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size: 39,853 Bytes
dae21c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
sidebar_position: 3
---

# 第三論題 穆聖(願安拉福安之)對正信(討黑德)的捍衛

先知穆聖(願安拉福安之)非常渴望自己的民族得到正道, 以使這個民族成為一個高尚的、堅不可摧的民族,成為實踐拜 “安拉獨一”這一正信的民族,成為一個遠離所有會導致破壞和 敵對正信的媒體和因素的民族。清高的安拉說:【你們本族中的 使者確已來教化你們了,他不忍心見你們受痛苦,他渴望你們得 正道,他慈愛信士們。 】(《懺悔章》第128節)。

先知穆聖(願安拉福安之)最多的禁令是針對以物配主的。為了保護他受命的、伊布拉欣那寬容而中正的宗教,他不厭其煩 地、個別或公開地提醒和警告人們,讓他們提防那些導致破壞或 喪失正信的言行。這些禁令在可靠的聖訓中很多。他已經確立了 證據,消除了疑慮,切斷了任何的藉口,宣明了光輝之道路。

在以下幾個主題中,我們來說明一下穆聖是怎樣來保護正信 的,是怎樣來堵塞各種導致以物配主之罪和虛偽之渠道的。

### 第一主題 用“汝嘎”治病 

A、定義:在阿拉伯語中的“汝嘎”這個詞,是“汝嘎耶”的 複數,其意思是“用口誦讀並吹”的方法進行治病,以求健康。當然是用《古蘭經》經文或者傳述下來的聖訓中的禱詞。

B、其教法仲裁:此方法是允許的,有以下證據來證明這種合 法性: 

奧夫·本·馬立克(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我們 曾在蒙昧時代‘用符錄治病’,就此事,我們請教穆聖:安拉的 使者啊!對此您有何看法?他說:‘你們給我用你們的符錄治 病,只要沒有以物配主的言辭,就無妨。’”(《穆斯林聖訓實 錄》收錄在第2200段中。) 

艾奈斯·本·馬立克(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 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允許用“汝嘎”治療毒眼病,熱病和 皮膚瘙癢症。”(《穆斯林聖訓實錄》收錄在第2196段中。) 

賈比爾·本·阿卜杜拉(願安拉喜悅他們)的傳述,他 說:“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誰只要能給自己的弟兄帶來好處,就讓他去做。’”。 (《穆斯林聖訓實錄》收錄在 第2199段中。) 

阿伊莎(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她說:“一旦我們中有人 向他訴說病情,他就用右手一面摸著病人,一面念:‘人類的主 啊!求你解除病患,求你醫治此病,你才是醫治者,只有你的醫 治才是有效的。’”。 (《布哈里聖訓實錄》收錄在第5743段 中。《穆斯林聖訓實錄》收錄在第2191段中。) 

C、其條件:這一方法的合法性有以下三個條件:

一、不要認為這種方法本身能治病;如果認為這種方法本身 能治病,那就是非法的,抑或是以物配主的行為。而應該認為這 只是一種憑安拉的意志而治病的可行性辦法。

二、這種方法不得違背教法;如果摻入非法的禱文,或借助 精靈和類似的東西,那就是嚴加禁止的,抑或是以物配主的行 為。

三、禱文必須是明白而清楚的字句;如果是魔術和邪術性的 字句,那就是非法的。

有人問伊瑪目馬立克(願安拉仁慈之):一個人可以自己或 讓別人來用符錄治病嗎?他回答到:“只要是佳美的詞句就無 妨。” 

D、被禁止的“汝嘎治病”法 

只要沒有達到上述三個條件的任何“汝嘎治病”法都是非法 的,是嚴加禁止的。例如用“汝嘎治病”者和被治者都認為這種 方法本身很有效,很有作用,或者其詞句中帶有一些以物配主式 的字句,或者帶有叛逆式的中介方式,或者異端式的字句等,或 者有像魔術一樣的含混字句等。

### 第二主題 護身符 

A、定義 。護身符,阿拉伯語稱之為“台麻衣目”,其單數 是“台敏米”,是指掛在脖子或其它肢體上的辟邪物,或念珠, 或者骨頭等用以納福或者避禍的東西。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給他 們的孩子們掛帶這些東西,他們迷信地認為會防止毒眼的侵擾。

B、教法仲裁屬非法 這是一種以物配主之行為,因為這是一種捨去安拉而托靠別 物的行為。只有安拉才是保護者,任何避禍之行為必須托靠安拉,通過他的尊名和德性來進行。

伊本·買斯歐德(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我聽見 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用符錄治病、用護身符和魔 術進行治病都是以物配主之行為。’”。 (《艾布·達吳德》收 錄在第3883節。《哈卡目》聖訓集收錄在第四冊第2412節,並 定為正確的聖訓,《宰海丙耶》同意這種定法。) 

