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stringlengths
2
7
url
stringlengths
38
43
title
stringlengths
1
91
text
stringlengths
2
152k
372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26
上海话
上海话 上海话,又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的语言,吴语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历史上的上海对外移民风潮,使得上海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如在港台以及美国、日本、澳洲等国,上海话亦有一些使用者。随着迁入上海的非江浙移民大量增加以及上海话近数十年在学校、电视、广播等受到的诸多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上海人的上海话水平下降,乃至与上海话息息相关的本地文化逐渐流失。 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得益于上海的城市地位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 上海开埠后移民大量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对上海话造成了一番影响,尤以宁波话为重。因为宁波移民较多,现在上海话的第一人称复数“阿拉”即来自宁波话。这样,形成以上海本地话(松江话)为主,多种吴语方言(苏州话、宁波话为主)的共存、混杂和融合的新上海话。新上海话继承了老上海话的基本特色,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分支,也替代传统的苏州话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吴语方言,并与苏州话一起成为当代吴语的代表方言。 人口迁移是造成上海话语音简化并成为各地吴语“最大公约数”和代表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吴语使用者易于理解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70年代前后成为长三角地区通用语。目前由于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普通话取代了地方语言的作为主要的沟通工具。 广义的上海话是指吴语太湖片上海小片的各吴语口音之和。依照古调类在今各口音中的分化情况,可分为市区、崇明、练塘、松江、嘉定五个口音分区。上海方言的分区与长江、古松江、古泖河水系的分布和走向,以及上海地区的历史行政区划的隶属关系密切。如崇明口音同其他江南4口音依长江划界,明代以前,崇明地区归江北扬州路管辖,海门、启东与其关系密切,因此今崇明方言区特点较长江南岸各区更近于海门话和启东话。 市区口音即指狭义的「上海话」(也是通常所指的“上海话”),主要分布范围限于浦西市区,包括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共7区,另市郊宝山、南汇、奉贤、崇明4区内15个市属农场也使用市区方言。 上海话内部可分为老、中、新三派。老派上海话为部分1920年前后出生、土生土长的老者使用,以旧上海县城(大致位置在原南市区)的口音为代表,老上海称之为「城里闲话」,与城西徐家汇一带的「浦西闲话」、黄浦江以东的「浦东闲话」,以及原市区北部虹口一带的「虹口闲话」均略有区别。现行概念中的上海话实际包括市区中派和新派口音。中派上海话为1940年-1965年前后出生的上海本地居民所操的口音,常兼具老派与中派特征。新派口音的使用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一般「中派上海话」较多被视为「正宗上海话」,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放送口音亦采用该口音。 包括崇明区全区,包括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 包括青浦区西南部的练塘镇、金泽镇; 可再分松江、市区外围、浦东3个小区; 包括嘉定区大部和宝山区大部,南界沿着古吴淞江河道与松江方言区相邻。 上海话内部有分歧,主要以年龄区别老派、中派和新派。 下面关于语音的具体描写以中派上海话为基础,兼顾老派和新派的一些特点。 跟多数其他吴语方言一样,上海话拥有一整套的浊塞音、不送气清塞音和送气清塞音的对立。此外,还有一套对立的清擦音和浊擦音。 注: 中派上海话的韵母: 中古汉语的韵尾和 鼻韵尾在上海话中合流成鼻化,并最终丢失而并入了阴声韵。一些中古汉语的韵尾也变成了鼻化音。中古汉语的 在上海话中已经变成喉塞音。 新派上海话中, 老派上海话的韵母(54个): 市区老派上海话有6个单字调: 老派的连续变调产生6个新的调值: 33、 31、 11、 53、 33、 1。 中派和新派都只有4个单字调,阴阳去仅以声母为标志,调值上的微小差异无法区分,故可归纳为4个。阴上与去声相混,同读去声。中派上海话的声调如下: 上海话音调向重音化方向演变,声调从8个合并成4个,实际上只余下一个降调(阴平)和一个平升调,变得十分简单。这使得上海人讲话声调的自由变体相当宽泛,如降调调值读成“53”、“51”、“552”都不影响听感,平升调读成平降升调也不会影响理解。语音随着词汇语法词双音节连调成为主流以后,上海话已经演变为“延伸式”连调,后字都失去了独立的声调而弱化粘着。前字有声调音位的作用,除此以外,只有一高一低或一低一高,上海话语流中的语音词读音已像日语的读法。 目前,上海话语的语流中,相对稳定的音位有两类,一类是声母,一类是前字声调,这两类为首的音位对上海话语音正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钱乃荣《上海语言发展史》) 由于人口融合带来的快速变化,加之中、新派语音愈见受到普通话的大量影响,上海话已经进化成一种不同于其它吴语的特殊分支。如今上海话已成为类似很多日语、韩语、欧洲语言的一种“有声无调”,仅有音高重音的独特汉语变体。 以中派上海话为例: 可见,上海话的一个语音词内的连读变调模式基本上完全是由首字调类决定的。除首字阴平的二字组是前高后低外,其他二字组的各字变调后调值的相对高低都是前低后高,只是绝对的音高有差别,但在日常应用时往往听不出来。同样地,除首字阴平的多字组外,其他多字组的相对音高格式基本都是第二字高,其余字均低。 上海话作为一种重要的吴语方言,有不少拉丁化方案。这些拉丁化方案,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乃是上海开埠前后直至民国,西方传教士为了便于在本地传教,制定了多种上海话罗马字将圣经等基督教文献翻译为上海土白。较为著名的是上海话教会罗马字,例如:顾维钧Koo Vi Kyuin。 第二个阶段,乃是民国五四运动之后。受同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及汉语拉丁化运动影响,多种中国本土人士设计的吴语拉丁化方案得以面世。其中,与“北拉”同时期的“江拉”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三个阶段,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话的研究得以恢复,上海话教学也产生对上海话拼音方案的需求。此时涌现出不同学者的上海话拼音方案。2001年,网上方言运动的发起人在新浪网推出了一套以国际拉丁字母拼写和转写习惯为基础的拼写方案。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亦涌现出一批上海话拼音方案。包括一些非拉丁文字的方案,比如以日语假名、韩语为基础的方案。 除了拉丁化方案之外,在上海开埠初期,还出现了上海土音字(英语:New Phonetic Character)。该套系统由美国传教士(1821-1902)发明,最初用来在上海传教。之后有人运用他发明的土音字,出版土音字版的伊索寓言 (上海话:伊娑菩个比方)。现在由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收藏。 移民的母语在不同程度上冲淡了上海话中的土语特征,发展了吴语公约数的成分。如“地方”取代了“户荡”、“场许”,“外头”、“外面”取代了“外势”、“外首”,“左面”取代了“左半爿”,“拿”取代了“担”,“汏”取代了“净”,“回去”取代了“归去”,“难为情”取代了“坍铳”。上海话在原松江片方言底层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使属于吴语临海僻远地带的、原来发展最为缓慢的、较苏州话、嘉兴话保留更多古老特征的旧上海话,在百年内一跃成为吴语诸方言中发展最速的新上海话。 老派上海话的人称代词是: 中派、新派上海话的人称代词是: 见表格: 下表以国际音标表示中派上海话发音。 猪头三和寿头,洋盘和冲头,轧台型和出风头,大兴和大卡,赤佬、掼浪头、狗皮倒灶、扒分、吃生活,差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频繁同外来语接触,上海话吸收了大量外来词汇,通过音译、意译或引申义等形式融入了上海话中。其中联系较多的语言有英语。“凡士林(vaseline)”、“水门汀(cement)”便出自英语。虽然这些外来词汇中很多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增加了许多上海话甚至普通话中的词汇。很多词汇一直沿用至今,如:蹩脚(bilge)、高尔夫球(golf)、啤酒(beer)等,部份词汇已经传至其他方言区(包括官话区),成为汉语中被普遍认同的词语,如:麦克风(microphone)、时髦(smart)等。 1930年代是上海话的黄金时期。和香港类似,上海的作家们意译或者音译很多英文单词,用到书面文本中去,通过当时上海极其发达的各种平面媒体进行传播,然后被普通话吸收。但近二十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与对普通话的依赖,上海话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只出现了一个语式“勿要忒……”,以及“淘浆糊”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新词。 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各学校统一用普通话授课,很多学校对说本地语言的行为扣品行分处理。可以说是“进了学校门儿,就到了北京城儿”了。另外在媒体传播方面,政府取消了几乎所有广播电台和电视节目中的上海话内容。90年代初,上海话的电视连续剧《孽债》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但是第二部沪语连续剧在开播之前被叫停,后来只播出了普通话配音版本。在近几年上海的电视荧屏上也出现了一些以上海话为主要语言的情景喜剧,如《老娘舅》等。很多上海话培训部也因为学员不够而关门。著名沪剧演员马莉莉发现已经很难招聘到发音合格的年轻沪剧演员,对此她曾提出建议,要求对上海话进行保护;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对此做了肯定的批示。 2005年以来,上海舆论界“保卫上海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当今许多上海本地儿童已经无法全部使用上海话和他人沟通,甚至出现全然不会讲的情形。根据2013年《中文自修》杂志对上海多所中学进行的调查,仅有三成的在读中学生能够完全使用上海话交流。《新民晚报》某文认为“在浦东讲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招致上海本地人广泛批评。对于日益增长的保护传统上海话的舆论呼声,上海市的教育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主要的公立幼儿园内,都配置了上海话的教师。儿童们每周会有一节上海话的课程。 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经济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推广普通话,减少人们尤其是与官话人沟通障碍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造成了传统语言的消失,以及传统地域文化的消失。 此外,由于广东作为中国目前另一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粤语(广东话)却能很好的保留、其本土电视台,公共广播都用粤语播报,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粤语,其普及乃至作为一种流行时尚的象征,虽然广东话的推广有香港影视剧方面强势影响的因素,但这种同被中国政府定为方言的语言,处境却极为不同的现象也使部分上海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开始质疑上海话对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会带来阻碍,并对目前上海话的处境表示不满。客观事实表明,在地方语言问题上,上海话遭到了严重的区别对待和不公正的待遇,以此在社会上也引发了不少风波,影响最大的是2009年年底的「团团门事件」,对此事件的处理结果也使部分上海市民开始怀疑相关部门特别注重在上海推广普通话的动机。 2011年10月24日,胡宝谈所著《弄堂(上海话)》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上海话小说。词典化的编排和注释,标注上海话音标,使用上海话正字。该书表示「能保护上海话,保护方言,也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电视剧方面,2011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了《爱情公寓》上海话版,但播了5集(每天1集)就又因为反响一般而停播。2013年9月5日起,该频道推出电视剧《断奶》的上海话配音版,并相继播出《婆婆来了》、《保姆》、《月嫂》等多部原为普通话电视剧的上海话配音版本。 2013年,上海开始在公交车线路上逐步推广上海话报站。 2017年起,内建在苹果iOS 11系统中的「Siri」人工智能软件正式支援上海话的听写功能,为继普通话及粤语后第三种获苹果iOS支援听写的中国语言。 2019年1月,歌手林宝推出中国首张个人沪语唱片专辑《上海谣》。
37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35
宝石
宝石 宝石是被切割、擦润、抛光的矿物、石料、土化物体,为收集品、收藏品或穿著装饰之用。而作为宝石的矿物,一般颜色鲜艳柔和,光泽和花纹美观,结构均匀,折光率强,硬度较大,化学成分稳定。 人类从自古以来就将宝石加工作为饰物。宝石最重要的珍贵之处是其完美的外表,所以被擦伤后丧失价值。 也有些脆弱或软的宝石只能收集,不能穿著,像许多博物馆征求的菱锰矿。 目前世界上3000多种矿物中,有230种以上可以作为宝石,但应用最广的一般只有20-30种。世界宝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非洲南部、美洲、澳洲以及俄罗斯。 商人分宝石为宝石(贵重宝石)和半宝石(次贵重宝石)。只有五种贵重宝石,1968年法国定义前四种为贵重宝石,余称精致宝石: 半宝石数量多,二十多种常见,包括: 严格上不算做宝石的,即不属于矿物的有机体,但也作为珠宝的还有: 在宝石学中,宝石是由以下特征分类: 同一种宝石有不同变化,例如: 此外,在中国传统非常重视玉,通常分为软玉(昆仑山是主要产地)和硬玉(翡翠,主要产于缅甸),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 对于宝石的评鉴会以4C作为标准。 而影响宝石行情的外来因素也包含:产地因素、国际经济局势、新式处理或合成宝的问世共三项。 天然宝石名称 有些合成宝石被用来仿冒或伪装为其他的较珍贵宝石,例如二氧化锆石是一种合成的钻石仿冒品。这些仿冒品外表和反光和真正的宝石看起来一样,但是没有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特色。有的人工宝石是和自然界的宝石成分相同,例如人工合成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合成宝石中刚玉(包括红宝石和蓝宝石)较常见,比天然的便宜;
374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41
脑 脑是由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神经系统控制中心,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一个器官,只有少数的无脊椎动物没有脑,例如海绵、水母、成年的海鞘与海星,它们以分散或者局部的神经网络代替。 许多动物的脑位于头部,通常是靠近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视觉、听觉、前庭系统、味觉和嗅觉。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在普通人类的大脑皮质(脑中最大的部分)中,包含150-33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突触和其他数千个神经元相连接。这些神经元之间通过称作轴突的原生质纤维进行较长距离互相联结,可以将一种称作动作电位的冲动信号,在脑的不同区域之间或者向身体的特定接收细胞传递。脊椎动物的脑由颅骨保护。脑与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脑是感情、思考、生命得以维持的中枢。它控制和协调行为、身体内稳态(身体功能,例如心跳、血压、体温等)以及精神活动(例如认知、情感、记忆和学习)。 从生理上来说,脑的功能就是控制身体的其他器官。脑对其他器官的作用方式,一是调制肌肉的运动模式,二是通过分泌一些称为荷尔蒙的化学物质。集中的控制方式,可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而一致的反应。 一些基本的反应,例如反射,可以通过脊髓或者周边神经节来控制,然而基于多种感官输入,有心智、有目的的动作,只有通过脑中枢的整合能力才能控制。 关于单个脑细胞的运作机制,现今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然而数以兆亿的神经元如何以集群的方式合作,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现代神经科学中,新近的模型将脑看作一种生物计算机,虽然运行的机制和电子计算机很不一样,但是它们从周围世界中获得信息、存储信息、以多种方式处理信息的功能是类似的,它有点像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 本文会对各种动物的脑进行比较,特别是脊椎动物的脑,而人脑将被作为各种脑的其中一种进行讨论。人脑的特别之处会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其中很多话题在人脑的前提下讨论,内容会丰富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脑损伤造成的后果,它会被放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人脑的大多数常见疾病并不见于其他物种,即使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不同。 对于不同的物种来说,脑的形状和尺寸差别很大,要在其中找出共同的特征很困难。然而在很多物种的脑结构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脑的各种结构特征中,有一部分在几乎所有动物之间都是共通的;而另外一些会出现在较“先进”的脑中,或者仅出现在脊椎动物中而不出现于无脊椎动物中。 要了解脑的解剖结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视觉外观着手,但是人们也发展出了更先进的技术。自然状态下的脑组织很软,很难处理,但是在酒精或者其他中浸泡之后脑组织会硬化,从而很容易切开研究其内部结构。从外观上,脑的内部分为颜色较暗的灰质和颜色较浅的白质。如果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对脑组织染色,还可以显示出不同类型的分子聚集在不同的地方。还可以使用显微镜研究脑组织,追踪贯穿各个脑区域的神经联结。 所有动物的脑都是主要由两类细胞组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s、"glia",或称"neuroglia") 分为许多种类型,承担各种重要作用,包括结构性支撑、维持新陈代谢、作为绝缘体、以及引导神经生长。神经元常常被看作脑中最重要的细胞。神经元可以将信号远程传递到特定的细胞,这是它们和其他细胞最大的区别。它们通过轴突来传递信号,轴突是一种原生质构成的纤维,通常会有许多分叉。它们从神经细胞体长出,投射到其他区域:可能是邻近的区域,也可能是脑或者身体的较远部位。轴突的长度差异极大。例如(脑皮质的一种兴奋性神经元),如果将它的细胞体放大到一个人的大小,那么它的轴突同比例放大之后会有几厘米粗,超过1公里长。这些轴突通过一种称为动作电位的电脉冲信号来传递信息,持续时间短于千分之一秒,在轴突中传播速度大约1-100米/秒。有一些神经元稳定地发放动作电位,每秒大约10-100次,另一些神经元在大部分时候处于静息状态,但是会偶然地发放动作电位。 轴突通过一种称为突触的特化节点来向其他神经元传递信号。一个轴突可以和多达数千个其他神经细胞形成突触联结。当一个动作电位通过轴突传递到一个突触时,它会触发释放一种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会和突触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 突触是脑的关键功能组成部分。脑的核心功能是细胞之间的联结,而突触就是产生联结的地方。人类的脑估计有1,000,000,000,000,000(10)个突触联结;而即使是果蝇的脑也包含几百万个突触。这些突触的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兴奋性的(可以使突触后细胞兴奋),有的是抑制性的,还有的通过激活第二信使系统来通过复杂的机制改变突触后细胞的化学性质。许多突触都是动力学可变的,意即它们可以根据通过它们的信号形式而改变其强度。人们普遍相信,突触可塑性是脑进行学习和记忆的首要机制。 脑中的大部分空间被轴突所占据,它们常常会汇集成所谓的“神经纤维束”。一些轴突被称为髓鞘的脂质鞘状物包裹,称为髓鞘化轴突,它们的神经传导速度会大大提高。然而也存在无髓鞘轴突。髓鞘是白色的,所以脑中布满神经纤维的部分颜色较浅,被称作白质;与之相反,在神经细胞体高度聚集的区域颜色较深,被称作灰质。 除了少数原始的动物例如海绵(它没有神经系统)和水母(有离散的神经网络),所有的现生多细胞动物都是两侧对称动物,意味着它们的身体形状是左右对称的。人们相信,所有的两侧对称动物都具有共同的祖先,出现与4.85-5.40亿年之前的寒武纪;根据假设,它的形状像是简单的管虫,身体分节。可以大致认为,这种蠕虫的基本形态在所有现代两侧对称动物的体型和神经系统中都有反映,包括脊椎动物。两侧对称动物的基本形态是中空的管状,有一个管道从口通到肛门;还有神经索,在每一个体节处会有膨大(称为神经节),在前端会有特别膨大的神经节,称为脑。一些物种的脑小且简单,例如线虫动物;而对于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其他动物,它是身体最复杂的器官。而另一些蠕虫例如水蛭,在神经索的尾端也有膨大的神经节,称作尾脑(tail brain)。 有少数现存的两侧对称动物没有能够辨认的脑,包括棘皮动物、尾索动物和无腔动物门(一种原始的扁虫)。这些没有脑的物种的存在,究竟是说明了最早的两侧对称动物是没有脑的,还是它们的祖先在演化中丢失了脑结构,现在尚无定论。 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许多种蠕虫。无脊椎动物脑的多样性程度,和它们身体的多样性同一等级。 两类无脊椎动物有相当复杂的脑: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甲壳亚门、蛛形纲等等)以及头足纲(章鱼、鱿鱼和类似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头足纲的脑从贯穿身体的两条平行神经索中产生。节肢动物有一个分为三部分的脑中枢,每只眼睛后面用于处理视觉信息的视叶很大。 无脊椎动物中脑最大的是头足类动物(如章鱼和鱿鱼)。 有一些无脊椎动物因为易于进行实验,它们的脑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 最早的脊椎动物出现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形状类似于今天的盲鳗。鲨鱼大约出现于4.5亿年前,两栖动物出现在4亿年前,爬行动物出现于3.5亿年前,而哺乳动物出现在大约2亿年前。每一个物种的演化时间都是同样的,然而现代的盲鳗、七鳃鳗、鲨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脑尺寸和复杂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和演化序列相吻合。它们的脑都包含了同样的基本解剖结构,然而脑的最前端(大脑)在盲鳗那里还是很原始的,在哺乳动物身上就变得巨大和精致了。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简单地比较脑的大小。对于许多脊椎动物,它们的脑容量、身体大小和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研究。脑容量会随着身体大小增加,但并不是简单线性的。大致来说,较小的动物的脑会占有身体中的较大比例。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脑容量和体重的关系服从幂定律,其幂指数约为0.75。 这个公式描述了集中趋势,但是哺乳动物的每一个科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它,部分地反映了它们行为的复杂程度。例如,灵长类的脑大约比该公式的结果大5-10倍。捕猎者一般比它们的猎物拥有更大的脑/身体比例。 所有脊椎动物的脑共用同样的底层结构,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很清楚地表现出来。在胚胎的最早阶段,脑呈现为上的三处膨大,它们会分别发育成前脑、中脑和(后脑)。在脑发育的最初阶段,这三个部分的大小大致相同。对于许多脊椎动物,例如鱼类和两栖动物,成年之后这三个部分大小仍然差不多,然而哺乳动物的前脑会比其它部分大很多,中脑则会变得很小。 脊椎动物的脑由非常柔软的组织构成。活的脑组织的外表呈粉红色,而内部大多为白色,包含一些细微的颜色变化。脊椎动物的脑由一种称为脑脊膜的结缔组织生物膜系统包裹着,间隔在颅骨和脑之间。血管通过脑脊膜上的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壁的细胞排列很紧密,形成了血脑屏障,阻止了许多毒素和病原体,然而也会阻止抗体和一些药物,给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许多挑战。 神经解剖学家们通常把脊椎动物的脑分为6个主要部分:端脑(大脑半球)、间脑(丘脑和下丘脑)、中脑、小脑、桥脑和延髓。每一个部分又可细分出很多结构。其中一些部分,例如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包含一些折叠与卷曲以减小占用的空间。其他一些部分,例如丘脑和下丘脑,包含许多小型的核团。通过神经结构、化学和联结上的区分,可以在脊椎动物的脑中辨认出上千个结构部分。 虽然所有的脊椎动物脑都包含同样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其中一些演化分支的脑的外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形,特别是在前脑区域。鲨鱼的脑的基本部分都是正向的,但是真骨附类的鱼类(包含一大类已经灭绝的鱼)的前脑是“翻转过来”的,就像一只袜子内外翻转了一样。鸟类的前脑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异,其变形程度之大导致很难将一个物种的脑结构和另一个物种的相匹配。 以下列出了脊椎动物脑的一些最重要的部分,以及有关它们已知功能的简述: 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脑最明显的区别是其尺寸。平均来说,在身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哺乳动物的脑是鸟类的2倍,是爬行动物的10倍。 然而尺寸还不是唯一的区别:在形状上有更基本的不同。哺乳动物的菱脑和中脑与其他脊椎动物并无太大区别,然而前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尺寸剧增,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大脑皮质的存在是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脑之间最大的区别。其他脊椎动物的大脑表面由称作皮层(Pallium)的简单三层结构。而哺乳动物的皮层演化成了复杂的六层结构称为新皮质(neocortex或者isocortex)。 哺乳动物许多位于新皮质边缘的区域,包括海马体和杏仁核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巨大发展。 大脑皮质的完善发育给其他脑区也带来了变化。例如对于大多数脊椎动物来说在视觉控制方面非常重要的上丘,在哺乳动物那里缩小了很多,其大部分功能都被大脑皮质的视觉区域取代了。 哺乳动物的小脑包括一大片区域用于支持大脑皮质,称为新小脑(neocerebellum),其他脊椎动物则没有相应的部分。 人类和其他灵长类的脑的结构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但是占身体的比例总的来说更大。人类的大脑估计已经包含50-100亿个(10)神经元,其中约10亿个(10)是皮质锥体细胞。这些细胞信号传递到对方通过多达1,000,000,000,000,000(10)突触连接。脑化指数(EQ)是最广为接受的跨物种衡量脑尺寸的方式,考虑了脑与身体的非线性关系。人类的EQ值在7-8之间,而大部分灵长类是2-3。海豚的EQ值高于除了人类之外的灵长类,但是几乎所有的其他哺乳动物的EQ值都要低得多。 灵长类脑的增大主要归功于大脑皮质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前额叶皮质以及和视觉相关的皮质区域。灵长类的视觉处理网络包含至少30个可以识别的区域,互相以复杂的网络相联结。据估计,视觉处理区域占据了灵长类新皮质至少一半的表面积。前额叶皮质负责包括规划、工作记忆、动机、注意以及管控功能等,它所占比例在灵长类中比其他动物要大,而人类的脑中它占有特别大的比例。 脑的功能基于神经元将电化学信号传递给其它细胞的能力,以及神经元正确回应来自其它细胞的电化学信号的能力。神经元的膜电位受到许多生物化学和代谢过程的控制,特别是在突触发生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的作用。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当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时,突触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和神经递质结合后,会改变受体分子的化学或者电性质。除了少数例外,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在它和其它神经元形成的突触上,只会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或者神经递质的组合。这个规则被称作。因此,神经元可以按照它所释放的递质来进行归类。许多精神药物的功能就是改变某种特定的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包括大麻素、尼古丁、海洛因、可卡因、酒精、氟西汀和氯丙嗪等等。 脊椎动物脑中最常见的两种神经递质是通常为兴奋性的谷氨酸和抑制性的GABA。几乎在脑中所有部分都有神经元使用这两种神经递质。因为它们存在的普遍性,作用于谷氨酸和GABA的药物会产生广泛而强烈的效果。一些全身麻醉是通过减少谷氨酸起作用;大多数镇静剂的效果来源于促进GABA的作用。 除谷氨酸及GABA之外,还有几十种其他化学神经递质在脑的其他更局部的区域内使用,通常是执行某一种特别功能的区域。 例如血清素,仅仅出现于称为的脑干区域,它是抗抑郁药物和许多减肥疗法的首要目标。和有关的去甲肾上腺素只在一个称为蓝斑核的小区域内才出现。其他的神经递质,例如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在脑中有很多来源,但是并未像谷氨酸和GABA那样广泛分布。 作为神经信号的电化学过程的副作用,脑组织会在活动时产生电场。当大批神经元同步活动时,它们所产生的电场可以被脑电图(EEG)或者(MEG)记录下来。EEG的记录以及动物(例如大鼠)实验中植入脑部的电极显示,活的动物的脑持续处于激活状态,包括睡眠中。脑的各部分表现出节律性和非节律性的混合,会随着行为状态而改变。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大脑皮层在睡眠时会呈现波幅大而缓慢的Delta波,在清醒但是静息时会展示较快的,而在活跃执行任务时脑电活动呈现混沌无规律。在癫痫发作时,脑的抑制机制失控,电活动会病理性上升,脑电图会显示健康人的脑中不会出现的大幅度波动和尖峰。将这些群体性的放电图样和单个的神经活动联系起来,是如今神经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血脑屏障,使得脑内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其他部分的不同。神经胶质细胞在脑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控制神经元周围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离子和营养物质的浓度。 比起它的体积来,脑组织要消耗非常大量的能量,向动物提出了更高的代谢需求。一些物种基于减轻体重的演化选择需求(例如蝙蝠为了飞行),选择了减小脑容量。脑所消耗的大部分能量用于保持神经元的电活性(膜电位)。大部分的脊椎动物的基础代谢的2%-8%用于脑,对于灵长类来说,这个百分比要高得多,而人类高达20%-25%。脑的能量消耗并不会随时间大幅度变化,但是大脑皮质中的活跃区域会比不活跃区域消耗更多的能量。基于这个原理,产生了PET、fMRI、这样的脑成像技术。脑通常通过葡萄糖(血糖)等的有氧代谢获得其大部分能量,把酮体作为备用能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链脂肪酸(辛酸和庚酸)、乳酸、乙酸盐,也许还有氨基酸。 从演化生物学的视角来看,脑的功能是为动物的行为提供协调的控制。一个集中化的脑可以使得肌肉组以复杂的方式协调运动,使得身体的一端受到的刺激可以引发另一端的反应,还可以防止身体的不同部分动作互相抵触。 为了产生有目的的和统一的动作,脑首先将来自感觉的信息统一传送到中央系统,然后整合这些数据以得到有关环境结构的信息。之后,它将感官信息和动物目前的需求以及过去状况的记忆结合在一起。最后,它基于这些结果产生动作回应,以使得动物获得最大回馈为目标。这一系列信息处理任务需要许多功能子系统的复杂合作。 电子计算机于1940年代发明,同时出现的还有数学化的信息论,使得脑有可能作为信息处理系统来理解。这个观念构成了控制论的基础,也进一步促生了我们现今称为计算神经科学的领域。控制论的最早尝试显得有些粗糙,当时将脑的本质看作一台隐藏起来的计算机。例如约翰·冯·诺伊曼1958年的著作《》。经过了多年有关动物行为和脑细胞电活动的数据积累,这个领域已经由理论概念变得越来越实在。 信息处理过程研究的实质,是试图用信息流与算法的执行来理解脑的功能。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早期工作,是1959年的论文《青蛙的眼睛告诉了青蛙的脑什么》("What the frog's eye tells the frog's brain"),这篇论文研究了青蛙视网膜和上丘(视顶盖)中的神经元的视觉回馈,得出结论,青蛙顶盖中的一些神经元联结会产生一些初级的功能,研究者们将其称作“虫子感知”。几年后,大卫·休伯尔和托斯坦·威泽尔在猴的初级视皮层中发现了一些细胞,如果有明显的边缘从视野的某个点移动过去的时候它就会被激活。他们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随后的研究在更高级的视觉区域发现了探测、色彩、运动和形状的细胞,它们距离初级视皮层越远,其反应内容就越是复杂。其他关于和视觉无关的脑区域的研究,揭示了脑细胞的活动和多种多样的功能相关,一些和记忆相关,另一些和空间等抽象认知相关,等等。 理论研究者们通过建立数学化的进行计算机模拟来理解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许多有用的模型是抽象的,着眼于神经系统算法的概念结构,而非它们在脑中结构的细节;而另一些模型试图将真实神经细胞的生理物理学性质包含进去。然而现今不论在任何层面上,都没有一个模型能够完整地描述脑的功能。其中本质的困难在于,神经网络的完善计算包括成千上万神经元的协同工作,而目前的技术只能同时记录少数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除此以外,每一个神经元都表现得很复杂,可以进行计算任务。所以没有反映这一点的脑模型可能被认为过于抽象,无法代表脑的运作;而考虑到这一点的的模型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以现有的计算能力无法实现。尽管如此,还是试图建立一个真实而详尽的整个人脑的计算模型。现在人们还在等待它在预定时间内可以完成何种程度的成果,关于它是否有效也正在进行公开争论,争论双方都有重要的科学家。 脑的首要功能之一,就是从感官的输入中提取出生物所需要的信息。人脑会接收到光、声音、空气中的化学成分、温度、热源、身体位置、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等等信息。其他生物可能还有其他感官,例如蛇的热红外感觉、一些鸟的或者一些鱼类对电场的感觉。此外,还有一些动物可能会改造已经存在的感觉系统,例如蝙蝠将听力系统改造为声波雷达。所有这些感觉方式通过特定的一种或者几种传感器将信息传递到大脑。 每一种感觉系统都是从特化的感受器细胞开始,例如眼睛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耳朵的耳蜗中的振动感觉细胞,或者皮肤上的压力感受神经元。感受器细胞的轴突会进入脊髓或脑,感觉系统的信号会被转换为。初级感觉核团将信息传递到同一模式的更高级的感觉区域。最后,通过丘脑作为中转站,信号被送到大脑皮层,提取出和生物相关的要素,和来自其他感觉系统的信号进行。 运动系统是脑中直接或间接与运动控制相关的区域,负责支配肌肉。除了负责眼球运动的肌肉是受到中脑的核团控制以外,身体的所有自主控制肌肉都是由脊髓和菱脑中的控制的。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既受到脊髓中自有的神经回路控制,也受到脑的下行输入的调控。脊髓神经回路包含许多反射反应,也包含产生行走或游泳所需要节律的中枢模式发生器。而来自脑的下行联结会提供更多的自主控制。 脑包含了若干直接投射到脊髓的运动区域。其中最底层的是延髓和桥脑的运动区域,控制一些刻板运动,例如行走、呼吸和吞咽。在中脑里的运动区域要高级一些,例如负责手脚协调运动的。更高级的层级是,位于额叶后部的一条神经组织。初级运动皮层投射到皮层下运动区域,也通过锥体束大量投射到脊髓。皮层脊髓投射使得精确地自主控制运动的细节变得可能。其他运动相关的脑区通过投射到初级运动区域产生次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区域是前运动皮质、基底核和小脑。 除了上述的区域以外,脑和脊髓还包括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回路,通过分泌荷尔蒙和调节内脏的平滑肌产生作用。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率、消化作用、呼吸率、唾液、汗液、尿液的排出,以及性唤起等等。大部分功能都是不直接受自主控制的。 对于动物来说,睡眠和清醒交替的昼夜周期也许是它们最明显的行为了。唤醒与警戒也会受到特定脑区在更精细的时间尺度上的调节。 觉醒系统的关键部分是(SCN),下丘脑中的一个小部分,位于双眼视神经交叉点的上方。SCN包含了身体的中枢生物钟,其中的神经元表现出以24小时为周期的活动涨落,也就是昼夜节律:这些涨落活动是由一组“时钟基因”的表达产生的节律而引起的。即使是把SCN从脑中取出,放置于温暖的营养液中,只要它还能照常通过接收到来自视神经的信号,每天的昼夜循环就能继续工作。 SCN投射到包括海马体、脑干和中脑等和睡眠-清醒循环相关的区域。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网状结构,一组零散地分散在脑底部核心区域的神经细胞群落。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向丘脑发送信号,而丘脑接下来将控制激活水平的信号发送到皮层的每个部分。网状结构的破坏会导致永久的昏迷。 睡眠会导致脑活动的巨大变化。直到1950年代,人们大多相信在睡眠期间脑是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的,现在人们知道这和事实差距很大;脑活动在睡眠时继续,但是模式变得非常不同。睡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快速眼动睡眠(REM,会产生梦)和非快速动眼睡眠(non-REM,通常没有梦),在一个睡眠周期之内以稍有变化的模式反复出现。可以记录到睡眠期间3种不同的脑活动模式:REM,浅度nREM和深度nREM。深度nREM睡眠也被称为慢波睡眠,此时脑皮层呈现大幅的同步活动波,而清醒时则是非同步且充满噪音。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在慢波睡眠期间降低,在REM睡眠期间几乎为0,而乙酰胆碱的变化水平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对于所有动物来说,将体内的许多参数的波动维持在一定水平内是生存的必须:例如体温、水含量、血流中的含盐量、血糖水平、血氧水平等等。 动物调节其内部环境(内环境)的能力,被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命名为稳态(Homeostasis,古希腊语意为“稳定”),保持稳态是脑的一项关键功能。稳态的基本原则是负反馈:一旦一个参数超过它的阈值,感受器就会发送一个误差信号,触发一个反馈,使得该参数回复到之前的最佳水平。(这个方法在工程上有广泛应用,例如控制温度的自动调温器 。) 对于脊椎动物来说,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下丘脑,前脑中的一个小区域,其尺寸与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成比例。下丘脑包含了许多小核团,其中大多数都和基本的生物功能有关。其中一些功能和觉醒或者社交有关,例如性行为、攻击或者母性行为;其中也有很多和稳态有关。一些下丘脑核团接收来自血管中的感受器的信息,包括温度、盐含量、血糖水平、血氧水平等参数。而下丘脑核团向运动区域释放信号,以产生修正偏差的行为。一些输出会到达脑下垂体,在下丘脑下方和脑相连接的一个小腺体。脑下垂体会分泌荷尔蒙进入血流,进入身体循环并且促进细胞活动的变化。 根据进化论,个体的行为会被编写为确保生存和成功繁殖后代。遗传适应的总的目标,会被转化为一系列以生存为目的的行为,例如寻找食物、水、庇护所和同伴。脑的动机系统通过改变现有环境来满足这些需求,并且激活行为以满足新产生的需求。动机系统基本上是以奖惩机制的方式运作的。当一个特定行为之后跟随着快乐,脑中的奖励机制就开启了,它会导致脑的结构改变,导致如果类似的情形出现时会进行同样的动作。相反地,如果某一个行为之后紧接着痛苦感受,脑中的惩罚机制开启,使得在将来遇到类似环境的时候不再做这样的行为。 至今为止,得到研究的大部分动物都利用了奖惩机制:例如,蠕虫和昆虫都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寻找食物和躲避危险。对于脊椎动物来说,奖惩机制由脑中的一个特别部分负责,其核心部位是基底核,位于前脑底部的一个互相连接的部分。有许多证据证明基底核是完成决定过程的关键区域:基底核可以对脑中大部分动作区域进行抑制,当某方面抑制解除后,动作系统就可以执行它们的运动。 奖惩功能通过改变基底核的输入和它释放的决策信号之间的关系起作用。奖励机制比惩罚机制得到了更好的研究,因为它在药物滥用中的角色引发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多巴胺起着关键作用:成瘾药物如可卡因、安非他命和尼古丁会导致多巴胺水平上升或者多巴胺的效果被加强。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能力根据经验来修改他们的行为——即使是最原始的蠕虫。因为行为是由脑活动所控制,所以行为的变化必定和脑内的变化相关。从学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就开始有人认为,学习和记忆最可能的机制是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结变化。然而直到1970年代,支持突触可塑性的经验证据仍然缺乏。1971年,蒂莫西·布利斯和泰耶·勒莫发表了我们今天称之为长期增强作用的现象的论文:论文展示了明确的证据,表明动作导致的突触改变可以保持至少几天。尽管技术进步使得这一类实验更容易进行,上千项研究厘清了突触变化的机制,也揭示了其他种类的行为导致突触变化的机制,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体、基底核和小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体能锻炼可能在其中扮演着促进性的作用。 神经生物学家目前将学习和记忆分为许多种类,对应脑中的不同实现方式: 脑并不是简单地长大,而是经过了复杂的协同和一系列步骤。它多次改变形状,从最早期胚胎时的神经索前端的一个简单的膨大,到复杂的区域与联结的组合。 神经元是在一个包含干细胞的特别部位产生出来,穿过组织迁移到它的最终位置。当神经元到达既定位置,它们的轴突就开始伸长、分叉,被引导着穿过脑,直到其末端到达其目的地并且形成突触联结。在神经系统的很多部分中,在初期会形成非常多的神经元和突触,然后其中无用的会被除去。 对于所有种类的脊椎动物来说,神经发育的早期阶段都是类似的。随着胚胎从球形的一团细胞变成蠕虫形状的结构,外胚层中位于背面正中的一条窄带分化为,它是神经系统的前身。神经板向内凹陷形成了,然后神经沟的边缘融合形成了,一条充满液体的中空细胞管。在这条细胞管的前端出现了三个膨大的囊,分别是前脑、中脑、的前身。在下一个阶段里,前脑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大脑,包含大脑皮质、基底核和相关结构;以及间脑,包含丘脑和下丘脑。几乎同时,菱脑分裂为,包括小脑和桥脑;与,包括延髓。以上每一个区域都包含了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增生区域,新生的细胞会发生迁移,有时会发生长距离迁移到达其最终目的地。 一旦神经元到达了目的地,它就会向周围伸出许多树突和一根轴突。由于轴突通常会延伸到距离细胞体很远的地方,而且需要到达特定的目的地,所以会以特别复杂的方式生长。生长中的轴突顶端有一小团原生质,称为,上面分布着化学受体。这些化学受体能够感受周围环境,引导生长锥被各种细胞因素吸引或者排斥,从而沿着特定的路径被引导到应有的位置。这个引导过程的结果,就是生长锥被指引着穿过脑到达其目标区域,然后其他化学信号导致其形成突触。考虑整个脑,上千个基因的产物参与了轴突的引导。 最终成型的突触网络,只是部分由基因决定。在脑的许多部分中,轴突开始会“过量生长”,然后会根据神经活动来启动“修建”机制。例如,在成年人从眼到中脑的投射中,包含了非常精确的映射,视网膜表面的每一个点都能够在中脑中某一层找到对应的点。在发育的最初阶段,来自视网膜的每一个轴突会被化学信号引导到中脑的大致区域,然后形成众多分叉,覆盖一个宽广区域内的中脑神经元。视网膜有一种特殊的机制:在出生之前。它可以自发地随机产生波动活动,然后缓慢地沿着视网膜增殖。这些波动通过激发邻近的神经元活动而起作用,产生的神经活动模式中包含了神经元的空间排列信息。中脑利用这个信息,判断一些轴突的激活与突触后细胞不一致,从而造成它们的弱化甚至消失。这个精巧的过程会导致映射的逐渐调节和紧缩,最后形成了成人的投射结构。 在其他的脑区也进行着同样的过程:基因决定的化学引导形成了初始的突触矩阵,然后逐渐地受到活动决定的调节机制影响;它一部分是由内源动力驱动,另一部分来自于外界感官输入。在一些情况下,类似视网膜-中脑系统,形成活动模式的机制仅仅在脑发育期间起作用,它显然只是为了引导发育而存在。 对于人类和许多其他动物来说,新的神经元主要是在出生前形成的,新生儿的脑细胞总量要明显多于成人的。然而,也有少数区域终身都会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成年人的神经发生出现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和嗅觉有关的嗅球,另一个是海马体中的齿状回,有证据表明新生的神经元在形成新的记忆方面有作用。除了这些例外,在幼年形成的神经元就和终身的神经元一致。但是神经胶质细胞有所不同,体内的各类神经胶质细胞终身都会不断产生。 关于心灵的品质、人格和智力是遗传的还是后天的,一直存在争论,这就是先天与后天的争论。虽然还存在许多疑问,但是神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这两个因素都很重要。基因决定了脑的基本结构,也决定了脑如何处理经验。而经验对于调制突触联结网络是必要的,它包含了比基因组要多得多的发育信息。在某些区域,在发育关键时期是否有经验输入是决定性因素。在其他区域,经验的数量和质量很重要;例如,有证据表明在环境丰容的条件下成长的动物大脑皮质会更厚,表明它们比环境受限制的动物拥有更高的突触联结密度。 神经科学的领域包含所有试图理解脑和其余神经系统的工作。心理学试图理解心灵和行为,神经内科学是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学分支。脑也是精神病学研究的最主要器官,它是研究和防治精神病的医学分支。认知科学试图综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与脑相关的领域,例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类似领域)和哲学。 研究脑最古老的方法是神经解剖学。直到20世纪中叶,神经科学的大部分成果来自于更好的细胞染色技术和更好的显微镜。神经解剖学研究脑的大尺度结构和神经元及其组成部分的微观结构,特别是突触。和其他工具比起来,他们使用了非常多的染色技术,揭示了神经元的结构、化学性质和联结。近年来,免疫染色技术的出现,可以展示神经元中表达某组基因的特定部分。同样,使用医学影像技术的“功能神经解剖学”技术将人脑的许多结构和不同的认知行为联系起来。 神经生理学家研究脑的化学、药理学和电性质,他们的主要工具是药物和记录仪。数千种从实验中开发的药物会对神经系统起作用,其中一些会以高度特化的方式进行。脑的活动可以通过电极来记录,电极可以贴在头皮上作脑电图研究,也可以植入动物的脑中作细胞外电极记录,它可以检测到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因为脑不包含痛觉感受器,所以使用这些技术记录清醒的动物的脑活动而不引起疼痛是可能的。同样的技术有时会用于研究患有顽固性癫痫的病人的脑活动,如果病人有医学上的必要通过植入电极来定位和癫痫发作相关的脑区域。技术,例如fMRI也会在脑的研究中使用;这类技术主要适用于人类,因为它要求清醒的被试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它们的巨大优点是其非侵入性。 另一个研究脑功能的手段,是检查特定区域脑损伤的后果。虽然脑有颅骨和脑膜保护,由脑脊液包围,并且由血脑屏障将其与血液循环隔离,但是脑的结构脆弱,容易遭受各种疾病和损伤。人类各类中风和其他脑损伤的后果,成为了了解脑功能的关键来源。 由于自然的损伤不像实验中那样可控,所以解释这些信息通常是困难的。在对动物例如大鼠的研究中,可以使用电极或者药物注射来造成特定区域的脑损坏,以检查其对行为的影响。 计算神经科学包含两类研究:一,使用计算机来研究脑;二,研究脑如何进行计算。一方面,可以通过描述一组神经元电化学特性的方程式序列,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其行为;这样的模拟被称作生物神经网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模拟或者数学分析来将神经元复杂的生物学性质抽象为简单的“单元”,来研究神经计算的算法。计算机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都有在研究脑的计算功能。 近年来,基因和基因组技术在脑研究上的应用正在增加, 集中在神经营养因子的角色及其在神经可塑性中的物理作用。 其最常用的实验对象是小鼠,因为它适用的技术工具很多。如今,人们可以相对简单地“敲掉”或者改变许多种类的基因,然后检验其对脑功能的影响。人们也开始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例如,可以控制脑中特定部分的基因在特定时间激活或者不激活。 现今发现最古老的人脑来自亚美尼亚的。它大约有5000年历史,来自一名12-14岁女性的颅骨。虽然脑已经干缩,但是因为山洞中的气候条件而保存得很好。 早期的哲学家对于灵魂位于脑还是心发生了分歧。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位于心脏,认为脑的功能只是冷却血液。德谟克利特,原子理论的创始人,认为灵魂分为三部分,智力位于头部、情感位于心脏,而欲望属于肝脏。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明确地支持脑。在他对癫痫的论断中写道: 罗马医师盖伦也强调了脑的重要性,建立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脑工作的理论。盖伦追踪了脑、神经和肌肉的解剖关系,提出身体的所有肌肉都通过神经分叉的网络和脑相连。他假设神经元通过携带一种神秘的物质来激活肌肉,他称之为“pneumata psychikon”,通常翻译为“动物灵气”。盖伦的理论在中世纪广为人知,但是直到文艺复兴都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精细的解剖研究重新恢复,伴随着勒内·笛卡尔及其追随者的理论构想。 笛卡尔和盖伦一样,用液体管道的方式来理解神经系统。他认为最高的认知能力是通过一种非物质的思维实体("res cogitans")携带的,但是人类的大多数行为,以及动物的所有行为,都可以通过物质机制来解释。 接近现代神经功能理解的第一个真正的成就,是来自路易吉·伽伐尼的研究,他发现对死青蛙腿上暴露的神经进行电击,会导致青蛙腿收缩。从这个时代开始,每一次认识的进步或多或少都是新的研究技术发展的直接产物。直到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进展来源于新的染色技术。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只染色一小撮神经元,但是会将整个细胞染色,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如果没有这种染色方法,显微镜下的脑组织看起来就是一团无法分辨的互相纠缠的原生质纤维,无法分辨出任何结构。在卡米洛·高尔基,以及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手中,新的染色技术揭示了上百种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每一种都有其独有的树突结构和联结模式。 在20世纪上半叶,电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神经细胞的电性质的研究,包括艾伦·劳埃德·霍奇金、安德鲁·赫胥黎等对于动作电位的生物物理学工作、伯纳德·卡茨等人对于突触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这些研究将脑的解剖图补完成为了动力学上的实体。1942年,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对于脑从睡眠中觉醒的描述,反映了这些新的观点: 在20世纪下半叶,化学、电子显微技术、基因、计算机科学、功能脑成像和其他领域的进步为脑的结构和功能打开了新的窗户。在美国,1990年代被官方定为以纪念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并且增加了这些研究的经费。 这些趋势在21世纪得到了延续,一些新的技术也变得广为人知,包括,可以在同一时刻记录多个脑细胞的活动;基因工程,可以在实验中改变脑的分子构成;基因组学,可以将脑结构的变化和DNA特征的变化和神经成像联系起来。
374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42
眼 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状体来聚焦,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产生影像,将影像转换为电的讯号,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系统及其他部份。眼睛依其辨色能力可以分为十种不同的种类,有96%的动物其眼睛都是复杂的光学系统。其中软体动物、脊索动物及节肢动物的眼睛有成像的功能。 微生物的「眼睛」构造最简单,只侦测环境的暗或是亮,这对于昼夜节律的有关。若是更复杂的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神经节细胞沿著传送信号到来影响影响生理调节,也送到控制。 复杂的眼睛可以区分形状及颜色。许多动物(尤其是掠食类动物)的视知觉需要大区域的双眼视觉来提高。另外一些动物的眼睛位置可以使其视野达到最大,像是兔及马,不过其视觉就是了。 最早演化出有眼睛原型的动物是在约六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时。这些动物的最近共同祖先有视觉需要的生物化学机能,动物门的分类共有35种,其中有6个门中的96%种的动物有较复杂的眼睛。在大部份的脊椎动物及一些软体动物中,光可以进入眼睛,投影到眼睛后面,对光敏感的细胞,称为视网膜。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侦测颜色)及视杆细胞(侦测亮度)侦测光线,转换到神经上的信号。视觉信号借由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这类的眼睛多半是球形的,其中有透明的胶状物质,称为玻璃体,前面有对焦的晶状体及虹膜,虹膜周围肌肉的伸展及收缩会改变虹膜的大小,因此调整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若有足够光线时,也可以减少像差。大部份头足纲、鱼、两栖动物及蛇的晶状体是固定形状的,焦距调整则是由伸缩晶状体来达成,类似相机调整焦距的方式。 许多节肢动物会有复眼,是由许多的小平面组成,可能是一个眼睛提供单一的像素资讯,也可能是一个眼睛提供多个资讯。每一个小平面的感测器会有其自己的晶状体及感光细胞,有些眼睛甚至有28,000个感测器,以六角形排列,以产生完整的360°视觉。复眼对物体的移动十分灵敏。有些节肢动物(像是捻翅目)的复眼只有几个小平面,每个都有独立的视网膜可产生影像。每一个眼睛观察不同的事物,在脑中会产生整个眼睛所得到的融合影像,因此可以产生高解析度的影像。 虾蛄的眼睛可以处理从到红外线延伸到紫外线范围的高光谱影像,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彩色视觉系统。已绝种的三叶虫也有独一无二的复眼,用透明的方解石晶体作为眼睛中的晶状体,因此其眼睛不像大部份的动物一様是软的。眼睛中的晶状体会随三叶虫不同而不同,最少的只有一个,最多的在一个眼睛里有上千个晶状体。 单眼和复眼不同,只有一个晶状体,像蝇虎科的生物有许多对视野很小的单眼,再配合其他较小的眼睛提供。有些昆虫幼虫(例如毛虫)有另一种单眼,只有大约的视觉。蜗牛的眼睛称为,是非常简单的眼睛,有感光细胞,但无法将光线投影到其他细胞,严格来说只有辨别亮暗的功能,没有一般定义的视觉功能,这可以让蜗牛避免直接的日照。像生活在深海喷口附近的生物,其复眼已被调整为侦测热泉产生的红外线,因此可以发现热泉而避开。 单眼在动物界中相当常见,带有水晶体结构的眼睛至少在动物演化过程中(立方水母→甲壳动物→环节动物→头足类动物→脊椎动物)历经了7次演化。 注意:脊椎动物的透镜眼和头足动物的透镜眼是典型的趋同演化,相似的构造,相似的作用,但是来源的胚层不同。 为了能使光线聚集到一点,它们必须被折射。折射的多少取决于观察物体的距离。一个远的物体要求晶体的曲折程度要小于近的物体。很多折射发生在具有固定曲率的角膜上,同时根据折射的要求通过调节肌肉来控制晶体完成剩下的折射。 眼球结构分为:
374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47
翻译
翻译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个好的翻译,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应该要能像是以母语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并要符合译入语的习惯(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演说者并不打算像一个本语言使用者那样说话,例如在戏剧中)。 翻译分为口译、笔译和手语。口译又称为「传译」,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由于语言必定早于文字出现,因此口译的出现也必定早于笔译。 所有与语言相关的事物(例如文学和演讲)基本上都可以进行翻译,包括小说、电影、诗歌、演讲等等。但是不同的领域,翻译的困难度也不同。例如,诗歌几乎是不可能准确翻译的,因为诗歌的形式、音韵等,都是组成其含义的一份子。 很多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工作,包括软体手册和其他商业及专业文本,注重的是意义的传达,以能通顺传意为主要要求。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不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同时企业的经营也越来越以全球观点出发,这也带动了国际化与本地化产业的兴起。 如果说非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的话,那么翻译文学作品甚至诗歌,往往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一些天赋。文学翻译出于美学的考量,在翻译时不能仅注重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更不能忽略了文化间的不同点,否则经常会导致译文在语意、美感、风格上的流失。总之,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 除了出版业以及本地化相关产业外,很多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也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例如官方语言有两种的加拿大政府,所有的政府文件都必须翻译为英语和法语;另外像拥有很多官方语言的欧盟,更是必须雇用大量的翻译人员。 对于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一般称为翻译研究。 美国学者尤金·奈达(Nida,1964)将翻译的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1.分析(analysis)、2.转换(transfer)、3.重建(restructuring)。 翻译理论也有「异化(Foreignization)」与「归化(Domestication)」之分,是以原文与译文各自所属的文化背景为准区分。译文若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则属「异化」的翻译,若偏向取用译文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寻求对等则属「归化」。归化的译法因为在无损原意的前提下改用了当地的文化元素以代替原文中对译语读者陌生的文化元素,遂较易取得当地的观众共鸣。 由于中国早期历史所处的环境,中华文化的近邻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直到佛教传入前,翻译并不广泛存在。 宗教文献翻译在历史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佛经翻译中,译者在翻译经藏的时候往往会在文件中修饰,令译文更切合中国文化。他们会在译本中增加一些中国的传统观念,如孝道等。 在西方,其中一项最早被记录的翻译活动是将旧约圣经译成希腊语,此亦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公元前3世纪,七十名(一说七十二)译者被委派担任翻译圣经的工作,他们在佩浮思岛上,分别在不同的单人小室内进行翻译工作,后来他们发现所有的译本竟然完全一模一样。自此,七十士译本有著崇高的地位,其他语言(包括拉丁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乔治亚语)版本的圣经在翻译时亦参考了七十士译本。 罗马圣哲杰罗姆,更被誉为翻译历史中的圣人,因为他将圣经翻译成拉丁语。而几个世纪以来,天主教都是使用这个译本(亦称作「通俗本圣经」),不过,这译本在当初面世时亦惹来不少争议。 随著宗教改革,圣经被翻译成欧洲各地的当地语言,而新教与天主教的分歧亦愈来愈大,这是因为两者对于一些特别字眼和段落的翻译有著不同的见解。 马丁·路德所译的德文版圣经、Jakub Wujek所译的波兰版圣经以及以英文写成的钦定版圣经无论在宗教、文化和语言方面都对当地有深远影响。 “回译”()指对译文翻译到原文的语言,同时不参照原文。 回译与原文的比较有时用作检测原始翻译的准确性。 对于新接触或不熟练的语言,机械翻译的辞典法(即逐字翻译)是翻译方法的最根本,所以把欲翻译的文字的字面意思表达出来,是商务翻译中的重要应用,也是翻译的最初通行方法。 翻译家思果指出,理想的译法是这样的:先把原文看懂,照原文译出来,看看念不念得下去,试删掉几个不一定用得著的字,看看是否有损文义和文气。如果有损,再补回来。试把不可少的字加进去,看看是否超出原文范围,增减以后和原文再校对一次。有些地方是否译错,语气的轻重是否恰如其分,原文的弦外之音译文里找不找得到?原文的意思要消化;译文的文字要推敲。有经验的译者,可能一下笔就译好了,不过还是要花更多时间来推敲疑问的遣词造句。 毛泽东在《与音乐工作者谈话》中说:“鲁迅是民族化的,但是他还主张过硬译,我倒赞成理论书硬译,有个好处,准确。” 所谓机器翻译,是指利用电脑程式对译入语文本进行分析,然后自动将译入语翻译为译出语,亦即翻译程序本质上是由机器进行,没有经过人工润饰,它是自然语言理解的一种应用,也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一项主要目标。目前的一些翻译机器,例如雅虎翻译(收购前称宝贝鱼,Babel Fish)和Google翻译,有时是可以将译入语的信息,转变成某种程度上尚可理解的译出语(翻译),但是想要得到较有意义的翻译结果,往往必须在输入语句时适当地编辑,以利电脑程式分析。在仅应用有限词汇,同时文句语法单纯的领域,例如气象报告等,机器翻译往往能发挥较大的功能。 但是,机器翻译的结果好坏,往往取决于译入跟译出语之间在词汇、文法结构、语系甚至文化上的差异,例如英文与法文这两种语言间的机器翻译结果表现极为优良,而中文与英文间机器对译的结果则相对不准确。一般而言,大众使用机器翻译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要得知原文句子或段落的要旨,而不是精确的翻译。总的说来,机器翻译还没有达到可以威胁(人工)专业翻译的程度。 电脑辅助翻译(又称机器辅助翻译),顾名思义,是以电脑程式软体辅助人工翻译,协助译者更快速地翻译以及维持词汇的一致性。 电脑辅助翻译中最常见的工具,便是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简称 TM),这是以资料库的方式储存原文与译文,译者在翻译时可利用电脑分析与搜寻翻译记忆库,找出相同或类似的句子,供译者使用或参考。使用 翻译记忆库,对于维持文件中词汇用法以及句型的一致性,有很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句型变化较少、内容重复性高的文件,诸如法律、技术或说明书等文件,比较适合使用翻译辅助软体。因此在国际化与本地化领域中,电脑辅助翻译软体是很重要的工具。 电脑辅助翻译领域中常见的软体有: 电话翻译,顾名思义,是以现代通讯手段的电话或手机,进行实时的交传或同传,协助不同语种人员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这是各国在努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应用。 视像翻译,是以现代通讯手段的电话或手机,进行视像通话,为聋人和健听人士之间进行手语及口语的传译服务,例如龙耳手译宝。 称职的翻译家具有以下的特质: 称职的翻译家不止是多语主义者,也是。语言不只是字、文法及语法规则的组合而已,也是巨大的互连系统,其中包括许多内涵及文化在内。语言学家Mario Pei曾说「(翻译)差不多是要用一辈子来完成的工作」。 翻译工作的复杂程度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有作者认为翻译者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已有很好的基础知识后,需要十年的经验才能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以这种观点来看,认为「一个人只要两种语言都很流利,就一定可以胜任翻译的工作」是很严重的误解。 翻译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曾和艺术家和其艺术作品的关系相比。翻译和其他艺术一様,不可避免的需要有选择的成份在内,而选择也代表了诠释英文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曾告诉他的侄女,波兰文翻译者Zagórska: 翻译者可能只翻译原文中的一部份,只是这是翻译者的原意即可。不过翻译者不应该有审查者的角色,为了取悦某政治利益或道德利益而暗中删除相关的文字。 翻译是许多作者训练文笔的方式之一。翻译者,包括东亚翻译佛经的僧侣,以及近代早期欧洲的圣经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将语言或文字使用的一些特征带入作品中。翻译者是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知识的桥梁,翻译者将源语言中的许多特质及概念带到目的语言中,包括外来语、文法结构的借译、熟语及词语等。 以下是一些华人著名的翻译家。 事件: 图书: 水果:
374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48
翻译 (消歧义)
翻译 (消歧义) 翻译可以有多重含义: 对于维基百科的条目翻译,请参见。
374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49
伍子胥
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以字行。春秋时期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伍杨村)人,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先祖伍举,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伍子胥家族因在楚国被迫害,投奔吴国。受吴王阖闾重用,大破楚国,北镇齐晋,南服越人,官拜相国公。吴王夫差继位后,对其“联齐抗越”战略不满,又听信伯否的谗言,最终赐死伍子胥。 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公子围杀楚王熊员,自立,是为楚灵王,子干、子皙逃到外国。周景王十七年(前528年),楚国公子蔡公弃疾,与子干、子皙攻击篡位的楚灵王,灵王自尽。蔡公弃疾又利用谣言,迫使子干与子皙自害,自立为王,是为楚平王,平王用子胥父亲伍奢为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太子被奸人费无忌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平王七年,伍奢被监禁时,楚平王召伍子胥与其兄长伍尚,否则便杀了他们的父亲。伍子胥料到楚平王欲杀其父子,劝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为父报仇,伍尚明知道会死,依然不忍见父亲被害,于是向伍子胥说;「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负责为父亲而死,你负责为父亲报仇。」还是前去,伍奢知道伍子胥没有来,说:「楚王和大夫恐怕要宵衣旰食,好好加班了!」最后,伍尚就和伍奢一起被楚平王处决。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五二二年),伍子胥欲逃往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只好作罢。之后他因太子建在宋国,遂投靠之;但宋国内乱,只好与太子一起投奔郑国。太子建和晋国大夫中行寅在郑国合作,打算联合推翻郑定公,被定公知晓而被杀,最后子胥只好偕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一起投奔吴国。途中过陈国,欲出昭关至吴国,昭关守卫通缉二人,两人只好徒步逃亡。 伍子胥出了昭关,怕有追兵赶来,急忙往前奔跑,但遇到大江拦住了去路。正著急时,江上老渔夫-{划}-著小船把他渡过江。过了大江后,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夫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金。送给你,聊表我的心意。”老渔夫回答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的米粮作为赏金,还答应封告发者为大夫。我不贪图赏金和爵位,怎么还会贪图你的宝剑呢?” 伍子胥逃出楚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不久便抱病。此时盘缠用尽,只好拖著病躯沿路乞讨。 周敬王五年(前五一五年),伍子胥在吴国结交专诸与要离,夏四月使专诸刺杀吴王僚,协助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其后又令要离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 周敬王十四年(前五〇六年),冬十一月阖闾重用伍子胥,并重用伍子胥发掘的孙武为元帅,发兵击败楚国。次年四月,破楚首都郢(今江陵纪南城),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好友申包胥派使者责备伍子胥鞭尸的作为,伍子胥回答:「帮我向申包胥道歉,我的日子不多了,就像黄昏时赶远路(日暮途远),所以只能违背常理,不择手段(倒行逆施)了。」周敬王十五年(前五〇五年)六月,申包胥以秦师救楚,吴败还,楚昭王归国。 对现存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按年代顺序进行梳理并发现,古代史事记载最权威的历史著作《春秋经》、《左传》及《国语》等对此均未作记载,而《吕氏春秋》、《淮南子》和《榖梁传》等只记载「鞭坟」、「鞭墓」或「挞墓」等,至《史记》才出现「鞭尸」之叙述。唐代司马贞和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都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提出质疑,对历史层累记载的梳理结果或已说明,「掘墓鞭尸」乃为后世复仇之风炽盛时代所杜撰并加诸伍子胥头上的不实之辞。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四九六年),阖闾与越王勾践大战时中箭,阖闾伤脚拇趾,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并托伍氏为辅政大臣,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四九四年),夫差继位后两年,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否所谗,不听「联齐抗越」的主张。 周敬王三十六年(前四八四年),夫差赠伍子胥剑赐自尽。子胥愤恨自刎,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双眼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著越国军队灭亡吴国。吴王夫差极怒,把伍子胥的尸首用裹于鸱夷革之中并抛弃于钱塘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据说,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刭。 伍子胥有一子被托付于齐国的鲍氏,后来别为王孙氏。 由于伍子胥尸沈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与食粽子。 虽然司马迁对伍子胥破楚时的所为不满,但认为伍子胥是不拘小节的烈丈夫,不会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终为父亲报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这应也是司马迁因李陵案受宫刑,为继先人之志,完史记之作,隐忍偷生,"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藉评伍子胥纾一己胸臆。
375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52
国语 (书)
国语 (书) 《国语》是中国国别史之祖,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穆王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三家灭智(前453年)。 关于《国语》作者问题历代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彪、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如傅玄、刘炫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一般认为是集体创作,“定非一人所为”,清朝赵翼提出《国语》为“左氏持简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 《国语》有多家注文,东汉的郑众、贾逵都曾注解《国语》,三国时魏的王肃、吴的虞翻、唐固、韦昭,晋的孔晁等也有注文,但多散佚,只有韦昭《国语解》独存。 《国语》全书共21卷,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国语》叙事“繁芜蔓衍”,常集中几件事件,加以渲染,增添细节,不如《左传》的文字简洁洗炼。如〈晋语〉所记骊姬之乱、晋文公的流亡,都甚为细腻曲折。先秦典籍中,《国语》受到的批评甚多。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一般以为是当时贵族教育中的教材。《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鲁语上》记鲁太史里革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国语·晋语》在全书二十一篇中独占九篇,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吴语》仅记夫差伐越和吴国灭亡,《越语》仅记勾践灭吴。因而有人称《国语》是晋史。 《国语》记事与《左传》相同者有60余事。《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其他还包括朝聘、飨宴、讽谏等重要事迹。
37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53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称“下江官话”、旧称“下江话”、“江北话”、“淮语”,又称“江淮话”,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淮民系所使用。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话基本完全失去入声,不同地区的江淮官话亦具有来自不同方言的,如来自吴语、赣语等。 江淮话的使用者约有7000多万,如果将其划出官话,其使用者将在中国语言中排第3位,仅次于官话、吴语。现今,江淮话的定位是同等于吴语的独立的淮语语言,还是同等于西南官话的官话方言依旧存在很大争议。 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苏、皖两省中部,此外还有赣北、鄂东、豫南及其它省份的少量方言岛。 江淮官话下面分3个方言片: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 分片的主要依据是古入声字的今读:洪巢片有入声韵,除庐江无为等地入不分阴阳;泰如片有入声韵,分阴入、阳入;黄孝片多数地区古入声字不分阴阳,读舒声韵,归于单独的入声调类,但枞阳桐城等地有少量字归入阳入,非咸山入声韵不混舒声韵。黄孝片的武穴黄梅蕲春以及枞阳桐城部分地区入声短促且多数有喉塞音,如下表: 洪巢片分布较广,比通泰片更接近其它官话,分布在从连云港到安庆(市区)的广大地区,东部淮东片以扬州话、淮安话为代表,西部淮西片以南京话、芜湖话为代表。 苏北黄河古道一线,是淮语向中原官话的过度地区,往往语言交杂。 通泰片(通州-泰州片)分布在泰州市(除靖江)和南通地区(除启东、海门、通州东部、如东东部兵房一带)、盐城市南部东台、大丰以及扬州市东部边缘地区、镇江市扬中东部,和普通话差异非常大,随着地区层层递进和洪巢片也有较大程度差异。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一版和第二版均称此片为「泰如片(泰州-如皋片)」。 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江西九江和河南信阳南部一带,其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为由古楚语发展而来,处在过渡地区,西部向西南官话接近,东部向洪巢片过渡。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中,原第一版里属于洪巢片的安庆市区、枞阳县、桐城市被划至黄孝片。 另,湖北西北部与陕西交界处竹山、竹溪二县的方言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标成与长江南岸的黄石方言相同,未标出与江北的黄冈方言的联系。 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
375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55
苏州话
苏州话 苏州话(吴语苏州话:-{苏州闲话/苏州言话}-,国际音标:),又称苏州方言,流行于江苏苏州地区,属吴语太湖片苏嘉湖小片。。 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人解)就是由此而来。(一说“吴侬”是原苏州方言“我”之意。)昆曲丑角念白和评弹都以苏州话为本。并流行于整个吴语太湖片。现代苏州话有27个声母,43个韵母,7个声调。 苏州话也是一种文学语言,19世纪兴起的吴语文学如《海上花列传》的对白就是以苏州话写成。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国有四大白话:京白、韵白、苏白和粤白。而苏白无疑是江南地区最流行的语言。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评弹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 姑苏城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妓女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人韩邦庆。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 苏州近一百年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苏州话直接影响到其他城市的方言。其中上海话是受苏州话影响最大的方言之一。而苏州话先后影响到了杭州、湖州、嘉兴、南通等地的方言,而最远甚至影响到了长江上游一千公里外的重庆话,而这一系列的传播也见证了苏州百年的兴衰和苏州人的生活轨迹。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推广普通话力度的增加和外来人口的压力,苏州话出现不同程度的式微。2011年,苏州城市商报对苏州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半数完全不会苏州话,剩下会苏州话的也不流利。2012年人民网也对苏州话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约70%的苏州年轻人不愿意讲苏州话。苏州话的生存岌岌可危。苏州话的传承也出现了断层,根据调查,苏州中小学生能讲流利苏州话的比例只有18%,而不会讲的比例高达82%。 老派标准苏州话有27个声母,49个韵母,八调。苏州郊区很多都保留了翘舌音声母,故部分地区具有34个声母。现代苏州话(苏州市区)有27个声母,48个韵母,八个声调,这个声韵调系统也是吴语的一般情况。 老派苏州话总共有27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或者评弹翘舌声母),若计入评弹翘舌声母(即最老派苏州话中的声母),则苏州话的声母总数可达34个。如果再将'm和m类的分列,则有38个。苏州话完整地保留中古汉语全浊音,即“巴”,“怕”,“爬”三字声母相互对立,这也是吴语的共性。 下表列出老派苏州话的声母系统,根据《苏州方言志》(1998)。 陆基所著的《注音符号·苏州同音常用字汇》,记录的是1935年时的最老派(亦称旧派)苏州话语音,其中反映的苏州话声母系统如下: 可见, 四个翘舌音仅存于最老派和少部分老派苏州话,尤其是评弹老演员所使用的苏州话。据《现代吴语的研究》,旧派苏州话分 组和 组,分法接近老派天津话,与北京略有出入。新派苏州话不区分两者。其中,中古的章组声母在最老派苏州话文读中绝大多数为翘舌,庄组及知组除部份阳声韵外则多为平舌。尽管如此,根据《一百年前的苏州话》及赵元任先生的一些实地调查,当时苏州话白读音的翘舌分布远小于文读,且较为不规则。在如今的苏州市区,除极少数评弹演员外,已无人能区分最老派苏州话的平翘。但在苏州郊区几个点上仍有些许保留。 零声母限于阴声调字,开始时往往带有喉塞音 。苏州话的浊声母 起头并不很浊,可表示为 。 老派和新派分尖团,古见溪晓三母的字在今细音前读 ,与古精清心三母的字读 不同音。例:“雪” ≠ “歇” 。 《苏州方言志》记录的老派苏州话有46个韵母,见下表: 相比之下,《字汇》所反映出的韵母系统见下表。它与后来的《方言志》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黄底字表示出来。 根据《苏州方言词典》,苏州城区方言的单字调有7个。城区阳上、阳去不分,“买卖”同音,文读均为 ,白读均为 。吴县有20多个乡镇阳上、阳去有别,阳上 (31) 降调,阳去 (213) 降升调。 连读调是在实际说话中出现的调。其划分的单位不是单字,而是一个语流,如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短语。吴语连读变调情况十分复杂。至今为止,吴语连读调的规律仍然各家所云,叹为观止。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简单的规律可找。 以下列出的是《苏州方言志》中苏州话双音词连读变调的规律表。黄底表示的是前字变调的连续变调模式,其余均是后字变调。可见,苏州话二字组连读变调最主要的特征还是前重后轻,即属于前重式变调,只有首字阴上和阳上时有例外。其前重式的特点虽然不及上海话强烈,但仍然十分明显。在前重式变调中,每个字组的非首字与北京话的轻声实质上是类似的。 有趣的是,苏州城区方言虽阳上、阳去相混,但在阴入+阳上去二字组中,后字阳上和后字阳去的二字组却表现不同,古阳去字保持其本调。前字阴入也是最为稳定的二字组类型,这种环境下阳去字的本调才得以保持。 除此外,苏州话还有两种轻声,无喉塞音尾的是 (21) 调,有喉塞音尾的是 (2) 短调。例:心·浪(,“心上”,与“新郎” 同音)、里·向(“里面”)、儿·子。 苏州话的人称代词是: 仅有部分老年人,主要是老年妇女称“奴” 作为第一人称单数代词。苏州的东郊和西郊都说“奴”,因此城区的人大多认为“奴”是乡下口音。 不写作“我”,因为苏州话“我”读 ,只用于书面语。 第三人称单数“俚倷”见于《海上花列传》,原写作“俚乃”。它可能是“唔倷”的前身,现已不使用。 苏州方言用来表示人称代词复数的后缀是“笃”(轻声),相似的后缀也存在于其他吴语方言中。 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研究》认为近指和远指的两组指示词同源。这些指示词都不能单独作主语宾语,需要与后接的量词、方位词结合才可以。
376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60
湘语
