和服务而言,是 Micorsoft Outlook 的很好的替代品。这是很棒的邮件客户端,可以用来发送和接收邮件,管理通讯录、日历和任务。

它是一个具有丰富特点的邮件客户端,提供的功能有集成的任务管理器、邮件同步、邮件评分、邮件过滤等多种功能。
```
$ sudo snap install hiri
```
### 72、Sublime Text
Sublime Text 是一个跨平台的源代码编辑器,用 C++ 和 Python 写的。它有 Python 语言编程接口(API),支持所有主流的编程语言和标记语言。它是简单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可被用作 IDE,包含自动补全、语法高亮、分窗口编辑等功能。

这个文本编辑器包括一些额外特点:任意跳转、跳转定义、多选、命令模式和可完全定制的用户界面。
```
$ sudo apt-get install sublime-text
```
### 73、TeXstudio
Texstudio 是一个创建和编辑 LaTex 文件的集成写作环境。它是开源的编辑器,提供了语法高亮、集成的查看器、交互式拼写检查、代码折叠、拖放等特点。

它是跨平台的编辑器,有简单轻量级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它集成了 BibTex 和 BibLatex 目录管理器,同样有集成的 PDF 查看器。你可以从[官网](https://www.texstudio.org/)和 Ubuntu 软件中心下载 Texstudio。
### 74、QtQR
QtQR 是一个基于 Qt 的应用,让你在 Ubuntu 中创建和读取二维码。它是用 Python 和 Qt 开发的,有简单和轻量级的用户界面,你可以编码网站地址、邮件、文本、短消息等。你也可以用网络相机解码二维码。

如果你经常处理产品销售和服务,QtQR 会证明是有用的工具,我觉得没有能在如此低硬件的要求下能和 QtQR 一样提供类似功能顺畅运行的应用了。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 qr-tools-developers/qr-tools-stabl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qtqr
```
### 75、Kontact
Kontact 是一个为 KDE 桌面环境开发的集成的个人信息管理器(PIM)。它集成了多个软件到一个集合中,在一个用户界面集成了 KMail、KOrganizer和 KAddressBook,你可以管理所有的邮件、通讯录、日程表等。

它可能是 Microsoft Outlook 的非常好的替代品,因为它是快速且高度高配置的消息管理工具。它有很好的用户界面,你会发现很容易上手。
```
$ sudo apt-get install kontact
```
### 76、NitroShare
NitroShare 是一个跨平台、开源的网络文件共享应用。它让你轻松的在局域网的多个操作系统中共享文件。它简单而强大,当在局域网中运行 NitroShare 时,它会自动侦查其它设备。

文件传输速度让 NitroShare 成为一个杰出的文件共享应用,它在能够胜任的硬件中能够达到 GB 级的传输速度。没有必要额外配置,安装完成后你就可以开始文件传输。
```
$ sudo apt-add-repository ppa:george-edison55/nitroshar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itroshare
```
### 77、Konversation
Konversation 是一个为 KDE 桌面环境开发的开源的网络中继聊天(IRC)客户端。它给了你到 Freenode 网络频道的快速入口,你可以为大多数发行版找到支持。

它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客户端,支持 IPv6 链接、SSL 服务器支持、书签、屏幕通知、UTF-8 检测和另外的主题。它易于使用的 GUI 是高度可配置的。
```
$ sudo apt-get install konversation
```
### 78、Discord
如果你是硬核游戏玩家,经常玩在线游戏,我有一个很棒的应用推荐给你。Discord 是一个免费的网络电话应用,尤其是为在线游戏者们设计的。它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可用来文字或语音聊天。

Discord 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语音通话应用游戏社区,因为它是完全免费的,它是 Skype、Ventrilo、Teamspeak 的很好的竞争者。它同样提供清晰的语音质量、现代的文本聊天,你可以共享图片、视频和链接。
### 79、QuiteRSS
QuiteRSS是一个开源的 RSS 和 Atom 新闻摘要的聚合应用。它是跨平台的摘要阅读器,用 Qt 和 C++ 写的。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你可以改变为经典或者报纸模式。它集成了 webkit 浏览器,因此,你可以在单个窗口执行所有任务。

QuiteRSS 自带了很多功能,像内容过滤、自动规划摘要、导入/导出 OPML、系统托盘集成了很多其它摘要阅读器有的特点。
```
$ sudo apt-get install quiterss
```
### 80、MPV Media Player
MPV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媒体播放器,基于 MPlayer 和 MPlayer 2。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用户只需要拖放音/视频文件来播放,因为在 GUI 上没有添加媒体文件的选项。

关于 MPV 的一件事是它可以轻松播放 4K 视频,Linux 发行版中的其它媒体播放器可能做不到。它同样给了用户播放在线视频流站点如 YouTube 和 Dailymotion 的能力。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c3man/mpv-test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mpv
```
### 81、Plume Creator
如果你是一个作家,那么 Plume Creator 是你必不可少的应用,因为你在 Ubuntu 上找不到其它应用像 Plume Creater 这样。写作和编辑故事、章节是繁重的任务,在 Plume Creator 这个令人惊奇的工具的帮助下,将大大帮你简化这个任务。

它是一个开源的应用,拥有精简的用户界面,开始你可能觉得困惑,但不久你就会习惯的。它提供的功能有:编辑笔记、摘要、导出 HTML 和 ODT 格式、富文本编辑。
```
$ sudo apt-get install plume-creator
```
### 82、Chromium Web 浏览器
Chromium 是一个由 Google 开发和发布的开源 Web 浏览器。Chromium 就其外观和特点而言,很容易被误认为是 Chrome。它是轻量级和快速的网络浏览器,拥有最小用户界面。

如果你经常在 Windows 上使用 Google Chrome,而想在 Linux 上寻找一个类似的浏览器,那么 Chromium 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你可以登录到你的 Google 账户以访问包括 Gmail 在内的所有 Google 服务。
### 83、简单天气指示器
简单天气指示器是用 Python 开发的开源天气提示应用。它自动侦查你的位置,并显示你天气信息像温度,下雨的可能性,湿度,风速和可见度。

简单天气指示器自带一些可配置项,例如位置检测、温度单位、位置可见度开关等等。它是一个还酷的应用,可以根据你的桌面来调整。
### 84、SpeedCrunch
SpeedCrunch 是一个快速和高精度的科学计算器。它预置了数学函数、用户定义函数、复数和单位转换支持。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并易于使用。

这个科学计算器有令人吃惊的特点,如结果预览、语法高亮和自动补全。它是跨平台的,并有多语言支持。
### 85、Scribus
Scribus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桌面出版应用,允许你创建宣传海报、杂志和图书。它是基于 Qt 工具器的跨平台应用,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下发布。它是一个专业的应用,拥有 CMYK 和 ICC 颜色管理的功能、基于 Python 的脚本引擎,和 PDF 创建功能。

Scribus 有相当好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可以在低配置下轻松使用。在所有的最新的 Linux 发行版的软件中心可以下载它。
### 86. Cura
Cura 是一个由 David Braam 开发的开源的 3D 打印应用。Ultimaker Cura 是 3D 打印世界最流行的软件,世界范围有百万用户在使用。它遵守 3D 打印模型的 3 步:设计、准备、打印。

它是功能丰富的 3D 打印应用,为 CAD 插件和扩展提供了无缝支持。它是一款简单易于使用的工具,新手艺术家可以马上开始了。它支持主流的文件格式像 STL、3MF 和 OBJ。
### 87、Nomacs
Nomacs 是一款开源、跨平台的图像浏览器,支持所有主流的图片格式包括 RAW 和 psd 图像。它可以浏览 zip 文件中的图像或者 Microsoft Office 文件并提取到目录。

Nomacs 拥有非常简单的用户界面,图像缩略图在顶部,它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图像操作特点像修改、调整大小、旋转、颜色纠正等。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omacs/stabl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omacs
```
### 88、BitTicker
BitTicker 是一个 Ubuntu 上的在线的 BTC-USDT 价格接收器。它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能够连接到 bittrex.com 市场,提取最新的 BTC-USDT 价格,并在系统托盘显示 Ubuntu 时钟。

它是简单但有用的工具,如果你经常有规律的投资比特币并且必须了解价格波动的话。
### 89、Organize My Files
Organize My Files 是一个跨平台的一键点击文件组织工具,它在 Ubuntu 中以 Snap 包的形式获得。它简单而强大,可以帮助你找到未组织的文件,通过简单点击来掌控它们。

它有易于理解的用户界面,强大且快速。它提供了很多功能:自动组织、递归组织、智能过滤和多层文件夹组织等。
### 90、GnuCash
GnuCash 是一个金融账户软件,在 GNU 公共证书下自由使用。它是个人和商业账户的理想软件。它有简单的用户界面允许你追踪银行账户、股票、收入和花费。

GnuCash 实现了双入口记账系统,基于专业的账户原则来确保帐薄的平衡和报告的精确。
### 91、Calibre
Calibre 是一个跨平台的开源的面向电子书需求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简单的电子书管理器,提供显示、创建、编辑电子书、组织已存在的电子书到虚拟书库、同步和其它更多功能。

Calibre 同样可以帮你转换电子书到你需要的格式并发送到你的电子书阅读设备。Calibre 是一个很棒的工具,如果你经常阅读和管理电子书的话。
### 92、MATE 词典
MATE 词典是一个简单的词典,基本上是为 MATE 桌面环境开发的。你可以仅仅输入字然后这个字典会显示意思和引用。

它是简单和轻量级的在线词典,有极简的用户界面。
### 93、Converseen
Converseen 是免费的跨平台的批量图片处理应用,允许你转换、编辑、调整、旋转、裁剪大量图像,而仅仅需要一次鼠标点击。它提供了使用前缀或后缀图像批量重命名和从一个 Windows 图标文件提取图像等功能。

它有很好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即时你是一个新手。它也能够转换整个 PDF 文件为图像集合。
### 94、贴片地图编辑器
贴片地图编辑器是一个免费的关卡地图编辑器,允许你以正交、等轴、和六角等方向编辑地图。这个工具对于游戏开发者在游戏引擎开发阶段内可能非常有用。

它是一个通用的地图编辑器,让你创建升级位置、地图布局、碰撞区域和敌人位置。它保存所有的数据为 tmx 格式。
### 95. Qmmp
Qmmp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音频播放器,用 C++ 和 Qt 开发的。它是跨平台的音频播放器,界面与 Winamp 很相似。 它有简单的直观的用户界面,可以用 Winamp 皮肤替代默认的 UI。

它提供了自动唱片集封面获取、支持多艺术家,另外的插件和扩展支持和其它与 Winamp 相似的特点。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forkotov02/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qmmp qmmp-q4 qmmp-plugin-pack-qt4
```
### 96、Arora
Arora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 web 浏览器,提供了专有的下载管理器、书签、私密模式、选项卡式浏览。

Arora web 浏览器由 Benjamin C. Meyer 开发,它由于它的轻量自然灵活的特点在 Linux 用户间很受欢迎。
### 97、XnSketch
XnSketch 是一个 Ubuntu 上的酷应用,只需要几次点击,就能帮你转换你的图片为卡通或素描图。它展现了 18 个不同的效果,例如:锐化、白描、铅笔画等等。

它有优秀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一些额外的特点包括透明度和边缘锐化调整、对比度、亮度、饱和度调整。
### 98、Geany
Geany 是一个简单而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像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它是跨平台的文本编辑器,支持所有主流编程语言包括 Python、C++、LaTex、Pascal、C#、etc。

Geany 有个类似于 Notepad++ 编程编辑器的简单用户界面。它提供了 IDE 的功能,如代码导航、自动补完、格式高亮,并支持扩展。
```
$ sudo apt-get install geany
```
### 99、Mumble
Mumble 是又一个 VoIP 应用,与 Discord 类似。Mumble 同样最初是为在线游戏玩家设计的,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提供了端到端的聊天。在 Mumble 上的声音质量非常好,它提供了端到端的加密来确保私密性。

Mumble 是一个开源应用,有简单的用户界面,易于使用。Mumble 在 Ubuntu 软件中心可以下载。
```
$ sudo apt-get install mumble-server
```
### 100、Deluge
Deluge 是一个跨平台的轻量级的 BitTorrent 客户端,能够用来在 Ubuntu 上下载文件。BitTorrent 客户端与很多 Linux 发行版一起发行,但 Deluge 是最好的 BitTorrent 客户端,界面简单、易于使用。

Deluge 拥有你可以在其它 BitTorrent 客户端上发现的所有功能,但是一个功能特别突出,它给了用户从其它设备访问客户端的能力,这样你可以远程下载文件了。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eluge-team/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deluge
```
所以这些就是 2018 年我为大家选择的 Ubuntu 上最好的 100 个应用了。所有列出的应用都在 Ubuntu 18.04 上测试了,肯定在老版本上也能运行。
---
via: <https://linuxhint.com/100_best_ubuntu_apps/>
作者:[Swapnil Tirthakar](https://linuxhint.com/author/swapnil/)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rmfrog](https://github.com/warmfr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随着 Zorin 15 的发布,Zorin OS 变得更为强大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zorin-os-15-release/ | 对于从 Windows 阵营转向 Linux 的用户而言,它一定是最好的一个发行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5/112128zmz2n2csi6h7y6s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5/112128zmz2n2csi6h7y6s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fzy1233 | wxy | false | [
"Zorin"
] | 新闻 | {
"viewnum": 5060,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F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9:50"
}
] | [] | 对于从 Windows 阵营转向 Linux 的用户而言,它一定是最好的一个发行版。 | 2019-07-05T11:21:00 | 2019-07-05T11:21:00 | 11,058 | /article-11058-1.html | 
长久以来 Zorin OS 一直在 [初学者适用的Linux发行版排行](https://itsfoss.com/best-linux-beginners/) 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确,它可能不是最受欢迎的,但是对于从 Windows 阵营转向 Linux 的用户而言,它一定是最好的一个发行版。
我还记得,在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一直坚持让我安装 [Zorin OS](https://zorinos.com/)。就我个人而言,当时我并不喜欢它的 UI 风格。但是,现如今 Zorin OS 15 发布了,这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理由安装并将它作为我日常的操作系统。
不要担心,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向你介绍你所需要了解的一切。
### Zorin 15 中的新特性
让我们来看一下最新版本的 Zorin 有哪些主要的改变。Zorin 15 是基于 Ubuntu 18.04.2 的,因此带来了许多性能上的提升。除此之外,也有许多 UI(用户界面)的改进。
#### Zorin Connect

Zorin OS 15 最主要的一个亮点就是 —— Zorin Connect。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设备,那你一定会喜欢这一功能。类似于 [PushBullet](https://www.pushbullet.com/)(LCTT 译注:PushBullet,子弹推送,一款跨平台推送工具), [Zorin Connect](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zorinos.zorin_connect&hl=en_IN) 会提升你的手机和桌面一体化的体验。
你可以在桌面上同步智能手机的通知,同时还可以回复它。甚至,你可以回复短信并查看对话。
总的来说,你可以体验到以下功能:
* 在设备间分享文件或链接
* 将你的手机作为电脑的遥控器
* 使用手机控制电脑上媒体的播放,并且当有来电接入时自动停止播放
正如他们在[官方公告](https://zoringroup.com/blog/2019/06/05/zorin-os-15-is-here-faster-easier-more-connected/)中提到的, 数据的传输仅限于本地网络之间,并且不会有数据被上传到云端服务器。通过以下操作体验 Zorin Connect ,找到:Zorin menu (Zorin 菜单) > System Tools (系统工具) > Zorin Connect。
#### 新的桌面主题(包含夜间模式!)

一提到 “夜间模式” 我就毫无抵抗力。对我而言,这是Zorin OS 15 自带的最好的功能。
当我启用了界面的深色模式时,我的眼睛感到如此舒适,你不想来试试么?
它不单单是一个深色的主题,而是 UI 更干净直观,并且带有恰到好处的新动画。你可以从 Zorin 内置的外观应用程序里找到所有的相关设置。
#### 自适应背景调整 & 深色浅色模式
你可以选择让桌面背景根据一天中每小时的环境亮度进行自动调整。此外,如果你想避免蓝光给眼睛带来伤害,你可以使用夜间模式。
#### 代办事项应用

我一直希望支持这个功能,这样我就不必使用其他 Linux 客户端程序来添加任务。很高兴看到内置的应用程序集成并支持谷歌任务和 Todoist。
#### 还有更多么?
是的!其他主要的变化包括对 Flatpak 的支持,支持平板笔记本二合一电脑的触摸布局,DND 模式,以及一些重新设计的应用程序(设置、Libre Office),以此来给你更好的用户体验。
如果你想要了解所有更新和改动的详细信息,你可以查看[官方公告](https://zoringroup.com/blog/2019/06/05/zorin-os-15-is-here-faster-easier-more-connected/)。如果你已经是 Zorin 的用户,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他们的网站也已经启用了一个全新的外观。
### 下载 Zorin OS 15
**注释** : 今年的晚些时候将会推出从 Zorin OS 12 直升 15 版本而不需要重新安装的升级包。
提示一下,Zorin OS 有三个版本:旗舰版本、核心板和轻量版。
如果你想支持开发者和项目,同时解锁 Zorin OS 全部的功能,你可以花 39 美元购买旗舰版本。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些基本功能,核心版就可以了(你可以免费下载)。如果是这种情况,比如你有一台旧电脑,那么你可以使用轻量版。
* [下载 ZORIN OS 15](https://zorinos.com/download/)
你觉得 Zorin 15 怎么样?
我肯定会尝试一下,将 Zorin OS 作为我的主要操作系统 -(手动狗头)。你呢?你觉得最新的版本怎么样?欢迎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
via: <https://itsfoss.com/zorin-os-15-release/>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qfzy1233](https://github.com/qfzy123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你应该选择 Ubuntu 还是 Fedora?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ubuntu-vs-fedora/ | 选择 Ubuntu 还是 Fedora?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哪一个更好?你应该使用哪一个?看看这篇对比 Ubuntu 和 Fedora 的文章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5/121507px4cu84bwcpczcau.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5/121507px4cu84bwcpczcau.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true | [
"Ubuntu",
"Fedora"
] | 观点 | {
"viewnum": 68842,
"commentnum": 2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11.36.79",
"message": "ubuntu、fedora、centos、debian都用过,最后桌面用xubuntu,服务端用ubuntu",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05T21:03:39"
},
{
"postip": "222.173.29.50",
"message": "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deepin。这是我接触过的linux系统中最好用的了。开箱即用,不折腾",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06T09:47:09"
},
{
"postip": "222.173.29.50",
"message": "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deepin。这是我接触过的linux系统中最好用的了。开箱即用,不折腾",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7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06T09:47:12"
},
{
"postip": "210.21.68.61",
"message": "我选Fedora. 因为我服务器用RHEL, Centos ,Oracle Linux",
"username": "白栋毅 [Firefox 67.0|Fedora]",
"date": "2019-07-06T11:24:36"
},
{
"postip": "113.110.252.172",
"message": "看一下小尾巴",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ium 75.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6T14:14:00"
},
{
"postip": "101.224.78.240",
"message": "fedora",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06T21:38:02"
},
{
"postip": "101.224.78.240",
"message": "fedora",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06T21:38:05"
},
{
"postip": "60.76.82.93",
"message": "ubunru",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7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06T22:15:58"
},
{
"postip": "183.188.211.155",
"message": "Ubuntu r--->t ??",
"username": "来自山西临汾的 Chrome 7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7-10T18:46:18"
},
{
"postip": "183.188.211.155",
"message": "Ubuntu r--->t ??",
"username": "来自山西临汾的 Chrome 7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7-10T18:46:23"
},
{
"postip": "112.20.201.3",
"message": "asdfa",
"username": "来自江苏宿迁的 Firefox 6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11T20:37:13"
},
{
"postip": "112.20.201.3",
"message": "linux试过好多版本,最后还是停留在debian了,永久性的,无论对笔记本还是台式机硬件支持最好,桌面从未出现任何问题,当然我用的是i3wm,最小化安装的。debian稳定,软件多,主要安装方面快捷,很快就融入到工作的环境当中。",
"username": "来自江苏宿迁的 Firefox 6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11T20:39:54"
},
{
"postip": "218.247.253.136",
"message": "fedora, 功能多,red hat毕竟是开源的leader",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69.0|Fedora 用户",
"date": "2019-09-17T21:33:59"
},
{
"postip": "112.97.52.149",
"message": "感觉开源=折腾",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8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0-03-07T02:50:56"
},
{
"postip": "112.87.180.113",
"message": "deepin 估计不行",
"username": "来自江苏苏州的 Chrome 8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5-20T06:12:22"
},
{
"postip": "218.200.61.155",
"message": "Deepin 20bate 新手装不上很多软件啊,缺少很多库。",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QQ Browser 10.5|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5-27T09:50:24"
},
{
"postip": "223.104.4.59",
"message": "fedora用得舒服,因为国内服务器端都是centos、rhel、suse,不需要再多学习了,特别是国产操作系统几乎全是fedora系的",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Firefox 7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0-06-25T16:41:45"
},
{
"postip": "171.89.82.128",
"message": "推荐fedora。安装和软件包管理,都差不了多少。稳定性比ubuntu好 。ubuntu软件包体积较大,代码优化,不及fedora,运行速度比不上fedora。ubuntu显卡驱动设置不好配置。稍不留意,或者用一阵子,就会黑屏进不了Gonome界面。fedora不存在这故障。",
"username": "来自四川德阳的 Chrome 7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7-04T22:56:23"
},
{
"postip": "223.96.238.255",
"message": "arch",
"username": "来自山东菏泽的 Chrome 8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7-12T20:12:55"
},
{
"postip": "101.206.169.237",
"message": "opensuse路过",
"username": "来自四川的 Firefox 7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8-16T15:37:20"
},
{
"postip": "49.80.153.231",
"message": "fedora",
"username": "来自江苏无锡的 Chrome 85.0|Fedora 用户",
"date": "2020-09-13T13:31:47"
},
{
"postip": "1.65.174.42",
"message": "我感覺ubuntu debian比fedora更好用,包更多,fedora缺了不少軟件,中文輸入也是前者更好",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Firefox 9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1-08-28T16:13:35"
}
] | [] | 选择 Ubuntu 还是 Fedora?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哪一个更好?你应该使用哪一个?看看这篇对比 Ubuntu 和 Fedora 的文章吧。 | 2019-07-05T12:15:05 | 2019-07-05T12:15:05 | 11,059 | /article-11059-1.html |
>
> 选择 Ubuntu 还是 Fedora?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哪一个更好?你应该使用哪一个?看看这篇对比 Ubuntu 和 Fedora 的文章吧。
>
>
>
[Ubuntu](https://ubuntu.com/) 和 [Fedora](https://getfedora.org/) 都是最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实非易事。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对比一下 Ubuntu 和 Fedora 的不同特点,帮助你进行决策。
请注意,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桌面版的角度进行对比的。Fedora 或者 Ubuntu 针对容器的特殊版本不会被考虑在内。
### Ubuntu vs Fedora: 哪一个更好?

不同 Linux 发行版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基础发行版(Debian、红帽、Arch,或者是从头做起)
* 安装方式
* 支持的桌面环境
* 软件包管理、软件支持和更新
* 硬件支持
* 开发团队(由企业支持,还是由业余爱好者创建)
* 发布周期
* 社区和线上支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Ubuntu 和 Fedora 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也许就更容易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了。
#### 安装方式
Ubuntu 的 Ubiquity 安装器是最好用的安装器之一。我认为这是让 Ubuntu 如此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 2004 年 Ubuntu 刚刚诞生的时候,安装 Linux 还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Ubuntu 安装器可以让你在大约 10 分钟左右完成安装。大多数情况下,它还可以识别出机器里安装的 Windows 系统,并且只需要几下点击就可以实现 Ubuntu 和 Windows 的双系统启动。
锦上添花的是,在安装 Ubuntu 的过程中你还可以进行系统更新,或者是安装第三方编译码器。

Fedora 使用的是 Anaconda 安装器,拥有简单易用的界面,同样简化了安装过程。

Fodora 还提供了一个可以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上下载并创建 Fedora live USB 的写入工具。不过我在大约两年前尝试使用它的时候并不成功,最后使用了一个常规的创建 live USB 的软件。
根据我的经验,安装 Ubuntu 要比安装 Fedora 容易一些。不过这并不是说安装 Fedora 有多困难,只是 Ubuntu 更简单而已。
#### 桌面环境
Ubuntu 和 Fedora 默认都使用 GNOME 桌面环境。

Fedora 使用的是原装的 GNOME 桌面,而 Ubuntu 则在此基础上做了个性化调整,让它看起来就像 Ubuntu 之前使用的 Unity 桌面环境。

除了 GNOME,Ubuntu 和 Fedora 都提供了一些其它桌面环境的版本。
Ubuntu 有 Kubuntu、Xubuntu、Lubuntu 等版本,分别提供不同的桌面环境。虽然它们都是 Ubuntu 的官方版本,但是却不是由 Canonical 的 Ubuntu 团队直接开发的,而是由另外的团队开发。
Fedora 通过 [Fedora Spins](https://spins.fedoraproject.org/) 的方式提供了一些不同桌面环境的版本。和 Kubuntu、Lubuntu 等版本不同的是,这些版本并非由独立团队开发,而是由 Fedora 核心团队开发的。
#### 软件包管理和可用软件数量
Ubuntu 使用 APT 软件包管理器提供软件并进行管理(包括应用程序、库,以及其它所需编解码器),而 Fedora 使用 DNF 软件包管理器。
[Ubuntu 拥有庞大的软件仓库](https://itsfoss.com/ubuntu-repositories/),能够让你轻松安装数以千计的程序,包括 FOSS(LCTT 译注:Free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的缩写,自由开源软件)和非 FOSS 的软件。Fedora 则只专注于提供开源软件。虽然这一点在最近的版本里有所转变,但是 Fedora 的软件仓库在规模上仍然比 Ubuntu 的要逊色一些。
一些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为 Linux 提供像 .exe 文件一样可以点击安装的软件包。在 Ubuntu 里这些软件包是 .deb 格式的,在 Fedora 里是 .rpm 格式的。
大多数软件供应商都为 Linux 用户提供 DEB 和 RPM 文件,但是我也经历过供应商只提供 DEB 文件的情况。比如说 SEO 工具 [Screaming Frog](https://www.screamingfrog.co.uk/seo-spider/#download) 就只提供 DEB 软件包。反过来,一个软件只有 RPM 格式但是没有 DEB 格式这种情况就极其罕见了。
#### 硬件支持
一般来说,Linux 在 WiFi 适配器和显卡的兼容性上容易出现问题,Ubuntu 和 Fedora 都受此影响。以 Nvidia 为例,它的 [开源驱动程序 Nouveau 经常会引发系统启动时假死机之类的问题](https://itsfoss.com/fix-ubuntu-freezing/)。
在 Ubuntu 上你可以轻松安装专有驱动程序作为补充。在很多情况下,这样可以获得对硬件更好的支持。

Fedora 则坚持使用开源软件,所以在 Fedora 上安装专有驱动程序就比较困难了。
#### 线上支持和用户群
Ubuntu 和 Fedora 都通过社区论坛提供了很好的线上支持。Ubuntu 主要有两个论坛:[UbuntuForums](https://ubuntuforums.org/) 和 [Ask Ubuntu](https://askubuntu.com/)。Fedora 主要的论坛则是 [Ask Fedora](https://ask.fedoraproject.org/)。
就用户群体而言,Fedora 有着庞大的用户数量。不过 Ubuntu 更为流行,用户数量甚至更为庞大。
Ubuntu 的流行催生了很多专注于 Ubuntu 的网站和博客。所以相比 Fedora,你可以得到更多关于 Ubuntu 的故障排除指导和学习材料。
#### 发布周期
Fedora 每六个月发布一个新版本,每个版本有九个月的支持周期。也就是说,你必须在六个月到九个月之间进行一次系统升级。进行 Fedora 版本升级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需要良好的网络连接。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每九个月进行一次 1.5 GB 的版本升级。
Ubuntu 有两种版本:常规发布版本和长期支持(LTS)发布版本。常规版本和 Fedora 比较类似,每隔六个月发布一次,有九个月的支持周期。
而长期支持发布版本则每两年发布一次,有五年的支持周期。常规发布版本探索新功能特性和新的软件版本,而长期支持发布版本则支持旧版本软件。对于不喜欢经常改变、青睐稳定性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强大的基础发行版
Ubuntu 是基于 [Debian](https://www.debian.org/) 发行版的。Debian 是最大的社区项目之一,并且也是 [自由软件](https://www.fsf.org/) 世界里最受尊敬的项目之一。
Fedora 则是红帽公司的一个社区项目。红帽公司是一个专注于 Linux 发行版的公司。Fedora 充当了一个“试验田”的角色(用技术术语来说叫做“上游”),用来在红帽企业级 Linux 发布新功能之前对这些新功能进行试验。
#### 在背后支持的企业
Ubuntu 和 Fedora 都有来自母公司的支持。Ubuntu 源自 [Canonical](https://canonical.com/) 公司,而 Fedora 源自 [红帽公司](https://www.redhat.com/en)(现在是 [IBM 的一部分](https://itsfoss.com/ibm-red-hat-acquisition/))。背后企业的支持非常重要,因为可以确保 Linux 发行版良好的维护。
有一些发行版是由一群独立的业余爱好者们共同创建的,但是在工作压力之下经常会结束。你也许见过一些还算比较流行的发行版项目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终止了。很多这样的发行版由于开发者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可以投入到项目上而不得不终止,比如 [Antergos](https://itsfoss.com/antergos-linux-discontinued/) 和 Korora。
Ubuntu 和 Fedora 的背后都有基于 Linux 的企业的支持,这让它们比其它独立的发行版更胜一筹。
#### Ubuntu vs Fedora:服务端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 Ubuntu 和 Fedora 之间的对比主要都集中在桌面端。不过如果不考虑一下服务端的话,对 Linux 的讨论就不能算是完整的。

Ubuntu 不仅在桌面端很流行,在服务端也有很强的存在感。如果你能够在桌面端熟练使用 Ubuntu,那么也不会对 Ubuntu 服务器版本感到陌生。我就是从使用 Ubuntu 桌面端开始的,现在我的网站都运行在 Ubuntu 服务器上。
Fedora 同样有服务端版本,并且也有人在使用。但是大多数系统管理者不会喜欢一个每九个月就需要重启升级的服务器。
学习 Fedora 可以更好地帮助你使用红帽企业级 Linux(RHEL)。RHEL 是一个付费产品,你需要购买订阅才可以使用。如果你希望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和 Fedora 或者红帽类似的操作系统,我推荐使用 CentOS。[CentOS](https://centos.org/) 同样是红帽公司附属的一个社区项目,但是专注于服务端。
### 结论
你可以看到,Ubuntu 和 Fedora 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就可用软件数量、驱动安装和线上支持来说,Ubuntu 的确更有优势。**Ubuntu 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没有经验的 Linux 新手而言。**
如果你想要熟悉红帽的话,Fedora 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对 Linux 有一定经验,或者是只想要使用开源软件,Fedora 就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最终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决定是使用 Fedora 还是 Ubuntu。我会建议为两个发行版分别创建一个 live USB,并且在虚拟机上体验一下。
你对于 Ubuntu vs Fedora 的看法是什么呢?你更喜欢哪一个发行版,为什么?在评论里分享你的看法吧。
---
via: <https://itsfoss.com/ubuntu-vs-fedora/>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上为你的任务创建一个自定义的系统托盘指示器 | M.hanny Sabbagh | https://fosspost.org/tutorials/custom-system-tray-icon-indicator-linux |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自己的系统托盘图标。本指导将会教你通过简单的几个步骤来实现这一目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5/131332f9fgya2nzp74af7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5/131332f9fgya2nzp74af7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jun9972 | wxy | false | [
"系统托盘"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317,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Al",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9:23"
}
] | [] |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自己的系统托盘图标。本指导将会教你通过简单的几个步骤来实现这一目的。 | 2019-07-05T13:13:00 | 2019-07-05T13:13:00 | 11,061 | /article-11061-1.html | 系统托盘图标如今仍是一个很神奇的功能。只需要右击图标,然后选择想要的动作,你就可以大幅简化你的生活并且减少日常行为中的大量无用的点击。
一说到有用的系统托盘图标,我们很容易就想到 Skype、Dropbox 和 VLC:

然而系统托盘图标实际上要更有用得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自己的系统托盘图标。本指导将会教你通过简单的几个步骤来实现这一目的。
### 前置条件
我们将要用 Python 来实现一个自定义的系统托盘指示器。Python 可能已经默安装在所有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中了,因此你只需要确定一下它已经被安装好了(此处使用版本为 2.7)。另外,我们还需要安装好 `gir1.2-appindicator3` 包。该库能够让我们很容易就能创建系统图标指示器。
在 Ubuntu/Mint/Debian 上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gir1.2-appindicator3
```
在 Fedora 上安装:
```
sudo dnf install libappindicator-gtk3
```
对于其他发行版,只需要搜索包含 “appindicator” 的包就行了。
在 GNOME Shell 3.26 开始,系统托盘图标被删除了。你需要安装 [这个扩展](https://extensions.gnome.org/extension/1031/topicons/)(或者其他扩展)来为桌面启用该功能。否则你无法看到我们创建的指示器。
### 基础代码
下面是该指示器的基础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os
from gi.repository import Gtk as gtk, AppIndicator3 as appindicator
def main():
indicator = appindicator.Indicator.new("customtray", "semi-starred-symbolic", appindicator.IndicatorCategory.APPLICATION_STATUS)
indicator.set_status(appindicator.IndicatorStatus.ACTIVE)
indicator.set_menu(menu())
gtk.main()
def menu():
menu = gtk.Menu()
command_one = gtk.MenuItem('My Notes')
command_one.connect('activate', note)
menu.append(command_one)
exittray = gtk.MenuItem('Exit Tray')
exittray.connect('activate', quit)
menu.append(exittray)
menu.show_all()
return menu
def note(_):
os.system("gedit $HOME/Documents/notes.txt")
def quit(_):
gtk.main_quit()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我们待会会解释一下代码是怎么工作的。但是现在,让我们将该文本保存为 `tray.py`,然后使用 Python 运行之:
```
python tray.py
```
我们会看到指示器运行起来了,如下图所示:

现在,让我们解释一下这个魔法的原理:
* 前三行代码仅仅用来指明 Python 的路径并且导入需要的库。
* `def main()` :此为指示器的主函数。该函数的代码用来初始化并创建指示器。
* `indicator = appindicator.Indicator.new("customtray","semi-starred-symbolic",appindicator.IndicatorCategory.APPLICATION_STATUS)` :这里我们指明创建一个名为 `customtray` 的新指示器。这是指示器的唯一名称,这样系统就不会与其他运行中的指示器搞混了。同时我们使用名为 `semi-starred-symbolic` 的图标作为指示器的默认图标。你可以将之改成任何其他值;比如 `firefox` (如果你希望该指示器使用 FireFox 的图标),或任何其他你想用的图标名。最后与 `APPLICATION_STATUS` 相关的部分是指明指示器类别/范围的常规代码。
* `indicator.set_status(appindicator.IndicatorStatus.ACTIVE)`:这一行激活指示器。
* `indicator.set_menu(menu())`:这里说的是我们想使用 `menu()` 函数(我们会在后面定义) 来为我们的指示器创建菜单项。这很重要,可以让你右击指示器后看到一个可以实施行为的列表。
* `gtk.main()`:运行 GTK 主循环。
* 在 `menu()` 中我们定义了想要指示器提供的行为或项目。`command_one = gtk.MenuItem('My Notes')` 仅仅使用文本 “My notes” 来初始化第一个菜单项,接下来 `command_one.connect('activate',note)` 将菜单的 `activate` 信号与后面定义的 `note()` 函数相连接;换句话说,我们告诉我们的系统:“当该菜单项被点击,运行 `note()` 函数”。最后,`menu.append(command_one)` 将菜单项添加到列表中。
* `exittray` 相关的行是为了创建一个退出的菜单项,以便让你在想要的时候关闭指示器。
* `menu.show_all()` 以及 `return menu` 只是返回菜单项给指示器的常规代码。
* 在 `note(_)` 下面是点击 “My Notes” 菜单项时需要执行的代码。这里只是 `os.system("gedit $HOME/Documents/notes.txt")` 这一句话;`os.system` 函数允许你在 Python 中运行 shell 命令,因此这里我们写了一行命令来使用 `gedit` 打开家目录下 `Documents` 目录中名为 `notes.txt` 的文件。例如,这个可以称为你今后的日常笔记程序了!
### 添加你所需要的任务
你只需要修改代码中的两块地方:
1. 在 `menu()` 中为你想要的任务定义新的菜单项。
2. 创建一个新的函数让给该菜单项被点击时执行特定的行为。
所以,比如说你想要创建一个新菜单项,在点击后,会使用 VLC 播放硬盘中某个特定的视频/音频文件?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在第 17 行处添加下面三行内容:
```
command_two = gtk.MenuItem('Play video/audio')
command_two.connect('activate', play)
menu.append(command_two)
```
然后在第 30 行添加下面内容:
```
def play(_):
os.system("vlc /home/<username>/Videos/somevideo.mp4")
```
将/home//Videos/somevideo.mp4` 替换成你想要播放的视频/音频文件路径。现在保存该文件然后再次运行该指示器:
```
python tray.py
```
你将会看到:

而且当你点击新创建的菜单项时,VLC 会开始播放!
要创建其他项目/任务,只需要重复上面步骤即可。但是要小心,需要用其他命令来替换 `command_two`,比如 `command_three`,这样在变量之间才不会产生冲突。然后定义新函数,就像 `play(_)` 函数那样。
可能性是无穷的;比如我用这种方法来从网上获取数据(使用 urllib2 库)并显示出来。我也用它来在后台使用 `mpg123` 命令播放 mp3 文件,而且我还定义了另一个菜单项来 `killall mpg123` 以随时停止播放音频。比如 Steam 上的 CS:GO 退出很费时间(窗口并不会自动关闭),因此,作为一个变通的方法,我只是最小化窗口然后点击某个自建的菜单项,它会执行 `killall -9 csgo_linux64` 命令。
你可以使用这个指示器来做任何事情:升级系统包、运行其他脚本——字面上的任何事情。
### 自动启动
我们希望系统托盘指示器能在系统启动后自动启动,而不用每次都手工运行。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在自启动应用程序中添加下面命令即可(但是你需要将 `tray.py` 的路径替换成你自己的路径):
```
nohup python /home/<username>/tray.py &
```
下次重启系统,指示器会在系统启动后自动开始工作了!
### 结论
你现在知道了如何为你想要的任务创建自己的系统托盘指示器了。根据每天需要运行的任务的性质和数量,此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有些人偏爱从命令行创建别名,但是这需要你每次都打开终端窗口或者需要有一个可用的下拉式终端仿真器,而这里,这个系统托盘指示器一直在工作,随时可用。
你以前用过这个方法来运行你的任务吗?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
via: <https://fosspost.org/tutorials/custom-system-tray-icon-indicator-linux>
作者:[M.Hanny Sabbagh](https://fosspost.org/author/mhsabbag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替代 Trello 的 OpenProject 9 发布了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openproject-9-release/ | OpenProject 是一个开源项目协作管理软件。它是 Trello 和 Jira 等专有方案的替代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30201r9g70u01uuvvvvu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30201r9g70u01uuvvvvu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项目管理",
"OpenProject"
] | 新闻 | {
"viewnum": 7423,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8:55"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8:56"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 n",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0:01"
}
] | [] | OpenProject 是一个开源项目协作管理软件。它是 Trello 和 Jira 等专有方案的替代品。 | 2019-07-06T13:03:00 | 2019-07-06T13:03:00 | 11,063 | /article-11063-1.html | 
[OpenProject](https://www.openproject.org/) 是一个开源项目协作管理软件。它是 [Trello](https://trello.com/) 和 [Jira](https://www.atlassian.com/software/jira) 等专有方案的替代品。
如果个人使用,你可以免费使用它,并在你自己的服务器上进行设置(并托管它)。这样,你就可以控制数据。
当然,如果你是[企业云版的用户](https://www.openproject.org/pricing/),那么你可以使用高级功能和更优先的帮助。
OpenProject 9 的重点是新的面板视图,包列表视图和工作模板。
如果你对此不了解,可以尝试一下。但是,如果你是已有用户 —— 在迁移到 OpenProject 9 之前,你应该知道这些新功能。
### OpenProject 9 有什么新功能?
以下是最新版 OpenProject 的一些主要更改。
#### Scrum 和敏捷面板

对于企业云版,有了一个新的 [scrum](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rum_(software_development)) 和[敏捷](https://en.wikipedia.org/wiki/Agile_software_development)面板视图。你还可以[看板风格](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nban)方式展示你的工作,从而更轻松地支持你的敏捷和 scrum 团队。
新的面板视图使你可以轻松了解为该任务分配的人员并快速更新状态。你还有不同的面板视图选项,如基本面板、状态面板和版本面板。
#### 工作包模板

你不必为每个独立的工作包从头开始创建所有内容。而是,你只需保留一个模板,这样你就可以在需要创建新工作包时使用它。这将节省大量时间。
#### 新的工作包列表视图

在工作包列表中,有一个微小的新增功能,可让你查看特定工作的已分配人员的头像。
#### “我的”页面的可自定义工作包视图
“我的”页面显示你正在处理的内容(以及进度),它不应该一直那么呆板。因此,现在你可以自定义它,甚至可以添加甘特图来可视化你的工作。
### 总结
有关迁移和安装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官方的公告帖](https://www.openproject.org/openproject-9-new-scrum-agile-board-view/),其中包含了必要的细节。
另外,我们很想知道你使用 OpenProject 9 的经历,请在下面的评论栏告诉我们!如果你使用其他一些项目管理软件,请随时向我们和其他 FOSS 读者推荐。
---
via: <https://itsfoss.com/openproject-9-release/>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对 Python 开发者而言,IPython 仍然是 Jupyter Notebook 的核心 | Matthew Broberg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ipython-still-heart-jupyterlab | Jupyter 项目提供的魔法般的开发体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 IPython 基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31704z1lsfssamfxrrli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31704z1lsfssamfxrrli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Jupyter"
] | 观点 | {
"viewnum": 5059,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S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8:34"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 n g",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0:24"
}
] | [] | Jupyter 项目提供的魔法般的开发体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 IPython 基因。 | 2019-07-06T13:17:50 | 2019-07-06T13:17:50 | 11,064 | /article-11064-1.html |
>
> Jupyter 项目提供的魔法般的开发体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 IPython 基因。
>
>
>

最近刚刚写过我为什么觉得觉得 Jupyter 项目(特别是 JupyterLab)提供了一种 [魔法般的 Python 开发体验](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5/jupyterlab-python-developers-magic)。在研究这些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的时候,我回顾了一下 Jupyter 最初从 IPython 分支出来的这段历史。正如 Jupyter 项目的 [大拆分™ 声明](https://blog.jupyter.org/the-big-split-9d7b88a031a7) 所说:
>
> “如果你不明白 Jupyter 是什么,这么说吧,它拥有和 IPython 同样的代码,并且是由同一批人开发的,只不过取了一个新名字、安了一个新家。”
>
>
>
下面这个注脚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
> “我从声明中解读出来的信息是,‘Jupyter 和 IPython 非常相似,但是拥有多种语言’,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这个项目的名字已经不再需要包含 Python,因为当时它已经支持多种语言了。”
>
>
>
我明白 Jupyter Notebook 和 IPython 都是从同样的源代码里分支出来的,但是不太清楚 IPython 项目的现状。在大拆分™ 之后它是已经不再被需要了,还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
后来我惊讶地发现,IPython 仍然不断在为 Python 使用者提供价值,它正是 Jupyter 体验的核心部分。下面是 Jupyter 常见问题页面的一段截取:
>
> **有什么语言是需要预装的吗?**
>
>
> 是的,安装 Jupyter Notebook 会首先安装 IPython 内核。这样我们就可以在 notebook 上运行 Python 语言了。
>
>
>
现在我明白了,在 JupyterLab(以及 Jupyter Notebook)上编写 Python 程序仍然需要依赖 IPython 内核的持续开发。不仅如此,IPython 还充当了最为强大的默认内核的角色,根据 [这份文档](https://jupyter-client.readthedocs.io/en/latest/kernels.html),它是其它语言内核之间的枢纽,节省了很多开发时间和精力。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IPython 本身可以做什么呢?
### IPython 如今的作用
IPython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交互性的 Python shell,以及 Jupyter 的内核。安装完成之后,我可以在任何命令行运行 `ipython` 本身,将它当作一个(比默认 Python shell 好太多的)Python shell 来使用:
```
$ ipython
Python 3.7.3 (default, Mar 27 2019, 09:23:15)
Type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IPython 7.4.0 -- An enhanced Interactive Python. Type '?' for help.
In [1]: import numpy as np
In [2]: example = np.array([5, 20, 3, 4, 0, 2, 12])
In [3]: average = np.average(example)
In [4]: print(average)
6.571428571428571
```
这就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IPython 让 JupyterLab 可以在项目中执行代码,并且支持了一系列被称为 *Magic* 的功能(感谢 Nicholas Reith 在我上一篇文章的评论里提到这点)。
### IPython 让魔法成为现实
JupyterLab 和其它使用 IPython 的前端工具可以让你感觉像是在最喜欢的 IDE 或者是终端模拟器的环境下工作。我非常喜欢 [点文件](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dden_file_and_hidden_directory#Unix_and_Unix-like_environments) 快捷键功能,Magic 也有类似点文件的特征。比如说,可以试一下 [%bookmark](https://ipython.readthedocs.io/en/stable/interactive/magics.html?highlight=magic#magic-bookmark) 这个命令。我把默认开发文件夹 `~/Develop` 关联到了一个可以在任何时候直接跳转的快捷方式上。