阿卜杜拉·本·阿凱目(願安拉喜悅之)傳述的“買爾福 爾”的聖訓:“誰掛帶某一物,那他已經把自己託付給了它。” (《艾哈買德》,《鐵勒米宰》和《哈卡目》等聖訓集收錄。) 阿格伯·本·阿米爾(願安拉喜悅之)傳述的“買爾福爾” 的聖訓:“誰掛帶護身符,安拉不會保佑誰;誰掛帶貝殼,安拉 也不會使之如願。”(《艾哈買德》和《哈卡目》收錄。) 

阿格伯·本·阿米爾(願安拉喜悅之)傳述的聖訓,安拉的 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誰掛帶護身符,那他已經以物配主 了。”(《艾哈買德聖訓集》收錄。)這些聖訓明文,和有關的 其它聖訓都警告我們,阿拉伯人曾經慣用的以物配主式的符錄治 病方法和捨去安拉而對別物的托靠行為,都是嚴禁的。

C、至於掛帶《古蘭經》明文的方法,學者們有不同的主 張。有些學者認為“可以”,有些學者加以禁止,認為:以掛帶 《古蘭經》經文的形式進行治病是不允許的。後一主張從以下四 個方面論證是正確的: 

1、禁止掛帶護身符的禁令是普遍性的,沒有專門的條款來終 止這一禁令的普遍性。

2、以堵塞任何的藉口,因為這會引起掛帶其它物的行為出 現。

3、如果掛帶上《古蘭經》經文,那麼掛帶者在有些情況下不 免會忽視之,例如在解手或淨下時。

4、用《古蘭經》治病的方法是有其特定的形式的,即給病人 念《古蘭經》,僅此而已。

### 第三主題 帶環子和線條等物 

A、環子是指用鐵、金子、銀子、銅或類似的東西做成的圓 形的東西。線繩是眾所周知的,有用毛做成的,也有用麻或其 它物質做成的。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曾經掛帶這些東西,以避禍或者納福,或者防止毒眼的侵擾等。清高的安拉說:【你說: “你們告訴我吧,你們舍安拉而祈禱的那些偶像,如果安拉欲加 害於我,她們能解除他的傷害嗎?如果安拉欲施恩於我,她們能 扣留他的恩惠嗎?”你說:“安拉是使我滿足的,信任者只信任 安拉。”】(《隊伍章》第38節)。又說:【你說:“你們舍安 拉而稱為神明者,你們祈禱他們吧!他們不能替你們消災,也不 能替你們嫁禍。】(《夜行章》第56節)。 

阿目蘭·本·侯穗尼(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先 知(願安拉福安之)看見一個人戴著一個黃色的環子,便問那人 道:‘這是什麼?’。那人回答道:‘是因為有風濕病’。穆聖 說道:‘你把它取掉!它只能增加你的病症。你把它仍掉,如果 你帶著它而死亡,那你定不會成功。’”(艾哈買德收錄在他的 《穆斯奈德聖訓集》第四冊的第445節。) 

侯宰菲·本·耶瑪尼的(願安拉喜悅之)傳述:他看見一個 人手上帶著一條用以避熱病的線圈,他上前扯斷了線圈,並念 了以下經文:【他們雖然大半信仰安拉,但他們都是以物配主 的。 】(《優素福章》第106節)。

B、掛帶環子和線圈等的教法仲裁是:非法。如果掛帶者認為 這東西本身就有作用,而不是安拉,那他就是在安拉的“養育之 獨一性”中犯了最大舉伴之罪,因為他的這種信仰為他確定了除 安拉外的另一個造化者。和另一個萬事的調配者。清高的安拉對 於他們的這種舉伴行為是毫無相干的。

如果他認為事情由獨一的安拉掌握,而這僅僅是一種辦法, 這種辦法本身無效,那他就是一個犯小舉伴之罪的以物配主者, 因為他是帶有某種僥倖的心理,而把不是辦法的辦法指定了辦 法。只要他帶有某種僥倖的心理,或希望納福和避禍,那他的這 種行為已經打開了通向最大以物配主之罪的大門。

### 第四主題 用樹和石頭等物沾吉 

沾吉就是尋求吉祥。尋求吉祥不外乎兩種情況: 

1、通過教法規定的明確的事物來謀求吉祥。例如用 《古蘭經》求吉祥等,清高的安拉說:【這是我所降示的吉祥的 經典,】(《牲畜章》第92和155節)《古蘭經》的吉祥很多, 它的吉祥就是指:對心靈的引導;對心病的醫治;對靈魂的改善;以及讓人臻向美德等。

2、通過非法的事物來求吉祥。例如用樹木、石頭、墳墓、圓 頂和一定的場所來求吉祥,等等這些都是以物配主的犯罪。

艾布·瓦給得·萊以斯的傳述,他說:“我們曾同安拉的使 者一起去了侯萊尼(地名--譯者註),當時我們是剛皈依的穆斯 林。以物配主者們有一棵濱棗樹,他們常來此靜坐,並把他們 的武器掛在這棵樹上,人們便把它稱之為‘雜特愛勒瓦推’。 (意思是掛武器的樹--譯者註)當時我們經過了一棵同樣的樹, 我們便向穆聖要求道:安拉的使者啊!請你給我們也指定一棵 像他們一樣的‘雜特愛勒瓦推’樹。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 之)說道:“安拉至大!指掌握我生命的主發誓,你們的這一要 求猶如以色列的後裔向穆薩的要求一樣:【請你為我們設置一個 神靈,猶如他們有許多神靈一樣。 ”他說:“你們確是無知的 民眾。 】(《高處章》第138節)。你們必會因循你們前人的常 道。 ’”(《鐵勒米宰聖訓集》收錄並定為正確。) 