湘语 湘语(新湘语长沙话:;老湘语娄底话:),又称作湘方言,有时也被泛称为湖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是生活在中国洞庭湖、湘江、资江流域一带的湖湘民系使用的母语。现在,湘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衡阳、邵阳、怀化、永州等,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一带。 湘语是汉语的一支。通常我们将汉语视为一种语言,湘语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数支二级方言。若视汉语为“汉语族”,视湘语为独立语言的话,则湘语下有数支湘语的方言。无论如何划分,湘语的地位都跟官话、粤语、吴语、闽语、晋语、客语、赣语等相同,要么同为独立语言,要么同为汉语下的一级方言。 湘语也是一种声调语言,这点跟汉语下的众方言是相同的。 1996年,全球以湘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3600万人,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28名,在汉语方言中有一定影响力。至2010年,湘语的使用人口约为3800万人,占汉族人口的3%左右,是世界上使用人口第33多的语言。 包括湘语在内的湖南方言在中国国内传媒上受到诸多限制,在中国境外更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湖南的娱乐传媒业发达,但基本以普通话为主。湖南卫视的节目中偶尔会夹杂些许长沙话。湖南省内的一些电视台有少数节目和电视剧带有湘语或全部用湘语,如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普通话渗杂大量长沙话的娱乐脱口秀)、“一家老小向前冲”(以新湘语为主打的湖南方言类电视剧)、“逗吧逗把街”(以湘语为主打的、夹杂上海话、粤语等语言的电视剧)。 由于历史或移民原因,湘语在陕西南部、安徽南部、四川东北部以及贵州南部的局部地区亦有零星分布。 先秦时期流行于楚地的楚语,是湘语可追溯最古老的源头。古楚语的具体面貌今已不可考证,但它是湖南及湘水流域的汉人最早使用的语言。“楚言”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说明楚地方言至少在春秋晚期就已经形成,与当时的中原雅音夏言有别。楚国兴起于汉水源头并长期活跃于江汉平原,并定都于郢(今湖北省西部)。在战国时期,古楚语随着楚国的兴盛,通过征服百越部落一支杨越并大量移民而进入湖南。在春秋战国时期,楚语与中原华夏语有相差大的差异,同时楚语与当时的齐语,越语也存在区别。《礼记》:陈或作陵,楚人声……楚人呼陈及陵声相似,故云楚人声。<br>董同龢先生在《与高本汉先生商榷自由押韵兼论上古楚方言特色》中,根据《老子》用韵与《诗经》歧异而与楚辞契合的地方归纳出四条上古楚方言的特点,其一就是真耕通押(in/iŋ),另还有东阳通押(oŋ/aŋ),之幽通押(jɯ/ɯw),鱼侯通押(a/o)。董先生说:“真耕通-{叶}-的用例,从《老子》到屈宋的作品,再到西汉初楚词作家的作品内逐渐增加的。”此外词汇上很多特色之处。《左传·宣公四年》在解释楚国令尹子文名字时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这说明古楚语不仅在语音上与中原汉语有较大的差别,词汇上也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如《楚辞》中的语辞“兮”、“些”则可视为古楚语在语法上和特征。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暗示中原语和楚地语言有巨大的差别。多数专家都认为古楚语包括湖北,湖南和长江中游南岸一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今天湘语的前身。 秦统一中国之后,实行郡治,分设长沙郡和黔中郡,而长沙郡的范围也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现代湘语的版图,对于湘语的传播,发展和维护其内部的一致性,无疑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古楚语与少数民族杂糅产生的南楚语则是古湘语最早的源头。南楚语最早在西汉杨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出现,并多与“江、湘”等并举。“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期的—个方言群或土语群,是“楚语”的嫡系或支系,同时也是吴语的近亲。《史记·货殖列传》云:“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南楚大概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大部以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南楚语的词汇一部分吸收成为汉民族共同语,而一部分则保留在湘方言中,比如:“湘沅交界呼儿为崽”,此用法依然在湘方言口语中。南楚语可以说是古楚语在秦汉时期湖南境内与湖南的土著民所操的语言糅合形成的语言,应该说,在“南楚语”的阶段,湘语的发展已经基本成型,如果说要从现代湘语的角度出发来命名一个“古湘语”的话,我们可以把“南楚语”称作“古湘语”。在两汉时期,湖南依然以少数民族繁杂,势力非常强大。 汉族以今长沙为中心的湘江中下游地区。所以古湘语和少数民族语言长期共存,并不断通过小规模移民向非汉语地区扩散。秦汉时代整个湖南地区的广阔腹地仍然是古苗族、瑶族民族的居住地或未经开发垦殖的原地,其间可能还零星散布着一些汉族移民点。长沙在王莽建立新朝时期改名为填蛮郡,说明甚至在当时的长沙,苗、瑶少数民族势力也非常强大。历代北方的战乱,湖南地区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因而人口激增,从元始二年至永和五年138年间,长沙郡人口从23万增至105万,零陵郡从14万增至100万。正是这一波又一波的移民运动,使得古湘语扩散开来。 楚语在唐代有一定的独立性,自身特色比较明显。唐人往往将吴、楚并提,“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亦以“蛮”、“譌”等字眼形容楚地言语,“吏体庄生傲,方言楚俗譌”、“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可见,在唐人看来,唐时楚语与北方通语间差异较为显著,大致可以算作独立的方言区。同时又由于唐代有大批中原移民涌入湖南,冲击湖南的语言面貌。而五代之前,湖南人也多是来自北方的中原移民。移民带来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词汇,在一些湘方言点保留,如老湘语娄双小片的“行/行路”表示现代汉语的“走”,而“走”则是快跑,其它如辰溆片表示玩耍的“嬉[xai]”,长益片表示拔草的“薅[xau]”等。<br> 虽然接受了大量的移民,但同时也显示出自身的特色。根据敦煌出土的隋初版本《楚辞音》残本来看,中古汉语的麻韵字[a]楚人读为近似于鱼模韵[uo/io]是最明显的特色,而下江则无此特征,即“下[ɣa]:楚人音户[ɣuo]”,“马[ma]:亡古反[muo]。这同时也是现代湘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他一些现代湘语的特征也在唐宋时代出现,如唐晚期到宋代湖南诗人及词人用韵反映出中古三套阳声韵尾(伞n/三m/桑ng)混同,如“山n岚m鉴m关n帆m断n”押韵。而阳声韵相混也多于诸多例证如,江西词人孙奕《示儿编》中记载:荆南士人“南[nam]读为难[nan],荆[kieŋ]读为斤[kien]”,这一特征与现代的湘方言极为相似。其次入声韵尾[-k]、[-t]的弱化与消失,此点在《楚辞音》中亦有少数例证,此点可能与湘语绝大多数点无塞尾入声有一定的相关。其次湘语的“浊上归去”正处于初始阶段,但并未普遍出现,而部分浊上读上声依然保留在东安土话中。尤侯部唇音字基本不入鱼模,这一点在现代湘语众多方言点中有保留,如长沙方言的“浮[pau],阜[xou],亩[mou],否[xou]”等字的韵母皆不为[u],但在老湘语双峰话中保留得最为完整,展示湘语尤韵三等唇音字不入鱼模的例子: 近古湖南方言的格局影响了现代湘语的局面,移民深刻地影响现代湖南方言的布局,比如接受北方移民最多的是湘北地区,其次是湘西地区,与今天的湘西北和湘西地区成为官话区不无关系。元代湖北、湖南受战乱的影响,人口大减,地广人稀,而江西则相对稳定。因而元末明初大量江西移民进入湖南,此时湖南人多从江西东来,如湘东一带的醴陵在宋代还是讲楚语(湘语)的,而在明代就已经成为赣语区域。江西移民主要集中在湖南东部,以及今天的湖南中西部的邵阳和新化部分地区。江西移民深刻影响了湖南的方言格局,赣语不仅影响了湘语(并从中划出了新湘语),而且现代湖南靠近江西的东部交界地带平江、浏阳、醴陵、攸县等地都被划归为了赣语区,此外,衡阳地区的常宁、耒阳的赣语区也是江西赣语移民带入的。明清时期,湖湘移民开始向四川移民,并在四川形成一些方言岛,四川人称之为老湖广话。明初亦有大量的江西人进入湖南,当时移民主要进入的是今天的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地。这些地方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长沙湘潭等地虽然也是人口重建式移民区(移民人数达到80%以上),却没有形成赣方言的聚集区。周赛红认为可能由于本地人经济比较强势,于是赣语与本地人原来使用的方言糅合成了新湘语。但移民语的影响渗透在语音、语法以及语汇中,湘语特别是新湘语与赣语的关系密切。。亦有专家认为长沙等地的新湘语是由老湘语侵蚀赣语形成,存在争议。<br> 近古湘语的一些重要的特征已经显现,如浊入送气(清代的宁乡县志:呼白[bak]为派[pʰai]),入声尾彻底消失(清乾隆长沙县志:吉曰季,郁曰又,佐曰作),庄组不读翘舌音(如杉为山),ai读ei(泸溪县志:呼豆为玳,呼楼曰来,呼头曰台)。另外受到明清官话的影响,湘语特别是新湘语中在有相当数量的明清白话词汇,如“学舌”、“后生”、“落钱(克扣)”、“落脚货(边脚料)”、“吃(吃)”、“望头(盼头)等。 明清时期的湘语的范围已经基本形成,并通过自然地理环境与历代行政区划扩散。例如广西全州、兴安、灌安、资源,由于自秦汉以来曾经有相当长的时期属于湖南管辖,而且影响较大的全州直到明代才脱离以长沙为中心的,因此全州等地的方言依然保留着古老湘语的特征。。此外,湘语也随着明清时代移民进入四川,清前期大批的湘人为了避开兵灾与水灾进入川西山区,正因此,湘人聚居在远离城市和边远山区,湘语特色保留到今天。在陕西汉中也由于明清移民有湘语点分布。以“床”字为例展示现代各地湘语的特征。 目前湘语人口400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3%。湘语处在赣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因此在湖南省内湘语区域的边缘地带存在一些湘语与赣语或西南官话的混合方言。湖南的东北角及东部许多地区主要为赣语:宜浏片(岳阳东部和长沙东部一带),吉茶片(株洲相当部分地区),耒资片(衡阳南部和郴州东部一带)。湖南的西北地区,西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南部部分城镇通行西南官话:分别是涵盖张家界和常德绝大部分地区的的常鹤片,以吉首市区和怀化市区为中心的湘西片,以及以郴州市区和永州市区为中心的湘南片(这一片与广西北部的桂林的桂柳官话连成一体)。湖南南部的郴州和永州地区有数十种湘南土话,与湘语、赣语和西南官话皆无法互通,其内部差异也较大,主要在湘南的广大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使用,因此湘南这一带为多种不同方言并行或重叠区域。此外在,在湖南东部的平江、浏阳、攸县、茶陵、炎陵、桂东和汝城等七县中还有客家话的分布。 湘语的形成与湖南的历史行政区划不无关系,在湖南境内的湘语主要分布在湘江流域、资江流域,沅江中游少数地区以及洞庭湖滨部分地区。此外在广西、四川和陕西等地也有分布,但湖南境外的湘语受到官话更大影响,与湖南省内的湘语大多相去甚远。广西境内主要分布于东北部湘江流域的全州、兴安、灌阳、资源和龙胜部分地区以及周边一些地带;四川境内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中部,点状散布在沱江、涪江、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包括江油,安县,绵阳,绵竹,三台,德阳等45个县市的局部地区;陕西境内主要分布于安康一带,尤以汉阴县的最为集中,包括陕西南部的汉阴,石泉以及宁陕等地。贵州省除去黔东南与湖南接壤的天柱东部外,尚在西部晴隆普安交接处也有湘语方言岛分布。 湘语分区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过渡方言的处理。学术界主要有如下划分方式: 按《湘语的分区(稿)》的划分方式,湘语区包括: 根据2008年的统计,目前湘语人口主要分布的城市有 广西境内的湘语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全州、灌阳、资源和龙胜五县,主要属于湘语永全片,其他市县也有湘语方言岛分布。资源和龙胜有所谓的“新化话”和“溆浦话”,分别来源于湘语娄邵片和辰溆片。这一地区还有与湘语不同的湘南土话、桂北平话分布。 贵州境内的湘方言分相隔很远的东西两部分: <br> 贵州湘语东分布带主要位于在黔东南州天柱东部清水江沿岸白市、河东等乡镇,和湖南境内锹里地区的酸汤话连成一片。“酸汤话”主要分布在湘黔边界的锹里地区,处于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有着湘语的底层。从音韵层次上看有相当明显的湘语特征,其古全浊声母字清化多数不送气清音,但全浊仄声特别是古浊入声读送气清音。麻韵三字保留等ia的读音,如:姐,蛇,舍 等字。知章组部分读舌上音[t,th]如朝,竹,充,古日母字读零声母或者泥母。另外用“嘎,嘎哩”完成都与湘语主流相类似。 <br> 贵州湘语西分布带主要位于在西部的晴隆、普安,呈方言岛分布,大概有6万人使用,使用者被新汉族移民称为喇叭苗人。喇叭苗人的家谱记载他们祖上是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来自湖广宝庆府城步县(今湖南邵阳市城步县)。喇叭苗话属于娄邵片武邵小片。 <br> 四川境内有湖南移民带来的湘方言岛存在,它们分布在46个县。在这些地方仍然保留着部分湘方言的特色,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包括德阳市。同时这些方言岛散布在沱江,涪江,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另外加上湘民后裔分布的地方,新都,邛崃等18个县市,一共63个县市。在四川的湘方言根据声韵的特点也分为新老湘语。四川的“新湘语”如达县的“长沙话”和乐至的“靖州腔”,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和塞擦音不论平仄,今一般读不送气清音。而老湘语如中江,金堂的“老湘语”以及营山的“安化腔”。此外还有西南官话化的湘方言,自身特点大量丢失,如新派的“永州腔”。 由于清初从善化府(今长沙)等地的移民,在陕西安康部分中、高山地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湘方言岛,其中五处约3万余人至今还保留着新湘语的基本特征。<br> 汉阴田禾由于地理位置闭塞,是保留得最好的湘方言岛之一,根据调查其音韵特征整体接近今天的长益片长株潭小片的新湘语。其古全浊声母白读多数今多读不送清气清音,去声分阴阳,入声派阴去,麻韵三等字有ia的白读,如夜/ia/,爹/tia/,蛇/ʂa/等白读;梗入声保留白读如吃/tɕhia/,滴/tia/等,章组三等字合口读舌面,如猪/tɕy/,说/ɕye/,开口读翘舌音如蛇/ʂa/,疑影洪音合流,庄组与知二读平舌等,这些特征都与今天的长益片有共性。同时这些地方也受到了官话特别是西南官话的影响,比如古全浊声母不送气的特征在文读层消失,声调调值也完全相同对周边的西南官话。陕西湘语可以说是在不断演化和推进中。 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恢复战后农业生产鼓励移民开垦,将河南、湖北及安徽江北的大量移民迁进皖南。移民带来的各种方言被称为皖南客籍话,湘语就是其中一种。皖南的湘语主要分布在广德的北乡和清溪乡、宁国的南极乡和银丰乡、 南陵的峨岭乡和三里乡及青阳的酉华乡和丁桥乡等地。他们大多来自湖南的长沙、岳阳、益阳、湘潭、湘乡、醴陵等县,相当一部分人是湘军的后代。如今,老年人还说湘语,青年人受江淮官话影响很大,基本上说江淮话。<br> 台湾的湘语主要分布在各地眷村,使用者多为1949年前后来台的湖南人及其后代。1990年台湾有湖南籍人口182310人,相当一部分人说湘语或带有湘语口音的国语。著名的台湾湘语人有马英九、宋楚瑜、邰智源、归亚蕾等。而外省人第二代开始已逐渐改说国语,包括湘语在内的台湾外省方言已经接近灭绝。 湘语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历代官话,以及赣语移民的深刻影响,所以湘语内部展示出了不平衡性,表示出文白异读,语音,词汇层次的等差异。形成各种历来人们在确认一种方言是否属于湘语时判断比较复杂。早期几乎都以声母的发音方法作为标准。如詹伯慧(1985:125)认为:“古浊音系统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保留得比较完整,古全浊塞音及塞擦音不论平仄都念不送气浊音,而资水下游部分城镇说新湘语,古全浊塞音及塞擦音不论平仄一律念不送气清音。”但随着方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上述标准存在缺陷。比如在长沙话中也并非所有的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无论平仄一律不送气。有相当多的例外字。 以共性层次来看,判断湘语可以通过这些标准,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条: 凡是同时符合一、二条标准的方言应判定为湘语,在西南官话划界时应参考第四条,不符合第一条但符合第三条的方言应划入湘语。 由于形成历史久远内部分化,而且受到其它汉语方言如赣语的影响,湘语内部有比较大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是中古浊声母的有无。倘以浊声母的有无为标准,可以把湘语分成新老两派或两层,即新湘语和老湘语。所谓新湘语(即长益片)是由于受官话和赣语的影响比较大,在形成过程中明显受到了官话的冲击。相对老湘语(即娄邵片)失去了一些比较古老和特征。老湘语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比如在古汉语中“行”与“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变成了“走”和“跑”,而在老湘语得到了保留。如湘乡话中“行路”就是“走路”的意思。由于湖南在宋元经过过战乱以及大规则的移民,致使湘语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在语音上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形成新老湘语的区别。新老湘语之间差异最大的是语音体系,多数老湘语有系列全浊声母,而新湘语多数读不送气清音。而新老湘语在词汇则部分互通,比如娄底方言和长沙方言。新老湘语之间存在一些过渡性质的方言,比如沅江南大膳镇归属于新湘语长益片,却保留有一套全浊声母。再比如新湘语长益片宁乡灰汤方言的部分知章声母读端,也是受到临近的老湘语湘乡方言的影响。 湘语声母一般从20-35个声母不等。长益片和衡州片有20-25左右的声母,长沙方言中声母有23个(新派只有20个声母),益阳老派方言20个声母,新湘语湘阴方言中声母有23个。娄邵片,永全片以及辰溆片由于全浊声母的关系,多数声母比新湘语略多,在30个左右,老湘语双峰(永丰)有28个声母,33个韵母;老湘语邵阳蔡桥声母有33个(不记零声母Ø)。 老湘语多数方言点声母系统的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在目前不存在争议的湘方言点中,仍保留浊音的有以下这些点,湘乡市,双峰县,衡山县(后山),韶山市,安化县(东坪),冷水江市,新化县,邵阳市,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武冈市,隆回县(南部),洞口县(黄桥等),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祁阳,祁东,辰溪,泸溪,溆浦等地。 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部分湘语保留得比较完整,也是湘语语音上的一大特点也之一。 同吴语类似,湘语的全浊声母的浊度在各个地区并不一样,北部地区的都明显弱于南部地区。尤其是湘语的东部和北部,全浊声母已完全清化。这种现象正是历史上北方官话长期影响的结果。湖南省自古以来一直接受北方和江西两大地区的大量移民有关。赵元任认为长沙方言虽然阳调低沉,听感像似乎有浊音,但实际上是不送气的软清音,相对于老湘而言只能算是假浊音。当然新湘语无全浊声母并非绝对概念,湘潭老派方言以及宁乡流沙河都有弱浊音存在。 此外老湘语全浊声母也在逐渐清化的过程中,比如娄邵片的娄底,双峰,湘乡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全浊入声已经开始清化,甚至完成。邵阳,邵东,隆回,安化(东坪)的全浊入声字保留浊音的几乎不到1/10。保留得最完整的是永全片的祁东和祁阳,85%的全浊入声字读浊音。事实上即使是全浊舒声字,娄邵片一些方言也开始清化,比如娄底城区一些地方全浊声母都已经变成送气清音,韶山的部分擦音已经清化。所以湘方言的全浊声母正在不平衡的清化过程中。 湘方言全浊声母保留概况: 湘语的全浊清化过程并不是平衡的,相对于长益片的彻底清化,娄邵片全浊入声字已经全部清化,但全浊舒声字保留比较完整。而辰溆片则仅仅只在平声中保留部分浊声母。永全片的浊声母比如祁东,无论是在全浊舒声或是入声中都保留的比较完整。但全州在擦音中也开始清化。 新老派湘语舒声字和入声字中全浊声母的保留状况: 湘语全浊声母清化是从全浊入声开始的,大原则是平不送气而仄声特别是全浊入声的清化送气是湘语底层的特征。湘语中的双峰、湘乡泉塘、娄底、新化、安化东坪、安化梅城、宁乡老粮仓、会同、韶山、衡山前山、后山、泸溪等地古全浊入声字送气达到60%以上。而且老湘语多于新湘语,口语音比读书音多,不发达地区,乡村,城郊比大城市多,说明城市受北方官话影响之后而特征消失的快。新湘语,特别是大城市的新湘语,由于受到官话的影响,这一特征在慢慢剥落。所以新湘语:“平仄都不送”的特点,但实际上应为“平声不送气,仄声部分送气,特别是浊入声送气”,只是被平送仄不送的官话影响之后,演变成平仄都不送。此外益阳沅江一带,古“从邪澄崇船禅”母舒声字除止摄开口三等支脂之韵读外,其他大部分都读边音,这是益沅小片的特征之一。古全浊声母清化后无论舒入都读送气清音,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湘中的娄底市以及与娄底市毗邻的湘乡市、双峰县的少部分乡村。衡州片衡山话比较特殊,和北方官话一样,全浊清化之后是平送仄不送。 古全浊入声字清化后大多数读送气音,在湘方言中分布广泛,不仅广泛存于在娄邵片及辰溆片,而且衡州片及长益片的部分地点也存在这种现像。就口语常用字而言,湘方言绝大多数地方古全浊入清化后送气占优势,但是衡阳,长沙市区,长沙县,邵阳却例处,而三地又正好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城市。长益片和娄邵片湘语全浊入声送气音的比例,城市少乡镇多,新湘语少老湘语多。说明这种过程是一种语言底层的读音,新湘语受到了官话的侵蚀而慢慢失去了自身的特点。 部分全浊声母,包括舌齿音浊声母,如从邪澄床崇禅母今读边音(l)或叫流音化,是长益片益阳方言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古全浊声母读边音的区域以益阳话、桃江话、沅江话、安化梅城话为主要区域。分布于益阳市城区(赫山区和资阳区)、桃江县、沅江县、安化县以及常德市汉寿县的军山铺、百禄桥等地,如“钱连不分,寿路不分,陈龙不分,蛇茶不分”。此外桃江县马迹塘以及安化县羊角塘比较特殊,古定母字也读l,比如地li,桃lau等。属于长益片长株潭小片的南县话全浊声母读边音的情况比益阳其他地区的方言的此类情况少,更接近于长沙话。目前由于受到中国官方语言普通话以及湖南省强势方言长沙话的影响,益阳方言受到一些影响,部分新词不再读边音,或者一些边音字变为两种读法共存。在桃江,汉寿,安化交汇点的三堂街话更加特殊,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 湘语一般有30-40个左右的韵母,比如娄底方言一共有40个韵母,益阳方言有35个韵母,而长沙方言老派有40个韵母,新派有38个韵母,宁乡花明楼有33个韵母。相对于闽南语和客家话70-80个韵母而言(标准音闽南语厦门话声母:76),由于入声在湘语中的失落,以及咸山摄闭口韵的消失合并,所以湘语韵母明显相对比这些方言少。鼻化韵尾也是湘语的一个特色,在长沙方言,娄底方言等阳声韵中多过半数为鼻化韵。而南昌赣语,北京官话,成都官话都没有鼻化韵。 娄底方言的韵母布局: 中派长沙方言韵母布局: 湘语一般有5-7个声调。多数平声去声分阴阳,少数去声不分阴阳。即一般为“阴平、阳平、上声、阳去、阴去、入声”六声调。 入声是中古调类的一种,以促音收尾。在湘语的入声多数无塞尾韵,按照辅音韵尾来说,湘语的入声已经名存实亡。但做为调类独立存。湘语的入声可以看成是演化的最后阶段。。湘方言的入声仅仅能够称为入声调,而保留入声调的湘方言多为新湘语。如2006年的方言调查中发现259个常用入声字,在长沙方言中95%的古入声字独立成调。长株潭小片的绝大多数方言(如长沙),甚至上宁乡话(灰汤)和湘乡部分方言(如金薮)都有调值为24的独立入声调。新湘语益沅小片方言入声消失,派入阴去,如汨罗话,湘阴话,益阳话,沅江话等,调值45。岳阳县荣家湾以及其附近的黄沙街,毛田等地,都有独立入声调,并且有喉塞韵尾,而且部分地区入声分阴阳,阴入短促5,而阳入比较舒缓22。可能是由于赣语的影响。在老湘语娄邵片中,入声字分化比较严重,娄底,湘乡,双峰,涟源,新化,安化等多数地区入声调消失。而古入声字按声母清浊派入两上不同调类。比较娄底城区方言,清入字派入阳平45,浊入字派入阴去35,入声做为调类彻底消失。双峰的情况也于娄底类似。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老湘语的入声都消失,比如娄底方言中双江,小碧等地部分保留入声,独立成调,调值为中平调33。此外邵阳一些地方也保留了独立的入声调33。在永全片以及衡州片的祁东,祁阳,衡阳,衡南方言中,有一半左右的入声字已经归派到其它调类。多数是清入字多读入声,而浊入字多读阳平。在永州花桥和高峰土话中,也保留了部分入声调。 多数湘语的阴平为中平调33或者高平调44,55。湘方言多数代表点的阳平调值低沉,为低升调12/13或者低平调11,而在四川的湘语点的阳平为低降调21,与西南官话的阳平调值21相吻合,不能不说是西南官话的影响。 新湘语的多数代表点上声为高降调41,52,42,而老湘语的上声多为低降调21。多数湘语的阴去调为中升调35或者高升调45。 老湘语湘乡方言阴去按照送气与否又可以分为阴去和次阴去,此外中古次浊声母(m,l,n)与中古入声形成次阳平,不与阳平合并。湘乡城关镇话共有7个单字调,形成“平声三分+上声+去声三分”的格局。次浊阳平不同于全浊阳平,是一个独立的声调,次清去声不同于全清去声,也是一个独立的声调,入声调完全消失。各声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44、阳平214、次阳平334、上声31、阴去445、次阴去225、阳去33。次阳平包括入声字和浊声母字。此外荣家湾方言也有类似的现象,在送气和不送气分调。 知章读端是很多南方方言声母存古的特征之一,但很多湘方言中知组和章组合流并同时读为端组。但中古的知组(ȶ)和章组(ʨ)来源并不相同,中古的知组(ȶ)与端组(t)同源,而章组(ʨ)则是舌面音。知组读端在南方各地方言比较常见,比如客家方言的“知:ti”,闽南语厦门方言“镇:tin21,陈:tin35/tan35,猪:ti55/tu55,置:ti21”。新老湘语一些方言中,知三章合流并全部读如端,有些学者认为是存古,有些认为是后起现象,并不一致。在长沙方言中,也有极少的字读端组,比如:“置 ti45(白读)”,表示放置,以及:“砧:tin33(砧板)”。 汨罗方言的知章读卷舌<br> 汨罗方言少数知三章以及庄组三等字,以及见组三等字读清卷舌塞音ʈ 汨罗方言的知章组的读法非常特殊,存在卷舌声母ʈ,但并不与平舌t相混。读卷舌声母ʈ的字包括见知章庄等字,推测可能是见组细音腭化(ki-ʨi,ʦi-ʨi),再与读舌面音的知三章(ʨi)以及庄三(ʧi)相混,然后合流(ʨi)再塞化卷舌失去介音(ʈ)的结果。 永州高峰土话的知组读端以及章组的读法: 此外在永州东安高峰土话(属于娄邵片)中,也存在知组读端的现象,如:长tiɔ45,重din213,迟di13。但与双峰娄底不同的是,此地方言章组并不合流,章组多读舌面音(ʨ),和闽南语类似章组和知组存在差别(章组读ts/tsh/s,而知组读t/th)。高峰土话的这种现象可能可能是种存古现象。 湘语的日母字的读音层次分明,长益片以零声母ø或混入泥母ȵ最为常见,而文读受到官话影响读浊擦音z或卷舌浊擦音ʐ。益沅小片有读边音l的情况出现。而在娄邵片的湘双小片,日母字零声母或混入泥母。在邵武小片中,除了邵阳城区的多数日母字读z以外,而武冈,城步等地日母字以浊舌面音ʑ最为常见。衡州片情况类似于邵祁小片,但由于全浊声母清化,因此一般为ɕ。永全片中白读常常为泥母n,而文读受到邵衡的影响读ʑ或z。在辰溆片中,日母字一般同官话浊擦音z或卷舌浊擦音ʐ。多数湘方言的日母止摄三等字比较特殊,多数都为零声母。只有永全片部分方言点保留鼻音的读法,如永州东安高峰和花桥等地。 (老派)长沙话也有记载有类似的文白异读,但现在长沙市城区的新派长沙话的白读已经基本消失了。 其它的文白异读也普遍存在,比如麻韵三等字的读法,长沙方言:爷ie/ia,夜ie/ia,野ie/ia"。
376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65
同性恋与犹太教
同性恋与犹太教 从一开始直到20世纪,犹太教都把两个男人间的性行为视为和吃虾子一样不洁净的行为。 在保守犹太教社区,犹太法律由的学者设立。1992年,CJLS接受了四个关于同性恋释疑解答的回答。这些被用来作为统一意见的支持来源。这个统一的立场是,考虑到当前的对同性恋产生和本质的科学、心理学和生物学资料,同性恋关系与犹太教法律不能一致,但是法律委员会保留在这个议题上重新估量的权利。 重建主义运动反对有关这个话题的所有传统观点:他们认为所有限制同性恋的行为都是无价值的和无效的。因此,他们任命同性恋犹太人担任拉比和领唱者。允许犹太人同性恋者结婚以及同性恋的异族通婚。 美国革新运动(American Reform Movement)反对有关这个话题的所有传统观点:他们认为所有限制同性恋的行为都是无价值的和无效的。因此,他们不反对同性恋者担任拉比和领唱者(虽然它们并没有要求之前要询问任何有关性取向的问题)。
377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72
林业
林业 林业是对树木和森林(包括竹林)进行经营、管理,对与其相关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管理的行业和科学。它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能提高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林木、森林进行合理和坚持“永续利用”原则的开发利用,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木材的纸浆加工和家具生产等。 林业包括了天然林的监测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等;人工林的育苗、栽植、抚育、采伐、更新、经营、管理等;森林资源的普查、生长、死亡、更新等变化情况监测等;林木采伐的控制、管理等;苗木繁育技术研究、运输等;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预报、防疫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原生植被资源保护等;林产品的研究、开发、利用、销售等及林业科学、生产技术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等诸多工作。 在中国大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明令禁止天然林采伐。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法律,但在森林充沛的地区,仍然出口林产品。目前主要出口的国家为加拿大、北欧国家和东南亚国家。
377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74
8月16日
8月16日 8月16日是阳历年的第228天(闰年是2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7天。
377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75
8月17日
8月17日 8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229天(闰年是23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6天。
377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76
8月18日
8月18日 8月18日是阳历年的第230天(闰年是23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5天。
377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79
硼 硼()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B,原子序数为5,是一种类金属。由于硼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宇宙射线散裂而非恒星核合成反应,硼在太阳系与地壳的含量相当稀少。天然的硼主要存在于硼砂()矿中。 硼的元素名称,来自于硼砂(borax)。天然含硼的化合物硼砂早为古代医药学家所知悉。中国西藏是世界上盛产硼砂的地方之一。 1702年法国医生首先用硼砂与硫酸反应制得硼酸,称之为镇静盐(Sal Sedativum )。1741年法国化学家帕特指出,硼砂与硫酸作用除生成硼酸外,还得到硫酸钠。1789年拉瓦锡把硼酸基列入元素表。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各自获得单质硼。 硼的拉丁文名称为 boracium,来自阿拉伯文buraq(بورق)或波斯文burah(بوره);两者皆为硼砂之意。日文与韩文便因此将之意译为「硼素」。 硼有两种同素异形体:结晶形硼是有光泽的灰色晶体,硬度与金刚石相近,但极脆;另一种硼则是暗棕色的粉末。 硼绝少单独存在,通常以硼砂的化合形式出现。硼砂可用作水软化剂和清洁剂。 已发现的硼的同位素共有9种,包括硼8,硼9,硼10,硼11,硼12,硼13,硼14,硼15,硼17,其中只有硼10,硼11是稳定的,其他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
378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81
上海美国法院
上海美国法院 上海美国法院,全称美国中国事务法院(The U.S. Court for China)是美国在20世纪于上海设立的法院。1844年美国同清朝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从此美国拥有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906年6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决定在上海设立法院,配备职业司法人员处理美国公民在中国地区的法律纠纷和刑事案件。 上海美国法院相当于联邦法院,上诉属于旧金山的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终审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43年,美国撤销了上海美国法院。 Two individuals were also appointed Special Judges of the Court to try cases when the Judge was not available. They were: 下列著名律师获准在上海美国法院执业:
378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84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是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的小说,凤凰读书称此书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 作者江苏松江府(今属上海市)人韩邦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 张爱玲晚年生活一研究《红楼梦》,二翻译《海上花列传》,在拉德克利夫学院将用吴语的《海上花列传》译成英文和国语。 《海上花列传》展示中国古老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变的历史画面: 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人物关系设置与氏族血统安排,翻开《海上花列传》小说,记述是海上妓女,不甚了解其出身背景籍贯。记述是一座无根的真正的现代工商都会,夹杂着各种口音、混杂着各色人等的移民城市。 文学转变还表现在大量出现的新兴器物描写内容,在《海上花列传》中,从自来水、交通运输、通讯、照明,处处显示西方物质文明影响,不同于农耕文明和乡村都会。中国传统中从未有新兴器物洋灯、洋镜台、煤气灯装点堂馆门面,黎篆鸿的老相识屠明珠的厢房内,“十六色外洋所产水果、干果、糖食暨牛奶点心,装着高脚玻璃盆子,排列桌上”,“桌前一溜儿摆八只外国藤椅”表现浓浓西洋韵味。《海上花列传》展示从外国传入的电报、人力车、东洋车、马车与长江轮船,记录新兴都会上海的工业性质与现代转型。 从小就阅读过海上花列传这部作品的张爱玲,来到美国之后拜访胡适提及翻译的愿望也得支持,因为在他眼中,吴语“这种轻灵痛快的口齿,无论翻译成哪一种方言,都不能不失掉原来的神气。”1983年,张译本以《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部形式由台湾皇冠出版。 凭借着对于语言的天分,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的吴语对白,转换成地道晚清官话。同时,《海上花列传》中出现的欢场行规、上海的风土人情、晚清服饰、张爱玲都做了准确详尽的注解。然而她仍担心读者不满意,在序言中写道:“就怕此书的下一回目是:张爱玲五详红楼梦,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张爱玲曾说自己创作的小说承继的正是《海上花列传》和《红楼梦》的传统。 潘飞论,张爱玲晚年生活放在两件事情上:一是研究《红楼梦》,二是翻译《海上花列传》,张爱玲“将那种嗲声嗲气的吴语对白,悉数转换成了地道的晚清官话。同时,爱玲对于《海上花列传》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作品中出现的晚清服饰、欢场行规、上海的风土人情都做了很多准确详尽的注解。”
378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85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又称为上江官话或西南方言,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西藏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省西北部、陕西省南部、缅甸果敢和佤邦的主要语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西南官话在缅甸果敢自治区和佤邦具有官方地位。西南官话的主要特征是古入声不分化,整体保留或整体混入它调(阳平、阴平或去声) 。《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十二片,其通常也可按照地域分为四川话、云南话、桂柳话、湖北话等。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元朝之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移民具有很大关联,成渝片四川话与湖北话音系产生分化的年代都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朝,因而西南官话的形成年代应当更早。同时有学者认为其可能与另一种南方官话:江淮官话同源。西南官话在词汇、音韵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因而在民国时期,上江官话一直被认为是与粤语、吴语等并列汉语大语言区,而非官话的分支,其直到1955年才首次被划入官话。西南官话的使用者超过2亿,如果将其划出官话,其使用者将在全球所有语言中排第6位,仅次于官话、西班牙语、英语、印度斯坦语、阿拉伯语及孟加拉语。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亿,约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个官话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湘语、赣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分支四川话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2亿。但是近年来因为推广同属于官话的普通话的缘故,造成大量西南官话分布地区的年轻人已经不能使用西南官话,所以此人数统计并不准确。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另在江西省赣州市老市区拥有方言岛。邻近云南的缅甸东北部自治特区(果敢、佤邦、勐拉)等地也使用西南官话。 《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成渝、灌赤、黔北、昆贵、滇西、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其中音韵现象复杂的灌赤片又分为岷江、仁富、雅棉、丽川四小片;滇西片又分为姚理、保潞两个小片。 西南官话古入声未发生分化,整体保留或整体混入它调(主要混入阳平)。例如四川话中,成渝片入声整体混入阳平;岷江小片中整体保留了入声,部分地区甚至还保留塞音韵尾;仁富小片入声整体派入去声;雅棉小片入声整体派入阴平。 在湖广片中,不乏去声分阴阳的次方言,同时也有少部分入声分阴阳者。例如湖南北部的津市市,其方言中:古全浊入归阳入(调值44),其余归阴入(调值35),但阴去却归入阳平(调值13),故去声实际上仅仅是阳去(调值33)。 西南官话声调调值大致可分为8个类型,各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阴平是最高调,阳平是最低调,上声是次高降调,去声是低降升调),即四川话的声调类型,主要流行于四川盆地一带以及毗邻的贵州北部。这种声调类型内部一致性很高,是西南官话最具代表性的声调类型。 西南官话中凡普通话读阴、上、去而入派阳平地区的西南官话读阳平的字都是古代入声字(例外字玉)。凡不送气的阳平字是古代入声字。多数鼻音韵尾(阳声韵)字都不是古代入声字。凡ər音节的字不是古代入声字。凡uai、uei韵母的字不是古入声字(例外字蟀)。除靴瘸以外的yɛ韵母字是古代入声字。凡普通话有元音韵尾而西南官话没有的字是古代入声字。除了西蜀片的乐山话的瘸和德江话的祛白读韵母为io,凡方言中的io韵母字都是古代入声字。 西南官话的声母系统的内部差异十分巨大。西南官话主流浊音清化,但部分地区仍然保留浊音,如四川遂宁拦江话。西南官话部分地区无尖团对立,但部分地区却仍然保留尖团对立,如桂柳片部分、成渝片部分、岷江小片部分等。西南官话部分地区不分平舌音翘舌音,但也有部分地区完全区分平翘舌音,如仁富小片、岷江小片、成渝片部分、贵昆片部分;西南官话部分地区不分fu和hu(甚至hu与f全混或h、f全混),但也有部分地区能够全部区分;西南官话大部份地区不分n、l两母,但桂柳片许多地方仍然区分。西南官话的声母系统和赣语、新湘语、客家话、粤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
378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88
雷锋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是一位生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今望城区雷锋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士及共产主义战士。他于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复于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一直被中国共产党塑造成党员革命象征与模范,几十年来不断在媒体上宣传「学雷锋活动」,将雷锋作为在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包括“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等宣传歌曲,政治思想上紧跟随中国共产党,工作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勤俭节约,发扬了社会主义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更被称为「雷锋精神」。雷锋在中国大陆的语言中几乎已经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 雷锋原名“雷正兴”,乳名叫“庚伢子”(长沙话),直到他到鞍山钢铁厂(鞍钢)工作前才改名为“雷锋”。1949年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初期,雷锋在该乡政府当任通信员,后被转移到望城县委作公务员,也是雷锋第一次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建设,当拖拉机手,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1958年秋天,鞍钢在湖南省长沙招工,雷锋被推荐,来到鞍钢矿山公司弓长岭铁矿当推土机手。《鞍山日报》、《矿报》上多次发表了雷锋模范事迹的通讯文章。 1959年11月初,雷锋在弓长岭铁矿人武部报名参加当年的征兵。该矿青年工人多,报名应征的人大大超过应征数额,因此,在目测时,雷锋因个子较矮第一批被淘汰。1959年11月8日上午,雷锋找到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市征兵办公室主任的余新元中校,要求当兵。余新元问雷锋:“你想当兵,家里人愿意吗?”刚问完,雷锋就哭了:“我没有家人了。”雷锋给余新元讲述了自己家人在民国时期被迫害致死的事情。余新元从这次深谈后不再说让雷锋回去的话,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让他走进军营。余新元认为,雷锋品质很好,3次找到辽阳市兵役局第一政委、辽阳市市委书记曹奇,详细介绍了雷锋的情况,希望破格送雷锋入伍。曹奇书记被雷锋的经历和志向打动,认为“政治上的合格比身体上的合格更宝贵,可以考虑破格送他去当兵”。 雷锋当时身高1米54,体重不足55千克。余新元找到征兵体检的医院院长说:“雷锋是学毛著积极分子,政治过得硬,本身又是个孤儿,身体也不是什么大毛病,缺斤少两都是旧社会给造成的。像他这种情况,送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锻炼锻炼有什么不好?” 余新元又积极向接兵单位推荐。新兵营营长荆悟先表示身体不合格绝对不行,新兵营教导员李恒基表示,「这样的好青年可以考虑」。余新元建议把雷锋列入8%的预备兵额中,先作为新兵营营部不穿军装的临时通讯员考察了解。1960年1月2日,雷锋来到辽阳南林子工农干校的新兵营临时驻地帮忙工作。当了六七天的便衣通讯员,表现突出,工作有成绩。这时卡住雷锋参军入伍的已经不是身体问题,而是所在工作单位弓长岭铁矿保卫部门以1958年雷锋进厂时没有原始档案为由不出具政审表;真实原因是雷锋工作表现出色,单位党委书记不想让他走。1960年1月7日傍晚,新兵营军务参谋戴明章通过军用长途电话接通营口团部,向团长吴海山直接报告了有关雷锋的情况,建议让雷锋参军入伍。团长吴海山同意。1960年1月8日,雷锋作为新兵机动数(预备兵额)随新兵营在辽阳火车站登车,当天抵达团部。 1960年1月8日,雷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兵第10团。按照当年的惯例,雷锋已经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和鞍山钢铁公司化工总厂、弓长岭铁矿当过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应该分配给工程兵团技术营的技术一连。技术一连装备的都是推土机、刮运机、挖壕犁等工程机械,雷锋这样已熟练掌握推土机操作技术的新兵,可以不经专门培训就是一名熟练的机械操作手,能直接在老技术军人的岗位参与工作。但团军务参谋戴明章征得团长、团政委同意,建议把雷锋培养为团部唯一的小车——一辆老掉牙的嘎斯67吉普车的下一任驾驶员,所以把雷锋由新兵营分配入团直属运输连第四班当汽车兵。雷锋于1960年11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的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驻地营区内,在路面指挥战友乔安山向前开车时,因汽车不慎压倒晾衣杆,遭柞木杆在铁丝的反弹作用下击中头部而倒地,不省人事,后送至当时的抚顺西部职工医院抢救。经医生确诊,雷锋因头部右侧太阳穴被木杆重击,造成颅骨骨折,脑内大量出血致死,年仅22岁。在军队两年又八个月里,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多次受部队嘉奖。 1962年8月17日下午14时30分,抚顺市望花区委礼堂内举行了“公祭雷锋同志大会”。15时20分,在哀乐声中雷锋的灵柩送往位于抚顺市新抚区的戈布烈士公墓。雷锋的棺椁安放在地下一米多深的砖筑椁室里,地上为直径2.5米的葵花状拱顶圆形混凝土墓体。后来受望花区人民的委托,区人大代表于1963年6月,向抚顺市政府提出了搬迁雷锋墓的请求。望花区政府决定,用全区惟一的一座公园望花公园(后改名雷锋公园)的60%的面积来修建雷锋墓及纪念馆。抚顺市政府、辽宁省政府及沈阳军区领导人很快批准了这个决定,并于1964年4月3日举行迁葬仪式。 雷锋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安庆乡(现望城区雷锋镇)简家塘,出身贫农。根据他本人及中共官方的描述,雷锋的亲人都很早离世,六岁的时候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人,七岁起成为孤儿: 1959年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启用林彪取代彭德怀主持军队工作。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主持的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讨论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问题,并就作出决议,号召全军干部战士“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林彪借《毛选》四卷发行之际,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同年7月19日总政治部批转济南军区《关于组织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报告》,要求各级领导积极组织士兵学习毛泽东著作。同年,沈阳军区开展了“两忆三查”阶级教育。忆苦报告是解放军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属于“两忆三查”(解放战争中形成的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活动。 1960年,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主任的王良太将军叫连队的基层干部注意培养雷锋。雷锋入伍所在团的政委韩万金认为,雷锋忠于党的事业,多次同雷锋谈话,亲自审定、批阅有关雷锋的材料,亲自撰写文章,发动全团开展“学雷锋、赶雷锋、做雷锋式好战士”活动。 同年10月,入伍只有10个月的雷锋被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选拔在军内外作忆苦报告。雷锋开始是沈阳军区在开展“两忆三查”(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教育活动中,作为忆苦典型而推出,并引起各级领导注意的。陈锡联和赖传珠、副政治委员杜平等军区领导对培养、宣传雷锋活动非常重视。 为扭转当时在三年大饥荒面前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的郭干事带着雷锋到各部队做巡回忆苦报告。同年11月雷锋被树为沈阳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他认为“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毛主席著作不行!”“定要使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扎根,在我的一切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雷锋对毛泽东绝对服从和崇敬。1961年4月29日日记讲“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学习毛主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1961年、1963年毛泽东两次发出学习解放军的号召,各地结合学习雷锋,推动了群众学毛著活动。雷锋于是成为林彪治军树立的榜样。林彪把学习雷锋和学习毛选的目的归结为“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同年11月26日《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雷锋事迹,刊出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还刊登了4张雷锋照片。新华社发稿《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解放军报》12月13日刊在二版,题为《茁壮的新苗》,《中国青年报》的题目是《苦孩子——好战士》,《辽宁日报》的标题是《红色的战士》。1961年起,林彪在解放军开展了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称赞“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学马列要百分之九十九地学毛著”,“学毛著只要学老三篇”,还开展争创“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学习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一系列活动。林彪在学雷锋运动中题词“学习雷锋同志的精神,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举办《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雷锋模范事迹展览》。1961年2月20日,雷锋到“学习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廖初江所在部队作报吿时,住在一个寝室里,互相交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和体会,互相勉励进步。廖初江和雷锋曾先后见过五次面,在一起生活过将近一个月,此外还互相通了几次信。雷锋的专题报道再一次出现在1962年6月号的《解放军画报》上,总共用了十八个大版,图文并茂。 根据官方描述,在雷锋死后,他的日记被发现。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于1963年1月7日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泽东的题词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雷锋题词。从此开始了党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的故乡湖南长沙和雷锋的牺牲地抚顺于1960年代中后期分别建起了雷锋纪念馆以兹纪念。 《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少将表示,中国共产党宣传雷锋事迹之初,就已严格核实过其事迹的真实性。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大篇幅刊登雷锋事迹当晚,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表示雷锋的事迹可能会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要求核准事实。此后,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沈阳军区和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联合组织了三个调查组分赴雷锋的部队、家乡等地,对登过报纸的事实和细节进行核对。当时中央关于雷锋的宣传纪律中还有“宣传雷锋谁造假,开除谁的党籍”的严规。 学雷锋是中共大力推行的政治教育活动,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的知识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目的为加强护其核心权威力量,培养军队、少先队、共青团、中共党员、干部,乃至全国人民,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情操,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三热爱”)紧密相关。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都曾发红头文件要求学习雷锋,实现社会安定。解放军总政治部多次通知要求全军以雷锋为榜样,牢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 的总要求。 雷锋去世后,被追认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辽宁发起了学习雷锋的全省活动,抚顺团市委10月23日发出《关于组织全市青少年参观雷锋展览室,开展好阶级教育的通知》。辽宁团省委编印了《毛主席好战士》40万册,加印刊有雷锋事迹的连环画7万张,同辽宁图片社洗印了供基层搞小型展览用的照片800套,推动全省学雷锋。该活动受到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重视,并在立场和高尚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榜样,应该把这项活动作为目前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全国各地团组织“都应1963年2月15日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雷锋同志的光辉一生,为我国青年树立了一个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榜样,团中央认为各地团组织都应该参照辽宁的经验,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请毛泽东题词。自此1963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把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情操教育融入“三好”活动之中。 全国性学雷锋活动始于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发毛泽东的题词,第二版则刊登了罗瑞卿的文章“雷锋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战士的最根本、最突出的一条,就是他反反复复地读毛主席的书,老老实实地听毛主席的话,时时刻刻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心一意做毛主席的好战士”。3月5日成为全国学习雷锋纪念日。1963年3月15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发出了《关于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通知》,要求“必须好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指示办事”。1964年,罗瑞卿说“凡是毛主席著作学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工作就做得好。大庆油田是这样,好八连和雷锋、郭兴福也是这样”。1964年21期《中国青年》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老老实实听毛主席的话”。由于林彪把学习雷锋和学习毛著的目的归结为“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因此革命的标准从忠于事业、忠于人民,中间经过忠于党,而最后变成忠于最高领袖个人,走向文化大革命。 <nowiki>1965年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中心,按照林彪“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指示,人人写学习笔记。涌现各种学雷锋小组、学雷锋做好人好事以及学雷锋做无名英雄的事迹。
380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00
Nupedia
Nupedia Nupedia是一个Web版的线上百科全书计划,由吉米·威尔士创立的公司Bomis在2000年3月所推出,吉米·威尔士并聘请拉里·桑格作为该百科全书的主编。 Nupedia的内容是由各领域专家透过同侪评阅(peer review)过程,检查确定后才发布的,也希望专家学者能志愿撰写供公众自由阅读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达到专业百科全书的水准,但进行得并不十分顺利。拉里·桑格便于2001年1月向吉米·威尔士提议以Wiki作为百科全书平台,并发起另一个称为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旁系计划,并全力投入Nupedia和Wikipedia的工作,直至2002年3月1日离职为止;2003年中旬吉米·威尔士创立维基媒体基金会继续执行维基百科计划,并发展成目前全球最大的-{zh-hans:在线; zh-hant:在线; zh-hk:线上; zh-tw:线上; zh-mo:线上;}-百科全书,而Nupedia则于2003年9月结束并下线,所以Nupedia可说是Wikipedia的前身。 自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为止,Nupedia共完成25个条目的评阅过程(其中有3条拥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版本),其余尚有74个条目在审定中。Nupedia 的内容版权最初采用自订的Nupedia Open Content License,直至2001年1月才使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与维基百科相比,Nupedia目前虽然已经关闭站点,但在维基百科邮件列表上提出建议,将Nupedia建设成为一个收集比较成熟的维基百科文章的百科全书,但此一提议并未被付诸实行。
380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04
Python (消歧义)
Python (消歧义)
380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07
2003年侵华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毒剂泄漏事件
2003年侵华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毒剂泄漏事件 侵华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毒剂泄漏事件,是2003年8月发生在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化学物质中毒事件,事后追查确认为二次大战期间侵华日军所遗弃之化学毒剂泄漏及现场人员处理不当所引起。 2003年8月4日凌晨4时,在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疆花园工地施工的兴记开发公司从地下两米处掘出5个金属桶,其中两个已经破损。在挖掘过程中,造成一个金属桶中的油状溶剂外泄,渗入工地土中。 上午9时,4只金属桶被卖到该市龙沙区铁南废品收购站,并在切割时造成内置油状溶剂外泄,现场多人沾染。同时,发现该金属桶的工地上被污染的土壤并转运到多个地点,造成毒剂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 至下午6时,多名毒剂沾染者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致使当日即有29人住院接受治疗。 8月6日,包括外交部、国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领导及防化专家抵达齐齐哈尔。经考察: 专家组一致认定,诱发本次事故的5个金属桶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其中装有的不明化学物品为芥子毒气。 起初,日方不承认是日本遗留的化学武器。其理由是现场发现的桶比记录的桶少一个螺丝。经过日方派去的专家调查,承认是其日本遗留的化学武器。 8月12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日本政府承认本月4日在中国齐齐哈尔市发生的化学毒剂伤人事件是原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所致,并对受害者表示慰问。 8月14日,在日本东京,开放了热线电话(03) 5396-6067,从民间查找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军藏匿化学武器的信息,开放当天即接到15个电话。 到8月17日,正式确认的受害者达到43人,情况危急者从最初的八人减为一人。 8月21日,重患李贵珍终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于20时55分死亡。李贵珍是于8月4日22时被送入解放军第203医院,当时既被诊断为95%皮肤深2度烧伤,重度眼烧伤,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生血功能消逝。 早在事件发生前两年(2001年),时任齐齐哈尔市市长杨毅为了发展该市的经济潜力,欲开发二战期间日本军事建筑设施方面的旅游项目。所以请有关部门,包括军方化武专家,对该市的日军军用设施进行了一次考察。其中对工人文化宫的地下军事建筑有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其地下军事建筑可以延伸到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以及大黑包等地均有出入口。而在进入工人文化宫的地下建筑后,发现其地下已经渗水,且水面有黄色漂浮物。根据当时市政府调查记录,其黄色漂浮物为芥子毒气。在考察后,便及时封死出入口,严禁任何人进入。 根据早先记录和民间流传,日本在战败后,将大批军用物资掩埋或销毁。解放后确实有过几次规模不大军火发现。而毒气弹据说有众多的销毁场地。其中齐齐哈尔市江桥为比较大的销毁地区。据说河床底下就有众多毒气弹,其危害可想而知。日本一些在华投资者可以拿着抗战时期的地图找到任何一处地下军事建筑。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股份有限公司就遇到过这样的日本商人。
38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17
原子
原子 原子是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正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而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周围的负电子带「正电」。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负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质子带负电,从而使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当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时,这个原子就是电中性的;否则,就是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而中子数则确定了该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个同位素。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希腊语(atomos,“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根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量子力学原理能够为原子提供很好的模型。 与日常体验相比,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以至于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才能观测到单个的原子,例如扫描式穿隧电子显微镜。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亚原子和中子有著相近的质量。每一种元素至少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衰变。这直接导致核转化,即亚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或质子数发生变化。 原子占据一组稳定的能级,或者称为轨道。当它们吸收和放出​​中子的时候,中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级之间跳跃,此时吸收或放出原子的能量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相等。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属性,并且对中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响。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希腊哲学家对物质的组成问题争论不休。原子派认为物质在被无数次地分割之后,最终会小到无法分割。原子(atom)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不可分割”。在1803年到1807年之间,英国化学家道耳顿发展了这些观点并将它用在它的原子学说中。他相信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任何一个元素里所含的原子都是一样的。 关于物质是由离散单元组成且能够被任意的分割的概念流传了几千年,但这些想法只是基于抽象的、哲学的推理,而非实验和实证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及学派的转变,哲学上原子的性质也有着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还带有一些精神因素。尽管如此,对于原子的基本概念在数千年后仍然被化学家们采用,因为它能够很简洁地阐述一些化学界的新发现。 原子论(英语:Atomism,来自古希腊语ἄτομον,atomos,含义为“不可分割”)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化为由两基本部分所构成: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无的虚空(void)。 依据亚里士多德引述,原子是不可构造的和永恒不变的,并且形状和大小有无穷的变化。它们在空无(empty)中移动,相互碰离,有时变成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原子相钩结而形成聚簇(cluster)。不同形状、排列和位置的聚簇引起世界上各种宏观物质(substance)。 对原子概念的记述可以上溯到古印度和古希腊。有人将印度的耆那教的原子论认定为开创者大雄在公元前6世纪提出,并将与其同时代的彼浮陀伽旃延和顺世派先驱阿夷陀翅舍钦婆罗的元素思想也称为原子论。正理派和胜论派后来发展出了原子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物体的理论。在西方,对原子的记述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中。对于印度文化影响希腊还是反之,亦或二者独立演化是存在争议的。 直到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发展的时候,对原子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1661年,自然哲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出版了《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书中他声称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或原子自由组合构成的,而并不是由诸如气、土、火、水等基本元素构成。1789年,既是法国贵族,又是科学研究者的拉瓦锡定义了元素一词,从此,元素就用来表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单位。 道耳顿的理想没有涉及原子内部结构。随后,在1897年,第一个亚原子粒子──电子,被发现。1911年,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每一个原子都含有一个比重很大并且带正电的原子核,他随后在1919年发现了原子核内部带正电的质子。1932年不带电的中子又被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现代化学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含有许多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要比电子重约1836倍。质子的带电量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是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1803年,英语教师及自然哲学家约翰·道尔顿用原子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元素总是呈整数倍反应,即倍比定律;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气体比另外一些更容易溶于水。他提出每一种元素只包含唯一一种原子,而这些原子相互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化合物。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水面上花粉的时候,发现它们进行着不规则运动,进一步证明了微粒学说。后来,这一现象被称为为布朗运动。德绍儿克思在1877年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而导致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第一个数学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这个猜想。 在关于阴极射线的工作中,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以及它的亚原子特性,粉碎了一直以来认为原子不可再分的设想。汤姆孙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这也叫做梅子布丁模型。 然而,在1909年,在物理学家卢瑟福的指导下,研究者们用氦离子轰击金箔。他们意外的发现有很小一部分离子的偏转角度远远大于使用汤姆孙假设所预测值。卢瑟福根据这个金箔实验的结果提出原子中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当中,电子则像行星围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带正电的氦离子在穿越原子核附近时,就会被大角度的反射。 1913年,在进行有关对放射性衰变产物的实验中,放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索迪发现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位置,不仅仅只有一种原子。 玛格丽特·陶德创造了同位素一词,来表示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种类的原子。在进行关于离子气体的研究过程中,汤姆孙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的同位素,最终导致了稳定同位素的发现。 与此同时,物理学家玻尔重新审视了卢瑟福的模型,他认为电子应该位于确定的轨道之中,并且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跳跃,而不是像先前认为那样可以自由的向内或向外移动。电子在这些固定轨道间跳跃时,必须吸收或者释放特定的能量。当热源产生的一束光穿过棱镜时,能够产生一个多彩的光谱。应用轨道跃迁的理论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光谱中存在的位置不变的线条。 1916年,吉尔伯特·路易斯发现化学键的本质就是两个原子间电子的相互作用。众所周之,元素的化学性质按照周期律反复的循环。1919年,美国化学家欧文·朗缪尔提出原子中的电子以某种性质相互连接或者说相互聚集。一组电子占有一个特定的电子层。 1926年,薛定谔使用路易·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的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建立了一个原子的数学模型,用来将电子描述为一个三维波形。使用波形来描述电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数学上不能够同时得到位置和动量的精确值,1926年,海森堡建立了相关的方程,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这个概念描述的是,对于测量的某个位置,只能得到一个不确定的动量范围,反之亦然。尽管这个模型很难想象,但它能够解释一些以前观测到却不能解释的原子的性质,例如比氢更大的原子的谱线。因此,人们不再使用原子的行星模型,而更倾向于将原子轨道视为电子存在概率的区域。 质谱的发明使得科学家可以直接测量原子的准确质量。该设备通过使用一个磁体来弯曲一束离子,而偏转量取决于原子的质荷比。弗朗西斯·阿斯顿使用质谱证实了同位素有着不同的质量,并且同位素间的质量差都为一个整数,这被称为整数规则。1932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解释了这一个问题。中子是一种中性的粒子,质量与质子相仿。同位素则被重新定义为有着相同质子数与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1950年代,随着粒子加速器及粒子探测器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研究高能粒子间的碰撞。他们发现中子和质子是强子的一种,由更小的夸克微粒构成。核物理的标准模型也随之发展,能够成功的在亚原子水平解释整个原子核以及亚原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985年左右,朱棣文及其同事在贝尔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使用激光来冷却原子。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团队设法将钠原子置于一个磁阱中。这两个技术加上由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团队基于多普勒效应开发的一种方法,可以将少量的原子冷却至微开尔文的温度范围,这样就可以对原子进行很高精度的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发现。 历史上,因为单个原子过于微小,被认为不能够进行科学研究。最近,科学家已经成功使用一单个金属原子与一个有机配体连接形成一个单电子晶体管。在一些实验中,通过激光冷却的方法将原子减速并捕获,这些实验能够带来对于物质更好的理解。 尽管原子的英文名称(atom)本意是不能被进一步分割的最小粒子,但是在现代科学领域,原子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亚原子粒子。它们分别是电子,质子和中子。氢原子和带一个正电荷的氢离子例外,前者没有中子,后者只有一个质子。 质子带有一个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为formula_1kg,然而部分质量可以转化为原子结合能。中子不带电荷,自由中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9倍,为formula_2kg。中子和质子的尺寸相仿,均在formula_3m这一数量级,但它们的表面并没能精确定义。 在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中,质子和中子都由名叫夸克的基本粒子构成。夸克是费米子的一种,也是构成物质的两个基本组分之一。另外一个基本组份被称作是轻子,电子就是轻子的一种。夸克共有六种,每一种都带有分数的电荷,不是formula_4就是formula_5。质子就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而中子则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这个区别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子和质子电荷和质量均有差别。夸克由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由胶子作为中介。胶子是规范玻色子的一员,是一种用来传递力的基本粒子。 原子中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它们一起也可以被称为核子。原子核的半径约等于formula_6  fm其中formula_7是核子的总数。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fm,因此原子核的半径远远小于原子的半径。核子被能在短距离上起作用的残留强力束缚在一起。当距离小于2.5fm的时候,强力远远大于静电力,因此它能够克服带正电的质子间的相互排斥。 同种元素的原子带有相同数量的质子,这个数也被称作原子序数。而对于某种特定的元素,中子数是可以变化的,这也就决定了该原子是这种元素的哪一种同位素。质子数量和中子数量决定了该原子是这种元素的哪一种核素。中子数决定了该原子的稳定程度,一些同位素能够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 中子和质子都是费米子的一种,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费米子同时拥有一样量子物理态。因此,原子核中的每一个质子都占用不同的能级,中子的情况也与此相同。不过泡利不相容原理并没有禁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拥有相同的量子态。 如果一个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同,那么该原子核很容易发生放射性衰变到一个更低的能级,并且使得质子数和中子数更加相近。因此,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或很相近的原子更加不容易衰变。然而,当原子序数逐渐增加时,因为质子之间的排斥力增强,需要更多的中子来使整个原子核变的稳定,所以对上述趋势有所影响。因此,当原子序数大于20时,就不能找到一个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而又稳定的原子核了。随着Z的增加,中子和质子的比例逐渐趋于1.5。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也是可以变化的,不过因为它们之间的力很强,所以需要很高的能量,当多个粒子聚集形成更重的原子核时,就会发生核聚变,例如两个核之间的高能碰撞。在太阳的核心,质子需要3-10KeV的能量才能够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也就是库仑障壁,进而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核。与此相反的过程是核裂变,在核裂变中,一个核通常是经过放射性衰变,分裂成为两个更小的核。使用高能的亚原子粒子或光子轰击也能够改变原子核。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原子核中质子数发生了变化,则此原子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了。 如果核聚变后产生的原子核质量小于聚变前原子质量的总和,那么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这一些质量的差就作为能量被释放了。这个差别实际是原子核之间的结合能。 对于两个原子序数在铁或镍之前的原子核来说,它们之间的核聚变是一个放热过程,也就是说过程释放的能量大于将它们连在一起的能量。正是因为如此,才确保了恒星中的核聚变能够自我维持。对于更重一些的原子来说,结合能开始减少,也就是说它们的核聚变会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这些更重的原子不能够进行产能的核聚变,也就不能够维持恒星的流体静力平衡。 在一个原子中,电子和质子因为电磁力而相互吸引,也正是这个力将电子束缚在一个环绕着原子核的静电位势阱中,要从这个势阱中逃逸则需要外部的能量。电子离原子核越近,吸引力则越大。因此,与外层电子相比,离核近的电子需要更多能量才能够逃逸。 原子轨道则是一个描述了电子在核内的概率分布的数学方程。在实际中,只有一组离散的(或量子化的)轨道存在,其他可能的形式会很快的坍塌成一个更稳定的形式。这些轨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的环或节点,并且它们的大小,形状和空间方向都有不同。 每一个原子轨道都对应一个电子的能级。电子可以通过吸收一个带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而跃迁到一个更高的能级。同样的,通过自发辐射,在高能级态的电子也可以跃迁回一个低能级态,释放出光子。这些典型的能量,也就是不同量子态之间的能量差,可以用来解释原子谱线。 在原子核中除去或增加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远远小于核子的结合能,这些能量被称为电子结合能。例如:夺去氢原子中基态电子只需要13.6eV。当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时,原子是电中性的。如果电子数大于或小于质子数时,该原子就会被称为离子。原子最外层电子可以移动至相邻的原子,也可以由两个原子所共有。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机理,原子才能够键合形成分子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例如离子或共价的网状晶体。 根据定义,任意两个有着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而有着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则是同一种元素中不同的同位素。例如,所有的氢原子都只有一个质子,但氢原子的同位素有几种,分别含有零个中子(氢-1,目前最常见的类型,有时也被称为氕),一个中子(氘),两个中子(氚)以及更多的中子。原子序数从1(氢)到118(Og)均为已知元素。对于所有原子序数大于82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 地球上自然存在约339种核素,其中255种是稳定的,约占总数79%。80种元素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稳定同位素。第43号元素、第61号元素及所有原子序数大于等于83的元素没有稳定的同位素。有十六种元素只含有一个稳定的同位素,而拥有同位素最多的元素,锡,则有十个同位素。 同位素的稳定性不只受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比的影响,也受到所谓幻数的影响,实际上幻数就代表了全满的量子层。这些量子层对应于原子核层模型中一组能级。在已知的269种稳定核素中,只有四个核素同时有着奇数个质子和奇数个中子。它们分别是:H, Li, B和N;对于放射性核素来说,也只有四种奇-奇核素的半衰期超过了一亿年:K, V, La和Ta。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奇-奇核素来说,很容易会发生β衰变,产生的更稳定的偶-偶核素。 因为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所以质子和中子数量的总和叫做质量数。原子的静止质量通常用统一原子质量单位(u)来表示,也被称作道尔顿(Da)。这个单位被定义为电中性的碳12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约为formula_8千克。氢最轻的一个同位素氕是最轻的原子,重量约为1.007825u。一个原子的质量约是质量数与原子质量单位的乘积。最重的稳定原子是铅-208,质量为207.9766521u。 就算是最重的原子,化学家也很难直接对其进行操作,所以它们通常使用另外一个单位,摩尔。摩尔的定义是对于任意一种元素,一摩尔总是含有同样数量的原子,约为formula_9。因此,如果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为1u,一摩尔该原子的质量就为0.001kg,也就是1克。例如,碳的原子质量是12u,一摩尔碳的质量则是0.012kg。 原子并没有一个精确定义的最外层,只有当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后,通过测量两个原子核间的距离,才能够得到原子半径的一个近似值。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很多,包括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化学键的类型,周围的原子数(配位数)以及自旋。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半径变化的大体趋势是自上而下增加,而从左至右减少。因此,最小的原子是氦,半径为32pm;最大的原子是铯,半径为225pm。因为这样的尺寸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约400-700nm),所以不能够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测它们。然而,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能够观察到单个原子。 可以看到:原子的体积很小。一根人的头发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万个原子。一滴水则大约有二十米(<chem>2 \times 10^{21}</chem>)个氧原子以及两倍的氢原子。一克拉钻石重量为formula_10kg,含有约100垓个碳原子。如果苹果被放大到地球的大小,那么苹果中的原子大约就有原来苹果那么大了。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或多个同位素拥有不稳定的原子核,从而能发生放射性衰变,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可以释放出粒子或电磁辐射。当原子核的半径大于强力的作用半径时,放射性衰变就可能发生,而强力的作用半径仅为几飞米。 最常见的放射性衰变如下: 其它比较罕见的放射性衰变还包括:释放中子或质子,释放核子团或电子团,通过内转换产生高速的电子而非β射线以及高能的光子而非伽马射线。 每一个放射性同位素都有一个特征衰变期间,即半衰期。半衰期就是一半样品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这是一种指数衰变,即样品在每一个半衰期内恒定的衰变50%,换句话说,当两次半衰期之后,就只剩下25%的起始同位素了。 基本微粒都有一个固有性质,就像在宏观物理中围绕质心旋转的物体都有角动量一样,在量子力学中被叫做自旋。但是严格来说,这些微粒仅仅是一些点,不能够旋转。自旋的单位是约化普朗克常数(formula_11),电子、质子和中子的自旋都是½formula_11。在原子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所以除了自旋,它们还有轨道角动量。而对于原子核来说,轨道角动量是起源于自身的自旋。 正如一个旋转的带电物体能够产生磁场一样,一个原子所产生的磁场,即它的磁矩,就是由这些不同的角动量决定的。然后,自旋对它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因为电子的一个性质就是要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不能有两个位于同样量子态的电子,所以当电子成对时,总是一个自旋朝上而另外一个自旋朝下。这样,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对于某些带有偶数个电子的原子,总的磁偶极矩会被减少至零。 对于铁磁性的元素,例如铁,因为电子总数为奇数,所以会产生一个净磁矩。同时,因为相邻原子轨道重叠等原因,当未成对电子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时,体系的总能量最低,这个过程被称为交换相互作用。当这些铁磁性元素的磁动量都统一朝向后,整个材料就会拥有一个宏观可以测量的磁场。顺磁性材料中,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原子磁矩都是随机分布的;施加了外部磁场以后,所有原子都会统一朝向,产生磁场。 原子核也可以存在净自旋。由于热平衡,通常这些原子核都是随机朝向的。但对于一些特定元素,例如氙-129,一部分核自旋也是可能被极化的,这个状态被叫做超极化,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原子中,电子的势能与它离原子核的距离成反比。测量电子的势能,通常的测量将让该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单位是电子伏特(eV)。在量子力学模型中,电子只能占据一组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状态,每一个状态就对应于一个能级。最低的能级就被叫做基态,而更高的能级就被叫做激发态。 电子要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的前提是它要吸收或者释放能量,该能量还必须要和这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致。因为释放的光子能量只与光子的频率有关,并且能级是不连续的,所以在电磁波谱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连续的带。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特征波谱,特征波谱取决于核电荷的多少,电子的填充情况,电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 当一束全谱的光经过一团气体或者一团等离子体后,一些光子会被原子吸收,使得这些原子内的电子跃迁。而在激发态的电子则会自发的返回低能态,能量差作为光子被释放至一个随机的方向。前者就使那些原子有了类似于滤镜的功能,观测者在最后接收到的光谱中会发现一些黑色的吸收能带。而后者能够使那些与光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观察者观察到一些不连续的谱线,实际就是那些原子的发射谱线。对这些谱线进行光谱学测量就能够知道该物质的组成以及物理性质。 在对谱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科学家发现一些谱线有着精细结构的裂分。这是因为自旋与最外层电子运动间的相互作用,也被称作自旋-轨道耦合。当原子位于外部磁场中时,谱线能够裂分成三个或多个部分,这个现象被叫做塞曼效应,其原因是原子的磁矩及其电子与外部磁场的相互作用。一些原子拥有许多相同能级电子排布,因而只产生一条谱线。当这些原子被安置在外部磁场中时,这几种电子排布的能级就有了一些细小的区别,这样就出现了裂分。外部电场的存在也能导致类似的现象发生,被成为斯塔克效应。 如果一个电子在激发态,一个有着恰当能量的光子能够使得该电子受激辐射,释放出一个拥有相同能量的光子,其前提就是电子返回低能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必须要与与之作用的光子的能量一致。此时,受激释放的光子与原光子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也就是说这两个光子的波是同步的。利用这个原理,人们设计出了激光,用来产生一束拥有很窄频率相干光源。 单个原子的电子层最外层一般被称为价层,其中的电子被称为价电子。价电子的个数决定了这个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的性质。原子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个统一的趋势是使得其价层全满或者全空。 化学元素通常被写在一个化学周期表中,用来表明它们有周期重复的一些化学性质。通常,拥有相同数量价电子的元素形成一组,在元素周期表中占相同的一列。而元素周期表中的横排则与量子层的电子填充情况相对应。周期表最右边的元素价层都是全满的,因此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被成为惰性气体。 物质很多不同的相态之中都存在原子,这些相态都由一定的物理条件所决定,例如温度与压强。通过改变这些条件,物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与等离子体之间转换。在同一种相态中,物质也可以有不同的形态,例如固态的碳就有石墨和金刚石两种形态。 当温度很靠近绝对零度时,原子可以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些超冷的原子可以被视为一个超原子,使得科学家可以研究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用来在原子水平观测物体表面的一种仪器。它利用了量子穿隧效应,使得电子能够穿越一些平时不能够克服的障碍。在操作中,电子能够隧穿介于两个平面金属电极之间的真空。每一个电极表面吸附有一个原子,使得穿隧电流密度大到可以测量。保持电流恒定,随着扫描的进行,可以得到一个探针末端的上下位移与横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图。计算证明扫描隧道显微镜所得到的显微图像能够分辨出单个原子。在低偏差的情况下,显微图像显示的是对相近能级的电子轨道的一种空间平均后的尺寸,这些相近的能级也就是费米能中的局部态密度。 当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该原子就被电离了。这一个多余的电荷就使其在磁场中运行的轨迹发生偏折。这个偏转角度是由原子的质量所决定的。质谱仪就利用了这个原理来测定离子的质荷比。如果一个样品里面有多种同位素,质谱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离子束的强度来推导每一种同位素的比例。使原子气化的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两种技术都使用了气态或等离子态的样品。 另外一个有局限性的方法是电子能量损失谱,它是通过测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穿越一个样品后所损失的能量。具有三维亚纳米级的分辨率,也可以通过来鉴定单个的原子。 激发态光谱可以用来研究远距离恒星的元素组成。通过观测到的来自恒星的光谱中一些特殊的波长,可以得到气体状态下原子的量子转变。使用同种元素的气体放电灯,可以得到相同的颜色。氦元素就是通过这种手段在太阳的光谱中被发现的,比在地球上发现早了23年。 稳定的质子和电子在大爆炸后的一秒钟内出现。在接下来的三分钟之内,太初核合成产生了宇宙中大部分的氦、锂和氘,有可能也产生了一些铍和硼。在理论上,最初的原子(有束缚的电子)是在大爆炸后大约38万年产生的,这个时代称为重新结合,在这时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使电子与原子核结合了。自从那时候开始,原子核就开始在恒星中通过核聚变的过程结合,产生直到铁的元素。 像锂-6那样的同位素是在太空中通过宇宙射线散裂产生的。这种现象在高能量的质子撞击原子核时会发生,造成大量核子被射出。比铁重的元素在超新星中通过r-过程产生,或在AGB星中通过s-过程产生,两种过程中都有中子被原子核捕获。像铅那样的元素,大都是从更重的元素通过核衰变产生的。 大部分组成地球及其居民的原子,都是在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还有一部分的原子是核衰变的结果,它们的相对比例可以用来通过放射性定年法决定地球的年龄。大部分地壳中的氦都是α衰变的产物。 地球上有很少的原子既不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也不是放射性衰变的结果。碳-14是大气中的宇宙射线所产生的。有些地球上的原子是核反应堆或核爆炸的产物,要么是特意制造的,要么是副产物。在所有超铀元素──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中,只有钚和镎在地球中自然出现。超铀元素的寿命比地球现在的年龄短,因此许多这类的元素都早已衰变了,只有微量的钚-244例外。钚和镎的自然矿藏是在铀矿中通过中子俘获产生的。 地球含有大约formula_13个原子。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原子,例如氩和氖。大气层剩下的99%的部分,是以分子的形式束缚的,包括二氧化碳、双原子的氧气和氮气。在地球的表面上,原子结合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包括水、盐、硅酸盐和氧化物。原子也可以结合起来组成不含独立分子的物质,包括晶体和液态或固态金属。 虽然原子序数大于82(铅)的元素已经知道是放射性的,但是对于原子序数大于103的元素,提出了“稳定岛”的概念。在这些超重元素中,可能有一个原子核相对来说比其它原子核稳定。最有可能的稳定超重元素是Ubh,它有126个质子和184个中子。 每一个粒子都有一个对应的反物质粒子,电荷相反。因此,正电子就是带有正电荷的反电子,反质子就是与质子对等,但带有负电荷的粒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宇宙中反物质是非常稀少的,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发现任何反原子。然而,1996年,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合成了反氢──氢的反物质。 把原子中的质子、中子或电子用相等电荷的其它粒子代替,可以形成奇异原子。例如,可以把电子用质量更大的缈子代替,形成缈子原子。这些类型的原子可以用来测试物理学的基本预言。