`%bookmark`、`%cd`,以及我在前一篇文章里介绍过的 `!` 操作符,都是由 IPython 支持的。正如这篇 [文档](https://ipython.readthedocs.io/en/stable/interactive/magics.html) 所说:
>
> Jupyter 用户你们好:Magic 功能是 IPython 内核提供的专属功能。一个内核是否支持 Magic 功能是由该内核的开发者针对该内核所决定的。
>
>
>
###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好奇的新手,我之前并不是特别确定 IPython 是否仍然和 Jupyter 生态还有任何联系。现在我对 IPython 的持续开发有了新的认识和,并且意识到它正是 JupyterLab 强大的用户体验的来源。这也是相当有才华的一批贡献者进行最前沿研究的成果,所以如果你在学术论文中使用到了 Jupyter 项目的话别忘了引用他们。为了方便引用,他们还提供了一个 [现成的引文](https://ipython.org/citing.html)。
如果你在考虑参与哪个开源项目的贡献的话,一定不要忘了 IPython 哦。记得看看 [最新发布说明](https://ipython.readthedocs.io/en/stable/whatsnew/index.html),在这里可以找到 Magic 功能的完整列表。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ipython-still-heart-jupyterlab>
作者:[Matthew Broberg](https://opensource.com/users/mbbroberg/users/marcobravo)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中查找服务的端口号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the-port-number-of-a-service-in-linux/ | 由于某些原因,你可能经常需要查找端口名称和端口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33619g0ncdadqaci0nebs.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33619g0ncdadqaci0nebs.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端口"
] | 技术 | {
"viewnum": 19879,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10.252.172",
"message": "netstat -tnlp",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ium 75.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06T14:16:30"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Njs",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8:14"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z j",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0:51"
},
{
"postip": "183.232.70.75",
"message": "ifb.me",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31T07:17:58"
}
] | [] | 由于某些原因,你可能经常需要查找端口名称和端口号。 | 2019-07-06T13:36:13 | 2019-07-06T13:36:13 | 11,066 | /article-11066-1.html | 
由于某些原因,你可能经常需要查找端口名称和端口号。如果是这样,你很幸运。今天,在这个简短的教程中,我们将看到在 Linux 系统中最简单、最快捷的查找服务端口号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但我目前只知道以下三种方法。请继续阅读。
### 在 Linux 中查找服务的端口号
#### 方法1:使用 grep 命令
要使用 `grep` 命令在 Linux 中查找指定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只需运行:
```
$ grep <port> /etc/services
```
例如,要查找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只需运行:
```
$ grep ssh /etc/services
```
就这么简单。此命令应该适用于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以下是我的 Arch Linux 测试机中的示例输出:
```
ssh 22/tcp
ssh 22/udp
ssh 22/sctp
sshell 614/tcp
sshell 614/udp
netconf-ssh 830/tcp
netconf-ssh 830/udp
sdo-ssh 3897/tcp
sdo-ssh 3897/udp
netconf-ch-ssh 4334/tcp
snmpssh 5161/tcp
snmpssh-trap 5162/tcp
tl1-ssh 6252/tcp
tl1-ssh 6252/udp
ssh-mgmt 17235/tcp
ssh-mgmt 17235/udp
```
正如你在上面的输出中所看到的,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是 22。
让我们找到 Apache Web 服务器的端口号。为此,命令是:
```
$ grep http /etc/services
# http://www.iana.org/assignments/port-numbers
http 80/tcp www www-http # WorldWideWeb HTTP
http 80/udp www www-http #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80/sctp #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s 443/tcp # http protocol over TLS/SSL
https 443/udp # http protocol over TLS/SSL
https 443/sctp # http protocol over TLS/SSL
gss-http 488/tcp
gss-http 488/udp
webcache 8080/tcp http-alt # WWW caching service
webcache 8080/udp http-alt # WWW caching service
[...]
```
FTP 端口号是什么?这很简单!
```
$ grep ftp /etc/services
ftp-data 20/tcp
ftp-data 20/udp
# 21 is registered to ftp, but also used by fsp
ftp 21/tcp
ftp 21/udp fsp fspd
tftp 69/tcp
[...]
```
#### 方法 2:使用 getent 命令
如你所见,上面的命令显示指定搜索词 “ssh”、“http” 和 “ftp” 的所有端口名称和数字。这意味着,你将获得与给定搜索词匹配的所有端口名称的相当长的输出。
但是,你可以使用 `getent` 命令精确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
$ getent services ssh
ssh 22/tcp
$ getent services http
http 80/tcp www www-http
$ getent services ftp
ftp 21/tcp
```
如果你不知道端口名称,但是知道端口号,那么你只需将端口名称替换为数字:
```
$ getent services 80
http 80/tcp
```
要显示所有端口名称和端口号,只需运行:
```
$ getent services
```
#### 方法 3:使用 Whatportis 程序
Whatportis 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脚本,来用于查找端口名称和端口号。与上述命令不同,此程序以漂亮的表格形式输出。
确保已安装 pip 包管理器。如果没有,请参考以下链接。
* [如何使用 pip 管理 Python 包](https://www.ostechnix.com/manage-python-packages-using-pip/)
安装 pip 后,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Whatportis 程序。
```
$ pip install whatportis
```
现在,你可以找到与服务关联的端口,如下所示。
```
$ whatportis ssh
$ whatportis ftp
$ whatportis http
```
我的 CentOS 7 服务器的示例输出:

*在 Linux 中查找服务的端口号*
如果你不知道服务的确切名称,请使用 `–like` 标志来显示相关结果。
```
$ whatportis mysql --like
```
上述命令帮助你查找与服务关联的端口。你还可以找到与端口号相关联的服务,如下所示。
```
$ whatportis 993
```
你甚至可以以 JSON 格式显示结果。
```
$ whatportis 993 --json
```

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 GitHub 仓库。
* [Whatportis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ncrocfer/whatportis)
就是这些了。你现在知道了如何使用三种简单方法在 Linux 中查找端口名称和端口号。如果你知道任何其他方法/命令,请在下面的评论栏告诉我。我会查看并更相应地更新本指南。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the-port-number-of-a-service-in-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何时需要关注 Linux 的内存用量?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94603/when-to-be-concerned-about-memory-levels-on-linux.html | Linux 上的内存管理很复杂。尽管使用率高但未必存在问题。你也应当关注一些其他的事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73913n6rjbxwj6bfrjxw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6/173913n6rjbxwj6bfrjxw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uMing | wxy | false | [
"内存"
] | 技术 | {
"viewnum": 6715,
"commentnum": 3,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C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7:52"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x 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1:19"
},
{
"postip": "183.232.70.75",
"message": "W@etst ifb.me test",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31T07:10:52"
}
] | [] | Linux 上的内存管理很复杂。尽管使用率高但未必存在问题。你也应当关注一些其他的事情。 | 2019-07-06T17:39:37 | 2019-07-06T17:39:37 | 11,067 | /article-11067-1.html |
>
> Linux 上的内存管理很复杂。尽管使用率高但未必存在问题。你也应当关注一些其他的事情。
>
>
>

在 Linux 上用光内存通常并不意味着存在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健康的 Linux 系统会在内存中缓存磁盘活动,基本上占用掉了未被使用的内存,这显然是一件好事情。
换句话说,它不让内存浪费掉。使用空闲的内存增加磁盘访问速度,并且不占用运行中应用程序的内存。你也能够想到,使用这种内存缓存比起直接访问硬盘驱动器(HDD)快上数百倍,也比明显快于直接访问固态硬盘驱动。内存占满或几乎占满通常意味着系统正在尽可能高效地运行当中 —— 并不是运行中遇到了问题。
### 缓存如何工作
磁盘缓存简单地意味着系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资源(空闲内存)来加速磁盘读取与写入。应用程序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并且大多数时间里能够按需求获得更多的内存。此外,磁盘缓存不会导致应用程序转而使用交换分区。反而,用作磁盘缓存的内存空间当被需要时会立即归还,并且磁盘内容会被更新。
### 主要和次要的页故障
Linux 系统通过分割物理内存来为进程分配空间,将分割成的块称为“页”,并且映射这些页到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上。不再会用到的页也许会从内存中移除,尽管相关的进程还在运行。当进程需要一个没有被映射或没在内存中页时,故障便会产生。所以,这个“<ruby> 故障 <rt> fault </rt></ruby>”并不意味着“<ruby> 错误 <rt> error </rt></ruby>”而是“<ruby> 不可用 <rt> unavailables </rt></ruby>”,并且故障在内存管理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
次要故障意味着在内存中的页未分配给请求的进程,或未在内存管理单元中标记为出现。主要故障意味着页没有保留在内存中。
如果你想切身感受一下次要页故障和主要页故障出现的频率,像这样试一下 `ps` 命令。注意我们要的是与页故障和产生它的命令相关的项。输出中省略了很多行。`MINFL` 显示出次要故障的数目,而 `MAJFL` 表示了主要故障的数目。
```
$ ps -eo min_flt,maj_flt,cmd
MINFL MAJFL CMD
230760 150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root --system --deserialize 18
0 0 [kthreadd]
0 0 [rcu_gp]
0 0 [rcu_par_gp]
0 0 [kworker/0:0H-kblockd]
...
166 20 gpg-agent --homedir /var/lib/fwupd/gnupg --use-standard-socket --daemon
525 1 /usr/libexec/gvfsd-trash --spawner :1.16 /org/gtk/gvfs/exec_spaw/0
4966 4 /usr/libexec/gnome-terminal-server
3617 0 bash
0 0 [kworker/1:0H-kblockd]
927 0 gdm-session-worker [pam/gdm-password]
```
汇报单一进程,你可以尝试这样的命令(LCTT 译注:参数里面的 `1` 是要查看的进程的 PID):
```
$ ps -o min_flt,maj_flt 1
MINFL MAJFL
230064 150
```
你也可以添加其他的显示字段,例如进程所有者的 UID 和 GID。
```
$ ps -o min_flt,maj_flt,cmd,args,uid,gid 1
MINFL MAJFL CMD COMMAND UID GID
230064 150 /usr/lib/systemd/systemd -- /usr/lib/systemd/systemd -- 0 0
```
### 多少才算满?
一种较好的方法来掌握内存究竟使用了多少是用 `free -m` 命令。`-m` 选项指定了数字的单位是 <ruby> MiB <rt> mebibyte </rt></ruby> 而不是字节。
```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244 3069 35 49 140 667
Swap: 3535 0 3535
```
注意 `free`(未使用)的内存可能会不足,而 `available`(可用于启动新的应用)会显示更大的数量。这两者的区别值得我们去关注。<ruby> 可用 <rt> available </rt></ruby>意味着它可以在需要时恢复使用,而<ruby> 空闲 <rt> free </rt></ruby>意味着现在就能够使用。
### 什么时候要担心
如果 Linux 系统上的性能表现良好 —— 应用程序响应度高,命令行没有显示出问题 —— 很可能系统状况良好。记住,一些应用也许会出于某种原因而变慢,但它不影响整个系统。
过多的硬故障也许表明确实存在问题,但要将其与观察到的性能相比较。
一个好的方法是当可用内存接近 0 或者“<ruby> 用作交换 <rt> swap used </rt></ruby>”项显著增长或波动时开始担心。如果“可用”项占总内存可用量的百分比合理,那么就无需担心,就像下面的例子那样:
```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244 3069 35 49 140 667
Swap: 3535 0 3535
```
### Linux 性能很复杂
抛开这些不说,Linux 系统上的内存可能会变满,并且性能可能会降低。当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要仅将单一的内存使用报告作为指标。
Linux 系统的内存管理很复杂,因为它采取的措施需要确保系统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不要受到一开始内存占满的欺骗,使你认为系统存在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94603/when-to-be-concerned-about-memory-levels-on-linux.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uMing](https://github.com/LuuMi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什么?!Mozilla 被提名英国“互联网恶棍”奖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mozilla-internet-villain/ | ISPA 在他们的声明中表示,Mozilla 因为支持了 DoH(DNS-over-HTTPS)而被视为“互联网恶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7/103915xb8uulstexef6ix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7/103915xb8uulstexef6ixj.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Mozilla",
"DoH"
] | 新闻 | {
"viewnum": 5362,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7.38.242.249",
"message": "一句概括:内容审查者痛斥日益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既当了婊子又想立牌坊。",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7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7-07T16:36:28"
},
{
"postip": "61.186.17.43",
"message": "ISPA withdraws Mozilla Internet Villain Nomination and Category<br />\r\nPosted on 9th July 2019<br />\r\n<br />\r\nLast week ISPA included Mozilla in our list of Internet Villain nominees for our upcoming annual awards.<br />\r\n<br />\r\nIn the 21 years the event has been running it is probably fair to say that no other nomination has generated such strong opinion. We have previously given the award to the Home Secretary for pushing surveillance legislation, leaders of regimes limiting freedom of speech and ambulance-chasing copyright lawyers. The villain category is intended to draw attention to an important issue in a light-hearted manner, but this year has clearly sent the wrong message, one that doesn’t reflect ISPA’s genuine desire to engage in a constructive dialogue. ISPA is therefore withdrawing the Mozilla nomination and Internet Villain category this year.<br />\r\n<br />\r\nWhile we are withdrawing the nomination, we still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properly scrutinise the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DoH. Below we set out our position in more detail and we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this position and engage with our members, browser and app companies, DNS resolvers and vendors, policymakers and the wider Internet community on this issue.",
"username": "linux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12T19:27:4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L z",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7:25"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 n k x",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1:49"
}
] | [] | ISPA 在他们的声明中表示,Mozilla 因为支持了 DoH(DNS-over-HTTPS)而被视为“互联网恶棍”。 | 2019-07-07T10:39:00 | 2019-07-07T10:39:00 | 11,068 | /article-11068-1.html | Mozilla Firefox 是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之一。很多用户喜欢它胜过 Chrome 就是因为它鼓励隐私保护,并且可以通过一些选项设置让你的互联网活动尽可能地私密。
不过最近推出的功能之一 —— 仍然处于测试阶段的 [DoH (DNS-over-HTTPS)](https://en.wikipedia.org/wiki/DNS_over_HTTPS) 功能却受到了英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行业协会的负面评价。
英国<ruby>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行业协会 <rt> 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s Association </rt></ruby>(ISPA)决定将 Mozilla 列入 2019 年“互联网恶棍”奖的最终入围者名单。该奖项将在 ISPA 于 7 月 11 日在伦敦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进行颁发。

### 为什么说 “Mozilla” 是 “互联网恶棍”?
ISPA 在他们的声明中表示,Mozilla 因为支持了 DoH(DNS-over-HTTPS)而被视为“互联网恶棍”。
>
> [@mozilla](https://twitter.com/mozilla?ref_src=twsrc%5Etfw) 被提名为 [#ISPA](https://twitter.com/hashtag/ISPAs?src=hash&ref_src=twsrc%5Etfw) 的 [#互联网恶棍](https://twitter.com/hashtag/InternetVillain?src=hash&ref_src=twsrc%5Etfw) 是因为他们试图推行 DNS-over-HTTPS 以绕开英国的内容过滤系统和家长监护模式,破坏了英国 [#互联网](https://twitter.com/hashtag/internet?src=hash&ref_src=twsrc%5Etfw) 安全准则。 <https://t.co/d9NaiaJYnk> [pic.twitter.com/WeZhLq2uvi](https://t.co/WeZhLq2uvi)
>
>
> — 英国互联网提供商行业协会 (ISPAUK) (@ISPAUK) [2019 年 7 月 4 日](https://twitter.com/ISPAUK/status/1146725374455373824?ref_src=twsrc%5Etfw)
>
>
>

和 Mozilla 一同被列入最终入围者名单的还有欧盟《版权法第 13 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ISPA 在他们的声明里是这样解释的:
**Mozilla**:因为试图推行 DNS-over-HTTPS 以绕开英国的内容过滤系统和家长监护模式,破坏了英国互联网安全准则。
**欧盟《版权法第 13 条》**:因为要求各平台使用“内容识别技术”,威胁到了线上言论自由。
**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在试图保护其国家安全的过程中,为复杂的全球通信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 什么是 DNS-over-HTTPS?
你可以将 DoH 理解为,域名解析服务(DNS)的请求通过 HTTPS 连接加密传输。
传统意义上的 DNS 请求是不会被加密的,因此你的 DNS 提供商或者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可以监视或者是控制你的浏览行为。如果没有 DoH,你很容易被 DNS 提供商强制拦截和进行内容过滤,并且你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同样可以做到。
然而 DoH 颠覆了这一点,可以让你得到一个私密的浏览体验。
你可以研究一下 [Mozilla 是如何开展和 Cloudflare 的合作的](https://blog.nightly.mozilla.org/2018/06/01/improving-dns-privacy-in-firefox/),并且可以自己配置一下 DoH(如果需要的话)。
### DoH 有用吗?
既有用又没有用。
当然了,从事情的一方面来看,DoH 可以帮助用户绕过 DNS 或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强制的内容过滤系统。如果说 DoH 有助于满足我们避开互联网审查的需求,那么它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从事情的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你是一位家长,而你的孩子在 Mozilla Firefox 上使用了 DoH 的话,你就无法 [设置内容过滤器](https://itsfoss.com/how-to-block-porn-by-content-filtering-on-ubuntu/) 了。这取决于 [防火墙配置](https://itsfoss.com/set-up-firewall-gufw/) 的好坏。
DoH 可能会成为一些人绕过家长监护的手段,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我这样的说法有问题,你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纠正我。
并且,使用 DoH 就意味着你没办法使用本地 host 文件了(如果你正用它作为广告拦截或者是其它用途的话)。
### 总结
你是如何看待 DoH 的呢?它足够好吗?
你又是如何看待 ISPA 的决定的呢?你觉得他们这样的声明是不是在鼓励互联网审查和政府对网民的监控呢?
我个人觉得这个提名决定非常可笑。即使 DoH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那个终极功能,能够有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选择也总不是件坏事。
在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表你的看法吧。最后我想引用这么一句话:
>
> 在谎言遍地的时代,说真话是一种革命行为。(LCTT 译注:引自乔治奥威尔)
>
>
>
---
via: <https://itsfoss.com/mozilla-internet-villain/>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使用 Tig 浏览 Git 日志 | Olaf Alder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what-tig | Tig 可不仅仅是 Git 的文本界面。以下是它如何增强你的日常工作流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7/111847v1zx3qk5qqhklyjp.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7/111847v1zx3qk5qqhklyjp.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tig",
"git"
] | 技术 | {
"viewnum": 10505,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Vi",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6:56"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 c d",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2:12"
}
] | [] | Tig 可不仅仅是 Git 的文本界面。以下是它如何增强你的日常工作流程。 | 2019-07-07T11:19:18 | 2019-07-07T11:19:18 | 11,069 | /article-11069-1.html |
>
> Tig 可不仅仅是 Git 的文本界面。以下是它如何增强你的日常工作流程。
>
>
>

如果你使用 Git 作为你的版本控制系统,你可能已经让自己接受了 Git 是一个复杂的野兽的事实。它是一个很棒的工具,但浏览 Git 仓库可能很麻烦。因此像 [Tig](https://jonas.github.io/tig/) 这样的工具出现了。
来自 [Tig 手册页](http://manpages.ubuntu.com/manpages/bionic/man1/tig.1.html):
>
> Tig 是 `git`(1) 的基于 ncurses 的文本界面。它主要用作 Git 仓库浏览器,但也有助于在块级别暂存提交更改,并作为各种 Git 命令的输出分页器。
>
>
>
这基本上意味着 Tig 提供了一个可以在终端中运行的基于文本的用户界面。Tig 可以让你轻松浏览你的 Git 日志,但它可以做的远不止让你从最后的提交跳到前一个提交。

这篇快速入门的 Tig 中的许多例子都是直接从其出色的手册页中拿出来的。我强烈建议你阅读它以了解更多信息。
### 安装 Tig
* Fedora 和 RHEL: `sudo dnf install tig`
* Ubuntu 和 Debian: `sudo apt install tig`
* MacOS: `:brew install tig`
有关更多方式,请参阅官方[安装说明](https://jonas.github.io/tig/INSTALL.html)。
### 浏览当前分支中的提交
如果要浏览分支中的最新提交,请输入:
```
tig
```
就是这样。这个三字符命令将启动一个浏览器,你可以在其中浏览当前分支中的提交。你可以将其视为 `git log` 的封装器。
要浏览这些输出,可以使用向上和向下箭头键从一个提交移动到另一个提交。按回车键将会垂直分割窗口,右侧包含所选提交的内容。你可以继续在左侧的提交历史记录中上下浏览,你的更改将显示在右侧。使用 `k` 和 `j` 可以逐行上下浏览,`-` 和空格键可以在右侧上下翻页。使用 `q` 退出右侧窗格。
搜索 `tig` 输出也很简单。使用 `/` (向前)或 `?` (向后)在左右窗格中搜索。

这些就足以让你浏览你的提交信息了。这里有很多的键绑定,但单击 `h` 将显示“帮助”菜单,你可以在其中发现其导航和命令选项。你还可以使用 `/` 和 `?` 来搜索“帮助”菜单。使用 `q` 退出帮助。

### 浏览单个文件的修改
由于 Tig 是 `git log` 的封装器,它可以方便地接受可以传递给 `git log` 的相同参数。例如,要浏览单个文件的提交历史记录,请输入:
```
tig README.md
```
将其与被封装的 Git 命令的输出进行比较,以便更清楚地了解 Tig 如何增强输出。
```
git log README.md
```
要在原始 Git 输出中包含补丁,你可以添加 `-p` 选项:
```
git log -p README.md
```
如果要将提交范围缩小到特定日期范围,请尝试以下操作:
```
tig --after="2017-01-01" --before="2018-05-16" -- README.md
```
再一次,你可以将其与原始的 Git 版本进行比较:
```
git log --after="2017-01-01" --before="2018-05-16" -- README.md
```
### 浏览谁更改了文件
有时你想知道谁对文件进行了更改以及原因。命令:
```
tig blame README.md
```
器本质上是 `git blame` 的封装。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它允许你查看谁是编辑指定行的最后一人,它还允许你查看到引入该行的提交。这有点像 vim 的 `vim-fugitive` 插件提供的 `:Gblame` 命令。
### 浏览你的暂存区
如果你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在你的暂存区做了许多修改。你很容易忘记它们。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看暂存处中的最新项目:
```
git stash show -p stash@{0}
```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第二个最新项目:
```
git stash show -p stash@{1}
```
以此类推。如果你在需要它们时调用这些命令,那么你会有比我更清晰的记忆。
与上面的 Git 命令一样,Tig 可以通过简单的调用轻松增强你的 Git 输出:
```
tig stash
```
尝试在有暂存的仓库中执行此命令。你将能够浏览*并搜索*你的暂存项,快速浏览你的那些修改。
### 浏览你的引用
Git ref 是指你提交的东西的哈希值。这包括文件和分支。使用 `tig refs` 命令可以浏览所有的 ref 并深入查看特定提交。
```
tig refs
```
完成后,使用 `q` 回到前面的菜单。
### 浏览 git 状态
如果要查看哪些文件已被暂存,哪些文件未被跟踪,请使用 `tig status`,它是 `git status` 的封装。

### 浏览 git grep
你可以使用 `grep` 命令在文本文件中搜索表达式。命令 `tig grep` 允许你浏览 `git grep` 的输出。例如:
```
tig grep -i foo lib/Bar
```
它会让你浏览 `lib/Bar` 目录中以大小写敏感的方式搜索 `foo` 的输出。
### 通过标准输入管道输出给 Tig
如果要将提交 ID 列表传递给 Tig,那么必须使用 `--stdin` 标志,以便 `tig show` 从标准输入读取。否则,`tig show` 会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启动(出现空白屏幕)。
```
git rev-list --author=olaf HEAD | tig show --stdin
```
### 添加自定义绑定
你可以使用 [rc](https://en.wikipedia.org/wiki/Run_commands) 文件自定义 Tig。以下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一些有用的自定义键绑定的示例。
在主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 `.tigrc` 的文件。在你喜欢的编辑器中打开 `~/.tigrc` 并添加:
```
# 应用选定的暂存内容
bind stash a !?git stash apply %(stash)
# 丢弃选定的暂存内容
bind stash x !?git stash drop %(stash)
```
如上所述,运行 `tig stash` 以浏览你的暂存。但是,通过这些绑定,你可以按 `a` 将暂存中的项目应用到仓库,并按 `x` 从暂存中删除项目。请记住,你要在浏览暂存*列表*时,才能执行这些命令。如果你正在浏览暂存*项*,请输入 `q` 退出该视图,然后按 `a` 或 `x` 以获得所需效果。
有关更多信息,你可以阅读有关 [Tig 键绑定](https://github.com/jonas/tig/wiki/Bindings)。
### 总结
我希望这有助于演示 Tig 如何增强你的日常工作流程。Tig 可以做更强大的事情(比如暂存代码行),但这超出了这篇介绍性文章的范围。这里有足够的让你置身于危险的信息,但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what-tig>
作者:[Olaf Alders](https://opensource.com/users/oalders/users/mbbroberg/users/marcobravo)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Debian 10 “Buster”正式发布 | Wxy | Debian 项目于 6 日正式宣布发布了 Debian 的最新稳定版本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操作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003549sk9pcz8567cc6pz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003549sk9pcz8567cc6pzc.pn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Debian"
] | 新闻 | {
"viewnum": 5975,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Ks",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6:3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j f",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2:35"
}
] | [
{
"raid": 11509,
"displayorder": 0
}
] | Debian 项目于 6 日正式宣布发布了 Debian 的最新稳定版本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操作系统。 | 2019-07-08T00:35:00 | 2019-07-08T00:35:00 | 11,071 | /article-11071-1.html | 
Debian 项目于 6 日正式[宣布](https://www.debian.org/News/2019/20190706)[发布](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buster/releasenotes)了 Debian 的最新稳定版本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操作系统。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Debian Buster(Debian 10)现已宣布达到稳定,可用于生产环境中部署。它是一个主要版本,带来了许多更新的组件和许多新功能和改进。
>
> “经过 25 个月的开发,Debian 项目很自豪地推出了新的稳定版本 10(代号 buster),它将在未来 5 年内得到 [Debian 安全团队](https://security-team.debian.org/)和 [Debian 长期支持团队](https://wiki.debian.org/LTS)的共同支持。”
>
>
>
###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新亮点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版本的主要新功能包括:
* GNOME 桌面环境的显示服务器将采用更安全的 Wayland 显示服务器,而不是 X.Org 服务器。但是 X.Org 也将默认安装,用户可以自行切换默认显示服务器。
* 借助 Reproducible Builds 项目,Debian 10 中超过 91% 的源包构建为<ruby> 逐位相同 <rp> ( </rp> <rt> bit-for-bit identical </rt> <rp> ) </rp></ruby>的二进制包。这是一个重要的校验功能,可以保护用户免受恶意篡改构建网络和编译器的攻击。
*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中会默认安装并启用 AppArmor 开源访问控制框架,为操作系统添加新的安全层。
* APT 现在正在使用 seccomp-BPF 沙盒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
* 从 Debian 7 就包括的 UEFI 安全启动支持得到了极大改进,这个版本中包括的安全启动功能支持 amd64、i386 和 arm64,将可以在大多数支持安全启动功能的机器上工作,这意味着不再需要禁用固件的安全启动功能。
Debian 10 将默认带有多种桌面环境:
* Cinnamon 3.8
* GNOME 3.30
* KDE Plasma 5.14
* LXDE 0.99.2
* LXQt 0.14
* MATE 1.20
* Xfce 4.12
Debian GNU / Linux 10 “Buster” 中的主要更新组件包括 Linux 4.19 LTS 内核、systemd 241、GCC 8.3 和 7.4、GnuPG 2.2、OpenJDK 11、Samba 4.9、BIND DNS Server 9.11、Golang 1.11、Vim 8.1、KDE Plasma 5.14、 GNOME 3.30、Xfce 4.12、LXQt 0.14、LXDE 0.99.2、Cinnamon 3.8、MATE 1.20 和 LibreOffice 6.1。
Debian GNU / Linux 10 “Buster” 官方支持 10 种架构,包括 32位(i386)、64位(amd64)、AArch64(arm64)、ARM EABI(armel)、ARMv7、MIPS、PowerPC(ppc64el)等等。
### 下载与安装
如果你想体验一下 Debian 10 “Buster” 而暂时不想安装它,你可以使用 [live 镜像](https://www.debian.org/CD/live/) 在内存中启动一个只读的完整操作系统。这些镜像支持 amd64 和 i386 架构,可以写入到 DVD、U 盘和网络启动盘上。 用户可以从各种桌面环境选择其一。
你也可以下载[安装镜像](https://www.debian.org/CD/)并将其写入到蓝光盘、DVD、CD、U 盘和网络启动盘上,将其[安装](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buster/installmanual)到机器上。
大多数情况下 Debian 9 可以通过 APT 包管理系统自动升级到 Debian 10。一般情况下升级过程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建议你在升级前阅读[发布公告](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buster/releasenotes)和[安装指南](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buster/installmanual)。
|
||||
在 Fedora 上搭建 Jupyter 和数据科学环境 | Avi Alkalay | https://fedoramagazine.org/jupyter-and-data-science-in-fedora/ | 在过去,神谕和魔法师被认为拥有发现奥秘的力量,国王和统治者们会借助他们预测未来,或者至少是听取一些建议。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将一切事情量化的社会里,这份工作就交给数据科学家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130323myvdvjpgyv8ytdy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130323myvdvjpgyv8ytdyl.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Jupyter"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7081,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La",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6:06"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h f",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2:59"
}
] | [] | 在过去,神谕和魔法师被认为拥有发现奥秘的力量,国王和统治者们会借助他们预测未来,或者至少是听取一些建议。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将一切事情量化的社会里,这份工作就交给数据科学家了。 | 2019-07-08T13:03:19 | 2019-07-08T13:03:19 | 11,072 | /article-11072-1.html | 
在过去,神谕和魔法师被认为拥有发现奥秘的力量,国王和统治者们会借助他们预测未来,或者至少是听取一些建议。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痴迷于将一切事情量化的社会里,这份工作就交给数据科学家了。
数据科学家通过使用统计模型、数值分析,以及统计学之外的高级算法,结合数据库里已经存在的数据,去发掘、推断和预测尚不存在的数据(有时是关于未来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么多的预测分析和规划分析。
下面是一些可以借助数据科学家回答的问题:
1. 哪些学生有旷课倾向?每个人旷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哪栋房子的售价比合理价格要高或者低?一栋房子的合理价格是多少?
3. 如何将我们的客户按照潜在的特质进行分组?
4. 这个孩子的早熟可能会在未来引发什么问题?
5. 我们的呼叫中心在明天早上 11 点 43 分会接收到多少次呼叫?
6. 我们的银行是否应该向这位客户发放贷款?
请注意,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在任何数据库里都查询不到的,因为它们尚不存在,需要被计算出来才行。这就是我们数据科学家从事的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你会学习如何将 Fedora 系统打造成数据科学家的开发环境和生产系统。其中大多数基本软件都有 RPM 软件包,但是最先进的组件目前只能通过 Python 的 `pip` 工具安装。
### Jupyter IDE
大多数现代数据科学家使用 Python 工作。他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 <ruby> 探索性数据分析 <rt>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rt> <rt> </rt></ruby>(EDA)。EDA 是一种手动进行的、交互性的过程,包括提取数据、探索数据特征、寻找相关性、通过绘制图形进行数据可视化并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以及实现原型预测模型。
Jupyter 是能够完美胜任该工作的一个 web 应用。Jupyter 使用的 Notebook 文件支持富文本,包括渲染精美的数学公式(得益于 [mathjax](http://mathjax.org))、代码块和代码输出(包括图形输出)。
Notebook 文件的后缀是 `.ipynb`,意思是“交互式 Python Notebook”。
#### 搭建并运行 Jupyter
首先,[使用 sudo](https://fedoramagazine.org/howto-use-sudo/) 安装 Jupyter 核心软件包:
```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3-notebook mathjax sscg
```
你或许需要安装数据科学家常用的一些附加可选模块:
```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3-seaborn python3-lxml python3-basemap python3-scikit-image python3-scikit-learn python3-sympy python3-dask+dataframe python3-nltk
```
设置一个用来登录 Notebook 的 web 界面的密码,从而避免使用冗长的令牌。你可以在终端里任何一个位置运行下面的命令:
```
$ mkdir -p $HOME/.jupyter
$ jupyter notebook password
```
然后输入你的密码,这时会自动创建 `$HOME/.jupyter/jupyter_notebook_config.json` 这个文件,包含了你的密码的加密后版本。
接下来,通过使用 SSLby 为 Jupyter 的 web 服务器生成一个自签名的 HTTPS 证书:
```
$ cd $HOME/.jupyter; sscg
```
配置 Jupyter 的最后一步是编辑 `$HOME/.jupyter/jupyter_notebook_config.json` 这个文件。按照下面的模版编辑该文件:
```
{
"NotebookApp": {
"password": "sha1:abf58...87b",
"ip": "*",
"allow_origin": "*",
"allow_remote_access": true,
"open_browser": false,
"websocket_compression_options": {},
"certfile": "/home/aviram/.jupyter/service.pem",
"keyfile": "/home/aviram/.jupyter/service-key.pem",
"notebook_dir": "/home/aviram/Notebooks"
}
}
```
`/home/aviram/` 应该替换为你的文件夹。`sha1:abf58...87b` 这个部分在你创建完密码之后就已经自动生成了。`service.pem` 和 `service-key.pem` 是 `sscg` 生成的和加密相关的文件。
接下来创建一个用来存放 Notebook 文件的文件夹,应该和上面配置里 `notebook_dir` 一致:
```
$ mkdir $HOME/Notebooks
```
你已经完成了配置。现在可以在系统里的任何一个地方通过以下命令启动 Jupyter Notebook:
```
$ jupyter notebook
```
或者是将下面这行代码添加到 `$HOME/.bashrc` 文件,创建一个叫做 `jn` 的快捷命令:
```
alias jn='jupyter notebook'
```
运行 `jn` 命令之后,你可以通过网络内部的任何一个浏览器访问 `<https://your-fedora-host.com:8888>` (LCTT 译注:请将域名替换为服务器的域名),就可以看到 Jupyter 的用户界面了,需要使用前面设置的密码登录。你可以尝试键入一些 Python 代码和标记文本,看起来会像下面这样:

除了 IPython 环境,安装过程还会生成一个由 `terminado` 提供的基于 web 的 Unix 终端。有人觉得这很实用,也有人觉得这样不是很安全。你可以在配置文件里禁用这个功能。
### JupyterLab:下一代 Jupyter
JupyterLab 是下一代的 Jupyter,拥有更好的用户界面和对工作空间更强的操控性。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JupyterLab 还没有可用的 RPM 软件包,但是你可以使用 `pip` 轻松完成安装:
```
$ pip3 install jupyterlab --user
$ jupyter serverextension enable --py jupyterlab
```
然后运行 `jupiter notebook` 命令或者 `jn` 快捷命令。访问 `<http://your-linux-host.com:8888/`lab`>` (LCTT 译注:将域名替换为服务器的域名)就可以使用 JupyterLab 了。
### 数据科学家使用的工具
在下面这一节里,你将会了解到数据科学家使用的一些工具及其安装方法。除非另作说明,这些工具应该已经有 Fedora 软件包版本,并且已经作为前面组件所需要的软件包而被安装了。
#### Numpy
Numpy 是一个针对 C 语言优化过的高级库,用来处理大型的内存数据集。它支持高级多维矩阵及其运算,并且包含了 `log()`、`exp()`、三角函数等数学函数。
#### Pandas
在我看来,正是 Pandas 成就了 Python 作为数据科学首选平台的地位。Pandas 构建在 Numpy 之上,可以让数据准备和数据呈现工作变得简单很多。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没有用户界面的电子表格程序,但是能够处理的数据集要大得多。Pandas 支持从 SQL 数据库或者 CSV 等格式的文件中提取数据、按列或者按行进行操作、数据筛选,以及通过 Matplotlib 实现数据可视化的一部分功能。
#### Matplotlib
Matplotlib 是一个用来绘制 2D 和 3D 数据图像的库,在图象注解、标签和叠加层方面都提供了相当不错的支持。

#### Seaborn
Seaborn 构建在 Matplotlib 之上,它的绘图功能经过了优化,更加适合数据的统计学研究,比如说可以自动显示所绘制数据的近似回归线或者正态分布曲线。

#### StatsModels
[StatsModels](https://www.statsmodels.org/) 为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的数据分析问题(例如线形回归和逻辑回归)提供算法支持,同时提供经典的 [时间序列算法](https://www.statsmodels.org/stable/examples/index.html#stats) 家族 ARIMA。

#### Scikit-learn
作为机器学习生态系统的核心部件,[Scikit](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 为不同类型的问题提供预测算法,包括 [回归问题](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supervised_learning.html#supervised-learning)(算法包括 Elasticnet、Gradient Boosting、随机森林等等)、[分类问题](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supervised_learning.html#supervised-learning) 和聚类问题(算法包括 K-means 和 DBSCAN 等等),并且拥有设计精良的 API。Scikit 还定义了一些专门的 Python 类,用来支持数据操作的高级技巧,比如将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降维算法、数据准备管道流程等等。
#### XGBoost
XGBoost 是目前可以使用的最先进的回归器和分类器。它并不是 Scikit-learn 的一部分,但是却遵循了 Scikit 的 API。[XGBoost](https://xgboost.ai) 并没有针对 Fedora 的软件包,但可以使用 `pip` 安装。[使用英伟达显卡可以提升 XGBoost 算法的性能](https://xgboost.readthedocs.io/en/latest/gpu/index.html),但是这并不能通过 `pip` 软件包来实现。如果你希望使用这个功能,可以针对 CUDA (LCTT 译注:英伟达开发的并行计算平台)自己进行编译。使用下面这个命令安装 XGBoost:
```
$ pip3 install xgboost --user
```
#### Imbalanced Learn
[Imbalanced-learn](https://imbalanced-learn.readthedocs.io) 是一个解决数据欠采样和过采样问题的工具。比如在反欺诈问题中,欺诈数据相对于正常数据来说数量非常小,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欺诈数据进行数据增强,从而让预测器能够更好地适应数据集。使用 `pip` 安装:
```
$ pip3 install imblearn --user
```
#### NLTK
[Natural Language toolkit](https://www.nltk.org)(简称 NLTK)是一个处理人类语言数据的工具,举例来说,它可以被用来开发一个聊天机器人。
#### SHAP
机器学习算法拥有强大的预测能力,但并不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预测。[SHAP](https://github.com/slundberg/shap) 可以通过分析训练后的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 `pip` 安装:
```
$ pip3 install shap --user
```
#### Keras
[Keras](https://keras.io) 是一个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库,使用 `pip` 安装:
```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3-h5py
$ pip3 install keras --user
```
#### TensorFlow
[TensorFlow](https://www.tensorflow.org) 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神经网络模型搭建工具,使用 `pip` 安装:
```
$ pip3 install tensorflow --user
```
---
Photo courtesy of [FolsomNatural](https://www.flickr.com/photos/87249144@N08/) on [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87249144@N08/45871861611/) (CC BY-SA 2.0).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jupyter-and-data-science-in-fedora/>
作者:[Avi Alkalay](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aviram/)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Undo 发布用于 Linux 调试的 Live Recorder 5.0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05584/undo-releases-live-recorder-5-0-for-linux-debugging.html | 随着 Undo 发布 Live Recorder 5.0,这使得在多进程系统上的调试变得更加轻松。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133450i18fp2p011bs5pu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133450i18fp2p011bs5pu6.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调试"
] | 新闻 | {
"viewnum": 3888,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5:40"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 b",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3:19"
}
] | [] | 随着 Undo 发布 Live Recorder 5.0,这使得在多进程系统上的调试变得更加轻松。 | 2019-07-08T13:35:23 | 2019-07-08T13:35:23 | 11,073 | /article-11073-1.html |
>
> 随着 Undo 发布 Live Recorder 5.0,这使得在多进程系统上的调试变得更加轻松。
>
>
>

随着 Undo 发布 Live Recorder 5.0,Linux 调试迈出了一大步。该产品于上个月发布,这使得在多进程系统上的调试变得更加轻松。它基于<ruby> 飞行记录仪技术 <rt> flight recorder technology </rt></ruby>,它更加深入进程之中,以深入了解每个进程的情况。这包括内存、线程、程序流,服务调用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Live Recorder 5.0 的记录、重放和调试功能都得到了增强,能够:
* 记录进程更改共享内存变量的确切顺序。甚至可以针对特定变量并在任何进程中跳转到最后修改该变量的一行。
* 通过随机化线程执行来暴露潜在缺陷,以帮助揭示竞态、崩溃和其他多线程缺陷。
* 记录并重放单个 Kubernetes 和 Docker 容器的执行,以帮助在微服务环境中更快地解决缺陷。
Undo Live Recorder 使工程团队能够记录和重放任何软件程序的执行,而无论软件多么复杂。并且可以诊断和修复测试或生产中问题的根本原因。
根据你的许可证,Live Recorder 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 `live-record` 命令,但有点类似于 `strace`,但它不会打印系统调用和信号,而是创建一个“Undo 录制”。然后你可以调试录制中捕获的失败(远比分析核心转储高效!)。这些录制也可以与其他工作人员共享,并可以使用可逆调试器进行重放,以进一步调查崩溃原因或其他问题。
Undo 引擎支持以下 Linux 发行版: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8、6.9、6.10、7.4、7.5、7.6 和 8.0
* Fedora 28、29 和 30
*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3、12.4 和 15
* Ubuntu 16.04 LTS、18.04 LTS、18.10 和 19.04
Undo 是一家快速发展的,有风险投资支持的技术初创公司,它的总部位于旧金山和英国剑桥。他们称 Live Recorder 可以 100% 确定导致任何软件故障的因素 —— 即使在最复杂的软件环境中也是如此。
在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etworkWorld/) 和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network-world) 上加入 Network World 社区,评论你想说的话题。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05584/undo-releases-live-recorder-5-0-for-linux-debugging.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深入学习 Linux 内核模块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91362/looking-into-linux-modules.html | lsmod 命令能够告诉你当前系统上加载了哪些内核模块,以及关于使用它们的一些有趣的细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162919unen090np50pi8i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162919unen090np50pi8i5.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azyWolfLin | wxy | false | [
"模块",
"内核"
] | 技术 | {
"viewnum": 11464,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Ks",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5:2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f c",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13:43"
}
] | [] | lsmod 命令能够告诉你当前系统上加载了哪些内核模块,以及关于使用它们的一些有趣的细节。 | 2019-07-08T16:29:07 | 2019-07-08T16:29:07 | 11,075 | /article-11075-1.html |
>
> lsmod 命令能够告诉你当前系统上加载了哪些内核模块,以及关于使用它们的一些有趣的细节。
>
>
>

### 什么是 Linux 内核模块?
内核模块是可以根据需要加载到内核中或从内核中卸载的代码块,因此无需重启就可以扩展内核的功能。事实上,除非用户使用类似 `lsmod` 这样的命令来查询模块信息,否则用户不太可能知道内核发生的任何变化。
需要知道的重要一点是,在你的 Linux 系统上总会有*很多*可用的模块,并且如果你可以深入其中了解到很多细节。
`lsmod` 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检查模块。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模块会根据需要加载的,而且用户不需要知道它们如何运作。
### 显示内核模块
显示内核模块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lsmod` 命令。虽然这个命令包含了很多细节,但输出却是非常用户友好。
```
$ lsmod
Module Size Used by
snd_hda_codec_realtek 114688 1
snd_hda_codec_generic 77824 1 snd_hda_codec_realtek
ledtrig_audio 16384 2 snd_hda_codec_generic,snd_hda_codec_realtek
snd_hda_codec_hdmi 53248 1
snd_hda_intel 40960 2
snd_hda_codec 131072 4 snd_hda_codec_generic,snd_hda_codec_hdmi,snd_hda_intel
,snd_hda_codec_realtek
snd_hda_core 86016 5 snd_hda_codec_generic,snd_hda_codec_hdmi,snd_hda_intel
,snd_hda_codec,snd_hda_codec_realtek
snd_hwdep 20480 1 snd_hda_codec
snd_pcm 102400 4 snd_hda_codec_hdmi,snd_hda_intel,snd_hda_codec,snd_hda
_core
snd_seq_midi 20480 0
snd_seq_midi_event 16384 1 snd_seq_midi
dcdbas 20480 0
snd_rawmidi 36864 1 snd_seq_midi
snd_seq 69632 2 snd_seq_midi,snd_seq_midi_event
coretemp 20480 0
snd_seq_device 16384 3 snd_seq,snd_seq_midi,snd_rawmidi
snd_timer 36864 2 snd_seq,snd_pcm
kvm_intel 241664 0
kvm 626688 1 kvm_intel
radeon 1454080 10
irqbypass 16384 1 kvm
joydev 24576 0
input_leds 16384 0
ttm 102400 1 radeon
drm_kms_helper 180224 1 radeon
drm 475136 13 drm_kms_helper,radeon,ttm
snd 81920 15 snd_hda_codec_generic,snd_seq,snd_seq_device,snd_hda
_codec_hdmi,snd_hwdep,snd_hda_intel,snd_hda_codec,snd
_hda_codec_realtek,snd_timer,snd_pcm,snd_rawmidi
i2c_algo_bit 16384 1 radeon
fb_sys_fops 16384 1 drm_kms_helper
syscopyarea 16384 1 drm_kms_helper
serio_raw 20480 0
sysfillrect 16384 1 drm_kms_helper
sysimgblt 16384 1 drm_kms_helper
soundcore 16384 1 snd
mac_hid 16384 0
sch_fq_codel 20480 2
parport_pc 40960 0
ppdev 24576 0
lp 20480 0
parport 53248 3 parport_pc,lp,ppdev
ip_tables 28672 0
x_tables 40960 1 ip_tables
autofs4 45056 2
raid10 57344 0
raid456 155648 0
async_raid6_recov 24576 1 raid456
async_memcpy 20480 2 raid456,async_raid6_recov
async_pq 24576 2 raid456,async_raid6_recov
async_xor 20480 3 async_pq,raid456,async_raid6_recov
async_tx 20480 5 async_pq,async_memcpy,async_xor,raid456,async_raid6_re
cov
xor 24576 1 async_xor
raid6_pq 114688 3 async_pq,raid456,async_raid6_recov
libcrc32c 16384 1 raid456
raid1 45056 0
raid0 24576 0
multipath 20480 0
linear 20480 0
hid_generic 16384 0
psmouse 151552 0
i2c_i801 32768 0
pata_acpi 16384 0
lpc_ich 24576 0
usbhid 53248 0
hid 126976 2 usbhid,hid_generic
e1000e 245760 0
floppy 81920 0
```
在上面的输出中:
* `Module` 显示每个模块的名称
* `Size` 显示每个模块的大小(并不是它们占的内存大小)
* `Used by` 显示每个模块被使用的次数和使用它们的模块
显然,这里有*很多*模块。加载的模块数量取决于你的系统和版本以及正在运行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计数:
```
$ lsmod | wc -l
67
```
要查看系统中可用的模块数(不止运行当中的),试试这个命令:
```
$ modprobe -c | wc -l
41272
```
### 与内核模块相关的其他命令
Linux 提供了几条用于罗列、加载及卸载、测试,以及检查模块状态的命令。
* `depmod` —— 生成 `modules.dep` 和映射文件
* `insmod` —— 一个往 Linux 内核插入模块的程序
* `lsmod` —— 显示 Linux 内核中模块状态
* `modinfo` —— 显示 Linux 内核模块信息
* `modprobe` —— 添加或移除 Linux 内核模块
* `rmmod` —— 一个从 Linux 内核移除模块的程序
### 显示内置的内核模块
正如前文所说,`lsmod` 命令是显示内核模块最方便的命令。然而,也有其他方式可以显示它们。`modules.builtin` 文件中列出了所有构建在内核中的模块,在 `modprobe` 命令尝试添加文件中的模块时会使用它。注意,以下命令中的 `$(uname -r)` 提供了内核版本的名称。
```
$ more /lib/modules/$(uname -r)/modules.builtin | head -10
kernel/arch/x86/crypto/crc32c-intel.ko
kernel/arch/x86/events/intel/intel-uncore.ko
kernel/arch/x86/platform/intel/iosf_mbi.ko
kernel/mm/zpool.ko
kernel/mm/zbud.ko
kernel/mm/zsmalloc.ko
kernel/fs/binfmt_script.ko
kernel/fs/mbcache.ko
kernel/fs/configfs/configfs.ko
kernel/fs/crypto/fscrypto.ko
```
你可以使用 `modinfo` 获得一个模块的更多细节,虽然没有对模块提供的服务的简单说明。下面输出内容中省略了冗长的签名。
```
$ modinfo floppy | head -16
filename: /lib/modules/5.0.0-13-generic/kernel/drivers/block/floppy.ko
alias: block-major-2-*
license: GPL
author: Alain L. Knaff
srcversion: EBEAA26742DF61790588FD9
alias: acpi*:PNP0700:*
alias: pnp:dPNP0700*
depends:
retpoline: Y
intree: Y
name: floppy
vermagic: 5.0.0-13-generic SMP mod_unload
sig_id: PKCS#7
signer:
sig_key:
sig_hashalgo: md4
```
你可以使用 `modprobe` 命令加载或卸载模块。使用下面这条命令,你可以找到特定模块关联的内核对象:
```
$ find /lib/modules/$(uname -r) -name floppy*
/lib/modules/5.0.0-13-generic/kernel/drivers/block/floppy.ko
```
如果你想要加载模块,你可以使用这个命令:
```
$ sudo modprobe floppy
```
### 总结
很明显,内核模块的加载和卸载非常重要。它使得 Linux 系统比使用通用内核运行时更加灵活和高效。这同样意味着你可以进行重大更改而无需重启,例如添加硬件。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91362/looking-into-linux-modules.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azyWolfLin](https://github.com/LazyWolfLi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学校可以变得敏捷吗? | Ben Owens |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4/education-culture-agile | 我们一定不会希望用商业的方式运作我们的学校 —— 但是更加注重持续改进的教育机构是可以让我们受益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235409pfj7ws3hepuha73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8/235409pfj7ws3hepuha73z.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教育",
"学校",
"敏捷"
] | 观点 | {
"viewnum": 3774,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4:55"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 n",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8:53"
}
] | [] | 我们一定不会希望用商业的方式运作我们的学校 —— 但是更加注重持续改进的教育机构是可以让我们受益的。 | 2019-07-08T23:53:00 | 2019-07-08T23:53:00 | 11,076 | /article-11076-1.html |
>
> 我们一定不会希望用商业的方式运作我们的学校 —— 但是更加注重持续改进的教育机构是可以让我们受益的。
>
>
>

我们都有过那种感觉一件事情“似曾相识”的经历。在 1980 年代末期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那时候我刚刚进入工业领域不久。当时正赶上一波组织变革的热潮,美国制造业在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模型,让企业领导、经理人和像我这样的工程师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质量、成本、创新以及股东价值这样的问题。我们似乎每一年(有时候更加频繁)都需要通过学习一本书来找到让我们更精简、更扁平、更灵活以及更加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最佳方案”。
这里面的很多方法都带来了巨大的改进,我至今仍然赞同它们的核心原则。像 John Kotter、Peter Drucker、Edwards Demming 和 Peter Senge 这样的思想领袖提出的某些思想和策略,还有我们采用的像 Six Sigma 以及在“丰田模式”里可以找到的一些流程优化方法,对我们改进工作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但是其他人似乎只是在同样的思想上进行了润色和调整,然后重新包装了一下 —— 所以我才会有那种 *似曾相识* 的感觉。但是当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之后,我遇到了一个 *没有* 给我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地方:教育界。事实上我十分惊讶地发现,在我的这个新职业里,“持续不断的改进”并 *不像* 在我之前的职业里那样重要了(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授课老师职级的人来说)。
为什么教育机构很少努力营造一种不断改进的文化氛围呢?我能想到几个原因,在这里我列举两个。
### 不再做生产线上的元件
这种不断改进的文化氛围遇到的第一个阻碍是,教育界普遍不愿意从其它行业借鉴可以为自己所用的思想 —— 特别是来自商界的思想。第二个阻碍是,主导教育界的仍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森严的领导模式。人们往往只能在小范围内讨论这种系统性的、持续的改进方案,比如包括校长、助理校长、学校监管人(LCTT 译注:美国地方政府下设的一种官职,每个学校监管人管理一定数量的学校,接受学校校长的汇报)等等在内的学校领导和区域领袖。但是一小群人的参与是远远不足以带来整个组织层面的文化改革的。
在进一步展开观点之前,我想强调一下,上面所做的概括一定是存在例外情况的(我自己就见到过很多),不过我觉得任何一个教育界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会同意以下两点基本假设:
1.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公平的教育和教学系统的工作所涉及到的任何人都应该将持续不断的改进作为思维方式里的重要部分;
2. 如果学校领导在做决策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参考那些离学生最近的工作者的意见,那么学生以及学生所在的社区都将更加受益;
那么教育界人士为什么会倾向于忽视(或者公然地敌视)教育界之外的思想呢?
比如我过去就曾经提议应该向别的行业借鉴一些思想和灵感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需求,并且果然遭到了批评。我经常得到的回应是:“你这是在把我们的学生当成生产线上的元件来对待呀!”但是我们的学生现在就是在被当作生产线上的元件对待,并且已经无以复加了。他们按照被年龄划分的群体考入大学,每天根据刺耳的铃声的指示去上一节又一节孤立的课程,并且由一些武断的、强调同一性而不是个性的考试来评判他们的成绩。
很多教育界人士可能不知道,生产线元件这种会让人想到流水线标准化作业的东西已经不是现代制造业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得益于上面提到的不断改进的文化氛围,现代先进制造业已经可以做到在单个顾客产生需求的时候,以合理的价格有针对性地提供她所需要的商品。如果我们的学校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教师们之间就更可能会进行协作,并且可以基于学生即时的需求和兴趣,不断完善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成长和进步路线,而不受时间、课题或者其它传统规范的限制。
我并不是要呼吁大家像经营商业一样经营我们的学校。我所主张的是,用一种清晰而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任何行业的任何思想,只要它们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迎合学生个体的需求。不过,如果想有效率地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仔细研究这个 100 多年来都停滞不前的领导结构。
### 把不断改进作为努力的目标
有一种说法认为教育和其它行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虽然赞同这种说法,但同时也相信“重新思考组织和领导结构”这件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并且可以及时作出响应)的主体来说都是适用的。大多数其它行业都已经在重新审视它们传统的、封闭的、等级森严的结构,并且采用可以鼓励员工基于共有的优秀目标发挥自主性的组织结构 —— 这种组织结构对于不断改进来说十分关键。我们的学校和行政区是时候放开眼界了,而不应该拘泥于只听到来自内部的声音,因为它们的用意虽然是好的,但都没有脱离现有的范式。
对于任何希望开始或者加速这个转变过程的学校,我推荐一本很好的书:Jim Whitehurst 的《开放组织》(这不应该让你感到意外)。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者如何创造更加开放、覆盖面更广的领导领导结构 —— 在这样的结构下,互相尊重让人们可以基于实时数据作出更加灵活的决策 —— 并且它所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和教育者们所习惯使用的奇怪的词汇库非常契合(这种词汇库简直是教育者们第二天性)。任何组织都可以借鉴开放组织的思维提供的实用主义方法让组织成员更加开放:分享想法和资源、拥抱以共同协作为核心的文化、通过快速制作原型来开发创新思维、基于价值(而不是提出者的职级)来评估一个想法,以及创造一种融入到组织 DNA 里的很强的社区观念。通过众包的方式,这样的开放组织不仅可以从组织内部,也能够从组织外部收集想法,创造一种可以让本地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
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快速变化的未来,我们在过去所做的事情不一定仍然适用了 —— 认清楚这一点对于创造一个不断改进的文化氛围是十分关键的。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依赖在针对工厂模型发展出来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方式了。我们必须从其它行业(比如说非营利组织、军事、医疗以及商业 —— 没错,甚至是商业)里借鉴数不清的最佳方案,这样至少应该能让我们 *知道* 如何找到让学生受益最大的办法。从教育界传统的陈词滥调里超脱出来,才有机会拥有更广阔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顾全大局,用更客观地视角看待我们遇到的问题,同时也知道我们在什么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
通过有意识地借鉴各路思想 —— 从一年级教师到纽约时报上最新的商业、管理、领导力畅销书 —— 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和运用校内人才,以帮助我们克服阻碍了我们的学校和区域进步的制度里的惰性。
坚持不懈地追求不断改进这件事情,不应该只局限于那种努力在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的经济环境中争取竞争力的机构,或者是负责运营学校的少数几个人。当机构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不断思考怎样才能让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拥有优秀的文化氛围的机构。这种非常有注重协作性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正是我们希望在这些负责改变年轻人命运的机构身上看到的。
我非常期待,有朝一日我能在学校里感受到这种精神,然后微笑着对自己说:“这种感觉多么似曾相识啊。”
---
via: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4/education-culture-agile>
作者:[Ben Owe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engineerteacher/users/ke4qqq/users/n8chz/users/don-watk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Linux 服务器上设置 ulimit 和文件描述符数限制 | Shashidhar Soppin | https://www.linuxtechi.com/set-ulimit-file-descriptors-limit-linux-servers/ | 在生产环境中遇到打开文件数这类的挑战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9/121422bv6t76nztjxqopr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9/121422bv6t76nztjxqoprn.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zgj1024 | wxy | false | [
"ulimit",
"文件句柄"
] | 技术 | {
"viewnum": 9812,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Sj",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4:3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f n",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8:27"
}
] | [] | 在生产环境中遇到打开文件数这类的挑战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 2019-07-09T12:14:33 | 2019-07-09T12:14:33 | 11,077 | /article-11077-1.html |
**简介**:在生产环境中遇到打开文件数这类的挑战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因为许多应用程序是基于 Java 和 Apache 的,安装和配置它们可能会导致打开过多的文件(文件描述符)。如果打开的文件描述符超过了默认设置的限制,就可能会面临访问控制问题,受阻于打开文件的挑战。许多生产环境因此而陷入停滞状态。

幸运的是,在基于 Linux 的服务器上,都有 `ulimit` 命令,通过它可以查看、设置、获取文件打开的状态和配置详情。此命令配备了许多选项,通过这些组合可以设置打开文件的数量。下面逐个命令用示例做了详细说明。
### 查看任何 Linux 系统中当前打开文件数的限制
要在 Linux 服务器上得到打开文件数的限制,请执行以下命令,
```
[root@ubuntu ~]# cat /proc/sys/fs/file-max
146013
```
上面的数字表明用户可以在每个用户登录会话中打开 ‘146013’ 个文件。
```
[root@centos ~]# cat /proc/sys/fs/file-max
149219
[root@debian ~]# cat /proc/sys/fs/file-max
73906
```
这清楚地表明,各个 Linux 操作系统具有不同的打开文件数限制。这基于各自系统中运行的依赖关系和应用程序。
### ulimit 命令
顾名思义,`ulimit`(用户限制)用于显示和设置登录用户的资源限制。当我们使用 `-a` 选项运行 `ulimit` 命令时,它将打印登录用户的所有资源限制。现在让我们在 Ubuntu/Debian 和 CentOS 系统上运行 `ulimit -a`,
#### Ubuntu / Debian 系统
```
shashi@Ubuntu ~}$ ulimit -a
core file size (blocks, -c) 0
data seg size (kbytes, -d) unlimited
scheduling priority (-e) 0
file size (blocks, -f) unlimited
pending signals (-i) 5731
max locked memory (kbytes, -l) 64
max memory size (kbytes, -m) unlimited
open files (-n) 1024
pipe size (512 bytes, -p) 8
POSIX message queues (bytes, -q) 819200
real-time priority (-r) 0
stack size (kbytes, -s) 8192
cpu time (seconds, -t) unlimited
max user processes (-u) 5731
virtual memory (kbytes, -v) unlimited
file locks (-x) unlimited
```
#### CentOS 系统
```
shashi@centos ~}$ ulimit -a
core file size (blocks, -c) 0
data seg size (kbytes, -d) unlimited
scheduling priority (-e) 0
file size (blocks, -f) unlimited
pending signals (-i) 5901
max locked memory (kbytes, -l) 64
max memory size (kbytes, -m) unlimited
open files (-n) 1024
pipe size (512 bytes, -p) 8
POSIX message queues (bytes, -q) 819200
real-time priority (-r) 0
stack size (kbytes, -s) 8192
cpu time (seconds, -t) unlimited
max user processes (-u) 5901
virtual memory (kbytes, -v) unlimited
file locks (-x) unlimited
```
正如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不同的限制设置。所有这些限制都可以使用 `ulimit` 命令进行配置/更改。
要显示单个资源限制,可以在 `ulimit` 命令中传递特定的参数,下面列出了一些参数:
* `ulimit -n` –> 显示打开文件数限制
* `ulimit -c` –> 显示核心转储文件大小
* `umilit -u` –> 显示登录用户的最大用户进程数限制
* `ulimit -f` –> 显示用户可以拥有的最大文件大小
* `umilit -m` –> 显示登录用户的最大内存大小
* `ulimit -v` –> 显示最大内存大小限制
使用以下命令检查登录用户打开文件数量的硬限制和软限制:
```
shashi@Ubuntu ~}$ ulimit -Hn
1048576
shashi@Ubuntu ~}$ ulimit -Sn
1024
```
### 如何修复达到最大文件数限制的问题?
让我们假设我们的 Linux 服务器已经达到了打开文件的最大数量限制,并希望在系统范围扩展该限制,例如,我们希望将 100000 设置为打开文件数量的限制。
```
root@ubuntu~]# sysctl -w fs.file-max=100000
fs.file-max = 100000
```
上述更改将在下次重启之前有效,因此要使这些更改在重启后仍存在,请编辑文件 `/etc/sysctl.conf` 并添加相同的参数,
```
root@ubuntu~]# vi /etc/sysctl.conf
fs.file-max = 100000
```
保存文件并退出。
运行下面命令,使上述更改立即生效,而无需注销和重新启动。
```
root@ubuntu~]# sysctl -p
```
现在验证新的更改是否生效。
```
root@ubuntu~]# cat /proc/sys/fs/file-max
100000
```
使用以下命令找出当前正在使用的文件描述符数量:
```
[root@ansible ~]# more /proc/sys/fs/file-nr
1216 0 100000
```
注意:命令 `sysctl -p` 用于在不重新启动和注销的情况下提交更改。
### 通过 limit.conf 文件设置用户级资源限制
`/etc/sysctl.conf` 文件用于设置系统范围的资源限制,但如果要为 Oracle、MariaDB 和 Apache 等特定用户设置资源限制,则可以通过 `/etc/security/limits.conf` 文件去实现。
示例 `limits.conf` 如下所示,
```
root@ubuntu~]# cat /etc/security/limits.conf
```


假设我们要为 linuxtechi 用户设置打开文件数量的硬限制和软限制,而对于 oracle 用户设置打开进程数量的硬限制和软限制,编辑文件 `/etc/security/limits.conf` 并添加以下行:
```
# hard limit for max opened files for linuxtechi user
linuxtechi hard nofile 4096
# soft limit for max opened files for linuxtechi user
linuxtechi soft nofile 1024
# hard limit for max number of process for oracle user
oracle hard nproc 8096
# soft limit for max number of process for oracle user
oracle soft nproc 4096
```
保存文件并退出。
**注意:** 如果你想对一个组而不是用户进行资源限制,那么也可以通过 `limits.conf` 文件,输入 `@<组名>` 代替用户名,其余项都是相同的,示例如下,
```
# hard limit for max opened files for sysadmin group
@sysadmin hard nofile 4096
# soft limit for max opened files for sysadmin group
@sysadmin soft nofile 1024
```
验证新的更改是否生效:
```
~]# su - linuxtechi
~]$ ulimit -n -H
4096
~]$ ulimit -n -S
1024
~]# su - oracle
~]$ ulimit -H -u
8096
~]$ ulimit -S -u
4096
```
注:其他主要使用的命令是 [lsof](https://www.linuxtechi.com/lsof-command-examples-linux-geeks/),可用于找出“当前打开了多少个文件”,这命令对管理员非常有帮助。
### 结尾
正如在介绍部分提到的,`ulimit` 命令非常强大,可以帮助用户配置并确保应用程序安装更加流畅而没有任何瓶颈。此命令有助于修复基于 Linux 的服务器中的(打开)大量文件的限制。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set-ulimit-file-descriptors-limit-linux-servers/>
作者:[Shashidhar Soppin](https://www.linuxtechi.com/author/shashidha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zgj1024](https://github.com/zgj102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追溯 Linux 上的库注入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04621/tracking-down-library-injections-on-linux.html | 库注入在 Linux 上不如 Windows 上常见,但它仍然是一个问题。下来看看它们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鉴别它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9/224102bv5gli004hjvvif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09/224102bv5gli004hjvvif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uuMing | wxy | false | [
"库注入"
] | 技术 | {
"viewnum": 4731,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Jd",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4:10"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en",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8:00"
}
] | [] | 库注入在 Linux 上不如 Windows 上常见,但它仍然是一个问题。下来看看它们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鉴别它们。 | 2019-07-09T22:32:00 | 2019-07-09T22:32:00 | 11,079 | /article-11079-1.html |
>
> <ruby> 库注入 <rt> Library injections </rt></ruby>在 Linux 上不如 Windows 上常见,但它仍然是一个问题。下来看看它们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鉴别它们。
>
>
>

尽管在 Linux 系统上几乎见不到,但库(Linux 上的共享目标文件)注入仍是一个严峻的威胁。在采访了来自 AT&T 公司 Alien 实验室的 Jaime Blasco 后,我更加意识到了其中一些攻击是多么的易实施。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介绍一种攻击方法和它的几种检测手段。我也会提供一些展示攻击细节的链接和一些检测工具。首先,引入一个小小的背景信息。
### 共享库漏洞
DLL 和 .so 文件都是允许代码(有时候是数据)被不同的进程共享的共享库文件。公用的代码可以放进一个文件中使得每个需要它的进程可以重新使用而不是多次被重写。这也促进了对公用代码的管理。
Linux 进程经常使用这些共享库。(显示共享对象依赖的)`ldd` 命令可以对任何程序文件显示其共享库。这里有一些例子:
```
$ ldd /bin/date
linux-vdso.so.1 (0x00007ffc5f179000)
libc.so.6 =>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0x00007f02bea15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7f02bec3a000)
$ ldd /bin/netstat
linux-vdso.so.1 (0x00007ffcb67cd000)
libselinux.so.1 => /lib/x86_64-linux-gnu/libselinux.so.1 (0x00007f45e5d7b000)
libc.so.6 =>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0x00007f45e5b90000)
libpcre.so.3 => /lib/x86_64-linux-gnu/libpcre.so.3 (0x00007f45e5b1c000)
libdl.so.2 => /lib/x86_64-linux-gnu/libdl.so.2 (0x00007f45e5b16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7f45e5dec000)
libpthread.so.0 => /lib/x86_64-linux-gnu/libpthread.so.0 (0x00007f45e5af5000)
```
`linux-vdso.so.1` (在一些系统上也许会有不同的名字)是内核自动映射到每个进程地址空间的文件。它的工作是找到并定位进程所需的其他共享库。
对库加载机制加以利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 `LD_PRELOAD` 环境变量。正如 Jaime Blasco 在他的研究中所解释的那样,“`LD_PRELOAD` 是在进程启动时加载共享库的最简单且最受欢迎的方法。可以将此环境变量配置到共享库的路径,以便在加载其他共享对象之前加载该共享库。”
为了展示有多简单,我创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共享库并且赋值给我的(之前不存在) `LD_PRELOAD` 环境变量。之后我使用 `ldd` 命令查看它对于常用 Linux 命令的影响。
```
$ export LD_PRELOAD=/home/shs/shownum.so
$ ldd /bin/date
linux-vdso.so.1 (0x00007ffe005ce000)
/home/shs/shownum.so (0x00007f1e6b65f000) <== 它在这里
libc.so.6 =>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0x00007f1e6b458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7f1e6b682000)
```
注意,仅仅将新的库赋给 `LD_PRELOAD` 就影响到了运行的任何程序。
通过设置 `LD_PRELOAD` 指定的共享库首先被加载(紧随 linux-vdso.so.1),这些库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一个进程。例如,它们可以重定向系统调用到它们自己的资源,或对程序运行的行为方式进行意想不到的更改。
### osquery 工具可以检测库注入
`osquery` 工具(可以在 [osquery.io](https://osquery.io/)下载)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查看 Linux 系统的方式。它基本上将操作系统视作一个高性能的关系数据库。然后,也许你会猜到,这就意味着它可以用来查询并且生成 SQL 表,该表提供了诸如以下的详细信息:
* 运行中的进程
* 加载的内核模块
* 打开的网络链接
一个提供了进程信息的内核表叫做 `process_envs`。它提供了各种进程使用环境变量的详细信息。Jaime Blasco 提供了一个相当复杂的查询,可以使用 `osquery` 识别出使用 `LD_PRELOAD` 的进程。
注意,这个查询是从 `process_envs` 表中获取数据。攻击 ID(T1055)参考 [Mitre 对攻击方法的解释](https://attack.mitre.org/techniques/T1055/)。
```
SELECT process_envs.pid as source_process_id, process_envs.key as environment_variable_key, process_envs.value as environment_variable_value, processes.name as source_process, processes.path as file_path, processes.cmdline as source_process_commandline, processes.cwd as current_working_directory, 'T1055' as event_attack_id, 'Process Injection' as event_attack_technique, 'Defense Evasion, Privilege Escalation' as event_attack_tactic FROM process_envs join processes USING (pid) WHERE key = 'LD_PRELOAD';
```
注意 `LD_PRELOAD` 环境变量有时是合法使用的。例如,各种安全监控工具可能会使用到它,因为开发人员需要进行故障排除、调试或性能分析。然而,它的使用仍然很少见,应当加以防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 `osquery` 可以交互使用或是作为定期查询的守护进程去运行。了解更多请查阅文章末尾给出的参考。
你也能够通过查看用户的环境设置来定位 `LD_PRELOAD` 的使用。如果在用户账户中使用了 `LD_PRELOAD`,你可以使用这样的命令来查看(假定以个人身份登录后):
```
$ env | grep PRELOAD
LD_PRELOAD=/home/username/userlib.so
```
如果你之前没有听说过 `osquery`,也别太在意。它正在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工具。事实上就在上周,Linux 基金会宣布打造了新的 [osquery 基金会](https://www.linuxfoundation.org/press-release/2019/06/the-linux-foundation-announces-intent-to-form-new-foundation-to-support-osquery-community/)以支持 osquery 社区。
#### 总结
尽管库注入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了解一些优秀的工具来帮助你检测它是否存在是很有帮助的。
#### 扩展阅读
重要的参考和工具的链接:
* [用 osquery 追寻 Linux 库注入](https://www.alienvault.com/blogs/labs-research/hunting-for-linux-library-injection-with-osquery),AT&T Cybersecurity
* [Linux:我的内存怎么了?](https://www.trustedsec.com/2018/09/linux-hows-my-memory/),TrustedSec
* [下载 osquery](https://osquery.io/)
* [osquery 模式](https://osquery.io/schema/3.3.2)
* [osqueryd(osquery 守护进程)](https://osquery.readthedocs.io/en/stable/deployment/configuration/#schedule)
* [Mitre 的攻击框架](https://attack.mitre.org/)
* [新的 osquery 基金会成立](https://www.linuxfoundation.org/press-release/2019/06/the-linux-foundation-announces-intent-to-form-new-foundation-to-support-osquery-community/)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04621/tracking-down-library-injections-on-linux.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uuMing](https://github.com/LuuMi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区块链 2.0:公有链与私有链(七) | Ostechnix | https://www.ostechnix.com/blockchain-2-0-public-vs-private-blockchain-comparison/ | 这篇文章旨在揭示可以创建的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它们每个都用于非常不同的应用程序,并且根据用例的不同,每个应用程序所遵循的协议也不同。现在,让我们将公有链之于私有链对比一下开源软件之于专有技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0/112211sn1s10uq44sez1e1.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0/112211sn1s10uq44sez1e1.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zionfuo | wxy | false | [
"区块链",
"公有链"
] | 区块链 | {
"viewnum": 9467,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H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3:47"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b f",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7:36"
}
] | [
{
"raid": 11013,
"displayorder": 0
},
{
"raid": 11275,
"displayorder": 0
}
] | 这篇文章旨在揭示可以创建的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它们每个都用于非常不同的应用程序,并且根据用例的不同,每个应用程序所遵循的协议也不同。现在,让我们将公有链之于私有链对比一下开源软件之于专有技术。 | 2019-07-10T11:22:06 | 2019-07-10T11:22:06 | 11,080 | /article-11080-1.html | 
[区块链 2.0](/article-10650-1.html)系列的前一篇文章探索了[智能合同的现状](/article-11013-1.html)。这篇文章旨在揭示可以创建的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它们每个都用于非常不同的应用程序,并且根据用例的不同,每个应用程序所遵循的协议也不同。现在,让我们将公有链之于私有链对比一下开源软件之于专有技术。
正如我们所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分类账本的基本三层结构如下:

*图 1 –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基本结构*
这里提到的类型之间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底层区块链其所依赖的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参与者的规则和参与的方式。
阅读本文时,请记住以下几点事项:
* 任何平台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需求而生。技术应该采取最好的方向。例如,区块链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中一些可能需要丢弃在其他情形中看起来很重要的功能。在这方面,**分布式存储**就是最好的例子。
*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库系统,通过时间戳和区块的形式组织数据来跟踪信息。此类区块链的创建者可以选择谁有权产出这些区块并进行修改。
* 区块链也可以“中心化”,参与的程度可以限定于由“中央权威”认定为符合条件的人。
大多数区块链要么是公有的,要么是私有的。广义上说,公有链可以被认为是开源软件的等价物,大多数私有链可以被视为源自公有链的专有平台。下图应该会让大多数人明显地看出基本的区别。

*图 2 – 公有链/私有链与开源/专有技术的对比*
虽然这是最受欢迎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私有链都是从公有链中衍生出来的。
### 公有链
公有链可以被视为是一个无需许可的、开放的平台或网络。任何拥有专业知识和计算资源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将产生以下影响:
*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公有链网络并参与到其中。“参与者” 所需要的只是稳定的网络资源和计算资源。
* 参与行为包括了读取、写入、验证和提供交易期间的共识。比特币矿工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网络的参与者,矿工会得到比特币作为回报。
* 平台完全去中心,完全冗余。
* 由于去中心化,没有一个实体可以完全控制分类账本中记录的数据。所有 (或大多数) 参与者都需要通过验证区块的方式检查数据。
* 这意味着,一旦信息被验证和记录,就不能轻易改变。即使能改变,也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 在比特币和莱特币等平台上,参与者的身份仍然是匿名的。设计这些平台的目的是保护和保护用户身份。这主要是由上层协议栈提供的功能。
* 公有链有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不同的网络。
* 广泛的去中心化意味着,在区块链分布式网络实现的交易,获得共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对于旨在每时每刻都在推动大量交易的大型企业来说,吞吐量可能是一个挑战。
* 开放式参与,使比特币等公有链中的大量参与者,往往会增加对计算设备和能源成本的初始投资。
* 公有链以设计安全著称。它们的实现依靠以下几点:
+ 匿名参与者
+ 多个节点上的分布式和冗余的加密存储
+ 创建和更改数据需要大量的共识
### 私有链
相比之下,私有链是一个*被许可的区块链*\*。这意味着:
* 参与网络的许可受到限制,并由监督网络的所有者或机构主持。这意味着,即使个人能够存储数据并进行交易(例如,发送和接收付款),这些交易的验证和存储也只能由选定的参与者来完成。
* 参与者一旦获得中心机构的许可,将受到条款的限制。例如,在金融机构运营的私有链网络中,并不是每个客户都可以访问整个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甚至在那些获得许可的客户中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访问所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中心机构将授予访问选择服务的权限。这通常被称为 “**通道**”。
* 与公有链相比,这种系统具有更大的吞吐量能力,也展示了更快的交易速度,因为区块只需要由少数几个人验证。
私有链通常在其协议中没有任何特征。这使得该系统仅与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基于云的数据库系统一样安全。
### 智者的观点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它们被命名为公有或私有(或开源、闭源)的事实与底层代码库无关。在这两种情况下,平台所基于的代码或文字基础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不是公开的。R3 是一家 DLT(<ruby> 分布式分类账本 <rt> <strong> D </strong> istributed <strong> L </strong> edger <strong> T </strong> echnology </rt></ruby>)公司,领导着由 200 多家跨国机构组成的公有财团。他们的目标是在金融和商业领域进一步发展区块链和相关分布式账本技术。corda 是这一共同努力的产物。R3 将 corda 定义为专门为企业构建的区块链平台。其代码库同样是开源的,鼓励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为这个项目做出贡献。然而,考虑到 corda 面临的业务性质和旨在满足的需求,corda 被归类为许可的封闭区块链平台。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在部署后选择网络的参与者,并通过使用原生可用的智能合约工具选择这些参与者可以访问的信息类型。
虽然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公有链负责该领域的广泛认知和发展,但仍然可以认为,为企业或商业环境中的特定用例设计的私有链将在短期内引领货币投资。这些都是我们大多数人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以实际方式运用起来的平台。
请继续阅读本系列中下一篇有关 Hyperledger 项目的文章。
* [区块链 2.0:Hyperledger(HLP)项目介绍](https://www.ostechnix.com/blockchain-2-0-an-introduction-to-hyperledger-project-hlp/)
我们正在研究更多有趣的区块链技术话题。敬请期待!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blockchain-2-0-public-vs-private-blockchain-comparison/>
作者:[ostechnix](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edito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zionfuo](https://github.com/zionfu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借助 Valve 的新编译器,Linux 游戏在 AMD GPU 中获得了性能提升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linux-games-performance-boost-amd-gpu/ | 目前,AMD 驱动程序使用 LLVM 作为着色器编译器。而 Mesa 则是一个开源的 LLVM 的替代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Valve 希望支持 AMD 显卡以提高 Linux 游戏在各种 Linux 发行版上的性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0/125425yshoefsnoodenmo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0/125425yshoefsnoodenmo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AMD",
"游戏"
] | 新闻 | {
"viewnum": 4473,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72.70.2",
"message": "amd yes",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3T10:02:38"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Cb",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3:08"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 n",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7:16"
}
] | [] | 目前,AMD 驱动程序使用 LLVM 作为着色器编译器。而 Mesa 则是一个开源的 LLVM 的替代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Valve 希望支持 AMD 显卡以提高 Linux 游戏在各种 Linux 发行版上的性能。 | 2019-07-10T12:54:23 | 2019-07-10T12:54:23 | 11,082 | /article-11082-1.html | Steam 寻求公众反馈以便为 AMD GPU 测试 ACO(一个新的 Mesa [着色器](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der)编译器)已经有几天了。
目前,AMD 驱动程序使用 LLVM 作为着色器编译器。而 [Mesa](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sa_(computer_graphics)) 则是一个开源的 [LLVM](https://en.wikipedia.org/wiki/LLVM) 的替代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Valve 希望支持 AMD 显卡以提高 Linux 游戏在各种 Linux 发行版上的性能。

为了提高游戏性能,编译时间至关重要,使用新的 ACO 编译器,它将时间缩短了近 50%。 Valve 在其 [Steam 社区](https://steamcommunity.com/games/221410/announcements/detail/1602634609636894200)的帖子中解释了更多关于它的信息:
>
> AMD OpenGL 和 Vulkan 驱动程序目前使用的着色器编译器是上游 LLVM 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规模庞大,并且有许多不同的目标,游戏着色器的在线编译只是其中之一。这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开发权衡,其中改进游戏特定功能比其他情况更难,特定于游戏的功能也经常被 LLVM 的开发人员因其他事情破坏。特别是,着色器编译速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在大多数其他场景中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只能锦上添花。但是对于游戏来说,编译时间是至关重要的,而缓慢的着色器编译可能导致几乎无法播放的顿挫。
>
>
>
### Linux 游戏真的有性能提升吗?
是的,没错。
这里的主要亮点是编译时间。如果着色器编译时间急剧减少,理论上应该会改善游戏的性能。
而且,根据[最初的基准报告](https://gist.github.com/pendingchaos/aba1e4c238cf039d17089f29a8c6aa63),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重大改进。

当然,游戏中的 FPS 改进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在早期阶段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进步。
如果你对编译时间的改进感到好奇,下面是结果:

是的,即使大幅的编译时间减少也不会大幅影响游戏中的 FPS。但是,它仍然是一件大事,因为目前,这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所以,我们可以有更多期待。
但是,还能做些什么呢?
好吧,ACO 还没完成。下面是为什么(在 Valve 中提到):
>
> 现在,ACO 只处理像素和计算着色器阶段。当其余的阶段实现时,我们预计编译时间将进一步减少。
>
>
>
#### 总结
尽管我没有配备 AMD GPU,但我很有兴趣看到对 Linux 游戏场景的改进。
此外,随着事情进展,我们将期待更多的基准和报告。
你怎么看待?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如果你有基本报告要分享,请告诉我们。
---
via: <https://itsfoss.com/linux-games-performance-boost-amd-gpu/>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图解 Debian 10(Buster)安装步骤 | Pradeep Kumar | https://www.linuxtechi.com/debian-10-buster-installation-guide/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演示如何在你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安装 Debian 10 “Buster” 工作站。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1/000856swbwnfyknnbn3tw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1/000856swbwnfyknnbn3tw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obsean | wxy | false | [
"Debian"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3368,
"commentnum": 1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7.216.193.223",
"message": "Good",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Mobile 75.0|Android 用户",
"date": "2019-07-11T12:48:18"
},
{
"postip": "182.105.16.4",
"message": "如果是inetl+英伟达的笔记本实机安装教程就好了",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1T13:07:00"
},
{
"postip": "182.105.16.4",
"message": "如果是inetl+英伟达的笔记本实机安装教程就好了",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1T13:07:04"
},
{
"postip": "182.105.16.4",
"message": "如果是inetl+英伟达的笔记本实机安装教程就好了",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的 Chrome 7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1T13:07:09"
},
{
"postip": "120.211.61.144",
"message": "看桌面发现和Ubuntu好像",
"username": "来自河北的 Chrome Mobile 75.0|Android 用户",
"date": "2019-07-11T16:52:17"
},
{
"postip": "101.224.78.240",
"message": "怎么说呢。Debian用的是原装的gnome。ubuntu以前的主要版本是自己开发的,后来也转到gnome,但ubuntu对gnome做了点改装。<br />\r\n所以,不是桌面跟ubuntu很像,是大家都用gnome,ubuntu进行了少许改装。",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13T13:35:56"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2:36"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t n",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6:55"
},
{
"postip": "14.27.39.69",
"message": "这个系进去之后,桌面是空的,鼠标左键和右键都无法使用了,鼠标只能在任务栏可以使用,怎么才能使用桌面图标和鼠标",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Mobile 63.0|Android 用户",
"date": "2019-08-10T13:10:56"
},
{
"postip": "14.27.39.69",
"message": "这个系进去之后,桌面是空的,鼠标左键和右键都无法使用了,鼠标只能在任务栏可以使用,怎么才能使用桌面图标和鼠标",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Mobile 63.0|Android 用户",
"date": "2019-08-10T13:11:00"
},
{
"postip": "117.179.5.175",
"message": "在使用pxe一类的远程安装时,是否有方法实现远程控制。就是远程操作安装过程。opensuse可以实现ssh或vnc方式运行yast.ssh以实现另一台电脑操作安装过程。rehl和centos可以实现vnc方式远程控制安装过程,debian查过它官网,也有个ssh方式,但是不能实现图形方式操作。",
"username": "来自黑龙江的 Chrome 7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11-22T19:02:57"
},
{
"postip": "14.114.29.206",
"message": "……这位兄弟的回复亮瞎我了……看来需要补很多很多的基础知识……",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Chrome 8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0-03-03T08:56:02"
},
{
"postip": "59.55.66.196",
"message": "两年过去了,这位的intel笔记本实装好了吗?看来您是希望楼主给您手把手安装吧?",
"username": "来自江西赣州的 Chrome 8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4-18T08:02:18"
}
] | []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演示如何在你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安装 Debian 10 “Buster” 工作站。 | 2019-07-11T00:09:51 | 2019-07-11T00:09:51 | 11,083 | /article-11083-1.html | 
Debian 项目发布了它的最新稳定版 Debian 10,其代号是 “Buster”,这个发布版将获得 5 年的支持。Debian 10 可用于 32 位和 64 位系统。这个发布版带来很多新的特色,列出下面一些特色:
* 引入新的 Debian 10 的主题 “FuturePrototype”
* 新版本的电脑桌面环境 GNOME 3.30、Cinnamon 3.8、KDE Plasma 5.14、MATE 1.20、Xfce 4.12
* 长期支持版内核 4.19.0-4
* 新的 Python 3 (3.7.2)、Perl 5.28、PHP 7.3
* iptables 替换为 nftables
* 更新 LibreOffice 6.1、GIMP 2.10.8
* 更新 OpenJDK 11、MariaDB 10.3 和 Apache 2.4.38
* 更新 Chromium 73.0、Firefox 60.7
* 改进 UEFI 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演示如何在你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上安装 Debian 10 “Buster” 工作站。
Debian 10 建议系统要求:
* 2 GB 内存
* 2 GHz 双核处理器
* 10 GB 可用硬盘空间
* 可启动安装介质(USB / DVD)
* 网络连接(可选)
让我们跳转到 Debian 10 的安装步骤。
### 步骤:1)下载 Debian 10 ISO 文件
从它的官方入口网站,下载 Debian 10 ISO 文件,
* <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buster/debian-installer/>
ISO 文件下载完成后刻录它到 USB 或 DVD,使其可用来启动。
### 步骤:2)使用安装可启动介质(USB / DVD)启动你的电脑系统
重启你将安装 Debian 10 的电脑,转到 BIOS 设置,并设置启动介质为 USB 或 DVD。 用可启动介质启动电脑后,那么我们将看到下面的屏幕。

选择第一个选项 “Graphical Install”。
### 步骤:3)选择你的首选语言、位置和键盘布局
在这个步骤中,你将被要求选择你的首选语言。

点击 “Continue”。
选择你的首选位置,电脑系统将依照位置自动设置时区。

现在选择适合于你安装设备的键盘布局。

点击 “Continue” 以继续。
### 步骤:4)为 Debian 10 系统设置主机名称和域名
设置适合于你的环境的主机名,然后在 “Continue” 上单击,就我而言, 我指定主机名为 “debian10-buster”。

指定适合于环境的域名,并安装,然后在 “Continue” 上单击。

### 步骤:5)指定 root 用户的密码
在下面的屏幕中指定 root 密码,然后在 “Continue” 上单击。

### 步骤:6)创建本地用户和它的密码
在这个步骤中,你将被提示指定本地用户具体信息,如完整的姓名、用户名和密码,

在 “Continue” 上单击。

在 “Continue” 上单击,并在接下来的窗口中指定密码。

### 步骤:7)为 Debian 10 选择硬盘分区方案
在这个步骤中,为 Debian 10 选择硬盘分区方案,就我而言,我有 40 GB 硬盘可用于操作系统安装。分区方案有两种类型:
* 向导分区(安装器将自动创建需要的分区)
* 手动分区(正如名字所示,使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手动创建分区方案)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将在我 42 GB 硬盘上使用带有 LVM 的向导分区。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继续,

正如我们所视,我大约有 42 GB 硬盘空间,选择 “Continue”。
在接下来的屏幕中,你将被要求选择分区,如果是 Linux 新用户,那么选择第一个选项。假使你想要一个独立的 home 分区,那么选择第二种方案,否则选择第三种方案,它们将为 `/home`、`/var` 和 `/tmp` 创建独立的分区。
就我而言,我将通过选择第三种选项来为 `/home`、`/var` 和 `/tmp` 创建独立的分区。

在接下来的屏幕中,选择 “yes” 来将更改写到磁盘中,配置 LVM ,然后在 “Continue” 上单击。

在接下来的屏幕中,将显示分区表,验证分区大小、文件系统类型和挂载点。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继续,
在接下来的屏幕中,选择 “yes” 来写更改到磁盘中,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继续安装,
### 步骤:7)Debian 10 安装开始
在这一步骤中,Debian 10 的安装已经开始,并正在进行中,

在安装期间,安装器将提示你扫描 CD/DVD 以配置软件包管理器,选择 “No” ,然后在 “Continue” 上单击。

在接下来的屏幕中,如果你想配置基于网络的软件包管理器选择 “yes” ,但是为了使这个方式工作,要确保你的系统连接到了网络,否则选择 “No”。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配置基于你本地的软件包管理器,在接下来的几个屏幕中,你将被提示选择本地和 Debian 软件包存储库 URL ,然后你将获得下面的屏幕。

选择 “No” 来跳过软件包审查步骤,然后在 “Continue” 上单击。

在接下来的窗口中,你将被提示选择电脑桌面环境和其它软件包,就我而言,我选择 “Gnome Desktop” ,“SSH Server” 和 “Standard System utilities”。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继续安装,
选择选项 “yes” 来安装 Grub 引导加载程序。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继续,然后在接下来的窗口中选择将安装引导加载程序的磁盘(`/dev/sda`)。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继续安装,一旦安装完成,安装器将提示我们来重启系统,

在 “Continue” 上单击来重启你的系统,不要忘记在 BIOS 设置中更改启动介质,以便系统从我们已经安装 Debian 10 操作系统的硬盘启动。
### 步骤:8)启动你新安装的 Debian 10 系统
在成功安装后,一旦我们重启系统,我们将获取下面的引导加载程序屏幕。

选择第一个选项 “Debian GNU/Linux” 并敲击回车键。
一旦系统启动,使用我在安装期间创建的本地用户和它的密码。

在成功登录后,将看到如下电脑桌面屏幕,

这证实 Debian 10 已经成功安装,这就是本文的全部,探索这个令人激动的 Linux 发行版吧,玩得开心 ?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debian-10-buster-installation-guide/>
作者:[Pradeep Kumar](https://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obsean](https://github.com/robse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MacOS 系统中如何设置 Python 虚拟环境 | Matthew Broberg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virtual-environments-python-macos | 使用 pyenv 和 virtualwrapper 来管理你的虚拟环境,可以避免很多困惑。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1/124645ns3ndlpnaqlgaas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1/124645ns3ndlpnaqlgaas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unningwater | wxy | false | [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5513,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x j",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5:40"
},
{
"postip": "183.232.70.75",
"message": "ifb.me",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31T07:16:16"
}
] | [] | 使用 pyenv 和 virtualwrapper 来管理你的虚拟环境,可以避免很多困惑。 | 2019-07-11T12:46:41 | 2019-07-11T12:46:41 | 11,086 | /article-11086-1.html |
>
> 使用 pyenv 和 virtualwrapper 来管理你的虚拟环境,可以避免很多困惑。
>
>
>

作为 Python 开发者和 MacOS 用户,拿到新机器首先要做的就是设置 Python 开发环境。下面是最佳实践(虽然我们已经写过 [在 MacOS 上管理 Python 的其它方法](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5/python-3-default-macos))。
### 预备
首先,打开终端,在其冰冷毫无提示的窗口输入 `xcode-select --install` 命令。点击确认后,基本的开发环境就会被配置上。MacOS 上需要此步骤来设置本地开发实用工具库,根据 [OS X Daily](http://osxdaily.com/2014/02/12/install-command-line-tools-mac-os-x/) 的说法,其包括 ”许多常用的工具、实用程序和编译器,如 make、GCC、clang、perl、svn、git、size、strip、strings、libtool、cpp、what 及许多在 Linux 中系统默认安装的有用命令“。
接下来,安装 [Homebrew](https://brew.sh/), 执行如下的 Ruby 脚本。
```
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随意就运行的来源于互联网的脚本心存疑虑的话,可以点击上面的脚本去仔细看看其具体功能。
一旦安装完成后,就恭喜了,你拥有了一个优秀的包管理工具。自然的,你可能接下来会执行 `brew install python` 或其他的命令。不要这样,哈哈!Homebrew 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Python 的管理版本,但让此工具来管理我们的 Python 环境话,很快会失控的。我们需要 [pyenv](https://github.com/pyenv/pyenv),一款简单的 Python 版本管理工具,它可以安装运行在 [许多操作系统](https://github.com/pyenv/pyenv/wiki) 上。运行如下命令:
```
$ brew install pyenv
```
想要每次打开命令提示框时 `pyenv` 都会运行的话,需要把下面的内容加入你的配置文件中(MacOS 中默认为 `.bash_profile`,位于家目录下):
```
$ cd ~/
$ echo 'eval "$(pyenv init -)"' >> .bash_profile
```
添加此行内容后,每个终端都会启动 `pyenv` 来管理其 `PATH` 环境变量,并插入你想要运行的 Python 版本(而不是在环境变量里面设置的初始版本。更详细的信息,请阅读 “[如何给 Linux 系统设置 PATH 变量](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6/set-path-linux)”)。打开新的终端以使修改的 `.bash_profile` 文件生效。
在安装你中意的 Python 版本前,需要先安装一些有用的工具,如下示:
```
$ brew install zlib sqlite
```
`pyenv` 依赖于 [zlib](https://zlib.net/) 压缩算法和 [SQLite](https://www.sqlite.org/index.html) 数据库,如果未正确配置,往往会[导致构建问题](https://github.com/pyenv/pyenv/wiki/common-build-problems#build-failed-error-the-python-zlib-extension-was-not-compiled-missing-the-zlib)。将这些导出配置命令加入当前的终端窗口执行,确保它们安装完成。
```
$ export LDFLAGS="-L/usr/local/opt/zlib/lib -L/usr/local/opt/sqlite/lib"
$ export CPPFLAGS="-I/usr/local/opt/zlib/include -I/usr/local/opt/sqlite/include"
```
现在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是时候安装一个适合于现代人的 Python 版本了:
```
$ pyenv install 3.7.3
```
去喝杯咖啡吧,挑些豆类,亲自烧烤,然后品尝。说这些的意思是上面的安装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 添加虚拟环境
一旦完成,就可以愉快地使用虚拟环境了。如没有接下来的步骤的话,你只能在你所有的工作项目中共享同一个 Python 开发环境。使用虚拟环境来隔离每个项目的依赖关系的管理方式,比起 Python 自身提供的开箱即用功能来说,更加清晰明确和更具有重用性。基于这些原因,把 `virtualenvwrapper` 安装到 Python 环境中吧:
```
$ pyenv global 3.7.3
# Be sure to keep the $() syntax in this command so it can evaluate
$ $(pyenv which python3) -m pip install virtualenvwrapper
```
再次打开 `.bash_profile` 文件,把下面内容添加进去,使得每次打开新终端时它都有效:
```
# We want to regularly go to our virtual environment directory
$ echo 'export WORKON_HOME=~/.virtualenvs' >> .bash_profile
# If in a given virtual environment, make a virtual environment directory
# If one does not already exist
$ echo 'mkdir -p $WORKON_HOME' >> .bash_profile
# Activate the new virtual environment by calling this script
# Note that $USER will substitute for your current user
$ echo '. ~/.pyenv/versions/3.7.3/bin/virtualenvwrapper.sh' >> .bash_profile
```
关掉终端再重新打开(或者运行 `exec /bin/bash -l` 来刷新当前的终端会话),你会看到 `virtualenvwrapper` 正在初始化环境配置:
```
$ exec /bin/bash -l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remkproject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ostmkproject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initializ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remkvirtualenv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ostmkvirtualenv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rermvirtualenv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ostrmvirtualenv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re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ost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r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post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get_env_details
```
从此刻开始,你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虚拟环境中的,其允许你使用临时环境来安全地开发。使用此工具链,你可以根据工作所需,设置多个项目并在它们之间切换:
```
$ mkvirtualenv test1
Using base prefix '/Users/moshe/.pyenv/versions/3.7.3'
New python executable in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python3
Also creating executable in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python
Installing setuptools, pip, wheel...
don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pre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post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pr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post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1/bin/get_env_details
(test1)$ mkvirtualenv test2
Using base prefix '/Users/moshe/.pyenv/versions/3.7.3'
New python executable in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python3
Also creating executable in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python
Installing setuptools, pip, wheel...
don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pre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postd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pre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postactivate
virtualenvwrapper.user_scripts creating /Users/moshe/.virtualenvs/test2/bin/get_env_details
(test2)$ ls $WORKON_HOME
get_env_details postmkvirtualenv premkvirtualenv
initialize postrmvirtualenv prermvirtualenv
postactivate preactivate test1
postdeactivate predeactivate test2
postmkproject premkproject
(test2)$ workon test1
(test1)$
```
此处,使用 `deactivate` 命令可以退出当前环境。
### 推荐实践
你可能已经在比如 `~/src` 这样的目录中添加了长期的项目。当要开始了一个新项目时,进入此目录,为此项目增加子文件夹,然后使用强大的 Bash 解释程序自动根据你的目录名来命令虚拟环境。例如,名称为 “pyfun” 的项目:
```
$ mkdir -p ~/src/pyfun && cd ~/src/pyfun
$ mkvirtualenv $(basename $(pwd))
# we will see the environment initialize
(pyfun)$ workon
pyfun
test1
test2
(pyfun)$ deactivate
$
```
当需要处理此项目时,只要进入该目录,输入如下命令重新连接虚拟环境:
```
$ cd ~/src/pyfun
(pyfun)$ workon .
```
初始化虚拟环境意味着对 Python 版本和所加载的模块的时间点的拷贝。由于依赖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偶尔需要刷新项目的虚拟环境。这种情况,你可以通过删除虚拟环境来安全的执行此操作,源代码是不受影响的,如下所示:
```
$ cd ~/src/pyfun
$ rmvirtualenv $(basename $(pwd))
$ mkvirtualenv $(basename $(pwd))
```
这种使用 `pyenv` 和 `virtualwrapper` 管理虚拟环境的方法可以避免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中 Python 版本的不一致出现的苦恼。这是避免混淆的最简单方法 - 尤其是你工作的团队很大的时候。
如果你是初学者,正准备配置 Python 环境,可以阅读下 [MacOS 中使用 Python 3](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5/python-3-default-macos) 文章。 你们有关于 Python 相关的问题吗,不管是初学者的还是中级使用者的?给我们留下评论信息,我们在下篇文章中会考虑讲解。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virtual-environments-python-macos>
作者:[Matthew Broberg](https://opensource.com/users/mbbroberg/users/moshez/users/mbbroberg/users/moshez)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unningwater](https://github.com/runningwat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Mac 上配置 Kubernetes | Liam Zheng | https://cn.ubuntu.com/blog/how-to-install-kubernetes-on-mac | Mac 用户可使用 MicroK8s 运行 Kubernetes 环境,进而开发、测试应用。通过下面的步骤可轻松搭建此环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1/232103nkj6zwgp4jl4n47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1/232103nkj6zwgp4jl4n47z.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MicroK8s",
"Kubernetes"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5770,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s 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5:18"
}
] | [] | Mac 用户可使用 MicroK8s 运行 Kubernetes 环境,进而开发、测试应用。通过下面的步骤可轻松搭建此环境。 | 2019-07-11T23:21:22 | 2019-07-11T23:21:22 | 11,088 | /article-11088-1.html | 
Mac 用户可使用 MicroK8s 运行 Kubernetes 环境,进而开发、测试应用。通过下面的步骤可轻松搭建此环境。
[MicroK8s](https://microk8s.io/) 是一个 Ubuntu 推出的一个本地的 Kubernetes 版本。它是一个轻量级的 snap 应用,可安装到 PC 上作为一个单节点集群使用。尽管 MicroK8s 仅针对 Linux 构建,但是也可以在 Mac 上启动 Ubuntu VM 来实现。
MicroK8s 可在 Ubuntu 和任意支持 snap 的 OS 上运行全部[原生的 K8s 服务](https://ubuntu.com/blog/how-to-deploy-production-ready-kubernetes)。这对于开发应用,创建简单的 K8s 集群和本地微服务开发非常有帮助,所有的开发工作最终都还是需要部署的。
MicroK8s 提供另一个级别的可靠性因为它提供了与当前 Kubernetes(以下简称 Kubernetes 为 K8s)版本一致的开发环境。 在[最新的上游 K8s](https://ubuntu.com/kubernetes/install) 发布后的一周内,在 Ubuntu 上即可使用。
### 在 Mac 上配置 Kubernetes
K8s 和 MicroK8s 都需要一个 Linux 内核来工作,因此二者都需要 Ubuntu 环境。Mac 用户可使用 Multipass,此工具被设计为方便用户在 Mac、Windows、Linux 上开启 Ubuntu VM(虚拟)环境。
下面的教程将介绍在 Mac 上配置 Multipass 和运行 K8s。
#### 步骤1:使用 Multipass 为 Mac 安装一个 VM
最新的 [Multipass 的程序包可在 GitHub 上](https://github.com/CanonicalLtd/multipass/releases)找到,双击 .pkg 即可安装。用 MicroK8s 来启动一个 VM:
```
multipass launch --name microk8s-vm --mem 4G --disk 40G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udo snap install microk8s --classic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udo iptables -P FORWARD ACCEPT
```
确保为主机保留足够的资源。上述命令表示我们创建了一个名字为 microk8s-vm 的 VM,分配了 4GB 内存和 40GB 硬盘。
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 VM 分配的 IP 地址:(记一下下面的 IP,我们将从此开始)
```
multipass list
Name State IPv4 Release
microk8s-vm RUNNING 192.168.64.1 Ubuntu 18.04 LTS
```
#### 步骤2:在 VM 上与 MicroK8s 互动
可使用以下 3 种方式:
命令行,用 Multipass 的 shell 提示符:
```
multipass shell microk8s-vm
```
用 `multipass exec` 来执行一个命令(输入后无提示):
```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nap/bin/microk8s.status
```
调用运行在 VM 的 K8s API 服务器,这里使用 MicroK8s 的 kubeconfig 文件和一个[本地的安装的 kubectl](https://kubernetes.io/docs/tasks/tools/install-kubectl/) 来访问 VM 内的 K8s,运行以下命令:
```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nap/bin/microk8s.config > kubeconfig
```
下一步,在本地主机安装 kubectl,然后使用 kubeconfig:
```
kubectl --kubeconfig=kubeconfig get all --all-namespaces
```
```
NAMESPACE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Default service/kubernetes ClusterIP 10.152.183.1 <none> 443/TCP 3m12s
```
#### 步骤 3:用 Mutlpass 服务访问 VM 并开启 MicroK8s 组件
配置基础的 MicroK8s 组件是开启 Grafana 仪表,下面我们将展示一步开启 Grafana,监视和分析一个 MicroK8s 实例。可执行以下命令:
```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nap/bin/microk8s.enable dns dashboard
Enabling DNS
Applying manifest
service/kube-dns created
serviceaccount/kube-dns created
configmap/kube-dns created
deployment.extensions/kube-dns created
Restarting kubelet
DNS is enabled
Enabling dashboard
secret/kubernetes-dashboard-certs created
serviceaccount/kubernetes-dashboard created
deployment.apps/kubernetes-dashboard created
service/kubernetes-dashboard created
service/monitoring-grafana created
service/monitoring-influxdb created
service/heapster created
deployment.extensions/monitoring-influxdb-grafana-v4 created
serviceaccount/heapster created
configmap/heapster-config created
configmap/eventer-config created
deployment.extesions/heapster-v1.5.2 created
dashboard enabled
```
接下来,用下面命令检查部署进程:
```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nap/bin/microk8s.kubectl get all --all-namespaces
```
返回信息如下:

一旦所有的必要服务已开启,接下来使用以下的链接访问仪表。命令如下:
```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nap/bin/microk8s.kubectl cluster-info
Kubernetes master is running at https://127.0.0.1:16443
Heapster is running at https://127.0.0.1:16443/api/v1/namespaces/kube-system/services/heapster/proxy
KubeDNS is running at https://127.0.0.1:16443/api/v1/namespaces/kube-system/services/kube-dns:dns/proxy
Grafana is running at https://127.0.0.1:16443/api/v1/namespaces/kube-system/services/monitoring-grafana/proxy
InfluxDB is running at https://127.0.0.1:16443/api/v1/namespaces/kube-system/services/monitoring-influxdb:http/proxy
To further debug and diagnose cluster problems, use 'kubectl cluster-info dump'.
```
如果我们在 VM 内,可以用此链接来访问 Grafana 仪表。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代理在主机上访问。
```
multipass exec microk8s-vm -- /snap/bin/microk8s.kubectl proxy --address='0.0.0.0' --accept-hosts='.*'
Starting to serve on [::][::]:8001
```
保持终端运行状态,记一下端口号(8001),我们在下一步需要用到。要访问 Grafana 仪表,我们需要修改 VM 内仪表的链接:
* 使用 VM 的 IP 替换 127.0.0.1(`multipass info microk8s-vm`)
* 将端口(16443)替换为代理端口 8001。
* 在浏览器内输入这个链接地址:`https://127.0.0.1:8001/api/v1/namespaces/kube-system/services/monitoring-grafana/proxy`,你将看到 Grafana 仪表,如下图:

### 总结
使用 MicroK8s 在本地开发和测试应用,将使得团队在部署上更快,这对于开发者和 DevOp 团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
|||
使用 xclip 在 Linux 命令行中复制粘贴 | Scott Nesbit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xclip | 了解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xclip。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2/114625cu6ayuvvvm5pgfs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2/114625cu6ayuvvvm5pgfs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复制",
"粘贴"
] | 技术 | {
"viewnum": 9794,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89.129.19",
"message": "赞赞赞",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7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12T18:27:54"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h",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1:28"
}
] | [] | 了解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xclip。 | 2019-07-12T11:46:55 | 2019-07-12T11:46:55 | 11,089 | /article-11089-1.html |
>
> 了解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xclip。
>
>
>

在使用 Linux 桌面工作时,你通常如何复制全部或部分文本?你可能会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文件,选择全部或仅选择要复制的文本,然后将其粘贴到其他位置。
这样没问题。但是你可以使用 [xclip](https://github.com/astrand/xclip) 在命令行中更有效地完成工作。`xclip` 提供了在终端窗口中运行的命令与 Linux 图形桌面环境中的剪贴板之间的管道。
### 安装 xclip
`xclip` 并不是许多 Linux 发行版的标准套件。要查看它是否已安装在你的计算机上,请打开终端窗口并输入 `which xclip`。如果该命令返回像 `/usr/bin/xclip` 这样的输出,那么你可以开始使用了。否则,你需要安装 `xclip`。
为此,请使用你的发行版的包管理器。如果你喜欢冒险,你可以[从 GitHub 获取源代码](https://github.com/astrand/xclip)并自己编译。
### 基础使用
假设你要将文件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在 `xclip` 中可以使用两种方法。输入:
```
xclip file_name
```
或者
```
xclip -sel clip file_name
```
两个命令之间有什么区别(除了第二个命令更长)?第一个命令在你使用鼠标中键粘贴的情况下有效。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做。许多人习惯使用右键单击菜单或按 `Ctrl+V` 粘贴文本。如果你时其中之一(我就是!),使用 `-sel clip` 选项可确保你可以粘贴要粘贴的内容。
### 将 xclip 与其他应用一起使用
将文件内容直接复制到剪贴板是个巧妙的技巧。很可能你不会经常这样做。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使用 `xclip`,其中包括将其与另一个命令行程序结合。
结合是用管道(`|`)完成的。管道将一个命令行程序的输出重定向到另一个命令行程序。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三个。
假设你是系统管理员,你需要将日志文件的最后 30 行复制到 bug 报告中。在文本编辑器中打开文件,向下滚动到最后,复制和粘贴有一点工作量。为什么不使用 `xclip` 和 [tail](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il_(Unix)) 来快速轻松地完成?运行此命令以复制最后 30 行:
```
tail -n 30 logfile.log | xclip -sel clip
```
我的写作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内容管理系统 (CMS) 或者在其他网络中发布。但是,我从不使用 CMS 的 WYSIWYG 编辑器来编写 - 我采用 [Markdown](https://gumroad.com/l/learnmarkdown) 格式离线编写[纯文本](https://plaintextproject.online)。也就是说,许多编辑器都有 HTML 模式。通过使用此命令,我可以使用 [Pandoc](https://pandoc.org) 将 Markdown 格式的文件转换为 HTML 并将其一次性复制到剪贴板:
```
pandoc -t html file.md | xclip -sel clip
```
在其他地方,粘贴完成。
我的两个网站使用 [GitLab Pages](https://docs.gitlab.com/ee/user/project/pages/) 托管。我使用名为 [Certbot](https://certbot.eff.org/) 的工具为这些站点生成 HTTPS 证书,每当我更新它时,我需要将每个站点的证书复制到 GitLab。结合 [cat](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_(Unix)) 命令和 xclip 比使用编辑器更快,更有效。例如:
```
cat /etc/letsencrypt/live/website/fullchain.pem | xclip -sel clip
```
这就是全部可以用 xclip 做的事么?当然不是。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更多用途来满足你的需求。
### 最后总结
不是每个人都会使用 `xclip`。没关系。然而,它是一个在你需要它时非常方便的一个小工具。而且,正如我几次发现的那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它。等到时候,你会很高兴能用上 `xclip`。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xclip>
作者:[Scott Nesbi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scottnesbitt)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穿越到 1983 年学习 BASIC | Two-bit History | https://twobithistory.org/2018/09/02/learning-basic.html | 我特别遗憾的是,是我没有经历过 8 位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因为我认为那些初次接触到还相对简单和受限的计算机的人们,拥有超过如今的我们的巨大优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2/125743p495dqnqdtctqzg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2/125743p495dqnqdtctqzg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obsean | wxy | true | [
"BASIC"
] | 观点 | {
"viewnum": 8080,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94.96.139",
"message": "我哥那是在比利时买了一部,我也玩过。。。",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Microsoft Edge 17.17134|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6T09:22:23"
},
{
"postip": "218.94.96.139",
"message": "我哥那是在比利时买了一部,我也玩过。。。",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Microsoft Edge 17.17134|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6T09:22:27"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Ss",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5:00:27"
}
] | [] | 我特别遗憾的是,是我没有经历过 8 位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因为我认为那些初次接触到还相对简单和受限的计算机的人们,拥有超过如今的我们的巨大优势。 | 2019-07-12T12:57:00 | 2019-07-12T12:57:00 | 11,091 | /article-11091-1.html | 
1983 年时我还没出生,这让我略有一些遗憾。但我特别遗憾的是,是我没有经历过 8 位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因为我认为那些初次接触到还相对简单和受限的计算机的人们,拥有超过如今的我们的巨大优势。
今天,(几乎)每个人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但是即使是在计算机行业当中,也很少有人能明白任何一台计算机内部的所有内容。现在软件分为[如此多的层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RE7HIO3vk),做的是如此不同的事情,没有哪个人能知道哪些是必不可少的。而在 1983 年,家用电脑足够傻大粗,努力一些的人就能了解到一台特定的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那样的一个人可能不会像今天的我觉得操作系统那么神秘,因为如今的操作系统已经在硬件上叠加了太多的抽象层。我希望这些抽象层逐一引入以易于理解;而今天,新的程序员们不得不自上而下、按时间回溯地尝试理解它们。
很多著名的程序员,尤其在计算机游戏行业,孩童时期就在苹果 II 和 Commodore 64 这样的 8 位计算机上开始编写游戏,John Romero、Richard Garriott 和 Chris Roberts 都是这样的例子。这好理解。在 8 位计算机时代,很多游戏只能在计算机杂志和[书籍](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SIC_Computer_Games)中以印刷的 BASIC 程序清单方式得到。如果你想玩其中一款游戏,就必须手工键入整个程序。不可避免的,你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所以你就得调试你的程序。等到你让它可以工作起来了,你就已经对程序是如何运行的有了足够的了解,你就可以开始自己修改它了。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的游戏玩家,你几乎必然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在我的童年时期我也玩电脑游戏。但是我玩的游戏是在 CD-ROM 上的。我有时发现我自己必须得搜索一下如何修复崩溃的安装程序,这可能涉及编辑 Windows 注册表之类的东西。可能是这种小故障的排除让我感觉很棒,所以我才考虑在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但是在大学中从不教我一些计算机如何工作的或如何控制它们的关键性的东西。
当然,现在我可以告诉计算机去干什么。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禁感到,我缺少一些根本的见解 —— 只有那些伴随着更简单的计算机编程而成长的人才有的深刻见解。我不禁在想,如果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接触到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与今天使用计算机的体验相比有何不同?
这篇文章将与通常的 Two-Bit History 的文章有一点不同,因为我将为这些问题尝试设想一个答案。
### 1983
就在上周,你在电视上看到了 [Commodore 64 的广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kAbt2o6Ms) ,现在 M\*A\*S\*H 播完了(LCTT 译注: 这是一部上世纪 70 年代初的电视剧),星期一晚上你可以找点新的事情做了。这个 Commodore 64 甚至看起来比鲁迪(LCTT 译注:应该是下文中拥有 Apple II 的人)的家人放在他们家地下室的 Apple II 更好。而且,广告中吹嘘说新的计算机会让你的朋友们“挤破”你家的大门。你知道学校里的几个家伙宁愿在你家闲逛,也不愿去鲁迪家里,只要他们能玩 Zork 就行。
所以,你得说服你的父母去买一台。你的母亲说,这事可以考虑,只要你不去游戏厅玩街机就给你买一台家庭电脑。虽然不太情愿,但是你还是同意了。而你的父亲则想,他可以用 MultiPlan (LCTT 译注:电子表格程序)跟踪家庭的资金状况,MultiPlan 是他曾听说过的一个电子表格程序,这就是为什么这台计算机被放在客厅的原因。然而,一年后,你仍然是唯一使用它的人。最终,他们同意你把它搬到了你的卧室的桌子上,正好位于你的警察海报下方。
(你的姐姐对这个决定表示抗议,但是,在 1983 年电脑这种东西[并不适合女孩](https://www.npr.org/sections/money/2014/10/21/357629765/when-women-stopped-coding)。)
你的父亲在下班路上从 [ComputerLan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_XtT3VAVM) 那里把它捎了回来。你俩把盒子放置在电视机的旁边,并打开了它。外包装上说“欢迎来到友好的计算机世界”。而二十分钟以后你就不再信这句话了 —— 你俩仍然在尝试把 Commodore 连接到电视机上,并在想电视机的天线电缆到底是 75 欧姆还是 300 欧姆的同轴电缆。但是,最终你把电视机调到了频道 3,看到了一个颗粒状的、紫色的图像。

计算机显示了一个 `READY`。你的爸爸把计算机推向了你,这意思是你是第一个尝试它的人。你小心翼翼地敲击每个字母,键入了 `HELLO`。然而计算机的回应是令人困惑的。