這段聖訓證明,誰信仰樹木、墳墓、石頭等,並以這些東西 來沾吉 ,或在這些東西旁靜坐,或為之而宰牲等,這都是以物配 主的犯罪。為此,這段聖訓告訴我們,他們的這一要求與以色列 的後裔向穆薩聖人的要求如出一轍。他們向穆薩要求道:【“請 你為我們設置一個神靈,猶如他們有許多神靈一樣。”】 而這些 人向穆聖要求為他們指定一棵用以沾吉的濱棗樹,以便向以物配 主們那樣去沾吉,而以色列的後裔向穆薩所要求的是像別人所有 的一樣的神靈。這兩種要求都是對正信(討黑德)的否認,因為 以樹沾吉是一種以物配主之犯罪,而捨去安拉另求神靈則是很明 顯的以物配主之罪。

在聖訓“你們必會因循你們前人的常道”中,已經預示著類 似的事將在他(願安拉福安之)的民族中發生,於是,他(願安 拉福安之)便做了禁止和警告。

### 第五主題 嚴禁任何與墳墓有關的工作 

在伊斯蘭的初期,探望墳墓是被禁止的,因為那個時期剛 剛與蒙昧時代脫節,當時的這一禁令是為了維護和保衛認主學 (討嘿德)。當正信日益昌盛,而且在人們當中的地位日益確 定,並深入人心的時候,當正信的證據日益顯要,以物配主的疑慮被戳穿的時候,探望墳墓的合法性也隨之出現了,但這種探望 必須有一定的目標和明確的目的。

布熱待·本·哈穗布(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 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我曾禁止你們探望墳墓,你們 現在可以去探望了’。”(《穆斯林聖訓集》收錄在第977段聖 訓中。) 

艾布·胡熱勒(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先知 (願安拉福安之)說:“你們探望墳墓吧!探望墳墓會使人記起 死亡。 ” 

艾布·塞爾德·胡杜忍耶(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 說:“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我曾禁止你們探 望墳墓,現在你們可以探望了,因為此中有一種借鑒。’” (《艾哈買德》收錄在第三冊的第38段中。《哈卡目》收錄在第 一冊的531段中。) 

艾奈斯·本·馬立克(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我曾經禁止你們探望墳墓, 啊!現在你們可以探望了,因為它會軟化心靈,會使眼睛流淚, 會讓人記起後世。但你們不要胡言亂語。’”(《哈卡目》收錄 在第一冊的532段中。) 

布熱待(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當他們去探望墳 墓的時候,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教他們念道:墳墓中的 信士和穆斯林們,祝你們平安!如果安拉意欲時,我們將隨你們 而去,祈求安拉給予我們和你們健康!”(《穆斯林聖訓集》收 錄在第975段中。) 

這些聖訓和類似這一內容的聖訓都證明:探望墳墓在伊斯蘭 的初期是被禁止的,後來規定探望墳墓是合法的,因為這種合法 的探望是具備兩種偉大而高尚的目標: 

第一、通過思考後世,探望死人,追憶往昔的磨難,可以使 人淡化今世享受。以墳墓中人做借鑒,來加強個人的信仰,堅定 自己的信念,把自己與安拉的關係放在首位,從而消除迴避和昏 聵。

第二、通過禱告來對亡者表示親善和憐憫,祈求安拉來原諒 和饒恕他們。

這就是所有證據所證明的合法的探望目的,誰妄稱還有別的目的,那就需要其列出必要的證據和明證。

此後,為了保衛正信(討黑德)及其標識,聖訓緊接著對若 幹有關墳墓和探望墳墓的事項做了禁止,每個穆斯林人都必須學 習這些事項,以免陷進虛偽和迷誤之中。這些被禁止的事項有: 

1、在探望墳墓時嚴禁胡言亂語 

前面聖訓中的“你們不要胡言亂語”,指的就是所有教法不 允許的事項。在前邊談到的有關以物配主的事項中,包括捨去安 拉而向墳墓中的死人祈禱,求援,求支持和求健康等,都是公 開的以物配主之罪,是純粹的叛逆行為。有很多先知的聖訓明 確而坦率地對此進行了嚴禁,並對這種犯罪者進行了嚴厲的譴 責。在《穆斯林聖訓實錄》中,有一段經由君待比·本·阿卜杜 拉(願安拉喜悅之)傳述的聖訓,他說:“我聽見安拉的使者 (願安拉福安之)在臨終的前五日說:“啊!注意,你們之前的 人們把他們的先知和清廉者們的墳墓作為禮拜處,啊!你們可千 萬不要把墳墓作為禮拜寺,我確已禁止你們了。 ”(《穆斯林聖 訓實錄》收錄在第532段聖訓中。)因此,向死人祈禱,向死人 要求解決急需,把某些功修轉向墳中的死人等等,這都是最大的 以物配主之罪。至於在墳墓旁靜坐,在墳墓旁希望自己的祈禱得 到回應,以及在有墳墓的寺內禮拜等,都是邪惡的異端行為。 