38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18
夜光云
夜光云 夜光云或夜间云是由水冰构成,并较为稀薄的云,普遍出现在上层大气层的极地中层云,可以在深沉的曙暮光中看见。「」这个名字在拉丁文的意思大约是「在夜晚闪亮」。它们通常在夏天的月份出现在赤道南北纬度50度至70度之处,只有当太阳在地平线下时才能看见。 它们是位置最高的云,位于中气层,高度在76公里至85公里。它们通常很暗淡而难以看见,只有当阳光从地平线下渗入,而大气层的低层已经在地影中时才能看见。夜光云还没有被完全了解,它是近代才发现的气象现象,在1885年之前没有任何的记录。 夜光云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它们的出现可以做为高空大气变化的敏感指标。它们是相对较新的分类,因此在发现的频率、亮度和范围都在逐渐增加。理论上认为这种增加与气候变化有关。 夜光云外观似卷云,但较薄,且颜色为银白色或蓝色,出现在落日后太阳与地平线夹角在6-15度之间的时候。如果太早会因为其太薄而看不见,而太迟了它也会落到地球的阴影之中去。 夜光云的成因科学界还有争议,目前最主流的理论认为它主要是由极细的冰晶构成。 一般人的概念中会认为,距地面80多公里的大气一定很冷;但事实上是,这个经验理论只在较低的对流层中成立。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也称作同温层),再往上才是中间层,但平流层的特点是上热下冷(最高温度约在0℃),故垂直方向上的对流很少,而主要是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所以客机飞行一般选择在平流层中),因此实际上中间层的温度很高。 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垂直方向上重力波的衰减造成的。重力波由于各种异常原因而可能在某些地方减弱,从而导致了低层大气向上的动量传递。这样那些在向东方向上,具有很强相速度的重力波,将向东的动量传递给了高层的大气。 向东方向的流动,将受到赤道方向的科里奥利力的作用,这将引起垂直方向上带有水汽的大气流动(要说明是,高层大气的水汽不一定直接来自地面,有可能是由于甲烷的光分解形成的)。因为只有夏季时高纬度的平流层,才允许相速度东向的重力波传入中间层(冬季季风方向相反,因而东向的动量不能传入中间层),这样,处于夏季的半球的中间层温会因动量的流失而降低(相应地,冬季半球的中间层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了中间层的降温现象(130 K)。 实际上,在整个极地地区的夏天,卫星能够观察到大片的中间层云团,但是纬度太高的地区,在夏季处于极昼,因而夜光云是不易被发现的。在这种条件下,夜光云就只能在夏季的某些高纬度地区被观察到了。
38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22
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是统计学的数学基础,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统计学,为各种应用统计学提供理论支持。
382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27
分子
分子 分子(molecule)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呈电中性、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因化学键而键结。能够单独存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分子化合物。 一个分子是由多个原子在共价键中通过共用电子连接一起而形成。它可以由相同的化学元素构成,如氧气分子<chem>O2</chem>;也可以由不同的元素构成,如水分子<chem>H2O</chem>。若原子之间由非共价键的化学键(如离子键)所结合,一般不会视为是单一分子。 在不同的领域中,分子的定义也会有一点差异:在热力学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如水分子)、原子(如碳原子)、离子(如氯离子)等在热力学上的表现性质都是一样的,因此,都统称为分子;在气体动力论中,分子是指任何构成气体的粒子,此定义下,单原子的惰性气体也可视为是分子。而在量子物理、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中,多原子的离子(如硫酸根)也可以视为是一个分子。 分子可根据其构成原子的数量(原子数)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等。 在气体中,氢分子(<chem>H2</chem>)、氮分子(<chem>N2</chem>)、氧分子(<chem>O2</chem>)、氟分子(<chem>F2</chem>)和氯分子(<chem>Cl2</chem>)的原子数是2;固体元素中,黄磷(<chem>P4</chem>)原子数是4,硫(<chem>S8</chem>)的是8。所以,氩(<chem>Ar</chem>)是单原子的分子,氧气(<chem>O2</chem>)是双原子的,臭氧(<chem>O3</chem>)则是三原子的。 许多常见的有机物质都是由分子所组成的,海洋和大气中大部份也是分子。但地球上主要的固体物质,包括地函、地壳及地核中虽也是由化学键键结,但不是由分子所构成。在离子晶体(像盐)及共价晶体有反复出现的晶体结构,但也无法找到分子。固态金属是用金属键键结,也有其晶体结构,但也不是由分子组成。玻璃中的原子之间依化学键键结,但是既没有分子的存在,其中也没有类似晶体反复出现的晶体结构。 分子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的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提出,他于1811年发表了分子学说 ,认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分子则是在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在化学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分子中各种原子进行重新结合。” 在阿伏伽德罗之前,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及1811年提出的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也支持分子学说,因此许多化学家接受分子学说。可是许多逻辑实证主义者及像恩斯特·马赫、路德维希·波兹曼、詹姆斯·马克士威、约西亚·吉布斯等物理学家不接受分子学说,认为分子只是一种方便处理的数学结构,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一直到让·佩兰在布朗运动相关的研究中,才证实了分子学说。 大部分的分子无法借由电子显微镜看见,最小的分子是H,其键长为0.74 Å。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分子大小约从数Å至数十Å。曾经制造过直径1000 Å(100 nm),是最大的分子 一般分子虽无法由电子显微镜看见,但利用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甚至可以观察到一些及一些原子的外观,而像DNA是高分子化合物,就可以用电子显微镜看见。 大型的分子包括有高分子或超分子等。 等效分子半径是指分子在溶液中所占的大小。 分子的一个特征就是组成化合物的元素比例总是整数。例如,纯水中氢和氧的比例总是2:1,乙醇中碳、氢、和氧总是以2:6:1的比例组合。利用各种元素的比例和化学符号就可以组成分子的实验式。但是单凭实验式是无法决定分子的类别——如乙烯的实验式就与丙烯一样(同是CH),尽管这两个分子的原子数或质量都不同。 要反映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真实数量,就要利用化学式。例如乙烯和丙烯的化学式分别为<chem>C2H4</chem>和<chem>C3H6</chem>。 分子量可以用化学式计算而得,是分子质量与C质量的1/12之比值。若是网状固体,则会用化学计量方式计算.称为。 由量子力学定律的演算,分子有固定的平衡几何状态——键的长度和之间的角度。纯物质都是由相同几何结构的分子组合而成的。分子的化学式和结构是决定它的特质,尤其是它的化学活性的两要素。 同分异构体是指二个化合物组成分子的种类及个数相同,但其结构不同。同分异构体有相同化学式,但因结构的不同,有不同的特质,例如乙醇和甲醚有不同的结构,但其化学式都是<chem>C2H6O</chem>,属于结构异构。 立体异构体是一种特别的异构体,它们可以有很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而由于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不同,具有相当不同的生物化学性质,例如维生素C有两种立体异构体,但人体只能吸收其中一种的维生素C。 分子在电场中的特性和分子的电子分布特性有关,包括其偶极矩及极化性。 分子的电偶极矩是指分子中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布的不对称。分子若有对称中心,例如<chem>H2</chem>,则偶极矩为零,反之亦然。 分子的极化性是指分子因外在电场作用而改变其电子云形状的程度,结果会使得分子会因电场而产生电偶极矩。 分子的光学特性和其在光产生的交流电场下的行为有关,也可以用分子的极化性来得知。极化性和光的折射、散射、光学活性及其他分子光学研究的特性有关。 大部份化合物的分子及巨分子都是抗磁性。分子的磁化率formula_1 是表示外磁场中被磁化的程度,抗磁性性物的磁化率略小于零。 有永久磁矩的分子具有顺磁性,包括外层电子数是奇数个的分子(例如<chem>NO</chem>及自由基)以及分子中有部份原子的内层电子未填满(如过渡金属)。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会随温度而变化,因为电子的热运动会降低磁场中的磁矩。 分子间作用力是指电中性的分子在空间中的作用力,会随著分子的极性而不同,其作用力相当复杂,一直到了量子力学出现后才对分子间作用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两个极性分子(总偶极矩不为零的分子)之间会有分子间作用力,可能会使分子相吸或是排斥,若分子的偶极矩没有互相抵消,其作用力会变强。 若是一个极性分子和一个非极性分子,会有产生诱导性的分子间作用力。极性分子会极化非极性分子,若极性分子的负电荷较靠近非极性分子,会诱导非极性分子,使其正电荷较靠近极性分子。 分散力是指两个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一般来说,非极性分子的总偶极矩为零,不过在特定时间,因为电子在分子中的分布情形,会产生瞬时偶极。瞬时偶极可能会极化其他的非极性分子,或是两个有瞬时偶极的分子会互相影响。 分子物理学及理论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量子力学,对于化学键的了解相当重要。最简单的分子是氢分子离子<chem>{H2}^{+}</chem>,而化学键中最简单的是单电子键。<chem>{H2}^{+}</chem>由二个带正电的质子及一个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因为没有电子和电子之间的斥力,薛丁格方程会相关简单,易于求解。随著快速数位电脑的发展,也可以计算一些更复杂分子的近似解,这也是计算化学的一个主要领域。 科学家们试著严格的定义哪些原子的组合稳定到可以视为是分子的程度,而UPAC的建议是「需对应势能面的一个低坑,而且要深到可以限制至少一个振动态。」。此定义和原子之间交互关系的本质无关,和交互关系的强度有关。事实上,这也包括一些弱键结,以往不会视为是分子的一些原子团,例如氦二聚体<chem>He2</chem>,有一个振动束缚态,其键结非常松散,可能只能在非常低温时才可以观测到。 原子的组合是否够稳定到可视为分子,在本质上是操作性的定义。在哲学上,分子不是一个基本实体(相反的,基本粒子就是基本实体),分子的概念可以视为是化学家在陈述世界上原子之间作用力强度的一种叙述方式。 分子光谱学是处理分子和带有已知能量(依照普朗克关系式,也可以表示为频率)的探测信号(或粒子)作用时,产生的频谱。可以由分子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其能量交换,进而分析分子的量子化能阶。当像中子或电子等粒子或是高能的X光和一般规则排列的分子(如晶体)作用时,光谱学的研究一般不会指其绕射的现象。 分子的电磁及光学特性都和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波函数及能量有关。分子光谱可以得到分子的状态,以及在各状态之间跃迁的机率。 分子光谱依原子的质量,位置以及原子间的交互作用有关。分子光谱和分子的转动惯量有关,利用分子光谱,可以准确的得到原子间作用力的数值。分子光谱中线段和频带的数量和其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分子电子跃迁和分子中电子云的结构及化学键的状态有关。若分子光谱中有吸收许多在长波长可见光范围的能量,分子会有颜色,像很多有机染料都属于这一类。 分子是化学的基础概念,大部份有有关分子结构及功能的资讯都要透过化学研究才能得到。分子结构决定了化学反应的特性。 分子的结构及性质都是被分子物理学中研究的物理现象所影响。在物理上,分子的概念可以说明气体、液体及固体的特性。例如分子扩散的能力、黏度、导热系数等。第一个直接证明分子存在的实验是在1906年由法国科学家让·佩兰,在研究布朗运动时发现的。 所有的生物都是因为分子间化学性的、非化学性的作用巧妙的平衡而存活的。对于分子结构及特性的研究是在生物学或是科学上都很重要在。 生物学、化学及分子物理学的进展产生了分子生物学,依照生物中基本化合物的结构及特性,研究生物的基本特性。
383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34
2003年美加大停电
2003年美加大停电 2003年美加大停电(Northeast blackout of 2003)是指2003年8月14日美国东北部部分地区以及加拿大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停电。这是北美历史上最大范围的停电,受影响的人估计在加拿大有1000万(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美国有4000万。美国8个州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的电力中断。该大停电持续10天。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8月14日下午4:12到4:15,首先在克利夫兰、托莱多、纽约市、奥尔巴尼、底特律以及新泽西州的部分地区报告发生停电,然后蔓延到纽约市的五个区以及长岛与威契斯特郡、新泽西州、佛蒙特州以及康涅狄格州的部分地区,安大略省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多伦多、汉米尔顿以及温索尔。估计受影响地区大约有24,000平方公里(9,300平方英里)。至少有21间发电厂在停电间关闭。 在很多地区,大部分必要的服务仍然持续运行,虽然在一些城市后备服务不能马上供应。电话系统在很多地区仍然保持畅通,但是由于大量的人向家里打电话,使得很多线路超负荷运转。手机服务业一度因为服务商用完了后备电源而中断。电视和电台在备用电源的支持下仍正常运作。 在直到黄昏还没有恢复电力的地区,人们可以以肉眼看到银河和人造卫星,由于城市的光污染,这些在未停电时是不可能看到的。 俄亥俄州的一家电力公司没有及时修剪树木,导致在用电高峰期,高压电缆下垂,触到树枝而短路。随后,俄亥俄的一家发电厂因此下线,骨牌效应因而产生。 未知 大停电造成近一百人死亡,
384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47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 电脑病毒(computer virus),或称电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在人为或非人为的情况下产生的、在用户不知情或未批准下,能自我复制或运行的电脑程序;电脑病毒往往会影响受感染电脑的正常运作,或是被控制而不自知,电脑正常运作仅盗窃资料、或者被利用做其他用途...等用户非自发启动的行为。 有不少病毒制作者黑客们被逮捕并予以起诉,判决的轻重各国都有所不同,如罗马尼亚西欧班尼花费15分钟写的MSBlast.F变种大约只感染了1000台计算机,按他们国家的法律他就有可能最高会被判15年有期徒刑。1998年台湾病毒作者陈盈豪写的CIH病毒据猜测造成全球600万台计算机瘫痪,但他因为在被逮捕后无人起诉而免于法律制裁,在2001年有人以CIH受害者的身份起诉陈盈豪,才使他再次被逮捕,按照台湾当时的法律,他被判损毁罪面临最高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中国大陆的木马程序“证券大盗”作者张勇因使用其木马程序截获股民账户密码,盗卖股票价值1141.9万元人民币,非法获利38.6万元人民币,最终的判决结果是无期徒刑。 一公司的分析报告称:目前全世界现有200万有能力写较成熟电脑病毒的程序员。 第一份关于计算机病毒理论的学术工作(虽然"病毒"一词在当时并未使用)于 1949年由约翰·冯·诺伊曼完成。当时是以"Theory and Organization of Complicated Automata"为题的一场在伊利诺伊大学的演讲,稍后改以"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为题出版。冯·诺伊曼在他的论文中描述一个计算机程式如何复制其自身。 1972年,Veith Risak根据冯·诺伊曼在自我复制上的工作为基础发表"Self-reproducing automata with minimal information exchange"一文。该文描述一个以西门子4004/35计算机系统为目标,用组合语言编写,具有完整功能的计算机病毒。 1980年,Jürgen Kraus于多特蒙德大学撰写他的学位论文"Self-reproduction of programs"。在他的论文中,他假设计算机程式可以表现出如同病毒般的行为。 “病毒”一词最早用来表达此意是在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1984年的论文《电脑病毒实验》。 而病毒一词广为人知是得力于科幻小说。一部是1970年代中期大卫·杰洛德(David Gerrold)的《When H.A.R.L.I.E. was One》,描述了一个叫“病毒”的程序和与之对战的叫“抗体”的程序;另一部是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1975年的小说《震荡波骑士(ShakewaveRider)》,描述了一个叫做“磁带蠕虫”、在网络上删除数据的程序。 196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青年研究人员,在做完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玩一种他们自己创造的计算机游戏。做法是某个人编制一段小程序,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运行,并销毁对方的游戏程序。而这也可能就是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为了能够复制其自身,病毒必须能够执行代码并能够对内存执行写操作。基于这个原因,许多病毒都是将自己附著在合法的执行档上。如果使用者企图执行该执行档,那么病毒就有机会运行。病毒可以根据执行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分成两类。非常驻型病毒会立即寻找其它宿主并伺机加以感染,之后再将控制权交给被感染的应用程式。常驻型病毒被执行时并不会寻找其它宿主。相反的,一个常驻型病毒会将自己载入内存并将控制权交给宿主。该病毒于背景中执行并伺机感染其它目标。 非常驻型病毒可以被想成具有搜寻模组和复制模组的程式。搜寻模组负责寻找可被感染的档案,一旦搜寻到该档案,搜寻模组就会启动复制模组进行感染。 常驻型病毒包含复制模组,其角色类似于非常驻型病毒中的复制模组。复制模组在常驻型病毒中不会被搜寻模组调用。病毒在被执行时会将复制模组载入内存,并确保当作业系统执行特定动作时,该复制模组会被调用。例如,复制模组会在作业系统执行其它档案时被调用。在这个例子中,所有可以被执行的档案均会被感染。常驻型病毒有时会被区分成快速感染者和慢速感染者。快速感染者会试图感染尽可能多的档案。例如,一个快速感染者可以感染所有被存取到的档案。这会对防毒软体造成特别的问题。当执行全系统防护时,防毒软体需要扫描所有可能会被感染的档案。如果防毒软体没有察觉到内存中有快速感染者,快速感染者可以借此搭便车,利用防毒软体扫描档案的同时进行感染。快速感染者依赖其快速感染的能力。但这同时会使得快速感染者容易被侦测到,这是因为其行为会使得系统效能降低,进而增加被防毒软体侦测到的风险。相反的,慢速感染者被设计成偶而才对目标进行感染,如此一来就可避免被侦测到的机会。例如,有些慢速感染者只有在其它档案被拷贝时才会进行感染。但是慢速感染者此种试图避免被侦测到的作法似乎并不成功。 由于世界操作系统桌面环境90%的市场都是使用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 所以病毒作者纷纷把病毒攻击对象选为Windows。制作病毒者首先应该确定要攻击的操作系统版本有何漏洞,这才是他所写的病毒能够利用的关键。Windows当时并没有有效的安全与防御功能,且用户常以管理员权限运行未经安全检查的软件,这也为Windows下病毒的泛滥提供了温床。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因使用的人群比较少,病毒一般不容易扩散。大多病毒发布作者的目的有多种,包括恶作剧、想搞破坏、报复及想出名与对研究病毒有特殊嗜好。 病毒主要通过网路浏览以及下载,电子邮件以及可移动磁盘等途径迅速传播。 市面上大多的可移动驱动器都是属于可读写模式,因此很容易写入Autorun.inf档案以及许多恶意程式。受到感染的USB随身碟病毒插入电脑里后,病毒会躲藏在作业系统中的处理程序,侦测电脑上的一举一动。当使用者将其他干净的USB插入受感染的电脑里,病毒会复制到干净的USB里,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公用电脑的使用亦导致USB病毒快速散播。 病毒会借由拦截防毒软体对作业系统的呼叫来欺骗防毒软体。当防毒软体要求作业系统读取档案时,病毒可以拦截并处理此项要求,而非交给作业系统执行该要求。病毒可以返回一个未感染的档案给防毒软体,使得防毒软体认为该档案是干净未被感染的。如此一来,病毒可以将自己隐藏起来。现在的防毒软体使用各种技术来反击这种手段。要反击病毒匿踪,唯一完全可靠的方法是从一个已知是干净的媒介开始启动。 大部分防毒软体透过所谓的病毒特征码来侦知一个档案是否有被感染。特定病毒,或是同属于一个家族的病毒会具有特定可辨识的特征。如果防毒软体侦测到档案具有病毒特征码,它便会通知使用者该档案已被感染。使用者可以删除或是修复被感染的档案。某些病毒会利用一些技巧使得透过病毒特征码进行侦测较为困难。这些病毒会在每一次感染时修改其自身的代码。换言之,每个被感染的档案包含的是病毒的变种。只能重灌或下载防毒软体. 胡搞更甚者是对病毒本身进行简单的加密。这种情况下,病毒本身会包含数个解密模组和一份被加密的病毒拷贝。如果每一次的感染,病毒都用不同的密钥加密,那病毒中唯一相同的部分就只有解密模组,常会附于档案尾端。防毒软体无法直接透过病毒特征码侦测病毒,但它仍可以侦知存在解密模组,这就可以间接侦测病毒。因为这部分是存放在宿主上面的对称式密钥,防毒软体可以利用密钥将病毒解密,但这并不必要。因为自修改代码很少见,防毒软体可以先将这类档案标记成可疑。 一个古老但简洁的加密技术将病毒中每一个位元组和一个常数做逻辑异或,欲将病毒解密只需简单的逻辑异或。一个程式若可修改自身程式码就十分可疑,因此许多病毒定义中,将加解密部分视为病毒特征码的一部分。 多态是第一个对防毒软体造成严重威胁的技术。就像一般被加密的病毒,一个多态病毒以一个加密的自身拷贝感染档案,并由其解密模组加以解码。但是其加密模组在每一次的感染中也会有所修改。因此,一个仔细设计的多态病毒在每一次感染中没有一个部分是相同的。这使得使用病毒特征码进行侦测变得困难。防毒软体必须在一模拟器上对该病毒加以解密进而侦知该病毒,或是利用加密病毒其统计样板上的分析。要使得多态代码成为可能,病毒必须在其加密处有一个多态引擎(又称突变引擎)。关于多态引擎的技术细节请参阅Polymorphic code。 有些多态病毒会限制其突变的速率。例如,一个病毒可能随著时间只有一小部分突变。或是病毒侦知宿主已被同一个病毒感染,它可以停止自己的突变。如此慢速的突变其优点在于,防毒专家很难得到该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因为在一轮感染中,诱饵档案只会包含相同或是近似的病毒样本。这会使得防毒软体侦测结果变得不可靠,而有些病毒会躲过其侦测。 为了避免被防毒软体模拟而被侦知,有些病毒在每一次的感染都完全将其自身改写。利用此种技术的病毒被称为可变形的。要达到可变形,一个变形引擎是必需的。一个变形病毒通常非常庞大且复杂。举例来说,病毒包含14000行汇编语言,其中90%都是变形引擎。 以下表格所示是国际上对病毒命名惯例的前缀释义,DOS下的病毒一般无前缀: 中间部分指的是病毒的英文名,而后缀一般是变种代号。 在计算机科学里,电脑病毒是类似生物病毒一样的程序,它会复制自己并传播到其他宿主,并对宿主造成损害。宿主也是程序,通常是操作系统,从而进一步传染到其他程序、其他的电脑。电脑病毒在传播期间一般会隐蔽自己,由特定的条件触发,并开始产生破坏。 电脑病毒具有的不良特征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通常表现两种以上所述的特征就可以认定该程序是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为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病毒一般会自动利用电子邮件传播,利用对象为某个漏洞。将病毒自动复制并群发给存储的通讯录名单成员。邮件标题较为吸引人点击,大多利用社会工程学如“我爱妳”这样家人朋友之间亲密的话语,以降低人的警戒性。如果病毒制作者再应用脚本漏洞,将病毒直接嵌入邮件中,那么用户一点邮件标题打开邮件就会中病毒。 一般的病毒仅在数KB左右,这样除了传播快速之外,隐蔽性也极强。部分病毒使用“无进程”技术或插入到某个系统必要的关键进程当中,所以在任务管理器中找不到它的单独运行进程。而病毒自身一旦运行后,就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件名并隐藏在某个用户不常去的系统文件夹中,这样的文件夹通常有上千个系统文件,如果凭手工查找很难找到病毒。而病毒在运行前的伪装技术也不得不值得我们关注,将病毒和一个吸引人的文件绑扎合并成一个文件,那么运行正常吸引他的文件时,病毒也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悄悄的运行了。 某些病毒具有感染性,比如感染中毒用户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如[[exe、bat、scr、com格式,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自我[[复制]],对自己生存保护的目的。通常也可以[[利]][[用]][[网络]][[共享]]的漏洞,复制并传播给邻近的计算机用户群,使邻里通过[[路由器]]上网的计算机或[[网吧]]的计算机的多台计算机的程序全部受到感染。 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在特定的日子,如某个[[节日]]或者星期几按时爆发。如1999年破坏[[№BIOS]]的[[CIH病毒]]就在每年的4月26日爆发。如同生物病毒一样,这使电脑病毒可以在爆发之前,以最大幅度散播开去。 根据病毒作者的“需求”,设置触发病毒攻击的“玄机”。如CIH病毒的制作者[[陈盈豪]]曾打算设计的病毒,就是「精心」为[[简体中文]]Windows系统所设计的。病毒运行后会主动检测中毒者操作系统的[[语言]],如果发现操作系统语言为简体中文,病毒就会自动对计算机发起攻击,而语言不是简体中文版本的Windows,那么你即使运行了病毒,病毒也不会对你的计算机发起攻击或者破坏。 病毒运行后,如果按照作者的设计,会有一定的表现特征:如[[CPU]]占用率100%,在用户无任何操作下读写[[硬盘]]或其他磁盘数据,[[蓝屏死机]],[[鼠标]]右键无法使用等。但这样明显的表现特征,反倒帮助被感染病毒者发现自己已经感染病毒,并对清除病毒很有帮助,隐蔽性就不存在了。 病毒类型根据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表的报告统计,占近45%的病毒是木马程序,蠕虫占病毒总数的25%以上,占15%以上的是脚本病毒,其余的病毒类型分别是:文件型病毒、破坏性程序和宏病毒。 免杀是指:对病毒的处理,使之躲过[[防毒软体]]查杀的一种技术。通常病毒刚从病毒作者手中传播出去前,本身就是免杀的,甚至可以说「病毒比防毒软体还新,所以防毒软体根本无法识别它是病毒」,但由于传播后部分用户中毒向防毒软体公司举报的原因,就会引起安全公司的注意并将之[[特征码]]收录到自己的[[病毒库]]当中,病毒就会被防毒软体所识别。 病毒作者可以通过对病毒进行再次保护如使用[[汇编]]加[[花指令]]或者给文件[[加密技术|加壳]]就可以轻易躲过防毒软体的病毒特征码库而免于被防毒软体查杀。 美国的[[Norton Antivirus]]、[[McAfee]]、[[PC-cillin]],俄罗斯的[[Kaspersky Anti-Virus]],斯洛伐克的[[NOD32]]等产品在国际上口碑较好,但杀毒、查壳能力都有限,目前病毒库总数量也都仅在数十万个左右。 自我更新性是近年来病毒的又一新特征。病毒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变种更新,得到最新的免杀版本的病毒并继续在用户感染的计算机上运行,比如[[熊猫烧香]]病毒的作者就建立了「病毒升级[[伺服器]]」,在最勤时一天要对病毒升级8次,比有些杀毒软件病毒库的更新速度还快,因为开发者对代码编辑十分勤奋,所以就造成了杀毒软件无法识别病毒。 除了自身免杀自我更新之外,很多病毒还具有了对抗它的「天敌」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产品反病毒软件的全新特征,只要病毒运行后,病毒会自动破坏中毒者计算机上安装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产品,如病毒自身驱动级Rootkit保护强制检测并结束杀毒软件进程,可以过主流杀毒软件「主动防御」和穿透软、[[硬件]]还原的[[机器狗 (电脑病毒)|机器狗]],自动修改系统时间导致一些杀毒软件厂商的正版认证作废以致杀毒软件作废,从而病毒生存能力更加强大。 免杀技术的泛滥使得同一种原型病毒透过插件,理论上可以衍生出近乎无穷无尽的变种,给依赖于特征码技术检测的杀毒软件带来很大困扰。近年来,国际反病毒行业普遍开展了各种前瞻性技术研究,试图扭转过分依赖特征码所产生的不利局面。目前比较有代表性产品的是基于虚拟机技术的启发式扫瞄软件,代表厂商NOD32,Dr.Web,和基于行为分析技术的主动防御软件,代表厂商中国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等。 [[Category:恶意软件类型]] [[Category:计算机病毒| ]] [[Category:保全漏洞]] [[Category:网络安全]]
385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57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1968年秋季,NATO(北约)的科技委员会召集了近50名一流的编程人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工业界巨头,讨论和制定摆脱“软体危机”的对策。在那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软体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这个概念,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的学科。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其后的几十年里,各种有关软件工程的技术、思想、方法和概念不断被提出,软件工程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993年,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给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定义:"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开发中"。此后,IEEE多次给出软件工程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网页、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生活质量。 软件工程师是对应用软件创造软件的人们的统称,软件工程师按照所处的领域不同可以分为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前端和后端工程师、程序员、测试工程师、用户界面设计师等等。各种软件工程师人们俗称程序员。 软体工程包括两种构面:软体开发技术和软体专案管理。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软件危机。在那个时代,许多软体最后都得到了一个悲惨的结局,软体项目开发时间大大超出了规划的时间表。一些项目导致了财产的流失,甚至某些软件导致了人员伤亡。同时软件开发人员也发现软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软体工程界被大量引用的案例是Therac-25的意外:在1985年六月到1987年一月之间,六个已知的医疗事故来自于Therac-25错误地超过剂量,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辐射灼伤。 鉴于软体开发时所遭遇困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1968年举办了首次软体工程学术会议,并于会中提出「软体工程」来界定软体开发所需相关知识,并建议「软体开发应该是类似工程的活动」。软体工程自1968年正式提出至今,这段时间累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广泛地进行大量的技术实践,借由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软体工程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 关于软件工程的定义,在GB/T11457-2006《信息技术 软件工程术语》中将其定义为"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或进行研究的学科"。包括:  ACM与IEEE Computer Society联合修定的SWEBOK(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提到,软体工程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包括: 软件的开发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工程,这是一个被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实际上,软件开发兼有两者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被互相混淆。很多人认为软件工程基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就如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学之于物理和化学一样。在美国,大约40%的软件工程师具有计算机科学的学位。在世界其他地方,这个比例也差不多。他们并不一定会每天使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每天都会使用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 例如Peter McBreen认为,软体工程意味著更高程度的严谨性与经过验证的流程,并不适合现阶段各类型的软体开发。Peter McBreen在著作《Software Craftsmanship: The New Imperative》提出了所谓「craftsmanship」的说法,认为现阶段软体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开发者的技能,而不是「manufacturing」软体的流程。 Capers Jones曾对美国软体组织的绩效做过评估,所得到结论是:软体工程的专业分工不足,是造成品质低落、时程延误、预算超支的最关键因素。 2003年,The Standish Group年度报告指出,在他们调查的13522个专案中,有66%的软体专案失败、82%超出时程、48%推出时缺乏必需的功能,总计约550亿美元浪费在不良的计划、预算或软体估算上。 在1986年,IBM大型电脑之父佛瑞德·布鲁克斯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没有银弹》,在这篇著名的论文中他断言:“在10年内无法找到解决软件危机的灵丹妙药”。从软件危机被提出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它的方法。于是一系列的方法被提出并且加以应用。比如结构化程式设计,面向对象的开发,CMM,UML等等。佛瑞德·布鲁克斯著名作品还有《人月神话》。 布鲁克斯在《人月神话:软体专案管理之道(The Mythical Man-Month)》提到,将没有灵丹妙药(silver bullet)可以一蹴而就,开发软体的困难是内生的,只能渐进式的改善。整体环境没有改变以前,唯一可能的解,是依靠人的素质,培养优秀的工程师。 软件工程存在于各种应用中,存在于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而程序设计通常包含了程序设计和编码的反复迭代的过程,它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阶段。 软件工程力图对软件项目的各个方面作出指导,从软件的可行性分析直到软件完成以后的维护工作。软件工程认为软件开发与各种市场活动密切相关。比如软件的销售,用户培训,与之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安装等。软件工程的方法学认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员不应当脱离团队而进行开发,同时程序的编写不能够脱离软件的需求,设计,以及客户的利益。 软件工程的发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工业化的体现。 软件开发过程是随着开发技术的演化而随之改进的。从早期的瀑布式(Waterfall)的开发模型到后来出现的螺旋式的迭代(Spiral)开发,以致最近开始兴起的敏捷软体开发(Agile),他们展示出了在不同的时代软件产业对于开发过程的不同的认识,以及对于不同类型项目的理解方法。 注意区分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过程改进之间的重要区别。诸如像ISO 15504, ISO 9000, CMM, CMMI这样的名词阐述的是一些软件过程改进框架,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策略来指导软件组织如何提升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软件组织的能力,而不是给出具体的开发过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的方法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包括项目管理,分析,设计,程序的编写,测试和质量控制。 软件设计方法可以区别为重量级的方法和轻量级的方法。重量级的方法中产生大量的正式文档。 著名的重量级开发方法包括ISO 9000,CMM,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 轻量级的开发过程没有对大量正式文档的要求。著名的轻量级开发方法包括极限编程(XP)和敏捷过程(Agile Processes)。 根据《新方法学》这篇文章的说法,重量级方法呈现的是一种“防御型”的姿态。在应用“重量级方法”的软件组织中,由于软件项目经理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程序设计,无法从细节上把握项目进度,因而会对项目产生“恐惧感”,不得不要求程序员不断撰写很多“软件开发文档”。而轻量级方法则呈现“进攻型”的姿态,这一点从XP方法特别强调的四个准则—“沟通、简单、反馈和勇气”上有所体现。目前有一些人认为,“重量级方法”适合于大型的软件团队(数十人以上)使用,而“轻量级方法”适合小型的软件团队(几人、十几人)使用。当然,关于重量级方法和轻量级方法的优劣存在很多争论,而各种方法也在不断进化中。 一些方法论者认为人们在开发中应当严格遵循并且实施这些方法。但是一些人并不具有实施这些方法的条件。实际上,采用何种方法开发软件取决于很多因素,同时受到环境的制约。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被认为是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它强调软件开发应当是能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作出全面反应的。 敏捷开发被认为是一种“轻量级”的方法。在轻量级方法中最负盛名的应该是“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简称为XP)。而与轻量级方法相对应的是“重量级方法”的存在。重量级方法强调以开发过程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重量级方法的例子比如CMM/PSP/TSP。 面向方面的程序设计(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AOP)被认为是近年来软件工程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这里的方面指的是完成一个功能的对象和函数的集合。在这一方面相关的内容有泛型编程(Generic Programming)和模板。 系统工程师主要处理系统的整体需求和设计,包括硬体与人力问题。
386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60
IBM
IBM 国际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字母缩略字:IBM,曾译万国商用机器公司)是美国一家跨国科技公司及咨询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州阿蒙克市。IBM主要客户是政府和企业。IBM生产并销售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并且为系统架构和网络托管提供咨询服务。截止2013年,IBM已在全球拥有12个研究实验室和大量的软件开发基地。IBM虽然是一家商业公司,但在材料、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却也有很高的成就,利用这些学术研究为基础,发明很多产品。比较有名的IBM发明的产品包括硬盘、自动柜员机、通用产品代码、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RAM及沃森。 IBM实际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先人十九世纪中期因爱尔兰大饥荒移民美国,托马斯·沃森年轻时先后从事过卖钢琴、猪肉与证券的工作,原本计划要存钱开肉店,但却遭到证券营业员所欺骗而损失所有金钱。托马斯·沃森改去NCR(National cash register,国民收银机公司,另译安讯公司)当业务员,成绩优秀,但因销售手法触犯反托拉斯法,被判刑一年,后来案件因某专业因素被撤销。NCR老板后来与沃森不和,并要求沃森离开NCR。 托马斯·沃森改加入CTR(Computing Tabulating Recording,计算列表纪录公司,1911年创立),这家公司销售的机器可以分配资料卡并列印统计表,主要客户是美国人口普查局。沃森借了许多钱发展公司,采用将机器出租的新销售手法,沃森自己也借了很多钱买公司的股票。1924年沃森将CTR改名为IBM。 1940年代末期沃森长子建议公司将机械式计算机改为美国陆军使用的真空管与电子式计算机。1956年沃森将公司交棒给自己的长子小托马斯·沃森,而IBM亦在1957年进军大中华市场,并成立香港分公司。1960年代初期小沃森用公司年营收三倍的巨资,花费五十亿美元开发360系列大型电脑,采用最新的积体电路技术,奠定IBM在大型电脑称霸的定位。小托马斯·沃森曾对一位让公司损失一千万美元的员工说,他不会开除这员工因为他是帮员工付学费。 1970年小托马斯·沃森将公司董事长职位交棒给,Learson两年后交棒给,Cary设立密集的员工训练并以许多考核关卡谨慎挑选经理人。1980年Cary交棒给John Opel,Opel与比尔·盖兹的母亲皆为美国联合劝募组织(United Way)的成员,当IBM经理担忧将个人电脑作业系统交给比尔·盖兹的小公司承包是否妥当时,Opel表示他认识盖兹的母亲,他支持比尔·盖兹的产品。1986年Opel交棒给艾克斯,艾克斯任内IBM面临营运危机。1993年艾克斯交棒给Louis V. Gerstner。除了1993年挖角来担任董事长兼执行长的Louis V. Gerstner,IBM历任董事长皆从业务员做起。IBM在1980年代的十年里使用了一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开发出许多电脑技术。 IBM在90年代初一度面临个人电脑与工作站功能增强,大型计算机(System/360、z系列)销售减少,陷入亏损困境,1993年放弃终身雇用制开始大裁员。但1993年从食品公司挖角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 Jr.)担任董事长兼执行长后,组织与企业经营方向进行了巨大改革,以提供客户全套软硬体设计全套解决方案为主要销售策略,重新振兴IBM,让IBM营收获利皆创新高。 1994年8月16日,首次研发出世界第一台全触控荧幕的行动电话,比2007年苹果公司发表的第一支iPhone和NOKIA于1999年发表的全彩触控荧幕行动电话还要早,堪称智慧型手机中最早的始祖,但后来仍未引起全面性流行。 2003年,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又译为“潘盛诺”,1973年加入IBM担任业务员,2003年1月担任董事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士)成为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在他2008年任内IBM年度营收首度突破一千亿美元。 IBM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小型机和便携机(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标准,至今被不断地沿用和发展。2002年12月以20.5亿美元的价格将台式机硬盘业务出售给日立。2004年12月8日其PC部门出售给联想公司,金额17.5亿美元并持有联想公司股份。收购后,联想在五年内可以使用IBM的品牌。ThinkPad和ThinkCentre品牌归联想集团所有,IBM只会对server级的电脑进行维护。借由联想收购PC部门的契机,IBM开始向管理服务公司转型。 2007年11月20日,IBM 公司宣布以50亿美元现金收购Cognos,成为 IBM 创建以来金额最高的收购交易。IBM 于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购。 2011年10月26日,IBM宣布任命弗吉尼亚·罗曼提(Virginia Rometty)为总裁兼CEO,这是IBM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兼CEO。 2011年11月14日,巴菲特斥资107亿美元。入股IBM6400万股,收购成本约每股167.19美元,占其流通股股本的5.4%成为最大股东。 2013年6月4日,IBM宣布收购美国云计算公司SoftLayer Technologies,以强化公司在云计算市场的地位。 2013年9月11日,IBM以5.05亿美元(约39.3亿港元)出售环球客户服务业务外判部门予Synnex Corp,IBM将收现金加对方股份。同年9月17日,IBM宣布投资10亿美元支持客户使用Linux操作系统。 2014年1月,IBM同意将x86服务器业务以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联想。 2014年8月11日,IBM公司宣布,已经收购云安全服务提供商Lighthouse(Lighthouse Security Group, LLC)。IBM未公布收购细节。 2015年8月6日,IBM宣布将以10亿美元收购医学成像及临床系统供应商Merge Healthcare,并将其与旗下“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部门合并,并整合来自Merge Healthcare医疗成像管理平台的数据和图像与旗下沃森计算平台的图像分析业务。 2015年10月28日,IBM宣布收购了The Weather Company的B2B数据业务,这笔交易将巩固其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 2016年1月21日,IBM宣布收购了网络视频直播服务商Ustream,将组建“云视频服务业务”。有报道指这次并购的金额为1.3亿美元,但这一金额并未获得IBM的证实。 2016年2月19日,IBM斥资26亿美元收购健康分析公司Truven。私募基金Veritas于2012年以13亿美元收购Truven。 2016年2月24日,IBM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收购私有云计算公司Cleversafe的金额超过13亿美元。 2018年10月28日,IBM以每股190美元现金收购全球最大混合云服务供应商红帽公司,较后者上周五(26日)收市价116.68美元高出63%,连债估值340亿美元。收购交易料于2019年下半年完成,交易完成后,红帽公司将并入IBM的混合云部门,红帽CEO吉姆·怀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将加入IBM高管团队,向IBM 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汇报
386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69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英语:Zhejiang University,缩写为),通常简称浙大,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舟山、海宁七个校区(宁波校区正在筹建中)。其前身是成立于光绪23年(1897年)的求是书院。作为中国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名列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中,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誉为“东方剑桥”。在武书连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自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位居榜首。201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发布的项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位于中国大学第3名,位于世界大学第67名。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87位。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由晚清杭州知府林启创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著重理科、工科等科学技术。后因学制改革,全国各高等学堂停办,1914年浙高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教师多转入工专和农专等学校。自1918年起,广大求是浙高师生建立本大学筹备委员会,积极谋划复校并建立现代化大学,总因军阀混战,经费校产无着落以致筹而未办。至1927年北伐成功后,浙江省政府始同意拨还原浙江高等学堂校产,成立大学。求是、浙高师生遂在“求是书院”校址复校,建立文理学院,并合并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同年称“国立浙江大学”(),有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浙江大学西迁贵州,并发展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之一,拥有竺可桢、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张荫麟、王淦昌、苏步青等一大批著名学者,被英国皇家学会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由于学衡派学者和中国科学社重要成员的云集,浙大成为文化和科学学术的重镇。 1945年设立法学院、医学院。1946年,学校迁返杭州。 建国初期,浙江大学为筹建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高等教育再布局做出了突出贡献和重大牺牲。 1949年,中国大陆筹建中国科学院,部分浙大师资被调至中科院各院所。 195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仿效苏联模式将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之江大学相关工科专业并入浙大。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组建浙江医学院(即后来的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与之江大学文理学院、浙江师范学校、浙江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浙江师范学院(即后来的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农学院单独建校,成立浙江农学院(即后来的浙江农业大学)。20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些老校友的倡导下,在院校调整中分流出去的与浙大同根同源的三所高校——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与老浙江大学于1998年9月15日完成四校合并,组建为今日的新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在「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校友中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有200余人。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22%,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达到61.97%。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近年来,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权威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科研总经费等主要科研指标保持全国高校领先地位,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库。「十二五」以来,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7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截至2017年底,浙江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3673人(其中:本科生24878人,硕士研究生18048人,博士研究生10747人),在校留学生(含非学历留学生)6843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4116人)。有教职工8657人(其中:专任教师3611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文科资深教授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项目)23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学者)10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9人。 1938年,时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主持校务会议,提出以“求是”二字为国立浙江大学校训,并邀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为校歌作词。 校歌《浙江大学校歌》原名《大不自多》,由国学家马一浮先生作词,国立中央音乐学院应尚能教授作曲。该校歌自定以来多有异议,集中于文言歌词且用典颇多,于学生理解不便。校长竺可桢认为歌词虽文理艰深,而其意甚深,故而沿用至今。 <score vorbis = "1"> </score> 起源:1938年,校长竺可桢主持校务会议正式确定“求是”为浙大校训。“求是”二字,取于王阳明“君子之学,唯求其是”一句,是本校前身“求是书院”传承至今的大学精神。且“求是”暗合英文“Truth”一词,意同“真理”,是为大学求学之目的,以为校训甚为恰当。由此,校长竺可桢定“求是”为校训,期许浙江大学学子可承续校风,并不忘为学之目的。 变迁:1988年,有感于当下社会将「求是」往往片面理解为「求实」,校长路甬祥在原校训“求是”二字后增补强调了“创新”,以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 现用校名为毛泽东寄浙江大学教授信封上的地址放大而成。 浙大现有七个校区,海宁校区已于2016年9月投入使用。原浙江医科大学所在的湖滨校区已于2005年10月拍卖,并于2007年1月进行了爆破拆除。 浙大主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于2001年9月开工兴建,2002年10月启用,面积3200亩,也是浙江大学最大校区。二期西校区工程27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0余万平方米,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17年完工。2007年4月20日,浙江大学校部机关由玉泉校区迁往紫金港,紫金港校区正式取代玉泉成为浙大的主校区。 目前,入校新生往往分入求是学院,统一居住于紫金港校区。尚有不少学院高年级学生亦居住于此。紫金港校区学生住宿区共分七个学园,自东向西、自北向南分别名为“白沙”、“翠柏”、“青溪”、“丹阳”、“蓝田”、“紫云”、“碧峰”。因管理需要,青溪学园与丹阳学园已合并为丹阳青溪学园,简称丹青学园;紫云学园与碧峰学园已合并为紫云碧峰学园,简称云峰学园。 浙江大学历史最久的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在1998年四校合并之前,为老浙江大学主校区。四校合并后仍然习惯于口头被称为“老浙大”。 进入大学正门,首先将面对两条宽阔的林荫道与之间的大草坪。林荫道一直延伸到背靠老和山的浙江大学图书馆本馆大楼前。林荫道的两侧是校区内的主要教学楼。校园内最大的塑像是毛泽东塑像,位于上述两条林荫道之间,距离正校门约200米。毛泽东塑像右手呈挥手状,目视远方,前有水泥平台,是大学生举行英语角和宣传活动的中心场所。位于毛泽东塑像后方,距离400米左右的图书馆前,立有浙江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竺可桢铜像。塑像人物一手撑手杖,一手挽着外套,神情自然地注视着校园。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因校区东面是西溪河,所以定名为西溪校区,为原杭州大学校址。杭州大学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后来求是书院于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与解放后创办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该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5月3日为校庆日。四校合并之后改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校区占地总面积684亩,人文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所在地,分为南园和北园,环境优雅。 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268号,原为浙江农业大学,位于旧杭州火车东站和原汽车东站附近,为国立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原址,是今浙江大学历史最久的校区。校园自然环境优越,原为农业等学科研究所所在地,由于农学院整体搬迁到紫金港校区,所以该校区现为农耕文化展示区以及口腔医学中心、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教学基地和全国干部培训基地)。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51号,该校区1952年前为之江大学校址。之江大学为一所教会学校,于1952年后被解散,部分院系并入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三分部”,之江校区亦划归浙江大学管理。校区坐落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六和塔边,占地650亩。2001年以前为浙江大学本科基础部,大部分工科大一新生在此学习,之江校区容纳学生近3000人。2002年以后由于新校区紫金港校区的投入使用,之江校区成为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和浙大成人教育学院所在地。2007年9月8日上午,光华法学院在之江校区举行迁址仪式,整体迁入之江校区。之江校区亦成为光华法学院驻地。 舟山校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新区惠民桥区块,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达16.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校区主要建筑有体育中心、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海洋科学实验室与综合办公楼等,还有操纵性水池、消声水池、港航大厅、基础实验室平台等总计约5万方实验室面积,二期将建设400米长的高速拖曳水池。2015年9月舟山校区建成,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搬入该校区。 浙江大学于2013年2月启动筹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并于2015年10月正式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位于浙江嘉兴海宁市区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已于2014年6月30号开工建设。校区占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该校区为浙大与海外多所著名大学国际化联合办学的基地,将设立若干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交叉研究中心和成果转化机构,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合作。目前,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学中心、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已正式成立,国际校区于2016年9月正式开学。 位于杭州市延安路353号,废止于2006年8月,并且于2007年1月6日实施了爆破。2005年7月,香港嘉里集团以24.6亿人民币取得浙江湖滨校区原址土地使用权,开发高品质的商业中心,取名杭州嘉里中心,现已落成。 浙江大学拥有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专业设置。现有7个学部,下设27个学院、10个院级系,以及1个教学科研部,共有123个本科专业。 拥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行第六位,主要分布在理、工、农、医领域。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育史、应用心理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植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固体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环境工程、作物遗传育种、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外科学(普外)、肿瘤学。 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4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拥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有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台州研究院、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求是高等研究院、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电磁科学院分院、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院和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共计13所独立研究院。 浙大综合实力目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行前列,2011年 - 2013年连续三年位居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榜首。 路甬祥(原中国科学院院长)、潘云鹤(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贝时璋、蔡邦华、蔡昌年、蔡金涛、曹楚南、陈吉余、陈建功、陈力为、陈清如、陈述彭、陈望道、陈耀祖、陈宜张、陈蕴博、陈子元、陈左宁、陈剑平、程开甲、程民德、程孝刚、池志强、戴立信 丁仲礼(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董石麟、杜庆华、冯纯伯、冯新德、干福熹、龚晓南、谷超豪、顾功叙、郭可信、韩祯祥、贺贤土、洪伯潜、洪孟民、侯虞钧、胡 宁、胡海昌、胡和生、胡济民、胡乔木、黄 宪、黄秉维、黄鸣龙、黄文虎、纪育沣、金国章、金鉴明、金庆焕、金善宝、李竞雄、李兰娟、李政道、李志坚、梁 希、梁守槃、林俊德、林励吾、林祥棣、刘大钧、刘恢先、刘盛纲、刘守仁、楼之岑、卢鹤绂、卢嘉锡、陆熙炎、陆学善、吕 敏、罗宗洛、麻生明、马叙伦、马寅初、马余刚、毛汉礼、潘家铮、潘镜芙、阙端麟、竺可桢、裘法祖、钱令希、钱人元、钱三强、钱志道、邹元爔、岑可法、钱锺韩、钦俊德、任美锷、邵象华、沈昌祥、沈家骢、沈善炯、沈寅初、沈允钢、沈之荃、施教耐、施履吉、施雅风、石钟慈、苏步青、苏元复、孙优贤、谭其骧、谭建荣、谈家桢、唐孝威、涂长望、汪槱生、汪 猷、汪胡桢、王 序、王 元、王葆仁、王淦昌、王建宇、吴 晗、吴浩青、吴健雄、吴硕贤、吴文俊、吴学蔺、吴征铠、吴中伦、吴祖垲、夏 鼐、夏道行、向 达、谢学锦、谢义炳、徐 僖、徐承恩、徐光宪、吴孔明、徐世浙、徐元森、徐芝纶、许庆瑞、薛鸣球、杨福愉、杨奇逊、杨裕生、阳含熙、姚 錱、叶培建、叶笃正、袁 权、章名涛、张德庆、张嗣瀛、张友尚、张肇骞、张直中、张钟俊、赵九章、赵梓森、郑树森、支秉彝、周志炎、朱壬葆、朱位秋、朱祖祥、朱玉贤、庄逢辰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是浙江大学所属的唯一高级中学,亦是浙江省最早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之一,共有两个校区,玉泉校区校舍位于宝石山麓,栖霞岭下,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分别位于浙大路两端,两校背山面街遥遥相对,为当地一景。丁兰校区位于江干区丁兰街道丁兰路998号 杭州第二中学是曾经的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在1949年后改为此名,而玉泉附近新建成的学校则改名浙大附中。杭二中是杭州市目前的前三所之首,第一批省重点,每年有大量学生进入北大、清华、浙大、港大和海外名校。 浙江大学现有8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国内各省市及特别行政区、浙江省内各地市、北美、华盛顿、波士顿、纽约、旧金山、芝加哥、北卡罗莱纳、休斯顿、洛杉矶、加拿大、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欧洲、比利时、芬兰、荷兰、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地均成立了浙江大学校友会或校友会筹备组。
387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70
柏林围墙
柏林围墙 柏林围墙()是德国分裂期间,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东德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或“强化边境”(),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以前往西德。由于柏林墙把西柏林地区如孤岛一般包围封锁在东德范围之内,因而也被称之为“自由世界的橱窗”()。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柏林墙修建之前,约有350万东德居民逃离苏联占领区以及之后的东德和东柏林地区,其中1949年到1961年间约26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波兰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视为通往西方的通道。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约有5000人在此期间尝试翻越柏林墙。1960年起《开枪射击令》生效,东德边防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甚至通过立法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邻国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周的抗议活动后,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因故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的倒塌为结束东德共产党的独裁统治,东德政府的倒台以及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而柏林亦成为两德统一后新首都。 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个占领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西柏林是西德的领土,西柏林如孤岛一般完全被包围在东德境内。1949年,东德和西德分别建国,成为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由于西德在未通知东德的情况下,废除旧马克,实行B记号马克,对东德经济形成严重冲击,引发了苏联和东德的报复,苏联为迫使西德放弃西柏林,强迫西柏林断水断粮,此举让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每日有多班飞机把物资由西德运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苏联于1949年5月解除封锁。1952年起,东西之间的边境关闭,只有柏林分界仍然开放。成千上万的东德人经西柏林转投西方,流失的劳动力足以使东德经济崩溃。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抵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处于盟军军事管制下,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 20世纪50年代早期,苏联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并防止公民外逃至西方国家。直到1952年,大多数东西德的边境仍可自由通过。1952年东德领导人会见了斯大林。在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商谈时,莫洛托夫提出这种逃亡现象是“不可容忍的”并且说“东西德之间的界限应被认作是国境——而且不仅仅是普通的国境,是一个危险的国境。”并建议东德建立自己的边防军队。1952年东西德之间的德国国内边界被封锁并设置了铁丝网,阻止东德人民前往西德。 逃离东德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引起了东德官员的担心。苏联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联络处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在1958年8月28日给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紧急通信。提到了东德逃亡人群中间高达50%来自知识阶层。并提到,虽然东德领导层声称他们由于经济原因离开,但来自逃亡人员的证词指出这更多是由于政治原因。他随后指出“知识阶层的逃亡发展到了一个严重的阶段”。 1955年统一社会党的一个宣传册以戏剧化的语言描述了“叛逃共和国者”: 战前东德地区工作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0.5%,由于战争和向西方的移民,1960年这一比例下降为61%,并且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士,如工程师、医生、教师、律师和熟练工人不成比例的下降。人力资源流失带给东德的直接损失约为70亿至90亿美元,统一社会党书记乌布里希随后声称西德亏欠东德170亿美元的补偿,包括赔偿金和人力资源损失。另外,东德年轻人的流失造成了225亿马克的教育投资损失,教授和其他知识分子的逃离为东德的经济建设增加了困难。 虽然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但此时东西柏林间尚未修筑边境设施,柏林市民最初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因而成为东德人前往西方的跳板。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著被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西柏林边境没有在早先封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做会切断东德的大部分铁路交通。自1951年起,东德开始修筑了绕过西柏林地区的柏林铁路外环线,并在1961年完工,在那之后封锁边境才显得更为实际。 1961年6月15日,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兼东德国务委员会主席乌布利希在国际记者会上宣称“没有人想要建造一堵墙!”(Niemand hat die Absicht, eine Mauer zu errichten!)这是“墙”一词的第一次出现。 同年8月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乌布里希的电话记录显示赫鲁晓夫最初有意修建一堵墙。然而其他资料显示赫鲁晓夫最初十分摇摆不定,担心会导致西方的负面反应。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乌布里希宣称东德的政权很不稳定因此决定关闭边境一段时间。 赫鲁晓夫对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默许而不会反对柏林苏占区的这项行动具有充分信心。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东德领导人参加了政府在东柏林北部森林中(Döllnsee)的一个花园会议,由乌布利希签署指令封锁边界并开始修筑围墙,此次行动的代号为“玫瑰”。 当天午夜开始直到星期天早上东德边防警察封锁了大部分边境。8月13日,西柏林的边界被完全封锁,东德边防警察和工人开始破坏道路使车辆无法通行,并安装带刺的铁丝网和围墙。柏林西侧外围共修筑156公里、柏林市区43公里。 铁丝网在修建时相对法定东德领土稍向内侧,以确保没有侵占西柏林的领土。在8月17日后开始放置混凝土构件,被修建成真正的墙。在修建期间,东德边防警察和工人阶级战斗队接到命令射击任何试图穿越的人。之后安装了围栏、雷区和其他障碍,从而清理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来分辨逃亡者。 对于柏林墙西方盟国的反应逐步加大:20个小时后,出现了在边界沿线的军事巡逻。40个小时后向柏林的苏军指挥官递交了抗议书。72小时后,盟国正式向莫斯科提出外交抗议。有传闻称苏联曾向盟军保证不触及他们在西柏林的权利。 关闭西柏林边境后大量的东德人再也不能容易地到西德旅行或移民,许多家庭就此拆散,在西柏林工作的东柏林人无法上班,西柏林变成了被共产东德包围的一座孤岛。西柏林市长维利·勃兰特批评了美国未能及时对此作出反应,并号召西柏林人举行示威抗议修建围墙。在1961年美国国务卿迪安·鲁斯克说:“围墙不应该是欧洲的永久景观,我不理解为什么苏联会考虑它的存在,从他们的角度上讲这无疑是修建了一座显示共产主义的失败的纪念碑。”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谨慎地作出了最初的回应,称柏林仍是一个“自由的城市”。他随即重新任命曾主持柏林空运的为他的特别顾问与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同期前往西柏林并于8月19日在西柏林会合。美国也在西柏林增加了驻军。第18步兵团的的1500名士兵从曼海姆启程通过东德领土到达了西柏林。根据美军驻德人员向华盛顿的描述,西柏林市民热烈地欢迎美军的增援。市民和东德边防警察间亦出现了冲突,随后苏联驻德国集团军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缓和了边境的紧张局势。 美军和苏军之间的直接对峙发生在1961年10月27日、腓特烈大街的查理检查哨,两方各部署了30辆主战坦克对峙于边界线两侧。然而第二天两方均撤走了坦克。美军这一行动意在宣示对西柏林的管辖权,然而双方都不愿因此使冷战升级。 东德政府称在西柏林边境修筑的隔离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旨在防范西方的潜在侵略威胁,另一个理由是阻挡西方间谍前往东欧。另外,东德政府称西柏林市民在东柏林大量购买受东德政府补贴的低价商品。东德人对这些声明持怀疑态度,因为西柏林居民过境前往东部比东柏林居民前往西部要容易得多。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东德政府阻碍公民逃往西柏林的举措。 柏林墙长度超过140公里,在1962年6月,面向东德方向距墙100米的地方平行设置了一道围栏。围栏和墙体之间即是著名的“死亡地带”,这一片开阔区域没有任何可以提供掩护的地方。其间的房屋均被夷为平地,并铺上细沙以更容易追踪逃亡者,同时也便于边防军长官检查卫兵是否执行了他们的任务。 柏林墙在1961年开始修筑后经过多次翻修,最终于1975年成为留存下来的样子,共经历过四种形式: 上面的第四代围墙的官方名称是“UL 12.11 型支撑墙构件”(Stützwandelement UL 12.11),修建于1975至1980年间,共计使用约45,000块构件,每个构件高3.6-{zh-hans:米;zh-tw:公尺}-,宽1.2-{zh-hans:米;zh-tw:公尺}-。在上方放置了一条光滑的管道以使其难以攀爬。总的修建成本为16,155,000 东德马克(3,638,000 美元)。其建筑标准要求可以抵挡冲过栅栏的车辆撞击。在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墙体的结构较弱以便在战争时东德和苏联装甲车可以轻松地冲破。除了没有安放地雷和-{zh-hans:触发式; zh-hant:触发式;}-自动机枪外,柏林墙的总体结构最终与德国国内边境相似。 建设戒备森严的柏林墙和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维护对东德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东德在1961到1964年在边境建设和维护上花费了400万马克。 从东向西柏林墙的结构如下: 根据1989年史塔西的统计东德边防军共有11500名士兵,500名文职人员。边防军的7个团驻扎在柏林的Karlshorst。另外有两个边防军预备团,位于Rahnsdorf的GAR-39团和位于Oranienburg的GAR-40团。 每个边防军的团下属五个连,分为先遣、通讯、交通、榴弹发射器和炮兵组。在过境检查站有时也会配备侦查小组、火焰喷射器、军犬小组和水面小组。边防中心共有567辆装甲运兵车、48个大型榴弹发射器、48座反坦克炮、156辆装甲车、2295辆其他车辆以及992只猎犬。 在被称为“加强边境安全”的某些日子,边境部署的边防军会增加至2300人。例如1988年由于示威和天气恶劣,有80天边境守卫的人数高达2500人。 西柏林城市外围有若干可航行水道,西柏林市政厅在边界处放置了一串白色浮标并注有“地区边界”字样。西柏林的游船必须小心保持在西柏林一侧,在东侧则有东德边防军的巡逻艇巡逻。 东柏林河岸上通常修建有工事,在部分河道和湖岸两边会修建围墙,例如哈弗尔河、Glienicker湖和Griebnitzsee湖等。东德居民不能到达这些水域的东德一侧。在施普雷河的某些地段,水下安置了栅栏以阻挡潜水越境者。 市区内的水上界限并未标注明确,柏林墙在这些地方被河道隔断,水面情况被边防军监视。有时一些西柏林的船只和游泳者误入边界时东德边防军会开枪射击,并造成过一些伤亡。 柏林墙共有25个检查站:13个公路、4个铁路、8个水道检查站,允许西柏林人、西德人、西方游客和盟军人员进入东柏林,也允许持有效证明的东德居民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居民进入西柏林。对于西柏林过境交通,只有两个检查站可供通过。 东德对过境检查非常严格。国家安全局六处出入境控制单位直接管辖检查站,他们身着边防军制服参与管理和监察,同时监视边防军和海关人员是否违规。 不同的检查站按允许通过的人员类型划分。普拉伯检查哨和查理检查站是盟军占领军开设的检查站,但仅为外交人员和外国公民使用。腓特烈大街车站则可供西柏林的铁路乘客站内转车,有通过审核者才得以进入东柏林。 西德居民和西方国家的游客可以访问东德,通常需要提前几周向东德使馆进行申请。访问东柏林的当日签证无需提前申请,只需在过境时办理简单的手续,西方游客需支付5西德马克的签证费用,而西柏林居民则是免费的。然而东德政府可以毫无理由地拒绝任何入境申请。在1980年代,西柏林游客必须以1:1的极低比率兑换至少25西德马克到东德马克,并且必须在东柏林境内花完。 柏林墙建立后,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其中死亡人数存在一定争议。查理检查站博物馆负责人希尔德布兰特称死亡人数多于200人,波茨坦的当代历史研究中心(ZZF)已确认136起死亡 ,先前的官方统计为96起。 东德政府向边防守卫下达了《开枪射击令》,虽然随后东德官员否认这一命令的存在。研究者发现在一封1973年10月的命令中,守卫被告知尝试穿越围墙的人为罪犯,并且需要开枪射击:“使用你的武器时不要犹豫,即使违反边境禁令的是一队妇女和儿童,这是叛徒们常用的策略。” 早期围墙尚未修建时,人们通常通过跳过铁丝网和从公寓窗口跳下来穿过边境,然而在柏林墙修建后这种方式几乎绝迹。东德当局不允许靠近边界的公寓继续正常使用,并且用砖封住了边境附近建筑物的所有窗口。在得知柏林墙修建消息的第三天,19岁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防军士兵康拉德·舒曼便跳跃过了当时低矮的铁丝网边境,进入西柏林。这一瞬间被西方媒体记者抓拍到,此事也成为了冷战期间西方用来广为宣传的样本。他也是第一个越境的边境守卫。艾达·西格曼为第一个因穿越围墙而丧生的人,她在1961年8月22日从柏尔诺街48号的三层公寓跳下后身亡。第一个因穿越边界而被射杀的人是,他在1961年8月24日尝试游过施普雷运河逃往西柏林的过程中被射杀,这一天东德边防军刚刚收到开枪射杀所有尝试越境的人的命令。最后一个被射杀的人是1989年2月6日尝试越境的克里斯·格弗罗伊。 1962年8月17日,18岁的东德人彼得·费查试图翻越围墙,在攀至顶部后被东德边防警察发现并开枪射杀。当时,东西两边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枪,并有西方记者在场。西柏林边防军曾投掷急救包,并甚至有警察翻身跃墙将这位东德青年抬起来企图抢救,但东面却没有人敢于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战时期轰动一时。他成为了第一个因试图攀越柏林墙而被射杀的人。1997年3月,两名开枪的东德边防军士兵和分别被判刑20和21个月。 除直接翻越外,人们采取了许多方式尝试越境。1963年4月19岁的国家人民军的文职人员曾利用所在基地的苏联装甲运兵车冲破围墙,随后被东德边防军开火并击伤,最终被西德警察解救。曾利用东德体育技术协会的轻型飞机(兹林Z 142)穿越柏林墙降落在英国皇家空军位于的基地。另外有人通过挖地道、大型热气球、潜水以及利用汽车高速冲过检查站的方式越境。随后东德在检查站修筑了之字形的道路并降低了横杆的高度。由于下水道系统尚为柏林墙修建前的结构,部分人通过的协助利用下水道越境。 美国总统甘迺迪曾于1963年6月25日在西柏林市政厅柏林墙前发表「我是柏林人」演说(Ich bin ein Berliner),“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是其中的名句。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雷根在布兰登堡门发表著名的「推倒这堵墙」演说,呼吁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巴契夫拆掉柏林围墙。他说:「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想和平,如果你想苏联和东欧繁荣,如果你想要自由,那来到这道门前。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道门!」在西柏林市民的一场欢呼声后,他再说了这句:「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 1989年11月9日,由于当时有大批东德人经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逃往西德,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在翌日生效。但由于当时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误解上级命令,错误地宣布柏林围墙即刻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围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结构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围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围墙倒塌”后的最高潮。 君特·沙博夫斯基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推动柏林墙倒塌的主要催化剂。在宣布完新的临时旅行法规之后,意大利安莎通讯社的记者里卡尔多·埃尔曼询问道 : 沙博夫斯基用官方化的语言回答了他。18:57有一位记者问道:“这将何时生效?是从现在开始吗?”沙博夫斯基看了一下时钟,宣读了克伦茨的文件: 汉堡《图片报》记者彼得·布林克曼再次询问道“这将何时生效?” ,沙博夫斯基逐字回答道: 事实上,虽然东德政府确实有取消限制的计划,但并非即时生效。随后,两个记者问道:“对于西柏林也生效吗?”沙博夫斯基回答道: 沙博夫斯基的新闻发布会马上成为了当晚西德媒体的重要新闻。19:17通过ZDF和20:00的ARD的节目向整个东德播出了这一消息。此后,在ARD的节目《今日事件》中,主持人汉斯·弗里德里希宣布道“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东德政府宣布立刻向所有人开放边界……柏林墙上的大门已经打开。” 由于西德媒体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广泛报道,柏林墙边境聚集了大量等待边境开放的东柏林人。此时边防军、国家安全局、驻柏林的苏军部队都没有被通知是否需要武力介入。对形势感到意外的边防军匆忙联系上级,并在21:20得到命令,在博恩霍尔姆检查站允许人群中最激进的人过境并在他们的护照上盖上永久离境章(这实际上取消了他们的公民权)以减轻边防军的压力。然而仍有数千人滞留在边境并要求按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允许他们离境。 人们很快意识到东德政府中没有人愿意为下令使用致命武器负责,寡不敌众的边防军亦难以控制大量涌入的东德市民。最终,在22:45,边防军停止了阻拦,允许人们通过检查站,并几乎不检查他们的证件。在另一侧等待的西德人用鲜花和香槟欢迎涌入的东德人,随后一群人爬上了柏林墙。午夜时柏林墙的所有检查站均已开放且德国内部边境也同时开放。由于大多数人还在睡觉,东德人真正的大量涌入是在11月10日的早上。 西柏林人热情地欢迎涌入的东德人。大多数柏林墙附近的酒吧自发提供免费啤酒,选帝侯大街排起了长长的汽车队伍且陌生人互相拥抱。在这样的气氛中许多西柏林人爬上了柏林墙。当晚西柏林市长沃尔特·莫波尔立即下令向移民提供临时住宿并且在西柏林储蓄银行发放100西德马克费用。在新闻发布会的消息传来时,波恩的德国国会正在举行常务会议。西德总理府的鲁道夫·赛特斯宣布代表全体欢迎东德政府的努力,随后全体国会成员自发起立唱起了国歌。 尽管11月9日晚柏林墙完全开放,但并没有被立即拆除。从那天起大量的人带着铁锤和凿子来到围墙边敲下墙体,并将墙体留作纪念品。柏林墙上一些非正式的通道被开凿出来。这些人被称作“围墙啄木鸟”(Mauerspechte)。 随后的周末,东德当局宣布设置十个新的边境出入口,包括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例如波兹坦广场等。许多人等待在这些地方,并在推土机开出新的出口恢复原有的道路时欢呼,有时这些镜头会与随后真正的柏林墙拆除工作相混淆。随后直到1990年中期一直在设立新的出入口,包括1989年12月22日勃兰登堡门。西德人也在12月23日开始无需护照即可进入东柏林。 事实上在宣布开放的最初的几个月,柏林墙仍驻有边防军,并且他们甚至尝试修复“围墙啄木鸟”所造成的墙体损坏。渐渐他们放弃了这种尝试,并容忍了未被官方宣布而自行开凿的出入口的存在。1990年6月13日。东德军队正式下令拆除柏林墙。7月1日东德宣布接受西德马克,此时所有的边境控制措施均被取消。随后东德军队(在统一后由德国陆军)开始拆除柏林墙,直至1991年11月完成工作。只有几部分墙体和瞭望塔被留下作为纪念。 1989年12月25日,伦纳德·伯恩斯坦在柏林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并将欢乐颂中的“欢乐”(Freude)一词改为“自由”(Freiheit)。乐队和合唱团的成员来自东西两德,并且包括了来自英、法、美、苏四国的成员。罗格·沃特斯在1990年7月21日在波茨坦广场北部演唱了平克·弗洛伊德的《墙》。大卫·哈塞尔霍夫站在柏林墙上演唱了《寻找自由》,这首歌曲当时在德国很受欢迎。 许多年来,关于11月9日是否应该成为德国国定假日存在诸多争议,除东德开放柏林墙外,11月9日是1848年革命结束和威玛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同时也是1923年啤酒馆暴动和1938年纳粹德国发动水晶之夜的日子。最终选择了10月3日作为德国统一日。 2014年11月8日起德国展开为期3天的柏林墙倒塌25周年庆祝活动。60岁的总理默克尔在她最新的网络Podcast中说:“我希望你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的感受,至少我将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等待了35年才有那种自由的感觉,这改变了我的人生”。期间德国人用灯光重现柏林墙,纪念柏林墙推倒25周年。 柏林墙原址仅有少部分存留,其余几乎被拆除殆尽。有三处较长的存留:一处在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位于波茨坦广场和查理检查站之间,长约80米。另一处较长的存留是在施普雷河沿岸奥伯鲍姆桥附近,存有大量涂鸦,通常被人称为东边画廊。第三处位于 Bernauer 街北部,为部分重建的围墙,并在1999年改为纪念场所。一些柏林墙的单块墙体和瞭望塔也分散在城市中。 能够反映柏林墙原貌的场所已经不存在了。许多人将柏林墙的碎片视为纪念品,一些墙体的碎片被拿到德国的纪念品商店和网上出售。今天柏林墙向东的一侧也涂满了涂鸦,而真实情况下东侧为东德边防军所守卫,仅在西侧存在涂鸦。在柏林市中心游客较多的区域,市政府用鹅卵石在街道地面上标出柏林墙曾经的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出的仅是第一道围墙。在波茨坦广场两道围墙均被标出以使游客认识柏林墙边防系统的尺度。 中华民国国史馆内展有一块由德国国会友台小组主席赛巴斯提安伉俪所赠之柏林围墙水泥块。2009年柏林近郊的上哈弗尔县致赠一片柏林围墙遗迹给台北的228国家纪念馆。 柏林围墙的倒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东西柏林的道路、铁道及桥梁在围墙倒塌后迅速接连在一起。两德统一后,虽然柏林围墙不再存在,但仍有其他无数障碍存在,西德的资本主义席卷东德企业,导致数百万的东德人失业。东德人认为西德人贪得无厌,西德人觉得东德人好吃懒做,此一现象并反映在东德与西德地区之间的社会及经济现象。