你尝试输入了一些稍有不同的单词,然而回应总是一样的。你父亲说,你最好仔细读一下手册的其它部分。这绝非易事,[随 Commodore 64 一起提供的手册](ftp://www.zimmers.net/pub/cbm/c64/manuals/C64_Users_Guide.pdf) 是一本小一些的书。但是这不会困住你,因为手册的介绍预示着奇迹。
它声称,Commodore 64 有“微型计算机行业中最先进的图画制作器”,能允许“你设计拥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图画,就像你在街机视频游戏里看到的一样”。Commodore 64 也有“内置的音乐和声音效果,可以与很多著名的音乐合成器相媲美”。所有的这些工具都置身于你的手边,手册会引导你完成所有这些:
>
> 与所有提供的硬件一样重要的是,这本用户指南将提高你对计算机的理解。它无法在这里告诉你有关计算机的所有信息,但是它会向你推荐各种出版物,以获取有关所提出主题的更多详细信息。Commodore 希望你真正喜欢你的新 COMMODORE 64。要想真正得到乐趣,请记住:编程不是一种一天就能学会的东西。通读这个用户指南你要有耐心。
>
>
>
那一夜,你在床上通读了整整前三个章节:“安装”、“入门”和“BASIC 编程入门”,在你最终睡着时,手册还打开着放在了胸前。
### Commodore BASIC
现在是星期六早上,你渴望尝试你所学到的新东西。手册里教给你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更改在显示器上的颜色。你按照操作说明,按下 `CTRL-9` 来进入反色输入模式,然后按住空格键来创建了一个长长的空行。你可以使用 `CTRL-1` 到 `CTRL-8` 在不同的颜色之间交换,这让你的电视机屏幕焕发出了新的力量。

尽管这很酷,但你觉得这不能算是编程。要对计算机编程,你昨晚已经学会了如何做,你必须以一种称为 BASIC 的语言与计算机交谈。对你来说,BASIC 看起来就像星球大战中的东西一样科幻,但是,到 1983 年时,其实 BASIC 已经快有二十岁了。它是由两位达特茅斯教授 John Kemeny 和 Tom Kurtz 发明的,他们想让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本科生也可以使用计算机。它被广泛使用在微型计算机上,在大学的数学课上很受欢迎。在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为 Altair 编写了微软 BASIC 解释器后,它就成为了微型计算机上的标准。但是这本手册对此没有任何解释,那么多年你都没学过它。
手册中建议你尝试的第一个 BASIC 命令是 `PRINT` 命令。你输入了 `PRINT "COMMODORE 64"`,很慢,因为你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能在按键 `2` 上面找到引号符号。你单击 `RETURN`,这一次,计算机没有抱怨,完全是按照你告诉它做的,在下一行中显示了 “COMMODORE 64” 。
现在你尝试对各种不同的东西使用 `PRINT` 命令:两个数字加在一起,两个数字乘在一起,甚至几个十进制数字。你不再输入 `PRINT` ,而是使用 `?` 代替,因为手册中告诉你 `?` 是 `PRINT` 的一个缩写,通常专业程序员都这么使用。你感觉自己已经像是一个专家了,不过你想起你还没有进行到第三章“BASIC 编程入门”。
你很快就开始了。该章节提示你编写你的第一个真正的 BASIC 程序。你输入 `NEW` 并单击 `RETURN`,它给了你一个干净的<ruby> 黑板 <rt> slate </rt></ruby>。然后你在其中输入你的程序:
```
10 ?"COMMODORE 64"
20 GOTO 10
```
手册里解释说 10 和 20 是行号。它们为计算机排序了语句。它们也允许程序员在某些命令中引用程序的其它行,正像你在这里使用的 `GOTO` 命令一样,它将程序指回到行 10。“这是一个很好的编程习惯”,手册认为,“以 10 的增量来编号行,可以防止你以后需要插入一些语句”。
你输入 `RUN`,并凝视充满了 “COMMODORE 64” 的屏幕,它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你不确定这不会引爆你的计算机,过了一秒钟你才想起来应该单击 `RUN/STOP` 按键来打断循环。
手册接下来的一些部分向你介绍了变量,它告诉你变量像“在计算机中许多的盒子,它们每个可以容纳一个数字或一个文本字符串”。以一个 `%` 符号结尾的变量是一个整数,与此同时,以一个 `$` 符号结尾的变量是一个字符串。其余的所有变量是一些称为“浮点”变量的东西。手册警告你要小心变量名称,因为计算机仅会识别变量名称的前两个字母,尽管它不限制你想创建的名称有多长。(这并没有特别让你困扰,但是要是在 30 年后来看,这可能会让人们感到太疯狂了)
你接着学习 `IF... THEN...` 和 `FOR... NEXT...` 结构体。有了这些新的工具,你感觉有能力来解决接下来手册丢给你的重大挑战。“如果你是个有野心的人”,没错,“输入下面的程序,并查看会发生什么。”该程序比你目前为止看到的程序更长、更复杂,但是,你很想知道它做了什么:
```
10 REM BOUNCING BALL
20 PRINT "{CLR/HOME}"
25 FOR X = 1 TO 10 : PRINT "{CRSR/DOWN}" : NEXT
30 FOR BL = 1 TO 40
40 PRINT " ●{CRSR LEFT}";:REM (● is a Shift-Q)
50 FOR TM = 1 TO 5
60 NEXT TM
70 NEXT BL
75 REM MOVE BALL RIGHT TO LEFT
80 FOR BL = 40 TO 1 STEP -1
90 PRINT " {CRSR LEFT}{CRSR LEFT}●{CRSR LEFT}";
100 FOR TM = 1 TO 5
110 NEXT TM
120 NEXT BL
130 GOTO 20
```
上面的程序充分利用了 Commodore 64 最酷的功能之一。当把不可打印的命令字符作为字符串的一部分传递到 `PRINT` 命令时,它们会执行其操作,而不是被打印到屏幕上。这允许你重新摆放你程序中打印的字符串。(LCTT 译注:上述程序中如 `{CRSR LEFT}` 之类的控制字符执行类似 “在行中向左移动一个位置” 的操作,因此上述程序中利用这些字符操作了一个圆点字符四处移动,如下图。)
输入上面的程序你花费了很长时间。你犯一些错误,并不得不重新输入一些行。但是,你最终能够按下 `RUN`,并看到了一幅杰作:

你觉得这恐怕是你见过的最酷的事了。不过你几乎转头就忘记了它,因为马上你就学到了 BASIC 的内置函数,像 `RND`(它返回一个随机数字)和 `CHR$`(它返回与一个给定数字代码匹配的字符),这个手册向你展示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有名到什么程度呢?直到许多年后,它仍然被当成了一个[短文选集](http://10print.org/)的标题:
```
10 PRINT "{CLR/HOME}"
20 PRINT CHR$(205.5 + RND(1));
40 GOTO 20
```
当运行时,上面的程序会生成一个随机的迷宫:

这绝对是你曾经见过最酷的事。
### PEEK 和 POKE
现在你已经看过了 Commodore 64 手册的前四章节,包含那篇 “高级的 BASIC” 的章节,所以你感到十分自豪。在这个星期六早上,你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个下午(在赶快吃了点午饭后),你将继续学习一些使这个放在你的客厅中的奇妙机器变得不再神秘的东西。
手册中的下一个章节标题是“高级颜色和图像命令”。它从回顾你今天早上首先键入的彩色条开始,并向你展示了如何在一个程序中做同样的事。然后它教给了你如何更改屏幕的背景颜色。
为此,你需要使用 BASIC 的 `PEEK` 和 `POKE` 命令。这些命令分别允许你检查和写入一个存储器地址。Commodore 64 有一个主背景颜色和一个边框背景颜色。每个都通过一个特定的内存地址控制。你可以把你喜欢的任何颜色值写入到这些地址,以使用这些背景颜色和边框颜色。
手册中解释:
>
> 正像变量可以被认为机器中你放置信息的“盒子”一样,你也可以认为在计算机中代表特定内存位置的是一些特殊定义的“盒子”。
>
>
> Commodore 64 会查看这些内存位置来了解屏幕的背景和边框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字符应该被显示在屏幕上,以及显示在哪里,等等其它任务。
>
>
>
你编写了一个程序来遍历所有可用的背景和边界的颜色的组合:
```
10 FOR BA = 0 TO 15
20 FOR BO = 0 TO 15
30 POKE 53280, BA
40 POKE 53281, BO
50 FOR X = 1 TO 500 : NEXT X
60 NEXT BO : NEXT BA
```
虽然 `POKE` 命令以及它的大操作数一开始时看起来很吓人,现在你看到那个数字的实际值其实不是很要紧。显然,你必须得到正确的数字,但是所有的数字代表的是一个“盒子”,Commodore 只是正好存储在地址 53280 处而已。这个盒子有一个特殊的用途:Commodore 使用它来确定屏幕背景应该是什么颜色。

你认为这简直棒极了。只需要写入到内存中一个专用的盒子,你可以控制一台计算机的基础属性。你不确定 Commodore 64 的电路系统如何读取你写入在内存中的值并更改屏幕的颜色的,但是,你不知道这些也没事。至少你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
### 特殊容器
在那个周六,你没有读完整本手册,因为你现在有点精疲力尽了。但是你最终会全部读完它。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更多的 Commodore 64 专用的盒子。有一些盒子你可以写入来控制在屏幕上显示什么——这也是一个盒子,事实上,是控制每一个位置出现的字符。在第六章节 “精灵图形” 中,你学到可以让你定义可以移动和甚至缩放图像的特殊盒子。在第七章节 “创造声音” 中,你学到能写入以便使你的 Commodore 64 歌唱 “Michael Row the Boat Ashore” 的盒子。Commodore 64,事实证明,它和你可能以后学习到的一个称为 API 的关系甚少。控制 Commodore 64 大多涉及写入到电路系统赋予特殊意义的内存地址。
多年来,你花费在这些特殊盒子的时光一直伴随着你。甚至几十年后,当你在一个拥有大量的图形或声音 API 的机器上编程时,你知道,隐藏于其背后的,这些 API 最终是写入到这些盒子之类的东西里面的。你有时会好奇那些只使用过 API 的年轻程序员,他们肯定是觉得 API 为他们做到的这一切。可能他们认为这些 API 调用了一些其它隐藏的 API。但是,那些隐藏的 API 调用了什么?你不由得同情这些年轻的程序员们,因为他们一定会非常迷惑。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它每两周发布的一篇新文章的话,那么请在 Twitter 上关注 [@TwoBitHistory](https://twitter.com/TwoBitHistory) 或订阅 [RSS 源](https://twobithistory.org/feed.xml)来确保你知道新的文章发布出来。
---
via:<https://twobithistory.org/2018/09/02/learning-basic.html>
作者:[Two-Bit History](https://twobithistory.org)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obsean](https://github.com/robse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禁用端到端加密 | Bogdan Popa | https://news.softpedia.com/news/donald-trump-now-wants-to-ban-end-to-end-encryption-526567.shtml | 美国官方在开会讨论端到端加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05342ksl6zsn0eelsn0sg.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05342ksl6zsn0eelsn0sg.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加密"
] | 新闻 | {
"viewnum": 4176,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l",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4:59:46"
}
] | [] | 美国官方在开会讨论端到端加密。 | 2019-07-13T10:53:58 | 2019-07-13T10:53:58 | 11,092 | /article-11092-1.html |
>
> 美国官方在开会讨论端到端加密。
>
>
>

在[禁止](https://news.softpedia.com/news/google-bans-huawei-from-using-android-google-play-gmail-other-services-526083.shtml)和[解禁](https://news.softpedia.com/news/breaking-donald-trump-says-huawei-can-buy-american-products-again-526564.shtml)华为之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现在将目光盯上了端到端加密,据一份新的报告声称,白宫高级官员本周会面讨论了政府可以在这方面采取的第一项动作。
[Politico](https://www.politico.com/story/2019/06/27/trump-officials-weigh-encryption-crackdown-1385306) 援引了三位知情人士的话指出,来自几个关键机构的二号官员讨论了针对端到端加密的潜在攻击。
“这两条路径是,要么就加密问题发表声明或一般立场,并且[说]他们将继续致力于解决方案,或者要求国会立法,”Politico 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
虽然美国政府希望终止美国公司开发的软件中的端到端加密功能,但这一提议却招致了美国各机构代表的不同反应。
Politico 指出,例如,国土安全部 “内部存在分歧”,因为该机构意识到禁止端到端加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 加密争议
推动制定这项针对端到端加密的规定,被视为美国情报机构和执法部门努力获取属于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的设备和数据的决定性步骤。
大多数美国公司已经将加密捆绑到他们的产品当中,这包括苹果和谷歌,它阻止了调查人员访问嫌疑人的数据。科技公司将端到端加密定位为一项关键的隐私功能,其中一些人警告说,任何针对它的监管都可能影响到国家安全。
特别是苹果公司,它是反对加密监管的最大公司之一。该公司[拒绝解锁圣贝纳迪诺恐怖分子使用的 iPhone](https://news.softpedia.com/news/judge-orders-apple-to-help-the-fbi-hack-san-bernardino-shooter-s-iphone-500517.shtml),解释说侵入该设备会损害所有客户的安全。
FBI 最终使用了第三方开发的软件解锁了该设备。
---
via: <https://news.softpedia.com/news/donald-trump-now-wants-to-ban-end-to-end-encryption-526567.shtml>
作者:[Bogdan Popa](https://news.softpedia.com/editors/browse/bogdan-pop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防火墙让你的 Linux 更加强大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ake-linux-stronger-firewalls | 掌握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设置防火墙来提高 Linux 的安全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14424m9clibvi0p128fl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14424m9clibvi0p128fln.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防火墙"
] | 技术 | {
"viewnum": 858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Rr",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4:59:2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e j",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4:16"
}
] | [] | 掌握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设置防火墙来提高 Linux 的安全性 | 2019-07-13T11:45:05 | 2019-07-13T11:45:05 | 11,093 | /article-11093-1.html |
>
> 掌握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设置防火墙来提高 Linux 的安全性
>
>
>

所有人都听说过防火墙(哪怕仅仅是在网络犯罪片里看到过相关的情节设定),很多人也知道他们的计算机里很可能正运行着防火墙,但是很少有人明白在必要的时候如何驾驭防火墙。
防火墙被用来拦截那些不请自来的网络流量,然而不同网络需要的安全级别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和在外面一家咖啡馆里使用公共 WiFi 相比,你在家里的时候可以更加信任网络里的其它计算机和设备。你或许希望计算机能够区分可以信任和不可信任的网络,不过最好还是应该学会自己去管理(或者至少是核实)你的安全设置。
###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网络里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一种叫做<ruby> 端口 <rt> port </rt></ruby>的网关实现的。这里的端口指的并不是像 USB 端口 或者 HDMI 端口这样的物理连接。在网络术语中,端口是一个纯粹的虚拟概念,用来表示某种类型的数据到达或离开一台计算机时候所走的路径。其实也可以换个名字来称呼,比如叫“连接”或者“门口”,不过 [早在 1981 年的时候](https://tools.ietf.org/html/rfc793) 它们就被称作端口了,这个叫法也沿用至今。其实端口这个东西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一种用来指代一个可能会发生数据传输的地址的方式。
1972 年,发布了一份 [端口号列表](https://tools.ietf.org/html/rfc433)(那时候的端口被称为“<ruby> 套接字 <rt> socket </rt></ruby>”),并且从此演化为一组众所周知的标准端口号,帮助管理特定类型的网络流量。比如说,你每天访问网站的时候都会使用 80 和 443 端口,因为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或者是默认)数据从 web 服务器上传输的时候是通过这两个端口的。如果想要验证这一点,你可以在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的时候在 URL 后面加上一个非标准的端口号码。比如说,访问 `example.com:42` 的请求会被拒绝,因为 example.com 在 42 端口上并不提供网站服务。

如果你是通过 80 端口访问同一个网站,就可以(不出所料地)正常访问了。你可以在 URL 后面加上 `:80` 来指定使用 80 端口,不过由于 80 端口是 HTTP 访问的标准端口,所以你的浏览器其实已经默认在使用 80 端口了。
当一台计算机(比如说 web 服务器)准备在指定端口接收网络流量的时候,保持该端口向网络流量开放是一种可以接受的(也是必要的)行为。但是不需要接收流量的端口如果也处在开放状态就比较危险了,这就是需要用防火墙解决的问题。
#### 安装 firewalld
有很多种配置防火墙的方式,这篇文章介绍 [firewalld](https://firewalld.org/)。在桌面环境下它被集成在<ruby> 网络管理器 <rt> Network Manager </rt></ruby>里,在终端里则是集成在 `firewall-cmd` 里。很多 Linux 发行版都预装了这些工具。如果你的发行版里没有,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当成是管理防火墙的通用性建议,在你所使用的防火墙软件里使用类似的方法,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安装 `firewalld`。
比如说在 Ubuntu 上,你必须启用 universe 软件仓库,关闭默认的 `ufw` 防火墙,然后再安装 `firewalld`:
```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ufw
$ sudo add-apt-repository universe
$ sudo apt install firewalld
```
Fedora、CentOS、RHEL、OpenSUSE,以及其它很多发行版默认就包含了 `firewalld`。
无论你使用哪个发行版,如果希望防火墙发挥作用,就必须保持它在开启状态,并且设置成开机自动加载。你应该尽可能减少在防火墙维护工作上所花费的精力。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w firewalld
```
### 使用网络管理器选择区域
或许你每天都会连接到很多不同的网络。在工作的时候使用的是一个网络,在咖啡馆里是另一个,在家里又是另一个。你的计算机可以判断出哪一个网络的使用频率比较高,但是它并不知道哪一个是你信任的网络。
一个防火墙的<ruby> 区域 <rt> zone </rt></ruby>里包含了端口开放和关闭的预设规则。你可以通过使用区域来选择一个对当前网络最适用的策略。
你可以打开网络管理器里的连接编辑器(可以在应用菜单里找到),或者是使用 `nm-connection-editor &` 命令以获取所有可用区域的列表。

在网络连接列表中,双击你现在所使用的网络。
在出现的网络配置窗口中,点击“通用”标签页。
在“通用”面板中,点击“防火墙区域”旁边的下拉菜单以获取所有可用区域的列表。

也可以使用下面的终端命令以获取同样的列表:
```
$ sudo firewall-cmd --get-zones
```
每个区域的名称已经可以透露出设计者创建这个区域的意图,不过你也可以使用下面这个终端命令获取任何一个区域的详细信息:
```
$ sudo firewall-cmd --zone work --list-all
work
target: default
icmp-block-inversion: no
interfaces:
sources:
services: ssh dhcpv6-client
ports:
protocols:
[...]
```
在这个例子中,`work` 区域的配置是允许接收 SSH 和 DHCPv6-client 的流量,但是拒绝接收其他任何用户没有明确请求的流量。(换句话说,`work` 区域并不会在你浏览网站的时候拦截 HTTP 响应流量,但是 **会** 拦截一个针对你计算机上 80 端口的 HTTP 请求。)
你可以依次查看每一个区域,弄清楚它们分别都允许什么样的流量。比较常见的有:
* `work`:这个区域应该在你非常信任的网络上使用。它允许 SSH、DHCPv6 和 mDNS,并且还可以添加更多允许的项目。该区域非常适合作为一个基础配置,然后在此之上根据日常办公的需求自定义一个工作环境。
* `public`: 用在你不信任的网络上。这个区域的配置和工作区域是一样的,但是你不应该再继续添加其它任何允许项目。
* `drop`: 所有传入连接都会被丢弃,并且不会有任何响应。在不彻底关闭网络的条件下,这已经是最接近隐形模式的配置了,因为只允许传出网络连接(不过随便一个端口扫描器就可以通过传出流量检测到你的计算机,所以这个区域并不是一个隐形装置)。如果你在使用公共 WiFi,这个区域可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如果你觉得当前的网络比较危险,这个区域也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 `block`: 所有传入连接都会被拒绝,但是会返回一个消息说明所请求的端口被禁用了。只有你主动发起的网络连接是被允许的。这是一个友好版的 `drop` 区域,因为虽然还是没有任何一个端口允许传入流量,但是说明了会拒绝接收任何不是本机主动发起的连接。
* `home`: 在你信任网络里的其它计算机的情况下使用这个区域。该区域只会允许你所选择的传入连接,但是你可以根据需求添加更多的允许项目。
* `internal`: 和工作区域类似,该区域适用于内部网络,你应该在基本信任网络里的计算机的情况下使用。你可以根据需求开放更多的端口和服务,同时保持和工作区域不同的一套规则。
* `trusted`: 接受所有的网络连接。适合在故障排除的情况下或者是在你绝对信任的网络上使用。
### 为网络指定一个区域
你可以为你的任何一个网络连接都指定一个区域,并且对于同一个网络的不同连接方式(比如以太网、WiFi 等等)也可以指定不同的区域。
选择你想要的区域,点击“保存”按钮提交修改。

养成为网络连接指定区域的习惯的最好办法是从你最常用的网络开始。为你的家庭网络指定家庭区域,为工作网络指定工作区域,为你最喜欢的图书馆或者咖啡馆的网络指定公关区域。
一旦你为所有常用的网络都指定了一个区域,在之后加入新的网络的时候(无论是一个新的咖啡馆还是你朋友家的网络),试图也为它指定一个区域吧。这样可以很好地让你意识到不同的网络的安全性是不一样的,你并不会仅仅因为使用了 Linux 而比任何人更加安全。
### 默认区域
每次你加入一个新的网络的时候,`firewalld` 并不会提示你进行选择,而是会指定一个默认区域。你可以在终端里输入下面这个命令来获取你的默认区域:
```
$ sudo firewall-cmd --get-default
public
```
在这个例子里,默认区域是 `public` 区域。你应该保证该区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规则,这样在将它指定到未知网络中的时候才比较安全。或者你也可以设置你自己的默认区域。
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多疑的人,或者需要经常接触不可信任的网络的话,你可以设置一个非常严格的默认区域:
```
$ sudo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 drop
success
$ sudo firewall-cmd --get-default
drop
```
这样一来,任何你新加入的网络都会被指定使用 `drop` 区域,除非你手动将它制定为另一个没有这么严格的区域。
### 通过开放端口和服务实现自定义区域
Firewalld 的开发者们并不是想让他们设定的区域能够适应世界上所有不同的网络和所有级别的信任程度。你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区域,也可以在它们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配置。
你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进行的网络活动决定开放或关闭哪些端口,这并不需要对防火墙有多深的理解。
#### 预设服务
在你的防火墙上添加许可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添加预设服务。严格来讲,你的防火墙并不懂什么是“服务”,因为它只知道端口号码和使用协议的类型。不过在标准和传统的基础之上,防火墙可以为你提供一套端口和协议的组合。
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 web 开发者并且希望你的计算机对本地网络开放(这样你的同事就可以看到你正在搭建的网站了),可以添加 `http` 和 `https` 服务。如果你是一名游戏玩家,并且在为你的游戏公会运行开源的 [murmur](https://www.mumble.com/) 语音聊天服务器,那么你可以添加 `murmur` 服务。还有其它很多可用的服务,你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查看:
```
$ sudo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amanda-client amanda-k5-client bacula bacula-client \
bgp bitcoin bitcoin-rpc ceph cfengine condor-collector \
ctdb dhcp dhcpv6 dhcpv6-client dns elasticsearch \
freeipa-ldap freeipa-ldaps ftp [...]
```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自己需要的服务,可以将它添加到当前的防火墙配置中,比如说:
```
$ sudo firewall-cmd --add-service murmur
```
这个命令 **在你的默认区域里** 添加了指定服务所需要的所有端口和协议,不过在重启计算机或者防火墙之后就会失效。如果想让你的修改永久有效,可以使用 `--permanent` 标志:
```
$ sudo firewall-cmd --add-service murmur --permanent
```
你也可以将这个命令用于一个非默认区域:
```
$ sudo firewall-cmd --add-service murmur --permanent --zone home
```
#### 端口
有时候你希望允许的流量并不在 `firewalld` 定义的服务之中。也许你想在一个非标准的端口上运行一个常规服务,或者就是想随意开放一个端口。
举例来说,也许你正在运行开源的 [虚拟桌游](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maptool) 软件 [MapTool](https://github.com/RPTools)。由于 MapTool 服务器应该使用哪个端口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所以你可以自行决定使用哪个端口,然后在防火墙上“开一个洞”,让它允许该端口上的流量。
实现方式和添加服务差不多:
```
$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 51234/tcp
```
这个命令 **在你的默认区域** 里将 51234 端口向 TCP 传入连接开放,不过在重启计算机或者防火墙之后就会失效。如果想让你的修改永久有效,可以使用 `--permanent` 标志:
```
$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 51234/tcp --permanent
```
你也可以将这个命令用于一个非默认区域:
```
$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 51234/tcp --permanent --zone home
```
在路由器的防火墙上设置允许流量和在本机上设置的方式是不同的。你的路由器可能会为它的内嵌防火墙提供一个不同的配置界面(原理上是相同的),不过这就超出本文范围了。
### 移除端口和服务
如果你不再需要某项服务或者某个端口了,并且设置的时候没有使用 `--permanent` 标志的话,那么可以通过重启防火墙来清除修改。
如果你已经将修改设置为永久生效了,可以使用 `--remove-port` 或者 `--remove-service` 标志来清除:
```
$ sudo firewall-cmd --remove-port 51234/tcp --permanent
```
你可以通过在命令中指定一个区域以将端口或者服务从一个非默认区域中移除。
```
$ sudo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 murmur --permanent --zone home
```
### 自定义区域
你可以随意使用 `firewalld` 默认提供的这些区域,不过也完全可以创建自己的区域。比如如果希望有一个针对游戏的特别区域,你可以创建一个,然后只有在玩儿游戏的时候切换到该区域。
如果想要创建一个新的空白区域,你可以创建一个名为 `game` 的新区域,然后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这样你的新区域就启用了:
```
$ sudo firewall-cmd --new-zone game --permanent
success
$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一旦创建好并且处于启用状态,你就可以通过添加玩游戏时所需要的服务和端口来实现个性化定制了。
### 勤勉
从今天起开始思考你的防火墙策略吧。不用着急,可以试着慢慢搭建一些合理的默认规则。你也许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习惯于思考防火墙的配置问题,以及弄清楚你使用了哪些网络服务,不过无论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稍加探索你就可以让自己的 Linux 工作站变得更为强大。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ake-linux-stronger-firewalls>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管理你的 shell 环境 | Eduard Lucena | https://fedoramagazine.org/manage-your-shell-environment/ | 定制它来更有效地使用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21931vwyqg2wrpryzqfq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21931vwyqg2wrpryzqfq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shell"
] | 技术 | {
"viewnum": 815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Ss",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4:58:29"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b x",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3:28"
}
] | [] | 定制它来更有效地使用它 | 2019-07-13T12:19:27 | 2019-07-13T12:19:27 | 11,095 | /article-11095-1.html | 
前段时间,Fedora Magazine 发表了一篇 [介绍 ZSH](https://fedoramagazine.org/set-zsh-fedora-system/) 的文章,它是 Fedora 默认的 bash shell 的替代品。这一次,我们将着重定制它来更有效地使用它。本文中显示的所有概念也适用于其他 shell,例如 bash。
### 别名
别名是命令的快捷方式。为那些需要经常执行,但需要很长时间输入的长命令创建快捷方式很有用。语法是:
```
$ alias yourAlias='complex command with arguments'
```
它们并不总是用来缩短长命令。重要的是,你将它们用于你经常执行的任务。可能的例子:
```
$ alias dnfUpgrade='dnf -y upgrade'
```
这样,为了进行系统升级,我只需输入 `dnfUpgrade` 而不用输入完整的 `dnf` 命令。
在终端中设置别名的问题是,一旦终端会话关闭,别名就会丢失。要永久设置它们,请使用资源文件。
### 资源文件
资源文件(即 rc 文件)是在会话或进程开始时(每个用户在开启新终端窗口或启动 vim 等新程序时)加载的配置文件。对于 ZSH,资源文件是 `.zshrc`,对于 bash,它是 `.bashrc`。
要使别名成为永久别名,你可以将它们放入资源文件中。你可以使用你选择的文本编辑器编辑资源文件。这里使用 vim:
```
$ vim $HOME/.zshrc
```
或者对于 bash:
```
$ vim $HOME/.bashrc
```
请注意,资源文件的位置是相对于家目录指定的。这是 ZSH(或 bash)默认为每个用户查找该文件的位置。
还有一种是将你的配置放在任何其他文件中,然后读取它:
```
$ source /path/to/your/rc/file
```
同样,在会话中直接读取它只会将其应用于会话,因此要使其永久化,请将 `source` 命令添加到资源文件中。将文件放在不同位置的优点是你可以随时读取它。这在共享环境中很有用。
### 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分配了特定名称的值,你可以在脚本和命令中调用它们。它们以美元符号(`$`)开始。其中最常见的是指向主目录的 `$HOME`。
顾名思义,环境变量是你环境的一部分。使用以下语法设置变量:
```
$ http_proxy="http://your.proxy"
```
要使其成为环境变量,请使用以下命令将其导出:
```
$ export $http_proxy
```
要查看当前设置的所有环境变量,请使用 `env` 命令:
```
$ env
```
该命令输出会话中可用的所有变量。要演示如何在命令中使用它们,请尝试运行以下 `echo` 命令:
```
$ echo $PWD
/home/fedora
$ echo $USER
fedora
```
这里发生了变量扩展,即存储在变量中的值在命令中使用。
另一个有用的变量是 `$PATH`,它定义了 shell 查找二进制文件的目录。
### $PATH 变量
有许多对于操作系统很重要的目录或文件夹(在图形环境中调用它们的方式)。某些目录设置为保存可直接在 shell 中使用的二进制文件。这些目录在 `$PATH` 变量中定义。
```
$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usr/share/Modules/bin:/usr/lib64/ccache:/usr/local/bin:/usr/bin:/bin:/usr/local/sbin:/usr/sbin:/usr/libexec/sdcc:/usr/libexec/sdcc:/usr/bin:/bin:/sbin:/usr/sbin:/opt/FortiClient
```
当你希望在 shell 中访问自己的二进制文件(或脚本)时,这会有帮助。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manage-your-shell-environment/>
作者:[Eduard Lucena](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x3mboy/)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CTT 达成新成就:首位千文译者 geekpi | 老王 | 从统计数据上看,geekpi 同学的贡献篇数是第二名的 3 倍,第三名的 5 倍,也超了第 2 到 7 名的翻译总篇数,更是在总数近 400 人的翻译组中一人独占 1/5 的贡献篇数!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32005al7oukaal4k7va4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3/132005al7oukaal4k7va4z.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
"LCTT"
] | 新闻 | {
"viewnum": 4890,
"commentnum": 8,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1.40.230",
"message": "非常感谢所有人的付出。",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7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13T17:19:42"
},
{
"postip": "171.82.17.196",
"message": "把评论系统重新写下,之前 评论系统要身份证实名的时候我就发现社区没人 留言回复了。 整个网站就像一滩死水。<br />\r\n我想应该是站长 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改成了 无需 实名认证回复。<br />\r\n但是这个留言也太简陋了 居然都没有评论 邮件提醒的。",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Mobile 62.0|Android 7.1 用户",
"date": "2019-07-14T18:40:58"
},
{
"postip": "223.73.89.116",
"message": "支持一下!一直在看,却没做贡献感到有点羞愧!不过能力有限,本来英语四级都没过,就默默支持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68.0|Android 8.0 用户",
"date": "2019-07-15T07:41:49"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f",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2:09:3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 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3:03"
},
{
"postip": "120.244.104.41",
"message": "支持",
"username": "来自120.244.104.41的 Firefox 66.0|Ubuntu 用户",
"date": "2019-07-25T10:29:11"
},
{
"postip": "116.76.37.1",
"message": "這是何等的大佬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10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2-08-04T15:26:35"
},
{
"postip": "116.76.37.1",
"message": "这位仁兄已经发表一千七百篇文章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103.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22-08-07T14:07:37"
}
] | [
{
"raid": 8729,
"displayorder": 0
}
] | 从统计数据上看,geekpi 同学的贡献篇数是第二名的 3 倍,第三名的 5 倍,也超了第 2 到 7 名的翻译总篇数,更是在总数近 400 人的翻译组中一人独占 1/5 的贡献篇数! | 2019-07-13T13:20:00 | 2019-07-13T13:20:00 | 11,096 | /article-11096-1.html | 
诸位,作为 [Linux 中国](https://linux.cn/)开源社区及旗下的志愿者翻译组 [LCTT](https://linux.cn/lctt/) 的创始人,我很荣幸地宣布,我们今天迎来了第一位翻译文章数量达到 [1000](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pull/14563) 篇文章的翻译志愿者: [geekpi](https://linux.cn/lctt/geekpi) 同学!
geekpi 同学,在 [LCTT 创立](/article-1970-1.html)不久之后即加入了翻译组,并从此默默无闻地、持续地贡献文章翻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果评选 LCTT 中贡献最大的几个人,geekpi 同学都必然入选。

事实上,LCTT 创立快 6 年来,很多贡献者来了,也有很多贡献者渐渐淡出了,我有时候在疲倦之余也有时候会感到厌倦——而每当我看到 geekpi 雷打不动的每个工作日一篇的翻译贡献时,还是心怀感慨,重新投入到 LCTT 的工作当中。感谢以 geekpi 为首的诸位志愿者们,感谢我们的选题们、校对们和技术们,也感谢各位钻石和荣耀成员们,正是你们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 Linux 中国。这也更坚定了我维护 Linux 中国保持公益、社区化的决心,这也给我以动力,让我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将 Linux 中国建设成一个开放、公益、自由、技术的社区!
和一般的开源社区一样,LCTT 贡献者的贡献行为也呈现长尾化,头部贡献者做了大部分的贡献,而大部分人的贡献都较少且分布于长尾区间。但是,像 geekpi 这样一骑绝尘地跑在所有的翻译贡献者之前的,在国内的各个翻译社区中似乎也是绝无仅有的。继两年前 geekpi 同学达成了 [500](/article-8729-1.html) 篇的成就之后(这一记录迄今仍未有人打破),到如今拿下 1000 篇的记录,其贡献持续而稳定地领跑整个社区,要不是我亲自在上海见过 geekpi,简直会怀疑这个账户背后是一个智能 AI 机器人了!(笑,geekpi 同学是一个话语很少,很内敛的同学,在 LCTT 内部交流群内也很少说话)从统计数据上看,geekpi 同学的贡献篇数是第二名的 3 倍,第三名的 5 倍,也超了第 2 到 7 名的翻译篇数总和,更是在总数近 400 人的翻译组中一人独占 1/5 的贡献篇数!
最后,说一下我们 Linux 中国/LCTT 的愿景吧:成为一个开放、公益、自由、技术的社区,为开源技术和开源文化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做出努力。
也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区和翻译组:
* 社区官网: <https://linux.cn/>
* 翻译组主页: <https://linux.cn/lctt/>
+ 项目仓库: <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 项目 WIKI: <https://lctt.github.io/wiki/>
+ 贡献者列表: <https://linux.cn/lctt-list>
|
||||
从 BASIC 到 Ruby:入门编程语言的体悟 | Matthew Broberg | https://opensource.com/19/7/command-line-heroes-ruby-basic | 为什么 BASIC 是一种备受喜爱的入门语言?下一代该如何学习编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4/131843zs9eh4nnk3sexvn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4/131843zs9eh4nnk3sexvnb.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BASIC"
] | 观点 | {
"viewnum": 3739,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J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2:08:29"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w b",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2:42"
}
] | [] | 为什么 BASIC 是一种备受喜爱的入门语言?下一代该如何学习编程? | 2019-07-14T13:18:37 | 2019-07-14T13:18:37 | 11,097 | /article-11097-1.html |
>
> 为什么 BASIC 是一种备受喜爱的入门语言?下一代该如何学习编程?
>
>
>

《[Command Line Heroes](https://www.redhat.com/en/command-line-heroes)》 第三季的第二集今天抵达了,它对我的入门编程的怀旧让我回到了过去。
(LCTT 译注:《Command Line Heroes》 是红帽公司制作的播客,讲述了开发人员、程序员、黑客、极客和开源反叛者如何彻底改变技术前景的真实史诗。其第一季制作于 2017 年,邀请到了谷歌、NASA 等重量级企业的技术专家担当嘉宾,讲述操作系统战争风云、美国航天局如何开源等等,涉及开源、操作系统、容器、DevOps、云计算等话题。)
### 语言会影响可访问性
这一集告诉我,BASIC 是计算机的理解力民主化的一次巨大飞跃。我很难想象,在一个不太遥远的、计算机尚且是稀罕之物的时代,是 BASIC 改变了世界。正如 [Saron Yitbarek](https://twitter.com/saronyitbarek) 提到的那样,“在早些年编程,你几乎得有个博士学位才行。”BASIC 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它专注于可用性(适合初学者的命令)和资源共享(单个计算机的分时操作)。它使得编程不在局限于当时的“计算机玩家”(我喜欢这集中的这句话),并帮助了新一代人参与了进来。进入编程领域的壁垒得以下降。
### 入门编程语言
这一集的核心话题是围绕学习入门语言展开的。关于学习什么编程语言以及如何学习,有很多建议。关于这个问题[在这里](/article-8379-1.html)已经写了很多。我喜欢听到 Saron 以 Ruby 作为她的介绍的故事,以及它以一种几乎意想不到的方式变得有趣。我有一些类似的经历,因为我在一些项目中用到了 Ruby。它的灵活性让我感到开心。当我(对编程)感到紧张时,正是这种快乐让我重新回到它的身边,并且它有一些能够使语言如此充满情感的强大功能。
我第一次体验编程是用 HTML 和 CSS,但我第一个重型编程语言是 Java。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课堂的第一天被告知要记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但没有告知我关于它意味着什么的任何信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面向对象编程的上下文环境中探讨它是什么,但它从未像我在 Ruby 中使用 `.each` 迭代列表,或者像在 Python 中用 `import numpy` 做一些数学魔术那样感到兴奋。然后我听说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使用 Python 编写 [Minecraft](https://opensource.com/life/15/5/getting-started-minecraft-pi) 或使用像 [Scratch](https://opensource.com/education/11/6/how-teach-next-generation-open-source-scratch) 这样的可视化编程语言,我因此而悟,BASIC 的遗产正在以新的方式存在。
我从这一集中获取到的内容:
* 请记住,没有人出生就是程序员。每个人都没有这样的背景。你并不孤单。
* 学习一门语言。任何一种都行。如果你有选择的可能,那么请选择能带给你最大乐趣的那个。
* 不要忘记所有语言都可以构建一些东西。请为人类创造有意义的事物。
《Command Line Heroes》整个第三季将涉及编程语言。[请在此处订阅来学习你想要了解的有关编程语言的起源](https://www.redhat.com/en/command-line-heroes),我很乐意在下面的评论中听到你的想法。
---
via: <https://opensource.com/19/7/command-line-heroes-ruby-basic>
作者:[Matthew Broberg](https://opensource.com/users/mbbroberg)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5G 会增强 Wi-Fi,而不是取代它 | Zeus Kerravala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99978/5g-will-augment-wi-fi-not-replace-it.html | Aruba 战略和企业发展副总裁 Jeff Lipton 为 5G 炒作增添了一些干货,讨论了它和 Wi-Fi 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最大化两者的价值。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4/145851d6eh327nlllmd83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4/145851d6eh327nlllmd838.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raveAccent | wxy | false | [
"WiFi",
"5G"
] | 观点 | {
"viewnum": 4434,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Sa",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2:08:00"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 l m",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2:20"
}
] | [] | Aruba 战略和企业发展副总裁 Jeff Lipton 为 5G 炒作增添了一些干货,讨论了它和 Wi-Fi 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最大化两者的价值。 | 2019-07-14T14:58:00 | 2019-07-14T14:58:00 | 11,098 | /article-11098-1.html |
>
> Aruba 战略和企业发展副总裁 Jeff Lipton 为 5G 炒作增添了一些干货,讨论了它和 Wi-Fi 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最大化两者的价值。
>
>
>

如今可以说没有技术主题比 [5G](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03489/what-is-5g-how-is-it-better-than-4g.html) 更热。这是最近 [移动世界大会](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54477/mobile-world-congress-the-time-of-5g-is-almost-here.html) 节目的一个主题,并且已经在其他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 Enterprise Connect 和我参加的几乎所有供应商活动。
一些供应商将 5G 定位为解决所有网络问题的灵丹妙药,并预测它将消除所有其他形式的网络。像这样的观点显然是极端的,但我相信 5G 会对网络行业产生影响,网络工程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为了帮助为 5G 炒作带来一些现实感,我最近采访了一家惠普公司旗下的 Aruba 公司的战略和企业发展副总裁 Jeff Lipton,因为我知道惠普已经深入参与了 5G 和 Wi-Fi 的发展。
### Zeus Kerravala: 5G 被吹捧为“明日之星”。你是这样看的吗?
**Jeff Lipton:** 接下来的重点是连接“事物”并从这些事物中产生可操作的见解和背景。5G 是服务于这一趋势的技术之一。Wi-Fi 6 是另一个,还有边缘计算、蓝牙低功耗(BLE)、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这一切都很重要,全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 你是否在企业中看到 5G 的风头盖过 Wi-Fi?
**Lipton:** 与所有蜂窝接入一样,如果你需要<ruby> 宏观区域覆盖 <rt> macro area coverage </rt></ruby>和高速切换,使用 5G 是合适的。但对于大多数企业级应用程序而言,它通常不需要这些功能。从性能角度来看,[Wi-Fi 6](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15907/why-80211ax-is-the-next-big-thing-in-wi-fi.html) 和 5G 在大多数指标上大致相等,包括吞吐量、延迟、可靠性和连接密度。它们并不相似的地方在经济方面,Wi-Fi 要好得多。我不认为很多客户愿意用 Wi-Fi 交换 5G,除非他们需要宏观覆盖或高速切换。
### Wi-Fi 和 5G 可以共存吗? 企业如何一起使用 5G 和 Wi-Fi?
**Lipton:** Wi-Fi 和 5G 可以共存并且应该是互补的。5G 架构将蜂窝核心和无线接入网络(RAN)分离。因此,Wi-Fi 可以是企业无线电前端,并与 5G 核心紧密连接。由于 Wi-Fi(特别是 Wi-Fi 6)的经济有利,并且性能非常好,我们设想许多服务提供商会使用 Wi-Fi 作为其 5G 系统的无线电前端,充当其分布式天线(DAS)和小型蜂窝系统的替代方案。
>
> “Wi-Fi 和 5G 可以并且应该是互补的。” — Jeff Lipton
>
>
>
### 如果一个企业打算完全转向 5G,那将如何实现以及它的实用性如何?
**Lipton:** 为了将 5G 用于主要的室内访问方式,客户需要升级其网络和几乎所有设备。5G 在室外提供良好的覆盖,但蜂窝信号不能可靠地穿透建筑物,5G 会使这个问题变得更糟,因为它部分依赖于更高频率的无线电。因此,服务提供商需要一种提供室内覆盖的方法。为了提供这种覆盖,他们会部署 DAS 或小型蜂窝系统 —— 由终端客户支付费用。然后,客户将他们的设备直连到这些蜂窝系统,并为每个设备支付服务合同。
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DAS 和小型蜂窝系统比 Wi-Fi 网络贵得多。并且成本不会仅限于网络。每台设备都需要一台 5G 蜂窝调制解调器,批量价格高达数十美元,而终端用户通常需要花费一百多美元。由于目前很少或者没有 MacBook、PC、打印机、AppleTV 有 5G 调制解调器,因此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升级。我不相信很多企业会愿意支付这笔额外费用并升级他们的大部分设备以获得尚不明确的好处。
### 经济性是 5G 与 Wi-Fi 之争的一个要素吗?
**Lipton:** 经济性始终是一个要素。让我们将对话集中在室内企业级应用程序上,因为这是一些运营商打算用 5G 定位的用例。我们已经提到升级到 5G 将要求企业部署昂贵的 DAS 或小型蜂窝系统用于室内覆盖,几乎将所有设备升级到包含 5G 调制解调器,并为每个设备支付服务合同。理解 5G 蜂窝网络和 DAS 系统在许可频谱上运行也很重要,这类似于一条私人高速公路。服务提供商为此频谱支付了数十亿美元,这笔费用需要货币化并嵌入服务成本中。因此,从部署和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Wi-Fi 在经济上比 5G 有利。
### 5G 与 Wi-Fi 相比有任何安全隐患吗?
**Lipton:** 一些人认为蜂窝技术比 Wi-Fi 更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LTE 相对安全,但也有弱点。例如,普渡大学和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LTE 容易受到一系列攻击,包括数据拦截和设备跟踪。5G 通过多种认证方法和更好的密钥管理改进了 LTE 安全性。
Wi-Fi 的安全性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继续发展。当然,不遵循最佳实践的 Wi-Fi 实现,例如那些甚至没有基本密码保护的实现,并不是最佳的。但那些配置了适当的访问控制和密码的则是非常安全的。随着新标准 —— 特别是 WPA3 和<ruby> 增强开放 <rt> Enhanced Open </rt></ruby> —— Wi-Fi 网络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企业已根据其特定需求对安全性和合规性解决方案进行了大量投资。对于包括 5G 在内的蜂窝网络,企业将失去部署所选安全性和合规性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对流量流的大多数可见性。虽然 5G 的未来版本将通过称为网络切片的功能提供高级别的自定义,但企业仍将失去他们目前需要的和拥有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定制级别。
### 关于 5G 与 Wi-Fi 之间的讨论的补充想法
**Lipton:** 围绕 Wi-Fi 与 5G 的争论忽略了这一点。它们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互补的。由于需要连接和分析越来越多的东西,Wi-Fi 和 5G 市场都将增长。如果客户需要宏观覆盖或高速切换,并且可以为这些功能支付额外成本,那么 5G 是可行的。
5G 也适用于客户需要物理网络分段的某些工业用例。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客户而言,Wi-Fi 将继续像现在一样证明自己作为可靠、安全且经济高效的无线接入技术的价值。
**更多关于 802.11ax (Wi-Fi 6):**
* [为什么 802.11ax 是无线网络的下一件大事](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15907/mobile-wireless/why-80211ax-is-the-next-big-thing-in-wi-fi.html)
* [FAQ:802.11ax Wi-Fi](https://%20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048196/mobile-wireless/faq-802-11ax-wi-fi.html)
* [Wi-Fi 6 (802.11ax) 正在来到你附近的路由器](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11921/mobile-wireless/wi-fi-6-is-coming-to-a-router-near-you.html)
* [带有 OFDMA 的 Wi-Fi 6 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无线可能性世界](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32018/wi-fi/wi-fi-6-with-ofdma-opens-a-world-of-new-wireless-possibilities.html)
* [802.11ax 预览:支持 Wi-Fi 6 的接入点和路由器随时可用](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09439/mobile-wireless/80211ax-preview-access-points-and-routers-that-support-the-wi-fi-6-protocol-on-tap.html)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99978/5g-will-augment-wi-fi-not-replace-it.html>
作者:[Zeus Kerravala](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Zeus-Kerraval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raveAccent](https://github.com/graveaccen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中如何从命令行查找 VirtualBox 版本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virtualbox-version-from-commandline-in-linux/ |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 Linux 中从命令行查找 VirtualBox 版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4/150821ufgf8hd4jleoxep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4/150821ufgf8hd4jleoxepl.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VirtualBox"
] | 技术 | {
"viewnum": 7695,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Aa",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2:07:02"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 l",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2:00"
}
] | [] |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 Linux 中从命令行查找 VirtualBox 版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2019-07-14T15:08:13 | 2019-07-14T15:08:13 | 11,099 | /article-11099-1.html | 
我使用 Oracle VirtualBox 和 [KVM](https://www.ostechnix.com/setup-headless-virtualization-server-using-kvm-ubuntu/) 虚拟化程序[测试不同的 Linux 操作系统](https://www.ostechnix.com/test-100-linux-and-unix-operating-systems-online-for-free/)。虽然我偶尔使用 KVM,但 Virtualbox 始终是我的首选。不是因为我不喜欢 KVM,而是因为我只是习惯了 VirtualBox。当在我的 Ubuntu 无头服务器上使用 [Virtualbox](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oracle-virtualbox-ubuntu-16-04-headless-server/) 时,我需要知道 VirtualBox 的版本。如果它有 GUI,我可以进入 Virtualbox -> About -> Help 轻松找到它。但我的是没有 GUI 的 Ubuntu 服务器。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 Linux 中从命令行查找 VirtualBox 版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在 Linux 中从命令行查找 VirtualBox 版本
要查找已安装的 VirtualBox 的版本,请打开终端并运行以下命令:
```
$ vboxmanage --version
```
示例输出:
```
5.2.18_Ubuntur123745
```

*在 Linux 中从命令行查找 Virtualbox 版本*
正如你在上面的输出中看到的,安装的 VirtualBox 的版本是 5.2。
查找 VirtualBox 版本的另一种方法是:
```
$ vbox-img --version
```
示例输出:
```
5.2.18_Ubuntur123745
```
或者,你可以使用 `head` 和 `awk` 命令来查找 VirtualBox 版本。
```
$ virtualbox --help | head -n 1 | awk '{print $NF}'
```
示例输出:
```
5.2.18_Ubuntu
```
或者,使用 `echo` 命令结合 `head` 和 `awk` 命令:
```
$ echo $(virtualbox --help | head -n 1 | awk '{print $NF}')
```
示例输出:
```
5.2.18_Ubuntu
```
以上命令适用于任何 Linux 发行版。如果你使用的是 Ubuntu,你可以使用 `dpkg` 命令查看 VirtualBox 版本。
```
$ dpkg -l | grep virtualbox | awk '{print $3}'
```
示例输出:
```
5.2.30-130521~Ubuntu~bionic
5.2.18-dfsg-2~ubuntu18.04.5
```
就是这些了。这些是从 Linux 中的终端查找 Oracle Virtualbox 版本的几种方法。希望这篇文章很有用。
参考来自:
* [AskUbuntu](https://askubuntu.com/questions/420363/how-do-i-check-virtualbox-version-from-cli)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find-virtualbox-version-from-commandline-in-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帮助你驾驭 Kubernetes 的 4 个工具 | Scott Mccarty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tools-drive-kubernetes | 学习如何驾驭 Kubernetes 比如何建造它更重要,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快上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5/122052y1b0rc3nixnyvcn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5/122052y1b0rc3nixnyvcn8.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Kubernetes"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5342,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I. V .i",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08:12:48"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 m",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1:18"
}
] | [
{
"raid": 11036,
"displayorder": 0
},
{
"raid": 11565,
"displayorder": 0
}
] | 学习如何驾驭 Kubernetes 比如何建造它更重要,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快上路。 | 2019-07-15T12:20:49 | 2019-07-15T12:20:49 | 11,101 | /article-11101-1.html |
>
> 学习如何驾驭 Kubernetes 比如何建造它更重要,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快上路。
>
>
>

在本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中,[Kubernetes 基础:首先学习如何使用](/article-11036-1.html),我强调你应该学会使用 Kubernetes,而不是建造它。我还解释说,在 Kubernetes 中,你必须学习最小的一组原语来建模应用程序。我想强调这一点:你需要学习的这组原语是最简单的原语集,你可以通过它们学习如何实现生产级的应用程序部署(即高可用性 [HA]、多容器、多应用程序)。换句话说,学习 Kubernetes 内置的原语集比学习集群软件、集群文件系统、负载平衡器、让人发疯的 Apache 和 Nginx 的配置、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存储后端更容易 —— 这些是你在传统的 IT 环境(虚拟机或裸机)中建模简单的 HA 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东西。
在这第四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有助于你学习快速驾驭 Kubernetes 的工具。
### 1、Katacoda
无疑,[Katacoda](https://learn.openshift.com/subsystems/container-internals-lab-2-0-part-1) 是试驾 Kubernetes 集群的最简单方法。只需单击一下,五秒钟后就可以将基于 Web 的终端直接连接到正在运行的 Kubernetes 集群中。这对于使用和学习来说非常棒。我甚至将它用于演示和测试新想法。Katacoda 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临时环境,在你使用完毕后可以回收利用。

*[OpenShift Playground](https://learn.openshift.com/playgrounds/openshift311/)*

*[Kubernetes Playground](https://katacoda.com/courses/kubernetes/playground)*
Katacoda 提供了一个临时的环境和更深入的实验室环境。例如,我最近三四年主讲的 [Linux Container Internals Lab](https://learn.openshift.com/subsystems/container-internals-lab-2-0-part-1) 是在 Katacoda 中构建的。
Katacoda 在其主站点上维护了若干 [Kubernetes 和云教程](https://katacoda.com/learn)并与 Red Hat 合作以支持了一个 [OpenShift 的专用学习门户](http://learn.openshift.com/)。了解一下,它们是极好的学习资源。
当你第一次学习驾驶翻斗车时,最好先观察一下其他人的驾驶方式。
### 2、Podman generate kube
`podman generate kube` 命令是一个很棒的子命令,可以帮助用户自然地从运行简单容器的简单容器引擎转换到运行许多容器的集群用例(正如我在[上篇文章](/article-11036-1.html)中所描述的那样)。[Podman](https://podman.io/) 通过让你启动一个新的容器,然后导出这个可工作的 Kube YAML,并在 Kubernetes 中启动它来实现这一点。看看这个(你可以在 [Katacoda lab](https://learn.openshift.com/subsystems/container-internals-lab-2-0-part-1) 中运行它,它已经有了 Podman 和 OpenShift)。
首先,请注意运行容器的语法与 Docker 非常相似:
```
podman run -dtn two-pizza quay.io/fatherlinux/two-pizza
```
不过这个是其它容器引擎所没有的:
```
podman generate kube two-pizza
```
输出:
```
# Generation of Kubernetes YAML is still under development!
#
# Save the output of this file and use kubectl create -f to import
# it into Kubernetes.
#
# Created with podman-1.3.1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creationTimestamp: "2019-06-07T08:08:12Z"
labels:
app: two-pizza
name: two-pizza
spec:
containers:
- command:
- /bin/sh
- -c
- bash -c 'while true; do /usr/bin/nc -l -p 3306 < /srv/hello.txt; done'
env:
- name: PATH
value: /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 name: TERM
value: xterm
- name: HOSTNAME
- name: container
value: oci
image: quay.io/fatherlinux/two-pizza:latest
name: two-pizza
resources: {}
securityContext:
allowPrivilegeEscalation: true
capabilities: {}
privileged: false
readOnlyRootFilesystem: false
tty: true
workingDir: /
status: {}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creationTimestamp: "2019-06-07T08:08:12Z"
labels:
app: two-pizza
name: two-pizza
spec:
selector:
app: two-pizza
type: NodePort
status:
loadBalancer: {}
```
你现在有了一些可以的工作 Kubernetes YAML,你可以用它作为练习的起点来学习、调整等等。`-s` 标志可以为你创造一项服务。[Brent Baude](https://developers.redhat.com/blog/author/bbaude/) 甚至致力于[添加卷/持久卷断言](https://github.com/containers/libpod/issues/2303)等新功能。如果想进一步深入,请在 Brent 的博客文章《[Podman 现在可以轻松过渡到 Kubernetes 和 CRI-O](https://developers.redhat.com/blog/2019/01/29/podman-kubernetes-yaml/)》中了解他的工作。
### 3、oc new-app
`oc new-app` 命令非常强大。它是特定于 OpenShift 的,所以它在默认的 Kubernetes 中不可用,但是当你开始学习 Kubernetes 时它非常有用。让我们从快速命令开始创建一个相当复杂的应用程序:
```
oc new-project -n example
oc new-app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openshift/origin/master/examples/quickstarts/cakephp-mysql.json
```
使用 `oc new-app`,你可以从 OpenShift 开发人员那里偷取模板,并在开发原语来描述你自己的应用程序时拥有一个已知良好的起点。运行上述命令后,你的 Kubernetes 命名空间(在 OpenShift 中)将由若干新的已定义资源填充。
```
oc get all
```
输出:
```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od/cakephp-mysql-example-1-build 0/1 Completed 0 4m
pod/cakephp-mysql-example-1-gz65l 1/1 Running 0 1m
pod/mysql-1-nkhqn 1/1 Running 0 4m
NAME DESIRED CURRENT READY AGE
replicationcontroller/cakephp-mysql-example-1 1 1 1 1m
replicationcontroller/mysql-1 1 1 1 4m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service/cakephp-mysql-example ClusterIP 172.30.234.135 <none> 8080/TCP 4m
service/mysql ClusterIP 172.30.13.195 <none> 3306/TCP 4m
NAME REVISION DESIRED CURRENT TRIGGERED BY
deploymentconfig.apps.openshift.io/cakephp-mysql-example 1 1 1 config,image(cakephp-mysql-example:latest)
deploymentconfig.apps.openshift.io/mysql 1 1 1 config,image(mysql:5.7)
NAME TYPE FROM LATEST
buildconfig.build.openshift.io/cakephp-mysql-example Source Git 1
NAME TYPE FROM STATUS STARTED DURATION
build.build.openshift.io/cakephp-mysql-example-1 Source Git@47a951e Complete 4 minutes ago 2m27s
NAME DOCKER REPO TAGS UPDATED
imagestream.image.openshift.io/cakephp-mysql-example docker-registry.default.svc:5000/example/cakephp-mysql-example latest About aminute ago
NAME HOST/PORT PATH SERVICES PORT TERMINATION WILDCARD
route.route.openshift.io/cakephp-mysql-example cakephp-mysql-example-example.2886795271-80-rhsummit1.environments.katacoda.com cakephp-mysql-example <all> None
```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删除 Pod,观察复制控制器如何重新创建它们,缩放 Pod 等等。你可以使用模板并将其更改为其他应用程序(这是我第一次启动时所做的)。
### 4、Visual Studio Code
我把我最喜欢的放在最后。我的大部分工作都使用 [vi](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但我从来没有为 Kubernetes 找到一个好的语法高亮器和代码补完插件(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相反,我发现微软的 [VS Code](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有一套杀手级的插件,可以完成 Kubernetes 资源的创建并提供样板。

首先,安装上图中显示的 Kubernetes 和 YAML 插件。

然后,你可以从头开始创建新的 YAML 文件,并自动补完 Kubernetes 资源。上面的示例显示了一个服务。

当你使用自动补完并选择服务资源时,它会填充该对象的一些模板。当你第一次学习使用 Kubernetes 时,这非常棒。你可以构建 Pod、服务、复制控制器、部署等。当你从头开始构建这些文件甚至修改你使用 `podman generate kube` 创建的文件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
### 总结
这四个工具(如果算上两个插件,则为六个)将帮助你学习驾驭 Kubernetes,而不是构造或装备它。在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为什么 Kubernetes 如此适合运行这么多不同的工作负载。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tools-drive-kubernetes>
作者:[Scott McCarty](https://opensource.com/users/fatherlinux/users/fatherlinux/users/fatherlinux/users/fatherlinux)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什么是 DevSecOps? | Brett Hunold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1/what-devsecops | DevSecOps 的实践之旅开始于 DevSecOps 增权、赋能和培养。下面就介绍如何开始学习使用 DevSecOp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5/141713lo98h7zm6m88n96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5/141713lo98h7zm6m88n96u.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PandaWizard | wxy | false | [
"DevSecOps",
"DevOps"
] | 观点 | {
"viewnum": 3441,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Teacher",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08:11:01"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l g",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0:51"
}
] | [] | DevSecOps 的实践之旅开始于 DevSecOps 增权、赋能和培养。下面就介绍如何开始学习使用 DevSecOps。 | 2019-07-15T14:17:39 | 2019-07-15T14:17:39 | 11,102 | /article-11102-1.html |
>
> DevSecOps 的实践之旅开始于 DevSecOps 增权、赋能和培养。下面就介绍如何开始学习使用 DevSecOps。
>
>
>

>
> Stephen Streichsbier 说过: DevSecOps 使得组织可以用 DevOps 的速度发布内在安全的软件。
>
>
>
DevSecOps 是一场关于 DevOps 概念实践或艺术形式的变革。为了更好理解 DevSecOps,你应该首先理解 DevOps 的含义。
DevOps 起源于通过合并开发和运维实践,消除隔离,统一关注点,提升团队和产品的效率和性能。它是一种注重于构建容易维护和易于平常自动运营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型协作方式。
安全在很多团队中都是常见的隔离点。安全的核心关注点是保护团队,而有时这也意味着创建延缓新服务或是新产品发布的障碍或策略,用于保障任何事都能被很好的理解和安全的执行,并且没有给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因为安全隔离点方面的明显特征和它可能带来的摩擦,开发和运维有时会避开安全要求以满足客观情况。在一些公司,这种隔离形成了一种产品安全完全是安全团队责任的期望,并取决于安全团队去寻找产品的安全缺陷或是可能带来的问题。
DevSecOps 看起来是通过给开发或是运维角色加强或是建立安全意识,或是在产品团队中引入一个安全工程师角色,在产品设计中找到安全问题,从而把安全要求汇聚在 Devops 中。
这样使得公司能更快发布和更新产品,并且充分相信安全已经嵌入产品中。
### 坚固的软件哪里适用 DevSecOps?
建造坚固的软件是 DevOps 文化的一个层面而不是一个特别的实践,它完善和增强了 DevSecOps 实践。想想一款坚固的软件就像是某些经历过残酷战斗过程的事物。
有必要指出坚固的软件并不是 100% 安全可靠的(虽然它可能最终是在某些方面)。然而,它被设计成可以处理大部分被抛过来的问题。
践行坚固软件最重要的原则是促进竞争、实践、可控的失败与合作。
### 你该如何开始学习 DevSecOps ?
开始实践 DevSecOps 涉及提升安全需求和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早的阶段进行实践。它最终在公司文化上提升了安全的重要性,使得安全成为所有人的责任,而并不只是安全团队的责任。
你可能在团队中听说过“<ruby> 左上升 <rt> shift left </rt></ruby>”这个词,如果你把开发周期线扁平化到一条横线上,以包括产品变革的的关键时期:从初始化到设计、建造、测试以及最终的运行,安全的目的就是尽早的参与进来。这使得风险可以在设计中能更好的评估、交流和减轻。“左提升”的含义是指促使安全能在开发周期线上更往左走。
这个过程始于三个关键要素:
* <ruby> 增权 <rt> empowerment </rt></ruby>
* <ruby> 赋能 <rt> enablement </rt></ruby>
* <ruby> 培养 <rt> education </rt></ruby>
增权,在我看来,是关于释放控制权以及使得团队(在理性分析下)做出独立决定而不用害怕失败或影响。这个过程的唯一告诫信息就是要严格的做出明智的决定(不要比这更低要求)。
为了实现增权,商务和行政支持(通过内部销售、展示来建立,通过建立矩阵来展示这项投资的回报)是打破历史障碍和割裂的团队的关键。合并安全人员到开发和运维团队中,提升交流和透明度有助于开始 DevSecOps 之旅。
这个整合和移动使得团队只关注单一的结果:打造一个他们共同负责的产品,让开发和安全人员相互依赖合作。这将引领你们共同走向增权。这是产品研发团队的共同责任,并保证每个可分割的产品都保持其安全性。
赋能涉及正确的使用掌握在团队手中的工具和资源。这是建立一种通过论坛、维基、信息聚合的知识分享文化。
打造一种注重自动化、重复任务应该编码来尽可能减少以后的操作并增强安全性的理念。这种场景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是让这种知识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通过某些工具)可获取,以便它可以被团队或是个人以他喜欢的方式去消化和分享。当团队成员正在编码时一种媒介可能工作的很好,而当他们在进行中时另一种可能更好。让工具简单可用,让团队用上它们。
不同的 DevSecOps 团队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允许他们尽可能的保持独立。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工作,因为你确实希望实现规模经济和产品间共享的能力。在选择中协作和参与,并更新工具方法有助于减少使用中的障碍。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DevSecOps 是有关训练和兴趣打造。聚会、社交或是组织中通常的报告会都是让同事们教学和分享他们的知识的很棒的方式。有时,这些会突出其他人可能没有考虑过的共同挑战、顾虑或风险。分享和教学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和指导团队的方法。
在我个人经验中,每个团队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你不能用一种“普适”的方法。走进你的团队并找到他们想要使用的工具方法。尝试不同的论坛和聚会并找出最适用于你们文化的方式。寻找反馈并询问团队如何工作,他们喜欢什么以及对应的原因。适应和学习,保持乐观,不要停止尝试,你们将会有所收获。
* [下载 DevSecOps 的入门手册](https://opensource.com/downloads/devsecops)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1/what-devsecops>
作者:[Brett Hunoldt](https://opensource.com/users/bretthunoldtcom)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PandaWizard](https://github.com/PandaWizard)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Pipx:在隔离环境中安装和运行 Python 应用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pipx-install-and-run-python-applications-in-isolated-environments/ | 它是一个自由开源程序,允许你在隔离的虚拟环境中安装和运行 Python 应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5/151714m0e3t3dyycyr9c5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5/151714m0e3t3dyycyr9c50.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Python",
"pipx"
] | 技术 | {
"viewnum": 10259,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Better",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08:07:28"
},
{
"postip": "180.168.111.1",
"message": "No",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7T10:07:24"
},
{
"postip": "180.168.111.1",
"message": "No",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7-17T10:07:28"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c 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3:00:04"
}
] | [] | 它是一个自由开源程序,允许你在隔离的虚拟环境中安装和运行 Python 应用。 | 2019-07-15T15:17:11 | 2019-07-15T15:17:11 | 11,104 | /article-11104-1.html | 
我们始终建议在虚拟环境中安装 Python 应用以避免彼此冲突。Pip 包管理器可以帮助我们在隔离的环境中安装 Python 应用,我们使用两个工具,即 `venv` 和 `virtualenv`。还有一个 Python.org 推荐的名为 [Pipenv](https://www.ostechnix.com/pipenv-officially-recommended-python-packaging-tool/) 的 Python 包管理器也可以用来安装 Python 应用。与 Pip 不同,Pipenv 默认会自动创建虚拟环境。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为项目手动创建虚拟环境。今天,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 “Pipx” 的类似工具,它是一个自由开源程序,允许你在隔离的虚拟环境中安装和运行 Python 应用。
使用 Pipx,我们可以轻松安装 PyPI 中托管的数千个 Python 应用,而不会有太多麻烦。好的是,你可以使用常规用户权限执行所有操作。你不需要成为 “root” 用户或不需要具有 “sudo” 权限。值得一提的是,Pipx 可以从临时环境运行程序,而无需安装它。当你经常测试同一程序的多个版本时,这将非常方便。随 Pipx 一起安装的软件包可以随时列出、升级或卸载。Pipx 是一个跨平台的程序,因此它可以在 Linux、Mac OS 和 Windows 上运行。
### 安装 Pipx
Python 3.6+ 、Pip 和 `venv` 模块是安装 `pipx` 所必需的。确保按照以下指南中的说明安装它们。
* [如何使用 Pip 管理 Python 包](https://www.ostechnix.com/manage-python-packages-using-pip/)
此处,需要 `venv` 来创建虚拟环境。
接下来,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Pipx。
```
$ python3 -m pip install --user pipx
$ python3 -m userpath append ~/.local/bin
```
`pipx` 二进制文件的默认位置是 `~/.local/bin`。你可以使用 `PIPX_BIN_DIR` 环境变量覆盖它。如果要覆盖 `PIPX_BIN_DIR`,只需运行 `userpath append $PIPX_BIN_DIR`,确保它在你的路径中。
Pipx 的默认虚拟环境位置是 `~/.local/pipx`。这可以用环境变量 `PIPX_HOME` 覆盖。
让我们继续看看如何使用 Pipx 安装 Python 应用。
### 使用 Pipx 在隔离环境中安装和运行 Python 应用
以下是 Pipx 入门的几个例子
#### 安装 Python 包
要全局安装 Python 应用,例如 cowsay,请运行:
```
$ pipx install cowsay
```
此命令将自动创建虚拟环境,在其中安装包并包的可执行文件放在 `$PATH` 中。
示例输出:
```
installed package cowsay 2.0.3, Python 3.6.8
These binaries are now globally available
- cowsay
done! ✨ ? ✨
```

*使用 Pipx 安装 Python 应用*
让我们测试新安装的 cowsay 程序:

在这里,我从官方网站上摘取了这些例子。你可以安装/测试任何其他的 Python 包。
#### 列出 Python 包
要使用 Pipx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应用,请运行:
```
$ pipx list
```
示例输出:
```
venvs are in /home/sk/.local/pipx/venvs
binaries are exposed on your $PATH at /home/sk/.local/bin
package cowsay 2.0.3, Python 3.6.8
- cowsay
```
如果你尚未安装任何软件包,你将看到以下输出:
```
nothing has been installed with pipx ?
```
#### 升级包
要升级包,只需执行以下操作:
```
$ pipx upgrade cowsay
```
要一次性升级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请使用:
```
$ pipx upgrade-all
```
#### 从临时虚拟环境运行应用
有时,你可能希望运行特定的 Python 程序,但并不实际安装它。
```
$ pipx run pycowsay moooo
```

*在临时隔离虚拟环境中运行 Python 应用*
此命令实际上并不安装指定程序,而是从临时虚拟环境运行它。你可以使用此命令快速测试 Python 应用。
你甚至可以直接运行 .py 文件。
```
$ pipx run https://gist.githubusercontent.com/cs01/fa721a17a326e551ede048c5088f9e0f/raw/6bdfbb6e9c1132b1c38fdd2f195d4a24c540c324/pipx-demo.py
pipx is working!
```
#### 卸载软件包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卸载软件包:
```
$ pipx uninstall cowsay
```
要删除所有已安装的包:
```
$ pipx uninstall-all
```
#### 获得帮助
要查看帮助部分,请运行:
```
$ pipx --help
```
就是这些了。如果你一直在寻找安全,方便和可靠的程序来安装和运行 Python 应用,Pipx 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资源:
* [Pipx 的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pipxproject/pipx)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pipx-install-and-run-python-applications-in-isolated-environments/>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Ansible 管理你的工作站:配置桌面设置 | Jay Lacroix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manage-your-workstation-ansible-part-3 | 在本系列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 Ansible 自动化配置 GNOME 桌面设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6/114537wwtc7n6pempwr56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6/114537wwtc7n6pempwr56c.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MjSeven | wxy | false | [
"Ansible",
"工作站"
] | 技术 | {
"viewnum": 6219,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Hb",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6T12:05:12"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f 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2:59:31"
}
] | [
{
"raid": 10449,
"displayorder": 0
}
] | 在本系列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 Ansible 自动化配置 GNOME 桌面设置。 | 2019-07-16T11:45:46 | 2019-07-16T11:45:46 | 11,105 | /article-11105-1.html |
>
> 在本系列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 Ansible 自动化配置 GNOME 桌面设置。
>
>
>

在本系列关于使用 Ansible 配置工作站的[第一篇文章](/article-10434-1.html)中,我们设置了一个仓库并配置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在[第二篇文章](/article-10449-1.html)中,我们配置了 Ansible 以使其在对仓库进行更改时自动应用设置。在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 Ansible 配置 GNOME 桌面设置。
此配置只适用于较新的发行版(例如我将在示例中使用的 Ubuntu 18.04)。较旧版本的 Ubuntu 将无法运行,因为它们附带了一个老版本的 `python-psutils`,对于 Ansible 的 `dconf` 模块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你使用的是较新版本的 Linux 发行版,则应该没有问题。
在开始之前,确保你已经完成了本系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因为第三部分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如果还没有,下载前两篇文章中一直使用的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jlacroix82/ansible_article.git),我们将为其添加更多功能。
### 设置壁纸和锁屏
首先,我们将创建一个任务手册来保存我们的 GNOME 设置。在仓库的根目录中,应该有一个名为 `local.yml` 的文件,添加以下行:
```
- include: tasks/gnome.yml
```
整个文件应如下所示:
```
- hosts: localhost
become: true
pre_tasks:
- name: update repositories
apt: update_cache=yes
changed_when: False
tasks:
- include: tasks/users.yml
- include: tasks/cron.yml
- include: tasks/packages.yml
- include: tasks/gnome.yml
```
基本上,这添加了对名为 `gnome.yml` 文件的引用,它将存储在仓库内的 `tasks` 目录中。我们还没有创建这个文件,现在就来创建它。在 `tasks` 目录中创建 `gnome.yml` 文件,并将以下内容放入:
```
- name: Install python-psutil package
apt: name=python-psutil
- name: Copy wallpaper file
copy: src=files/wallpaper.jpg dest=/home/jay/.wallpaper.jpg owner=jay group=jay mode=600
- name: Set GNOME Wallpaper
become_user: jay
dconf: key="/org/gnome/desktop/background/picture-uri" value="'file:///home/jay/.wallpaper.jpg'"
```
注意,此代码多次引用我的用户名(`jay`),因此确保使用你机器上的用户名替换每次出现的 `jay`。另外,如果你没有像我一样使用 Ubuntu 18.04,你将必须更改 `apt` 一行来匹配你所选择的发行版的包管理器,并确认 `python-psutil` 包的名称,因为它可能有所不同。
在示例任务中,我引用了 `file` 目录下的 `wallpaper.jpg` 文件,此文件必须存在,否则 Ansible 配置将失败。在 `tasks` 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 `files` 的子目录。找到你喜欢的壁纸图片,将其命名为 `wallpaper.jpg`,然后把它放在 `files` 目录中。如果文件是 PNG 图像而不是 JPG,在代码和仓库中更改文件扩展名。如果你觉得没有创意,我在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jlacroix82/ansible_article.git) 中有一个示例壁纸文件,你可以使用它。
完成所有这些更改后,将内容提交到 GitHub 仓库,并推送这些更改。总结一下,你应该完成以下工作:
* 修改 `local.yml` 文件以引用 `tasks/gnome.yml`
* 使用上面提到的内容创建 `tasks/gnome.yml`
* 在 `tasks` 目录中创建一个 `files` 目录,其中有一个名为 `wallpaper.jpg` 的图像文件(或者你选择的任何名称)。
完成这些步骤并将更改推送到仓库后,配置应该在下次计划运行期间自动应用。(你可能还记得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对此进行了自动化。)如果你想节省时间,可以使用以下命令立即应用配置:
```
sudo ansible-pull -U https://github.com/<github_user>/ansible.git
```
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该可以看到你的新壁纸。
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了解新的 GNOME 任务手册的功能。首先,我们添加了一个计划来安装 `python-psutil` 包。如果不添加它,我们就不能使用 `dconf` 模块,因为它需要在修改 GNOME 设置之前安装这个包。接下来,我们使用 `copy` 模块将壁纸文件复制到我们的 `home` 目录,并将生成的文件命名为以点开头的隐藏文件。如果你不希望此文件放在 `home` 目录的根目录中,你可以随时指示此部分将其复制到其它位置 —— 只要你在正确的位置引用它,它仍然可以工作。在下一个计划中,我们使用 `dconf` 模块来更改 GNOME 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调整了 `/org/gnome/desktop/background/picture-uri` 键并将其设置为 `file:///home/jay/.wallpaper.jpg`。注意本节中的引号 —— 你必须在 `dconf` 值中使用两个单引号,如果值是一个字符串,还必须包含在双引号内。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进行配置,并将背景应用于锁屏。这是现在的 GNOME 任务手册,但增加了两个额外的计划:
```
- name: Install python-psutil package
apt: name=python-psutil
- name: Copy wallpaper file
copy: src=files/wallpaper.jpg dest=/home/jay/.wallpaper.jpg owner=jay group=jay mode=600
- name: Set GNOME wallpaper
dconf: key="/org/gnome/desktop/background/picture-uri" value="'file:///home/jay/.wallpaper.jpg'"
- name: Copy lockscreenfile
copy: src=files/lockscreen.jpg dest=/home/jay/.lockscreen.jpg owner=jay group=jay mode=600
- name: Set lock screen background
become_user: jay
dconf: key="/org/gnome/desktop/screensaver/picture-uri" value="'file:///home/jay/.lockscreen.jpg'"
```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们做的事情和设置壁纸时差不多。我们添加了两个额外的任务,一个是复制锁屏图像并将其放在我们的 `home` 目录中,另一个是将设置应用于 GNOME 以便使用它。同样,确保将 `jay` 更改为你的用户名,并命名你想要的锁屏图片 `lockscreen.jpg`,并将其复制到 `files` 目录。将这些更改提交到仓库后,在下一次计划的 Ansible 运行期间就会应用新的锁屏。
### 应用新的桌面主题
设置壁纸和锁屏背景很酷,但是让我们更进一步来应用桌面主题。首先,让我们在我们的任务手册中添加一条指令来安装 `arc` 主题的包。将以下代码添加到 GNOME 任务手册的开头:
```
- name: Install arc theme
apt: name=arc-theme
```
然后,在底部,添加以下动作:
```
- name: Set GTK theme
become_user: jay
dconf: key="/org/gnome/desktop/interface/gtk-theme" value="'Arc'"
```
你看到 GNOME 的 GTK 主题在你眼前变化了吗?我们添加了一个动作来通过 `apt` 模块安装 `arc-theme` 包,另一个动作将这个主题应用到 GNOME。
### 进行其它定制
既然你已经更改了一些 GNOME 设置,你可以随意添加其它定制。你在 GNOME 中调整的任何设置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自动完成,设置壁纸和主题只是几个例子。你可能想知道如何找到要更改的设置,以下是一个我用的技巧。
首先,通过在你管理的计算机上运行以下命令,获取所有当前 `dconf` 设置的快照:
```
dconf dump / > before.txt
```
此命令将所有当前更改导出到名为 `before.txt` 的文件中。接下来,手动更改要自动化的设置,并再次获取 `dconf` 设置:
```
dconf dump / > after.txt
```
现在,你可以使用 `diff` 命令查看两个文件之间的不同之处:
```
diff before.txt after.txt
```
这应该会给你一个已更改键值的列表。虽然手动更改设置确实违背了自动化的目的,但你实际上正在做的是获取更新首选设置时更改的键,这允许你创建 Ansible 任务以修改这些设置,这样你就再也不需要碰这些设置了。如果你需要还原机器,Ansible 仓库会处理好你的每个定制。如果你有多台计算机,甚至是一组工作站,则只需手动进行一次更改,所有其他工作站都将应用新设置并完全同步。
### 最后
如果你已经阅读完本系列文章,你应该知道如何设置 Ansible 来自动化工作站。这些示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基础,你可以使用这些语法和示例进行其他定制。随着你的进展,你可以继续添加新的修改,这将使你的 Ansible 配置一直增长。
我已经用 Ansible 以这种方式自动化了一切,包括我的用户帐户和密码、Vim、tmux 等配置文件、桌面包、SSH 设置、SSH 密钥,基本上我想要自定义的一切都使用了。以本系列文章作为起点,将为你实现工作站的完全自动化铺平道路。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manage-your-workstation-ansible-part-3>
作者:[Jay LaCroix](https://opensource.com/users/jlacroix)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创新的幻觉 | Jim Whitehurst |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6/innovation-delusion | 创新是一种混乱的过程,但是关于创新的故事却很有条理。我们不应该把两者搞混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6/120302zlyzlzl2d2vh1ey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6/120302zlyzlzl2d2vh1ey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hen-ni | wxy | false | [
"创新"
] | 观点 | {
"viewnum": 3768,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g k",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2:59:07"
}
] | [] | 创新是一种混乱的过程,但是关于创新的故事却很有条理。我们不应该把两者搞混了。 | 2019-07-16T12:03:11 | 2019-07-16T12:03:11 | 11,106 | /article-11106-1.html |
>
> 创新是一种混乱的过程,但是关于创新的故事却很有条理。我们不应该把两者搞混了。
>
>
>