在兩大聖訓實錄中有一段經由阿伊莎(願安拉喜悅之)傳述 的聖訓,先知(願安拉福安之)在病危期間說道:“那些猶太教 徒和基督教徒真該死,他們把自己先知們的墳墓作為禮拜處,” (《布哈里聖訓集》收錄在第1330段中。《穆斯林聖訓集》收 錄在第531段中。) 

2、在墳墓旁宰牲和獻牲。

如果這種行為是為了親近墳墓中的死人,以解決他們的個人 問題,那便是最大的以物配主之罪。如果是因為其它目的,那便 是導致以物配主的十分危險的異端行為,這有穆聖(願安拉福安 之)的聖訓為證,他說:“在伊斯蘭中再不得有此類宰牲。”阿 卜杜·染扎跟說:“他們原來慣於在墳墓旁宰牛羊。” 

3、4、5、6、7、過多地壘高墓堆;粉飾墳墓;在墳墓上書 寫文字;修築墳墓,坐在墳墓上; 這些都是異端行為,猶太教和基督教就是因此而迷誤的。這 些事項都是導致以物配主的最危險的藉口。賈比爾(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禁止粉 飾墳墓,坐在墳墓上,修築墳墓,壘高墓堆,或在墳墓上書寫 文字。”(《穆斯林聖訓集》收錄在第970段中。《艾布·達吳 德》和《哈卡目》等也收錄了這段聖訓。) 

8、面向墳墓或在墳墓旁禮拜 艾布·穆爾西德·俄勒威的傳述,他說:“我聽見安拉的使 者(願安拉福安之)說:“你們不要面向墳墓禮拜,也不要坐在 墳墓。 ”(《穆斯林聖訓集》收錄在第972段中。) 艾布·塞爾德·胡德忍耶(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 說:“安拉的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大地都是禮拜的地 方,但墳墓和衛生間除外。 ”(《艾布·達吳德》收錄在第492 段中。《鐵勒米宰》收錄在317段中。) 

9、把禮拜寺修築在墳地 這是導致猶太教和基督教迷誤的異端行為,前邊阿伊莎的聖 訓已做了禁止:“那些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真該死,他們把自己 先知們的墳墓作為禮拜處。” 

10、在墳墓舉行節日慶典 這是又一種異端,有明確的禁令加以嚴禁,因為其害無窮。艾布·胡熱勒(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 (願安拉福安之)說:‘你們不要在我的墓地舉行節日慶典,也 不要把你們的家變成墳墓。無論你們在那裡,你們都應該為我祝 福,你們對我的祝福我是能得到的。’”(《艾布·達吳德》收 錄在第2042段中。《艾哈買德》收錄在第二冊的第367段中。) 

11、專程旅行去探望墳墓 這也是被禁止的,因為這也是導致以物配主的因素之一。艾布·胡熱勒(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拉的使者 (願安拉福安之)說:‘經常旅行的地方只有三個清真寺:禁 寺,安拉使者的清真寺,耶路撒冷的遠寺。”(《布哈里聖訓 集》收錄在第1189段中。《穆斯林聖訓集》收錄在第1397段 中。)

### 第六主題 尋求媒介 

A、定義:阿拉伯語中的“台挽素勒”一詞是從“物塞萊吐” 一詞中派生出來的。 “物塞萊吐”和另一個單詞“物歲來土”是近意詞,意思都是“中介”。那麼,這裡的“尋求媒介”就是指 尋求某種能夠達到目的的“媒介”,並通過這一“媒介”謀求實 現所要達到的目的。

在教法術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通過履行合法的工作, 遠離非法之行為來謀求安拉的喜悅和樂園。

B、《古蘭經》中有關媒介的涵義 

“媒介”這個詞出現在《古蘭經》的兩處: 

1、清高的安拉說:【信教的人們啊!你們當敬畏安拉, 當尋求親近安拉的媒介,--當為主道而奮鬥,以便你們成功。 】(《筵席章》第35節)。

2、清高的安拉說:【他們所稱為神明者,自己求近主之階。比他們更近於主者也求近主之階,他們希望主的恩惠,畏懼主的 刑罰。你的主的刑罰是應該防備的。 】(《夜行章》第57節)。

在上述兩段天經中的“媒介”一詞,就是把履行安拉所喜愛 的工作作為近主之階。哈菲祖·伊本·凱西爾在解釋第一段天經 時,援引伊本·阿拔斯的話說:“這裡‘媒介’的涵義就是‘近 主之階’。”他還援引了以下經註學家們的類似解釋,他們是: 穆賈嘿德,艾布·瓦伊勒,哈桑·巴士拉,阿卜杜拉·本·凱西 爾,塞德,伊本·宰德等人。