387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71
环境地理学
环境地理学 环境地理学,作为自然地理学核心的部分,一般是以人——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环境即指人类为中心的自然条件(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地貌等)复合系统,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复合系统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与协调平衡机制,深入研究该复合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其自然规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环境地理学的成果在人类居住地(城市、村镇等)规划建设、农业生产、海洋产业、水利、气象气候等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环境地理学不能简单地看作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和成果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
388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81
Python
Python Python(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属于通用型编程语言,由吉多·范罗苏姆创造,第一版发布于1991年。可以视之为一种改良(加入一些其他程式语言的优点,如物件导向)的LISP。作为一种解释型语言,Python的设计哲学强调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的语法(尤其是使用空格缩进划分代码块,而非使用大括号或者关键词)。相比于C++或Java,Python让开发者能够用更少的代码表达想法。不管是小型还是大型程序,该语言都试图让程序的结构清晰明了。 与Scheme、Ruby、Perl、Tcl等动态类型编程语言一样,Python拥有动态类型系统和垃圾回收功能,能够自动管理内存使用,并且支持多种编程范式,包括面向对象、命令式、函数式和过程式编程。其本身拥有一个巨大而广泛的标准库。 Python 解释器本身几乎可以在所有的操作系统中运行。Python的正式直译器CPython是用C语言编写的、是一个由社群驱动的自由软件,目前由Python软件基金会管理。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之所以选中Python作为程式的名字,是因为他是BBC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的爱好者。ABC是由吉多参加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就吉多本人看来,ABC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是专门为非专业程式设计师设计的。但是ABC语言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吉多认为是非开放造成的。吉多决心在Python中避免这一错误,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完美结合了C和其他一些语言。 就这样,Python在吉多手中诞生了。实际上,第一个实现是在Mac机上。可以说,Python是从ABC发展起来,主要受到了Modula-3(另一种相当优美且强大的语言,为小型团体所设计的)的影响。并且结合了Unix shell和C的习惯。 目前吉多仍然是Python的主要开发者,决定整个Python语言的发展方向。Python社群经常称呼他是终身仁慈独裁者(BDFL)。 Python 2.0于2000年10月16日发布,增加了实现完整的垃圾回收,并且支持Unicode。同时,整个开发过程更加透明,社群对开发进度的影响逐渐扩大。 Python 3.0于2008年12月3日发布,此版不完全兼容之前的Python原始码。不过,很多新特性后来也被移植到旧的Python 2.6/2.7版本。 Python是完全物件导向的语言。函数、模组、数字、字串都是物件。并且完全支持继承、重载、派生、多重继承,有益于增强原始码的复用性。Python支持重载运算符,因此Python也支持泛型设计。相对于Lisp这种传统的函数式程式语言,Python对函数式设计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有两个标准库(functools, itertools)提供了与Haskell和Standard ML中类似的函数式程式设计工具。 虽然Python可能被粗略地分类为「脚本语言」,但实际上一些大规模软体开发计划例如Zope、Mnet及BitTorrent,Google也广泛地使用它。Python的支持者较喜欢称它为一种高阶动态程式语言,原因是「脚本语言」泛指仅作简单程式设计任务的语言,如shell script、VBScript等-{只}-能处理简单任务的程式语言,并不能与Python相提并论。 Python本身被设计为可扩充的。并非所有的特性和功能都集成到语言核心。Python提供了丰富的API和工具,以便程式设计师能够轻松地使用C、C++、Cython来编写扩充模组。Python编译器本身也可以被集成到其它需要脚本语言的程式内。因此,有很多人把Python作为一种「胶水语言」使用。使用Python将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式进行集成和封装。在Google内部的很多项目,例如Google应用服务引擎使用C++编写性能要求极高的部分,然后用Python或Java/Go调用相应的模组。《Python技术手册》的作者马特利(Alex Martelli)说:“这很难讲,不过,2004年,Python已在Google内部使用,Google召募许多Python高手,但在这之前就已决定使用Python。他们的目的是尽量使用Python,在不得已时改用C++;在操控硬体的场合使用C++,在快速开发时候使用Python。” Python的设计哲学是“优雅”、“明确”、“简单”。Python开发者的哲学是“用一种方法,最好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也因此它和拥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其他语言很不一样。在设计Python语言时,如果面临多种选择,Python开发者一般会拒绝花俏的语法,而选择明确没有或者很少有歧义的语法。这些准则被称为「Python格言」。在Python解释器内运行codice_1可以获得完整的列表。 »> import this --From: Python.org Python开发人员尽量避开不成熟或者不重要的优化。一些针对非重要部位的加快运行速度的补丁通常不会被合并到Python内。再加上因为Python属于动态类型语言,动态类型语言是在运行期间检查数据的类型,不得不保持描述变量值的实际类型标记,程序在每次操作变量时,需要执行数据依赖分支,而静态类型语言相对于动态类型语言,在声明变量时已经指定了数据类型和表示方法,根据这一原理导致Python相对于C、Visual Basic等静态类型语言来说运行速度较慢。不过,根据二八定律,大多数程式对速度要求不高。在某些对运行速度要求很高的情况,目前可用的JIT技术是PyPy。 Python经常被用于Web开发。比如,通过模组,Apache可以运行用Python编写的Web程式。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的Gunicorn作为Web服务器,也能够运行Python语言编写的Web程序。Python定义了WSGI标准应用接口来协调Http伺服器与基于Python的Web程式之间的沟通。一些Web框架,如Django、Pyramid、TurboGears、Tornado、web2py、Zope、Flask等,可以让程式设计师轻松地开发和管理复杂的Web程式。 Python对于各种网路协定的支援很完善,因此经常被用于编写伺服器软体、网路爬虫。第三方函式库Twisted支援非同步线上编写程式和多数标准的网路协定(包含客户端和伺服器),并且提供了多种工具,被广泛用于编写高性能的伺服器软体。另有gevent这个流行的第三方库,同样能够支持高性能高并发的网络开发。 Python本身包含的Tkinter库能够支持简单的GUI开发。但是越来越多的Python程序员选择wxPython或者PyQt等GUI套件来开发跨平台的桌面软件。使用它们开发的桌面软件运行速度快,与用户的桌面环境相契合。通过PyInstaller还能将程序发布为独立的安装程序包。 在很多作业系统里,Python是标准的系统元件。大多数Linux发行版和Mac OS X都集成了Python,可以在终端机下直接执行Python。有一些Linux发行版的安装器使用Python语言编写,比如Ubuntu的Ubiquity安装器、Red Hat Linux和Fedora的Anaconda安装器。在RPM系列Linux发行版中,有一些系统组件就是用Python编写的。Gentoo Linux使用Python来编写它的Portage软件包管理系统。Python标准库包含了多个调用作业系统功能的函式库。通过pywin32这个第三方软体包,Python能够访问Windows的COM服务及其它Windows API。使用IronPython,Python程式能够直接调用.Net Framework。 NumPy、SciPy、Matplotlib可以让Python程式设计师编写科学计算程式。有些公司会使用Scons代替make构建C++程序。 很多游戏使用C++编写图形显示等高性能模组,而使用Python或者Lua编写游戏的逻辑、伺服器。相较于Python,Lua的功能更简单、体积更小;而Python则支援更多的特性和数据类型。很多游戏,如EVE Online使用Python来处理游戏中繁多的逻辑。 YouTube、Google、Yahoo!、NASA都在内部大量地使用Python。OLPC的作业系统Sugar项目的大多数软体都是使用Python编写。 一个在标准输出设备上输出Hello World的简单程式,这种程式通常作为开始学习程式语言时的第一个程式: Python也可以单步直译执行。执行Python直译器进入互动式命令列的环境,你可以在提示符号»>旁输入print("Hello, world!"),按Enter键输出结果: 注意,在3.0及以上版本中,需要在"Hello,world"周围加上圆括号。其原因是在3.0及以上版本中,print命令不再是一个关键字,而是一个函数。 Python的设计目标之一是让程式码具备高度的可阅读性。它设计时尽量使用其它语言经常使用的标点符号和英文单字,让程式码看起来整洁美观。因为Python是动态语言,它不像其他的静态语言如C、Pascal那样需要书写声明语句。 Python开发者有意让违反了缩排规则的程序不能通过解释,以此来强迫程序员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也方便所有人查找和阅读。并且Python语言利用缩排表示语句块的开始和结束(Off-side规则),而非使用花括号或者某种关键字。增加缩排表示语句块的开始,而减少缩排则表示语句块的结束。缩排成为了语法的一部分。例如codice_2语句: 根据PEP 8的规定,必须使用4个空格来表示每级缩排。使用Tab字符和其它数目的空格虽然都可以被解释器识别,但不符合编码规范。支持Tab字符和其它数目的空格仅仅是为兼容很旧的Python程式和某些有问题的编辑程式。偏向使用Tab字符的程序员可以设置文本编辑器将Tab键转换为4个空格实现缩进而不致导致缩进错误。 Python的表达式写法与C/C++类似。只是在某些写法有所差别。 特别地,可以使用以下这种形式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Python的函数支持递归、默认参数值、可变参数、闭包,但不支持函数重载。为了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可以在函数后书写“文档字符串”(Documentation Strings,或者简称docstrings),用于解释函数的作用、参数的类型与意义、返回值类型与取值范围等。可以使用内置函数codice_52打印出函数的使用帮助。比如: 函数调用时,实参可以如同C语言那样按照位置与形参匹配;也可以按照形式调用,即 param_name=value 形式的实参。在一个函数调用的实参表中,关键字引数必须出现在位置参数之后。 可变参数用*args或**dictargs表示,即在形式参数名字前加一个*号,表示这是由多个实参组成的可变参数,该形参视作tuple数据类型;在形式参数名字前加**号,表示这是由多个实参组成的可变参数,该形参视作dict数据类型。实际上,在一个"集合(collection)类型"(包括set、list、tuple甚至bytes、str等)的变量前加一个*号,获得了其中所有元素作为多个对象。 Python的函数作为第一类物件,具有和普通变量平等的地位。函数一旦定义,即可视作为普通对象,其形参会保留上次调用时的值,但在函数新的一次调用时会被实参值覆盖。因此函数的缺省参数值在连续多次调用该函数时,如果不被实参值覆盖,就会一直保留。例如: 结果为: 函数的缺省参数值在函数被定义时被一次性计算其初值。 Python的函数实参与形参之间的结合是传递"对象的引用"。这是因为Python的赋值操作是把(变量)名字绑定到对象上。形实结合也是这种方式。如果形参绑定到一个可变的对象,则通过形参对此对象内容的修改,在函数外也是可见的。如果形参绑定到一个不可变的对象,则通过形参是不能修改此对象内容,但可以把形参重新绑定到其它对象上,这并不影响函数外的对象的值。例如: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指绑定到对象的函数。调用对象方法的语法是codice_53。它等价于调用codice_54。当定义对象方法时,必须显式地定义第一个参数,一般该参数名都使用codice_55,用于访问对象的内部数据。这里的codice_55相当于C++, Java里面的codice_57变量,但是我们还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合法的参数名,比如codice_57和codice_59等,codice_55与C++,Java里面的codice_57不完全一样,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习惯性的用法,我们传入任何其它的合法名称都行,比如: Python支持一些以“__”开始并以“__”结束的特殊方法名,它们用于实现运算符重载和实现多种特殊功能。 Python采用动态类型系统。在编译的时候,Python不会检查对象是否拥有被调用的方法或者属性,而是直至运行时,才做出检查。所以操作对象时可能会抛出异常。不过,虽然Python采用动态类型系统,它同时也是强类型的。Python禁止没有明确定义的操作,比如数字加字符串。 与其它面向对象语言一样,Python允许程序员定义类型。构造一个对象只需要像函数一样调用类型即可,比如,对于前面定义的codice_62类型,使用codice_63。类型本身也是特殊类型codice_64的对象(codice_64类型本身也是codice_64对象),这种特殊的设计允许对类型进行反射编程。 Python内置多种数据类型。下面这个列表简要地描述了Python内置数据类型(适用于Python 3.x): 除了各种数据类型,Python语言还用类型来表示函数、模块、类型本身、对象的方法、编译后的Python代码、运行时信息等等。因此,Python具备很强的动态性。 Python使用与C、Java类似的运算符,支持整数与浮点数的数学运算。同时还支持复数运算与无穷位数(实际受限于计算机的能力)的整数运算。除了求绝对值函数codice_67外,大多数数学函数处于codice_68和codice_69模块内。前者用于实数运算,而后者用于复数运算。使用时需要先导入它们,比如: codice_70模块用于支持分数运算;codice_71模块用于支持高精度的浮点数运算;第三方库codice_72用于支持数学符号运算。 Python定义求余运行codice_73的值处于开区间codice_74内,如果codice_75是负数,开区间变为codice_76。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定义方式。不过其实它依赖于整除的定义。为了让方程式:codice_77恒真,整除运行需要向负无穷小方向取值。比如codice_78的结果是codice_79,而codice_80的结果却是codice_81。这个算法与其它很多编程语言不一样,需要注意,它们的整除运算会向0的方向取值。 Python允许像数学的常用写法那样连着写两个比较运行符。比如codice_82与codice_83等价。C++的结果与Python不一样,首先它会先计算codice_84,根据两者的大小获得0或者1两个值之一,然后再与c进行比较。 Python拥有一个强大的标准库。Python语言的核心只包含数字、字符串、列表、字典、文件等常见类型和函数,而由Python标准库提供了系统管理、网络通信、文本处理、数据库接口、图形系统、XML处理等额外的功能。 Python标准库的主要功能有: Python社区提供了大量的第三方模块,使用方式与标准库类似。它们的功能覆盖科学计算、Web开发、数据库接口、图形系统多个领域。第三方模块可以使用Python或者C语言编写。SWIG,SIP常用于将C语言编写的程序库转化为Python模块。Boost C++ Libraries包含了一组函式库,Boost.Python,使得以Python或C++编写的程式能互相调用。Python常被用做其他语言与工具之间的“胶水”语言。 Python的3.0版本,常被称为Python 3000,或简称Py3k。相对于Python的早期版本,这是一个较大的升级。为了不带入过多的累赘,Python 3.0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向下兼容。许多针对早期Python版本设计的程序都无法在Python 3.0上正常运行。为了照顾现有程序,Python 2.6作为一个过渡版本,基本使用了Python 2.x的语法和库,同时考虑了向Python 3.0的迁移,允许使用部分Python 3.0的语法与函数。基于早期Python版本而能正常运行于Python 2.6并无警告的程序可以通过一个2 to 3的转换工具无缝迁移到Python 3.0。 新的Python程序建议使用Python 3.0版本的语法。除非运行环境无法安装Python 3.0或者程序本身使用了不支持Python 3.0的第三方库。目前不支持Python 3.0的第三方库有Twisted, PIL等。大多数第三方库都正在努力地兼容Python 3.0版本。即使无法立即使用Python 3.0,也建议编写兼容Python 3.0版本的程序,然后使用Python 2.6, Python 2.7来运行。 Python 2.7被确定为最后一个Python 2.x版本,它除了支持Python 2.x语法外,还支持部分Python 3.1语法。 Python 3.0的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然而,Python 2.6实际已经支持新的codice_86语法: Python是一门跨平台的脚本语言,Python规定了一个Python语法规则,根据该规则可编写Python直译器。 很多并非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的文本编辑器,也对Python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并且加上专门为Python设计的编辑器插件也会有很高的可用性。 适用于Python的集成开发环境(IDE)软件,除了标准二进制发布包所附的IDLE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选择。其中有些软件设计有语法着色、语法检查、运行调试、自动补全、智能感知等便利功能。由于Python的跨平台出身,这些软件往往也具备各种操作系统的版本或一定的移植性。
388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85
热浪
热浪 热浪是指天气在某一段时间内持续地保持异常高的气温(相对于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而言),也有可能伴随有很高的空气湿度。这个术语通常与地区相联系,所以一个处于相对较热气候的地区来说是正常的温度,对另一个通常处于较冷气候的地区来说可能是热浪。 一些地区比较容易受到热浪的袭击,例如欧洲的地中海气候区,澳大利亚的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带。除了索马利亚,赤道没有热浪,因索马利亚有少雨且多日照的赤道沙漠气候(南美西岸属多云雾的赤道沙漠气候);属于温带沙漠气候的哈萨克是纬度最高的热浪区。 热浪引起的高温天气可以导致人死亡,尤其是老年人。
38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86
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
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 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足球会,成立于1902年3月6日,1920年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授予皇家的称号与徽章上的皇冠,是世界球坛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之一。俱乐部的主场场馆是可以容纳85,454人的伯纳乌球场。 皇家马德里是目前赢得最多西班牙甲组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冠军的足球俱乐部。国内赛事方面共夺得33次西班牙甲组联赛冠军、19次西班牙国王杯冠军及10次西班牙超级杯;欧洲赛事方面共夺得13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2次欧洲足协杯冠军及4次欧洲超级杯冠军;洲际赛事方面共夺得3次洲际杯足球赛冠军及3次世界冠军球会杯冠军。 皇家马德里是三个从未降级的西班牙甲组联赛创始成员之一(另外两个为巴塞隆纳及毕尔包竞技)和已解散的G-14创立成员之一。1950年代曾于欧洲冠军联赛创立时五连冠。2017年皇家马德里成为了欧洲冠军联赛改制后第一个卫冕成功的足球俱乐部,更于隔年再次夺冠,缔造三连冠的历史。 2000年12月21日,《国际足协杂志》读者选出皇家马德里为国际足协二十世纪最佳球会。2004年5月20日,皇家马德里与谢菲尔德联共同获得国际足联纪念勋章。2010年5月11日,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给予皇家马德里20世纪欧洲大陆最佳足球俱乐部的荣誉。 皇家马德里原名为「马德里足球会」(Madrid Football Club),是一群球迷包括来自牛津和剑桥的几名校友在内的学者们组建了一支球队,在周日早上踢球。到1902年3月6日成立「马德里足球会」(Madrid Football Club),球衣为全白色、配白色短裤及蓝袜。同年参加庆祝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登基而创办的国王杯,但不敌巴塞罗那。1904年马德里足球会与同市的 Moderno Amicale 及 Moncloa 合并。球会成立不久便成西班牙劲旅之一,更多次赢得西班牙国王杯。球会1905年赢得了首项冠军。其中球会于1908年连续四年夺得国王杯,成为西班牙首间可永久保存国王杯的球会。1910年球会委任英国人-{zh-hans:亚瑟·约翰逊; zh-hant:阿瑟·庄臣;}-(Arthur Johnson)为第一位领队。2年后(1912年),当时一位寂寂无名的青年球员加入球队,他叫做-{zh-hans:圣地亚哥·伯纳乌; zh-hk:圣地亚哥·班拿贝;}-(Santiago Bernabéu)——也就是后来带领皇马走上高峰的球会主席。经过长久的奋斗,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于1916年重夺国王杯。1917年,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为表扬球队佳绩,赐封「皇家」(Real)这个头衔给马德里足球会。1920年6月26日,「皇家马德里」遂成为球会正式名称。 四十年代的皇马未赢过联赛冠军,直至1943年前球员-{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成为新一任的主席后,展开了成为欧洲第一球会的第一步。-{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首先为球会买下一块土地兴建新球场——即今-{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球场。1945年邀请同样是前球员-{zh-hans:哈辛托·金科塞斯; zh-hk:昆高斯;}-(Jacinto Quincoces)担任领队,第一年(1946年)他立即为皇马取得国王杯,乃10年来首个荣誉。1947年12月14日新球场落成,球场以会长-{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之名命名,为-{zh-hans:圣地亚哥·伯纳乌; zh-hk:圣地牙哥·班拿贝;}-球场(Santiago Bernabéu Stadium),自此成为皇马的主场。其后,得益于王室及政府庞大支持,于1953年12月本已与巴塞隆拿签约参与过3场友谊赛的-{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从哥伦比亚的劲旅百万富翁转会到皇马。他加盟后,以其高超进球能力,迅速为皇马取得21年来首座联赛冠军。他在联赛共射入29球成为神射手。翌年再度蝉联联赛冠军,-{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在该季共射进25球,此届联赛冠军令他们可以参加首届举办的欧洲冠军杯。 在1956年,皇马参加首届欧洲冠军球会杯便杀入准决赛。当时准决赛的对手是当时拥有「瑞典三剑侠」——冈纳·诺达尔、-{zh-hans:贡纳尔·格伦; zh-hk:格伦;}-(Gunnar Gren)及-{zh-hans:尼尔斯·利德霍尔姆; zh-hk:连贺姆;}-的意大利豪强AC米兰。皇马先在首回合4比2击溃对手,然而次回合1比2被击倒,皇马几经辛苦以5比4压倒红黑兵团,得以晋级首届欧冠杯决赛争夺冠军。最后于决赛上以4比3反胜兰斯,从而令皇家马德里成为第一个欧洲盟主,亦为球会展开精彩而传奇的辉煌时刻。 皇家马德里赢得第一届欧冠杯冠军后,决定把高柏这位法国人从兰斯带到皇马。第二届欧冠杯皇马以卫冕者身份继续参与,该届赛事皇马先后击败维也纳迅速、里尔及曼联杀入决赛,而该届决赛举行球场正好是在-{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球场举行,最后在超过十二万位主场球迷的支持下,凭-{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及-{zh-hans:弗朗西斯科·亨托; zh-hk:真图;}-(Francisco Gento)的入球,以二比零轻松击败意甲冠军-{zh-hans:佛罗伦萨; zh-hk:费伦天拿;}-顺利卫冕冠军,数天后联赛更以无敌的姿态四年内三度夺标,成为球会史上首个双料冠军,夺标功臣-{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蒂芬奴;}-因而高票当选为欧洲足球先生。 紧接著的数年,-{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雷蒙高帕及真图一起为皇马写下传奇的皇朝。1958年他们力争第三年夺得欧冠杯,结果以六比零、八比零以及四比零先后大破安特卫普、西维尔及华沙斯(Vasas SC)晋身决赛。决赛对手是意大利的AC米兰,比赛首先由舒亚芬奴(Juan Alberto Schiaffino)于69分钟为AC米兰先开纪录,直到74分钟迪斯蒂法诺将比数追至一比一,接著两方球队同样把握机会各入一球,最终当届攻击力最强的两支球队打成二比二,比赛进入加时阶段,加时上半场17分钟,队长真图摆脱一众AC米兰后卫攻入奠定胜局的一球,使皇马第三度成为欧洲冠军。 数月后皇马再有一位出色的天才球员加盟,被誉为「匈牙利球王」的球员-—-{zh-hans:费伦茨·普斯卡什; zh-hk:普斯卡斯;}-,他的加入令球队如虎添翼,1959年及1960年先后击败兰斯及法兰克福,当中1960年的决赛普斯卡什的四球,-{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的三球令皇马以7比3大胜法兰克福,完成欧洲五连霸的光辉纪录,至今仍未有球队达到这纪录。翌年,首届丰田杯皇马以大比数击败乌拉圭-{zh-hans:佩纳罗尔; zh-hk:彭拿路;}-成为第一支世界冠军。 此段时期欧洲赛事已不再是皇马的舞台,皇马重心反而转移在本土联赛。-{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退休后,普斯卡斯及真图成为领军人物,同时有多位具潜质的新人加入,包括-{zh-hans:拉蒙·格罗素; zh-hk:哥素;}-(Ramón Grosso)、-{zh-hans:伊格纳西奥·佐克; zh-hk:苏高;}-(Ignacio Zoco)、-{zh-hans:皮里; zh-hk:派利;}-(Pirri)及-{zh-hans:阿曼西奥·阿马罗; zh-hk:艾文斯奥·艾马路;}-(Amancio Amaro)。1961年至1968年8年间皇马七夺联赛冠军,1966年再晋身欧冠杯决赛,2比1击败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第6度成为欧洲冠军,而真图6夺锦标成为至今为止夺得最多欧冠杯的球员。 虽然赢了欧冠杯,但踏入70年代,皇马已无法显出欧洲班霸本色,1969-70年球季只得联赛第四名,为欧冠杯办以来首次没有皇马份儿,最为庆幸的只是1971年首次杀入欧洲杯赛冠军杯决赛,决赛阶段与英格兰球会-{zh-hans:切尔西; zh-hk:车路士}-一比一打成平手,但重赛却以一比二落败。虽然同年效力长达18年的队长真图宣布退休,但皇马在之后九年内能六次登上联赛宝座。1977年当球会正值庆祝75周年之时,却在联赛意外地以第9名完成赛事,导致球会首次无法参加欧洲赛事。翌年被誉为「皇马之父」,担任球会会长35年的-{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于6月2日与世长辞,终年83岁。 1982年球队50年代名将-{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重返球会担任领队,上任后球队成绩强差人意,唯一成就是带领球队晋级-{zh-hans:欧洲优胜者杯; zh-hk:欧洲杯赛冠军杯;}-决赛,但决赛面对当时苏格兰新贵阿伯丁,赛前夺冠呼声最高的皇马,竟以1比2落败,球会在难以接受赛果下将这位名将革职,由同是前球员的-{zh-hans:阿曼西奥; zh-hk:艾文斯图;}-(Amancio)接替。当时他将一位乙组联赛神射手邀请加入球队,即「兀鹰」-{zh-hans:埃米利奥·布特拉格诺; zh-hk:艾美路·布达坚奴;}-,同时从青年队中提拔了中场灵魂-{zh-hans:米歇尔;zh-hk:米高;zh-tw:米歇尔;}-、中场中柏迪沙,以及飞翼马田·华斯基斯、还有自由人-{zh-hans:桑奇斯;zh-hk:文奴尔·辛捷士;zh-tw:桑奇斯;}-,他们被称为「皇马五鹰」。 五个土生土长的马德里小伙子为皇马重新建立欧洲强豪形象。除了-{zh-hans:布特拉格诺; zh-hk:布达坚奴;}-,队中加入的外籍新球员-{zh-hans:豪尔赫·巴尔达诺;zh-hk:佐治·华丹奴;zh-tw:豪尔赫·巴尔达诺;}-、-{zh-hans:乌戈·桑切斯; zh-hk:晓高·山齐士;}-,再加上旧有班底如-{zh-hans:卡马乔; zh-hk:甘马曹;}-、高美斯及史泰历克,皇马组军已近乎完成。再次执教的-{zh-hans:路易斯·莫洛尼;zh-hk:禾尼;zh-tw:路易斯·莫洛尼;}-(Luis Molowny)带领被誉为「兀鹰军团」的皇马,先于1985年5月22日勇挫维迪奥顿历史性首夺-{zh-hans:欧洲联盟杯; zh-hk:欧洲足协杯;}-冠军,足足19年后再次夺得欧洲赛事锦标,翌年他们再击败德国科隆成功卫冕,及后于1986年重夺阔别6年的联赛锦标,其后更连夺4年联赛冠军,平了球会60年代连夺5年联赛冠军纪录,1990年更创下38场射入107球的最高联赛入球的新纪录,而-{zh-hans:胡戈·桑切斯; zh-hk:晓高·山齐士;}-于1985年至1990年六年间五次成为联赛神射手,共射入刚好150球。正当以为皇马可以保持气势重新在欧冠杯大展拳脚,但多年缺乏参加欧冠杯的经验,使得皇马连续三年先后遭拜仁慕尼黑、PSV埃因霍温及AC米兰于准决赛淘汰,其中1989年以0比5大败给当时拥有「荷兰三剑侠」的AC米兰,令雄心壮志的皇马一下子被打沉。 1980年代为球会立下汗马功劳的一班功臣,随著年纪纷纷退下。米高、-{zh-hans:巴尔达诺; zh-hk:华丹奴;}-、-{zh-hans:卡马乔; zh-hk:甘马曹;}-、史泰历克及-{zh-hans:胡戈·桑切斯; zh-hk:晓高·山齐士;}-一个一个离开,当时宿敌巴塞罗那亦强势崛起,对方领队-{zh-hans:约翰·克鲁伊夫;zh-hk:告鲁夫;zh-tw:克鲁伊夫;}-协助巴塞罗那连续4年登上联赛宝座。这时皇马收购了多名猛将加盟球队,包括-{zh-hans:费尔南多·耶罗;zh-hk:希亚路;zh-tw:耶罗;}-、-{zh-hans:伊万·萨莫拉诺; zh-hk:森莫兰奴;}-、-{zh-hans:米歇尔·劳德鲁普; zh-hk:米高·劳特立;}-及-{zh-hans:路易斯·恩里克; zh-hk:路尔斯·安历基;}-。威尔士的-{zh-hans:约翰·托沙克; zh-hk:约翰··陶锡克;}-(John Toshack),荷兰的-{zh-hans:莱奥·本哈克; zh-hk:比赫加;}-(Leo Beenhakker),南斯拉夫的-{zh-hans:拉多米尔·安蒂奇; zh-hk:安迪;}-(Radomir Antic)以及-{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蒂芬奴;}-曾在这时短期担任领队。1995年-{zh-hans:巴尔达诺; zh-hk:华丹奴;}-成为继-{zh-hans:迪斯蒂法诺; zh-hk:迪史堤芬奴;}-及甘马曹后又一位前皇马名宿重返球会执教,在他的领导下重获该届的联赛冠军,但气势一下子不能继续保持,翌年只得排名第6,更令他们丧失参加欧冠杯的资格。 1996年是皇家马德里重要的一年,首先邀请AC米兰冠军级领队-{zh-hans:法比奥·卡佩罗; zh-hk:卡比路;}-加入,引入-{zh-hans:克拉伦斯·西多夫; zh-hk:施多夫;}-、-{zh-hans:达沃·苏克; zh-hk:苏加;}-、-{zh-hans:罗伯特·卡洛斯; zh-hk:罗拔图·卡路士;}-、-{zh-hans:普雷德拉格·米亚托维奇; zh-hk:米积杜域;}-及-{zh-hans:费尔南多·雷东多; zh-hk:列当度;}-,当然还有由马德里体育会青年军转投的西班牙金童-{zh-hans:劳尔; zh-hk:鲁尔;}-,最终双循环均击败对手夺得1997年联赛冠军,翌年再次出席欧冠,可惜卡比路忽然返回AC米兰,由希历基斯(Jupp Heynckes)走马上任。1998年的欧联皇马首次晋升欧洲联赛冠军杯决赛(欧洲冠军球会杯于1992年改制为欧洲联赛冠军杯)。阔别32年,一众球员希望为球队继1966年后可以再成为欧洲冠军。结果皇马在决赛下半场66分钟由米积杜域争议性地凭一个机会突破对手防线,在越位位置射入致胜的一球,皇马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才再次登上欧洲最高宝座。 90年代末皇家马德里再一次成为欧洲第一球会,荷兰人希丁克协助他们夺得第二个洲际杯后,继承多位名将执教母会的-{zh-hans:德尔·博斯克; zh-hk:迪·保斯基;}-继1994年再回皇马,他的加盟将处于黄金时期的皇马推至最高峰。联赛仍然受制于对手之下,欧冠的表现显得精彩,在2000年分组赛阶段成功压倒上届被对手淘汰的-{zh-hans:基辅迪纳摩; zh-hk:基辅戴拿模}-,其后更击败上届冠亚军曼联及拜仁慕尼黑,决赛面对当届联赛成绩比他们优异的华伦西亚,以3比0轻松大胜对手,3年内两夺欧冠冠军。 2000年,承诺将巴塞隆拿的-{zh-hans:核心; zh-hk:重心;}-球员-{zh-hans:路易斯·菲戈;zh-hk:费高;zh-tw:菲戈;}-带到马德里的弗洛伦蒂诺·佩雷斯成功击败-{zh-hans:洛伦索·桑斯;zh-hk:辛斯;zh-tw:桑斯;}-(Lorenzo Sanz)成为皇家马德里第15任会长,并为将球会打造成「银河舰队」("Galáctico")展开序幕。 佩雷斯上任后,惊人地以3800万英镑打破当时转会费的世界纪录,从世仇巴塞隆拿挖角葡萄牙中场兼2001年世界足球先生得主路易斯·菲戈加盟,费高的转会消息传出后,巴塞隆拿球迷狠批费高加盟皇家马德里,称呼他为「叛徒」。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国际足协特意举行一个20世纪最佳球会的选举,最终皇家马德里以总票数之42%夺得。 2001年联赛及欧联表现失准之后,带领法国国家队登上高峰的-{zh-hans:齐达内;zh-hk:施丹;zh-tw:席丹;}-以6400万美元破世界纪录来投。虽然西班牙杯不敌拉科鲁尼亚,幸好的是皇马第三度杀入欧冠决赛,并凭-{zh-hans:劳尔; zh-hk:鲁尔;}-以及-{zh-hans:齐达内;zh-hk:施丹;zh-tw:席丹;}-一记漂亮的天外飞仙入球,协助球会2比1击败-{zh-hans:勒沃库森;zh-hk:利华古逊;zh-tw:勒沃库森;}-来庆祝球会成立100周年。 此后皇马继续奉行其「一年一球星」的高价挖角球员政策,2002年由国际米兰购入巴西前锋-{zh-hans:罗纳尔多;zh-hk:朗拿度;zh-tw:罗纳度;}-。2002/03球季,皇马于欧冠8强迎战曼联,前锋-{zh-hans:罗纳尔多;zh-hk:朗拿度;zh-tw:罗纳度;}-在-{zh-hans:老特拉福德;zh-hk:奥脱福;zh-tw:老特拉福;}-大演帽子戏法,皇马以总比数6比5淘汰曼联;可惜在4强-{zh-hans:路易斯·菲戈;zh-hk:费高;zh-tw:菲戈;}-射失点球,令皇马被-{zh-hans:尤文图斯; zh-hk:祖云达斯;}-淘汰。但在西甲,皇马以两分压过-{zh-hans:皇家社会; zh-hk:皇家苏斯达;}-,取得锦标。 2003年由曼联购入英格兰国家队队长-{zh-hans:大卫·贝克汉姆;zh-hk:碧咸;zh-tw:贝克汉;}-,但弗洛伦蒂诺「一年一球星」政策只重视攻击球员,引起了领队-{zh-hans:德尔·博斯克; zh-hk:迪·保斯基;}-及一众防守球员不满,其后佩雷斯以-{zh-hans:德尔·博斯克; zh-hk:迪·保斯基;}-战术落伍为由而将他解雇,雇请当时的曼联助教-{zh-hans:奎罗斯; zh-hk:昆洛斯;}-为领队,及后-{zh-hans:耶罗; zh-hk:希亚路;}-与马基利尼离队,为皇马在2002年赛季后衰落埋下了伏线。2003/04球季,皇马在3项赛事一直有不错的进展:欧冠挺进8强,西甲领先群雄,西班牙杯杀入决赛;但于季末却崩溃:在欧冠8强总比分领先下被摩纳哥反胜淘汰;西班牙国王杯决赛中被萨拉戈萨击败;联赛更在大好形势下被瓦伦西亚逆转,以第4名完成联赛。 在2003/04球季四大皆空的情况下,弗洛伦蒂诺解雇-{zh-hans:奎罗斯; zh-hk:昆洛斯;}-,改雇-{zh-hans:卡马乔; zh-hk:甘马曹;}-,同时2004年另一英格兰球星-{zh-hans:欧文;zh-hk:奥云;zh-tw:欧文;}-亦由利物浦来投。至此皇马阵中拥有至少7名世界级球星,包括-{zh-hans:劳尔;zh-hk:鲁尔;zh-tw:劳尔;}-、-{zh-hans:卡洛斯;zh-hk:卡路士;zh-tw:卡洛斯;}-、-{zh-hans:菲戈;zh-hk:费高;zh-tw:菲戈;}-、-{zh-hans:齐达内;zh-hk:施丹;zh-tw:席丹;}-、-{zh-hans:罗纳尔多;zh-hk:朗拿度;zh-tw:罗纳度;}-、-{zh-hans:贝克汉姆;zh-hk:碧咸;zh-tw:贝克汉;}-、-{zh-hans:欧文;zh-hk:奥云;zh-tw:欧文;}-等,「银河舰队」之名亦由此时不胫而走。但-{zh-hans:卡马乔; zh-hk:甘马曹;}-执教4场便主动辞职,并斥责队内部分球星嚣张跋扈。从此皇马开始了频繁换领队的恶梦:接替的雷蒙、卢森贝高和卡路都未能使球队重回正轨。虽然此时的皇马阵容星光闪闪,但自2003/04球季开始,皇马却连续3年与奖杯无缘。 2005/2006球季,皇马因季初失分太多,未到二月已确定联赛无望。加上在欧联十六强出局,故2006年2月27日就任主席长达6年的佩雷斯宣布辞职。球员间内斗亦从未间断,部分球员骄横跋扈更困扰皇马,如前锋-{zh-hans:罗纳尔多;zh-hk:朗拿度;zh-tw:罗纳度;}-曾扬言要前任教练-{zh-hans:博斯克; zh-hk:迪保斯基;}-重新执教球队才继续留效。队内亦有球霸出现,严重破坏更衣室氛围。结果,皇马再一次四大皆空。 2006年七月,-{zh-hans:卡尔德隆; zh-hk:雷文.卡达朗;}-被选为新一任球会主席,-{zh-hans:卡尔德隆; zh-hk:卡达朗;}-随即邀请意大利的-{zh-hans:法比奥·卡佩罗; zh-hk:卡比路;}-重返球会出任领队。-{zh-hans:卡佩罗; zh-hk:卡比路;}-上任后锐意进行大规模改革,整顿队风;又大刀阔斧清洗队中部份球员,包括状态不断下滑的-{zh-hans:罗纳尔多; zh-hk:朗拿度;}-;另一方面又买入多位高质素球员,包括意大利后卫-{zh-hans:卡纳瓦罗; zh-hk:简拿华路;}-及荷兰射手-{zh-hans:范尼斯特鲁伊; zh-hk:云尼斯达莱;}-等。-{zh-hans:卡佩罗; zh-hk:卡比路;}-弃用以往一味强调进攻的作风,更重视球队防务。但这种注重防守的战术并不受球迷欢迎,而球队成绩亦没有特别进步。于是球会在一月的转会市场再购入三名新力军,包括巴西的-{zh-hans:马塞洛; zh-hk:马些路;}-以及两名阿根廷新星-{zh-hans:加戈; zh-hk:加高;}-和-{zh-hans:伊瓜因; zh-hk:希古恩;}-,以平衡球队的攻守。 另一方面,遭-{zh-hans:卡佩罗; zh-hk:卡比路;}-弃用的中场球员-{zh-hans:贝克汉姆;zh-hk:碧咸;zh-tw:贝克汉;}-决定不与球会续约,并宣布季尾后远赴美国加盟洛杉矶银河。-{zh-hans:卡佩罗; zh-hk:卡比路;}-起初声称-{zh-hans:贝克汉姆;zh-hk:碧咸;zh-tw:贝克汉;}-离队前不会获得上阵机会,但在联赛最后五轮赛事中却派遣-{zh-hans:贝克汉姆;zh-hk:碧咸;zh-tw:贝克汉;}-上阵。皇马在这几场关键赛事中取得多场胜利,加上宿敌巴塞隆拿接连失分,使皇马后来居上。最终皇马在最后一轮赛事以比数3:1反胜马略卡,并以较佳对赛成绩压过巴塞,夺得阔别三季的联赛锦标。 季后队中两名球星-{zh-hans:贝克汉姆;zh-hk:碧咸;zh-tw:贝克汉;}-及-{zh-hans:卡洛斯; zh-hk:卡路士;}-离开球队,加上之前-{zh-hans:菲戈; zh-hk:费高;}-、-{zh-hans:齐达内;zh-hk:施丹;zh-tw:施丹;}-、-{zh-hans:欧文; zh-hk:奥云}-及-{zh-hans:罗纳尔多; zh-hk:朗拿度;}-,银河兵团成员只剩下-{zh-hans:劳尔; zh-hk:鲁尔;}-及-{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皇马的银河舰队时代至此告一段落。 皇马于夺取2006/07西甲联赛冠军后,争议性地撤换领队-{zh-hans:卡佩罗; zh-hk:卡比路;}-,聘请赫塔菲的领队-{zh-hans:伯恩德·舒斯特尔; zh-hk:苏斯达;}-。皇马亦在2007年夏天以一亿二千万欧元购买了八名新球员,当中包括三名荷兰球员,分别是-{zh-hans:罗本;zh-hk:洛宾;zh-tw:洛宾;}-、-{zh-hans:斯内德; zh-hk:史奈达;}-与-{zh-hans:德伦特; zh-hk:迪伦菲;}-,刮起荷兰鬰金香风暴。不过,皇马并未因拥有强大阵容而即时取得优势,反而先于西班牙超级杯不敌-{zh-hans:塞维利亚;zh-hk:西维尔;zh-tw:塞维利亚;}-。但-{zh-hans:舒斯特尔; zh-hk:苏斯达;}-在季初对阵容作出调整后,皇马在联赛的表现大有改善,更在2007年12月23日,三年来首次作客击败巴塞隆纳,在歇冬期前将榜首领先优势扩大至7分。2008年4月21日,皇家马德里作客以2:0击败被喻为当届西甲最强黑马的桑坦德竞技,领先第二位的-{zh-hans:比利亚雷亚尔; zh-hk:维拉利尔;}-十分,几乎肯定夺得西甲冠军。5月5日,皇家马德里在落后一球及少打一人的情况下,作客以2:1反胜-{zh-hans:奥萨苏纳; zh-hk:奥沙辛拿;}-,宣布提前4轮蝉联联赛冠军。5月8日,皇家马德里在主场以4:1击败巴塞隆纳,成功在主客两回合都击败对手,成功卫冕西甲联赛冠军。 2008/09赛季前,会长-{zh-hans:卡尔德隆; zh-hk:卡达朗;}-豪言能把-{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带到皇马,最后不但不能成事,还招来队中-{zh-hans:罗比尼奥; zh-hk:罗宾奴;}-不满,出走曼城。最后只签下-{zh-hans:范德法特; zh-hk:云达华治;}-,此时皇马阵中已有五名荷兰球员,「荷兰帮」成为球队骨干。在赛季中,-{zh-hans:舒斯特尔; zh-hk:苏斯达;}-在皇马和巴塞罗那国家-{zh-hans:德比; zh-hk:打吡;}-前一星期,自言球队不可能战胜死敌巴萨,此言令高层震怒,在2008年12月9日被会方解约。 -{zh-hans:胡安德·拉莫斯; zh-hk:桑迪·拉莫斯;}-在 2008年12月9日接替-{zh-hans:舒斯特尔; zh-hk:苏斯达;}-担任皇家马德里主教练。任期直至2008-2009球季结束。他在上任后加强了球队的体能训练,还买了-{zh-hans:拉斯迪亚拉; zh-hk:拉辛拿·狄亚拉;}-和-{zh-hans:亨特拉尔; zh-hk:亨特拿;}-增强球队实力。胡安·拉莫斯采用双防守中场协助后防,使失球数字减少,令皇马在联赛连胜。可是,球队在欧冠16强被利物浦以总比数5:0击败出局,在联赛仍保持17胜1平佳绩,紧追榜首-{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罗纳;}-。但球队被巴塞隆拿在班拿贝球场以2:6血洗,球队士气低落,更先后被瓦伦西亚、塞维利亚、马洛卡和-{zh-hans:奥萨苏纳; zh-hk:奥沙辛拿;}-击败,经历五连败结束球季。队中的绝对主力-{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也承认球队确实要进行大改革才能再次雄霸欧洲。 2009年6月1日前皇马主席佩雷斯在没有对手下成功第二次上任,出资3亿欧元去重新打造一支全新的银河舰队,聘用维拉利尔教练-{zh-hans:佩莱格里尼;zh-tw:佩莱格里尼;zh-hk:柏历坚尼;}-担任球队主帅。卡卡、-{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cn:本泽马;zh-hk:宾施马;zh-mo:宾森马;zh-tw:本泽马;}-、-{zh-hans:阿尔比奥尔;zh-hk:艾比奥尔;zh-tw:阿尔比奥尔;}-和-{zh-hans:哈维·阿隆索; zh-hk:沙比·阿朗素;}-先后来投,回收了加雷和购回自家青训营的-{zh-hans:格拉内罗;zh-hk:格尼路;zh-tw:格拉内罗;}-和-{zh-hans:阿贝罗阿;zh-hk:艾比路亚;zh-tw:阿贝罗亚;}-,再大举清洗「荷兰帮」,新银河舰队成形,皇马再次星光熠熠。由于2009/10赛季欧冠决赛会在皇马主场举行,球会希望能够以主场身份出现在2009/10赛季欧冠决赛上。实际成效却大相径庭,皇马在欧冠16强被里昂淘汰,连续6季于欧冠16强出局;在西班牙国王杯赛事中被乙二级联赛(第三级)弱旅艾高干以4:1击败。联赛方面,尽管皇家马德里在38场的赛事中攻入102球,仍落后巴塞隆拿三分,继上届联赛后再度屈居亚军。虽然皇家马德里在2009/10赛季花费3亿欧元购入多位高质素球员,但无法取得一项冠军,而且未能建立稳定的战术,主帅-{zh-hans:佩莱格里尼;zh-tw:佩莱格里尼;zh-hk:柏历坚尼;}-受到各方面的批评。 2010年5月31日,皇马主席佩雷斯宣布前国际米兰主帅-{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正式接替-{zh-hans:佩莱格里尼;zh-tw:佩莱格里尼;zh-hk:柏历坚尼;}-出任下赛季皇马主帅。-{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在2009/10赛季协助国际米兰夺得意甲联赛、意大利杯及欧冠冠军,成为意大利历史上首支「三冠王」。。2010年7月25日,-{zh-hans:古蒂; zh-hk:古迪;}-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离开效力了长达15年的皇马;1日后,-{zh-hans:劳尔; zh-hk:鲁尔;}-正式在马德里宣布离开西班牙转投德甲-{zh-hans:沙尔克04; zh-hk:史浩克04;}-,从此告别这家他16年来唯一效力的球会。卡斯拿斯和-{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沙治奥·拉莫斯;}-分别在季前被任命为队长和副队长。两位元老的离去和-{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的莅临,代表著皇马新时代的开始。球队随即签下6名球员,包括:阿根廷翼锋迪马利亚,-{zh-hans:佩德罗·莱昂; zh-hk:柏度·利安;}-,德国攻击中场-{zh-hans:厄齐尔; zh-hk:奥斯尔;}-,德国防守中场-{zh-hans:赫迪拉;zh-hk:基迪拉;zh-tw:赫迪拉;zh-mo:基迪拿;}-,西班牙中场-{zh-hans:卡纳莱斯; zh-hk:简拿利斯}-与及-{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的爱将葡萄牙中坚-{zh-hans:里卡多·卡瓦略; zh-hk:卡华奴;}-。 -{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到任的首个赛季就与巴塞隆拿缠战多场,除了西甲联赛主客两循环外,还有西班牙国王杯决赛、欧冠半决赛主客两回合,在一个赛季内连续上演五次「国家德比」,实属两队创立以来空前的盛事。面对此时正处巅峰、号称「地球最强」的巴塞梦三队,皇马在11月联赛的首回合,作客以0:5惨败,是十几年来互相对赛的最大失利,而榜首位置也拱手相让。-{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在随后的次循环改采较注重防守的3防中战术,成功的以1-1逼平对手,而在这场赛事中-{zh-hans:C罗; 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与-{zh-hans:梅西; zh-hk:美斯;}-分别罚进了点球。紧接著的国王杯决赛中,皇马终于以1-0击败巴萨,重夺失落18年的西班牙国王杯冠军。该场赛事中,-{zh-hans:C罗; 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于加时赛中以头球建功,一箭定江山,赢下加盟后首个锦标。然而,在欧冠赛场上的对碰上,-{zh-hans:佩佩; zh-hk:比比; zh-mo:柏比;}-侵犯巴塞球员被驱逐离场,导致在10人应战下,0:2于主场失利;次回合作客诺坎普1:1战平,总比分1:3,无缘决赛。尽管球队在欧冠4强饮恨,但总算终止连续六年皆于16强止步的尴尬局面。皇马在联赛中以29胜5平4负拿到了92分,屈居于巴塞的96分下,苦吞西甲亚军。 2011/12赛季,新银河舰队再次冲击巴塞梦三队,两队在联赛中各不相让,积分抛开第三位二十多分。巴塞在首轮国家打吡作客3:1击败皇马,但随著赛季流逝,皇马趁着死敌失误重夺联赛榜首,更一度拥有10分优势,后来被缩窄至4分,联赛争标白热化。2012年4月22日,皇马作客诺坎普球场2:1力克巴塞罗那,洗刷球队4年来在联赛上对巴萨不曾取胜耻辱,抛离对方7分。虽然在之后的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中互射-{zh-hans:点球; zh-hk:十二码;}-负于拜仁慕尼黑,不过在一个星期后的5月2日,皇家马德里客场3:0击败-{zh-hans:毕尔巴鄂竞技; zh-hk:毕尔包;}-,提前2轮夺得了阔别三年的西甲联赛冠军。皇马于最后一场联赛中以4:1大胜皇家马略卡,以单季打进121个入球及100分完成该年的赛季,创下西甲单季最高积分的纪录。 2012/13赛季,新银河舰队遇到些阻滞,先有-{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与-{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和-{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沙治奥·拉莫斯;}-不和,前者更被-{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弃用,让-{zh-hans:阿丹; zh-hk:阿丹;}-成为正选,然而此举令皇马在联赛方面,以2-3不敌马拉加。2013年1月7日,皇家马德里主场对阵皇家苏斯达,-{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列为后备,因-{zh-hans:阿丹; zh-hk:阿丹;}-推跌对方球员,红牌离场,-{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才获得出场,幸好最后以4-3击败皇家社会。不久佩雷斯从-{zh-hans:塞维利亚;zh-hk:西维尔;zh-tw:塞维利亚;}-收购了-{zh-hans:迭戈·洛佩斯;zh-hk:迪亚高·卢比斯;zh-tw:迪亚哥·罗培兹;}-,以取代-{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这正式表示卡斯拿斯的正选机会已没有。 在西班牙国王杯16强次回合,阿丹红牌而停赛,-{zh-hans:卡西利亚斯; zh-hk:卡斯拿斯;}-因而获得正选,在-{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大演帽子戏法下,该场比赛以4-0大胜切尔达,总比数以5-2进级8强。新银河舰队曾于两周内「双杀」死敌巴塞隆拿,分别于国王杯作客鲁营球场以3:1及联赛主场2:1击败巴赛,一雪前耻。在欧冠方面,新银河舰队在D组以3胜2和1负次名晋身淘汰赛。在16强,他们遇上英超劲旅曼联,新银河舰队在主场以1-1迫和曼联,其后次回合曼联本来因-{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沙治奥·拉莫斯;}-射入乌龙球以1-0领先,不久因-{zh-hans:纳尼; zh-hk:兰尼;}-被争议性地驱逐离场,在曼联10人应战下,皇马凭着-{zh-hans:卢卡·莫德里奇; zh-hk:莫迪历;}-的世界波和-{zh-hans:C·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的铲射以2-1作客反胜曼联,总比数3-2击败曼联晋级。在8强首回合,新银河舰队在主场3-0大胜加拉塔萨雷,但在客场竟以2-3落败,差点被逆转,最后以总数5-3晋级。在4强,新银河舰队遇上同组的德甲球队多特蒙德,新银河舰队在分组赛两场都不胜多特,首回合交锋多特在主场以4-1大胜皇马,虽然皇马带著一个作客入球优势回主场,并在次回合以2-0击败多特,却饮恨出局。这个赛季也是新银河舰队和-{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连续3季欧冠四强出局。赛季未皇家马德里宣布-{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在赛季结束后离职。 2013年6月25日,皇家马德里官方宣布-{zh-hans:卡洛·安切洛蒂;zh-hk:安察洛堤;zh-tw:卡洛·安切洛蒂;}-正式成为球会新的领队,双方签约三年。安察洛堤在他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宣布施丹将加入他的教练团队,并成为皇家马德里的助教之一 2013/14赛季,在夏季转会窗期间,皇家马德里分别从马拉加和皇家苏斯达签入-{zh-hans:伊斯科;zh-hk:伊斯高;zh-tw:伊斯高;}- 和-{zh-cn:伊利亚拉门迪;zh-hk:伊拿拉文迪;zh-tw:伊拿拉文迪}-,并将青训出产的-{zh-hans:赫塞;zh-hk:占斯;zh-tw:谢斯}-和-{zh-hans:纳乔;zh-hk:拿祖;zh-tw:拿祖}-提拔到一队,而另一位青训产物-{zh-hans:卡瓦哈尔;zh-hk:卡华积;zh-tw:卡华积;}-在勒沃库森度过一个球季后也回归班拿贝。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周旋后,-{zh-hans:加雷斯·贝尔;zh-hk:加里夫·巴利;zh-tw:格瑞斯·贝尔;}-在2013年9月1日(夏季转会窗最后一天)转投皇家马德里 安察洛堤一向习惯不改变新球会的战术体系,但今季他放弃前任领队-{zh-hans:穆里尼奥; zh-hk:摩连奴;}-的4-2-3-1阵式,并改由4-3-3阵式为首选,前线三叉戟以俗称「BBC」的-{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tw:基斯坦奴·朗拿度;}-、-{zh-hans:加雷斯·贝尔;zh-hk:加里夫·巴利;zh-tw:格瑞斯·贝尔;}-及-{zh-cn:本泽马;zh-hk:宾施马;zh-mo:宾森马;zh-tw:本泽马;}-为首选,直至2014年4月18日新银河舰队于48场正式比赛已经攻入141球,其中88球由三叉戟攻入,突显上述3名球员对球队进攻的重要性。至于中场改动,在防守中场-{zh-hans:萨米·赫迪拉;zh-hk:基迪拉;zh-tw:基迪拉;zh-mo:基迪拿;}-重伤后,皇马的中场防守人员被削减,但安察洛堤看中了迪马利亚在球场的跑动性,将他由翼锋改造为纯中场。此外安察洛堤对-{zh-hans:卢卡·莫德里奇; zh-hk:莫迪历;zh-tw:摩迪}-的指导,让这位克罗地亚中场配合-{zh-hans:哈维·阿隆索; zh-hk:沙比·阿朗素;zh-tw:阿朗素;}-的三中场体系有效协助球队进攻,更可以令中场防守更稳固。 在西甲联赛,防线不稳令皇家马德里的失球数目上升,首13场联赛赛事已失17球及只录得2次零封对手。赛季中段,皇马渐渐踢出稳固的战术,令皇马一度占据积分榜第一位,不过后劲不继,在关键的两轮失掉4分,失去联赛夺标机会,最终以第三名结束西甲赛季。 至于西班牙杯,皇马以不失一球的姿态晋级决赛对死敌巴塞罗那,迪马利亚在11分钟先开纪录,但巴塞在68分钟由后卫-{zh-hans:巴特拉;zh-hk:巴查;zh-tw:巴特拉;}-扳平,取代受伤的C朗拿度出任正选左翼的加雷斯·贝尔在85分钟接应科恩特朗的传送,左路力压-{zh-hans:巴特拉;zh-hk:巴查;zh-tw:巴特拉;}-长驱直进至禁区打入反超比数的一球,协助球队以2-1击败巴塞隆拿夺冠。 在欧冠方面,安察洛堤下的新银河舰队在B组以5胜1和的不败战绩首名晋身淘汰赛。在16强,新银河舰队遇上来自德甲的球队-{zh-hans:沙尔克04; zh-hk:史浩克04;zh-tw:史浩克04;}-,首回合交锋皇马作客以6-1大胜-{zh-hans:沙尔克04; zh-hk:史浩克04;zh-tw:史浩克04;}-,次回合亦以3-1击败-{zh-hans:沙尔克04; zh-hk:史浩克04;zh-tw:史浩克04;}-,最后以总比数9-2晋级。在8强,皇马面对上季淘汰自己出局的多特蒙德,首回合交锋皇马主场在多特蒙德的多名伤兵缺赛及-{zh-hans:莱万多夫斯基; zh-hk:利云度夫斯基;}-停赛的情况下以3-0击败多特蒙德,岂料作客德国竟以2-0落败,幸好的是多特蒙德期待的大逆转没有上演。在4强,皇马面对2011/2012赛季淘汰自己出局的拜仁慕尼黑,首回合交锋皇马主场利用高效的防守反击战术以1-0小胜拜仁,次回合作客安联球场则凭-{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沙治奥·拉莫斯;}-及-{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tw:基斯坦奴·朗拿度;}-的分别梅开二度以4-0大破对手,创欧冠作客卫冕冠军的最大分差,两回合计以5-0晋级,是继2002年后首次晋身决赛,对手则为同市宿敌马德里体育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皇家马德里本季在欧联淘汰赛先后将德甲第三、第二及第一的球队淘汰出局,不少网民戏称皇家马德里赢得德甲冠军。而是次决赛为欧冠历史上首次上演同市打吡。 在里斯本卢斯球场举行的欧冠决赛,皇马在上半场36分钟因门将-{zh-hans:伊戈尔·卡西利亚斯;zh-hk:伊克尔·卡斯拿斯;zh-tw:卡斯拿斯;}-一次出迎失误被对方守卫-{zh-hans:戈丁;zh-hk:迪亚高·高甸;zh-tw:戈丁;}-头槌顶入落后0-1,此后双方一直未能再取得入球。直至下半场在5分钟伤停补时的第3分钟,由-{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沙治奥·拉莫斯;}-戏剧性地在十二码点摇头顶入远柱扳平比分并将比赛拖入加时,这个关键的入球亦激励了全队的士气。马德里体育会在加时赛体力严重下降,在加时下半场5分钟凭-{zh-hans:加雷斯·贝尔;zh-hk:加里夫·巴利;zh-tw:格瑞斯·贝尔;}-头槌顶入反超2-1。及后于加时下半场13分钟再度失守,被-{zh-hans:马塞洛; zh-hk:马些路;zh-tw:马些路}-射成3-1。加上皇马凭对方队长加比在禁区侵犯-{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tw:基斯坦奴·朗拿度;}-获得十二码,并由后者亲自操刀射成4-1并以此比分结束整场比赛。此次夺冠的皇家马德里破了多项纪录,包括历史性夺得第10座欧冠奖杯,-{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tw:基斯坦奴·朗拿度;}-以破纪录17球成为神射手,主帅-{zh-hans:安切洛蒂;zh-hk:安察洛堤;zh-tw:安切洛蒂;}-继1981年的时任利物浦领队佩斯利后成为第二位在教练生涯三度夺得欧冠杯的领队。 此外,皇家马德里于欧洲足协积分排名(UEFA Coefficient)的最新的一期球会积分排名(Club coefficients)中以159.456分排名第一 ,也是时隔9年重夺欧洲足协球会排名榜首。 2014/15赛季,皇家马德里可以争取六项锦标,包括:对战上季欧霸杯冠军西维尔的欧洲超级杯、对战上季西甲冠军马体会的西班牙超级杯、2014年12月举行的世俱杯、争取卫冕的西班牙国王杯、阔别两季的西甲冠军、争取卫冕的球队历史第十一座欧洲联赛冠军杯。 2014/15赛季的夏季转会窗正值2014年巴西世界杯,多名球员因表现出色,引起各大欧洲豪门注意及垂青。皇家马德里亦签入3名球员,分别是协助德国夺得大力神杯的拜仁球员-{zh-hans:托尼·克罗斯;zh-hk:却奥斯;zh-tw:托尼·克罗斯;}- ,取得金靴奖的-{zh-cn:哈梅斯·罗德里格斯;zh-hk:占士·洛迪古斯;zh-tw:哈梅斯·罗德里奎兹;}- 以及哥斯达黎加门将基罗·拿华斯 。而在冬季转会窗,皇马签下巴西球员卢卡斯·施华 以及挪威超新星厄德高。 安察洛堤今季继续以4-3-3阵式为首选,前线三叉戟承接上季入球强势成为欧洲七大联赛中攻入最多球的球会。中场方面,迪马利亚以及-{zh-hans:哈维·阿隆索; zh-hk:沙比·阿朗素;zh-tw:阿朗素;}-的离去。安察洛堤以新三中场组合-{zh-hans:卢卡·莫德里奇; zh-hk:莫迪历;zh-tw:摩迪}-,-{zh-hans:托尼·克罗斯;zh-hk:却奥斯;zh-tw:托尼·克罗斯;}-以及-{zh-cn:哈梅斯·罗德里格斯;zh-hk:占士·洛迪古斯;zh-tw:哈梅斯·罗德里奎兹;}-配合前线三叉戟。但与上季季初相同,防线不稳的情况再次出现在皇马的阵式中。不过随著中场的磨合及C罗入球不断,皇马在联赛两连败后一度在各项正式赛事中二十二连胜造出创西班牙纪录 2014年8月13日,在卡迪夫城卡迪夫城运动场举行的欧洲超级杯,凭-{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tw:基斯坦奴·朗拿度;}-梅开二度,2-0击败欧霸杯冠军西维尔,协助皇马捧走欧洲超级杯,赢得他们2014/15赛季首项锦标,亦是球会历史第二次赢得欧洲超级杯 。2014年8月19日与22日,在西班牙超级杯中,主场1比1战平马德里体育会,客场以0比1战败,失落超级杯。但成功夺得世俱杯以及欧洲超级杯,总结2014年成功夺得4个冠军,是球会历史最成功的一年 。但在歇冬后的皇马2015年整体表现回落,球会先后在联赛两连败,亦在西班牙国王杯的16强回合战败给马体会,争取卫冕失败。5月14日,欧冠准决赛次回合在班拿贝球场上演,由皇马主场迎战祖云达斯。经过90分钟激战,祖云达斯最终两回合计以3-2的总分晋级淘汰皇马。5月26日,安切洛蒂在各方支持下仍被解雇。 2015年6月3日,皇家马德里官方宣布宾尼迪斯正式成为球会新的领队,双方签约三年。 2015年7月12日,皇家马德里官方宣布效力十六年的队长卡斯拿斯落实转会葡超球会波尔图,这意味第一期银河舰队的成员全部都已经离开皇马。 -{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塞尔希奥·拉莫斯;}-、-{zh-hans:马塞洛;zh-hk:马些路;zh-tw:马塞罗;}-、-{zh-hans:佩佩; zh-hk:比比; zh-tw:佩佩; zh-mo:柏比;}-、-{zh-hans: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zh-hk:基斯坦奴·朗拿度;zh-tw: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度;}-分别在季前被任命为球队的队长、副队长、第三队长、第四队长。 2016年1月4日,宾尼迪斯因与球员不合、不受球迷欢迎和未能取得好成续受到解雇,皇家马德里主席佩雷斯提升皇家马德里青年队兼名宿领队施丹为一线队领队。 施丹在今季以4-3-3阵式为首选,前线三叉戟以俗称「BBC」的基斯坦奴·朗拿度、加雷斯·贝尔及宾施马为首选,中场主用莫德里奇和克罗斯,提拔新星卡塞米罗,后防以卡瓦哈尔、佩佩、塞尔吉奥·拉莫斯和马塞洛的旧主将为后防基石,门将续用表现出色的哥斯达黎加门将基罗·拿华斯。 在西甲联赛,一度落后十多分,于2016年3月开始,施丹带领球队走出困局,3–1作客赢利云特,主场7–1赢切尔达,1–2作客险胜拉斯彭马斯,主场4–0赢西维尔,作客2–1险胜巴塞罗那,主场4–0赢伊巴,5–1作客赢基达菲,主场3–0赢维拉利尔,作客3–2险胜华历简奴,作客0–1险胜皇家苏斯达,主场3–2胜华伦西亚及作客2–0赢拉科鲁尼亚,时籍榜首巴塞隆拿联赛小低潮及马德里体育会失分,到最后仅获西甲第二,无缘夺冠。 在欧冠方面,施丹带领的皇家马德里16强以总比数4:0击败罗马,8强在首回合作客0:2输球的情况下,次回合在主场凭借C罗的帽子戏法以3:0惊天逆转沃尔夫斯堡,以总比分3:2晋级;4强凭对方于次回合的乌龙球以总比数1:0淘汰曼城晋级决赛。 决赛先凭-{zh-hans:塞尔吉奥·拉莫斯;zh-hk:沙治奥·拉莫斯;zh-tw:塞尔希奥·拉莫斯;}-在15分钟的入球领先,及后马德里体育会凭卡拉斯科在80分钟的入球将比分扳平。在加时双方互无入球,赛时进入互射十二码。头三轮双方球员皆命中,至第四轮马体会的胡安弗兰射失,先射的皇马在第五轮由C朗拿度罚中十二码,最终以1:1(互射十二码5:3)继2014年后再度于欧冠决赛击败马德里体育会夺得欧洲联赛冠军杯冠军。是次为皇家马德里第十一次夺得冠军。施丹则成为足球历史上第7位以球员及教练身份都夺得欧洲联赛冠军杯冠军的运动员。C朗拿度则以16球成为今届欧洲联赛冠军杯的神射手,而他也是连续第6年年均至少攻入50球,是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人。 在夏季转会窗期间,皇家马德里并没有像以往转会窗作大手笔收购,只从-{zh-hk:祖云达斯;zh-hans:尤文图斯;zh-tw:尤文图斯;}-以3,000万欧元回购青训前锋-{zh-hans:莫拉塔;zh-hk:莫拉达;zh-tw:莫拉塔;}-和回收上季被外借的阿森西奥和-{zh-hans:科恩特朗;zh-hk:干查奥;zh-tw:科恩特朗;}-。由于部份主力球员因参加欧洲国家杯未能及时归队和伤患问题,教练施丹于季前热身赛起用大量青训出战,并以3胜1负完成季前热身赛。 于2016年8月9日举行的欧洲超级杯,皇马以半主力阵容凭卡瓦哈尔在119分钟的绝杀塞维利亚,于3年内第2次夺冠。 施丹于开季前提拔小将进入一队,并帯领球队在缺少C朗拿度和基罗·拿华斯的情况下于西甲首轮以3:0作客击败皇家苏斯达。 11月20日,西甲第十二轮,西甲联赛中最后一场在比森特·卡尔德隆球场举行的马德里德比,皇马藉C罗的帽子戏法3比0大胜马德里体育会,C罗在这场比赛中超越了皇马传奇巨星迪斯蒂法诺成为马德里德比史上的射手王。西甲第十四轮国家打吡,皇马作客鲁营球场与巴塞隆纳赛和1:1,第53分钟由巴萨前锋苏亚雷斯首开纪录,皇马队长拉莫斯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进球惊险扳平。 2016年12月18日,皇家马德里在主场凭借队长拉莫斯的头球3比2绝杀拉科鲁尼亚,让俱乐部在新赛季的西甲赛事保持不败,并且在2016年的联赛仅仅输掉1场比赛,之后皇马参加2016年国际足总俱乐部世界杯,于半决赛击败墨西哥美洲,决赛在加时赛中击败来自J联赛的鹿岛鹿角,C罗上演帽子戏法,拿下队史第二座世俱杯冠军。皇家马德里在2016年只输掉了两场正式比赛。 2017年1月5日,皇家马德里在西班牙国王杯十六强的第一场较量中在主场3比0大胜塞维利亚,1月7日,新年的第一场联赛中主场5比0大胜格拉纳达,之后又在国王杯十六强的次回合客场3比3逼平塞维利亚,打破2014-15赛季巴塞隆纳的39场不败,写下西班牙足球史上最长的正式比赛不败纪录。不过在3天后1月16日联赛在客场对阵同样的对手塞维利亚的比赛中,皇马却在1球领先的情况下由队长拉莫斯打进乌龙球,并在伤停补时的时候塞维利亚由约维蒂奇打进绝杀球,1比2输掉了比赛,40场不败就此终结。 1月19日,皇马在国王杯8强赛的第一回合在主场1比2不敌维戈塞尔塔,球队在各项赛事2连败,球队的声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一周后的1月26日,国王杯8强赛第二回合在客场2比2战平塞尔塔,球队以3比4的比分被淘汰,无缘4强。 国王杯出局后,皇马在联赛上没有犯下太多的错误,除了在补赛中1比2负于瓦伦西亚以及国家德比中2比3负于争冠对手巴塞隆纳,5月22日在客场2比0击败马拉加后,皇马以29胜6平3负积93分,力压巴塞隆纳时隔五年重夺西甲冠军。 在欧洲赛场上,皇家马德里在欧冠分组赛F组以3胜3和战绩次名晋身淘汰赛。淘汰赛阶段,皇马16强对阵意甲那不勒斯两回合均以3:1获胜,两回合合计6:2晋级8强。8强面对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首回合拜仁慕尼黑获得莫须有点球却罚失,皇家马德里凭C朗拿度梅开二度,以2:1取胜。次回合在皇马主场,拜仁的莱万和穆勒在越位位置干扰进攻,造成皇马队长拉莫斯的乌龙球,拜仁得以将皇马拖进加时。加时赛中,C罗也打进两个越位进球,阿森西奥锦上添花,皇马最终4:2击败拜仁,总比分皇马以6:3晋级。半决赛皇马硬撼同市宿敌马德里体育会,首回合主场凭C朗拿度大演帽子戏法,以3:0击败对手。次回合0: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本泽马上演精彩底线过人,随后伊斯科补射建功,皇马拿到宝贵客场进球,总比分4:2淘汰马竞。在决赛中,C罗梅开二度,欧冠射手榜反超梅西独占第一,皇马4:1大胜尤文图斯,成为欧冠自改革以来首支成功卫冕的球队。 皇马高层以2400万欧元挖角马德里体育会小将-{zh-hans:迪奥·赫南德兹;zh-hk:迪奥·靴南迪斯;zh-tw:迪奥·赫南德兹;}-(Theo Hernández)来代替外借-{zh-hans:体育CP; zh-hk:士砵亭; zh-tw:体育CP; zh-mo:体育CP;}--{zh-hans:科恩特朗;zh-hk:干查奥;zh-tw:科恩特朗;}-() ,收回外借狼堡-{zh-cn:马约拉尔;zh-hk:马约拉尔;zh-tw:马约拉尔;}-(Borja Mayoral)。也收回外借法兰克福的-{zh-hans:瓦莱乔;zh-hk:华利祖;}- () 回来代替离开的-{zh-hans:佩佩; zh-hk:比比; zh-tw:佩佩; zh-mo:柏比;}- ( ),把-{zh-cn:哈梅斯·罗德里格斯;zh-hk:占士·洛迪古斯;zh-tw:哈梅斯·罗德里奎兹;}-()借到了拜仁慕尼黑让他有了出风头的机会。 西班牙国王杯赛场,皇马于半准决赛次回合中,主场1-2不敌莱加内斯,两回合总比数2-2遭莱加内斯凭借客场进球优势淘汰。 西甲赛场,皇家马德里最终得76分在联赛中以第3名结束赛季。 欧洲冠军联赛中,C罗率领的皇家马德里先于1/8决赛遭遇本球季法甲冠军巴黎圣日尔曼。C罗首回合梅开二度,次回合再建功,3球助皇家马德里淘汰强敌晋身。 欧冠半准决赛,皇马再遇上年欧冠决赛对手、本季义甲冠军尤文图斯,最终仅凭借C罗首回合两球及次回合最后时刻的点球绝杀,总比数4-3惊险进军准决赛。 欧冠准决赛,皇马再遇上年欧冠准决赛对手、德甲冠军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时隔一年客场再次2:1取胜,主场2:2战平,总比分4:3淘汰拜仁,成为欧冠改制后首支连续三年晋身决赛的球队。 5月26号与利物浦进行欧冠决赛,上半场互无记录,但利物浦核心-{zh-hans:萨拉赫;zh-hk:沙拿;zh-tw:萨拉赫;}-在与拉莫斯的拼抢中受伤下场, 随后皇马右后卫卡瓦哈尔也因伤退场。下半场,利物浦门将洛里斯·卡利奥斯一次低级犯错让宾斯马有机可乘踢进球门领先一比零,但不久便由利物浦球员文尼追成1:1,双方一直僵持直到皇马换入巴尔后改变了整场比赛 64分钟,皇马一次进攻,贝尔接应马些路传球一球以倒挂金勾的世界波领先2:1,贝尔的这粒进球让场边的齐达内震惊不已,仿佛看到了2002年欧冠决赛上自己的那脚天外飞仙。然后再到83分钟,贝尔一次冷箭射门,利物浦门将洛里斯·卡利奥斯再一次犯下致命错误,拍到皮球但甩手弹入球门,皇马领先3:1直到完场,完成了欧冠改制以来史无前例的三连冠,贝尔亦成为当场的最佳球员。C罗以15粒进球连续六个赛季蝉联欧冠金靴。 5月31日,施丹今日突然召开记者会,会上宣布离任球队主帅一职。 皇家马德里6月12日晚挖角此前才刚刚续约的西班牙主帅-{zh-cn:洛佩特吉;zh-hk:卢柏迪古;zh-tw:洛佩特吉}-,在世杯后接手银河舰队,但西班牙足总主席-{zh-cn:鲁维亚莱斯;zh-hk:卢比艾利斯;zh-tw:鲁维亚莱斯}-一直被蒙在鼓里,一日后将卢柏迪古解雇。对于这宗易帅风波,皇马会长佩雷斯力撑球队新帅卢柏迪古。他说:「卢柏迪古如今不是仍在带领西班牙这事,根本是无法解释的。我们本希望在西班牙再赢得世杯后才举行活动介绍卢柏迪古,但连串事件令我们今天和大家见面。」 7月10日,皇家马德里与祖云达斯达成协议,宣布当家球星基斯坦奴·朗拿度以1亿欧元转会意甲豪门。 卢柏迪古领军首仗,8月16日欧洲超级杯,以2:4败予马德里体育会,失落锦标。 皇家马德里于9月27日作客惨败西维尔3:0后连续经历5场不胜之余,更以481分钟创下球会史上最长不入球纪录,旧纪录为1984/85球季,当时球队连续5场没有入球,于第6场才破关,累积了464分钟没有入球。 虽然球队于10月24日主场以2:1小胜捷克球队比尔森胜利,但于10月28日, 皇家马德里作客于鲁营球场与巴塞隆拿的西班牙打吡,以1:5耻辱性大败后,翌日官方即正式宣布辞退教练卢柏迪古,球队暂时由B队教练-{zh-hans:索拉里;zh-hk:苏拿利;zh-tw:索拉里;}-带领,在连胜四场的情况下,于11月12日坐正。 皇家马德里未成立前的队徽最初是在1902年根据章程设计出来,徽章是蓝底配白色字样的“M”、“F”及“C”(皇家马德里前身马德里足球会的开头字母)组合。1908年,会徽外侧加上了圆圈,令设计更有特色。 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前身)初时是选用Campo de O'Donnell为主场,1923年5月17日球队改用可容纳8,000人的Campo de Ciudad Lineal,但只是短暂使用球场。翌年转到Estadio de Chamartin作赛,一座容纳大约25,000人并见证皇家马德里夺得第一个球会锦标的球场,其后这座球场一直用到1947年,由巴拿贝球场取代。 圣地亚哥·-{zh-hans:伯纳乌球场; zh-hk:班拿贝球场;}-(El Estadio Santiago Bernabeu)是皇家马德里的主场球场,可以容纳85,454人,由当时只上任一年的-{zh-hans:主席; zh-hk:会长;}--{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计划兴建,1944年10月27日开始动工,并于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起初球场名为Estadio Chamartin,随后举行球场第一场比赛对葡萄牙的比兰伦斯(Os Belenenses)。1955年1月4日,球会官方正式将球场名称命名为圣地亚哥·-{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球场,以纪念功不可没的-{zh-hans:伯纳乌; zh-hk:班拿贝;}--{zh-hans:主席; zh-hk:会长;}-,球会容量随后不继增加,1952年曾经可容纳多达120,000人,之后球场因为成为1982年世界杯举行场地而要进行大规模更新,但80年代发生多宗球场意外,欧洲足协因此下令大部分球场由站立改建为全座位,1982年后曾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改建,容纳数目不断下降到现今的81,454人。2005年后-{zh-hans:伯纳乌球场; zh-hk:班拿贝球场;}-被欧洲足协评选为五星级球场(如果评定五星级球场则代表球场可以成为欧洲联赛冠军杯决赛举行场地),在2009/10年度赛季成为欧洲联赛冠军杯决赛举行场地。 详细 <br> 皇家马德里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无疑是-{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两大劲旅无论球队风格及政治立场各有不同,一队是代表马德里的皇家马德里,另一队则是代表加泰罗尼亚的巴塞隆拿,这两个地区在文化上、政治上,皆有著强烈的对比,在历史上更已有著深厚的恩怨。而两队对垒渐被认为是「西班牙国家打吡」,也是西班牙国内每年至少两度引人注目的体育盛典。 加泰隆尼亚及其他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靠地中海的地区,曾被希腊人与迦太基人所殖民。在迦太基人被罗马击败以后,加泰隆尼亚成为罗马帝国西班牙行省(Hispania)的一部分。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此处落入哥德人的统治,随后在八世纪成为摩尔人安达卢斯的一部分。查理大帝驱逐摩尔人后在此成立了西班牙边区(Marca Hispanica),作为法兰克王国与摩尔人的倭马亚王朝之间的缓冲区。12世纪时加泰罗尼亚与阿拉贡王国联合建立阿拉贡联合王国。1469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结婚,标志了西班牙王国的诞生。但在此时阿拉贡与与卡斯蒂利亚仍然保有各自的传统制度与政治体制。伴随之后的王权强化,国内动乱和王位战争,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不断。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因为皇家马德里是极权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最喜爱的足球队而得到他的后台支持,由于佛朗哥是一位追崇西班牙国家主义的领袖,所以得到反对派及右翼所支持,这时佛朗哥下令将取消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而且全国禁用加泰罗尼亚语,忠于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的-{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因而受到佛朗哥独裁政权的政治压迫,不幸的是当时的-{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会长约瑟普·索诺尔(Josep Sunyol)更被佛朗哥枪杀谋害,这也为巴塞隆纳和皇家马德里未来进一步对立埋下了伏笔。50年代,两队为了争夺迪史提芬奴(Alfredo di Stéfano)争持多个月,起初巴塞隆纳已经成功与迪史提芬奴签约,更为球队参与过3场友谊赛,但得到王室及政府庞大支持以至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皇家马德里间接令政府阻止-{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收购,最后皇家马德里成功从巴塞手中抢得迪史提芬奴,其后因为他的带领而连续五年夺得欧冠杯。 论球场上,两队早年已经视对手为竞争目标,他们的首次对碰来自1902年5月13日的首届西班牙国王杯,当时-{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于主场以3比1击败马德里足球会(及后成为现时的皇家马德里)。稍后数年他们仍有相约对手进行友谊赛,但当时的实力稍为技高一筹的巴塞隆纳面对马德里时感到轻松,曾经主场毫不留情地七比零大胜对方可见一斑,皇家马德里直到1916年的西班牙国王杯终于以4比1首次击败-{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 在第一届西班牙足球联赛,皇家马德里与-{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的整体实力旗鼓相当,双方为夺得首届联赛而努力,直至比赛到最后一轮,皇家马德里因最后一场失利令-{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后上成为联赛冠军。1961年当皇家马德里迈向6夺欧冠杯进发,但被-{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击败再度令冠军梦碎。2001年-{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球星费高破天荒加盟皇家马德里,令双方球迷之间的仇恨提升至最高点,当费高以皇家马德里球员身份重返鲁营球场,球场内的-{zh-hans:巴塞罗那;zh-hk:巴塞隆拿;zh-tw:巴塞隆纳;}-球迷高举起侮辱性的标语,不断有球迷投掷硬物,甚至扔出猪头以示侮辱。 2011年以来,随着两队实力的不断增强,双方在各项赛事中的交手次数逐渐增多,譬如2010-11赛季两队曾在18天内交手4次(联赛、西班牙国王杯决赛、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在2011-12赛季的上半赛季也已交手5次(西班牙超级杯、联赛、西班牙国王杯1/4决赛)。然而在这几次的交手中,皇马球员因多次败于巴塞球员手下恼羞成怒,开始频繁出现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暴力犯规引致两队球员间大规模群殴,两队教练、球员和俱乐部高层在场下的口水大战亦从未间断,西班牙国家队主帅博斯克曾表示,他担心两队近年来不断加剧的恶斗会影响西班牙国家队的团结。这种恶性对立在2011年西班牙超级杯达到了顶点,次回合的比赛因双方球员及教练的斗殴而多次中断,皇马主教练穆里尼奥亦使用手指戳击时任巴塞罗那助理教练(及后出任主教练)比拉诺瓦的眼睛而被判停赛两场。巴塞罗那发表声明对皇马的一系列行为表示不满,并一度表示若情况持续将与皇家马德里断绝一切关系。之后在两队之间非竞技层面的恶性对立有所缓解。然而皇马球员仍不时作出不道德犯规,如美斯遭马些路打伤流血,拉莫斯动手袭击苏亚雷斯,和卡华积蓄意以手挡出巴塞射门等等。 2017-18赛季,首回合打吡,皇马球迷的一系列恶劣行径受到严厉批评。该场打吡,巴萨以3-0再度痛击死敌,作客伯纳乌球场三连胜。皇马球迷便迁怒于取得入球的美斯及巴萨球星皮克,不断地言语攻击对手。 两队在数十年间一直领导西班牙球坛,截至2017年两队共有夺得57个联赛冠军,48个西班牙杯冠军及26个西班牙超级杯冠军。 以下是近年皇家马德里于联赛对巴塞隆拿的对赛成绩: 除了巴塞隆拿外,马德里市内还有-{zh-hans:马竞;zh-hk:马德里体育会;zh-tw:马德里竞技队;}-为竞争对手,皇家马德里曾夺得多个联赛冠军,两队每逢联赛碰头必定成为马德里市以及西甲联赛的焦点。他们历史上首度碰头于1929年2月24日,皇马主场以二比一取胜。1960年及1961年西班牙国王杯决赛刚好由该两支同市球队争夺,结果马竞先后以三比一及三比二夺取冠军。皇马自1999年10月30日于联赛中1比3主场落败后,便连续13年在各项赛事中对马竞保持不败。 马德里竞技在近数年的打吡中稳占上风。在2013年5月17日,皇家马德里于主场班拿贝球场作赛的西班牙国王杯决赛中,在加时赛以1:2负于马德里体育会,马竞14年不胜皇马的记录也宣告终结。 在13-14球季,马德里体育会在2013年9月23日联赛作客班拿贝球场凭着迪亚高·哥斯达的入球以1:0击败皇家马德里。在次年的欧冠杯决赛,两队再度碰头,亦是欧冠史上首次由两支同城球队争夺冠军,最终皇马踢至加时以4:1大胜马体会,捧起球会史上第十座大耳朵杯。 在14-15球季,2014年西班牙超级杯中,马竞两回合计2:1击败皇马历史上第二次夺得此项锦标,而次回合马竞主场以1:0击败皇马的比分,也打破了马竞近15年主场不胜皇马的纪录。 2018年欧洲超级杯中,马竞加时以4:2击败皇马夺标。 在西班牙因为佛朗哥的独裁而被国际孤立的时候,一位部长说「皇马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大使馆」。政府官员这种看法已经对这个城市的足球身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冒犯到当地人的集体意识。在这方面,在当地占多数的马德里竞技球迷们原创大量事物去讽刺皇马,而且是最常见的歌曲为"Hala Madrid, hala Madrid, el equipo del gobierno, la vergüenza del país"(「马德里前进,马德里前进,政府的俱乐部,国家的耻辱。」) 以下是近年皇家马德里于联赛对马德里竞技的对赛成绩: 皇家马德里预备队──皇家马德里卡斯蒂利亚,在西班牙足球乙二级联赛比赛。另外皇家马德里于1932年成立篮球队─皇家马德里篮球俱乐部,10度成为欧洲冠军及多次成为本土篮球联赛冠军。