如果说 [传统的规划方法已经消亡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CbJmZQM9c),为什么这么多机构还在孜孜不倦地运用那些针对工业革命所设计的规划方法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们错误地认为创新是可以通过结构化的、线性的过程实现的。我觉得这样做是在混淆关于创新的 **故事** 和创新这个 **过程** 本身 —— 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创新的过程是混乱和不可预测的,并不遵循井然有序的时间线。过程中充满了重复迭代、突然的改变方向、各式各样的启动和终止、死胡同、失败(但愿是有用的失败),以及很多不可知的变量。创新是混乱的。
但是关于创新的故事却让事情显得很简单,从讲述伟大发明的书籍和文章,到我们(简化了整个过程之后)讲述自己在工作上的成功都是这样。想想你在社交媒体上读的帖子里,有多少都只写了最好的、最愉快的部分吧。
好故事就是这样。我们把一些原本分散的时间点干净利落地整理到一起,有开头、有发展、也有结尾。尽管我们一路上经历了很多没有把握、恐慌、甚至是绝望的时刻,在故事里这些坎坷却都被抹平了,让事情看起来像是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成功的。
我们不应该把混乱的过程和简化了的故事搞混。否则,我们会错误地认为可以使用在简单线性过程中所使用的同样的方法迎接创新的挑战。换句话说,我们将适用于一种类型的活动(比较偏死记硬背、机械和规则性的任务)的管理技术应用在了并不适用的另一种类型的活动(更加有创造性的、非线性的工作,需要自主性和试验)上。
### 一个创新的故事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这是我 [最喜欢举的例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CbJmZQM9c) 之一。
在 1970 年代,英国的摩托车行业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本田公司的市场份额却急速攀升。他们雇佣了波士顿咨询公司(刚好是我之前的雇主)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波士顿咨询搜集了一些历史数据,回看了二十年的历史事件,总结出了一个井井有条的、线性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解释本田公司的成功。
[波士顿咨询的结论是](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235319/0532.pdf),本田公司使用了一个巧妙的策略:通过一种可以以更低价格销售的偏小型摩托车进入美国市场,并且借助于他们在日本本土市场发展出来的规模经济,在美国市场使用低价策略发展市场份额,然后等到需求进一步增长的时候,再利用更大的规模经济发展他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所有人的眼中,本田公司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还非常透彻和精准地理解了新的目标顾客:美国消费者。他们智胜一筹,通过一个执行得很好的计划占领了先机,胜过了竞争对手们。
这个故事 **听上去** 很厉害,但是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没错,本田公司 **确实** 是想进入美国摩托车市场。他们最初是想 [效仿在美国的竞争对手](http://www.howardyu.org/the-revolutionary-approach-honda-took-to-rise-above-competition/),也制造美国人似乎更喜欢的大型摩托车。但是大型摩托车并不是本田公司的强项,他们生产的大型摩托车存在可靠性上的问题。更糟的是,他们的产品和市面上的其它产品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并不能脱颖而出。简单来说,他们的产品销售额表现平平。
但是在一次奇妙的巧合里,本田公司出访美国的日本代表们带了几辆自己开的摩托车。这些摩托车和本田公司试图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摩托车完全不同,它们更为小巧灵活、不那么笨重、更有效率,并且一般来说也更便宜。西尔斯公司(LCTT 译注:美国零售业巨头)注意到了这些小巧的摩托车,并且和日本代表达成了一项协议,让西尔斯公司可以在他们在美国的商店里出售这种被称为“超级幼兽”的新型摩托车。
剩下的故事已经载入史册。超级幼兽成为了 [史上最畅销的机动车](https://autoweek.com/article/motorcycles/first-ride-honda-super-cub-c125-abs-all-new-and-still-super-cute),并且本田公司 [至今仍然在生产超级幼兽](https://www.autoblog.com/2019/02/13/2019-honda-super-cub-first-ride-review/)。
事后看来,将超级幼兽带到美国的一连串事件似乎很有逻辑,近乎无聊了。但是本田公司的成功和“巧妙的计划”没有什么关系,而更应该归功于一些(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的)机缘巧合。
### 开放(并且混乱的)创新
机构(特别是领导们)喜欢把成功说成是一件计划之内的事情 —— 好像成功人士可以驾驭混乱,并且几乎可以预测未来。但是这些言论都是事后诸葛亮罢了,他们在讲述自己充满偶然性的经历的时候会刻意将无序的事情整理一番,对于毫无确定性的事情也会说“我们就是想要那么做的”。
但是正如我前面说的,我们不应该相信这些故事是创新过程的真实还原,也不应该在这种错误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去构建未来的方案或者实验。
试想有另一家摩托车制造商想要复制本田公司在超级幼兽上的成功,就逐字逐句地照搬波士顿咨询总结的故事。由于本田公司成功的 **故事** 听上去是如此有逻辑,并且是线性的,这家新公司也许会假定他们可以通过类似的程序得到同样的结果:制定目标、谋划行动,然后针对可预期的结果进行执行。但是我们知道本田公司并不是真的靠这种“制定、谋划、执行”的方式赢得他们的市场份额的。他们是通过灵活性和一点运气获得成功的 —— 更像是“尝试、学习、修改”。
当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并且接受“创新过程是混乱的”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换种方式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机构实现创新了。与其将资源浪费在预先制定的计划上,**强迫** 创新以一种线性时间线的方式发生,我们不如去构建一些开放并且敏捷的机构,可以 **在创新发生的时候做出及时的响应**。
几年前红帽公司发布一个包含了重大技术升级的产品的新版本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这样的方法。[红帽企业级 Linux 5.4 版本](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5/html/5.4_release_notes/index) 首次完全支持了一种被称为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的技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不仅可以为顾客和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价值,也有望为开源社区带来巨大的价值。
这项技术正在快速演进。幸运的事,因为我们是一个开放的机构,我们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可以在这项创新发生的时候做出响应,从而帮助我们的顾客和合作伙伴可以更好地利用它。这项技术太重要了,并且竞争格局也太不稳定了,以至于我们没有理由要等到像 6.0 版本这样的里程碑时刻才出手。
如果你回看红帽企业级 Linux [已经存档的发行说明](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5/html/5.0_release_notes/index),你会发现它读起来并不像一个典型的软件创新的故事。一次改变游戏规则的进展突然出现在一个没有预测到的、并不起眼的时刻(5.4 版本),而不是一个事先计划好的重要里程碑时刻(6.0 版本)。事后看来,我们现在知道 KVM 这种“大爆炸”级别的进步是足够担得起 “6.0 版本”这样的里程碑式的名字的。但是创新并不是按照这样的剧本发生的。
不要误解我,机构仍然需要保持出色的运转,高效完成执行性的任务。但是 [不同的挑战需要不同的方法去应对](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4/managed-enabled-empowered),我们需要能够更好地建立灵活的机构,以及对 [意想不到和不可知的事情](https://www.linkedin.com/pulse/how-plan-world-full-unknowns-jim-whitehurst/) 能够做出更好的响应。
一个在计划工作(以及按照计划执行)上做得很出色的公司很可能会得到他们计划要得到的结果。但是如果成功还取决于我们没有预测或者无法预测的的事情,那么仅仅精准地按照计划执行是不是就不够了?
---
via: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6/innovation-delusion>
作者:[Jim Whitehurst](https://opensource.com/users/jwhitehurst/users/jwhitehurst/users/n8chz/users/dhdea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hen-ni](https://github.com/chen-n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Python 和 Scribus 创建一个 RGB 立方体 | Greg Pittma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rgb-cube-python-scribus | 使用 Scribus 的 Python 脚本编写器功能,开发一个显示 RGB 色谱的 3D 立方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6/124822hhxpzvbpzqdi3s3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6/124822hhxpzvbpzqdi3s3i.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zianglei | wxy | false | [
"Python",
"颜色"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62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 Scribus 的 Python 脚本编写器功能,开发一个显示 RGB 色谱的 3D 立方体。 | 2019-07-16T12:48:14 | 2019-07-16T12:48:14 | 11,108 | /article-11108-1.html |
>
> 使用 Scribus 的 Python 脚本编写器功能,开发一个显示 RGB 色谱的 3D 立方体。
>
>
>

当我决定这个夏天要玩色彩游戏时,我想到通常色彩都是在色轮上描绘的。这些色彩通常都是使用色素而不是光,并且你失去了任何对颜色亮度或光度变化的感觉。
作为色轮的替代,我想在立方体表面使用一系列图形来显示 RGB 频谱。色彩的 RGB 值将在具有 X、Y、Z 轴的三维图形上展示。例如,一个平面将会保持 B(蓝色)为 0,其余的坐标轴将显示当我将 R(红色)和 G (绿色)的值从 0 绘制到 255 时发生的情况。
事实证明,使用 [Scribus](https://www.scribus.net/) 及其 [Python 脚本编写器](https://opensource.com/sites/default/files/ebooks/pythonscriptingwithscribus.pdf) 功能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我可以创建 RGB 颜色,使矩形显示颜色,并以 2D 格式排列它们。我决定设置颜色值的间隔为 5,并让矩形按 5 个点(pt)进行绘图。因此,对于每个 2D 图形,我将使用大约 250 种颜色,立方体的一个边有 250 个点(pt),也就是 3.5 英寸。
我使用下面这段 Python 代码完成了绿 - 红图的任务:
```
x = 300
y = 300
r = 0
g = 0
b = 0
if scribus.newDoc(scribus.PAPER_LETTER, (0,0,0,0),scribus.PORTRAIT, 1, scribus.UNIT_POINTS, scribus.NOFACINGPAGES, scribus.FIRSTPAGERIGHT):
while r < 256:
while g < 256: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0_0_0':
newcolor = 'Black'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 g,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g = g + 5
g = 0
r = r + 5
y = y – 5
```
这个脚本在 `300,300` 位置开始绘制图形,这个位置大约是一个美国信件大小的纸张的水平中心,大概是垂直方向从顶部到底的三分之一位置;这是图像的原点,然后它沿着 X 轴(绿色值)水平构建图形,然后返回到 Y 轴,向上移动 5 个点,然后绘制下一条矩形线。

这看起来很简单;我只需要调整一下数字就可以把立方体的另一面画出来。但这不仅仅是再画两个图,一个是蓝 - 绿色,另一个是红 - 蓝色的问题。我想创建一个展开的立方体,这样我就可以打印、剪开然后折叠它,创建一个 RGB 的 3D 视图。因此,下一部分(向下的页面)的原点(黑色的角落)需要在左上角,其水平方向是绿色,垂直方向是蓝色。
“调整数字”最终或多或少变成了试错,从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在创建了第二个图之后,我需要第三个图,它是红 - 蓝色的,原点位于左上角,红色向左递增,蓝色向下递增。
下面是最终效果图:

当然,这只是这个立方体的前半部分。我需要做一个类似的形状,除了原点应该是白色(而不是黑色)来表示高值。这是我希望自己更聪明的时候之一,因为我不仅需要做出一个类似的整体形状,还需要以镜像的方式与第一个形状交互(我认为)。有时候,尝试和错误是你唯一的朋友。
结果是这样的;我使用了一个单独的脚本,因为在一个美国信件大小的页面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容纳这两个图案。

现在,是时候轮到打印机了!在这里,你可以直观了解彩色打印机如何处理 RGB 颜色到 CMYK 颜色的转换以及打印颜色密集空间。
接下来,朋友们,是剪切粘贴时间!我可以用胶带,但我不想改变表面的外观,所以我在切割的时候在两边留下了一些空间,这样我就可以把它们粘在里面了。根据我的经验,在复印纸上打印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皱纹,所以在我的复印纸原型完成后,我把立方体打印在了更厚的纸上,表面是哑光的。

请记住,这只是 RGB 空间边界的一个视图;更准确地说,你必须做出一个可以在中间切片的实心立方体。例如,这是一个实心 RGB 立方体在蓝色 = 120 的切片。

最后,我做这个项目很开心。如果您也想参与其中,这里有两个脚本。
这是前半部分:
```
#!/usr/bin/env python
# black2rgb.py
"""
Creates one-half of RGB cube with Black at origin
"""
import scribus
x = 300
y = 300
r = 0
g = 0
b = 0
if scribus.newDoc(scribus.PAPER_LETTER, (0,0,0,0),scribus.PORTRAIT, 1, scribus.UNIT_POINTS, scribus.NOFACINGPAGES, scribus.FIRSTPAGERIGHT):
while r < 256:
while g < 256: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0_0_0':
newcolor = 'Black'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 g,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g = g + 5
g = 0
r = r + 5
y = y - 5
r = 0
g = 0
y = 305
while b < 256:
while g < 256: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0_0_0':
newcolor = 'Black'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 g,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g = g + 5
g = 0
b = b + 5
y = y + 5
r = 255
g = 0
y = 305
x = 39
b = 0
while b < 256:
while r >= 0: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0_0_0':
newcolor = 'Black'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r = r - 5
x = x+5
b = b + 5
x = 39.5
r = 255
y = y + 5
scribus.setRedraw(True)
scribus.redrawAll()
```
后半部分:
```
#!/usr/bin/env python
# white2rgb.py
"""
Creates one-half of RGB cube with White at origin
"""
import scribus
x = 300
y = 300
r = 255
g = 255
b = 255
if scribus.newDoc(scribus.PAPER_LETTER, (0,0,0,0),scribus.PORTRAIT, 1, scribus.UNIT_POINTS, scribus.NOFACINGPAGES, scribus.FIRSTPAGERIGHT):
while g >= 0:
while r >= 0: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255_255_255':
newcolor = 'White'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 255 - r,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r = r - 5
r = 255
g = g - 5
y = y - 5
r = 255
g = 255
y = 305
while b >= 0:
while r >= 0: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255_255_255':
newcolor = 'White'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 255 - r,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r = r - 5
r = 255
b = b - 5
y = y + 5
r = 255
g = 0
y = 305
x = 39
b = 255
while b >= 0:
while g < 256:
newcolor = str(r) + '_' + str(g) + '_' + str(b)
if newcolor == '255_255_255':
newcolor = 'White'
scribus.defineColorRGB(newcolor,r, g, b)
rect = scribus.createRect(x + g, y, 5, 5)
scribus.setFillColor(newcolor, rect)
scribus.setLineColor(newcolor, rect)
g = g + 5
g = 0
b = b - 5
y = y + 5
scribus.setRedraw(True)
scribus.redrawAll()
```
由于我创建了大量的颜色,所以当看到 Scribus 文件比我用它创建的 PDF 文件大得多的时候,我并不感到惊讶。例如,我的 Scribus SLA 文件是 3.0MB,而从中生成的 PDF 只有 70KB。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rgb-cube-python-scribus>
作者:[Greg Pittman](https://opensource.com/users/greg-p/users/greg-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zianglei](https://github.com/ziangle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 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好消息!Ubuntu LTS 用户不需要 PPA 也可以获得最新的 Nvidia 驱动更新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ubuntu-lts-latest-nvidia-drivers/ | 要在 Ubuntu LTS 上获得的最新 Nvidia 驱动程序,你不必再使用 PPA 了。最新的驱动程序现在将在 Ubuntu LTS 版本的存储库中提供。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001838o2gn0xh23att3mt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001838o2gn0xh23att3mto.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Ubuntu",
"Nvidia"
] | 新闻 | {
"viewnum": 5866,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88.54.232",
"message": "d j",
"username": "delrey [Mobile Safari 12.1|iOS 12.3]",
"date": "2019-07-17T12:57:28"
}
] | [] | 要在 Ubuntu LTS 上获得的最新 Nvidia 驱动程序,你不必再使用 PPA 了。最新的驱动程序现在将在 Ubuntu LTS 版本的存储库中提供。 | 2019-07-17T00:18:35 | 2019-07-17T00:18:35 | 11,110 | /article-11110-1.html |
>
> 要在 Ubuntu LTS 上获得的最新 Nvidia 驱动程序,你不必再使用 PPA 了。最新的驱动程序现在将在 Ubuntu LTS 版本的存储库中提供。
>
>
>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 Ubuntu 上安装最新和最好的 Nvidia 二进制驱动程序更新的麻烦。
默认情况下,Ubuntu 提供开源的 [Nvidia Nouveau 驱动程序](https://nouveau.freedesktop.org/wiki/),这有时会导致 Ubuntu 卡在启动屏幕上。
你也可以轻松地[在 Ubuntu 中安装专有的 Nvidia 驱动程序](https://itsfoss.com/install-additional-drivers-ubuntu/)。问题是默认 [Ubuntu 存储库](https://itsfoss.com/ubuntu-repositories/)中的 Nvidia 驱动程序不是最新的。为此,几年前 [Ubuntu 引入了一个专门的 PPA](https://itsfoss.com/ubuntu-official-ppa-graphics/)以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官方 PPA](https://itsfoss.com/ppa-guide/) 仍然是安装闭源图形驱动程序的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但是,它绝对不是最方便的选择。
但是,现在,Ubuntu 同意将最新的 Nvidia 驱动程序更新作为 SRU([StableReleaseUpdates](https://wiki.ubuntu.com/StableReleaseUpdates))的一部分提供。所以,你将在使用 Ubuntu LTS 版本时也拥有 Nvidia 驱动程序了。
好吧,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在 Ubuntu LTS 版本上单独下载/安装 Nvidia 图形驱动程序。
就像你会获得浏览器或核心操作系统更新(或安全更新)的更新包一样,你将获得所需的 Nvidia 二进制驱动程序的更新包。
### 这个最新的 Nvidia 显卡驱动程序可靠吗?
SRU 字面上指的是 Ubuntu(或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的稳定更新。因此,要获得最新的图形驱动程序,你应该等待它作为稳定更新释出,而不是选择预先发布的更新程序。
当然,没有人能保证它能在所有时间内都正常工作 —— 但安装起来比预先发布的更安全。
### 怎样获得最新的 Nvidia 驱动程序?

你只需从软件更新选项中的其他驱动程序部分启用“使用 NVIDIA 驱动程序元数据包……”。
最初,[The Linux Experiment](https://twitter.com/thelinuxEXP) 通过视频分享了这个消息 —— 然后 Ubuntu 的官方 Twitter 作为公告重新推送了它。你可以观看下面的视频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 支持哪些 Ubuntu LTS 版本?
目前,Ubuntu 18.04 LTS 已经可用了,它也将很快在 Ubuntu 16.04 LTS 上可用(随后的 LTS 也将次第跟上)。
### 总结
现在你可以安装最新的 Nvidia 二进制驱动程序更新了,你认为这有何帮助?
如果你已经测试了预先发布的软件包,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你对此的看法。
---
via: <https://itsfoss.com/ubuntu-lts-latest-nvidia-drivers/>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系统管理员与网站可靠性工程师(SRE)对比:区别在那儿? | Vince Power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sysadmins-vs-sres | 系统管理员和网站可靠性工程师(SRE,下同)对于任何组织来讲都很重要。本篇将介绍下两者的不同之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14505qgk19kjuvzb2m1m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14505qgk19kjuvzb2m1m4.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vizv | wxy | false | [
"SRE",
"运维工程师"
] | 观点 | {
"viewnum": 328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系统管理员和网站可靠性工程师(SRE,下同)对于任何组织来讲都很重要。本篇将介绍下两者的不同之处。 | 2019-07-17T21:45:13 | 2019-07-17T21:45:13 | 11,113 | /article-11113-1.html |
>
> 系统管理员和网站可靠性工程师(SRE,下同)对于任何组织来讲都很重要。本篇将介绍下两者的不同之处。
>
>
>

在 IT 行业,成为多面手或是专家的争议一直存在。99% 的传统系统管理员都被归到了多面手这类。<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te_Reliability_Engineering"> 网站可靠性工程师 </a> <rt>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rt></ruby>(SRE)的角色则更加专精,并且在如 Google 般有着一定规模的头部公司中对其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总的来说这两者对于跑着应用的基础设施有着同样的目标:为应用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体验。然而两者的出发点却截然不同。
### 系统管理员:中立善良的化身
系统管理员一般都是从基础的桌面或网络支持成长过来的,并一路习得大多数系统管理员都会掌握的广泛的技能。此时这些系统管理员会对他们所负责的系统和应用了如指掌。他们会知道一号服务器上的应用每隔一个星期二就需要重启一次,或是九号服务器周三会静默的崩溃。他们会对服务器的监视作出微调以忽略无关紧要的信息,尽管那个被标记为<ruby> 致命 <rt> fatal </rt> <rt> </rt></ruby>的错误信息每个月第三个周日都会显示。
总的来讲,系统管理员了解如何照料那些跑着你核心业务的服务器。这些系统管理员已经成长到开始使用自动化工具去处理所有归他们管的服务器上的例行任务。他们虽然喜欢使用模板、<ruby> 黄金镜像 <rt> golden images </rt></ruby>、以及标准,但同时也有着足够的灵活度去修改一个服务器上的参数以解决错误,并注释为什么那个服务器的配置与众不同。
尽管系统管理员很伟大,但他们也有着一些怪癖。其中一项就是没有他们神圣的授权你永远也获取不了系统的 root 访问权限,另一项则是任何不是出于他们的主意的变更都要在文档中被记录为应用提供方的要求,并仍然需要再次核对。
他们所管理的服务器是他们的地盘,没有人可以随意干涉。
### SRE:灭霸将为之自豪
与成为系统管理员的道路相反,从开发背景和从系统管理员背景成长为 SRE 的可能性相近。SRE 的职位出现的时长与应用开发环境的生命周期相近。
随着一个组织的发展而引入的类似于[持续集成](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inuous_integration)和[持续发布](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inuous_delivery) (CI/CD) 的 [DevOps](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devops) 概念,通常会出现技能空缺,以让这些<ruby> 不可变 <rt> immutable </rt></ruby>的应用部署到多个环境并随着业务需求进行扩展。这将是 SRE 的舞台。的确,一个系统管理员可以学习额外的工具,但大体上成为一个全职的职位更容易跟的上发展。一个专精的专家更有意义。
SRE 使用如<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rastructure_as_code"> 代码即基础设施 </a> <rt> infrastructure-as-code </rt></ruby>的概念去制作模板,然后调用它们来部署用以运行应用的环境,并以使用一键完整重现每个应用和它们的环境作为目标。因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测试环境中一号服务器里的一号应用的二进制文件与生产环境中十五号服务器的完全一致,仅环境相关的变量如密码和数据库链接字串有所不同。
SRE 也会在配置发生改变时完全销毁一个环境并重新构建它。对于任何系统他们都不带一点感情。每个系统只是个被打了标记和安排了生命周期的数字而已,甚至连例行的对服务器打补丁也要重新部署整个<ruby> 应用栈 <rt> application stack </rt></ruby>
### 总结
对于一些情况,尤其是运维一些大型的基于 DevOps 的环境时,一个 SRE 所能提供的用于处理各种规模的业务的专业技能当然更具优势。但每次他们在运气不好走入死胡同时都会去寻求他的系统管理员友人或是 [来自地狱的混蛋运维(BOFH)](http://www.bofharchive.com/BOFH.html) ,得到他那身经百战的故障排除技能,和那些用于给组织提供价值的丰富经验的帮助。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sysadmins-vs-sres>
作者:[Vince Power](https://opensource.com/users/vincepower/users/craig5/users/dawnparzych/users/pengli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vizv](https://github.com/vizv)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企业云 2.0:VMware 眼中的企业 IT 的未来 | 老王 | 近日,笔者聆听了 VMware 大中华区高级技术总监李刚先生一场精彩演讲,他就企业 IT 的发展之路探讨了 VMware 企业云 2.0 的发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21009qx8abz58bla8lha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21009qx8abz58bla8lhah.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VMware"
] | 观点 | {
"viewnum": 4068,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4.56.188",
"message": "qq2019",
"username": "qq2019 [Chrome 63.0|Windows 7]",
"date": "2019-07-29T05:00:54"
},
{
"postip": "183.4.56.188",
"message": "https://linux.cn/article-11114-1.html",
"username": "qq2019 [Chrome 63.0|Windows 7]",
"date": "2019-07-29T05:01:17"
}
] | [] | 近日,笔者聆听了 VMware 大中华区高级技术总监李刚先生一场精彩演讲,他就企业 IT 的发展之路探讨了 VMware 企业云 2.0 的发展。 | 2019-07-17T22:10:00 | 2019-07-17T22:10:00 | 11,114 | /article-11114-1.html | 
近日,笔者聆听了 VMware 大中华区高级技术总监李刚先生一场精彩演讲,他就企业 IT 的发展之路探讨了 VMware 企业云 2.0 的发展。
### VMware 眼中的行业趋势
李刚谈到,从 VMware 的愿景可以看出整个企业 IT 正在发生的三个深刻的变化:
VMware 认为,首先,私有云演进为混合云,也就是说, 云基础架构可以自建也可以去当作服务购买,而提供给用户的是统一技术栈,统一运维管理的融合环境;其次,IT 和 CT 会融合成电信云~电信网络会形成云的形态;而边缘计算会成为一个新的基础架构形态。

从行业角度来看,也和 VMware 的愿景高度契合, VMware 称之为三波产业重大变革:
* 第一个就是通过重构企业云,整个企业 IT 会全面转型以适应新的变化,拥抱变化创造新的机遇。当今的企业正处于从私有云和公有云阶段迈向混合云、多云的阶段,既保有了私有云的安全性,也利用到了公有云的开放性,使得企业可以以最佳成本获得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服务。而新的企业云,正承担着这一数字化转型的重任。
* 第二个是云网融合,就是整个 IT 生态会以云和网络融合的形态来包容在企业的外围。在多云战略进一步深化之后,企业将协调处于多云环境中的数据、服务和应用,通过云和网络的融合,能将这些融为一体。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流经多云之间的网络的流量必将占到更多的份额。
* 第三个是拓展到边缘,边缘计算以后将会是更大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将来自于边缘设备、迫切地需要在利用边缘设备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满足业务需求。这些迅速增长的边缘设备极大地拓展了计算的范围和领域,而它们的爆发式增长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压力和广阔的前景。
这三个变化和由此发展而来的三波浪潮,给企业计算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地变革企业云基础设施,升级企业的数字化技术,才能应对数字化转型 2.0 的进化,而这就是 VMware 重构企业云,推出企业云 2.0 的原动力。
### 重构企业云
VMware 认为,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其战略方向无疑是重构企业云,通过建设新一代企业云(EnterpriseCloud 2.0),完成企业 IT 的重塑,让 IT 真正从资源供给的角色到创新平台的转变。
李刚谈到,所谓“重构企业云,实际上就是重构企业IT的核心,企业IT要做大的转型。用一句话来说,企业IT要从资源供给到创新平台。”
传统的企业,私有云的模式就是一个比较先进的企业IT模式了,但是私有云实际上关注的还是以资源为核心,而且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两个:一个是资源池化,另一个是资源交付流程化和自动化。所有这些对业务来说的价值就是节省成本。对 IT 自身的价值是变得自动化简易和简单。
新一代企业云我们把它起个名字叫**企业云 2.0**。新一代企业云才会真正改变企业IT的形式、定位和价值。

#### 企业云 2.0
什么是新一代企业云?李刚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一概念:
第一,对于新一代企业云来说,它把资源转化成服务、而且是全栈式服务。所谓“全栈服务”就是说它,包括 IaaS、SaaS、PaaS 等完整的服务能力,企业IT要有能力提供各个层面的服务。这个叫**全栈资源服务化**。
第二,从传统企业 IT 来说,用户的概念是相对比较弱的。传统企业 IT 严格意义上讲没有特别强烈的用户的概念——谁是你的用户,或者直接一点说,谁是你的云的用户?很多企业建了云,云的用户是谁?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强化。
在未来,对于企业云来说会有非常明显的用户的概念。
企业云的第一大用户就是你的业务创新团队,或研发团队。真正企业IT做的很好的,都已经大量的开始把研发从外包转向内包,甚至于能力的对外输出。第二类用户,即传统的业务线用户,当你的应用越来越丰富,也需要强化给用户提供服务的概念,而不是站在一个个单独的应用角度给用户提供服务,因为你的很多应用流程都会通过服务的方式提供出来,所以就有了所谓的应用门户的概念。这就是**强化用户的概念**。
第三,新一代企业云里面不强调公有云、私有云,事实上,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是你的资源。公有云和私有云只不过是你建设资源管理资源的一个方式和选择。至于怎么选有很多方面,比如安全性、可靠性、成本等等,此外还包括服务的种类。比如说现在公有云服务相对会比私有云多一些,有些服务在私有云上还没有建成,需要公有云提供支持。而这些都是你的资源。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融合资源**,以安全可控可管理的方式为我所用。
第四个,云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迭代发展**的概念,并不像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有一期、二期那么明确的阶段性。云服务必须不断的推出、升级,要能积淀这些服务,让它能力不断的增强。
#### 企业 IT 演进战略
谈及了企业云 2.0,就不能不提到企业IT演进战略,李刚把它分成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云战略、服务战略、应用战略。
所谓云战略,就是把基础架构往前推,包括私有云跟同构公有云如何在资源上做分配,原生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如何做整合,企业应用怎么上云,公有云的技术怎么导入企业 IT 等等,这是讲云的战略。
其次是服务战略,之前它的服务非常弱化,在企业云 2.0 的实际建设里,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就是怎么样把这些资源变成服务,提供给开发团队,这是很重要的能力。
第三是应用战略,就是应用怎么变得敏捷、创新,从外包到内包,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之前在这个层面上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在建设一个传统的池化资源,采用私有云的模式。而到了企业云 2.0 阶段,从应用来看就是怎么定位你的应用,哪些应用可以退出了,哪些应用可以重新放在云上,哪些应用不用理它,哪些应用重新按照新的模式做设计,你的应用开发模式要做转变。

#### 基础架构即代码
当你开始架构你的应用的时候,同时也会规划基础架构怎么部署,而且是代码的方式进行规划和部署。在真实部署之前会做配置管理,然后采用基础架构代码的方式来管理。在每一步,当你需要基础架构提供支持的时候,它会帮你部署和调整基础架构,这里是由代码自动提供的。
这个基础架构的概念包括 IaaS、PaaS 等,包括各种各样的服务。通过在企业内部实现企业云 2.0,知道企业内部有哪些资源可供被调用,然后把来自不同云的、包括私有云的这些服务组装成企业所需要的基础架构的元配件,再用代码的方式编写成应用所需要的基础架构描述,然后,研发团队会自动的调用这些代码生成基础架构。一个真正的应用,比如 VMware公司 内部在做的云管产品的应用,每天会做几十次的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和持续交付,整个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发现错误的速度也非常快,整个开发的进度就是之前十几倍、几十倍的提升。

这里有个非常核心的部分,第一个,你会发现它充分体现了应用驱动,应用在驱动整个基础架构在变动。第二点,这些如果不是软件定义的,不是真正可以代码化的,应用根本没法驱动,它需要完全高度代码化,然后就可以通过应用驱动转起来了。所以,在软件定义之上,有了应用驱动,使得价值充分发挥出来,IT基础架构变得高度灵活。
### 与 Intel 携手
而李刚先生在演讲中也提及,VMware 行业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 Intel® 技术可以帮助客户充分利用混合云,并连接和管理本地部署与远程部署的工作负载,从而提高敏捷性、容量、透明度、可见性和恢复能力。
借助一系列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实施支持其云计算战略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推动其独特业务的发展。他们既可以自由选择,又能保持可控力。

### 云的未来

早在 2015 年时,VMware 发布的企业愿景“一云承万象”,其核心是通过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在一体化的混合云平台上,支持任何类型的应用和对不同类型的终端平台做交付服务。如今, VMware 的这一愿景得到了再次升华,在迎合新的变化的同时,深耕于企业云计算领域,也将自身转化为了一家“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供应商。而新的企业云 2.0 也正是这家软件巨头向未来迈出的坚实一步。
|
||||
如何在 Ubuntu 中删除仓库及其 GPG 密钥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delete-a-repository-and-gpg-key-in-ubuntu/ | 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如果在 Ubuntu 系统中不再需要仓库及其密钥,那么该如何删除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23223badn7ulike6qw27x.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23223badn7ulike6qw27x.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Ubuntu"
] | 技术 | {
"viewnum": 1334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如果在 Ubuntu 系统中不再需要仓库及其密钥,那么该如何删除它。 | 2019-07-17T22:32:19 | 2019-07-17T22:32:19 | 11,115 | /article-11115-1.html | 
前几天我们讨论了如何在基于 RPM 和 DEB 的系统中[列出已安装的仓库](https://www.ostechnix.com/find-list-installed-repositories-commandline-linux/)。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中删除仓库及其 GPG 密钥。对于不知道仓库的人,仓库(简称 repo)是开发人员存储软件包的地方。仓库的软件包经过全面测试,并由 Ubuntu 开发人员专门为每个版本构建。用户可以使用 Apt 包管理器在他们的 Ubuntu 系统上下载和安装这些包。Ubuntu 有四个官方仓库,即 Main、Universe、Restricted 和 Multiverse。
除了官方仓库外,还有许多由开发人员(或软件包维护人员)维护的非官方仓库。非官方仓库通常有官方仓库中不可用的包。所有包都由包维护者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签名。如你所知,公钥是发给用户的,私钥必须保密。每当你在源列表中添加新的仓库时,如果 Apt 包管理器想要信任新添加的仓库,你还应该添加仓库密钥(公钥)。使用仓库密钥,你可以确保从正确的人那里获得包。到这里希望你对软件仓库和仓库密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如果在 Ubuntu 系统中不再需要仓库及其密钥,那么该如何删除它。
### 在 Ubuntu 中删除仓库
每当使用 `add-apt-repository` 命令添加仓库时,它都将保存在 `/etc/apt/sources.list` 中。
要从 Ubuntu 及其衍生版中删除软件仓库,只需打开 `/etc/apt/sources.list` 文件并查找仓库名字并将其删除即可。
```
$ sudo nano /etc/apt/sources.list
```
正如你在下面的截图中看到的,我在我的 Ubuntu 系统中添加了 [Oracle Virtualbox](https://www.ostechnix.com/install-oracle-virtualbox-ubuntu-16-04-headless-server/) 仓库。

*virtualbox 仓库*
要删除此仓库,只需删除该条目即可。保存并关闭文件。
如果你已添加 PPA 仓库,请查看 `/etc/apt/sources.list.d/` 目录并删除相应的条目。
或者,你可以使用 `add-apt-repository` 命令删除仓库。例如,我要删除 [Systemback](https://www.ostechnix.com/systemback-restore-ubuntu-desktop-and-server-to-previous-state/) 仓库,如下所示。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r ppa:nemh/systemback
```
最后,使用以下命令更新软件源列表:
```
$ sudo apt update
```
### 删除仓库密钥
我们使用 `apt-key` 命令添加仓库密钥。首先,让我们使用命令列出添加的密钥:
```
$ sudo apt-key list
```
此命令将列出所有添加的仓库密钥。
```
/etc/apt/trusted.gpg
--------------------
pub rsa1024 2010-10-31 [SC]
3820 03C2 C8B7 B4AB 813E 915B 14E4 9429 73C6 2A1B
uid [ unknown] Launchpad PPA for Kendek
pub rsa4096 2016-04-22 [SC]
B9F8 D658 297A F3EF C18D 5CDF A2F6 83C5 2980 AECF
uid [ unknown] Oracle Corporation (VirtualBox archive signing key) <[email protected]>
sub rsa4096 2016-04-22 [E]
/etc/apt/trusted.gpg.d/ubuntu-keyring-2012-archive.gpg
------------------------------------------------------
pub rsa4096 2012-05-11 [SC]
790B C727 7767 219C 42C8 6F93 3B4F E6AC C0B2 1F32
uid [ unknown] Ubuntu Archive Automatic Signing Key (2012) <[email protected]>
/etc/apt/trusted.gpg.d/ubuntu-keyring-2012-cdimage.gpg
------------------------------------------------------
pub rsa4096 2012-05-11 [SC]
8439 38DF 228D 22F7 B374 2BC0 D94A A3F0 EFE2 1092
uid [ unknown] Ubuntu CD Image Automatic Signing Key (2012) <[email protected]>
/etc/apt/trusted.gpg.d/ubuntu-keyring-2018-archive.gpg
------------------------------------------------------
pub rsa4096 2018-09-17 [SC]
F6EC B376 2474 EDA9 D21B 7022 8719 20D1 991B C93C
uid [ unknown] Ubuntu Archive Automatic Signing Key (2018) <[email protected]>
```
正如你在上面的输出中所看到的,那串长的(40 个字符)十六进制值是仓库密钥。如果你希望 APT 包管理器停止信任该密钥,只需使用以下命令将其删除:
```
$ sudo apt-key del "3820 03C2 C8B7 B4AB 813E 915B 14E4 9429 73C6 2A1B"
```
或者,仅指定最后 8 个字符:
```
$ sudo apt-key del 73C62A1B
```
完成!仓库密钥已被删除。运行以下命令更新仓库列表:
```
$ sudo apt update
```
资源:
* [软件仓库 – Ubuntu 社区 Wiki](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Repositories/Ubuntu)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delete-a-repository-and-gpg-key-in-ubuntu/>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利用 Python 引导孩子的计算机思维 | Don Watkin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2/break-down-stereotypes-python | 编程可以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技能、信心和知识,进而让他们摆脱因为家庭收入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劣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31228k3t9skntnlst59h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7/231228k3t9skntnlst59h9.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angYueScream | wxy | false | [
"Python"
] | 观点 | {
"viewnum": 362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编程可以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技能、信心和知识,进而让他们摆脱因为家庭收入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劣势。 | 2019-07-17T23:12:39 | 2019-07-17T23:12:39 | 11,116 | /article-11116-1.html |
>
> 编程可以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技能、信心和知识,进而让他们摆脱因为家庭收入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劣势。
>
>
>

尽管暑假期间底特律公共图书馆的[帕克曼分部](https://detroitpubliclibrary.org/locations/parkman)挤满了无聊的孩子并且占用了所有的电脑,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不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反而更多是一个机会。他们成立一个名为 [Parkman Coders](https://www.dplfound.org/single-post/2016/05/15/Parkman-Branch-Coders) 的编程社团,社团以 [Qumisha Goss](https://www.linkedin.com/in/qumisha-goss-b3bb5470) 为首,她是图书管理员,也负责利用 Python 的魔力引导弱势儿童的计算机思维。
四年前 [Qumisha Goss](https://www.linkedin.com/in/qumisha-goss-b3bb5470) 刚发起 Parkman Coders 计划的时候, “Q”(代表她)并不是太懂编程。之后她通过努力成为图书馆里教学和技术方面的专家和树莓派认证讲师。
社团最开始采用 [Scratch](https://scratch.mit.edu/) 教学,但很快学生就对这种图形化的块编程感到乏味,他们觉得这就是个“婴儿玩具”。Q 坦言,“我们意识到是时候需要在课程内容这方面做些改变了,如果是为了维持课程内容对初学者的友好性继续选择 Scratch 教学,这无疑会影响孩子们后期继续保持对编程的关注。”因此,她开始教授孩子们 Python。
Q 是在 [Code.org](http://Code.org) 平台玩地牢骷髅怪物这个关卡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 Python。她最开始是通过 《[Python Programming: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https://www.amazon.com/Python-Programming-Introduction-Computer-Science/dp/1887902996)》 和 《[Python for Kids](https://nostarch.com/pythonforkids)》 这两本书学习的 Python。她也推荐 《[Automate the Boring Stuff with Python](https://automatetheboringstuff.com/)》 和 《[Lauren Ipsum: A Story about Computer Science and Other Improbable Things](https://nostarch.com/laurenipsum)》 这两本书。
### 建立一个基于树莓派的创客空间
Q 决定使用[树莓派](https://www.raspberrypi.org/)电脑来避免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当操作对图书馆的电脑造成损害,而且这些电脑因为便携性等问题也不方便用来构建组成一个创客空间。[树莓派](https://www.raspberrypi.org/)的购买价格加上它的灵活性和便携性包括生态圈里面的一些适合教学的自由免费软件,让大家更能感受到她的决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虽然图书馆发起 [Parkman Coders](https://www.dplfound.org/single-post/2016/05/15/Parkman-Branch-Coders) 社区计划的本意是通过努力创造一个吸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进而维持图书馆的平和,但社区发展的很快,很受大家欢迎,以至于这座建立于 1921 的大楼的空间,电脑和插座都不够用了。他们最开始是 20 个孩子共享 10 台[树莓派](https://www.raspberrypi.org/)来进行授课,但后来图书馆陆续收到了来自个人和公司比如 Microsoft、4H,和 Detroit Public Library Foundation 的资金援助从而能够购买更多设备以支撑社区的进一步壮大发展。
目前,每节课程大概有 40 个孩子参加,而且图书馆也有了足够的[树莓派](https://www.raspberrypi.org/)让参与者人手一台设备甚至还可以送出去一些。鉴于不少 [Parkman Coders](https://www.dplfound.org/single-post/2016/05/15/Parkman-Branch-Coders) 的参与者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图书馆也能提供别人捐赠的 Chromebooks 给他们使用。
Q 说,“当孩子们的表现可以证明他们能够很好的使用[树莓派](https://www.raspberrypi.org/)或者 [Microbit](https://microbit.org/guide/) 而且定期来参加课程,我们也会提供设备允许他们可以带回家练习。但即便这样也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他们在家无法访问网络或者没有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
### 利用 Python 学习生存技能,打破束缚
Q 说,“我认为教授孩子们计算机科学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学会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希望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不管他们选择在哪个领域继续发展他们的未来,这些经验教训都会一直伴随他们成长。此外,我也希望这个课程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创造的自豪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这是我做的’是一种很强烈、很有用的感受。而且一旦孩子们越早能够有这种成功的体验,我相信未来的路上他们都会满怀热情迎接新的挑战而不是逃避。”
她继续分享道,“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你不得不对单词的拼写和大小写高度警惕。受限于孩子年龄,有时候阅读认知会是个大问题。为了确保课程受众的包容性,我们会在授课过程中大声拼读,同样我们也会极力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他们不知道的或者不能正确拼写的单词,以便我们纠正。”
Q 也会尝试尽力去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她解释道,“如果我确认有孩子遇到困难不能跟上我们的授课进度,我们会尝试在课下时间安排老师辅导帮助他,但还是会允许他们继续参加编程。我们想帮助到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因为挫败而沮丧的不再参与进来。”
最重要的是,[Parkman Coders](https://www.dplfound.org/single-post/2016/05/15/Parkman-Branch-Coders) 计划所追求的是能够帮助每个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技能和能力。参与进来的大部分孩子都是非裔美国人,一半是女孩。Q 直言,“我们所生活在的这个世界,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种的社会偏见,这些都常常会限制我们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的准确认知。”她坚信孩子们需要一个没有偏见的空间,“他们可以尝试很多新事物,不会因为担心犯错责骂而束手束脚,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求知探索。”
Q 和 [Parkman Coders](https://www.dplfound.org/single-post/2016/05/15/Parkman-Branch-Coders) 计划所营造的环境氛围能够帮助到参与者摆脱低家庭收入带来的劣势。如果说社区能够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真有什么独特秘诀的话,那大概就是,Q 解释道,“确保你有一个令人舒适的空间,充满了理解与宽容,这样大家才会被吸引过来。让来的人不忘初心,做好传道受业解惑的准备;当大家参与进来并感觉到充实愉悦,自然而然会想要留下来。”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2/break-down-stereotypes-python>
作者:[Don Watk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angYueScream](https://github.com/WangYueScream)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线试用 200 多种 Linux 和 Unix 操作系统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test-100-linux-and-unix-operating-systems-online-for-free/ | 只要打开该网站,选择你需要的 Linux/Unix 发行版,然后开始试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8/124355htdu1tuqt1kxagg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8/124355htdu1tuqt1kxagg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0x996 | wxy | false | [
"试用"
] | 分享 | {
"viewnum": 15830,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只要打开该网站,选择你需要的 Linux/Unix 发行版,然后开始试用! | 2019-07-18T12:43:00 | 2019-07-18T12:43:00 | 11,118 | /article-11118-1.html | 
不久前我们介绍过[OSBoxes](https://www.ostechnix.com/osboxes-free-unixlinux-virtual-machines-for-vmware-and-virtualbox/),该网站提供了一系列免费且开箱即用的 Linux 和 Unix 虚拟机。你可以在你的 Linux 系统中下载这些虚拟机并用 VirtualBox 或 VMWare workstation 试用。今天,我偶然发现一个名叫 “DistroTest” 的类似服务。与 OSBoxes 不同之处在于 DistroTest 让你免费试用现场版 Linux 和 Unix 操作系统。你可以在线试用 200 多种 Linux 和 Unix 操作系统而无需在本地安装它们。只要打开该网站,选择你需要的 Linux/Unix 发行版,然后开始试用!
两个名为 Klemann Andy 和 Forster Tobias 的好心人用 Qemu 在 Debian 上运行了这项网络服务。这里列出的公开发行版在使用上没有任何限制。你可以象使用本地系统一样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你可以安装和卸载软件。你可以测试安装的程序,甚至删除或格式化硬盘,删除系统文件。简而言之,DistroTest让喜欢尝试不同发行版的的人自行决定:
* 最适合他们的发行版
* 想要哪种图形界面
* 他们可以选择哪些配置
本文撰写之时,DistroTest 提供了 227 种操作系统的 711 个版本。我已经使用 Linux 很多年,但我从未听说过这里列出的一些发行版。说实话我甚至不知道 Linux 操作系统有如此之多的版本。
DistroTest 网站提供的 Linux 发行版的列表如下。(LCTT 译注:其中也包括部分非 Linux 的操作系统如 FreeBSD 和 FreeDOS,或是分区工具如 Gparted)
* 4mLinux
* AbsoluteLinux
* AlpineLinux
* Antergos
* antiX Linux
* Aptosid
* ArchBang
* ArchLabs
* ArchLinux
* Archman
* ArchStrike
* ArtixLinux
* AryaLinux
* AvLinux
* BackBoxLinux
* BigLinux
* Bio-Linux
* BlackArch
* BlackLab
* BlackPantherOS
* blag
* BlankOn
* Bluestar
* Bodhi
* BunsenLabs
* Caine
* Calculate Linux Desktop
* CentOS 7
* Chakra
* ChaletOS
* ClearOS
* Clonezilla
* ConnochaetOS
* Cucumber
* Damn Small Linux
* Debian
* Devil-Linux
* Devuan
* DragonFly BSD
* Dragora
* Dyne:bolic
* Edubuntu
* elementaryOS
* Elive Linux
* Emmabuntüs
* Emmabuntüs
* Endless OS
* EnsoOS
* Exe GNU/Linux
* ExTiX
* Fatdog64
* Fedora
* FerenOS
* FreeBSD
* FreeDOS
* Frugalware
* Frugalware
* G4L
* GeckoLinux
* Gentoo
* GNewSense
* GoboLinux
* Gparted
* GreenieLinux
* GRML
* GuixSD
* Haiku
* Heads
* Kali Linux
* Kanotix
* KaOS
* Knoppix
* Kodachi
* KolibriOS
* Korora
* Kwort
* Linux Lite
* Linux Mint
* LiveRaizo
* LMDE
* LXLE OS
* Macpup
* Mageia
* MakuluLinux
* Manjaro
* MauiLinux
* MenuetOS
* MiniNo
* Modicia
* Musix
* MX Linux
* Nas4Free
* Neptune
* NetBSD
* Netrunner
* NixOs
* NuTyX
* OpenIndiana
* OpenMandriva
* openSUSE
* OracleLinux
* OSGeo live
* OviOS
* Parabola
* Pardus
* Parrot
* Parsix
* PCLinuxOS
* PeachOSI
* Peppermint
* Pinguy
* PinguyOS
* plopLinux
* PointLinux
* Pop!\_OS
* PORTEUS
* Puppy Linux
* PureOS
* Q4OS
* QubesOS
* Quirky
* ReactOS
* Redcore
* Rescatux
* RevengeOS
* RoboLinux
* Rockstor
* ROSA
* Runtu
* Sabayon
* SalentOS
* Salix
* ScientificLinux
* Siduction
* Slax
* SliTaz
* Solus
* SolydK
* SparkyLinux
* Springdale
* Stresslinux
* SubgraphOS
* SwagArch (18.03)
* Tails
* Tanglu
* Tiny Core
* Trisquel
* TrueOS
* TurnKey Linux
* Ubuntu及其官方衍生版本
* Uruk
* VectorLinux
* VineLinux
* VoidLinux
* Voyager
* VyOS
* WattOs
* Zentyal
* Zenwalk
* Zevenet
* Zorin OS
### 如何使用?
要试用任何操作系统,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s://distrotest.net/>
在这个网站,你会看到可用的操作系统列表。单击你想了解的发行版名称即可。

用 DistroTest 试用 200 多种Linux和Unix操作系统
本文中我会试用 Arch Linux。
单击发行版链接后,在跳转到的页面单击 “System start” 按钮即可启动所选操作系统。

此现场版操作系统会在新浏览器窗口中启动。你可以通过内建的 noVNC viewer 访问它。请在浏览器中启用/允许 DistroTest 网站的弹出窗口,否则无法看到弹出的 noVNC 窗口。
按回车启动现场版系统。

这就是 Arch Linux 现场版系统:

你可以免费使用这个系统 1 小时。你可以试用该现场版操作系统、安装应用、卸载应用、删除或修改系统文件、测试配置或脚本。每次关机后,一切都会恢复成默认配置。
一旦试用结束,回到 DistroTest 页面并停止你试用的系统。如果你不想启用 DistroTest 页面的弹出窗口,用你本地系统安装的任意 VNC 客户端也可以。VNC 登录信息可在同一页面找到。

DistroTest 服务对两类用户比较实用:想在线试用 Linux/Unix 系统,或是没有喜欢的操作系统现场版 ISO 镜像文件的人。我在 4G 网络上测试的结果一切正常。
### 实际上,我没法在这个虚拟机里安装新软件
试用期间我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虚拟机没有联网。除了本地环回接口之外没有其他网络接口。没有联网也没有本地镜像源的情况下我没法下载和安装新软件。我不知道为何网站声称可以安装软件。也许在这点上我遗漏了什么。我在 DistroTest 上能做的只是看看现成的系统,试用现场版而不能安装任何软件。
推荐阅读:
* [免费在线学习和练习 Linux命令!](https://www.ostechnix.com/learn-and-practice-linux-commands-online-for-free/)
* [在浏览器中运行 Linux 和其他操作系统](https://www.ostechnix.com/run-linux-operating-systems-browser/)
暂时就这样了。我不知道 DistroTest 团队如何设法托管了这么多操作系统。我肯定这会花不少时间。这的确是件值得称赞的工作。我非常感激项目成员的无私行为。荣誉归于你们。加油!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test-100-linux-and-unix-operating-systems-online-for-free/>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0x996](https://github.com/0x996)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MX Linux:一款专注于简洁性的中等体量发行版 | Jack Wallen |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4/mx-linux-mid-weight-distro-focused-simplicity | 这个发行版可以使任何人在 Linux 上如家一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8/235101h8m8cwcew2zwl8kq.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8/235101h8m8cwcew2zwl8kq.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qfzy1233 | wxy | false | [
"发行版",
"Linux"
] | 分享 | {
"viewnum": 139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个发行版可以使任何人在 Linux 上如家一般。 | 2019-07-18T23:50:57 | 2019-07-18T23:50:57 | 11,119 | /article-11119-1.html |
>
> 这个发行版可以使任何人在 Linux 上如家一般。
>
>
>

Linux 有着如此多种的发行版。许多发行版为了使自己与众不同而做出了很多改变。另一方面,许多发行版之间的区别又是如此之小,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还愿意不厌其烦的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呢?也正是基于这一疑惑,让我好奇为什么 [antiX](https://antixlinux.com/) 和 [MEPIS](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PIS)这两个社区要联合推出一个特殊的发行版,考虑到具体情况应该会是一个搭载 Xfce 桌面并基于 antiX 的版本,由 MEPIS 社区承担开发。
这一开发中的使用 Xfce 桌面的 antiX 系统是否会基于它之前的发行版呢?毕竟,antiX 旨在提供一个“基于 Debian 稳定版的快速、轻量级、易于安装的非 systemd 的 live CD 发行版”。antiX 所搭载的桌面是 [LXDE](https://lxde.org/),能够极好的满足关于轻量化系统的相关要求和特性。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 antiX 决定构建另一个轻量化发行版呢,仅仅是因为这次换成了 Xfce 吗?好吧,Linux 社区中的任何人都知道,增加了不同风格的好的轻量级发行版是值得一试的(特别是可以使得我们的旧硬件摆脱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宿命)。当然,LXDE 和 Xfce 并不完全属于同一类别。LXDE 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轻量级桌面,而 Xfce 应该被认为是一个中等体量的桌面。朋友们,这就是为什么 MX Linux 是 antiX 的一个重要迭代的关键。一个基于 Debian 的中等体量的发行版,它包含你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工具。
但是在 MX Linux 中有一些直接从 antiX 借用来的非常有用的东西 —— 那就是安装工具。当我初次设置了 VirtualBox 虚拟机来安装 MX Linux 时,我认为安装的系统将是我已经习惯的典型的、非常简单的 Linux 系统。令我非常惊讶的是,MX Linux 使用的 antiX 安装程序打破了以往的痛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尝试 Linux 持观望态度的人来说。
因此,甚至在我开始尝试 MX Linux 之前,我就对它有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让这个发行版的安装如此特别,最后再来看看桌面。
你可以从[这里](https://mxlinux.org/download-links)下载 MX Linux 17.1。系统的最低要求是:
* CD/DVD驱动器(以及能够从该驱动器引导的 BIOS)或 live USB(以及能够从 USB 引导的 BIOS)
* 英特尔 i486 或 AMD 处理器
* 512 MB 内存
* 5 GB 硬盘空间
* 扬声器,AC97 或 HDA-compatible 声卡
* 作为一个 LiveUSB 使用,需要 4 GB 空间
### 安装
MX Linux 安装程序使安装 Linux 变得轻而易举。虽然它可能不是外观最现代化的安装工具,但也已经差不多了。安装的要点是从选择磁盘和选择安装类型开始的(图 1)。

*图 1:MX Linux 的安装程序截图之一*
下一个重要的界面(图 2)要求你设置一个计算机名称、域名和(如果需要的话,为微软网络设置)工作组。

*图 2:设置网络名称*
配置工作组的能力是第一个真正值得称赞的。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款在安装期间提供此选项的发行版。它还应该提示你,MX Linux 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共享目录功能。它做到了,而且深藏功与名。它并不完美,但它可以在不需要安装任何额外包的情况下工作(稍后将详细介绍)。
最后一个重要的安装界面(需要用户交互)是创建用户帐户和 root 权限的密码(图 3)。

*图 3:设置用户帐户详细信息和 root 用户密码*
最后一个界面设置完成后,安装将完成并要求重新启动。重启后,你将看到登录屏幕。登录并享受 MX Linux 带来的体验。
### 使用
Xfce 桌面是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界面。默认设置将面板位于屏幕的左边缘(图 4)。

*图 4:MX Linux 的默认桌面*
如果你想将面板移动到更传统的位置,右键单击面板上的空白点,然后单击“面板”>“面板首选项”。在显示的窗口中(图 5),单击样式下拉菜单,在桌面栏、垂直栏或水平栏之间进行选择你想要的模式。

*图 5:配置 MX Linux 面板*
桌面栏和垂直选项的区别在于,在桌面栏模式下,面板垂直对齐,就像在垂直模式下一样,但是插件是水平放置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创建更宽的面板(用于宽屏布局)。如果选择水平布局,它将默在顶部,然后你必须取消锁定面板,单击关闭,然后(使用面板左侧边缘的拖动手柄)将其拖动到底部。你可以回到面板设置窗口并重新锁定面板。
除此之外,使用 Xfce 桌面对于任何级别的用户来说都是无需动脑筋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会发现很多涵盖了生产力(LibreOffice、Orage Calendar、PDF-Shuffler)、图像(GIMP)、通信(Firefox、Thunderbird、HexChat)、多媒体(Clementine、guvcview SMTube、VLC媒体播放器)的软件,和一些 MX Linux 专属的工具(称为 MX 工具,涵盖了 live-USB 驱动器制作工具、网络助手、包管理工具、仓库管理工具、live ISO 快照工具等等)。
### Samba
让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将文件夹共享到你的网络。正如我所提到的,你不需要安装任何额外的包就可以使其正常工作。只需打开文件管理器,右键单击任何位置,并选择网络上的共享文件夹。系统将提示你输入管理密码(已在安装期间设置)。验证成功之后,Samba 服务器配置工具将打开(图 6)。

*图 6:向网络共享一个目录*
单击“+”按钮配置你的共享。你将被要求指定一个目录,为共享提供一个名称/描述,然后决定该共享是否可写和可见(图 7)。

*图 7:在 MX Linux 上配置共享*
当你单击 Access 选项时,你可以选择是让每个人都访问共享,还是限于特定的用户。问题就出在这里。此时,没有用户可以共享。为什么?因为它们还没有被添加。有两种方法可以把它们添加到共享:从命令行或使用我们已经打开的工具。让我们用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在 Samba 服务器配置工具的主窗口中,单击“首选项” > “Samba 用户”。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添加用户”。
将出现一个新窗口(图 8),你需要从下拉框中选择用户,输入 Windows 用户名,并为用户键入/重新键入密码。

*图 8:向 Samba 添加用户*
一旦你单击“确定”,这用户就会被添加,并且基于你的网络的对用户的共享功能也随之启用。创建 Samba 共享从未变得如此容易。
### 结论
MX Linux 使任何从桌面操作系统转到 Linux 都变得非常简单。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桌面界面不太现代,但发行版的主要关注点不是美观,而是简洁。为此,MX Linux 以出色的方式取得了成功。Linux 的这个特色发行版可以让任何人在使用 Linux 的过程中感到宾至如归。尝试这一中等体量的发行版,看看它能否作为你的日常系统。
---
via: <https://www.linux.com/learn/intro-to-linux/2018/4/mx-linux-mid-weight-distro-focused-simplicity>
作者:[JACK WALLEN](https://www.linux.com/users/jlwallen) 译者:[qfzy1233](https://github.com/qfzy123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32位支持:使用 GCC 交叉编译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cross-compiling-gcc | 使用 GCC 在单一的构建机器上来为不同的 CPU 架构交叉编译二进制文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9/054242nwhludz9tm2lwd8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9/054242nwhludz9tm2lwd8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obsean | wxy | false | [
"GCC",
"编译"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9555,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12.147.246",
"message": "其实有个小小小问题:<br />\r\n在ubuntu上使用arm-linux-gnueabi-gcc命令,所需要安装的软件包为apt-get install gcc-arm-linux-gnueabi<br />\r\n(找了半天)",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Chrome 7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0-26T11:42:03"
},
{
"postip": "121.12.147.246",
"message": "其实有个小小小问题:<br />\r\n在ubuntu上使用arm-linux-gnueabi-gcc命令,所需要安装的软件包为apt-get install gcc-arm-linux-gnueabi<br />\r\n(找了半天)",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Chrome 7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0-26T11:42:08"
}
] | [] | 使用 GCC 在单一的构建机器上来为不同的 CPU 架构交叉编译二进制文件。 | 2019-07-19T05:42:57 | 2019-07-19T05:42:57 | 11,120 | /article-11120-1.html |
>
> 使用 GCC 在单一的构建机器上来为不同的 CPU 架构交叉编译二进制文件。
>
>
>

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要创建二进制软件包,像一个 RPM、DEB、Flatpak 或 Snap 软件包,你不得不为各种不同的目标平台编译代码。典型的编译目标包括 32 位和 64 位的 x86 和 ARM。你可以在不同的物理或虚拟机器上完成你的构建,但这需要你为何几个系统。作为代替,你可以使用 GNU 编译器集合 ([GCC](https://gcc.gnu.org/)) 来交叉编译,在单一的构建机器上为几个不同的 CPU 架构产生二进制文件。
假设你有一个想要交叉编译的简单的掷骰子游戏。在大多数系统上,以 C 语言来编写这个相对简单,出于给添加现实的复杂性的目的,我以 C++ 语言写这个示例,所以程序依赖于一些不在 C 语言中东西 (具体来说就是 `iostream`)。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lose (int c);
void win (int c);
void draw ();
int main() {
int i;
do {
cout << "Pick a number between 1 and 20: \n";
cin >> i;
int c = rand ( ) % 21;
if (i > 20) lose (c);
else if (i < c ) lose (c);
else if (i > c ) win (c);
else draw ();
}
while (1==1);
}
void lose (int c )
{
cout << "You lose! Computer rolled " << c << "\n";
}
void win (int c )
{
cout << "You win!! Computer rolled " << c << "\n";
}
void draw ( )
{
cout << "What are the chances. You tied. Try again, I dare you! \n";
}
```
在你的系统上使用 `g++` 命令编译它:
```
$ g++ dice.cpp -o dice
```
然后,运行它来确认其工作:
```
$ ./dice
Pick a number between 1 and 20:
[...]
```
你可以使用 `file` 命令来查看你刚刚生产的二进制文件的类型:
```
$ file ./dice
dice: ELF 64-bit LSB executable, x86-64, version 1 (SYSV),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for GNU/Linux 5.1.15, not stripped
```
同样重要,使用 `ldd` 命令来查看它链接哪些库:
```
$ ldd dice
linux-vdso.so.1 => (0x00007ffe0d1dc000)
libstdc++.so.6 => /usr/lib/x86_64-linux-gnu/libstdc++.so.6
(0x00007fce8410e000)
libc.so.6 =>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0x00007fce83d4f000)
libm.so.6 => /lib/x86_64-linux-gnu/libm.so.6
(0x00007fce83a52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7fce84449000)
libgcc_s.so.1 => /lib/x86_64-linux-gnu/libgcc_s.so.1
(0x00007fce8383c000)
```
从这些测试中,你已经确认了两件事:你刚刚运行的二进制文件是 64 位的,并且它链接的是 64 位库。
这意味着,为实现 32 位交叉编译,你必需告诉 `g++` 来:
1. 产生一个 32 位二进制文件
2. 链接 32 位库,而不是 64 位库
### 设置你的开发环境
为编译成 32 位二进制,你需要在你的系统上安装 32 位的库和头文件。如果你运行一个纯 64 位系统,那么,你没有 32 位的库或头文件,并且需要安装一个基础集合。最起码,你需要 C 和 C++ 库(`glibc` 和 `libstdc++`)以及 GCC 库(`libgcc`)的 32 位版本。这些软件包的名称可能在每个发行版中不同。在 Slackware 系统上,一个纯 64 位的带有 32 位兼容的发行版,可以从 [Alien BOB](http://www.slackware.com/%7Ealien/multilib/) 提供的 `multilib` 软件包中获得。在 Fedora、CentOS 和 RHEL 系统上:
```
$ yum install libstdc++-*.i686
$ yum install glibc-*.i686
$ yum install libgcc.i686
```
不管你正在使用什么系统,你同样必须安装一些你工程使用的 32 位库。例如,如果你在你的工程中包含 `yaml-cpp`,那么,在编译工程前,你必需安装 `yaml-cpp` 的 32 位版本,或者,在很多系统上,安装 `yaml-cpp` 的开发软件包(例如,在 Fedora 系统上的 `yaml-cpp-devel`)。
一旦这些处理好了,编译是相当简单的:
```
$ g++ -m32 dice.cpp -o dice32 -L /usr/lib -march=i686
```
`-m32` 标志告诉 GCC 以 32 位模式编译。`-march=i686` 选项进一步定义来使用哪种最优化类型(参考 `info gcc` 了解选项列表)。`-L` 标志设置你希望 GCC 来链接的库的路径。对于 32 位来说通常是 `/usr/lib`,不过,这依赖于你的系统是如何设置的,它可以是 `/usr/lib32`,甚至 `/opt/usr/lib`,或者任何你知道存放你的 32 位库的地方。
在代码编译后,查看你的构建的证据:
```
$ file ./dice32
dice: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Intel 80386, version 1 (SYSV),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
```
接着,当然, `ldd ./dice32` 也会指向你的 32 位库。
### 不同的架构
在 64 位相同的处理器家族上允许 GCC 做出很多关于如何编译代码的假设来编译 32 位软件。如果你需要为完全不同的处理器编译,你必需安装适当的交叉构建实用程序。安装哪种实用程序取决于你正在编译的东西。这个过程比为相同的 CPU 家族编译更复杂一点。
当你为相同处理器家族交叉编译时,你可以期待找到与 32 位库集的相同的 64 位库集,因为你的 Linux 发行版是同时维护这二者的。当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架构编译时,你可能不得不穷追你的代码所需要的库。你需要的版本可能不在你的发行版的存储库中,因为你的发行版可能不为你的目标系统提供软件包,或者它不在容易到达的位置提供所有的软件包。如果你正在编译的代码是你写的,那么你可能非常清楚它的依赖关系是什么,并清楚在哪里找到它们。如果代码是你下载的,并需要编译,那么你可能不熟悉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正确编译代码需要什么(它们通常被列在 `README` 或 `INSTALL` 文件中,当然也出现在源文件代码自身之中),然后收集需要的组件。
例如,如果你需要为 ARM 编译 C 代码,你必须首先在 Fedora 或 RHEL 上安装 `gcc-arm-linux-gnu`(32 位)或 `gcc-aarch64-linux-gnu`(64 位);或者,在 Ubuntu 上安装 `arm-linux-gnueabi-gcc` 和 `binutils-arm-linux-gnueabi`。这提供你需要用来构建(至少)一个简单的 C 程序的命令和库。此外,你需要你的代码使用的任何库。你可以在惯常的位置(大多数系统上在 `/usr/include`)放置头文件,或者,你可以放置它们在一个你选择的目录,并使用 `-I` 选项将 GCC 指向它。
当编译时,不使用标准的 `gcc` 或 `g++` 命令。作为代替,使用你安装的 GCC 实用程序。例如:
```
$ arm-linux-gnu-g++ dice.cpp \
-I/home/seth/src/crossbuild/arm/cpp \
-o armdice.bin
```
验证你构建的内容:
```
$ file armdice.bin
armdice.bin: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ARM, EABI5 version 1 (SYSV) [...]
```
### 库和可交付结果
这是一个如何使用交叉编译的简单的示例。在真实的生活中,你的源文件代码可能产生的不止于一个二进制文件。虽然你可以手动管理,在这里手动管理可能不是好的正当理由。在我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说明 GNU 自动工具,GNU 自动工具做了使你的代码可移植的大部分工作。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cross-compiling-gcc>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obsean](https://github.com/robse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Epic Games 给予 Blender 基金会 120 万美元的拨款支持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epic-games-blender-grant/ | 即使这是个好消息,也有人对此不满意。在本文中,我们将看一下得到该拨款后的 Blender 基金会的计划,以及人们对此的看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9/064207nm5m7o575eoxe7e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19/064207nm5m7o575eoxe7e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Blender",
"Epic"
] | 新闻 | {
"viewnum": 365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即使这是个好消息,也有人对此不满意。在本文中,我们将看一下得到该拨款后的 Blender 基金会的计划,以及人们对此的看法。 | 2019-07-19T06:42:05 | 2019-07-19T06:42:05 | 11,121 | /article-11121-1.html | [Epic MegaGrants](https://www.unrealengine.com/en-US/megagrants) 是 [Epic Games](https://www.epicgames.com/store/en-US/) 的一个计划,用于支持游戏开发人员、企业专业人士、内容创建者和工具开发人员使用<ruby> 虚幻引擎 <rt> Unreal Engine </rt></ruby>(UE)做出神奇的作品或增强 3D 图形社区的开源功能。
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Epic Games 给予 [Blender 基金会](https://www.blender.org/) 120 万美元拨款以帮助改善他们的发展。如果你还不知道,Blender 是[最好的开源视频编辑](https://itsfoss.com/open-source-video-editors/)之一,特别是以创建专业的 3D 计算机图形而闻名。
**Tim Sweeney**(Epic Games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这样评论这笔授予:
>
> “开放式工具、库和平台对数字内容生态系统的未来至关重要。……Blender 是艺术社区持久的资源,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其进步,造福所有创作者。”
>
>
>
即使这是个好消息,也有人对此不满意。在本文中,我们将看一下得到该拨款后的 Blender 基金会的计划,以及人们对此的看法。
### Blender 基金会的改进计划

在[新闻稿](https://www.blender.org/press/epic-games-supports-blender-foundation-with-1-2-million-epic-megagrant/)当中,Blender 基金会提到了如何利用这笔资金以及用于何种目的:
>
> “Epic MegaGrant 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交付,并将为 Blender 的<ruby> 专业 Blender 发展计划 <rt> Professionalizing Blender Development Initiative </rt></ruby>做出贡献。”
>
>
>
所以,没错,这笔财务帮助将以现金提供 —— 但是,它要在 3 年内完成。也就是说,我们要期待 Blender 基金会及其软件质量得到重大改进还有很长时间。
这是 **Ton Roosendaal**(Blender 基金会的创始人)需要说明的它将如何被利用:
>
> “Epic Games 的支持对 Blender 是一个重要里程碑,”Blender 基金会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Ton Roosendaal 说道。“由于这项拨款,我们将对我们的项目组织进行大量投入,以改善支持、协作和代码质量实践。因此,我们期望更多来自该行业的贡献者加入我们的项目。”
>
>
>
### 为什么人们对此不是很喜欢?
让我澄清一下,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用 Epic Game 的市场或客户端玩游戏。
由于各种原因(功能、隐私等),我更喜欢 [Steam](https://itsfoss.com/install-steam-ubuntu-linux/) 而不是 Epic Games。
Epic Games 被称为游戏社区中的坏人,因为它最近几款游戏专属于其平台 —— 尽管很多人警告用户该平台上的隐私问题。
不仅如此,Epic Games 的首席执行官在过去发过这样的推特:
>
> 安装 Linux 相当于人们不喜欢美国的政治趋势时就搬到加拿大。
>
>
> 不,我们必须为今天的自由而战,如今我们拥有自由。
>
>
> * Tim Sweeney(@TimSweeneyEpic)[2018年2月15日](https://twitter.com/TimSweeneyEpic/status/964284402741149698?ref_src=twsrc%5Etfw)
>
>
>
嗯,这并不直接暗示他讨厌 Linux 或者没有积极推动 Linux 的游戏开发 —— 但是只是因为很多历史情况,人们并不真正信任 Epic Games 的决策。所以,他们并不欣赏与 Blender 基金会的联系(即使这个财务帮助是积极的)。
这与财务帮助无关。但是,Epic Games 缺乏良好的声誉(当然是主观的),因此,人们对此的看法是消极的。看看拨款公告后的一些推文:
>
> 希望不要走向排它……这可能会破坏你的声誉。
>
>
> * Ray(@ Epicshadow1994)[2019年7月15日](https://twitter.com/Epicshadow1994/status/1150787326626263042?ref_src=twsrc%5Etfw)
>
>
> 我对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感到怀疑。EPIC 最近一直在采取敌对战术。
>
>
> * acrid Heartwood(@acrid\_heartwood)[2019年7月15日](https://twitter.com/acrid_heartwood/status/1150789691979030528?ref_src=twsrc%5Etfw)
>
>
>
### 总而言之
你仍然可以[通过 Lutris 在 Linux 上运行 Epic Games](/article-10968-1.html),但这是很单薄的非官方尝试。Epic Games 没有表示有兴趣正式支持该项目。
所以,很明显不是每个人都信任 Epic Games。因此,这个消息带来了各种消极反应。
但是,这笔拨款肯定会帮助 Blender 基金会改善其组织和软件质量。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
via: <https://itsfoss.com/epic-games-blender-grant/>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命令行快速提示:权限 | Paul W. Frield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command-line-quick-tips-permissions/ | 这些权限保护文件和文件夹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0/002206gmse8odsynsz71d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0/002206gmse8odsynsz71ds.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MjSeven | wxy | false | [
"权限"
] | 技术 | {
"viewnum": 545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1185,
"displayorder": 0
}
] | 这些权限保护文件和文件夹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 2019-07-20T00:21:59 | 2019-07-20T00:21:59 | 11,123 | /article-11123-1.html | 
Fedora 与所有基于 Linux 的系统一样,它提供了一组强大的安全特性。其中一个基本特性是文件和文件夹上的*权限*。这些权限保护文件和文件夹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权限,并向你展示如何使用它们共享对文件夹的访问。
### 权限基础
Fedora 本质上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它也有*组*,用户可以是其成员。但是,想象一下一个没有权限概念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登录用户可以随意阅读彼此的内容。你可以想象到这对隐私或安全性并不是很好。
Fedora 上的任何文件或文件夹都分配了三组权限。第一组用于拥有文件或文件夹的*用户*,第二组用于拥有它的*组*,第三组用于其他人,即既不是该文件的用户也不是拥有该文件的组中的用户。有时这被称为*全世界*。
### 权限意味着什么
每组权限都有三种形式:*读*、*写*和*执行*。其中每个都可以用首字母来代替,即 `r`、`w`、`x`。
#### 文件权限
对于*文件*,权限的含义如下所示:
* 读(`r`):可以读取文件内容
* 写(`w`):可以更改文件内容
* 执行(`x`):可以执行文件 —— 这主要用于打算直接运行的程序或脚本
当你对任何文件进行详细信息列表查看时,可以看到这三组权限。尝试查看系统上的 `/etc/services` 文件:
```
$ ls -l /etc/services
-rw-r--r--. 1 root root 692241 Apr 9 03:47 /etc/services
```
注意列表左侧的权限组。如上所述,这些表明三种用户的权限:拥有该文件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组以及其他人。用户所有者是 `root`,组所有者是 `root` 组。用户所有者具有对文件的读写权限,`root` 组中的任何人都只能读取该文件。最后,其他任何人也只能读取该文件。(最左边的 `-` 显示这是一个常规文件。)
顺便说一下,你通常会在许多(但不是所有)系统配置文件上发现这组权限,它们只由系统管理员而不是普通用户更改。通常,普通用户需要读取其内容。
#### 文件夹(目录)权限
对于文件夹,权限的含义略有不同:
* 读(`r`):可以读取文件夹内容(例如 `ls` 命令)
* 写(`w`):可以更改文件夹内容(可以在此文件夹中创建或删除文件)
* 执行(`x`):可以搜索文件夹,但无法读取其内容。(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解释起来需要更复杂的文件系统细节,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所以现在就这样吧。)
看一下 `/etc/grub.d` 文件夹的例子:
```
$ ls -ld /etc/grub.d
drwx------. 2 root root 4096 May 23 16:28 /etc/grub.d
```
注意最左边的 `d`,它显示这是一个目录或文件夹。权限显示用户所有者(`root`)可以读取、更改和 `cd` 到此文件夹中。但是,没有其他人可以这样做 —— 无论他们是否是 `root` 组的成员。注意,你不能 `cd` 进入该文件夹。
```
$ cd /etc/grub.d
bash: cd: /etc/grub.d: Permission denied
```
注意你自己的主目录是如何设置的:
```
$ ls -ld $HOME
drwx------. 221 paul paul 28672 Jul 3 14:03 /home/paul
```
现在,注意除了作为所有者之外,没有人可以访问此文件夹中的任何内容。这是特意的!你不希望其他人能够在共享系统上读取你的私人内容。
### 创建共享文件夹
你可以利用此权限功能轻松创建一个文件夹以在组内共享。假设你有一个名为 `finance` 的小组,其中有几个成员需要共享文档。因为这些是用户文档,所以将它们存储在 `/home` 文件夹层次结构中是个好主意。
首先,[使用 sudo](https://fedoramagazine.org/howto-use-sudo/) 创建一个共享文件夹,并将其设置为 `finance` 组所有:
```
$ sudo mkdir -p /home/shared/finance
$ sudo chgrp finance /home/shared/finance
```
默认情况下,新文件夹具有这些权限。注意任何人都可以读取或搜索它,即使他们无法创建或删除其中的文件:
```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ul 6 15:35 finance
```
对于金融数据来说,这似乎不是一个好主意。接下来,使用 `chmod` 命令更改共享文件夹的模式(权限)。注意,使用 `g` 更改所属组的权限,使用 `o` 更改其他用户的权限。同样,`u` 会更改用户所有者的权限:
```
$ sudo chmod g+w,o-rx /home/shared/finance
```
生成的权限看起来更好。现在,`finance` 组中的任何人(或用户所有者 `root`)都可以完全访问该文件夹及其内容:
```
drwxrwx---. 2 root finance 4096 Jul 6 15:35 finance
```
如果其他用户尝试访问共享文件夹,他们将无法执行此操作。太棒了!现在,我们的金融部门可以将文档放在一个共享的地方。
### 其他说明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操作这些权限。例如,你可能希望将此文件夹中的任何文件设置为 `finance` 组所拥有。这需要本文未涉及的其他设置,但请继续关注我们,以了解关于该主题的更多信息。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command-line-quick-tips-permissions/>
作者:[Paul W. Frields](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pfrield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入门十法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ways-get-started-linux | 想要进入 Linux 之门,试试这十个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0/061809wwkmb51vqookoqq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0/061809wwkmb51vqookoqq5.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true | [
"Linux"
] | 观点 | {
"viewnum": 9189,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想要进入 Linux 之门,试试这十个方法。 | 2019-07-20T06:16:00 | 2019-07-20T06:16:00 | 11,124 | /article-11124-1.html |
>
> 想要进入 Linux 之门,试试这十个方法。
>
>
>

文章《[什么是 Linux 用户?](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what-linux-user)》的作者 Anderson Silva 明确表示,现今人们使用 Linux(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使用 Windows 一样,只要你对“使用 Linux”这个事情定义得足够广义。尽管如此,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太多的使用 Linux 的机会,现在正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尝试 Linux 的好时机。
以下是 Linux 入门的十种方法。你可以试试其中一个或者全部试试。
### 1、加入免费 shell 计划

有很多人在用不上的服务器上运行 Linux (请记住,“Linux 服务器”可以是从最新的超级计算机到丢弃的、已经用了 12 年的笔记本电脑中的任何一个)。为了充分利用多余的计算机,许多管理员用这些备用的机器提供了免费的 shell 帐户。
如果你想要登录到 Linux 终端中学习命令、shell 脚本、Python 以及 Web 开发的基础知识,那么免费的 shell 帐户是一种简单、免费的入门方式。下面是一个可以体验一下的简短列表:
* [Freeshell.de](https://freeshell.de) 是一个自 2002 年以来一直在线服务的公用 Linux 系统。你可以通过 SSH、IPv6 和 OpenSSL 进行访问,以获得 Linux shell 体验,并且可以使用 MySQL 数据库。
* [Blinkenshell](https://blinkenshell.org/wiki/Start) 提供了一个学习 Unix、使用 IRC、托管简单网站和共享文件的 Linux shell。它自 2006 年以来一直在线服务。
* [SDF 公用 Unix 系统](https://sdf.org/)成立于 1987 年,提供了免费的 NetBSD 账户。当然,NetBSD 不是 Linux,但它是开源的 Unix,因此它提供了类似的体验。它也有几个自制应用程序,因此它不但有普通的免费 shell,还提供了老派 BBS。
免费 shell 帐户常会受到滥用,因此你表现出的可信程度和积极参与协作的意愿越多,你的体验就越好。你可以通过专门请求或小额捐赠来证明你的诚意,通常可以访问数据库引擎、编译器和高级编程语言。你还可以要求安装其他软件或库,但需经管理员批准。
#### 如何使用
公用 shell 帐户是尝试真正的 Linux 系统的好方法。你无法获得 root 权限这一事实意味着你可以学习本地软件管理,而无需做更多的维护工作。你可以做很多实际操作,以完成真正的工作,尽管它们对于学习关键任务还不够。
### 2、试试 Windows WSL 2 里面的 Linux
不管你信不信,微软从 2019 年 6 月开始在 Windows 里面带上了 Linux,这意味着你可以从 Windows 运行 Linux 应用程序,这是 [Windows 里的 Linux 子系统](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commandline/wsl-2-is-now-available-in-windows-insiders/)的第二版(WSL 2)。虽然它主要针对开发人员,但 Windows 用户可以发现 WSL 2 是一个来自于他们熟悉的桌面上的 Linux 环境,而没有被任何虚拟化占用额外资源。这是一个以进程方式运行在 Windows 机器上的 Linux。现阶段,它仍然是一个新的动向和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因此它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你试图用它承担重任,你可能会遇到一两个错误,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入门 Linux、学习一些命令,并感受在基于文本的环境如何完成工作,那么 WSL 2 可能正是你所需要的。
#### 如何使用
WSL 还没有明确的用途或目的,但它在 Windows 机器上提供了 Linux 环境。你可以获得 root 访问权限,并可以运行 Linux 发行版和应用程序,因此这是一种简单而无缝的学习方式。但是,即使 WSL *是Linux*,它也不能给你典型的 Linux 体验。它是由 Windows 提供的 Linux,而这不太会是你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情况。WSL 是一个开发和教育工具,但如果你可以使用它,那么你应该试试它。
### 3、把 Linux 放到可启动的 U 盘上

便携 Linux 可以安装到 U 盘上随身携带,并用该 U 盘启动你遇到的任何计算机。你可以获得个性化的 Linux 桌面,而无需担心所用于启动的主机上的数据。该计算机上原有的系统不会与你的 Linux 系统相接触,并且你的 Linux 操作系统也不会影响计算机。它非常适合酒店商务中心、图书馆、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或者只是给自己一个不时启动 Linux 的借口。
与许多其他快速获得的 Linux shell 不同,此方法为你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强大的 Linux 系统,包括桌面环境,可访问你需要的任何软件以及持久的数据存储。
这个系统永远不会改变。你要保存的任何数据都将写入压缩的文件系统中,然后在引导时将其作为覆盖层应用于该系统。这种灵活性允许你选择是以持久模式启动,将所有数据保存回 U 盘;还是以临时模式启动,以便一旦关闭电源,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消失。换句话说,你可以将其用作不受信任的计算机上的安全信息亭或你信任的计算机上的便携式操作系统。
你可以尝试很多 [U 盘发行版](/article-11040-1.html),有些带有精简的桌面环境,适用于低功耗计算机,而另一些带有完整的桌面环境。我偏爱 [Porteus](http://porteus.org) Linux。在过去的八年里,我每天都把它放在我的钥匙链上,在商务旅行中使用它作为我的主要计算平台,如果在工作场所或家中计算机发生问题,它也会用作工具盘。它是一个可靠而稳定的操作系统,有趣且易于使用。
在 Mac 或 Windows 上,下载 [Fedora Media Writer](https://getfedora.org/en/workstation/download/) 以创建你下载的任何便携式发行版的可启动 U 盘。
#### 如何使用
从 U 盘启动一个 “实时 Linux” 可提供完整的 Linux 发行版环境。虽然数据存储与你安装到硬盘驱动器的系统略有不同,但其它的所有内容都与你在 Linux 桌面上所期望的一样。在便携式 Linux 操作系统上你几乎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所以在你的钥匙串上挂上一个以解锁你遇到的每台计算机的全部潜力吧。
### 4、在线游览

