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地價稅之納稅義務人為何? 答:地價稅之納稅義務人如下: (一)土地所有權人。但土地所有權屬於公有或公同共有者,以管理機關或管理人為納稅義務人。為分別共有者,地價稅以共有人各按其應有部分為納稅義務人。 (二)設有典權土地,為典權人。 (三)承領土地,為承領人。 (四)承墾土地,為耕作權人。 (五)信託土地,為受託人。 問:什麼是地價稅?其課徵標的及基礎為何? 答:已規定地價之土地,除了依法應課徵田賦者外,即是地價稅的課徵標的,應課徵地價稅。地價稅之課徵基礎是按每一土地所有權人在每一直轄市或縣(市)轄區內所有土地之地價總額計算課徵,所稱地價總額是指每一土地所有權人依法定程序辦理規定地價或重新規定地價,經核列歸戶冊之地價總額。 問:每年地價稅何時開徵?地價稅逾期繳納,會不會處罰? 答:地價稅每年開徵一次,繳納期間為每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課稅所屬期間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稅捐稽徵法第20條業於111年1月1日施行,修法後地價稅逾期繳稅,每超過3日按照稅額加徵1%滯納金,超過30日仍未繳納,地方稅稽徵機關會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 問:本人在新北市有3棟房子,每年都收到3張房屋稅稅單,為何地價稅稅單只有收到1張? 答:地價稅之課徵,係採總歸戶制及累進稅率計算。所謂總歸戶制,指每一土地所有權人在同一個縣(市)內所有的土地合併歸成1戶,換句話說,土地係以縣(市)為歸戶單位,然後再按同一縣(市)內所有土地合併後之地價總額高低,分別適用不同稅率計算,所以每一個土地所有權人,在同一縣市內最多隻有1張地價稅稅單。而房屋稅係按比例稅率計算且未採總歸戶制,所以每一戶門牌開立1張房屋稅稅單,如有3棟房子分別編釘3戶門牌者,則有3張房屋稅單。 問:買賣雙方在買賣契約書中所約定的稅捐負擔人,可否認定其為稅法規定之納稅義務人? 答:買賣雙方在買賣契約書中約定地價稅由誰繳納,屬於當事人之間約定之私權行為,不能因此變更地價稅納稅義務人,換言之,地價稅應由基準日土地登記簿所載之土地所有權人負責繳納。 問:如果八月份買了1筆土地,是不是只要繳納當年剩餘月份的地價稅? 答:地價稅「納稅義務基準日」為每年8月31日,當日地政機關「土地登記簿」所記載之土地所有權人或典權人,就是當年度地價稅納稅義務人,負責繳納該筆土地全年地價稅。所以8月份取得土地所有權人,雖然到年底只持有4至5個月,仍須負責繳納該筆土地全年地價稅。(但經法院拍賣取得之土地,依領得法院核發權利移轉證書之日為準;另經法院判決共有分割、公用徵收、或因繼承而移轉他人之土地,在未辦理產權移轉登記前,以法院形成判決確定日,公用徵收之補償費發放完竣日、或繼承開始日為準) 問:土地已賣出移轉給他人了,為何今年還課徵該筆土地地價稅? 答:依稅法規定,地價稅以8月31日土地登記簿上記載的所有權人或典權人為納稅義務人。也就是說這一天土地登記簿上記載的所有權人,即為當年地價稅之納稅義務人,須繳納全年地價稅,此與房屋稅可因房屋買賣移轉而按持有期間計算稅額的情況不同。 問: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需具備那些條件?稅率為何?可以省多少錢? 答:1.具備條件: (1)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於該地辦竣戶籍登記。 (2)無出租或供營業用之住宅用地。 (3)其土地上之建築改良物屬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者。 (4)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00平方公尺(約90.75坪);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700平方公尺(約211.75坪)。 (5)土地所有權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之受扶養親屬自用住宅規定以一處為限。 2.自用住宅用地稅率為千分之2,與一般用地稅率千分之10至千分之55,相差至少4倍。例如所持有之土地原按一般用地千分之10計徵,核定應納稅額為1,000元,如經核准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計徵,應納稅額則為200元,相差800元。 問:地價稅的稅率? 答:一般用地稅率:同一縣市所有土地採全縣地價總歸戶,按六級稅率累進課稅,稅率為千分之10、千分之15、千分之25、千分之35、千分之45、千分之55六級稅率,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千分之2,公共設施保留地:千分之6,供事業直接使用土地如工、礦業用地等:千分之10。 問: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如何申請? 答:土地所有權人填具申請書,檢附戶口名簿影本(已於申請書填註土地所有權人及配偶、未成年之受扶養親屬者免附)及建物證明檔案(已於申請書填註房屋建號者免附),於九月二十二日前向地方稅稽徵機關提出申請,逾期申請者自次年始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 問:何謂土地「宗地面積」、「權利範圍」、「持分面積」? 答:宗地面積為該筆地號土地總面積,即為土地所有權狀或土地登記謄本土地標示部上所登載的「面積」;權利範圍為所擁有該筆土地的比例,亦可於土地所有權狀或土地登記謄本土地所有權部上查得;持分面積為宗地面積乘權利範圍,即為所擁有該筆土地的面積。 為何收不到地價稅的稅單? 答:土地過戶時所登記之地址為當時的住所,之後未向稅捐機關申請變更投遞地址,以致於未收到稅單;另擁有數筆土地,原登載之土地出售,又未向稅捐機關更址,至無法收到稅單;以上情形可向稅捐機關查詢後申請更改稅單投遞處。 問:我和鄰居的房屋土地大小差不多,為什麼地價稅相差4倍以上? 答:地價稅有一般用地和自用住宅用地之區別,一般用地基本稅率為千分之10,隨著土地所有權人在同一縣市土地地價總額高低,適用稅率從千分之10累進到千分之55。至於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則一律適用千分之2課徵,稅率低且不累進,所以自用住宅用地和一般用地之地價稅稅額相差達4倍以上之多。 問:信託土地,於信託關係存續中,由受託人持有土地期間,是否可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 答:信託土地,於信託關係存續中,土地所有權應移轉與受託人,如委託人與受益人同屬一人(自益信託),且該地上房屋仍供委託人本人、配偶、或其直系親屬做住宅使用,與該土地信託目的不相違背者,該委託人視同土地所有權人,如其他要件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規定,受託人持有土地期間,仍准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但應於地價稅開徵40日(亦即9月22日)前提出申請,逾期申請者,自申請之次年開始適用。 問:土地所有權人變更,要重新申請自用住宅用地稅率核課地價稅嗎? 