389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92
文字
文字 原始文字是人类用来纪录特定事物、简化图像而成的书写符号。文字在发展早期都是图画形式的,有些是以形表意,有些是以形表音,其中有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即以形表意的文字),与语音无甚关系,中国文字便是从此渐次演变而成。有些中文字可以从表面、部首、字旁看到一些联系旁通的字义。而这些特色是拼音文字所没有的。所以古代中国文字在不同的语系区域是拥有不同发音的,即方言的存在。汉朝已经被邻近的族群借用其文字用作为书写纪录。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字是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产生的。 有些文字是以形表音的图画文字,其后历经不同演变,部分发展成语言的符号系统,后亦可用来纪录人生经验与见闻。 以形表音的图画文字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古埃及文、罗马文字、及拉丁文字则发展到后期都成为语音符号,即外文的字母,不同的外文字母合并成一个外国文字。由于不同字母分别付予一个音,不同的字母合并成切音(混音),形成音节,合并不合的音节,成为了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 依现在的观点,侧重表意或侧重表音是文字的不同发展方向。有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文字史分为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三个发展方向: 又称为表意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示内容的象形符号。表意文字是文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主要的优势便是易于理解,一看便懂,用于记录语言会有些困难,尤其是纪录虚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刻符、岩画、文字画和图画字。不过到今天,这种表达意义的符号依旧很常见。比如网络上流行的颜文字。 有些意音文字是由形意文字发展而来的,这种文字既吸收了形意文字易于理解的优点,又吸收了拼音文字造字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虚词的造字,同时汉字摒弃了原音意文字中的读音成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指示会意文字系统,克服了拼音文字只能被一种语言拘束的缺点,无论是操何种语言都可以用一套指示会意文字来很好的交流。有的语言学者认为意音文字代表人类文字史走出原始时期,进入高度文明时期,而这种文字已经可以编写历史了。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中国的汉字、中美洲的玛雅象形文字。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意音文字不多,目前主要有中国的汉字。楔形文字、圣书体、玛雅象形文字早已没人使用(有学者认为楔形文字、圣书体、玛雅文字其实仍然只是一种以形表音的表音文字不应看做音意文字,但实际上所有的文字字形本来就都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按这种观点连汉字都是表音文字了。),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 又称为字母文字,有些学者认为是同形意文字和意音文字人类文字的第三个方向,只以简单的笔画来标音,而且泛用性高,可以套用在多数语言,但拼音文字的缺点也是极为明显的,拼音文字是的文字被读音束缚,其它语言的使用者根本无法读懂操不同语言的人所书写的文字,哪怕他们都是用拉丁字母书写。 周有光等某些学者曾提出字母文字的发展又分为三个时期: 但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考古和历史,例如腓尼基字母直接脱胎于埃及圣书体,并没有经过音节文字阶段。因此该观点是不对的。 各种文字的研究已独立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有些术语的定义可能会随领域或是文字而不同。 文字(text)一词一般是指书面资料。编写及记录文字可称为写作,观看及解释文字的活动则称为阅读。正字法是指字母系统的方式及规则,也包括拼音的概念。 字位是写作系统的一个特殊基础单位,是最小的有意义元素。字位的概念类似语言中的音位,例如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英文,字位包括二十六个字母的大写及小写,一些附加符号,以及阿拉伯数字等。 一个字位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示,有些变化在视觉上可以清楚的识别,但这些不同的表示方式仍对应同一个字位,这称为字位的,类似语言学研究中的同位异音。例如小写字母a在手写体及印刷体的字形都有所不同。会选用的异形文字和使用的媒介、写作器具、写作者的风格、前后文字的形状、预期的读者等有关。 有时会字形或字母之类的词来表示字位。常见的用法也随领域而不同。比较楔形文字、玛雅象形文字及汉字,大部份书写系统的字位是由直线(或笔画)所组成,因此称为「线性文字系统」,但也有字位不由直线构成的「非线性文字系统」,像楔形文字及点字。 文字是和对应的语言一様,是一种。若文字可以表达所有语言可以表示到的极致,则此文字可以称为「完整」。 语素文字也称为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一般来说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语素文字的文字本身可能有表示声音、意义或是形状的部份。例如汉字及楔形文字都属于语素文字。 音节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种,是一套代表着用以构成词的音节和音拍的字位,一般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字符。音节文字中的字位被称为「syllabogram」,一般是由一个辅音(不是必须有)加上一个在后的元音组合而成,比如音节CV或V。有些表音文字中,可以看到CVC的组合和代表CV发音的字。代表有日语的假名。像假名一样并不是音素的组合,各音节有独自字位的音节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稀少的。 辅音音素文字对每种辅音都有一个符号,元音符号通常不标示。 某些辅音音素文字有元音的符号,但只用在特殊场合,如教学。 盲人使用的文字,透过特定工具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盲文的基本单位是长方形的盲符,有位置固定的六个点,每个点可以凸出或不凸出,形成64种可能之表达方式。 也许,最主要以图像上区别来分类的是"线条"。线条书写系统是指字符由许多线条所组成,如拉丁字母和汉字。汉字如果是用原子笔、毛笔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则视为是线性的。类似地,埃及象形文字和玛雅文字则通常是描绘线性外框,但在正式场合,他们雕刻在bas-relief中。另一方面,非线性系统则如盲文,不论是用什么材质,都非由线条构成。最早的例子则是线条的:西元前3300年的楔形文字是线条的,虽然从它衍生的楔形文字不是。 楔形文字也许是最早的非线条文字。它的字形是由芦苇笔尖所压制在潮湿泥板而成,而非之前在泥板上用笔尖描绘线条。 最后变成其文字的字根外观上的变化。 盲文则是拉丁文字的非线条版本,它完全放弃拉丁文字的外形。字母是由凸块所组成,其基底可以是皮革(路易斯·布莱叶原本采用的材质),坚硬塑胶或金属。 也有拉丁文字的非线条的短暂性版本,包含摩尔斯电码,手语的版本和借由旗帜或布条放置在不同角度旗语。然而,如果"文字"是定义成永久纪录资讯的能力的话,因为这些符号很快就会消失,则这些系统根本并非文字。 文稿的一项特征是它们书写的方向。埃及圣书体可以任一方向横写,只要动物或人的字形面向书写它们的方向。早期的字母可以被以很多方向书写,包含横向(左至右或右至左)或纵向(上或下)。它一般是用牛耕式转行书写法。由一个(水平)方向开始,然后在一行结尾转折以反方向书写。 希腊字母和其后继者则是左至右的模式,然后在一页中由上往下写。在Timed Text (TT) Authoring Format中,这个模式被简称为LRTB。其它文字,如阿拉伯文字和希伯来语则由右至左书写。汉字传统上是纵向书写(上至下),接著在页中由右至左排列。但近年来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为了能使用罗马字母的术语及电子文件的技术上限制,则逐渐出现由左至右,上而下的方式书写,但传统写法在台湾、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仍然常见,甚至迁就于无法直写,以「一字一行」方式,由右向左横写的书写方式也尚未完全消失(例如匾额)。回鹘文字母和其后继者则是由上至下,左至右的文字;这种方向源自于将祖传闪语方向90°逆时针方向以便在外观上适合中文书写。一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文字,如,则是以远离写者方向,由下而上的方式书写。 世界上有文字的语言里,绝大多数都是用以下文字形式写成的: 采用其它(往往是孤立的)文字形式的语言有: 蒙古语(旧蒙文)、希伯来语、乔治亚语、亚美尼亚语、吉兹字母、它拿字母 、提非纳文字、加拿大原住民音节文字、古匈牙利字母等 在当今大的语种里,文字主要分为:
389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96
带宽
带宽 带宽()指信号所占据的频带-{}-宽度;在被用来描述信道时,带宽是指能够有效通过该信道的信号的最大频带-{}-宽度。对于模拟信号而言,带宽又称为频宽,以赫兹(Hz)为单位。例如模拟语音电话的信号带宽为3100Hz(从300Hz到3400Hz),一个PAL-D电视频道的带宽为8MHz(含保护带宽)。对于数字信号而言,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链路能够通过的数据量。例如ISDN的B信道带宽为64Kbps。由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是通过模拟信号的调制完成的,为了与模拟带宽进行区分,数字信道的带宽一般直接用波特率或符号率来描述。 带宽在信息论、无线电、通信、信号处理和波谱学等领域都是一个核心概念。 带宽在许多应用中都是一个关键的概念。例如在无线电通信中,带宽是调制载波占据的频率范围,然而在光学中带宽是单个谱线宽度或者整个频谱范围。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精确定义。例如,其中一个带宽定义就是超出范围的频率函数为零的频率范围。这就对应于数学概念中的函数,例如函数不是零的所有值的“长度”。 另外一些定义可能没有那么严格,它们丢弃了频率函数“很小”的信号频率。很小可能是意味着它的值在最大值 3 dB 以下,也就是最大值的一半以下;也可能是小于某一个绝对值。由于函数的"宽度"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带宽的定义也就多种多样,分别用于不同的系统。 根据Shannon-Hartley 定理,可靠通信的数据速率直接与通信所用信号频率范围成比例。在这篇文章中,带宽一词有时用来表示数据速率,有时也表示通信系统的频率范围,有时同时表示两个概念。 在心理学上,带宽(bandwidth)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对于在数学上可以看作时间函数的模拟信号来说,带宽是以赫兹为单位、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不为0的频率范围。这个定义也可以不严格地定义为在频域内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功率在一个特定门限之上、例如与最大值差在 3dB 的范围之内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是信号随着时间波动速度的一个度量,这样,带宽越大,信号的变化越快。上面是信号带宽的描述,带宽也可以用于"系统"。在表示系统带宽的时候,系统带宽是系统传递函数带宽的简称。 例如,函数的 3dB 带宽在图上表示是 formula_1,但是其它的带宽定义就会得到另外不同的结果。一个常用的数量是"分数带宽",它是除以设备中心频率得到的带宽。例如,一个带宽 2MHz、中心频率 10MHz 的设备的分数带宽是 2/10 或者表示为 20%。 实数基带系统既有负频率又有正频率这样一种现实可能使带宽变得易于混淆,因为有时带宽仅仅用来表示正的一半,例如我们偶尔可以看到这样的表示 formula_2,其中 formula_3 是总的带宽,formula_4 是正的带宽,如果需要为这个信号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那么截止频率至少要保证 formula_4 不受影响。 电子滤波器带宽是频率响应在峰值中心频率响应差在 3dB 范围内的频率部分。 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理论中,带宽是闭环系统增益衰减到 −3dB 的频率。 在基础电路理论中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带宽表示频域中信号强度是最大信号强度 formula_6 的两个频率之间的距离。 在光子学中,带宽有不同的含义: 在数位通讯系统中,频宽有两种含义。从技术意义上来说,它是波特率的俗称,波特率是系统传输数据符号的速度;口语中它也用来表示频道容量,频道容量是系统能够传输数据的速度(参见Shannon Limit)。这样,有32 条独立数据线的66MHz 数字总线可以恰当地说成是66MHz 频宽、2.1Gbit/s 的数据传输能力,但是对于总线“频宽2.1Gbit/s”这样一种说法这也不应感到奇怪。对于模拟的数据机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对它来说,每个符号携带多位的讯息所以通过频宽12kHz 的电话线 能够传输56kbit/s 的讯息。 在离散时间系统和数位讯号处理中,根据Nyquist-Shannon 采样定理频宽与采样率有关。 "频宽"也用于日常生活中用表示某些有限的或者花费金钱的东西。这样,通信消耗频宽,不合理地使用其它人的频宽可以称为bandwidth theft。 一些主机服务商会给带宽以不同的含义。在这里,带宽几乎变成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流量概念。意思是单位时间内的下行数据总量。意味着如果一个公司提供每月2GB的带宽,意思就是用户每月最多只能下载2GB的内容。
389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97
信息论
信息论 信息论()是应用数学、电机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涉及信息的量化、存储和通信等。信息论是由克劳德·香农发展,用来找出信号处理与通信操作的基本限制,如数据压缩、可靠的存储和数据传输等。自创立以来,它已拓展应用到许多其他领域,包括统计推断、自然语言处理、密码学、神经生物学、进化论和分子编码的功能、生态学的模式选择、热物理、量子计算、语言学、剽窃检测、模式识别、异常检测和其他形式的数据分析。 熵是信息的一个关键度量,通常用一条消息中需要存储或传输一个的平均比特数来表示。熵衡量了预测随机变量的值时涉及到的不确定度的量。例如,指定掷硬币的结果(两个等可能的结果)比指定掷骰子的结果(六个等可能的结果)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少(熵更少)。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道编码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信息论的基本内容的应用包括无损数据压缩(如ZIP文件)、有损数据压缩(如MP3和JPEG)、信道编码(如数字用户线路())。这个领域处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神经科学和电机工程学的交叉点上。信息论对航海家深空探测任务的成败、光盘的发明、手机的可行性、互联网的发展、语言学和人类感知的研究、对黑洞的了解,以及许多其他领域都影响深远。信息论的重要子领域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算法复杂性理论、算法信息论、资讯理论安全性和信息度量等。 信息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类比人类最广泛的交流手段——语言来阐述。 一种简洁的语言(以英语为例)通常有两个重要特点: 首先,最常用的词(比如"a"、"the"、"I")应该比不太常用的词(比如"benefit"、"generation"、"mediocre")要短一些;其次,如果句子的某一部分被漏听或者由于噪声干扰(比如一辆车辆疾驰而过)而被误听,听者应该仍然可以抓住句子的大概意思。而如果把电子通信系统比作一种语言的话,这种健壮性()是不可或缺的。将健壮性引入通信是通过信道编码完成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信息论的基本研究课题。 注意这些内容同消息的重要性之间是毫不相干的。例如,像“多谢;常来”这样的客套话与像“救命”这样的紧急请求在说起来、或者写起来所花的时间是差不多的,然而明显后者更重要,也更有实在意义。信息论却不考虑一段消息的重要性或内在意义,因为这些是数据的质量的问题而不是数据量(数据的长度)和可读性方面上的问题,后者只是由概率这一因素单独决定的。 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被称为“信息论之父”。人们通常将香农于1948年10月发表于《》上的论文《》作为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这一文章部分基于哈里·奈奎斯特和于1920年代先后发表的研究成果。在该文中,香农给出了信息熵的定义: 其中formula_2为有限个事件x的集合,formula_3是定义在formula_2上的随机变量。信息熵是随机事件不确定性的度量。 信息熵与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熵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中S(X)为热力学熵,H(X)为信息熵,formula_6为波兹曼常数。 事实上这个关系也就是广义的波兹曼熵公式,或是在正则系综内的热力学熵表示式。如此可知,玻尔兹曼与吉布斯在统计物理学中对熵的工作,启发了信息论的熵。 信息熵是信源编码定理中,压缩率的下限。当我们用少于信息熵的资讯量做编码,那么我们一定有资讯的损失。夏农在大数定律和的基础上定义了和典型-{序列}-。典型集是典型-{序列}-的集合。因为一个独立同分布的formula_3-{序列}-属于由formula_3定义的典型集的机率大约为1,所以只需要将属于典型集的无记忆formula_3信源-{序列}-编为唯一可译码,其他-{序列}-随意编码,就可以达到几乎无损失的压缩。 若S为一个三个面的骰子, P(面一)=1/5, P(面二)=2/5, P(面三)=2/5 formula_10 联合熵()由熵的定义出发,由联合分布,我们有: 条件熵(),顾名思义,从条件机率p(y|x)做定义: 因为由贝氏定理,我们有formula_13,带入联合熵的定义,可以分离出条件熵,于是得到联合熵与条件熵的关系式: 我们可以再对联合熵与条件熵的关系做推广,假设现在有n个随机变量formula_15,重复分离出条件熵,我们有: 他的意义显而易见,假如我们接收一段数列formula_17,且先收到formula_18,再来是formula_19,依此类推。那么收到formula_18后总讯息量为formula_21,收到formula_19后总讯息量为formula_23,直到收到formula_24后我们的总讯息量应为formula_25,于是这个接收过程中就给出了链式法则。 互信息()是另一有用的信息度量,它是指两个事件集合之间的相关性。两个事件formula_3和formula_27的互信息定义为: 其意义为,若我们想知道formula_27包含多少formula_3的资讯,在尚未得到formula_27之前,我们的不确定性是formula_32,得到Y后,不确定性是formula_33。所以一旦得到formula_27后,我们消除了formula_35的不确定量,这就是Y对X的资讯量。 如果formula_36互为独立,则formula_37,于是formula_38。 又因为formula_39,所以 互信息与以及皮尔森卡方-{A|zh-hans:检验;zh-hant:检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信息论被广泛应用在:
390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01
8月19日
8月19日 8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31天(闰年是23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4天。
390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03
8月20日
8月20日 8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32天(闰年是2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3天。
390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04
芥子毒气
芥子毒气 芥子毒气(),亦简称为芥子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是一种重要的糜烂性毒剂,因味道与芥末相似而得名。 芥子气主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肌体,潜伏期2—12小时。它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对皮肤、黏膜具有糜烂刺激作用:皮肤烧伤,出现红肿、-{水疱}-、溃烂;呼吸道黏膜发炎坏死,出现剧烈咳嗽和浓痰,甚至阻碍呼吸;眼睛出现结膜炎,导致红肿甚至失明;对造血器官也有损伤;多半有继发感染。摄入芥子气会引起呕吐和腹泻。有人认为芥子气还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病变。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mg·m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死亡率约1%。 由于其可以经皮肤入侵人体,只使用防毒面具仍不足应付芥子气的威胁,唯有穿著全套防毒衣或乘搭有核生化防护的载具,才可以安全通过受污染地区。故在战史上使用量、普遍性和杀伤最大,被称作“毒剂之王”。 芥子气的含氮类似物称为氮芥,毒性比芥子气弱,被作为肿瘤化疗药物使用。 1822年,比利时的德斯普雷兹(César-Mansuète Despretz)发现芥子气。1886年,德国的维克托·梅耶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对英法联军使用芥子气,并引起交战各方纷纷效仿,当时称芥子气为「Yperite」;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消耗于战争用途;因毒气伤亡的人数达到130万人,其中88.9%是因芥子气中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曾在东北地区秘密驻有负责毒气研究和试验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并在中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衡阳战役等大规模战役中使用过大量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大量伤亡。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也使用过芥子气对付伊朗军队。 芥子气的凝固点高,当气温低于凝固点时纯品会形成针状结晶,一般不在气温低的情况(如冬季)下使用或加入四氯化碳/二氯乙烷/路易氏气形成低凝固点的混合物;比重大、溶解度小,在水中大都沉于水底,少部分呈油状薄膜漂浮水面,可造成水源长期染毒;蒸气压低而难挥发,但能穿透橡胶制品。 芥子气可以被浓硝酸氧化为β,β'-二氯乙基亚砜,被三氧化铬-乙酸氧化为β,β'-二氯乙基砜。 Depretz利用干燥的乙烯处理二氯化硫制备芥子气: Levinstein法则以一氯化硫为底物: 以上反应都要求和缓的加料速度,成品纯度在66%~70%间,且含有胶状硫,久置则析出。多用于工业规模的生产。 Meyer法用三氯化磷作氯化剂,通过硫二甘醇的氯代获得芥子气。硫二甘醇可由2-氯乙醇和硫化钠作用制得: 1912年,Clarke以浓盐酸替代Meyer法所用的三氯化磷,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氯化亚砜、光气均可用作硫二甘醇的氯化剂。后者可以制得纯度很高的芥子气。 硫原子的亲核性产生邻基参与作用,使得氯格外容易离去,形成强亲电试剂锍离子。后者攻击DNA的鸟嘌呤碱基,形成交联DNA,干扰基因复制与表达,从而诱发,产生组织坏死、水肿乃至癌变。 在染毒12小时内用30%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溶液处理染毒部位皮肤可以有效减轻痛苦。临床上常用注射谷胱甘肽配合口服维生素E来治理芥子气中毒。芥子气可溶于碱性液,所以残毒可以用石灰水消毒。
390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08
群 在数学中,群是由一个集合以及一个二元运算所组成的,符合下述四个性质(称为“群公理”)的代数结构。这四个性质是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和对于集合中所有元素存在逆元素。 很多熟知的数学结构比如数系统都遵从群公理,例如整数配备上加法运算就形成一个群。如果将群公理的公式从具体的群和其运算中抽象出来,就使得人们可以用灵活的方式来处理起源于抽象代数或其他许多数学分支的实体,而同时保留对象的本质结构性质。 群在数学内外各个领域中是无处不在的,这使得它们成为当代数学的组成的中心原理。 群与对称概念共有基础根源。对称群把几何物体的如此描述物体的对称特征:它是保持物体不变的变换的集合。这种对称群,特别是连续李群,在很多学术学科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矩阵群可以用来理解在狭义相对论底层的基本物理定律和在分子化学中的对称现象。 群的概念引发自多项式方程的研究,由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在1830年代开创。在得到来自其他领域如数论和几何学的贡献之后,群概念在1870年左右形成并牢固建立。现代群论是非常活跃的数学学科,它以自己的方式研究群。为了探索群,数学家发明了各种概念来把群分解成更小的、更好理解的部分,比如子群、商群和单群。除了它们的抽象性质,群理论家还从理论和计算两种角度来研究具体表示群的各种方式(群的表示)。对有限群已经发展出了特别丰富的理论,这在1983年完成的有限简单群分类中达到顶峰。从1980年代中叶以来,将有限生成群作为几何对象来研究的几何群论,成为了群论中一个特别活跃的分支。 群是由集合"G"和二元运算"·"构成的,符合以下四个性质(称“群公理”)的数学结构。其中,二元运算结合任何两个元素"a"和"b"而形成另一个元素,记为,符号"·"是具体的运算,比如整数加法。 群公理所述的四个性质为: 群运算的次序很重要,把元素"a"与元素"b"结合,所得到的结果不一定与把元素"b"与元素"a"结合相同;亦即,formula_1(交换律)不一定恒成立。满足交换律成立的群称为交换群(阿贝尔群,以尼尔斯·阿贝尔命名),不满足交换律的群称为非交换群(非阿贝尔群)。 整数加法群中,对于任何两个整数都有"a" + "b" = "b" + "a"(加法的交换律)成立,因此,整数加法群是交换群。但是对称群中交换律并不总是成立,所以一般的对称群不是交换群。 最常见的群之一是整数集formula_2和整数的加法所构成的群。它由以下数列组成: 下面将整数的加法的性质与四个群公理做对比,可以看出,整数集和整数的加法是可以构成群的。 正方形的对称操作(比如旋转和反射)形成了一个群,叫做二面体群,并记为D。二面体群中有下列8个对称: 任何两个对称"a"和"b"都可以复合,即进行一个之后再进行另一个。先进行"a"然后进行"b"在符号上“从右到左”写为 右面的群表列出了这种复合的所有可能结果。例如,右旋270°(r)然后水平翻转(f),等于进行一个沿对角线的反射(f),如群表中蓝色突出的单元格所示。使用上述符号可以记为: 给定这个对称的集合和描述的运算,群公理可以理解如下: 就是说在水平翻转后右旋270°等于沿反对角线翻转(f)。确实,两个对称的所有其他组合仍得出一个对称,这可以使用群表来检查。 的要求,意味著三个元素的复合与先进行哪个运算是无关的。 例如, (f·f)·r = f· (f·r)可以使用右侧的群表来检查 与上述的整数群不同的是,在整数群中运算次序是无关紧要的,而在D中则是重要的:f·r = f然而r·f = f。换句话说,D不是阿贝尔群,这使得这个群的结构比上面介绍的整数群要更加复杂。 抽象群的现代概念是从多个数学领域发展出来的。群论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求解高于4次的多项式方程。十九世纪法国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瓦,扩展了保罗·鲁菲尼和约瑟夫·拉格朗日先前的工作,依据特定多项式方程的根(解)的对称群给出了对它的可解性的判别准则。这个伽罗瓦群的元素对应于根的特定置换。伽罗瓦的想法最初被同代人所拒绝,只在死后才出版。更一般的置换群由奥古斯丁·路易·柯西专门研究。阿瑟·凯莱的《On the theory of groups, as depending on the symbolic equation θ = 1》(1854年)给出有限群的第一个抽象定义。 几何是第二个系统性的使用群,特别是对称群的领域。这类群是菲利克斯·克莱因1872年的爱尔兰根纲领的一部分。在新型的几何如双曲几何和射影几何形成之后,克莱因利用群论以更连贯的方式来组织它们。索菲斯·李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想法,在1884年创立了李群的研究。 对群论有贡献的第三个领域是数论。一些阿贝尔群结构在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的数论著作《算术研究》(1798年)中被隐含地用到,并被利奥波德·克罗内克更明显地用到。1847年,恩斯特·库默尔发展了描述用素数做因数分解的理想类群,使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早期尝试达到了高潮。 把上述各种来源融合成一个群的统一理论是从卡米尔·若尔当的《Traité des substitutions et des équations algébriques》(1870年)开始的。瓦尔特·冯·迪克(1882年)给出了第一个抽象群的现代定义的陈述。在二十世纪,群在费迪南德·格奥尔格·弗罗贝尼乌斯和威廉·伯恩赛德的开拓性著作中获得了广泛的认识,他们研究有限群的表示理论,还有理查德·布劳尔的模表示论和Issai Schur的论文。赫尔曼·韦伊、埃利·嘉当和很多其他人推进了李群和更一般的局部紧群的理论。它的代数对应者——代数群的理论,由克劳德·舍瓦莱(从1930年代晚期开始)和后来阿尔曼德·波莱尔和雅克·蒂茨的重要著作奠基。 芝加哥大学于1960-61年举办的“群论年”活动促使群论家们以丹尼尔·格伦斯坦,约翰·格里格斯·汤普森和瓦尔特·法伊特为基础展开合作。在大量其他数学家的帮助下,他们完成了有限单群的分类。这项工程,不论是从证明长度来说还是从参与人数来说,其浩大程度超越了之前一切的数学成果。简化此证明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群论在当下仍是一个活跃的数学分支,并仍在对其他分支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从群公理直接获得的关于所有群的基本事实,通常包含在初等群论中。例如,重复应用结合律公理,可以证明以下等式 可以推广到多于三个因子。因为这意味着括号可以插入到一序列的项的任何地方,所以通常省略括号。 公理可以弱化为只宣称左单位元和左逆元的存在性。二者可以被证明实际上是双侧的,所以得出的定义与上面给出的等价。 群公理的两个重要结果是单位元和逆元的唯一性。在群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元,而群中的每个元素都正好有一个逆元素。 要证明"a"的逆元素的唯一性,假设"a"有两个逆元,记为"l"和"r"。则 因此"l"和"r"被一系列等式连接了起来,所以它们是相等的。换句话说"a"只有一个逆元。 在群中,可以进行除法:给定群"G"的元素"a"和"b","G"中存在方程"x"·"a" = "b"的唯一解"x"。实际上,把方程右乘以"a"给出解"x" = "x"·"a"·"a" = "b"·"a"。类似地,"G"中存在方程"a"·"y" = "b"的唯一解"y",也就是"y" = "a"·"b"。一般地说,"x"和"y"不一定相等。 这一结果的一个推论是“乘以某个群中的元素"g"”是一个双射。特别地,如果"g"是群"G"的一个元素,则有"G"到自身的双射,(称为由"g"引起的左平移)它将formula_3映射为formula_4。类似地,由"g"引起的右平移是一个"G"到自身的双射,它将formula_3映射为formula_6。如果"G"是阿贝尔群,由同一个元素引起的左平移和右平移是相同的。 要超越上述纯粹符号操作水平去理解群,必须采用更加结构性的概念。有一个概念性原理位于所有下列概念的底层:要发挥群提供的结构(而无结构的集合就没有)的优势,与群有关的构造必须与群运算"兼容"。下列概念中以各种方式表现了这种兼容性。例如,群可以通过叫做群同态的函数相互关联。根据上述这个原理,要求它们以精确的意义照顾到群结构。群的结构还可以通过把它们分解成子群和商群来理解。“保持结构”的原理是在数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它是靠范畴来工作的一个实例,在这里的情况下靠群范畴。 群同态是保持群结构的函数。两个群之间的函数"a": "G" → "H"是同态,如果等式 对于所有"G"中的元素"g"、"k"都成立,就是说在进行映射"a"之后还是之前进行群运算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要求保证了"a"(e) = e,以及对于"G"中的所有"g",都有"a"("g") = "a"("g")。因此群同态保持了群公理提供的"G"的所有结构。 两个群"G"和"H"被称为同构的,如果存在群同态"a": "G" → "H"和"b": "H" → "G",使得先后(以两种可能的次序中每个次序)应用两个函数分别等于"G"和"H"的恒等函数。就是说,对于任何"G"中的"g"和"H"中"h",有"a"("b"("h")) = "h"和"b"("a"("g")) = "g"。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同构的群携带了相同的信息。例如,证明对于"G"的某个元素"g"有"g"·"g" = e,等价于证明"a"("g")·"a"("g") = e,因为应用"a"于第一个等式得到第二个,而应用"b"于第二个得到第一个。 非正式的说,子群是包含在更大的群"G"内的一个群"H"。具体的说,"G"的单位元包含在"H"中,并且只要"h"和"h"在"H"中,则和"h"也在其中,所以"H"的元素对于限制于"H"的"G"上的群运算确实形成了一个群。 在上面例子中,单位元和旋转构成了一个子群"R" = {id, r, r, r},在上面的群表中突出为红色:任何两个复合的旋转仍是一个旋转,并且旋转可以被相反方向上的旋转(它的逆元)所抵消。子群检验法是群"G"的子集"H"是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对于所有元素"g", "h" ∈ "H",只需检查。了解子群族对于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群是重要的。 给定群"G"的任何子集"S",由"S"所生成的子群是由"S"的元素和它们的逆元的乘积组成。它是包含"S"的"G"的最小子群。在上面介绍例子中,r和f所生成的子群由这两个元素本身、单位元id和f = f·r构成。这还是个群,因为结合这四个元素或它们的逆元(在这个特殊情况下,是这些相同的元素)中任何两个仍得到这个子群中的元素。 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认为两个群元素是等同的,如果它们只差一个给定子群中的元素。例如,在上述D中,一旦进行了翻转,只进行旋转运算(不再进行翻转)正方形就永远不能回到r的构型,就是说旋转运算对于是否已经进行了翻转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陪集可用来把这种现象形式化:子群"H"定义了左陪集和右陪集,它们可以认为是把"H"平移了一个任意群元素"g"。用符号表示,"H"的包含"g"的左和右陪集分别是 任何子群"H"的陪集形成了"G"的一个划分;就是说所有左陪集的并集与"G"相等,而且两个陪集要么相等,要么有空的交集。第一种情况"g""H" = "g""H"出现当且仅当,就是说如果这两个元素差异了"H"的一个元素。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H"的右陪集。"H"的左和右陪集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果它们相等,就是说对于所有"G"中的"g"有"gH" = "Hg",则"H"被称为正规子群。 在前面介绍的对称群D中,由旋转构成的子群"R"的左陪集"gR"要么等于"R",如果"g"是"R"自身的一个元素;要么等于"U" = f"R" = {f, f, f, f}(用绿色突出)。子群"R"还是正规的,因为f"R" = "U" = "R"f且对于任何f以外的元素也是类似的。 有时在由陪集形成的集合上可以赋予一个满足群公理的运算而使之成为"商群"或"因子群"。这仅在子群是正规的时候才可行。给定任何正规子群"N",商群定义为 这个集合从最初的群"G"继承了一个群运算(有时叫做陪集乘法或陪集加法):对于所有"G"中的"g"和"h",("gN")· ("hN") =("gh")"N"。这个定义是由关联任何元素"g"到它的陪集"gN"的映射是群同态的想法(自身是上面提出的一般结构性考虑的一个实例)所激发的,或者是叫做泛性质的一般抽象考虑。陪集"eN " = "N"充当了这个群的单位元,在商群中"Ng"的逆元是("gN") =("g")"N"。 商群的元素是代表单位元的"R"自身和"U" = f"R"。商群上的群运算如右侧所示。例如,"U"·"U" = f"R"·f"R" =(f·f)"R" = "R"。子群"R" = {id, r, r, r}和对应的商群都是阿贝尔群,而D不是阿贝尔群。通过较小的群构造较大的群,例如从子群"R"和商群构造D,被抽象为叫做半直积的概念。 商群和子群一起形成了用它的展示描述所有群的一种方法:任何群都是这个群的生成元上的自由群模以“关系”子群得到的商群。例如,二面体群D可以由两个元素"r"和"f"生成(比如"r" = r右旋,和"f" = f垂直)或任何其他)翻转),这意味著正方形的所有对称都是这两个对称或它们的逆元的有限复合。与关系在一起 这个群就完全描述出来了。群的展示还可以被用来构造凯莱图,它是一种利用图形来辅助理解离散群的工具。 子群和商群以下列方式相互关联:"G"的子集"H"可以被看作单射,就是说任何目标元素都有最多一个映射到它的元素。单射的对立是满射(所有目标的元素都被映射到了),比如规范映射。通过这些同态理解子群和商群强调了这些定义中内在的结构性概念。一般的说,同态既不是单射也不是满射。群同态的核与像和第一同构定理研究这个现象。 如果同一个群中的两个元素"p"和"q "满足关系:"p = xqx",其中"x"也是同一个群中的元素,则称元素"p"和"q" 共轭。共轭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即它满足三个性质:共轭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 在群中可以找到一个集合,这个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都相互共轭,而在这个集合以外群的其他部分已经没有任何元素与他们具有共轭关系了。称这种集合为群中的一个共轭类。同一个群的两个类之间一定没有共同的元素。群中一个元素一定属于且仅属于一个类。如果群中没有元素与该元素共轭,则该元素自成一类。 群的例子和应用大量存在。起点是上面介绍过的整数的群Z带有加法作为群运算。如果把加法替代为乘法,就得到了乘法群。这些群是抽象代数中重要概念的前身。 群应用于很多数学领域中。数学对象的性质经常是通过将群关联与数学对象关联,并研究相应的群的性质来研究的。例如,儒勒·昂利·庞加莱通过引入基本群创立了现在所谓的代数拓扑。通过这种连接方式,拓扑性质比如临近和连续转换成了群的性质。例如,右侧的图像描绘了平面减去一个点的基本群的元素。这个群的元素给出为在这个区域内的环路。蓝色环路被认为是零同伦(因此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可以收缩为一个点。圆孔的存在防止了橙色环路被收缩。橙色环路(或任何环绕这个圆孔一次的其他环路)所生成的,去掉了一个点的平面的基本群是无限循环群。基本群以这种方式探测到了这个圆孔。 在更新近的应用中,影响已经被倒转过来,由群论背景来激发几何结构了。在类似的脉络下,几何群论采用了几何概念,比如在双曲群的研究中。其他一些大量应用群论的数学分支包括代数几何和数论。例如,典型群和Picard群在代数几何上有重要应用;参见 除了上述理论应用之外,还存在很多群的实践应用。密码学依赖于抽象群论方式和从计算群论中特别是实现于有限群上的时候所得到的算法知识的结合。群论的应用不限于数学;科学如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科学都受益于这个概念。 很多数系统,比如整数和有理数享有自然给予的群结构。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对于有理数,加法和乘法运算二者都引发群结构。这种系统是叫做环和域的更一般的代数结构的前身。 整数Z在加法下的群记为(Z, +),它在上面已经描述了。整数带有用乘法替代加法的运算,(Z, ·)不形成群。闭合、结合律和单位元公理满足,但逆元不存在:例如,"a" = 2是整数,但方程"a·b" = 1的唯一解在这种情况下是"b" = 1/2,它是有理数而非整数。因此不是所有Z的元素都有(乘法)逆元。 对乘法逆元存在的要求建议了考虑分式 整数的分式(要求"b"非零)叫做有理数。所有这种分数的集合通常记为Q。对于有理数带有乘法成为群仍有一个小障碍:因为有理数0没有乘法逆元(就是说没有"x"使得"x"·0 = 1),(Q, ·)仍然不是群。 但是,所有非零有理数的集合Q\{0} = {"q" ∈ Q, "q" ≠ 0}形成一个在乘法下的阿贝尔群,记为。结合律和单位元公理从整数的性质中得出。闭合要求在去掉零之后仍成立,因为任何两个非零有理数的乘积永远不是零。最后,"a"/"b"的逆元是"b"/"a",所以逆元公理也满足。 有理数(包括0)在加法下也形成群。同时带有加法和乘法运算产生更复杂的结构叫做环—如果同时除法总是可能的话(如在Q中)就是域,它在抽象代数中占据中心位置。群论理论因此位于这些实体的理论的底层部分。 对于任何素数"p",模算术提供了整数模以"p"的乘法群。群的元素是不能被"p"整除的整数模"p"的同余类,就是说两个数被认为是等价的如果它们的差被"p"整除。例如,如果"p" = 5,则精确地有四个群元素1, 2, 3, 4:排除了5的倍数而6和−4都等价于1。群运算给出为乘法。因此4·4 = 1,因为通常意义下的乘积16等价于1,而5整除16 − 1 = 15。以上事实记为 "p"的首要作用是确保了两个都不被"p"整除的整数的乘积也不被"p"整除,因此指示的同馀类的集合在乘法下闭合。单位元如平常的乘法群一样是1,而结合律可以从整数的相应性质得出。最后,逆元公理要求给定不整除于"p"的整数"a",存在一个整数"b"使得 逆元"b"可以使用贝祖等式和最大公约数等于1的事实找到。在上述"p" = 5的情况下,4的逆元是4,3的逆元是2,因为3·2 = 6 ≡ 1 (mod 5)。所有的群公理都满足。实际上,这个例子类似于上述(Q\{0},·),因为它是在有限域F中非零元素的乘法群,记为F。这些群对于公开密钥加密是至关重要的。 "循环群"是其所有元素都是特定元素"a"的幂的群(在群运算被写为加法的时候使用术语倍数)。在乘法符号下,群的元素是: 这里的"a"意味著"a"·"a",而"a"表示"a"·"a"·"a"=("a"·"a"·"a")等等。这个元素"a"叫做这个群的生成元或本原元。 这类群的典型例子是单位一的"n"次复数根,由满足"z" = 1的复数"z"给出,其运算为乘法。任何有"n"个元素的循环群同构于这个群。使用某些域理论,群F可以被证明为是循环群:对于"p" = 5, 3是生成元因为3 = 3, 3 = 9 ≡ 4, 3 ≡ 2,而3 ≡ 1。无限循环群同构于(Z, +),它是前面介绍的整数在加法下的群。因为这两个原型都是阿贝尔群,所以任何循环群都是。 阿贝尔群包括有限生成阿贝尔群的基本定理的研究是非常成熟的;对这个事态的反映是很多有关群论的概念,比如中心和交换子,描述了一个给定群不是阿贝尔群的程度。 "对称群"是由给定数学对象的对称组成的群,对称源于它们的几何本性(比如前面介绍的正方形的对称群)或源于代数本性(比如多项式方程和它们的解)。概念上说,群论可以被认为是对称性的研究。 数学中的对称性极大的简化了几何或分析对象的研究。群被称为作用于另一个数学对象"X"上,如果所有群元素进行某个在"X"上的运算兼容于群定律。在下面最右侧例子中,7阶的(2,3,7)三角群的一个元素通过置换突出的弯曲的三角形作用在镶嵌上(其他的元素也是)。通过群作用,群模式被连接到了所作用到的对象的结构上。 在化学领域中,比如晶体学、空间群和点群描述分子对称性和晶体对称性。这些对称性位于这些系统的化学和物理表现的底层,而群论使简化对这些性质的量子力学分析成为可能。例如,群论被用来证实在特定量子级别间不出现光学跃迁简单的因为涉及到了状态的对称性。 群不只对评定在分子中蕴含的对称性有用,而且令人惊奇的它们还可以预测出分子的对称性有时候可以改变。姜-泰勒效应是高对称的分子的变形,此时,在通过分子的对称运算相互关联的一组可能基态中,该分子将采纳一个特定的低对称的基态。 同样的,群论还可以帮助预测在物质经历相变的时候出现的物理性质的变更,比如晶体形式从立方体变为四面体。一个例子是铁电物质,这里从顺电到铁电状态的变更出现在居里温度时,与从高对称顺电状态到低对称铁电状态的变更有关,并伴随著所谓的软声子模式,它是在变化时转到零频率的振动晶格模式。 这种自发对称性破缺在基本粒子物理中找到了进一步应用,这里它的出现与戈德斯通玻色子的出现有关。 有限对称群比如马蒂厄群被用于编码理论中,它又用于传输数据的纠错和CD播放器中。另一个应用是微分伽罗瓦理论,它刻画有已知形式的不定积分的函数,给出何时特定微分方程的解有良好表现的群论判定标准。在群作用下保持稳定的几何性质在几何不变量理论中研究。 矩阵群由矩阵加上矩阵乘法一起构成。一般线性群"GL"("n", R)由所有可逆的"n"乘"n"的带有实数元素的矩阵构成。它的子群被称为矩阵群或线性群。上面提及的二面体群例子可以被看作(非常小的)矩阵群。另一个重要矩阵群是特殊正交群"SO"("n")。它描述了"n"维的所有可能旋转。通过欧拉角,旋转矩阵被用于计算机图形学中。 表示理论是对群概念的应用并且对深入理解群是很重要的。它通过群作用于其他空间来研究群。一类广泛的群表示是线性表示,就是说群作用在线性空间中,比如三维欧几里得空间R。"G"在"n"-维实向量空间上的表示简单的是从群到一般线性群的群同态 以这种方式,抽象给出的群运算被转换成用明确的计算可触及到的矩阵乘法。 给定一个群作用,这给出了研究所作用的对象的进一步方法。在另一方面,它还产生了关于群的信息。群表示是在有限群、李群、代数群和拓扑群特别是(局部)紧群理论中的起组织作用的原则。 "伽罗瓦群"是通过对求解多项式方程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对称性的研究而被发展起来的。例如,二次方程"ax" + "bx" + "c" = 0的解给出为 对换表达式中的"+"和"−",也就是置换方程的两个解可以被看作(非常简单的)群运算。类似的公式对于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也有,但是对于五次方程和更高次的方程就不普遍性的存在。与多项式相关联的伽罗瓦群的抽象性质(特别是它们的可解性)给出了那些多项式的所有解都可用根式表达的判定标准,就是说这些解可以类似上面公式那样只使用加法、乘法和方根来表达。 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域理论来处理:考虑一个多项式的分裂域就把问题转移到了域理论的领域中了。现代伽罗瓦理论把上述类型的伽罗瓦群推广到了域扩张,并通过伽罗瓦理论基本定理建立了在域和群之间的严格关联,再次凸显了群在数学中无所不在。 一个群被称为有限群,如果它有有限个元素。元素的数目叫做群"G"的阶。一类重要的有限群是n次对称群"S",它是"N"个字母的置换的群。例如,在3个字母上的n次对称群"S"是由三个字母"ABC"的所有可能置换构成的群,就是说它包含元素"ABC", "ACB", ...,直到"CBA",总共有6(或3的阶乘)个元素。这类群是基础性的,因为任何有限群都可以表达为"n"次对称群"S"在适合的整数"N"下的子群(凯莱定理)。相似于上述正方形的对称的群,"S"还可以解释为等边三角形的对称的群。 在群"G"中的一个元素"a"的阶是最小的使得"a = e"的正整数"n",这里的 "a"表示formula_14,就是应用运算·于"a"的"n"个复本上。(如果·代表乘法则"a"对应于"a"的"n"次幂)。在无限群中,这个"n"可能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a"的阶被称为无限的。一个元素的阶等于这个元素生成的循环子群的阶。 更复杂的计数技术例如计数陪集,产生关于有限群的更精确陈述:拉格朗日定理声称有限群"G"的任何有限子群"H"的阶整除"G"的阶。西罗定理证明了它的部分逆命题。 上面讨论的二面体群是8阶有限群。r的阶为4,这是它生成的子群"R"(见上)的阶。反射元素f等的阶是2。如拉格朗日定理所述这两个阶都整除8。上面的群F有阶。 数学家们常常为寻求一种数学对象的完备分类(或列表)而努力。在有限群的领域内,这个目标迅速引出了一系列困难而意义深远的数学问题。根据拉格朗日定理,p阶有限群(p为素数)必定是循环(阿贝尔)群Z。"p"阶群也被证明是阿贝尔群。但这一命题并不能推广到"p"阶群,如上面的非阿贝尔群——8阶二面体群D所示,其中8 = 2。可以利用计算机代数系统来给较小的群列表,但没有对一切有限群的分类。一个中间步骤是有限单群分类。如果一个非平凡群仅有的正规子群是平凡群和它自身,那么这个群叫做一个单群或简单群。若尔当-赫尔德定理说明单群可以作为建构有限群的“砖块”。有限单群列表是当代群论的一个主要成就。1998年的菲尔兹奖得主理查·伯切德斯成功地证明了所谓怪兽-胡言乱语猜想。该猜想指出了最大有限简单散在群——“怪兽群”与一种来自经典复分析和弦理论(一种被认为统一了对许多物理学现象的描述的理论)的对象模函数之间的惊人而深刻的联系。 很多群同时是群和其他数学结构的例子。用范畴论的语言来说,它们是在范畴中的群对象,这意味著它们是带著模仿群公理的(叫做态射的)变换的对象(就是说其他数学结构的例子)。例如,所有群(如上面定义的)也是一个集合,所以群是在集合范畴中的群对象。 某些拓扑空间可以配备上群结构。为了让群公理与拓扑交织良好,群运算必须是连续函数,就是说如果"g"和"h"只变化很小,那么和"g"必须变化不大。这种群叫做拓扑群,并且它们是在拓扑空间范畴内的群对象。最基本的例子是实数R在加法之下,任何其他拓扑域比如复数或p进数也是类似。所有这些群都是局部紧拓扑群,所以它们有哈尔测度并可以通过调和分析来研究。前者提供了不变积分的抽象形式化。以实数情况为例,不变性意味着有: 对于任何常数"c"成立。在这些域上的矩阵群也属于这种结构下,赋值向量环和赋值向量代数群也是如此,它们对数论是基础性的。无限域扩张的伽罗瓦群比如绝对伽罗瓦群也可以配备上拓扑,叫做Krull拓扑,它又是推广上面概述的域和群的连接到无限域扩张的中心概念。适应代数几何需要的这个想法的高级推广是étale基本群。 李群(为纪念索菲斯·李而命名)是具有流形结构的群,就是说它们是局部上看起来像某个适当维度的欧几里得空间的空间。这里,作为额外结构的流形结构也必须是兼容的,就是说对应于乘法和求逆的映射必须是光滑的。 标准例子是上面介绍的一般线性群:它是所有formula_16矩阵的空间的开子集,因为它由不等式 给出。这里的"A"指示formula_16矩阵。 李群在物理中是基础性的:诺特定理把连续对称与守恒定律关联起来。在空间和时间中旋转和平移不变性是力学定律的基本对称。它们可以被用来构造简单的模型——比如在一种状况下实施轴对称常常会导致在解用来提供物理描述的方程上的重大简化。另一个例子是-{zh-hans:洛伦兹变换;zh-hant:劳仑兹变换;}-,它有关于两个相互运动的观察者的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它们可以用纯群论方式推演,通过把变换表达为闵可夫斯基时空的旋转对称。在忽略万有引力的情况下,后者充当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模型。闵可夫斯基时空的完全对称群,就是说包括了平移,叫做庞加莱群。通过上述联系,它在狭义相对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隐含地用于量子场论。 随位置变化的对称与规范场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对相互作用的描述的中心。 在抽象代数中,通过放松定义群的某个公理可定义出更多的一般结构。例如,如果省略所有元素都逆元的要求,结果的代数结构就叫做幺半群。自然数集N(包括0)在加法下形成了幺半群,还有非零整数在乘法下也是。有一种一般方法用来向任何(阿贝尔的)幺半群正式的增加元素的逆元,非常类似于从得出的方式,这叫做格罗滕迪克群。广群非常类似于群,除了复合"a" · "b"不必须在所有的"a"和"b"上有定义之外。它们由更加复杂形式的对称的研究所引发,常见于拓扑和分析结构比如基本广群中。表格给出一些推广群的结构。
39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09
中国大陆人口
中国大陆人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95亿人,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8%,居世界首位。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92%左右,其余为少数民族,以及极少数的归化外国移民。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以新疆、西藏、内蒙古为主的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中国大陆从1970年代强化计划生育政策,以遏制人口增长。虽然中国仍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生育率自1970年代后一直处于世界低水平。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目前每年诞生的新生儿只有世界所有婴儿12%。根据估计,中国大陆人口将于2025—2030年间达到不超过14.5亿的峰值,随后将开始下降。联合国根据现有生育率预测,到2100年,中国人口将降至8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30。 中国大陆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为115:100,虽然正在逐年下降,但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仍十分严重。 历史上,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19世纪上半叶,清朝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后,由于战乱等因素,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大幅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约5.4亿,占世界人口的22%。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从1950年起,由于社会较为稳定,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逐渐延长,人口因此迅速增长。期间除了1959-1961年间由于三年困难时期产生的饥荒导致人口下降外,直至197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人口保持每年2%以上高增长的态势。1981年中国大陆人口达到10亿,占世界人口比例维持在22%。 不断增加的人口促使中国政府认真考虑节制生育的问题。早在1950年代,就有号召要求计划生育的声音,但计划生育到1970年代中期起才逐渐严格付诸实践。起初,政府政策较为宽松,以“宣传教育”为主。但国家领导人对控制人口期待很高,使得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严格,采取强力手段限制生育。从1980年起,许多家庭都只被允许生一个孩子。由于出生率下跌,中国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出生率从1971年的3.065%下降到2010年的1.19%,而人口增长率也下降到0.5%以下。由于人口调控也产生了诸如老龄化、性别比失衡、劳动人口下降等不利局面,再加上中国妇女生育观念有所转变,生育意愿降低,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调整人口政策的重要性。2015年,中国政府宣布废除“一胎政策”,允许所有妇女生育两个孩子。 然而,即使开展了“二胎政策”,中国的出生率仍然低于预期。2017年,中国大陆出生率为1.243%。于此同时,由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劳动力人口正在萎缩,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育数量不足成为了另一个社会问题。 中国大陆人口平均年龄为36.7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平均年龄呈上升态势。根据测算,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4.9%,升到了2014年的10.5%,老龄化呈加速上升状态。 按照人口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23%,为正常;18%~20%,为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下,为超少子化;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经过几十年变迁,中国人口结构由严重多子化快速向严重少子化演变,并有由严重少子化向超少子化演变趋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跌破15%。 中国少子化水平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在2.2万美元之上,而中国只有8000多美元。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10年中国已经下降到18.1%,已经低于日本1990年18.3%的水平,而1990年日本人均GDP为2.47万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0.46万美元。中国的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少子化程度已达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少子化大大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严重未富先少,已危及人口安全。 与此同时,老龄化快速推进。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6年已达 1.5 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比重达23%左右,占全国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4.9%增至2016年的10.8%,上升了5.9个百分点,而1953年到1982年只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美国的12.5%左右仅相差1.7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30%。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演变既受现代化推进影响,更主要是由于过严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致青少儿人口比重下降造成的。老龄化大大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 据预测,即使立即全面鼓励生育,2100年中国总人口也将是在8亿人以下,而且人口结构也不会得到优化,少子老龄化反而会更加严重。 另外,由于多年来中国处于严重少子化,2030年之后,中国劳动力缺口在6000万人以上,届时中国的发展将面临两难选择。如果拒绝引进外来劳动力,经济将失去活力,陷入长期低迷;如果大规模引进非洲和穆斯林等地区劳动力,则又将造成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社会或将陷入动荡。也有意见指出如果真的大规模引入外国移民,那相当于中国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让本民族孩子出生,最后却把土地腾给外来移民。与本国出生的人口相比,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和认同感上都不相同,基础素质上也有显著差距。对于那些因为限制政策未能如愿生育的家庭,这种现实于情于理何堪?然而,道义的说辞无法对抗经济规律和现实需求,当大量人口老无所依,社会普遍缺乏年轻劳动力时,外来移民将纷至沓来,而且很多人来了将不再离开。如何管理外来移民将是中国未来又一个挑战。 中国大陆有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根据2010年统计,有超过2亿流动人口,而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数则超过2.6亿。许多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前往广东、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寻找工作。人口流动趋势和地方经济不平衡,也被认为是造成全国地方财政失衡的原因。经济上,除澳门、香港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含计划单列市深圳)、福建六个省级人民政府能为中央政府提供财政盈余,而六个省级行政区也是外来人口比重较高的省市。 中国还存在自1958年开始的户籍制度,这个制度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有所放松,但是一直是入学、医疗、就业等制度性歧视的重要来源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普通居民获得更多出国留学、移民的机会,在1980年代形成出国潮。进入21世纪,留学、移民境外更为平常。 根据中国政府2011年统计数据,共有60多万外国人在中国大陆居住,在华工作的外国人也达到22万人。随着在华外国人口增多,外国人聚集区也在一些地方逐渐开始显现,例如北京逐渐形成了韩国人居住区,广州则有规模庞大的黑人聚集区。 中国大陆的移民政策尚在摸索发展阶段。在历史上,中国虽不断接纳不同国家的外来移民,但总体数量很少,相关的移民法律法规也不完善。例如中国虽然有给予外国人永久居留权的绿卡制度,但从2004年至2013年,总共只发出了七千余张。相比之下,美国每年签发约一百万张绿卡。中国政府正在完善移民制度,吸引更多希望定居中国的外国人。但有学者指出,如果大规模引进非洲和穆斯林等地区劳动力,将造成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社会或将陷入动荡。 中国大陆的人口地区分布很不均衡,超过94%的中国人生活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土地上。黑河-腾冲线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原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枫认为中国的最佳人口数量为10亿,。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认为需要把中国人口减少到5亿。全国政协前副主席宋健等人和田雪原1981年分别以动物蛋白摄入量和技术装备程度为标准,得出中国的“适度人口”为7亿人。然而这些研究依据的假设多被证明完全错误。例如田雪原在研究中假设固定资产年增长率不超过5.5%,但中国1980年以来的固定资产年增长率远远超过这一假设。而只要将该假设的数值增加1%,得出的“适度人口”就会从7亿人变为19亿人。“适度人口”论早已被国际学术界所摒弃。 中国政府实行的计划生育,虽然大大减缓了中国人口总量的进一步增长,但是却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侵犯人权等社会问题。如果总和生育率(即每对夫妻生育的子女数)低于2.1(已考虑未报出生儿),人口长期看来会不断地减少。所以现在对于计划生育是否属于成功的人口控制政策这一问题,争论激烈。但由于人口基数尚大,人口总数现在仍然呈上升趋势,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前后结束。 2012年~2022年,中国人口仍将保持惯性增长,年均净增长400万左右。中国人口总量于2025年左右达到顶峰,数量介于14.1亿和14.3亿之间,并开始逐渐减少。劳动力年龄人口已于2012年开始下降,2050年老年人口达峰值。。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少数民族众多,官方承认其中较显著的55个少数民族民族,占8.49%,其他如葡萄牙人、犹太族及由于外国移民、通婚而产生的新进民族则不在此列。其他56个民族之外的共约64万人被官方称为“未识别民族”。 少数民族增长快于汉族,从1953年占全国人口6.1%,到1990年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的9.44%,2010年的8.4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增加66,537,177人,增长了5.74%;少数民族增加了7,362,627人,增长了6.92%。各民族生育率差别很大,布依族生育率(1.905)是朝鲜族(0.622)的三倍多,但所有主要民族生育率都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中国是一个宗教多样化的国家。根据中国政府的报告,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3.9万处,宗教团体5500多个。其中,人数最多的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1981年及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年起数据为依据人口普查和抽查的调整数。 下表列出1950年至2080年的中国大陆总人口、人口变动情况和占世界比例,其中未来的数据是根据现有生育水平预测的。
39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12
环 (代数)
环 (代数) 环()是由集合R和定义于其上的两种二元运算(记作+和·,常被简称为加法和乘法,但与一般所说的加法和乘法不同)所构成的,符合一些性质(具体见下)的代数结构。 环的定义类似于交换群,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另一种运算「·」(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 + 与 · 一般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四则运算加法和乘法)。在抽象代数中,研究环的分支为环论。 集合R和定义于其上的二元运算 + 和·,(R, +, ·)构成一个环,若它们满足: 其中,乘法运算符·常被省略,所以 a·b 可简写为 ab。 此外,乘法是比加法优先的运算,所以 a + bc 其实是 a + (b·c)。 考虑一个环R,根据环的定义,易知R有以下性质: 证明:a·0 = a·(0 + 0) (环的结合律) = a·0 + a·0 => a·0 - a·0 = a·0 + a·0 - a·0 (环有加法反元素) => 0 = a·0 ; 0·a 同理 证明: (-a)·b = (-a)·b + (a·b) - (a·b) = (-a + a)·b - (a·b) (环的结合律) = 0·b - (a·b) = -(a·b) ; a·(-b) 同理,故(-a)·b = -(a·b) = a·(-b) 例:整数环,多项式环 考虑环(R, +, ),依环的定义知(R, +)是阿贝尔群。集合I ⊆ R,考虑以下条件: 若I满足条件1,2则称I是R的右理想; 若I满足条件1,3则称I是R的左理想; 若I满足条件1,2,3,即I既是R的右理想,也是R的左理想,则称I为R的双边理想,简称理想。
39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13
整环
整环 整环(Integral domain),又译作整域,是抽象代数中的一个概念,指含乘法单位元的无零因子的交换环。一般假设环中乘法单位元1不等于加法单位元0,以除去平凡的环formula_1。整环是整数环的抽象化,它很好地继承了整数环的整除性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研究整除理论。 整环也可以定义为理想formula_1是素理想的交换环,或交换的无零因子环。 设formula_3是一个交换环,存在formula_4,formula_5(0为加法单位元),使得 并且对任意的formula_7,如果formula_8,那么或者formula_9,或者formula_10。用数学方式表示为: 就称其为整环。 定义中的无零因子性质也可以用环中乘法的消去律替代:如果formula_12,并且formula_13,那么formula_14。用数学方法表示就是: 在整环上可以定义类似于整数环里的整除性质。 "a"与"b"是"R"中的两个元素,定义"a"整除"b"或"a"是"b"的约数或"b"是"a"的倍数,当且仅当存在"R"中的一个元素"x"使得"ax" = "b"。 整除关系满足传递性,即"a"整除"b","b"整除"c"推出"a"整除"c"。"a"整除"b",则"a"整除"b"的所有倍数。"a"的两个倍数的和与差仍是"a"的倍数。 1的约数称为"R"的可逆元。可逆元整除所有元素。 若"a"整除"b"并且"b"整除"a",则称"a"与"b"相伴。"a"与"b"相伴当且仅当存在可逆元"u"使得"au" = "b"。 非可逆元"q"称为既约元,如果"q"不能写成两个非可逆元的乘积。 如果"p"不是零元或可逆元,且对任意"a,b",如果"p"整除"ab"可推出"p"整除"a"或"p"整除"b",则称"p"为素元。 这两个定义是整数环中素数的推广。如果"p"是素元,那么"p"生成的主理想是素理想。每个素元都是既约元,但反过来则只有当"R"是唯一分解环才正确。
39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14
8月21日
8月21日 8月21日是阳历年的第233天(闰年是23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2天。
391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16
英国人口
英国人口 根据2012年7月统计,英国人口大约有6400万,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兰东南部(首都伦敦就有820万)。其中英格兰人占83.6%;苏格兰人占8.6%;其他还有威尔斯人占4.9%、北爱尔兰人占2.9%、印度人占1.8%以及非洲人占1.8%等等。 人口:64,100,000(2013年统计) 年龄结构 增长率: 0.453% (2012年统计) 出生率:12.27/1,000人 (2012年统计) 死亡率: 9.33/1,000人 (2012年统计) 净迁移率: 2.59/1,000人(2012年统计) 性别比例 婴儿死亡率: 4.93/1,000人 (2008年统计) 平均寿命: 生育率: 1.91个子女/妇女 (2008年统计) 种族: 宗教: (2011年统计) 语言:英语、威尔斯语(威尔士人口的26%),苏格兰盖尔语(在苏格兰有60,000人使用) 识字率:
39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17
英国君主列表
英国君主列表 英国君主由苏格兰王国与英格兰王国共组大不列颠王国开始计算,大不列颠王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共有12名君主(见英国君主)。自1603年3月24日以来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便处于斯图亚特王朝统领的共主邦联之下,而1707年5月1日这两国正式合并,建立大不列颠王国。1801年1月1日,大不列颠王国同爱尔兰王国合并,建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12月6日,爱尔兰大部脱离联邦;1927年4月12日该国因此更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自1702年3月8日以来安妮女王即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君主,由此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后她便成为大不列颠女王。 根据英格兰议会通过的《》,“”(即罗马天主教徒)被排除于继承序列之外,由此汉诺威王朝得以参与继承。为换取英格兰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的贸易权,苏格兰议会于1707年批准了汉诺威继承及两国的联合。 安妮女王去世时无子嗣存活,由此詹姆斯六世及一世(经由)的外孙女汉诺威的索菲娅之子——乔治一世成为了继承顺位最靠前的非罗马天主教徒继承人。 爱德华七世虽为维多利亚之子嗣,但他继承了其父之名,由此被认为开立了一个新王朝。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反德情绪,1917年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更名为温莎王朝。
39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18
西班牙人口
西班牙人口 人口:40,491,051(2008年统计) 年龄结构 增长率: 0.096% (2008年统计) 出生率:9.87/1,000人 (2008年统计) 死亡率: 9.9/1,000人 (2008年统计) 净迁移率: 0.99/1,000人(2008年统计) 性别比例 婴儿死亡率: 4.26/1,000人 (2008年统计) 平均寿命: 生育率: 1.3个子女/妇女 (2008年统计) 种族: 地中海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混合体 宗教: 语言:西班牙语(官方语言)74%、加泰罗尼亚语17%,加利西亚语7%,巴斯克语2%;其他没有官方语言地位的语言:阿斯图里亚斯语、阿拉贡语、柏柏尔语 识字率:
392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23
除环
除环 除环(division ring),又译反对称体(skew field),是一类特殊的环,在环内除法运算有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环内必有非0元素,且环内所有的非0量都有对应的倒数(比如说,对于formula_1来说,存在数formula_2,使得formula_3)。除环不一定是交换环,比如四元数环。 换种说法,一个环是除环当且仅当其可逆元群包含了环中所有的非零元素。 交换的除环就是域,因此我们只需研究非交换的除环。除四元数环外,如果把四元数环中的系数由实数改为有理数,则仍构成一个除环。更一般地,若formula_4是一个环,formula_5是formula_4上的一个不可约模,则formula_5的自同态环是一个除环。
392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24
域 (数学)
域 (数学) 在抽象代数中,域()是一种可进行加、减、乘和除(除了除以零之外,「零」即加法单位元素)运算的代数结构。域的概念是数域以及四则运算的推广。 域是环的一种。域和一般的环的区别在于域要求它的元素(除零元素之外)可以进行除法运算,这等于说每个非零的元素都要有乘法逆元。体中的运算关于乘法是可交换的。若乘法运算没有要求可交换则称为除环(division ring)或skew field。 非正式的讲,体是种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可以做两种运算,"加法":formula_1 和"乘法": formula_2, 且要求集合中任意元素 formula_3 有加法反元素 formula_4,对所有非零元素 formula_5 有乘法反元素 formula_6,这种性质让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定义加法和乘法的"反运算",减法:formula_7 和除法 formula_8 域是交换性除环。 域是一种交换环("F", +, *),当中加法单位元(0)不等于乘法单位元(1),且所有非零元素有乘法逆元。更简单讲就是:域是可交换除环。 域是个集合 formula_11 且带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这里“运算”可以想成是种映射,对任意两元素 formula_12,这映射将此两元素对应到某元素,且这些运算满足如下性质: 其中0 ≠ 1的要求排除了平凡的只由一个元素组成的域。 由以上性质可以得出一些最基本的推论: ⊕ 0 1 ∧ 0 1
392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27
8月22日
8月22日 8月22日是阳历年的第234天(闰年是23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1天。
393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34
刑法
刑法 刑法(、)是与犯罪有关联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护生命、身体、财产、等相关法益,并惩罚违反规范且破坏或威胁这些法的行为。不同于重视私人间损害赔偿的民法 ,刑法是判断何为犯罪,惩罚犯罪行为的法律。 在各类部门法当中,刑法的历史可以说是最为悠久。一般来说,古代文明最早颁布的成文法都以刑事法为主,例如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成文法的主体就是刑法。近代大陆法系的刑法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渊源主要为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国际条约并不能直接成为国内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据,因为依据罪刑法定原则,各国必须将其签署加入的国际条约中的犯罪行为规定到本国刑法当中,才能对国际罪行进行管辖。 刑法的目的在于界定国家对于公民的刑罚权,亦即,在如何状况下国家可以对于公民实施刑罚。刑罚的目的通常被认为有三种: 各国法制各有不同,通常包括刑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民国刑法》)与特别刑法(如《贪污治罪条例》)等。 国家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人民发动刑罚,以及决定刑罚的程度,端赖行为人侵害社会认可利益的大小而定,刑事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称之为法益,一般区分为个人法益、社会法益和国家法益三大类。一般认为,由于刑法必须具有谦抑性,因此对于连其他法律(民法、行政法等)都不予保护的法益,刑法不得保护。 依据结果无价值论,法益侵害是犯罪违法性的本质。依据二元行为无价值论,法益侵害是认定违法性的重要依据,但是同时也要考虑行为人的规范违反意思。依据一元行为无价值论,法益侵害对于认定犯罪没有意义——行为人的规范违反意思才是犯罪违法性的本质。 刑法处罚的对象是犯罪。犯罪,是指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的构成要件(德语:Tatbestand),具有违法性,且行为人具有责任的行为。 犯罪的分类包括:(1)正犯(包括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与共犯(包括教唆犯与帮助犯);(2)既遂犯、预备犯、未遂犯与中止犯;(3)自然犯与法定犯;(4)侵害犯与危险犯(包括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5)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6)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等。 行为要构成犯罪,依据刑法学总论中的犯罪论,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的认识根据或者存在根据,具有违法推定机能) 二、违法性(违法阻却事由) 三、罪责(有责性)(对行为人的可非难性) 一般来说,刑法规定的惩处制度包括刑罚与保安处分。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对实施犯罪的人予以惩处的强制措施。一般包括财产刑(罚金、没收财产等)、自由刑(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生命刑(死刑)等。 保安处分,是指刑法规定的对客观上虽然实施了侵害法益的违法行为,但是由于行为人缺乏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而不具有可谴责性,因而对其采取的刑罚替代措施。保安处分包括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对未成年人的少年保护教育等。 刑法解释的立场包括主观解释论和客观解释论。其中,主观解释论认为,刑法解释的目的在于发现立法者的立法原意。立法原意是在立法时就确定了的,不容法官等解释者随意变动。这样的观点立足于限制司法官的解释权,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但是这样的观点会导致法条的意思无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法条僵化。 因此,客观解释论应运而生:客观解释论认为,法律一旦被制定并颁布后就成为独立于立法者的存在,对法律的解释不能被限制在立法者的观点上,而应该探究法条文字表述的客观含义。如果刑法用语在社会的发展中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且认可这一改变与刑法的目的并不冲突,那么解释者就应该顺应这样的改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8条规定有组织卖淫罪,在立法时立法者普遍认为“卖淫”这一行为仅限于女性向男性卖淫。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男性向女性卖淫以及同性之间的卖淫现象已经普遍存在,解释者就没有必要仍然将“卖淫”的含义限定于女性向男性卖淫。客观解释论有利于法律的与时俱进,也有利于社会一般人对刑法条文的理解,进而有利于一般预防,因此成为通说。 另外,刑法的解释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393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36
传记
传记 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并非只是书,也有可能是电影。此外,传记与小说的分别是相当不同的,虽然许多传记具有小说的形式,但提到传记时,还是以「非小说」为定义。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人生,即记载曾经发生在那人生上的事。可以是自传,亦可以用第三者角度去写。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传记所记载的并非仅是个人传记,有时是一个重要团体的纪录,如中国的十七史百将传,传记有相当多种的书写角度,通常依该人物的特性而不同,如政治人物的传记,会著墨在于他所参与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历史事件,而演员的传记就往往加强描写经历与罗曼史,至于科学家的传记,就著重在他的教育背景,科学成就上面。 传记之中,也包含了自传。狭义的自传是由本人写作而成,然而今日许多知名人物的自传都由传记作家代笔,并非他们亲笔写就而成。 传记是某人物人生的真实故事,解释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诠释人物的经历和遭遇,甚至生命的意义。 「传记」一词在印欧语系语言中的写法都很像,因为它们都是源于希腊文「 "生命"」和「 "书写"」,再将这两字罗马化(变成「bios」和「graphia」)。两字合起来就解作「记录(某人的)一生」。以下列举「传记」在18种文字的写法: 传记文体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不过通过写作途径可作出以下分类: 传记要素包括了:人物塑造、细节、条理、视点、语调。 中国古时的「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而编辑的史书体裁。创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其本纪记述帝王事迹,兼以排比大事;列传记录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及四方诸夷。为历代修撰正史所采用。 中国古代的传记主要为史传,可分为:本纪(专门纪录皇帝、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叙述诸侯或特殊人物的事迹)、列传(用于记录一般人臣或庶民事迹;也有时会用于记录少数民族或其他国家的事迹)。 西方最早的传记多为宗教性质,如《圣经》中很多章节都是传记的形式,《使徒行传》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394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41
8月23日
8月23日 8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35天(闰年是23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0天。
394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44
5月1日
5月1日 5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121天(闰年是12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44天。
395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52
8月24日
8月24日 8月24日是阳历年的第236天(闰年是23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9天。
39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53
8月25日
8月25日 8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37天(闰年是23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8天。