Ubuntu 的某个人想到了在浏览器中托管 Ubuntu GNOME 桌面的好主意。如果想要自己尝试一下,可以打开 Web 浏览器并导航到 [tour.ubuntu.com](http://tour.ubuntu.com/en/#)。你可以选择要演示的活动,也可以跳过单个课程并单击 “<ruby> 四处看看 <rt> Show Yourself Around </rt></ruby>” 按钮。
即使你是 Linux 桌面的新用户,你也可能会发现“四处看看”功能比你想象的更还简单。在线游览中,你可以四处看看,查看可用的应用程序,以及查看典型的默认 Linux 桌面。你不能在 Firefox 中调整设置或启动另一个在线游览(这是我尝试过的第一件事),虽然你可以完成安装应用程序的动作,但你无法启动它们。但是,如果你之前从未使用过 Linux 桌面,并且想要看到各种新奇的东西,那这就是一场旋风之旅。
#### 如何使用
在线游览真的只是一次旅行。如果你从未见过 Linux 桌面,那么这是一个了解它的情况的机会。这不是一个正式的使用,而是一个吸引过客的展示。
### 5、在浏览器中用 JavaScript 运行 Linux

就在不久之前,虚拟化的计算成本还很高,还仅限于使用先进的硬件的用户。而现在虚拟化已被优化到可以由 JavaScript 引擎执行的程度,这要归功于 Fabrice Bellard,它是优秀的开源 [QEMU](https://www.qemu.org) 机器仿真器和虚拟器的创建者。
Bellard 还启动了 JSLinux 项目,该项目允许你在浏览器中运行 Linux 和其他操作系统,这算是闲暇时间的一个乐趣。它仍然是一个实验性项目,但它是一个技术奇迹。打开 Web 浏览器导航到 [JSLinux](https://bellard.org/jslinux/) 页面,你可以启动基于文本的 Linux shell 或精简的图形 Linux 环境。你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到 JSLinux 主机上或(在理论上可以)将文件发送到一个网络备份位置,因为 JSLinux 可以通过 VPN 套接字访问互联网(尽管上限速度取决于 VPN 服务)。
#### 如何使用
你不会在 JSLinux 上正经使用多少时间,这个环境可能太不寻常了,无法学习 Linux 正常工作的广泛课程。但是,如果你厌倦了在一台普通的 PC 上运行 Linux 并想在一个真正独特的平台上试用 Linux,那么 JSLinux 就属于这种。
### 6、阅读关于它的书
并非每种 Linux 体验都要用到计算机。也许你是那种喜欢在开始新事物之前保持距离先观察和研究的人,或者你可能还不清楚 “Linux” 所包含的内容,或者你喜欢全情投入其中。关于 Linux 如何工作、运行 Linux 的方式以及 Linux 世界中有什么,有很多书可以读。
你越熟悉开源世界,就越容易理解常用术语,将城市神话与实际经验区分开来。我们不时会发布[图书清单](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1/tech-books-new-skils),但我的最爱之一是 Hazel Russman 的《[The Charm of Linux](http://www.lulu.com/shop/hazel-russman/the-charm-of-linux/paperback/product-21229401.html)》。这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巡览 Linux 的过程,是由一位独立作者在发现 Linux 时兴奋之余写作的。
#### 如何使用
没有什么能比一本好书更好。这是体验 Linux 的最不传统的方法,但对于喜欢印刷文字的人来说,它既舒适又有效。
### 7、弄块树莓派

如果你正在使用[树莓派](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raspberry-pi),那么你就正在运行 Linux。Linux 和低功耗计算很容易上手。关于树莓派的好处,除了价格低于 100 美元之外,它的[网站](https://www.raspberrypi.org/)是专为教育而设计的。你可以了解树莓派所能做的一切,当你了解之后,就知道了 Linux 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 如何使用
树莓派被设计为低功耗计算机。这意味着你不能像过去那样做那么多的多任务处理,但这是一种避免不堪重负的方便方法。树莓派是学习 Linux 及其附带的所有可能性的好方法,它是发现环保、小型、简化计算能力的有趣方式。并且一定要关注 Opensource.com 上的[提示](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3/raspberry-pi-projects)、[技巧](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3/piflash)和[有趣的](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3/gamepad-raspberry-pi)[活动](https://opensource.com/life/16/3/make-music-raspberry-pi-milkytracker),特别是在每年三月份的树莓派之周的期间。
### 8、赶上容器热潮
如果你从事于神话般的[云服务](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cloud)的后端工作,那么你已经听说过容器热潮。虽然你可以在 Windows、Azure、Mac 和 Linux 上运行 Docker 和 Kubernetes,但你可能不知道容器本身就是 Linux。云计算应用和基础设施实际上是精简的 Linux 系统,部分虚拟化,部分基于裸机。如果启动容器,则会启动微型的超特定的 Linux 发行版。
容器与虚拟机或物理服务器[不同](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how-ssh-running-container)。它们不打算用作通用操作系统。但是,如果你在容器中进行开发,你可以停下来四处打量一下,你将了解到 Linux 系统的结构、保存重要文件的位置以及最常见的命令。你甚至可以[在线尝试容器](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try-it/),你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深入到 Linux 容器的背后](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1/behind-scenes-linux-containers)了解它们如何工作的。
#### 如何使用
根据设计,容器特定于一个单一任务,但它们是 Linux,因此它们非常灵活。你可以如你预期的使用它们,也可以在你的 Linux 实验当中将容器构建到大部分完整系统中。它虽然不提供桌面 Linux 体验,但它是完整的 Linux 体验。
### 9、以虚拟机方式安装 Linux
虚拟化是尝试操作系统的简便方法,[VirtualBox](https://virtualbox.org) 是一种很好的开源虚拟化方法。VirtualBox 可以在 Windows 和 Mac 上运行,因此你可以将 Linux 安装为虚拟机(VM)并使用它,就好像它只是一个应用程序一样。如果你不习惯安装操作系统,VirtualBox 也是一种尝试 Linux 的非常安全的方式,而不会意外地将其安装覆盖在你通常的操作系统上。
#### 如何使用
将 Linux 作为虚拟机运行既方便又简单,既可以作为试运行使用,也可以在需要 Linux 环境时进行双启动或重启进入。它功能齐全,因为它使用虚拟硬件,宿主操作系统负责驱动你的外围设备。将 Linux 作为虚拟机运行的唯一缺点主要是心理上的。如果你打算使用 Linux 作为主要操作系统,但最终默认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做除了特定于 Linux 的大多数任务,那么虚拟机就会让你失望。否则,虚拟机是现代技术的胜利,在 VirtualBox 中使用 Linux 可以为你提供 Linux 所提供的所有最佳功能。
### 10、安装一个 Linux

如果对上述方式有疑问,那么总会有传统的方式。如果你想给予 Linux 应有的关注,你可以下载 Linux,将安装程序刻录到 U 盘(或 DVD,如果你更喜欢光学介质的话),并将其安装在你的计算机上。Linux 是开源的,所以任何想要花时间打包 Linux 的人都可以分发 Linux,并且可以将所有可用的部分分配到通常称为发行版的内容中。无论问哪一个 Linux 用户什么发行版是“最好的”,你必然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答案(主要是因为这个术语“最佳”通常是尚未定义的)。大多数人都认可:你应该使用适合你的 Linux 发行版,这意味着你应该测试一些流行的发行版,并坚持使你的计算机按照你期望的行为行事。这是一种务实和功能性的方法。例如,如果发行版无法识别你的网络摄像头而你希望它可以正常工作,则可以使用一个可识别该网络摄像头的发行版。
如果你之前从未安装过操作系统,你会发现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都包含一个友好且简单的安装程序。只需下载一个发行版(它们以 ISO 文件提供),然后下载 [Fedora Media Writer](https://getfedora.org/en/workstation/download/) 来创建一个可启动的安装 U 盘。
#### 如何使用
安装 Linux 并将其用作操作系统是迈向熟悉它的一步。怎么使用它都可以。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你从未了解过的所需的必备功能,你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多地了解计算机,并且可能会改变你的世界观。你使用一个 Linux 桌面,或者是因为它易于下载和安装,或者是因为你想要削弱公司中某些人的霸主地位,或者只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完成工作。
无论你的原因是什么,只需尝试使用上面这些任何(或所有)这些方式。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ways-get-started-linux>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users/don-watk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MacOS 上安装 Elasticsearch | Lauren Maffeo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installing-elasticsearch-macos | 安装 Elasticsearch 很复杂!以下是如何在 Mac 上安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0/064958dnnwvp8wqzqq4fm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0/064958dnnwvp8wqzqq4fm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Elasticsearch"
] | 技术 | {
"viewnum": 97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1135,
"displayorder": 0
}
] | 安装 Elasticsearch 很复杂!以下是如何在 Mac 上安装。 | 2019-07-20T06:50:15 | 2019-07-20T06:50:15 | 11,125 | /article-11125-1.html |
>
> 安装 Elasticsearch 很复杂!以下是如何在 Mac 上安装。
>
>
>

[Elasticsearch](https://www.getapp.com/it-management-software/a/qbox-dot-io-hosted-elasticsearch/) 是一个用 Java 开发的开源全文搜索引擎。用户上传 JSON 格式的数据集。然后,Elasticsearch 在向集群索引中的文档添加可搜索的引用之前先保存原始文档。
Elasticsearch 创建还不到九年,但它是最受欢迎的企业搜索引擎。Elastic 在 2019 年 6 月 25 日发布了最新的更新版本 7.2.0。
[Kibana](https://www.elastic.co/products/kibana) 是 Elasticsearch 的开源数据可视化工具。此工具可帮助用户在 Elasticsearch 集群的内容索引之上创建可视化。
[Sunbursts](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e_chart#Ring)、[地理空间数据地图](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tial_analysis)、[关系分析](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relation_and_dependence)和实时数据面板只是其中几个功能。并且由于 Elasticsearch 的机器学习能力,你可以了解哪些属性可能会影响你的数据(如服务器或 IP 地址)并查找异常模式。
在上个月的 [DevFest DC](https://www.devfestdc.org/) 中,Booz Allen Hamilton 的首席数据科学家 [Summer Rankin 博士](https://www.summerrankin.com/about)将 TED Talk 的内容数据集上传到了 Elasticsearch,然后使用 Kibana 快速构建了面板。出于好奇,几天后我去了一个 Elasticsearch 聚会。
由于本课程针对的是新手,因此我们从第一步开始:在我们的笔记本上安装 Elastic 和 Kibana。如果没有安装这两个包,我们无法将莎士比亚的文本数据集作为测试 JSON 文件创建可视化了。
接下来,我将分享在 MacOS 上下载、安装和运行 Elasticsearch V7.1.1 的分步说明。这是我在 2019 年 6 月中旬参加 Elasticsearch 聚会时的最新版本。
### 下载适合 MacOS 的 Elasticsearch
1、进入 <https://www.elastic.co/downloads/elasticsearch>,你会看到下面的页面:

2、在**下载**区,单击 **MacOS**,将 Elasticsearch TAR 文件(例如,`elasticsearch-7.1.1-darwin-x86_64.tar`)下载到 `Downloads` 文件夹。 3、双击此文件并解压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例如,`elasticsearch-7.1.1`),这其中包含 TAR 中的所有文件。
**提示**:如果你希望 Elasticsearch 放在另一个文件夹中,现在可以移动它。
### 在 MacOS 命令行中运行 Elasticsearch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只用命令行运行 Elasticsearch。只需遵循以下流程:
1、[打开终端窗口](https://support.apple.com/en-ca/guide/terminal/welcome/mac)。
2、在终端窗口中,输入你的 Elasticsearch 文件夹。例如(如果你移动了程序,请将 `Downloads` 更改为正确的路径):
```
$ cd ~Downloads/elasticsearch-1.1.0
```
3、切换到 Elasticsearch 的 `bin` 子文件夹,然后启动该程序。例如:
```
$ cd bin
$ ./elasticsearch
```
这是我启动 Elasticsearch 1.1.0 时命令行终端显示的一些输出:

**注意**:默认情况下,Elasticsearch 在前台运行,这可能会导致计算机速度变慢。按 `Ctrl-C` 可以阻止 Elasticsearch 运行。
### 使用 GUI 运行 Elasticsearch
如果你更喜欢点击操作,你可以像这样运行 Elasticsearch:
1、打开一个新的 **Finder** 窗口。
2、在左侧 Finder 栏中选择 `Downloads`(如果你将 Elasticsearch 移动了另一个文件夹,请进入它)。
3、打开名为 `elasticsearch-7.1.1` 的文件夹(对于此例)。出现了八个子文件夹。

4、打开 `bin` 子文件夹。如上面的截图所示,此子文件夹中有 20 个文件。 5、单击第一个文件,即 `elasticsearch`。
请注意,你可能会收到安全警告,如下所示:

这时候要打开程序需要:
1. 在警告对话框中单击 **OK**。
2. 打开**系统偏好**。
3. 单击**安全和隐私**,打开如下窗口:

4. 单击**永远打开**,打开如下所示的确认对话框:

5. 单击**打开**。会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并启动 Elasticsearch。
启动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让它继续运行。最终,它将完成,你最后将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

### 了解更多
安装 Elasticsearch 之后,就可以开始探索了!
该工具的 [Elasticsearch:开始使用](https://www.elastic.co/webinars/getting-started-elasticsearch?ultron=%5BB%5D-Elastic-US+CA-Exact&blade=adwords-s&Device=c&thor=elasticsearch&gclid=EAIaIQobChMImdbvlqOP4wIVjI-zCh3P_Q9mEAAYASABEgJuAvD_BwE)指南会根据你的目标指导你。它的介绍视频介绍了在 [Elasticsearch Service](https://info.elastic.co/elasticsearch-service-gaw-v10-nav.html?ultron=%5BB%5D-Elastic-US+CA-Exact&blade=adwords-s&Device=c&thor=elasticsearch%20service&gclid=EAIaIQobChMI_MXHt-SZ4wIVJBh9Ch3wsQfPEAAYASAAEgJo9fD_BwE) 上启动托管集群,执行基本搜索查询,通过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CRUD)REST API 等方式操作数据的步骤。
本指南还提供文档链接,开发控制台命令,培训订阅以及 Elasticsearch Service 的免费试用版。此试用版允许你在 AWS 和 GCP 上部署 Elastic 和 Kibana 以支持云中的 Elastic 集群。
在本文的后续内容中,我们将介绍在 MacOS 上安装 Kibana 所需的步骤。此过程将通过不同的数据可视化将你的 Elasticsearch 查询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敬请关注!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installing-elasticsearch-macos>
作者:[Lauren Maffeo](https://opensource.com/users/lmaffeo/users/don-watkin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ElectronMail:ProtonMail 和 Tutanota 的桌面客户端 | John Paul | https://itsfoss.com/electronmail/ | ElectronMail 可以简单地视作 ProtonMail 和 Tutanota 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它使用三大技术构建:Electron、TypeScript 和 Angular。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00603jedbowmssb6ausub.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00603jedbowmssb6ausub.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电子邮件",
"Email"
] | 分享 | {
"viewnum": 793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ElectronMail 可以简单地视作 ProtonMail 和 Tutanota 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它使用三大技术构建:Electron、TypeScript 和 Angular。 | 2019-07-21T20:05:59 | 2019-07-21T20:05:59 | 11,128 | /article-11128-1.html | 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人都拥有来自 Google 等大公司的电子邮件帐户,但这些帐户不尊重你的隐私。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有 [Tutanota](https://itsfoss.com/tutanota-review/) 和 [ProtonMail](https://itsfoss.com/protonmail/) 等具有隐私意识的替代品。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桌面客户端。今天,我们将研究一个为你解决该问题的项目。我们来看看 ElectronMail 吧。
>
> ‘Electron’ 警告!
>
>
> 以下应用是使用 Electron 构建的(也就是名为 ElectronMail 的原因之一)。如果使用 Electron 让你感到不安,请将此视为触发警告。
>
>
>
### ElectronMail:Tutanota 和 ProtonMail 的桌面客户端

[ElectronMail](https://github.com/vladimiry/ElectronMail) 可以简单地视作 ProtonMail 和 Tutanota 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它使用三大技术构建:[Electron](https://electronjs.org/)、[TypeScript](http://www.typescriptlang.org/) 和 [Angular](https://angular.io/)。它包括以下功能:
* 针对每个电子邮件提供商提供多帐户支持
* 加密本地存储
* 适用于 Linux、Windows、macOS 和 FreeBSD
* 原生通知系统
* 带有未读消息总数的系统托盘图标
* 用主密码保护帐户信息
* 可切换的视图布局
* 可离线访问电子邮件
* 电子邮件在本地加密存储
* 批量导出电子邮件为 EML 文件
* 全文搜索
* 内置/预打包的 Web 客户端
* 可以为每个帐户配置代理
* 拼写检查
* 支持双因素身份验证,以提高安全性
目前,ElectronMail 仅支持 Tutanota 和 ProtonMail。我觉得他们将来会增加更多。根据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vladimiry/ElectronMail):“多电子邮件提供商支持。目前支持 ProtonMail 和 Tutanota。”
ElectronMail 目前是 MIT 许可证。
#### 如何安装 ElectronMail
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在 Linux 上安装 ElectronMail。对于Arch 和基于 Arch 的发行版,你可以从[Arch 用户仓库](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electronmail-bin)安装它。ElectrionMail 还有一个 Snap 包。要安装它,只需输入 `sudo snap install electron-mail` 即可。
对于所有其他 Linux 发行版,你可以[下载](https://github.com/vladimiry/ElectronMail/releases) `.deb` 或 `.rpm` 文件。

你也可以[下载](https://github.com/vladimiry/ElectronMail/releases)用于 Windows 中的 `.exe` 安装程序或用于 macOS 的 `.dmg` 文件。甚至还有给 FreeBSD 用的文件。
#### 删除 ElectronMail
如果你安装了 ElectronMail 并确定它不适合你,那么[开发者](https://github.com/vladimiry)建议采用几个步骤。 **在卸载应用之前,请务必遵循以下步骤。**
如果你使用了“保持登录”功能,请单击菜单上的“注销”。这将删除本地保存的主密码。卸载 ElectronMail 后也可以删除主密码,但这涉及编辑系统密钥链。
你还需要手动删除设置文件夹。在系统托盘中选择应用图标后,单击“打开设置文件夹”可以找到它。
![Electron Mail Setting][13]
### 我对 ElectronMail 的看法
我通常不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事实上,我主要依赖于 Web 客户端。所以,这个应用对我没太大用处。
话虽这么说,但是 ElectronMail 看着不错,而且很容易设置。它有大量开箱即用的功能,并且高级功能并不难使用。
我遇到的一个问题与搜索有关。根据功能列表,ElectronMail 支持全文搜索。但是,Tutanota 的免费版本仅支持有限的搜索。我想知道 ElectronMail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最后,ElectronMail 只是一个基于 Web Email 的一个 Electron 封装。我宁愿在浏览器中打开它们,而不是将单独的系统资源用于运行 Electron。如果你只[使用 Tutanota,他们有自己官方的 Electron 桌面客户端](/article-10688-1.html)。你可以尝试一下。
我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这是两个非常安全的电子邮件应用的非官方应用。如果有办法捕获你的登录信息或阅读你的电子邮件怎么办?比我聪明的人必须通过源代码才能确定。这始终是一个安全项目的非官方应用的问题。
你有没有使用过 ElectronMail?你认为是否值得安装 ElectronMail?你最喜欢的邮件客户端是什么?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如果你发现这篇文章很有趣,请花一点时间在社交媒体、Hacker News 或 [Reddit](http://reddit.com/r/linuxusersgroup) 上分享它。
---
via: <https://itsfoss.com/electronmail/>
作者:[John Paul](https://itsfoss.com/author/joh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成为终身学习者,并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 Colin Willis |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7/informal-learning-adaptability | 在具有适应性文化的开放组织中,学习应该一直持续 —— 但不会总是出现在正式场合。我们真的明白它是如何工作的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05725u2eeh7yzuhq442g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05725u2eeh7yzuhq442g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eguangzhi | wxy | false | [
"持续学习"
] | 观点 | {
"viewnum": 345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具有适应性文化的开放组织中,学习应该一直持续 —— 但不会总是出现在正式场合。我们真的明白它是如何工作的吗? | 2019-07-21T20:57:23 | 2019-07-21T20:57:23 | 11,130 | /article-11130-1.html |
>
> 在具有适应性文化的开放组织中,学习应该一直持续 —— 但不会总是出现在正式场合。我们真的明白它是如何工作的吗?
>
>
>

持续学习是指人们为发展自己而进行的持续的、职业驱动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对于那些自认是持续学习者的人来说,学习从未停止 —— 这些人从日常经历中看到学习机会。与同事进行辩论、反思反馈、在互联网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尝试新事物或冒险都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可以进行的非正式学习活动的例子。
持续学习是开放组织中任何人的核心能力。毕竟,开放的组织是建立在同行相互思考、争论和行动的基础上的。在开放组织的模棱两可、话语驱动的世界中茁壮成长,每天都需要员工具备这些技能。
不幸的是,科学文献在传播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知识方面、帮助个人欣赏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方面,做得很差。因此,在本文系列中,我将向你介绍非正式学习,并帮助你理解将学习视为一种技能会如何帮助你在任何组织中茁壮成长,尤其是在开放式组织中。
### 为什么这么正式?
迄今为止,对组织中学习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式学习而不是非正式学习的设计、交付和评估上。
投资于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组织保持其相对于竞争对手优势的重要方式。组织通过创建或购买课程、在线课程、研讨会等来使学习机会正规化。这些课程旨在像个人传授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就像学校里的班级一样。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提供一门课程是一种简单(如果成本高昂的话)的方法,可以确保其员工的技能或知识保持最新。同样,教室环境是研究人员的天然实验室,使得基于培训的研究和工作不仅可能,而且强大。
当然,有些东西人们不需要培训来学习;通常,人们通过研究答案、与同事交谈、思考、实验或适应变化来学习。事实上,[最近的评估表明](https://www.groupoe.com/images/Accelerating_On-the-Job-Learning_-_White_Paper.pdf) 70% 到 80% 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是在培训中学到的,而是在工作中非正式学到的。这并不是说正规的培训无效;培训可能非常有效,但它是一种精确的干预方式。在工作的大部分方面正式培训一个人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当这些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的时候。
因此,非正式学习,或者任何发生在结构化学习环境之外的学习,对工作场所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实上,[最近的科学证据](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6490244_Antecedents_and_Outcomes_of_Informal_Learning_Behaviors_a_Meta-Analysis)表明,非正式学习比正式培训更能预测工作表现。
那么,为什么机构和科学界如此关注培训呢?
### 循环过程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原因,研究非正式学习可能非常困难。与正式学习不同,非正式学习发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高度依赖于个人,很难或不可能观察到。
直到最近,大多数关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都集中在定义非正式学习的合格特征和确定非正式学习在理论上是如何与工作经验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周期性过程](https://psycnet.apa.org/record/2008-13469-009),通过这个过程,个人可以在组织中非正式地学习。
与正式学习一样,非正式学习发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高度依赖于个人,很难或不可能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组织都有创造学习机会的机构。例如,一个人可能对学习某样东西感兴趣,并为此表现出学习行为。组织以向个人提供反馈的形式,可能表明需要学习。这可能是一个糟糕的绩效评估、一个在项目中发表的评论、或者一个不是个人指导的组织环境的更广泛的变化。这些力量在组织环境中(例如,有人尝试了一个新想法,他或她的同事认识到并奖励了这种行为)或者通过在个人的头脑中反思(例如,有人反思了关于他或她的表现的,并决定在学习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培训不同,非正式学习不遵循正式的线性过程。个人可以随时体验过程的任何部分,同时体验过程的多个部分。
### 开放组织中的非正式学习
具体而言,在开放组织中,既减少了对等级制度的重视程度,又更加注重对参与式文化的重视程度,这两者都推动了这种非正式的学习。简而言之,开放式组织只是为个人和组织环境提供了更多互动和激发学习的机会。此外,想法和变革需要开放式组织中员工给予更广泛的认同 —— 而认同需要对他人的适应性和洞察力的欣赏。
也就是说,仅仅增加学习机会并不能保证学习会发生或成功。有人甚至可能会说,开放式组织中常见的模糊性和公开性话语可能会阻止不擅长持续学习的人——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习惯和开放式组织的核心能力——尽可能有效地为组织做出贡献。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以一致的方式跟踪非正式学习。最近,科学界呼吁创造衡量非正式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进行系统的研究来解决非正式学习的前因后果的问题。我自己的研究集中在这一呼吁上,我花了几年时间发展和完善我们对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理解,以便可以衡量它们。
在本文系列的第二部分,我将重点介绍我最近在一个开放式组织中进行的一项研究的成果,在该研究中,我测试了我对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研究,并将它们与更广泛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工作成果联系起来。
---
via: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7/informal-learning-adaptability>
作者:[Colin Willis](https://opensource.com/users/colinwillishttps://opensource.com/users/marcobravo)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eguangzhi](https://github.com/heguangzh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专访青云“四爷”和他的 KubeSphere | 老王 |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 KubeCon 2019 上,我见到了江湖人称“四爷”的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负责人周小四。期间,我和四爷聊起了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也对青云 QingCloud 的容器战略有了一些管中窥豹的了解。我想将这些谈话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侧写让大家也认识一下这位“四爷”和他的团队打造的 KubeSpher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13835pp2apnnpho4n9na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13835pp2apnnpho4n9na4.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
"青云",
"KubeSphere"
] | 穿山甲专访 | {
"viewnum": 10315,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69.137.6",
"message": "正在用青云的服务器",
"username": "robin [Chrome 77.0|Mac 10.12]",
"date": "2019-07-25T09:56:22"
}
] | [] |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 KubeCon 2019 上,我见到了江湖人称“四爷”的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负责人周小四。期间,我和四爷聊起了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也对青云 QingCloud 的容器战略有了一些管中窥豹的了解。我想将这些谈话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侧写让大家也认识一下这位“四爷”和他的团队打造的 KubeSphere。 | 2019-07-21T22:08:00 | 2019-07-21T22:08:00 | 11,131 | /article-11131-1.html | 在国内的云服务市场当中,青云QingCloud 一直是一个积极活跃的身影,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和他们直接接触过,而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 KubeCon 2019 上,我见到了江湖人称“四爷”的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负责人周小四。自以为尚不算健谈的我,跟人聊起技术来,居然聊得非常投机。期间,我和四爷聊起了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也对青云QingCloud 的容器战略有了一些管中窥豹的了解。我想将这些谈话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侧写让大家也认识一下这位“四爷”和他的团队打造的 KubeSphere。

谈话自然是从我所不了解的青云QingCloud 开始的。
### 天然的企业服务提供者
说起青云QingCloud,自然不能放过其背后的历史,这段与众不同的历史,造就了这家与众不同的云计算企业。
谈起云计算,大家会想起国内公有云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旗下的云服务商,这些公司的云计算业务最初大多是从内部的云计算技术能力转化出来的,将其在内部打造的云计算能力开放给公众,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多个云计算平台。
>
> 青云QingCloud 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和绝大多数云计算创业企业不同的道路——自研云计算架构。
>
>
>
“与这些云计算公司不同,青云QingCloud 从 2012 年公司创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立足于为企业服务的云计算企业,其三位创始人均有多年在 IBM 工作的深厚背景,使得他们对于企业级用户的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更加敏感,也能更加准确把握企业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四爷介绍说,“并且,青云QingCloud 的创始人均是资深的技术研发出身,对于技术方向的发展更加敏感,也正是如此,青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和绝大多数云计算创业企业不同的道路——自研云计算架构。”说到这里,四爷眼中洋溢着自信的眼神,作为一个同样从事了多年技术工作的老兵,我对这种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更加感兴趣了。
### 私有云成就下的青云
从 2012 年开始,青云QingCloud 便开始进行自研底层云计算架构的研究。自研架构所需要付出的技术成本,使得青云的公有云服务上线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付出总有回报,在自研架构上的投入,使得青云QingCloud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力,可以更加专心地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而同时期一些使用 OpenStack 作为基础设施的云计算企业,却受制于社区的发展速度,不得不在底层基础设施的优化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说到这里,四爷表示,“这为青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到了 2014 年,青云QingCloud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在当时的环境下只做公有云服务是“一条腿走路”,无法获得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而私有云服务能够更好的发挥青云QingCloud 在企业服务的能力和经验。因此,青云开始正式进军私有云市场,并在次年年初,成功拿下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的私有云业务。
随着青云QingCloud 的私有云业务的发展一路开疆拓土,他们逐渐建立起来成熟完善的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混合云一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后续不断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我们耳熟能详的光大银行、泰康保险、中国太平、江苏交通控股、华润创业、本钢集团、国航、四川航空、好未来、VIPKID 等,都是青云的客户。
在云业务一片向好的环境下,容器时代正在悄悄的来临了。
### 容器时代来临,KubeSphere 应运而生
容器时代的到来,让各家云服务商都开始积极布局容器服务,而在青云QingCloud,容器服务的负责人便是我们今天谈话的主角周小四——圈内亲切的称其为“四爷”。
#### 从 Docker 开始
在当时,开源社区内的主流容器方案,一种是一出现就迅速风靡技术世界的 Docker 技术,另一个则是同样源自 CGroup 技术的 LXC。那个时候,看起来 LXC 的目标更远大,但是在对这两种技术方向进行分析后,最终四爷选择了 Docker 的方案。
我们也曾经在容器技术初现萌芽时,对出现的各种容器技术做过跟踪,因此,我也好奇为什么四爷会在 Docker 技术初生时就押注 Docker,因为这不仅仅是社区爱好,这个决策肯定会影响到公司的技术方向和时间差优势。
四爷对此的解释说,“2013 年才提出的 Docker 虽然很年轻,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容器化解决方案,它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适合这个面向应用、快速迭代、微服务正在兴起的大趋势,符合并适合现行的软件开发模式发展,可以让技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应用上。”而 LXC 则延续了重型虚拟机时代的思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更好的隔离宿主环境与容器内的环境上。这很重要,但是已经不再适合如今快节奏、快迭代的开发环境了,因此,他认为 Docker 一定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决定选择 Docker 作为青云QingCloud 容器服务平台的底层设施。
虽然现在回过头看,Docker 容器技术在初期确实存在容器逃逸的安全问题,如今也有专注于提高隔离性的安全容器技术的出现,但是在当时,这种折中确实极大地激发了 DevOps 和相关生态的迅速发展。而正当其时,能敏锐地发现这一点,并果断下注,我认为这离不开一位技术领袖的远瞻。
在选择了容器技术方向之后,四爷的下一个挑战就来了。Docker 最初主要是一个容器引擎,其外围的生态尚不完善,尤其是对于企业大规模应用所需要的容器编排才刚刚开始获得发展。业界也推出几种不同的容器编排技术方案,这包括 Docker 推出的 Swarm、Google 推出的 Kubernetes,以及 Apache Mesos,那么作为面对企业提供服务的青云QingCloud,该如何选择呢?
#### 押注 Kubernetes
现在看起来,当初四爷选择 Kubernetes 作为技术方向似乎是在技术人直觉之下做的选择。但是,这背后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足够的技术远见之下的选择。
四爷告诉我,他选择 Kubernetes 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Kubernetes 背后由 Google 支持:显然 Google 支持的 Kubernetes 会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它也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2. Kubernetes 是 Google 在内部基础设施的容器编排方面的经验升华:Kubernetes 的应用场景是容器编排,这种大规模容器的实践经验十分难得。而 Google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巨鳄,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之下,初创企业 Docker 公司在海量的可伸缩服务上的经验就稍显孱弱。而且 Docker 公司本身的开发力量显然有限,在容器技术日新月异的快节奏发展之下,仅仅是 Docker 引擎本身的开发和维护就已经有些不堪负荷,所以对他们在 Docker Swarm 上发展自然不如 Kubernetes 那么快。
3. Kubernetes 的社区更加活跃:得益于 Google、Red Hat 等企业的开源社区基础,Kubernetes 从一开始就是整个社区目光的焦点,大量的开发者活跃在 Kubernetes 及其周边项目上,活跃的社区为企业培养了足够的储备人才,这一点是 Docker Swarm 和 Mesos 都无法比拟的。
4. 容器时代已经与以虚机为基础的云计算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前人们关注的是功能、性能、安全等问题,创建一个虚机每个厂商可以用不同的 API 提供,用户要的是资源,不会太在意这些差异性,因此自研的云平台有存在的市场空间。但容器时代是面向应用的,用户更关注的是开放、标准等问题。简单来说,如果大家都用 Java 语言,你去采用一个只能使用汇编语言的平台,这个平台基本上很难有市场。容器编排系统一样,用 YAML 或 JSON 定义的声明式接口就是标准,大家害怕的就是选错标准。所以当大家都选择 Kubernetes 的时候,实际上选择的是标准。
经过权衡,四爷及其团队最终选择了 Kubernetes 作为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的编排工具。而随着对 Kubernetes 的不断的深入研究,更是让他相信,Kubernetes 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他补充道:“Kubernetes 的一个主要关注是规范化,应用可以随意的在不同的基础设施间迁移,从而避免了供应商锁定。这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尝试使用 Kubernetes,此长彼消之下,Kubernetes 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 KubeSphere 的诞生
确定了 Kubernetes 方向后,四爷开始对各个 Kubernetes 产品进行了调研。通过不断试用、体验后,他敏锐的发现,现有市场上大多数厂商都没有认真做产品,要么是为了尽快抢占市场、在市场上发布尚不完善的产品,要么就是厂商的防御性产品。
“他们是以做项目的心态在做产品,没有精细化地打磨产品,更多的是功能的堆砌。”周小四解释到。
“就好像考试做题,一共十道题,每道题 10 分。他们可以做八道题,但是因为做得不好,每道题都只能得五分。而我们即使只做了 6 道题,但是每道题都是 10 分。最后的总分还是我们高,企业还是会选择我们。”四爷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做项目”和“做产品”的不同。
在他看来,也正是这些企业以“做项目”的心态来做容器产品,才给了 KubeSphere 弯道超车的机会,以满分的心态,做出更好的产品。

从 2017 年 6 月开始,周小四便开始调研和思考如何设计 KubeSphere 的原型。2018 年 4 月,KubeSphere 项目正式立项,经过了三个月的苦干,终于在同年 6 月正式发布了 KubeSphere 的社区版,并邀请了部分用户进行内测。
精细化打磨的 KubeSphere 得到了用户的很多好评。而这一切并没有让 KubeSphere 团队止步,他们又进行了 5 个月的研发迭代,继而在 2018 年的 12 月发布了 KubeSphere 高级版,并进入了公测期。KubeSphere 团队吸收了在社区版上积累的经验,高级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用户的专业性、高可用性、易用性需求上。而就在前不久的 4 月发布的 KubeSphere 高级版 2.0 中,融合了更多的企业级特性。
四爷向我介绍说,KubeSphere 容器平台在企业增强特性上主要可总结为四点:
* 极简:向导式图形化的 UI 全方位覆盖调度、管理、运维监控等功能,低学习成本高效使用。
* 安全:基于微服务级别细粒度的多租户权限管理,完美实现资源隔离,保障数据安全性。
* 运维友好:可视化、自动化的统一运维,以及全方位、立体化的秒级频率监控,极大程度降低运维复杂度。
* 兼容企业传统 IT:尊重企业 IT 管理规范,兼容企业既有 IT 管理流程,可平滑整合到现有 IT 体系中。
比如说,在 Kubernetes 社区中,官方仪表盘糟糕的监控功能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ubeSphere 团队为用户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权限控制、自定义控制、日志查看等功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解决监控的需求。此外,KubeSphere 还提供了诸如 DevOps、微服务治理等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简单的完成 Kubernetes 生态的接入。这些方面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 DevOps:无需Jenkins配置、图形化拖拽编辑、即点即用
* 微服务:治理功能完善、全可视化治理、低成本运维(轻点即用、零 Istio 基础也可以)
在接下来会发布的版本中,四爷透露道,新版会更加适配企业用户的需求,将会为企业用户提供诸如多集群、多租户、多网络、AI平台等企业亟需的特性,还将对 KubeSphere 进行架构层面的改造,让 KubeSphere 支持模块化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所需的产品模块,从而让 KubeSphere 的架构更加灵活、自如。
#### KubeSphere 的开源基因
如今是开源的年代,而云计算、容器和 Kubernetes 更在开源中诞生并茁壮成长起来的奇迹花园。作为开源社区,我们也非常关心 KubeSphere 的开源情况。
四爷表示,KubeSphere 项目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开源的想法去做的,项目从初期便开源。他提到,青云QingCloud 做 KubeSphere 一开始就和其他的企业的思路不同。青云有天然的企业服务基因,从一开始 KubeSphere 就是面向企业设计和研发的,企业对于开源产品会更加的信任,而开源模式也能够让 KubeSphere 走得更远。
>
> 这种开放的策略,让 KubeSphere 在早期收获了大量用户,也让 KubeSphere 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
>
>
此外,四爷表示,KubeSphere 的开源也是符合用户利益的。实际上,有不少用户在开始使用青云QingCloud 的云服务之前,已经采购了其他的云服务、虚拟化或者物理设备,很难马上迁移到青云上来。开源的 KubeSphere 可以帮助他们在其它基础设施上先用起来。这种开放的策略,让 KubeSphere 在早期收获了大量用户,也让 KubeSphere 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 当 KubeSphere 根植于青云时
开源的 KubeSphere 与云平台是完全解耦的,这意味着 KubeSphere 可以运行于任何公有云基础设施之上,而当 KubeSphere 根植于青云QingCloud 自身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时,就出现了 QKE。

周小四说,“QKE 是我们在 KubeSphere 容器平台的基础上,加入了青云的基础设施,以进一步的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从一开始做我们就知道,KubeSphere 的最终形态一定是对接公有云的,也只有公有云才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企业进行弹性伸缩。我们在 KubeSphere 的基础之上,对接了青云的高可扩展性网络和高性能存储,帮助企业用户更加简便地使用 Kubernetes 完成应用开发,而无需将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上。”
进一步的,在 QKE 之上,QKS(QingCloud Kubernetes Service)也会很快推出,QKS 是 QKE 的升级版。“QKS 也在 KubeSphere 之上,提供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功能,比如说,相比于其他家的容器服务,QKS 能够根据用量付费,这和其他家以集群来付费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本质上还是购买计算资源,然后在资源内部进行弹性。而 QKS 的底层是一个大的资源池,所有的用户都从这个资源池内调取资源进行计算,使用完成后就可以释放,从而达到真正的‘按量计费’。”
### 尾声
或许都是技术人吧,两个有共同话题的人聊起来技术就滔滔不绝,聊天中,我问起了“四爷”这个颇为霸气的昵称的来历,据说最初这来自同事们的戏称,周小四在技术问题上非常较真,十分霸气;而在攻关重大技术难关时,又能领着大家迎头挑战,颇有侠气,因此这个昵称在技术部门内不胫而走,最后在整个青云公司内,甚至连客户都这样亲切称呼他。我想,这正是一个技术人对技术的自信、对自己做出来的产品自信,才能自信立于云计算的潮头吧。

>
>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
>
>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
>
>
|
||||
如何在 Debian/Ubuntu 上手动安装安全更新?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manually-install-security-updates-ubuntu-debian/ | 在这个教程里面,我们会向你展示如何查看可用的安全更新,以及如何在 Ubuntu、LinuxMint 等等这些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中安装它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33619rm8kvj5z9ojkpwc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33619rm8kvj5z9ojkpwc8.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opefully2333 | wxy | false | [
"安全更新"
] | 技术 | {
"viewnum": 82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这个教程里面,我们会向你展示如何查看可用的安全更新,以及如何在 Ubuntu、LinuxMint 等等这些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中安装它们。 | 2019-07-21T23:36:27 | 2019-07-21T23:36:27 | 11,132 | /article-11132-1.html | 
在 Linux 上通过命令行安装一个包程序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一行命令中组合使用多个命令能让你更加简单地完成任务。
安全更新也同样如此。
在这个教程里面,我们会向你展示如何查看可用的安全更新,以及如何在 Ubuntu、LinuxMint 等等这些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中安装它们。
有三种方法可以完成这件事,下面会详细地描述这三种方法。
作为一个 Linux 管理员,你应该让你的系统保持为最新,这会让你的系统更安全,保护你的系统抵抗意想不到的攻击。
如果你因为一些应用的依赖问题不能解决,导致不能给所有的系统进行全部更新。那至少,你应该打上安全补丁来让你的系统 100% 符合要求。
### 方法一:如何检查 Debian/Ubuntu 中是否有任何可用的安全更新?
在进行补丁安装之前,检查可用安全更新列表始终是一个好习惯。它会为你提供将在你的系统中进行更新的软件包的列表。
默认情况下,你的系统上应该是已经安装了 `unattended-upgrades` 包的。但是如果你的系统没有装这个包,那么请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
使用 [APT-GE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get-apt-cache-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 或者 [AP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 来安装 `unattended-upgrades` 包。
```
$ sudo apt-get install unattended-upgrades
或
$ sudo apt install unattended-upgrades
```
**什么是试运行?** 大多数的 Linux 命令都有一个试运行选项,它会给出实际的输出但不会下载或安装任何东西。
为此,你需要在 `unattended-upgrades` 命令中添加 `--dry-run` 选项。
```
$ sudo unattended-upgrade --dry-run -d
Initial blacklisted packages:
Initial whitelisted packages:
Starting unattended upgrades script
Allowed origins are: o=Ubuntu,a=bionic, o=Ubuntu,a=bionic-security, o=UbuntuESM,a=bionic
Using (^linux-image-[0-9]+\.[0-9\.]+-.*|^linux-headers-[0-9]+\.[0-9\.]+-.*|^linux-image-extra-[0-9]+\.[0-9\.]+-.*|^linux-modules-[0-9]+\.[0-9\.]+-.*|^linux-modules-extra-[0-9]+\.[0-9\.]+-.*|^linux-signed-image-[0-9]+\.[0-9\.]+-.*|^kfreebsd-image-[0-9]+\.[0-9\.]+-.*|^kfreebsd-headers-[0-9]+\.[0-9\.]+-.*|^gnumach-image-[0-9]+\.[0-9\.]+-.*|^.*-modules-[0-9]+\.[0-9\.]+-.*|^.*-kernel-[0-9]+\.[0-9\.]+-.*|^linux-backports-modules-.*-[0-9]+\.[0-9\.]+-.*|^linux-modules-.*-[0-9]+\.[0-9\.]+-.*|^linux-tools-[0-9]+\.[0-9\.]+-.*|^linux-cloud-tools-[0-9]+\.[0-9\.]+-.*) regexp to find kernel packages
Using (^linux-image-4\.15\.0\-51\-generic$|^linux-headers-4\.15\.0\-51\-generic$|^linux-image-extra-4\.15\.0\-51\-generic$|^linux-modules-4\.15\.0\-51\-generic$|^linux-modules-extra-4\.15\.0\-51\-generic$|^linux-signed-image-4\.15\.0\-51\-generic$|^kfreebsd-image-4\.15\.0\-51\-generic$|^kfreebsd-headers-4\.15\.0\-51\-generic$|^gnumach-image-4\.15\.0\-51\-generic$|^.*-modules-4\.15\.0\-51\-generic$|^.*-kernel-4\.15\.0\-51\-generic$|^linux-backports-modules-.*-4\.15\.0\-51\-generic$|^linux-modules-.*-4\.15\.0\-51\-generic$|^linux-tools-4\.15\.0\-51\-generic$|^linux-cloud-tools-4\.15\.0\-51\-generic$) regexp to find running kernel packages
Checking: apt ([])
adjusting candidate version: apt=1.6.6ubuntu0.1
Checking: apt-utils ([])
adjusting candidate version: apt-utils=1.6.6ubuntu0.1
Checking: bash ([])
.
.
Checking: xxd ([, ])
pkgs that look like they should be upgraded: binutils
binutils-common
binutils-x86-64-linux-gnu
cpp
cpp-7
dbus
dbus-user-session
dbus-x11
firefox
firefox-locale-en
g++
g++-7
gcc
gcc-7
gcc-7-base
gcc-8-base
libasan4
libatomic1
libbinutils
libcc1-0
libcilkrts5
libdbus-1-3
libdbus-1-dev
libgcc-7-dev
libgcc1
libgfortran4
libgomp1
libitm1
liblsan0
libmpx2
libquadmath0
libstdc++-7-dev
libstdc++6
libtsan0
libubsan0
vim-common
vim-tiny
xxd
```
如果在终端里,上面的命令输出说 “No packages found that can be upgraded unattended and no pending auto-removals”,这意味着你的系统已经是最新的了。
#### 如何在 Debian/Ubuntu 中安装可用的安全更新?
如果你在上面的命令输出中获得了任意的软件包更新,就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们。
```
$ sudo unattended-upgrade -d
```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使用 `apt-get` 命令来进行安装。但是这个方法有点棘手,我会建议用户用第一个选项。
### 方法二:如何使用 apt-get 命令在 Debian/Ubuntu 中检查是否有可用的安全更新?
在你的 Debian/Ubuntu 系统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查看可用安全更新的列表。
```
$ sudo apt-get -s dist-upgrade | grep "^Inst" | grep -i securi
Inst libquadmath0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itm1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gcc-8-base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mpx2:amd64 libgcc1:amd64 libtsan0:amd64 liblsan0:amd64 libgomp1:amd64 libatomic1:amd64 libcc1-0: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gcc1 [1:8.2.0-1ubuntu2~18.04] (1: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mpx2:amd64 libtsan0:amd64 liblsan0:amd64 libgomp1:amd64 libatomic1:amd64 libcc1-0: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mpx2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tsan0:amd64 liblsan0:amd64 libgomp1:amd64 libatomic1:amd64 libcc1-0: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lsan0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tsan0:amd64 libgomp1:amd64 libatomic1:amd64 libcc1-0: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tsan0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gomp1:amd64 libatomic1:amd64 libcc1-0: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cc1-0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gomp1:amd64 libatomic1: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atomic1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gomp1: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gomp1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stdc++6:amd64 ]
Inst libstdc++6 [8.2.0-1ubuntu2~18.04] (8.3.0-6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libdbus-1-dev [1.12.2-1ubuntu1] (1.12.2-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dbus-user-session [1.12.2-1ubuntu1] (1.12.2-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dbus-x11 [1.12.2-1ubuntu1] (1.12.2-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dbus [1.12.2-1ubuntu1] (1.12.2-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dbus-1-3 [1.12.2-1ubuntu1] (1.12.2-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xxd [2:8.0.1453-1ubuntu1] (2:8.0.1453-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vim-tiny [2:8.0.1453-1ubuntu1] (2:8.0.1453-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vim-common [2:8.0.1453-1ubuntu1] (2:8.0.1453-1ubuntu1.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ll])
Inst binutils-x86-64-linux-gnu [2.30-21ubuntu1~18.04] (2.30-21ubuntu1~18.04.2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binutils:amd64 ]
Inst binutils-common [2.30-21ubuntu1~18.04] (2.30-21ubuntu1~18.04.2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binutils:amd64 libbinutils:amd64 ]
Inst binutils [2.30-21ubuntu1~18.04] (2.30-21ubuntu1~18.04.2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libbinutils:amd64 ]
Inst libbinutils [2.30-21ubuntu1~18.04] (2.30-21ubuntu1~18.04.2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libasan4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ubsan0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cilkrts5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g++-7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gcc-7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stdc++-7-dev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gcc-7-dev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libgfortran4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cpp-7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Inst gcc-7-base [7.3.0-27ubuntu1~18.04] (7.4.0-1ubuntu1~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cpp [4:7.3.0-3ubuntu2.1] (4:7.4.0-1ubuntu2.3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firefox [67.0.1+build1-0ubuntu0.18.04.1] (67.0.2+build2-0ubuntu0.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firefox-locale-en [67.0.1+build1-0ubuntu0.18.04.1] (67.0.2+build2-0ubuntu0.18.04.1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gcc [4:7.3.0-3ubuntu2.1] (4:7.4.0-1ubuntu2.3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Inst g++ [4:7.3.0-3ubuntu2.1] (4:7.4.0-1ubuntu2.3 Ubuntu:18.04/bionic-updates, Ubuntu:18.04/bionic-security [amd64])
```
#### 如何使用 apt-get 命令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中安装可用的安全更新?
如果你在上面命令的输出中发现任何的软件包更新。就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们。
```
$ sudo apt-get -s dist-upgrade | grep "^Inst" | grep -i securi | awk -F " " {'print $2'} | xargs apt-get install
```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 `apt` 命令来完成。但是这个方法有点棘手,我会建议用户用第一个方式。
### 方法三:如何使用 apt 命令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中检查是否有可用的安全更新?
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查看可用安全更新的列表。
```
$ sudo apt list --upgradable | grep -e "-security"
binutils/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2.30-21ubuntu1~18.04.2 amd64 [upgradable from: 2.30-21ubuntu1~18.04]
binutils-common/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2.30-21ubuntu1~18.04.2 amd64 [upgradable from: 2.30-21ubuntu1~18.04]
binutils-x86-64-linux-gnu/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2.30-21ubuntu1~18.04.2 amd64 [upgradable from: 2.30-21ubuntu1~18.04]
cpp/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4:7.4.0-1ubuntu2.3 amd64 [upgradable from: 4:7.3.0-3ubuntu2.1]
cpp-7/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dbus/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1.12.2-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1.12.2-1ubuntu1]
dbus-user-session/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1.12.2-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1.12.2-1ubuntu1]
dbus-x11/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1.12.2-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1.12.2-1ubuntu1]
firefox/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67.0.2+build2-0ubuntu0.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67.0.1+build1-0ubuntu0.18.04.1]
firefox-locale-en/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67.0.2+build2-0ubuntu0.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67.0.1+build1-0ubuntu0.18.04.1]
g++/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4:7.4.0-1ubuntu2.3 amd64 [upgradable from: 4:7.3.0-3ubuntu2.1]
g++-7/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gcc/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4:7.4.0-1ubuntu2.3 amd64 [upgradable from: 4:7.3.0-3ubuntu2.1]
gcc-7/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gcc-7-base/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gcc-8-base/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asan4/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libatomic1/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binutils/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2.30-21ubuntu1~18.04.2 amd64 [upgradable from: 2.30-21ubuntu1~18.04]
libcc1-0/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cilkrts5/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libdbus-1-3/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1.12.2-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1.12.2-1ubuntu1]
libdbus-1-dev/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1.12.2-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1.12.2-1ubuntu1]
libgcc-7-dev/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libgcc1/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1: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1:8.2.0-1ubuntu2~18.04]
libgfortran4/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libgomp1/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itm1/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lsan0/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mpx2/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quadmath0/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stdc++-7-dev/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libstdc++6/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tsan0/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8.3.0-6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8.2.0-1ubuntu2~18.04]
libubsan0/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7.4.0-1ubuntu1~18.04.1 amd64 [upgradable from: 7.3.0-27ubuntu1~18.04]
vim-common/bionic-updates,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bionic-security 2:8.0.1453-1ubuntu1.1 all [upgradable from: 2:8.0.1453-1ubuntu1]
vim-tiny/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2:8.0.1453-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2:8.0.1453-1ubuntu1]
xxd/bionic-updates,bionic-security 2:8.0.1453-1ubuntu1.1 amd64 [upgradable from: 2:8.0.1453-1ubuntu1]
```
#### 如何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中使用 apt 命令来安装可用的安全更新?
如果你在上面命令的输出中发现任何的软件包更新。就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们。
```
$ sudo apt list --upgradable | grep -e "-security" | awk -F "/" '{print $1}' | xargs apt install
```
同样,下面的文件也会告诉你更新包的总数。
```
$ sudo cat /var/lib/update-notifier/updates-available
190 packages can be updated.
39 updates are security updates.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manually-install-security-updates-ubuntu-debian/>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opefully2333](https://github.com/hopefully233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Python 处理 JSON 格式的数据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save-and-load-data-python-json | 如果你不希望从头开始创造一种数据格式来存放数据,JSON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对 Python 有所了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Python 处理 JSON 数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35723kkk55q455145dkk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1/235723kkk55q455145dkk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ankChow | wxy | false | [
"JS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99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如果你不希望从头开始创造一种数据格式来存放数据,JSON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对 Python 有所了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Python 处理 JSON 数据。 | 2019-07-21T23:57:32 | 2019-07-21T23:57:32 | 11,133 | /article-11133-1.html |
>
> 如果你不希望从头开始创造一种数据格式来存放数据,JSON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对 Python 有所了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Python 处理 JSON 数据。
>
>
>

[JSON](https://json.org) 的全称是 <ruby> 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 <rt>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rt></ruby>。这是一种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的格式,并且很容易解析,因而成为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数据格式。另外,不要因为 JSON 名称而望文生义,JSON 并不仅仅在 JavaScript 中使用,它也可以在其它语言中使用。下文会介绍它是如何在 Python 中使用的。
首先我们给出一个 JSON 示例:
```
{
"name":"tux",
"health":"23",
"level":"4"
}
```
上面是一个和编程语言无关的原生 JSON 数据。熟悉 Python 的人会看出来这个 JSON 数据跟 Python 中的<ruby> 字典 <rt> dictionary </rt></ruby>长得很像。而这两者之间确实非常相似,如果你对 Python 中的列表和字典数据结构有一定的理解,那么 JSON 理解起来也不难。
### 使用字典存放数据
如果你的应用需要存储一些结构复杂的数据,不妨考虑使用 JSON 格式。对比你可能曾经用过的自定义格式的文本配置文件,JSON 提供了更加结构化的可递归的存储格式。同时,Python 自带的 `json` 模块已经提供了可以将 JSON 数据导入/导出应用时所需的所有解析库。因此,你不需要针对 JSON 自行编写代码进行解析,而其他开发人员在与你的应用进行数据交互的时候也不需要去解析新的数据格式。正是这个原因,JSON 在数据交换时被广泛地采用了。
以下是一段在 Python 中使用嵌套字典的代码:
```
#!/usr/bin/env python3
import json
# instantiate an empty dict
team = {}
# add a team member
team['tux'] = {'health': 23, 'level': 4}
team['beastie'] = {'health': 13, 'level': 6}
team['konqi'] = {'health': 18, 'level': 7}
```
这段代码声明了一个名为 `team` 的字典,并初始化为一个空字典。
如果要给这个字典添加内容,首先需要创建一个键,例如上面示例中的 `tux`、`beastie`、`konqi`,然后为这些键一一提供对应的值。上面示例中的值由一个个包含游戏玩家信息的字典充当。
字典是一种可变的变量。字典中的数据可以随时添加、删除或更新。这样的特性使得字典成为了应用程序存储数据的极好选择。
### 使用 JSON 格式存储数据
如果存放在字典中的数据需要持久存储,这些数据就需要写到文件当中。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 Python 中的 `json` 模块了:
```
with open('mydata.json', 'w') as f:
json.dump(team, f)
```
上面的代码首先创建了一个名为 `mydata.json` 的文件,然后以写模式打开了这个文件,这个被打开的文件以变量 `f` 表示(当然也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名称,例如 `file`、`output` 等)。而 `json` 模块中的 `dump()` 方法则是用于将一个字典输出到一个文件中。
从应用中导出数据就是这么简单,同时这些导出的数据是结构化的、可理解的。现在可以查看导出的数据:
```
$ cat mydata.json
{"tux": {"health": 23, "level": 4}, "beastie": {"health": 13, "level": 6}, "konqi": {"health": 18, "level": 7}}
```
### 从 JSON 文件中读取数据
如果已经将数据以 JSON 格式导出到文件中了,也有可能需要将这些数据读回到应用中去。这个时候,可以使用 Python `json` 模块中的 `load()` 方法:
```
#!/usr/bin/env python3
import json
f = open('mydata.json')
team = json.load(f)
print(team['tux'])
print(team['tux']['health'])
print(team['tux']['level'])
print(team['beastie'])
print(team['beastie']['health'])
print(team['beastie']['level'])
# when finished, close the file
f.close()
```
这个方法实现了和保存文件大致相反的操作。使用一个变量 `f` 来表示打开了的文件,然后使用 `json` 模块中的 `load()` 方法读取文件中的数据并存放到 `team` 变量中。
其中的 `print()` 展示了如何查看读取到的数据。在过于复杂的字典中迭代调用字典键的时候有可能会稍微转不过弯来,但只要熟悉整个数据的结构,就可以慢慢摸索出其中的逻辑。
当然,这里使用 `print()` 的方式太不灵活了。你可以将其改写成使用 `for` 循环的形式:
```
for i in team.values():
print(i)
```
### 使用 JSON
如上所述,在 Python 中可以很轻松地处理 JSON 数据。因此只要你的数据符合 JSON 的模式,就可以选择使用 JSON。JSON 非常灵活易用,下次使用 Python 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save-and-load-data-python-json>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MacOS 上安装 Kibana | Lauren Maffeo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installing-kibana-macos | Elasticsearch 安装好了之后,Kibana 插件可以为这个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添加可视化功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2/204048vl8t88y6q898822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2/204048vl8t88y6q8988229.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Elasticsearch"
] | 技术 | {
"viewnum": 6689,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84.9.143",
"message": "用docker 一撸到底啊,方便好用",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75.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7-23T12:36:13"
}
] | [
{
"raid": 11125,
"displayorder": 0
}
] | Elasticsearch 安装好了之后,Kibana 插件可以为这个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添加可视化功能。 | 2019-07-22T20:41:27 | 2019-07-22T20:41:27 | 11,135 | /article-11135-1.html |
>
> Elasticsearch 安装好了之后,Kibana 插件可以为这个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添加可视化功能。
>
>
>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向 Mac 用户介绍了[安装 Elasticsearch](/article-11125-1.html) 的步骤,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企业级搜索引擎。(这里有一篇针对 Linux 用户的[单独文章](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installing-elasticsearch-and-kibana-linux)。)其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得 Elasticsearch 在数据集中查找细节方面表现出色。一旦你发现了你需要的数据,如果你已经安装了 [Kibana](https://www.elastic.co/products/kibana),你可以将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Kibana 是 Elasticsearch 的开源的数据可视化插件。当你在 Elasticsearch 中找到了数据,Kibana 就会帮助你将其放入折线图、[时间序列查询](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me_series)、地理空间地图等。该工具非常适合于必须展示其研究成果的数据科学家,尤其是那些使用开源数据的人。
### 安装 Kibana
你需要在 Elasticsearch 之外单独安装 Kibana。因为我安装了 Elasticsearch 7.1.1,所以我将安装 Kibana 1.1。版本的匹配非常重要,Kibana 需要针对相同版本的 Elasticsearch 节点运行。 (Kibana 运行在 node.js 上。)
以下是我为 MacOS 安装 Kibana 7.1.1 时所遵循的步骤:
1、确保 Elasticsearch 已下载并运行。如果需要,请参阅上一篇文章。
**注意**:你至少需要先安装 Elasticsearch 1.4.4 或更高版本才能使用 Kibana。这是因为你需要向 Kibana 提供要连接的 Elasticsearch 实例的 URL 以及你要搜索的 Elasticsearch 索引。通常,最好安装两者的最新版本。
2、单击[此处](https://www.elastic.co/downloads/kibana)下载 Kibana。你将看到如下的网页,它会提示你在**下载**部分的右上角下载 Kibana for Mac:

3、在你的 `Downloads` 文件夹中,打开 .tar 文件以展开它。此操作将创建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文件夹(例如,`kibana-7.1.1-darwin-x86_64`)。
4、如果你希望 Kibana 放在另一个文件夹中,请立即移动它。
仔细检查 Elasticsearch 是否正在运行,如果没有,请在继续之前启动它。(如果你需要说明,请参阅上一篇文章。)
### 打开 Kibana 插件
Elasticsearch 运行起来后,你现在可以启动 Kibana 了。该过程类似于启动 Elasticsearch:
1、从 Mac 的 `Downloads` 文件夹(或 Kibana 移动到的新文件夹)里,打开 Kibana 文件夹(即 `~Downloads/kibana-7.1.1-darwin-x86_64`)。
2、打开 `bin` 子文件夹。

3、运行 `kibana-plugin`。你可能会遇到上一篇文章中出现的相同安全警告: 
通常,如果收到此警告,请按照那篇文章中的说明清除警告并打开 Kibana。请注意,如果我在终端中没有运行 Elasticsearch 的情况下打开该插件,我会收到相同的安全警告。要解决此问题,如上一篇文章中所述,打开 Elasticsearch 并在终端中运行它。使用 GUI 启动 Elasticsearch 也应该打开终端。
然后,我右键单击 `kibana-plugin` 并选择“打开”。这个解决方案对我有用,但你可能需要尝试几次。 我的 Elasticsearch 聚会中的几个人在他们的设备上打开 Kibana 时遇到了一些麻烦。
### 更改 Kibana 的主机和端口号
Kibana 的默认设置将其配置为在 `localhost:5601` 上运行。你需要更新文件(在这个例子的情况下)`~Downloads/kibana-7.1.1-darwin-x86_64/config/kibana.yml` 以在运行 Kibana 之前更改主机或端口号。

以下是我的 Elasticsearch 聚会组里配置 Kibana 时终端的样子,因此默认为 `http://localhost:9200`,这是查询 Elasticsearch 实例时使用的 URL:

### 从命令行运行 Kibana
打开插件后,可以从命令行或 GUI 运行 Kibana。这是终端连接到 Elasticsearch 后的样子:

与 Elasticsearch 一样,Kibana 默认在前台运行。你可以按 `Ctrl-C` 来停止它。
### 总结
Elasticsearch 和 Kibana 是占用大量存储空间的大型软件包。有这么多人一次下载这两个软件包,当我的Elasticsearch 会员和我下载它们两个时,我平均要下载几分钟。这可能是由于 WiFi 不佳和/或用户数量太多,但如果发生同样的事情,请记住这种可能性。
之后,由于我的笔记本电脑存储空间不足,我无法上传我们正在使用的 JSON 文件。我能够按照讲师的可视化进行操作,但无法实时使用 Kibana。因此,在下载 Elasticsearch 和 Kibana 之前,请确保设备上有足够的空间(至少几千兆字节)来上传和使用这些工具搜索文件。
要了解有关 Kibana 的更多信息,他们的用户指南[简介](https://www.elastic.co/guide/en/kibana/7.2/introduction.html)是理想的。(你可以根据你正在使用的 Kibana 版本配置该指南。)他们的演示还向你展示了如何[在几分钟内构建仪表板](https://www.elastic.co/webinars/getting-started-kibana?baymax=rtp&elektra=docs&storm=top-video&iesrc=ctr),然后进行首次部署。
玩得开心!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installing-kibana-macos>
作者:[Lauren Maffeo](https://opensource.com/users/lmaffeo)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大公司开源怎么做?SOFAStack 给出一个很好的例子 | 老王 | 自从 SOFAStack 开源以来,我先后和杨冰、鲁直从 SOFA 开源的思想、战略层面进行过深入沟通,而这次,我希望可以从战术上,从实操层面分享他们在 SOFA 开源方面的经验给广大的开源社区和开源企业。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2/214517mmghhmoocslshgp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2/214517mmghhmoocslshgp2.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
"蚂蚁金服",
"SOFA"
] | 穿山甲专访 | {
"viewnum": 906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自从 SOFAStack 开源以来,我先后和杨冰、鲁直从 SOFA 开源的思想、战略层面进行过深入沟通,而这次,我希望可以从战术上,从实操层面分享他们在 SOFA 开源方面的经验给广大的开源社区和开源企业。 | 2019-07-22T21:45:00 | 2019-07-22T21:45:00 | 11,136 | /article-11136-1.html | 
蚂蚁金服的 SOFAStack 作为一个成功地将企业私有项目转化为开源核心模式的知名案例,我们之前对背后的思考和推动力做过专题分析,但是具体这件事是如何在蚂蚁金服内部发生的、是如何实操的,有很多读者向我们表示非常感兴趣,而我觉得这也是其它技术公司所正在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因此,上个月底,老王在参加上海举办的 KubeCon 2019 时,遇到了蚂蚁金服 SOFA 团队的余淮,他目前在蚂蚁金服中间件团队服务与框架组具体负责开发框架与 SOFAStack 的开源工作。于是,参会之余,我和余淮就 SOFA 开源的实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现将谈话所得整理给大家。

### SOFA 与开源
2018 年,SOFAStack 开始开源之后,处于关注,我曾向蚂蚁金服中间件负责人杨冰了解过[为什么要将 SOFA 开源的背后思考,以及 SOFA 发展迭代的历程](/article-10548-1.html)。
目前,SOFA 的架构已经发展到 SOFA 5 阶段,前任的 SOFA 开源负责人鲁直也向我介绍过 [SOFA 5 中重点推进的方向](/article-10794-1.html),主要包括 Service Mesh 和 Serverless,以及分布式事务 Seata 的落地等。而在今年上半年他们又[开源了分布式事务框架 Seata](/article-10693-1.html) 和服务注册中心 SOFARegistry。
作为一个成功的开源核心模式的项目,我非常关注 SOFA 开源的实操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进行开源治理的,作为 SOFA 团队的老朋友,我们话题就直接从 SOFA 的开源治理聊起。
### 以 SOFA 为例:公司内部软件的开源流程
余淮说,从 2015 年开始,蚂蚁金服开启了金融科技对外输出的战略,SOFAStack 也走出了蚂蚁金服,甚至跨越了国界,被更多金融机构与合作伙伴所使用,如天弘基金、信美互信、南京银行、PayTM、DANA 钱包等。
在与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沟通、合作过程中,他们发现了 SOFAStack 的理念和能力也正是很多金融行业的企业所需要的。在蚂蚁金融科技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内部已经对 SOFAStack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代码重构,例如历史兼容逻辑的剥离等,但是并未能达到直接开源的标准。
关于开源,其内部一直有开源的讨论,到 2017 年双十一结束后正式决定开源。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2018 年 4 月,完成了对 SOFA 项目的满足了开源改造的标准后,SOFAStack 马上宣布正式开源框架中部分重要组件。
**SOFA 团队给开源定的策略叫「<ruby> 开源核心 <rp> ( </rp> <rt> Open Core </rt> <rp> ) </rp></ruby>」,顾名思义就是要将接口层以及核心实现都开源,以可扩展化的方式来层层构建 SOFAStack 的能力,保证 SOFAStack 的内部版本和开源的版本采用的是同一个内核**。为此 SOFAStack 做了大量的改造和重构工作。
在开源的具体考量上,余淮表示,**SOFAStack 的开源改造基本上有三条原则,分别是高可扩展性、对内兼容历史版本、对外兼容业界标准**。
以 SOFARPC 重构为例,大概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1. 首先需要将 SOFARPC 进行了一次核心接口和模型抽象,然后增加了扩展点机制和事件总线机制,所有的对内、对外实现都基于这些核心接口和模型去扩展,并且保证这些扩展能力都是平等的、可选的;
2. 接着将核心的处理逻辑实现迁移到这套接口和模型上来,保证 RPC 能力完整可用;
3. 然后需要将 RPC 里一些对接内部系统的、兼容历史逻辑的代码做成内部扩展,并进行全量测试验证,确保和已有线上的历史方案的兼容,发布上线;
4. 最后会调研业界的一些开源标准方案和实现,并对其进行兼容,例如 SOFARPC 不仅对接自己的 SOFARegistry 的实现,还兼容了 Zookeeper、Etcd、Nacos 等业界优秀的注册中心方案。
虽然上面重构过程听上去没那么复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非常考验团队的技术能力的,特别是在抽象核心接口和模型的时候,为了做到既兼容内部又兼容外部,这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才能做好这层较为通用抽象。其次在对内逻辑兼容的时候,由于内部的历史负担还是比较重的,为了能让重构的代码安全上线,团队也做了很多事情。
还是举 SOFARPC 的例子,蚂蚁内部的服务路由过程比开源是要复杂很多的,特别是配合蚂蚁特有的单元化部署以及异地多活的能力,有时候需要多层路由才能找到目标地址。为了验证重构后逻辑的正确性,除了在开源代码里有单元测试用例外,SOFA 团队在内部也构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集成框架,专门用来测试已有逻辑的兼容性及正确性。
基于开源核心这套思想建设 SOFAStack 以后,其实对开发人员的工作量来不会变少,反而可能是增多的。这是因为在写代码的同时,需要更多的考虑内部外部的使用情况,对代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流程会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内部新增一个特性,在以前可能直接修改代码经过测试就发布上线了,但现在的话会去思考这其中哪些能力是通用的,把这些能力抽象一下放到开源版本里去,然后开源版测试后发布,这个时候内部版本在基于这个开源版进行扩展,再经过测试后发布上线。
虽然开发人员工作变多了,但是这样的话可以让 SOFAStack 的核心代码被更多的开发者评审,在更多的系统中运行,在更多的场景下进行验证,对 SOFAStack 的品质保证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在开源进度上,余淮表示, SOFAStack 并不追求开源全部内部的组件,而是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开源准备的情况有选择的开源。
例如 SOFAStack 下的分库、分表组件,因为产品特性和 OB 等内部结合紧密就暂时不会开源。**金融级分布式架构下未开源部分能力,SOFAStack 会和与业界其它优秀的开源项目做集成,保证整个金融级分布式架构功能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所以对于 SOFAStack 来说,并不只有自己开源的产品,而更多关注的是,和整个社区里所有开源优秀的产品一起,打造一套快速构建金融级分布式架构的套件。
### 开源项目的管理
开源一个项目,作为背后推动的公司事实上要付出相当多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审批流程。随着蚂蚁金服越来越多领域的项目开源,包括 SOFAStack、AI、区块链等,蚂蚁金服内部出台了相应的严格的审核机制,包括技术、合规、法务、安全等部门进行审核,同时还会考察项目开源对公司的意义,以及是否对社区有价值,在审核通过之后项目就会正式开源与大家见面了。
蚂蚁金服对于开源文化是十分友好的,其内部的代码也大多都是公开在内网的 GitLab 仓库,经常会有业务团队对 SOFAStack 提交一些合并请求(拉取请求)来帮助项目的发展。
同时,蚂蚁金服的工程师也普遍地拥抱开源,开源能够帮助项目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吸收来自社区的贡献,让项目本身能够做的更好,这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
### SOFA 的社区治理
开源项目并不是开放源代码就是终点,事实上,这只是开始,之后持续不断的开源治理才是开源之路。而如何将一个开源项目从最开始的由开源项目背后的公司主导转变为社区性项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基于目前的开源模式和社区建设力度,SOFA 团队也在尽可能去吸引外部的贡献者。不过 SOFAStack 项目由于大量应用在蚂蚁金服及不少企业线上环境,所以目前对于开发者技术能力以及代码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这项任务还需要较多的工作。
目前 SOFA 社区已经涌现了不少积极的开发者和贡献者,解决了社区提出的一些重要需求。这其中一些功能组件的完成,贡献者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代码基础,而 SOFA 社区成员也积极参与到功能的完善和规范化工作中,甚至有的拉取请求要经过十几个来回才能被合并入功能分支。
余淮同时也谈到,下一步会引入更友好的流程和工具,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加入到 SOFAStack 社区的开发和贡献当中,为 SOFAStack 的共同发展做出包括贡献代码、文档完善和推广宣传等各个方面的贡献。
在社区团队方面,SOFAStack 也设计了诸如<ruby> 贡献者 <rp> ( </rp> <rt> Contributor </rt> <rp> ) </rp></ruby>、<ruby> 提交者 <rp> ( </rp> <rt> Committer </rt> <rp> ) </rp></ruby>、<ruby> 委员会成员 <rp> ( </rp> <rt> PMC </rt> <rp> ) </rp></ruby>等多个层面的贡献者认证机制,以让各个层级的热情、精力不同的人能够加入到项目的贡献中。
SOFAStack 开源至今社区已经有 120 多位贡献者共建社区,也有十来位外部提交者通过其贡献的代码获得社区的认可,并进一步取得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力。谈及这一点,余淮表示,为了保证代码质量,来自社区的代码贡献往往需要 SOFAStack 社区已有成员和贡献者许多次的往复修改和完善才能进入到代码主干,但是通过这些互动,才能真正遴选出来社区的中坚分子,也进一步将项目融入到社区中。
在社区建设方面,除了在 Github 上、钉钉微信群的一些交流外,SOFAStack 社区还会有丰富的线上线下的活动。每周类似周报形式的 SOFA Weekly,帮助大家了解社区的最新资讯和项目进展;社区共建的 SOFALab 源码解析实验室,和社区同学一起学习和解析源码,整理成册,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项目;每月若干次的 SOFAChannel 直播,可以在线和讲师进行沟通交流。与此同时,SOFAStack 也会定期在全国各地举行线下的 SOFAMeetup 活动,大家一起面对面交流,目前已经在全国五个城市举办了 7 场,共有一千多人到现场;也会举办 Workshop 和 CodeLab 等实践类的活动,像本次的 KubeCon 就有一场 Workshop,手把手带着大家一起实践 SOFAStack。
在社区合作方面,社区里有很多优秀的开发者和开源项目,SOFA 团队也经常和社区互相学习、分享、交流技术,目前SOFAStack 已经和很多开源社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包括国内 ServiceMesher,K8S 中国,ShardingSephere,SkyWalking,Ant Design,EggJS 等,也包括国外的 light4j 等。
此外,余淮还谈到,SOFAStack 在今年还会结合实际业务方面和开源社区做更多的能力整合提升,他举例说到 SOFAStack 今年会和做 Spring Cloud 更深入的集成和增强,例如 Spring Cloud 还是文件级别的配置更新,配合 SOFAStack可以做到更细粒度的配置更新等。
### 总结
要说我对哪个国内开源项目研究的最深入,那非 SOFAStack 莫属。自从 SOFAStack 开源以来,我先后和杨冰、鲁直从 SOFA 开源的思想、战略层面进行过深入沟通,而这次,我希望可以从战术上,从实操层面分享他们在 SOFA 开源方面的经验给广大的开源社区和开源企业。

>
>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
>
>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
>
>
|
||||
10 个 Linux 中最好的 Visio 替代品 | Ankush Das | https://itsfoss.com/visio-alternatives-linux/ | 如果你正在 Linux 中寻找一个好的 Visio 查看器,这里有一些可以在 Linux 中使用的微软 Visio 的替代方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3/073521hp23n7nnff7p7i7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3/073521hp23n7nnff7p7i7l.png | true | false | true | ZhiW5217 | wxy | false | [
"Visio"
] | 分享 | {
"viewnum": 29851,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36.31.142",
"message": "Graphviz 感觉不错,就是难以阅读。",
"username": "phoenix_wangxd [Chrome 75.0|Mac 10.14]",
"date": "2019-07-23T09:48:39"
}
] | [] | 如果你正在 Linux 中寻找一个好的 Visio 查看器,这里有一些可以在 Linux 中使用的微软 Visio 的替代方案。 | 2019-07-23T07:35:19 | 2019-07-23T07:35:19 | 11,138 | /article-11138-1.html |
>
> 如果你正在 Linux 中寻找一个好的 Visio 查看器,这里有一些可以在 Linux 中使用的微软 Visio 的替代方案。
>
>
>
[微软 Visio](https://products.office.com/en/visio/flowchart-software) 是创建或生成关键任务图和矢量表示的绝佳工具。虽然它可能是制作平面图或其他类型图表的好工具 —— 但它既不是免费的,也不是开源的
此外,微软 Visio 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它与微软 Office 捆绑在一起。我们过去已经看过 [MS Office 的开源替代品](https://itsfoss.com/best-free-open-source-alternatives-microsoft-office/)。今天我们将看看你可以在 Linux 上使用哪些工具代替 Visio。
### 适用于 Linux 的最佳 微软 Visio 备选方案

此处为强制性免责声明。该列表不是排名。排名第三的产品并不比排名第六的好。
我还提到了两个可以从 Web 界面使用的非开源 Visio 软件。
| 软件 | 类型 | 许可证类型 |
| --- | --- | --- |
| [LibreOffice Draw](https://www.libreoffice.org/discover/draw/) | 桌面软件 | 自由开源 |
| [OpenOffice Draw](https://www.openoffice.org/product/draw.html) | 桌面软件 | 自由开源 |
| [Dia](http://dia-installer.de/) | 桌面软件 | 自由开源 |
| [yED Graph Editor](https://www.yworks.com/products/yed) | 桌面和基于 Web | 免费增值 |
| [Inkscape](https://inkscape.org/en/) | 桌面软件 | 自由开源 |
| [Pencil](http://pencil.evolus.vn/Downloads.html) | 桌面和基于 Web | 自由开源 |
| [Graphviz](http://graphviz.org/) | 桌面软件 | 自由开源 |
| [darw.io](https://about.draw.io/) | 桌面和基于 Web | 自由开源 |
| [Lucidchart](https://www.lucidchart.com/) | 基于 Web | 免费增值 |
| [Calligra Flow](https://www.calligra.org/flow/) | 桌面软件 | 自由开源 |
### 1、LibreOffice Draw

LibreOffice Draw 模块是微软 Visio 的最佳开源替代方案之一。在它的帮助下,你可以选择制作一个想法的速写或一个复杂的专业平面布置图来展示。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网络图、小册子、海报等等!所有这些都不需要花一分钱。
好的是它与 LibreOffice 捆绑在一起,默认情况下安装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
#### 主要功能概述:
* 用于制作宣传册/海报的样式和格式工具
* Calc 数据可视化
* PDF 文件编辑功能
* 通过操作图库中的图片来创建相册
* 灵活的绘图工具类似于 微软 Visio (智能连接器,尺寸线等)的工具
* 支持 .VSD 文件(打开)
官网:[LibreOffice Draw](https://www.libreoffice.org/discover/draw/)
### 2、Apache OpenOffice Draw

很多人都知道 OpenOffice(LibreOffice 项目最初就是基于它的),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 Apache OpenOffice Draw 可以作为微软 Visio 的替代方案。但事实上,它是另一个令人惊奇的开源图表软件工具。与 LibreOffice Draw 不同,它不支持编辑 PDF 文件,但它为任何类型的图表创建提供了绘图工具。
这只是个警告。仅当你的系统中已经有 OpenOffice 时才使用此工具。这是因为[安装 OpenOffice](https://itsfoss.com/install-openoffice-ubuntu-linux/) 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且它已经[不再继续开发](https://itsfoss.com/openoffice-shutdown/)。
#### 主要功能概述:
* 快速创建 3D 形状控制器
* 创建作品的 flash 版本(.swf)
* 样式和格式工具
* 与微软 Visio 类似的灵活绘图工具(智能连接器、尺寸线等)
官网:[Apache OpenOffice Draw](https://www.openoffice.org/product/draw.html)
### 3、Dia

Dia 是另一个有趣的开源工具。它可能不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处于积极开发之中。但是,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自由而开源的替代微软 Visio 的简单而体面的图表,那么 Dia 可能是你的选择。这个工具可能唯一让你失望的地方就是它的用户界面。除此之外,它还允许你为复杂的图使用强大的工具(但它看起来可能不太好 —— 所以我们建议你用于更简单的图)。
#### 主要功能概述:
* 它可以通过命令行使用
* 样式和格式工具
* 用于自定义形状的形状存储库
* 与微软 Visio 类似的绘图工具(特殊对象、网格线、图层等)
* 跨平台
官网:[Dia](http://dia-installer.de/)
### 4、yED Graph Editor
是最受欢迎的免费的微软 Visio 替代方案之一。如果你对它是一个免费软件而不是开源项目有些担心,你仍然可以通过 web 浏览器免费使用 [yED 的实时编辑器](https://www.yworks.com/products/yed-live)。如果你想用一个非常易于使用的界面快速绘制图表,这是最好的建议之一。
#### 主要功能概述:
* 拖放功能,方便图表制作
* 支持导入外部数据进行链接
官网:[yED Graph Editor](https://www.yworks.com/products/yed)
### 5、Inkscape

Inkscape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矢量图形编辑器。你将拥有创建流程图或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功能。它不提供高级的图表绘制工具,而是提供创建更简单图表的基本工具。因此,当你希望通过使用图库中的可用符号,在图库连接器工具的帮助下生成基本图时,Inkscape 可能是你的 Visio 替代品。
#### 主要功能概述:
* 连接器工具
* 灵活的绘图工具
* 广泛的文件格式兼容性
官网:[Inkscape](https://inkscape.org/en/)
### 6、Pencil 项目

Pencil 项目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开源项目,适用于 Windows、Mac 以及 Linux。它具有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使绘图更容易和方便。它有一个很好的内建形状和符号的集合,可以使你的图表看起来很棒。它还内置了 Android 和 iOS UI 模板,可以让你在需要时创建应用程序原型。
你也可以将其安装为 Firefox 扩展,但该扩展不能使用项目的最新版本。
#### 主要功能概述:
* 轻松浏览剪贴画(使用 openclipart.org)
* 导出为 ODT 文件/PDF 文件
* 图表连接工具
* 跨平台
官网:[Pencil 项目](http://pencil.evolus.vn/Downloads.html)
### 7、Graphviz

Graphviz 略有不同。它不是绘图工具,而是专用的图形可视化工具。如果你在网络图中需要多个设计来表示一个节点,那么一定要使用这个工具。当然,你不能用这个工具做平面布置图(至少这不容易)。因此,它最适合于网络图、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连接和类似的东西。
#### 主要功能概述:
* 支持命令行使用
* 支持自定义形状和表格节点布局
* 基本样式和格式设置工具
官网:[Graphviz](http://graphviz.org/)
### 8、Draw.io
Draw.io 主要是一个基于 Web 的免费图表工具,它的强大的工具几乎可以制作任何类型的图表。你只需要拖放然后连接它们以创建流程图、ER 图或任何相关的。此外,如果你喜欢该工具,则可以尝试[离线桌面版本](https://about.draw.io/integrations/#integrations_offline)。
#### 主要功能概述:
* 直接上传到云存储服务
* 自定义形状
* 样式和格式工具
* 跨平台
官网:[Draw.io](https://about.draw.io/)
### 9、Lucidchart

Lucidchart 是一个基于 Web 的高级图表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具有有限功能的免费订阅。你可以使用免费订阅创建几种类型的图表,并将其导出为图像或 PDF。但是,免费版本不支持数据链接和 Visio 导入/导出功能。如果你不需要数据链接功能,Lucidchart 可以说是一个生成漂亮的图表的非常好的工具。
#### 主要功能概述:
* 可以集成到 Slack、Jira 核心、Confluence
* 能够制作产品模型
* 导入 Visio 文件
官网:[Lucidchart](https://www.lucidchart.com/)
### 10、Calligra Flow

Calligra Flow 是 [Calligra 项目](https://www.calligra.org/)的一部分,旨在提供自由开源的软件工具。使用 Calligra flow 你可以轻松地创建网络图、实体关系图、流程图等
#### 主要功能概述:
* 各种模具盒
* 样式和格式工具
官网:[Calligra Flow](https://www.calligra.org/flow/)
### 总结
既然你已经了解到了这些最好的自由开源的 Visio 替代方案,你对它们有什么看法?
对于你任何方面的需求,它们是否优于 微软 Visio?另外,如果我们错过了你最喜欢的基于 Linux 的替代微软 Visio 的绘图工具,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
via: <https://itsfoss.com/visio-alternatives-linux/>
作者:[Ankush Das](https://itsfoss.com/author/ankush/) 译者:[ZhiW5217](https://github.com/ZhiW5217)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ImageGlass 以幻灯片形式快速查看 JPG 图像 | Jeff Macharyas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use-imageglass-view-jpg-images-slideshow-windows-10 | 想要在 Windows 10 中以幻灯片形式逐个查看文件夹中的图像么?开源软件可以做到。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3/233438bnaxazkwf6bfxw92.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3/233438bnaxazkwf6bfxw92.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幻灯片"
] | 分享 | {
"viewnum": 542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想要在 Windows 10 中以幻灯片形式逐个查看文件夹中的图像么?开源软件可以做到。 | 2019-07-23T23:34:21 | 2019-07-23T23:34:21 | 11,141 | /article-11141-1.html |
>
> 想要在 Windows 10 中以幻灯片形式逐个查看文件夹中的图像么?开源软件可以做到。
>
>
>

欢迎阅读今天的系列文章 “我该如何让它实现?”就我而言,我试图在 Windows 10 上以幻灯片形式查看 JPG 图像的文件夹。像往常一样,我转向开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 Mac 上,以幻灯片形式查看 JPG 图像文件夹只需选择文件夹中的所有图像(`Command-A`),然后按 `Option-Command-Y` 即可。之后,你可以使用箭头键向前翻动。当然,在 Windows 中,你可以通过选择第一个图像,然后单击窗口中黄色的**管理**栏,然后选择**幻灯片**来执行类似的操作。在那里,你可以控制速度,但只能做到:慢、中、快。
我希望像在 Windows 中能像 Mac 一样翻下一张图片。自然地,我 Google 搜索了一下并找到了一个方案。我发现了 [ImageGlass](https://imageglass.org/) 这个开源应用,其许可证是 [GPL 3.0](https://github.com/d2phap/ImageGlass/blob/master/LICENSE),并且它完美地做到了。这是它的样子:

### 关于 ImageGlass
ImageGlass 是由 Dương Diệu Pháp 开发的,根据他的网站,他是一名越南开发人员,在 Chainstack 负责前端。他与在美国的 [Kevin Routley](https://github.com/fire-eggs) 协作,后者“为 ImageGlass 开发新功能”。源代码可以在 [GitHub](https://github.com/d2phap/ImageGlass) 上找到。
ImageGlass 支持最常见的图像格式,包括 JPG、GIF、PNG、WEBP、SVG 和 RAW。用户可以轻松自定义扩展名列表。
我遇到的具体问题是需要找到一张用于目录封面的图像。不幸的是,它在一个包含数十张照片的文件夹中。在 ImageGlass 中以幻灯片浏览照片,在我想要的照片前停止,并将其下载到我的项目文件夹中变得很容易。开源再次帮助了我,该应用只花了很短的时间下载和使用。
在 2016 年 3 月 10 日,Jason Baker 在他的文章 [9 款 Picasa 的开源替代品](https://opensource.com/alternatives/picasa) 中将 ImageGlass 列为其中之一。如果你有需求,里面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图像相关工具。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use-imageglass-view-jpg-images-slideshow-windows-10>
作者:[Jeff Macharyas](https://opensource.com/users/jeffmacharya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用大写字母输入 Linux 命令以将其作为 sudo 用户运行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type-linux-commands-in-capital-letters-to-run-them-as-sudo-user/ | 正如名字暗示的那样,你无论何时用大写字母输入 Linux 命令,SUDO 程序都会将它们作为 sudo 用户运行!这意味着,你无需在要运行的 Linux 命令前面输入 sudo。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4/091111leufqj6vujuu9evz.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4/091111leufqj6vujuu9evz.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sudo"
] | 技术 | {
"viewnum": 6775,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65.158.242",
"message": "还需要按shift或CapsLook 麻烦",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7-29T16:30:30"
}
] | [] | 正如名字暗示的那样,你无论何时用大写字母输入 Linux 命令,SUDO 程序都会将它们作为 sudo 用户运行!这意味着,你无需在要运行的 Linux 命令前面输入 sudo。 | 2019-07-24T09:11:04 | 2019-07-24T09:11:04 | 11,142 | /article-11142-1.html | 
我非常喜欢 Linux 社区的原因是他们创建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你很少能在任何其他操作系统中找到它们。不久前,我们看了一个名为 [Hollywood](https://www.ostechnix.com/turn-ubuntu-terminal-hollywood-technical-melodrama-hacker-interface/) 的有趣项目,它在类 Ubuntu 系统将终端变成了好莱坞技术情景剧的黑客界面。还有一些其他工具,例如 `cowsay`、`fortune`、`sl` 和 `toilet` 等,用来消磨时间自娱自乐!它们可能没有用,但这些程序娱乐性不错并且使用起来很有趣。今天,我偶然发现了另一个名为 `SUDO` 的类似工具。正如名字暗示的那样,你无论何时用大写字母输入 Linux 命令,`SUDO` 程序都会将它们作为 sudo 用户运行!这意味着,你无需在要运行的 Linux 命令前面输入 `sudo`。很酷,不是么?
### 安装 SUDO
>
> 提醒一句:
>
>
> 在安装这个程序(或任何程序)之前,请查看源代码(最后给出的链接),并查看是否包含会损害你的系统的可疑/恶意代码。在 VM 中测试它。如果你喜欢或觉得它很有用,你可以在个人/生产系统中使用它。
>
>
>
用 Git 克隆 `SUDO` 仓库: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jthistle/SUDO.git
```
此命令将克隆 SUDO GIT 仓库的内容,并将它们保存在当前目录下的 `SUDO` 的目录中。
```
Cloning into 'SUDO'...
remote: Enumerating objects: 42, done.
remote: Counting objects: 100% (42/42), done.
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29/29), done.
remote: Total 42 (delta 17), reused 30 (delta 12), pack-reused 0
Unpacking objects: 100% (42/42), done.
```
切换到 `SUDO` 目录:
```
$ cd SUDO/
```
并使用命令安装它:
```
$ ./install.sh
```
该命令将在 `~/.bashrc`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
```
[...]
# SUDO - shout at bash to su commands
# Distributed under GNU GPLv2, @jthistle on github
shopt -s expand_aliases
IFS_=${IFS}
IFS=":" read -ra PATHS <<< "$PATH"
for i in "${PATHS[@]}"; do
for j in $( ls "$i" ); do
if [ ${j^^} != $j ] && [ $j != "sudo" ]; then
alias ${j^^}="sudo $j"
fi
done
done
alias SUDO='sudo $(history -p !!)'
IFS=${IFS_}
# end SUDO
```
它还会备份你的 `~/.bashrc` 并将其保存为 `~/.bashrc.old`。如果有重大错误,你可以恢复它。
最后,使用命令更新更改:
```
$ source ~/.bashrc
```
### 现在,用大写字母中输入 Linux 命令,将它们作为 Sudo 用户运行
通常我们像下面那样执行需要 sudo/root 权限的命令。
```
$ sudo mkdir /ostechnix
```
对么?没错!上面的命令将在根目录(`/`)中创建名为 `ostechnix` 的目录。让我们使用 `Ctrl + c` 取消。
一旦安装了 `SUDO`,你就可以**在不使用 sudo 的情况下输入任何大写 Linux 命令**并运行它们。因此,你可以像下面那样运行上面的命令:
```
$ MKDIR /ostechnix
$ TOUCH /ostechnix/test.txt
$ LS /ostechnix
```