答:原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之土地,如土地所有權人變更,不論是買賣、受贈、拍賣或繼承或自益信託移轉土地而取得所有權的人,仍要在當年9月22日前向地方稅稽徵機關提出申請。 問: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是否每年需提出申請? 答:稅捐稽徵處前已核定而用途未變更(即戶籍無遷出且無供出租或營業使用)且所有權人亦未變更者,免再申請。 問:業經核准自用住宅的土地,戶籍因故遷出,實際上還是自己住在裡面,是不是一樣可以適用自用住宅稅率? 答:要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計算地價稅,除了沒有出租或供營業的情形外,戶籍登記是絕對必要的條件。如果戶籍遷出,變成完全沒有戶籍登記,已經不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要件,故將戶籍遷出雖實際仍自住,其次年起仍改按一般土地課徵。如果戶籍又遷回,則必須重新提出申請。 問:適用特別稅率之工業用地,如何申請? 答:應該在地價稅開徵40日(即9月22日)前,填具申請書,應附證件如下: 1.建廠期間:建造執照(建築物用途載明與物品製造、加工有關之用途)及興辦工業人證明檔案(公司證明檔案、商業登記證明檔案、使用計畫書圖、申明書或切結書)。如建廠前依法需先取得工廠設立許可者,應加附工廠設立許可檔案。 2.建廠完成後:已達申辦工廠登記標準者,應檢附工廠登記核准函;未達申辦工廠登記標準者,應檢附使用執照或其建物證明檔案。 問:我自己居住的房子已經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土地是否不用再申請就可以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 答:房屋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與房屋基地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兩者除了稅率不同外,適用條件及申請期限均不相同。故房屋縱已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土地一定要提出申請並經審查核准後,才能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 問:房屋之騎樓走廊用地供公共通行使用,地價稅有否減徵?其減徵標準如何? 答:供公共通行之騎樓走廊地,其地價稅減免標準如下:如騎樓之上無建築改良物者,地價稅全免;騎樓之上有建築物一層者,減徵二分之一,有建築物二層者,減徵三分之一,有建築物三層者,減徵四分之一;有建築物四層者,減徵五分之一;建築物樓層超過四層以上者;最高以減徵五分之一為限。 所稱「騎樓走廊地」,係屬建築基地之一部分,其認定應以基地上有建築改良物為前提。因此,未經建築之一般空地,自不能申請騎樓走廊地減免。 問:為配合政府法令規定及建物美觀、通風及採光等需要,房屋前後四週常常會保留一些空地,有些係留設供道路通行之用,是不是可以不必課徵地價稅? 答:無償供公眾通行之道路土地,免徵地價稅,但如屬建造房屋應保留之法定空地部分,不予免徵;惟如符合自用住宅用地條件,仍可申請隨主建物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 問:土地因都市計畫被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是否還要課徵地價稅? 答:土地因都市計畫被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在保留期間仍為建築使用者,其地價稅還是要課徵,其課徵稅率為千分之六;如屬於自用住宅之用地可申請仍依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千分之二課徵。但如保留期間未作任何使用並與使用中之土地隔離者,免徵地價稅;若仍作農業使用者,課徵田賦(田賦已停徵)。 問:土地移轉誰是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人? 答:土地為有償移轉時 納稅義務人:原所有權人 說明:指移轉時取得相當之代價。例如:買賣、交換、政府照價收買。 土地為無償移轉時 納稅義務人:取得所有權人 說明:指移轉時,取得所有權人並未付出代價。例如:贈與或遺贈。 土地設定典權時 納稅義務人:出典人 說明:根據稅法規定,以規定地價之土地設定典權時,出典人須繳納土地增值稅。待回贖時,再要求無息退還原繳稅款。 信託土地有償移轉或設定典權時 納稅義務人:受託人 說明:受託人就受託土地,於信託關係存續中,有償移轉所有權、設定典權或依信託法第35條第1項規定轉為其自有土地。 信託土地歸屬時 納稅義務人:歸屬權利人 說明: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移轉信託土地與委託人以外之歸屬權利人。 問:土地為有償移轉者,誰是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答:為原所有權人。 問:土地增值稅課徵範圍如何? 答:已規定地價之土地,於土地所有權移轉時,應按其土地漲價總數額徵收土地增值稅,但因下列情形移轉者免徵土地增值稅: 1.各級政府出售或依法贈與之公有土地及受贈之私有土地。 2.因繼承而移轉之土地。 3.私人捐贈供興辦社會福利事業或依法設立私立學校使用之土地而符合下列條款規定者: (1)受贈人為財團法人。 (2)法人章程載明法人解散時,其賸餘財產歸屬當地地方政府所有 (3)捐贈人未以任何方式取得所捐贈土地之利益。 4.被徵收之土地。 5.依法得徵收之私有土地,土地所有權人自願售與需用土地人者。 6.依都市計畫法指定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尚未被徵收前之移轉,免徵土地增值稅。但經變更為非公共設施保留地後再移轉時,以該土地第一次免徵土地增值稅前之原規定地價或最近一次課徵土地增值稅時核定之申報移轉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 7.非都市土地經需用土地人開闢完成或依計畫核定供公共設施使用,並依法完成使用地編定,其尚未被徵收前之移轉,經需用土地人證明者,免徵土地增值稅。但經變更為非公共設施使用後再移轉時,以該土地第一次免徵土地增值稅前之原規定地價或最近一次課徵土地增值稅時核定之申報移轉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 問:土地交換要不要繳納土地增值稅? 答:交換視同買賣,應分別向原土地所有權人課徵土地增值稅。 問:繼承的土地要不要課徵土地增值稅?另該土地經繼承後再移轉土地,如何計課土地增值稅? 答:繼承土地已繳納遺產稅,不再課徵土地增值稅。另繼承之土地再移轉時,以繼承開始(被繼承人死亡日)時該土地之公告現值為前次移轉現值計課土地增值稅。 問:土地所有權人於2年內出售並重購自用住宅用地,符合重購退稅規定,於申請退稅時須檢附那些證件? 答:1.土地增值稅自用住宅用地重購退稅申請書。 2.原出售及重購土地向地政機關辦理登記時之契約檔案影本。 3.出售土地之土地增值稅繳款書收據聯正本。(如無法提示,改立具切結書) 4.土地所有權人無租賃情形申明書。 問:向稅捐機關申報土地增值稅(土地現值)申報書時,需檢附何種資料? 答:1.土地增值稅(土地現值)申報書。 2.