39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56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对生物在分子层次上的研究。这是一门生物学和化学之间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领域涵盖了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分子生物学主要致力于对细胞中不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调控的。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者们不仅应用分子生物学特有的技术(参见本条目中“技术”一节),而且越来越多地从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技术和思路中获得启迪,综合利用。因此,这些学科间越来越多地相互融合,不再有明确的分界线。左图抽象地展示了对相关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种可能的阐释: 在分子生物学中大量工作是定量的,而且最近的许多研究工作是在结合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基础之上完成的。从本世纪(二十一世纪)开始,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遗传学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越来越多的学科已经将目光集中到分子水平的研究中,一方面直接研究相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如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另一方面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并推测群体和物种的历史贡献(非直接,遗传水平),如进化生物学领域中的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发生学。此外,生物物理学除了研究大尺度器官构造之外,一直都有从头研究生物分子的传统。 从1950年代晚期和1960年代早期开始,分子生物学家已经开始学习鉴定、提纯和处理细胞和生物体的分子组分。这些组分包括:DNA,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作为DNA的“近亲”,既可以是DNA的临时“工作拷贝”,又可以发挥结构分子和酶功能,同时还是蛋白质翻译的结构和功能元件;蛋白质,细胞中的主要的结构分子和酶分子。 分子生物学中最基本的技术是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首先是编码目的蛋白的DNA序列被克隆(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到作为表达载体的质粒中。随后构建好的质粒被引入到宿主细胞。编码序列在质粒上的特殊的启动子元件的驱动下,被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所表达。质粒上通常还带有抗生素抗性标签以便于质粒筛选。 质粒可以被插入到细菌或动物细胞。外源DNA被引入细菌被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可以通过电穿孔法、微注射法、正吸收和融合来实现;外源DNA被引入真核细胞,如动物细胞,被称为转染(transfection),转染技术包括磷酸钙法、脂质体法和一些有专利权的商用转染试剂。DNA也可以以病毒或病原菌为载体被带入宿主细胞;应用这种病毒或病菌的转染技术于细胞时,用术语来说就是“对细胞进行转导(transduce)”。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项用于体外复制DNA的极为通用的技术。简而言之,PCR技术可以使单链DNA被复制数百万次,也允许用事先确定好的方式对被复制的DNA序列进行改动。例如,PCR技术可以用于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或者对特定的DNA碱基进行突变(改变)。PCR技术还可以用于从cDNA文库获得特定的DNA片段,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用于判断一个cDNA文库中是否含有特定的DNA片段。 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DNA、RNA和蛋白质可以用电场来进行分离。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和RNA可以被琼脂糖凝胶按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同样,蛋白质可以被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按分子量大小分离;此外,蛋白质还可以由于所带电荷的不同被等电聚焦电泳分离。 此方法的命名源自其发明者生物学家Edwin Southern。南方墨点法是探测一个DNA样品中含有特定DNA序列的方法。首先,DNA样品为凝胶电泳所分离;然后,分离的样品通过毛细现象被转移到一张膜上,这一过程被称为“印迹”(blotting)。带有样品的膜就可以用与目标序列互补的标记的DNA标记探针来探测。最初的操作手册大都采用放射性标记,但现在非放射性标记已开始被采用。自从PCR技术被用于检测特定DNA序列后,Southern印迹法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大为减少。但此方法依然有着其他一些应用,如用于测量转基因鼠的转基因拷贝数,以及用于构建基因敲除的胚胎干细胞系。 北方墨点法被用于研究特定类别的RNA分子的表达模式(丰度和大小)。与南方墨点法相似,RNA样品为凝胶电泳按大小分离;然后转移到膜上,并用与目标序列互补的标记的探针来探测。实验结果可以根据所用探针的不同以多种方式来观察,但大多数都显示的是样品中被探测的RNA条带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分子大小;而条带的强度则与样品中目标RNA的含量相关。这一方法可以测量目标RNA在不同样品中的情况,因此已经被普遍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在生物体中表达的时刻和表达量,也是这类研究中最基本的手段。 大多数蛋白的抗体可以通过将少量的蛋白注入动物(如鼠、兔、羊)以获得对应注入蛋白的抗体(多克隆抗体)或进一步通过细胞培养获得抗体(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就可为许多分析和制备技术所使用。在西方墨点法中,蛋白质首先根据分子大小用SDS-PAGE分离。然后将胶中的蛋白质转移到膜(如PDVF膜、尼龙膜或其他可用的膜)上。然后将膜用含有抗体的溶液浸泡,由于抗体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目标蛋白上,因此就可以探测膜中的目标蛋白。同样观察结果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显色产物、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或放射自显影。一些与西方墨点法相似的方法可以用于直接对细胞和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进行染色,然而这些被称为“免疫染色”的方法更多的是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而非分子生物学。 此外,还有并不常用的“东方墨点法”(对双向电泳后蛋白质分子的印迹分析)、“西南方墨点法”(研究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和“远端西方墨点法”(Far Western blotting,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南方墨点法的命名是来自于发明者的姓名,其他墨点法的命名则都是源于发明者的幽默:因为南方(Southern)既是墨点法的发明者Edwin Southern的姓,同时其英文含义为“南方”;于是随后发明不同印迹法的研究者们纷纷将这些方法以方位命名,如Northern(“北方”),Western(“西方”)印等等。 DNA阵列是附着于固体支持物的斑点的集合,例如显微镜载玻片,其中每个斑点包含一个或多个单链DNA寡核苷酸片段。阵列使得在一个载玻片上能够放下大量的非常小的(100微米直径)的斑点。每个斑点具有一个DNA片段分子互补的单个DNA序列(类似于南方墨点法)。该技术的变化允许生物在发育的特定阶段的基因表现是合格的(表达谱)。在该技术中,组织中的RNA被分离并转化为标记的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 然后将该cDNA与阵列上的片段杂交,并且可以进行杂交的可视化。由于可以用完全相同的片段位置制备多个阵列,因此它们特别可用于比较两种不同组织(例如健康和癌性组织)的基因表达。此外,人们可以测量什么基因被表达和如何表达随时间或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常见的面包酵母酿酒酵母含有约7000个基因; 使用微阵列,可以定量测量每种基因如何被表达,以及该表达如何变化,例如该表达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制造微阵列; 最常见的是硅芯片,具有~100微米直径的斑点的显微镜载片,定制阵列和在多孔膜(宏阵列)上具有较大斑点的阵列。给定阵列上可以有从100个斑点到超过10,000个斑点。 微阵列也可以用除了DNA以外的分子来制作。如抗体微阵列可被用于检测血液样品中含有哪些蛋白质或细菌的存在。 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旧的技术很快就被抛弃。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DNA分子大小的测量:在(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之前,DNA分子大小是用蔗糖梯度沉降法来测量的,这一方法费时费力而且花费昂贵;而在梯度沉降法出现之前,黏度法被使用。尽管已经不再为人们所关注,但了解这些过时的技术可能会对解决一些特别的问题有帮助。 在1930年代,由于许多生物化学家发现细胞内的许多分子参与了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分子生物学由此逐步建立。但直到1938年“分子生物学”一词才由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提出(也有人认为“分子生物学”一词最早于1945年威廉·阿斯特伯里(William Astbury)首先在Harvey Lecture上应用的)。瓦伦是当时洛克斐勒基金会自然科学方面的主持人,他相信由于在X射线晶体学等方面的发展,生物学正在进入一个大的转变期,他也因此将基金会的资金用于资助生物领域的研究。
396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61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法语:Royaume de Belgique;德语:Königreich Belgien) 通称比利时,是一个西欧国家。它是欧洲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首都布鲁塞尔是欧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大型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比利时自北起顺时针分别与荷兰、德国、卢森堡和法国接壤,西面则滨临北海。 比利时的名称,源自罗马时代,当时此地称为比利时高卢(),字面意为贝尔盖人的高卢。「比利时」这个中文译名,源自1849年徐继畬所编纂的《瀛寰志略》。 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比利时都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在过去的2,000年内见证了各种种族与文化的兴盛与衰败。也正因为这样,比利时是欧洲真正的种族熔炉,凯尔特人、罗马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奥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迹。 西元前54年,当时主要由凯尔特人居住的这一地区被罗马共和国将军凯撒征服。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于5世纪大举入侵,其中的一支法兰克人随后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其领土包括了现在的比利时。墨洛温王朝之后由卡洛林王朝取代。 860年,西法兰克国王查理二世任命杜伯安一世为法兰德斯伯爵。979年,布鲁塞尔正式建立。1302年,弗拉芒人在“金马刺之战”中击败了法国骑兵。1328年,法国人在卡塞勒之役后,确立了对法兰德斯的统治。1425年,鲁汶大学建立。1468年,勃艮第公爵兼并列日。 比利时后来几经转手,各个地区曾由荷兰、勃艮地、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统治。拿破仑时期,比利时为法国的一部分,拿破仑一世战败后,比利时并入荷兰。1830年,比利时爆发比利时独立运动,从荷兰统治下独立,成为世袭君主立宪王国,并选择了一位德国贵族,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王子利奥波德作为比利时的第一任国王。比利时立国后奉行中立政策,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意志帝国及纳粹德国占领。二战以后,比利时放弃中立原则,参加了北约。后来又参加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比利时历史上有一个主要的殖民地:比属刚果,即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比属刚果于1885年由柏林会议赠给当时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利奥波德将此地命名为刚果自由邦,并收为自己的私人领地,进行残酷的统治,同时大量种植橡胶,以满足当时世界对橡胶轮胎的需求。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利奥波德二世于1908年放弃了对刚果的私人统治,把刚果交予比利时政府。后来比属刚果于1960年独立。 现代比利时作为一个现代化、高科技的欧洲国家而兴盛,她同时也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首都布鲁塞尔亦是这两个组织的总部。但是比利时一直存在国家分裂和解体的可能性。北半部说荷兰语的弗拉芒人(亲荷兰)和南半部讲法语的瓦隆人(亲法国)之间长期关系紧张。 2007年6月10日,举行联邦议会选举。经过半年谈判后组成联合政府,但联合政府仅三个月便下台。 2010年6月议会选举后,曾经过543天未能组阁,打破组阁权最长的世界纪录。最终导致了宪法修正案,赋予比利时南北两半正式的自治权,首都布鲁塞尔则为联邦辖地,并削弱上议院权力,议会选举2014年起将与欧洲议会选举同期举行,即每五年举行选举,下议院的荷兰语区有87席,法语区有63席,两部分拥有相等的权力。因此比利时现在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2013年7月,在位二十年的第六任国王阿尔贝二世让位予王储长子菲利普。 2014年10月11日比利时新任总理米歇尔(Charles Michel)率领中间偏右联合政府的内阁成员,向比利时国王菲利普(King Philippe)宣誓就职,终结4个月以来的政治谈判。米歇尔是比利时自1840年以来,最年轻的总理;他也将成为欧洲联盟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之一。 2016年3月22日,首都布鲁塞尔遭遇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成员实施的爆炸攻击。 比利时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与英国隔海相望。北邻为荷兰,南接为法国,东南临卢森堡大公国,东与德国接壤。国土面积3.05万平方公里。 比利时分为三大地理区域:西部的海边平原、中部的高原、以及东部的阿登山脉。西部平原地势平坦,有诸多围海造出的洼地。中部为渐渐升高的平原地区,土地富饶,河流众多,灌溉充分,同时也有一些洞穴和峡谷。东部为阿登山脉,地势升高,最高点海拔694米(博特朗日山:),多森林,多处基岩裸露,不宜耕种。这也是比利时大多数野生动物的栖息处。 比利时主要河流有:斯海尔德河,流经图尔奈、根特、安特卫普,和默兹河,流经那慕尔、列日。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多雨,1月平均气温0-3 °C,7月平均气温14-19 °C;年降水量700-900毫米,高地达1500毫米。 自从比利时联邦化后,政府结构更趋复杂。在联邦政府以下根据语言族群而设立了三个社区,即荷兰语社区、法语社区以及德语社区;同时又设立了三个行政区,即瓦隆区、弗拉芒区和布鲁塞尔-首都区。社区和行政区互相覆盖,分工明确。其中荷兰语社区政府和弗拉芒行政区政府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弗拉芒政府;瓦隆行政区大部分对应法语社区,但东部边疆地区为德语社区。 首都布鲁塞尔是900多个重要国际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北约总部和欧盟总部,有「欧洲首都」之称。 比利时的政党也充分体现了联邦体制,大党都是弗拉芒区的大党或瓦隆区的大党,没有全国性的主要党派。现时国会下议院150席中,87席是弗拉芒人,63席是瓦隆人。 主要政党有新弗拉芒人联盟、荷兰语基督教民主党、荷兰语开放自民党、荷兰语社会党、弗拉芒利益党、法语革新运动党、法语社会党、法语人道主义民主中心党、荷兰语绿党、法语生态党等。 现行的比利时行政体制于1993年7月14日启用,分为三层: 其中弗拉芒、瓦隆两大区各下辖5个省。 根据2009年7月1日资料,主要城市人口如下: 人口稠密的比利时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19世纪初欧洲大陆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比利时拥有完善的港口、运河、铁路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为与邻国更紧密的经济整和创造条件。作为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比利时十分期盼欧盟能整合整个欧洲的各个经济体。比利时1999年1月成为首批使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之一,原比利时法郎在2002年被完全取代。 比利时经济十分倚赖国际贸易。全国GNP大约三分之二来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国的两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时的出口优势来自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术化、多语言以及高效率劳动力。比利时主要进口食品、机械、钻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纺织品;主要出口巧克力、汽车、钢铁、药品、钻石(成品)、纺织品等。 位于比利时北部的安特卫普为欧洲第二大港,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加工地,有钻石之都的称誉。 比利时全国总人口为10,414,336(2009年),人口密度(346/km²)仅次于荷兰及一些欧洲小国,为欧洲人口高稠密的国家之一。 民族以弗拉芒人(占59%)和瓦隆人(40%)为主。 比利时众议院2014年2月13日通过安乐死合法范围扩及未成年人一案,将成为继荷兰之后,全球第2个在严格条件下许可孩童安乐死的国家。 由于比利时处于欧洲日耳曼语族与拉丁语族的分界线上,因此比利时国内两种语言并存。其中说荷兰语的主要集中于比利时北部的弗拉芒大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9%,说法语的则主要位于南部瓦隆大区和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1%。另外在瓦隆大区还有一小部分受官方承认的德语族群。比利时政府将这三种语言均设为官方语言。 比利时人所使用的荷兰语和法语都含有本国地方方言,但这些方言与荷兰使用的荷兰语或法国使用的法语差别甚微,与这两国人交流没有障碍。 比利时分为荷兰语区与法语区,首都布鲁塞尔为法语和荷兰语双语区,但法语在实际使用中占优势。 比利时主要宗教为天主教,信徒占人口75%,近年来只有约10%人定期参加弥撒。其它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新教、以及犹太教。近年来,伊斯兰教由于穆斯林移民暴增而占有全国人口的一定比例。 宗教是比利时与荷兰分家的一个重要原因。荷兰在当时主要信基督新教(不过现在荷兰无宗教者居多),1830年荷兰南部天主教地区争取独立后,便形成了现在的比利时。比利时也是许多欧洲神秘教派的活动中心。 比利时的古城布鲁日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筑、完整的古城布局、亮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艺术、宗教、巧克力等等,吸引著来自全世界的游客。 比利时以它的艺术、建筑、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闻名天下。 比利时人酷爱薯条,一般在各个小店或火车站都可以买到小包装的炸马铃薯,当地人叫做'(荷语)或'(法语,但是与法国人的叫法不同)。比利时人也酷爱喝啤酒,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厂就在比利时。做甜点()是比利时人的特长。比利时巧克力和瑞士巧克力闻名于世,手工制作的饼干、蛋糕等也非常有名。 比利时是很多法国作家的安乐窝,如维克多·雨果、大仲马等。比利时也是画家的天堂,弗莱芒画派是17世纪最重要的画派。 此外,在2003年1月30日,比利时成为继荷兰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足球是比利时的第一运动,1980年代是比利时国家足球队的巅峰时期,在国际球坛享有“红魔”之称。2000年曾与荷兰联合举办了欧洲国家杯赛,被誉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欧洲国家杯赛之一。此外自行车及一级方程式亦是极受到民众欢迎的运动。 比利时国内的交通相对比较发达,除了公路及高速公路以外,还有四通八达的火车、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及公共汽车。 布鲁塞尔拥有2座国际机场,位于布鲁塞尔市近郊的是布鲁塞尔机场,有小火车直接连接布鲁塞尔市中心火车站(北站)及布鲁塞尔南站。另外的一个飞机场沙勒罗瓦-布鲁塞尔南机场,距离布鲁塞尔较远。布鲁塞尔以外尚有安特卫普国际机场和列日机场。 公共交通网最繁密的是首都布鲁塞尔,它是全国铁路的中心枢纽,具有众多国际铁路线路,如连接布鲁塞尔-巴黎-科隆-阿姆斯特丹的“大力士”火车(thalys),连接布鲁塞尔-伦敦圣潘可拉斯站-巴黎的欧洲之星等等。 从别的国家到达比利时特别是布鲁塞尔的方式很多,相对便捷的方式在欧洲范围内坐火车,从欧洲之外的国家到达比利时坐飞机。 比利时国防军,自2002年以来,为一个单一的综合性军事组织,他们由一个统一的组织结构分成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各部队军阶统一,海军的图章则有不同的设计。
396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68
费孝通
费孝通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以及晚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费孝通全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晚年费孝通对别人说,他的初恋是杨绛,害得杨先生一再强调:「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郎有情而妹无意。 费孝通母亲杨纫兰的兄弟包括政治家杨千里(香港导演及作词人易文之父),建筑师杨锡镠,动画制作人杨左匋以及企业家杨锡仁。。
397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73
泸州市
泸州市 泸州市(四川话拼音:Luzou;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古称江阳。市境东北临重庆市,西北界内江市、自贡市,西毗宜宾市,西南接云南省昭通市,南邻贵州省毕节市,东达贵州省遵义市。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端,北部为川中丘陵区,南部为大娄山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北部,于城区与沱江汇合。赤水河为南部与贵州省的界河,并折向北流于合江县注入长江。总面积12232.34平方公里,人口431.72万。泸州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亦特产南亚热带水果桂圆和荔枝。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夏朝、商朝时属梁州之域。 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有包括泸州。 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候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 蜀汉置江阳郡,领三县,晋朝沿用。 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546年)建置州,称泸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南宋末年,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城,直到景炎二年(1277年)神臂城才最终失陷,坚守抗蒙长达34年。元属重庆路。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省,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 清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解放军攻占泸县,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川南行政公署驻泸州市。 1952年8月7日川南行政区撤销以前,辖有1地级市、4专区共5个地级行政单位和5市辖区、4县级市、33县共42个县级行政单位。)、泸州、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地级)、泸州专区专员公署(地级),泸州市(川南行署辖、地辖)所在地。 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原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叙永、古蔺5县划归泸州市。 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 2017年末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户数155.28万户,户籍总人口509.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9.10万人,乡村人口300.48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1.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1.3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0.39万人。城镇化率48.95%,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处,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泸州就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即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 泸州以出产泸州老窖酒和古蔺郎酒而享有“酒城”的美誉, 是中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名酒的地区, 泸州是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的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泸州位于世界级旅游区—自贡和竹海旅游区,1994年元月,泸州市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 日常交流用语主要采用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在泸州城区,多采用带浓重地方色彩口音的方言,称之为泸州话。与其他四川方言相比,常见发音不同为“他/她/它”(læ),“这”(zhi),“那”(næ)等。古蔺叙永等地方言近似于贵州口音。在城区茜草坝,原长江三厂主要驻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工业技术人员由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地区迁往泸州茜草坝建设长江三厂,因而部分居民日常用语为东北话和北京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历史,当地出产的油纸伞手工精巧,图案精细、色彩鲜艳、花型美观,不但小巧精致,而且挡风力强,既美观又实用。2008年,四川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成为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火锅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是四川的美食代表。四川火锅发源地之一是泸州的小米滩(今龙马潭区罗汉街道高坝附近)。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是泸州市古蔺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一种卤制小吃,以鲜、香、麻、辣、著称。古蔺麻辣鸡曾于2014年5月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中亮相。 合江烤鱼 泸州烤鱼也叫合江烤鱼,合江县隶属泸州市,在赤水河与长江交汇三角地带,所有水资源丰富,盛产淡水鱼。江城泸州伫立于长沱交汇之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滨水而生的泸州,自然在河鲜制作上颇有技巧。每当夜幕降临,夜市当中杯盘交汇,桌上必有的就是一道道川味烧烤而合江烤鱼即是其中饶有特色的一个。 酒类:泸州老窖,郎酒, 农产品:合江荔枝,泸州桂圆,真龙柚,纳溪特早茶,银针米 小吃:两河桃片,泸州白糕,泸州黄粑,猪儿粑,泸州凉糕,殷家坡醪糟,纳溪泡糖,泸州酒心糖 其它特产:泸州肥儿粉,先市酱油,护国陈醋 西南医科大学,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泸州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起先后开始联合培养博士和中医师承博士,2003年获学历教育留学生招生资格,先后开展学历教育本科和留学生研究生培养工作。2010年获准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川警察学院,简称四川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
399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91
5月31日
5月31日 5月31日是5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阳历年的第151天(闰年是1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14天。
399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96
比利时国旗
比利时国旗 比利时国旗(、、)是由黑、黄、红三条竖条组成的三色旗;三条垂直的设计取自法国国旗,而它的颜色则是取自布拉班侯爵(Brabant)徽章的颜色。挂起时,黑色必须靠在旗杆一侧。 正式的国旗比例是罕有的13:15,这种配置很少见。相反地,在大多数场合上使用的是常见的2:3或相近比例的国旗,连大多数政府机关与行政机构也是使用这种国旗 。 颜色意为纹章,为黑色盾牌和红色爪子和舌头的黄色狮子。 这面旗帜在1831年1月23日被正式采纳为比利时国旗,它最早源自独立战争时期比利时人抗击荷兰统治时所使用的战旗。 在查理大帝死后,现今的比利时领土(除佛兰德伯国之外)变成的一部分,其国旗是由水平的两条红色中间夹白色组成。这片领土后来传到西班牙手中,在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加冕之后,国旗上加入了西班牙的黄色与红色。从十六世纪一直到十八世纪末,比利时的颜色一直维持红色、白色与黄色。有时,国旗的白色部分会有红色的勃根地十字旗。 在奥地利统治期间,曾尝试过若干种不同的国旗,直到奥地利皇帝强制使用为止。布鲁塞尔反对这项措施,并跟随法国的例子,红黄黑的开始出现,这些是布拉班特公国的颜色。这些颜色于是对应到、与卢森堡省的红色狮子,布拉班特公国的黄色狮子,以及佛兰德伯国与那慕尔省的黑色狮子。 1830年8月26日,皇家铸币局剧院暴动的隔天,比利时革命开始,布鲁塞尔市政厅挂上法国国旗。贸然替换掉附近纺织店缝制的红黄黑水平三色旗,与使用的旗帜相似。结果,第193条规定比利时国旗的颜色是「红色、黄色与黑色」,顺序与上述的正式国旗不同。 1831年1月23日,国旗的条纹从水平改成垂直,10月12日国旗来到了现今的样式,黑色位于旗杆侧。 比利时协议的官方指南说明国旗高2.6公尺、宽3公尺,因此比例是13:15。每一条条纹占旗帜的三分之一宽。 国旗的法定比例是罕有的13:15,且很少见。比例相近于2:3的旗帜在大多数场合上被使用,连大多数政府机关与行政机构也是使用这种国旗。罕有的13:15比例可能源自于19世纪外交部的一道指示,根据该指示,正式国旗是2.6公尺高,3公尺宽。 比例2:3的旗帜技术上属于民用旗,是给在海上行驶的商船使用的旗帜。 比利时的军舰旗是以白色为底,上有圣安得烈十字呈现的国家代表三色,以及在顶部有黑色皇冠在交叉大砲上,底部是黑色船锚。这面旗帜在1950年被制造出来,就在重新建立的不久之后,在此之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一部分,并让人联想起皇家海军的白船旗。 比利时也有正式的海上用旗,与国旗相同,不过比例为1:1,为一正方形。 比利时皇家标准是现任国王的个人标准,现任国王为菲利普,特色是他的花押字「F」(荷兰语的「Filip」),以及在四个角落交叉的「P」。此皇家标准与过去君王相差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鲁塞尔王宫与拉肯王家城堡上的国旗使用的不是上述任何的比例。其比例是非正规的4:3,使得它高度超过宽度。条纹仍然是垂直,此比例解释是为了美观的考量,因为宫殿很大,旗帜因此是从远低于其高度的地方往上看,由于透视缩短,这会让旗帜看起来比较正常。 当国王在比利时时,旗帜升起于宫殿上,不一定代表国王在宫殿中。当国王在其他国家进行国事访问或在比利时境外度假时,旗帜便降下。此规则有些许例外,但一般来说,旗帜的升起与否,可以作为国王是否在境内的一个合理可靠的参考。 因为比利时是采行联邦制,比利时国旗与各行政区划旗帜的位阶原则上相同。然而,当旗帜被升起、降落或在游行中使用时,国旗优先于其他所有旗帜。 优先顺序如下: 若有国家元首来访,该国国旗会设在第二优先,其他旗帜下降一阶。
399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99
艾伦·图灵
艾伦·图灵 艾伦·麦席森·图灵,OBE,FRS(,又译阿兰·图灵,也常翻译成-{涂}-林或者杜林,)是英国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分析学家和理论生物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曾在“政府密码学校”(GC&CS,今政府通信总部)工作。政府密码学校位于布莱切利园,是英国顶级机密情报机构。图灵在这里从事密码破译工作,有一段时间,他领导了(Hut 8)小组,负责德国海军密码分析。 期间他设计了一些加速破译德国密码的技术,包括改进波兰战前研制的机器,一种可以找到恩尼格玛密码机设置的机电机器。 图灵在破译截获的编码信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使盟军能够在包括大西洋战役在内的许多重要交战中击败纳粹,并因此帮助赢得了战争。 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例如图灵曾写过一篇名为《》的论文,提问「机器会思考吗?」("?"),作为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测试方法,即图灵测试。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图灵是著名的男同性恋者,并因为其性倾向而遭到当时的英国政府迫害,职业生涯尽毁。他亦患有花粉过敏症。 图灵还是一位世界级的长跑运动员。他的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小时46分03秒(手动计时),比194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成绩慢11分钟。1948年的一次跨国赛跑比赛中,他跑赢了同年奥运会银牌得主。 图灵的父亲朱利斯·麦席森·图灵()是一名英属印度的公务员。1911年,图灵的母亲Ethel在印度的Chatrapur怀了孕。因为他们希望艾伦在英国出生,所以回到伦敦,住在帕丁顿,并在那里生下了艾伦。父亲的公务员委任使他在艾伦小时候经常来往于英伦和印度。由于担心印度的气候不利于儿童成长,他便把家庭留在英伦与朋友同住。图灵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他的天才,后来就更加显著。他说他在三个星期里自己学会阅读,而且,就对数字和智力游戏着迷。 六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为他在一间叫圣迈克尔的()日间学校注了册。女校长很快就注意到他的才能,随后Marlborough学院的许多教育家也注意到这点。1926年,他十四岁的时候转到了在多塞特郡的Sherborne寄宿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刚好遇上了大罢工。图灵决心要赶上第一天的课,于是他独自从南安普顿骑了六十英里的自行车去上学,途中还在一间旅社度过一宵。 图灵天生对科学的喜好并没有给他在Sherborne的老师留下好印象。他们对教育的定义是着重于人文学科而不是科学。虽然如此,图灵继续在他喜欢的学科表现出惊人的能力,还没有学过基础微积分的他,就已经能够解答以他年纪来说算是很高深的难题。 1928年,在图灵16岁的时候,开始阅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著作。他不但能够理解,而且看出了爱因斯坦对牛顿运动定律存有质疑,即使爱因斯坦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白指出这点。 1931年,图灵考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1935年因为一篇有关中心极限定理的论文当选为国王学院院士。 图灵在他的重要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Orignal Paper<nowiki>)</nowiki>,1936年5月28日提交)里,对哥德尔1931年在证明和计算的限制的结果作了重新论述,他用现在叫做图灵机的简单形式的抽象装置代替了哥德尔的以通用算术为基础的形式语言。虽然图灵机过于缓慢的速度使其没有实际用途,图灵还是证明了这样的机器有能力解决任何可想像的,并以数学式表达的数学难题。现今,图灵机还是计算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他继续证明了判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他的证明首先展示了图灵机的停机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这是说不可能用一个算法来决定一台指定的图灵机是否会停机。尽管他的证明比阿隆佐·邱奇在λ演算方面相等的证明晚发表了几个月,图灵的著作是更易于理解和直观的。他的通用(图灵)机的概念也是新颖的。这一通用机能够完成任何其他机器所能做的任务。这篇论文还介绍了可定义数的概念。 图灵在普林斯顿大学度过了1937年和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在邱奇指导下学习。1938年,他取得了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介绍了超计算的概念,在图灵机加上了预言机,让研究图灵机无法解的问题变得可能。 1939年图灵回到剑桥,聆听了维特根斯坦关于数学基本原理(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的讲座。他们激烈地争论,图灵为形式主义辩护,而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把数学抬得太高而且不能发现任何绝对真理。 1939年图灵被英国皇家海军招聘,并在英国军情六处监督下从事对德国机密军事密码的破译工作。两年后他的小组成功破译了德国的密码系统Enigma,从而使得军情六处对德国的军事指挥和计划了如指掌。但是军情六处以机密为由隐瞒了图灵小组的存在和成就,将其所得情报据为己有。后世科学家估计,图灵小组的杰出工作,使得盟军提前至少两年战胜了纳粹德军。 1945年到1948年,图灵在国家物理实验室负责自动计算引擎()的研究工作。1949年,他成为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副主任,负责最早的真正的计算机---曼彻斯特一号的软件工作。在这段时间,他继续作一些比较抽象的研究,如“计算机械和智能”。图灵在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叫做图灵测试的实验,尝试定出一个决定机器是否有感觉的标准。 1952年,图灵写了一个国际象棋程序。可是,当时没有一台计算机有足够的运算能力去执行这个程序,他就模仿计算机,每走一步要用半小时。他与一位同事下了一盘,结果程序输了。 后来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组根据图灵的理论,在ENIAC上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序的西洋棋-洛斯阿拉莫斯西洋棋。 从1952年直到去世,图灵一直在生物数学方面做研究。他在195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形态发生的化学基础》()。他主要的兴趣是斐波那契叶序列,存在于植物结构的斐波那契数。他应用了反应-扩散公式,现在已经成为图案形成范畴的核心。他后期的论文都没有发表,一直等到1992年《艾伦·图灵选集》出版,这些文章才见天日。2012年,《自然》杂志称赞他是有史以来最具科学思想的人物之一。 因为图灵的同性恋倾向而遭到的迫害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尽毁。1952年,他的同性伴侣协同一名同谋一起闯进图灵的房子行窃,但是英国警方的调查结果使得他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请参看性悖轨法)。他没有申辩,并被定罪。在著名的公审后,他被给予了两个选择:坐牢或女性荷尔蒙注射“疗法”(即化学阉割)。他最后选择了雌激素注射,并持续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药物产生了包括乳房不断发育的副作用,也使原本热爱体育运动的图灵在身心上受到极大伤害。1954年,图灵因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而死亡。很多人相信他的死是有意的,并判决他的死是自杀。但是他的母亲极力争辩他的死是意外,因为他不小心在实验室里堆放了很多化学物品。 在2009年9月10日,一份超过3万人的请愿签名,使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每日电讯报》撰文,因为英国政府当年以同性恋相关罪名起诉图灵并定罪,导致他自杀身亡,正式向艾伦·图灵公开道歉。 至2012年,有 21,000多人签名请愿,要求英国政府追授图灵死后赦免状,但被当局拒绝。英国上议院的解释说:“死后赦免状是不合适的,因为图灵是根据当时的法律被定罪。图灵应当知道他的所做所为会触犯法律,他也应当意识到他有可能会受到迫害。图灵在当时的判罪在今天看来既残酷又荒唐,这无疑是一个悲剧,尤其我们应当知道他对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我们不应当脱离历史背景看待这一事件,在那时的法律这的确是重刑。我们不应该在纠结于把不正确的事强行拨乱反正,我们所能做的是确保今日的社会再也不要回到过去、重复历史。” 2013年12月24日,英国司法大臣宣布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赦免1952年因同性恋行为被定罪的艾伦·图灵,不过有抗议者指出应将此赦免令范围扩大到所有和图灵同时代且受到同样待遇的同性恋者。 2015年2月23日,图灵的家人向英国首相府邸发出了一份超过5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要求英国政府赦免49,000个和图灵一样因同性恋而获罪的人。2017年1月31日,艾伦·图灵法案生效,约49,000位因同性恋定罪者被赦免。 苹果公司的商标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源于图灵自杀时咬下的半个苹果,但该图案的设计师和苹果公司都否认了这一说法。而公司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接受史蒂芬·弗莱问到此事时说:“上帝啊,我们希望它(LOGO向图灵致敬)是真的。但它只是巧合。”(""God we wish it were. It's just a coincidence."") 图灵事迹曾被数次改编成电影,包括2014年的《-{zh-hk:解码游戏; zh-tw:模仿游戏; zh-cn:模仿游戏;}-》。 图灵被授予1946年大英帝国勋章。他在1951年还被选为皇家学会(FRS)的成员。有几件事情以他的名字命名: 自1966年以来,图灵奖每年由计算机协会颁发给计算机界,为其提供技术或理论贡献。 它被广泛认为是计算机世界的最高荣誉,相当于诺贝尔奖。
400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04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就已有空前的名声,在二十世纪时他的文学作品受到评论家和学者广泛的认可。狄更斯的小说和短篇故事继续广为流行。 狄更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的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了卓越的贡献,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藐视自己的妻子,在外头养情妇的查尔斯.狄更斯,甚至经营过一个机构来照顾这些女人,狄更斯将他称做:为了让女人赎罪所建立的乌拉尼亚小屋。他说,我们应该维护「秩序、守时、洁净」的美德,「妥善执行日常家事——洗衣、织补、烹饪」如此一来才确保能够走向赎罪一途。(撷取自女性面对的战争) 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朴次茅斯,是的第二个孩子。狄更斯5岁时全家就迁居查塔姆,10岁时又搬到康登镇(Camden Town,今属伦敦)。 父亲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著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店作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小说块肉余生录中,就是描写了自己这一段遭遇。 不过后来由于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好转,后来又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是靠自学成才。 狄更斯后来成为一名《晨报》的国会记者,专门采访英国下议院的政策辩论,也时常环游英伦采访各种选举活动。他开始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并最终收集成《博兹札记》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全书透过匹克威克与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连串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问题,一开始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焦点,第一年只销售500册,到了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传》成为英国社会争相讨论的话题,社会上出现了“匹克威克热”,英国城市的街头出现各种各样与匹克威克有关的商品,最后此书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之后狄更斯连续出版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包括了《孤雏泪》、《尼古拉斯·尼克贝》和《老古玩店》。1841年完成了《巴纳比·拉奇》后,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国。虽然他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狄更斯最终依然对那片新大陆感到失望。他在美国的见闻被收入进其在1842年出版的《》。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小气财神》,这部小说是他的圣诞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随后他又以自己的美国之行为背景,发表了另一部小说《》。1844至1846年间狄更斯游历了欧陆各国,在旅行期间继续进行写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传题材的小说《块肉余生录》,这部小说的内容与狄更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狄更斯之后的小说显得更为尖锐并具批判性,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了《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和《远大前程》等。 1850年,狄更斯创办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话》,收录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说。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也开始发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连载的形式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的。 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多产的写作者,也是一位积极的表演者。他把公众朗读会(public readings)化作两小时独角戏剧表演,而“速书”(prompt books/prompt copies)则是他为此所作的准备记录:在原作上划框,择要而出,省去枝蔓,偶尔添点新笑话——对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记号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读/演剧会始于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终了,十余年间行脚遍及大西洋两岸。“速书”是狄更斯为自己写的舞台说明(stage directions),为狄更斯研究和后来的衍生戏剧/影视创作提供了鲜活的参照。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劳动和对改革现实的失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临终时他的第一部侦探小说《》也未能完成。在遗嘱里,他希望以“节俭、低调和完全私人的方式”就近安葬于罗彻斯特座堂。但其家人随即接到维多利亚女王御旨,令狄更斯葬于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块肉余生录》、《远大前程》、《孤雏泪》、《尼古拉斯·尼克贝》和《小气财神》被认为是狄更斯最优秀的几部作品,特别是带自传体性质的小说《块肉余生录》被很多人视作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而另一部作品《小杜丽》则以其尖酸刻薄的讽刺闻名。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对社会的看法与批判。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阶层与贫穷的猛烈抨击者。 狄更斯对戏剧的热爱从他的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贝》就可以看出来。他本人也是一名成功的演员,他多次出访别国进行演出活动。狄更斯的文笔浮华,如诗一般美丽,但时常又语带幽默地讽刺英国的上流社会。 狄更斯的写实主义写作观点在中国引起了许多文人的注意,老舍经由阅读狄更斯的作品体会到不必在意中国小说文体的拘束:「写就好,管他甚么」;另外更多的文学家则是透过林纾的翻译接触到了英美文学而获得了启发。 许多和狄更斯有关系的地点都有纪念狄更斯生平及作品的博物馆及活动,例如在朴次茅斯的狄更斯故居博物馆就是在他出生的地方。狄更斯的朋友John Forster收集许多狄更斯小说的手稿,打字机的样张,第一版及插图,都保存在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狄更斯的遗嘱规定不要为他设立任何纪念馆。1891年在费城附近设立一座真人大小的狄更斯雕像,在澳洲雪梨的世纪公园有另外一座真人大小的狄更斯雕像。2014年为纪念狄更斯出生满202年,在狄更斯的出生地朴次茅斯也有一座真人大小的雕像,是由狄更斯的后裔Gerald Charles Dicken所资助。
400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08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和印度有巴里加斯领土争议。 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117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这里相汇,境外著名的印度河、恒河等和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均发源于此。水域面积有12418平方公里,河流总长度达9089公里,人均水资源丰富。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市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市仲巴、萨嘎、昂仁县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克什米尔及印度、尼泊尔毗邻。辖域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西长700多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平均海拔高度为4 500米以上。 阿里地区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积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积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4894米。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古格王朝在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阿里地区的实际事务则由萨迦政权处理。 明清两朝(1368-1911)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之后,在清廷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政府管理,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独立骑兵师第一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由该团第一连为主编程的进藏先遣连共138人从和田县普鲁出发,翻越昆仑山脉,挺进西藏阿里。8月29日,先遣连全员到达预定目的地:阿里地区改则县的扎麻芒保,开始好越冬准备。李狄三迫使阿里政府的噶本代表签订“五条协议”。1950年10月,先遣连后方供给线中断。李狄三鼓励部下自己动手,贮柴打猎。由于严重缺氧,后方物资接济不上,先遣连干部战士普遍患上了高原病。1951年5月6日,独立骑兵师第二团副团长安志明率领的援藏后续挺进西藏阿里部队2个连及机关人员,共计280余人,从于田县普鲁出发,踏着李狄三先遣连的足迹,跋涉千余公里,于1951年5月28日全员到达扎麻芒保,与先遣连会师。会师当天李狄三病逝。李狄三与先遣连因高原病等原因牺牲的62人葬在阿里的扎麻芒保。安志明率部于6月5日从扎麻芒保出发,6月19日翻越东君拉达坂,1951年8月3日进驻阿里首府噶大克(今噶尔县),完成从新疆进入阿里的任务。1951年解放军入藏后,堆里噶本驻噶大克(即噶尔雅沙)。辖布达巴、日土、噶大克。 安志明率部进藏的同时,独立骑兵师第2团营长贺景福率1个骑兵连追击从新疆阿勒泰、青海柴达木等地逃入阿里地区的乌斯满部,1951年7月经扎麻芒保进驻日土宗。 1952年2月,以李狄三先遣连、安志明率的2个连、贺景福剿匪的1个连,共计4个连为基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阿里骑兵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安志明,参谋长贺景福、政治处主任高峰。1952年10月组建中共阿里地区工委,书记由阿里支队领导兼任。首任工委书记安志明。 1954年设阿里总管,管辖仲巴洛强、普兰宗、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噶大克等宗溪。 1960年设阿里专区,专署驻噶尔昆沙。噶尔宗改为噶尔县(驻雅沙);日土宗改为日土县;革吉改为革吉县(驻那坡);改则改为改则县(驻隆仁,又称鲁玛仁波);仲巴洛强溪改为仲巴县(驻札东);普兰宗改为普兰县;札布让与达巴2宗合并设札达县(驻托林)。辖7县。 1962年将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辖6县。 1962年中印战争,阿里支队是班公湖以南的西线对印作战的主力部队。1966年6月6日总参通知新疆军区成立野战军某师,阿里支队编为该师某团。 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因民主改革时在昆沙设噶尔新乡乡政府,故昆沙又称噶尔新村)。 1970年阿里专区改为阿里地区,地区驻噶尔县狮泉河。由改则县的路南4区设立措勤县(驻门董)。阿里地区辖噶尔(驻昆沙)、革吉(驻那坡)、札达(驻托林)、措勤(驻门董)、日土、改则(驻鲁玛仁波)、普兰等7县。 1979年3月7日复归西藏自治区领导。 1979年2月5日正式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白土7县。 2017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计划升空,阿里设立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 阿里地区下辖7个县: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常住人口为9546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8212人,增长23.57%。年平均增长率为2.14%。其中,男性人口为49802人,占52.17%;女性人口为45663人,占47.8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9.06。0-14岁人口为25367人,占26.57%;15-64岁人口为65576人,占68.69%;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22人,占4.74%。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67人,占7.72%;藏族人口为87493人,占91.6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05人,占0.63%。 属于中国罕有的无电地区,其供电仅仅是局部的、临时的和有限的,乡村通电率极低,关键是尚无较大容量的可靠的电源和电网。 阿里基本上没有煤,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地热资源一般。 阿里地区文化艺术是象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许多以传说形式诠释大自然的神话。7世纪,佛教传入阿里本土以后,出现了佛教传说故事和歌谣,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内心追求,具有鲜明的西藏西部风格与魅力。 阿里的传统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和工艺美术,尤以藏族乐舞和工艺美术最为耀眼夺目。普兰、札达一带为果谐的发祥地之一。苯教羌姆据传是辛饶米沃且时期流行的一种宗教歌舞,后又与佛教进行了融合,广泛流行于朗钦藏布、马甲藏布一带的寺院和民间。起源于札达的弦舞是阿里最古老的舞蹈种类之一,在古格遗址红庙残缺的壁画中依稀可见,至今仍在普兰、札达一带民间流传。阿里的雕塑、岩画在整个西藏艺术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格时期的佛像雕塑不惜重金,雍容大气;古格壁画融高原质朴简约和南亚及波斯开放、夸张于一体,独具特色,开一代画风。 阿里为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发祥地。公元1世纪,苯教沿雅鲁藏布江开始传播到卫藏以至整个藏区。8世纪初,印度佛教大师佛密来到冈仁波齐朝圣,并广传佛法,此为藏传佛教在阿里传播的开端。10世纪末,仁钦桑布在阿里创立了第一座寺庙。11世纪中叶,应古格王绛曲沃邀请,阿底峡来到古格与仁钦桑布一起传经弘法,是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之始。相隔20多年后,在托林寺召开大法会,史称“火龙年大法会”。12世纪末,传入竹巴噶举派。13世纪中叶,直贡噶举派传入阿里。15世纪,古格人阿旺扎巴前往后藏拜宗喀巴为师,学成后,返回古格,传播格鲁派,托林寺为该教派传播中心。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耶酥会传教士经克什米尔到古格扎布让传授基督教。古格灭亡后,西方基督传教士被驱逐出境。全地区共有开放寺庙及拉康75座(其中寺庙57座,拉康18座)。 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的集中供暖工程将在2015年夏天启动,2017年内完工;阿里将成继拉萨之后第二个市县主要城区集中供暖的地区。
40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10
那曲市
那曲市 那曲市(,意思为“黑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那曲市人民政府驻色尼区。那曲市地理位置东经83°55'-95°5',北纬29°55'-36°30'。面积39.23万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为36万人,其中藏族占99%。那曲市同时也是名义上全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级行政单位。 “那曲”因境内那曲河(怒江上游)而得名,旧译“黑河”,明末清初和硕特蒙古称喀喇乌苏,清代作哈拉乌苏、喀拉乌苏,为“那曲”这一藏语地名的满语义译。那曲历史悠久,从20世纪50年代,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就在藏北高原发现许多打制石器,其形状和制造工艺,普遍带有游牧文化的特征,基本上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的文化遗物,距今大约1-5万年。那曲地区明确见于史料最早的,便是古老的象雄政权,在汉文史籍中称之为羊同。在藏文史籍中,将这一地区称作“卓岱”,意为“牧业部落”,称这里的居民为“卓巴”,意为牧民,或“羌巴”,即北方人,或“羌日”,意为北方部落。在象雄鼎盛时期,象雄人将其地域划分为内、外、中三部。那曲地区,大致属于中象雄和外象雄。中象雄的中心“当惹琼宗”,就在那曲地区西南隅的当惹雍错湖畔一带。象雄势力衰微后,地域西缩。在7世纪前后,这一地区的东部地域归属于苏毗部落统治。后来,吐蕃部落逐渐强盛,统一了全藏,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藏北也被纳入其统治之下。松赞干布时期,将吐蕃分为四台和61个东岱(相当于千户),原苏毗部落故地设“孙波如”,共辖11个东岱,作为吐蕃向西域和河湟江岷地区扩张的基地,这一带显得特别重要,史称“军粮马匹,半出其中”。宋朝(960-1279)以后,那曲和羊八井、帮仓(今当惹湖和昂则湖一带)、朗如(今班戈县一带)被称作北方四部落。 1269年,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派出官员在自青海到萨斯加的主要驿道设置驿站,其中在前藏设置驿站7所,驿道穿越今那曲的巴青、索县、比如、那曲及当雄一带,并派蒙古军士屯驻藏北,以后形成霍尔三十九族的藏北蒙古人势力。 17世纪至18世纪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并在腾格里湖(纳木错)驻扎蒙古骑兵震慑全藏。 1725年,清政府设青海办事大臣,委任第十二代“霍尔王”赤加吉钦总管三十九族,直属理藩院夷情衙门。 1728年,清廷在拉萨设驻藏大臣办事衙门。 1731年,勘定青藏地界,古拉山脉南北两麓诸部落,分归驻藏大臣和青海办事大臣管辖,三十九族划归驻藏大臣直管,同年清查各部户口,并向驻藏大臣衙门支差。 1751年(乾隆十六年),清王朝派兵平息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并制定“善后章程十三条”,对西藏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根据那曲所处的战略地位,清王朝决定在那曲建立坎囊宗,并隶属新建的西藏政府噶厦管辖。坎囊宗由宗教头领(即堪布)和部落头人(即囊宗)联合行使管理权。可以说这是藏北高原的第一个宗,是一种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那曲还有一部分地区归班禅管辖。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共有八代“霍尔王”,均受清政府册封委任,有的还赐给顶戴花翎。 辛亥革命前后,中央王朝势力衰落,噶厦得以将历史上由驻藏大臣直管的达木及三十九族地区收归己有。第九世班禅被迫前往内地后,噶厦又接管了班禅属区。至此,藏北地区自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第一次全部置于西藏政府的直辖之下。 1916年,为了加强对达木和三十九族的统治,噶厦在霍尔地区设置了总管,即“霍尔基”,从此结束了历时五百余载、传二十一代的“霍尔王”历史。霍尔基从设立到结束,共历经九任官员。那曲总管共历五任,均为四品官,每任一僧一俗。 1942年(藏历水马年),噶厦政府设立绛恰基巧,管辖藏北牧区和拉萨以北的14个宗,那曲宗即为其中之一。当初的那曲宗名义上下辖7个大部落和51个小部落,而实际上却只管30个小部落,称为“雄巴”,其余21个小部落均属西藏上层贵族或大寺庙所辖,称为“格尔巴”或“格尔得”。 1950年10月,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东部首先被解放军控制。 1951年3月,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宣告成立,原属噶厦绛曲基巧的聂荣宗、索宗、巴青宗、比如宗、拉日宗、尺牍宗、色扎宗、丁青宗隶属该委员会第一办事处(驻丁青),此后,各宗的人民解放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与此同时,那曲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由噶厦绛曲基巧管理。 1952年3月,西藏和平解放的十七条议签订后,十八军独立支队主力2000余人,护送十世班禅大师经藏北返回后藏,那曲原属班禅的领地,也返还班禅。1953年1月,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黑河分工委成立。 1956年10月9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设立黑河基巧办事处。那曲宗即隶属那曲基巧办事处管辖。 1959年民主改革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对藏北的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黑河基巧办事处下辖九个县。10月,筹委会决定撤销各地基巧办事处,设立行政公署。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西藏的“黑河地区”改名为“那曲地区”。 2月,黑河专员行政公署成立。 1965年更名为那曲行署。 1970年,那曲专区改称那曲地区,那曲县由那曲地区管辖至今。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尼玛县。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双湖县,至此,那曲地区下辖11个县。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那曲地区设立地级那曲市的批复》(国函【2017】109号)批准同意撤销那曲地区和那曲县。 一、设立地级那曲市,那曲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色尼区浙江西路3号。 二、那曲市设立色尼区,以原那曲县的行政区域为色尼区的行政区域,色尼区人民政府驻那曲镇文化西路26号。 三、那曲市辖原那曲地区的聂荣县、安多县、巴青县、索县、比如县、嘉黎县、尼玛县、班戈县、申扎县、双湖县和新设立的色尼区。 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市,南接拉萨市、林芝市、日喀则市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地理位置约东经83度55分至95度5分,北纬29度55分至36度30分。 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中部属高原丘陵地形,多山,但坡度较为平缓,大多数山呈浑圆状。西北部海拔较高,由于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分支山脉或余脉,山峰较多,地势险峻,高差显著,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最高的桑顶康桑山,海拔约6,500米。北部属唐古拉山区域,系典型的高原山川地形,呈不规则椭圆形。唐古拉山脉呈屋脊状,横卧其间,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由中部的6,600米,逐步下降到北部的4,700米、南部的4,500米,平均海拔在5,200米以上。这一地区的山脉由东向西延,主要有唐古拉山脉、托尔久(小唐古拉)山脉,桑卡岗(申格里贡山)山脉。 东部属高原山地,海拔在3,800-4,500米之间,平均海拔约4,100米,地势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状,海拔渐次降低。该地区西部海拔4,400多米,多低山丘陵;东部海拔3,800多米,多高山峻岭,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因地形较为复杂,区域内除少量地方有部分高山草原外,其余均高山突兀,山势险峻,高山与高山之间形成深深的峡谷,谷底与山顶之间的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 南部属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交汇地带,部分地区海拔在5,000米以上,属高原丘陵;部分地区高山突兀,山势陡峻,高山与高山间形成狭长的深谷;在邻近林芝地区的地方,海拔高度急剧下降,海拔仅有3,000米左右,分布有较大块的谷地平原。 那曲市海拔较高,热量不足,气候严寒干旱,其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藏北高原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是典型的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均降雨量仅在100-2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气候干冷,无绝对无霜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干旱刮风期,一旦下雪就很容易成为雪灾,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 那曲市下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市辖区:色尼区 县:嘉黎县、比如县、聂荣县、安多县、申扎县、索县、班戈县、巴青县、尼玛县、双湖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常住人口为462,38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95,671人,增长26.09%。年平均增长率为2.35%。其中,男性人口为239,023人,占51.69%;女性人口为223,358人,占48.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01。0-14岁人口为141,911人,占30.69%;15-64岁人口为299,297人,占64.73%;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173人,占4.58%。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982人,占2.81%;藏族人口为447,429人,占96.7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1,970人,占0.43%。
40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17
QNX
QNX QNX是商业类Unix实时作业系统,主要针对嵌入式系统市场。该产品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后来改名为QNX软件系统公司,公司已被黑莓公司并购。 QNX采取微核心架构,作业系统中的多数功能是以许多小型的task来执行,它们被称为server。这样的架构使得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关闭不需要的功能,而不需要改​​变作业系统本身。 QNX Neutrino(2001)已经被移植到许多平台并且运行在嵌入式市场中使用的各种现代处理器上,如PowerPC和x86。 QNX为学术界以及非商业用途的用户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许可。 QNX的应用范围极广,包含了:控制保时捷跑车的音乐和媒体功能、福特汽车的SYNC 3车载系统、核电站和美国陆军无人驾驶Crusher坦克的控制系统,还有BlackBerry PlayBook和作业系统。 1980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学生戈登贝尔和丹道奇都上了作业系统设计的课程,课程要求学生构建一个基本的实时内核。 2007年9月,QNX软件系统公司发布其部分源代码的可用性。 2010年4月,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发布将收购QNX软件系统公司。 2010年9月,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发布BlackBerry PlayBook和作业系统,基于QNX。 虽然QNX本身并不属于UNIX,但由于其提供了POSIX的支援,使得多数传统UNIX程式在微量修改(甚至不需修改)后即可在QNX上面编译与执行。
40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18
昌都市
昌都市 昌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传统上属于康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自清末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昌都便一直是昌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东门户」的盛誉。 清朝时期,昌都地区受帕巴拉活佛的政教合一统治。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市毗邻,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 市境内地势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岭谷栉比,河谷深切,仅有零星残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颁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宁静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最高处是位于边坝县境内的念青唐古拉山脊,海拔高达6980米;在北纬30°以南,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最低处是芒康县的金沙江河谷,海拔仅2296米。 市境内山脉为南北走向,三条大江与三列山脉相间分布,平行骈走。从西向东依次是伯舒拉岭、怒江;他念他翁山、澜沧江;达玛拉山-宁静山、金沙江。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山岭与河谷的高差达1000~2000米。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结构,使雄美壮美的青藏高原愈加多姿多彩。 昌都市境内湖泊数量不少,但规模很小,超过10km2的湖泊,仅有莽错(面积18平方千米,海拔4310米)和然乌湖(面积含安贡错18.4平方千米,海拔约3800)2个。此外,较大的湖泊还有布托错青(面积9.0平方千米,海拔4660米)、布托错穷(面积6.4平方千米,海拔4590米)、仁错(面积3.7平方千米,海拔4430米)。本区湖水矿化度多在0 .14-0.32g/L之间。昌都地区湖泊全部为外流淡水湖。湖泊的成因多样,有构造成因、冰川成因以及其他成因(如堵塞谷地成湖)等。其中莽错形成与构造活动有关。但本地区湖泊大多为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湖,如布托错青和布托错穷,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下的高山湖泊基本上都为冰川湖泊。也有一些湖泊为现代谷地被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形成的湖泊,如然乌湖就是由山崩堵塞而形成的。 昌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西南高山极高山地,如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强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达美拥雪山和梅里雪山等。其中昌都地区西南的岗日嘎布正处于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上,是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受西藏自治区西南季风影响最强烈的一条山脉,现代冰川十分发育,是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覆盖率最高的山脉。本地区绝大多数冰川是在季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属海洋性冰川。只在西北部唐古拉山可能属复合型过渡性冰川。 昌都的冰川总条数达数百条,为青藏高原上冰川集中分布区之一。区内冰川分布的总趋势受海拔高度变低影响自西向东减少。宁静山不仅海拔高度较低,而且受两侧平行山岭的阻拦,形成东西气流难以伸入的雨影区,因而成为区内各山系中唯一现代冰川的山岭。 现代冰川的形态类型,有悬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斗冰川、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峡谷冰川、坡面冰川和冰帽或平顶冰川等8种类型。其中山谷冰川是各类冰川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大型冰川,主要分面在岗日嘎布、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强拉日,他念他翁山南部的达美拥雪山和梅里雪山等最高隆起区,长数公里至10多公里,面积数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是本区主要的冰川类型。其中最大的山谷冰川是然乌湖南面的来古冰川(又称雅弄冰川),长约26km,宽达2-4km,冰川末端伸至4000m以下。在边坝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也有一系列冰川发育,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4500m左右。 昌都市属藏东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候干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数为2100-2700小时,年无霜期46-162天,年降水量为477.7毫米,集中在5-9月。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霜冻、雪灾、冰雹。 昌都的气候以寒冷为基本特点。由于受南北平行峡谷及中低纬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布明显和区域性差异大的特点。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昌都地区山脉河流的南北纵向排列有利于暖湿气流的南北输送,峡谷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于水平变化。 空气洁,日照长,辐射强。昌都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年平均气压和每立方空气中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2/3。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气温偏低。昌都地区各地年平均气温为2.4℃~12.6℃。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5~9月的降水量在182.3~538.2毫米之间,占全年降雨量的77.9%~95.8%。10月至次年的5月降水量为19.6~102.6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3%~21.2%。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各地的年蒸发量在1325.3~2617.2毫米之间,地处怒江河谷的八宿年蒸发量最高,为2617.2毫米,是年降水量的10倍以上。 昌都市下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65750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1353人,增长12.17%。年平均增长率为1.16%。其中,男性人口为338097人,占51.42%;女性人口为319408人,占48.5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85。0-14岁人口为176256人,占26.81%;15-64岁人口为442906人,占67.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38343人,占5.83%。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5825人,占3.93%;藏族人口为627651人,占95.4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029人,占0.61%。
402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20
山南市
山南市 山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地级市。山南市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在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北接拉萨市,西连日喀则市,东接林芝市,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有6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山南错那县、隆子县的部份地区与印度有争议。印方认为藏南属印度阿鲁纳恰尔邦的一部份。 这个地区的传说为山南地区在西藏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提供了明证,据传说雪域人种是神猴与一女子结合而产生的。 2016年2月确认撤销山南地区和乃东县,设立地级山南市,山南市设立乃东区。 山南市面积约7.97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东经90°14"至94°22"、北纬27°08"至29°47"之间,由十二个县组成,其中乃东县、曲松县、桑日县、措美县、扎囊县、加查县和错那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部河谷地带,贡嘎县、隆子县、洛扎县和浪卡子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带区域。浪卡子县、错那县、洛扎县与印度和不丹两国接壤,边境长为630千米。山南地区西与日喀则市接壤,东部为林芝市,北部为拉萨市。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穿过山南地区,介于拉萨市的曲水镇到山南的加查镇,其支流沿山南中下部延伸区域流淌汇入出国境被印度改称作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它为这个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充足水源,也使得土地更加肥沃,其河谷地带具有较好的牧场和茂密的森林。 丘岭、谷地、河流、小溪、温泉、湖泊、石灰岩(喀斯特)洞穴和许多自然风景区使该市景观变化多样。山南也被记载有过西藏的许多第一:“首次耕地的地区、首次丈量土地、首次用水灌溉、首次储藏牧草、首次铸成金属以及找到许多技术”。 山南市的自然风景区已分为了四类。其中之一的雅龙国家风景区(Yarlung State Scenic Region)有白雪覆盖的山峦、冰川、牧场、河谷、高山植被、历史遗迹、民俗和艺术,这一种风景区在整个西藏仅有这一处。山南市具有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文化遗产。 山南市属于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山南雪山冰川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10多座,其中对外开放的山峰有5座,分别位于错那、洛扎、浪卡子三县境内,平均海拔近7000米,最高7554米。此外还有位于乃东和桑日县境内的雅拉香布雪山和沃德贡雪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原始冰川终年不化。 山南市江河稠密,全市最大的河流雅鲁藏布江中游地段在山南形成302公里的宽广地带,最宽处达7公里,流经贡嘎、扎朗、桑日、加查、曲松、乃东、浪卡子七县,滋养着沿江两岸万亩人工林地。全市共有大小河流41条,其中雅砻河、温区河、沃卡河、增其河流域旅游资源集中。全市有大小湖泊数十个,其中以富有神奇色彩的圣湖拉姆纳错,素有“碧玉湖”之称的羊卓雍错和“草原明珠”哲古湖最为著名。 山南市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南部边境地带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到450毫升,雨季多集中在6至9月。全市全年日照时间为2600-3300小时,年平均气温最低为6℃,最高8.8℃;最高气温31℃(加查),最低气温零下37℃(错那)。年均风速在3米/秒左右,最大风速为17米/秒,风期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 西藏四大神山中有三座神山在山南,即贡嘎甲桑秋布日、桑耶哈布日、泽当贡布日;山南还以两个圣湖一羊卓雍错和拉姆拉错。山南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雅砻风景名胜区。 山南市下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常住人口为32899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0884人,增长3.42%。年平均增长率为0.34%。其中,男性人口为166270人,占50.54%;女性人口为162720人,占49.4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18。0-14岁人口为69153人,占21.02%;15-64岁人口为241313人,占73.35%;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524人,占5.63%。 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308408人,占93.74%;汉族人口为18393人,占5.5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2189人,占0.67%。 2013年,山南市生产总值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增长17.7%;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高位增长,预计财政收入7.9亿元,增长31%;预计税收14.7亿元,增长69.6%。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继续增长。全年登记注册私营企业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61。72%、145%。 招商引资持续深入,到位资金24.7亿元、增长71.53%。 生产总值17.7%的增长速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财政收入增速达26%;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18%。三次产业比重为5.8:47.7:46.5。 2013年,山南市种植优质青稞6万亩、红土豆1万亩、养殖禽类245.5万只、改良黄牛4.5万头;建成乃东、隆子青稞加工基地,完成了“藏地圣田”等商标注册。开工的水利项目共计达到48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新建项目40个,批复总投资6.74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28亿元,超全年计划完成投资3.74%,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75%。水利项目带动农牧民增收7925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1.9%。 落实了3批兴边富民项目,共171个项目7847万元。其中,第一批落实67个项目2687万元;第二批落实项目81个资金达3452万元;第三批落实23个项目资金达908万元。争取落实了特色产业项目1个资金800万元。 2013年,能源、矿产、建筑建材、藏医藏药和民族手工业等重点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25%。 2013年,山南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2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亿元,增长18%;举办了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和全区首届民歌大赛,打造了《雅鲁藏布》等一批文艺精品,全年接待游客16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亿元,分别增长19%、29%。 101、307及306省道贯穿东西境内,并与202省道连接,可南下直抵中印边境。 2017年12月8日,国道349线泽(泽当)贡(贡嘎)高等级公路正式通车,公路全线沿雅江北岸布设,起点位于泽当大桥北桥头,经乃东区、扎囊县、贡嘎县,终点位于现有陇巴互通立交,线路全长89.8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山南至拉萨行车时间可从3个小时缩短至1.5个小时。 建设中的拉林铁路过境山南市区并设立贡嘎站、扎囊站 、泽当站、桑日站及加查站,连接规划中的川藏铁路。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甲竹林镇境内,坐落在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600米,跑道长4000米,宽45米,机场等级4E,可供波音747、空中客车等大型飞机起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