用大写字母输入 Linux 命令以将其作为 sudo 用户运行
请注意**它无法绕过 sudo 密码**。你仍然需要键入 `sudo` 密码才能执行给定的命令。它只会有助于避免在每个命令前面输入 `sudo`。
相关阅读:
* [如何在 Linux 中没有 sudo 密码运行特定命令](https://www.ostechnix.com/run-particular-commands-without-sudo-password-linux/)
* [如何恢复用户的 sudo 权限](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restore-sudo-privileges-to-a-user/)
* [如何在 Ubuntu 上为用户授予和删除 sudo 权限](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grant-and-remove-sudo-privileges-to-users-on-ubuntu/)
* [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查找所有 sudo 用户](https://www.ostechnix.com/find-sudo-users-linux-system/)
* [如何在终端中输入密码时显示星号](https://www.ostechnix.com/display-asterisks-type-password-terminal/)
* [如何更改 Linux 中的 sudo 提示符](https://www.ostechnix.com/change-sudo-prompt-linux-unix/)
当然,输入 `sudo` 只需几秒钟,所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必须告诉这是一个用来消磨时间的有趣且无用的项目。 如果你不喜欢它,那就去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吧。 如果你喜欢它,试一试,玩得开心!
资源:
* [SUDO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jthistle/SUDO)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type-linux-commands-in-capital-letters-to-run-them-as-sudo-user/>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Python 解析参数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parse-arguments-python | 使用 argparse 模块像专业人士一样解析参数。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4/210351h99gzcttqmk7c7m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4/210351h99gzcttqmk7c7mx.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参数"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16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 argparse 模块像专业人士一样解析参数。 | 2019-07-24T21:04:07 | 2019-07-24T21:04:07 | 11,144 | /article-11144-1.html |
>
> 使用 argparse 模块像专业人士一样解析参数。
>
>
>

如果你在使用 [Python](https://www.python.org/) 进行开发,你可能会在终端中使用命令,即使只是为了启动 Python 脚本或使用 [pip](https://pip.pypa.io/en/stable/installing/) 安装 Python 模块。命令可能简单而单一:
```
$ ls
```
命令也可能需要参数:
```
$ ls example
```
命令也可以有选项或标志:
```
$ ls --color example
```
有时选项也有参数:
```
$ sudo firewall-cmd --list-all --zone home
```
### 参数
POSIX shell 会自动将你输入的内容作为命令分成数组。例如,这是一个简单的命令:
```
$ ls example
```
命令 `ls` 的位置是 `$0`,参数 `example` 位置是 `$1`。
你**可以**写一个循环迭代每项。确定它是否是命令、选项还是参数。并据此采取行动。幸运的是,已经有一个名为 [argparse](https://pypi.org/project/argparse/) 的模块。
### argparse
argparse 模块很容易集成到 Python 程序中,并有多种便利功能。例如,如果你的用户更改选项的顺序或使用一个不带参数的选项(称为**布尔**,意味着选项可以打开或关闭设置),然后另一个需要参数(例如 `--color red`),argparse 可以处理多种情况。如果你的用户忘记了所需的选项,那么 argparse 模块可以提供友好的错误消息。
要在应用中使用 argparse,首先要定义为用户提供的选项。你可以接受几种不同的参数,而语法一致又简单。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
#!/usr/bin/env python
import argparse
import sys
def getOptions(args=sys.argv[1:]):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Parses command.")
parser.add_argument("-i", "--input", help="Your inpu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o", "--output", help="Your destination outpu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n", "--number", type=int, help="A number.")
parser.add_argument("-v", "--verbose",dest='verbose',action='store_true', help="Verbose mode.")
options = parser.parse_args(args)
return options
```
此示例代码创建一个名为 `getOptions` 的函数,并告诉 Python 查看每个可能的参数,前面有一些可识别的字符串(例如 `--input` 或者 `-i`)。 Python 找到的任何选项都将作为 `options` 对象从函数中返回(`options` 是一个任意名称,且没有特殊含义。它只是一个包含函数已解析的所有参数的摘要的数据对象)。
默认情况下,Python 将用户给出的任何参数视为字符串。如果需要提取整数(数字),则必须指定选项 `type=int`,如示例代码中的 `--number` 选项。
如果你有一个只是关闭和打开功能的参数,那么你必须使用 `boolean` 类型,就像示例代码中的 `--verbose` 标志一样。这种选项只保存 `True` 或 `False`,用户用来指定是否使用标志。如果使用该选项,那么会激活 `stored_true`。
当 `getOptions` 函数运行时,你就可以使用 `options` 对象的内容,并让程序根据用户调用命令的方式做出决定。你可以使用测试打印语句查看 `options` 的内容。将其添加到示例文件的底部:
```
print(getOptions())
```
然后带上参数运行代码:
```
$ python3 ./example.py -i foo -n 4
Namespace(input='foo', number=4, output=None, verbose=False)
```
### 检索值
示例代码中的 `options` 对象包含了用户提供的选项后面的值(或派生的布尔值)。例如,在示例代码中,可以通过 `options.number` 来检索 `--number`。
```
options = getOptions(sys.argv[1:])
if options.verbose:
print("Verbose mode on")
else:
print("Verbose mode off")
print(options.input)
print(options.output)
print(options.number)
# 这里插入你的 Python 代码
```
示例中的布尔选项 `--verbose` 是通过测试 `options.verbose` 是否为 `True`(意味着用户使用了 `--verbose` 标志)或 `False`(用户没有使用 `--verbose` 标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帮助和反馈
argparse 还包含一个内置的 `--help`(简写 `-h`)选项,它提供了有关如何使用命令的提示。这是从你的代码派生的,因此生成此帮助系统不需要额外的工作:
```
$ ./example.py --help
usage: example.py [-h] [-i INPUT] [-o OUTPUT] [-n NUMBER] [-v]
Parses command.
optional arguments:
-h, --help show this help message and exit
-i INPUT, --input INPUT
Your input file.
-o OUTPUT, --output OUTPUT
Your destination output file.
-n NUMBER, --number NUMBER
A number.
-v, --verbose Verbose mode.
```
### 像专业人士一样用 Python 解析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来演示如何在 Python 应用中的解析参数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记录它的语法。下次编写 Python 脚本时,请使用 argparse 为其提供一些选项。你以后会感到自得,你的命令不会像一个快速的临时脚本,更像是一个“真正的” Unix 命令!
以下是可用于测试的示例代码:
```
#!/usr/bin/env python3
# GNU All-Permissive License
# Copying and distribution of this file, with or without modification,
# are permitted in any medium without royalty provided the copyright
# notice and this notice are preserved. This file is offered as-is,
# without any warranty.
import argparse
import sys
def getOptions(args=sys.argv[1:]):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description="Parses command.")
parser.add_argument("-i", "--input", help="Your inpu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o", "--output", help="Your destination output file.")
parser.add_argument("-n", "--number", type=int, help="A number.")
parser.add_argument("-v", "--verbose",dest='verbose',action='store_true', help="Verbose mode.")
options = parser.parse_args(args)
return options
options = getOptions(sys.argv[1:])
if options.verbose:
print("Verbose mode on")
else:
print("Verbose mode off")
print(options.input)
print(options.output)
print(options.number)
```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parse-arguments-python>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users/notsag)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 | Aquil Roshan | https://itsfoss.com/best-linux-beginners/ | 在本文中,我们将看到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这将有助于 Linux 新用户选择他们的第一个发行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5/102920n7y7xdzyl2td5yf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5/102920n7y7xdzyl2td5yfy.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true | [
"发行版"
] | 观点 | {
"viewnum": 18993,
"commentnum": 7,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01.43.176",
"message": "现在有很多都转manjaro了 太好用",
"username": "来自广东揭阳的 MIUI Browser 10.3|Android 8.1 用户",
"date": "2019-07-29T13:02:45"
},
{
"postip": "112.20.203.179",
"message": "debian好用,省事儿,还省时",
"username": "来自江苏宿迁的 Firefox 6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8-29T12:51:23"
},
{
"postip": "180.167.148.2",
"message": "deepin也很优秀,而且还是国产",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9-19T13:59:45"
},
{
"postip": "180.167.148.2",
"message": "deepin也很优秀,而且还是国产",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7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9-19T13:59:47"
},
{
"postip": "115.134.132.94",
"message": "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username": "serverlow55 [Firefox 69.0|GNU/Linux]",
"date": "2019-09-24T18:14:50"
},
{
"postip": "113.118.103.228",
"message": "谢谢推荐",
"username": "shlearry [Chrome 77.0|GNU/Linux]",
"date": "2019-10-08T14:26:41"
},
{
"postip": "221.218.5.118",
"message": "arch vs ubuntu,1打5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8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4-07T13:13:58"
}
] | [] | 在本文中,我们将看到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这将有助于 Linux 新用户选择他们的第一个发行版。 | 2019-07-25T10:29:40 | 2019-07-25T10:29:40 | 11,145 | /article-11145-1.html |
>
> 在本文中,我们将看到**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这将有助于 Linux 新用户选择他们的第一个发行版。
>
>
>

让我们面对现实,[Linux](https://www.linux.com/what-is-linux) 可能会给新用户带来巨大的复杂性。但是,带来这种复杂性的并不是 Linux 本身。相反,是“新奇”因素导致了这种情况。并不是怀旧,但我记得第一次使用 Linux 时,我甚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喜欢它,但最初这对我来说像是逆流游泳一样。
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可能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原因,特别是对于那些在 PC 上运行 Windows 之外的其它系统没有概念的人来说。
Linux 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而是一个理念:在这里大家共同成长,也适合于每个人的不同需要。我们已经介绍过:
* [Windows 用户的最佳 Linux 发行版](https://itsfoss.com/windows-like-linux-distributions/)
* [最佳轻量级 Linux 发行版](https://itsfoss.com/lightweight-linux-beginners/)
* [黑客攻击的最佳 Linux 发行版](https://itsfoss.com/linux-hacking-penetration-testing/)
* [最佳 Linux 游戏发行版](https://itsfoss.com/linux-gaming-distributions/)
* [隐私和匿名的最佳 Linux 发行版](https://itsfoss.com/privacy-focused-linux-distributions/)
* [看起来像 MacOS 的最佳 Linux 发行版](https://itsfoss.com/macos-like-linux-distros/)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能够特别满足新人需求的发行版。这里有一些这样的适合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你也可以在视频中观看并[订阅我们的 YouTube 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itsfoss)以获取更多与 Linux 相关的视频。
### 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
请记住,此列表没有特别的顺序。编制此列表的主要标准是易于安装、开箱即用的硬件和软件、易用性和软件包的可用性。
#### 1、Ubuntu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研究过 Linux,那么你很可能遇到过 Ubuntu。Ubuntu 是领先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它也是开始 Linux 之旅的完美之选。

Ubuntu 被视为人性化的 Linux,这是因为 Ubuntu 在通用可用性上付出了很多努力。Ubuntu 并不要求你在技术方面懂得很多才能使用它。它打破了 “Linux = 命令行麻烦”这一概念。这是 Ubuntu 飙升到今天的主要优势之一。
Ubuntu 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安装程序。这个安装程序以简单的英语(或你想要的任何主要语言)描述安装过程。你甚至可以在实际执行安装过程之前尝试使用 Ubuntu。安装程序提供了简单的选项:
* 删除旧操作系统以安装 Ubuntu。
* 与 Windows 或任何其他现有操作系统[一起](https://itsfoss.com/install-ubuntu-1404-dual-boot-mode-windows-8-81-uefi/)安装 Ubuntu(每次启动时都会提供要启动的操作系统的选择列表)。
* 让高级用户自行配置分区。
*初学者提示:如果你不确定该怎么做,请选择第二个选项。*
Ubuntu 的用户界面采用 GNOME。它简单、高效。你可以通过按 Windows 键搜索从应用程序到文件的任何内容。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吗?
没有驱动程序安装问题,因为 Ubuntu 附带硬件检测器,可以检测、下载和安装适用于你的 PC 的最佳驱动程序。此外,安装会附带所有基本软件,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办公套件和一些消磨时间的游戏。
Ubuntu 拥有出色的文档和社区支持。[Ubuntu 论坛](https://ubuntuforums.org/)和 [Ask Ubuntu](http://askubuntu.com/) 几乎在 Ubuntu 的所有方面都提供了可观的高质量支持。你的一些问题很有可能已经得到了回答,这些答案是适合初学者的。
请在[官方网站](https://www.ubuntu.com/)查看并下载 [Ubuntu](https://www.ubuntu.com/)。
#### 2、Linux Mint Cinnamon
多年来,Linux Mint 一直是 [Distrowatch](https://distrowatch.com/) 上的**排名第一的** Linux 发行版。我必须说,这是当之无愧的宝座。Linux Mint 是我个人的最爱之一。它优雅、秀气,提供了卓越的计算体验(开箱即用)。

Linux Mint 带有 Cinnamon 桌面环境。仍处于熟悉 Linux 软件阶段的 Linux 新用户会发现 Cinnamon 非常有用。所有软件都按类别分组,非常易于访问。虽然这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功能,但对于不了解 Linux 软件名称的新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Linux Mint 很快,在旧电脑上也运行良好。Linux Mint 建立在坚如磐石的 Ubuntu 基础之上。它使用与 Ubuntu 相同的软件存储库。而对于 Ubuntu 软件存储库,仅在广泛测试后 Ubuntu 才会将软件推送在其中。这意味着用户不必处理某些新软件容易出现的意外崩溃和故障,对于新的 Linux 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真正不可接受的。

Windows 7 爱好者如果没有真的升级到微软 Windows 10 的话,那将会发现 Linux Mint 的可爱。 Linux Mint 桌面非常类似于 Windows 7 桌面。类似的工具栏、类似的菜单、类似的托盘图标都绝对会使 Windows 用户感到十分熟悉。
就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向 Linux 世界的新人推荐 Linux Mint,因为 Linux Mint 确实给用户留下了足够的印象,会让他们接受它。对我来说,Linux Mint 应该是面向初学者的 Linux 列表中的首位。
请在这里查看 [Linux Mint](https://linuxmint.com/),看看 Cinnamon 版。
#### 3、Zorin OS
大多数计算机用户是 Windows 用户。当 [Windows 用户拿到一个 Linux](https://itsfoss.com/windows-like-linux-distributions/) 时,他必须经历相当多的“去知识过程”。大量的操作已经固定在我们的肌肉记忆当中。例如,每次要启动应用程序时,鼠标都会移动屏幕的左下角(“开始”菜单)。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在 Linux 上找到一些可以缓解这些问题的东西,那就成功了一半了。进入 Zorin OS。

Zorin OS 是一款基于 Ubuntu 的高度打磨的 Linux 发行版,完全是为 Windows 难民制作的。尽管几乎每个 Linux 发行版都可供任何人使用,但是当桌面看起来太陌生时,有些人可能会不情愿使用。Zorin OS 避开了这个障碍,因为它与 Windows 外观明显相似。
对 Linux 新手来说,软件包管理器是一个新概念。这就是为什么 Zorin OS 带有一个巨大的(我的意思是真的很大)预安装软件列表。你需要的任何东西,很有可能都已经安装在 Zorin OS 上了。好像这还不够,[Wine 和 PlayOnLinux](https://itsfoss.com/use-windows-applications-linux/) 也预先安装好了,所以你也可以在这里运行你喜爱的 Windows 软件和[游戏](https://itsfoss.com/linux-gaming-guide/)。

Zorin OS 配备了一款名为 “Zorin look changer” 的惊人的主题引擎。它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自定义选项和预设,可以使你的操作系统看起来像 Windows 7、XP、2000 甚至是 Mac,你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正是这些功能使 Zorin OS 成为**适合初学者的最佳 Linux 发行版**。查看 [Zorin OS 网站](https://zorinos.com/)以了解更多信息和下载该操作系统。
#### 4、Elementary OS
我们已经看过了给 Windows 用户准备的 Linux 发行版,让我们为 MacOS 用户也提供一些东西。Elementary OS 成名非常迅速,现在总是被列入顶级发行列表之中,这一切都归功于其美学本质。其灵感来自于 MacOS,Elementary OS 是最美丽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

Elementary OS 是又一个基于 Ubuntu 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操作系统本身无疑是稳定的。Elementary OS 带有 Pantheon 桌面环境。你马上就会注意到它与 MacOS 桌面的相似之处。这对于转换到 Linux 的 MacOS 用户来说是一个优势,因为他们会对桌面非常适应,这确实简化了应对此变化的过程。

它的菜单简单,可根据用户喜好自定义。该操作系统是零侵入性的,因此你可以真正专注于工作。它附带了非常少量的预安装软件。因此,新用户都不会被庞杂的内容吓跑。但是,嘿,它具备开箱即用所需要的一切。如果需要更多软件,Elementary OS 提供了一个整洁的 AppCenter。它易于访问且简单易用,一切都在一个地方,你可以一键获得所需的所有软件和升级。
经验表明,[Elementary OS](https://elementary.io/) 真的是一个很棒的软件。绝对值得[试一试](https://elementary.io/)。
#### 5、Linux Mint Mate
许多来了解 Linux 的人都希望让旧电脑焕发新生。随着 Windows 10 的普及,几年前许多具有不错配置的计算机已经变得无力应对。在谷歌上快速搜索一下会建议你在这样的电脑上安装 Linux。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让它们在之后一段时间仍旧能保持水准。如果你正在寻找可以运行在旧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Linux Mint Mate 是一个很棒的 Linux 发行版。

Linux Mint Mate 非常轻便,资源利用效率高,而仍然是一个漂亮的发行版。它可以在计算能力较弱的计算机上平稳运行。桌面环境没有各种花哨的东西。但它在功能上和任何其他桌面环境相比毫不逊色。这个操作系统是非侵入式的,允许你获得高效的计算体验而不会妨碍你。
同样,Linux Mint Mate 基于 Ubuntu,具有巨大而坚实的 Ubuntu 软件存储库的优势。它预装了最少数量的必需软件。提供了简便的驱动程序安装和设置管理。
即使你只有 512 MB 的内存和 9 GB 的硬盘空间(当然是越多越好),你也可以运行 Linux Mint Mate。
Mate 桌面环境非常简单易用,没有什么费解的地方。对于 Linux 初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更有理由 [尝试 Linux Mint Mate](http://blog.linuxmint.com/?p=3182)。
#### 6、Manjaro Linux
好吧。任何一个 Linux 的老用户都会说,即使只是在大方向上,引导新手接触 Arch Linux 都是一种罪过。但是听我说。
Arch 被认为是专家级 Linux,因为它的安装过程非常复杂。Manajro 和 Arch Linux 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它们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Manajro Linux 具有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安装程序。许多事情都是自动化的,比如使用“硬件检测”进行驱动程序安装。Manjaro 极大地解决了困扰许多其它 Linux 发行版的硬件驱动程序的麻烦。即使你遇到任何问题,Manjaro 也有很棒的社区支持。
Manjaro 拥有自己的软件存储库,其维护了最新的软件。虽然优先向用户提供最新软件,但它是以保证稳定性不会受到损害为前提的。这是 Arch 和 Manjaro 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Manjaro 延迟软件包的发布以确保它们绝对稳定并且不会导致回退。你还可以访问 Manjaro 上的 Arch User Repository(AUR),因此你可以随时获得所需的一切。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 Manjaro 功能的信息,请阅读我的同事 [John 的 Manjaro Linux 经历以及为什么他会被它迷住](https://itsfoss.com/why-use-manjaro-linux/)。

Manjaro Linux 有 XFCE、KDE、Gnome、Cinnamon 以及更多桌面环境,请查看[官方网站](https://manjaro.org/)。
要安装上述 6 个操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你需要创建一个可启动的 U 盘。如果你当前正在使用 Windows [请使用本指南](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create-a-usb-stick-on-windows)。Mac OS 用户可以[遵循本指南](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create-a-usb-stick-on-macos)。
### 你选择哪个最适合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
Linux 可能会有学习曲线,但这是一件不会让每个人都感到后悔的事情。进一步获得一个 ISO 文件并体验一下 Linux 吧。如果你已经是 Linux 用户,请分享这篇文章,并帮助人们在这个爱的季节爱上 Linux 吧。加油!
---
via: <https://itsfoss.com/best-linux-beginners/>
作者:[Aquil Roshan](https://itsfoss.com/author/aquil/)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ClusterShell:一个在集群节点上并行运行命令的好工具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clustershell-clush-run-commands-on-cluster-nodes-remote-system-in-parallel-linux/ | ClusterShell 是一个事件驱动的开源 Python 库,旨在在服务器场或大型 Linux 集群上并行运行本地或远程命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6/053202pgcgg1y1rc5l5mg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6/053202pgcgg1y1rc5l5mgg.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并行"
] | 分享 | {
"viewnum": 653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ClusterShell 是一个事件驱动的开源 Python 库,旨在在服务器场或大型 Linux 集群上并行运行本地或远程命令。 | 2019-07-26T05:32:32 | 2019-07-26T05:32:32 | 11,147 | /article-11147-1.html | 
我们过去曾写过两篇如何并行地在多个远程服务器上运行命令的文章:[并行 SSH(PSSH)](https://www.2daygeek.com/pssh-parallel-ssh-run-execute-commands-on-multiple-linux-servers/) 和[分布式 Shell(DSH)](https://www.2daygeek.com/dsh-run-execute-shell-commands-on-multiple-linux-servers-at-once/)。今天,我们将讨论相同类型的主题,但它允许我们在集群节点上执行相同的操作。你可能会想,我可以编写一个小的 shell 脚本来实现这个目的,而不是安装这些第三方软件包。
当然,你是对的,如果要在十几个远程系统中运行一些命令,那么你不需要使用它。但是,你的脚本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此任务,因为它是按顺序运行的。想想你要是在一千多台服务器上运行一些命令会是什么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脚本用处不大。此外,完成任务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要克服这种问题和情况,我们需要可以在远程计算机上并行运行命令。
为此,我们需要在一个并行应用程序中使用它。我希望这个解释可以解决你对并行实用程序的疑虑。
### ClusterShell
[ClusterShell](https://cea-hpc.github.io/clustershell/) 是一个事件驱动的开源 Python 库,旨在在服务器场或大型 Linux 集群上并行运行本地或远程命令。(`clush` 即 [ClusterShell](https://cea-hpc.github.io/clustershell/))。
它将处理在 HPC 集群上遇到的常见问题,例如在节点组上操作,使用优化过的执行算法运行分布式命令,以及收集结果和合并相同的输出,或检索返回代码。
ClusterShell 可以利用已安装在系统上的现有远程 shell 设施,如 SSH。
ClusterShell 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为开发人员提供轻量级、但可扩展的 Python API 来改进高性能集群的管理。它还提供了 `clush`、`clubak` 和 `cluset`/`nodeset` 等方便的命令行工具,可以让传统的 shell 脚本利用这个库的一些功能。
ClusterShell 是用 Python 编写的,它需要 Python(v2.6+ 或 v3.4+)才能在你的系统上运行。
###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 ClusterShell?
ClusterShell 包在大多数发行版的官方包管理器中都可用。因此,使用发行版包管理器工具进行安装。
对于 Fedora 系统,使用 [DNF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dnf-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fedora-system/)来安装 clustershell。
```
$ sudo dnf install clustershell
```
如果系统默认是 Python 2,这会安装 Python 2 模块和工具,可以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Python 3 开发包。
```
$ sudo dnf install python3-clustershell
```
在执行 clustershell 安装之前,请确保你已在系统上启用 [EPEL 存储库](https://www.2daygeek.com/install-enable-epel-repository-on-rhel-centos-scientific-linux-oracle-linux/)。
对于 RHEL/CentOS 系统,使用 [YUM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yum-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rhel-centos-systems/) 来安装 clustershell。
```
$ sudo yum install clustershell
```
如果系统默认是 Python 2,这会安装 Python 2 模块和工具,可以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Python 3 开发包。
```
$ sudo yum install python34-clustershell
```
对于 openSUSE Leap 系统,使用 [Zypper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zypper-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opensuse-system/) 来安装 clustershell。
```
$ sudo zypper install clustershell
```
如果系统默认是 Python 2,这会安装 Python 2 模块和工具,可以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Python 3 开发包。
```
$ sudo zypper install python3-clustershell
```
对于 Debian/Ubuntu 系统,使用 [APT-GE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get-apt-cache-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 或 [APT 命令](https://www.2daygeek.com/apt-command-examples-manage-packages-debian-ubuntu-systems/) 来安装 clustershell。
```
$ sudo apt install clustershell
```
### 如何在 Linux 使用 PIP 安装 ClusterShell?
可以使用 PIP 安装 ClusterShell,因为它是用 Python 编写的。
在执行 clustershell 安装之前,请确保你已在系统上启用了 [Python](https://www.2daygeek.com/3-methods-to-install-latest-python3-package-on-centos-6-system/) 和 [PIP](https://www.2daygeek.com/install-pip-manage-python-packages-linux/)。
```
$ sudo pip install ClusterShell
```
###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ClusterShell?
与其他实用程序(如 `pssh` 和 `dsh`)相比,它是直接了当的优秀工具。它有很多选项可以在远程并行执行。
在开始使用 clustershell 之前,请确保你已启用系统上的[无密码登录](https://www.2daygeek.com/linux-passwordless-ssh-login-using-ssh-keygen/)。
以下配置文件定义了系统范围的默认值。你不需要修改这里的任何东西。
```
$ cat /etc/clustershell/clush.conf
```
如果你想要创建一个服务器组,那也可以。默认情况下有一些示例,请根据你的要求执行相同操作。
```
$ cat /etc/clustershell/groups.d/local.cfg
```
只需按以下列格式运行 clustershell 命令即可从给定节点获取信息:
```
$ clush -w 192.168.1.4,192.168.1.9 cat /proc/version
192.168.1.9: Linux version 4.15.0-45-generic ([email protected]) (gcc version 7.3.0 (Ubuntu 7.3.0-16ubuntu3)) #48-Ubuntu SMP Tue Jan 29 16:28:13 UTC 2019
192.168.1.4: Linux version 3.10.0-957.el7.x86_64 ([email protected]) (gcc version 4.8.5 20150623 (Red Hat 4.8.5-36) (GCC) ) #1 SMP Thu Nov 8 23:39:32 UTC 2018
```
选项:
* `-w:` 你要运行该命令的节点。
你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而不是使用完整主机名和 IP:
```
$ clush -w 192.168.1.[4,9] uname -r
192.168.1.9: 4.15.0-45-generic
192.168.1.4: 3.10.0-957.el7.x86_64
```
或者,如果服务器位于同一 IP 系列中,则可以使用以下格式:
```
$ clush -w 192.168.1.[4-9] date
192.168.1.6: Mon Mar 4 21:08:29 IST 2019
192.168.1.7: Mon Mar 4 21:08:29 IST 2019
192.168.1.8: Mon Mar 4 21:08:29 IST 2019
192.168.1.5: Mon Mar 4 09:16:30 CST 2019
192.168.1.9: Mon Mar 4 21:08:29 IST 2019
192.168.1.4: Mon Mar 4 09:16:30 CST 2019
```
clustershell 允许我们以批处理模式运行命令。使用以下格式来实现此目的:
```
$ clush -w 192.168.1.4,192.168.1.9 -b
Enter 'quit' to leave this interactive mode
Working with nodes: 192.168.1.[4,9]
clush> hostnamectl
---------------
192.168.1.4
---------------
Static hostname: CentOS7.2daygeek.com
Icon name: computer-vm
Chassis: vm
Machine ID: 002f47b82af248f5be1d67b67e03514c
Boot ID: f9b37a073c534dec8b236885e754cb56
Virtualization: kvm
Operating System: CentOS Linux 7 (Core)
CPE OS Name: cpe:/o:centos:centos:7
Kernel: Linux 3.10.0-957.el7.x86_64
Architecture: x86-64
---------------
192.168.1.9
---------------
Static hostname: Ubuntu18
Icon name: computer-vm
Chassis: vm
Machine ID: 27f6c2febda84dc881f28fd145077187
Boot ID: f176f2eb45524d4f906d12e2b5716649
Virtualization: oracle
Operating System: Ubuntu 18.04.2 LTS
Kernel: Linux 4.15.0-45-generic
Architecture: x86-64
clush> free -m
---------------
192.168.1.4
---------------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38 641 217 19 978 969
Swap: 2047 0 2047
---------------
192.168.1.9
---------------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993 352 1067 1 573 1473
Swap: 1425 0 1425
clush> w
---------------
192.168.1.4
---------------
09:21:14 up 3:21,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daygeek :0 :0 06:02 ?xdm? 1:28 0.30s /usr/libexec/gnome-session-binary --session gnome-classic
daygeek pts/0 :0 06:03 3:17m 0.06s 0.06s bash
daygeek pts/1 192.168.1.6 06:03 52:26 0.10s 0.10s -bash
---------------
192.168.1.9
---------------
21:13:12 up 3:12, 1 user, load average: 0.08, 0.03,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daygeek pts/0 192.168.1.6 20:42 29:41 0.05s 0.05s -bash
clush> quit
```
如果要在一组节点上运行该命令,请使用以下格式:
```
$ clush -w @dev uptime
or
$ clush -g dev uptime
or
$ clush --group=dev uptime
192.168.1.9: 21:10:10 up 3:09, 1 user, load average: 0.09, 0.03, 0.01
192.168.1.4: 09:18:12 up 3:18, 3 users, load average: 0.01, 0.02, 0.05
```
如果要在多个节点组上运行该命令,请使用以下格式:
```
$ clush -w @dev,@uat uptime
or
$ clush -g dev,uat uptime
or
$ clush --group=dev,uat uptime
192.168.1.7: 07:57:19 up 59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8, 0.03, 0.00
192.168.1.9: 20:27:20 up 1:00,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192.168.1.5: 08:57:21 up 59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
clustershell 允许我们将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将本地文件或目录复制到同一个远程节点:
```
$ clush -w 192.168.1.[4,9] --copy /home/daygeek/passwd-up.sh
```
我们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验证它:
```
$ clush -w 192.168.1.[4,9] ls -lh /home/daygeek/passwd-up.sh
192.168.1.4: -rwxr-xr-x. 1 daygeek daygeek 159 Mar 4 09:00 /home/daygeek/passwd-up.sh
192.168.1.9: -rwxr-xr-x 1 daygeek daygeek 159 Mar 4 20:52 /home/daygeek/passwd-up.sh
```
将本地文件或目录复制到不同位置的远程节点:
```
$ clush -g uat --copy /home/daygeek/passwd-up.sh --dest /tmp
```
我们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验证它:
```
$ clush --group=uat ls -lh /tmp/passwd-up.sh
192.168.1.7: -rwxr-xr-x. 1 daygeek daygeek 159 Mar 6 07:44 /tmp/passwd-up.sh
```
将文件或目录从远程节点复制到本地系统:
```
$ clush -w 192.168.1.7 --rcopy /home/daygeek/Documents/magi.txt --dest /tmp
```
我们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验证它:
```
$ ls -lh /tmp/magi.txt.192.168.1.7
-rw-r--r-- 1 daygeek daygeek 35 Mar 6 20:24 /tmp/magi.txt.192.168.1.7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clustershell-clush-run-commands-on-cluster-nodes-remote-system-in-parallel-linux/>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掌握 Linux 用户组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09781/mastering-user-groups-on-linux.html | 在 Linux 系统中管理用户组并不费力,但相关命令可能比你所知的更为灵活。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6/060434prox1x573i55krt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6/060434prox1x573i55krt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0x996 | wxy | false | [
"用户组"
] | 技术 | {
"viewnum": 6808,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 Linux 系统中管理用户组并不费力,但相关命令可能比你所知的更为灵活。 | 2019-07-26T06:04:31 | 2019-07-26T06:04:31 | 11,148 | /article-11148-1.html |
>
> 在 Linux 系统中管理用户组并不费力,但相关命令可能比你所知的更为灵活。
>
>
>

在 Linux 系统中用户组起着重要作用。用户组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供一组用户互相共享文件。用户组也允许系统管理员更加有效地管理用户权限,因为管理员可以将权限分配给用户组而不是逐一分配给单个用户。
尽管通常只要在系统中添加用户账户就会创建用户组,关于用户组如何工作以及如何运用用户组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
### 一个用户一个用户组?
Linux 系统中多数用户账户被设为用户名与用户组名相同。用户 `jdoe` 会被赋予一个名为 `jdoe` 的用户组,且成为该新建用户组的唯一成员。如本例所示,该用户的登录名,用户 id 和用户组 id 在新建账户时会被添加到 `/etc/passwd` 和 `/etc/group` 文件中:
```
$ sudo useradd jdoe
$ grep jdoe /etc/passwd
jdoe:x:1066:1066:Jane Doe:/home/jdoe:/bin/sh
$ grep jdoe /etc/group
jdoe:x:1066:
```
这些文件中的配置使系统得以在文本(`jdoe`)和数字(`1066`)这两种用户 id 形式之间互相转换—— `jdoe` 就是 `1006`,且 `1006` 就是 `jdoe`。
分配给每个用户的 UID(用户 id)和 GID(用户组 id)通常是一样的,并且顺序递增。若上例中 Jane Doe 是最近添加的用户,分配给下一个新用户的用户 id 和用户组 id 很可能都是 1067。
### GID = UID?
UID 和 GID 可能不一致。例如,如果你用 `groupadd` 命令添加一个用户组而不指定用户组 id,系统会分配下一个可用的用户组 id(在本例中为 1067)。下一个添加到系统中的用户其 UID 会是 1067 而 GID 则为 1068。
你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方法是添加用户组的时候指定一个较小的用户组 id 而不是接受默认值。在下面的命令中我们添加一个用户组并提供一个 GID,这个 GID 小于用于用户账户的 GID 取值范围。
```
$ sudo groupadd -g 500 devops
```
创建账户时你可以指定一个共享用户组,如果这样对你更合适的话。例如你可能想把新来的开发人员加入同一个 DevOps 用户组而不是一人一个用户组。
```
$ sudo useradd -g staff bennyg
$ grep bennyg /etc/passwd
bennyg:x:1064:50::/home/bennyg:/bin/sh
```
### 主要用户组和次要用户组
用户组实际上有两种:<ruby> 主要用户组 <rt> primary group </rt></ruby>和<ruby> 次要用户组 <rt> secondary group </rt></ruby>。
主要用户组是保存在 `/etc/passwd` 文件中的用户组,该用户组在账户创建时配置。当用户创建一个文件时,用户的主要用户组与此文件关联。
```
$ whoami
jdoe
$ grep jdoe /etc/passwd
jdoe:x:1066:1066:John Doe:/home/jdoe:/bin/bash
^
|
+-------- 主要用户组
$ touch newfile
$ ls -l newfile
-rw-rw-r-- 1 jdoe jdoe 0 Jul 16 15:22 newfile
^
|
+-------- 主要用户组
```
用户一旦拥有账户之后被加入的那些用户组是次要用户组。次要用户组成员关系在 `/etc/group` 文件中显示。
```
$ grep devops /etc/group
devops:x:500:shs,jadep
^
|
+-------- shs 和 jadep 的次要用户组
```
`/etc/group` 文件给用户组分配组名称(例如 `500` = `devops`)并记录次要用户组成员。
### 首选的准则
每个用户是他自己的主要用户组成员,并可以成为任意多个次要用户组成员,这样的一种准则允许用户更加容易地将个人文件和需要与同事分享的文件分开。当用户创建一个文件时,用户所属的不同用户组的成员不一定有访问权限。用户必须用 `chgrp` 命令将文件和次要用户组关联起来。
### 哪里也不如自己的家目录
添加新账户时一个重要的细节是 `useradd` 命令并不一定为新用户添加一个<ruby> 家目录 <rt> /home </rt></ruby>家目录。若你只有某些时候想为用户添加家目录,你可以在 `useradd` 命令中加入 `-m` 选项(可以把它想象成“安家”选项)。
```
$ sudo useradd -m -g devops -c "John Doe" jdoe2
```
此命令中的选项如下:
* `-m` 创建家目录并在其中生成初始文件
* `-g` 指定用户归属的用户组
* `-c` 添加账户描述信息(通常是用户的姓名)
若你希望总是创建家目录,你可以编辑 `/etc/login.defs` 文件来更改默认工作方式。更改或添加 `CREATE_HOME` 变量并将其设置为 `yes`:
```
$ grep CREATE_HOME /etc/login.defs
CREATE_HOME yes
```
另一种方法是用自己的账户设置别名从而让 `useradd` 一直带有 `-m` 选项。
```
$ alias useradd=’useradd -m’
```
确保将该别名添加到你的 `~/.bashrc` 文件或类似的启动文件中以使其永久生效。
### 深入了解 /etc/login.defs
下面这个命令可列出 `/etc/login.defs` 文件中的全部设置。下面的 `grep` 命令会隐藏所有注释和空行。
```
$ cat /etc/login.defs | grep -v "^#" | grep -v "^$"
MAIL_DIR /var/mail
FAILLOG_ENAB yes
LOG_UNKFAIL_ENAB no
LOG_OK_LOGINS no
SYSLOG_SU_ENAB yes
SYSLOG_SG_ENAB yes
FTMP_FILE /var/log/btmp
SU_NAME su
HUSHLOGIN_FILE .hushlogin
ENV_SUPATH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ENV_PATH PATH=/usr/local/bin:/usr/bin:/bin:/usr/local/games:/usr/games
TTYGROUP tty
TTYPERM 0600
ERASECHAR 0177
KILLCHAR 025
UMASK 022
PASS_MAX_DAYS 99999
PASS_MIN_DAYS 0
PASS_WARN_AGE 7
UID_MIN 1000
UID_MAX 60000
GID_MIN 1000
GID_MAX 60000
LOGIN_RETRIES 5
LOGIN_TIMEOUT 60
CHFN_RESTRICT rwh
DEFAULT_HOME yes
CREATE_HOME yes <===
USERGROUPS_ENAB yes
ENCRYPT_METHOD SHA512
```
注意此文件中的各种设置会决定用户 id 的取值范围以及密码使用期限和其他设置(如 umask)。
### 如何显示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出于各种原因用户可能是多个用户组的成员。用户组成员身份给与用户对用户组拥有的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有时候这种工作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要生成某个用户所属用户组的清单,用 `groups` 命令即可。
```
$ groups jdoe
jdoe : jdoe adm admin cdrom sudo dip plugdev lpadmin staff sambashare
```
你可以键入不带任何参数的 `groups` 命令来列出你自己的用户组。
### 如何添加用户至用户组
如果你想添加一个已有用户至别的用户组,你可以仿照下面的命令操作:
```
$ sudo usermod -a -G devops jdoe
```
你也可以指定逗号分隔的用户组列表来添加一个用户至多个用户组:
```
$ sudo usermod -a -G devops,mgrs jdoe
```
参数 `-a` 意思是“添加”,`-G` 指定用户组列表。
你可以编辑 `/etc/group` 文件将用户名从用户组成员名单中删除,从而将用户从用户组中移除。`usermod` 命令或许也有个选项用于从用户组中删除某个成员。
```
fish:x:16:nemo,dory,shark
|
V
fish:x:16:nemo,dory
```
### 提要
添加和管理用户组并非特别困难,但长远来看配置账户时的一致性可使这项工作更容易些。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09781/mastering-user-groups-on-linux.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0x996](https://github.com/0x996)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绑定 WiFi 和以太网,以使网络间移动更轻松 | Ben Cotton | https://fedoramagazine.org/bond-wifi-and-ethernet-for-easier-networking-mobility/ |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Fedora 30 笔记本上设置网络绑定,以便从笔记本扩展坞的有线连接无缝切换到 WiFi。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6/061716j1fgny0udgkyut0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6/061716j1fgny0udgkyut0e.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网络"
] | 技术 | {
"viewnum": 568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Fedora 30 笔记本上设置网络绑定,以便从笔记本扩展坞的有线连接无缝切换到 WiFi。 | 2019-07-26T06:17:00 | 2019-07-26T06:17:00 | 11,149 | /article-11149-1.html | 
有时一个网络接口是不够的。网络绑定允许将多条网络连接与单个逻辑接口一起工作。你可能因为需要给单条连接更多的带宽而这么做,或者你可能希望在有线和无线网络之间来回切换而不会丢失网络连接。
我是后面一种情况。在家工作的好处之一是,当天气晴朗时,在阳光明媚的阳台而不是在室内工作是很愉快的。但每当我这样做时,我都会失去网络连接。IRC、SSH、VPN,一切都断开了,客户端重连至少需要一会。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Fedora 30 笔记本上设置网络绑定,以便从笔记本扩展坞的有线连接无缝切换到 WiFi。
在 Linux 中,接口绑定由内核模块 `bonding` 处理。默认情况下,Fedora 没有启用此功能,但它包含在 `kernel-core` 软件包中。这意味着启用接口绑定只需一个命令:
```
sudo modprobe bonding
```
请注意,这只会在你重启之前生效。要永久启用接口绑定,请在 `/etc/modules-load.d` 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 `bonding.conf` 的文件,该文件仅包含单词 `bonding`。
现在你已启用绑定,现在可以创建绑定接口了。首先,你必须获取要绑定的接口的名称。要列出可用的接口,请运行:
```
sudo nmcli device status
```
你将看到如下输出:
```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enp12s0u1 ethernet connected Wired connection 1
tun0 tun connected tun0
virbr0 bridge connected virbr0
wlp2s0 wifi disconnected --
p2p-dev-wlp2s0 wifi-p2p disconnected --
enp0s31f6 ethernet unavailable --
lo loopback unmanaged --
virbr0-nic tun unmanaged --
```
在本例中,有两个(有线)以太网接口可用。 `enp12s0u1` 在笔记本电脑扩展坞上,你可以通过 `STATE` 列知道它已连接。另一个是 `enp0s31f6`,是笔记本电脑中的内置端口。还有一个名为 `wlp2s0` 的 WiFi 连接。 `enp12s0u1` 和 `wlp2s0` 是我们在这里感兴趣的两个接口。(请注意,阅读本文无需了解网络设备的命名方式,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查看 [systemd.net-naming-scheme 手册页](https://www.freedesktop.org/software/systemd/man/systemd.net-naming-scheme.html)。)
第一步是创建绑定接口:
```
sudo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bond ifname bond0 con-name bond0
```
在此示例中,绑定接口名为 `bond0`。`con-name bond0` 将连接名称设置为 `bond0`。直接这样做会有一个名为 `bond-bond0` 的连接。你还可以将连接名设置得更加人性化,例如 “Docking station bond” 或 “Ben”。
下一步是将接口添加到绑定接口:
```
sudo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ifname enp12s0u1 master bond0 con-name bond-ethernet
sudo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wifi ifname wlp2s0 master bond0 ssid Cotton con-name bond-wifi
```
如上所示,连接名称被设置为[更具描述性](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ster/slave_(technology)#Terminology_concerns)。请务必使用系统上相应的接口名称替换 `enp12s0u1` 和 `wlp2s0`。对于 WiFi 接口,请使用你自己的网络名称 (SSID)替换我的 “Cotton”。如果你的 WiFi 连接有密码(这当然会有!),你也需要将其添加到配置中。以下假设你使用 [WPA2-PSK](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Fi_Protected_Access#Target_users_(authentication_key_distribution)) 身份验证
```
sudo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bond-wifi wifi-sec.key-mgmt wpa-psk
sudo nmcli connection edit bond-wif
```
第二条命令将进入交互式编辑器,你可以在其中输入密码,而无需将其记录在 shell 历史记录中。输入以下内容,将 `password` 替换为你的实际密码。
```
set wifi-sec.psk password
save
quit
```
现在,你可以启动你的绑定接口以及你创建的辅助接口。
```
sudo nmcli connection up bond0
sudo nmcli connection up bond-ethernet
sudo nmcli connection up bond-wifi
```
你现在应该能够在不丢失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断开有线或无线连接。
### 警告:使用其他 WiFi 网络时
在指定的 WiFi 网络间移动时,此配置很有效,但是当远离此网络时,那么绑定中使用的 SSID 就不可用了。从理论上讲,可以为每个使用的 WiFi 连接添加一个接口,但这似乎并不合理。相反,你可以禁用绑定接口:
```
sudo nmcli connection down bond0
```
回到定义的 WiFi 网络时,只需按上述方式启动绑定接口即可。
### 微调你的绑定
默认情况下,绑定接口使用“<ruby> 轮询 <rt> round-robin </rt></ruby>”模式。这会在接口上平均分配负载。但是,如果你有有线和无线连接,你可能希望更喜欢有线连接。 `active-backup` 模式能实现此功能。你可以在创建接口时指定模式和主接口,或者之后使用此命令(绑定接口应该关闭):
```
sudo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bond0 +bond.options "mode=active-backup,primary=enp12s0u1"
```
[内核文档](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networking/bonding.txt)提供了有关绑定选项的更多信息。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bond-wifi-and-ethernet-for-easier-networking-mobility/>
作者:[Ben Cotton](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bcotto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使用 virt-manager 运行虚拟机 | Marco Sarti | https://fedoramagazine.org/full-virtualization-system-on-fedora-workstation-30/ | QEMU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仿真器,它可与 KVM 协同工作,允许你使用硬件和外部设备创建虚拟机。libvirt 能让你管理基础设施的 API 层,即创建和运行虚拟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7/064028u9yjhvx44wy1ix6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7/064028u9yjhvx44wy1ix66.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libvirt"
] | 技术 | {
"viewnum": 1917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QEMU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仿真器,它可与 KVM 协同工作,允许你使用硬件和外部设备创建虚拟机。libvirt 能让你管理基础设施的 API 层,即创建和运行虚拟机。 | 2019-07-27T06:40:24 | 2019-07-27T06:40:24 | 11,151 | /article-11151-1.html | 
在早些年,在同一台笔记本中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只能双启动。当时,这些操作系统很难同时运行或彼此交互。许多年过去了,在普通的 PC 上,可以通过虚拟化在一个系统中运行另一个系统。
最近的 PC 或笔记本(包括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都有硬件虚拟化,可以运行性能接近物理主机的虚拟机。
虚拟化因此变得常见,它可以用来测试操作系统、学习新技术、创建自己的家庭云、创建自己的测试环境等等。本文将指导你使用 Fedora 上的 Virt Manager 来设置虚拟机。
### 介绍 QEMU/KVM 和 Libvirt
与所有其他 Linux 系统一样,Fedora 附带了虚拟化扩展支持。它由作为内核模块之一的 KVM(基于内核的虚拟机)提供支持。
QEMU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仿真器,它可与 KVM 协同工作,允许你使用硬件和外部设备创建虚拟机。
最后,[libvirt](https://libvirt.org/) 能让你管理基础设施的 API 层,即创建和运行虚拟机。
这三个技术都是开源的,我们将在 Fedora Workstation 上安装它们。
### 安装
#### 步骤 1:安装软件包
安装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操作。 Fedora 仓库提供了 “virtualization” 软件包组,其中包含了你需要的所有包。
```
sudo dnf install @virtualization
```
#### 步骤 2:编辑 libvirtd 配置
默认情况下,系统管理仅限于 root 用户,如果要启用常规用户,那么必须按以下步骤操作。
打开 `/etc/libvirt/libvirtd.conf` 进行编辑:
```
sudo vi /etc/libvirt/libvirtd.conf
```
将 UNIX 域套接字组所有者设置为 libvirt:
```
unix_sock_group = "libvirt"
```
调整 UNIX 域套接字的读写权限:
```
unix_sock_rw_perms = "0770"
```
#### 步骤 3:启动并启用 libvirtd 服务
```
sudo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
sudo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
#### 步骤 4:将用户添加到组
为了管理 libvirt 与普通用户,你必须将用户添加到 `libvirt` 组,否则每次启动 `virt-manager` 时,都会要求你输入 sudo 密码。
```
sudo usermod -a -G libvirt $(whoami)
```
这会将当前用户添加到组中。你必须注销并重新登录才能应用更改。
### 开始使用 virt-manager
可以通过命令行 (`virsh`) 或通过 `virt-manager` 图形界面管理 libvirt 系统。如果你想做虚拟机自动化配置,那么命令行非常有用,例如使用 [Ansible](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the-latest-ansible-2-8-in-fedora/),但在本文中我们将专注于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
`virt-manager` 界面很简单。主窗口显示连接列表,其中包括本地系统连接。
连接设置包括虚拟网络和存储定义。你可以定义多个虚拟网络,这些网络可用于在客户端系统之间以及客户端系统和主机之间进行通信。
### 创建你的第一个虚拟机
要开始创建新虚拟机,请按下主窗口左上角的按钮:

向导的第一步需要选择安装模式。你可以选择本地安装介质、网络引导/安装或导入现有虚拟磁盘:

选择本地安装介质,下一步将需要选择 ISO 镜像路径:

随后的两个步骤能让你调整新虚拟机的 CPU、内存和磁盘大小。最后一步将要求你选择网络选项:如果你希望虚拟机通过 NAT 与外部隔离,请选择默认网络。如果你希望从外部访问虚拟机,那么选择桥接。请注意,如果选择桥接,那么虚拟机则无法与主机通信。
如果要在启动设置之前查看或更改配置,请选中“安装前自定义配置”:

虚拟机配置窗口能让你查看和修改硬件配置。你可以添加磁盘、网络接口、更改引导选项等。满意后按“开始安装”:

此时,你将被重定向到控制台来继续安装操作系统。操作完成后,你可以从控制台访问虚拟机:

刚刚创建的虚拟机将出现在主窗口的列表中,你还能看到 CPU 和内存占用率的图表:

libvirt 和 `virt-manager` 是功能强大的工具,它们可以以企业级管理为你的虚拟机提供出色的自定义。如果你需要更简单的东西,请注意 Fedora Workstation [预安装的 GNOME Boxes 已经能够满足基础的虚拟化要求](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ting-started-with-virtualization-in-gnome-boxes/)。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full-virtualization-system-on-fedora-workstation-30/>
作者:[Marco Sarti](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msarti/)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LTS 系统上启用 Canonical 的内核实时补丁服务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enable-canonical-kernel-livepatch-service-on-ubuntu-lts-system/ | 实时补丁服务允许你安装和应用关键的 Linux 内核安全更新,而无需重新启动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7/072251d3dij23lndtuutz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7/072251d3dij23lndtuutzr.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内核",
"补丁"
] | 技术 | {
"viewnum": 62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实时补丁服务允许你安装和应用关键的 Linux 内核安全更新,而无需重新启动系统。 | 2019-07-27T07:23:00 | 2019-07-27T07:23:00 | 11,152 | /article-11152-1.html | 
Canonical 在 Ubuntu 14.04 LTS 系统中引入了<ruby> 内核实时补丁服务 <rt> Kernel Livepatch Service </rt></ruby>。实时补丁服务允许你安装和应用关键的 Linux 内核安全更新,而无需重新启动系统。这意味着,在应用内核补丁程序后,你无需重新启动系统。而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安装内核补丁后重启 Linux 服务器才能供系统使用。
实时修补非常快。大多数内核修复程序只需要几秒钟。Canonical 的实时补丁服务对于不超过 3 个系统的用户无需任何费用。你可以通过命令行在桌面和服务器中启用 Canonical 实时补丁服务。
这个实时补丁系统旨在解决高级和关键的 Linux 内核安全漏洞。
有关[支持的系统](https://wiki.ubuntu.com/Kernel/Livepatch)和其他详细信息,请参阅下表。
| Ubuntu 版本 | 架构 | 内核版本 | 内核变体 |
| --- | --- | --- | --- |
| Ubuntu 18.04 LTS | 64-bit x86 | 4.15 | 仅 GA 通用和低电压内核 |
| Ubuntu 16.04 LTS | 64-bit x86 | 4.4 | 仅 GA 通用和低电压内核 |
| Ubuntu 14.04 LTS | 64-bit x86 | 4.4 | 仅 Hardware Enablement 内核 |
**注意**:Ubuntu 14.04 中的 Canonical 实时补丁服务 LTS 要求用户在 Trusty 中运行 Ubuntu v4.4 内核。如果你当前没有运行使用该服务,请重新启动到此内核。
为此,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如何获取实时补丁令牌?
导航到 [Canonical 实时补丁服务页面](https://auth.livepatch.canonical.com/),如果要使用免费服务,请选择“Ubuntu 用户”。它适用于不超过 3 个系统的用户。如果你是 “UA 客户” 或多于 3 个系统,请选择 “Ubuntu customer”。最后,单击 “Get your Livepatch token” 按钮。

确保你已经在 “Ubuntu One” 中拥有帐号。否则,可以创建一个新的。
登录后,你将获得你的帐户密钥。

### 在系统中安装 Snap 守护程序
实时补丁系统通过快照包安装。因此,请确保在 Ubuntu 系统上安装了 snapd 守护程序。
```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snapd
```
### 如何系统中安装和配置实时补丁服务?
通过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canonical-livepatch` 守护程序。
```
$ sudo snap install canonical-livepatch
canonical-livepatch 9.4.1 from Canonical* installed
```
运行以下命令以在 Ubuntu 计算机上启用实时内核补丁程序。
```
$ sudo canonical-livepatch enable xxxxc4xxxx67xxxxbxxxxbxxxxfbxx4e
Successfully enabled device. Using machine-token: xxxxc4xxxx67xxxxbxxxxbxxxxfbxx4e
```
运行以下命令查看实时补丁机器的状态。
```
$ sudo canonical-livepatch status
client-version: 9.4.1
architecture: x86_64
cpu-model: Intel(R) Core(TM) i7-6700HQ CPU @ 2.60GHz
last-check: 2019-07-24T12:30:04+05:30
boot-time: 2019-07-24T12:11:06+05:30
uptime: 19m11s
status:
- kernel: 4.15.0-55.60-generic
running: true
livepatch:
checkState: checked
patchState: nothing-to-apply
version: ""
fixes: ""
```
使用 `--verbose` 开关运行上述相同的命令,以获取有关实时修补机器的更多信息。
```
$ sudo canonical-livepatch status --verbose
```
如果要手动运行补丁程序,请执行以下命令。
```
$ sudo canonical-livepatch refresh
Before refresh:
kernel: 4.15.0-55.60-generic
fully-patched: true
version: ""
After refresh:
kernel: 4.15.0-55.60-generic
fully-patched: true
version: ""
```
`patchState` 会有以下状态之一:
* `applied`:未发现任何漏洞
* `nothing-to-apply`:成功找到并修补了漏洞
* `kernel-upgrade-required`:实时补丁服务无法安装补丁来修复漏洞
请注意,安装内核补丁与在系统上升级/安装新内核不同。如果安装了新内核,则必须重新引导系统以激活新内核。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enable-canonical-kernel-livepatch-service-on-ubuntu-lts-system/>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MTTR 已死,CIRT 长存 | Julie Gunders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easure-operational-performance | 通过关注影响业务的事件,CIRT 是衡量运维绩效的更准确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8/084845qz5n3kzfikjg9lo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8/084845qz5n3kzfikjg9loj.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运维绩效"
] | 观点 | {
"viewnum": 368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通过关注影响业务的事件,CIRT 是衡量运维绩效的更准确方法。 | 2019-07-28T08:48:40 | 2019-07-28T08:48:40 | 11,155 | /article-11155-1.html |
>
> 通过关注影响业务的事件,CIRT 是衡量运维绩效的更准确方法。
>
>
>

IT 运维圈子的玩法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过去的规则越来越不合理。机构需要适当环境中的准确的、可理解的、且可操作的指标,以衡量运维绩效并推动关键业务转型。
越多的客户使用现代工具,他们管理的事件类型的变化越多,将所有这些不同事件粉碎到一个桶中以计算平均解决时间来表示运维绩效的意义就越少,这就是 IT 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
### 历史与指标
历史表明,在分析信号以防止错误和误解时,背景信息是关键。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瑞典建立了一个分析水听器信号的系统,以提醒他们在瑞典当地水域出现的俄罗斯潜艇。瑞典人使用了他们认为代表一类俄罗斯潜艇的声学特征 —— 但实际上是鲱鱼在遇到潜在捕食者时释放的[气泡声](http://blogfishx.blogspot.com/2014/05/herring-fart-to-communicate.html)。这种对指标的误解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几乎导致了战争。

<ruby> 平均解决时间 <rt> Mean Time To Resolve </rt></ruby>(MTTR)是运维经理用于获得实现目标洞察力的主要运维绩效指标。这是一项基于<ruby> 系统可靠性工程 <rt> system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rt></ruby>的古老措施。MTTR 已被许多行业采用,包括制造、设施维护以及最近的 IT 运维,它代表了解决在特定时间段内创建的事件所需的平均时间。
MTTR 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事件(从事件创建时间到解决时间)所需的时间除以事件总数。

正如它所说的,MTTR 是 **所有** 事件的平均值。MTTR 将高紧急事件和低紧急事件混为一谈。它还会重复计算每个单独的、未分组的事件,并得出有效的解决时间。它包括了在相同上下文中手动解决和自动解决的事件。它将在创建了几天(或几个月)甚至完全被忽略的事件混合在一起。最后,MTTR 包括每个小的瞬态突发事件(在 120 秒内自动关闭的事件),这些突发事件要么是非问题噪音,要么已由机器快速解决。

MTTR 将所有事件(无论何种类型)抛入一个桶中,将它们全部混合在一起,并计算整个集合中的“平均”解决时间。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方法导致运维执行方式的的噪音、错误和误导性指示。
### 一种衡量绩效的新方法
<ruby> 关键事件响应时间 <rt> Critical Incident Response Time </rt></ruby>(CIRT)是评估运维绩效的一种更准确的新方法。PagerDuty 创立了 CIRT 的概念,但该方法可供所有人免费使用。
CIRT 通过使用以下技术剔除来自信号的噪声,其重点关注最有可能影响业务的事件:
1. 真正影响(或可能影响)业务的事件很少是低紧急事件,因此要排除所有低紧急事件。
2. 真正影响业务的事件很少(如果有的话)可以无需人为干预而通过监控工具自动解决,因此要排除未由人工解决的事件。
3. 在 120 秒内解决的短暂、爆发性和瞬态事件几乎不可能是真正影响业务的事件,因此要排除它们。
4. 长时间未被注意、提交或忽略(未确认、未解决)的事件很少会对业务造成影响;排除它们。注意:此阈值可以是特定于客户的统计推导数字(例如,高于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以避免使用任意数字。
5. 由单独警报产生的个别未分组事件并不代表较大的业务影响事件。因此,模拟具有非常保守的阈值(例如,两分钟)的事件分组以计算响应时间。
应用这些假设对响应时间有什么影响?简而言之,效果非常非常大!
通过在关键的、影响业务的事件中关注运维绩效,解决时间分布变窄并极大地向左偏移,因为现在它处理类似类型的事件而不是所有事件。
由于 MTTR 计算的响应时间长得多、人为地偏差,因此它是运维绩效较差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CIRT 是一项有意的措施,专注于对业务最重要的事件。
与 CIRT 一起使用的另一个关键措施是确认和解决事故的百分比。这很重要,因为它验证 CIRT(或 MTTA / MTTR)是否值得利用。例如,如果 MTTR 结果很低,比如 10 分钟,那听起来不错,但如果只有 42% 的事件得到解决,那么 MTTR 是可疑的。
总之,CIRT 和确认、解决事件的百分比形成了一组有价值的指标,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运营的执行情况。衡量绩效是提高绩效的第一步,因此这些新措施对于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可衡量的改进周期至关重要。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easure-operational-performance>
作者:[Julie Gunder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juliegund/users/kearnsjd/users/ophi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中不使用 useradd 命令如何创建用户账号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linux-user-account-creation-in-manual-method/ | Linux 中有三个命令可以用来创建用户账号。你尝试过在 Linux 中手动创建用户吗?我的意思是不使用上面说的三个命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8/200732enjn6u0mrr61nz6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8/200732enjn6u0mrr61nz6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ello-wn | wxy | false | [
"用户"
] | 技术 | {
"viewnum": 689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中有三个命令可以用来创建用户账号。你尝试过在 Linux 中手动创建用户吗?我的意思是不使用上面说的三个命令。 | 2019-07-28T20:07:45 | 2019-07-28T20:07:45 | 11,156 | /article-11156-1.html | 
Linux 中有三个命令可以用来创建用户账号。你尝试过在 Linux 中手动创建用户吗?我的意思是不使用上面说的三个命令。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本文可以手把手教你,并向你展示细节部分。
你可能想,这怎么可能?别担心,正如我们多次提到的那样,在 Linux 上任何事都可以搞定。这只是其中一例。
是的,我们可以做到的。想了解更多吗?
* [在 Linux 中创建用户的三种方法](https://www.2daygeek.com/linux-user-account-creation-useradd-adduser-newusers/)
* [在 Linux 中批量创建用户的两种方法](https://www.2daygeek.com/linux-bulk-users-creation-useradd-newusers/)
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我们要找出最后创建的 UID 和 GID 信息。 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继续下一步。
```
# cat /etc/passwd | tail -1
tuser1:x:1153:1154:Test User:/home/tuser1:/bin/bash
```
根据以上输出,最后创建的用户 UID 是 1153,GID 是 1154。为了试验,我们将在系统中添加 `tuser2` 用户。
现在,在`/etc/passwd` 文件中添加一条用户信息。 总共七个字段,你需要添加一些必要信息。
```
+-----------------------------------------------------------------------+
|username:password:UID:GID:Comments:User Home Directory:User Login Shell|
+-----------------------------------------------------------------------+
| | | | | | |
1 2 3 4 5 6 7
```
1. 用户名:这个字段表示用户名称。字符长度必须在 1 到 32 之间。
2. 密码(`x`):表示存储在 `/etc/shadow` 文件中的加密密码。
3. 用户 ID:表示用户的 ID(UID),每个用户都有独一无二的 UID。UID 0 保留给 root 用户,UID 1-99 保留给系统用户,UID 100-999 保留给系统账号/组。
4. 组 ID:表示用户组的 ID(GID),每个用户组都有独一无二的 GID,存储在 `/etc/group` 文件中。
5. 注释/用户 ID 信息:这个字段表示备注,用于描述用户信息。
6. 主目录(`/home/$USER`):表示用户的主目录。
7. shell(`/bin/bash`):表示用户使用的 shell。
在文件最后添加用户信息。
```
# vi /etc/passwd
tuser2:x:1154:1155:Test User2:/home/tuser2:/bin/bash
```
你需要创建相同名字的用户组。同样地,在 `/etc/group` 文件中添加用户组信息。
```
# vi /etc/group
tuser2:x:1155:
```
做完以上两步之后,给用户设置一个密码。
```
# passwd tuser2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user2.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
最后,试着登录新创建的用户。
```
# ssh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s password:
Creating directory '/home/tuser2'.
$ls -la
total 16
drwx------. 2 tuser2 tuser2 59 Jun 17 09:46 .
drwxr-xr-x. 15 root root 4096 Jun 17 09:46 ..
-rw-------. 1 tuser2 tuser2 18 Jun 17 09:46 .bash_logout
-rw-------. 1 tuser2 tuser2 193 Jun 17 09:46 .bash_profile
-rw-------. 1 tuser2 tuser2 231 Jun 17 09:46 .bashrc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linux-user-account-creation-in-manual-method/>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ello-wn](https://github.com/hello-w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获取有关 Linux shell 内置命令的帮助 | Sandra Henry-stocker |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10350/getting-help-for-linux-shell-built-ins.html | Linux 内置命令属于用户 shell 的一部分,本文将告诉你如何识别它们并获取使用它们的帮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8/204915bj1wmhxeargx14l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8/204915bj1wmhxeargx14lt.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MjSeven | wxy | false | [
"shell",
"内置命令"
] | 技术 | {
"viewnum": 609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内置命令属于用户 shell 的一部分,本文将告诉你如何识别它们并获取使用它们的帮助。 | 2019-07-28T20:49:35 | 2019-07-28T20:49:35 | 11,158 | /article-11158-1.html |
>
> Linux 内置命令属于用户 shell 的一部分,本文将告诉你如何识别它们并获取使用它们的帮助。
>
>
>

Linux 内置命令是内置于 shell 中的命令,很像内置于墙中的书架。与标准 Linux 命令存储在 `/usr/bin` 中的方式不同,你不会找到它们的独立文件,你可能使用过相当多的内置命令,但你不会感觉到它们与 `ls` 和 `pwd` 等命令有何不同。
内置命令与其他 Linux 命令一样使用,它们可能要比不属于 shell 的类似命令运行得快一些。Bash 内置命令包括 `alias`、`export` 和 `bg` 等。
正如你担心的那样,因为内置命令是特定于 shell 的,所以它们不会提供手册页。使用 `man` 来查看 `bg`,你会看到这样的东西:
```
$ man bg
No manual entry for bg
```
判断内置命令的另一个提示是当你使用 `which` 命令来识别命令的来源时,Bash 不会响应,表示没有与内置命令关联的文件:
```
$ which bg
$
```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 shell 是 `/bin/zsh`,你可能会得到一个更有启发性的响应:
```
% which bg
bg: shell built-in command
```
bash 提供了额外的帮助信息,但它是通过使用 `help` 命令实现的:
```
$ help bg
bg: bg [job_spec ...]
Move jobs to the background.
Place the jobs identified by each JOB_SPEC in the background, as if they
had been started with `&'. If JOB_SPEC is not present, the shell's notion
of the current job is used.
Exit Status:
Returns success unless job control is not enabled or an error occurs.
```
如果你想要查看 bash 提供的所有内置命令的列表,使用 `compgen -b` 命令。通过管道将命令输出到列中,以获得较好格式的清单。
```
$ compgen -b | column
. compgen exit let return typeset
: complete export local set ulimit
[ compopt false logout shift umask
alias continue fc mapfile shopt unalias
bg declare fg popd source unset
bind dirs getopts printf suspend wait
break disown hash pushd test
builtin echo help pwd times
caller enable history read trap
cd eval jobs readarray true
command exec kill readonly type
```
如果你使用 `help` 命令,你将看到一个内置命令列表以及简短描述。但是,这个列表被截断了(以 `help` 命令结尾):
```
$ help
GNU bash, version 5.0.3(1)-release (x86_64-pc-linux-gnu)
These shell commands are defined internally. Type `help' to see this list.
Type `help nam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function `name'.
Use `info bash'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shell in general.
Use `man -k' or `info' to find out more about commands not in this list.
A star (*) next to a name means that the command is disabled.
job_spec [&] history [-c] [-d offset] [n] or histo>
(( expression )) if COMMANDS; then COMMANDS; [ elif CO>
. filename [arguments] jobs [-lnprs] [jobspec ...] or jobs ->
: kill [-s sigspec | -n signum | -sigsp>
[ arg... ] let arg [arg ...]
[[ expression ]] local [option] name[=value] ...
alias [-p] [name[=value] ... ] logout [n]
bg [job_spec ...] mapfile [-d delim] [-n count] [-O ori>
bind [-lpsvPSVX] [-m keymap] [-f filen> popd [-n] [+N | -N]
break [n] printf [-v var] format [arguments]
builtin [shell-builtin [arg ...]] pushd [-n] [+N | -N | dir]
caller [expr] pwd [-LP]
case WORD in [PATTERN [| PATTERN]...) > read [-ers] [-a array] [-d delim] [-i>
cd [-L|[-P [-e]] [-@]] [dir] readarray [-d delim] [-n count] [-O o>
command [-pVv] command [arg ...] readonly [-aAf] [name[=value] ...] or>
compgen [-abcdefgjksuv] [-o option] [-> return [n]
complete [-abcdefgjksuv] [-pr] [-DEI] > select NAME [in WORDS ... ;] do COMMA>
compopt [-o|+o option] [-DEI] [name ..> set [-abefhkmnptuvxBCHP] [-o option-n>
continue [n] shift [n]
coproc [NAME] command [redirections] shopt [-pqsu] [-o] [optname ...]
declare [-aAfFgilnrtux] [-p] [name[=va> source filename [arguments]
dirs [-clpv] [+N] [-N] suspend [-f]
disown [-h] [-ar] [jobspec ... | pid . <p>'> test [expr]
echo [-neE] [arg ...] time [-p] pipeline
enable [-a] [-dnps] [-f filename] [nam> times
eval [arg ...] trap [-lp] [[arg] signal_spec ...]
exec [-cl] [-a name] [command [argumen> true
exit [n] type [-afptP] name [name ...]
export [-fn] [name[=value] ...] or exp> typeset [-aAfFgilnrtux] [-p] name[=va>
false ulimit [-SHabcdefiklmnpqrstuvxPT] [li>
fc [-e ename] [-lnr] [first] [last] or> umask [-p] [-S] [mode]
fg [job_spec] unalias [-a] name [name ...]
for NAME [in WORDS ... ] ; do COMMANDS> unset [-f] [-v] [-n] [name ...]
for (( exp1; exp2; exp3 )); do COMMAND> until COMMANDS; do COMMANDS; done
function name { COMMANDS ; } or name (> variables - Names and meanings of som>
getopts optstring name [arg] wait [-fn] [id ...]
hash [-lr] [-p pathname] [-dt] [name .> while COMMANDS; do COMMANDS; done
help [-dms] [pattern ...] { COMMANDS ; }
```
从上面的清单中可以看出,`help` 命令本身就是内置的。
你可以通过向 `help` 命令提供你感兴趣的内置命令名称来获取关于它们的更多信息,例如 `help dirs`:
```
$ help dirs
dirs: dirs [-clpv] [+N] [-N]
Display directory stack.
Display the list of currently remembered directories. Directories
find their way onto the list with the `pushd' command; you can get
back up through the list with the `popd' command.
Options:
-c clear the directory stack by deleting all of the elements
-l do not print tilde-prefixed versions of directories relative
to your home directory
-p print the directory stack with one entry per line
-v print the directory stack with one entry per line prefixed
with its position in the stack
Arguments:
+N Displays the Nth entry counting from the left of the list
shown by dirs when invoked without options, starting with
zero.
-N Displays the Nth entry counting from the right of the list
shown by dirs when invoked without options, starting with
zero.
Exit Status:
Returns success unless an invalid option is supplied or an error occurs.
```
内置命令提供了每个 shell 的大部分功能。你使用的任何 shell 都有一些内置命令,但是如何获取这些内置命令的信息可能因 shell 而异。例如,对于 `zsh`,你可以使用 `man zshbuiltins` 命令获得其内置命令的描述。
```
$ man zshbuiltins
ZSHBUILTINS(1) General Commands Manual ZSHBUILTINS(1)
NAME
zshbuiltins - zsh built-in commands
SHELL BUILTIN COMMANDS
Some shell builtin commands take options as described in individual en‐
tries; these are often referred to in the list below as `flags' to avoid
confusion with shell options, which may also have an effect on the behav‐
iour of builtin commands. In this introductory section, `option' always
has the meaning of an option to a command that should be familiar to most
command line users.
…
```
在这个冗长的手册页中,你将找到一个内置命令列表,其中包含有用的描述,如下摘录中所示:
```
bg [ job ... ]
job ... &
Put each specified job in the background, or the current job if
none is specified.
bindkey
See the section `Zle Builtins' in zshzle(1).
break [ n ]
Exit from an enclosing for, while, until, select or repeat loop.
If an arithmetic expression n is specified, then break n levels
instead of just one.
```
### 最后
Linux 内置命令对于每个 shell 都很重要,它的操作类似特定于 shell 的命令一样。如果你经常使用不同的 shell,并注意到你经常使用的某些命令似乎不存在或者不能按预期工作,那么它可能是你使用的其他 shell 之一中的内置命令。
---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410350/getting-help-for-linux-shell-built-ins.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https://www.networkworld.com/author/Sandra-Henry_Stocker/)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MjSeven](https://github.com/MjSeve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精通 Linux 的 ls 命令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aster-ls-command | Linux 的 ls 命令拥有数量惊人的选项,可以提供有关文件的重要信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9/105754ii3874q2ww7lo88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9/105754ii3874q2ww7lo882.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ls"
] | 技术 | {
"viewnum": 13496,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的 ls 命令拥有数量惊人的选项,可以提供有关文件的重要信息。 | 2019-07-29T10:58:33 | 2019-07-29T10:58:33 | 11,159 | /article-11159-1.html |
>
> Linux 的 ls 命令拥有数量惊人的选项,可以提供有关文件的重要信息。
>
>
>