至於第二段天經,親愛的聖門弟子阿卜杜拉·本·買斯歐德 (願安拉喜悅之)根據本天經下降的歷史背景,已經給我們做了 明確的解釋,他說:“本天經是針對一夥阿拉伯人下降的,這些 人曾經崇拜一夥精靈,當那些精靈皈依了伊斯蘭後,而崇拜他們 的阿拉伯人還不知道。”(《布哈里聖訓集》收錄在第4724段 中。《穆斯林聖訓集》收錄在第3030段中。) 

這已經一目了然,這裡的“媒介”之意就是指,能夠接近安 拉的‘有效工作’和‘清純的功修’。為此,清高的安拉說: 【……他們所稱為神明者,自己求近主之階,……】。即,尋求 能夠接近安拉,能夠得到安拉的喜悅的有效工作。

C、尋求媒介的分類 

尋求媒介分兩大類,合法的尋求媒介方式,被禁止的尋求媒介方式。

1、合法的尋求媒介方式。即通過正確的、合法的媒介作為尋 求通向安拉的中介,這一正確的方式就是回歸清高安拉的經典和穆聖的聖行,要認識其中所包含的一切。安拉的經典和穆聖的聖 行所要求的合法的中介,才是合法的尋求媒介的方式,其它的都 是被禁止的。

這一合法的尋求媒介之方式包括三種: 

第一、用安拉的某一尊名或高尚的德性作為通向安拉的媒 介。例如,穆斯林人在祈禱中這樣說:“我的主啊!我祈求你給 予我健康,因為你是普慈特慈的主。或者說:我憑你囊括一切的 仁慈向你祈求,請你饒恕我,請你仁慈我。”等類似的禱詞。

這一方式之所以合法的證據是,清高的安拉說:【安拉有許 多極美的名號,故你們要用那些名號呼籲他。 】(高處章第180 節)。

第二、用自己所做的有效工作作為通向安拉的媒介。例如 說:我的主啊!憑我對你的誠信,對你的熱愛,以及對你的使者 的追隨,求你饒恕我。或者說:我的主啊!憑我對你的先知穆罕 默德的熱愛和對他的歸信,求你赦宥我。或者祈禱者通過提及自 己做過的具有影響的有效工作,作為通向安拉的媒介,正如三個洞中人的故事,我們將在下邊提及這一故事。

清高安拉的箴言證明了這一做法的合法性:【他們說: “我們的主啊!我們確已信教了,求你赦宥我們的罪過,求你 使我們得免於火獄的刑罰。”】(《儀姆蘭的家屬章》第16 節)。又說:【我們的主啊!我們已確信你所降示的經典,我們 已順從使者,求你使我們加入作證者的行列。 ”】(《儀姆蘭的 家屬章》第16節) 

由阿卜杜拉·本·歐麥爾(願安拉喜悅他倆)傳述的三個洞 中人的故事,就包含了這一內容。他說:“我聽見安拉的使者 (願安拉福安之)說:‘從前有三個人在路途中,忽然下起了大 雨,他們便躲在一個山洞中避雨,這時洞口被一塊巨石堵住了。 於是他們中的一個人說道:‘指安拉發誓,我們不可能得救,除非憑自己忠誠的工作,我們每個人都用已經做過的忠誠工作來做 祈禱。’其中一個首先祈禱道:‘我們的主啊!你確實知道,我 曾經有一個僱工為我打工,其工資是一袋稻子,後來他沒有拿那 袋稻子就走了,於是我便種了那些稻子,又用那些稻子的收入買 了一頭牛。後來哪個僱工回來要他的工資--稻子,我對他說,你 把那頭牛趕走吧。他對我說,我只能拿一代稻子。我對他說,你就趕走那頭牛吧,那就是用你的一代稻子買的。於是他就趕走了 那頭牛。如果你知道,我這樣做是因為害怕你,那就請你解救我 們吧。’於是,那塊巨石便移開了一點。另一個接著祈禱道: ‘我們的主啊!你是知道的,我有一雙年邁的老人,我每天晚上 都給他倆送去從我的唯一的一隻羊所擠的奶。有一天晚上我去 得遲了一點,他倆已經睡下了,而我的家人和孩子們都還餓著肚 子,但我首先得讓我的雙親先吃,然後才給他們吃。我又不想叫 醒他倆,也不忍心讓他倆餓著肚子過夜,於是我便一直等待他倆 醒來,就這樣一直等到了黎明。如果你知道我這樣做,是因為害 怕你,就請解救我們吧!’於是那巨石又移開了一點,甚至他們 可以看到外邊的天際。最後一個接著說:‘我們的主啊!你是知 道的,我叔叔有一個姑娘,我非常地喜歡她,我曾誘惑過她,但 她拒絕,要我給她拿來一百個第納爾,我要求她,等我有一百個 第納爾後一定來見她。後來我帶著那些錢來見她,她一把抓住 我,當我坐在她的懷裡的時候,她卻說:你當敬畏安拉,沒有正 式的結婚切勿這樣。於是,我仍下了那一百個第納爾起身走了。 如果你知道,我這樣做是因為害怕你,就請你解救我們吧。’於 是安拉解救了他們,他們得以走出了山洞。’”(《布哈里聖訓 集》收錄在第3465段中。)