土地所有權移轉契約書(契約書已貼用印花稅票或印花稅總繳繳款書影本)。 3.當事人雙方身分資料影本。 問:調整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現值之消費者物價總指數每月啟用日為何? 答:行政院主計處每月五日會發布最近一個月之臺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行政院主計處>。而各稽徵機關於發布之次日前下載完成建檔,自發布日起算第3日(每月7日)開始啟用;如當月5日適逢例假日,主計處順延發布日期者,稽徵機關下載及開始啟用日期,也會併同順延。 問:出售二棟以上房地可否適用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必需同一天訂約、同一天向稅捐處申報土地移轉現值並符合自用住宅條件者即可適用。 問:土地移轉申報土地增值稅時未按自用住宅申請,可否於繳納期間屆滿前補行申請? 答:可以。土地所有權人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若未於土地現值申報書註明自用住宅字樣,得於繳納期間屆滿前,補行申請。 問:信託土地,在信託關係存續中由受託人移轉時,可否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原則上不可以。惟該信託土地如為自益信託土地,供委託人本人、配偶、或其直系親屬自用住宅使用,且與信託目的不相違背者,如其他要件符合自用住宅用地,仍准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問:1樓部分作早餐店使用,另一部分作住家使用,如何適用自用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按房屋實際使用比例計算所佔土地面積,分別按自用住宅用地及一般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問:土地以贈與方式移轉,可否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答:贈與移轉不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核課土地增值稅。 問:經重劃之土地,於重劃後第一次移轉其土地增值稅減徵多少? 答:減徵土地增值稅百分之四十。 問: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移轉予自然人時,要不要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移轉予自然人時,得由權利人及義務人於申報土地移轉現值時,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如未申請者按一般稅率核課。 問:農地開放自由買賣,任何自然人都可承買,老孫也夢想成真的買了一筆,原先與家人過著農耕生活,享受田園之樂,但是目前兒子將其改作臨時汽車修理場使用,聽鄰長說「農地一定要作農業使用,不然會被處罰」,詢問現在及時恢復作農業使用,還來得及嗎? 答:按照土地稅法第39條之2第1項規定「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移轉與自然人時,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其先決條件就是要這筆農地一定要作農業使用,買的當時,有作農業使用,所以稅是暫時不課徵,但並不表示這筆稅款就這麼「免」了。因為在同條文第2項又規定「前項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土地之土地承受人於其具有土地所有權之期間內,曾經有關機關查獲該土地未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或雖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已恢復作農業使用而再有未作農業使用情事時,於再移轉時應課徵土地增值稅。」所以,老孫有一次改善機會,及時趕緊恢復作農業使用,否則,會因小失大,屆時因違反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不但會被前開法規主管機關裁罰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並勒令拆除、改建、停止使用或恢復原狀,不拆除、改建、停止使用或恢復原狀者,得按次處罰,並停止供水、供電、封閉、強制拆除或採取其他恢復原狀之措施,再移轉時還要被課徵土地增值稅,實在不划算。 問:老王欲出售一筆農地給老孫,朋友告訴他「現在農地買賣不必繳納土地增值稅了」,詢問該如何辦理呢? 答:自89年1月28日土地稅法修正施行起,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移轉與自然人時,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依這項規定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時,應由權利人及義務人於申報土地移轉現值時,於土地現值申報書註明農業用地字樣提出申請;其未註明者,得於土地增值稅繳納期間屆滿前補行申請,逾期不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故而,農業用地移轉申請不課徵,必須同時具備「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及「移轉與自然人」這2項要件,並檢附農業主管機關核發之「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稅捐稽徵機關才會核准。另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於89年1月28日修正施行後第一次移轉,或申請不課徵再移轉,依法應課徵土地增值稅時,可調整原規定地價為89年1月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須檢附證件如下: (1)檢附該移轉土地為農業用地之相關證明檔案。 (2)除第1項證明檔案外,其他檔案同一般申報案件(買賣契約書、雙方身分證明檔案等。) (3)並由當事人於土地移轉現值申報書註明「本筆土地於89年1月28日土地稅法修正公佈生效時,為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請依修正生效當期公告土地現值為原地價課徵土地增值稅。」 問:配偶相互贈與土地,要不要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配偶互相贈與的土地,皆應申報土地移轉現值。惟要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者,於申報土地移轉現值時,應於土地現值申報書註明配偶相互贈與字樣提出申請不課徵,否則依照一般課稅案件辦理。 問:張三聽說土地贈與給妻子,可以不用繳納土地增值稅,真的嗎?那要怎樣辦理過戶手續及注意那些規定? 答:依土地稅法第28條之2的規定,配偶相互贈與之土地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但是不課徵並非真的免稅,只是延緩課稅,該筆土地再移轉第三人時,仍須以第一次贈與前之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核課增值稅。