`ls` 命令可以列出一个 [POSIX](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what-posix-richard-stallman-explains) 系统上的文件。这是一个简单的命令,但它经常被低估,不是它能做什么(因为它确实只做了一件事),而是你该如何优化对它的使用。
要知道在最重要的 10 个终端命令中,这个简单的 `ls` 命令可以排进前三,因为 `ls` 不会*只是*列出文件,它还会告诉你有关它们的重要信息。它会告诉你诸如拥有文件或目录的人、每个文件修改的时间、甚至是什么类型的文件。它的附带功能能让你了解你在哪里、附近有些什么,以及你可以用它们做什么。
如果你对 `ls` 的体验仅限于你的发行版在 `.bashrc` 中的别名,那么你可能错失了它。
### GNU 还是 BSD?
在了解 `ls` 的隐藏能力之前,你必须确定你正在运行哪个 `ls` 命令。有两个最流行的版本:包含在 GNU coreutils 包中的 GNU 版本,以及 BSD 版本。如果你正在运行 Linux,那么你很可能已经安装了 GNU 版本的 `ls`(LCTT 译注:几乎可以完全确定)。如果你正在运行 BSD 或 MacOS,那么你有的是 BSD 版本。本文会介绍它们的不同之处。
你可以使用 `--version` 选项找出你计算机上的版本:
```
$ ls --version
```
如果它返回有关 GNU coreutils 的信息,那么你拥有的是 GNU 版本。如果它返回一个错误,你可能正在运行的是 BSD 版本(运行 `man ls | head` 以确定)。
你还应该调查你的发行版可能具有哪些预设选项。终端命令的自定义通常放在 `$HOME/.bashrc` 或 `$HOME/.bash_aliases` 或 `$HOME/.profile` 中,它们是通过将 `ls` 别名化为更复杂的 `ls` 命令来完成的。例如:
```
alias ls='ls --color'
```
发行版提供的预设非常有用,但它们确实很难分辨出哪些是 `ls` 本身的特性,哪些是它的附加选项提供的。你要是想要运行 `ls` 命令本身而不是它的别名,你可以用反斜杠“转义”命令:
```
$ \ls
```
### 分类
单独运行 `ls` 会以适合你终端的列数列出文件:
```
$ ls ~/example
bunko jdk-10.0.2
chapterize otf2ttf.ff
despacer overtar.sh
estimate.sh pandoc-2.7.1
fop-2.3 safe_yaml
games tt
```
这是有用的信息,但所有这些文件看起来基本相同,没有方便的图标来快速表示出哪个是目录、文本文件或图像等等。
使用 `-F`(或 GNU 上的长选项 `--classify`)以在每个条目之后显示标识文件类型的指示符:
```
$ ls ~/example
bunko jdk-10.0.2/
chapterize* otf2ttf.ff*
despacer* overtar.sh*
estimate.sh pandoc@
fop-2.3/ pandoc-2.7.1/
games/ tt*
```
使用此选项,终端中列出的项目使用简写符号来按文件类型分类:
* 斜杠(`/`)表示目录(或“文件夹”)。
* 星号(`*`)表示可执行文件。这包括二进制文件(编译代码)以及脚本(具有[可执行权限](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understanding-linux-permissions)的文本文件)。
* 符号(`@`)表示符号链接(或“别名”)。
* 等号(`=`)表示套接字。
* 在 BSD 上,百分号(`%`)表示<ruby> 涂改 <rt> whiteout </rt></ruby>(某些文件系统上的文件删除方法)。
* 在 GNU 上,尖括号(`>`)表示<ruby> 门 <rt> door </rt></ruby>([Illumos](https://www.illumos.org/) 和 Solaris上的进程间通信)。
* 竖线(`|`)表示 [FIFO](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FO_(computing_and_electronics)) 管道。 这个选项的一个更简单的版本是 `-p`,它只区分文件和目录。
(LCTT 译注:在支持彩色的终端上,使用 `--color` 选项可以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文件类型,但要注意如果将输出导入到管道中,则颜色消失。)
### 长列表
从 `ls` 获取“长列表”的做法是如此常见,以至于许多发行版将 `ll` 别名为 `ls -l`。长列表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文件属性,例如权限、拥有每个文件的用户、文件所属的组、文件大小(以字节为单位)以及文件上次更改的日期:
```
$ ls -l
-rwxrwx---. 1 seth users 455 Mar 2 2017 estimate.sh
-rwxrwxr-x. 1 seth users 662 Apr 29 22:27 factorial
-rwxrwx---. 1 seth users 20697793 Jun 29 2018 fop-2.3-bin.tar.gz
-rwxrwxr-x. 1 seth users 6210 May 22 10:22 geteltorito
-rwxrwx---. 1 seth users 177 Nov 12 2018 html4mutt.sh
[...]
```
如果你不想以字节为单位,请添加 `-h` 标志(或 GNU 中的 `--human`)以将文件大小转换为更加人性化的表示方法:
```
$ ls --human
-rwxrwx---. 1 seth users 455 Mar 2 2017 estimate.sh
-rwxrwxr-x. 1 seth seth 662 Apr 29 22:27 factorial
-rwxrwx---. 1 seth users 20M Jun 29 2018 fop-2.3-bin.tar.gz
-rwxrwxr-x. 1 seth seth 6.1K May 22 10:22 geteltorito
-rwxrwx---. 1 seth users 177 Nov 12 2018 html4mutt.sh
```
要看到更少的信息,你可以带有 `-o` 选项只显示所有者的列,或带有 `-g` 选项只显示所属组的列:
```
$ ls -o
-rwxrwx---. 1 seth 455 Mar 2 2017 estimate.sh
-rwxrwxr-x. 1 seth 662 Apr 29 22:27 factorial
-rwxrwx---. 1 seth 20M Jun 29 2018 fop-2.3-bin.tar.gz
-rwxrwxr-x. 1 seth 6.1K May 22 10:22 geteltorito
-rwxrwx---. 1 seth 177 Nov 12 2018 html4mutt.sh
```
也可以将两个选项组合使用以显示两者。
### 时间和日期格式
`ls` 的长列表格式通常如下所示:
```
-rwxrwx---. 1 seth users 455 Mar 2 2017 estimate.sh
-rwxrwxr-x. 1 seth users 662 Apr 29 22:27 factorial
-rwxrwx---. 1 seth users 20697793 Jun 29 2018 fop-2.3-bin.tar.gz
-rwxrwxr-x. 1 seth users 6210 May 22 10:22 geteltorito
-rwxrwx---. 1 seth users 177 Nov 12 2018 html4mutt.sh
```
月份的名字不便于排序,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识别(取决于你的大脑是否倾向于喜欢字符串或整数)。你可以使用 `--time-style` 选项和格式名称更改时间戳的格式。可用格式为:
* `full-iso`:ISO 完整格式(1970-01-01 21:12:00)
* `long-iso`:ISO 长格式(1970-01-01 21:12)
* `iso`:iso 格式(01-01 21:12)
* `locale`:本地化格式(使用你的区域设置)
* `posix-STYLE`:POSIX 风格(用区域设置定义替换 `STYLE`)
你还可以使用 `date` 命令的正式表示法创建自定义样式。
### 按时间排序
通常,`ls` 命令按字母顺序排序。你可以使用 `-t` 选项根据文件的最近更改的时间(最新的文件最先列出)进行排序。
例如:
```
$ touch foo bar baz
$ ls
bar baz foo
$ touch foo
$ ls -t
foo bar baz
```
### 列出方式
`ls` 的标准输出平衡了可读性和空间效率,但有时你需要按照特定方式排列的文件列表。
要以逗号分隔文件列表,请使用 `-m`:
```
ls -m ~/example
bar, baz, foo
```
要强制每行一个文件,请使用 `-1` 选项(这是数字 1,而不是小写的 L):
```
$ ls -1 ~/bin/
bar
baz
foo
```
要按文件扩展名而不是文件名对条目进行排序,请使用 `-X`(这是大写 X):
```
$ ls
bar.xfc baz.txt foo.asc
$ ls -X
foo.asc baz.txt bar.xfc
```
### 隐藏杂项
在某些 `ls` 列表中有一些你可能不关心的条目。例如,元字符 `.` 和 `..` 分别代表“本目录”和“父目录”。如果你熟悉在终端中如何切换目录,你可能已经知道每个目录都将自己称为 `.`,并将其父目录称为 `..`,因此当你使用 `-a` 选项显示隐藏文件时并不需要它经常提醒你。
要显示几乎所有隐藏文件(`.` 和 `..` 除外),请使用 `-A` 选项:
```
$ ls -a
.
..
.android
.atom
.bash_aliases
[...]
$ ls -A
.android
.atom
.bash_aliases
[...]
```
有许多优秀的 Unix 工具有保存备份文件的传统,它们会在保存文件的名称后附加一些特殊字符作为备份文件。例如,在 Vim 中,备份会以在文件名后附加 `~` 字符的文件名保存。
这些类型的备份文件已经多次使我免于愚蠢的错误,但是经过多年享受它们提供的安全感后,我觉得不需要用视觉证据来证明它们存在。我相信 Linux 应用程序可以生成备份文件(如果它们声称这样做的话),我很乐意相信它们存在 —— 而不用必须看到它们。
要隐藏备份文件,请使用 `-B` 或 `--ignore-backups` 隐藏常用备份格式(此选项在 BSD 的 `ls` 中不可用):
```
$ ls
bar.xfc baz.txt foo.asc~ foo.asc
$ ls -B
bar.xfc baz.txt foo.asc
```
当然,备份文件仍然存在;它只是过滤掉了,你不必看到它。
除非另有配置,GNU Emacs 在文件名的开头和结尾添加哈希字符(`#`)来保存备份文件(`#file#`)。其他应用程序可能使用不同的样式。使用什么模式并不重要,因为你可以使用 `--hide` 选项创建自己的排除项:
```
$ ls
bar.xfc baz.txt #foo.asc# foo.asc
$ ls --hide="#*#"
bar.xfc baz.txt foo.asc
```
### 递归地列出目录
除非你在指定目录上运行 `ls`,否则子目录的内容不会与 `ls` 命令一起列出:
```
$ ls -F
example/ quux* xyz.txt
$ ls -R
quux xyz.txt
./example:
bar.xfc baz.txt #foo.asc# foo.asc
```
### 使用别名使其永久化
`ls` 命令可能是 shell 会话期间最常使用的命令。这是你的眼睛和耳朵,为你提供上下文信息和确认命令的结果。虽然有很多选项很有用,但 `ls` 之美的一部分就是简洁:两个字符和回车键,你就知道你到底在哪里以及附近有什么。如果你不得不停下思考(更不用说输入)几个不同的选项,它会变得不那么方便,所以通常情况下,即使最有用的选项也不会用了。
解决方案是为你的 `ls` 命令添加别名,以便在使用它时,你可以获得最关心的信息。
要在 Bash shell 中为命令创建别名,请在主目录中创建名为 `.bash_aliases` 的文件(必须在开头包含 `.`)。 在此文件中,列出要创建的别名,然后是要为其创建别名的命令。例如:
```
alias ls='ls -A -F -B --human --color'
```
这一行导致你的 Bash shell 将 `ls` 命令解释为 `ls -A -F -B --human --color`。
你不必仅限于重新定义现有命令,还可以创建自己的别名:
```
alias ll='ls -l'
alias la='ls -A'
alias lh='ls -h'
```
要使别名起作用,shell 必须知道 `.bash_aliases` 配置文件存在。在编辑器中打开 `.bashrc` 文件(如果它不存在则创建它),并包含以下代码块:
```
if [ -e $HOME/.bash_aliases ]; then
source $HOME/.bash_aliases
fi
```
每次加载 `.bashrc`(这是一个新的 Bash shell 启动的时候),Bash 会将 `.bash_aliases` 加载到你的环境中。你可以关闭并重新启动 Bash 会话,或者直接强制它执行此操作:
```
$ source ~/.bashrc
```
如果你忘了你是否有别名命令,`which` 命令可以告诉你:
```
$ which ls
alias ls='ls -A -F -B --human --color'
/usr/bin/ls
```
如果你将 `ls` 命令别名为带有选项的 `ls` 命令,则可以通过将反斜杠前缀到 `ls` 前来覆盖你的别名。例如,在示例别名中,使用 `-B` 选项隐藏备份文件,这意味着无法使用 `ls` 命令显示备份文件。 可以覆盖该别名以查看备份文件:
```
$ ls
bar baz foo
$ \ls
bar baz baz~ foo
```
### 做一件事,把它做好
`ls` 命令有很多选项,其中许多是特定用途的或高度依赖于你所使用的终端。在 GNU 系统上查看 `info ls`,或在 GNU 或 BSD 系统上查看 `man ls` 以了解更多选项。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的是,一个以每个工具“做一件事,把它做好”的前提而闻名的系统会让其最常见的命令背负 50 个选项。但是 `ls` 只做一件事:它列出文件,而这 50 个选项允许你控制接收列表的方式,`ls` 的这项工作做得非常、*非常*好。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aster-ls-command>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sambocettahttps://opensource.com/users/scottnesbi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marcobravo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don-watkins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https://opensource.com/users/jamesf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pandoc 将 Markdown 转换为格式化文档 | Scott Nesbitt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5/convert-markdown-to-word-pandoc | 生活在普通文本世界么?以下是无需使用文字处理器而创建别人要的格式化文档的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9/113417g4nyk0u8nnndn4b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29/113417g4nyk0u8nnndn4b8.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Markdown",
"pandoc"
] | 技术 | {
"viewnum": 61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生活在普通文本世界么?以下是无需使用文字处理器而创建别人要的格式化文档的方法。 | 2019-07-29T11:34:22 | 2019-07-29T11:34:22 | 11,160 | /article-11160-1.html |
>
> 生活在普通文本世界么?以下是无需使用文字处理器而创建别人要的格式化文档的方法。
>
>
>

如果你生活在[普通文本](https://plaintextproject.online/)世界里,总会有人要求你提供格式化文档。我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在 Day JobTM。虽然我已经给与我合作的开发团队之一介绍了用于撰写和审阅发行说明的 [Docs Like Code](https://www.docslikecode.com/) 工作流程,但是还有少数人对 GitHub 和使用 [Markdown](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kdown) 没有兴趣,他们更喜欢为特定的专有应用格式化的文档。
好消息是,你不会被卡在将未格式化的文本复制粘贴到文字处理器的问题当中。使用 [pandoc](https://pandoc.org/),你可以快速地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让我们看看如何使用 pandoc 将文档从 Markdown 转换为 Linux 中的文字处理器格式。
请注意,pandoc 也可用于从两种 BSD([NetBSD](https://www.netbsd.org/) 和 [FreeBSD](https://www.freebsd.org/))到 Chrome OS、MacOS 和 Windows 等的各种操作系统。
### 基本转换
首先,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 pandoc](https://pandoc.org/installing.html)。然后,打开控制台终端窗口,并导航到包含要转换的文件的目录。
输入此命令以创建 ODT 文件(可以使用 [LibreOffice Writer](https://www.libreoffice.org/discover/writer/) 或 [AbiWord](https://www.abisource.com/) 等字处理器打开):
```
pandoc -t odt filename.md -o filename.odt
```
记得用实际文件名称替换 `filename`。如果你需要为其他文字处理器(你知道我的意思)创建一个文件,替换命令行的 `odt` 为 `docx`。以下是本文转换为 ODT 文件时的内容:

这些转换结果虽然可用,但有点乏味。让我们看看如何为转换后的文档添加更多样式。
### 带样式转换
`pandoc` 有一个漂亮的功能,使你可以在将带标记的纯文本文件转换为字处理器格式时指定样式模板。在此文件中,你可以编辑文档中的少量样式,包括控制段落、文章标题和副标题、段落标题、说明、基本的表格和超链接的样式。
让我们来看看能做什么。
#### 创建模板
要设置文档样式,你不能只是使用任何一个模板就行。你需要生成 pandoc 称之为引用模板的文件,这是将文本文件转换为文字处理器文档时使用的模板。要创建此文件,请在终端窗口中键入以下内容:
```
pandoc -o custom-reference.odt --print-default-data-file reference.odt
```
此命令创建一个名为 `custom-reference.odt` 的文件。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文字处理程序,请将命令行中的 “odt” 更改为 “docx”。
在 LibreOffice Writer 中打开模板文件,然后按 `F11` 打开 LibreOffice Writer 的 “样式” 窗格。虽然 [pandoc 手册](https://pandoc.org/MANUAL.html)建议不要对该文件进行其他更改,但我会在必要时更改页面大小并添加页眉和页脚。
#### 使用模板
那么,你要如何使用刚刚创建的模板?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模板放在家目录的 `.pandoc` 文件夹中,如果该文件夹不存在,则必须先创建该文件夹。当转换文档时,`pandoc` 会使用此模板文件。如果你需要多个模板,请参阅下一节了解如何从多个模板中进行选择。
使用模板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命令行键入以下转换选项:
```
pandoc -t odt file-name.md --reference-doc=path-to-your-file/reference.odt -o file-name.odt
```
如果你想知道使用自定义模板转换后的文件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示例:

#### 选择模板
很多人只需要一个 `pandoc` 模板,但是,有些人需要不止一个。
例如,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使用了几个模板:一个带有 DRAFT 水印,一个带有表示内部使用的水印,另一个用于文档的最终版本。每种类型的文档都需要不同的模板。
如果你有类似的需求,可以像使用单个模板一样创建文件 `custom-reference.odt`,将生成的文件重命名为例如 `custom-reference-draft.odt` 这样的名字,然后在 LibreOffice Writer 中打开它并修改样式。对你需要的每个模板重复此过程。
接下来,将文件复制到家目录中。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将它们放在 `.pandoc` 文件夹中。
要在转换时选择特定模板,你需要在终端中运行此命令:
```
pandoc -t odt file-name.md --reference-doc=path-to-your-file/custom-template.odt -o file-name.odt
```
改变 `custom-template.odt` 为你的模板文件名。
### 结语
为了不用记住我不经常使用的一组选项,我拼凑了一些简单的、非常蹩脚的单行脚本,这些脚本封装了每个模板的选项。例如,我运行脚本 `todraft.sh` 以使用带有 DRAFT 水印的模板创建文字处理器文档。你可能也想要这样做。
以下是使用包含 DRAFT 水印的模板的脚本示例:
```
pandoc -t odt $1.md -o $1.odt --reference-doc=~/Documents/pandoc-templates/custom-reference-draft.odt
```
使用 pandoc 是一种不必放弃命令行生活而以人们要求的格式提供文档的好方法。此工具也不仅适用于 Markdown。我在本文中讨论的内容还可以让你在各种标记语言之间创建和转换文档。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前面链接的 [pandoc 官网](https://pandoc.org/)。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5/convert-markdown-to-word-pandoc>
作者:[Scott Nesbitt](https://opensource.com/users/scottnesbitt/users/jason-van-gumster/users/kikofernandez)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京东云郭理靖:我对云服务的一些看法 | 老王 | 盛夏,在一家幽静的咖啡馆,我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郭理靖。我们深入谈了关于云计算、关于数据库方面的一些话题。我将这些谈话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095244e51it59vyu599z4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095244e51it59vyu599z49.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
"京东云"
] | 穿山甲专访 | {
"viewnum": 976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盛夏,在一家幽静的咖啡馆,我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郭理靖。我们深入谈了关于云计算、关于数据库方面的一些话题。我将这些谈话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 2019-07-30T09:53:00 | 2019-07-30T09:53:00 | 11,162 | /article-11162-1.html | 
**本期人物介绍:**

郭理靖,京东云产品研发部高级总监、产品委员会主席,专注于公有云服务、Docker、API 与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库服务等领域。擅长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系统、高可用服务架构等技术。
在任职期间,郭理靖研发上线了 MySQL、SQL Server、MongoDB、PostgerSQL、MariaDB、Percona、JDW(数据仓库)、DRDS(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时序数据库、TiDB、BDS(区块链 BI 数据分析服务)等多款京东云产品 。京东云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支持 MySQL 8.0 的云厂商,也是国内第一家支持 MariaDB 的云厂商,而区块链 BI 数据分析服务也是可以代表全球区块链先进技术的创新产品,聚合了业界知名项目的核心数据,目前 BDS 已经对外开源。
### 前言
盛夏,在一家幽静的咖啡馆,我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郭理靖。我们深入谈了关于云计算、关于数据库方面的一些话题。我将这些谈话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 与京东云共同成长的人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郭理靖在京东的工作历程是伴随着京东云的发展一路走过来的。
从 2006 年到现在,郭理靖一直专注于云计算领域。从 2013 年京东云作为内部的基础设施云服务开始,他亲历了京东云从内部自用到正式商用的多个阶段的发展。
作为核心人员之一,郭理靖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其实我有两层角色,”郭理靖说到,“第一层,我负责数据库相关的服务,包括 RDS、数据仓库,现在京东云还推出了时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把京东技术体系内部的各种数据库的技术拿出来。另外,我还在京东云产品委员会,负责对京东云产品进行中长期规划, 评审产品开发可行性与必要性,规范产品上线流程,跟踪竞品动态与对标,统一产品培训资料,推进内、外部培训认证机制,精心打造京东云产品。”
谈到这里,我发现一个现象,根据我的了解,包括京东云在内的很多公有云服务商的产品负责人都是出身于一线技术岗位。之前也有人跟我说,“为什么云服务行业是技术人员来担任产品经理,这是因为云计算服务就是技术性的产品,不懂技术的没法制定和设计这样的产品出来。”
郭理靖表示:
>
> “这种说法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整个云计算的产品主要是给技术人员使用,要求产品经理有很强的技术功底、技术视野以及技术敏感度,不是技术背景出身的产品经理,难于理解用户诉求,很多细节没法把握。比如做时序数据库,到底是做成什么样的时序数据库,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只有做过技术支撑的产品经理,才能理解要什么样的产品和什么样的用户体验。”
>
>
>
#### 从私有云到公有云
最初,京东云只是作为内部基础设施服务,那时候京东云的人手也比较少,最初采用的技术是 OpenStack 技术栈,从 2014 年开始全部转向了 Docker 容器技术。那个时候,京东已经把统一监控、部署、代码管理、日志服务这些技术部分都已经建设完备了,但是还缺乏一个核心的运行环境,而其时崛起的容器技术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技术体系一直发展到现在。
到 2016 年, 京东云平台经历内部历练和打磨后,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对外开放的技术基础了。在基础架构细节梳理的比较清晰、底层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中间件服务都逐渐成熟、内部的使用和运营非常顺畅之后,当时决定,可以对外做公有云了。当然,做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难度不是一个量级的,私有云很多事情都是在掌控范围之内,而做公有云要改造的东西特别多的。这包括网络管控、存储结构改造等几大的难点。
然而,京东云以后来者居上的节奏,从决定要对外开放,到真正的对外开往,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 2016 年的 4 月 1 号正式对外开放公有云服务。
在京东云的公有云服务上线之后,逐渐往上增加各种产品和服务。产品从 20 多款已丰富至现在的 220 多款。
云计算从最初一个概念的提出,到后来发展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不同的形态,关于到底哪种云服务形态才是未来,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从当前阶段看起来,主流的认识是,在认可公有云的基础上,企业希望有一种“私有化”的公有云服务。那么如何看待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接下来的发展呢?
郭理靖说:
>
> “这个事情我们分两方面看,一方面就是看现状,另外一方面看接下去的发展。”
>
>
>
“当前的云服务的现状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并存,而且这个阶段可能会比较长。……京东也在做私有云服务,……我们称之为 JDStack 专有云,专业服务中大型企业以及政务云 。JDStack 既能把京东云所有的能力集成起来,而又提供灵活选配的功能,除了核心的几个组件,如 SDN、RDS 等必需的产品之外,其他产品都可以选配,用户可以将京东云的能力复制一份带回家,这个产品目前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好。”,同样,对于混合云,“我们可以提供的 VPN 以及专线接入,打通用户的私有云与我们的公有云,我们有完整的混合云方案,京东云的很多客户也是采用混合云的模式。”至于公有云,就更不用说了。这三种模式我们都有,主要是使用于不同场景……就目前来看,公有云市场最大,而私有云的销售份额要比混合云大。”
“你刚才讲到公有云上的私有云,确实有些用户希望在公有云里面划分一些独占的资源池,它的所有 VPS,RDS 都分配到那个资源池里面去,这种客户独享资源池的模式我们也是完全支持的。”郭理靖接着补充到,“存在这样的需求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政策法规上对于数据安全上面的规定。在金融、保险等领域,对数据保存的位置与管理都是有特殊要求的,使用这个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合规的要求,而且能复用公有云统一的技术栈、管理服务,不用担心升级运维等基础设施性的问题。”
Docker 出现以后,随着 Kubernetes 编排系统的进一步普及和标准化,用户逐渐摆脱了被厂商绑定的情况,目前京东云在容器服务方面的进展是怎么样的?
“其实在云端提供容器服务的最大难点是资源隔离,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还比较出色。我们应该是国内厂商中比较早做容器服务的。现在 Docker 是用 cgroup 进行隔离的,但会造成 Docker 容器之间的逃逸,导致同一台物理机上的 Docker 容器可以读取另一个 Docker 容器的数据。这在私有云上这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在公共云上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我们开发了原生容器服务,利用虚拟化去承载容器镜像。用传统的虚拟化技术进行隔离,同时兼容所有 Docker 的镜像,在启动速度方面,丝毫不逊色于 Docker,甚至在不少场景还会更快。同时原生容器还可以无缝衔接我们现有的 SDN 和云硬盘等底层服务,在公有云产品线里是属于与云主机平级的‘一等公民’,这会比在虚拟机里运行 Docker 要好很多。”
### 专注于数据库
除了云计算方面,郭理靖也植根于数据库领域。
“京东云的关系型数据库(RDS)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支持的数据库类型也比较多,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 DTS 服务,可以做数据迁移服务。”他说,“京东云非常重视数据库,数据库研发团队也非常精悍。我们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及理解一直走在前面。例如,京东云是国内首发支持 MySQL8.0 的云厂商,同时也是第一家支持云数据库 MariaDB 服务的云厂商,我们也在积极进行云原生数据库的研发工作。
#### 新的数据库,新的服务模式
关于京东云自研的新数据库服务,我表示很好奇,因为一个全新的数据库的研发难度显然要远远大于将已有的开源产品进行适配、优化后提供给客户使用。
郭理靖说,“因为 MySQL 在单一实例上自身存在容量限制,并不能发挥云端的优势:按需付费。比如购买云厂商的 RDS,企业实际购买的数据库服务的 QPS 是受限的,如果买更高性能则可能很多时候是浪费的。这就没有把云服务的资源和能力完全发挥出来:随着用户的体量越来越大,对容量的需求相对更大,应该在访问高峰时能够满足服务要求,在访问低峰时足够便宜,按照实际用量来收费。这样的数据库产品很值得设计研发。”
京东云对未来这样一个按需付费的数据库期望达到:
>
> “第一、兼容SQL 标准;第二、按需付费、按性能付费,小规格的存储也能享受高性能,存储和运算深度分离;第三、性能非常好。”
>
>
>
### 开源开放
作为开源社区,我们自然也关注京东云的开源。
郭理靖说,“参与开源社区活动我们是非常积极的。我们不但是云原生基金会(CNCF)的会员,也加入了 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我们对开源这件事持很开放的态度。”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更多的精力是投放在产品的打磨上,先要达到一定的产品丰富程度才能去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对外开源,才能在开源社区上去贡献更大的力量”,郭理靖补充道。
当然,开源从来不仅仅是一种意愿,而是代表着背后很多的工作投入的。
开源这件事需要必要的时间和投入,京东云事业部对此也是持开放的态度,希望可以通过开源进行技术和品牌侧的建设。从这一点看,我觉得中国的技术公司已经有这样的思想和氛围了。
“要做一个完整的开源项目还是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京东云的很多项目相互依赖比较多,要做开源的话首先要进行整理和切割,否则开源出去也无法独立运作,就没有开源的意义了。举个例子,如果要开发一个中间件,那必须把原先和用户、计费、管理、监控相关的东西全部切割出来,这个任务代价是很大的。”
郭理靖说,“目前我们的 BDS 项目已经完成代码的整理,已经对外开源了。BDS 是京东云打造一个行业标准的区块链的 BI + 数据搜索服务。区块链项目的底层区块存储结构各不相同,需要对不同的项目的数据进行解析与整理,基于此,京东云开源了区块链数据服务 (BDS),以望让更多的开发者与社区可以参与其中,接入更多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等区块链项目。区块链数据服务将以区块链数据搜索引擎形式聚合所有区块链相关的内容,最大化区块链上可信数据价值,方便社区能在 BDS 上进行区块链数据的一站式查询。。”
>
> “技术开源也能从另一个纬度考验我们的技术能力,进而驱动我们不断打磨技术和产品”。
>
>
>
作为京东集团技术能力对外输出的重要出口,京东云商用三年以来,正在逐渐演化为京东技术的“开源”代表,对内整合 AI、区块链等硬核技术,对外不断携手上下游伙伴扩张生态,京东云希望让各种技术通过云端整合相互促进,业务侧对外赋能可以像积木一般拆分重组,实现“即插即用”的模块化方式,为社区、为生态带来普惠价值。
### 结语
和郭理靖的谈话匆匆过去了一个小时,通过和一位直接负责云产品的技术负责人的深入沟通,让我对京东云丰富的云产品背后所掩盖的宏大的技术背景有所了解,也对云计算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切实体悟。

>
>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
>
>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
>
>
|
||||
如何在 Firefox 中启用 DNS-over-HTTPS(DoH) | Catalin Cimpanu | https://www.zdnet.com/article/how-to-enable-dns-over-https-doh-in-firefox/ | DNS-over-HTTPS(DoH)协议目前是谈论的焦点,Firefox 是唯一支持它的浏览器。但是,Firefox 默认不启用此功能,用户必须经历许多步骤并修改多个设置才能启动并运行 DoH。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105704y85q7uq8uqo7sp5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105704y85q7uq8uqo7sp5z.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Firefox",
"DNS",
"DoH"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378,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DNS-over-HTTPS(DoH)协议目前是谈论的焦点,Firefox 是唯一支持它的浏览器。但是,Firefox 默认不启用此功能,用户必须经历许多步骤并修改多个设置才能启动并运行 DoH。 | 2019-07-30T10:58:00 | 2019-07-30T10:58:00 | 11,163 | /article-11163-1.html | 
DNS-over-HTTPS(DoH)协议目前是谈论的焦点,Firefox 是唯一支持它的浏览器。但是,Firefox 默认不启用此功能,用户必须经历许多步骤并修改多个设置才能启动并运行 DoH。
在开始如何在 Firefox 中启用 DoH 支持的分步教程之前,让我们先描述它的原理。
### DNS-over-HTTPS 的工作原理
DNS-over-HTTPS 协议通过获取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的域名,并向 DNS 服务器发送查询,以了解托管该站点的 Web 服务器的 IP 地址。
这也是正常 DNS 的工作原理。但是,DoH 通过 443 端口的加密 HTTPS 连接接受 DNS 查询将其发送到兼容 DoH 的 DNS 服务器(解析器),而不是在 53 端口上发送纯文本。这样,DoH 就会在常规 HTTPS 流量中隐藏 DNS 查询,因此第三方监听者将无法嗅探流量,并了解用户的 DNS 查询,从而推断他们将要访问的网站。
此外,DNS-over-HTTPS 的第二个特性是该协议工作在应用层。应用可以带上内部硬编码的 DoH 兼容的 DNS 解析器列表,从而向它们发送 DoH 查询。这种操作模式绕过了系统级别的默认 DNS 设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设置是由本地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ISP)设置的。这也意味着支持 DoH 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绕过本地 ISP 流量过滤器并访问可能被本地电信公司或当地政府阻止的内容 —— 这也是 DoH 目前被誉为用户隐私和安全的福音的原因。
这是 DoH 在推出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获得相当大的普及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一群[英国 ISP 因为 Mozilla 计划支持 DoH 协议而提名它为 2019 年的“互联网恶棍” (Internet Villian)](/article-11068-1.html)的原因,ISP 认为 DoH 协议会阻碍他们过滤不良流量的努力。(LCTT 译注:后来这一奖项的提名被取消。)
作为回应,并且由于英国政府阻止访问侵犯版权内容的复杂情况,以及 ISP 自愿阻止访问虐待儿童网站的情况,[Mozilla 已决定不为英国用户默认启用此功能](https://www.zdnet.com/article/mozilla-no-plans-to-enable-dns-over-https-by-default-in-the-uk/)。
下面的分步指南将向英国和世界各地的 Firefox 用户展示如何立即启用该功能,而不用等到 Mozilla 将来启用它 —— 如果它会这么做的话。在 Firefox 中有两种启用 DoH 支持的方法。
### 方法 1:通过 Firefox 设置
**步骤 1:**进入 Firefox 菜单,选择**工具**,然后选择**首选项**。 可选在 URL 栏中输入 `about:preferences`,然后按下回车。这将打开 Firefox 的首选项。
**步骤 2:**在**常规**中,向下滚动到**网络设置**,然后按**设置**按钮。

**步骤3:**在弹出窗口中,向下滚动并选择“**Enable DNS over HTTPS**”,然后配置你需要的 DoH 解析器。你可以使用内置的 Cloudflare 解析器(该公司与 Mozilla [达成协议](https://developers.cloudflare.com/1.1.1.1/commitment-to-privacy/privacy-policy/firefox/),记录更少的 Firefox 用户数据),或者你可以在[这个列表](https://developers.cloudflare.com/1.1.1.1/commitment-to-privacy/privacy-policy/firefox/)中选择一个。

### 方法 2:通过 about:config
**步骤 1:**在 URL 栏中输入 `about:config`,然后按回车访问 Firefox 的隐藏配置面板。在这里,用户需要启用和修改三个设置。
**步骤 2:**第一个设置是 `network.trr.mode`。这打开了 DoH 支持。此设置支持四个值:
* `0` - 标准 Firefox 安装中的默认值(当前为 5,表示禁用 DoH)
* `1` - 启用 DoH,但 Firefox 依据哪个请求更快返回选择使用 DoH 或者常规 DNS
* `2` - 启用 DoH,常规 DNS 作为备用
* `3` - 启用 DoH,并禁用常规 DNS
* `5` - 禁用 DoH
值为 2 工作得最好

**步骤3:**需要修改的第二个设置是 `network.trr.uri`。这是与 DoH 兼容的 DNS 服务器的 URL,Firefox 将向它发送 DoH DNS 查询。默认情况下,Firefox 使用 Cloudflare 的 DoH服务,地址是:<https://mozilla.cloudflare-dns.com/dns-query>。但是,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 DoH 服务器 URL。他们可以从[这个列表](https://github.com/curl/curl/wiki/DNS-over-HTTPS#publicly-available-servers)中选择其中一个可用的。Mozilla 在 Firefox 中使用 Cloudflare 的原因是因为与这家公司[达成了协议](https://developers.cloudflare.com/1.1.1.1/commitment-to-privacy/privacy-policy/firefox/),之后 Cloudflare 将收集来自 Firefox 用户的 DoH 查询的非常少的数据。
[DoH in Firefox](https://zdnet2.cbsistatic.com/hub/i/2019/07/06/4dd1d5c1-6fa7-4f5b-b7cd-b544748edfed/baa7a70ac084861d94a744a57a3147ad/doh-2.png)
**步骤4:**第三个设置是可选的,你可以跳过此设置。 但是如果设置不起作用,你可以使用此作为步骤 3 的备用。该选项名为 `network.trr.bootstrapAddress`,它是一个输入字段,用户可以输入步骤 3 中兼容 DoH 的 DNS 解析器的 IP 地址。对于 Cloudflare,它是 1.1.1.1。 对于 Google 服务,它是 8.8.8.8。 如果你使用了另一个 DoH 解析器的 URL,如果有必要的话,你需要追踪那台服务器的 IP 地址并输入。

通常,在步骤 3 中输入的 URL 应该足够了。 设置应该立即生效,但如果它们不起作用,请重新启动 Firefox。
文章信息来源:[Mozilla Wiki](https://wiki.mozilla.org/Trusted_Recursive_Resolver)
---
via: <https://www.zdnet.com/article/how-to-enable-dns-over-https-doh-in-firefox/>
作者:[Catalin Cimpanu](https://www.zdnet.com/meet-the-team/us/catalin.cimpanu/)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树莓派上玩怀旧游戏的 5 种方法 | James Maws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retro-gaming-raspberry-pi | 使用这些用于树莓派的开源平台来重温游戏的黄金时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154206f5nn5la23aa386j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154206f5nn5la23aa386jl.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canhetingsky | wxy | false | [
"游戏",
"复古"
] | 分享 | {
"viewnum": 974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使用这些用于树莓派的开源平台来重温游戏的黄金时代。 | 2019-07-30T15:42:00 | 2019-07-30T15:42:00 | 11,165 | /article-11165-1.html |
>
> 使用这些用于树莓派的开源平台来重温游戏的黄金时代。
>
>
>

他们使它们不像过去那样子了,对吧?我是说,电子游戏。
当然,现在的设备更强大了。<ruby> 赛达尔公主 <rt> Princess Zelda </rt></ruby>在过去每个边只有 16 个像素,而现在的图像处理能力足够处理她头上的每根头发。今天的处理器打败 1988 年的处理器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你知道缺少什么吗?乐趣。
你有数之不尽的游戏,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教程任务。可能有故事情节,当然杀死坏蛋也可以不需要故事情节,你需要的只是跳跃和射击。因此,毫不奇怪,树莓派最持久的流行用途之一就是重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 8 位和 16 位游戏的黄金时代。但从哪里开始呢?
在树莓派上有几种方法可以玩怀旧游戏。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将在这里讨论这些。
### RetroPie
[RetroPie](https://retropie.org.uk/) 可能是树莓派上最受欢迎的复古游戏平台。它是一个可靠的万能选手,是模拟经典桌面和控制台游戏系统的绝佳选择。

#### 介绍
RetroPie 构建在 [Raspbian](https://www.raspbian.org/) 上运行。如果你愿意,它也可以安装在现有的 Raspbian 镜像上。它使用 [EmulationStation](https://emulationstation.org/) 作为开源仿真器库(包括 [Libretro](https://www.libretro.com/) 仿真器)的图形前端。
不过,你要玩游戏其实并不需要理解上面的任何一个词。
#### 它有什么好处
入门很容易。你需要做的就是将镜像刻录到 SD 卡,配置你的控制器、复制游戏,然后开始杀死坏蛋。
它的庞大用户群意味着有大量的支持和信息,活跃的在线社区也可以求助问题。
除了随 RetroPie 镜像一起安装的仿真器之外,还有一个可以从包管理器安装的庞大的仿真器库,并且它一直在增长。RetroPie 还提供了用户友好的菜单系统来管理这些,可以节省你的时间。
从 RetroPie 菜单中可以轻松添加 Kodi 和配备了 Chromium 浏览器的 Raspbian 桌面。这意味着你的这套复古游戏装备也适于作为家庭影院、[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 以及所有其它“休息室电脑”产品。
RetroPie 还有许多其它自定义选项:你可以更改菜单中的图形,为不同的模拟器设置不同的控制手柄配置,使你的树莓派文件系统的所有内容对你的本地 Windows 网络可见等等。
RetroPie 建立在 Raspbian 上,这意味着你可以探索这个树莓派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你所发现的大多数树莓派项目和教程都是为 Raspbian 编写的,因此可以轻松地自定义和安装新内容。我已经使用我的 RetroPie 装备作为无线桥接器,在上面安装了 MIDI 合成器,自学了一些 Python,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都没有影响它作为游戏机的用途。
#### 它有什么不太好的
RetroPie 的安装简单和易用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在 RetroPie 上玩了很长时间,而甚至没有学习过哪怕像 `sudo apt-get` 这样简单的东西,但这也意味着你错过了很多树莓派的体验。
但不一定必须如此;当你需要时,命令行仍然存在于底层,但是也许用户与 Bash shell 有点隔离,而使它最终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另外,RetroPie 的主菜单只能通过控制手柄操作,当你没有接入手柄时,这可能很烦人,因为你一直将该系统用于游戏之外的事情。
#### 它适用于谁?
任何想直接玩一些游戏的人,任何想拥有最大、最好的模拟器库的人,以及任何想在不玩游戏的时候开始探索 Linux 的人。
### Recalbox
[Recalbox](https://www.recalbox.com/) 是一个较新的树莓派开源模拟器套件。它还支持其它基于 ARM 的小型计算机。

#### 介绍
与 Retropie 一样, Recalbox 基于 EmulationStation 和 Libretro。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基于 Raspbian 构建的,而是基于它自己的 Linux 发行版:RecalboxOS。
#### 它有什么好处
Recalbox 的设置比 RetroPie 更容易。你甚至不需要做 SD 卡镜像;只需复制一些文件即可。它还为一些游戏控制器提供开箱即用的支持,可以让你更快地开始游戏。它预装了 Kodi。这是一个现成的游戏和媒体平台。
#### 它有什么不太好的
Recalbox 比 RetroPie 拥有更少的仿真器、更少的自定义选项和更小的用户社区。
你的 Recalbox 装备可能一直用于模拟器和 Kodi,安装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你想深入了解 Linux,你可能需要为 Raspbian 提供一个新的 SD 卡。
#### 它适用于谁?
如果你想要绝对简单的复古游戏体验,并且不想玩一些比较少见的游戏平台模拟器,或者你害怕一些技术性工作(也没有兴趣去做),那么 Recalbox 非常适合你。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Recalbox 可能最适合推荐给你那些不太懂技术的朋友或亲戚。它超级简单的设置和几乎没什么选项甚至可以让你免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做个你自己的
好,你可能已经注意到 Retropie 和 Recalbox 都是由许多相同的开源组件构建的。那么为什么不自己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呢?
#### 介绍
无论你想要的是什么,开源软件的本质意味着你可以使用现有的模拟器套件作为起点,或者随意使用它们。
#### 它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想有自己的自定义界面,我想除了亲自动手别无它法。这也是安装在 RetroPie 中没有的仿真器的方法,例如 [BeebEm](http://www.mkw.me.uk/beebem/)) 或 [ArcEm](http://arcem.sourceforge.net/)。
#### 它有什么不太好的
嗯,工作量有点大。
#### 它适用于谁?
喜欢鼓捣的人,有动手能力的人,开发者,经验丰富的业余爱好者等。
### 原生 RISC OS 游戏体验
现在有一匹黑马:[RISC OS](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gentle-intro-risc-os),它是 ARM 设备的原始操作系统。
#### 介绍
在 ARM 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 CPU 架构之前,它最初是作为 Acorn Archimedes 的处理器而开发的。现在看起来这像是一种被遗忘的野兽,但是那几年,它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台式计算机独领风骚了好几年,并且吸引了大量的游戏开发项目。
树莓派中的 ARM 处理器是 Archimedes 的曾孙辈的 CPU,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在其上安装 RISC OS,只要做一点工作,就可以让这些游戏运行起来。这与我们到上面所介绍的仿真器方式不同,我们是在玩为该操作系统和 CPU 架构开发的游戏。
#### 它有什么好处
这是 RISC OS 的完美展现,这绝对是操作系统的瑰宝,非常值得一试。
事实上,你使用的是和以前几乎相同的操作系统来加载和玩你的游戏,这使得你的复古游戏装备像是一个时间机器一样,这无疑为该项目增添了一些魅力和复古价值。
有一些精彩的游戏只在 Archimedes 上发布过。Archimedes 的巨大硬件优势也意味着它通常拥有许多多平台游戏大作的最佳图形和最流畅的游戏体验。这类游戏的版权持有者非常慷慨,可以合法地免费下载它们。
#### 它有什么不太好的
安装了 RISC OS 之后,它仍然需要一些努力才能让游戏运行起来。这是 [入门指南](https://blog.dxmtechsupport.com.au/playing-badass-acorn-archimedes-games-on-a-raspberry-pi/)。
对于休息室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全能选手。没有什么比 [Kodi](https://kodi.tv/) 更好的了。它有一个网络浏览器 [NetSurf](https://www.netsurf-browser.org/),但它在支持现代 Web 方面还需要一些努力。你不会像使用模拟器套件那样得到大量可以玩的游戏。RISC OS Open 对于爱好者来说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而且很多源代码已经开源,尽管由于这个名字,它不是一个 100% 的开源操作系统。
#### 它适用于谁?
这是专为追求新奇的人,绝对怀旧的人,想要探索一个来自上世纪 80 年代的有趣的操作系统的人,怀旧过去的 Acorn 机器的人,以及想要一个完全不同的怀旧游戏项目的人而设计的。
### 终端游戏
你是否真的需要安装模拟器或者一个异域风情的操作系统才能重温辉煌的日子?为什么不从命令行安装一些原生 Linux 游戏呢?
#### 介绍
有一系列原生的 Linux 游戏经过测试可以在 [树莓派](https://www.raspberrypi.org/forums/viewtopic.php?f=78&t=51794) 上运行。
#### 它有什么好处
你可以使用命令行从程序包安装其中的大部分,然后开始玩。很容易。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跑起来的 Raspbian,那么它可能是你运行游戏的最快途径。
#### 它有什么不太好的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复古游戏。Linux 诞生于 1991 年,过了一段时间才成为了一个游戏平台。这些不是经典的 8 位和 16 位时代的游戏体验;后来有一些移植的游戏或受复古影响的游戏。
#### 它适用于谁?
如果你只是想找点乐子,这没问题。但如果你想重温过去,那就不完全是这样了。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retro-gaming-raspberry-pi>
作者:[James Maws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dxmjame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canhetingsky](https://github.com/canhetingsk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中的软盘走向终结了吗?Torvalds 将软盘的驱动标记为“孤儿”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end-of-floppy-disk-in-linux/ | 在 Linux 内核最近的提交当中,Linus Torvalds 将软盘的驱动程序标记为孤儿。这标志着软盘在 Linux 中步入结束了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231328oeq6jln6tyszg6g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231328oeq6jln6tyszg6gl.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软驱",
"软盘"
] | 新闻 | {
"viewnum": 412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 Linux 内核最近的提交当中,Linus Torvalds 将软盘的驱动程序标记为孤儿。这标志着软盘在 Linux 中步入结束了吗? | 2019-07-30T23:13:24 | 2019-07-30T23:13:24 | 11,167 | /article-11167-1.html |
>
> 在 Linux 内核最近的提交当中,Linus Torvalds 将软盘的驱动程序标记为孤儿。这标志着软盘在 Linux 中步入结束了吗?
>
>
>
有可能你很多年没见过真正的软盘了。如果你正在寻找带软盘驱动器的计算机,可能需要去博物馆里看看。
在二十多年前,软盘是用于存储数据和运行操作系统的流行介质。[早期的 Linux 发行版](https://itsfoss.com/earliest-linux-distros/)使用软盘进行“分发”。软盘也广泛用于保存和传输数据。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许多应用程序中的保存图标看起来像软盘?因为它就是软盘啊!软盘常用于保存数据,因此许多应用程序将其用作保存图标,并且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我为什么要说起软盘?因为 Linus Torvalds 在一个 Linux 内核代码的提交里标记软盘的驱动程序为“孤儿”。
### 在 Linux 内核中被标记为“孤儿”的软盘驱动程序
正如你可以在 [GitHub 镜像上的提交](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commit/47d6a7607443ea43dbc4d0f371bf773540a8f8f4)中看到的那样,开发人员 Jiri 不再使用带有软驱的工作计算机了。而如果没有正确的硬件,Jiri 将无法继续开发。这就是 Torvalds 将其标记为孤儿的原因。
>
> 越来越难以找到可以实际工作的软盘的物理硬件,虽然 Willy 能够对此进行测试,但我认为从实际的硬件角度来看,这个驱动程序几乎已经死了。目前仍然销售的硬件似乎主要是基于 USB 的,根本不使用这种传统的驱动器。
>
>
>

### “孤儿”在 Linux 内核中意味着什么?
“孤儿”意味着没有开发人员能够或愿意支持这部分代码。如果没有其他人出现继续维护和开发它,孤儿模块可能会被弃用并最终删除。
### 它没有被立即删除
Torvalds 指出,各种虚拟环境模拟器仍在使用软盘驱动器。所以软盘的驱动程序不会被立即丢弃。
>
> 各种 VM 环境中仍然在仿真旧的软盘控制器,因此该驱动程序不会消失,但让我们看看是否有人有兴趣进一步维护它。
>
>
>
为什么不永远保持内核中的软盘驱动器支持呢?因为这将构成安全威胁。即使没有真正的计算机使用软盘驱动程序,虚拟机仍然拥有它,这将使虚拟机容易受到攻击。
### 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会有其他人出现并承担起在 Linux 中继续维护软盘驱动程序的责任?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在 Linux 内核中,软盘驱动器成为孤儿我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没有使用过软盘,我怀疑很多人也是如此。那么你呢?你有没有用过软盘?如果是的话,你最后一次使用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
via: <https://itsfoss.com/end-of-floppy-disk-in-linux/>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技术拐点已现,全面上云正当其时 | 老王 | 今天,我们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看,企业是否已经到了全面上云的拐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233312tpfxk7x85e7y2le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0/233312tpfxk7x85e7y2lel.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阿里云"
] | 观点 | {
"viewnum": 463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今天,我们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看,企业是否已经到了全面上云的拐点? | 2019-07-30T23:38:00 | 2019-07-30T23:38:00 | 11,168 | /article-11168-1.html | 
从十多年前云计算开始兴起,这些年云计算已经逐渐蔓延到了我们身边,如今,你所使用的很多服务其背后都是由云计算所支撑的。
但是,很多企业的 IT 设施以及网络服务,还一直因为种种原因而迟迟难以迈出上云的一步。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有 IT 预算和迁移成本问题,有基础设施和应用迁移改造的问题,也有对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的担忧问题,还有企业技术储备和能力问题。今天,我们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看,企业是否已经到了全面上云的拐点?

“企业全面上云的拐点到了”一语最近来自于 7 月 25 日在上海举办的阿里云峰会。在该次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全面上云是时代必然,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拐点。”经过了过去十年的发展,云计算以及在关键技术和应用规模上实现了对传统 IT 的全面超越。
这里有个重要的信号,据 IDC 最近发布的《全球云计算 IT 基础设施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云上的 IT 基础设施占比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为市场主导者;而在中国,服务器出货量出现 10 年来首次下滑,企业快速迁移上云是背后主要诱因。
### 迁移工具就绪
企业上云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现有 IT 基础设施、应用和数据如何平滑地转移到云上,因此,一套可以无痛解决这个问题的迁移工具是企业上云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各个云厂商均纷纷加大在企业迁云工具方面的努力,这里我们就阿里云来看,他们已经全面考虑到了企业上云的实操问题,提供了从服务器迁移到数据、数据库迁移的完整工具,完善地解决了传统 IT 中积累的大量数据无法搬迁的问题。
服务器迁移面临着三大痛难点,主要是应用高度复杂、操作麻烦、无从下手;迁移周期长、可能影响业务正常运行;通过制作镜像的方式迁移消耗大量人力资源。
阿里云已经免费提供自动化迁云效率工具——<ruby> 服务器迁移中心 <rp> ( </rp> <rt> ServerMigration Center </rt> <rp> ) </rp></ruby>(SMC),帮助企业服务器快速上云。
数据迁移时,必须要保证迁移数据的完整性、实现迁移时业务无感知,最终以最高的效率完成迁移。
阿里云的明星产品闪电立方,既可以满足轻量级的数据迁移,也能够支持TB到PB级别的数据量迁移。此前还支持过 115 科技完成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迁移上云:规模超过 100 PB,整个项目耗时仅 45 天。
传统的数据库迁移工具要求数据库在迁移中必须停服,极大影响业务。
早在 2015 年,阿里云就发布了<ruby> 数据传输服务 <rp> ( </rp> <rt>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 </rt> <rp> ) </rp></ruby>(DTS),采用 DTS,数据库在迁移过程中依然可以正常提供服务。目前,DTS 可支持多达 18 种数据源,已完成约 40 万个数据库上云。
### 云端环境就绪
在消除了迁移上云的障碍之后,完善就绪的云端环境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云端环境延续计算和应用。而云端环境不仅仅要求能够节省 IT 成本,也要求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以及更丰富的云端产品服务生态。
基础设施的上云不外乎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等核心产品。对阿里云来说,在各个产品维度已经具备了完美的替代,IaaS 层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飞天云操作系统。
例如服务器,除了性能稳定的 ECS,还有软硬一体的神龙云服务器,兼具虚拟机的灵活、可扩展,又有物理机的稳定和安全隔离特性。
数据库上,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在可用性、安全、成本、管理难易程度上都远远优于商业数据库。
阿里云存储已经连续三年入选 Gartner 全球云存储魔力象限,和 AWS、Microsoft、Google 共同跻身全球四强,服务客户由国家天文台、华大基因、今日头条等。
基础设施上云后,随后考虑的则是可以在云上获取价值的模块上云,包括大数据上云、云上中台、智联网 AIoT,这也都是阿里云承载客户上云的“王牌”。
飞天大数据平台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计算平台,可扩展至 10 万台计算集群,曾创下四项海量数据排序世界纪录。在阿里巴巴经济体中支撑了全局数据存储和计算,单日数据处理量超过 600PB。
双中台是指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已经帮助阿里巴巴经济体多元业务互联互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人机协同大量运用,数据智能开创全新的商业形态。通过中台技术,在海外再造一个淘宝天猫,只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盒马更是仅用 4 周就开发上线。
智联网 AIoT 融合了云边端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能力。具备从高性能 AI 芯片至云平台、AI 算法、AI 组件以及产业 AI 的立体能力。
当行业大势已定,当阿里云的准备也一切就绪,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企业全面上云的步伐呢?
|
||||
WPS Office:Linux 上的 Microsoft Office 的免费替代品 | Sergiu | https://itsfoss.com/wps-office-linux/ | 如果你在寻找 Linux 上 Microsoft Office 免费替代品,那么 WPS Office 是最佳选择之一。它可以免费使用,并兼容 MS Office 文档格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1/095306qreye8c3fcc1nw8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1/095306qreye8c3fcc1nw81.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WPS",
"Office"
] | 分享 | {
"viewnum": 11599,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9.98.145.196",
"message": "Linux下的WPS有广告吗?",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6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9-07-31T10:07:27"
},
{
"postip": "60.29.121.98",
"message": "没有",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Chrome 7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31T10:50:00"
},
{
"postip": "60.29.121.98",
"message": "没有",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Chrome 7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31T10:50:04"
},
{
"postip": "60.29.121.98",
"message": "没有",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Chrome 7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7-31T10:50:07"
}
] | [] | 如果你在寻找 Linux 上 Microsoft Office 免费替代品,那么 WPS Office 是最佳选择之一。它可以免费使用,并兼容 MS Office 文档格式。 | 2019-07-31T09:53:28 | 2019-07-31T09:53:28 | 11,170 | /article-11170-1.html |
>
> 如果你在寻找 Linux 上 Microsoft Office 免费替代品,那么 WPS Office 是最佳选择之一。它可以免费使用,并兼容 MS Office 文档格式。
>
>
>

[WPS Office](https://www.wps.com/) 是一个跨平台的办公生产力套件。它轻巧,并且与 Microsoft Office、Google Docs/Sheets/Slide 和 Adobe PDF 完全兼容。
对于许多用户而言,WPS Office 足够直观,并且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由于它在外观和兼容性方面与 Microsoft Office 非常相似,因此广受欢迎。

WPS office 由中国的金山公司创建。对于 Windows 用户而言,WPS Office 有免费版和高级版。对于 Linux 用户,WPS Office 可通过其[社区项目](http://wps-community.org/)免费获得。
>
> **非 FOSS 警告!**
>
>
> WPS Office 不是一个开源软件。因为它对于 Linux 用户免费使用,我们已经在这介绍过它,有时我们也会介绍即使不是开源的 Linux 软件。
>
>
>
### Linux 上的 WPS Office

WPS Office 有四个主要组件:
* WPS 文字
* WPS 演示
* WPS 表格
* WPS PDF
WPS Office 与 MS Office 完全兼容,支持 .doc、.docx、.dotx、.ppt、.pptx、.xls、.xlsx、.docm、.dotm、.xml、.txt、.html、.rtf (等其他),以及它自己的格式(.wps、.wpt)。它还默认包含 Microsoft 字体(以确保兼容性),它可以导出 PDF 并提供超过 10 种语言的拼写检查功能。
但是,它在 ODT、ODP 和其他开放文档格式方面表现不佳。
三个主要的 WPS Office 应用都有与 Microsoft Office 非常相似的界面,都有相同的 Ribbon UI。尽管存在细微差别,但使用习惯仍然相对一致。你可以使用 WPS Office 轻松克隆任何 Microsoft Office/LibreOffice 文档。

你可能唯一不喜欢的是一些默认的样式设置(一些标题下面有很多空间等),但这些可以很容易地调整。
默认情况下,WPS 以 .docx、.pptx 和 .xlsx 文件类型保存文件。你还可以将文档保存到 **[WPS 云](https://account.wps.com/?cb=https%3A%2F%2Fdrive.wps.com%2F)**中并与他人协作。另一个不错的功能是能从[这里](https://template.wps.com/)下载大量模板。
### 在 Linux 上安装 WPS Office
WPS 为 Linux 发行版提供 DEB 和 RPM 安装程序。如果你使用的是 Debian/Ubuntu 或基于 Fedora 的发行版,那么安装 WPS Office 就简单了。
你可以在下载区那下载 Linux 中的 WPS:
* [下载 WPS Office for Linux](http://wps-community.org/downloads)
向下滚动,你将看到最新版本包的链接:

下载适合你发行版的文件。只需双击 DEB 或者 RPM 就能[安装它们](https://itsfoss.com/install-deb-files-ubuntu/)。这会打开软件中心,你将看到安装选项:

几秒钟后,应用应该成功安装到你的系统上了!
你现在可以在“应用程序”菜单中搜索 **WPS**,查找 WPS Office 套件中所有的应用:

### 你是否使用 WPS Office 或其他软件?
还有其他 [Microsoft Office 的开源替代方案](https://itsfoss.com/best-free-open-source-alternatives-microsoft-office/),但它们与 MS Office 的兼容性很差。
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 LibreOffice,但如果你必须要用到 Microsoft Office,你可以尝试在 Linux 上使用 WPS Office。它看起来和 MS Office 类似,并且与 MS 文档格式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它在 Linux 上是免费的,因此你也不必担心 Office 365 订阅。
你在系统上使用什么办公套件?你曾经在 Linux 上使用过 WPS Office 吗?你的体验如何?
---
via: <https://itsfoss.com/wps-office-linux/>
作者:[Sergiu](https://itsfoss.com/author/sergiu/)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上用 Bash 脚本监控 messages 日志 | Magesh Maruthamuthu | https://www.2daygeek.com/linux-bash-script-to-monitor-messages-log-warning-error-critical-send-email/ | 如果你只有很少的系统并且想要监视它们,那么编写一个小的 shell 脚本可以使你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1/211325yl2dldr4lk7gkkk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7/31/211325yl2dldr4lk7gkkkk.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日志",
"邮件"
] | 技术 | {
"viewnum": 8934,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1.212.121.215",
"message": "只看了标题,提示一下,有个叫logtrigger的东西....",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Mobile Safari|iOS 13.0 用户",
"date": "2019-08-01T09:20:38"
},
{
"postip": "171.212.121.215",
"message": "只看了标题,提示一下,有个叫logtrigger的东西....",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Mobile Safari|iOS 13.0 用户",
"date": "2019-08-01T09:20:43"
},
{
"postip": "171.212.121.215",
"message": "只看了标题,提示一下,有个叫logtrigger的东西....",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Mobile Safari|iOS 13.0 用户",
"date": "2019-08-01T09:20:46"
},
{
"postip": "171.212.121.215",
"message": "只看了标题,提示一下,有个叫logtrigger的东西....",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Mobile Safari|iOS 13.0 用户",
"date": "2019-08-01T09:20:49"
}
] | [] | 如果你只有很少的系统并且想要监视它们,那么编写一个小的 shell 脚本可以使你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 | 2019-07-31T21:14:00 | 2019-07-31T21:14:00 | 11,171 | /article-11171-1.html |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开源监控工具可用于监控 Linux 系统的性能。当系统达到指定的阈值限制时,它将发送电子邮件警报。它可以监视 CPU 利用率、内存利用率、交换利用率、磁盘空间利用率等所有内容。
如果你只有很少的系统并且想要监视它们,那么编写一个小的 shell 脚本可以使你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
在本教程中,我们添加了一个 shell 脚本来监视 Linux 系统上的 messages 日志。
我们过去添加了许多有用的 shell 脚本。如果要查看这些内容,请导航至以下链接。
* [如何使用 shell 脚本监控系统的日常活动?](https://www.2daygeek.com/category/shell-script/)
此脚本将检查 `/var/log/messages` 文件中的 “warning“、“error” 和 “critical”,如果发现任何有关的东西,就给指定电子邮件地址发邮件。
如果服务器有许多匹配的字符串,我们就不能经常运行这个可能填满收件箱的脚本,我们可以在一天内运行一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脚本以不同的方式触发电子邮件。
如果 `/var/log/messages` 文件中昨天的日志中找到任何给定字符串,则脚本将向给定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电子邮件警报。
**注意:**你需要更改电子邮件地址,而不是我们的电子邮件地址。
```
# vi /opt/scripts/os-log-alert.sh
```
```
#!/bin/bash
#Set the variable which equal to zero
prev_count=0
count=$(grep -i "`date --date='yesterday' '+%b %e'`" /var/log/messages | egrep -wi 'warning|error|critical' | wc -l)
if [ "$prev_count" -lt "$count" ] ; then
# Send a mail to given email id when errors found in log
SUBJECT="WARNING: Errors found in log on "`date --date='yesterday' '+%b %e'`""
# This is a temp file, which is created to store the email message.
MESSAGE="/tmp/logs.txt"
TO="[email protected]"
echo "ATTENTION: Errors are found in /var/log/messages. Please Check with Linux admin." >> $MESSAGE
echo "Hostname: `hostname`" >> $MESSAGE
echo -e "\n" >> $MESSAGE
echo "+------------------------------------------------------------------------------------+" >> $MESSAGE
echo "Error messages in the log file as below" >> $MESSAGE
echo "+------------------------------------------------------------------------------------+" >> $MESSAGE
grep -i "`date --date='yesterday' '+%b %e'`" /var/log/messages | awk '{ $3=""; print}' | egrep -wi 'warning|error|critical' >> $MESSAGE
mail -s "$SUBJECT" "$TO" < $MESSAGE
#rm $MESSAGE
fi
```
为 `os-log-alert.sh` 文件设置可执行权限。
```
$ chmod +x /opt/scripts/os-log-alert.sh
```
最后添加一个 cron 任务来自动执行此操作。它将每天 7 点钟运行。
```
# crontab -e
```
```
0 7 * * * /bin/bash /opt/scripts/os-log-alert.sh
```
**注意:**你将在每天 7 点收到昨天日志的电子邮件提醒。
**输出:**你将收到类似下面的电子邮件提醒。
```
ATTENTION: Errors are found in /var/log/messages. Please Check with Linux admin.
+-----------------------------------------------------+
Error messages in the log file as below
+-----------------------------------------------------+
Jul 3 02:40:11 ns1 kernel: php-fpm[3175]: segfault at 299 ip 000055dfe7cc7e25 sp 00007ffd799d7d38 error 4 in php-fpm[55dfe7a89000+3a7000]
Jul 3 02:50:14 ns1 kernel: lmtp[8249]: segfault at 20 ip 00007f9cc05295e4 sp 00007ffc57bca1a0 error 4 in libdovecot-storage.so.0.0.0[7f9cc04df000+148000]
Jul 3 15:36:09 ns1 kernel: php-fpm[17846]: segfault at 299 ip 000055dfe7cc7e25 sp 00007ffd799d7d38 error 4 in php-fpm[55dfe7a89000+3a7000]
Jul 3 15:45:54 ns1 pure-ftpd: ([email protected]) [WARNING] Authentication failed for user [daygeek]
Jul 3 16:25:36 ns1 pure-ftpd: ([email protected]) [WARNING] Sorry, cleartext sessions and weak ciphers are not accepted on this server.#012Please reconnect using TLS security mechanisms.
Jul 3 16:44:20 ns1 kernel: php-fpm[8979]: segfault at 299 ip 000055dfe7cc7e25 sp 00007ffd799d7d38 error 4 in php-fpm[55dfe7a89000+3a7000]
```
---
via: <https://www.2daygeek.com/linux-bash-script-to-monitor-messages-log-warning-error-critical-send-email/>
作者:[Magesh Maruthamuthu](https://www.2daygeek.com/author/mages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通过命令行升级 Debian 9 为 Debian 10 | Pradeep Kumar | https://www.linuxtechi.com/upgrade-debian-9-to-debian-10-command-line/ | 在差不多两年的开发后,Debian 团队最终发布一个稳定版本,Debian 10 的代码名称是 Buster。Buster 是一个 LTS (长期支持支持)版本,因此未来将由 Debian 支持 5 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1/085439kp8jtzp9f1phuua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1/085439kp8jtzp9f1phuua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obsean | wxy | false | [
"Debian"
] | 技术 | {
"viewnum": 21961,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102.132.196",
"message": "会丢数据吗?",
"username": "来自辽宁丹东的 Chrome 9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7-05T21:04:25"
},
{
"postip": "27.225.102.166",
"message": "赞!!",
"username": "来自甘肃天水的 Chrome 8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7-18T20:06:42"
}
] | [] | 在差不多两年的开发后,Debian 团队最终发布一个稳定版本,Debian 10 的代码名称是 Buster。Buster 是一个 LTS (长期支持支持)版本,因此未来将由 Debian 支持 5 年。 | 2019-08-01T08:54:37 | 2019-08-01T08:54:37 | 11,172 | /article-11172-1.html | 我们已经在先前的文章中看到如何安装 [Debian 10(Buster)](/article-11083-1.html)。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从 Debian 9 升级为 Debian 10,虽然我们已将看到 Debian 10 和它的特色,所以这里我们不会深入介绍。但是可能读者没有机会读到那篇文章,让我们快速了解一下 Debian 10 和它的新功能。