第三、把清廉者能夠得到回應的祈禱作為通向安拉的媒介。例如,一個穆斯林人到一個清廉的、敬畏的、堅持順從安拉的人 那裡去,要求他來向安拉祈禱,以期自己的養主解決災難,並使 自己的事務變的順利。

有聖門弟子們(願安拉喜悅他們)的行為來證明這一尋求媒 介的合法性。他們曾向先知(願安拉福安之)要求替他們做祈 禱,他替大家做過祈禱,也替個別人做過祈禱。

在兩大聖訓實錄中,有經由艾奈斯·本·馬立克(願安拉喜 悅之)傳述的聖訓,他說:“在一個主麻日,有一個人從講演台 正面的門進來,安拉的使者正在站著演講,穆聖便迎接了那人, 那人說道:‘安拉的使者啊!牲畜都死了,道路也皸裂了,請 你向安拉祈禱以給我們降下雨水。’安拉的使者便升高雙手祈禱 道:“我們的主啊!求你給我們雨水!我們的主啊!求你給我們 雨水!我們的主啊!求你給我們雨水! ”艾奈斯接著說:“指安 拉發誓,當時萬里無雲,天空一片湛藍,連一點雲絲都沒有,房前屋後也看不見一點雲。 ”他說:“這時,穆聖的身後出現了像 盾牌一般大小的雲朵,當這塊雲朵飄近中天的時候,便漫漫地擴 散開了,緊接著便下起了雨”。他說道:“指安拉發誓,六天 我們沒有見到太陽,到第二個主麻日,穆聖正在演講時,有一個 人,從原來的那個門裡徑直走到穆聖跟前,穆聖還是站著迎接了 這個人,這個人說:‘安拉的使者啊!財產損失了,道路被沖斷 了,請你向安拉祈禱以停止下雨。 ’”他說:“安拉的使者升起 了雙手,接著祈禱道:“我們的主啊!求你驅散烏雲,以免傷 著我們。我們的主啊!請你把雲驅到郊外和山崗上,以及樹林 裡。”他接著說:“雨便停住了,我們出來時,太陽已經照耀著 天空。”舍勒克說:“我問了艾奈斯,還是第一個人嗎?”他 說:“我不知道。”(《布哈里聖訓集》收錄在第1013段中。 《穆斯林聖訓集》收錄在第897段中。)

在兩大聖訓實錄中還有一段聖訓,當先知(願安拉福安 之)提到他的民族中有七萬人不受任何清算和刑罰地進樂園時, 他說道:“這些人不偷盜,不施火刑,不以任何物猜吉凶,他們 只托靠安拉。”這時,阿卡舍·本·穆哈穗站起來說道:“安拉 的使者啊!請你向安拉祈禱,讓我也成為他們中人。”穆聖說 道:“你是他們中人。”在這段聖訓中,穆聖還提到了一個叫“ 吳伊斯·格熱勒”*的人,其中有:“你們向他要求,讓他替你 們求饒恕。”

 *這是個十分孝敬母親的二傳弟子。本聖訓暗示,孝敬母親者 的祈禱是被接受的。 --譯者註。 ) 

2、非法的尋求媒介方式。這一方法就是指,用教法未曾確定 的中介作為尋求媒介的方式,有些非法的尋求媒介方式是十分危 險的,這些危險的方式有: 

(1)通過向死人和隱蔽的什麼人祈禱,求援,要求他們來滿 足需求,消除災難等方法作為通向安拉的媒介。這是導致人脫離 伊斯蘭正道的、最大的以物配主之罪。

(2)在墳墓或陵園旁去做功修,或在這些地方向安拉做祈 禱,或用修築墳墓,並在墳墓上點長明燈,或罩上幔子等行為作 為通向安拉的媒介。這是最小的以物配主之罪,這一罪行會使 人喪失正信的完美性,因為這是導致犯最大的以物配主之罪的前奏。

(3)用先知和清廉者們在安拉那裡的面子或地位作為通向安 拉的媒介。這是嚴禁的行為,甚而是異端,因為這一方式,安拉 沒有規定,也未加允許,清高的安拉說:【你們究竟是奉安拉的 命令呢? 】(《優努斯章》第59節)。因為清廉者們在安拉那裡 的地位只對他們本身有利。正如清高的安拉所說:【各人只得享 受自己的勞績;】(《星宿章》第39節)。綜上所述,這一方式 在穆聖(願安拉福安之)時代和聖門弟子時代並未得到承認,有 不少學者以大量的篇幅對此禁令進行了闡述: 