且不論是否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均須申報土地移轉現值。如要申請不課徵,應於土地現值申報書註明配偶相互贈與字樣提出申請,經稽徵機關核發土地增值稅不課徵證明書辦理完稅後,即可持憑此不課徵證明書及向國稅局申請核發該贈與土地的「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向地政機關辦理移轉登記。配偶贈與土地一旦辦妥產權登記,即屬實質移轉,如果所贈與的土地係經辦理重購退稅仍於5年列管期間者,其因重購退稅已退還土地增值稅款,亦將依土地稅法第37條規定追繳;在決定贈與之前,最好確實掌握時機,以免因小失大。 問:土地所有權人出售自用住宅用地,二年內以配偶的名義另購自用住宅用地,有無重購退稅之適用? 答:因出售與再重購的土地所有權人非同一人,所以無法申請重購退稅。 問:經重購自用住宅用地退稅之土地在列管五年之內贈與配偶,應否追補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款? 答:因屬實質移轉,仍應追補原退還之土地增值稅款。 問:李四所有1筆位於區域計畫法之道路用地想要出售,土地增值稅是否可享有免稅之適用? 答:非都市土地經需用土地人開闢完成或依計畫核定供公共設施使用,並依法完成使用地編定,於尚未被徵收前移轉,且經需用土地人出具證明者,則該次土地移轉免徵土地增值稅,須檢附證件如下: (一)非都市土地供公共設施使用證明書。 (二)除第1項證明檔案外,其他檔案同一般申報案件(買賣契約書、雙方身分證明檔案等)。 問:房屋稅應該由何人繳納? 答:1.房屋稅是向房屋所有人徵收;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使用權房屋,向使用權人徵收;該房屋設有典權者,向典權人徵收。如果是共有房屋,則向共有人徵收,由共有人推定1人繳納,其不為推定者,由共有之現住人或使用人代繳。又上述人員住址不明或非居住房屋所在地者,由管理人或是現住人繳納;如果是出租房屋,則由承租人負責代繳,抵扣房租。 2.未辦建物所有權第1次登記且所有人不明之房屋,其房屋稅向使用執照所載起造人徵收;無使用執照者,向建造執照所載起造人徵收;無建造執照者,向現住人或管理人徵收。 3.房屋為信託財產者,於信託關係存續中,以受託人為房屋稅之納稅義務人。受託人為2人以上者,準用有關共有房屋之規定。 問:房屋稅的課徵範圍如何? 答:房屋稅,以附著於土地之各種房屋,及有關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為課徵對象。房屋,指固定於土地上之建築物,供營業、工作或住宅用者。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指附屬於應徵房屋稅之其他建築物,因而增加該房屋之使用價值者(例如:大樓地下室、屋突)。 問:違章房屋要不要課徵房屋稅? 答:1.房屋稅是以附著於土地之各種房屋,及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為課徵對象。故無照違章建築房屋亦不例外,應依其使用情形,依法課徵房屋稅。 2.房屋稅之完納僅係房屋稅納稅義務之履行,並非使未經建築機關審查許可並發給執照之違章建築得據以合法。 3.稅捐處常接獲民眾檢舉逃漏房屋稅案件,經查明屬實者,除應補繳應納稅額外,並按所漏稅額處以兩倍以下罰鍰。為維護您的權益,請如期申報。 問:陽台外推應否併入計算面積課徵房屋稅? 答:陽台外圍加建牆壁,與原主建物之外牆間隔成房間使用,或加建鋁窗,原主建物之外牆拆除,兩者合併連貫使用,應併入計算面積課稅。 問:每年應納房屋稅是在什麼時候繳?計算的期間又是如何? 答:房屋稅1年徵收1次,於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開徵,繳納期間為1個月。課稅期間是從前一年的7月1日起算至當年6月30日為止。 問:年度中房屋買賣移轉過戶,該年度的房屋稅應由誰負擔?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6條之1規定,房屋稅以每年2月末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由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按房屋稅籍資料核定,於每年5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一次徵收,其課稅所屬期間為上一年7月1日起至當年6月30日止。故2月末日之房屋所有人為當年期之納稅義務人,不論其持有期間是否為1年,皆應繳納全年期之房屋稅。 (二)舉例說明:甲君(賣方)與乙君(買方)於114年2月1日訂立A屋買賣契約,同年3月1日完成建物移轉登記,114年2月28日A屋仍登記在原所有權人甲君名下,114年期房屋稅應由甲君繳納;倘於114年2月28日當天完成建物移轉登記,因114年2月28日A屋已登記於乙君名下,114年期房屋稅則應由乙君繳納。 問:年度中新增、增建或改建房屋,應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6條之1規定,新增、增建或改建房屋,於當期建造完成者,按月比例計課,未滿1個月者不計。每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新增、增建或改建完成之房屋,該期間之房屋稅併入次期課徵。 (二)舉例說明:建商甲新增A屋,並自113年10月起課房屋稅,該屋114年期房屋稅將按9個月(113年10月至114年6月)期間計算;倘A屋自114年4月起課房屋稅,因晚於114年期之納稅義務基準日(114年2月28日),爰該屋114年4月至6月之房屋稅,將併入115年期房屋稅於115年5月開徵,其課稅所屬期間為114年4月1日至115年6月30日止,計15個月。 問:年度中房屋使用情形有所變更,要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 (一)依房屋稅條例第7條規定,房屋使用情形倘有變更,應於每期房屋稅開徵40日以前(即每年3月22日以前)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使用情形變更致稅額減少者,自申報當期開始適用,逾期申報者,自次期開始適用;使用情形變更致稅額增加者,自變更次期開始適用。 (二)舉例說明:甲君持有A屋供營業使用,該屋自113年9月15日變更為自住使用,甲君倘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申報使用情形變更,因稅額減少,可自當期114年期起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倘甲君遲於114年3月25日始申報使用情形變更,則自次期(115年期)起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稅如何計徵? 答:1.房屋稅應納稅額=房屋現值×稅率。 2.房屋現值=房屋核定單價×面積(平方公尺)×(1-折舊率×折舊經歷年數)×地段等級調整率。 