在差不多两年的开发后,Debian 团队最终发布一个稳定版本,Debian 10 的代码名称是 Buster。Buster 是一个 LTS (长期支持支持)版本,因此未来将由 Debian 支持 5 年。
### Debian 10(Buster)新的特色
Debian 10(Buster)回报给大多数 Debian 爱好者大量的新特色。一些特色包括:
* GNOME 桌面 3.30
* 默认启用 AppArmor
* 支持 Linux 内核 4.19.0-4
* 支持 OpenJDk 11.0
* 从 Nodejs 4 ~ 8 升级到 Nodejs 10.15.2
* Iptables 替换为 NFTables
等等。
### 从 Debian 9 到 Debian 10 的逐步升级指南
在我们开始升级 Debian 10 前,让我们看看升级需要的必备条件:
#### 步骤 1) Debian 升级必备条件
* 一个良好的网络连接
* root 用户权限
* 数据备份
备份你所有的应用程序代码库、数据文件、用户账号详细信息、配置文件是极其重要的,以便在升级出错时,你可以总是可以还原到先前的版本。
#### 步骤 2) 升级 Debian 9 现有的软件包
接下来的步骤是升级你所有现有的软件包,因为一些软件包被标志为保留不能升级,从 Debian 9 升级为 Debian 10 有失败或引发一些问题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不冒任何风险,更好地升级软件包。使用下面的代码来升级软件包: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 步骤 3) 修改软件包存储库文件 /etc/sources.list
接下来的步骤是修改软件包存储库文件 `/etc/sources.list`,你需要用文本 `Buster` 替换 `Stretch`。
但是,在你更改任何东西前,确保如下创建一个 `sources.list` 文件的备份:
```
root@linuxtechi:~$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
现在使用下面的 `sed` 命令来在软件包存储库文件中使用 `buster` 替换 `stretch`,示例如下显示:
```
root@linuxtechi:~$ sudo sed -i 's/stretch/buster/g' /etc/apt/sources.list
root@linuxtechi:~$ sudo sed -i 's/stretch/buster/g' /etc/apt/sources.list.d/*.list
```
更新后,你需要如下更新软件包存储库索引: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
在开始升级你现有的 Debian 操作系统前,让我们使用下面的命令验证当前版本,
```
root@linuxtechi:~$ cat /etc/*-release
PRETTY_NAME="Debian GNU/Linux 9 (stretch)"
NAME="Debian GNU/Linux"
VERSION_ID="9"
VERSION="9 (stretch)"
ID=debian
HOME_URL="https://www.debian.org/"
SUPPORT_URL="https://www.debian.org/support"
BUG_REPORT_URL="https://bugs.debian.org/"
root@linuxtechi:~$
```
#### 步骤 4) 从 Debian 9 升级到 Debian 10
你做完所有的更改后,是时候从 Debian 9 升级到 Debian 10 了。但是在这之前,再次如下确保更新你的软件包: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在软件包升级期间,你将被提示启动服务,所以选择你较喜欢的选项。
一旦你系统的所有软件包升级完成,就升级你的发行版的软件包。使用下面的代码来升级发行版: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dist-upgrade -y
```
升级过程可能花费一些时间,取决于你的网络速度。记住在升级过程中,你将被询问一些问题,在软件包升级后是否需要重启服务、你是否需要保留现存的配置文件等。如果你不想进行一些自定义更改,简单地键入 “Y” ,来让升级过程继续。
#### 步骤 5) 验证升级
一旦升级过程完成,重启你的机器,并使用下面的方法检测版本:
```
root@linuxtechi:~$ lsb_release -a
```
如果你获得如下输出:
```
Distributor ID: Debian
Description: 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Release: 10
Codename: buster
root@linuxtechi:~$
```
是的,你已经成功地从 Debian 9 升级到 Debian 10。
验证升级的备用方法:
```
root@linuxtechi:~$ cat /etc/*-release
PRETTY_NAME="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
NAME="Debian GNU/Linux"
VERSION_ID="10"
VERSION="10 (buster)"
VERSION_CODENAME=buster
ID=debian
HOME_URL="https://www.debian.org/"
SUPPORT_URL="https://www.debian.org/support"
BUG_REPORT_URL="https://bugs.debian.org/"
root@linuxtechi:~$
```
### 结束
希望上面的逐步指南为你提供了从 Debian 9(Stretch)简单地升级为 Debian 10(Buster)的所有信息。在评论部分,请给予你使用 Debian 10 的反馈、建议、体验。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upgrade-debian-9-to-debian-10-command-line/>
作者:[Pradeep Kumar](https://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obsean](https://github.com/robse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在 Linux 上安装 NetData 性能监控工具 | Sk | https://www.ostechnix.com/netdata-real-time-performance-monitoring-tool-linux/ | NetData 是一个用于系统和应用的分布式实时性能和健康监控工具。它提供了对系统中实时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全面检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1/091015lg05f0c3sigejgu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1/091015lg05f0c3sigejgu4.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NetData"
] | 分享 | {
"viewnum": 11786,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28.184.102",
"message": "怎样搞成汉化版的?",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8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06-10T13:33:44"
}
] | [] | NetData 是一个用于系统和应用的分布式实时性能和健康监控工具。它提供了对系统中实时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全面检测。 | 2019-08-01T09:09:00 | 2019-08-01T09:09:00 | 11,173 | /article-11173-1.html | 
**NetData** 是一个用于系统和应用的分布式实时性能和健康监控工具。它提供了对系统中实时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全面检测。你可以在高度互动的 Web 仪表板中查看结果。使用 Netdata,你可以清楚地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之前系统和应用中发生的事情。你无需成为专家即可在 Linux 系统中部署此工具。NetData 开箱即用,零配置、零依赖。只需安装它然后坐等,之后 NetData 将负责其余部分。
它有自己的内置 Web 服务器,以图形形式显示结果。NetData 非常快速高效,安装后可立即开始分析系统性能。它是用 C 编程语言编写的,所以它非常轻量。它占用的单核 CPU 使用率不到 3%,内存占用 10-15MB。我们可以轻松地在任何现有网页上嵌入图表,并且它还有一个插件 API,以便你可以监控任何应用。
以下是 Linux 系统中 NetData 的监控列表。
* CPU 使用率
* RAM 使用率
* 交换内存使用率
* 内核内存使用率
* 硬盘及其使用率
* 网络接口
* IPtables
* Netfilter
* DDoS 保护
* 进程
* 应用
* NFS 服务器
* Web 服务器 (Apache 和 Nginx)
* 数据库服务器 (MySQL),
* DHCP 服务器
* DNS 服务器
* 电子邮件服务
* 代理服务器
* Tomcat
* PHP
* SNP 设备
* 等等
NetData 是自由开源工具,它支持 Linux、FreeBSD 和 Mac OS。
### 在 Linux 上安装 NetData
Netdata 可以安装在任何安装了 Bash 的 Linux 发行版上。
最简单的安装 Netdata 的方法是从终端运行以下命令:
```
$ bash <(curl -Ss https://my-netdata.io/kickstart-static64.sh)
```
这将下载并安装启动和运行 Netdata 所需的一切。
有些用户可能不想在没有研究的情况下将某些东西直接注入到 Bash。如果你不喜欢此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在系统上安装它。
#### 在 Arch Linux 上
Arch Linux 默认仓库中提供了最新版本。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 [pacman](https://www.ostechnix.com/getting-started-pacman/) 命令安装它:
```
$ sudo pacman -S netdata
```
#### 在基于 DEB 和基于 RPM 的系统上
在基于 DEB (Ubuntu / Debian)或基于 RPM(RHEL / CentOS / Fedora) 系统的默认仓库没有 NetData。我们需要从它的 Git 仓库手动安装 NetData。
首先安装所需的依赖项:
```
# Debian / Ubuntu
$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uuid-dev libuv1-dev liblz4-dev libjudy-dev libssl-dev libmnl-dev gcc make git autoconf autoconf-archive autogen automake pkg-config curl
# Fedora
$ sudo dnf install zlib-devel libuuid-devel libuv-devel lz4-devel Judy-devel openssl-devel libmnl-devel gcc make git autoconf autoconf-archive autogen automake pkgconfig curl findutils
# CentOS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sudo yum install autoconf automake curl gcc git libmnl-devel libuuid-devel openssl-devel libuv-devel lz4-devel Judy-devel lm_sensors make MySQL-python nc pkgconfig python python-psycopg2 PyYAML zlib-devel
# openSUSE
$ sudo zypper install zlib-devel libuuid-devel libuv-devel liblz4-devel judy-devel openssl-devel libmnl-devel gcc make git autoconf autoconf-archive autogen automake pkgconfig curl findutils
```
安装依赖项后,在基于 DEB 或基于 RPM 的系统上安装 NetData,如下所示。
Git 克隆 NetData 仓库: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netdata/netdata.git --depth=100
```
上面的命令将在当前工作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 `netdata` 的目录。
切换到 `netdata` 目录:
```
$ cd netdata/
```
最后,使用命令安装并启动 NetData:
```
$ sudo ./netdata-installer.sh
```
**示例输出:**
```
Welcome to netdata!
Nice to see you are giving it a try!
You are about to build and install netdata to your system.
It will be installed at these locations:
- the daemon at /usr/sbin/netdata
- config files at /etc/netdata
- web files at /usr/share/netdata
- plugins at /usr/libexec/netdata
- cache files at /var/cache/netdata
- db files at /var/lib/netdata
- log files at /var/log/netdata
- pid file at /var/run
This installer allows you to change the installation path.
Press Control-C and run the same command with --help for help.
Press ENTER to build and install netdata to your system > ## Press ENTER key
```
安装完成后,你将在最后看到以下输出:
```
-------------------------------------------------------------------------------
OK. NetData is installed and it is running (listening to *:19999).
-------------------------------------------------------------------------------
INFO: Command line options changed. -pidfile, -nd and -ch are deprecated.
If you use custom startup scripts, please run netdata -h to see the
corresponding options and update your scripts.
Hit http://localhost:19999/ from your browser.
To stop netdata, just kill it, with:
killall netdata
To start it, just run it:
/usr/sbin/netdata
Enjoy!
Uninstall script generated: ./netdata-uninstaller.sh
```

*安装 NetData*
NetData 已安装并启动。
要在其他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Netdata,请参阅[官方安装说明页面](https://docs.netdata.cloud/packaging/installer/)。
### 在防火墙或者路由器上允许 NetData 的默认端口
如果你的系统在防火墙或者路由器后面,那么必须允许默认端口 `19999` 以便从任何远程系统访问 NetData 的 web 界面。
#### 在 Ubuntu/Debian 中
```
$ sudo ufw allow 19999
```
#### 在 CentOS/RHEL/Fedora 中
```
$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19999/tcp
$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 启动/停止 NetData
要在使用 Systemd 的系统上启用和启动 Netdata 服务,请运行: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data
$ sudo systemctl start netdata
```
要停止:
```
$ sudo systemctl stop netdata
```
要在使用 Init 的系统上启用和启动 Netdata 服务,请运行:
```
$ sudo service netdata start
$ sudo chkconfig netdata on
```
要停止:
```
$ sudo service netdata stop
```
### 通过 Web 浏览器访问 NetData
打开 Web 浏览器,然后打开 `http://127.0.0.1:19999` 或者 `http://localhost:19999/` 或者 `http://ip-address:19999`。你应该看到如下页面。

*Netdata 仪表板*
在仪表板中,你可以找到 Linux 系统的完整统计信息。向下滚动以查看每个部分。
你可以随时打开 `http://localhost:19999/netdata.conf` 来下载和/或查看 NetData 默认配置文件。

*Netdata 配置文件*
### 更新 NetData
在 Arch Linux 中,只需运行以下命令即可更新 NetData。如果仓库中提供了更新版本,那么就会自动安装该版本。
```
$ sudo pacman -Syyu
```
在基于 DEB 或 RPM 的系统中,只需进入已克隆它的目录(此例中是 `netdata`)。
```
$ cd netdata
```
拉取最新更新:
```
$ git pull
```
然后,使用命令重新构建并更新它:
```
$ sudo ./netdata-installer.sh
```
### 卸载 NetData
进入克隆 NetData 的文件夹。
```
$ cd netdata
```
然后,使用命令卸载它:
```
$ sudo ./netdata-uninstaller.sh --force
```
在 Arch Linux 中,使用以下命令卸载它。
```
$ sudo pacman -Rns netdata
```
### 资源
* [NetData 网站](http://netdata.firehol.org/)
* [NetData 的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firehol/netdata)
---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netdata-real-time-performance-monitoring-tool-linux/>
作者:[sk](https://www.ostechnix.com/author/s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MongoDB | Sergiu | https://itsfoss.com/install-mongodb-ubuntu | 本教程介绍了在 Ubuntu 和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MongoDB 的两种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2/104616prrh800vakprgaq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2/104616prrh800vakprgaqq.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MongoDB"
] | 技术 | {
"viewnum": 16057,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本教程介绍了在 Ubuntu 和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MongoDB 的两种方法。 | 2019-08-02T10:46:11 | 2019-08-02T10:46:11 | 11,175 | /article-11175-1.html |
>
> 本教程介绍了在 Ubuntu 和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MongoDB 的两种方法。
>
>
>
[MongoDB](https://www.mongodb.com/) 是一个越来越流行的自由开源的 NoSQL 数据库,它将数据存储在类似 JSON 的灵活文档集中,这与 SQL 数据库中常见的表格形式形成对比。
你很可能发现在现代 Web 应用中使用 MongoDB。它的文档模型使得使用各种编程语言能非常直观地访问和处理它。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两种在 Ubuntu 上安装 MongoDB 的方法。
### 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安装 MongoDB
1. 使用 Ubuntu 仓库安装 MongoDB。简单但不是最新版本的 MongoDB
2. 使用其官方仓库安装 MongoDB。稍微复杂,但你能得到最新版本的 MongoDB。
第一种安装方法更容易,但如果你计划使用官方支持的最新版本,那么我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使用 snap 包。Ubuntu 软件中心提供了 snap,但我不建议使用它们,因为他们现在已经过期了,因此我这里不会提到。
### 方法 1:从 Ubuntu 仓库安装 MongoDB
这是在系统中安装 MongoDB 的简便方法,你只需输入一个命令即可。
#### 安装 MongoDB
首先,确保你的包是最新的。打开终端并输入:
```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y
```
继续安装 MongoDB:
```
sudo apt install mongodb
```
这就完成了!MongoDB 现在安装到你的计算机上了。
MongoDB 服务应该在安装时自动启动,但要检查服务状态:
```
sudo systemctl status mongodb
```

你可以看到该服务是**活动**的。
#### 运行 MongoDB
MongoDB 目前是一个 systemd 服务,因此我们使用 `systemctl` 来检查和修改它的状态,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systemctl status mongodb
sudo systemctl stop mongodb
sudo systemctl start mongodb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ongodb
```
你也可以修改 MongoDB 是否自动随系统启动(默认:启用):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mongodb
sudo systemctl enable mongodb
```
要开始使用(创建和编辑)数据库,请输入:
```
mongo
```
这将启动 **mongo shell**。有关查询和选项的详细信息,请查看[手册](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tutorial/getting-started/)。
**注意:**根据你计划使用 MongoDB 的方式,你可能需要调整防火墙。不过这超出了本篇的内容,并且取决于你的配置。
#### 卸载 MongoDB
如果你从 Ubuntu 仓库安装 MongoDB 并想要卸载它(可能要使用官方支持的方式安装),请输入:
```
sudo systemctl stop mongodb
sudo apt purge mongodb
sudo apt autoremove
```
这应该会完全卸载 MongoDB。确保**备份**你可能想要保留的任何集合或文档,因为它们将被删除!
### 方法 2:在 Ubuntu 上安装 MongoDB 社区版
这是推荐的安装 MongoDB 的方法,它使用包管理器。你需要多打几条命令,对于 Linux 新手而言,这可能会感到害怕。
但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将一步步说明安装过程。
#### 安装 MongoDB
由 MongoDB Inc. 维护的包称为 `mongodb-org`,而不是 `mongodb`(这是 Ubuntu 仓库中包的名称)。在开始之前,请确保系统上未安装 `mongodb`。因为包之间会发生冲突。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我们必须导入公钥:
```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hkp://keyserver.ubuntu.com:80 --recv 9DA31620334BD75D9DCB49F368818C72E52529D4
```
现在,你需要在源列表中添加一个新的仓库,以便你可以安装 MongoDB 社区版并获得自动更新:
```
echo "deb [ arch=amd64 ] https://repo.mongodb.org/apt/ubuntu $(lsb_release -cs)/mongodb-org/4.0 multiverse"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mongodb-org-4.0.list
```
要安装 `mongodb-org`,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包数据库,以便系统知道可用的新包:
```
sudo apt update
```
现在你可以安装**最新稳定版**的 MongoDB:
```
sudo apt install -y mongodb-org
```
或者某个**特定版本**(在 `=` 后面修改版本号)
```
sudo apt install -y mongodb-org=4.0.6 mongodb-org-server=4.0.6 mongodb-org-shell=4.0.6 mongodb-org-mongos=4.0.6 mongodb-org-tools=4.0.6
```
如果你选择安装特定版本,请确保在所有位置都修改了版本号。如果你修改了 `mongodb-org=4.0.6`,你将安装最新版本。
默认情况下,使用包管理器(`apt-get`)更新时,MongoDB 将更新为最新的版本。要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并冻结为已安装的版本),请使用:
```
echo "mongodb-org hold" | sudo dpkg --set-selections
echo "mongodb-org-server hold" | sudo dpkg --set-selections
echo "mongodb-org-shell hold" | sudo dpkg --set-selections
echo "mongodb-org-mongos hold" | sudo dpkg --set-selections
echo "mongodb-org-tools hold" | sudo dpkg --set-selections
```
你现在已经成功安装了 MongoDB!
#### 配置 MongoDB
默认情况下,包管理器将创建 `/var/lib/mongodb` 和 `/var/log/mongodb`,MongoDB 将使用 `mongodb` 用户帐户运行。
我不会去更改这些默认设置,因为这超出了本指南的范围。有关详细信息,请查看[手册](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
`/etc/mongod.conf` 中的设置在启动/重新启动 **mongodb** 服务实例时生效。
##### 运行 MongoDB
要启动 mongodb 的守护进程 `mongod`,请输入:
```
sudo service mongod start
```
现在你应该验证 `mongod` 进程是否已成功启动。此信息(默认情况下)保存在 `/var/log/mongodb/mongod.log` 中。我们来看看文件的内容:
```
sudo cat /var/log/mongodb/mongod.log
```

只要你在某处看到:`[initandlisten] waiting for connections on port 27017`,就说明进程正常运行。
**注意**:27017 是 `mongod` 的默认端口。
要停止/重启 `mongod`,请输入:
```
sudo service mongod stop
sudo service mongod restart
```
现在,你可以通过打开 **mongo shell** 来使用 MongoDB:
```
mongo
```
#### 卸载 MongoDB
运行以下命令:
```
sudo service mongod stop
sudo apt purge mongodb-org*
```
要删除**数据库**和**日志文件**(确保**备份**你要保留的内容!):
```
sudo rm -r /var/log/mongodb
sudo rm -r /var/lib/mongodb
```
### 总结
MongoDB 是一个很棒的 NoSQL 数据库,它易于集成到现代项目中。我希望本教程能帮助你在 Ubuntu 上安装它!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你计划如何使用 MongoDB。
---
via: <https://itsfoss.com/install-mongodb-ubuntu>
作者:[Sergiu](https://itsfoss.com/author/sergiu/)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Linux 内核的持续集成测试 | Major Hayde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continuous-kernel-integration-linux | CKI 团队是如何防止 bug 被合并到 Linux 内核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2/112520aidijdddo9wwvbi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2/112520aidijdddo9wwvbiv.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LazyWolfLin | wxy | false | [
"内核",
"CI"
] | 技术 | {
"viewnum": 5340,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1464,
"displayorder": 0
}
] | CKI 团队是如何防止 bug 被合并到 Linux 内核中。 | 2019-08-02T11:26:28 | 2019-08-02T11:26:28 | 11,176 | /article-11176-1.html |
>
> CKI 团队是如何防止 bug 被合并到 Linux 内核中。
>
>
>

Linux 内核的每个发布版本包含了来自 1,700 个开发者产生的 14,000 个变更集,很显然,这使得 Linux 内核快速迭代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复杂性问题。内核上 Bug 有小麻烦也有大问题,有时是系统崩溃,有时是数据丢失。
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对于持续集成(CI)的呼声,[内核持续集成(CKI)](https://cki-project.org/)小组秉承着一个任务目标:防止 Bug 被合并到内核当中。
### Linux 测试问题
许多 Linux 发行版只在需要的时候对 Linux 内核进行测试。而这种测试往往只在版本发布时或者用户发现错误时进行。
有时候,出现玄学问题时,维护人员需要在包含了数万个补丁的变更中匆忙地寻找哪个补丁导致这个新的玄学 Bug。诊断 Bug 需要专业的硬件设备、一系列的触发器以及内核相关的专业知识。
#### CI 和 Linux
许多现代软件代码库都采用某种自动化 CI 测试机制,能够在提交进入代码存储库之前对其进行测试。这种自动化测试使得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查看 CI 测试报告来发现软件质量问题以及大多数的错误。一些简单的项目,比如某个 Python 库,附带的大量工具使得整个检查过程更简单。
在任何测试之前都需要配置和编译 Linux。而这么做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此外,Linux 内核必需在虚拟机或者裸机上启动才能进行测试。而访问某些硬件架构需要额外的开销或者非常慢的仿真。因此,人们必须确定一组能够触发错误或者验证修复的测试集。
#### CKI 团队如何运作?
Red Hat 公司的 CKI 团队当前正追踪来自数个内部内核分支和上游的[稳定内核分支树](https://www.kernel.org/doc/html/latest/process/stable-kernel-rules.html)等内核分支的更改。我们关注每个代码库的两类关键事件:
1. 当维护人员合并 PR 或者补丁时,代码库变化后的最终结果。
2. 当开发人员通过拼凑或者稳定补丁队列发起变更合并时。
当这些事件发生时,自动化工具开始执行,[GitLab CI 管道](https://docs.gitlab.com/ee/ci/pipelines.html)开始进行测试。一旦管道开始执行 [linting](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t_(software)) 脚本、合并每一个补丁,并为多种硬件架构编译内核,真正的测试便开始了。我们会在六分钟内完成四种硬件架构的内核编译工作,并且通常会在两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将反馈提交到稳定邮件列表中。(自 2019 年 1 月起)每月执行超过 100,000 次内核测试,并完成了超过 11,000 个 GitLab 管道。
每个内核都会在本地硬件架构上启动,其中包含:
* [aarch64](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M_architecture):64 位 [ARM](https://www.arm.com/),例如 [Cavium(当前是 Marvell)ThunderX](https://www.marvell.com/server-processors/thunderx-arm-processors/)。
* [ppc64/ppc64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Ppc64):大端和小端的 [IBM POWER](https://www.ibm.com/it-infrastructure/power) 系统。
* [s390x](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ux_on_z_Systems):[IBM Zseries](https://www.ibm.com/it-infrastructure/z) 大型机
* [x86\_64](https://en.wikipedia.org/wiki/X86-64):[Intel](https://www.intel.com/) 和 [AMD](https://www.amd.com/) 工作站、笔记本和服务器。
这些内核上运行了包括 [Linux 测试项目(LTP)](https://github.com/linux-test-project/ltp)在内的多个测试,其中包括使用常用测试工具的大量测试。我们 CKI 团队开源了超过 44 个测试并将继续开源更多测试。
### 参与其中
上游的内核测试工作日渐增多。包括 [Google](https://www.google.com/)、Intel、[Linaro](https://www.linaro.org/) 和 [Sony](https://www.sony.com/) 在内的许多公司为各种内核提供了测试输出。每一项工作都专注于为上游内核以及每个公司的客户群带来价值。
如果你或者你的公司想要参与这一工作,请参加在 9 月份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 [Linux Plumbers Conference 2019](https://www.linuxplumbersconf.org/)。在会议结束后的两天加入我们的 Kernel CI hackfest 活动,并推动快速内核测试的发展。
更多详细信息,[请见](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T0JaRA0wtDU0aTWTyASwwy_ugtzjUcw_ZDmC5KFzw-A/edit?usp=sharing)我在 Texas Linux Fest 2019 上的演讲。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continuous-kernel-integration-linux>
作者:[Major Hayden](https://opensource.com/users/mhayden)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LazyWolfLin](https://github.com/LazyWolfLi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Debian 10(Buster)安装后要做的前 8 件事 | Pradeep Kumar | https://www.linuxtechi.com/things-to-do-after-installing-debian-10/ | 如果你已经在你的电脑上安装了 Debian 10,并在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那么,请继续阅读这篇文章直到结尾,因为我们为你提供在安装 Debian 10 后要做的前 8 件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2/140443ytv7rnq5nt5txvz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2/140443ytv7rnq5nt5txvz7.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robsean | wxy | false | [
"Debian"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5603,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48.21.242",
"message": "请问大佬,我使用ISO文件在debian10搭建本地源,但始终都是失败的,希望大佬帮忙一下,如何在debian10下,使用ISO文件做本地库源,万分感谢",
"username": "ningxianlun [Chrome Mobile 74.0|Android]",
"date": "2019-10-19T18:07:12"
}
] | [] | 如果你已经在你的电脑上安装了 Debian 10,并在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那么,请继续阅读这篇文章直到结尾,因为我们为你提供在安装 Debian 10 后要做的前 8 件事。 | 2019-08-02T14:04:40 | 2019-08-02T14:04:40 | 11,178 | /article-11178-1.html | Debian 10 的代号是 Buster,它是来自 Debian 家族的最新 LTS 发布版本,并包含大量的特色功能。因此,如果你已经在你的电脑上安装了 Debian 10,并在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那么,请继续阅读这篇文章直到结尾,因为我们为你提供在安装 Debian 10 后要做的前 8 件事。对于还没有安装 Debian 10 的人们,请阅读这篇指南 [图解 Debian 10 (Buster) 安装步骤](/article-11083-1.html)。 让我们继续这篇文章。

### 1) 安装和配置 sudo
在设置完成 Debian 10 后,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安装 sudo 软件包,因为它能够使你获得管理员权限来安装你需要的软件包。为安装和配置 sudo,请使用下面的命令:
变成 root 用户,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sudo 软件包,
```
root@linuxtechi:~$ su -
Password:
root@linuxtechi:~# apt install sudo -y
```
添加你的本地用户到 sudo 组,使用下面的 [usermod](https://www.linuxtechi.com/linux-commands-to-manage-local-accounts/) 命令,
```
root@linuxtechi:~# usermod -aG sudo pkumar
root@linuxtechi:~#
```
现在验证是否本地用户获得 sudo 权限:
```
root@linuxtechi:~$ id
uid=1000(pkumar) gid=1000(pkumar) groups=1000(pkumar),27(sudo)
root@linuxtechi:~$ sudo vi /etc/hosts
[sudo] password for pkumar:
root@linuxtechi:~$
```
### 2) 校正日期和时间
在你成功配置 sudo 软件包后,接下来,你需要根据你的位置来校正日期和时间。为了校正日期和时间,
转到系统 **设置** –> **详细说明** –> **日期和时间** ,然后更改为适合你的位置的时区。

一旦时区被更改,你可以看到时钟中的时间自动更改。
### 3) 应用所有更新
在 Debian 10 安装后,建议安装所有 Debian 10 软件包存储库中可用的更新,执行下面的 `apt` 命令: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grade -y
```
**注意:** 如果你是 vi 编辑器的忠实粉丝,那么使用下面的 `apt` 命令安装 `vim`: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vim -y
```
### 4) 安装 Flash 播放器插件
默认情况下,Debian 10(Buster)存储库不包含 Flash 插件,因此,用户需要遵循下面的介绍来在他们的系统中查找和安装 flash 播放器。
为 Flash 播放器配置存储库:
```
root@linuxtechi:~$ echo "deb http://ftp.de.debian.org/debian buster main contrib" | sudo tee -a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ftp.de.debian.org/debian buster main contrib
root@linuxtechi:~
```
现在使用下面的命令更新软件包索引: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
使用下面的 `apt` 命令安装 Flash 插件: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pepperflashplugin-nonfree -y
```
一旦软件包被成功安装,接下来,尝试播放 YouTube 中的视频:

### 5) 安装软件,如 VLC、Skype、FileZilla 和截图工具
如此,现在我们已经启用 Flash 播放器,是时候在我们的 Debian 10 系统中安装所有其它的软件,如 VLC、Skype,Filezilla 和截图工具(flameshot)。
#### 安装 VLC 多媒体播放器
为在你的系统中安装 VLC 播放器,使用下面的 `apt` 命令: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vlc -y
```
在成功安装 VLC 播放器后,尝试播放你喜欢的视频。

#### 安装 Skype
首先,下载最新的 Skype 软件包:
```
root@linuxtechi:~$ wget https://go.skype.com/skypeforlinux-64.deb
```
接下来,使用 `apt` 命令安装软件包: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skypeforlinux-64.deb
```
在成功安装 Skype 后,尝试访问它,并输入你的用户名和密码。

#### 安装 Filezilla
为在你的系统中安装 Filezilla,使用下面的 `apt` 命令,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filezilla -y
```
一旦 FileZilla 软件包被成功安装,尝试访问它。

#### 安装截图工具(flameshot)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截图工具:flameshot,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flameshot -y
```
**注意:** Shutter 工具在 Debian 10 中已被移除。

### 6) 启用和启动防火墙
总是建议启动防火墙来使你的网络安全。如果你希望在 Debian 10 中启用防火墙, **UFW**(简单的防火墙)是最好的控制防火墙的工具。UFW 在 Debian 存储库中可用,它非常容易安装,如下: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ufw
```
在你安装 UFW 后,接下来的步骤是设置防火墙。因此,设置防火墙,通过拒绝端口来禁用所有的传入流量,并且只允许需要的端口传出,像 ssh、http 和 https。
```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default deny incoming
Default incoming policy changed to 'deny'
(be sure to update your rules accordingly)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default allow outgoing
Default outgoing policy changed to 'allow'
(be sure to update your rules accordingly)
root@linuxtechi:~$
```
允许 SSH 端口:
```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allow ssh
Rules updated
Rules updated (v6)
root@linuxtechi:~$
```
假使你在系统中已经安装 Web 服务器,那么使用下面的 `ufw` 命令来在防火墙中允许它们的端口:
```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allow 80
Rules updated
Rules updated (v6)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allow 443
Rules updated
Rules updated (v6)
root@linuxtechi:~$
```
最后,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启用 UFW:
```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enable
Command may disrupt existing ssh connections. Proceed with operation (y|n)? y
Firewall is active and enabled on system startup
root@linuxtechi:~$
```
假使你想检查你的防火墙的状态,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检查它:
```
root@linuxtechi:~$ sudo ufw status
```
### 7) 安装虚拟化软件(VirtualBox)
安装 Virtualbox 的第一步是将 Oracle VirtualBox 存储库的公钥导入到你的 Debian 10 系统:
```
root@linuxtechi:~$ wget -q https://www.virtualbox.org/download/oracle_vbox_2016.asc -O- | sudo apt-key add -
OK
root@linuxtechi:~$ wget -q https://www.virtualbox.org/download/oracle_vbox.asc -O- | sudo apt-key add -
OK
root@linuxtechi:~$
```
如果导入成功,你将看到一个 “OK” 显示信息。
接下来,你需要添加存储库到仓库列表:
```
root@linuxtechi:~$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debian buster contrib"
root@linuxtechi:~$
```
最后,是时候在你的系统中安装 VirtualBox 6.0: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virtualbox-6.0 -y
```
一旦 VirtualBox 软件包被成功安装,尝试访问它,并开始创建虚拟机。

### 8) 安装最新的 AMD 驱动程序
最后,你也可以安装需要的附加 AMD 显卡驱动程序(如 ATI 专有驱动)和 Nvidia 图形驱动程序。为安装最新的 AMD 驱动程序,首先,我们需要修改 `/etc/apt/sources.list` 文件,在包含 **main** 和 **contrib** 的行中添加 **non-free** 单词,示例如下显示:
```
root@linuxtechi:~$ sudo vi /etc/apt/sources.list
```
```
...
deb http://deb.debian.org/debian/ buster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deb.debian.org/debian/ buster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debian-security buster/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security.debian.org/debian-security buster/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ftp.us.debian.org/debian/ buster-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
```
现在,使用下面的 `apt` 命令来在 Debian 10 系统中安装最新的 AMD 驱动程序。
```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update
root@linuxtechi:~$ sudo apt install firmware-linux firmware-linux-nonfree libdrm-amdgpu1 xserver-xorg-video-amdgpu -y
```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我希望你了解在安装 Debian 10 后应该做什么。请在下面的评论区,分享你的反馈和评论。
---
via: <https://www.linuxtechi.com/things-to-do-after-installing-debian-10/>
作者:[Pradeep Kumar](https://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robsean](https://github.com/robse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不可或缺的 Bash 别名 | Seth Kenlon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bash-aliases | 厌倦了一遍又一遍地输入相同的长命令?你觉得在命令行上工作效率低吗?Bash 别名可以为你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3/095855ip0h0jpi5u9t3r0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3/095855ip0h0jpi5u9t3r00.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别名"
] | 技术 | {
"viewnum": 584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厌倦了一遍又一遍地输入相同的长命令?你觉得在命令行上工作效率低吗?Bash 别名可以为你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 2019-08-03T09:59:00 | 2019-08-03T09:59:00 | 11,179 | /article-11179-1.html |
>
> 厌倦了一遍又一遍地输入相同的长命令?你觉得在命令行上工作效率低吗?Bash 别名可以为你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
>
>

Bash 别名是一种用新的命令补充或覆盖 Bash 命令的方法。Bash 别名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在 [POSIX](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what-posix-richard-stallman-explains) 终端中自定义其体验。它们通常定义在 `$HOME/.bashrc` 或 `$HOME/bash_aliases` 中(它是由 `$HOME/.bashrc` 加载的)。
大多数发行版在新用户帐户的默认 `.bashrc` 文件中至少添加了一些流行的别名。这些可以用来简单演示 Bash 别名的语法:
```
alias ls='ls -F'
alias ll='ls -lh'
```
但并非所有发行版都附带预先添加好的别名。如果你想手动添加别名,则必须将它们加载到当前的 Bash 会话中:
```
$ source ~/.bashrc
```
否则,你可以关闭终端并重新打开它,以便重新加载其配置文件。
通过 Bash 初始化脚本中定义的那些别名,你可以键入 `ll` 而得到 `ls -l` 的结果,当你键入 `ls` 时,得到也不是原来的 [ls](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aster-ls-command) 的普通输出。
那些别名很棒,但它们只是浅尝辄止。以下是十大 Bash 别名,一旦你试过它们,你会发现再也不能离开它们。
### 首先设置
在开始之前,创建一个名为 `~/.bash_aliases` 的文件:
```
$ touch ~/.bash_aliases
```
然后,确认这些代码出现在你的 `~/.bashrc` 文件当中:
```
if [ -e $HOME/.bash_aliases ]; then
source $HOME/.bash_aliases
fi
```
如果你想亲自尝试本文中的任何别名,请将它们输入到 `.bash_aliases` 文件当中,然后使用 `source ~/.bashrc` 命令将它们加载到当前 Bash 会话中。
### 按文件大小排序
如果你一开始使用过 GNOME 中的 Nautilus、MacOS 中的 Finder 或 Windows 中的资源管理器等 GUI 文件管理器,那么你很可能习惯了按文件大小排序文件列表。你也可以在终端上做到这一点,但这条命令不是很简洁。
将此别名添加到 GNU 系统上的配置中:
```
alias lt='ls --human-readable --size -1 -S --classify'
```
此别名将 `lt` 替换为 `ls` 命令,该命令在单个列中显示每个项目的大小,然后按大小对其进行排序,并使用符号表示文件类型。加载新别名,然后试一下:
```
$ source ~/.bashrc
$ lt
total 344K
140K configure*
44K aclocal.m4
36K LICENSE
32K config.status*
24K Makefile
24K Makefile.in
12K config.log
8.0K README.md
4.0K info.slackermedia.Git-portal.json
4.0K git-portal.spec
4.0K flatpak.path.patch
4.0K Makefile.am*
4.0K dot-gitlab.ci.yml
4.0K configure.ac*
0 autom4te.cache/
0 share/
0 bin/
0 install-sh@
0 compile@
0 missing@
0 COPYING@
```
在 MacOS 或 BSD 上,`ls` 命令没有相同的选项,因此这个别名可以改为:
```
alias lt='du -sh * | sort -h'
```
这个版本的结果稍有不同:
```
$ du -sh * | sort -h
0 compile
0 COPYING
0 install-sh
0 missing
4.0K configure.ac
4.0K dot-gitlab.ci.yml
4.0K flatpak.path.patch
4.0K git-portal.spec
4.0K info.slackermedia.Git-portal.json
4.0K Makefile.am
8.0K README.md
12K config.log
16K bin
24K Makefile
24K Makefile.in
32K config.status
36K LICENSE
44K aclocal.m4
60K share
140K configure
476K autom4te.cache
```
实际上,即使在 Linux上,上面这个命令也很有用,因为使用 `ls` 列出的目录和符号链接的大小为 0,这可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信息。使用哪个看你自己的喜好。
*感谢 Brad Alexander 提供的这个别名的思路。*
### 只查看挂载的驱动器
`mount` 命令过去很简单。只需一个命令,你就可以获得计算机上所有已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列表,它经常用于概览连接到工作站有哪些驱动器。在过去看到超过三、四个条目就会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大多数计算机没有那么多的 USB 端口,因此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好查看的。
现在计算机有点复杂,有 LVM、物理驱动器、网络存储和虚拟文件系统,`mount` 的结果就很难一目了然:
```
sysfs on /sys type sysfs (rw,nosuid,nodev,noexec,relatime,seclabel)
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nosuid,nodev,noexec,relatime)
devtmpfs on /dev type devtmpfs (rw,nosuid,seclabel,size=8131024k,nr_inodes=2032756,mode=755)
securityfs on /sys/kernel/security type securityfs (rw,nosuid,nodev,noexec,relatime)
[...]
/dev/nvme0n1p2 on /boot type ext4 (rw,relatime,seclabel)
/dev/nvme0n1p1 on /boot/efi type vfat (rw,relatime,fmask=0077,dmask=0077,codepage=437,iocharset=ascii,shortname=winnt,errors=remount-ro)
[...]
gvfsd-fuse on /run/user/100977/gvfs type fuse.gvfsd-fuse (rw,nosuid,nodev,relatime,user_id=100977,group_id=100977)
/dev/sda1 on /run/media/seth/pocket type ext4 (rw,nosuid,nodev,relatime,seclabel,uhelper=udisks2)
/dev/sdc1 on /run/media/seth/trip type ext4 (rw,nosuid,nodev,relatime,seclabel,uhelper=udisks2)
binfmt_misc on /proc/sys/fs/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rw,relatime)
```
要解决这个问题,试试这个别名:
```
alias mnt='mount | awk -F' ' '{ printf "%s\t%s\n",$1,$3; }' | column -t | egrep ^/dev/ | sort'
```
此别名使用 `awk` 按列解析 `mount` 的输出,将输出减少到你可能想要查找的内容(挂载了哪些硬盘驱动器,而不是文件系统):
```
$ mnt
/dev/mapper/fedora-root /
/dev/nvme0n1p1 /boot/efi
/dev/nvme0n1p2 /boot
/dev/sda1 /run/media/seth/pocket
/dev/sdc1 /run/media/seth/trip
```
在 MacOS 上,`mount` 命令不提供非常详细的输出,因此这个别名可能过度精简了。但是,如果你更喜欢简洁的报告,请尝试以下方法:
```
alias mnt='mount | grep -E ^/dev | column -t'
```
结果:
```
$ mnt
/dev/disk1s1 on / (apfs, local, journaled)
/dev/disk1s4 on /private/var/vm (apfs, local, noexec, journaled, noatime, nobrowse)
```
### 在你的 grep 历史中查找命令
有时你好不容易弄清楚了如何在终端完成某件事,并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忘记你刚学到的东西。然后,一个小时过去之后你就完全忘记了你做了什么。
搜索 Bash 历史记录是每个人不时要做的事情。如果你确切地知道要搜索的内容,可以使用 `Ctrl + R` 对历史记录进行反向搜索,但有时你无法记住要查找的确切命令。
这是使该任务更容易的别名:
```
alias gh='history|grep'
```
这是如何使用的例子:
```
$ gh bash
482 cat ~/.bashrc | grep _alias
498 emacs ~/.bashrc
530 emacs ~/.bash_aliases
531 source ~/.bashrc
```
### 按修改时间排序
每个星期一都会这样:你坐在你的电脑前开始工作,你打开一个终端,你发现你已经忘记了上周五你在做什么。你需要的是列出最近修改的文件的别名。
你可以使用 `ls` 命令创建别名,以帮助你找到上次离开的位置:
```
alias left='ls -t -1'
```
输出很简单,但如果你愿意,可以使用 `--long` 选项扩展它。这个别名列出的显示如下:
```
$ left
demo.jpeg
demo.xcf
design-proposal.md
rejects.txt
brainstorm.txt
query-letter.xml
```
### 文件计数
如果你需要知道目录中有多少文件,那么该解决方案是 UNIX 命令构造的最典型示例之一:使用 `ls` 命令列出文件,用`-1` 选项将其输出控制为只有一列,然后输出到 `wc`(单词计数)命令的管道,以计算有多少行。
这是 UNIX 理念如何允许用户使用小型的系统组件构建自己的解决方案的精彩演示。如果你碰巧每天都要做几次,这个命令组合也要输入很多字母,如果没有使用 `-R` 选项,它就不能用于目录,这会为输出引入新行并导致无用的结果。
而这个别名使这个过程变得简单:
```
alias count='find . -type f | wc -l'
```
这个别名会计算文件,忽略目录,但**不会**忽略目录的内容。如果你有一个包含两个目录的项目文件夹,每个目录包含两个文件,则该别名将返回 4,因为整个项目中有 4 个文件。
```
$ ls
foo bar
$ count
4
```
### 创建 Python 虚拟环境
你用 Python 编程吗?
你用 Python 编写了很多程序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知道创建 Python 虚拟环境至少需要 53 次击键。
这个数字里有 49 次是多余的,它很容易被两个名为 `ve` 和 `va` 的新别名所解决:
```
alias ve='python3 -m venv ./venv'
alias va='source ./venv/bin/activate'
```
运行 `ve` 会创建一个名为 `venv` 的新目录,其中包含 Python 3 的常用虚拟环境文件系统。`va` 别名在当前 shell 中的激活该环境:
```
$ cd my-project
$ ve
$ va
(venv) $
```
### 增加一个复制进度条
每个人都会吐槽进度条,因为它们似乎总是不合时宜。然而,在内心深处,我们似乎都想要它们。UNIX 的 `cp` 命令没有进度条,但它有一个 `-v` 选项用于显示详细信息,它回显了复制的每个文件名到终端。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技巧,但是当你复制一个大文件并且想要了解还有多少文件尚未传输时,它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pv` 命令可以在复制期间提供进度条,但它并不常用。另一方面,`rsync` 命令包含在几乎所有的 POSIX 系统的默认安装中,并且它被普遍认为是远程和本地复制文件的最智能方法之一。
更好的是,它有一个内置的进度条。
```
alias cpv='rsync -ah --info=progress2'
```
像使用 `cp` 命令一样使用此别名:
```
$ cpv bigfile.flac /run/media/seth/audio/
3.83M 6% 213.15MB/s 0:00:00 (xfr#4, to-chk=0/4)
```
使用此命令的一个有趣的副作用是 `rsync` 无需 `-r` 标志就可以复制文件和目录,而 `cp` 则需要。
### 避免意外删除
你不应该使用 `rm` 命令。`rm` 手册甚至这样说:
>
> **警告:**如果使用 `rm` 删除文件,通常可以恢复该文件的内容。如果你想要更加确保内容真正无法恢复,请考虑使用 `shred`。
>
>
>
如果要删除文件,则应将文件移动到“废纸篓”,就像使用桌面时一样。
POSIX 使这很简单,因为垃圾桶是文件系统中可访问的一个实际位置。该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具体取决于你的平台:在 [FreeDesktop](https://www.freedesktop.org/wiki/) 上,“垃圾桶”位于 `~/.local/share/Trash`,而在 MacOS 上则是 `~/.Trash`,但无论如何,它只是一个目录,你可以将文件藏在那个看不见的地方,直到你准备永久删除它们为止。
这个简单的别名提供了一种从终端将文件扔进垃圾桶的方法:
```
alias tcn='mv --force -t ~/.local/share/Trash '
```
该别名使用一个鲜为人知的 `mv` 标志(`-t`),使你能够提供作为最终移动目标的参数,而忽略了首先列出要移动的文件的通常要求。现在,你可以使用新命令将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到系统垃圾桶:
```
$ ls
foo bar
$ tcn foo
$ ls
bar
```
现在文件已“消失”,只有在你一头冷汗的时候才意识到你还需要它。此时,你可以从系统垃圾桶中抢救该文件;这肯定可以给 Bash 和 `mv` 开发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注意:**如果你需要一个具有更好的 FreeDesktop 兼容性的更强大的垃圾桶命令,请参阅 [Trashy](https://gitlab.com/trashy/trashy)。
### 简化 Git 工作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流程,但无论如何,通常都会有重复的任务。如果你经常使用 Git,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重复的一些操作序列。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回到主分支并整天一遍又一遍地拉取最新的变化,或者你可能发现自己创建了标签然后将它们推到远端,抑或可能完全是其它的什么东西。
无论让你厌倦一遍遍输入的 Git 魔咒是什么,你都可以通过 Bash 别名减轻一些痛苦。很大程度上,由于它能够将参数传递给钩子,Git 拥有着丰富的内省命令,可以让你不必在 Bash 中执行那些丑陋冗长的命令。
例如,虽然你可能很难在 Bash 中找到项目的顶级目录(就 Bash 而言,它是一个完全随意的名称,因为计算机的绝对顶级是根目录),但 Git 可以通过简单的查询找到项目的顶级目录。如果你研究过 Git 钩子,你会发现自己能够找到 Bash 一无所知的各种信息,而你可以利用 Bash 别名来利用这些信息。
这是一个来查找 Git 项目的顶级目录的别名,无论你当前在哪个项目中工作,都可以将目录改变为顶级目录,切换到主分支,并执行 Git 拉取:
```
alias startgit='cd `git rev-parse --show-toplevel` && git checkout master && git pull'
```
这种别名绝不是一个普遍有用的别名,但它演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别名如何能够消除大量繁琐的导航、命令和等待提示。
一个更简单,可能更通用的别名将使你返回到 Git 项目的顶级目录。这个别名非常有用,因为当你在一个项目上工作时,该项目或多或少会成为你的“临时家目录”。它应该像回家一样简单,就像回你真正的家一样,这里有一个别名:
```
alias cg='cd `git rev-parse --show-toplevel`'
```
现在,命令 `cg` 将你带到 Git 项目的顶部,无论你下潜的目录结构有多深。
### 切换目录并同时查看目录内容
(据称)曾经一位著名科学家提出过,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极客输入 `cd` 后跟 `ls` 消耗的能量来解决地球上的许多能量问题。
这是一种常见的用法,因为通常当你更改目录时,你都会有查看周围的内容的冲动或需要。
但是在你的计算机的目录树中移动并不一定是一个走走停停的过程。
这是一个作弊,因为它根本不是别名,但它是探索 Bash 功能的一个很好的借口。虽然别名非常适合快速替换一个命令,但 Bash 也允许你在 `.bashrc` 文件中添加本地函数(或者你加载到 `.bashrc` 中的单独函数文件,就像你的别名文件一样)。
为了保持模块化,创建一个名为 `~/.bash_functions` 的新文件,然后让你的 `.bashrc` 加载它:
```
if [ -e $HOME/.bash_functions ]; then
source $HOME/.bash_functions
fi
```
在该函数文件中,添加这些代码:
```
function cl() {
DIR="$*";
# if no DIR given, go home
if [ $# -lt 1 ]; then
DIR=$HOME;
fi;
builtin cd "${DIR}" && \
# use your preferred ls command
ls -F --color=auto
}
```
将函数加载到 Bash 会话中,然后尝试:
```
$ source ~/.bash_functions
$ cl Documents
foo bar baz
$ pwd
/home/seth/Documents
$ cl ..
Desktop Documents Downloads
[...]
$ pwd
/home/seth
```
函数比别名更灵活,但有了这种灵活性,你就有责任确保代码有意义并达到你的期望。别名是简单的,所以要保持简单而有用。要正式修改 Bash 的行为,请使用保存到 `PATH` 环境变量中某个位置的函数或自定义的 shell 脚本。
附注,有一些巧妙的奇技淫巧来实现 `cd` 和 `ls` 序列作为别名,所以如果你足够耐心,那么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别名也永无止限。
### 开始别名化和函数化吧
可以定制你的环境使得 Linux 变得如此有趣,提高效率使得 Linux 可以改变生活。开始使用简单的别名,进而使用函数,并在评论中发布你必须拥有的别名!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bash-aliases>
作者:[Seth Kenlon](https://opensource.com/users/seth)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使用 Bitwarden 和 Podman 管理你的密码 | Eric Gustavsson | https://fedoramagazine.org/manage-your-passwords-with-bitwarden-and-podman/ | 通过使用一个强密码而不是许多弱密码,这可以使你更安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3/104545rzd1hrpv0a1wwpl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3/104545rzd1hrpv0a1wwplf.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geekpi | wxy | false | [
"密码",
"密码管理器"
] | 技术 | {
"viewnum": 10585,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1.113.251.197",
"message": "为什么这玩意自动获取密码这么难",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7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12-22T19:30:36"
}
] | [] | 通过使用一个强密码而不是许多弱密码,这可以使你更安全。 | 2019-08-03T10:45:41 | 2019-08-03T10:45:41 | 11,181 | /article-11181-1.html | 
在过去的一年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试图向你推销密码管理器的广告。比如 [LastPass](https://www.lastpass.com)、[1Password](https://1password.com/) 或 [Dashlane](https://www.dashlane.com/)。密码管理器消除了记住所有网站密码的负担。你不再需要使用重复或容易记住的密码。相反,你只需要记住一个可以解锁所有其他密码的密码。
通过使用一个强密码而不是许多弱密码,这可以使你更安全。如果你有基于云的密码管理器(例如 LastPass、1Password 或 Dashlane),你还可以跨设备同步密码。不幸的是,这些产品都不是开源的。幸运的是,还有其他开源替代品。
### 开源密码管理器
替代方案包括 Bitwarden、[LessPass](https://lesspass.com/) 或 [KeePass](https://keepass.info/)。Bitwarden 是一款[开源密码管理器](https://bitwarden.com/),它会将所有密码加密存储在服务器上,它的工作方式与 LastPass、1Password 或 Dashlane 相同。LessPass 有点不同,因为它专注于成为无状态密码管理器。这意味着它根据主密码、网站和用户名生成密码,而不是保存加密的密码。另一方面,KeePass 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密码管理器,它的插件和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这三个应用中的每一个都有其自身的缺点。Bitwarden 将所有东西保存在一个地方,并通过其 API 和网站接口暴露给网络。LessPass 无法保存自定义密码,因为它是无状态的,因此你需要使用它生成的密码。KeePass 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密码管理器,因此无法在设备之间轻松同步。你可以使用云存储和 [WebDAV](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bDAV) 来解决此问题,但是有许多客户端不支持它,如果设备无法正确同步,你可能会遇到文件冲突。
本文重点介绍 Bitwarden。
### 运行非官方的 Bitwarden 实现
有一个名为 [bitwarden\_rs](https://github.com/dani-garcia/bitwarden_rs/) 的服务器及其 API 的社区实现。这个实现是完全开源的,因为它可以使用 SQLite 或 MariaDB/MySQL,而不是官方服务器使用的专有 Microsoft SQL Server。
有一点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官方和非官方版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官方服务器已经由第三方审核](https://blog.bitwarden.com/bitwarden-completes-third-party-security-audit-c1cc81b6d33),而非官方服务器还没有。在实现方面,非官方版本缺少[电子邮件确认和采用 Duo 或邮件码的双因素身份验证](https://github.com/dani-garcia/bitwarden_rs/wiki#missing-features)。
让我们在 SELinux 中运行服务器。根据 bitwarden\_rs 的文档,你可以如下构建一个 Podman 命令:
```
$ podman run -d \
--userns=keep-id \
--name bitwarden \
-e SIGNUPS_ALLOWED=false \
-e ROCKET_PORT=8080 \
-v /home/egustavs/Bitwarden/bw-data/:/data/:Z \
-p 8080:8080 \
bitwardenrs/server:latest
```
这将下载 bitwarden\_rs 镜像并在用户命名空间下的用户容器中运行它。它使用 1024 以上的端口,以便非 root 用户可以绑定它。它还使用 `:Z` 更改卷的 SELinux 上下文,以防止在 `/data` 中的读写权限问题。
如果你在某个域下托管它,建议将此服务器放在 Apache 或 Nginx 的反向代理下。这样,你可以使用 80 和 443 端口指向容器的 8080 端口,而无需以 root 身份运行容器。
### 在 systemd 下运行
Bitwarden 现在运行了,你可能希望保持这种状态。接下来,创建一个使容器保持运行的单元文件,如果它没有响应则自动重新启动,并在系统重启后开始运行。创建文件 `/etc/systemd/system/bitwarden.service`:
```
[Unit]
Description=Bitwarden Podman container
Wants=syslog.service
[Service]
User=egustavs
Group=egustavs
TimeoutStartSec=0
ExecStart=/usr/bin/podman run 'bitwarden'
ExecStop=-/usr/bin/podman stop -t 10 'bitwarden'
Restart=always
RestartSec=30s
KillMode=non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现在使用 [sudo](https://fedoramagazine.org/howto-use-sudo/) 启用并启动该服务: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bitwarden.service && sudo systemctl start bitwarden.service
$ systemctl status bitwarden.service
bitwarden.service - Bitwarden Podman container
Loaded: loaded (/etc/systemd/system/bitwarden.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Tue 2019-07-09 20:23:16 UTC; 1 day 14h ago
Main PID: 14861 (podman)
Tasks: 44 (limit: 4696)
Memory: 463.4M
```
成功了!Bitwarden 现在运行了并将继续运行。
### 添加 LetsEncrypt
如果你有域名,强烈建议你使用类似 LetsEncrypt 的加密证书运行你的 Bitwarden 实例。Certbot 是一个为我们创建 LetsEncrypt 证书的机器人,这里有个[在 Fedora 中操作的指南](https://certbot.eff.org/instructions)。
生成证书后,你可以按照 [bitwarden\_rs 指南中关于 HTTPS 的部分来](https://github.com/dani-garcia/bitwarden_rs/wiki/Enabling-HTTPS)。只要记得将 `:Z` 附加到 LetsEncrypt 来处理权限,而不用更改端口。
---
照片由 [CMDR Shane](https://unsplash.com/@cmdrshane?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CopyText) 拍摄,发表在 [Unsplash](https://unsplash.com/search/photos/password?utm_source=unsplash&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creditCopyText) 上。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manage-your-passwords-with-bitwarden-and-podman/>
作者:[Eric Gustavsson](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egustav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如何在 Ubuntu 登录屏幕上启用轻击 | Abhishek Prakash | https://itsfoss.com/enable-tap-to-click-on-ubuntu-login-screen/ | 轻击(tap to click)选项在 Ubuntu 18.04 GNOME 桌面的登录屏幕上不起作用。在本教程中,你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登录屏幕上启用“轻击”。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3/112054nx9j2ayl99y12y5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3/112054nx9j2ayl99y12y5a.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轻击",
"点击"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3513,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轻击(tap to click)选项在 Ubuntu 18.04 GNOME 桌面的登录屏幕上不起作用。在本教程中,你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登录屏幕上启用“轻击”。 | 2019-08-03T11:20:52 | 2019-08-03T11:20:52 | 11,182 | /article-11182-1.html |
>
> <ruby> 轻击 <rt> tap to click </rt></ruby>选项在 Ubuntu 18.04 GNOME 桌面的登录屏幕上不起作用。在本教程中,你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登录屏幕上启用“轻击”。
>
>
>
安装 Ubuntu 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保启用了轻击功能。作为笔记本电脑用户,我更喜欢轻击触摸板进行左键单击。这比使用触摸板上的左键单击按钮更方便。
我登录并使用操作系统时可以轻击。但是,如果你在登录屏幕上,轻击不起作用,这是一个烦恼。
在 Ubuntu(或使用 GNOME 桌面的其他发行版)的 [GDM 登录屏幕](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GDM)上,你必须单击用户名才能显示密码字段。现在,如果你习惯了轻击,即使你已启用了它并在登录系统后可以使用,它也无法在登录屏幕上运行。
这是一个轻微的烦恼,但仍然是一个烦恼。好消息是你可以解决这个烦恼。让我告诉你如何在这个快速提示中做到这一点。
### 在 Ubuntu 登录屏幕上启用轻击

你必须在这里使用终端和一些命令。我希望你能够适应。
[在 Ubuntu 中使用 Ctrl + Alt + T 快捷键打开终端](https://itsfoss.com/ubuntu-shortcuts/)。由于 Ubuntu 18.04 仍在使用 X 显示服务器,因此需要启用它才能连接到 [X 服务器](https://en.wikipedia.org/wiki/X.Org_Server)。为此,你可以将 `gdm` 添加到访问控制列表中。
首先切换到 `root` 用户。这是必需的,因为你必须稍后切换为 `gdm` 用户,而不能以非 `root` 用户身份执行此操作。
```
sudo -i
```
[在 Ubuntu 中没有为 root 用户设置密码](https://itsfoss.com/change-password-ubuntu/)。你可以使用管理员用户帐户访问它。因此,当要求输入密码时,请使用你自己的密码。输入密码时,屏幕上不会显示任何输入内容。
```
xhost +SI:localuser:gdm
```
这是我的输出:
```
xhost +SI:localuser:gdm
localuser:gdm being added to access control list
```
现在运行此命令,以便 `gdm` 用户具有正确的轻击设置。
```
gsettings set org.gnome.desktop.peripherals.touchpad tap-to-click true
```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警告:`(process:6339): dconf-WARNING **: 19:52:21.217: Unable to open /root/.local/share/flatpak/exports/share/dconf/profile/user: Permission denied`。别担心。忽略它就行。
这将使你能够轻击登录屏幕。为什么在系统设置中进行更改之前无法使用轻击?这是因为在登录屏幕上,你还没有选择用户名。只有在屏幕上选择用户时才能使用你的帐户。这就是你必须使用用户 `gdm` 并使用它添加正确设置的原因。
重新启动 Ubuntu,你会看到现在可以使用轻击来选择你的用户帐户。
#### 还原改变
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不喜欢在 Ubuntu 登录界面轻击,可以还原更改。
你必须执行上一节中的所有步骤:切换到 `root`,将 `gdm` 与 X 服务器连接,切换到 `gdm` 用户。但是,你需要运行此命令,而不是上一个命令:
```
gsettings set org.gnome.desktop.peripherals.touchpad tap-to-click false
```
就是这样。
正如我所说,这是一件小事。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轻松地点击左键而不是轻击。这只是一次单击的问题。但是,当你在几次轻击后被迫使用左键单击时,它会打破操作“连续性”。
我希望你喜欢这个快速的小调整。如果你知道其他一些很酷的调整,请与我们分享。
---
via: <https://itsfoss.com/enable-tap-to-click-on-ubuntu-login-screen/>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s://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DevOps 团队必备的 3 种指标仪表板 | Daniel Oh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dashboards-devops-teams | 仪表板可以帮助 DevOps 团队观测和监控系统,以提高性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4/083434ixlm9lgv8ev8dly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4/083434ixlm9lgv8ev8dlyd.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hello-wn | wxy | false | [
"DevOps"
] | 技术 | {
"viewnum": 386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仪表板可以帮助 DevOps 团队观测和监控系统,以提高性能。 | 2019-08-04T08:36:18 | 2019-08-04T08:36:18 | 11,183 | /article-11183-1.html |
>
> 仪表板可以帮助 DevOps 团队观测和监控系统,以提高性能。
>
>
>

指标仪表板帮助 [DevOps](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devops) 团队监控整个 DevOps 平台,以便实时响应<ruby> 议题 <rt> issue </rt></ruby>。在处理生产环境宕机或者应用服务中断等情况时,指标仪表板显得尤为重要。
DevOps 仪表板聚合了多个监测工具的指标,为开发和运维团队生成监控报告。它还允许团队跟踪多项指标,例如服务部署时间、程序 bug、报错信息、工作项、待办事项等等。
下面三种指标仪表板可以帮助 DevOps 团队监测系统,改善服务性能。
### 敏捷项目管理仪表板
这种类型的仪表板为 DevOps 团队的工作项提供可视化视图,优化敏捷项目的工作流。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对工作进行可视化并提供灵活的视图 —— 就像我们过去在白板上使用便利贴来共享项目进度、<ruby> 议题 <rt> issue </rt></ruby>和待办事项一样。
* [Kanban boards](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1/productivity-tool-taskboard) 允许 DevOps 团队创建卡片、标签、任务和栏目,便于持续交付敏捷项目。
* [Burndown charts](https://openpracticelibrary.com/practice/burndown/) 对指定时间段内未完成的工作或待办事项提供可视化视图,并记录团队当前的效率和轨迹,这些指标通常用于敏捷项目和 DevOps 项目管理。
* [Jira boards](https://www.atlassian.com/software/jira) 帮助 DevOps 团队创建议题、计划迭代并生成团队总结。这些灵活的仪表板还能帮助团队综合考虑并确定个人和团队任务的优先级;实时查看、汇报和跟踪正在进行的工作;并提高团队绩效。
* [GitHub project boards](https://opensource.com/life/15/11/short-introduction-github) 帮助确定团队任务的优先级。它们还支持拉取请求,因此团队成员可以方便地提交 DevOps 项目相关的信息。
### 应用程序监控仪表板
开发者负责优化应用和服务的性能,并开发新功能。应用程序监控面板则帮助开发者在<ruby> 持续集成/持续开发 <rt> CI / CD </rt></ruby>流程下,加快修复 bug、增强程序健壮性、发布安全修丁的进度。另外,这些可视化仪表板有利于查看请求模式、请求耗时、报错和网络拓扑信息。
* [Jaeger](https://www.jaegertracing.io/) 帮助开发人员跟踪请求数量、请求响应时间等。对于分布式网络系统上的云原生应用程序,它还使用 [Istio 服务网格](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3/getting-started-jaeger)加强了监控和跟踪。
* [OpenCensus](https://opencensus.io/) 帮助团队查看运行应用程序的主机上的数据,它还提供了一个可插拔的导出系统,用于将数据导出到数据中心。
### DevOps 平台监控面板
你可能使用多种技术和工具在云上或本地构建 DevOps 平台,但 Linux 容器管理工具(如 Kubernetes 和 OpenShift )更利于搭建出一个成功的 DevOps 平台。因为 Linux 容器的不可变性和可移植性使得应用程序从开发环境到生产环境的编译、测试和部署变得更快更容易。
DevOps 平台监控仪表板帮助运营团队从机器/节点故障和服务报错中收集各种按时序排列的数据,用于编排应用程序容器和基于软件的基础架构,如网络(SDN)和存储(SDS)。这些仪表板还能可视化多维数据格式,方便地查询数据模式。
* [Prometheus dashboards](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2/introduction-prometheus) 从平台节点或者运行中的容器化应用中收集指标。帮助 DevOps 团队构建基于指标的监控系统和仪表板,监控微服务的客户端/服务器工作负载,及时识别出异常节点故障。
* [Grafana boards](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8/linux-grafana) 帮助收集事件驱动的各项指标,包括服务响应持续时间、请求量、<ruby> 客户端/服务器 <rt> client/server </rt></ruby>工作负载、网络流量等,并提供了可视化面板。DevOps 团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享指标面板,也可以生成编码的当前监控数据快照分享给其他团队。
### 总结
这些仪表板提供了可视化的工作流程,能够发现团队协作、应用程序交付和平台状态中的各种问题。它们帮助开发团队增强其在快速应用交付、安全运行和自动化 CI/CD 等领域的能力。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dashboards-devops-teams>
作者:[Daniel Oh](https://opensource.com/users/daniel-ohhttps://opensource.com/users/daniel-ohhttps://opensource.com/users/heronthecli)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ello-wn](https://github.com/hello-w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命令行快速提示:权限进阶 | Paul W. Frields | https://fedoramagazine.org/command-line-quick-tips-more-about-permissions/ | 本部分介绍使用权限管理文件访问和共享的其他方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4/095132g1q9i9hc3wzra1q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4/095132g1q9i9hc3wzra1qh.jp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权限"
] | 技术 | {
"viewnum": 510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11123,
"displayorder": 0
}
] | 本部分介绍使用权限管理文件访问和共享的其他方法。 | 2019-08-04T09:51:30 | 2019-08-04T09:51:30 | 11,185 | /article-11185-1.html | 
前一篇文章[介绍了 Fedora 系统上有关文件权限的一些基础知识](/article-11123-1.html)。本部分介绍使用权限管理文件访问和共享的其他方法。它建立在前一篇文章中的知识和示例的基础上,所以如果你还没有阅读过那篇文章,请[查看](/article-11123-1.html)它。
### 符号与八进制
在上一篇文章中,你了解到文件有三个不同的权限集。拥有该文件的用户有一个集合,拥有该文件的组的成员有一个集合,然后最终一个集合适用于其他所有人。在长列表(`ls -l`)中这些权限使用符号模式显示在屏幕上。
每个集合都有 `r`、`w` 和 `x` 条目,表示特定用户(所有者、组成员或其他)是否可以读取、写入或执行该文件。但是还有另一种表达这些权限的方法:八进制模式。
你已经习惯了[十进制](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cimal)编号系统,它有十个不同的值(`0` 到 `9`)。另一方面,八进制系统有八个不同的值(`0` 到 `7`)。在表示权限时,八进制用作速记来显示 `r`、`w` 和 `x` 字段的值。将每个字段视为具有如下值:
* `r` = 4
* `w` = 2
* `x` = 1
现在,你可以使用单个八进制值表达任何组合。例如,读取和写入权限(但没有执行权限)的值为 `6`。读取和执行权限的值仅为 `5`。文件的 `rwxr-xr-x` 符号权限的八进制值为 `755`。
与符号值类似,你可以使用八进制值使用 `chmod` 命令设置文件权限。以下两个命令对文件设置相同的权限:
```
chmod u=rw,g=r,o=r myfile1
chmod 644 myfile1
```
### 特殊权限位
文件上还有几个特殊权限位。这些被称为 `setuid`(或 `suid`)、`setgid`(或 `sgid`),以及<ruby> 粘滞位 <rt> sticky bit </rt></ruby>(或<ruby> 阻止删除位 <rt> delete inhibit </rt></ruby>)。 将此视为另一组八进制值:
* `setuid` = 4
* `setgid` = 2
* `sticky` = 1
**除非**该文件是可执行的,否则 `setuid` 位是被忽略的。如果是可执行的这种情况,则该文件(可能是应用程序或脚本)的运行就像拥有该文件的用户启动的一样。`setuid` 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 `/bin/passwd` 实用程序,它允许用户设置或更改密码。此实用程序必须能够写入到不允许普通用户更改的文件中(LCTT 译注:此处是指 `/etc/passwd` 和 `/etc/shadow`)。因此它需要精心编写,由 `root` 用户拥有,并具有 `setuid` 位,以便它可以更改密码相关文件。
`setgid` 位对于可执行文件的工作方式类似。该文件将使用拥有它的组的权限运行。但是,`setgid` 对于目录还有一个额外的用途。如果在具有 `setgid` 权限的目录中创建文件,则该文件的组所有者将设置为该目录的组所有者。
最后,虽然文件粘滞位没有意义会被忽略,但它对目录很有用。在目录上设置的粘滞位将阻止用户删除其他用户拥有的该目录中的文件。
在八进制模式下使用 `chmod` 设置这些位的方法是添加一个值前缀,例如 `4755`,可以将 `setuid` 添加到可执行文件中。在符号模式下,`u` 和 `g` 也可用于设置或删除 `setuid` 和 `setgid`,例如 `u+s,g+s`。粘滞位使用 `o+t` 设置。(其他的组合,如 `o+s` 或 `u+t`,是没有意义的,会被忽略。)
### 共享与特殊权限
回想一下前一篇文章中关于需要共享文件的财务团队的示例。可以想象,特殊权限位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原来的解决方案只是创建了一个整个组可以写入的目录:
```
drwxrwx---. 2 root finance 4096 Jul 6 15:35 finance
```
此目录的一个问题是,`finance` 组成员的用户 `dwayne` 和 `jill` 可以删除彼此的文件。这对于共享空间来说不是最佳选择。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用,但在处理财务记录时可能不会!
另一个问题是此目录中的文件可能无法真正共享,因为它们将由 `dwayne` 和 `jill` 的默认组拥有 - 很可能用户私有组也命名为 `dwayne` 和 `jill`,而不是 `finance`。
解决此问题的更好方法是在文件夹上设置 `setgid` 和粘滞位。这将做两件事:使文件夹中创建的文件自动归 `finance` 组所有,并防止 `dwayne` 和 `jill` 删除彼此的文件。下面这些命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工作:
```
sudo chmod 3770 finance
sudo chmod u+rwx,g+rwxs,o+t finance
```
该文件的长列表现在显示了所应用的新特殊权限。粘滞位显示为 `T` 而不是 `t`,因为 `finance` 组之外的用户无法搜索该文件夹。
```
drwxrws--T. 2 root finance 4096 Jul 6 15:35 finance
```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command-line-quick-tips-more-about-permissions/>
作者:[Paul W. Frields](https://fedoramagazine.org/author/pfrields/)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开源新闻综述:有史以来最快的开源 CPU、Facebook 分享对抗有害内容的 AI 算法 | Lauren Maffeo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8/news-august-3 | 不要错过最近两周最大的开源新闻。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4/232059iqumpunhqymcqn4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4/232059iqumpunhqymcqn44.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开源"
] | 新闻 | {
"viewnum": 382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不要错过最近两周最大的开源新闻。 | 2019-08-04T23:20:00 | 2019-08-04T23:20:00 | 11,187 | /article-11187-1.html |
>
> 不要错过最近两周最大的开源新闻。
>
>
>

在本期开源新闻综述中,我们分享了 Facebook 开源了两种算法来查找有害内容,Apple 在数据传输项目中的新角色以及你应该知道的更多新闻。
### Facebook 开源算法用于查找有害内容
Facebook 宣布它[开源两种算法](https://www.theverge.com/2019/8/1/20750752/facebook-child-exploitation-terrorism-open-source-algorithm-pdq-tmk)用于在该平台上发现儿童剥削、恐怖主义威胁和写实暴力。在 8 月 1 日的博客文章中,Facebook 分享了 PDQ 和 TMK + PDQF 这两种将文件存储为数字哈希的技术,然后将它们与已知的有害内容示例进行比较 - [现在已放在 GitHub 上](https://github.com/facebook/ThreatExchange/tree/master/hashing/tmk)。
该代码是在 Facebook 要尽快将有害内容从平台上移除的压力之下发布的。三月份在新西兰的大规模谋杀案被曝光在 Facebook Live 上,澳大利亚政府[威胁](https://www.buzzfeed.com/hannahryan/social-media-facebook-livestreaming-laws-christchurch)如果视频没有及时删除 Facebook 高管将被处以罚款和入狱。通过发布这些算法的源代码,Facebook 表示希望非营利组织、科技公司和独立开发人员都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并删除有害内容。
### 阿里巴巴发布了最快的开源 CPU
上个月,阿里巴巴的子公司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发布了其玄铁 91 处理器](https://hexus.net/tech/news/cpu/133229-alibabas-16-core-risc-v-fastest-open-source-cpu-yet/)。它可以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5G 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基础设施。它拥有 7.1 Coremark/MHz 的基准,使其成为市场上最快的开源 CPU。
平头哥宣布计划在今年 9 月在 GitHub 上提供其优质代码。分析师认为此次发布旨在帮助中国实现其目标,即到 2021 年使用本地供应商满足 40% 的处理器需求。近期美国的关税调整威胁要破坏这一目标,从而造成了对开源计算机组件的需求。
### Mattermost 为开源协作应用提供了理由
所有开源社区都受益于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地方彼此进行通信。团队聊天应用程序的世界似乎由 Slack 和 Microsoft Teams 等极少数的强大工具主导。大多数选择都是基于云的和专有产品的;而 Mattermost 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销售开源协作应用程序的价值。
“人们想要一个开源替代品,因为他们需要信任、灵活性和只有开源才能提供的创新,”Mattermost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Ian Tien 说。
随着从优步到国防部的客户,Mattermost 走上了一个关键市场:需要开源软件的团队,他们可以信任这些软件并安装在他们自己的服务器上。对于需要协作应用程序在其内部基础架构上运行的企业,Mattermost 填补了 [Atlassian 离开后](https://lab.getapp.com/atlassian-slack-on-premise-software/) 的空白。在 Computerworld 的一篇文章中,Matthew Finnegan [探讨](https://www.computerworld.com/article/3428679/mattermost-makes-case-for-open-source-as-team-messaging-market-booms.html)了为什么在本地部署的开源聊天工具尚未死亡。
### Apple 加入了开源数据传输项目
Google、Facebook、Twitter 和微软去年联合创建了<ruby> 数据传输项目 <rt> Data Transfer Project </rt></ruby>(DTP)。DTP 被誉为通过自己的数据提升数据安全性和用户代理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罕见的技术上的团结展示。本周,Apple 宣布他们也将[加入](https://www.techspot.com/news/81221-apple-joins-data-transfer-project-open-source-project.html)。
DTP 的目标是帮助用户通过开源平台将数据从一个在线服务转移到另一个在线服务。DTP 旨在通过使用 API 和授权工具来取消中间人,以便用户将数据从一个服务转移到另一个服务。这将消除用户下载数据然后将其上传到另一个服务的需要。Apple 加入 DTP 的选择将允许用户将数据传入和传出 iCloud,这可能是隐私权拥护者的一大胜利。
#### 其它新闻
* [FlexiWAN 的开源 SD-WAN 可在公共测试版中下载](https://www.fiercetelecom.com/telecom/flexiwan-s-open-source-sd-wan-available-for-download-public-beta-release)
* [开源的 Windows 计算器应用程序获得了永远置顶模式](https://mspoweruser.com/open-source-windows-calculator-app-to-get-always-on-top-mode/)
* [通过 Zowe,开源和 DevOps 正在使大型计算机民主化](https://siliconangle.com/2019/07/29/zowe-open-source-devops-democratizing-mainframe-computer/)
* [Mozilla 首次推出 WebThings Gateway 开源路由器固件的实现](https://venturebeat.com/2019/07/25/mozilla-debuts-webthings-gateway-open-source-router-firmware-for-turris-omnia/)
* [更新:向 Mozilla 代码库做成贡献](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Mozilla/Developer_guide/Introduction)
*谢谢 Opensource.com 的工作人员和主持人本周的帮助。*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8/news-august-3>
作者:[Lauren Maffeo](https://opensource.com/users/lmaffeo)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轻舟已过万重山:专访网易云陈谔 | 老王 | 从炎热的夏日中走入到钱塘江畔清凉的网易云会客室,我见到了陈谔,开始这次“轻舟”之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5/080932kk10sb0t02gkrb5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5/080932kk10sb0t02gkrb59.jpg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
"网易云"
] | 穿山甲专访 | {
"viewnum": 9165,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6.19.110.49",
"message": "独石应用…统一的翻译方法是单体应用",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Sina Weibo 10.4|Android 用户",
"date": "2020-04-13T16:56:55"
}
] | [] | 从炎热的夏日中走入到钱塘江畔清凉的网易云会客室,我见到了陈谔,开始这次“轻舟”之行。 | 2019-08-05T08:14:00 | 2019-08-05T08:14:00 | 11,188 | /article-11188-1.html | 
从炎热的夏日中走入到钱塘江畔清凉的网易云会客室,我见到了陈谔,开始这次“轻舟”之行。
说实话,初次近距离见到陈谔时,心中有点愕然,作为网易杭研的元老之一、网易云基础服务的领头人,我竟然从他身上感到一点点腼腆和技术人员的质朴。联想到之前网易云这边作为背景信息给出的个人介绍,这样的一位领军人物,居然自谦自己“对分布式系统设计开发、云计算平台系统架构有一定的经验和理解”,我不禁有些恍然。
我接触和采访过很多开源和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领袖,陈谔应该是我见过的最温和而又不失自信的人之一,他的脸上总是浮现着内敛的笑容,让我们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受访者(左):网易云陈谔,采访者(右):老王*
### 网易云:千锤百炼终成型
和很多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云服务一样,网易云也是一个脱胎于内部实践的云服务。网易杭州研究院作为整个网易公司的技术攻坚力量和创新业务孵化团队,随着网易业务和规模的不断的变化,杭州研究院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去做好基础设施的相关工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原本可以很好应对博客、游戏等业务的 IT 基础设施逐渐变得捉襟见肘,原本的资源调度能力无法处理好随着新业务和新模式的快速增长和迭代而产生的需求和复杂度。IT 基础设施成为了当时网易发展业务的新瓶颈。
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网易内部的业务, 2012 年,网易杭州研究院组建了专门的云平台产品部,来建设网易内部使用的云计算平台,以应对移动互联网到来而产生的更加复杂应用带来的基础设施需求。
随着网易云产品对内提供服务,规模上的问题被逐渐解决,但是,产品的研发模式也在不断的迭代,网易内部开始不断地实践微服务架构。在这个过程中,陈谔感觉到,现有的 IaaS 产品和 PaaS 产品已经渐渐无法支撑来自微服务架构的复杂度,但在那时,云原生理念和技术尚未成熟的时代,对于微服务的探索只能独立践行。网易云针对性的提供了 CI/CD、分布式架构链路跟踪、服务治理的工具,帮助用户更好的去实践微服务。
到了 2015 年 7 月,随着 CNCF 的成立,这时陈谔发现,网易云的很多产品和服务,和 CNCF 的理念是一致的或相似的,于是,网易云决定将自己的探索和成果更好地结合社区的发展,向社区贡献自己的努力,也吸纳来自社区的营养,将网易云的发展和开源社区的路线结合起来。
也正因为拥抱社区,网易云很早就走上了 Kubernetes + Docker 的发展路线。谈起对于 Docker 和 Kubernetes 的选择,陈谔表示,网易云选择 Docker 和 Kubernetes 并不是偶然之下的决定。
实际上,早在 Docker 出现之前,网易云已经开始使用 LXC 技术来进行更细粒度的资源分配,实现了类似的容器技术栈,在此过程中,陈谔及其团队亲历了 LXC 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和技术缺陷带来的困扰。而 Docker 的横空出世使得整个云计算领域眼前一亮。虽然网易云自建的技术栈已经可以满足当时及近期业务的需求,但作为具有技术远瞻力的技术负责人,陈谔知道,相比于得到业界普遍看好的 Docker,自研的专属技术栈的生态环境狭窄,技术人员的培养成本也居高不下。而另外一方面,Docker 的镜像机制、分层文件系统机制,也使得之前在 LXC 技术栈里面斩荆披棘的网易云似乎看到容器技术发展的堂皇大道,使用 Docker 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因此,网易云十分自然的就完成了从 LXC 向 Docker 的转移。
我问及 Kubernetes 的选择,陈谔笑了笑,他提到,网易云对于 Kubernetes 的支持是非常早的,在早期 Kubernetes、Swarm、Mesos 尚三足鼎立的时候,网易云就坚定的投入了 Kubernetes 生态。这一点和网易云过去在微服务、容器编排方面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Kubernetes 解决了网易云在过去运维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何进行弹性伸缩、如何进行服务调度、如何使用配置来进行控制。Kubernetes 所提供的配置能力,特别适合于需要解决微服务架构编排问题的网易云。
对于网易云来说,他们并不是一个刻意追求新奇的团队,相比于新兴的技术,网易云更在乎什么能够解决问题。显然,对于微服务架构支持最好的 Kubernetes 成为最终之选。
### 企业云:只为解决客户问题
网易云和很多云计算公司不同,没有将目光全部投放在公有云上,而是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业务云化的解决方案。网易云也和容器云厂商的定位不同,容器是网易云的产品,更是网易云的工具,因此网易云虽然很早就应用了 Docker、Kubernetes 等技术,但是并没有突出这些看起来非常时髦的技术名词,而是根据企业需求,更多的将这些作为服务于上层的微服务产品的基础。通过结合容器的网络方案、存储方案等云原生技术积累,网易云希望更好的服务自己的客户。
陈谔说,网易云之所以选择了企业云的路线,更多是因为网易云发现自身更适合于在云原生领域深耕细作。与其在公有云的红海中去竞争,不如在云原生领域去深入挖掘,提升技术和竞争力。这样,就将竞争从 IaaS 层面,提升到了基于云原生体系的 PaaS 层面,避开了红海的竞争。同时,这种基于 Kubernetes 标准化的 PaaS 服务,其生命力也远超普通的 IaaS 产品,Kubernetes 的设计使得它能够消除厂商锁定,基于其实现的 PaaS 服务可以运行在任何一家 Kubernetes 服务商的云产品上。
陈谔还提到,作为一个面向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商,网易云和其他的容器云不同的是,更多是希望去靠近企业的 IT 的技术的认知,不会给企业造成过多的认知负担和业务侵入性。在业务落地时,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来不断的完成落地,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要求企业去实践容器等,造成更大的负担。如果不是企业的需求要做容器化的话,不会第一时间要求用户完成容器化的迁移。但陈谔也发现,当用户真正去实施微服务框架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实施和部署容器化,这时,网易云早已准备好的容器平台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这部分的工作。
对于不希望进行容器化的企业,陈谔提到,网易云针对于这些异构的环境,也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诸如支持裸金属集群和虚拟机环境的<ruby> 服务网格 <rp> ( </rp> <rt> Service Mesh </rt> <rp> ) </rp></ruby>等能力,可以帮助那些不打算做容器化的企业完成自己的工作。
网易云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基于客户的 IT 策略来考虑,而不是将网易内部的实践生搬硬套到客户的业务中去。
### DevOps 认知:陈谔的 DevOps 观
在谈到网易云内部的 DevOps 实践时,陈谔提到,在网易云内部其实很早就开始进行了 DevOps 实践。从 2014 年开始,网易云内部就开始推行服务化的组织架构和协作方式。在网易云内部,所有的工作都是接口先行,在网易云看到的每一个界面,都是先有接口,后有界面的。每一个接口背后都对应着网易云的一个服务以及对应的研发团队。这样从一开始,网易云就不设立专门的应用运维团队来负责业务的发布和上线,而是由各服务团队自行完成业务的发布和上线。除了 IaaS 层面基础设施的运维有专门的 SRE 团队来负责以外,各服务的运维都由各自团队自行来负责,这使得对应的团队必须自行解决运维需求。而且,为了更好的协作,网易云内部的所有的 API ,都会放在一个统一的 API 网关中,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借助 API 来完成自己想要的操作,而无需进行 Web 界面的操作。
我们还谈到了 DevOps 和容器化的关系,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宣传上总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在陈谔看来,容器化和 DevOps 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在他看来,之所以 DevOps 会出现,核心是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服务化拆分、微服务架构的实施,中心化的运维成为瓶颈,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去提升运维的能力,去招募更多的运维。但是基于企业成本的考虑,运维人员的数量终归是有限的,因此有一些开发人员不得不兼任运维工作。但是,开发人员在运维方面的思路、关注点、风险意识上和传统运维人员存在一定差异,基于这样的考虑,需要一批工具来辅助开发人员进行运维工作,规范开发人员可以做的事情。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容器技术应运而生了。他相信,即使没有 Docker 公司搞出了容器化,也会有其他的公司来做出类似的产品,不同的只不过是各家的方案的优劣罢了。
### 轻舟微服务:帮助企业更好落地微服务
此次会见陈谔是在网易云创峰会上,而此次大会浓墨重彩介绍的产品之一就是网易轻舟微服务。
轻舟微服务是网易云在完成了基础设施的 Docker、Kubernetes 等改造完成后,基于对业界的分析和研究后提出来的。出于标准化技术栈的考虑,网易云最终启动了轻舟微服务的项目,将现有的技术栈,打造成一个个独立的标准化技术产品。到了 2018 年,在完成了对所有技术栈的标准化以后,将轻舟微服务发布了出来。
陈谔认为,异构系统整合,包括兼容、通信和系统间事务一致性,和多供应商建设,包括多团队协作、软件资产沉淀,是目前企业在建设在线业务中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而网易轻舟微服务新品的发布,正是要通过服务网格、分布式事务框架 GTXS、全新 API 网关与原有轻舟产品的整合,完成全栈化在线中台技术体系升级,帮助企业完成业务架构的进化,支撑业务快速创新。

*网易云陈谔和老王*
陈谔介绍,轻舟服务网格是基于 Istio 和 CNCF 的 Envoy 等主流开源技术构建,可以实现 Java、Python、NodeJS、Golang 和 PHP 等不同技术栈的兼容和通信,能够与网易已有微服务框架 NSF 统一管控、互相发现、互相调用,并且支持容器、虚拟机和裸机部署,将异构系统的支持实现到了业界领先的程度。
在陈谔看来,轻舟微服务的推出,是网易云内部的微服务能力的对外输出,是网易云内部技术能力的输出体系,针对企业客户,提供了一整套的技术方案,以及对应的咨询服务和最佳实践的指导,帮助先前没有足够能力独力完成微服务化的企业,完成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微服务化。
很多企业的<ruby> 独石应用 <rp> ( </rp> <rt> Monolithic applications </rt> <rp> ) </rp></ruby>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变迁,都面临新的挑战,而微服务化改造是企业所寄予众望的一条发展路径。但或因为微服务的技术储备不足,或因为既有业务的历史包袱过重,企业自行开发微服务体系不但耗时周期过长,而且可能因经验不足而走了弯路,因此,网易云在推出了轻舟微服务以后,赢得了不少企业用户的关注。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轻舟的部署也帮助企业大幅度提升了新业务接入的效率和版本发布的效率。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同时有数十个微服务的不同版本在开发,在传统的模式下,就需要提供数十个测试环境来完成测试,但在轻舟下,就可以基于无侵入的流量染色功能重用一套测试环境,仅将测试流量路由至特定版本微服务,降低了环境的成本。
### 后记
由于我离开了中国电信好几年了,近些年我对企业级产品和服务接触并不太多。而这次的采访,使得我对于一直以来缺少了解的网易云和其产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显然,网易云在这场云计算大潮中,找到了企业界真正的痛点,关注到了众多企业的真实需求,这种深耕的思路,一方面让网易云支撑起来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等明星产品,另外一方面也使得网易云在企业上云和 IT 现代化方面不断攻城略地,取得不菲的成果,这值得云计算领域的细分厂商学习。

>
>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
>
>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
>
>
|
||||
Logreduce:用 Python 和机器学习去除日志噪音 | Tristan De Cacqueray |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quiet-log-noise-python-and-machine-learning | Logreduce 可以通过从大量日志数据中挑选出异常来节省调试时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5/083528zsf0dtz2dhfsxhb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908/05/083528zsf0dtz2dhfsxhbi.png | true | false | true | lujun9972 | wxy | wxy | false | [
"日志"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54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ogreduce 可以通过从大量日志数据中挑选出异常来节省调试时间。 | 2019-08-05T08:35:24 | 2019-08-05T08:35:24 | 11,189 | /article-11189-1.html |
>
> Logreduce 可以通过从大量日志数据中挑选出异常来节省调试时间。
>
>
>

持续集成(CI)作业会生成大量数据。当一个作业失败时,弄清楚出了什么问题可能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它涉及到调查日志以发现根本原因 —— 这通常只能在全部的作业输出的一小部分中找到。为了更容易地将最相关的数据与其余数据分开,可以使用先前成功运行的作业结果来训练 [Logreduce](https://pypi.org/project/logreduce/) 机器学习模型,以从失败的运行日志中提取异常。
此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用例,例如,从 [Journald](http://man7.org/linux/man-pages/man8/systemd-journald.service.8.html) 或其他系统级的常规日志文件中提取异常。
### 使用机器学习来降低噪音
典型的日志文件包含许多标称事件(“基线”)以及与开发人员相关的一些例外事件。基线可能包含随机元素,例如难以检测和删除的时间戳或唯一标识符。要删除基线事件,我们可以使用 [k-最近邻模式识别算法](https://en.wikipedia.org/wiki/K-nearest_neighbors_algorithm)(k-NN)。

日志事件必须转换为可用于 k-NN 回归的数值。使用通用特征提取工具 [HashingVectorizer](http://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generated/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HashingVectorizer.html) 可以将该过程应用于任何类型的日志。它散列每个单词并在稀疏矩阵中对每个事件进行编码。为了进一步减少搜索空间,这个标记化过程删除了已知的随机单词,例如日期或 IP 地址。

训练模型后,k-NN 搜索可以告诉我们每个新事件与基线的距离。

这个 [Jupyter 笔记本](https://github.com/TristanCacqueray/anomaly-detection-workshop-opendev/blob/master/datasets/notebook/anomaly-detection-with-scikit-learn.ipynb) 演示了该稀疏矩阵向量的处理和图形。

### Logreduce 介绍
Logreduce Python 软件透明地实现了这个过程。Logreduce 的最初目标是使用构建数据库来协助分析 [Zuul CI](https://zuul-ci.org) 作业的失败问题,现在它已集成到 [Software Factory 开发车间](https://www.softwarefactory-project.io)的作业日志处理中。
最简单的是,Logreduce 会比较文件或目录并删除相似的行。Logreduce 为每个源文件构建模型,并使用以下语法输出距离高于定义阈值的任何目标行:`distance | filename:line-number: line-content`。
```
$ logreduce diff /var/log/audit/audit.log.1 /var/log/audit/audit.log
INFO logreduce.Classifier - Training took 21.982s at 0.364MB/s (1.314kl/s) (8.000 MB - 28.884 kilo-lines)
0.244 | audit.log:19963: type=USER_AUTH acct="root" exe="/usr/bin/su" hostname=managesf.sftests.com
INFO logreduce.Classifier - Testing took 18.297s at 0.306MB/s (1.094kl/s) (5.607 MB - 20.015 kilo-lines)
99.99% reduction (from 20015 lines to 1
```
更高级的 Logreduce 用法可以离线训练模型以便重复使用。可以使用基线的许多变体来拟合 k-NN 搜索树。
```
$ logreduce dir-train audit.clf /var/log/audit/audit.log.*
INFO logreduce.Classifier - Training took 80.883s at 0.396MB/s (1.397kl/s) (32.001 MB - 112.977 kilo-lines)
DEBUG logreduce.Classifier - audit.clf: written
$ logreduce dir-run audit.clf /var/log/audit/audit.log
```
Logreduce 还实现了接口,以发现 Journald 时间范围(天/周/月)和 Zuul CI 作业构建历史的基线。它还可以生成 HTML 报告,该报告在一个简单的界面中将在多个文件中发现的异常进行分组。

### 管理基线
使用 k-NN 回归进行异常检测的关键是拥有一个已知良好基线的数据库,该模型使用数据库来检测偏离太远的日志行。此方法依赖于包含所有标称事件的基线,因为基线中未找到的任何内容都将报告为异常。
CI 作业是 k-NN 回归的重要目标,因为作业的输出通常是确定性的,之前的运行结果可以自动用作基线。 Logreduce 具有 Zuul 作业角色,可以将其用作失败的作业发布任务的一部分,以便发布简明报告(而不是完整作业的日志)。只要可以提前构建基线,该原则就可以应用于其他情况。例如,标称系统的 [SoS 报告](https://sos.readthedocs.io/en/latest/) 可用于查找缺陷部署中的问题。

### 异常分类服务
下一版本的 Logreduce 引入了一种服务器模式,可以将日志处理卸载到外部服务,在外部服务中可以进一步分析该报告。它还支持导入现有报告和请求以分析 Zuul 构建。这些服务以异步方式运行分析,并具有 Web 界面以调整分数并消除误报。

已审核的报告可以作为独立数据集存档,其中包含目标日志文件和记录在一个普通的 JSON 文件中的异常行的分数。
### 项目路线图
Logreduce 已经能有效使用,但是有很多机会来改进该工具。未来的计划包括:
* 策划在日志文件中发现的许多带注释的异常,并生成一个公共域数据集以进行进一步研究。日志文件中的异常检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并且有一个用于测试新模型的通用数据集将有助于识别新的解决方案。
* 重复使用带注释的异常模型来优化所报告的距离。例如,当用户通过将距离设置为零来将日志行标记为误报时,模型可能会降低未来报告中这些日志行的得分。
* 对存档异常取指纹特征以检测新报告何时包含已知的异常。因此,该服务可以通知用户该作业遇到已知问题,而不是报告异常的内容。解决问题后,该服务可以自动重新启动该作业。
* 支持更多基准发现接口,用于 SOS 报告、Jenkins 构建、Travis CI 等目标。
如果你有兴趣参与此项目,请通过 #log-classify Freenode IRC 频道与我们联系。欢迎反馈!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quiet-log-noise-python-and-machine-learning>
作者:[Tristan de Cacqueray](https://opensource.com/users/tristanc)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