艾布·哈尼發(願安拉仁慈之)如是說:“有些祈禱者所做 的祈禱真可惡,他們說:“我憑某人的權益,或某些人的……, 或你的使者們的……,或禁寺和禁標的……來向你祈禱。 ” 

D、有關尋求媒介中出現的嫌疑 

反對遜尼派的人們在有關尋求媒介中新生了一些嫌疑和不正 常的事,藉此來支持他們的錯誤決定,以他們的錯誤主張來迷惑 廣大穆斯林。這些人所犯的嫌疑不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這些人為了證明自己的主張,慣用一些贏弱級 或假的聖訓來做證據。這些所謂的聖訓根本就不正確,無可靠性 可言。其中有: 

1、假聖訓:“你們當以我的面子作為媒介,我在安拉那裡的 面子很大。”或者是:“你們向安拉祈禱時,當憑我的面子向他 祈禱,我在安拉那裡的面子很大。”這是一段虛假的聖訓,任何 學者都未曾收錄過,在任何一本聖訓經典中也找不到。

2、假聖訓:“當你們遇到煩瑣之事時,你們就托靠墳墓中 人。”或“你們就向墳墓中人求援。”根據學者們的公決,這純 粹是給先知(願安拉福安之)的造謠和誣陷。

3、假聖訓:“如果你們去信仰一塊石頭,那石頭也會給你回 報。”這是一段虛偽的、違背伊斯蘭教的、由部分以物配主者編 造的“聖訓”。

4、假聖訓:“當阿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說道:‘我的 主啊!我以穆罕默德的權益向你祈求,請你饒恕我吧!’他說 道:‘餵!阿丹,你怎麼知道穆罕默德呢?我還沒有造他呢。’ 他說:‘我的主啊!當你親手造了我,並給我吹進你的靈魂時, 我一抬起頭,就看見在寶座的扁牌上寫著:只有安拉才是唯一受 拜的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我知道你只把你最喜歡的人綴列在你的名字之後。’他說:‘我已經饒恕了你。假若不是穆罕 默德,我不會造你。’”這純粹是毫無根據的捏造。還有一句類 似的話是“假若不是你,我就不會造化宇宙。” 

類似上述的這些假的所謂“聖訓”和各種捏造的傳說,穆斯 林應嗤之以鼻,而不得在自己的教門中用這種東西作為證據,更 不可依賴這類捏造。

第二種情況,有些聖訓,是從先知(願安拉福安之)那裡確 定下來的正確聖訓,但經這些人的錯誤理解和篡改,使這些正確 的聖訓失去了它應有的目的和作用。其中有: 

1、在《布哈里聖訓實錄》中確定的一段聖訓是:在歐麥爾· 本·罕塔卜(願安拉喜悅之)時代,一旦他們遇到干旱,他們就 要求阿拔斯·本·阿卜杜勒·蒙塔利卜來求雨。歐麥爾首先向安 拉祈禱道:“我們的主啊!我們曾經通過我們的先知向你求雨, 你給我們降下了雨。現在我們以我們先知的叔叔為中介,向你求 雨,請你也給我們降下雨水吧!”他們也得到了雨水。

反對遜尼派的人們是這樣理解這段聖訓的:歐麥爾是用阿 拔斯(願安拉喜悅之)的面子和他在安拉那裡的地位作為中介 的,“我們曾經通過我們的先知向你求雨,”指的是先知的面 子。 “現在我們以我們先知的叔叔為中介,”也是指先知的叔叔 面子。

毫無懷疑,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對聖訓本意的歪曲,與上 下文的結構毫無關聯。這種以先知(願安拉福安之)本人或他的 面子作為媒介的方式聖門弟子們並不知曉,如前所述,他們只是 通過先知健在時先知(願安拉福安之)的祈禱作為通向安拉的媒 介的。歐麥爾(願安拉喜悅之)在說“現在我們以我們先知的叔 叔為中介,”這句話時,也並沒有指阿拔斯本人或他的面子,而 指的只是阿拔斯的祈禱。假若這種以本人或其面子作為媒介的方 式在聖門弟子中流行,那歐麥爾(願安拉喜悅之)也不會放棄先 知【的面子】而選擇阿拔斯(願安拉喜悅之)【的面子】,其他 聖門弟子也會對歐麥爾說:你為什麼放棄先知而選擇阿拔斯呢?先知是具備最高尚品德的人。但事實是,沒有一個聖門弟子這樣 說,因為事情十分明確,他們只能在先知健在時以先知的祈禱作 為媒介,在先知歸真後,他們也只能用別人的祈禱作為媒介。聖 門弟子們都十分地清楚,合法的尋求媒介之方法是被作為中介者的禱告,而不是他本人。