40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22
潍坊市
潍坊市 潍坊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人口935.7万。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著名的潍县战役发生地,目前当地有大型中国民兵基地由当地人组成部队,亦有解放军基地。此地拥有全国著名的两个蔬菜基地,为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产地之一。中国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潍坊市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0%,居山东第二位。辖4区6市2县。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潍坊2016年度全市完成GDP总量5746亿元,居地级市排名山东第4位,全国第32位;2014年度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46名; 潍坊市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称作鸢都。为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 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夏代、商代境内建有逄国,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齐、鲁、莱等国。境内的青州为历史重镇。 现辖4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潍坊市还设立了以下经济功能区: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潍坊经济开发区、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908.62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59.09万人。增长6.96%,年平均增长0.67%。其中,男性为460.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63%;女性为448.58万人,占总人口的49.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56。0-14岁的人口为137.74万人,占15.16%;15-64岁的人口为679.11万人,占74.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77万人,占10.10%。 潍坊古称潍县,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早在明清两代,就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而名扬天下,更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集散地,潍坊杨家埠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年画之乡。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核雕、布玩具等传统工艺品也蜚声海内外。清末民初时,潍县作的商周青铜器赝品曾流行一时,做工考究,几可乱真。 1980年代以来,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寿光蔬菜博览会、临朐红叶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对潍坊的对外开放有所促进。 进入21世纪,潍坊繁多的人口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城市内部持续开发,市区有向老城区东部迁移的趋势,兴建了大批高层住宅楼,大量购物商城和超市。 潍坊综合保税区 峡山生态开发区 国铁胶济铁路(含坊子支线)、胶济客运专线、胶新铁路、海青铁路、德大铁路,地方铁路大莱龙铁路、益羊铁路、青临铁路经过潍坊境内。潍坊站为胶济铁路最大中间站。济青高速铁路于潍坊境内设青州市北站、潍坊北站、高密北站三站。建设中的潍莱高铁、规划中的天津-潍坊高铁、潍坊-临沂高铁及潍坊-烟台高铁将交汇于潍坊北站。 青银线、荣乌线、青兰线、长深线等四条国家高速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6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59.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6公里。截至2017年6月,潍坊机动车保有量为205万辆,全国排名第23位,山东省内排名第2位,仅次于青岛。 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羊口港。 潍坊机场现已开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多条航线,2013年旅客吞吐量133815人次。 潍坊处于胶辽官话区与冀鲁官话区的分界线上,西部的寿光、昌乐、潍坊(潍坊话;包括潍城区、奎文区、坊子区)所用语言属于冀鲁官话的一个分支,东部的高密、昌邑、寒亭、青州、昌乐、临朐、安丘、诸城属于胶辽官话区。 潍坊三大名吃: 潍坊火烧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最有名的城隍庙肉火烧之外,还有下列知名火烧: 有言:"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潍坊特产青萝卜,被称为水果萝卜,甘甜却不辣。 潍坊是出名的咸菜集中地,因为北部地下水为卤水区,潍坊人口味很重。咸菜会作为每次进食的主菜。有很多种类。
402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23
8月26日
8月26日 8月26日是阳历年的第238天(闰年是23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7天。
402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25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 北京人(学名:)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2009年英国《自然》期刊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 这处遗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挖掘。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挖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而在此时期所发掘出来的头盖骨却在1941年时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曾有人推测北京猿人头骨在被美军潜艇击沉的阿波丸上,但至今尚未证实。而按照二战时期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理查德·鲍恩的回忆,1947年他在美军设在秦皇岛的霍尔康姆营地挖掩体时挖出了装在木板箱里的北京人头骨,当时士兵把木板箱当成了机枪垫,战争结束后,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又被埋在了原地 。现存唯一真标本是1966年头顶部堆积层发现的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模型。后来又发现了石制品、骨角制品。 当年参与挖掘的中方人员包括后来的院士贾兰坡先生,随着他的去世,一批当年挖掘的照片无人整理保管。 北京猿人四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特别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式。北京猿人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 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但用火遗迹是原地形成还是从他处搬运而来,还存在争议 。 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许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在那里发现了400多万年前以及150万年到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化石。50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安徽和县等地发现了60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以及千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家认为,从以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没有间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因此中国的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 近年兴起的分子人类学对此提出了挑战。根据1980年代出现的“单一地区起源说”,现代人约于20-10万年前在非洲东部出现,并至少于6万年前进入东亚。这一理论主要基于对现代人群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分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士顿医学中心人类遗传学中心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博士与中国一些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后也撰文指出,目前的基因证据并不支持现代中国人有独立起源的说法。他们认为,在10万年前至4万年前之间的东亚地区,事实上存在一个化石“断档”期,即这一阶段的人类遗址非常少见。6万到4万年前源于非洲的现代人到达现在中国南部,并逐渐取代了亚洲大地上的古人,比如北京猿人的后代。尽管关于现代人进入东亚的路径尚有较大争议,大部分遗传学家已经接受这一观点。 然而在考古学界,仍不乏持反对意见者。其论争主要集中在少量遗传物质的可靠性、中国化石遗存的延续性以及两种异源人类之间混合的可能性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研究员表示,与基因证明相比化石证据更重要,因为它们更直接。法国古生物学家伊夫·科庞也认为,现阶段化石比基因证据更能说明问题。他认为亚洲的现代人与亚洲的古人类之间确实存在连续演化关系,在中国看到的各时期亚洲人化石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很难相信我们现代人都是起源于非洲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战争爆发。在周口店的挖掘工作被迫中断,但研究人员还可在设在北平协和医院的新生代研究室对化石进行整理研究。到1941年日美关系日趋紧张。在当时被日军占领的北平,日军开始占领中立国美国驻北平的一些机构。存放和保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北平协和医院虽属美国财产,但看来也难以幸免。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研究室决定为北京人化石找一个更为安全的存放地点。 当时有三种处理方案。第一,把化石运往抗战的后方重庆,但在战争环境下,长途运送安全难以保证;第二,在北平就地掩埋,但在沦陷区安全同样无法保证;第三,运往美国保存。从当时的情况看,第三种处理方案是最好的选择。 据古人类学家胡承志回忆,由于在合作挖掘化石时中美签的合同规定,在周口店发掘的所有化石都是中国财产,禁止运送出境。所以当时美国公使馆的人拒绝接收。后经国民政府协调,远在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同意并授权,驻北平的美国公使馆才接收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并准备将其安全运往美国保存。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海军陆战队专列驶出北平,据说车上装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按计划列车到秦皇岛后,化石运到“哈利逊总统”号轮船,然后运往美国。此次托运的负责人是即将离华赴美的海军陆战队退伍军医弗利,两箱化石就是被混装在他的27箱行李中被送上火车的。弗利说:这件事在当时相当秘密。在秦皇岛,弗利的助手戴维斯负责接收这批特殊的行李。戴维斯说:我去取了那些行李,有27箱,我把它们都放在了我的房间里。弗利等待着第二天坐“哈里逊总统”号回国。然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国在华的机构,美海军陆战队在秦皇岛的兵营也被日军侵占,弗利和戴维斯成了俘虏。在天津的战俘营中,弗利他们陆续收到从秦皇岛兵营运送来的行李,但北京人头盖骨已不见踪迹。
403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33
迈克尔·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许尔特,已退役的德国著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舒马赫是现代最伟大的F1车手之一,他的职业生涯几乎刷新了每一项纪录。 舒马赫本已于2006赛季结束后退役,但由于马萨在2009赛季匈牙利站中受伤,法拉利车队宣布从2009赛季欧洲站开始,舒马赫将复出,但之后舒马赫又宣布,由于颈伤,决定取消在匈牙利站复出的计划。2010年初,舒麦加正式宣布复出,加盟前身为布朗车队的梅赛德斯车队。2012年10月,舒马赫宣布将在此赛季结束后再次退役。 2013年12月29日,舒马克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滑雪时发生事故,头部撞到岩石,严重受创陷入昏迷。2014年1月22日,舒马赫自发生滑雪意外后陷入昏迷已超过3周,苏醒机率降低,专家预估舒马赫可能成为永久性植物人。但时至2014年4月5日,舒马赫发言人宣布最新消息表示昏迷连续三个月的车王逐渐有些许苏醒迹象。2014年6月16日,舒马克的发言人肯恩表示,舒马克已脱离昏迷状态,并离开滑雪意外后在法国接受治疗的医院,转至瑞士医院。 按照德语发音,舒马赫的名应该为“米夏埃尔”。其弟拉尔夫·舒马赫也是一级方程式车手,现时在德国参与德国房车赛,所以有时候也称舒马赫为“大舒马赫”。 迈克尔·舒马赫出身于一个德国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亲为砖匠,也是一个卡丁赛车场的负责人,这种条件使他自幼即有机会从事卡丁车运动。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甚富裕,但舒马赫的父亲仍然替他争取到了足够的赞助,使得舒马赫很早就得以展露他的才华。 舒马赫自幼就参加卡丁车赛,1984、1985年他连续两年取得德国青少年卡丁车总冠军,1987年更获得了欧洲卡丁车总冠军,出色的表现使他受到了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车厂的赞赏,拔擢他参加F3以及房车赛事。 1990年,舒马赫获得了德国F3总冠军,并且参加了当年的-{zh-hans: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zh-hk: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zh-tw:澳门F3;}-,在最后一圈,舒马赫和领先的芬兰车手米高·夏健伦(Mika Hakkinen)发生碰撞,导致夏健伦退赛,舒马赫拿下了本次大赛的冠军。 1991年8月,舒马赫的赞助商梅赛德斯帮他取得了F1乔丹车队(Jordan F1 Team)测试车手的席次。当时乔丹车队的车手Bertrand Gachot在伦敦闹事被判刑,原本车队老板艾迪·乔丹(Eddie Jordan)并不赏识舒马赫,但梅赛德斯替舒马赫支付了十万英镑的出场费,因此舒马赫得到机会以付费车手的名义顶替Gachot出赛比利时站。初次参赛的舒马赫驾驶著没有竞争力的乔丹赛车,在排位赛取得了惊人的第七位成绩,虽然正式比赛中,由于赛车离合器故障,他在第一圈即退出比赛,但是他在F1出道战的出色表现使他受到不少车队的瞩目。 由于贝纳通车队(Benetton F1 Team)的车手莫瑞诺(Roberto Moreno)表现始终不理想,车队总监布理亚托利(Flavio Briatore)看上了舒马赫的天分。经过一番斡旋,舒马赫在两周后就转投贝纳通车队,并在他职业生涯的第二场比赛义大利蒙扎(Monza)站中取得第五名,并且接下来连续数站击败队友三届世界冠军尼尔森·毕奇(Nelson Piquet)。 1992年,舒马赫在大雨中的比利时站夺得个人第一座分站冠军。在本年法国站,舒马赫起跑后冲撞了艾尔顿·塞纳(Ayrton Senna)的赛车,导致对方退赛,并引发红旗,塞纳在混乱中大声斥责舒马赫。在德国站的练习赛中,两人再次爆发冲突,事后塞纳严厉的警告舒马赫,但塞纳也感受到了年轻的舒马赫的威胁。本年舒马赫以53分的积分获得了年度排名第三位的佳绩,胜过了塞纳的50分。 1993年,开幕战南非站,舒马赫死命的追击前方正在恶斗中的塞纳和阿兰·普罗斯特(Alain Prost),对两位前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另一个经典的缠斗发生在第九站英国站,第九圈普罗斯特激战后超过了塞纳,紧随在后的舒马赫在十三圈时也超过了塞纳,令人感受到F1世代交替的时代来临了。年终,他在车手年度排名得到第四位。 1994年,舒马赫在前两站连续击败开季前最被看好能够夺下本年度世界冠军的塞纳。第三站伊莫拉赛道塞纳不幸车祸身亡,之后他一度在积分榜遥遥领先,但接下来舒马赫遭到黑旗处份被罚停止出赛两场(有谣言指这是FIA为了挽救塞纳过世后F1人气低迷不振的危机所设计的阴谋),使得威廉士车队(Williams F1 Team)的戴蒙·希尔(Damon Hill)追赶上来。在最终战澳洲站,舒马赫和希尔两人在弯道上撞上,最终舒马赫赢得个人第一座世界冠军。 1995年,舒马赫强势的在全年17站中赢得9座分站冠军,追平了奈杰尔·曼塞尔(Nigel Mansell)的纪录,并且卫冕了世界冠军。当中排位赛只有一次在第四名后的位置起步,在比利时站排第16名起步,结果仍然夺冠。 1996年,舒马赫和部分贝纳通车队的工程师转投名门法拉利车队,当时的法拉利车队已经低迷了十余年,自1979年后再未获得车手年度总冠军,舒马赫的到来使得法拉利车队得以重新振作,但是当年法拉利车队的赛车仍难以和当时最强的威廉姆斯车队的赛车抗衡,当年赛季成为了威廉姆斯车队两位车手戴蒙·希尔和新人杰克·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两雄竞争的局面,舒马赫早早失去了争冠的机会。结果在车手榜排第三。 1997年,舒马赫以领先威廉姆斯车队车队的维伦纽夫一分的优势进入了最后闭幕赛欧洲站。比赛中,舒马赫故意撞击维伦纽夫的赛车,试图让维伦纽夫退出比赛。最终维伦纽夫得以继续比赛获得了世界冠军,舒马赫则被FIA取消了该年的所有积分以及名次。 1998年,赛季一开始迈凯伦车队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但是舒马赫并未放弃,最后尽力追赶,赢得了六个分站的冠军。在最终站日本站,舒马赫必须击败夏健伦,才可以逆转获得年度冠军。舒马赫虽然获得竿位但起跑熄火,被迫在重跑时从后排起跑,虽然舒马赫奋力追击,不久即跟上了领先集团,但随后又在比赛中爆胎,因而失去了夺冠的机会。 1999年,舒马赫开幕后表现甚佳绩分领先,但不幸在第8站英国站发生事故而断腿,长达三个月无法参加比赛,只能眼睁睁地看著赛季继续进行而无能为力。在缺席7场比赛之后,舒马赫被车队紧急征召回来支援队友艾迪·艾尔文(Eddie Irvine)和米卡·哈基宁争夺世界冠军,但最后功败垂成。不过最终法拉利车队仍然夺下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车队冠军。 2000年,在赛季中,舒马赫和夏健伦呈现激烈的拉锯战。赛季末,舒马赫四连胜击败了夏健伦,并且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自1979年以来整整21年后的首次车手年度世界冠军,这也是他第三次夺此殊荣。 2001年,舒马赫整个赛季均保持领先,在比利时站,舒马赫打破了普罗斯特保持的最多分站冠军(51胜)的记录。最终舒马赫轻松的蝉联冠军,这是他第四度获得年度冠军。 2002年,舒马赫以压倒性的优势,全年获得破纪录的11座分站冠军,并且创下赛季内每场比赛皆登上颁奖台的纪录。最终舒马赫提前六站于法国站封王,成为传奇车手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Juan Manuel Fangio)之后第一个连续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车手。 2003年,由于接连两年舒马赫以巨大的优势垄断比赛,让F1的收视率一路低迷,迫使FIA大动作修改了沿用了半世纪,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积分制度,企图缩小车手的分数差距。本年度舒马赫仅以微弱的优势保持领先,直到最后一站才分出胜负,艰苦的战胜了对手迈凯伦车队的-{zh-hans:基米·莱科宁;zh-hk:基米·拉高伦;zh-tw:奇米·雷克南;}-(Kimi Räikkönen),以及威廉姆斯车队的-{zh-hans:胡安·帕布罗·蒙托亚; zh-hant:胡安·帕布罗·蒙托亚;}-(Juan Pablo Montoya),第六次夺得车手总冠军,打破了范吉奥五次夺冠的记录,同时也为法拉利车队连续五年夺得车队总冠军。 2004年,舒马赫气势如虹,开季连胜五场,不过在摩纳哥站的隧道中与蒙托亚碰撞而退出比赛,但之后又创下七连胜的纪录,在开季后的十三场比赛一共取得十二场的胜利,重现了2002年绝对的优势,使得本赛季早早失去了悬念。比利时站结束后,他以绝对的优势第七次夺得车手总冠军。并获得了创记录的148分。 2005年,新的轮胎赛制以及车队新车开发进度落后,低估其他车队实力而以去年强势夺冠的旧车所强化的F2004M,在比赛中出乎意料地完全没有竞争力,法拉利车队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于第三站巴林大赛中赶忙推出的F2005也并没有为车队带来任何优势,身为「七冠王」的舒马赫,也跌落职业生涯的低谷,舒马赫开幕后运气不佳,多次遭到退赛的厄运,仅仅在美国站靠著使用米芝莲轮胎的车队全部以安全为由退赛,只有六辆赛车(且除了法拉利之外皆为毫无竞争力的小型车队)参战的情况之下,勉强拿到一座难堪的分站冠军。最终舒马赫卫冕世界冠军失利,败给了雷诺车队(Renault F1 Team)的费尔南多·阿隆索(Fernando Alonso),但仍在车手榜排第三。 2006年,舒马赫在第四战圣玛利诺站得到第66次竿位,打破了塞纳保持的纪录。不过在摩纳哥站的排位赛中,舒马赫在最后阶段故意将赛车停在了赛道中央,迫使其他车手减速慢行,来确保个人的竿位。但是在经过了FIA长达8小时的调查后,排位赛成绩被取消,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大污点。美国站前,在落后高达26分的不利情况下,舒马赫开始追击领先的阿隆索,中国站后,他追平了阿隆索的积分,重燃了夺得第八个年度车手冠军的希望,不过在日本铃鹿站他的法拉利赛车爆缸,使他挑战冠军的梦想破灭。虽然在巴西站仍有机会夺冠,但最终只能取得一席第四。舒马赫在义大利站赛后(2006年9月10日)正式宣布将在2006年赛季结束后退休。不过在2008年舒马赫再次加盟法拉利车队,但只是车队的赛事顾问,偶尔也会适当承担试车任务。业余时间内参加各种慈善活动(以慈善足球赛为主),同时也活跃在业余摩托车赛场上。曾经参与超级摩托车比赛。 由于法拉利车队车手菲利佩·马萨7月25日在2009年匈牙利大奖赛的排位赛第二阶段比赛中受伤,法拉利车队于7月29日宣布舒马赫将复出驾驶马萨的赛车参加比赛,直到马萨身体恢复可以重返赛场。8月23日的欧洲大奖赛将是舒马赫复出后的首场比赛。然而,由于2月的摔车事故留下的颈伤仍未完全恢复,8月11日,舒马赫决定取消复出计划。 舒马赫宣布复出,并加入梅赛德斯车队。季初曾连续四次输给队友尼科·罗斯伯格。最好的成绩在西班牙及土耳其站取得第四。在阿布扎比站与印度力量车队维塔托尼奥·柳齐发生严重意外后完结整季赛事,结果以第九名整个赛季。 舒马赫在这季的表现仍然慢热,表现不及队友罗斯伯格完整,在加拿大站取得第四名。在比利时站征战F1的20周年庆典大赛上在排位赛中却遇到麻烦,因为后车轮在Q1脱落导致退赛,从而只能在末位发车以但最后却以第5名完赛升幅高达19位,这也是本赛季的以来的最强记录,使舒马赫的排位返回第八位。 舒马赫与新战车MGP W03在排位赛的表现相当理想,其中2012年马来西亚大奖赛的排位赛更创下了他复出以来最好的成绩,更是他自2006年日本大奖赛之后首次进入三甲。可惜正赛欠乏运气,澳洲站因排档故障退出,马来西亚站起步第一圈被-{zh-hans:路特斯F1车队;zh-hk:莲花车队;zh-tw:莲花车队;}-车手格罗斯让(Romain Grosjean)碰撞,结果仅以第十名完赛。舒马赫在季内第八场赛事欧洲站中取得第三,相隔五年多后,再度踏上颁奖台之上。舒马赫在本赛季第11站比利时大奖赛完成了其职业生涯第300场比赛。 10月4日,舒马赫表示将于2012赛季结束时退役,并最终以车手积分榜第13名的成绩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迈克尔·舒马赫的弟弟拉尔夫·舒马赫也曾是一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1997年-2007年),之后他参加了德国房车大师赛的赛事,在2012年后他转任赛事的组织工作。 迈克尔·舒马赫与相识于1991年,两人于1995年结婚。他与科琳娜有2个孩子,女儿吉娜和儿子米克。 迈克尔·舒马赫是个狂热的足球迷,在他在瑞士的家埃希尚,他是当地足球俱乐部的在籍球员。而在参加一级方程式期间,他也经常组织车手举行足球慈善赛。 迈克尔·舒马赫曾在英国BBC2台的汽车节目Top Gear(2009年6月21日一集)中,身穿当节目的试车手The Stig的衣服,驾驶其拥有的法拉利FXX在测试赛道进行计时,但为证明The Stig是另有其人,制作人故意地让他在廉价车计时环节中,不作出圈速下直接驶出赛道,不留下成绩。 2010年4月,由法国总理菲永亲自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第五级的军官勋位。 2013年12月29日,舒马克与儿子于法国阿尔卑斯山滑雪时意外跌倒,因头部撞击到石头导致并昏迷。据报他当时在安全区以外滑雪,事发后由两名巡逻员发现,在通报后15分钟内被空运到位於穆捷的医院,随后转送到格勒诺布尔大学医院()并进行脑外科手术,情况危殆,当晚10时40分,医院声明证实「舒马克情况危殆,头颅受到重创昏迷,须即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舒马克脑内出血,现时仍有生命危险。12月31日,他的医生公布施行第二次手术,舒马克状况较前一日有轻微改善,但仍未脱离危险期。2014年1月27日,医生为舒马克做神经反射测试,反应良好,并懂得眨眼,而在数天前医生更开始减少对舒马克的镇静剂用量。 2014年6月16日,舒麦加的经理人发表声明,指舒麦加不再处于昏迷状态,而且已经离开法国的医院,转到瑞士洛桑一间医院,开始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2018年12月,在舒马赫即将迎来50岁生日之际,多家媒体报道舒马赫现今居住在自己家中,且非卧床不起的状态,无需依靠插管维持生命,但仍需接受非常细致的护理。 舒马赫的求胜欲望极为强烈,但是他却往往为了取得胜利而不择手段,这是他职业生涯最为人诟病之处。以下是他所惹起的几次争议最大的事件。 1994年英国站,舒马赫在暖胎圈超越了希尔,被罚进维修站,但是他拒绝进入而遭到黑旗处分,被取消资格并且禁赛两场。 1994年澳洲站,舒马赫被黑旗禁赛后,希尔连续取胜在积分榜上追了上来,到了闭幕站澳洲站,舒马赫仅仅领先希尔一分,第35圈,舒马赫不慎擦撞护墙,车身受损。希尔见机不可失欲在下一个弯道一举超越,舒马赫情急之下将赛车切向希尔,希尔闪避不及,两人撞上而双双退赛,舒马赫保住了世界冠军。 1994年赛季结束后,FIA发现贝纳通赛车的电脑里有可疑的软体,但没有证据显示该软体曾被使用,最后仅判处罚款。 1995年巴西站,舒马克被发现赛季前半段体重没有达到FIA的标准,遭到其他车队严重抗议。(该季规定车手在开季和季中检测体重,期间必须维持体重,但舒马克季初秤重后就自行减重了。) 1995年比利时站,在雨中,舒马赫使用危险的驾驶手段阻挡希尔,以确保胜利,这次事件导致FIA规定每次缠斗只能阻挡一次。 1997年欧洲站,舒马赫以领先维伦纽夫一分的优势进入了闭幕站欧洲站,到了第48圈,维伦纽夫抓住机会在弯道中切入内侧,超过了舒马赫,舒马赫将赛车扭向维伦纽夫,两人擦撞后舒马赫被弹入碎石堆中,而维伦纽夫小心翼翼的将剩下来的赛事撑完,以第三名过终点,拿下世界冠军,舒马赫遭到了FIA取消全年积分和剥夺年度第二名名次。 1998年英国站,舒马赫在安全车出来引导各赛车绕行期间有不当举动,被罚进维修站,但是他利用规则漏洞直到最后一圈才进站,由于法拉利车队的维修站在终点线之后,因此等于在维修道站中赢得比赛,终场舒马克遭到加罚十秒处份,但仍保住冠军资格。 1998年加拿大站,舒马克刚离开维修站时将-{zh-hans:亨茨·赫拉德·弗伦岑; zh-hant:海因茨·哈罗德·弗伦岑;}-(Heinz-Harald Frentzen)逼入碎石区,事后舒马克宣称他没看见对方。 1998年比利时站,在倾盆大雨中舒马赫和迈凯伦车队的-{zh-hans:大卫·库特哈德;zh-hk:大衞·古达;zh-tw:大卫·库塔;}-(David Coulthard)擦撞,舒马赫的法拉利赛车右前轮脱落,舒马赫开回维修站后怒气冲冲的到迈凯伦车队的车库指控库塔谋杀,这项举动却没有受到处罚。一直有传言称是迈凯伦车队指使-{zh-hans:库特哈德;zh-hk:古达;zh-tw:库塔;}-撞上舒马赫的,以确保该站已退赛的夏健伦积分不致被舒马赫超越,不过,-{zh-hans:库特哈德;zh-hk:古达;zh-tw:库塔;}-曾在2003年的一次采访中指出他当时认为舒马赫要从另一侧冒险超越他,他为求安全减速才引起事故。 2000年西班牙站,舒马克在爆胎的状态下仍然强硬的阻挡自己的兄弟拉尔夫·舒马赫(Ralf Schumacher),让队友鲁宾斯·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趁乱超前。 2000年奥地利站,舒马赫起跑后和里卡多·宗塔(Ricardo Zonta)撞车,却故意将赛车停在弯道上,试图引发红旗重新起跑,但未能如愿。 2000年比利时站,舒马赫在高速下将夏健伦挤向路边,几乎令对方出车祸,不过下一圈舒马赫就遭到夏健伦反超。 2001年奥地利站,巴里切罗被车队不断的要求他让车给舒马赫,以确保舒马赫争夺世界冠军的积分,巴里切罗在最后一圈屈服让车。 2001年德国站,舒马赫在起跑后和卢恰诺·布尔蒂(Luciano Burti)撞上,舒马赫再次故意将赛车停在赛道中央,意图引发红旗重新起跑,这次成功了。 2001年欧洲站,舒马赫仍然不留给弟弟拉尔夫·舒马赫任何空隙,几乎令对方撞墙,在场边观战的两兄弟的母亲对此举极为愤怒。 2002年马来西亚站,舒马赫一起跑就违反规则猛烈的左右移动阻挡蒙托亚,但规则只允许阻挡一次而已,而且这个规定还是因他而起的,不过最后受罚的却是蒙托亚。 2002年奥地利站,巴里切罗在领先大半场后再次被车队强制让车,巴里切罗故意在终点线前才让舒马赫超越,以表达沉默的抗议,引来全场猛烈的嘘声,颁奖台上尴尬万分的舒马赫将巴里切罗拉上第一名宝座,并将冠军奖杯让给对方,而法拉利车队最后遭到FIA罚款一百万美元。 2002年美国站,舒马赫在积分榜已经遥遥领先几乎确定将夺取本年度世界冠军,为了洗刷奥地利站的污名,舒马赫打算跟巴里切罗玩一次「同时抵达终点」的把戏,但弄巧成拙,反而惹来美国车迷的反感。 2003年欧洲站,舒马赫在陷入沙坑后,场边的工作人员主动将他的赛车推回赛道上继续比赛,这在比赛中是十分罕见的。 2003年英国站,舒马赫在高速路段将阿隆索挤上草地,但这项危险的举动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2004年英国站,舒马赫和队友巴里切罗在排位赛第一回合双双佯装失控打滑,以换取在第二回合在头排出发,企图避开即将到来的暴雨。 2005年澳洲站,舒马赫和-{zh-hans:尼克·海费尔德;zh-hk:尼克·夏菲特;zh-tw:尼克·海菲尔;}-(Nick Heidfeld)撞车后,再度受到场边工作人员将他推回赛道上的礼遇,而-{zh-hans:海费尔德;zh-hk:夏菲特;zh-tw:海菲尔;}-却没有获得同一批工作人员的协助。 2005年摩纳哥站,舒马赫在最后一圈强行超过队友巴里切罗,还差一点撞上拉尔夫·舒马赫,几乎酿成车祸。 2006年摩纳哥站,在排位赛最后一圈,舒马赫仍然保持著杆位,但在舒马赫后方、雷诺车队的阿隆索本圈前半段做出明显会比舒马赫还快的成绩,到了Rascasse弯道,舒马赫的赛车锁死,直接停在弯道上,造成后头的阿隆索通过时只得减速慢行,于是舒马赫得以保持他的排位。 但赛后FIA经过详细的调查,调阅录影带后,认为当时舒马赫的赛车并无异状,而且以舒马赫的技术也不太可能发生这种离谱的失误,故认定他是故意将赛车佯装锁死以阻止阿隆索刷新他的最快时间,因此取消了舒马赫的排位赛成绩,舒马赫被罚最后一位出发。 这次事件可以说是舒马赫职业生涯最大的污点,F1最高统治者伯尼·埃克莱斯顿(Bernie Ecclestone)即公开表示舒马赫的行为是「作弊」。而媒体也纷纷口诛笔伐,许多赛车界人士也不客气的指责舒马赫「无耻」、「骗子」。车手同僚们也对舒马赫表示厌恶,「车手协会」(GPDA)召开临时会议,会中维伦纽夫激烈的要求开除舒马赫会籍,但未被通过,维伦纽夫愤而退出协会。 本站赛事舒马赫从最后一位出发,仍以第五名完赛,但显然还是损失了几分积分。在舒马赫和阿隆索争夺世界冠军的最后关头,这几分失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被认为是舒马赫最终功败垂成的原因之一。 世界冠军连霸次数:5次,史上第一。第二名范吉奥(Juan Manuel Fangio)、维泰尔(Sebastian Vettel)纪录为4次 世界冠军次数:7次,史上第一。第二名范吉奥(Juan Manuel Fangio)纪录为5次 分站冠军次数:91座,史上第一。第二名汉米尔顿(Lewis Hamilton)纪录为73座。 单圈最快次数:77次,史上第一。第二名普罗斯特纪录为41次。 杆位次数:68次,史上第二。第一名在2017年已经被同为梅赛德斯AMG车队车手的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的80次所取代。 生涯积分:1566分,史上第一。第二名普罗斯特纪录为798.5分。(在2003及2010年大幅修改积分制度后,这项纪录已无太大意义。) <nowiki>*</nowiki>赛季进行中。 由于未能完成原定赛程的75%,车手只有一半分数。 未完赛,但已完成赛事总里程的90%。 舒马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别大使,捐出了150万欧元。此外亦喜欢踢足球,效力当地球队FC Echichens,他亦参与多项慈善足球活动以及一级方程式车手之间足球比赛交流,更经常有进球。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一般简称印度洋海啸或南亚海啸),舒马赫捐出了1000万美元,成为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款者里,金额最高的一位。 2007年12月,舒马赫搭乘出租车时为了赶飞机,在出租车司机允许下,由舒马赫自己亲自驾驶出租车,将自己和家人按时送到机场。据出租车司机覆述,当时舒马赫展示神乎其技的驾驶技术,冲过一些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使得出租车司机也为之惊讶,出租车司机展示舒马赫为他所签的名,也说舒马赫为人豪爽,给了他不错的小费,但他拒绝向传媒透露舒马赫当时驾驶的车速。
403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36
8月27日
8月27日 8月27日是阳历年的第239天(闰年是24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6天。
403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37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常缩写为;)是一名德国哲学家。其时代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1788年,18岁的黑格尔进入杜宾根大学(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邦)的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史诗诗人荷尔德林、客观唯心论者谢林成为同窗挚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在深入观察了法国大革命的整个演进过程后,三人合作致力于批判康德及其后继者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哲学。只花两年,也就是1790年,黑格尔就拿到杜宾根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德国在西元2000年之前的传统学制没有学士学位)。1793年,拿到学位,取得在大学神学院任教的资格。 1793年离开杜宾根之后,黑格尔首先来到瑞士伯恩,在将军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施泰格的家里当家庭教师两年。施泰格是个自由主义者,家中藏书丰富。黑格尔此时期大量阅读施泰格的藏书,尤其是孟德斯鸠、格老秀斯、霍布斯、休谟、莱布尼兹、洛克、马基维利、卢梭、沙夫茨伯里、斯宾诺莎、修昔底德、伏尔泰等人的著作。这段时期是黑格尔养成他在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方面广博知识的基础。 1795年,黑格尔与施泰格的家教契约结束,荷尔德林介绍他到法兰克福的葡萄酒大盘商约翰·诺厄·戈格尔家里当家教。在这里黑格尔继续对经济和政治的研究, 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过世,留下一小笔遗产,让他得以无经济忧虑地重拾学术之路。 1801年他来到耶拿大学哲学系,首先以一篇自然哲学论文论文《论行星轨道》("De orbitis planetarum")迅速取得哲学博士与讲师资格,这篇文章用辩证法批判了牛顿的自然观,然后在同年冬季学期讲授他的第一堂课:逻辑与形上学。 1805年,在歌德与席勒的推荐之下,黑格尔成为耶拿大学的正式教授。 1806年10月,耶拿大学任教时期,黑格尔完成了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的初稿。不过旋即拿破仑军队攻占了耶拿城,黑格尔被迫离开,来到班堡。因此《精神现象学》的出版是在1807年,他担任编辑的短暂时期。 1808年起,黑格尔历任的校长(1808-1816)、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教授(1816-1818),最后于1818年应聘到当时的普鲁士首都大学--柏林大学哲学系(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接任费希特的教席。 1829年成为柏林大学校长。 1831年因霍乱,卒于柏林大学校长任内。 哲学上,黑格尔极为赞赏并且效法康德,但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却超越康德之后的学术论战。他概述那个时代的创伤与幸福,并且宣告新世界的诞生不仅展现在哲学上,也展现在国际政治上。既然「世界精神」即将进入新时代,哲学也将达成它最后的目标;对包罗万象的历史与人性产生完全的理解。 一般认为,黑格尔为哲学领域增添了新向度,即哲学的历史向度。不可否认,哲学家原本就会褒或贬提及他们之前的哲学家;然而,真正的哲学史观念--不只是哲学观念,还包括人类理智体系地演进的观念--却是个崭新且令人兴奋的观念。黑格尔哲学是一种自觉的尝试,企图超越过去两千五百年来界定人类思想的各种优异思想与哲学论战。黑格尔坚持,必须在「世界精神」的大脉络下观察这些历史上的思想与冲突,如此将会发现这些冲突只是局部的混战与不合,而非决定性的对立。世俗主义与一神论、科学与精神、理性与热情、个人与共同体--这些概念各有恰如其分的位置,虽然都是有用的概念,但是在涵盖所有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历史「辩证法」中,却往往彼此冲突。 1807年,黑格尔出版第一部作品《精神现象学》("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精神现象学》是一段伟大的概念旅程,带领我们从最基本的人类意识概念,走向最包罗万象而复杂的人类意识概念。它的目的在于获致真理--「绝对」真理--但「绝对」并不代表「最终与完成」,而「真理」也不代表「事实」。黑格尔追寻的哲学真理是无所不包的观点,而「绝对」这个骄傲的用语其实是宏观哲学下的一种谦卑态度:意识到我们都是宏观脉络下的一小部分。个人对知识与真理的贡献绝对不是决定性的,相反地,总是局部、「间接」且片面的。 《精神现象学》的核心关切是精神--将所有人类与自然囊括在内的宇宙灵魂观念——的本质。《精神现象学》的结论在于无所不包的精神,在这个精神中,并非所有的不合都已化解,所有的争端都已解决,所有的问题都已回应;而是无论不合有多严重,争端有多激烈,问题有多难回答,全都结合在这个精神中。拿破仑渴望统一世界,但真正统一世界的却是黑格尔--当然,理论上说是如此。尽管如此,涵盖一切的意识观念却是迈向真实世界统一的第一步。 黑格尔在世时出版的作品还有《哲学全书》、《逻辑学》和《法哲学原理》。其他有关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和哲学史的著作,则是在他去世后,根据他当年演讲时学生所做的笔记汇编而成。 黑格尔的著作以其覆盖面之深广而享有盛誉。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来理解哲学的历史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本身——在黑格尔,这个世界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行进,其中每一个相续的运动都是为解决前一运动中的矛盾而出现的。”例如,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西方社会中引入真正的自由。但正因为是绝对的初次,它也是绝对的激进的:在革命消灭了它的对立面后,革命所唤起的暴力高潮无法自我平抑,结局是无路可去的革命最终自食恶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毁于残暴的恐怖统治。然而,历史总是在对过失的自我学习中前行的:正是这种经验,也只能在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一个由自由公民组成的既能行使理性政府的职责,又能实现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的宪政政府才有可能得以出现。 在《历史哲学》的前言中,黑格尔阐述:“哲学表明,意识是存在于它无限多个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意识是存在于自由的、无限多的形态之中,而对立的抽象内省的形态只是它的一种反映。意识是自由的、独立存在的、有个性的,仅仅属于精神。” 所以作为单独概念的“意识”,由两部分组成,两者都各有无限多个“形态”,一部分是原则性的,另一部分是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反映,所以他又说:“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事物总体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对事物具体反应的抽象概念。” 他同时说:“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同,对事物的反应也不同,和原则性的意识有所偏移,但是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种偏移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取决于他的正常状态,取决于他对上帝的尊敬程度。要了解这种概念的程度,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 所以,虽然黑格尔的语言很难懂,但他阐述了:形而上学必须要研究每一个事件中的命题和反命题如何联系的机制,因此必须要比较每一个历史事件中的例子和它们的原型,了解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黑格尔对人类社会抱有一种有组织性和目的论的观念,他的著作语言丰富而难懂,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非常令人迷惑。不仅如此,他的观念和现代知识界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个人权利的观念也正相反。 黑格尔的学说在后代很长时间内一直引起争论,他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几乎任何学派都对他的学说给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历史学家将受到黑格尔影响的人分为两个敌对阵营,黑格尔右派和左派。黑格尔右派的代表是他在柏林洪堡大学时期的学生们,他们拥护福音正统的宗教观念,拥护后拿破伦时代的政治保守主义。 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这些年轻的黑格尔信徒经常在柏林希贝尔酒吧聚会、争论,这里的氛围造就了对以后150年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们,形成了无神论、人文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基本观念。 但是几乎没有一位黑格尔左派宣称自己是黑格尔的追随者,有几位还公开批评黑格尔的哲学,但是这种历史上的区分法仍然在现代学院哲学中使用,黑格尔左派对黑格尔的批评导致一个全新的领域—关于黑格尔和黑格尔理论的文学作品。 当代对在校学生来说,为了方便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分为三个阶段,“正题”(例如在法国历史上的大革命)、“反题”(大革命随后的恐怖阶段)和“合题”(自由公民的宪法保障状态)。这种分法并不是黑格尔自己提出的,最早见于费希特的对个人和全体之间联系的一个模拟描述。黑格尔学者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三段论法会掩盖黑格尔理论的真实论点,虽然黑格尔曾经说过:「要考虑到两个基本元素:第一,自由的意志是绝对的和最终的目的;第二,实现的方法,也就是说知识和意识的主观方面,包括生命、运动和活动。」(正题和反题),但他没有使用「合题」这个术语,而是用「整体」。「这样我们就了解了整体道德和实现自由的状态,以及其后这两种元素的主观整合。」 黑格尔运用这种辩证法体系解释哲学、科学、艺术、政治和宗教的历史,但是现代评论家指出黑格尔经常修饰历史的真实以适应他的辩证法模式。卡尔·波普尔在他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指出,黑格尔体系文饰了威廉三世的统治,他认为1830年代的普鲁士是理想的社会。赫伯特·马尔库塞在他的《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崛起》中批判了黑格尔作为一个国家权力的辩护士,为20世纪极权主义的兴起开辟了道路。实际上黑格尔并没有为这些权力形式辩护,只是认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为这些权力存在,所以也是合理的。亚瑟·叔本华藐视黑格尔对历史的解释,认为他的著作是蒙昧主义的,是「伪哲学」,许多英国的哲学家都遵从这种看法。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其哲学体系中遭到批判最多的地方。虽不乏可取之处,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多处自然哲学论述与自然科学中已发现的事实是相违背的,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其哲学体系的瓦解。不仅他的哲学体系在科学界名誉扫地,许多科学家对形而上学的厌恶态度也与之相关。德国领袖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指出,流行一时的新人文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抑制了柏林的科学生活。直到19世纪20世纪初,通过洪堡(指威廉·冯·洪堡和亚历山大·冯·洪堡两兄弟)的努力,自由的科学生活才开始兴起。 20世纪黑格尔的哲学开始复兴,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一是发现黑格尔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还因为黑格尔的历史观开始复活,再有黑格尔辩证法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将黑格尔的理论重新带到马克思经典中的最重要的著作是乔治·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掀起一股重新了解评价黑格尔的著作热,黑格尔的复兴也引起对黑格尔早期著作的兴趣。现代美国的哲学家也明显受到黑格尔的影响。 黑格尔生前在柏林时期,居住于Am Kupfergraben 4a的老房子里,就在柏林大学主建筑后面的河边(地图)。该屋于二战后被拆除,原址盖起了新房子,而且只有4号,不再有4a号。5号房子外面有一面纪念碑,写著黑格尔曾于此居住、于柏林大学任教的事迹;也因此经常被误会黑格尔是居住于5号房子,其实是已不存在的4a号。附带一提:5号房子的某层是德国现任总理安格拉·梅克尔的私人住宅,所以楼下总是有警察站岗;这排房子正对面,于1910年开始兴建了佩加蒙博物馆,是一栋以收藏特洛伊神殿、巴比伦城门真品而举世闻名的博物馆。 黑格尔葬于柏林的,位于今日柏林市中央区的地铁U6线上,Naturkundemuseum和Oranienburger Tor两站之间(地图),是游客容易参访的纪念处所。
404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40
双城记
双城记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奇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革命党人对前贵族采取的残暴行为。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1775年11月,巴黎医生曼奈特(Dr. Alexandre Manette)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看到一对姐弟气绝的惨状。弟弟在临死前将侯爵兄弟二人对自己家族的迫害告诉了医生,自己的姐夫和父亲如何因这二人的关系死去和自己的姐姐受到了怎样的迫害。曼奈特写信向国王告发,不幸这封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最后曼奈特以政治犯身份被关进巴士底监狱,2年后妻子忧郁以终,女儿露西·曼奈特(Lucie Manette)被好友劳雷接到伦敦抚养。曼奈特在监狱中渡过18年后释放,得他以前的仆人德法奇(Ernest Defarge)收留,德法奇开了一家酒店,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站,他的妻子将法国贵族的暴行记录在围巾上。曼奈特的女儿露西接他去英国伦敦居住,路上遇到侯爵的儿子查尔斯·丹尼。 查尔斯·丹尼(Charles Darnay)和雪尼·卡顿(Sydney Carton)外貌相似,但性格却完全不同。丹尼是法国贵族后裔,但是他对其家族压迫劳动者的行为感到不满,他放弃财产的继承权,一人在伦敦谋生,是一名法语教师。卡顿是一个有才华但愤世嫉俗的英国律师。两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露西·曼奈特爱上了丹尼,两人在曼奈特医生同意后结婚。丹尼的双亲相继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因为压死农夫的小孩,被孩子的父亲一刀杀死。 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已经继承家业的丹尼为保护旧日的管家盖白勒,冒险赶回时局纷乱的巴黎,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得知消息后露西与曼奈特医生也一起赶到巴黎,曼奈特医生利用其老政治犯的威望拯救被囚禁的丹尼。虽然丹尼最后重获自由,但是很快又因被人检举而重新入狱,检举人竟然是曾经帮助过曼奈特医生的德法奇夫人(Teresa Defarge/Madame Defarge),一位坚定的女革命者。 法庭上,德法奇夫人递交了关键性的证据:曼奈特医生狱中所写的一份有关入狱经过的血书。原来曼奈特医生因检举厄弗里蒙地(Evrémonde)家族(丹尼的世家)的丑闻事件,这份血书最后却判处丹尼死刑。这时一直爱慕露西的雪尼‧卡顿也来到巴黎,为了帮助心上人的爱人,他买通狱卒,潜入监狱,将丹尼迷晕,并顶替他,并且最后被处死,而丹尼一家则得以逃出法国,抵达伦敦。 《双城记》通过革命中一个家庭的遭遇,谴责革命的残暴,但同时又揭露了革命前贵族对普通劳动者的残酷行径。书的开卷语,“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名句。本书的最后,雪尼‧卡顿(Sydney Carton)走上断头台之前回忆说:“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同样是非常经典。 1928年,长期与林纾合作的翻译伙伴魏易独力将《双城记》译成中文,取名为《二城故事》。 《双城记》虽是虚构的故事,却是用来了解与解读法国大革命的最佳入门书。 《双城记》结构完整,言词简练,而狄更斯对革命与人性的深度思考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写作才华,更是在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404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42
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名著。由汉朝刘向编订,但其原作者不详。刘向因此书所记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君王拟定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定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战国策》为国别体,全书按东周国、西周国、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衞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说客们言行,更包括了不少纵横家的政治策略与辩论技巧,也可说是合纵与连横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 《战国策》只知编者是汉代的刘向,原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大致上认为是非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学者罗根泽认为,可能是蒯彻所作,罗根泽说:“《战国策》始作于蒯通(蒯彻);增补并重编者为刘向;司马贞所见是否即刘向重编本不可知,今本则有残阙矣。” 本书随著战乱,也散逸不全,到了宋朝,曾巩又搜罗阙文,加以重修。 《战国策》的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依照国别体分类,并加以编修。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而后高诱为之作注解。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致上相同。 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55年晋阳之战(稍提到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战国策》善于铺叙,长于说事,选取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紧凑生动,富戏剧性,喜夸张渲染,善用排偶,捭阖谲诳,辩丽恣肆,又善用比喻与寓言,讽刺幽默,说服力强。 《战国策》亦善于描写人物,抒发情感,部分篇章深沉蕴藉,委婉动人。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清初学者陆陇其称《战国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但《战国策》许多记载并不可靠,司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40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45
阳历
阳历 阳历(又称太阳历,),为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位置,或地球上所呈现出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所制定的历法;不据月亮的月相周期,岁实为365.2421897日,有大小月之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各三十一日;四、六、九、十一月各三十日。而二月平年二十八日,闰年二十九日。 在华语文化中,「阳历」一词有时会被特指为公历,以与中国传统的农历或阴历有所区别。 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春分阳光直射在赤道时,当天昼夜时间平均,之后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渐变长,气温随之升高,直至夏至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时,日照时间达到最长,接著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到秋分阳光再次直射赤道,昼夜时间又再平均,此后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气温跟著降低,直至冬至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时,日照时间达到最短,后来日照时间逐渐变长,再回到春分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日照时间在夏至时达最短,冬至时达最长,与北半球相反),依此太阳直射点周期性变化,2000年时计365天5小时48分45.19秒(或计365.2421897天),定为一个回归年,所制定的历法,称为「回归阳历」。 以下为回归阳历: 上述历法皆以365天定为一年,与回归年有所误差,籍由置闰的方式,在指定的期间加入一天,被延长的一年称之为闰年,其他称为平年。 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观察天体上各恒星变化,会发现太阳与黄道带星群存在一个周期变化,依此太阳在黄道带位置的周期性变化,2000年时计365天6小时9分9.76秒(或计365.256363004天),定为一个恒星年,所制定的历法,称为「恒星阳历」。 以下为恒星阳历:
405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50
8月28日
8月28日 8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40天(闰年是24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5天。
40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53
杨紫琼
杨紫琼 丹斯里、拿督斯里杨紫琼(,,),女,汉族,马来西亚女演员,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选美出身的她在香港影坛发展,成为国际明星,并受马来西亚霹雳州苏丹册封拿督,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位演艺界华裔艺人受此封衔。其又于2012年受霹雳州苏丹殿下赐封拿督斯里,2013年受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丹斯里,再次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位演艺界华裔艺人受此封衔,也是马来西亚华裔艺人中唯一有此勋衔的人。曾与德宝电影创办人潘迪生结婚,现已离异。现任男友是国际汽联主席-法国籍拿督斯里让·托德。此外,因为她的知名度,著名法国奢侈品品牌爱马仕(HERMÈS)以她的姓氏杨来推出一种款式的手袋名叫杨包。 拥有英国皇家舞蹈学院戏剧舞蹈专业学士学位的杨紫琼,在1984年于香港拍摄了她首部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1997年受邀演出007系列影片《-{zh-tw:007:明日帝国;zh-hk:新铁金刚之明日帝国;zh-cn:明日帝国;}-》(Tomorrow Never Dies)的女主角。2000年,演出李安导演的作品《卧虎藏龙》再次扬名国际。2002年,自组公司开拍了《天脉传奇》。 杨紫琼是佛教徒,她是圣一大和尚座下的弟子。 杨紫琼亦是梅艳芳生前挚交之一,梅氏葬礼上的八位扶灵人中,杨紫琼是其中两位女性之一。 https://zh.wikipedia.org › 12道锋味 于2013年4月11日,据马来西亚的官方指出,出席“首相与您有约”晚宴的艺人名单当中,也包括了丹斯里杨紫琼,而主办单位也为此强调这是一场非政治的活动。此消息一传出后,拿督斯里杨紫琼的脸书随即遭到华裔网民们的炮轰,促使主办单位再次澄清这项活动并没为任何政党站台。2013年4月20日,拿督斯里杨紫琼如期出席了晚宴,并于场合上公开力挺执政党的领袖。
405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54
蔡明亮
蔡明亮 蔡明亮()是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台湾电影导演,是在国际间享有高知名度的电影作者,曾在欧洲影展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包括以《爱情万岁》(1994)与《郊游》(2013)于威尼斯影展分别获得金狮奖与评审团大奖,以及以《河流》(1997)获得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银熊奖。 蔡明亮于195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古晋市的华人家庭,祖籍为广东揭阳。他高中毕业后前往台湾念书,1981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在学生时代,蔡明亮便开始撰写舞台剧剧本,并亲自执导了三部作品;蔡明亮笔下的作品时以幽默手法,表现著现代社会、寂寞、都会生活形态的狂乱等主题,例如《速食酢酱面》(1981)与《黑暗里打不开的一扇门》(1982);1983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一人作品《房间里的衣柜》,尝试探讨都市居民有意识的自我防卫,现代人疏离风格也是他多数电影作品反复出现的母题。 1984年,蔡明亮帮电影《小逃犯》撰写剧本,以「三一律」剧本原则刻划一天之内在一个公寓房子发生的情节。往后的几年他投身于电视剧本写作,同时也从事剧场的戏剧课程教学;在此时期,他完成许多电视剧本于执导的工作,他以单元剧《丽香的感情线》(1990)与《给我一个家》(1991)两度获得金钟奖最佳导播奖。 当蔡明亮拍摄《小孩》(1991)时,偶然地在西门町一个青少年聚集的电动游乐场中发现了从来没有受过任何表演训练的李康生,1992年蔡明亮完成了以李康生为主角首部电影长片《青少年哪吒》,在国际上获得许多奖项,包括获得东京影展铜奖、法国南特影展处女作最佳影片奖、义大利都灵影展最佳影片奖,在金马奖也入围最佳导演与最佳原著剧本奖。从这部片开始,蔡明亮开始创作以李康生饰演「小康」这个角色的电影。 1994年,蔡明亮以《爱情万岁》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费比西奖、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1997年以《河流》获得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银熊奖;1998年完成受法国电视台「2000年见闻」计划之托的《洞》,首次进入第51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单元,并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这段时期,蔡明亮接连以三部电影在威尼斯、柏林与坎城影展获奖,奠定其在国际影坛上的艺术地位。 2000年,蔡明亮联合李康生与其他独立电影工作者成立了「汯呄霖电影」,开始自行制作与行销电影。2001年,《你那边几点》获选为第54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在这部片里他首度将部份场景设在巴黎,并与法国演员尚-皮耶·李奥合作。2002年以纪录短片《与神对话》描绘台湾庙会文化,获邀参加法国马赛纪录片影展。 2002年,蔡明亮租下即将关门的永和福和戏院,隔年他完成在戏院里面拍摄的《不散》,进入第60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元。2004年,他获法国文化部颁发文艺骑士荣誉勋章。 2005年,《天边一朵云》在柏林影展正式竞赛单元中首映,虽然获得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亚佛雷德鲍尔奖与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但因电影内的裸露与性爱场景,在台湾引起争议。2006年,他回到马来西亚拍摄的《黑眼圈》再度进入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单元,但在金马奖评审团批评他的电影「太过沉浸个人风格」,「电影应该要感动人,还要考虑到票房与观众的接受度」后,蔡明亮愤而召开记者会宣布退出金马奖。 罗浮宫在2006年自200多位导演候选名单中,选出蔡明亮拍摄典藏于罗浮宫艺术作品为主题的电影;2009年,蔡明亮以达文西名画「圣施洗约翰」及背后的故事「莎乐美」为主题完成电影《脸》,由台湾、法国、荷兰、比利时四国合制,第三度进入坎城影展正式竞赛单元,此为罗浮宫典藏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2013年,蔡明亮以《郊游》第四度进入第70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单元,最终获得评审团大奖,同年在第50届金马奖还获得第二座最佳导演奖。蔡明亮在威尼斯受访时表示《郊游》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片作品,未来将专注于拍摄「更像艺术品」的电影或短片 ;他同时也不认同台湾戏院制度,因此《郊游》最后并未在台湾上院线,而是在北师美术馆举办特展放映。 2014年,他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位。 2015,他赴日拍摄的短片《无无眠》在台北电影奖获得最佳导演奖。2017年,他在hTC邀请下首次尝试使用VR技术,最终完成短片《家在兰若寺》,在第74届威尼斯影展首次举办的VR电影竞赛单元中首映;他在受访时表示预计2018年要拍摄长片作品。 蔡明亮于2014年发行的《郊游》电影书中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是一名男同性恋者。 2016年,他针对中国网站许多侵权行为展开行动,包括公开呼吁与密集写信给各个影音网站,包括腾讯与Bilibili皆撤下蔡明亮作品,并公开道歉。 蔡明亮电影风格鲜明,他电影中的人物时常寡言,常以长镜头拍摄人物,并以实际时间的流逝来展现角色内在的情绪反应,被许多学者和影评认为是的代表导演之一。水的意象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也曾多次在电影中使用歌舞元素,包括《洞》(1998)、《天边一朵云》(2005)与《脸》(2009)。自《河流》(1997)开始,他的每部电影皆有他手写的签名。 蔡明亮时常与同一批演员合作,其中李康生与陆弈静皆是由他挖掘带进电影圈,其他长期合作的演员还包括杨贵媚与陈湘琪,苗天则是合作到他过世为止;李奕䫆则为李康生的姪子,演出了两部电影里的小孩角色。以下为他常合作的演员名单:
406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63
智𫖮
智𫖮 释智𫖮(拼音:zhì yǐ,注音:ㄓˋ ㄧˇ;),俗姓陈,字德安,法名智𫖮,法号智者,生于荆州华容(县治位于今中国湖北潜江),汉传佛教出家僧侣。曾居于天台山国清寺,人称天台大师;为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后世尊崇他为天台宗四祖。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𫖮于陈、隋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炀帝杨广授予智𫖮“智者”之号,世称智者大师。被誉为东土释迦。 其先祖出身颖川郡(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为颍川陈氏,在东晋初年,家族迁居荆州华容。其父陈起祖,通经传,有武略,在萧绎任荆州刺史时,为其幕僚。在萧绎登基为梁元帝后,封益阳县开国侯。其母徐氏,是位虔诚佛教信徒。智𫖮是家中次子,其长兄陈针。 智𫖮目有双瞳,因出生时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后成为他的字。7岁时就表现出对佛教的兴趣。554年(梁承圣3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谨等人领军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后被杀。因此战乱,在其15岁时,智𫖮全家北至硖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愿望,但未获父母同意。在其父母过世后,经其兄同意与王琳的资助下,在他18岁时,至湘州(县治位于今湖南长沙),在果愿寺法绪门下出家,法绪为他授十戒,并教导其律藏。20岁时,智𫖮受具足戒,师事慧旷律师,学习大乘经典。之后进入大贤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潜修,学习法华三部经(包括《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等,并进行方等忏法。当时慧思禅师驻锡在光州(县治位于今河南省光山县)大苏山,智𫖮在23岁时,前往参学,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前方便,发初旋陀罗尼。他曾代慧思说法,开讲大品般若经。 慧思后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传播佛法,智𫖮在567年(陈光大元年)到达陈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智𫖮获得当地著名佛教僧侣,如兴皇法朗、长干慧辩等人的支持,官员徐陵、毛喜等人都成为他的信徒。沈君理请智𫖮住锡瓦官寺,讲《法华经》。智𫖮在此居住八年,开讲《大智度论》与《次第禅门》。因徒众过多,事务繁杂,妨碍修行,智𫖮决定入山林修行。575年(陈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在此隐修,后建立寺院,即后来的国清寺。智𫖮在北峰上独修头陀行,证入一实谛法门。在此居住一段时间后,陈宣帝下诏建寺,以始丰县的税收,来作为国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众慢慢扩大。 智𫖮在天台山修行11年。陈后主即位后,诏请智𫖮回金陵。584年(陈至德2年),智𫖮回到金陵,入宫说法。初居灵曜寺,在此开讲《仁王般若经》。因此地房屋狭小,后移居光宅寺。陈后主及太子陈深等,皆尊崇智𫖮,太子曾请智𫖮授菩萨戒。587年(陈祯明元年),于光宅寺讲《妙法莲华经》,其讲课内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顶收集后,集成《法华文句》。 588年(陈祯明2年,隋开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陈朝覆亡。为避金陵战乱,智𫖮准备回到荆州,途中居留在浔阳匡山(即庐山,位于今江西九江)。秦孝王杨俊曾想招募智𫖮,但因为发生叛乱,智𫖮并没有前往。590年(隋开皇10年),原担任并州总管的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调任扬州总管,镇守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在此创立慧日道场,招请各地著名佛教僧侣,前往讲学。591年(隋开皇11年),在晋王杨广的召请下,智𫖮至扬州总管寺,为其授菩萨戒,受赠「智者」称号。592年(隋开皇12年)3月,智𫖮由扬州返回庐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视。在当年底,回到荆州,在当阳县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智𫖮在玉泉寺讲经的内容,后经其弟子章安,集成《法华玄义》与《摩诃止观》。 596年(隋开皇15年),受晋王杨广邀请,智𫖮再度至扬州,居禅众寺,撰写《净名经疏》,面呈给杨广。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与弟子整理旧有居所。智𫖮向其弟子预告其死期将近。口授《观心论》。597年(隋开皇17年)冬天,智𫖮在天台山过世,年60岁,僧腊40。 智𫖮眼见佛教教义复杂,佛经文义互相抵牾,遂建立「判教」的学说,认为佛教教导的不同阶段,对应佛陀生平的不同时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时期的受众。教义的每个层次都有效,都是迈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终最圆融的教义见于《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智𫖮依此经立“五时八教”的判教理论。所谓“八教”,即为“化法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化益的内容,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化仪四教”,是说佛教的教化过程和方式,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仪譬如药方,化法譬如药味。智𫖮的「判教」,引用《法华经》、《净名经》、《大涅槃经》等说法,尊崇大乘,认为辟支佛和阿罗汉等二乘为「灰身灭智」、「焦芽败种」、「既聋且痖」。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师的独到见解。何谓三千呢?先说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每一界又有十法界,比如人中,有人间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样十乘十就是一百法界。每一界又具《妙法莲花经》中所讲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一百法界乘十如是,就是一千如是。再乘以三种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就是三千世间。三千世间就在一念心中,所以称为“一念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云:“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界。” 智𫖮专志于讲学,少有著述。现存著述,多由其门下弟子笔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小止观》、《观心论》等,流传久远,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 智𫖮早年发愿生弥勒佛的兜率净土,但临终时见西方净土的观音来迎。其临终时,认为自己修行至第五品位。亦见《报恩录》。 印光大师认为,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之化身
406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64
九一一袭击事件
九一一袭击事件 九一一袭击事件(亦称“9·11”恐怖袭击事件、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或简称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击)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基地组织承认其发动此次袭击;当天早晨,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劫持者故意使其中两架飞机分别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造成飞机上的所有人和在建筑物中许多人死亡;两座建筑均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另外劫机者亦迫使第3架飞机撞向位于弗吉尼亚州-{zh-hans:阿灵顿县;zh-tw:阿灵顿郡;zh-hk:阿灵顿县}-的五角大楼,此一袭击地点临近华盛顿特区。在劫机者控制第4架飞机飞向华盛顿特区后,部分乘客和机组人员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最终第4架飞机于宾夕法尼亚州-{zh-hans:索美塞特县;zh-tw:桑莫塞郡;zh-hk:索美塞特县;}-的乡村尚克斯维尔附近坠毁。4架飞机上均无人生还。 世贸现场中,包括劫机者在内,总共有2,749人在这次袭击中死亡或失踪。绝大多数的伤亡者为平民,其中有87个不同国家的公民。另外根据验尸官确认,至少有1人因暴露于世贸中心倒塌时的烟尘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其他国家也加强反恐立法,并扩大执法权。美国一些证券交易所在袭击发生后的当周内都处于关闭状态,股市在重新开始股票交易后曾经急挫,尤其是航空和保险相关类别的股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办公场所在这次袭击中被摧毁,连同损失的技术人才的生命与家庭社会负担,为曼哈顿下城经济乃至于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而五角大楼的损毁部分在1年内清理并修复完毕,在其西南面建造五角大楼罹难者纪念园。2006年一幢新办公楼于世界贸易中心七期原址完工。世界贸易中心一期也在原址重建,重建大楼原名为“自由塔”,高1,776-{zh-hans:英尺;zh-hant:英呎}-(541-{zh-hans:米;zh-hant:公尺}-),2009年改称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2014年完工,成为美国第一高楼,原本在2007年至2012年还将建造另外3座大楼,但最终因故延期。 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大型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和“气球炸弹”空袭美国后,美国本土首次遭受来自空中的袭击,也是继珍珠港事件后,外国势力首次对美国领土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九一一事件中死亡或失踪的总人数至少有2,996人,较珍珠港事件中的2,403人多593人。 2001年9月11日早晨,19名劫机者控制四架民航客机。这四架客机分别在从波士顿、-{zh-cn:纽瓦克;zh-tw:纽华克;zh-hk:纽瓦克}-和华盛顿特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飞往旧金山和洛杉矶的途中。上午8:46(标准时间 上午7:46),美国航空11号班机撞向世贸中心北座大楼,接着联合航空175号班机于上午9:03(标准时间 上午8:03)冲向南座大楼。上午9:37(标准时间8:37),另一组劫机者控制美国航空77号班机撞入五角大楼。第四架飞机——联合航空93号班机的最终目标被认为是美国国会大厦或者是白宫,在机上乘客与劫机者搏斗后,这架飞机于上午10:03(标准时间 上午9:03)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附近坠毁。 在劫机过程中,劫机者使用刀枪杀害飞行员、-{zh-hans:空中乘务员;zh-hant:空服员}-和乘客。飞机上与外界取得联系的乘客报告称,劫机者使用刀刺伤-{zh-hans:乘务员;zh-hant:空服员}-,并且在其中两次劫机事件中至少有一名乘客被刺伤。有一些乘客设法使用机舱电话和手机与外界取得联系,并提供有关劫机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包括: 已经确定两名劫机者于劫机之前购买了莱泽曼多功能手动工具。11号航班上的一名-{zh-hans:空乘人员;zh-hant:空服人员}-、175号航班上的一名乘客和93号航班上的多名乘客都提到劫机者有炸弹,但是其中一名乘客提到,他认为炸弹是伪造的。在撞击地点没有发现爆炸的痕迹,因此9/11委员会相信炸弹可能确为伪造。 93号航班黑匣子中的记录表明,当了解到当天早晨类似被劫持的飞机最终撞向大楼后,机组人员和乘客试图夺回飞机控制权。根据93号航班录音脚本,其中一名劫机者命令:一旦他们将失去飞机的控制权,就操纵飞机剧烈摇晃。不久之后,这架飞机于上午10:03:11(标准时间 上午9:03:11)在尚克斯维尔附近的一片田野中坠毁。这次袭击的组织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 ,在2002年接受半岛电视台记者Yosri Fouda的一次采访中提到,93号航班的目标是美国国会大厦,代号“法律工厂”。 这次袭击造成全美新闻机构和空中交通管制的大混乱。3天内所有民间国际航班被禁止在美国降落。飞行中的航班或者返航或者转飞加拿大或墨西哥,油料不足或是国内航班都必须就近机场停靠。一整天未经过确认的和矛盾的新闻报道充斥于媒体。其中传播最广的“新闻”是一枚汽车炸弹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务院爆炸。 在国家地理频道事后公开的影片中,揭露为冷战而设的首次实际运用,美国政府也在这次事件之后重新修订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立即让仍在行程中的总统升空,而且不能直接返回首都,依照事先决定的路径飞行。 空军一号抵达奥法空军基地,并不是单纯躲避,而是进入战时指挥中心,这里的驻机的有别于空军一号常用的VC-25A型行政专机,而是E4-B型空中作战中心(通称大夜班),有必要的话总统可以在这里更换飞机。 副总统先移动到白宫地下的碉堡,也就是总统紧急行动中心,之后又移动到一个「未公开的地点」,其实是大卫营北方,宾州与马里兰州交界的乌鸦岩山综合设施(R地点),也就是五角大厦备用作业中心。 副总统要求其他可能的总统继任者全部移动到位于维吉尼亚气象山的高点特别设施,这里被安排作为战时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重组地点。 位于科罗拉多的昔安山综合设施首度实际运用,成为本次事件中的空军应对指挥中心。 911当时,国会旧有的避难地点早已取消,并没有使用,先前是在亚利加尼的绿蔷薇度假村的地下,但是被媒体报导之后就关闭了,后来有兴建新的秘密据点的迹象,官方并未证实。 在袭击当天,有媒体报导一些不满美国政策的人们举行庆祝活动。这些报导为已经普遍的反伊斯兰教情绪升级,很多美国人相信,回教徒应为此次事件负责。美国的主流媒体如《新闻周刊》纷纷报道一些因遭受歧视而离开美国的穆斯林,其中不乏许多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回教徒。虽然事件发生后没有组织立即宣布对此事件负责,但是基地组织公开赞扬这次事件。美国政府立即做出反应,公开表示会以军事手段打击事件的策划者。 9月底,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援引西方情报机构手上证据指称沙特阿拉伯富豪本·拉登为事件的幕后主使。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首领,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有密切关系。塔利班政权拒绝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引渡奥萨马·本·拉登或其他基地组织头目。由美国领导的联军在未提供塔利班政权承认的证据的情况下,于10月7日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攻击。 在美国军事打击成功铲除塔利班政权后,联军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现一卷遗弃的录影带,纪录的是本·拉登与其他一些基地组织成员讨论袭击活动,显示本·拉登对事件事先确实知情。 袭击事件发生大约1年多后,一封据称是奥萨马·本·拉登的亲笔信寄往全球各大媒体,信中解释发动恐怖袭击的理由。这些理由包括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大量军事干预,西方通俗文化的泛滥(主要是对性、酒精的开放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拉登、基地组织、塔利班政权或其他一些伊斯兰基本教义派而言根本无法接受)等。这封信件在很大程度上被轻视,而美国政府依然坚持,发动袭击的主要原因是恐怖份子的反美情绪爆发。 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严防类似恐怖袭击事件,并多次发布新一轮袭击警报。9月底,在美国各地爆发多起炭疽菌感染案件,虽然至今没有发现此事件与九一一有关,但在2002年3月曾一度传言,一名劫机者曾感染炭疽菌。 在美国的穆斯林组织迅速谴责袭击,并呼吁穆斯林美国人“献出他们的技能和资源,以帮助减轻受灾群众及其家属的痛苦”。 世界贸易中心废墟的大火持续三个月,救援人员花费更多时间清理瓦砾。其中一些残骸样本送往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检测,包括一根被飞机撞击过的钢筋。袭击事件后五个月,最后一名幸存者康复出院,事件后6个月,世贸遗址上的150万吨瓦砾才完全清理干净,救援人员继续在地底下进行清理工作。 2002年5月底,举行宣布清理工作正式结束的仪式。2003年7月,一个国会联合调查组结束调查工作。虽然调查报告称美国政府应该可以更好地预防事件的发生,如在更好地利用所收集到的情报及国防系统对袭击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方面依然有改进空间,但是没有一名官员为事件引咎辞职。事件也导致新一轮军费开支的大幅度增加。在大约2年后,一些国防官员称当前美国对类似事件的预防能力与九一一时一样脆弱无力。 世界贸易中心是由日裔美籍建筑设计师山崎实所设计。事后据他生前的助手说,因为参考过去帝国大厦曾经受到美国空军轰炸机误撞事件的影响,在设计过程当中已经考虑到需要使大楼结构足以抵御大型飞机的直接撞击。有报道分析,认为大楼的倒塌并不是因为飞机的直接冲撞,而是飞机内满载的航空燃油倾泻进入大楼引起的大火所释放出的巨大热量,使支撑大楼的钢筋骨架软化,最终导致世贸中心大楼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有关摩天大楼结构设计的调查依然在进行中。 在纽约,当时一些正在受袭击点上方的人员逃往楼顶求救;但由于烟雾和巨大的热量,直升飞机无法靠近大楼进行援救,使得位于顶层的人员全部死亡;还有一些人可能因无法忍受强烈的热度而从大楼跳下身亡,此举也令地面上的部分人员被砸死。据报道,其中1638具尸体已经得到辨认,但其余1115人的尸体未寻获。报道称有大约“10,000根骨头或人体组织无法辨认”。此外,另有24人正式列为失踪人士。 纽约市消防员在世贸北楼遭到攻击后立即进入火场救援。消防队在世贸一楼的大堂设立临时指挥中心,消防队员们爬楼梯进行救援,纽约市消防队共出动200个单位参与救援。很多消防队员在未到指挥中心报到的情况下就立即展开救援。由于无线电通讯故障,很多冲入火场的消防员无法准时接撤离命令,当大楼倒塌时,343名消防员殉职。消防员24小时轮班救援。与此同时,当天其他地区发生火警后出动救援的平均时间为5.5分钟,仅比平时晚一分钟。 纽约市警察局直升机在事发后很快赶到现场,随时报告现场状况。很多纽约市警察、纽约港口警察以及新泽西州警察在大楼倒塌后掩埋在内。纽约市警察局提供了12小时轮班救援。 9月12日起,由纽约建筑工程师协会组织的工程师们进入现场,为纽约市规划与建筑部工作,负责查勘附近大楼的强度与受损程度,疏散出事现场数百幢房屋。他们还负责设计规划具体处理废墟的方法。 大楼倒塌后,就有大批志愿者赶到现场。那些比较早到现场的志愿者在各个力所能及的方面提供协助,包括有大学生为救援人员提供饮水等,但是后来无关的志愿人员因应要求离开现场,但是有特殊技术的志愿者,如工程、拆除、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行业的人士参与接下来几天的救援工作,甚至有一支灾难救援专家队专程从法国赶来救援。 美国红十字会负责筹集资金用于受影响人员的安置工作。截至2001年11月19日,该组织共向2,776个家庭开出3,165张支票,总金额达到5430万美元。他们还接到172,612个要求心理辅导的电话,29,820个请求提供最新信息的询问电话,并接受捐血1,592,295次。他们也提供11,549,338份餐食。红十字协会共出动50,423人组织工作,其中48,491人为志愿者。 截至2001年10月3日大约的总支出,达230亿美元: 事件发生后,所有英国军事基地提高警戒状态。所有途经伦敦市区的航班改为绕过市区飞行,而前往美国和加拿大的航班全部停飞。 欧洲议会与北约总部进行紧急疏散。北约宣布启动1949年北约中的第五款,宣布如果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任何国家的指使,将视同对美国的军事袭击,因此也被认为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袭击。这是北约历史上首次启动共同防卫机制。 太平洋安全防衞组织亦在北约发表声明后宣布该组织的共同防卫条例即时生效,澳洲和纽西兰军队进入待命状态准备投入战争。 一些美国的传统盟国,如英国、加拿大、澳洲、德国、以色列等亦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加大机场,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的安全巡防。而事件发生后,西方各国政府的民间支持度均大幅度上升。在美国,并无赢得普选票而成为总统的布殊民望支持度大幅上升,巩固他领导联邦政府的执政权力基础。 由于不久前发生的银河号事件、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以及南海撞机事件使得中国民间普遍产生反美情绪, 911袭击事件发生后中国民间出现幸灾乐祸的反美声浪,另有中国网民透过互联网联系亲友庆祝反美战争的一大胜利。由于中国民间出现强烈的反美情绪,中国官方为避免反美言论影响国际形象,因此将相关书籍列为管制品。 在阿拉伯世界,很多媒体都刊登评论文章,认为事件是由以色列人、犹太人、犹太复国主义者甚至美国人自己发动的,目的是挑起全球仇视阿拉伯的情绪。还有一些阿拉伯穆斯林则认为事件是由基地组织发起的,旨在报复美国的中东政策。上万名阿富汗民众在得知九一一事件发生后试图逃离阿富汗,担心遭到美国的报复。 九一一事件在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上产生重大及即时的影响。许多设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大型投资公司丧失大量财产、员工与数据资料。全球许多股票市场受到影响,一些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还不得不进行疏散。纽约证券交易所直到九一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才重新开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第一天下跌14.26%。其中跌幅最严重的要数旅游、保险与航空股。 美国的汽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当时美国经济已经放缓,九一一事件则加深全球经济的萧条。 北美领空关闭几天后攻击和减少其重新开放后的空中旅行,在空中旅行的能力削减近20%,加剧挣扎中的美国航空业的财务问题。 9月11日恐怖袭击也间接导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战争以及其他国土安全开支,总额至少为5兆美元。 九一一后有很多报导称巴勒斯坦民主解放阵线宣称对事件负责,但很快遭到该组织一名高级官员的否认。也有报导称在约旦河西岸地区有举行自发庆祝活动,但是根据德国和瑞典媒体的报导,至少有一个类似的庆祝活动是事先安排组织的。现在已经发现,有一些媒体播放原有的录像档案来显示中东的庆祝活动。有说法认为这些庆祝活动跟九一一事件完全无关。但是后来的证据表明这些说法本身才是伪造的。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谴责袭击事件,并指出事件对巴以和平进程有负面影响。然而此事件对以色列政府来说或许确实是有正面影响的:当时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被问到世贸袭击事件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有何影响时,他脱口而出:「非常好(的影响)」。随后他纠正说:「哦,不是很好,但是会产生同情。」但是无论如何,美国国内对反对“恐怖主义”声浪的高涨,无疑令到以色列政府的工作更加轻松。 虽然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没有宣布对恐怖袭击负责,但是在2004年10月,疑似宾拉登的人物通过录像的方式承认正是他本人下令发起的袭击行动。他在一段由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录像带中说:“基地组织最初并没有袭击美国的念头,但由于美国偏袒以色列的做法,促使该组织产生袭击美国的念头。”他同时还说,“美国人民的安全既不掌握在民主党候选人克里手中,也不掌握在现任总统布什手中,而是掌握在美国人民自己的手中。”而“美国要想避免遭受新的袭击,最好的做法就是停止损害穆斯林的安全和利益。” 情报专家们开出一份可疑嫌犯的“简短列表”——所有有能力以及动机发动类似袭击的组织名单。非常肯定的是,所有劫机者都是阿拉伯人,没有一个有阿富汗背景;此外袭击的精心策划、规模以及事件后无人承认责任,这都与阿盖达组织以往的作风相近。大多数劫机者都来自沙特阿拉伯,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对该国采取任何行动。 事件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一些传统上与美国不太友好的国家领导人,如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总统哈塔米以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都公开谴责事件,并对美国人民表示同情。唯一的例外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他评论事件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后果。 美国政府事后承认,九一一当晚白宫就已经决定要推翻伊拉克政权——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宗教上较为开放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到底与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地组织之间有任何联系。布什政府通过利用九一一事件来挑起民意支持攻打伊拉克的作法令一些美国人感到愤怒,认为这种行为导致许多美国人生命的无谓丧失,侵犯了许多美国人的自由,而且违背美国立国时的根本原则。 2006年5月4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正式作出宣判,判处因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受审的基地组织成员穆萨维终身监禁,并不得假释。5月23日,基地组织经常使用的一家网站公布一段据称是本·拉登的讲话录音说,是他本人指挥19个人实施911袭击,但他从未指派穆萨维参与。 2007年1月8日,德国汉堡高等法院宣布判处涉嫌参与911事件的摩洛哥男子穆塔萨迪克15年徒刑。3月9日,基地组织海外军事活动首领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听证法庭上首度招认:「九一一行动从头到尾都是我负责主导。」他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捕,秘密关进美军关塔那摩湾基地。 8月2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并公布其监察长办公室完成的一份机密报告的摘要。报告批评中情局在9.11事件前未能制定打击基地组织的战略,并建议对局长乔治·特尼特等官员进行惩罚。 根据2008年WorldPublicOpinion.org对17个国家、共16,063名受访者的投票,46%人认为是基地组织所为,29%认为另有其人,25%不确定,误差范围为+/- 3%至4%。 美军即年带领北约国家向阿富汗发动战争,理由为「塔利班按无罪推定原则拒绝提交嫌疑人士奥萨玛·宾拉登」。战争导致超过7万人死亡,切尔西·曼宁亦透过维基解密披露于2010年4月至11月间一系列的资讯公开,较知的包括2007年巴格达空袭、2009年于阿富汗的格拉奈大屠杀、美国外交电报和50万笔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战争日志。 美军一年后兴建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并亵渎古兰经,拘押779名嫌疑人士,导致过百名嫌疑人士绝食抗议。 美军两年后带领北约国家向伊拉克发动战争,理由为「拥有生化武器」。 美国国家安全局即年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五年后的,五年后的棱镜计划等法案带领十四眼联盟进行全球监控,理由为「保护国家安全」,导致爱德华·斯诺登披露棱镜计划。 政府的各级部门展开对事件的调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立即宣布此行为属于战争行为。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秘密拘留、逮捕、盘问至少1200人,大多数是非美国公民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男子。美国司法部也查问5000名来自中东的男子。政府后来承认,当中只有10到15人与基地组织有关,但是无人牵涉九一一事件。但是目前依然有500人因触犯移民条例而被监禁,70名以色列人因违反旅游观光签证而被拘留。国会通过400亿美元紧急拨款,还有大约200亿美元拨款用于航空公司补助。多部被指责为侵犯人身自由、为政府监视民众提供便利的法律也获得通过。10月10日,联邦调查局公布「FBI恐怖分子通缉令」名单。 从2002年12月至2016年7月,911事件调查报告书中有28页一直处于美国政府保密之下。目前美国国会议员可以在经过批准和严格监视下阅读这28页报告。共和党众议员读后声称:「这是令人震惊的,我需要每读两三页后停下来重新调整历史认知。」。他另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所有美国人必须阅读这28页报告,然后弄清楚911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谁才是我们的朋友和谁才是我们的敌人。」。这28页报告被普遍认为是有关某国政府直接涉及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联邦调查局和中情局泄露出来的文件显示,这个国家极可能是沙特阿拉伯。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承诺公开这28页报告,给予受难者家属一个交代。2016年7月16日,美国国会公布该28页报告的大部分内容,尽管如此,报告中还有174处文字被保密而涂黑至无法阅读。根据被公布的部分,尽管其内容仅是调查员怀疑沙国皇室驻美大使的一些可疑电话,却委婉的从侧面证实之前外界依据泄露文件做出的猜测。 至2018年9月10日止,事件罹难者2,753名死者中,仅有1,642名身分已获得正式鉴定确认,尚余1,111名身分待确定。 2010年,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支持建商在世贸中心废墟旁兴建一个伊斯兰文化中心,其中包含一座清真寺。此事引发受难者遗族的不满,认为这是在伤口上洒盐的行为。反对者试图以地标名义保留已有152年的建筑物以阻止兴建,但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以9比0票否决。 2016年5月份美国参议院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一份911法案,表明受害者可以通过美国国内法庭控告涉及911的外国人包含政府,之后由美国法庭判决胜诉后在美国领土内对其人或其资产执行。美国总统欧巴马初始就明确表明将动用否决权反对此一法案。 沙特阿拉伯早前已经威胁:只要本法案施行,将会抛售包含国债券在内的7,500亿美元在美资产。其后,美国公布沙特持有美国国债约1,168亿美元,但否认与沙特的警告有关。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投票推翻总统奥巴马对《》(简称「911法案」)的否决。该法案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死难者的家属向沙特阿拉伯索偿。参议院以97比1、众议院以348比77的压倒多数推翻总统对911法案的否决,是国会两院首次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奥巴马对一项议案的否决。 袭击当天,纽约市长鲁迪·朱利安尼称:“我们要重建。我们要从中再起,变得更加强大、政治上更加强大、经济上更加强大。天际线会再次补全。” 袭击一年内,五角大楼受损部分重建并进驻人员。2003年末,临时世界贸易中心车站开放,新的世贸中心7号塔重建并于2006年完工。世贸中心主址重建后延至2006年末,直至承租人拉里·希尔弗斯坦和纽约与新泽西港口事务管理局在财务上取得同意才得继续。2006年4月27日,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开始重建,2013年5月20日盖到最高。当日,塔尖安装后的该楼高度达到1,776英尺(541米),成为西半球最高的建筑。2014年11月3日,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竣工开放。 另三座大楼将会在世贸原址靠东一点竖起。三座塔都已开工。 袭击第二天,世界各地纪念和守夜林立,原爆点四周贴满了去世和失踪者的照片。一位目击者称自己“无法摆脱无辜丧生者的面孔。他们的照片到处都是,贴满了电话亭、街灯、地铁外墙。这一切让我想起大葬礼,人们肃穆、哀悼,但很友善。之前,纽约给我的感觉是冷漠;如今,人们伸出援手,互助扶持。” 第一个纪念方式是投射灯柱,有88个探照灯安在世贸中心塔基上。纽约展开了世贸中心纪念馆设计竞赛,海选精品。2006年8月,《倒映虚空》("Reflecting Absence")脱颖而出,主张在塔基上建造一对镜面池塘,环刻故人姓名。2006年8月,世贸中心纪念基金会和纽约与新泽西港口事务管理局开始大规模建设纪念馆和博物馆。2011年9月11日,袭击十周年纪念活动在纪念馆举行,该馆次日向公众开放。博物馆于2014年5月15日完成,21日开放。 2008年,五角大楼纪念馆完工,并于遇袭七周年当日开放。纪念馆包括184个面向五角大楼的长凳。2001至2002年间,五角大楼进行修复,并在77次航班撞击的位置建了一个小教堂和室内纪念馆。 尚克斯维尔计划建立联合航空93号国家纪念馆,围上树丛,在风铃刻上故人姓名。临时纪念馆位于事故地点处。 纽约市消防员捐献了一个用世贸钢材制作的十字架,立在类似五角大楼形状的底子上,并于2008年8月25日安装在消防局外。多地建立了纪念馆。逝者家属、相关组织建立了许多奖学金和慈善基金。 纽约市每年都会在肃穆的音乐里诵读故人姓名。美国总统出席了五角大楼的纪念活动,要求美国人遵守爱国日(Patriot Day),肃静默哀。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举行了小型纪念活动,通常由总统夫人出席。