問:房屋供作營業使用,但沒有取得營利事業執照,是不是就不必按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答:房屋供作營業使用,不論該營利事業是不是合法,有沒有取得執照,仍然應該就有營業使用的事實按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課稅面積中部分供作非住家使用,應如何計算房屋稅? 答:依房屋稅條例第5條第3款規定:「房屋同時作住家及非住家用者,應以實際使用面積,分別按住家用及非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但非住家用者課稅面積最低不得少於全部面積六分之一。」即非住家使用部分面積超過全部面積六分之一者,按實際使用面積計課,其未達全部面積六分之一者,以六分之一為準,分別按住家用或非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空置時應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空置房屋應按使用執照所載用途別分別按非自住之住家用或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其使用執照所載用途別為非住家用(包括營業用與非營業用,如辦公室、商場、店舖、工廠、倉庫、停車場、事務所…等)者,按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如記載為集合住宅、住家用、農舍等,則可按非自住之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如無使用執照者,按都市計畫分區使用範圍,分別以非自住之住家用或非住家用稅率課徵。 問:供營業用房屋停業期間,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停業期間未依法申請歇業註銷登記及申報房屋變更使用前,按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已依法申請歇業註銷登記並申報房屋變更使用者,按變更後用途核課房屋稅。 問:適用自住之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以家戶全國持有住家用房屋3戶為限,為何不是以面積認定? 答:個人所有之住家用房屋須同時符合下列情形屬供自住使用: 1、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 2、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並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 3、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 自住使用要件之一明訂以戶為認定標準,故不論面積大小,民眾持有小套房或大坪數房屋皆以1戶計算。 問: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家戶)全國合計持有4戶以上住家用房屋,如何擇定自住房屋? 答:如家戶持有住家用房屋皆符合無出租或無供營業使用,且供其本人、配偶及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並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原則建議擇定持有持分之住家用應稅現值(住家用應稅總現值×持分)較高之前3戶,惟需考量未擇定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其所在房屋縣市非自住住家用稅率高低而定。 問:個人將毗鄰房屋打通合併使用,自住房屋戶數如何認定? 答:個人將毗鄰房屋打通合併使用,仍應以地政機關登記建號或戶政機關門牌為準,個別認定戶數。未辦理所有權登記之建物者,先向戶政機關辦理門牌合併,並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辦理稅籍合併,依實際狀況予以認定。 問:共有房屋自住使用戶數之認定基準為何? 答:共有房屋(持分、公同共有),其共有人屬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之關係者,該等共有人持有該共有房屋部分,以1戶計算;非上述關係者共有房屋應分別計算戶數。 問:自益信託房屋可否適用自住使用房屋稅率? 答:信託房屋如委託人與受益人同屬一人(自益信託),且該房屋仍供委託人本人、配偶或其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與該房屋信託目的不相違背者,該委託人視同房屋所有權人,如其他要件符合自住條件者,仍可申請適用住家用房屋供自住使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個人移轉取得住家用房屋,如何能適用自住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答:個人移轉取得之住家用房屋,如符合自住房屋要件者(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並供其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及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者),應向房屋所在地機關申報使用情形,以適用較優惠之自住用房屋稅率。 問:如何認定自住或公益出租人出租使用房屋? 答:1.個人所有住家用房屋,需同時符合以下3要件方為自住使用: (1)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 (2)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並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 (3)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 2.公益出租使用房屋,指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住宅法及其相關規定核(認)定之公益出租人,於核(認)定之有效期間內,出租房屋供住家使用。 倘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僅1戶,同時符合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並供其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及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者,即為全國單一自住房屋。 房屋稅納稅義務人可透過契稅申報書附聯、戶籍資料跨機關通報或至本(分)處臨櫃、郵寄或傳真申請房屋使用情形變更,亦可利用稅捐機關網站提出申請。 問:地下室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1.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僅為利用原有空間設置機器房、抽水機、停放車輛等使用而未收取費用或未出租或由所有權人按月分擔水電、清潔、維護費而非營業者,免徵房屋稅。 