至此,已經很清楚,這段聖訓並不允許人們以某人或某人的 面子作為媒介。

2、歐斯曼·本·哈尼發的聖訓:“一個視覺有病的人來見 穆聖(願安拉福安之),對穆聖說:“請你向安拉祈禱,以使我 的眼睛康復。 ”穆聖回答道:‘你想要這樣做的話,我就為你 祈禱,如果你想忍耐的話,那對你更好。’那人說道:“請你為 我祈禱吧! ”於是,穆聖便命令那人很好地做了小淨,並讓那 人先做祈禱,說:“我的主啊!我向你祈禱,我以你的先知穆 罕默德--仁慈的先知,來面對你祈禱。 (我確已在我的這一需求 中,以你來面對我的主了,以替我解除疾病。)我的主啊!求你 讓他替我說情吧! ”(《鐵勒米宰》的第3578段聖訓。《艾哈 買德》的4冊第138頁。伯伊嘿給耶說:“本聖訓的傳述系統正確。”)

那些反对正统派的人们是怎样理解的呢!认为本圣训允许用 先知(愿安拉福安之)或其他清廉者们的面子作为通向安拉的媒 介。事实上,本圣训并没有这种证明。那个盲人要求先知(愿安 拉福安之)来为他向安拉祈祷,以让安拉恢复他的视觉,穆圣先 是对那个盲人说:“你想要这样做的话,我就为你祈祷,如果你 想忍耐的话,那对你更好。”那人说:“你向他祈祷吧!”等等 这些圣训中出现的对话,已经一目了然,而且声明,这一谋求中 介的方式是通过先知(愿安拉福安之)的祈祷来完成的,而不是 把先知本人或他的面子作为媒介的。为此,学者们把这一圣训描 述为先知的奇迹,他的祈祷是被应答的。所以,凭藉他那吉庆的 祈祷,安拉才给那个盲人恢复了视觉。因此,圣训学家伯伊嘿给 耶把这段圣训收录在《圣品的证据》一书中。(请看伯伊嘿给耶 的《圣品的证据》一书的第6册第167页)。

至於現在,這樣的事件再不會發生,因為在穆聖(願安拉福 安之)歸真後,他不可能再為某一個人做祈禱了。正如他(願安 拉福安之)所說的那樣:“一個人一旦死亡,那他的一切工作都 就終止了,惟有三件事則不然:長期利人的施捨;益人的知識; 為亡者進行祈禱的善良後代。”(《穆斯林聖訓實錄》收錄在第 1631段聖訓中。)

祈禱是一種對亡者有益的有效工作。

至於那些反對者所做的、有關這方面的任何解釋都是毫無根 據的,要么缺乏正確性,要么就是沒有任何的證據來確定他們的 主張。

### 第七主題 過分 

定義:在阿拉伯語中的過分是指“越過了界限。”要么過分 地讚揚,要么過分地批評。

在教法術語中,是指越過了安拉為僕人所規定的界限。無論 是在信仰中,還是功修中。

教法仲裁:非法。有很多的《古蘭經》明文對此做了警告和 嚴禁,同時說明了對過分者遲早的懲罰。清高的安拉說:【信奉 天經的人啊!你們對於自己的宗教不要過分,對於安拉不要說無 理的話。 】(《婦女章》第171節)。

又說:【你說:“信奉天經的人啊!你們對於自己的宗教, 不要無理的過分。有一夥人,以前曾自己迷誤,並使許多人迷 誤,而且背離正道,】(《筵席章》第77節)。 

伊本·阿拔斯(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安拉的使者(願安 拉福安之)說:“你們當避免過分,你們之前的人正因為過分才 被毀滅了。”《艾哈買德》和《哈卡目》收錄,《哈卡目》定為 正確。 《宰海丙耶》也同意為正確。

伊本·買斯歐德(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他說:“安拉的 使者(願安拉福安之)說:《過分者們已經毀滅了》連說了三 次。” 《穆斯林聖訓實錄》收錄在第2670段聖訓中。

歐麥爾·本·罕塔卜(願安拉喜悅之)的傳述,安拉的使者 (願安拉福安之)說:“你們不要像基督教徒過分讚揚麥爾彥之 子爾薩那樣來讚揚我,須知,我只是安拉的僕人和他的使者。” (《布哈里聖訓實錄》收錄在第3445段聖訓中。) 

本聖訓的主旨是:你們不要過分地讚揚和表揚我,猶如基督 教徒過分讚揚爾撒一般,他們妄稱爾撒具備“養育”和“受崇 拜”之權利。須知,我只是安拉的一個僕人,你們就按我的養主 對我的稱呼來稱呼我,你們應當稱呼我為‘安拉的僕人‘和’安 拉的使者。 ’而很多的迷誤者拒絕這種稱呼,非要違背使者穆聖 (願安拉福安之)的命令,觸犯他的禁令。他們已經與穆聖發生 了嚴重的衝突,他們過分了,他們過分地讚揚他,甚至像基督教徒祈禱爾撒那樣來向穆聖(願安拉福安之)祈禱,他們要求穆聖 (願安拉福安之)來饒恕罪過,解除患難和疾病等。須知,只有 清高獨一的安拉,才是饒恕罪過和解除病魔的,此中他絕無合作 者。所有這些都是在教門中的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