407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71
8月29日
8月29日 8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41天(闰年是24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4天。
407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76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是分析和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建筑结构的工程学科目。结构工程通常被归类为土木工程的分支,但也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 结构工程师通常参与房屋建筑和其他大型结构的设计, 但也能参与到诸如机械、医疗设备、汽车等结构可靠性会影响使用和安全的领域。结构工程师必须按照国家或行业规范来设计,确保安全性(如:结构不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破坏)、可维护性以及可用性(如:房屋不能有太大的变形,避免使用者不适)。设计出来的建筑必须能承受巨大的荷载,以及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结构工程理论是建立于在不同场地和材料下,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物理规律和工程经验之上。结构设计一般用少数几种简单的结构构件来组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结构工程师为工程分析和设计负责。刚入门的结构工程师会设计建筑物的一些相对独立结构构件,例如梁、柱、楼板。熟练工程师则负责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分析 结构工程师通常细分到不同的领域,如桥梁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管道工程师、工业建筑工程师,以及特定的机械设计行业如汽车和飞机。 自从人类开始建设自己的房屋,结构工程师 就出现了。19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使得结构工程师逐渐独立于建筑师。在那之前,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通常是一个人,称为。 现在,结构工程师需要完全理解静态与动态荷载,以及相对应最适合的结构形式。现代建筑的复杂性要求结构工程师极富创造力的工作。一个结构工程师通常需要四到五年的高等教育,三年左右的工作实践才能被认为基本胜任工作。 结构工程师的从业资格和认证一般由全世界特定的学术组织和监管机构(例如,英国的)。根据从业人员的学会和他们参加的考试,一般被认可为结构工程师或者土木工程师。 结构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时由伊姆荷太普主持修建的左塞尔金字塔,伊姆荷太普是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工程师。金字塔是古代文明建造的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因为金字塔结构形式是内在稳定的且可以被几乎是无限缩放(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其他结构形式,增加大小不会线性比例地增加负荷)。 在整个古代和中世纪,大多数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是由工匠主持,如石匠和木匠。没有系统的结构理论,对结构如何工作的认识极为有限,工程施工几乎完全基于经验。知识是由同业公会保留,很少进步。建筑物只是重复的结构。 没有记录显示谁首先计算结构构件的强度或结构材料的表现,但结构工程专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工业革命和混凝土重新发明(见混凝土历史)之后。文艺复兴时期,基本结构的物理科学开始被理解,并一直发展至今。 土木工程的历史伴随着大量的失效和垮塌。有时候这些事故是因为明显的疏忽,如发生在海地的佩蒂翁维尔学校倒塌事故,负责人福尔廷·奥古斯廷牧师说“我自己主持设计建造了这房屋,我不需要什么工程师”,结果三层的校舍局部垮塌。 事故造成362人死亡,绝大多数是上课的孩子。 其他情况的结构失效常需要仔细的研究分析,因为原先的设计师常似乎做了一切行业认可的做法,但结构依然失效,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常常大大地促进结构工程的发展。这样的研究也被称为。对1970年代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系列结构失效,包括箱梁的失效的研究大大促进了结构工程知识的发展。 建筑结构工程,通常指包括建筑物设计有关的所有结构工程。 建筑工程通过运用基本的数学和科学思想,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和结构形​​式,最终使房屋在合理的预期负载下满足其设计功能要求和结构安全。这和单纯的建筑设计不同,建筑设计只考虑运用材料、形式、重量、空间、体积、质感和光感来实现美学,功能和艺术审美上的功能。 建筑师通常是在房屋设计时的首席设计师,结构工程师作为顾问。实际上其他每个学科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类型。许多结构结构简单,建筑师单独即可,如多层的办公楼和住房,而其他结构,如索膜结构,薄壳结构和壳格结构,它们的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形式,因而结构工程师的工作更加重要,对建筑形体美感的影响更大。 房屋结构设计必须确保建筑能够安全地站起来,能正常工作,而没有过度的变形或变动,避免结构构件因疲劳而开裂或失效,断开或分离,或造成使用不适。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由于温度,蠕变,开裂而造成的位移和荷载。还必须确保房屋在可接受的材料制造公差下能够顺利建造。它必须配合其他建筑辅助设施(如:空调,通风,排烟,电气,照明等)。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往往非常复杂,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完成。 建筑结构工程专业包括: 抗震结构是指那些设计时已经考虑需要抵抗所在地可能的地震作用的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设计结构抵抗地震作用,就像军事上修建防御工事来抵抗可能发生的战争。抗震设计和军事思想原则是相似的:做好准备,尽量减缓或减轻可能遭到的攻击。 抗震结构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抗震结构工程或抗震结构并不一定指"非常坚硬"或者"昂贵"。事实上,许多被认为“坚固”的结构反而太沉重,以至于极易在地震中垮塌。 现在,最“有力”和“经济”的抗震结构工程做法是基础隔震,一种被动的振动控制技术。 英语语境中,土木工程包含了几乎所有建筑工程,大陆俗称“大土木”。大陆学术界将水坝等土木建筑独立于土木工程,俗称“小土木”。 土木结构工程指最广泛层面上的建筑结构工程,包括: 结构工程师主导,常独立设计这些结构物。在这些类型的设计中,结构安全是最重要。在英国,桥梁、核电站和桥梁的设计必须由注册工程师签字负责。 土木工程结构经常需要面对极端条件,如剧烈的气候变化,冲击荷载(如飞机跑道和高架桥),高压(水压或管道压力)。也常建造于腐蚀性环境,如海洋、工业设施内或地下。 建筑结构工程的原理常被用于机械结构。静态结构设计通常假定构件总是保持稳定的几何形状(事实上,所谓的静态结构也可能发生显著变形,必要时,结构工程师设计必须予以考虑),然而机械结构包含大量活动部件,因而必须考虑金属疲劳造成的结构变形和荷载变化。 机械构件受到高频变化的冲击力,如船和飞机部件的内力会有无数次的变化,在他们的设计生命周期内。结构工程师必须确保在整个设计使用寿命中构件都不会失效。 机械结构工程: 任何结构都是由简单的结构构件组成的: 这些结构构件可以按照形式(直线、平面、曲线)和维度(一维、二维): 结构工程取决于对材料及其性能的知识,使用不同的材料来抵御荷载。 常见建筑结构材料:
407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79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是一个尊称,适用于国家、地区或联邦州的元首或领导人的妻子。第一夫人并非公职,但是一般来说她们负责主持在元首官邸举行的各种接待宴会,陪同元首对别国进行国事访问,或是出席各种慈善活动。 此称谓起源于美国,共有4种说法: 如果领导人为单身或其配偶因各种原因而不能胜任第一夫人的礼仪角色,亦有可能由其他女性亲属或官员替代。如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就由自己的儿媳妇担当第一夫人的角色;在南越,由于首任总统吴廷琰为单身,甚至以弟媳陈丽春(吴廷瑈夫人)为第一夫人。 如果元首任期内其配偶离世,则由其女性亲属代行第一夫人的职责,如1974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夫人陆英修遇刺身亡之后,由长女朴槿惠代任韩国第一夫人。 2016年11月,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指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代表出席APEC在秘鲁举行的领袖高峰会,由于其妻陈万水已于2012年病逝,因此由女儿宋镇迈陪同出席,担当相当于第一夫人的角色。 如果领导人配偶是男性,其往往称呼为第一先生(英语:First Gentleman),如英国撒切尔夫人之夫丹尼斯·撒切尔爵士、德国现任女总理默克尔之夫约阿希姆·绍尔。 如果领导人至今未婚但有稳定恋爱对象,那么则称为第一伴侣,如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前女友瓦莱丽·特里耶维勒、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男友Tim Mathieson。 在刘少奇担任中国国家主席期间,多次偕同夫人王光美出访,外国媒体多以“第一夫人”称呼王光美,引起毛泽东夫人江青不满,江青认为自己作为中共中央主席的夫人,才是理所当然的第一夫人。这为以后文化大革命批斗刘少奇夫妇两人埋下伏线。 「第一夫人」这个礼仪角色于西方(或者被西化的)国家比较常见,于某些共产或者前苏联国家比较少见。
408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81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又称昆明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是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 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西侧,紧邻云南省图书馆。 1907年,清朝云贵总督王文韶委托曾公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胡景伊在云南陆军武备学堂和云南陆军小学基础上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选址为昆明翠湖承华圃,筹办期间云贵总督易为李经羲,李改命与胡景伊同校毕业的韩建铎与胡景伊,共同于1909年8月再办讲武堂,首任总办由云南兵备处总办高尔登兼任,李根源任校监,次年李接任总办。自1909年至1935年停办共开班22期,每期一年半至两年,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四科(后增设有辎重、航空、空降等科),1919年,李根源还在广东韶关开设过讲武堂分校,共办两期。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在抗战期间为东南亚国家培养大量指挥军官。1912年改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35年后改名为“中央陆军学校第五分校”,开办至1945年停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目前讲武堂的遗址用作博物馆用途,一方面展览历史文物;一方面展览云南地方艺术品,并由某拍卖公司入驻。 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物,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材建筑物,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 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 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校长 由于该校教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日语的「士官」等于汉语的「军官」,俗称「将校」。汉语的「士官」在日语称为「下士官」。)毕业,很多人在日本留学时就是倾向革命党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使学校成为培养反清革命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将军,如朱德、叶剑英等。
408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82
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4年,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逐步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设想。后来,又逐渐确立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由此,毛泽东首次较完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内容。 1960年2月中旬,周恩来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称“科学技术现代化”。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称,“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年9月6日到9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同年11月17日到12月3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号召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63年8月6日,薄一波在各部委负责人会议上所谈的主要内容有,“原打算1963年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现在不搞了,1966年开始。这3年的调整,着重于充实、巩固、提高,填平补充,成龙配套。”由于第三个五年计划1963年不能出台,所以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四个现代化”作了公布。 1964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964年12月20日到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在会上向全国人民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要改换领导层,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时提到:
408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84
克劳斯·沃维雷特
克劳斯·沃维雷特 克劳斯·沃维雷特(又译克劳斯·沃维莱特;德语:Klaus Wowereit,)是前德国柏林市长,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 2014年8月末,受到德国柏林勃兰登堡机场建设的影响,克劳斯·沃维雷特宣布将在12月11日辞去市长职务。 1953年10月1日生于柏林。1984年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法律系。同年他被选为柏林州最年轻的议会成员。自1999年12月起他是社民党的议会代表主席。2002年6月当选市长。2006年9月被再次选为市长。 沃维雷特是德国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在2001年市长选举之前,他曾发表名言:""Ich bin schwul, und das ist auch gut so."" (“我是同性恋,这也挺好。”),从而出柜。他在被提名为柏林市长候选人之后决定向公众公开性取向,因为他感到德国的小报已经“蠢蠢欲动”。他想借此来打击这些小报,不让他们就自己的同性恋生活编造狂野的、危言耸听的故事。沃维雷特是在柏林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次大会上做出上述发言的。人们大受震惊,沉默了足有半秒才自发地欢呼和大声鼓掌以示支持。
408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85
8月30日
8月30日 8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42天(闰年是24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3天。
40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86
8月31日
8月31日 8月31日是阳历年的第243天(闰年是24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2天。
408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87
9月1日
9月1日 9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44天(闰年是24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1天。
409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90
荷兰
荷兰 荷兰(,),音译尼德兰,直译低地之国,是主权国家荷兰王国()下的主要构成国,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等四个主体,共同组成这个主权国家。 荷兰的领土可分为欧洲区与加勒比区两个部份。欧洲区领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并与英国为邻。加勒比海区,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包括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三个小岛。荷兰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与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国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于鹿特丹,为全世界进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兰」的字面意义,为低地国家,这个名称来自于它国内平坦而低湿的地形。其国土中,只有约50%的土地高于海拔1公尺。其国土中,低于海平面的土地,绝大多数是人造的。从16世纪开始,荷兰人,利用风车及堤防排干积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制造出圩田。现今荷兰国土总面积中,有17%是人造的。荷兰是一个人口非常稠密的国家,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计入水域面积则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韩国的总人口数与人口密度,同时高于尼德兰。尽管如此,尼德兰是世界第二大的粮食与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拥有议会选举的国家之一,自1848年起,就确立了议会民主及立宪君主制。荷兰被认为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其社会长久以来就以宽容异己的风气闻名,其法律允许堕胎、性交易及安乐死等,有限度的放宽娱乐性药物的合法使用,如大麻。1579年开始,就允许国内居民有宗教自由,领先当时欧洲其他国家。2001年,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立法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荷兰是欧盟、十国集团、北约、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比荷卢经济联盟的一部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总部位于海牙。在这个国家中,拥有五个国际性法庭,包括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法院、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等。前四个法庭都设在海牙,此外,欧洲刑警组织与欧洲检察官组织的总部也位于此,这使得海牙被称为是国际司法之都。 荷兰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在经济自由度指数列出的全球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7。在2011年,它是全世界人均收入第10高的国家。在2013年,联合国世界快乐报告中,将荷兰列为全世界第四快乐的国度,显示了这个国家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尼德兰()的字面意义,为「低地」,即低地国家之意。以普通名词的单数形式出现时,即,通常指的只有这个构成国在欧洲区的领土部份;使用普通名词的复数形式,加上冠词,就成为专属名词,用来作为整个主权国家的名称:日耳曼语族中,英文称之为“”,德文拼为“”。而在罗曼语族中,法文称之:“”,西班牙文拼为“”。但因为比利时与卢森堡在历史上曾经属于荷兰的一部份,在法语及西班牙语中,包括比利时与卢森堡,都可以称为低地国,要视语句的情境来决定它所说的国家。 从15世纪开始,尼德兰(Nederland)这个名字就开始被使用作为国名。但是与英国或法国不同,这个名称并不是起源于民族名称,而是由地名转化而来。这个名称最早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名称,在德语地区,只要是低漥地区,都常使用"Nederr"(低)这个名称来命名,例如下莱茵河地区与下默兹河地区,就曾被称为是Nederlanden(低地);相对而言,地势高的地区,就会被称为Oberland(高地)。 在尼德兰这个正式国名之外,因为历史因素,这个国家还有一些俗称。例如,在16世纪时,这个国家常被称为法兰德斯(Vlaanderen)。在中国,直到清帝国末年,都还曾经用法兰德斯来作为这个国家的称呼。 在许多其它语言中,包括在加勒比海地区,常把「荷兰」(Holland)当成这个国家的国名。这是一个常见的俗称,但严格来说是错误的。「荷兰」(Holland)原是尼德兰(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中一个地区的名称,也就是北荷兰省与南荷兰省两地的合称。在七省联合共和国时代,荷兰是其国内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富裕的地区,因此被用来转喻代指尼德兰(Nederland)整体。 称呼此国家为「荷兰」,在其国内并不被广泛接受,特别是对来自其他省份的居民来说,使用荷兰来称呼他们的国家并不礼貌。 在正式场合中,一般使用其正式国名,尼德兰(Nederland)。「荷兰」这个名称在某些情形时可在非正式场合中使用。 这须视情况而定,例如在指他们的国家足球队时,称呼为「荷兰队」时,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个常见的英语俗称「Dutch」,用于称呼荷兰的主要族群,也就是荷兰人(Nederlanders)。这个单字由德意志(Deutsch)这个单字分化出来,最早来自,本义为「部落的」或「人民的」。在英语传统中,称呼荷兰人为Dutch,德国人为German,他们同属于日耳曼民族。 尼德兰在明朝末年开始与中国交往,最早中国人称之为红毛鬼、米粟果、红毛番、波斯胡、红夷、红彝,《明史》中,称为和兰、阿南,《清史稿》同样称和兰。在《海录》称为荷𪢠,又有贺兰、荷南等称呼,在1794年,乾隆皇帝下旨改称荷兰,此后成为官方称呼。然据同治2年签署之《中荷天津条约暨另款》与光绪27年《辛丑和约》,皆称荷兰为大和,因此大和、和国可视为晚清官方对荷兰之正式译名。《海国图志》称此地区为尼达兰,此国为荷兰。汉语中,称呼为荷兰、和兰、贺兰、阿兰陀、荷兰陀等,皆源自于、或。日文汉字译为「」。 因为历史因素,汉语将荷兰(Holland)这个非正式名称承袭下来,作为尼德兰(Nederland)这个国家的正式称呼。在中文中,往往不区分Nederland,Holland及Dutch,笼统地译为荷兰。这种译法极为通行,但在某些时候,这种译法可能会造成混淆:例如荷兰地区(Holland),与尼德兰(Nederland)这个国家,在中文里一律译为荷兰;居住在荷兰地区的荷兰人(Hollanders),与这个国家的居民尼德兰人(Nederlanders),在中文里同译为荷兰人;法国占领时期的荷兰王国(Kingdom of Holland),与尼德兰王国(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经常都统一译为荷兰王国。在这种时候,需要回顾原文,以及经由上下文来分辨,才能确定它的内容是什么。 在罗马帝国统治荷兰之前,据说凯尔特人与日尔曼人曾居住在此 在古罗马时代,莱茵河南的地区先是属于“比利时高卢”省,后归于“日耳曼行省”。这里的北部地区居住着许多日耳曼部落,南部则是高卢人,而这些高卢人在移民时期也融合了许多日耳曼部落,其中撒利恩法兰克人从这里迁移到高卢,并在公元五世纪建立起了强大的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 中世纪,低地国家(大约包括现在的荷兰、德国西部部分地区、卢森堡、比利时、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存在着很多诸侯封建领地,分别属于勃艮地公国(Duchy of Burgundy) 和神圣罗马帝国。到了十六世纪初,因为复杂的皇室联姻,他们在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统一起来。 1556年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退位,将西班牙和低地(被称为北方省)分给他的儿子腓力二世,将奥地利等其他地区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统分给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就这样,北方省属于西班牙王国。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国王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加尔文派的迫害,爆发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现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区域)成立了乌得勒支同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这被认为现代荷兰的开始。1581年,联盟正式宣布独立。战争在继续,直到16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才签订《明斯特条约》,承认七低地(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包括台湾的部分地区于1624年-1662年和1664年-1667年曾为其殖民地。这段时期在荷兰被称为「黄金年代」。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1740年(清乾隆五年)10月9日-12日,在爪哇巴达维亚(今印尼爪哇岛雅加达)爆发荷兰人屠杀华人移民的红溪惨案,华人死亡万余人。 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法国先后在此扶植了巴达维亚共和国与荷兰王国。 在1815年被拿破仑统治的法国占领结束后,荷兰和现在的比利时、卢森堡组成荷兰联合王国。比利时很快在1830年独立,卢森堡也紧随其后,荷兰本土则继续著荷兰王国。 荷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 荷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自1940年5月被德国占领直至1945年才被解放。 战后,荷兰经济再度繁荣发展。荷兰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济联盟、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约的成员。 于1954年12月15日,荷兰通过《荷兰王国章程》(Het Statuut),使荷兰的原殖民地和属地在王国内与荷兰本土享有同等地位。自此荷兰王国专指由荷兰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组成部份的王国,而「荷兰」则专指欧洲大陆荷兰。现时荷兰王国包括四个部份,分别是欧洲大陆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而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则并入荷兰本土成为特别行政区。 平坦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其国土面积的一半海拔低于1米,26%甚至低于海平面。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莱福兰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来保护。而荷兰人世代与海争地,在荷兰人眼中最大的敌人是海洋。欧洲区荷兰的最高点是位于国家最东南角的瓦尔斯堡山,海拔321米,但全荷兰的最高点却是位于加勒比海沙巴岛的风景山,高887米,这也是整个王国的地理最高点。 莱茵河、瓦尔河和马斯河将荷兰一分为二。 长期以来,因为自然灾害与人类介入,荷兰的海岸线不断的在改变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134年的暴风,让大量土地渗入海里,创造出泽兰省西南边的群岛。 1278年12月14日,圣露西亚洪灾(St. Lucia's flood)造成尼德兰与德国超过5万人丧生,是在荷兰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洪灾之一。1421年的圣伊莉沙白洪灾(St. Elizabeth flood)过后,摧毁了大量圩田,造成72平方公里的Biesbosch潮汐洪泛平原的出现。1953年2月,北海出现的洪水,造成尼德兰西南方数个海堤溃堤,超过1,800位居民在洪水中丧生。荷兰政府因此拟定了大规模的防洪计划,以保护这个国家不受洪水威胁,其中最著名的为三角洲工程。 欧洲区荷兰盛行来自亚速尔高压的西南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降水量650~700毫米。但加勒比海的波奈尔则属热带半干旱气候;沙巴和圣佑达修斯则热带而潮湿。 荷兰加勒比区是荷兰本土三个特别行政区: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的集体名称,又称BES岛屿。 自1581年至1806年,荷兰是共和体制,但并非议会民主制国家。其后的1806年至1815年,荷兰被法国短暂的统治。从1815年起,荷兰一直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自2013年,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就任国家元首至今。理论上说,国王有权任命政府成员。实际上通常会按照选举结果建立联合政府,再由国王宣布政府首脑的任命。 荷兰议会由下议院(第二院)和上议院(第一院)构成。150名议员组成的下议院一般每隔四年选举一次,可以提前改选,而选举制度为比例代表制。由于下议院的政党众多,因此选举后难以有单一政党可以组建政府,因此组建政府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不过联合政府必须要在下议院获得多数支持,但无须在上议院获得多数。上议院权力较小,上议员则是每隔四年由新当选的省议会议员,根据地方选举结果挑选组成。 荷兰宪法也规定,法院为主的司法机关不得宣布国会通过的法案违宪。 政治学家一般认为荷兰是协商民主政体的典型样本。 2010年荷兰大选,荷兰举行议会下议院选举。选举后,荷兰基督教民主联盟与自由民主人民党组建中间偏右少数派联合政府,获自由党支持信任动议。2010年10月24日,马克·吕特接替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出任首相,成为荷兰92年首个自由主义政党的首相。2012年联合政府提前解散,大选提前举行。在重新举行的大选,自由民主人民党取得41席,工党取得38席,选举后自由民主人民党与工党组建大联合政府。 荷兰分为12个省): 省下设基层政权("gemeenten",亦称市镇),参见荷兰市镇政治。 荷兰外交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过去的中立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在荷兰国内,最著名的是联合国及国际法庭组织。不过,荷兰外交实际上放弃中立政策,先后加入北约与欧盟。 荷兰的外交政策,基于四项基本立场:大西洋区域合作,欧洲整合(European integration),国际发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以及国际法。 荷兰军队由四个部分构成: 荷兰以「军队」()一词来统称全军,该词衍生自战争()和武力()两词的复合。全军最高统帅为荷兰君主、国防部领导人为国防大臣、由现役四星上将者出任,陆海空各军种各由一名三星中将担任司令。 荷兰军队在过去是采用征兵制,到1996年后完全实施募兵制;目前荷兰国防部雇用四万八千名武装人员以及两万一千人的文职人员,其中包括文职人员和军事人员也有雇用女性。军事费用在2009年大概占GDP的1.65%,2010年11月国防部表示将削减一百万欧元的国防预算;同时甫上任不久的汉斯·希伦表示将会裁减一万余的人员并有更大规模的裁军计划,其具体内容为军事演习次数减少20%,舰艇海上巡逻时间减少11%,领空飞行巡逻任务减少10%,这样的削减内容不胜枚举。 荷兰经济高度发达,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居世界前十位,2011年人类发展指数高居世界第三位,为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主要造船国。荷兰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天然气储量丰富,2005年开采量达745亿立方米,自给之余还能出口。荷兰交通十分发达,运输总量占欧盟的30%。 荷兰工业非常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荷兰有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2011年共有12家荷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如: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英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于1907年合并而成,是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之一,雄踞世界500强企业第二名,其成品石油和石化燃料的生产和销售能力居世界第二位,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飞利浦电子公司(成立于1891年,居世界500强企业第277位,在全球电子电器企业中排前十名。其照明设备、彩色显像管、电动剃须刀、X光分析仪及音响设备在同行业居领先地位);联合利华公司(成立于1930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第136名,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和食品生产企业之一,分鹿特丹和伦敦两个总部,荷兰负责食品生产,英国负责日用化工品生产);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世界著名化工和医药企业,1994年由荷兰阿克苏公司和瑞典诺贝尔公司合并而成,列世界500强企业第479位)。 荷兰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农业构成中,畜牧业占50%,园艺业占38%,种植业占12%。2005年荷兰曾创造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额789.3亿美元的记录。荷兰人平均一人拥有十分之一头牛、一头猪,处于畜牧业最发达国家行列。荷兰面积仅约41500平方公里,但全国却有110平方公里用于种植鲜花和果蔬的温室,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誉。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年出口额达100亿欧元,出口量占国际市场的60%。荷兰还是世界上奶酪产量最大的国家,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豪达奶酪交易中心久负盛名,其运营时间已有300多年之久。此外,荷兰也是马铃薯种植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 荷兰的水陆空交通均十分便利。境内河道纵横,水路四通八达。流经南部注入北海的莱茵河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其河口的鹿特丹是世界顶级大港,吞吐量曾连续42年居世界第一。阿姆斯特丹机场为欧洲重要航空港,曾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荷兰人环保意识极强,人均拥有两辆自行车,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干道建有自行车专用车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荷兰国民经济的支柱。主要产业为运输、银行、保险、股市、旅游及餐饮等。荷兰拥有多家著名银行和金融机构。例如:荷兰银行(由荷兰通用银行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银行于1991年合并而成,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拥有银行网络最多的银行之一。银行排名居欧洲前十、世界前20名);荷兰国际集团(即ING,由荷兰中产-邮政集团与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于1991年合并而成。为荷兰第一大金融机构,在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名列第17位);荷兰农业合作银行(由荷兰数家农村信用社于1973年合并而成,是荷兰第二大银行,居全球银行50强)。 有“欧洲花园”和“风车之国”之称的荷兰旅游业较为发达,久负盛名的拦海造陆工程、美丽宜人的郁金香种植区(荷兰有“郁金香王国”之称,郁金香是其国花)、著名的奶酪小城豪达(拥有世界第一家奶酪交易中心)、充满古老气息的大型风车群(荷兰是风车最多的国家)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荷兰自古便是贸易强国,在17世纪上半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当时的地位可与当今的纽约相提并论。时至今日,荷兰在对外贸易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是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主要进口工业原料、原油、半成品和机械等。60%的产品供出口,主要为石油制品、电子产品、船舶和农产品等。 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公里。 在荷兰居住着多个种族的人群。尽管如此,纯正荷兰血统的居民仍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荷兰语是荷兰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是荷兰、比利时、苏里南和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官方语言。在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的佛兰德斯地区通用。欧洲约有两千四百万人以荷兰语为第一语言,还有曾经被荷兰统治了四个世纪的印度尼西亚也有日常的使用。 荷兰语字母表由26或27个拉丁字母组成,除A至Z外,在Y后面有一个 IJ 。荷兰语有时用 IJ 代替Y。 荷兰语与英语和德语接近,同属西日耳曼语支。荷兰语是由古代低地德语诸方言演变而来,最早的荷兰语文献可追溯到12世纪的佛兰德斯。当代荷兰语是五种方言群体的集合:中西部方言(包括南、北荷兰省,乌德勒支,海尔德兰的大部和西兰的岛屿等地区使用的方言),东北方言(格罗宁根、德伦特、上埃塞尔和海尔德兰东部使用的方言),中南部方言(北博拉班特及其周边的林堡地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博拉班特和东弗兰德斯),西南部方言(西弗兰德斯)和东南部方言(荷兰的林堡地区大部和比利时的同名地区)。东北方言通常被称为萨克森方言,东南方言被称为东部低地法兰科方言,其他的三个群体则被称为西部低地法兰科方言。荷兰的弗里斯兰省的语言通常单独列为一种语言:弗里斯兰语。南非荷兰语是17世纪殖民者所说的荷兰语的变种,有相当数量的马来、班图诸语言的借词和语法散布其中,南非白人的祖先名为布尔人,其名称的由来是来自荷兰语中boer(农夫)这个单词。 另外荷兰的第一外语为英语,官方宣称有95%-98%的人口能使用英语。 荷兰保障宗教自由。现在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荷兰是目前欧洲最世俗化的国家之一,67.8%的人无宗教信仰,或不参加宗教活动。荷兰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24.6%)和基督新教(10.8%)。天主教徒主要在南部地区,而基督新教,主要是荷兰归正宗教会,属于喀尔文教派,历史上曾经人人虔信,现在却已式微。另外由于穆斯林移民大增,达到全国人口的5%,使回教成为荷兰第三大宗教。此外,荷兰还有许多佛教、犹太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荷兰以社会风气宽容开放著称。通常,荷兰的形象会与贸易、郁金香、风车、木鞋、奶酪和白蓝彩釉陶器等等相联系。在2001年4月1日,荷兰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在2002年4月1日,荷兰又成为全球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同时荷兰在对待大麻等非致命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在世界范围内最为自由化的。荷兰是对移民较为宽容的国家,也有众多荷兰人移民外国。 荷兰拥有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两座国际标准的大都市,另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中等规模城镇,这些都是荷兰高度城市化的明证。 荷兰人口最多的十二个城市及其人口数目: 荷兰诞生过很多著名的画家。北方文艺复兴时期就有早期尼德兰画派出现。17世纪时,正值鼎盛的荷兰共和国又出现了荷兰黄金时代绘画,荷兰出现了伦勃朗、扬·弗美尔、扬·斯特恩和其他一些画家。19世纪和20世纪的画家包括梵谷和皮特·蒙德里安。而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亦是一位知名的图形艺术家。 荷兰的哲学家包括伊拉斯谟和斯宾诺莎。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主要著作也完成于此。 在“黄金年代”,荷兰的文学也曾十分繁荣,产生了约斯特·范·登·冯德尔和彼得·孔奈路思·霍夫特(Pieter Corneliszoon Hooft)两位著名作家。二十世纪的主要作家包括哈里·穆里施、杨·沃尔克斯(Jan Wolkers)、西蒙·费斯特代克(Simon Vestdijk)、塞斯·诺特博姆()、赫拉德·雷夫(Gerard Reve)和威廉·弗雷德里克·赫尔曼斯(Willem Frederik Hermans)。《安妮日记》也是作于荷兰。 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足球是荷兰的第一运动,荷兰国家足球队是欧洲的一线强队,有“橙衣兵团”以及“无冕之王”的称号,曾经三次获得世界杯亚军,并于1988年荷兰三剑客时期夺得欧洲国家杯的冠军。荷兰同时亦诞生出告鲁夫、朗奴·高文、云达沙、云尼斯达莱、云佩斯等众多著名足球员。
409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099
藏族
藏族 藏族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使用藏语的民族,自称“博巴”()。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西藏、川、青、甘、滇,境内人口约630万余人(2010年);在尼泊尔、印度、不丹、巴基斯坦等青藏高原周边国家亦有分布;另有从中国境内移民出境的藏族及其后代近20万。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帝国。公元11、12世纪,藏民族开始逐渐形成。藏族使用藏语,通用藏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气氛浓厚。常着藏袍。以糌粑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区多住帐篷,城镇多住碉房。多行天葬。藏历新年为重要节日。 藏族文化悠久、灿烂而独特,文献众多,藏医药、藏历、歌舞、唐卡、金铜佛像等都独具特色。史诗《格萨尔王传》、热贡艺术、藏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在藏语中,称藏区为“博”(),称藏人为“博巴”()。此外,不同地区的藏民又有不同的自称:阿里地区自称“堆巴”,后藏自称“藏巴”,前藏自称“卫巴”,康区自称“康巴”,安多地区自称“安多哇”。 汉族地区多以“藏”为词根。在藏语中,“藏”本是满盈、纯净、清澈的意思,后来用来指称雅鲁藏布江(“藏曲”),再后来又引申指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康熙年间,汉文文献开始用“藏”“西藏”来指称包含整个青藏高原在内的地区,并根据地名,将居住于“藏”的民族称为“藏人”“藏民”等,19世纪末开始用「藏族」一词做为藏民族的称呼。 此外,根据藏语中对藏区的称呼“博”和对藏人的称呼“博巴”,汉文文献中也称藏人为“番族”“番人”“濮”“番巴”“博巴”“百巴”“北发”“发羌”等。 唐代称当时藏地的政权为“吐蕃”。“吐”在藏语中指“上方”“高处”。“吐蕃”即“生活在高处的蕃人”,最初是西藏高原周边地区的藏族先民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蕃人的称呼,在被蕃人部族征服后仍保留了这一说法。蒙古语和满语中都采用这一称呼,蒙文汉译为“土伯特”,满文汉译为“图白忒”。西方语言对藏区、藏人的称呼,也多译自此类,如英语中称西藏为“Tibet”。 藏族民间有关民族起源的传说中,流传最广、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猕猴与罗刹女交配繁衍藏人的传说。有学者猜测,“罗刹女”指的是藏地土著,“猕猴”指来自横断山区的种群,二者结合的传说隐喻远古时期两地氏族之间的联姻。 藏族的基因有94%来自现代人种,6%来自已灭绝的人种。其现代人种的基因中,有82%与东亚人种相似,11%与中亚人种相似,6%与南亚人种相似。根据藏族特有的基因,藏族距今62,000-38,000年前就来到青藏高原。关于藏族的族源,历史上存在多种“外来说”。考古发掘则表明,在距今39,000-31,000年前,青藏高原上就有原始人类居住。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分别是藏东地区和西藏腹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现代研究多认为,藏区的种族和文化,是以藏区本地的土著居民和自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南下的氐羌部落为主体融合而成。另一部分古羌人向东发展,参与了汉民族的形成,即汉文文献中的西羌部落;一部分南迁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发展为藏缅语族各民族;留在青藏高原的部族,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藏族。 藏民族,是吐蕃王朝灭亡后通过吐蕃部落在原吐蕃王朝征服 地域(青藏高原范围),尤其是甘青及川西高原地区与原吐蕃王朝征服的各族居民经五代、宋、金长达几个世纪的相互杂处、共同生活及血缘上的彼此混同,尤其是通过“后弘期”藏传佛教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之后而最终形成的。 进入文明时代后,藏地出现了大量小部落,有44小王、12小邦之说。经过长期的战争,最终,由兴起于雅隆河谷的悉补野()部在7世纪上半叶统一了青藏高原。 完成统一大业的是悉补野部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他迁都逻些,建立吐蕃王朝,颁行法典,迎娶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命人创制藏文,对藏民族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8世纪下半叶,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吐蕃走向鼎盛时代,法令与制度趋于完备,从外传入的佛教得到大力弘扬。版图的扩张也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尽占唐朝西北的河西、陇右,并最终攻陷安西四镇和西州,雄踞中亚。 吐蕃政权与中原唐王朝有着极为密切的交往关系,之间有过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的两次和亲,包括清水会盟、长庆会盟等在内的十次会盟,为争夺吐谷浑、西域、河西走廊、南诏等地而发生的百余场战事,以及大量的边境贸易、使节来往和宗教交流。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覆灭。此后400年间,藏族地区出现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始终未能统一。佛教在这一时期迎来复兴,并发展出各种派系。各派系与政治势力相互结合,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倾向。 1246年,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赴凉州,与蒙古帝国阔端太子会晤,商定藏地纳入蒙古帝国版图,行政事务归蒙古管辖;藏传佛教可在蒙古传播,蒙古王室皈依藏传佛教,宗教事务归萨迦派领袖管理。 元朝时期,在中央,封萨迦派领袖为帝师,并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区军民事务;在藏区,驻扎军队,设置驿站,划分十三万户。在此基础上,八思巴建立了隶属于元朝的政教合一的自治政权——萨迦政权,对藏区进行统治。14世纪下半叶,萨迦政权的地位为帕木竹巴政权所替代。 明朝继续承认帕竹政权,并对各有实权的势力都进行分封,即“多封众建”政策。关于明朝与藏区之关系,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一时期,宗喀巴推行宗教改革,格鲁派兴起并传入蒙古,达赖、班禅活佛转世制度确立,影响深远。 清朝鉴于格鲁派势力的壮大及其在蒙古地区的影响力,确立了扶持格鲁派的政策,册封达赖和班禅。清政府多次在藏区用兵,并设置驻藏大臣,颁布《西藏善后章程》,整顿西藏政治体制。 近代以来,西方势力入侵西藏。英国于清末入侵西藏,并与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辛亥革命爆发后,藏区和中原同样风雨飘摇,动荡多事。关于这一时期的西藏是独立于国民政府还是受国民政府管辖,存在争议。民国初年,藏区高层与英国政府签订《西姆拉条约》,划定“麦克马洪线”。国民政府建立后,设置蒙藏委员会,在南京设立西藏驻京办事处。在藏区,则发生了热振事件。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西藏政权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1959年,达赖喇嘛流亡印度,成立西藏流亡政府。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藏族常用到的地理区划概念有“阿里”“卫”“藏”“安多”“康”等: 藏族传统上将藏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又有两种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全国共有藏族6,282,187人: 藏族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一区、十州、两县: 许多原先世代居住于中国境内的藏族,因为各种原因,移民至中国境外长期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这些人称为“藏胞”或“藏族侨胞”。1959年,十四世达赖出走印度,随之移民境外的藏族约有8万人,成为藏族移民的主体。2009年,《国际西藏邮报》发布西藏流亡政府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境外藏族人口为127,935人。而据中国大陆学者估计,2010年前后,中国境外藏族人口为17万(一说20万),其中印度11万人,尼泊尔3万多,美国2万左右,瑞士、加拿大各有4000人左右。 青藏高原上耕地资源匮乏,所以在藏族的传统经济中,畜牧业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人们的生产围绕牛羊的放牧、打毛、挤奶、拾粪展开。虽然局部地区也有农业和狩猎,但都还是要依赖于畜牧业的支撑。受高寒气候影响,青藏高原上草类生长慢,且难以割草贮存,因而藏族的传统牧业至今仍以游牧为主,尚未实现定居。在畜种方面,高山草甸草场多牦牛,高原宽谷草原多绵羊,海拔较低的地区还有黄牛和犏牛。 在河谷平原,人们也开展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在高原上,多种植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在藏东南的低海拔地区,则有水稻、玉米、鸡爪谷和蔬菜的种植。 手工业是传统的三大产业之一。传统的手工业多属于个体方式,作为家庭生产的副业开展,规模较小,专业工匠比例不高。近年来才逐渐出现了规模化的生产。 藏族的传统生产活动大多滞留在封闭的家庭自给自足中,因而商业发展并不发达。每年秋季,农牧产品收获后,牧民会携带食盐、酥油和畜牧产品到农区交换粮食、茶叶和生产生活用品,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以青稞作为货币等价物。在此基础上,也有一些商人在农区和牧区之间开展交易活动。康巴人尤其以善于经商著称。 藏族的民族语言为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语内部差异性较大,一般可分为三个方言,即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其中卫藏方言与安多方言差别较大,康方言介乎其间并与卫藏方言接近。方言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如卫藏和康方言有声调,安多方言没有;安多方言有较多、较复杂的复辅音,卫藏和康方言较少,且限于鼻冠音。与古典藏语相比,卫藏方言的发展速度最快,康方言其次,安多方言则保留较多古典藏语的特征。 藏语属于施格型语言,主语是否添加施格标记受动词及物性和自主性的影响。基本语序为SOV(主语-宾语-谓语)。 用来记录藏语的文字是藏文,据传由吞弥·桑布扎于7世纪模仿梵文所创(一说源自象雄文)。藏文属于元音附标文字,记录一个音节时,以一个辅音字母为基字,用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等表示复辅音声母,用元音附标表示韵母的元音,用后加字表示韵尾。音节之间用点隔开。从左向右横写。 虽然不同地区的藏语口语差异较大,但在文字上却相当统一,都使用藏文来记录藏语书面语。例如藏族称藏区为“博”,在卫藏(西藏拉萨)读作,在康区(四川甘孜州德格县)读作,在安多(甘肃甘南州夏河县)读作,但都写作“”。各地藏族使用各自的方音来拼读藏文,但在书面上可以交流互通,这与汉语方言、汉语书面语跟汉字的关系十分相近。 苯教是藏族最早的定型宗教信仰。“苯”的本义指“颂咒”“祈祷”,世续苯教(原始苯教)即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约3900年前,辛饶弥沃从象雄来到蕃地,带来了更为完善的宗教理论和制度,在原始苯教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建了成熟的雍仲苯教, 成为当时藏族的全民宗教。8世纪,赤松德赞独尊佛教,苯教开始遭到打压,后来仅在边远地区传播,但其许多文化传统仍保存在藏传佛教和藏族民俗中。 截至2003年,苯教在中国境内共有218座寺庙,其中一半以上在青、川、甘。失去本身文化特征、被佛教同化是今日苯教面临的重大问题。 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墀尊公主,据传佛教就此传入藏地。8世纪,赤松德赞独尊佛教,贬抑苯教,佛教首次在藏地获得了最高地位。从赤松德赞在位到赤祖德赞在位的80多年,佛教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 之后,朗达玛毁佛灭法,藏地也进入了“藏卫无法”的时期。10世纪,佛教经由“下路”多康和“上路”阿里两条途径,重新传入藏区,自此开始了藏传佛教的“后弘期”。这一时期的藏传佛教,形成了以格鲁派、宁玛派等为代表的众多教派,产生了与政治结合紧密的“政教合一”制度,影响力从限于上层社会转为普及几乎所有民众,并具备了越来越浓的地方色彩。 绝大多数藏人都笃信佛教,日常生活中伴随着大量的宗教活动。除了供奉佛像、布施、放生外,藏民还常常佩戴“嘎乌”(贴身的微型佛龛 );煨桑,即燃烧柏树枝等,熏香敬神;堆玛尼石,即在石块上刻写文字,累积成堆甚至成墙;转经,即将经文放在转经筒内,转动一次即相当于念诵一次,此外沿着一定路线巡礼一趟也称为转经;磕长头,即以三步一磕头的方式去往拉萨或冈仁波齐等地朝圣,也可以在寺庙中原地不断磕长头。 藏传佛教对藏族人民的文化与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除了本身宗教思想的研究外,佛教寺庙还参与并垄断了藏地的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各类文化事业,产生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信仰活动深入到藏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域,其宗教教义深刻影响了藏族的思想观念。 藏族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藏族一般内穿衬衣、衬裤、围裙,外套袍子。袍子很长,男袍等身,女袍长过身体。穿袍子的时候,先将袍子提起(男袍下摆提到膝盖,女袍下摆提到脚面),然后束上腰带。因此上半身非常宽松,衣襟很大,可以当成口袋来装东西。藏区天气情况复杂,气温变化快,而藏袍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热的时候脱掉上半身一边袖子,甚至两边袖子;但下半身总是穿着,方便随时席地而坐;夜里冷的时候则用肥大的袍子当被子来盖。 藏民爱戴帽子,喜穿牛皮靴,还常佩戴各种头饰和首饰。质地上以皮革和氆氇()为主。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都有各自的服饰风格。 藏族的食物主要是肉类、奶制品和粮食,蔬菜吃得很少。肉类食物最主要来自牦牛,其次是羊和猪,既吃肉也吃内脏。乳制品除新鲜牛奶外,还有酥油和酸奶等。酥油类似黄油,是将鲜牛奶稍稍发酵反复搅拌得到的半凝结状油脂,多用来打酥油茶。最常吃的主食是糌粑,是藏族的特色食物,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一般拌上酥油茶、捏成团食用。最主要的饮料是酥油茶和青稞酒。 藏人忌食马肉、狗肉、鹫鹰肉蛋和鱼虾。不过少数地方亦有吃鱼的传统,年轻人中吃鱼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牧区传统民居以帐篷为主,多用牛、羊毛编织而成。帐门朝东开。帐内南侧称为“阴帐”,是女主人等妇女的活动空间,在此烧茶、做饭、制作酥油。北侧称为“阳帐”,是男主人居住和待客的地方。 农区和城镇的传统民居是平顶的碉房。一般底层堆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三层碉房的顶层或二层碉房最好的一间用来设立佛堂。碉房的外墙多用石头堆砌,下厚上薄,内直外收。窗户较小,不开天窗。 牛马是传统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马是专门骑乘用的,不用来驮运。牦牛多用作驮畜,有时也骑乘。 牛皮船是藏族的特色水上交通工具,呈长方形盒子状,长约2.5米、宽约1.5米,多用来渡载。 藏族传统婚姻形式多样。一夫一妻制最为常见,占婚姻总数的60%-80%,在农区和民族杂居区可达95%以上。其中最普遍的是男子将女子娶进家中。有女无男的家庭亦可给女儿招赘。 除一夫一妻制外,藏族传统上还存在着一妻多夫制 和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家庭,一般是长兄结婚,之后弟弟加入家庭,生下的子女称长兄为父亲,其余为叔叔。两兄弟共妻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多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的情况。一妻多夫制避免了兄弟分家,使财产和劳动力都不会被分割,还降低了税役压力,也为社会所普遍认可。一夫多妻制与之类似,多是姐妹共夫,姐姐先赘婿,然后妹妹加入家庭。这两种婚姻形式在藏族中占一定比例,但在安多比较少见。 藏族的通婚范围遵照严格的血缘外婚制和一定程度的等级内婚制。同父系祖先严格禁止通婚,表亲之间数代内也不许通婚。 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条例规定“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对执行本条例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 藏族有多种不同的丧葬习俗,其中最普遍的是天葬,此外还有 土葬、水葬、火葬、塔葬等。 天葬是藏族独特而普遍的葬俗,人死后停尸数日,送往天葬台,由天葬师肢解尸体,分离骨肉,拌以糌粑,再发出信号,呼唤秃鹫来食,以食尽为佳,说明生前无罪孽。土葬一般不用棺材,将尸体用布包好后置入挖出的坑穴中,再将土填平,一般不修坟包。水葬即将尸体抛入湍急的水流中,有整体葬和肢解葬两种。火葬即将尸体焚烧。塔葬是最高级的葬式,用于大活佛、大喇嘛,将尸体火化或脱水保留肉身后,葬入灵塔,以求永存。此外一些地方还有楼葬、树葬等较罕见的葬式。 不同地区对不同葬俗有各自的看法。如卫藏地区多认为土葬最为卑贱,用于因麻风、天花等传染病而死的人,或强盗、杀人犯等,而康区等地的一些地方则有土葬的传统。又如卫藏多认为水葬是乞丐、赤贫者等所用,但康区的一些地区则以水葬为传统葬俗。又如火葬在卫藏地区一般只在高僧、贵族中进行,在一些地方则普遍运用。 藏族有丰富的节日文化。有学者依据藏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7类:宗教节日、农事节日、牧事节日、纪念性节日、文体游乐节日、庆贺性节日和岁时节日。 藏历新年属于岁时节日,是藏族十分隆重的节日。各地藏历新年的时间并不一致。大多数地区在藏历正月初一过年;后藏一些地区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为“农事新年”;普兰县在十二月初一过年;工布地区(今林芝县、米林县)在十月初一过年。各地藏族庆祝藏历年的方式不尽相同,总而言之,都是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和仪式来迎接新的一年,驱散邪魔,祈求好运、安康、丰收。新年的庆祝常持续半个月之久。 望果节是农区的农事节日,日期不定,多在农作物成熟之际、大雁南飞前举行。“望果”()在藏语中是“巡视田地”“转地头”的意思。其共同形式就是绕着田地转圈,不同地方还会增加念咒、抬“丰收塔”等内容,并举行歌舞、游戏等活动。 达玛节()是牧区的牧事节日,流行于江孜一带,每年藏历五月举行。达玛节的主要活动是赛马和骑射比赛,另有歌舞、市集等。 雪顿节最初是宗教性的节日,是藏民向僧侣供奉酸奶的日子,故称“雪顿”(),即“酸奶宴会”之意。雪顿节后来发展为艺术节日,主要活动是在藏历七月一日时,在拉萨的罗布林卡上演藏戏和歌舞表演,全民盛装,观看演出。 藏族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传统医学,即“藏医”。在中国大陆,藏医学为政府所承认,藏医医师可以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藏医的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种因素、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其中,三大因素又占据主导地位。三大因素指的是“隆”(气,主呼吸)、“赤巴”(火,主热能)、“培根”(水和土,主体液)。三大因素若有余或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疾病;将三因调整至平衡、协调状态,就可治愈疾病。 在诊断时,藏医采用望诊、问诊、切诊和尿诊等方法。在治疗时,常用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兼有艾灸、放血、药浴等疗法。 藏医将药物分为动物类、石类、树类等13类,认为药物受五行(土水火风空)影响而具备六味、八性、十七效中的若干种,进而对症下药。受气候环境影响,藏药中矿物药和动物药约占一半以上比例,剂型也以丸剂为主,少用汤剂。 藏医的重要典籍有《月王药诊》《四部医典》《蓝琉璃》《昌珠本草》等。 藏族最早使用物候历。十一世纪从印度引入了时轮历。藏传佛教认为日、月食是修行的最佳时刻,对日、月食的预报非常重视,而时轮历在使用数百年后误差变大,因此在五世达赖和康熙帝推动下,从汉地引入了更精确的时宪历。现行藏历是在时轮历的基础上吸收时宪历部分内容而形成的。 藏历属于阴阳历。以阴阳五行与十二生肖相配纪年,从阴火兔年开始、至阳火虎年结束,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为绕迥,以公元1027年作为第一绕迥的第一年。以寅月为正月,以正、二、三等序数纪月,以朔日为月首初一,正月初一即新年。设闰月,闰章为65年24闰(32.5个月设1闰月),实际操作中跟夏历一样,无中气置闰。由于月球运行速度不均匀,因此太阴日有时长于太阳日(一昼夜),有时短于太阳日,从而有了“重日”和“缺日”。一个月中无重缺一或重一缺二,就只剩下29天,即为小月;其他情况下一月有30天,为大月。 永乐年间,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奉明成祖诏令,赴南京主持刊印整部《甘珠尔》,开藏文雕版印刷之先河。藏族自身形成雕版印刷体系,则要到17世纪丽江土司木增主持雕刻、后在理塘寺刊印的“理塘朱版”《甘珠尔》。 藏族的印刷业传统上由寺庙僧侣所掌握。雕印处大多设在寺庙内,称“印经院”,著名的印经院有德格印经院、纳塘寺印经院、布达拉宫印经院、拉卜楞寺印经院、塔尔寺印经院、卓尼禅定寺印经院等。所用雕版一般为长条形,用秋季砍伐的桦木制成,刻写藏文楷书。 藏族的传统文学可以分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歌谣、说唱等。其中的代表是说唱文学《格萨尔王传》,讲述格萨尔王受命下凡,历经困难后登基继位,南征北战,降妖除魔,最后下地狱救回爱妻和母亲的故事。直到今天,仍有许多藏族艺人在演唱、传承和创作《格萨尔王传》。 作家文学则有剧本、诗歌、传记、小说等体裁。诗歌尤其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传统藏文诗歌通常都有一定格律。萨班·贡嘎坚赞的格言诗《萨迦格言》广为流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亦深受欢迎,其汉语译本在汉族地区也颇有影响力。 萨班·贡噶坚赞曾撰写《乐论》,将藏族的音乐分为俱生乐(声乐)和缘起乐(器乐)。藏族传统的声乐形式是民歌。18世纪,多仁·丹增班觉从北京回藏后,带去了汉族地区的乐器,并组建乐队合奏,用器乐合奏为民歌伴奏,对藏族传统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藏族民歌形式多样,可分为小调和舞歌两大类,根据内容又可分为婚礼歌、出战歌、情歌、对歌、劳动歌、儿歌等。 藏族所使用的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拨弦乐器和拉弦乐器等。打击乐器包括锣、云锣、钹、铃及各种鼓,其中的()类似拨浪鼓,多用作法器,传统上用人的头盖骨制作。吹奏乐器有筒钦和嘉令等:()是宗教音乐中使用的大型低音铜管乐器;()类似唢呐,是铜制的小型双簧乐器。拨弦乐器的代表是扎木年(),又称六弦琴。拉弦乐器有比旺和根卡等:比旺()类似二胡;根卡()类似中东的,经拉达克传入,底座上有铁棍以立于地面。 藏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依”()舞盛行于康区,故又称“康依”,或按拉萨方言称为“康谐”,因用弦乐器伴奏,所以也叫“弦子舞”,表演时男女各一半围成圈,边唱边舞,节奏从慢渐快,最终在快板中结束,歌词多是情歌,动作自由、即兴,是下层劳动人民喜爱的舞蹈。“卓”()又译“锅庄”“果卓”等,是藏族古老的舞蹈,不同地区的卓舞风格差异很大,常见的一种是男女围成圈,没有伴奏,大家边跳、边唱、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是自由、热烈的自娱性舞蹈。“堆谐”()本是“堆”地方(阿里地区一带)的舞蹈,后传入拉萨地区,表演时用扎年琴伴奏,载歌载舞,脚下踩出各种成节奏的清脆响声,故又称“藏族踢踏舞”。“热巴”()是康区流行的舞蹈,因使用铃铛和手鼓作为道具,故又称“铃鼓舞”,表演时男子执铃,女子执鼓,还夹杂技巧性强、难度大的杂技性质动作,热闹非常。“谐钦”()本义即“大型歌舞”,是卫藏一带流行的用于隆重庆典场合的仪式性舞蹈,庄重典雅,边跳舞边敬酒,最初由16位女子表演,后来增加16位男子,之后规模愈加增大。 除民间舞蹈外,藏族中还流传着名为“”()的宗教舞蹈。“羌姆”的本义指跳舞,后来专指宗教舞蹈。羌姆吸收了苯教中许多神灵鬼怪的形象,借助面具、舞蹈、器乐等元素,表现佛教教义与故事,震撼观者的心灵。 藏戏被认为是藏族多种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融合了文学、说唱、歌舞等艺术形式,标志着藏族文化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藏戏的编创者是噶举派僧人唐东杰布。他为了方便人民,在拉萨等地修建了许多桥梁。为了募集造桥经费,他邀请七位姐妹,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了具有情节的歌舞剧,成为藏戏的开端。人们看到七姐妹时,惊呼“拉姆”,意为“仙女”。因此在藏语中,藏戏就叫做“拉姆”()。 藏戏发源自卫藏,之后逐渐传播到康区和安多,形成了三个风格有别的藏戏系统。各系统内部还各自有许多流派。卫藏藏戏传统上只使用鼓和钹伴奏,有帮腔,表演时头戴面具,分蓝面和白面两派。康区藏戏吸收本地音乐元素,有的地方还增加乐器嘉令,无帮腔,无面具,歌舞剧色彩浓郁。安多藏戏则深受汉族戏曲、音乐的影响。 藏戏的结构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场戏先膜拜唐东杰布,然后简单介绍背景、人物主题;正戏具体演绎故事;传统藏戏都是好的结局,故最后有吉祥结尾,人们尽情欢呼,表达美好的祝愿。藏戏剧目众多,其中最出名的有《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智美更登》《苏吉尼玛》《汉妃尼妃》《顿月顿珠》《朗萨雯蚌》《白玛文巴》,合称八大藏戏。 藏族传统绘画与宗教的关系紧密:题材多是宗教内容,如本生故事、佛及菩萨像等;绘制常出于为积累功德而出资供养的宗教目的;绘画本身兼具精神膜拜和艺术欣赏两种功能。除宗教外,历史、人物、建筑等现实题材,以及医药、天文等知识,也都是绘画的对象。不同地区的绘画风格不一,形成了勉唐、钦泽、勉萨等众多画派。 藏族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是壁画和唐卡。壁画主要集中在寺庙中,部分陵墓里也有,敦煌石窟中也有吐蕃占领时期留下的壁画。唐卡()是在壁画基础上兴起的装裱卷轴画,最初绘在兽皮上,后来多用丝绢、棉布和纸。用颜料绘制的称为“止唐”(),用丝绢或织或绣或剪贴或套印的称为“郭唐”()。郭唐不怕折叠,不易掉色,方便保存,因此常制作成巨幅唐卡,每逢宗教盛会时进行展示。 在藏族雕塑艺术中,用金、铜或合金雕铸的佛教造像以其数量巨大、历史悠久而著称,广泛流布于汉族、蒙古族地区。藏族金铜造像融汇印度各地、藏族本土和汉族地区的佛像艺术,形成独特而多样的风格。 嘛呢石是藏族富有特色的石刻艺术。选用表面光滑的石块、石板,在上面雕刻六字真言或佛像、咒语、法器等其他宗教图案。雕刻时,将石块涂成红色,然后雕出白色文字;获将周围石面刻去,凸显文字,大多还会再上色。雕刻完的嘛呢石往往成堆摆放,数量之多,颇令人震撼。 当代藏族文学由两条线索发展而来,包括汉语/中文的创作和藏语/藏文的创作两部分。主要的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其中小说的类型较丰富,成就也较高。 20世纪80年代起,藏族汉语小说创作迎来繁荣期,代表作家有益西单增、绛边嘉措、央珍等作家。在汉族文学“寻根”思潮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藏族汉语小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又以扎西达娃和阿来成就较高。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曾获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阿来描写康区藏族土司的《尘埃落定》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藏族藏语小说同样从20世纪80年代其开始繁荣。一些小说带有传统特色,韵散结合,语言具有表现力。更多小说受到西方影响,使用散文体,语言力求通俗,重视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当代藏文长篇小说有《璁玉》《普通人家的岁月》《血染的雪峰》《骡帮的生涯》《斋苏府的秘闻》等。 藏族电影事业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国庆节前夕,反映西藏农奴制度的电影《农奴》上映,引发强烈反响。这是中国在西藏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部由藏族演员主演的电影。此后,更多的汉族导演开始关注藏区,拍摄了《盗马贼》《红河谷》等藏族题材的电影。但这些电影或采用汉语普通话配音,或由汉族演员出演。 2005年,万玛才旦拍摄了《静静的嘛呢石》,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藏族独立执导、反映藏族当代生活、藏族演员使用母语对白的“藏族本土电影”。之后,万玛才旦、松太加等人又拍摄了《寻找智美更登》《塔洛》《河》等电影。汉族导演张杨也拍摄了《皮绳上的魂》《冈仁波齐》等藏语电影。 赛马传统而盛行的竞技、娱乐体育活动。除了比赛速度外,还会考量骑姿的优美、马上动作的灵活等。藏族各地有许多赛马会,多在水草丰美的藏历六月至八月举行,是草原上难得的盛会。除马匹,藏民也会骑乘牦牛比赛。牦牛不易驯服,有时会原地转圈,或把主人甩下身来,引发观众大笑,因而赛牦牛是一项趣味性和娱乐性很强的体育项目。 射箭也是藏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民族民俗射箭之乡”称号。藏族一种独特的射箭形式是射“碧秀”(响箭),即在箭头上开孔,箭离弦后会发出响亮的声音。 力量类体育竞技也在藏族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对抗性的摔跤之外,还有非对抗性的抱石头比赛。比赛前,先选取圆形、光滑的大石头,在上面抹上酥油以增加难度。比赛时,将石头举起,从胸前转到背上再转回胸前,然后将石头平稳置于地上。最终以石头的重量和动作完成度来确定胜者。 藏族民间广泛流行各种棋类游戏。藏族围棋类似围棋,采用17×17的棋盘,并保留座子制,开局时双方各有6枚棋子在棋盘上,执白先行。围王棋又称“二王棋”“虎羊争斗”等,属于虎棋,一方以吃光对方为目的,一方以围住对方为目的。掷骰子属于掷赛游戏,一般三人参与,每人9枚棋子,依据掷骰子的点数前进一定步数,以所有棋子先到达终点为胜。 藏族与中原汉族长期以来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松赞干布时期,唐朝与吐蕃之间开通了长安—西宁—唐古拉山口—那曲—拉萨的道路。此后,藏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汉族的陶瓷、丝绸、印刷等技术传入藏地,藏族则向汉地传输了大量宗教文献。 藏族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也有着密切来往。同样是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开辟了从拉萨至泥婆罗的道路,并通过泥婆罗与天竺来往。赤松德赞当政时,从印度迎请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弘教。印度传来的佛教给藏族的精神文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藏文书写体系也深受梵文影响。 藏族通过藏传佛教,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民族产生影响。元朝时的蒙古族上层,清朝时的满族上层,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上层,都接受了藏传佛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等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交融。 藏族与青藏高原上的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等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交流密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是出生于门隅的门巴族人。藏族用来记录藏语的藏文,也被不丹、锡金等地的人们用来记录自己的语言。 在甘青川滇藏交界处的藏彝走廊,分布着一些深受藏族影响的民族,大多在外使用藏语,在内使用本族语言,被大陆官方认定为藏族,如嘉绒人、木雅人等。
410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103
1758年
17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