2.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如有供營業用、辦公或住家使用者,應按實際使用面積分別依有關稅率課徵房屋稅。 3.各類建築物地下室供停車使用,而有按車收費或出租供停車使用者,應按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4.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其使用執照如為停車場,其空置而未作為停車使用者,應按地上建築物使用執照所載用途或都市計畫分區使用範圍分別計課房屋稅。 5.各建築物地下室停車空間,如僅供車位所有權人停車使用,或所有權人為營利事業時,無償專供其員工停車使用,准免徵房屋稅。地下室停車位所有權人未取得該址地上建築物所有權者,亦有其適用。 問:地下停車位是否需課徵房屋稅? 答:房屋之地下停車位,如僅供所有權人自家停車使用,且無收費、出租或作為營業場所等情況可免徵房屋稅,民眾如符合前述免徵規定但尚未提出申請者,可至稅捐處網站下載申請書填寫,並檢附行車執照向房屋所轄稅捐稽徵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核通過後該地下室停車位即可免徵房屋稅。 問:工廠房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減半徵收房屋稅? 答:依工廠管理輔導法登記之工廠,從事生產所必需之建物、倉庫、冷凍廠及研究化驗室等自有房屋,可申請按營業用稅率減半徵收。 問:房屋遇有焚毀、坍塌、拆除者,可否免徵房屋稅? 答:房屋遇有焚毀、坍塌、拆除至不堪居住程度者,應由納稅義務人申報當地主管稽徵機關查實後,在未重建完成期間內,停止課稅。 問:如何查詢房屋現值? 答:「房屋現值」係屬稅捐稽徵法第33條第1項規定應保守秘密之資料。納稅義務人若須查詢「房屋現值」資料,可由房屋納稅義務人本人或其代理人向房屋所在地之稅捐稽徵機關利用網路、書面或臨櫃申辦「房屋稅籍證明書」,該證明書上即載有「房屋現值」等資料。 問:為何房屋稅籍證明書上所載之房屋現值與房屋稅繳款書所載之課稅現值不同?移轉時,應依何種為計算標準? 答:因為房屋稅籍證明書上之房屋現值含有課稅與免稅現值(例如:地下停車位供自用),而房屋稅繳款書所載之現值僅有課稅現值,不含免稅現值,故兩者所載現值不同。另房屋所有權移轉時,申報契稅則是以房屋稅籍證明書之房屋現值減騎樓免稅現值為計算標準。 問:家庭手工藝副業使用之房屋,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家庭理髮、燙髮、美容、洋裁等家庭手工藝副業未具備營業牌號,亦未僱用人員,免辦營業登記,免徵營業稅者,其使用之房屋按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應何時申報設籍? 答:房屋有新增、增建、改建等情形時,納稅義務人應於建造完成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稅捐機關申報設立房屋稅籍。 問:納稅義務人未依規定辦理房屋設籍申報之罰則? 答:納稅義務人未依規定辦理申報,因而發生漏稅者,除責令補繳應納稅額外,應按所漏稅額處以二倍以下罰鍰。 問:契稅的種類及稅率有那些?向何人課徵? 答:契稅的種類、稅率及納稅義務人,如下表: 契稅種類----稅率----納稅義務人 買賣----6%----買受人 典權----4%----典權人 交換----2%----交換人 贈與----6%----受贈人 分割----2%----分割人 佔有----6%----佔有人 問:契稅的課稅範圍?納稅義務人在何種情形須申報契稅? 答:契稅係取得不動產產權時,所課徵之租稅,但在開徵土地增值稅區域之土地不在此範圍。納稅義務人因不動產之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佔有而取得所有權,應由取得所有權人申報契稅。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或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取得使用執照者,應由使用執照所載起造人申報契稅。 問:有關信託財產之房屋應否課徵契稅? 答:(一)不課徵項目: 1.房屋為信託財產者,於信託行為成立時或信託行為不成立、無效、解除或撤銷時,委託人與受託人間移轉所有權不課徵契稅。 2.因遺囑成立之信託及信託契約明定信託財產之受益人為委託人,於信託關係消滅時,受託人與受益人間移轉所有權不課徵契稅。 3.信託關係存續中受託人變更時,原受託人與新受託人間移轉所有權,不課徵契稅。 (二)應課徵項目: 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移轉信託房屋與委託人以外之歸屬權利人時,以該歸屬權利人為納稅義務人課徵契稅。 問:向建設公司購買預售屋以承買人為起造人申請建築執照,是否可免徵契稅? 答: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或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取得使用執照者,應由使用執照所載起造人申報納稅。故向建設公司購買預售屋雖以承買人為起造人申請建築執照,於取得使用執照時,仍應申報繳納買賣契稅。 問:與建築業者訂立合建分屋契約之地主,取得之房屋是否應申報契稅? 答:建築業者提供資金,地主提供土地,雙方簽訂合建分屋契約,建築業者以興建之房屋部分換取地主部分土地,則地主取得之房屋應課徵交換契稅。 問:申報契稅檢附之檔案? 答:契稅申報書、公定格式契約書正本(驗畢當場發還)、副本或影本(含貼印花部分,金額為契約移轉價格的千分之一;惟移轉未辦理所有權登記之房屋,無需貼印花)乙份,其影本應加註「影本與正本相符,如有不實願負法律責任」字樣,並加蓋「申報人」印章以明責任,其它有關檔案規定如下: (一)已辦理所有權登記之房屋,應檢附建物所有權狀影本或建物登記簿謄本,但地方稅稽徵機關可透過內部電腦連線查詢已否辦理所有權登記者,得免附。 (二)未辦理所有權登記之房屋,應檢附原所有人及新所有人雙方身分證明檔案影本。 (三)地方稅稽徵機關可視審核案件需要,請納稅義務人提供其他有關檔案。 (四)特殊案件: 1.經法院判決確定案件,為法院判決書及判決確定證明書之影本。 2.向政府機關標購或領買公產案件,為該政府機關核發之產權移轉證明書或雙方訂定公定格式契約書影本。 3.向法院等機關標購拍賣之不動產案件,為該機關核發之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書影本。 4.在法院達成和解案件為和解書影本。 5.在調解委員會達成調解案件,為鄉(鎮、市、區)公所調解委員會作成並經法院核定之調解書影本。 6.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或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取得使用執照之案件: (1)使用執照或使用執照申請書副本之影本。 (2)買賣(合建)契約書或工程合約書之影本。 (3)其他有關檔案。 問:契稅申報期限為何? 答: (一)一般移轉案件:契約成立之日起30日內。 (二)產權糾紛案件:法院判決確定之日起30日內。 (三)標購或領買公產案件:政府機關核發產權移轉證明書或雙方訂定公定格式契約書之日起30日內。 (四)法院等機關拍賣案件:該機關核發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30日內。 (五)和解案件:法院發給和解筆錄之日起30日內。 (六)調解案件:領得法院核定之調解書之日起30日內。 (七)新增房屋(中途變更起造人案件)由承受人取得使用執照案件:核發使用執照之日起60日內。 問:納稅義務人如何選擇最有利的方式申報契稅? 答:1.納稅義務人申報契稅,按評定標準價格計課,故若買賣價格高於標準價格時,仍依標準價格申報課徵契稅。 2.在領買或標購公產或向法院標購拍賣不動產時,若其買賣價格高於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所評定的標準價格,則依評定標準價格申報繳納契稅;至於該項領買、標購或拍定價格低於標準價格時,以較低的領買、標購或拍定價格來申報課徵契稅。換句話說,納稅義務人可在「領買、標購或拍定價格」與「評定標準價格」兩者之間,依較低的價格申報契稅。 問:契稅是否有提供網路申報服務? 答:納稅人只要上<地方稅網路申報>,即可在網路上完成地方稅申報。 問:完納契稅後若雙方買賣不成解除契約,撤銷契稅申報時,已納契稅可否退還? 答:完納契稅後,尚未完成移轉登記前,若雙方買賣不成時,可檢附原申報所檢附之公定格式契約書、雙方同意撤銷申請書、繳納收據聯及收據副聯等資料,以書面向原申報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撤銷契稅申報,並退還已納稅款。 問:辦理契稅申報後,賣方可否單獨申請撤銷? 答:1.申報契稅後買賣雙方就契約之解除如有爭議,該爭議並非行政機關職權所能認定,在未經雙方同意或司法機關裁判解除契約前,不宜由賣方單獨申請撤銷契稅申報。 2.例外情形: (1)經判決確定,買方應協同賣方向地方稅稽徵機關辦理撤銷申報手續者,買方未協同辦理,其申辦依強制執行法第130條規定可予受理。 (2)房屋移轉後,已辦竣所有權登記,經法院民事調解庭調解因買賣契約不存在,且已向地政機關辦竣塗銷登記,回復為賣方所有,可由賣方單獨申請撤銷契稅申報。 問:房屋買賣案件申報契稅後,發現房屋被查封,可否單獨申請撤銷契稅申報? 答:權利人於申報契稅後,始發現承買之房屋業經法院查封不得移轉,可由買方單獨申請撤銷其契稅申報及退還已納契稅。 問:超過規定期限申報契稅,有無處罰? 答:未依規定期限申報者,每超過3天,會被加徵應納稅額1%的怠報金,最高以應納稅額為限。但不得超過新臺幣1萬5千元。 問:房屋移轉應向何機關申報契稅? 答:房屋所在地之所屬稅捐稽徵處申報契稅。 問:繼承取得公同共有土地,經達成和解所產生之和解筆錄,應由誰負責貼用印花稅票? 答:繼承取得之公同共有土地,經公同共有人全體達成和解,如部分繼承人將法院書立之和解筆錄其中1份,持向主管物權登記機關辦理移轉登記,該份和解筆錄應由持有之立約人負責貼足全額印花稅票。 問:醫院、診所開給民眾之醫療費用收據,印花稅應由何人負擔? 答:由開立之院、所負責貼用千分之四稅率之印花稅票。 問:不動產買賣契據,應貼多少印花稅票? 答:以向地政機關辦理物權登記之契約金額按千分之一貼用印花稅票。 問:經核准彙總繳納印花稅者,其應納稅額尾數不足1元之部分,應如何計算? 答:公私營事業組織依印花稅法第8條第2項規定報經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核准彙總繳納印花稅者,如彙總繳納稅額不足1元及應納稅額尾數不足1元之部分,均免予繳納。其計算應納稅額尾數不足1元之部分,應依逐件憑證計算之稅額為標準,而非依彙總之稅額計算。 問:政府機關依政府採購法第93條之1規定,與得標廠商採電子簽章方式簽訂之政府採購電子契約,是否應貼用印花稅票? 答:依財政部104年7月9日台財稅字第10404573930號令釋:「政府機關依政府採購法第93條之1規定……與得標廠商採電子簽章方式簽訂之政府採購電子契約,核屬我國境內書立之憑證,應依印花稅法規定徵免印花稅。」是以,如符合印花稅法第5條規定,即書立銀錢收據、買賣動產契據及承攬契據等皆應依法課徵印花稅,惟屬政府行政機關所書立之憑證、學校處理公款所使用之憑證,或正本已貼用印花稅票之副本或抄本等,符合印花稅法第6條規定或相關解釋函令情形者始可免貼用印花稅票。 問:買賣、交換、贈與及分割移轉未辦儲存登記之房屋,其所立向地方稅稽徵機關辦理契稅申報之契據,應否貼花? 答:買賣、交換、贈與及分割移轉未辦儲存登記之房屋,因無法向物權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其所立向地方稅稽徵機關辦理契稅申報之契據,尚非屬印花稅法第5條第5款規定之憑證課稅範圍。 問:立遺囑人將其所有之不動產分別移轉予二位繼承人,每筆土地或建物均由一位繼承人單獨繼承,且以遺囑辦理繼承登記,是否應貼用印花稅票? 答:依法務部93年11月15日法律決字第0930040074號函釋:「...被繼承人死亡時遺囑生效,依其所定遺產分割方法即生遺產分割之效力,由繼承人取得單獨之不動產所有權,無民法第1151條有關遺產未分割前為公同共有及土地登記規則第120條規定之適用...」據此,該具繼承性質之遺囑,尚非屬印花稅法第5條第5款規定課徵範圍之憑證。 問:公私立學校發包工程所簽合約,其由學校持有者應否貼花? 答:印花稅法第6條第2款所稱公私立學校處理公款所發之憑證,係指公私立學校凡收支各該學校之公有款項所書立或使用之憑證。故公私立學校發包各項工程所簽訂之承攬契約,學校所執之一份,依上開規定,應免納印花稅。 問:地政士公會向會員收取之會費及常年會費所開立之收據,應否貼花? 答:依財政部77年9月24日台財稅第770266092號函之規定,「財團或社團法人組織之教育、文化、公益或慈善團體,其向會員收取入會費及常年會費所開立之收據,准予比照印花稅法第6條第14款之規定免貼印花稅票。」故若地政士公會為「財團或社團法人組織」且「具教育、文化、公益或慈善性質」者,則該公會向會員收取之入會費及常年會費所開立之收據,即可免貼用印花稅票。 問:辦理不動產移轉登記所持之法院判決書、和解筆錄、調解筆錄、調解書應否貼花? 答:納稅義務人持法院判決及判決確定證明書辦理不動產移轉登記,該項憑證既非經雙方當事人之意思表示一致而書立,尚不具有契約性質,應非屬印花稅法規定之課徵範圍。至法院作成之和解筆錄、調解筆錄暨鄉、鎮、市公所調解委員會調解書,同係基於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而書立,應屬具有契約性質之憑據,如經當事人持憑向主管機關辦理物權登記,核屬代替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使用,應依法貼用印花稅票。 問:會計師與客戶簽訂之委任書應否貼花? 答:會計師事務所受託辦理財務報表查核簽證,係依規定辦理審核委託人之帳務處理及財務報表編製等事宜,所立之委任書尚非屬承攬契據性質,其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查核簽證案件亦同;惟委任書內容如尚包含有為委託人完成其他工作者,則兼具承攬性質,如無分別計價,仍應按委任書金額貼用印花稅票。例如「申報增資發行新股委任書」及「股票上櫃申請輔導委任書」,均明定會計師事務所需代委託人辦理之工作,及其完成工作給付報酬之約定,已非單純委任性質,應屬承攬契據之課稅範圍,仍應依法貼用印花稅票。 問:以更新維修保養公車站牌而取得站牌廣告經營權之合約書,應否貼用印花稅票? 答:廣告事業有限公司與B市公民營公車聯營管理中心所簽訂之「○○市聯營公車站牌合約書」,約定A廣告事業有限公司以更新、維修、保養全部聯營公車行駛各路線站牌,及按月支付○○市公民營公車聯營管理中心××萬元,取得公車站牌之廣告經營權,具有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之性質,應屬承攬契據。應先查明該公司更新、維修、保養全部聯營公車站牌之當時當地市場價格,憑以計貼印花稅票。 問:以不動產為信託標的成立信託關係之信託契約書,應否貼用印花稅票? 答:印花稅法第5條第5款規定: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指設定典權及買賣、交換、贈與、分割不動產所立憑以向主管機關申請物權登記之契據(即公契),應繳納印花稅。信託關係人簽訂以不動產為信託財產之信託契約書,如載明受益人為委託人,且信託關係消滅時,信託財產歸屬於委託人者,該信託契約書非屬印花稅之課稅範圍,免納印花稅。至於信託契約書如載明受託人應將信託財產移轉與委託人以外之第三人者,已兼具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性質,應於書立該契約時貼用千分之一印花稅票。 問:收款時所開立之收據應否貼印花稅票,如果是收到現金、支票或匯款有何不同? 答:(一)收到現金、電匯或劃撥入帳時,如有書立銀錢收據,應由立據人貼用千分之四印花稅票。 (二)收到匯票、本票及支票所出具之收據,如已載明票據名稱及號碼,免貼用印花稅票。另外,如果在領取票據前先出具收據並載明「領取票據」字樣者,依規定免貼用印花稅票,惟領取票據時,應於收據上補載票據名稱及號碼。 問:公司發行股票委託代辦股務、簽證及承銷之契約,要否繳納印花稅? 答:受託辦理股票發行之股務、簽證及承銷等事宜所簽訂之契約,除「簽證契約」非屬承攬契據性質,無須貼用印花稅票外,「股務代理契約」及「證券承銷契約」均屬承攬契據性質,應依法貼用印花稅票。 問:買賣、承攬契據如何貼花?是否必須由交易雙方訂立正式合約書才算印花稅課稅憑證?如果只是估價單或報價單,要不要貼花? 答:(一)買賣動產契據每件貼用印花稅票新臺幣12元;承攬契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貼用印花稅票。因合約雙方均為立據人,應分別就所持有之合約書負責貼用印花稅票。 (二)依民法規定,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是以當事人一方之要約經他方承諾,並書立契約者,契約內容即具拘束簽約雙方當事人之法定效力,應按合約書之性質所屬類目貼用印花稅票。 (三)以非納稅憑證代替應納稅憑證使用者,例如使用報價單、估價單或交貨單代替契約書者,仍應按其性質所屬類目貼用印花稅票。 問:合於免用統一發票之小規模營業人開立之收據是否要貼用印花稅票? 答:兼具營業發票性質之銀錢收據及兼具銀錢收據性質之營業發票,免納印花稅。所以免用統一發票之小規模營業人開立載有品名、數量及價款等,具有營業發票性質之收據,免貼用印花稅票。 問:已立案之兒童托育中心(安親班)所開立之收據,應否貼用印花稅票? 答:兒童托育中心(安親班)除由政府機關及公私立學校辦理者,其收取費用所開立之收據可免貼印花稅票外,其他由團體、私人或公司行號所辦理之安親班,其開立收據仍應每件按金額千分之四貼用印花稅票。此外,因開立收據甚多,可向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彙總繳納印花稅,除可免購花、貼花及銷花之麻煩外,更可避免因銷花不完全而受罰。 問:納稅義務人申報所得稅時檢附的租賃合約及不動產買賣合約是否應貼用印花稅票?由誰貼用印花稅票? 答:房屋租賃合約及未持憑向主管機關辦理物權登記之不動產買賣合約(即俗稱私契)並非印花稅課徵範圍。但如收款人(即房東或賣方)在契約上註記收取款項並簽收,且未另立收據,則該契約書已具有銀錢收據性質,應由受款人於收款時按收取款項金額的千分之四貼用印花稅票。此外,現行所得稅法規定房租支出、財產交易損失可舉證列舉扣除,因此稅捐主管機關可藉由房屋租賃合約及不動產私契查核房東、賣主是否有依法貼用印花稅票,請房東、賣主於收取現金時,記得貼用印花稅票,以免受罰。但民眾若是收取票據(包括匯票、本票及支票等),只要在契約書上註明票據名稱及號碼,即可免貼印花稅票。 問:健保特約醫院開給民眾之醫療費用收據,應否貼用印花稅票?如須貼用應由何人負責貼花? 答:(一)醫療院之掛號費、住院伙食費、非屬健保給付範圍、及對非保險對象所開立之醫療收據為印花稅法規定之銀錢收據,應由開立收據之醫療院所按千分之四稅率負責貼用印花稅票。其經地方稅稽徵機關核准彙總繳納印花稅者,應於收據上加蓋彙總繳納戳記,並以每2個月為1期彙總計算應納之印花稅額申報繳納。 (二)健保醫院向中央健康保險局請領醫療給付,暨其收取保險對象部分自行負擔醫療費用所出具之收據,免徵印花稅。故醫院向中央健康保險局請領醫療給付開立之收據內所載保險對象部分自行負擔之金額,得自該收據總額中扣除後,再行計算其應納之印花稅。 問:公司與營造廠簽訂工程承攬合約完工後按實際結算的價額付款,並未在合約訂定工程總價,請問要如何貼用印花稅票? 答:工程承攬合約應按合約金額貼用千分之一的印花稅票,如合約上沒有載明工程總價,必須工作完成後才能計算出確實金額者,應在合約書立後交付或使用時,先以預計金額貼用印花稅票,等到工作完成時,再按確實金額補足應貼之印花稅票或向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退還溢貼之印花稅額。 問:網路申報不動產移轉案件於查欠後撤銷,已繳納之印花稅可否申請退還? 答:依印花稅法第8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納印花稅之憑證,於書立後交付或使用時,應貼足印花稅票。」如納稅義務人已完成網路申報土地增值稅或契稅程序,尚未向地政機關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前,於查欠後,雖合約所載事項無法履行或撤銷契約,惟因契據已交付使用,其已繳納之印花稅款,既非屬適用法令或計算錯誤,不得申請退還。 問:應貼用印花稅票合約書有溢貼時,應如何處理?合約書簽訂後解約已貼用之印花稅票可否申請退稅? 答:(一)納稅義務人對於因適用法令錯誤或計算錯誤溢繳之稅款,得自繳納之日起10年內提出具體證明,申請退還,不論是以繳款書繳納、彙總繳納或以實貼方式繳納之印花稅,如有適用法令錯誤或計算錯誤而溢繳之稅款,均得申請退稅。 (二)依規定應納印花稅之憑證,一經書立交付使用,即應貼足印花稅票,至於合約所載事項履行與否,並非免納之理由。因此,合約書一經書立交付使用,因故作廢或終止,不得申請退稅。 問:個人贈送土地給政府機關訂立之贈與契約,應否貼用印花稅票?如須貼用應由何人貼花? 答:印花稅係屬憑證稅,凡書立契約者,應由合約雙方對所持有之1份契約負責貼用印花稅票。若個人將土地贈與政府,僅書立1份贈與契約,且約定由受贈的政府機關負責向地政機關辦理登記手續,只要契約書於送件前已載明「本契約書由○○政府收執並持向地政機關辦理登記」字義者﹝字義旁可免加蓋機關印章,若送件前未載明前開字義,嗣後再加註者,仍須加蓋機關印章﹞,則這1份契約書就不用貼印花稅票;但若約定係由贈與人負責向地政機關申請物權登記,因贈與人非屬政府行政機關,故贈與人應負責就這1份契約書貼用印花稅票。 問:財團法人經營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及受政府機關委託經營老人安養護中心,是否須繳納印花稅? 答:財團法人倘依規定辦理稅籍登記、開立統一發票及申報銷售額,其提供安養照護服務等社會福利勞務取得之收入,所開立兼具銀錢收據性質之統一發票,依印花稅法第5條第2款但書規定,免課徵印花稅;但如就前述收入開立收據,仍屬銀錢收據性質,應課徵印花稅。